“四读”教学法

2024-06-02

“四读”教学法(精选十篇)

“四读”教学法 篇1

一、导读

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中, 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将字音读准, 能够断句准确, 为了节约时间, 往往采取教读的方式来教学。这种模式就像嚼碎食物后喂给学生, 学生吞咽食物也比较无味, 这种方式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甚至会让学生丧失对文言文的兴趣。将文言文学习方式、要领传授给学生, 学生学习文言文便容易些许。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 大体了解下, 当然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来了解学习到相关知识, 然后给出学生几分钟时间阅读, 在阅读的时间思考一些问题。绝对不能出现阅读后却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学会思考问题和质疑, 然后学习到文言文的知识要领。除此之外, 教师应该了解到班级学生学习状况, 应该及时纠正并解决掉学生发现的问题。通过导读应该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较为流利的朗诵课文, 并能够从整体出发了解文章。

二、解读

在课堂中,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于文章有大体的了解认知, 然后再让学生朗读文章, 可以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理解文意。可以反复拼读一些关键词语, 理解关键词语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及内涵, 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和修辞的巧妙。在传统的学习中, 很多教师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并没有让学生理解文意, 而只是片面的解释文言实词、虚词, 翻译句子。把对关键语句的探讨品读和对优美语言、巧妙修辞等的体味忽略了, 怕影响到学生的考试。熟不知, 这样长期以往, 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只有当理解文意之后, 文言实词、虚词, 翻译句子相对自然而然的明白。在这一环节中教学中, 很多老师采取包办替代的方式, 详讲细解, 时间也被老师的讲解占去了大部分。这样的授课, 不仅仅是提不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当然课堂效率也是极低, 锻炼不到学生的阅读和学习能力, 提不起学习兴趣, 当然不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师授课中来。为杜绝这一现象发生, 教师在教学授课过程中, 可以合适的作为一名引导者, 让学生去完成解读, 可以同桌或是前后位讨论,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去讲解, 点拨, 总结, 一起积极地寻找答案, 学习到文言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多动脑、多分析、多思考, 掌握到文言文学习方法, 尝到思考后的乐趣。

三、品读

当理解到文意、把握到关键词句、体会到文章的艺术美, 那么学生基本就学到了知识, 教师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大声的、带有情感色彩 (如:可结合自我的生活经验和经历) 的朗读全文, 诠释出文章的内涵, 让学生才能够全面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在解读的过程中, 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 让学生有思考、分析的时间。然后通过品读能够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自己的体会和简洁, 从而找到文言文的美。

四、诵读

“熟读成诵”, 学生若是能够进行大量的朗读练习, 很多文章都能够进行背诵。即便是无法背诵, 也能够把握整篇文章的重点句子和关键句子。很多学生对文言文背诵有着恐惧心理。在背诵过程中, 教师不但需要将背诵的方法教给学生, 还可以亲自示范, 提高学生背诵的信心, 特别是对于那些难度比较大的文言文。进行文言文诵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形成自己的感悟, 积累更多的文言语言。甚至可能会给学生将来的发展造成影响。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许多文言文音韵和谐, 读来如风行水上, 朗朗上口;有的句式整齐, 有的骈散结合;或长或短;或运用多种艺术修辞手法;或蕴含深刻哲理, 发人深省;或启迪人们的智慧, 让人从中获得很大的教益,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因此, 只有通过反复诵读, 才能品味其优美的语言, 增强语感, 也才能真正领悟其崇高的艺术性美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 才能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只有通过反复诵读, 才能迁移所学知识, 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

参考文献

[1]田强,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四读”教学法初探[J].学周刊, 2016 (1) :37-37.

[2]苏陆琴.初中文言文教学之“四读”[J].中学教学参考, 2014 (28) :17-17.

[3]李武.我的教学我做主——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7) :32-33.

[政治论文]“四读二论”教学法 篇2

1.读课题

课题是全课的知识概括,也是每一课最简要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它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展示了课文的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

如第一课课题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课题开宗明义点明了本课的核心内容,由此而引发一连串问题:什么是祖国利益?祖国利益为什么高于一切?祖国利益与个人利益有什么关系?通过读课题,使学生抓住要害,展开思维,引起学习的兴趣。再如第五课《公民要自觉遵守纪律》,课题总括了本课三方面的问题:什么是纪律?为什么要遵守纪律?怎样遵守纪律?尤其重点突出了行为要求――自觉遵守纪律。通过读课题,使学生先入为主,形成强烈的印象,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行为的落实。

2.读框题、读标题

框题、标题是同一课题之下分属不同知识要素和培养目标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线索、提纲,犹如一棵树,课题是主干,框题、标题是分枝,读框题、标题可理清同一知识体系中的不同侧面、不同要求的知识要素间内在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如第四课《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分三节六个框题十二个小标题,这些框题与标题形成了完整的“知识树”:

3.读课文

阅读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要真正使学生掌握知识、理解道理,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他们认真读好教科书,一般可分三步去进行具体指导。

首先依据自学提纲和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带问题通读,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初步地整体了解,掌握总体框架。

其次指导学生依据题纲细读,讨论分析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找出提纲中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有关知识内容。

