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与结合

2024-06-22

影响与结合(精选十篇)

影响与结合 篇1

一、19世纪前科技发展与大学的关系

19世纪前,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世界著名大学控制在教会手中,教授的内容以神学和经院哲学为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神职人员,国家和其他世俗人员一般都不过问教育。科技发展在大学中并不受重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以及布鲁诺、伽利略的科学学说和科学发现都受到了教会的非难和迫害。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托勒密的地心说、盖伦的医学奉为不可侵犯的教条,谁要是反对这些观点,就被视为异端,就有遭火刑的危险,其中迫害布鲁诺、伽利略、塞尔维特等是几个典型案例。科技受到宗教的迫害,其发展在大学中并不受重视,并没有跟上大学的发展。“大学在18、19世纪早期还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缺少一种切实的、在知识上的职责,强调传授已有的文化,严格限制发挥社会作用,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动力上的不足。这个时期的教训可能是这样:大学不是科学与知识成就的必要组成部分。”[1]大学与科技也不是完全的对立,在这一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培根认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科学人才,社会的进步必需要靠众多科学人才的共同努力,仅靠单个或少数科学人才是无法完成这一重任的。为此,大学教育必须有责任和义务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科学人才。同时他还指出,“知识应当为人类所利用,不应当像高级妓女那样只是为了寻欢作乐或满足虚荣心,或者像女奴那样供主人使唤,而是像配偶那样传宗接代,带来幸福与快乐。”[2]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些大学进行科学研究,并着手尝试,建立了实验室、天文台等实验设备,但由于教会的传统而保守的势力还很强大,科技还只是作为大学教师的一种自发的行为与业余爱好,在大学中还没有占据重要地位。

二、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初大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创办,洪堡首次提出“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性”原则,主张在一种“批判性、创造性的复杂思维活动”中,将教学和科研形成“一种连续发展的统一体”。[3]洪堡认为,在大学中,只有通过科研真正地让人手脑并用,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洪堡主张“教学过程科研化,科研过程教学化,最好的研究者也就是最好的教师”。这体现了科研在大学中最初的定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大学到社会的桥梁,跨过这座桥,有利于财政资源、教授和学生的自然流动。”[4]一般来讲,中央政府可以建立学校的声誉,但在竞争中,大学的声誉主要取决于是否拥有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并为国内外所承认的具有权威的学术队伍,能否钻研出有实际价值和影响的科研成果,而其中的决定因素往往在于是否拥有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即把科研也作为大学的一项职能,这一思想对国内其他大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纷纷转变学校办学理念,着手学校的改革,很快就使得德国的学校在世界上的声望大增,并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动摇了世界各国大学以往的办学理念,各国纷纷效仿德国,注重大学的“科研”职能。1876年,美国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是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它仿照洪堡所办的柏林大学的模式,注重对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的教育并以这一理念为基础,创设了研究生教育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大学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科学研究与教学成为大学共同重要的职能得到了制度的认可与保障。因此,科技真正走进大学,并与大学紧密联系。它打破了大学以往只注重“教学”、职能单一的传统模式,使得科研越来越专业化,并要求有独立的科研场地和专门的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这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三、20世纪中期到现在大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自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面对世界竞争的加强,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演变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而在这其中,大学通过培养人才创造科技,使得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使得大学发展科研的职能得到了更加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现在,科技渗透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科技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大学里,科技成为大学在硬件软件发展方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既强化了大学的地位,也强化了科技的地位,使二者关系更加密切。

四、对现今大学与科技关系的思考

在科技与大学紧密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当今社会,科技改善了大学,充实了大学,促进了大学的发展。大学反过来重视科研,形成了许多科研机构,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员,推动了科技水平的提高。但是,在二者紧密结合的关系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协调。科研与教学是有冲突的,大学必须协调好自身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其发展。

1. 大学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性日益加强

在大学中,教学楼的建设,教室的装置需要高科技的产品,教师职称的评定也紧密地与科研成果挂钩。教师上课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学生查找资料时网络的应用……这一系列的现象表明现今大学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我们知道,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但也并不是大学一开始就伴随着科学产生的,它们二者的融合是经过一定时间和世界经济发展需要作用下的结果。太过于依赖科技就会使大学的宗旨和目的定位不准、大学的职能和作用发生偏移。

2. 在大学中培养人的目的被发展科技代替了

大学作为培养人的机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目的,这应是大学始终不变的宗旨。但是由于科技的渗透,教师更注重科研而非教学,很多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搞科研,而教学的时间就相对地减少了。很多名教授不屑给本科生上课,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科研成果。学生成了科技发展下的“工具”,大学没能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学生。许多大学有着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可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成了教师科研过程中的附庸。学生是大学的血液,是大学生命之所在,纽曼曾说过“假如大学的宗旨是科学上的发明和哲学上的发现,那么我不明白大学要学生做什么”。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反思的是我们现今的大学到底在做什么。

3. 科技在大学中的应用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学文化氛围变淡了

学生运用网络多媒体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远程教育的开展,大大地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人性化淡漠了,人情味也削减了。教师上课多媒体的运用,方便了教学的同时也使我们觉得丢失了什么,大学文化精神底蕴在科技的冲击下正渐渐离我们远去,真正精神上的趣味性减少了,学校文化氛围也变淡了。人是大学的灵魂,大学若丢失了灵魂就只会剩下一幢幢没有生命的建筑物。把科技作为促进人发展的途径,人运用科技来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从而进一步推动科技向前发展,这才是大学真正应该达到的和应该做到的。

摘要:本文分三部分对大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作了具体阐述,第一部分是十九世纪前大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第二部分为十九世纪时大学与科技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大学与科技进一步发生的关系。通过大学与科技关系的阐述,结合当今大学发展现状,对科技应在大学中处于何种地位,该如何发展做出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科技,大学,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张聪义.科技英语汉译方法与技巧[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8(6):129.

