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历史的完美结合

2024-06-18

文学与历史的完美结合(精选三篇)

文学与历史的完美结合 篇1

一、主题呈示部

1. 第一次主题出现, 是在乐曲第二部分, 慢板, 中速。 以传统音乐《满江红》3 5 56 1的旋律为音乐主题素材, 演奏技法比较简单, 但是感情表达却十分的丰富。演奏时, 主要是通过右手音色强弱的对比及左手的揉按吟滑来表现情感的细腻变化, 如主题的头两个小节, 运用先弱后强再变弱的处理方式, 此时的左手不要忽略任何一处的滑音。笔者认为, 岳飞作为一名将领, 拥有的是军人的风范:大气, 深沉, 有谋略, 在抗金的多年里, 他屡立战功, 如在牛头山设伏, 大破金兀术, 施计败粘罕, 大战爱华山……他威名远扬, 还建立起了一支纪律严明, 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岳飞作为一名将领的非凡才干和军人气质。所以, 乐曲的此段虽说是柔和的慢板, 但在表现音乐的时候我们同样不能失掉军人大气凛然的风度, 否则就是表现儿女情长, 不符合历史情境。

2. 第二次主题出现, 是在乐曲第四部分, 慢板, 要注意与第一次主题段进行区分。它变化了主题段旋律材料, 在速度上较主题段更慢一些, 更柔一些, 少了一些激愤, 多了些许的悲凉, 表现的是岳飞忆母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 结合史实, 当年洞庭湖草寇杨幺请岳飞入反叛盗贼的伙, 岳母姚氏希望他能抵挡住诱惑, 清贫洁身, 于是祝告天地祖宗, 为他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 岳飞决心不辜负母亲的愿望, 竭尽全力为国尽忠, 因此在他的人生道路上, 母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同时, 岳飞的“孝”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中原沦陷, 岳飞极为担心和关切母亲的安危, 前后是十八次派人深入敌战区, 最终将其母接回;平日戎马倥偬之际仍尽力亲自侍奉母亲日常起居;姚氏病逝, 岳飞悲痛万分, “水浆不入口者三日”侍亲之孝, 堪称典范[2]。从演奏技法上来讲, 这段音乐没有特殊的地方, 但是主题材料的凸显使文学与音乐结合得十分完美, 音色的处理可以类似慢板部分。在218小节处连续四个小节相同音型的级进表现了岳飞对家人依依话别的感情, 因此, 在演奏时我们要分句, 气口要明显, 换气的地方在三连音的刮奏之前, 体现主人公内心的无奈与悲凉, 这里可以根据演奏者自身的理解进行强弱的处理。之后加入两个小节的泛音, 此处给人以思绪缥缈之感, 想象的空间十分大。所以, 当我们把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 再演奏这段旋律的时候, 我们感受到的是战场之外的、不一样的岳飞。原本用文字都要花大力气描写, 在本曲中却用简短的篇幅刻画细腻入微, 不禁使人想到这样一个“忠孝”之子, 文韬武略, 昔日是何其意气风发!落难到如此境地, 真是大宋之悲哀!

3. 第三次主题出现, 是在乐曲的第七段, 再现段, 此段由D调转到G调, 主旋律发展变化。基本的演奏技法与前面的主题奏法一致, 而情感的变化处理却不同, 这是在追思, 所以段首不宜处理得激动悲怆, 演奏尽量平缓客观。要提出强调的是, 在本段的尾句, 应该奏出强弱明显对比的效果, 触弦强有力, 用多音摇指和连续渐强将乐曲推向高潮, 最后几个刚劲有力的和弦速度依次递减, 预示着无尽的遗憾。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忠”蒙蔽了岳飞的眼睛, 导致了他被害。但是, 他的“忠”又饱含着对和平的向往, 对百姓的关心。这样的人, 死在为一己私利可以出卖国家的秦桧手里, 实在让人痛心不已。