最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精读,或圈字、或加点、或画横线、或加框,对重点句段以及关键词语,让学生反复阅读、重点记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在第二课第一节教学中,先出示提纲,结合读框题、标题让学生通读,把握基本框架,再细读从中国近现代史归纳,认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一论断,然后重点读结论,这样通过反复读,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记忆。

4.读插图

充分利用插图,结合课文阅读,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课文主题,增强阅读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5.讨论材料

充分利用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带着求知、解惑的渴望去思考探讨,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接受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6.讨论自我

“四读一练”教学法的运用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008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尝试运用“四读一练”教学法加强对学生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四读一练”教学法是由“初读课文—细读课文—深读课文—精读课文—综合实践”五部分组成,这一教学法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一、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是“四读一练”教学法的基础阶段,通过指导学生读通课文,从中发现问题,作好质疑记录。为此,教师在课前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设置疑问,激活学生阅读全篇课文的兴趣。在导入课题后,教师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写什么”。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题自读课文,明确“亲人”指的是谁,文中具体写了哪些人,并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对弄不懂的问题做好笔记,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讨论。有了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学生的朗读充满激情,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细读课文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细读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的“读、议、评”,让学生把理解、体会和想象到的说出来。教学中,笔者播放一段平壤火车站送别志愿军的影视视频,并用充满深情话别的口吻范读课文,把学生的思绪带进依依惜别的场面中,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具体指什么?”这一环节通过学法指导,用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使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深读课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深读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学生打好“初读”基础,完成“细读”之后通过板书回顾全文,理清文章线索,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更深入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易于理解,笔者在归纳《再见了,亲人》的思想内容时,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都是女性,作者为什么要从众多人物中选择她们作典型?2.她们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她们代表谁?3.课题中的“亲人”指谁?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和“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分别代表什么?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梳理线索,较好地掌握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就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精要,了解文章是“怎样写”的,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并通过品评、鉴赏,体会文章“写得怎样”。这一教法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准语文知识与创新思维的联系点,通过品味文章的意韵与特色,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在教学中,笔者首先指导学生探讨文中的好词佳句,如祈使句和反问句、精彩片段等,品评、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接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想志愿军回国时与朝鲜人民深情道别的情景,再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对课文表达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既体会了重点语句对情感表达的作用,也初步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方法。

五、综合实践

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活动,巩固积累所学的知识,提高其语文实践运用能力。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读熟全文,对文中的精彩句、段要熟读成诵,并摘录下来,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笔者还设计了以下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理解课文内容后填空。

大娘几夜没合眼,为志愿军 ,冒着炮火,为志愿军战士 ,为救伤员,失去了 ;为了救出侦察员老王,小金花的妈妈失去了 ,她是多么 ;大嫂为了给志愿军 ,失去了 。八年来,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结下了 ,所以,他们互称 ,因此,课文就以《 》作题目。

2.根据“雪中送炭”的意思,请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最恰当的字。

雪中送炭——雨中送( )——

锦上添( )——好上加( )

3.小练笔:这篇课文是从志愿军战士的角度对朝鲜人民深情道别,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再从朝鲜人民的角度对志愿军战士写一段道别的话。

课后练习题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能够在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地大量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总之,在近年来的教学探索实践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四读一练”教学法能够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初中文言文教学之“四读” 篇4

一、水落石出———正读

所谓正读, 就是在开始教学文言文时, 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纠正读音、句读和语气语调。

1.读准字音。在学习中, 对于生僻字学生完全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参考文下注释来认识并读准, 而对于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等一些文言字词的异读和轻读则需要教师适时指导。1文言异读一般包括通假异读、古音异读和破音异读三种情况。通假异读如“孰为汝多知 (zhì) 乎”, 古音异读如“吴广者, 阳夏 (jiǎ) 人也”, 破音异读如“此中人语 (yù) 云”。2轻读一般表现在文言虚词。但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这些虚词一般需要重读。

2.读准句读。句读也就是句子的停顿。朗读时, 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 总的要求是不能读破。1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后面应稍作停顿。例如“至若/春和景明”, “然则/何时而乐耶?”2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 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3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停顿, 使句意更明显。主谓之间有停顿, 如“负者/歌于途”;动宾、动补之间有停顿, 如“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修饰语与动词中心语之间有停顿, 如“吾与汝/毕力/平险”。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 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 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 (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

3.读准语气语调。诵读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话语”。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 理解文意, 进而揣摩、体会字面之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时要注意重音, 讲究抑扬顿挫。如:“何苦而不平?” (反问) “微斯人, 吾谁与归!” (感叹) 同时, 文言文诵读讲究照应转承, 音韵的铿锵、句式的整散等, 需要在吟诵中反复去琢磨、去感知、去体悟。

二、聚沙成塔———理读

所谓理读, 就是学生参考注释和工具书自译课文、自读课文, 是在正读的基础上整体理解词句的意义, 边自读边思考, 以译读为线, 以质疑为点, 由解疑扩展成语片, 从而把词义融入文本自然地掌握。

理读可采用默读、朗读、散读的方式, 在自己的诵读空间里与文本对话。

具体来说, 理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补充句中省略的部分。如“见渔人, 乃大惊”, 原句中省略的主语“桃源中人”, 要视情况补充完整。2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 如“何陋之有”, 属宾语前置, 理读时应调整为“有何陋”。3适当增减。有些文言文的语句非常精练, 言简意赅, 理读时应做适当扩充, 以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相反, 有的文章为增加气势, 强化效果, 故意用一串有同样意思而说法不同的句子, 这时翻译就要合并凝缩。此外, 还要注意句子间的关系、修辞手法等。4要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整理, 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