[2]

[4]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

影响与结合 篇2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形势和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体育课程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和体育的发展,都对体育课程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教育的体育在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中就已经出现,但体育成为一门课程的历史却并不长。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直到 18 世纪后期,体育课程才正式形成。

使学校体育形成为课程的最重要的教育家是德国教育家古茨穆斯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美国教育家杜威,泰勒则对体育课程的定型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15-17世纪,体育课程主要是在意大利、法国等国的一些宫廷学校中,从中世纪骑士七技中提炼出来的一些军事体育活动,如骑马、击剑以及跳舞等,逐渐被作为培养绅士的手段,并最终被洛克概括为绅士教育的构成要素。世纪被称为“裴斯泰洛齐的世纪”。他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创立了和谐发展教育和要素教育理论。

现代体育课程的人文主义传统主要产生于贵族学校的绅士教育中,而体育课程中的科学主义传统则主要产生与平民学校中。

在我国,体育教学论研究的肇始约可追溯到 20 世纪初期,而我国的体育教学论真正以一门学科的形式出现,并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发端于 20 世纪 70 年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非常活跃,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内容都有许多创新。在国外,教学流派林立,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教学改革试验和教学理论的研究也非常活跃,开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理论。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由独立自主的封建专制的国家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的教育也进入了近现代时期。在体育教学思想领域中,各种教学思想、理论经过冲突、融合,出现了新的特点。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体育教学思想以及“五四”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中突出的蔡元培所强调的“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在1917 年 4 月,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针对当时中华民族体质衰弱,而提倡体育者多不知“体育之真意”的情况,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对体育的各项基本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研究。文章强调指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还在于卫国。体育的效用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壮意志。文章正确地阐述了体育与智育、德育的辩证关系,指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世纪后半叶,以美国为主的英、美各教派在我国创办了教会学校,并设立了基督教青年会,宣传西洋体育。1904~1908 年间,天津青年会干是饶伯森(C.H.Robertson)、上海青年会干事麦肯罗(C.H.Mecloy)在京、沪一带进行演说,并创办了《体育季刊》,编纂了体育教科书等,西洋体育在我国广泛传播,对我国体育教育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19 年以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麦柯尔等人相继来华讲学,自然体育思想被介绍到我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先是批判并全盘否定美国的自然体育思想,在学习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体育教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理论不仅呈现出和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相对应的趋势,而且自身也经历着不断深入与丰富发展的新进程。

一、引进学习阶段(1949~1958)这一时期引进的前苏联的体育教育体制,使我国的体育教学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学习前苏联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强调教育的阶段性,对西方国家体育教育理论一概拒之门外,造成我国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单一模式。教育部于1950年颁发了《小学体育暂行标准(草案)》,内容包括体育教学的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三部分。教材纲要是以整队和步伐、体操、舞蹈、游戏、技巧、球类运动、田径赛等内容进行分类的。1956年,教育部颁发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课程

二、独立探索阶段(1958~1966)1958 年掀起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时称教育革命。从 1961 年到 1963 年出版的本科、中专两本《体育理论》教材中,可以看出学习前苏联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所作的努力。例如,在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在指导思想上能够接近我国当时体育教育实际情况,并且汇集了一些国内体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三、受挫停滞阶段(1966~1979)在“十年**”中,教育教学领域成为重灾区。1966 年在“停课闹革命”的冲击下,学校的正常教学治学被干扰,大多数地区和学校的体育课被取消,教学科研停顿下来,特别是受“两个估计”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事业被全盘否定,被基本形成的学校体育卫生规章制度、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统统说成是“封、资、修”的东西。在教学理论的基本上变成了“经验汇编”“政策解说”或“导师语录”,实际上完全取消了理论研究和教学规律的探讨,致使体育教学理论发展遭到严重的破坏。

四、改革开放后体育教学理论的新发展(1979~)拨乱反正,我国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198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7年颁发了《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其中对体育课的课时有所增加,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各年级由每周2课时增为3课时。同年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年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

20世纪最后十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处于广泛、深入的改革与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面健身计划纲要》、《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重要法规、文件,相继颁布和实施。特别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举起了21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全面改革的大旗,由此孕育了自2000年开始的全国范围的广泛且深刻基础教育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表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些理念的提出,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成为当前体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认识基础。课程课程”

这一轮课改体育必修11分最多(语文、数学、英语必修10分)、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都证明了国家对体育课程越来越来重高考在高考应试教育中体育考生还是会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学校不能狠抓体育考生,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高考体育班从而导致学校领导不能重视体育。也就不能保证体育课时、学生活动、经济投入及场地器材;体育教师在评优选先、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课时计算都受到歧视,导致体育专业教师不足。

二、请论述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答: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是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

1、体育课程的生理学基础

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都受到生理学因素的制约。直立给人类带来了进化,同时带来种种缺陷。体育锻炼为防止人类集体的退化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对于个体来说体育锻炼是促进个体各器官、结构与功能提高的必要活动。体育锻炼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机体运动过程,无论是运动内容,还是运动负荷、运动方式等都受到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制约。因此,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差异性,遵循解剖学与生理学的规律,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应遵循人的机体工作能力的发展变化规律。

2、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体育课程作为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学的理论与观点直接制约着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从教育学的理论与视角来认识体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体育课程更好地融入到整个教育课程中去。学生的健康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保持与增进学生的健康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所有环节。只有在全体教师和相关人员都注意关心学生健康的条件下,学生的健康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学生的健康不仅是在运动场上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而且应该使身心处于和谐状态。为了有效地保持与增进学生的健康,体育课程必须将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

3、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体育课程无论是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撑。因为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课程学以学校如何能更有效地育人为研究内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课程的理论基础。从亚里士多德依据官能心理学提出的体育、德育、智育和谐发展的思想,到赫尔巴特注重观念的运动而推行的 “统觉”论,无不体现了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对学校课程设计及课程改革的影响,其对体育课程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4、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礼法结合”对依法治国的影响 篇3

摘 要:“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征,在历史上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深刻的影响,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继承和发扬其中有益的东西,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贡献力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法结合;法治

一、礼与法的含义

(一)礼的含义

礼,繁体为“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礼”字解释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豊”是古代行礼祭祀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指祭神求福之仪礼。《左传》中提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中国作为古老的重礼之邦,礼的内涵非常丰富,“义”和“仪”的意义范畴也非常清晰。礼仪是礼的表现形式,礼义则是安邦立国之本,礼仪包涵在礼义之中。古代礼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为礼仪制度;其二为礼法结合;其三为礼义原则。

(二)法的含义

法,古写作“灋”,其字首见于周代金文。《说文解字》中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当今的“法律”一词已有其固定含义,即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人们在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尽管法的含义不断演变扩大,古代的“法”对我们今天的“法律”还是具有渊源关系的。

二、礼法结合的特征

“礼”与“法”相互渗透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重要特征,将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礼”的观念融合于法律之中,凝聚成一种精神力量。“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入刑,相为表里”,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但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

(一)“礼”与“法”关系密不可分

中华法系沿革演变数千年,“礼”与“法”二者相辅相成,礼作为法的基础和渊源,法中体现了礼的主要原则。西周以“明德慎罚”作为立法指导思想,汉武帝时“德主刑辅”并确立儒家“礼治”的封建正统思想,唐初统治者认识到“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确立了“德本刑用”指导思想。古代的立法指导思想,主要围绕德与刑的关系展开,在礼与法的衡量上,“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礼往往被统治者优先考量。

