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皮瓣整形修复

2024-06-21

扩张皮瓣整形修复(精选七篇)

扩张皮瓣整形修复 篇1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阴茎整形,临床应用

2006年8月~2011年8月, 笔者所在医院将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转移技术应用于阴茎整形手术中,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阴茎整形患者28例, 年龄18~38岁, 其中阴茎软组织缺损22例, 阴茎美容增粗4例, 阴茎再造2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转移技术行阴茎整形手术, 术前常规备皮, 应用椎管内麻醉。首先在患者下腹部植入扩张器, 根据阴茎手术对缺损软组织的需要量、扩张术需要提供的皮肤软组织量来决定扩张器的容积、形态、植入方式与部位等, 要按每扩张1 cm2软组织注液3.5~4.5 ml来计算扩张器容积, 扩张皮瓣形态确定为方形、柱形或肾形, 在腹壁正中或一侧取腹壁纵行切口, 注入生理盐水10~20 ml后, 将扩张器植入腹壁深筋膜浅层;仔细检查水囊无渗漏、连接导管密闭、注射壶安全有效后, 将注射壶埋于皮下或相对表浅部位;采用间隔1~2 d注水1次或连续快速充注法, 具体情况要根据手术的需要及注水后皮肤的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而定, 达到扩张的预期目的后, 取出扩张器;将扩张形成的带蒂皮瓣向下翻转或旋转, 实施阴茎再造、美容增粗或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术;腹部创面可直接缝合并加压包扎, 必要时放引流管。

2 结果

28例患者中, 发生扩张器植入切口感染2例, 脂肪液化1例, 皮瓣转移后坏死1例, 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皮瓣转移后坏死患者行二次植入扩张器及皮瓣转移术成功。术后随访1年, 28例患者对转移后的皮肤色泽、质地、阴茎外观均满意, 无其他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100%。

3 讨论

3.1 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转移技术的优点

阴茎整形手术中, 在对阴茎进行再造、美容增粗或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时, 皮肤软组织缺乏是一个难题[1]。传统的解决方法包括采用植皮、游离皮瓣移植、直接局部皮瓣转移后再植皮、覆盖皮瓣转移后留下的创面等方法[2], 其中植皮、游离皮瓣移植术成活率低, 易感染, 且移植后的皮片或皮瓣会挛缩, 同时有供区软组织的损伤等缺点;直接局部皮瓣转移术有组织量不足、留下的创面需植皮覆盖等缺点, 而且会带来其他部位的损伤。本组采用下腹壁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能够解决上述方面的不足, 修复了组织缺损, 又不产生新的供区损伤。皮肤软组织扩张后, 组织增量, 可提供的组织量充足, 供区创面可直接缝合, 无其他部位损伤, 特别是由于腹壁组织弹性良好、移动性较大, 对于急性外伤致皮肤软组织需要量较大者, 可采用一次快速扩张法修复, 而一次皮瓣转移失败者, 也可进行二次扩张或多次扩张修复。

3.2 手术注意事项

(1) 因腹壁脂肪组织较多, 易感染液化, 故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无创的原则, 止血要彻底, 尽量少用电刀, 并减少结扎线结的刺激; (2) 尽量采用纵行切口, 减少对腹壁血管的损伤, 特别是要避免腹壁浅动、静脉和旋髂浅动、静脉的损伤; (3) 扩张器植入前要检查水囊是否有渗漏、导管连接是否严密、注射壶是否有质量问题等, 放置时应注意避免水囊或导管折叠、扭曲, 注射壶的注射面应向上, 同时应注意放置的解剖层次要正确等; (4) 扩张腔大小要适中, 一般要比扩张器周边大1~2 cm, 放入后应适量注水, 注水量为扩张量的10%~20%, 以便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必要时放入引流管, 以避免血肿的产生;切口缝合要严密, 应分层缝合, 避免术后扩张器外露; (5) 对需要再次植入扩张器者, 应尽量在半年以后进行; (6) 对于有全身感染或腹壁有感染灶、全身机能下降者, 应暂停扩张器的植入; (7) 埋置扩张器及注液扩张后, 应注意皮肤的保护, 防止注射壶等处包扎过紧而引起血运障碍或活动时磨破;注液扩张时, 应严密观察有无皮肤苍白、局部肿胀不适等情况, 若张力过大、皮肤苍白持续不退, 应马上回抽液体, 直至皮肤表面血管充盈、反应恢复正常为止[3]。

本文结果显示, 术后经1年的随访, 28例患者对转移后的皮肤色泽、质地、阴茎外观均满意, 无其他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100%, 表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对阴茎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与重建、阴茎再造、美容增粗等整形手术中提供所需皮肤软组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且无其他部位的损伤。总之,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阴茎整形手术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景恒.美容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652-653.