三、点石成金———美读

如果说理读重在读出文本的言内之旨, 那么美读就在于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由教师带着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出语势, 入情入境地读出情态。

如读《岳阳楼记》, 读得情韵纡曲, 回肠荡气:直读得不知是己之文, 还是人之文。感之于外, 受之于心, 发之于声, 自然而然印入心灵。因而, 即便难以理解诗文的词义主旨 (有相当的诗文是背诵之后随着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理解的) , 也会在美感的涌动之中记诵下来。学生学习《醉翁亭记》《出师表》等美文无不如此。这类文章意蕴无限, 决非两三课时的教学就能理解通透, 只有在含英咀华、涵泳品味的语流中, 才会渐渐将其理解。

美读是以追求诵读境界为宗旨的, 就如品茗并非为了解渴一般, 虽然其形式类同于初读感知, 在直觉思维的形式中完成语音、语流、语势的表现, 但是它决非是对初读的简单重复, 而是升腾性的质变。“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这种感应性共鸣的出现正是诵读的升华。

四、一览众山———背读

所谓背读, 就是在对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所以要逐步减少机械记忆, 学会理解记忆。背诵应该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 根据文本的思路来背诵。

记叙性文字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抓住时间词语来背诵;说明性文字可按内外、远近、上下、左右、由主 (次) 到次 (主) 等说明层次记忆;议论性文字可抓论点、论据或中心句、分承句来记忆。

还可以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如《桃花源记》, 可以指导学生找出表明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顺序的句子, 然后引领进行背诵;如《岳阳楼记》, 可抓住“岳阳楼之大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等关键句子来背诵。

四读《望庐山瀑布》 篇5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

胜男

《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学第七册选编的一首李白的诗。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材选编这首唐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炼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根据唐诗音韵和谐、用词精炼的特点,我认为为了贯彻落实“课标”倡导的新学习方法,可以采用“分步朗读、逐渐深入”的方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

一读,读准字音

本诗虽然生字不多,但应提醒学生要读准押韵的字。本诗押韵的字是“烟”“川”“天”,它们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另外,“落”字读Luò,不要读Lào、Là,“银河”的银读Yín,不要读成Yíng。可先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自己练习轻声读,再抽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辨析、鉴赏、纠正。这样的安排,符合儿童好表现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

二读,理解词句

1、学生逐字逐句地自渎,联系上下文边读边理解词句的意思,如有不理解的,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互相释疑解难。这样做体现了“课标”中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词语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对以下有特色的词语,教师要进行追问,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用词精妙的特点,培养语感:

①、为什么作者要说瀑布是“挂”在山前?(一个“挂”字更能体现长久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形象表现出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②、第三句中“飞流”的“飞”用的好不好?为什么?(用得好。因为这个“飞”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急流飞奔。)从“直下”这一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山的高峻陡峭和瀑布飞奔而下。)

③、最后一句为何用“疑”而不用“象”?(“疑”表现出作者对瀑布壮观的惊叹,因而产生了神奇、夸张的想象。)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3、抽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读,体会情感

在学生读懂了诗句的基础上,就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揣摩怎样处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顿,怎样表现诗句的情感。

2、展开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读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相机引导:全诗描绘了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要读出磅礴的气势。第一行中的“生”字描绘出云雾在日光照耀下不断升腾,在香炉峰盘旋缭绕的动态,要重读。第二行的“遥”字写出诗人远望的立足点,“挂”字极为生动形象,要略为重读。这两句要用欣赏的语气,要读得舒缓。第三行读时要略带夸张的语气,声调要从舒缓转为高亢,最后一行要放慢速度,读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的感受。然后教师范读,鼓励学生进行评议、挑战,形成师生互动的民主氛围。

3. 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放录音,欣赏配乐朗读,深化感受。

四读,拓展延伸

1、小声读本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2、出示拓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完成其中一至二题:

①、根据诗的描绘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导游词,向大家介绍庐山瀑布的美景。

②、搜集有关庐山瀑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③、将诗中描绘的美景画下来。

“四读四促”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 篇6

关键词:“四读四促” 听读 译读 赏读 展读

文言文,凝集着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中学文言文教学由于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限制,加上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串读串讲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教起来费时费力,学起来枯燥乏味,而且教与学,大都停留在写语言知识的层面,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深入研究的不多,高层面的审美培养更难实现。这样就很难全面高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并归纳出在“三究四学”课堂模式下的“四读四促”文言文教学法。它通过听读,促感知;译读,促理解;赏读,促探究;展读,促提升的模式,运用各种不同的读法和角度,既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深入解读一篇文言文,又可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第一环节:听读,促感知。

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听话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说话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共同构成语文教学的整体。倾听作为一种能力,就应该设计专门的教学环节予以训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话教学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建立一个“听读”训练环节,使其成为一个必须执行的教学规范,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现状,强调听话教学的作用,提倡加强听话教学,对于中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文言文教学的具体内容,上课伊始,或教师范读,或听多媒体范读,尤其是现在多媒体的特效,可以配合音乐、画面等多角度解读文本,在古文的音韵之美悄悄的浸润学生心田的同时,学生还可以感知文章大意。