(二)“礼”与“法”的区别

首先,“礼”与“法”作用不同。礼侧重于预防犯罪,“禁于将然之前”,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刑则强调制裁犯罪行为,侧重事后处罚,所谓“禁于已然之后”,道德教化失去作用才使用刑罚手段镇压。其次,二者的精神内涵不同。“礼”彰显着儒家的“礼义廉耻”精神,重在塑造民族品格;“法”中蕴含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重在明辨是非曲直、维护社会秩序。最后,二者的实现途径不同。“礼”的实现依靠纲常制度和人们的内心信仰,“克己复礼”,通过内心对“礼”的认同和修炼外化为自己的实践行动;“法”的实现依靠专门的国家机关,法律追究的对象是危害国家统治和社会秩序的不法行为,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来实现。

三、礼法结合对建设法治国家的深远影响

(一)让法律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

“法”和“礼”共同维护维上层建筑以及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规范,“不学礼,无以立”,人们时刻用“礼”来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法律和道德的完美结合,促使人们自觉遵守和拥护法律,对不合法行为的惩处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有利于社会稳定,让法律本身成为一种信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让法律抵达人心,才能在全社会高度弘扬法治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各种思想,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风俗、情感,记载了中华民族长期奋斗和开拓的精神活动和创造的文化成果,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建设法治国家不能脱离自己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立足本土资源探寻合适的道路和办法。

(二)以人为本,保障司法公正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以民为本”,孔子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思想,明末清初,古代民本思想得到极大发挥,进步思想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夏朝时便有了疑罪从无的原则,“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超过十次犯罪。司法行为必须得到规范,提高司法人员职业素养,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权力的运行,必须给予当事人更多尊重,包括维护被告人之人格尊严,用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彰显法律的人道精神。

(三)依法办事,重视程序

社会法制化是进步的方向,但法治化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原本遵行的准则一夕之间全部被架空,难以被接受。法治推行要立足于本国文化传统,稳中求进,如此依法办事的观念才能扎根于人们心底。

传统中国社会堪称是一个人情社会,人际关系在这个社会中显得非常重要,关系的亲近可能直接影响带来好处的大小和处罚后果的轻重,这在古代的用人制度如“察举制”、“辟举”中便有所体现。由于浓厚的宗法家族观念,人们不重视程序而热衷于“走后门”,这导致程序极端缺失。程序乃是现代民主、宪政和法治的生命,合理的程序可以维持法律的公信力,保障实体法的实现。程序的缺乏使监督机制失去作用而导致腐败,在司法中造成人们不信仰法律、不尊重判决,舆论干涉司法,上访、闹访事件时有发生。注重程序是时代的潮流,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程序优先理念。

(四)重视德治的作用

法治的完善离不开道德制约,“法律不理琐细之事”,有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可能不受法律的调整,道德却可以有所作为,危害社会的行为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批判。

道德并不为专制时代所独有,重视道德也并非以德治代替法治。法律和道德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在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的同时,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在法治中融合道德理念、加强法律对道德的支撑。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探寻一条具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建设道路。

四、结束语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唯有立足于本土文化,充分发扬道德价值的力量,让法律成为人们内心的一种信仰,法治方能“形神兼具”,才能有效推动法治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传[M]昭公六年.

[2]唐萍.论唐律礼法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

论技校体育与技能结合的作用和影响 篇4

1.积极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由此形成一种良好的锻炼习惯,通过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从而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由此可以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能力,这样学生也可以拥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学生需要掌握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运动技能,掌握在以后的职业生活中需要的锻炼方法,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可以通过测试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针对个人的专业特点来设计具体的发展计划,并根据自己未来可能参加的职业特点来掌握有关的技能和锻炼方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4.通过体育活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养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运用体育的方法来调节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在运动的过程中体验这种快乐,并从此培养学生“终身体育” 的行为。

5.体育运动不是个人的行为运动,是一种学生之间互动、互助的运动方式,要培养学生团结的队伍精神,以及一种良好的体育道德,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体育技能结合的体育课程模式设计

(一)技校现有的体育课程模式

根据技校学制的独特特点以及教学的周期安排特点,现有的技校一般采用的教学模式是:

“1+1”模式:即每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是选修课,或是一种“基础课+选项课”的模式,每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是“基础课+技能课”;

“2+1”模式:即在开设的两个学期的体育选项课的基础上, 以未来具体岗位的实际要求来具体要求锻炼时的身体姿态,可以以同一个专业或是同类的专业为划分的基础,在第三和第四个学期开设基础课与技能课与保健课。

“3+1”模式:即开设三学期的体育选项课或是基础课加选项课。第四个学期为学生的必修课,以未来具体岗位的实际要求来具体要求锻炼时的身体姿态,可以以同一个专业或是同类的专业来作为划分的基础,进行体育与技能相结合的体育教学。

“渗入式”模式:在每次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的时候,根据所教对象的具体专业特点以及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来进行有目的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及有关技能的教学。

“短期培训”模式:利用短期的培训与社会实践来进行与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

(二)体育与技能结合的技校体育课堂模式

首先,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与技能的结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般的体育锻炼是可以迁移到技能上的,例如在运动时,会出现一些快速的反应、耐久力等,这些都是专业的技术与职业劳动密切联系的,因此,在课堂的设计上要努力把体育与技能结合在一起进行相关的训练。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认知倾向,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与智力的相关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运动的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无限能力。

为了使学生贯彻基本的体能、职业的核心素质和终身体育三个教学理念,也为了更好地反映体育与技能结合的特点,特提出“1+1+2”的教学模式,即一个学期的基础课,一个学期的选项课,两个学期的技能课,这样的课堂体系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职业的核心素质体育课:就是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作为分组的依据,然后以体育课作为教学的载体,从而增强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基本体能、职业的核心素质和终身体育,培养高尚的职业素养。

兴趣体育课:这是由学生的兴趣爱好来作为具体分组的依据,以学校的各个单项运动俱乐部作为具体的教学载体,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奠定基础。

三、体育与技能结合的作用

在技校的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变得尤为重要,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融入游戏,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在增强体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技能。如果只是穿插一些简单的游戏学生不能获得课堂内容中要求的技能,所以,要在游戏的辅助作用下,进行有关技能的教学。例如,在学生的立定跳远的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设定教学情况,通过“高矮人”的教学情境向学生表达这样的思想:听教师的口令,教师说“高人”的时候, 大家准备好姿势站好,手臂上举;教师说“矮人”时,身体下蹲,手臂后摆;教师说“超人”的时候,手臂向上摆动,奋力跳出。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可以很快进入情境中,在实际的立定跳远中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从而提高学生立定跳远的能力,也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内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从而通过生动的课堂气氛来达到实际的教学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体育与技能相结合之后的相辅相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游戏的教学是能最快促进技能提升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游戏的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在体育与技能结合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现代教学模式中,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有优异的成绩,还包括一定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提高学生的智商之前,要先提高学生的情商。通过具体的游戏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拔河游戏中,学生往往会存在一种取胜的心理,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学生之间会通过彼此的商量来想尽办法合作,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过程也会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为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不同的办法来取得最大的成果,这不仅体现在运动上的提高,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情商,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体育与技能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联系旧识,增强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教师在引入新知识时,往往会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要学的知识,使学生从旧识的领域进入一种未知的领域。例如,在学习“后翻滚经单肩成跪撑平衡”这一个知识点时,教师问学生: “你们学过后翻滚吗?谁会做,来做给大家看看。”等学生示范之后,教师可以说:“这位同学做后翻滚做得很好,今天我们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新的动作,它的名字就叫做后翻滚经单肩成跪撑平衡。教师通过让学生展示两个不同的图片,分析新动作的要领,让学生了解新的动作和已经学习到的动作有什么不同点,这样找出规律更便于学生领悟到新动作的要领,更快地学会新的动作。”问题的提出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也就能很快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教材,学习起来也会很快。