[2]王炜.整形外科学[M].第4版.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 2007:294-320.

扩张皮瓣整形修复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8;年龄19 ~ 61岁,平均年龄(45.2±2.33)岁。试验组3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20;年龄21 ~ 65岁,平均年龄(46.±2.12)岁。对比两组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整形修复方法

对照组35例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给予游离皮瓣整形修复,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将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的外伤进行清理,并将坏死组织去除。第二、 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创面大小设计皮瓣。若头顶颅骨缺损,则医师需沿着创面的边缘采用丝线将硬脑膜进行缝合,并悬吊于软组织和骨膜处。第三、在左下肢设计股前外侧皮瓣,并沿着皮瓣周围依次切开。第四、 将骨直肌和骨外侧肌间隙游离到旋股外侧动脉处,并与皮瓣一起移植到患者的头部,然后将皮瓣周围缝合, 同时放置负压引流管。第五、术后十二天后给予患者拆线处理。

试验组35例患者给予扩张皮瓣整形修复,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给予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一期治疗时, 在患者的头面和颈部邻近缺损区的正常皮肤组织下埋置扩张器。第二、在SMAS层的表面对面部进行剥离, 在颈阔肌浅层对颈部进行剥离,同时切口尽可能选择在靠近缺损区或者病灶内。第三、在进行剥离的同时放置负压引流。第四、术后十天后,将生理盐水注入到扩张器内,一周两次,将水注满后静止三周左右。 第五、给予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二期治疗时,医师根据患者实际缺损面积设计皮瓣和切口线。若患者头部缺损,则采用轴行皮瓣形式;若患者额部正中缺损, 则采用两侧推进皮瓣形式;若患者的面部缺损,则采用滑行推进皮瓣形式。第六、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时, 给予适当的张力。

1.3观察指标

对本次研究对象70例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如家访、电话访问等),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感染、血肿和外露等[1]。

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进行评分,即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在0-10分中选择一个数字表示自己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分数越高表示手术效果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对研究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计数资料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手术效果满意度采用计量资料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 < 0.05时,表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皮瓣整形修复后,试验组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 [(8.03±0.58)分 ] 高于对照组 [(5.33±0.23)分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例感染, 2.86%)低于对照组(5例感染、2例血肿、1例外露, 22.86%),经卡方检验得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部分人会由于各种原因(如交通意外、生活意外、 跌伤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头面颈部深度创伤。这些头面颈部深度创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近几年,随着人们美容意识、社会不断发展和美容医疗技术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选择接受皮瓣整形修复[2]。

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面部皮肤损伤,只要直径超过一厘米以上,医师均会告知患者实施皮瓣整形修复术。并且医师在对患者进行皮瓣整形修复术时,会尽量将切口线隐藏在患者的颌下、发缘、鼻唇沟、耳前或者耳后等器官线内以及皮肤皱褶线处,从而保持着患者的自然美观,进而达到美容修复的功效[3]。目前临床上,皮瓣整形修复的类型主要有局部皮瓣、扩张皮瓣和游离皮瓣等。游离皮瓣整形修复术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无深部组织外露创面、平整、创面比较深、损伤面积大的修复,具有创伤较小、术后轮廓较好和手术操作方便等优点[4]。但是游离皮瓣整形修复术存在色差、弹性较差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缺点。随着扩张器技术不断发展,扩张皮瓣整形修复术已成为临床上一种比较重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给予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扩张皮瓣整形修复中关键之处在于扩张器置入的设计和扩张皮瓣的选择类型。医师必须根据患者皮肤缺损程度、部位和正常皮肤情况而确定扩张器的形状、大小和置入部位,以及皮瓣的设计。在置入扩张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扩张皮瓣长轴方向应与患者头面颈部缺损区长轴相同,并且扩张后的皮瓣面积应超过缺损面积的两倍[5]。使用扩张皮瓣整形修复中, 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的颅骨支撑着扩张器的底面, 从而使扩张器可以较快地单向扩张,提高了扩张率, 进而缩短了手术时间。扩张皮瓣整形修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整形修复手术后,试验组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比对照组低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头面颈部深度创伤行扩张皮瓣整形修复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头面颈部深度创伤行皮瓣整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5例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给予游离皮瓣整形修复术,试验组35例患者给予扩张皮瓣整形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头面颈部深度创伤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头面颈部深度创伤行扩张皮瓣整形修复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例面颈部瘢痕患者, 年龄15~45岁, 均为烧伤或烫伤后面颈部瘢痕, 瘢痕皮肤质地硬, 与周围皮肤有色素差异, 严重者五官变形移位。颈部瘢痕均伴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 严重者会影响颈部仰头功能。患者胸骨中线至同侧肩峰部无明显损伤, 局部皮肤无破溃及炎性反应。面颈部瘢痕最大面积15cm×11cm, 最小11cm×7cm。