听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要求有两点:听准字音,听出节奏。为了达到上述要求,要让同学在听时,学会做笔记,一是给课文中的多音字、生僻字等自己拿不准的汉字注音,例如《爱莲说》中“蕃”(fán),“鲜”(xian),生僻字“噫”(yī);二是给较长的句子用单斜线断句,明确该怎么处理句读之间的停顿,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读成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等。这也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了活材料。

在经过听读训练之后,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先在组内或者组间进行互读、互听、互评练习,学生们在朗读、听读、点评的同时,既展示了小组合作的成果,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而且也达到了人人参与,唤醒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

第二环节:译读,促理解。

经过前面的听读、朗读,学生基本上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感知。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还要进行译读。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告别师讲生听的“讲读”式教学模式,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要把文言文翻译、理解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小组中或者采用“接火车”的形式,或者采用“挑兵点将”的形式,各个成员都把自主释读时的疑难之处拿出朗读、交流、解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翻译课文的活动中来。“三究四学”课堂模式要求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一组,由学科组长根据ABC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进行任务分配,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既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疑难的解决变成可能的,较快的;同时他们的合作也是愉快的,顺利的。

经过小组合作探究之后,虽然文章大部分已经翻译完,但每篇课文都会有一些重点句子,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解决。以《小石潭记》为例,文中的一些景物描写句子及作者总体感受的句子是重点。例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此句通过描写游鱼及其影子,从侧面写出了潭水的澄澈透明,极为巧妙,是学习的重点。再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此句仅用八个字,抒发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必须完全理解。对于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老师要引导并督促每个同学都完全掌握,以便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环节:赏读,促探究。

要想让学生走进课文所呈现的情景世界,不仅要在句意上下功夫,还要把重点放在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赏读,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课文的主旨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教学的重难点也可以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

“赏读”包含“析、品、思”三个教学步骤。“析”即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或是把握故事情节;“品”即品味文章关键词语、语句,以此领悟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思想;“思”则在完成对全文的学习后,总结出学法、规律性知识,用以指导以后的学习,同时还允许学生将心中还未尽解的疑惑提出,并引入全班讨论。以《小石潭记》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析”结构,明确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谭源流→潭中气氛。“品”词句,例如对“乐”、“凄神寒骨”的理解。这关系到全文的主旨,要深入理解。若学生们一时不能理解作者在文中的心情变化原因,老师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以促进思考。引导学生了解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刚到小石潭时“心乐之”。但是这种欢乐毕竟是短暂的,小石潭凄清的环境很快又勾起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情。“思”写法,引导学生们学会使用修辞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写作方法。

“三究四学”课堂模式特别强调学生的展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单要关注学生的成果展示,还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展示(质疑、思辨)。在此环节中,老师最应致力于唤醒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质疑,肯定学生的思辨。当然每篇文言文都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不同的主旨意趣。这些都必须要通过悟读,进一步探究,方能真正地理解。

第四环节:展读,促提升。

展读,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延伸拓展,就是由语文课本内向课本外的适当延伸,它实质上是一种迁移教学。展读可拓宽所学知识的广度,增加所学知识的容量,促进学生开阔视野,提升素养。就其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补充相关情节,加深感悟。情节是表现人物、体现情感、反映主题的重要因素。因此,抓住情节进行拓展和延伸,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创设“邹忌问美”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模拟表演等方法,想象客、妻、妾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进行语言拓展。请学生运用模拟表演法,或摇头摆手,或满脸喜色……把不同身份人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种拓展和延伸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演才能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2.主旨类似的展读:例如《桃花源记》一课,可进行这样的延伸阅读与思考。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源生活,《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这种比较阅读可以引导学生从浅层的文本理解,上升到思想、理论的概括总结,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锻炼。

3.写法类似的展读:例如在学习了《醉翁亭记》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中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再让大家积累一些古文中类似的句子,并简要赏析。这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不单培养了学生的赏析能力还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升。

4.同题材文章的展读。例如学生学习了《愚公移山》,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可以给学生印发如《聊斋志异》、《搜神记》等名著中的小短篇.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展读课文,可以从所学文章的多个角度去进行拓展、延伸。既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在对课内外知识的纵横联系与探究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将得到一次次地提升。

初中文言文课堂的教学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教师也需要不断从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与策略改进,才能得到进步。

注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区域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30058)。

“四读”教学法 篇7

鉴于此,我基于我校高效课堂活动背景下对“学教练”教学模式的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了一套操之可行的教学模式,即“四读一练”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

一、基本模式

一读——自读(听读),扫清字词障碍和了解作者;二读——导读,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三读——精读,抓住精华深读,突破重点难点;四读——悟读,读透文本,品味、感悟主题写法;一练,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当然,在讲授一些新课之前,有时我们还需要一些必要的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一节课快结束时还有个课堂小结等,就不在这个模式当中。我这里说的是主要的几个环节。

二、操作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读一练”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具体要求也是“学教练”,主张“先学后教,训练巩固”,但不是机械地先集中“学”,后集中“教”,而是把“学”和“教”贯穿于每个环节当中,这样既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又让老师操之可行,学生也减轻了负担(不需要课前预习)。