(二)运用多科知识,调动学生的兴趣

如何才能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呢?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教学的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因为思维的产生是由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例如,在教学前翻滚的动作时,首先教师会选择在体操垫上放置一个球和一块砖,教师会问学生:“球和砖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为什么球会比砖滚动得更快?”学生会运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教师会在此基础上说:“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个原理来学习前翻滚有关动作的技术问题。”通过球和砖的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原理,这样理解教材会变得更加容易,学和教都会变得得心应手。

(三)精心组织游戏,激发学生的情绪

有专家曾说:“游戏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调味剂,是渲染课堂气氛的广告。”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多多运用游戏的设计,将学习的知识和游戏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设计出精心的游戏环节,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得知识,从而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快速跑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可以设计“庆丰收”的游戏。首先教师会用语言来描述“庆丰收”的游戏意境,秋收的季节,秋果累累,农夫们幸福地笑着,傍晚的彩霞映红了果林、农夫和草地,一片秋收的景象。此时学生仿佛真正走进了丰收的意境,仿佛在忙碌地搬运着果实和粮食,这样的课堂参与度会很高,游戏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实验启示,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

学生在学习的初期是一种好奇心在作怪,喜欢观察新鲜的事物,要求解惑的心情十分急迫。所以在学习初期,要对学生演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验,来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行为上真正体验运动的形式和方法的刺激,通过提问,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的效果也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影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目标,就技校体育与技能结合的作用和影响展开叙述,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与兴趣。联系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能使学生从已知的学习领域跨越到一个未知的新的领域,从而激发探求新的知识的欲望。

关键词:技校,体育,技能,结合,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石成银,萧健,赵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创新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27-28.

[2]张华江,周波文,徐鹏高.湖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3):74-75,78.

影响与结合 篇5

成长是一个不断累积经验的过程!经验多了!你学到的东西也就多了!那些好的坏的都会进入你的思想影响你以后的生活

成长过程中,我们会跟很多人相见、相识、相知、然后再见,似乎,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不断成长,不断被生活磨练,破虫成蝶的那天,我们是要面对这些困难,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有这么一些人影响你的人生。家人、老师、朋友、你最喜欢的人和你最讨厌的人。父母是我们的启蒙导师,在父母的爱的关怀下,我们会学到生活中的很多知识。老师会叫教我们课本上的知识,朋友教我们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最喜欢的人教我们怎么去喜欢别人,、关心别人、而最讨厌的人教我们怎么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等等。其实在小的时候发生的很多事,很多细节都能影响我们现在的思考方式、性格、习惯。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但由于成长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环境的差异,人的性情,品格,良心等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然而,我们的生活习惯,我们的性格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我们从小被周围的环境影响着,学习,生活,教育环境的差异赐予我们的是跟别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品质和良心。

我出生在农村,是我的爷爷奶奶养我的,我在农村长大,在那质朴的环境里,韵有着无比善良的性格。我的爷爷是退休的农村教师,爷爷奶奶都耕田。我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我还记得小时候奶奶躺在我身边给我讲故事,早上他给我做饭,爷爷教我写字,读书,所以我上学之前就学好了算术和读书。爷爷奶奶是那个村里有名的人,因为爷爷是有知识的人,他们待人友善,喜欢帮助别人,不求高贵,只求平安。所以村里的人都很尊重他。好像是他们的缘故,我的父母,我的其他亲戚们都很善良,在这个纯朴的环境里,我养成了善良的本性。

我觉得,我很善良,善良的都有点过了,我认为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善良,可是当我被别人骗了,被别人坑了以后才会发现,其实人与人不同。然后,我学会了怎么看人,学会了跟陌生人或者还不熟悉的人保持距离。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们有7个姑娘是最好的朋友,我们为自己取了个名字叫《七仙女》。我一直认为我们是永远的好朋友,永远的好姐妹,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对友谊的看法。当我看清我们7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后,我渐渐发现,原来,友谊中也存在利用和被利用,存在不纯真,不诚信。

影响与结合 篇6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X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47-01

1高职学院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地方性、行业性很强的“职业型”院校,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既要有高的价值追求,更应着重体现其中特有的职业特征,密切结合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内容,注重追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因此,“产、学、研”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界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职业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探索都是试图重建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纽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企业适应、个人有发展基础的技能型人才。

2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地方特色和职业特色,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应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应为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层次技能型人才。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就成为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此,高职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协调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教学质量应列于首位,“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三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可以说,教学质量是21世纪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中的永恒主题。

3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的影响

1)产、学、研结合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产、学、研结合能够促使高职院校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目前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对地方产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掌握不充分,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差,教学质量效果欠佳,致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么专业不对口,难以就业;要么在企业的适应期偏长。企业也难以找到所需技能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延伸到企业、经济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去,及时掌握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专业的设置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产、学、研结合将推动高职院校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工作思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和有关主管部门能及时地了解到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市场竞争需要,围绕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组织教学,选定和开展教学研究项目,有助于不断优化教研方向,培育和发展教育创新团队,将优势教学资源配置到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教研项目和教育专业中去。

3)产、学、研结合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引入多元评价主体。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仍然是“以师为本”、“以教定需”,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都不满意。高职院校要走好“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要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必须引进企业界“顾客满意战略”的经营观,树立“以生为本,以需定教,随需而定”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4与产、学、研结合相适应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策略

1)要确定准确的教学质量观。在大众化、多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定位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在一般把高等学校划分为“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老牌本科大学、新升本科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等四类。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理应具有不同的教学质量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应采用不同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而且允许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甚至同一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也可以不同,这有利于增强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多元的教育质量观更能凸显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的办学个性和特色。

2)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必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积极开拓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新局面。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围绕高职教育目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服务社会、行业产业需求为中心,以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熟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3)按照“技能水平与素质提升”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高职学院的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产、学、研结合实践中,高职院校应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派出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进修学习,让他们了解所执教的专业目前最新的技术、工艺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学有所长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实践实验实训教师,以指导实践。

4)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实践基地。在产、学、研合作中,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教学硬件建设。① 大力改善教学设施与实验条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等实验实训中心。② 高职院校应在相关行业和企业里建立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与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等等,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③ 在高职院校实现实验实训“企业化”。

5)构建与产、学、研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应将现代企业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引入教学管理,努力寻找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平衡点,通过教学组织多元化、教学管理柔性化、教学评价过程化,应对由于职业教育教育模式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而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挑战。① 高职院校应成立“校企教学合作委员会”类似的教学管理机构,以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企业单位积极参与高职学院的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有效发挥企业与学校培养人才的各自优势。② 建立由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估系统。③ 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基金项目:200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期待位移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7YBB08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龙伟.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2]简彩云.学生满意视野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8-40.

