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2024-05-27

急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精选十篇)

急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1

1 恐惧心理的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由于长期治疗、病情反复、不断加重、全身出现浮肿、皮肤苍白、干燥、脱屑、骚痒、色素沉着等外在形体的改变, 使病人出现精神恍惚, 整日担心将有不幸发生而表现为沮丧、悲观、甚至绝望, 对疾病产生了恐惧心理。当医护人员发现上述情况时, 应先稳定患者的情绪, 让其尽量发泄, 并听其倾诉, 缓解其内心产生的绝望, 同时应动员病人的家属为病人做一些具体、实际的帮助, 如陪伴在病人的身边, 与病人交谈或握住病人的手让病人有一种安全感, 体会到家庭的温暖。鼓励病人与病友相互交流, 改变自己对疾病的认识, 消除恐惧心理。帮助患者分析现实的健康状况, 使患者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服务患者,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应多与病人交谈, 让病人把恐惧心理讲出来, 如有的患者对治疗前途丧失信心, 产生自杀轻生的想法, 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 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耐心细致的劝导。帮助患者面对现实, 珍惜生命,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依赖心理的护理

由于病人长期透析, 承受着疾病的折磨, 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 不得不依赖家庭, 同时昂贵的透析费用又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使病人出现厌世、意志消沉、生存能力降低, 加之家庭亲属的长期帮助, 助长了病人的依赖心理, 这种消极的心理对病人的治疗不利,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护理人员应该帮助病人制订切实可行的生活作息表, 使病人有规律地生活, 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散步、外出郊游和朋友交往等, 让病人有一种正常人回归自然的感觉。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还应了解病人的家庭状况, 多与家属沟通, 从而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况, 有的放矢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要让家属对治疗方案和生活护理有关的事项有所了解,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管理工作。如一些自律能力差, 不能很好控制水盐摄入的患者应让家属帮助病人自觉控制水盐的摄入。使病人适应长期治疗的需要。要利用各种机会, 鼓励病人自强自立, 激发自身的求生欲望, 配合好医生的治疗。

3 抑郁心理的护理

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难以治愈, 病人对治疗信心不足, 常见的心理变化之一是抑郁。表现为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不愿意和外人交谈、郁郁寡欢。针对这种表现, 护理人员应体谅病人复杂的心理, 了解并掌握其心理变化, 找出引起抑郁的原因。要多与病人交谈, 态度和蔼、热情, 并鼓励病人与病友、家属交谈。观察病人的一举一动, 对异常的行为予以重视, 严防自杀的现象发生, 必要时给予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4 健康教育

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对自身疾病和血液透析知识了解不多, 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做好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对病人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如肾衰病人皮肤骚痒难忍, 是由于体内毒素不能排除体外而对皮肤刺激所致。病人了解了这些知识, 就能积极配合做好皮肤清洁护理。出院时应指导病人平时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 预防感冒, 饮食上食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身体不适时及时来医院就诊。做好病人家属的卫生知识宣传, 使家属能更好地帮助病人与疾病抗争, 化解病人的心理矛盾, 让病人在家庭的帮助下回归社会, 体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18.

心理护理知识:癔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2

一、做好癔症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癔症患者的性格特点,熟悉患者的病史病情。

(1)情感色彩鲜明、多变:患者一般情感生动活跃,但多肤浅幼稚,情感反应强烈,多带有戏剧性色彩,对人对事易走极端,判断是非的标准也往往从感情出发。来源:考试大

(2)易接受暗示:患者很容易受周围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并具有情感倾向。

(3)自我中心:患者具有自我显示的倾向,喜欢夸耀自己,或做出超乎想像的事情,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4)丰富的幻想性:患者的幻想,内容生动,并容易在自身强烈的情感反应影响下,把现实和幻想互相混淆,而给人们造成患者似乎在说谎的印象,甚至患者本人也可能难以分辨。

二、同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

(1)尊重和理解患者。癔症患者经常内心痛苦却又不被理解,被人尊重被人理解的要求尤其强烈。

(2)接纳和容忍患者。正确认识患者的疾病与躯体疾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深刻理解其怪异荒诞言行只是疾病症状的表现,没有好与坏之分也不可用任何标准来评价对错。

三、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医学知识宣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通过对患者进行医学知识宣传,使其在心理上认同和接受,自觉接受心理护理并进行自我调节,加强治病的信心。对患者的积极表现,及时给予强化,使患者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用的人。并督促患者反省强化后的情绪体验。这样就可以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持续下去,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对疾病的认知,达到真正心理健康,以释疑除病。来源:考试大