1.2 手术方法

1.2.1 皮瓣解剖

胸三角皮瓣的血供来自于胸廓内动脉的皮肤穿支, 胸廓内动脉的第二、三穿支直径最粗, 平均直径是1.2mm。其中第二穿支出现的概率最高, 也最稳定。胸三角皮瓣一般以胸廓内动脉的第二、三穿支为血管蒂。皮瓣的大致范围一般为:内侧界在胸廓内动脉的第二、三穿支的外侧即胸骨旁2~3cm, 外侧界可达肩部三角肌区, 上界在锁骨下, 下界最远可到第四、五肋骨水平[1,2,3]。

1.2.2 Ⅰ期扩张器植入术

术前用美兰划出胸廓内动脉的第二、三穿支血管的体表投影。碘伏消毒铺无菌巾后, 用注入空气法检查600mL圆柱形扩张器无渗漏, 抽出扩张器内气体, 在扩张器内注入生理盐水10~20mL, 把扩张器展平后, 扩张器底座在基底, 注射壶朝向头面部, 放置于锁骨下方胸三角区域的皮肤表面, 用美蓝在扩张器边缘画植入区域标志线。切口画在锁骨上, 长度约为7cm。应用0.25%盐酸利多卡因及1/200000盐酸肾上腺素混合液切口及扩张器植入区域深筋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在深筋膜下、胸大肌以及三角肌上钝性剥离。远离术前划出的第二、三穿支血管的体表投影, 防止损伤胸廓内动脉的穿支血管, 遇到小的出血点, 可电凝止血, 大的出血点需要结扎止血, 尤其是在胸大肌和三角肌肌间沟的胸肩峰动脉, 必须用缝线结扎。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剥离腔隙, 将碎脂肪颗粒清除。将扩张器放入剥离好的腔隙, 扩张器基底放于深面, 扩张壶外置。在扩张器下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 并自注射壶向扩张器内注生理盐水约10mL, 检查注水顺利, 注射导管无折叠受压。于切口下方约1cm处用4#丝线缝合成1栅栏, 防止扩张器移位到切口下, 影响切口愈合。1#丝线缝合皮下组织, 6/0尼龙线缝和皮肤。自注射壶抽出扩张期内的生理盐水。局部用油纱、棉垫加压包扎。术后用20mL注射器持续负压吸引, 引流液呈暗红或淡黄色血清样并且引流量少于5mL时, 拔出引流管。7d去除加压包扎拆除切口缝线, 开始扩张器注水。前期注水稍快, 3d左右注水1次, 后期注水稍慢, 5d左右注水1次。1~3个月总注水量达600~800mL时, 可进行Ⅱ期手术。

1.2.3 Ⅱ期皮瓣转移及Ⅲ期皮瓣断蒂术

按照面部瘢痕的大小及形状制成膜片, 以胸廓内动脉第二、三穿支的体表投影为旋转点, 逆行旋转至胸三角皮瓣处, 按模型的位置及大小设计手术切口, 皮瓣面积要大于需要修补的面积, 长度要大于皮瓣蒂部到修复缺损的距离。取出扩张器, 井字形划开纤维包膜, 旋转至面颈部瘢痕处, 根据扩张皮瓣的修复范围, 部分切除瘢痕。将皮瓣蒂部制成管状, 如果皮瓣缝成管状后影响血运的, 拆除皮管的缝合线, 将切除的瘢痕修剪成薄皮片, 植于皮瓣蒂部。供区直接拉扰缝合。皮瓣蒂部放置引流膜片, 24h后拔出引流片。嘱患者保持头低位, 保持皮瓣蒂部无张力松弛状态。3周皮瓣血运建立后行皮瓣断蒂术, 靠近皮瓣蒂部切断皮管, 切除皮管的原瘢痕, 将皮管舒平, 按皮管舒平后的大小切除面颈部剩余瘢痕, 用6/0尼龙线缝合。