[3]杨兴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J].江苏高教,2009,6:139-140.

作者简介

影响与结合 篇7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国外的职业教育实践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我国职业教育由于起步晚、发展快,还存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尚未健全、专业建设能力薄弱、办学缺乏特色等问题,这些问题使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运行面临紧密、深入、可持续的障碍。国内众多文献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相应分析,如:周耕夫(2006)认为,企业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责任没有得到强化,这是工学结合中职业院校“单头热”的主要原因;罗小秋(2007)主张:工学结合中,学校的责任应是承担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企业的责任应是进行生产实践培训、企业文化教育、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王爱国(2010)认为,工学结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教学为核心,在全面衡量市场、企业、学校条件等实际因素后开展;徐剑波(2012)主张构建企业全方位参与的工学结合质量保障机制。

从国内的现有研究成果看,从学校与企业角度研究工学结合的较多,而对学生这一重要主体的利益与行为的研究则较少。而从目前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执行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多是工学结合教育中被动接受的一方,不仅被动接受学校安排,缺乏基于兴趣爱好的主动参与,实际工学结合中还往往难以接触到技术含量高的技能岗位,因此常常会出现学校和企业感兴趣的合作,学生却毫无兴趣。自然的结果是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实习,往往仅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中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良好的工学结合教育必须同时考虑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利益,寻找能够满足三方利益需求的结合点,只有这样,工学结合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二、“校企生”三方利益的影响因素

1. 外部环境因素

经济、政策与法律、社会等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工学结合是否能够顺畅进行。(1)经济环境。工学结合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方式会影响人才需求数量与结构,影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影响工学结合的重要因素。(2)政策和法律环境。工学结合政策是工学结合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可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转变和内涵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法律可以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工学结合提供强有力的保证。(3)社会环境。当前,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社会因素主要有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职业社会认可度和发展机会等。因此,社会对学校、企业的认可度和向往度,是学生选择学校和企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2.“校企生”三方利益目标因素

对于学校来讲,开展工学结合,希望能从与企业的合作中,提炼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学习目标及课程模块,制定系统的、科学的教学计划,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对于学生来讲,参与工学结合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了解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参与技术含量较高的核心生产环节,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还希望企业能就核心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然而,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目的,显然与学校、学生的目标存在很大差异。企业开展工学结合,主要是希望通过工学结合,挑选优秀毕业生,为企业储备优秀人力资源,同时通过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度;此外,工学结合还可以解决企业短期内出现的用工荒问题。

正是因为校、企、生三方对工学结合的期望与利益目标不同,使得当前的工学结合存在诸多矛盾。比如,因人力与生产成本的限制,加上担心学生操作失误会带来损失,企业在接收学生后,一般只对学生进行侧重于劳动纪律、劳动意识的简单培训,然后安排在劳动密集型岗位,或作为备选安插至任何急缺人手的岗位。这显然与学生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培训,参与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岗位来提高自身水平的利益目标相背离,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对工学结合的参与热情与兴趣。

3.“校企”组织运行方式差异化因素

就组织运行方式而言,学校是按照教学周期有计划的运行,教学任务是事先规定好的,教学运行具有计划性、周期性和稳定性。而企业的组织运行则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当市场平稳时,工学结合运行会相对稳定,一旦市场急剧波动,企业运行方式就会产生很大调整,工学结合方面的合作也会随之发生巨变。比如,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巨大转向,市场需求的不足迫使企业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产业结构比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对人才数量和技能要求的变化。不仅如此,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量缩水,开工不足,员工放长假,学生岗位也随之消失。而经济一旦复苏,市场需求变得旺盛,企业则需要临时增加许多生产任务,需要把不同领域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迅速地集中成一个以任务为导向的团体,运用增加劳动力、劳动强度或延长劳动时间等各种可能的方式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生岗位亦会随之大量增加。

可见,企业对工学结合的需求,多是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产生,需求往往具有随机性、阶段性,这显然与学校希望根据教学计划周期开展工学结合的目标是不一致的,校企组织运行方式的差异阻碍了工学结合的运行。

4. 人才培养质量因素

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已从中低端技术产业进入到中高端技术产业、高端技术产业的路径演化之中。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进一步转型升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驱动型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能否满足企业对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的需求,已成为企业是否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先决条件。然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仍多以传统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缺乏对学生高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高职院校对学生在企业文化纪律、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也明显不够,导致学生在工学结合中角色转变慢,合作意识、纪律性较差,不能很快适应企业文化。因此,从人力资源供应质量角度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 经费与报酬在“校企生”间的分配因素

工学结合实践中另一无法避免的因素,是经费与报酬因素。工学结合中,学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企业支付学生相关报酬。因学生在工学结合期间只是短期的实习生,企业给予学生的实习报酬势必比正式员工少。报酬过少,学生会对工学结合产生严重的抵触和反感情绪,且这种情绪会在学生群体中迅速蔓延和传播,使学校和企业卷入到剥削学生廉价劳动力的嫌疑之中,对学校和企业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除了支付学生报酬外,不少工学结合企业还会以经费援助、捐赠等形式支持高职院校发展,尤其是“订单班”这种培养模式,企业为培养符合自身要求的人才,常常会拿出部分经费支持订单班的人才培养。这就涉及到经费与报酬的多少以及其在“校企生”间的分配问题。因此,工学结合洽谈时,学校与企业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利益,处理好经费与报酬在“校企生”间的分配问题,将工学结合工作落到实处。

6.“校企生”三方的沟通交流因素

工学结合要取得好的效果,除了“校企生”三方要有合作的意愿和需求外,良好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沟通与管理极为重要。工学结合前,三方要就学生的实习意向、实习岗位、实习方式进行充分的协商;工学结合中,三方需要经常沟通,了解工学结合的进展状况,对出现的问题需及时解决;工学结合结束后,三方需要进行及时总结和完善。