一读——自读(听读)。

通过学生自读或听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

学生阅读课文,总是从字词开始的。从字面上感知文本是阅读的第一步。只有扫清文字障碍,才能让学生很好地感知文本。如果是一篇美文,且有很好的朗读录音,就让学生听读课文,如果没有朗读录音,也可以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圈点、勾画自己不认识或把握不准的字词,听完后立即着手字词教学。如果不是美文,也没有朗读录音,就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勾画自己不认识或把握不准的字词,然后自主通过查字(词)典解决字词问题,也可以学生相互合作完成任务,教师适时点拨即可。自主朗读课文时,必须要求学生放声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可以营造很好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自读还是听读,字词都应以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为主。

字词教学完成后,再要求学生根据书下注释了解作者,如果书下注释未介绍作者,说明教材以前已经介绍过,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或小组交流。介绍作者时,也要看作者是否是大家或名家,如果是,就按照“名、地、时、作、评”五个角度来介绍;如果不是,就掌握书下注释或简单了解就行。

二读——导读。

教师以重点词句为拐杖,理清文章顺序,并以此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导读”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有效方式。如教学朱自清的《绿》一文时,可设计“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哪几个?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什么景物?”这样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在默读过程中,迅速获知问题的答案,初步了解课文脉络。

阅读教学所遵循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从轮廓到细节,而后再回到总体。引读,是教学一篇课文的起始阶段,学生第一次整体感知课文,走进文本,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弄清作者思路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要一步。

通过这样“教师导,学生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较准确地把握重点词句,并借助重点词句这根拐杖理清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思路理清后,学生也就能把课文“读顺”了。一般来说,确定导读的重点词句的标准有以下几条:一是突出中心的词句;二是显现文章结构的词句;三是蕴含强烈感情的词句;四是含义深刻的词句;五是意思含蓄艰深难懂的词句。导读重点词句结束后,立刻指导学生根据重点词句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思路理清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思路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或什么物等。

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课文,应设计一些问题做铺垫,以启发学生思考。但在设置问题时须注意,问题要具体,有吸引性,不能“机械地问”,不要走进“满堂问”的死角,要适时地让学生拓展,让他们学会质疑,敢于质疑课本,敢于质疑权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读——精读。

所谓“精读”,要求学生能在读懂全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精华深读。

精读就是要在导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阅读领会以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阻碍学生理解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和分析讲解。这里必须明确,精读并非面面俱到地分析讲解,而是有选择有针对性的“精”讲。精讲的核心是一个“精”字,也就是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突破重点难点的讲读,即要讲在“点子”上。那么如何确定重点难点和讲在点子上呢?所谓重点,是与一般相对而言的,指能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符合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反映教材本质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从班级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在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认真确定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分析。

同样以《绿》为例,可以设计“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地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对绿的总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等几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可同时出现在投影上或导学案上,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师生、生生互动解决问题。对于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必要的时候,应要求学生诵读精美语句或语段。

另外,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置疑问难,以便讲读更具有针对性。在解读课文时,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意创设生动、活泼、愉快、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惑——留有思考余地。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会语文知识,又获得艺术享受。一句话,精读是教师讲和学生读的紧密结合,应充分摆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突破了学生阅读的重难点,学生自然也就能理解课文、读懂课文了。

四读——悟读。

就是围绕品味、感悟文本的需要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读好、读透一篇文章,更要激发学生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进而从中获取“美”与“丑”,“是”与“非”的审美观念,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打下基础。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并未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还需要使之得到升华,也就是要透过文本,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学生真正“读透”课文。怎样才叫“读透”呢?文章是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情达意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书面语言,能做到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经其事,通其心,感其性,明其理,既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能领会作者是怎样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达到了以上要求,就可以算是把文章读透了。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透,悟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悟读,其核心在一个“悟”字上,也就是要把文章的书面语言提炼和升华。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用心品味、感悟,并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方法。悟读课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分析文章的题目;第二,抓中心句;第三,抓重点段;第四,分析课文议论和抒情的部分;第五,分析人物形象;第六,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第七,对重点句段反复品味细读。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从哪方面入手,要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品味、感悟文本,人文性的渗透不可生搬硬套,只宜在悟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使学生自然领会。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分析文章作者的表达技巧,提炼美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要注意联系学生习作,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练——练习。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由理论再回到实践。可以是当堂训练,也可以是课后训练。当堂训练,就是在一节课的各个环节都要有适时、适量的练习,以收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巩固之效,设计教学过程要留足课内练习的时间。课后练习,就是在课上无法完成安排练习的情况下,留一部分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如果情况允许的话,还是主张当堂练习,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的形式可以采用竞赛、考试,这样能让学生独立、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炼学生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能够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及时批改,快速准确地反馈信息。同时,当堂训练是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测验,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追求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目标意识、时间观点、竞争意识等。

练习,是学习活动的主线,教师在练中导,学生在练中学,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当堂训练还是课后练习,练习的设计都要有针对性,依据目标,围绕重点,突出难点;要注意练习的适应性,有层次,有坡度;要体现多样性,练习形式要有变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注意练习的针对性。