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注意运用沉默和倾听。适当的沉默倾听,可以给患者以希望听其倾诉的暗示。同时,适时的沉默有时候比语言更能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当患者谈到自己伤心的经历或痛苦的内心体验而情绪激动时,短暂的沉默、安静的陪伴、适时的倾听,更能使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从而情绪趋于稳定。对于患者诉说的内容,护士要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给以疏导、鼓励、安慰和帮助,使患者感到心理上有依靠,有知己感,对自己疾病治疗有信心。这样既可以使患者感到轻松舒畅、被重视,又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情况,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和护理。来源:考试大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3

【关键词】老年人 慢性病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04-01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老年慢性病患者负性心理特点

1.1习惯及焦躁心理 老年人在家时有家人照顾,旧病复发住院后家属上班不便照顾,可产生诸多不习惯,为生活不能自理,不能照顾家人而焦虑不安,久住院又不愿出院,怕出院后病情恶化。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许多老年人常出现力不从心,又偏“不服老”而产生焦躁情绪。对疾病恢复寄予厚望, 一旦未达到期望值, 便会产生焦躁心理, 进入恶性循环。

1.2忧虑及猜疑心理 患者每天愁眉不展,寡言少语,唉声叹氣,对周围事情非常敏感,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敏感多疑,怀疑猜测医生、护士及家人隐瞒自己病情。

1.3绝望及抗拒心理 病情加重,特殊检查、护理及周围环境刺激,患者心理承受力低,出现不安、恐惧及惊慌,日常生活难以自理依附性大以致不愿与人交流,对病情不在乎,不相信医生诊断,不遵医嘱,尤其在病情初步好转后放弃或延误治疗。

2、引起负性心理常见因素

2.1 消极健康自我评价及负性生活事件 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消极评价,常对疾病过分担忧,更感老而无用,易消极对待生活,发生抑郁情绪。生活中突发意外、不幸事件较多,而家庭及亲友关心照顾较少的老年人抑郁情绪较重。

2.2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行动不便,功能衰退,加上躯体遭受病痛折磨变得不能自制或性情偏执、任性。

2.3 经济负担重 由于患有慢性病,常反复发作,需多次住院及常年服药治疗,对于经济条件不宽裕的老年人来说,住院费用便构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影响患者情绪和心理健康。

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全面收集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了解程度、情绪反应、经济条件等评估心理状况,针对其心理特点,提出存在的心理护理问题,制订系统有效的干预措施。

3.1 提供舒适安静环境及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

新入院患者因环境陌生不了解病情而多疑、紧张和恐惧;老年患者多伴睡眠障碍,热情接待患者,提供舒适安静住院环境,利于休息及病情缓解。病友间交流及医护人员适度诱导帮助可减轻心理压力。在不影响治疗前提下,鼓励家属支持、照顾,使患者感到生活温暖。

3.2 善用美好语言,巧妙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

伤害性语言可给人以恶性刺激,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导致严重医源性疾病。美好语言使人心情愉快,亲切温暖,益于患者身心健康。交流时注意语速、音量适宜,必要时声音应略放大或多次重复,态度和蔼。避免直呼其名,不可用床号代替,在与患者交谈中注意尊重患者人格,不伤害患者自尊心,对于隐私要注意语言保密性,注意不生搬医学术语,通俗易懂。用目光接触来判断对方心理状态;细心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缩短交往距离及适当身体接触,更有利于情感沟通。

3.3 尽可能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 选择适宜诊治方案,加强联系如电话随访、健康指导等减少患者再次入院次数,减少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影响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

3.4 加强老年患者主观康复能动性 教会老年人保持良好身心状态,帮助患者发现优点、长处发挥余热,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老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出发,考虑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让老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护理。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无用”的压力,使老人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及家人护理, 有助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当其无法独立完成时,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

通过了解及掌握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征,患者心理上不良情绪在医护人员耐心开导下得到了释放,尊重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使其在整个治疗期间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恢复。[2]

参考文献

[1]刘孟昌,刘国树,张明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中国临床康复.2005:9:87

急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4

1 一般资料

本组慢性疾病患者215例, 其中患心血管疾病100例、肝硬化40例、糖尿病55例、脑血栓20例。

2 心理分析

2.1 沮丧心理

对缺乏思想准备的患者来说, 一旦得知自己患了慢性疾病, 就会想到疾病无法治愈, 且需要长期治疗, 从而导致沮丧不安情绪。215例慢性病患者中有55.8%的患者因为反复住院, 影响正常生活秩序, 经济负担加重, 觉得对不起家人, 感到十分忧愁。44.2%的患者因病情反复, 对治疗缺乏信心, 感觉自己成了无用之人而自卑沮丧。总之, 慢性疾病给患者的工作、婚姻、经济收入和事业等方面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使患者灰心丧气或者满腹牢骚。有位48岁姓徐的糖尿病患者非常沮丧的抱怨说:“得了这样的病, 吃喝要限制, 处处要小心, 还要一直吃药, 一辈子都不自在了。”