但在实际操作中,工学结合的沟通交流存在以下实际困难:(1)企业和学校的沟通要依靠经办人员的协调,但目前学校和企业的机构设置中,因工学结合具有阶段性、短期性特征,出于成本考虑,学校和企业往往不会设置专门的工学结合机构,多采取由其他人员兼职经办的处理方法。而经办人员因还有本职工作,加上一个专业可能同时和多个企业开展合作,使得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很难保持时时通畅。(2)企业和学生在工学结合前的了解,目前多是通过企业宣讲会、招聘会的方式进行。这种短暂的沟通方式,使企业和学生对对方的了解都很有限,结果就会经常出现企业没有选到合适的学生,学生也没有选到心仪的企业的情况。(3)因缺乏专门的经办机构,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得到企业和学校的指导。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工学结合沟通渠道不畅,工业结合质量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三、促进“校企生”三方合作的对策

1. 建立工学结合保障制度

工学结合若要长期开展下去,必须建立各种保障制度。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经费保障制度和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制度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并满足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需求,做到让企业得到需要的人才,让学生接受优质的教育,让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和实习基地。

其中,经费保障制度可以(1)制定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与投入保障机制;(2)由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出资,成立工学结合专项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开展工学结合活动和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基地;(3)由政府制定针对工学结合合作企业的利益补偿机制,从政府采购、项目扶持、职工培训、税收减免优惠等方面来补偿企业,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政策保障制度可以(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工学结合注入活力;(2)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扩大其社会影响力;(3)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工学结合;(4)由政府牵头,学校、企业、学生、协会等各方充分参与,制定关于工学结合的相关规定,明确校、企、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综合运用激励、约束、保障等手段,将工学结合纳入国家法律保障体系之内,使工学结合的合作过程更加顺畅。

2.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虽然工学结合中,“校企生”三方有不同的利益追求,但是三方也有共同的结合点—————人才。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由人来完成,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学生接受工学结合教育,也是为了实现自己作为高等技能型人才的社会价值。在工学结合运行中,当人才职业素质更加成熟,不仅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能为企业创造顾客、创造市场时,工学结合将极大地激发校、企、生三方的合作动力,建立牢不可破的基础。

(1)职业院校应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设如企业文化与礼仪、交流与沟通、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函电写作等课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执行力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工学结合中的岗位适应能力,以更快的速度适应企业生产,达到工学结合的最佳效果。

(2)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应突出“实践”性特征。建立一个既开放、高效、灵敏反映企业需求,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体系,创设近似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在仿真环境中完成人才的大部分训练。这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方式,能使学生迅速适应企业制度文化,成为最忠诚于企业的人力资源。

(3)制定完善科学的工学结合学生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涵盖包括学生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评价体系。考核要包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多种考核指标。具体可以根据学生技能证书获取情况、项目合作打分情况、老师同学评价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3. 加强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由于学生身份关系和年龄关系,其劳动环境和强度应受特定保护。为此,学校和企业应做好相关工作,保障学生的权益。(1)学校、企业及相关社会部门要按照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对参加工学结合学生的年龄、劳动场所和环境等进行审核与检查;(2)学校要与企业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合作协议,并为学生办理相关保险,确保学生每天与每周的工作时间;(3)学校与企业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向学生灌输安全与自我保护理念,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相关防护设施等。

4. 设立弹性学期制

弹性学期制能够迎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期”。企业的生存、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能够对市场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当市场需求量大增时,企业就会迎来生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企业往往可以提供更多的学生岗位、满足更多的学生需求。然而学校有条不紊的学期运行方式,往往无法满足企业在“关键期”突然出现的对人力资源的大量需求。因此,学校要主动适应,创新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既具有可操作性,又符合教学规律的弹性学期制,以弹性学期制将企业、学校和学生有机结合起来,缩小工、学运行中的“时间差”。例如:学校可以改集中时间学习为分散时间学习;改传统的一年二个学期设置为一年三个学期设置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弹性学期制方式。

5. 建立工学结合沟通交流平台

为使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通畅,可以通过建设工学结合交流平台的方式来解决制约工学结合的沟通交流问题,但平台需实现以下功能:

(1)对企业

要实现的功能包括:第一,能够了解工学结合的流程和相关信息;第二,能申请开展工学结合合作,发布招聘等相关信息,能上传宣讲视频、实习计划、兼职教师等信息;第三,能够查看、筛选学生简历,确认学生报名信息;第四,能够和学生、学校进行交流。

(2)对学校

要实现的功能包括:第一,能够预览并审核企业的合作申请;第二、能够收集工学结合所需企业和兼职教师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第三,能够和企业、学生开展交流。

(3)对学生

要实现的功能包括:第一、能够查看合作企业的相关情况,了解合作项目及岗位等有关信息;第二,能够向意向企业投递简历报名和接受筛选;第三,有问题可以及时和企业、学校进行沟通;第四,能够知道自己被录取等信息;第五,能够下载工学结合相关资料。

总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期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工学结合教育也进入了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工学结合教育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必须由学校、企业、学生及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并使学校、企业、学生都能在工学结合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且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也是我国工学结合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建军.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市场因素”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92-94

[2]宋黎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实践中利益博弈的浅析[J].科技视界,2012(43):12

[3]李淑芳.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建设[J].时代教育,2013(1)

[4]任建红.企业管理视角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教通讯,2011(10):61-63

影响与结合 篇8

农药阿米西达(先正达公司生产)2009年开始在弥勒葡萄种植区示范推广,4年来其表现一直都非常理想,2010年推广面积仅18 hm2,当年经历了60年未遇的干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施药示范田叶片更大、更绿、更亮,保持绿叶时间更长,果实上粉更均匀,冬季落叶晚14 d。2012年干旱持续,相关技术专家分别在葡萄生长的各个时期到田间指导农户用药,做病虫害识别讲座,对农药选择到配药再到喷药等作出明确指导。2012年阿米西达累计推广面积达2 000 hm2,使用农户近万户,使用效果较好。据报道,阿米西达是世界上第一个大量用于农业生产的免疫类杀菌剂,是世界上用量最大、销售额最多的农用杀菌剂,在全球100多个国家120多种作物病害上登记,防治400多种病害,是一个以预防作用为主的杀菌剂。它的预防保护效果是普通保护性杀菌剂的十几倍到100多倍,并且同时对卵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4类真菌均具有极强杀菌活性。一药治多病是阿米西达的突出特点,与现有杀菌剂作用方式不同,其活性高,目前病菌对阿米西达尚无抗药性。阿米西达可调节作物的内在生长环境,增强长势,增强抗逆能力,促使作物早发快长,提早上市,提高品质,延迟作物的衰败,延长结果期,提高单季收入。不污染环境,特别适用于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在葡萄生产上,不同时期喷施阿米西达可起到不同的作用[1,2]。