二、展开部

1.第一次展开部的出现, 是第一次主题之后, 也是乐曲的第三段, 节奏与前两段对比明显。本段是主人公在回忆昔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 誓死抗金的画面, 采用了十六分音符的快速点奏, 加入左右手扫弦。演奏时应该由弱到强, 前两小节是弱, 后面两个小节慢慢强起来, 似马蹄声由远及近, 展现战场的情景。140小节开始是一段快速指序, 要注意指法的排列, 要和钢琴节奏对准。据记载, 绍兴九年 (1119年) , 高宗与秦桧与金议和, 南宋向金称臣纳贡, 这使岳飞不胜愤懑, 上表要求“解罢兵务, 退处林泉”, 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 乘胜进占朱元镇, 兀术被迫退守开封, 金军士气沮丧, 发出“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 的哀叹;《岳飞传》第十二回岳元帅大战爱华山中, 这样描写道:兀术只见雪鬃马上有一人, 银盔银甲, 素袍白脸, 微须三喒, 威风凛凛, 而这位将军正是岳元帅[3]。点奏时的扫弦也形象地表现了当时身在战场的岳飞必胜的决心以及由此让人联想到他身带盔甲, 手持金刀, 呼风唤雨的情形, 这与上面从文学史料上查阅的资料正好相符。总之, 岳飞元帅的戎马生涯通过本段旋律的和技法的强烈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虽说这是在回忆, 却又像在眼前一样, 如一幅真实的战争图, 正是“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真实写照。

2、第二次展开出现, 是在第二次主题之后, 也是乐曲的第五部分。这是全曲唯一一段稍微轻快的曲调, 中板, 表现了岳飞对自己昔时凯旋而归, 人们热情欢迎以及与家人欢聚情景的美好回忆, 同时也是在想象当山河收复时, 百姓安居乐业, 戎马衣锦还乡, 与家眷士兵同宴的憧憬[4]。演奏时应当注意节奏的对比变化。慢速进入, 第三个小节要比第一个小节快一倍, 在渐快的时要注意古筝和钢琴的配合, 乐句后半拍进入时不要抢拍。想象这是在胜利之时, 心中有的是喜悦, 所以演奏时不要有悲愤之感, 要深深体会此处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310小节开始是此段的最后一句, 紧接着钢琴的八度震音, 好像在主人公在美好回忆和憧憬的时候, 突然被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据记载, 秦桧假传圣旨后, 岳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奉旨回京, 结果被关进监狱, 饱受折磨, 秦桧和万罗汝楫联合严刑逼供, 对岳飞施行残酷的刑罚, 逼迫承认谋反的罪名。在本段音乐的描述中, 我们先是体会到主人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 然后音势一转, 如同话锋的转变, 以此来表明理想与现实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3. 第三次展开是乐曲的第六段, 是华彩段, 是全曲的高潮部分. 在乐曲中则是采用大量的摇指来表现主人公丰富的内心变化, 317小节的摇指应该短促有力, 紧接左手扫弦, 仿佛是悲愤的释放;318小节开始有四个小节的以四度为基础的模进摇指, 五个音一句, 强弱是从pp——ff, 可见力度变化之大, 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正确变化, 往强音上递进, 结合《岳飞传》, 岳飞在狱中曾写下“供状”:我岳飞东征西战, 南讨北伐, 一心想直捣黄龙府, 把圣主接回来。 偏偏国家内部匪寇众多, 平定了王善反兵, 除去了刘豫、苗傅等叛逆之臣, 在牛头山、黄天荡、朱仙镇大败了兀术百万金兵, 让金人不敢再小觑我们中原。岳飞奉旨停兵不能北进, 就算死也要让朝廷知道我岳飞的忠心, 由此可见他的“精忠报国”之心如此之大。一代名将身蒙奇冤, 临刑前怒目而望, 此情此景, 一夜白发不足喻其忧。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不仅仅在音乐中时时体现古曲素材中的音乐主题, 而且以全新的西方技法将其发展变化, 使之呈现出古朴而陈旧的韵味, 运用古筝演奏中最基本的技巧不断变化表现人物情感。乐曲中的人物形象与情感紧紧依附在结构中, 二者相辅相成, 既没有互相掩盖, 也并未产生冲突, 使得音乐成为表现音乐的载体, 而情感则是音乐背后的灵魂。所以, 本曲在塑造人物内心情感细腻而复杂的变化上是非常成功的, 岳飞的文学形象通过音乐的表现得到了升华, 岳飞的音乐主题也通过文学的润色更加生动饱满.