“四读”教学法 篇8

一、文本特点

1.情节完整生动。这是一个完整的神话故事, 课题“夸父追日”四个字高度概括了故事的人物、事件。故事以“追日”为线索, 清晰地讲述了追日的原因、经过、结果,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先写了夸父向往光明, 想抓太阳;再写他提腿狂奔, 长眠虞渊;最后写他变成大山, 化为桃林。整个故事环环相套, 层层推进, 扣人心弦, 感人至深。

2.人物特点鲜明。本文只有一个主人公———夸父。他的形象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铺展而越来越高大, 他追求光明、热爱生活、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于献身的伟大品格深深烙印在读者心中。

3.想象丰富奇特。神话的魅力在于神奇, 文中有几处描述通过丰富而又夸张的想象, 使情节充满幻想色彩, 更给人物蒙上了神奇的面纱, 让文本增添神秘之感, 紧紧地吸引读者。

4.所处位置特殊。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是第八单元的结束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乞巧》《嫦娥》这两首古诗, 理解了《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 还学了《女娲补天》, 对古代神话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对其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感知。作为略读课文的《夸父追日》, 是对古代神话内容的拓展, 也是对前面所学阅读方法的巩固。

二、教学建议

根据教学目标、文本特点及学生实际, 本文可分以下四大板块进行教学。

(一)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把握故事梗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义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 虽然是略读课文, 这一环节仍不可省。与精读课文相比, 可以让学生更自主、更独立地完成。可分课前与课上两步进行。

1.课前预习:新授之前, 教师可布置预习要求: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用学过的方法, 理解文中不懂的词语; (3) 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讲了什么。

2.课上交流:可让学生以前一课《女娲补天》为例, 说说自己是否喜欢神话故事, 以此导入新课, 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 又为赏析《夸父追日》做铺垫。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交流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难读的字、词、句, 带领大家读一读; (2) 交流自己认为难理解的词语意思, 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意在激起学生对词语理解方法的回忆,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3) 默读全文, 围绕课题, 用自己的话通顺连贯且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 随机点拨, 并形成板书:东升西落———追赶太阳———痛饮河水———长眠虞渊———变成大山。这一板书可帮助学生理清叙述思路, 找到记忆的支撑点, 最后再让学生以此为依托自由地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 自主精读:讲述故事, 交流体会

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环节, 为体现阅读行为的个性化和阅读体验的独特性, 可让学生选择特别感动的地方多读读;为将情感体验融于故事讲述, 增强表达效果, 提高表达能力, 可让学生把讲故事与谈体会融为一体。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用心体会, 把自己特别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 紧扣关键词句, 用自己的话把深受感动的理由说一说; (3) 带着自己的体会, 把最受感动的地方声情并茂地讲一讲。

“东升西落” (第1自然段) :这是夸父追日的原因, 可着重抓住夸父内心的想法来评析夸父的特点, 先是产生疑问: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再强烈地表达内心的愿望:“我不喜欢黑暗, 我喜欢光明!”最后明确表明自己的做法:“我要去追赶太阳, 把它抓住, 叫它固定在天上, 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从夸父这一条理清晰的内心独白中,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夸父对光明的向往, 可让学生抓住“不喜欢”、“喜欢”、“要去”、“把它”、“叫它”等关键词说好这一段话, 展示夸父追求光明、雷厉风行的人格魅力。

“追赶太阳” (第2自然段) :这是夸父追日的过程, 可着重抓住夸父追日的动作来品读:“拿”、“提”、“追”、“举”、“抓”这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 把一个“追日”的夸父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克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本文故事情节完整, 描述语言生动, 但通篇都没有人物的语言描述, 故此处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夸父追日时边追边会说些什么?他举起双臂想把火球抓住时, 又会无比欢喜的呼喊些什么?通过这一语言的补白, 夸父对光明的强烈渴望以及追日决心之坚定就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为了更好地体悟夸父的品格, 可让学生一边表演一边动情地讲述这一部分。

“痛饮河水” (第3自然段) :把这一段浓缩为一个字, 就是“渴”。这个“渴”既是夸父追日时身体状态的描绘, 更重要的是突显了他追日过程的艰难:水喝得越多, 说明越口渴;越口渴, 说明追日的过程越艰辛;追日如此艰辛仍能坚持, 充分表现了夸父目标坚定不移, 顽强拼搏的精髓。可引导学生抓住“太渴”、“太累”、“喝干”、“没止住”等词语去体会并讲述好这一片段。

“长眠虞渊” (第4自然段) :在前面几个段落中, 夸父一直表现得特别激情, 特别奋发, 而此刻却轰然倒下, 让读者的心一下子揪起来。以一种低沉的情绪去触摸“遗憾”、“长叹”这些文字, 就不难走进夸父的内心, 此时可启发学生想象夸父遗憾什么, 长叹什么, 进一步了解夸父的奉献精神。

“化为大山” (第五自然段) :显然, 这一段又明快起来, 夸父无私奉献, 造福后人, 让人感动之余顿生敬意, 感伤之后又生希望, 夸父的精神又得到了延续, 也暗示着追寻光明的人源源不断, 人们征服大自然的雄心犹存。

整个故事一直让读者热血沸腾, 夸父的坚定、执著、奋勇、顽强、献身更让人荡气回肠, 在他长眠的短暂悲伤之后又充满希冀, 这也有助于学生有声有色地、感情充沛地讲好这个神话, 深入体悟夸父的伟大品格。

(三) 选择品读:回味想象, 感悟神奇

神话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想象丰富而奇特。教学神话, 应引导学生去品味想象、揣摩想象、感悟想象。《夸父追日》也有很多这样展开奇特想象的句子, 有选择地进行细读、品味, 将会更好地体会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进一步感受神话的魅力。

“像风似的奔跑”、“一眨眼就跑了两公里”。一个比喻一个夸张, 把夸父奔跑速度之快表现得生动、形象、具体, 让人惊叹, 这种远远超乎常人的速度, 让人觉得夸父真“神”!