1 开花期

影响葡萄开花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干旱、大风和病虫害。花期对温度要求较高,气温达到25℃以上时葡萄大量开花,气温低于15℃时,葡萄则不能正常开花,受精受到抑制。如果多雨和干旱则会影响到开花和授粉。葡萄进入开花期,由于花粉、花蕊对很多药剂敏感,因此,对喷施农药的安全性要求特别高。此期穗轴褐枯病和黑痘病会大量发生,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幼嫩的花蕾、穗轴或幼果,使其萎缩、干枯,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40%以上。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果实、嫩叶、新梢和卷须。叶片发病会造成孔洞,新梢发病会造成生长点坏死,果实发病会产生灰褐色鸟眼状斑点。

防治穗轴褐枯病和黑痘病有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及时清园,清除病枝、病果,集中销毁,减少越冬菌源;二是抹芽整梢,摘心、修剪果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三是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四是化学防治。注意农药安全性,在病害没发生之前使用保护性较好的阿米西达1 500倍液预防,产生病斑时用阿米西达1 500倍液+世高1 500倍液喷防,不仅安全而且防治效果好[3]。开花后期的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房枯病、褐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病菌已经停留在田间,此时使用阿米西达和世高可以杀死大部分病菌,大大减轻以上病害的发生几率。

2 落花后果实膨大期

葡萄膨大期是葡萄在全年生长期中最旺盛的时期,葡萄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但也易发生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在抓好田间肥水管理的同时,必须及时做好各种病害的防治工作。黑痘病:危害果实和叶片。高温高湿条件容易发生,防治葡萄黑痘病应采取减少菌源,预防为主的措施。炭疽病:大部分在成熟果上发生,染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斑点,后期呈深褐色凹陷。白腐病:病害主要危害果穗和枝梢,病斑均发生在伤口处,开始呈水浸状淡红褐色,边缘深褐色,后发展成长条形黑褐色,表面密生有灰白色小粒点。白粉病:较老叶片和膨大期的青果易发病,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褐斑病:主要危害中、下部叶片。发现病害后,应加强葡萄园管理,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最初在叶片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病叶易提早脱落。发现病叶应及时清除,深埋或烧毁。高湿与土壤湿度大,利于霜霉病的发生[4,5]。

白腐病、白粉病、褐斑病可在发生前使用保护性较好的阿米西达1 500倍液预防,产生病斑时用阿米西达1 500倍液+世高1 500倍液,不仅安全而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霜霉病未发病前使用阿米西达1 500倍液预防,发病后用瑞凡+金雷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3 套袋前

果穗套袋(采用人工套袋,一般选用山东或四川生产的26 cm×18 cm的专用袋)以后,果实处于果袋的保护之中,会大大减少果实中农药的残留,减少传播到果穗上的病菌,是生产安全食品、增加农产品信任的重要措施。葡萄套袋前,正值夏季,病虫发生频繁,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各种病虫害。此时选择处理果穗药剂的标准是能够同时防治各种果实病害、对果实安全没有药害、不会污染果面、药效期长的农药。

套袋前要普遍喷施多功能、内吸治疗兼保护性的杀菌剂1次,能够同时防治各种果实和叶片病害。最好的药剂选择是阿米西达1 500倍液,可以同时预防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白腐病、白粉病等。

套袋前药剂处理果穗,选择处理果穗药剂的标准是要能够同时防治多种果实病害,对果实安全没有药害,药效期长。用阿米西达1 500倍液+世高1 500倍液+瑞凡1 500倍液,能够有效地解决果穗上的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以及果实上的霜霉病、白粉病等多种果实病害。

由表1可以看出,用阿米西达+套袋处理水晶葡萄,糖分含量达13.3%,VC含量达250.3 mg/100 g鲜重。

4 结语

阿米西达防治与套袋相结合可以生产出无污染、无病虫害、绿色无公害的高品质(糖分含量、VC含量均显著增加)、高价值果实,还能延迟采收期7~10 d,葡萄价格可提高1~2元/kg,增收1.5万~3.0万元/hm2,增强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但要注重套袋前后的管理工作,实行全程管理,环环紧扣,为了防止果面污染影响果粉,套袋前用药不能用粉剂和乳油。

参考文献

[1]王忠跃.中国葡萄病虫害与综合防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1.

[2]沈四喜.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1(7):101.

[3]李红阳,陈志谊,周步海,等.设施葡萄病虫害防治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13(2):129-130.

[4]李美娜,吴玉星,仇贵生,等.25%阿米西达水悬浮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J].中国果树,2006(3):33-35.

影响与结合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浙江省温州市一楠果蔬专业合作社果园进行。试验材料为60株二十至三十年生丁岙杨梅大树, 栽培情况良好, 管理水平相同, 树势相对一致。树高3.5 m左右, 冠幅5 m×6 m。试验材料采用40目网格化罗帐用作防虫帏, 再与避雨棚相结合的避雨设施, 避雨棚为顶部铺盖透光性能好聚乙烯薄膜的木架。

1.2 试验方法

从2013年2月22日开始对试验材料搭建避雨设施, 每株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每株树的每一面搭建2根竹架, 竹架的高度根据树高有所差异, 一般比树高40~60 cm, 在不同竖立的竹架上方再搭建竹片, 形成十字交叉, 非常稳固 (图1) 。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 即4月22日左右在搭建好的架面顶层铺上透光性能好的聚乙烯薄膜, 四周处于通风状态。在搭建好的木架里面, 围绕每株树用若干根毛竹相互交叉搭建成小拱棚, 在每个拱棚的上方铺盖上40目的网格化罗帐 (图1) 。一般在杨梅果实采收前40 d覆盖罗帐。再选择管理条件一致、树龄树势相对一致露地栽培的5株杨梅树作为对照。杨梅成熟后, 采集并置于加冰的保鲜箱中带回实验室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在杨梅果实成熟前的1个月内, 每周定期对试验材料和对照材料进行果蝇数量的差异进行比较。

1.3 指标测定

选取通过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处理过的杨梅果实和对照杨梅果实各50个, 分别用电子天平测定单果重;用手持折光仪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可溶性固形物是指所有溶解于果蔬汁液中的化合物的总称, 包括可溶性糖、可溶性维生素和可溶性氨基酸等,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判定果实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参照陈俊伟等[2]的方法测定各种糖的含量, 每个处理重复3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 (TSS) 、可滴定酸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栽培和露地对照杨梅果实的单果重分别是15.3、15.7 g, 影响不明显;但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栽培对丁岙杨梅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较大, 经过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栽培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 从9.2%提高到了10.1%, 这与柴春燕等[3]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经过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栽培的杨梅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 从0.86%提高到了1.02%。固酸比从10.7下降到9.9, 果实的风味有了一定的改善, 这与胡余楚等[4]的研究结果也符合。

2.2 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果实中各种糖分积累的影响

糖分含量反映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同时也是果实着色的重要影响因子。避雨栽培的杨梅果汁中各种糖分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升高 (表2) , 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分别升高了3.25%、3.31%、7.63%和5.27%。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栽培有效地避免了杨梅果实中糖分的流失, 保证了果实的品质。