2.2 择优心理

慢性患者为了早日摆脱疾病痛苦, 往往产生择优心理, 到处找知名专家或者偏方, 不惜代价, 期望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经常一个疗程还没完成又急着换另一个疗程, 反而耽误了疾病的正常治疗。

2.3 悲观抑郁心理

有的慢性患者丧失劳动能力, 经济困难, 又需家属长期照顾, 感到拖累家庭, 情绪异常悲观, 对生活失去信心, 拒绝参加社会活动。比如一位姓李的肝硬化伴腹水患者, 住院期间情绪低落, 对周围事物毫不关注, 对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关心也视而不见, 整日沉默不语。

2.4 被动依赖心理

有的慢性患者因为长期得到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关怀照顾而依赖性增强, 变得脆弱, 本来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做, 总希望别人多关心自己。有的患者病情稳定也不愿出院, 担心出院后病情变化, 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心理。比如一位56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病情稳定时不愿出院, 家属对其劝解时, 患者反而责怪其家属不顾其死活, 不愿为其花钱治病, 使家属既难过又尴尬。

2.5 多疑恐癌心理

久治不愈的患者, 经常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出现一点新的症状就焦虑不安。这种患者喜欢寻根问底, 自己翻阅有关资料, 看到相似的症状就容易对号入座, 自我诊断。例如一位换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女患者因惧怕疼痛而不敢下床活动, 食寝难安, 以致全身乏力, 日益消瘦, 随即认为自己患了肝癌, 惶恐不安, 导致疾病快速进展。多疑心理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恢复, 沉重的心理负担往往会使疾病恶化。

2.6 药物依赖心理和抗药心理

有44.2%的患者特别迷信某种药物, 以为要治好病非它不可, 对药物十分依赖。有34.9%的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或某种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而难以忍受, 故而对该种药物产生惧怕心理, 甚至拒绝服用。另外20.9%的患者没有这两种心理, 听从医师安排。

2.7 情绪不稳易冲动

很多患者因病情每况愈下, 不能接受现实, 情绪变得不稳定, 遇事容易激动, 不近人情, 经常与病友或医务人员发生冲突。比如1例63岁的男性患者, 因脑血栓而偏瘫, 虽然家属和医护人员都尽心给予照顾, 但患者情绪不稳, 有时对人不理不睬, 有时喜欢发脾气, 甚至大哭大闹, 食欲不振, 睡眠不佳, 对治疗护理不配合, 长期下来出现营养不良, 免疫力低下, 导致多种并发症。

2.8 敏感心理

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家庭和事业, 心理活动多指向外界事物。慢性疾病患者多将注意力转向自身, 异常敏感, 对极轻微的冷、热、光的变化及疼痛也显得不能忍受。

3 心理护理

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 对其心理和社会状态做好充分的评估后, 有针对性的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

3.1 为患者提供理想的环境和心理支持

有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直接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因此, 我们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 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保证其身心休息。主动与患者沟通, 通过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行为, 建立信任, 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保证诊疗计划顺利完成。

3.2 解释疏导, 调节患者情绪, 促进乐观态度

患者的消极情绪与他们疾病的直接刺激有关, 也与患者的认知评价有关。本组215例患者中, 消极情绪者占76.7%, 对于这些心理承受能力差, 意志力薄弱的患者, 我们以坚定的口气劝解患者:“与其愁苦度日, 不如开开心心的面对每一天。”患者认清自己的能力, 认识到生命的真实价值, 才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如2例肝硬化男性患者, 1例姓钱的患者性格外向, 乐观开朗, 积极配合诊治, 对疾病采取接受适应的态度, 一边治疗, 一边适当参加社会活动, 一月后病情好转, 肝功能恢复正常。而另1例姓张的患者性格内向, 对疾病非常恐惧, 整日卧床不起, 愁绪满怀, 导致疾病日益加重。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评价不同, 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 从而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3.3 正确耐心指导, 热情关心鼓励患者

对于有择优心理和盲目求医的患者, 我们正确引导, 耐心劝阻, 解释慢性疾病治疗所需的疗程, 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 认识到慢性病虽不能治愈, 但只要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 坚持复查和治疗, 是能够恢复和维持一定健康水平和高质量生活状态的。慢性患者大多生活态度消极, 需要我们主动热情与其交流, 耐心听取患者心声, 使其心情舒畅, 保持平和的心态, 以利于早日康复。