2 结果

19例面颈部瘢痕患者, 17例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良好, 2例皮瓣下血肿, 清除血肿后皮瓣成活良好, 1例感染, 取出扩张器, 手术失败。皮瓣转移后, 供区穿衣能够遮盖, 瘢痕隐蔽, 患者可接受手术增加的供区瘢痕。术后3个月, 可见移植皮瓣无明显回缩, 色泽、质地与邻近正常皮肤相似。原颈部瘢痕挛缩者, 颈部功能恢复, 患者满意。

3 讨论

3.1 修复面颈部瘢痕方法的选择

植皮修复瘢痕切除后的创面是最简单的方法, 供皮区可选耳后、上臂内侧、股内侧全厚皮片, 供皮区隐蔽, 但后期不可避免的出现植皮挛缩和颜色的改变, 尤其是颈部植皮, 后期所植皮片挛缩明显, 再次导致颈部功能障碍。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要求。传统皮瓣修复虽然能明显改善移植皮肤的色泽和质地, 而且皮瓣不发生挛缩, 对颈部功能修复较理想, 常常需要皮片移植才能封闭供区创面。利用扩张后的胸三角皮瓣, 皮肤色泽质地接近于面部正常皮肤, 皮瓣较薄, 一般不需后期二次修薄, 减少了手术次数。而且供区可以直接缝合, 可在较小张力甚至无张力下封闭创面, 瘢痕细小隐蔽[4]。

3.2 预防并发症发生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感染、扩张器外漏等。由于扩张器的存在, 渗血不易控制。因此术中局麻药不宜加过多盐酸肾上腺素, 以防止术后反跳性出血形成血肿。而且术中必须彻底止血, 较小出血点电凝即可, 较大的活跃出血点必须用缝线结扎, 不能电凝, 防止电凝的痂脱落后再次出血。术后适当运用止血药, 局部冰敷使血管收缩止血。并嘱患者流质饮食, 减少面颈部活动, 减少由于局部制动不良引起的出血。一旦出现皮瓣下血肿, 靠换药无法将血肿完全清除, 必须拆除缝线, 取出扩张器, 直视下清除血肿, 彻底止血, 缝线结扎活动性出血点后, 重新放置消毒好的扩张器。由于置入异物, 组织抗感染能力降低, 本组病例中1例发生术后感染, 经局部换药后, 感染没有明显控制, 取出扩张器, 手术失败。因此术中及后期注水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注水时从注射壶逆行感染。扩张器外露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扩张器放置于剥离腔时一定把扩张器底座放于深面, 并将扩张器舒平, 防止扩张器局部较硬或出现折角顶住皮肤, 使局部皮肤压力过大, 局部皮肤破溃扩张器外露。剥离腔隙时一定注意不能剥离过浅, 防止注水后期皮瓣越来越薄, 将扩张面皮肤压破[5]。

参考文献

[1]潘勇, 杨力, 马显杰等.应用扩张的胸三角皮瓣修复成人面颈部葡萄酒色斑[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 6 (2) :93-94.

[2]马显杰, 鲁开化, 艾玉峰等.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 16 (3) :134-136.

[3]罗勇, 高建华, 姜平.胸三角扩张薄皮瓣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J].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8 (11) :1568-1569.

[4]鲁开化, 艾玉峰, 郭树忠等.远位扩张皮瓣及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2, 18 (6) :325-326.

扩张皮瓣整形修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我科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我科并入院手术治疗的瘢痕性秃发病例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4.4岁。引起瘢痕性秃发的病因:烧伤6例,外伤5例(其中车祸复合伤痊愈后4例)。头皮秃发部位以头顶部为多,颞枕部较少,面积大小不一,最大面积约190cm2,最小面积为颞部鬓角处,约30cm2。

1.2 手术方法

1.2.1 手术设计和术前准备

术区整理,将拟选定为供区的头皮毛发剪成长约1cm的短发,根据头皮瘢痕性秃发的面积和位置测量秃发面积及秃发区拓塑料纸模。检查健侧毛发生长方向,如对称的健侧也无毛发生长,按正常人毛发生长方向在颜料纸模上绘出大致的毛发生长方向,注意保持颜料模型正反面勿颠倒。选择皮瓣蒂部旋转点,根据毛发方向和纸模大小选择供区头皮,预测扩张皮瓣的蒂部所在及旋转方式,并用记号笔标记清楚。选择容量及形状合适的扩张器,一般扩张器的形状选择与塑料纸模的形状相似。术前一天剩余毛发剃除干净。