“喉咙干得直冒烟”、“伏下身子, 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 可是还是没止住渴”。肆意的夸张把难以想象的“渴”描写得具体实在, 能一口气喝干两条大河该有多渴, 该是何等的巍峨人物, 这样的夸父怎会不“神”?

这是文中最为突出的想象, 作了极致的、完全超脱现实的夸张:“两千里”、“两条大河”这两句是实实在在的数量, 把“快”和“渴”深深地烙在人心上。教学时可以这样品读: (1) 读读句子, 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2) 文本应用什么方法让你感受深刻? (3) 带着无比的惊讶把你体会到的朗读出来。必要时, 还可通过比较句子来感受这种神奇:

一眨眼就跑了两公里

一眨眼就跑了很远

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

霎时间就喝了很多水

显然, 上面的句子更给力, 更让人震撼, 更有神奇感。

(四) 单元回读:评说神话, 抒写感受

“四读”教学法 篇9

“六定”要求教师上课前对整堂课要全盘考虑,要认真钻研教材, 结合学生的实际写好教案,遵循教学原则,恰当运用教学方法,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所谓“四读导学”,是教师设计的一套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即:自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生字词,读通课文,理解段落层次;导读—深入领会,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文章中心;品读—运用提高,品读精彩词、句、段,抓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理解和运用;熟读—巩固效果,通过反复朗读,甚至背诵,增加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该教学模式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特别是符合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特点。下面我以《难忘一课》为例,重点谈谈“四读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

《难忘一课》是五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及在叙事中运用朴实的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根据这些要求,备课时我即对“六定”的内容予以确定。

一、定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作者在叙事中用朴实的语句表达真情实感及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真挚”“光复”等词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定重难点

重点: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白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难点: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的不同情况,体会作者感情升华过程。

三、定教学步骤(全文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第二课时:导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以及在叙事中用朴实的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品读重点词、句、段,体会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熟读有关句段,通过改句练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定教学方法:“四读导学”法

五、定训练内容

分别用下列关联词语造句:因为……所以……、既然……就要……、凡是……应该……;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改写成反问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定板书内容

“六定”内容确定后,即实施模式的第二阶段“四读导学”。“六定”是“四读”的前提,通过“四读”又能检验“六定”内容的完成情况。因此,我在讲授《难忘的一课时》,第一课时即选用了“四读”中的第一步—自读。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以下问题:读通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生字、新词障碍(也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段落层次;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检查时尽量让学生质疑、排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的动口、动脑能力。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了这四个问题,那么这个课时就算完成了。这篇课文的重点放在第二课时, 第二个课时运用“四读”中的“导读、品读、熟读”。

“导读”在这篇课文中主要是教师运用多种读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及在叙事中用朴实的语句表达感情的方法。笔者是这样做的:

让学生听录音、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看看这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几次。

再让学生细读课文,了解中心句每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引导学生从“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还有什么别的话能比这句最简单的话题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眼睛湿润了” 等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到台湾人民那种爱国的真实情感。

紧扣精彩句段,反复品读体会感情。“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人”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都体现了作者不同程度的感情,体会作者感情的不断升华是课文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就采用“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指名读、教师引读、分角色朗读)。

“熟读”是“四读导学”环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熟读,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分析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增加语言积累。因此,我在组织学生对好词佳句的“品读”后,让学生熟读课文完成练习。

文章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为主线贯穿全文,自始至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详写了哪两个场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因为……所以……、既然……就要……、凡是……都应该” 造句,改写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震撼人心的“废墟”四读 篇10

一读:走进地震现场, 来到主人公身旁

师:初读了课文, 这位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坚持不懈的父亲, 他挖了36小时都不放弃。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师: (出示地震后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画面, 辅以哀伤的背景音乐) 孩子们, 请看, 地震后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生:房屋会随时坍塌, 人们无家可归。

生:随时会发生大爆炸, 人们处在恐慌之中。

生:还会有余震不断袭来, 惊慌失措的人们时刻处在危险之中。

师:是啊, 孩子们, 就是在随时会发生大爆炸, 房屋随时会坍塌, 余震还会频频袭来的危险之中, 这位父亲, 苦苦寻找儿子的父亲坚持挖了——— (生接读:“他挖了8小时……”)

师: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这位父亲和别的父亲不同。别的父亲在废墟旁痛哭一阵之后就离开了, 而这位父亲却始终不肯放弃。

生:我读出了这位父亲不怕危险, 非常坚定。

生:我读出了这位父亲为了儿子不顾一切。

师:请把你们的感受融入文本再读这段话。 (生读:“他挖了8小时……”)