3.4 理解同情感化患者

慢性患者长期遭受身心折磨, 情绪波动较大。针对此类患者, 除了用温暖热情的话语打动患者之外, 心理护理时应用安抚, 给患者生活上的协助[2]。时刻不忘体谅同情他们, 换位思考, 即使患者表现粗鲁无礼, 也要以真诚的心去感化他们, 维护患者自尊。

3.5 宣传教育, 帮助克服抗药及药物盲从心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病情等耐心指导, 一方面宣传药物的治疗作用, 一方面有分寸的解释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抗药心理严重的患者耐心解释, 适当诱导, 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而提高疗效。

3.6 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 防患于未然

有些患者为摆脱身心痛苦, 可能产生自杀动机, 此时患者心理上激烈冲突, 往往表现异常。在这方面, 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如安排专人陪护, 亲人陪伴, 加强巡查, 适当给予镇静剂等。在为该类患者介绍病情时, 既要有科学性, 又要有保护性, 并将好的治疗效果及时反馈给患者, 给予语言激励, 从而使患者增强信心, 克服厌世心理, 积极与疾病做斗争[3]。

4 结果

通过积极的心理分析和个体化心理护理, 91%的慢性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以改善。我们的工作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5 讨论

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能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免疫力, 利于疾病的康复[4]。而不良的心理反应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心理护理是根据心理学理论, 在护理过程中, 通过护患沟通交流, 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 促进疾病向健康方向发展。有研究表明, 有效的心理干预还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慢性疾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分析了解其心理特点, 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 能消除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叶丽, 曾群丽, 李静.492例心内科慢性病住院患者的幸福感和情绪特征调查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8 (16) :1697-1700.

[2]葛凤.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 2009, 6 (15) :96-99.

[3]李洁琼, 李亚茹, 伍宏艳.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行为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6, 3 (2) :9.

[4]张玉玲.12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0) :159-160.

急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5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教育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月~12月收治的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7例,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教育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改善更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不良预后发生率21.05%明显比对照组63.16%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教育干预,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预后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选择。

【关键词】心力衰竭;护理教育干预;生活质量;预后

心力衰竭在心内科临床十分常见,诱发该病的原因诸多,常见如心脏负荷增大、感染、心律失常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心力衰竭一经确诊,需予以规范、有效、对症的治疗,以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也是促进疗效的必要措施。护理教育干预着重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等方面展开护理干预,将其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护理效果更优于常规护理。现通过实例分析,探讨护理教育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例资料的.时间在月~月,共纳入114例患者资料,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就诊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咳嗽、发绀等,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分级标准,心力衰竭Ⅰ级31例,Ⅱ级37例,Ⅲ级28例,Ⅳ级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57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1:26,平均年龄(56.8±6.71)岁,平均病程(6.4±2.36)个月;实验组男女比例33:24,平均年龄(57.1±7.20)岁,平均病程(6.8±2.5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比较差异(P>0.05),且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包括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室舒张期顺应性、病因及诱因对症支持疗法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测、对症护理、康复活动等。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同时予以护理教育干预:(1)心理教育:心理焦虑、抑郁是慢性心衰患者的普遍现象,其会影响遵医行为,通过心理教育,使患者不良心理得到抑制改善,能避免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从而减少疾病发作。(2)用药教育:严肃告知患者必须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停药或改变用药时间,并详细、反复告知患者服药相关药物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紧急处理对策,提高用药安全性。(3)作息教育:作息方面,教育患者早睡早起,对于睡眠障碍者,指导其通过更换体位、喝牛奶、泡脚、听音乐等方法增加睡眠舒适度,促进入睡。(4)运动教育:教育患者在运动上遵循“劳逸结合、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患者心衰分级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并监督其执行。(5)饮食教育:教育患者在饮食上以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饮食为主,同时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以增强体质。

1.3统计学处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相关数据统计处理的软件是应用SPSS18.0软件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示。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改善更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预后效果比较

实验组不良预后发生率21.05%,明显比对照组63.16%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我国老年人群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呈逐年攀升趋势。虽然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在促进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但仍有很多慢性心衰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及预后。护理教育干预作为一种新理念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区分于传统的流程化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更注重对患者健康知识及认知能力的提高,使患者能够充分意识到该病的特点,提高自身的自律性及治疗依从性,逐渐改变自我不良行为,进一步为提升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打好基础[1-2]。综上所述,较常规护理相比,护理教育干预更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指标。

参考文献

[1]姜相玉.护理干预对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33(17):124-126.