参考文献

[1]袁莎.《临安遗恨》袁莎珍藏古筝乐谱手稿[M].北京:北京文联音像出版社, 2009.10.

[2]邓广铭.《岳飞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65.

[3]张泉.《岳飞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123

茅盾,革命家与文学家的完美结合 篇2

茅盾的父亲沈永锡年轻时崇尚实业救国,立志悬壶济世,追随杭嘉湖的妇科名医陈我如学习中医;茅盾的母亲,是陈我如的爱女陈爱珠,不仅通读四书五经,而且会算术女红、诗词歌赋。5岁时,茅盾由母亲开蒙,读《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没有适合小孩的历史课本,母亲就自己动手编写。当那些私塾里的孩子在摇头晃脑背诵《三字经》时,茅盾已初识新学,打开眼界。

后来,因外祖父去世,陈家失去了顶梁柱,门生四散,车马冷落。不久,沈永锡卧病不起,只得将儿子送去刚开的新式学堂立志小学。茅盾曾回忆说:“那时候,父亲已卧床不起,房内总要有人侍候,所以我虽说上了学,却时时要照顾家里。好在学校就在我家隔壁,上下课的铃声听得很清楚,我听到铃声再跑去上课也来得及,有时我就干脆请假不去了。母亲怕我落下的功课太多,就自己教我,很快我就把《论语》读完了,比学校的进度快。”虽然年纪最小、家累最重,但茅盾刻苦好学,每周写一篇史论文章,学校每月考试发榜,他总是获奖。

在自传中,茅盾曾详细地记录了当年父亲从病发到瘫卧直至去世的艰难日子。父亲留下遗嘱,关照家人说,国家无论行二次变法还是被列强瓜分,都离不开实业兴国,儿子当发愤图强,学习理工本领。他把孩子叫到床头,将一本谭嗣同的《仁学》指给茅盾,告诉他长大了就能读懂,“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要做个有志气的人。

1906年夏天,沈永锡病逝。那年茅盾10岁,弟弟沈泽民6岁。此后,孤儿寡母虽历经世态炎凉,但因着母亲的慈爱养育和严父般的勤恳督教,茅盾始终怀抱救国拯民的进步思想,也萌生出成名成家以报答父母的愿望。

1910年春,茅盾第一次离家,到湖州府中学堂上学。学校所聘老师多为既有学问又有新思想的人,茅盾在这里大开眼界,而他的刻苦好学,也为老师们赞赏。次年,他转入嘉兴府中学堂学习。1912年,茅盾转学至杭州私立安定中学,次年毕业。在母亲鼓励下,他考入北京大学,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中西文史。

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16年,茅盾从北大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20年,他开始主持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茅盾曾回忆那时候:“是一个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代,受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吞咽外国传来的各种新东西,纷纷介绍外国的各种主义、思想和学说。”

1920年10月,茅盾拜访了陈独秀。陈独秀向他征求关于成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意见,茅盾表示赞同。于是,茅盾由李达、李汉俊介绍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他先后翻译了多篇文章发表在《共产党》刊物上,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1年,茅盾正式转为党员。中共中央考虑到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的有利条件,决定由茅盾担任中共中央的交通员,负责与全国各地党组织的联络。茅盾一边忙于党内秘密工作和学校的教学,为党发现和培养青年人才,一边编刊物写文章,奋战在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线,忙得不可开交。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爆发。年底,茅盾接到中共中央指示,前往武汉,到社长是董必武、总经理是毛泽东的胞弟毛泽民的《汉口民国日报》任主笔,揭露蒋介石的反共和分裂阴谋,宣传革命道理,做继续北伐的舆论动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大开杀戒,屠杀中共党员,继而在南京、广州大肆捕杀共产党员,茅盾悲愤不已,连续发表文章、通电,揭露真相,声讨蒋介石。7月,他和毛泽民一起转入“地下”,隐蔽待命。