当学生的感受成为简单的概念 (了不起、坚持不懈) 时, 教师适时提供了大地震镜头, 让学生置身于“地震现场”, 想象随时可能会发生的危险, 和阿曼达的父亲共同亲历惨烈的地震, 近距离打量阿曼达的父亲, 体悟处于危险中的父亲心中坚定的信念, 体会爱的巨大力量。这样的引导构建起了学生通往文本的“心桥”, 更为学生深入体悟“父亲”的内心做好了酝酿和准备。

二读:想象挖掘情景, 体察主人公内心

师:孩子, 你把“挖”字读得很重,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阿曼达的父亲挖得非常艰难, 但他没有放弃。

师:那就让我们聚焦这个“挖”字, 想象一下阿曼达的父亲在挖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可能会遇到大石块, 但救子心切的他使劲把它搬开, 因为搬开一块就意味着离儿子又近了一步。

生:可能到处是玻璃碎片, 手和胳膊被划得血迹斑斑。

生:可能又一次余震袭来, 刚搬开的铁架又砸倒下来, 前功尽弃, 父亲还得从头再来。

……

师:是啊, 孩子们, 这位父亲就这样艰难地挖着, 哪怕面临危险, 哪怕前功尽弃, 也要从头再来。是什么让这位父亲如此坚定?

生:是他救出儿子的决心。

生:他想起了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信儿子一定还活着。

生:是他对儿子的爱。

……

师:是啊, 因为爱!因为责任!因为他曾经和儿子说过———

生: (齐答) “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父亲——— (生再读:“他挖了8小时……”)

阅读文本, 常常需要透过一些关键语段体察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体会文本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刻内涵。这位教师透过一个“挖”字, 引导学生想象阿曼达的父亲在挖掘过程中遇到的危险和困难, 体悟“挖”这个动作背后父亲内心所受的煎熬, 也体悟到了阿曼达父亲的决心和信心。有了前次“亲临现场”的体验, 学生很容易走近主人公的身旁, 链接生活经验, 想象阿曼达的父亲在挖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每一次设身处地的想象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让学生看到了这样一位被伟大的父爱占据整个心灵的父亲, 他离我们这样近, 可触可感, 可亲可敬!

三读:体察漫长时间, 感悟表达的深意

师:孩子们, 36小时是多长时间?

生:两天一夜。

师:两天一夜啊!孩子们, 这么长时间, 越挖越没有力气, 他挖了8小时, 许多人来劝阻他, 但他——— (生接:不肯停下来)

师:他挖了12小时, 满脸灰尘, 双眼已经布满血丝, 但他——— (生接:仍然不肯停下来)

师:他挖了24小时, 衣服早已破烂不堪, 浑身到处都是血迹, 但他始终没有停下来, 此时已经没人再来劝阻他。

师:孩子们, 为什么课文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

生:因为这样写更能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非常漫长。

生:因为在这36小时中, 父亲挖得特别艰难, 他忍受了非常巨大的痛苦。

……

师:是啊, 这样的表达更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执著的父亲。在漫长的36小时中, 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 那就是———

生: (齐答) “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让我们感悟着时间的漫长, 体会着挖掘的艰难, 再次走近这位伟大的父亲——— (生读“他挖了8小时……”, 语速较快。)

师:读得再慢一些, 再深刻体会体会。 (生再次读:“他挖了8小时……”)

文章在表示时间的四个数字之间用了逗号, 每一个时间背后, 带给阿曼达的父亲和读者的都是巨大的失望和痛彻心扉的打击, 每一个时间背后都是阿曼达的父亲揪心的疼痛和继续挖掘的坚定信念。教师关注到了这一点, 设疑而问,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作用, 这一引导可圈可点。但令人遗憾的是, 当学生谈到“因为父亲挖得特别艰难, 他忍受了非常巨大的痛苦”这一感受时, 教师未能及时捕捉生成, 顺势而导。如果引导学生对极有悬念的挖掘结果进行推测的话, 父亲挖掘的艰难与承受的痛苦、父亲的坚守与执著则更能打动学生。对于本段文字的朗读, 笔者以为, 不同的语速和语气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读得急切, 可以感受到父亲救子心切;读得较慢, 可以感受到父亲挖掘得艰难, 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里应放手让学生个性体验。

四读:续写父子深情, 形象在脑海中定格

师:冒着生命的危险, 不顾余震的频频袭来, 父亲就这样挖着, 挖着。 (投影出示:“他忘记了___, 忘记了___, 忘记了___,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指导学生练习填写。)

师:让这位父亲的感人形象永远在我们的脑海中定格——— (音乐响起, 生齐读:“他挖了8小时……”)

前几个层面的想象、补白、朗读, 画面与文字蕴含的东西次第呈现出来, 通过与文本对话, 与这位父亲对话, 这位不论发生什么, 总会跟儿子在一起的父亲, 这位在废墟中坚守了30多个小时的父亲, 这位忘记了一切几乎疯狂的父亲的伟大形象矗立起来了。为了让这位父亲的伟大形象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 教师在感人的音乐声中, 通过几个排比的填空练习, 一个一个的慢镜头再次在学生眼前划过, 再一次让学生深情凝望这位为了抢救儿子生命而不顾一切的父亲……

上一篇: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导入下一篇:辽宁省奶牛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