(mg/g FM)

2.3 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果蝇数量的影响

果蝇是危害丁岙杨梅采前落果现象的重要因素。通过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对果蝇的防治效果非常好。在罗帐内树上果内落地果、对照树上果和落地果在同一时间随机取10个果实, 检查杨梅果实果蝇情况。2013年6月4日, 罗帐内树上果和对照树上果均没有发现果蝇, 而在罗帐内落地果和对照落地果却显出差异, 对照落地果已经开始出现果蝇, 而罗帐内落地果没有发现果蝇。6月10日, 发现不论是罗帐树上果, 还是罗帐内落地果均没有发现果蝇;而对照树上果和落地果却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果蝇;到了2013年6月16日, 即杨梅果实成熟期, 发现罗帐树上果和罗帐内落地果也出现果蝇, 但与树上果和对照落地果相比, 其数目少之又少 (表3) 。这充分说明罗帐对果蝇的防治效果很好, 此结论也与黄茜斌等[5]罗帐对果蝇防治效果的结论较为一致, 甚至更好, 其原因在于罗帐的上方铺设薄膜进行避雨栽培, 极大地降低了杨梅果实成熟期的大气湿度, 不仅大大控制了果蝇的发生频率, 而且也减轻了因幔内湿度大而引起的白腐病的发生。

(头)

3 结论

避雨栽培对杨梅果实的影响, 尤其是采前落果的影响非常重要。很多研究者都对此方面进行了研究, 如胡余楚等[4]介绍了采用避雨伞这种避雨栽培措施对东魁杨梅果实进行品质研究, 黄茜斌等[5]介绍了东魁杨梅单树罗幔 (帐) 栽培技术研究, 都在一定程度说明了在杨梅成熟期间进行避雨栽培的重要性。但是避雨栽培设施和罗帐的结合, 还没有在相关文献中见到报道。通过此次试验, 将防虫帏与避雨棚相结合,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杨梅果实品质, 而且还有效地防治了杨梅果蝇的发生, 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何将栽培技术的成熟化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管理技术进一步配套等方面也有待摸索与探讨。

摘要:丁岙杨梅果实成熟期恰逢夏季梅雨季节, 高温高湿导致采前落果严重, 果蝇数量大量发生, 果实品质差, 针对此情况采用防虫帏与避雨棚相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进行避雨栽培试验。通过测定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丁岙杨梅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含量、各糖成分积累量、果蝇数量等指标, 探讨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果实品质的影响和防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栽培的单树杨梅果实单果重与对照差异并不明显, 但是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各糖成分积累、果蝇数量防御上均优于对照果实, 生产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丁岙杨梅,果实品质

参考文献

[1]黄建珍, 黄胜华, 赵友淦.地理标志产品-丁岙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 2009, 38 (6) :49-51.

[2]陈俊伟, 张上隆, 张良诚, 等.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进程中光合产物运输分配及糖积累特性[J].植物生理学报, 2001, 27 (2) :186-191.

[3]柴春燕, 周和锋, 徐绍清, 等.不同避雨栽培措施对杨梅果实采收量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 2010, 30 (4) :83-86.

[4]胡余楚, 徐红霞, 陈俊伟, 等.避雨栽培对‘东魁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26 (2) :26-28.

影响与结合 篇10

一、模型建立

经济结构用三次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体现, Yit表示第产业第t时期的产业比重, 就业结构用三次产业中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体现, Lit表示第i产业t时期的就业人数比重。为了减少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 我们对以上时间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 即ln Yit和ln Lit, 如果上述时间序列都是同阶单积的, 就可以对以下回归作协整检验:

其中:υit为随机误差项, 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二者之间有一种长期或均衡的关系。但在短期中, 有可能会偏离均衡。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误差纠正模型 (ECM) 来考察其在短期内的关系:

其中:d表示一阶差分算子, εit为随机误差项, υit-1即从协整回归中得到的误差的一期滞后值, ρi2的绝对值决定了均衡恢复的速度。

二、变量选取、样本数据分析以及变量的平稳性分析

(一) 变量选取、样本数据分析

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样本数据取自于1989-2009年的年度数据, 数据来源于《1990-2007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广东五十年》。

(二) 变量平稳性检验

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之前, 先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确定各变量的单整阶数。检验时采用AIC最小准则自动选择滞后阶数。检验顺序如下:首先从含常数项和时间项模型开始, 其次为只含常数项模型, 最后为既不含常数项也不含时间项模型。时间序列ln Li和ln Yi的平稳性检验如表1所示。检验结果表明, ln Li和ln Yi都是1阶单积序列, 即都为I (1) 。

注:D表示一阶差分

三、实证分析

(一)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

本文的协整检验方法用的是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两步检验法, 即EG检验。这种协整检验方法是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从协整理论的思想来看,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检验一组变量 (因变量和解释变量) 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首先对回归方程进行参数估计, 求出残差序列:

方程中系数估计值下面的圆括号内是渐进标准误, 方括号内是t统计量值。模型中的参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全部通过T-检验、F-检验。通过上述三个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 求出残差序列为υ1、υ2和υ3, 然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验证其是否为平稳序列,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检验可以看出, 三个残差序列都是平稳的, 因此, ln Li和ln Yi之间是协整的, 上述三个回归方程的设定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

(二) 误差纠正模型

ln Li和ln Yi两个变量是协整的, 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或均衡的关系, 但在短期中, 有可能会偏离均衡。下面我们把对应上述三个协整方程的误差纠正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注:检验形式中c表示常数项, t表示有趋势项, k表示滞后阶数;以5%为置信水平

估计系数都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 这表明短期内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存在显著的负效应, 这与长期的正效应相反。U1 (-1) 、U2 (-1) 和U3 (-1) 的系数-0.1 1 3 1 2 2 1 2、-0.1 8 1 3 7 3 4 3 1 9和-0.4154723959表示回复均衡的速度。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一, 由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表明, 广东省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具体数量关系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提高0.3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 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提高1.64%;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1.42%。从数量关系可以看出, 广东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效应最低, 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相对比较高。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极大的缓解了就业压力, 为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 在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以促进就业。

第二, 由误差修正模型模型分析表明, 我国相对与产业结构的就业结构短期偏离有向长期均衡收敛的趋势。具体数量关系为:第一产业每年就业的短期偏离长期均衡值有11.3%被修正;第二产业每年就业的短期偏离长期均衡值有18.1%被修正;第三产业每年就业的短期偏离产期均衡值有41.5%被修正。从数量关系可以看出, 广东省的产业的就业短期偏离回复均衡的速度最慢, 促进就业见效最慢, 而第三产业促进就业见效最快, 第二产业居中。因此, 要想尽快解决就业问题,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杨大成.我国各省区产业结构效率及产业集聚度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25) .

上一篇:单机游戏的二次开发下一篇:平面透镜成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