急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6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中医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67-01

为了给老年人健康的体魄以及高质量的生活,使它们能够安心、幸福的度过晚年生活,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的,就必须要就我们能够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患病是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以及外界所带来的不便,提高他们对于生活的自信心。为此,本文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临床中的护理做了相应的分析,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临床的中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结局方法,以便患者更好的得到护理。

1老年慢性病现状分析

有关研究表明老年患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数正逐年上升,并且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几率也越来越大1。虽然在不同地区、不同地点的老年人患病情况有所不同,但是从总体上看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概率始终维持在65%-85%之间,由此可知中国的老年人正在面临着严重的疾病危害,另外,从有关文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经济状态以及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老年人患病的概率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例如,在经济比较法发达的城市地区,由于人们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较高,因此老年人对于自身的护理理念较为普遍,因此老年人患病的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城市生活的节奏快、压力大,大多数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心理上都存在不同的障碍问题,此外,有关调查显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老年人出现慢性病的多为男性,而女性患者相对较少2。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生活水平较低的农村,由于经济和文化的落后,大多数老年人对于自身的状况并不十分在意,因此常常导致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并且一旦老年患者出现慢性病,往往由于治疗及护理的不及时,而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并且在农村中,男性患者也出现了类似于城镇中偏高的现象,综上所述对于老年人患慢性病的状况不容乐观。

2老年慢性病特点

通过大多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我们发现老年慢性疾病也存在着一定的临床特点: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不易发现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细胞、组织的代谢能力下降,各个器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对于外界环境的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因此当患者患有慢性病时,由于自身耐受增强,并无明显的现象产生,因此造成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忽略,直至病情加重才引起注意给患者造成严重损伤3。病情发展迅速由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免疫细胞及组织的活性减弱,因此患者一旦护理疏漏,极易导致病情加重,并且治疗困难、恢复缓慢。例如高血压等疾病,老年患者的心血管及其脆弱,若患者的在临床中护理不当或受到较大刺激,极易诱发脑出血而导致死亡。多种疾病并存,治疗缓慢病程长也是老年慢性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

3临床护理

3.1心里特点及护理。大多数老年患者在患病时都表现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缓慢等现象。并且患者由于认知功能缓慢,对于外界的反应较慢,造成沟通困难,极易导致患者的自卑、孤独等心里的产生,同时患者自身的疾病所影响,常表现出易怒、焦虑等现象。因此在临床的护理过程中应注意:①入院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刚刚入院,对于自身状况以及外界环境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师要注意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及时的与老年患者保持沟通,尽量满足老年患者的合理要求,以减轻患者心里负担,使患者能够尽快的习惯医院的生活。②对于为重症状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因此在护理时要注重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以及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4。③患者的恢复期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各项的恢复训练,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由于训练的强度较大,患者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告诉他们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树立自主训练的心理。

3.2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具有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危害性小的特点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5。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可为老年人提供虽然,在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中,为提供饮食养生、精神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药膳养生等方面的中医知识,便于患者的自身调理。同时安排中医指导、及传授按摩、中药敷贴、中药熏洗等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技术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老的老年人。其主要的方式通过患者的自身调理,以达到防止慢性疾病的产生,具有关资料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4结语

对于老年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首先患者自身应重视自身的身体状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咨询中医的护理建议,以便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家属及其家庭作为预防和管理慢性病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应及时的观察老人的健康状态,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避免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障碍负担,这对与老年人的自身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家荣,陈艳.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09,28(4):13-15

[2]王小惠.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河北医学,2009,15(5):10-12

急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7

关键词:慢乙型肝炎,心理反应,心理护理

目前, 慢乙型肝炎是国内无特效药治疗的疾病, 由于长期迁延不愈, 因而给患者的精神、家庭、经济等带来巨大压力, 直接威协患者心身健康, 实际上,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变化对内脏的影响, 认识到肝脏与情绪活动密切相关[1]。为此我们对50例慢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分析, 并重视心理护理, 最终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 其中, 男40例, 女10例, 年龄18至59岁, 平均 (37±2) 岁。焦虑紧张型22例 (占44%) ;自卑抑郁型12例 (占24%) ;悲观、绝望型10例 (占20%) 。孤独型6例 (12%)

2 心理分析

2.1 焦虑紧张心理

患者从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环境, 从健康人变成患者, 对病因、疾病转归和预后过分担忧, 尤其是预后不明确, 可导致与疾病无关的焦虑。

2.2 自卑抑郁心理

因患者患上传染病, 常会感觉到旁人歧视, 丧失自我价值感, 少言寡语, 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自暴自弃, 放弃治疗, 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这些情绪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与恢复, 有的还可诱发继发性疾病。