1927年对茅盾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头。隐蔽了半个月后,他按照党中央指示赶到九江与董必武接头,准备奔赴南昌。然而此时交通已经中断,他决定翻越庐山下南昌,不料到牯岭时,下山的道路也被封锁。此时他又染上急病,动弹不得。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国内形势急转直下,非常险恶。病愈后的茅盾按董必武嘱咐辗转返回上海时,发现自己已在国民党南京政府的通缉名单上,上海地下党机关被破坏,许多党员被捕,他与党组织联系不上,形同孤雁。

后来在回忆这段日子时,茅盾曾这样写道:“在大革命中我看到了敌人的种种表演……也看到了自己阵营内的形形色色……我震惊于声势浩大的两湖农民运动竟如此轻易地被白色恐怖所摧毁,也为南昌暴动的迅速失败而失望。在经历了如此激荡的生活之后,我需要停下来独自思考一番。”

直到1940年在延安,茅盾提出恢复党组织生活的要求,党中央研究以后,认为他留在党外工作,对革命对人民更为有利。他接受了党的安排,但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处事待人。直到去世前,他留下遗嘱,要求重新入党。1981年3月27日茅盾去世,4天后,党中央做出决定追认茅盾为共产党员,党龄从1921年算起。

在文学创作中,继续革命

1927年8月后的上海,大革命进入了低潮,昔日同志有被杀害的,有叛变的,有逃跑的……“我是真实地去生活,经过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得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执着的支配,想要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就开始创作了。”

9月,隐居在景云里三楼的茅盾决心把大革命中火热的生活记录下来,艺术地再现刚刚发生的这悲壮的一幕。仅仅两周,《幻灭》的前半部已经完成。小说中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主义的弱点的洞察,对大革命前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黑暗的控诉,无不显示了作者的胆识。

茅盾写这本小说当然希望发表,但是因为正被当局通缉,非但本名不能用,以前用过的笔名也不能用。他后来回忆说:“为什么我想取‘矛盾二字为笔名?好像是随手拈来,然而也不尽然。‘五四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且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语的‘矛盾一词的实际。1927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中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那时候,我又看到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也有矛盾,却又总自以为自己没有矛盾,常常侃侃而谈,教训别人——我对这样的人就不大能够理解,也有点觉得这也是‘掩耳盗铃之一种表现。大概是带点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积习吧,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

文学与历史的完美结合 篇3

“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 (即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 , 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附近的“项王营”, 当时叫“鸿门”。这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 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秦朝“仁义不施”的暴政, 致使“天下苦秦久矣”, 终于在公元前209年 (秦二世元年) 7月暴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 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 (24岁) 于会稽起义, 泗水厅长刘邦 (48岁) 也在沛起义后, 归项梁领导。后来由于项梁恃胜而骄, 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 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 项羽为次将, 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 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 (函谷关) 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 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 最后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 刘邦也乘虚先入关中, 秦王子婴投降。刘邦进入咸阳后, 为收买民心, 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并申明军纪, 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 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 想做关中王, 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 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 驻军于鸿门, 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下, 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鸿门宴》既是对那个波谲云诡的风云年代的历史“实录”, 又是楚汉相争的艺术再现, 充满了故事性与戏剧性。它如同一部多幕剧, 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完整, 引人入胜, 而且矛盾冲突尖锐、激烈, 扣人心弦。作品充满着“画面感”, 使人觉得不是在读文学作品, 而是在欣赏一部戏的表演, 其中的觥筹交错, 刀光剑影, 历历如画;人物的音容情态, 栩栩如生。在鸿门宴这场斗争中, “项羽兵四十万”, “沛公兵十万”, 双方力量悬殊, 项羽居于主动的、优势的地位, 刘邦居于被动的、劣势的地位, 但是, 最后项羽由于自大无谋、沽名轻敌和内部矛盾分歧而失败, 刘邦由于虚心下问、多谋善断和内部团结一致而胜利, 双方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在《鸿门宴》这一节, 司马迁形象而艺术地诠释了这种转化的过程和必然。