1.2.2 扩张器的置入手术

多数烧伤后病人因经济条件限制,扩张器置入手术通常选择局部浸润麻醉。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局部麻醉下是完全可以耐受扩张器置入手术的。麻醉满意后,于瘢痕性秃发区内靠近正常区域1cm处设计手术切口,沿帽状腱膜下层剥离出扩张器置入腔隙。将预选的扩张器试验密闭性良好后置入腔隙内。一般扩张器注射壶位置选择在秃发区,注射壶置入时切勿使连接管弯折角度过大。扩张器术中注水10%,这样可以使扩张器舒展开,同时也可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扩张器下置引流管3-5天。7-9天拆除缝合线。

1.2.3 扩张器注水

术后3-5天,拔出引流管时注水一次,拆线后每周注水1-2次,注水时注意观察扩张皮瓣的血运情况和扩张皮肤紧张度,以此估计注水量,切勿以患者是否疼痛为依据来确定注水量。扩张器的注水总量根据皮瓣需求情况一般超量扩张2-3倍。

1.2.4 皮瓣转移

扩张器注水达到目标量时,可行扩张器取出和扩张皮瓣的转移来修复瘢痕性秃发。此次手术选择全身麻醉。先在扩张皮瓣上按设计的塑料纸模标记供区的切开线,有时因为瘢痕区域也被扩张了,所以设计时要把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同时设计时还要考虑供区覆盖的问题。沿设计线切开头皮,取出扩张器及注射壶,观察保证血运的情况下去除部分过厚的纤维囊。因为扩张皮囊内属于2类创面,所以要仔细用双氧水、碘伏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彻底止血。切除瘢痕性秃发区后将皮瓣转移覆盖于缺损区内,置引流管后术区缝合。根据皮瓣血运情况,2-3天拔出引流管,7-9天拆线。

2 结果

本文11例瘢痕性秃发病人皮瓣均为甲级愈合,无皮瓣死情况发生。毛发生长方向与健侧方向或正常毛生长方向相似,尤其对于术后留长发患者,毛发生长方向外观无差异。所有病人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此类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典型病例见图1、2、3。

3 讨论

利用头皮扩张器扩张正常带有毛发的头皮,扩张后用来修复瘢痕性秃发是一种手术效果良好的方法。头皮经过长时间的慢速的均匀的扩张后,能够为无毛区提供修补材料,也就是带毛头皮,修复后毛发生长不受影响,明显改善外观,但头皮扩张器也有它的缺点。对于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由于可提供带毛发皮源的头皮面积有限,利用头皮扩张器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头皮经过扩张后,不会增加毛囊数量,单位面积的扩张头皮比正常头皮内毛囊数量减少,所以过度扩张后,扩张头皮瓣上的毛囊显得很稀疏,不利于术后外观的改善[2]。

扩张器的型号和形状的选择也是临床上常要考虑的问题。型号过大的扩张器,在扩张正常头皮的同时,往往也会把秃发区的瘢痕扩张起来,浪费注水时间,也改变了秃发区的外形,为二次手术造成不必要的困难。型号过小的扩张器扩张后难以提供足够的供区皮源,所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选择扩张器的时候,要预估选择略大一点扩张器,扩张器的外形也是影响扩张效果的因素。拿类圆形秃发区来说,我们如果选择肾形的扩张器,围绕在瘢痕性秃发外侧有毛区放置,这样就能尽可能大地利用有毛区的皮肤资源。

毛发生长方向对于修复后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人头皮上毛发是按着一定的方向生长的,这样的毛发排列在一起才能保证一个完美的外观[3]。在利用扩张器治疗头皮瘢痕性秃发初期,临床医生往往在扩张皮瓣已经扩张好后再根据毛发生长方向设计旋转皮瓣的切取部位。如果一期扩张器放置方向毛发生长方向冲突的话,二期手术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秃发区有时就变得很困难,有时不得已还要利用逆毛发生长方向的头皮瓣来修复缺损区。本文提供了一种方法,提前预判毛发生长方向并选择性扩张头皮用来修复瘢痕性秃发的方法。

利用扩张的头皮修复瘢痕性秃发的并发症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谈论手术效果的前提是手术成功,手术并发症是破坏这个手术成功的最主要“敌人”。头皮扩张器的并发症发生机率并不比其他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发生机率高。在头皮扩张器安置和术后注水方面的经验是,扩张器置入时,要保证腔隙始终在帽状腱膜下层,这样才能保证扩张期皮肤软组织的厚度均匀,不会出现“鼓泡”现象。术后注水时,特别注意观察头皮血运情况,切勿根据患者感觉来确定注水量。对于耐受疼痛能力强的病人更要注意[1]。

应用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能够取得良好的毛发生长方向,为患者术后整理毛发带来方便,改善并提高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4-308

[2]肖海涛,岑瑛,刘勇.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头皮扩张期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2(27):249-250

[3]邹继军,沈卫民.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新生儿整形外科中的应用附8例报告[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23(2):86-88.