2.3 悲观、绝望型心理

患者由于肝功反复不正常, 怀疑大夫隐满自己的病情, 对周围的事情特别敏感, 尤其是对大夫、护士的言行、举动都十分关注, 特别是年轻人可能会担心以后的结婚生子等情况, 常常会出现悲观绝望的不良心理。如有一患者认识一位慢乙型肝炎患者张某, 因一年前患肝癌去世, 就认为自己也是肝癌, 是大夫隐满病情没与他讲实话等。

2.4 孤独心理

患者入院后, 离开家庭和工作单位, 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医生只在查房时和患者说上几句话, 护士工作量大, 只有在打针送药时, 才能与患者说上几句话, 交谈机会较少。这样, 患者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3 护理

3.1 让患者尽量减少心理压力, 慢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负担很严重, 护士要与患者进行诚恳、友好的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 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疑问, 使患者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 培养其乐观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认真对待每次检查结果使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3.2 培养患者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 不要有消极的情绪出现, 不良的心理状态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并且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因此, 要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达到许多.药物都不可能达到的理想效果。

3.3 帮助患者寻求家庭支持, 有效的家庭支持能增加患者应付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 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有重要的意义。向家属讲解有关肝病知识及健康教育, 对患者要做到关心.耐心.因为疾病折磨会使人情感乃至性格改变。所以, 家庭的照顾和心理支持是保障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和病情稳定的关键因素。

4 护理体会

研究表明, 一些肝病的发生和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便是不良情绪[2]。特别是慢乙型肝炎患者, 目前根治又非常困难, 病情易反复发作, 直接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4.1 向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保持病室清洁整齐, 使患者具有安全、舒适感, 能使患者情绪稳定。热情、耐心讲解传染病的病因、诱因、传播途径、消毒隔离的目的、探视、陪护制度等;能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以取得心理平衡。

4.2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透悉患者的内心世界, 掌握患者的心态和愿望, 是心理护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多抽时间与患者沟通, 交流思想, 以爱心、细心、诚心关心患者, 从而有效地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 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4.3 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及理论知识, 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对健康需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精湛的操作技术, 还要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回答及指导。解除患者的疑虑及不良的心理状态, 从而提高患者乐观情绪, 促进疾病康复。

5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因素与生物学因素与自身免疫力机制有关, 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其顽固性和反复发作性是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慢性化的重要因素。因此, 对每一位慢乙型肝炎患者, 护理人员都要知道患者的真实想法, 针对患者不良心理状况, 给予耐心、连续、有效的心理护理, 以迅速改善症状, 提高疗效, 缩短疗程, 尽早恢复学习与工作,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提高生存质量。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或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向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护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 适时疏导, 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配合医生做好治疗护理工作[3]。

参考文献

[1]钟嘉熙.肝脏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8, 123.

[2]蔡铁勇, 蔡及明.生活方式与肝病[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9, 188.

心理护理在慢性疾病患者中的实践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入组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80例慢性病患者。其中, 糖尿病15例, 高血压48例子, 心脏病17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 女性患者31例。平均年龄为 (53.5±14.1) 岁。采用随机数分组的形式, 将收治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 每组各40人。分别采用两种护理方式。两组内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普通护理, 给与常规组每位患者标准治疗需要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评估、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心理护理执行等方面 (详细见讨论) 。

2 护理效果评估

采用患者评估、医师评估双向评估的方式。分别向患者及医师发放问卷, 分别就患者恢复情况, 治疗依从性, 满意度 (良好, 3分;一般, 2分;无变化, 1分) 等角度进行测试。搜集结果并统计整理。统计结果如下见表1、2, 通过本表格可见, 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 医师和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治疗过程依从性都有了显著提高 (P<0.05) 。