《鸿门宴》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 分为宴前、宴会与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宴前。矛盾冲突的焦点集中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文章一入手, 先用了百十来字写了三件事。一写项羽大军入秦, 函谷关闭, 这位曾击破秦军主力的霸王遭此冷遇, 怒火填膺;次写曹无伤反间之言, 如火上加油, 这是矛盾的“导火线”;三写范增议论。范增分析了刘邦入关前后的表现, 指明刘邦“志不在小”, 有“欲王关中”的野心, 使矛盾激化, 更在火油交煎之际煸一股阴风:风、火、油层层作势, 情势极为紧张, 战争大有一角即发之势, 旦日灭刘, 箭在弦上。不料文章陡然一转, 也写了三件事:一是项伯夜访张良, 泄露军情, 使紧张局势的情势开始有了转化。二是沛公约婚, 拉拢项伯。刘邦先“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再用一番谎言为自己辩护。这样, 项伯就被收买, 为下文替刘邦说情, 及项庄舞剑时, 他“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三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项羽轻信了项伯为刘邦所作的一番“美言”, 不愿担待“不义”的恶名, 竟“许诺”罢兵并“善遇之”。这样形势从紧张渐趋缓和, 浓密的战云终于烟消云散, 大幕落在不战的结局之上。

第二部分———宴上。矛盾冲突的焦点集中在杀与不杀的问题上。这是斗争最激烈的阶段, 局势张弛出现, 因而也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

(一) 刘邦谢罪 (张) ———项羽留饮 (弛) 。

刘邦亲临鸿门宴谢罪, 有自投罗网之虞, 情势为之一张, 但他假托旧情, 委曲称臣, 诡表心迹, 在下位陪坐, 将项羽对自己的嫌怨归咎于小人的挑拨, 说来娓娓动听, 项羽以泄露曹无伤告密开脱, 推心留饮, 前嫌尽释, 文势承前又作一驰。

(二) 范增举玦 (张) ———项王不应 (驰) 。

刘邦在心理上麻痹了项羽, 道义上制服项羽, 从而在军事上初步稳住了项羽。但范增老谋划深算, 认定刘邦非除不可, 他“数目项王”, 又举玦“示之者三”, 气氛又趋紧张, 但“项王默然不应”, 使人略觉一驰。

(三) 项庄舞剑 (张) ———项伯翼蔽 (驰) 。

项王的默然不应, 使范增不得不断然招来项庄, 叫项庄在宴会上以舞剑取乐为名, 击杀沛公, 宴上刀光剑影, 形势极为严峻。项羽却一直因刘邦既已表示降服驯顺, 似不必采此下策, 贻笑诸侯, 默许项伯拔剑翼蔽沛公。宴上情势暂又一缓。刘项之间的矛盾演化为项羽内部的冲突。

(四) 樊哙闯帐 (张) ———项王三赐 (驰) 。

樊哙应召带剑闯帐, 使斗争变得更加复杂, 紧张局势气氛达到极点, 情节发展到最高潮。项羽之为人, 暴戾残忍。当年巨鹿之战时, 诸侯见了他, “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 现在樊哙居然对他“瞋目而视”, 岂不是披其逆鳞, 存心挑燃刚刚平息下去的怒火?情势至此, 再步紧张, 流血五步, 迫在眉睫, 谁想到这位“喑恶叱咤”的项王, 竟然被樊哙粗犷忠勇的气质所吸引, 呼为“壮士”, 赐之卮酒, 益以彘肩;听其慷慨陈词, 被他数度落得“未有以应”。以至赐坐, 气氛即松弛。这段文字, 如鹰羞鹘下, 直起直落, 极尽腾挪跌宕之能事。

第三部分———宴后, 矛盾冲突的焦点集中在追与不追的问题上。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表面暂时的气氛缓和, 掩盖不了“鸿门宴”的危机四伏, 刘邦借口离席, 采纳樊哙的意见不辞而别, 间道逃归, 留张良代献礼物。项羽满足于对方的曲意奉承, 不加深究;使陈平召刘邦久未回报, 未予追究;张良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不追问“闻”从何来;得闻刘邦“己至军矣”竟若无其事地安然“受璧, 轩之座上”。至此, 实际上项羽己放虎归山, 在鸿门宴的政治较量中落败, 失掉了消灭刘邦的机会, 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的矛盾, 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 自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 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司马迁善于抓住关键性的历史事件, 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刻画人物。