扩张皮瓣整形修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2月~2015年0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3~45岁,平均(28.89±2.84)岁。其中头皮先天性皮内色素切除修复15例、癜痕切除修复12例、先天性秃发3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4~46岁,平均(29.21±2.35)岁。其中头皮先天性皮内色素切除修复14例、癜痕切除修复11例、先天性秃发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取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常规实验室检查等。观察组实施手术护理干预,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主动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同时,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皮肤扩张术适用于各种组织缺损和器官再造中,加强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了解,鼓励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及护理。

1.2.2 术后护理

①Ⅰ期术后一般护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患者应平卧3d,抬高患肢,并加强心电监测,低流量氧气吸入等。患者清醒后保持安静,局部制动,避免形成出血及血肿等。在饮食中指导患者以流质饮食为主,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食物,且注意观察患者全身反应。②负压引流管护理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器畅通,加强对引流液量、颜色、性质的观察,无特殊情况拔管时间为3d。若引流量>100ml/d,应加强对出血的观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行更换引流袋,避免逆行感染。③扩张囊内注水护理术后7d,多次行注水扩张,每周注水2次,每次注入量为扩张器定额容量的10%。术中取合适体位,避免产生注射局部症状。注水总量为扩张器定额容量1倍后注水完毕后,1周后实施Ⅱ期手术。

1.2.3 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①血肿。血肿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阻塞等因素相关。因此,术后应该询问患者术区肿胀、疼痛反应,保持通畅的负压引流管,加以包扎术区。②扩张器外露。在出现扩张器外露时,应加强创面的护理,避免继发感染。或者加强对扩张部位的保护,尽快行Ⅱ期手术。③感染。头部皮肤扩张将会加剧患者的疼痛反应,可给予患者使用回抽生理盐水减压,以缓解疼痛程度。为了降低感染发生率,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术后常规抗生素、抗感染等。

2 结果

观察组出现扩张器外露1例、感染1例、血肿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扩张器外露2例、感染2例、血肿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通过利用组织扩张器的扩张作用[2],获取额外皮肤软组织进行修复皮肤缺损及器官再造。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具有可提供与受区完全匹配的皮肤软组织的优势,有效避免严重瘢痕、后遗畸形等问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适应症较广,包括:先天性秃发、瘢痕性秃发、体表器官再造等[3]。但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局部整形修复中,往往需要进行Ⅱ期手术,延长治疗周期,容易引发扩张器外露、感染、术后血肿及皮瓣血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必须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

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前,首先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教,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Ⅰ期术后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合理调整患者饮食方案,以改善其全身状况,避免形成出血及血肿等。血肿、扩张器外露、感染和疼痛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主要并发症,主要发生因素包括: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剥离层次不当、止血不彻底、引流不充分等[4]。在本研究中切实加强负压引流管护理及扩张囊内注水护理,对扩张器外露、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术前彻底清洁皮肤,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治疗皮肤感染,以增强患者的舒适程度,确保较高的修复质量等[5]。

以上表明,对照出现扩张器外露、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仅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局部整形修复中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获取良好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彩莲.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在局部整形修复中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33(10):350-351.

[2]郭新雯,马娟,马少林.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0):1675-1680.

[3]吴文红,王大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595-596.

[4]韩东敏,王海燕,邓精华,等.皮肤软组织扩张修复组织缺损的全程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9):1007-1008.