3 讨论分析

3.1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

慢性病患者病程长, 长期承受着病痛, 其心理活动复杂多变, 而且随着病程及治疗进展情况有着剧烈的变动。具体分析本研究中患者的心理表现来看, 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种:急躁不安, 渴望迅速治愈。慢性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长时间的病痛折磨中, 患者心理极度波动, 常表现的十分厌烦。在与医护人员的交往中, 往往对于科学合理的治疗过程感到不满和愤怒, 希望能够有捷径迅速治愈疾病。这种心理表现的患者, 其慢性病多表现为中重度, 生理影响显著, 患者生存质量差。此外, 其治疗依从性很差, 对家属, 医护人员配合度差。但是有积极求治的意向。第二种:漫不经心, 不在乎无所谓。部分入组患者对于所患疾病表现的漫不经心。大部分慢性病的形成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积累有关, 此类患者病情多为轻度, 体征症状并不明显, 患者心理生理负担小, 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能够聆听和尊重家属、医师的要求, 但是执行力差。部分患者自暴自弃, 逆反心理重, 如糖尿病患者饮食不限量, 甜食摄入不节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坚持不戒烟戒酒, 通宵打牌等。此类患者虽然现症不重, 然而由于对于疾病不重视, 未能认识到慢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及危害, 因而疾病控制差, 发展迅速。预后往往不佳。第三种:悲观失望, 消极被动。此类患者多为经受了长期病痛及治疗, 缓解不理想患者, 此类患者心理表现淡漠, 情绪低落, 不少伴有抑郁。在治疗上, 多表现为忽视, 冷淡, 不积极。对医师或家庭的救治表现被动。内心充满忧伤悲观之情。此类疾病患者心理负担沉重, 症状体征往往比疾病本身表现的更重, 而且有放弃自杀倾向。需要更多的关注鼓励。

除了这三类心理特点外, 慢性病患者及家属还要同时面对社会、经济压力的考验, 由于慢性病患者存在着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特点, 且慢性病治疗花费巨大, 时间漫长, 这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也导致患者内心波动显著。部分患者表现为能拖就拖, 能省就省, 担心花费过快过高, 甚至因此延误病情。

3.2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实践讨论

不同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别,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过去对人类健康造成最大威胁的疾病如各种急性感染等, 在目前的医疗手段下已经不再是危险性大的疾病。但是另一方面, 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内分泌、肿瘤等, 成为新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病种。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病程长、见效慢、容易反复。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被接受采纳, 针对此类慢性疾病的护理工作也日趋强调人性化、心理化。对于慢性疾病患者, 在常规医学护理的同时, 加入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本研究在针对患者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心理特质, 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如下:

对于以焦躁表现为主要心理特质的患者, 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尽量温馨贴切, 反复耐心向患者介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规律, 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使其认识到并接受疾病需要长期慢性控制的客观现实。注意及时消除患者痛苦不适, 多巡视、多谈话, 从治疗到生活上给与全面耐心的指导, 促使患者尽快理解自身疾病特点, 融入“患者角色”。从而改进患者的依从性, 消除患者的焦虑顾虑。对于以忽视疾病轻视治疗的患者, 应该加强监督和督促, 组织此类患者进行宣教, 搜集相关病例的图文资料、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其意识到慢性疾病发展的可怕和威胁。注意在常规护理同时加强监测和教育, 与家属密切联络保持联系, 一起努力帮助改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性。对于那些悲观失望, 心境低落的患者。注意护理过程中保持微笑, 不断鼓励, 肯定患者的每一个配合举动。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 培养健康的生活爱好, 如音乐、诗歌等, 多接触健康积极的事物。嘱咐家属多带其外出走动, 用美好健康的事物感染患者, 激发患者的求生欲和治疗积极性。组织患者开展互助交友活动, 组织治疗顺利的患者为病友鼓劲和经验介绍, 帮助其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念和信心。此外, 在治疗过程中, 合理用药, 经济治疗,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方式, 主动减轻患者负担, 并定期对患者治疗情况评估, 告知患者恢复情况以及下一步恢复目标, 使其能够振作精神, 长期坚持治疗。

慢性疾病的病程中, 除了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学破坏外, 心理因素带来影响也不可忽视, 已有文献报道, 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与高血压的恶化、心脏病急性状态诱发、肿瘤的扩散都密切相关。患者甚至可直接表现出抑郁躁狂等心理性疾病。因此, 采用心理护理, 及时干预和治疗患者的心理不良倾向, 有着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心理护理实践发现, 与常规护理相比, 无论是患者, 还是治疗医师, 都对于患者的恢复情况, 医患配合更加满意。因此, 在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中, 使用心理护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抒云.常见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18) :91-92.

[2]陈霞, 王善丽.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地方病通报, 2010, 25 (4) :49.

[3]陆玲, 徐秀英.不同患病状态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西部中医药, 2012, 25 (7) :103-104.

[4]李抒云.常见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18) :91-92.