司马迁把两个政治集团的主要人物放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在种种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 刻画其性格特征。如果说在巨鹿之战, 垓下之围中, 司马迁主要塑造了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的英勇强悍的英雄形象, 那么“鸿门宴”则主要表现了项羽性格的另一侧面:无政治远见, 沽名钓誉, 轻敌自大, 寡谋轻信, 不善用人, 优柔寡断, 鲁莽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项羽挟胜利之余威, 带兵进至函谷关, 紧闭的关门严重地损伤了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他遣将击关;他听到曹无伤密报“沛公欲王关中”和范增“此其志不在小”的劝告说后, 大怒, 决心消灭刘邦, 表明他的盲目自大。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不义也”等话后, 又改变了主意, 就答应项伯“善遇之 (刘邦) ”。等刘邦到鸿门谢罪时, 花言巧语, 使他软化, 内疚, 甚至归咎曹无伤以自解, 说明了项羽的轻信寡谋和沽名钓誉。宴会上, 范增多次示意杀刘, 他却“默然不应”;项庄舞剑, 项伯护卫刘邦, 他坐以观望, 表明他的刚愎自用, 自以为是。樊哙擅闯军帐, 怒目而视, 直面斥责, 他赞赏不怪, 并且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 “未有以应”, 表露理屈内疚之感, 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刘邦脱逃, 张良代谢他安然受璧, 并不追究。至此, 项羽缺政治远见, 优柔寡断, 轻敌自大, 刚愎自用, “恶负约”, 不愿担待“不义”恶名的性格完全凸现出来。性格即命运, 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己昭示了楚汉之争的必然历史结局。

作为项羽对立面的刘邦, 其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 善于应变, 诡诈狡猾, 例如他入关后即“籍吏发”、“封府库”、“遣将守关, 勿纳诸侯”、“欲王关中”。当他骤闻项羽第二天就要打来, 不免惊慌失措, 却一再向张良求计。最后, 宴会上虽化险为夷, 深知不可久留, 便借故离席。他担忧离席未辞会引起严重后果, 要张良、樊哙帮他拿主意, 采纳了樊哙的建议, 抓紧时机, 作了周密布置。又如, 刘邦得悉项伯与张良的关系, 断定项伯大可利用, 于是百般拉拢。亲至鸿门宴谢罪时, 先跟项羽叙旧情, 再表白自己无半点野心, 最后将“嫌隙”归之小人, 加之一声一个“将军”, 貌似十分恭顺, 正表现其掌握项羽心理之细, 用心之深。在宴会上看到杀机犹存, 便借口“如厕”溜之大吉。以上可见刘邦的虚心下问, 巧于应变, 多谋善断。

司马迁善于运用对照映衬的手法刻画人物, 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一写主帅, 刘邦奸诈狡猾, 随机应变, 知人善用, 富有谋略;项羽则勇而无谋, 刚愎自用, 沽名钓誉, 自大轻敌。

二写谋臣。张良的才能是在使刘邦集团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 范增的老谋深算则更多地表现在事先定策, 席间暗算和事后断言等方面。张良全局在胸、从容沉着, 思虑周密的特点及范增骄狂浮躁、急于求成、心胸狭窄的缺点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三写武士。樊哙豪壮威勇, 且粗中有细, 得知刘邦有性命之忧, 决然要进去“与之同命”, 且不辱使命;项庄勇而寡谋, 且是在范增叮嘱安排妥帖并为避免被虏才“入为寿”的, 主动与被动效命形成对照。

四写内奸。曹无伤是侧面描写, 项伯则是正面描写;曹无伤告密激化矛盾, 项伯告密缓和矛盾;曹无伤在宴后被杀, 项伯则在宴上“东向坐”;曹无伤被害于项羽轻率泄露, 项伯则主动舞剑保护了沛公。

这些对照的写法使敌对双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是上下同心, 有智有勇;另一方则是谋划不周, 各行其是, 预示了刘胜项败这个结局的必然, 在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的同时, 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十分自然。

上一篇:高脂血清下一篇:虚拟植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