扩张皮瓣整形修复 篇6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局部整形,修复,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2年12月至2009年12月, 共收治本组男14例, 女10例, 年龄5~26岁, 平均9岁, 瘢痕切除修复21例, 先天性秃发1例, 头皮先天性皮内色素痣切除修复2例, 修复面积40cm2~180cm2, 平均96cm2, 埋置扩张器共31个, 扩张器容量最小150mL, 最大500mL, 扩张时间最短38d, 最长89d, 平均62.5d。

2 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瘢痕比较暴露, 严重影响其美观, 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产生悲观心理, 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手术去除病变与修复畸形, 对手术期望值很高, 对术后效果尤为关注。因此医护人员应满怀同情心, 针对不同患者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必要解释, 使其了解手术医师的高超医术, 手术方法及优点, 术后恢复效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 使其对我们产生信任感, 精神放松, 减轻焦虑, 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前准备

术前3d用肥皂水清洗术区, 术前要剃净扩张器埋植部皮肤和病变部位的毛发, 备皮时要将瘢痕间难以清理的污垢全部清理干净, 术前8h禁食, 4h禁水, 确保有效睡眠, 使其有充足的耐力和体力接受手术, 如失眠可适当服用安定片。术前30分钟遵医嘱注射术前针, 限制下床行走以免发生意外。

2.3 术后护理

2.3.1 Ⅰ期手术后一般护理:

根据麻醉方式给予相应麻醉的护理, 保持室内清洁, 安静。予心电监测, 低流量氧气吸入。体位:麻醉未清醒前头偏向一侧, 去枕平卧6~8h。清醒后患者应保持安静, 局部制动, 防止出血及血肿形成。饮食:注意加强营养, 术后早期由于卧床休息为主, 加上麻醉药物的影响, 易造成患者食欲不佳, 应指导少量多餐多进食高蛋白, 高热量高纤维素食品。

2.3.2 负压引流的护理

采用多孔硅胶管做引流管, 应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自制负压装置, 引流充分定量准确[1], 观察负压器引流是否通畅, 随时检查引流管有无脱出、漏气、阻塞、扭曲等。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及量, 若引流液呈红色, 量突然增加, 伤口局部肿胀, 有波动感, 可能是皮下血肿, 必须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一般术后2~3d引流管未见引流出液体, 切口下无积血即可拔除。

2.3.3 扩张囊注水护理

术后行少量多次注水扩张, 自术后7d开始, 每周注水1~2次, 每次注入量为扩张器定额容量的10%~15%。注水时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取合适体位, 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注射局部症状。注水总量达到扩张器定额容量的1~1.5倍后停止注水, “静止扩张”1~2周后行Ⅱ期手术。

2.3.4 皮肤扩张期护理

教会患者进行自我保护, 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如沐浴、洗头时勿烫伤或用力搓揉及挤压该部位, 平时也应避免碰撞和挤压抓骚, 医护人员避免在该部位进行任何有损扩张器的操作。

2.3.5 扩张局部皮瓣的护理

观察皮瓣的颜色、血运、肿胀程度, 若发现伤口局部红、疼痛、发热、分泌物增加应立即停止注, 行抗炎、引流, 随着注水量增加, 被扩张的皮瓣逐渐变薄, 对外界抵抗力下降, 故应保持扩张皮肤免受摩擦、碰撞、睡觉时不压迫扩张器, 避免造成皮瓣缺血、坏死[1]。

2.3.6 Ⅱ期手术后护理

Ⅱ期手术后扩张器取出, 护理主要任务是观察皮瓣的血运、温度、色泽、肿胀程度等。如发现局部有明显淤血、肿胀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对术区保持局部清洁, 保持皮瓣无张力, 还要密切观察术区创面有无出血、感染及创面愈合情况。

3 小结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治疗瘢痕性秃发, 头皮病损的修复及先天性秃发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在护理过程中体会到:术前要认真宣教, 让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 放下心理负担, 积极配合治疗。针对本病特征, 责任护士要加强责任心, 根据不同时期, 不同个体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提高修复质量,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给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扩张皮瓣整形修复 篇7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9例部分鼻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进行修复。

所有患者9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4例, 年龄在18岁至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74±2.11) 岁。 患者病程 在5个月至2年之间, 平均病程 为 (10.34±2.23)个月。患者的缺损范围在1平方米至4平方米之间。由于车祸引起鼻缺损患者4例,由于浓硫酸引起鼻缺损患者1例,由于烧伤引起鼻缺损患者2例,由于手术引起鼻缺损患者2例。

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 法

患者的手术需要分别进行几个步骤。

1.2.1手术一期让患者采用平卧位,先给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将浓度为0.5% 的利多卡因药物与去甲肾腺素配置成1:10万的比例,给患者进行局部注射。在患者的额部发际线内做好切口,切口的弧长约为3厘米。 再将皮瓣进行剥离,剥离位置为骨膜表面以及帽状腱膜以下。剥离的腔隙需要略大于扩张器,在剥离的过程中需要小心保护滑车上方的血管神经,最后在切口处进行分层缝合。