急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9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心理护理,生活质量,焦虑,抑郁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世界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长、预后差等的特点。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发病率更高,目前我国乙肝患者约3000万。乙肝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治疗加上医疗/费用等因素,患者往往存在各种生理、心理障碍。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乙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男47例,女8例,年龄49.3±8.7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0例,中学含中专10例,小学及以下15例;职业:行政事业人员15例,工人20例,农民8例,自由职业者12例;病程1~15年;病情:轻度30例,中度13例,重度12例。实验组50例,女5例,年龄50.0±5.7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2例,中学含中专7例,小学及以下16例;职业:行政事业人员19例,工人15例,农民11例,自由职业者10例;病程1.5~16年;病情:轻度29例,中度15例,重度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程和病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楚,并能熟练表达自己的想法,排除智力障碍、精神疾病和严重并发症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教育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①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干预;经常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传递信念和力量,语言诚挚,使患者了解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消除对疾病结局的担忧;教会患者自我调节,诱导患者释放压抑情绪,部分患者担心会传染给家人,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疏导。②患者入组时根据其文化程度和对疾病知识渴求程度发放乙肝康教育手册、宣传页等,让其自学;采取板报、多媒体和录像集体授课等让患者认识乙肝,了解和掌握相关消毒、隔离技术,并耐心详细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教育,用患者容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解释相关病因、预后及转归,诱导其进入“理智反应”,启发思考领悟,提高疾病的认识水平,正确对待疾病;每周找依据固定话题召开一次交流会,让患者间相互沟通,互相介绍经验,责任护士给予总结、讲解和指导。

1.3 观察指标

比较入组时和护理干预1月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SDS及SAS调查问卷积分乘以1.25得出各问卷总积分[2],分值越高,心理障碍越严重。②生活质量评估参照SF-36生活质量量表[3],包括一般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生活满意度共16项内容,其中8项为5分制,8项为10分制,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③查阅文献,自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包含乙肝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饮食、生活注意事项,均为客观题,每题1分,满分50分,分值越高,知识掌握情况越好;所有患者在统一指导语条件下调查,予以必要解释,所有量表当场发放,填完后当场收回,有效收回率为100%。

1.4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焦虑及抑郁

入院时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月后实验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 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

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月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不利于康复的行为,促使患者康复的方法[5]。笔者对慢性乙肝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①改善患者心理障碍;由于乙肝病程长、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和烦躁等情绪,通过心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及负性情绪,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干预患者生活、饮食习惯等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诱发疾病加重的因素。③乙肝相关知识掌握全面;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从多渠道,多方位得到疾病相关知识并掌握。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乙肝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利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李远贵.临床护理科研原理与方法[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6:222.

[3]李春波,何燕玲.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的介绍[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2):116-119.

[4]冉建瑜,蔡利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西南军医,2009,17(1):32-33.

急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5月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56例, 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男723例, 女233例, 年龄15~79岁, 中位年龄47岁。患者血清HBV均为阳性, 转氨酶增高并排除合并RPR、HIV、HCV感染, 无严重的肾、心、脑、肺、血液和自身或遗传性肝病和无核苷药物过敏史。所有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 其中包括应用拉米夫定526例、阿德福韦脂383例、恩替卡韦30例、替比夫定17例。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前、治疗期间、出院时, 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以及心理疏导, 并对已停药, 患者进行1年以上随访, 一旦发现复发情况要及时就医。

1.2 治疗方法

干扰素治疗:α-2b 500万U 肌内注射, 每天1次, 2周后改为2d 1次;拉米夫定片治疗:治疗前4周服用拉米夫定100mg/d, 第5~12周联合干扰素α-2b 500万U肌内注射。

2临床常用抗HBV核苷类药物特点

2.1 干扰素

干扰素为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

2.2 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用于治疗CHB的口服核苷类药物, 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 迅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负荷, 从而改善肝功能长期应用可导致耐药性发生, 停药后较易复发[2]。

2.3 阿德福韦脂

阿德福韦脂是52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药物。

2.4 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为环成基鸟嘌呤核苷类药物, 使HBV DNA水平降低迅速且持久, 使用安全, 耐受性良好。

2.5 替比夫定

替比夫定是天然的2L胸腺嘧啶核苷类药物, 对HBV DNA聚合酶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3心理护理

3.1 采取“一对一”的个体教育方法

每例患者都在应用药物之前, 由医护人员个别指导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注意事项, 并每月定期进行集中健康教育指导。

3.2 随访

对正在服用抗病毒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建立用药监测和随访记录, 由专人管理, 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和随访。

3.3 健康指导

护士要主动和患者沟通, 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采取“一对一”个体教育方法, 使每例患者都在应用药物之前由医护人员个别指导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注意事项, 并每月定期进行集中健康教育指导, 对出院患者进行个别强化指导。而且护士自身应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认真学习肝病理论知识, 参加学术交流, 掌握肝病最新治疗用药进展, 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积极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使患者体会到集体、伙伴及家庭的温暖, 以积极的、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 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全程。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治疗,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1) :88.

上一篇:星级护理管理模式下一篇:世界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