1.2.2手术二期将扩张器取出后,对半鼻患处进行修复,形成鼻衬里。先开启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法或者透光试验对血管进行探察,将动脉的走行方向做好准确的标记。将符合标准的缺损组织皮瓣用作鼻部的衬里,并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设计鼻翼的三叶皮瓣或者两叶皮瓣。设计完毕后沿着设计线剪开,把放好的扩张器取出,制作成较薄的皮瓣,并且三叶瓣能够折叠成为鼻翼。在额部的供区处将间断的蒂部缝合,再用碘仿纱布包裹好,一周后方可拆线[2]。

1.2.3手术三期对患者的再造鼻皮瓣进行修整,给患者实施局部麻醉,随后切断皮瓣蒂部组织,待皮瓣舒展完全后即形成鼻根,多余的未使用组织依旧放置回原来的位置,需把不对称的位置做最后的修整。8日后方可对患者进行拆线[3]。

1.2.4术后处理在一期手术过程结束后第四天则将引流管去除,一周后则开始进行拆线,并需要注水扩张, 每隔两天一次,每次用量20毫升左右,共需总量350毫升左右。给患者注水结束后休息30天。患者的二期手术过程结束后第八天进行拆线,并且锻炼患者的运血,使用带有橡胶管的肠钳夹进行帮助,每天进行两次, 每次5分钟左右。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力度大小。 第三期手术结束半年后,若对成形的效果并不满意可以再次进行修整,将皮瓣修薄,也可以改善鼻部的形态和结构[4]。

2 结 果

9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了手术效果,并且愈合良好, 伤口在一期则愈合完毕,扩张期间无患者发生并发症现象,有效率为100.00%。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 皮瓣均全部成活并且鼻子两侧的形态无差异。

3 讨 论

3.1 调控皮瓣的血供

机体的前额区供血充足,能够多源性供血,并且两边的供血血管成对,颞侧动脉血管能够与前额支、 顶支、耳支以及耳后动脉支相互吻合,前方与鼻背皮下血管、眶上血管吻合,后方与枕动脉相互吻合,还能形成跨区供血。前额的供血虽然丰富,但是在进行皮瓣设计时需要妥当,否则容易造成皮瓣远端坏死,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有学者提出额正中的皮瓣是由双侧向内的方向排布,并且与水平线呈75°至80° 之间。血管均细小,并且没有大血管走行,因此术中尽量不使用额正中皮瓣组织,建议使用旁正中皮瓣组织。在对皮瓣组织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皮瓣转移后能够正常血运。在进行扩张皮瓣再造术时,需要保留选用轴型血管蒂,血管定位后结扎阻断。结扎后血管延迟得到增强,新生的毛细血管数量上升,血管的管径变粗,使得血运效果更好。在进行骨膜外剥离时需要加强注意,不能损伤滑车上血管[5]。

3.2 提高修复效果

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额部皮瓣是鼻部修复以及再造的最好材料,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半鼻再造术也得到了良好的提高。如何使得再造鼻的形态以及色泽一致是临床上不断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系数。取额中皮瓣进行半鼻再造术, 或者将侧面扩张皮瓣推行修复,也可以把帽状腱膜进行多条切开,在有发皮处进行分离,重新形成发际线。 通过多次的临床结果发现术后瘢痕不明显,保留了美观性。

3.3 手术优点

在对患者进行额部扩张皮瓣法时皮瓣的转移需要较高的灵活度,降低皮瓣的褶皱发生,并且使得蒂扭曲的发生概率下降。部分患者若鼻孔狭窄,则在进行手术前先对患者实施鼻孔扩大手术,保证患者的再造鼻呼吸通畅。部分患者若上唇外翻,则在进行手术前先对患者实施上唇外翻纠正术。额部扩张皮瓣法的优点众多,即使患者的面部有其他的缺损也能够进行修复,修复部位包括上唇、下唇、眶部、颧部等等,广泛增加了额部扩张皮瓣的应用[6]。

在本次研究结果可得,所有患者的术后效果良好, 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并且在随访的过程中患者的恢复也良好,在临床医生的评估范围之内。综上所述, 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不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手术步骤简单,手术安全可靠, 深受患者青睐,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9例部分鼻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进行修复。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得,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无并发症情况发生。结论 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不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手术简单安全,值得广泛推广。

上一篇:集中式管控信息化方案下一篇:时代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