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

2024-07-01

新教育(精选十篇)

新教育 篇1

执著坚守的理想主义

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新教育的学理基础

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 为了人的一切

行动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 注重特色教育

崇高论: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和谐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新教育的六大行动

营造书香校园

师生共写随笔

聆听窗外声音

培养卓越口才

构筑理想课堂

建设数码社区

新教育的儿童课程

晨诵: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

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

暮省:学会反思生活

新教育的教师发展

专业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

专业发展共同体:打造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

新教育的理想课堂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新教育的“每月一事”

1月, 让我们学会吃饭

2月, 让我们不闯红灯

3月, 让我们一起去种树

4月, 让我们去踏青

5月, 让我们学会扫地

6月, 让我们学唱一首歌

7月, 让我们玩球去

8月, 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

9月, 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

10月, 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

11月, 让我们做一回演讲者

12月, 让我们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

小学生阅读进阶计划

1年级:读写绘+儿童歌谣

2~3年级:大声朗诵+复述故事

4~5年级:静静默读

互联网+教育” 新教育模式 篇2

昨日,首届“·贵阳教育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的负责人介绍,展会上的“互联网+教育”展区,将带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该负责人介绍,互联网+教育是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出现将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据悉,在当前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在大幅提高的同时,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次教育博览会以“微信”、现场设置“大数据查询区”的形式,将所有参展企业信息在“贵阳教育博览会”官方微信和现场集中展示。

同时,观众可以通过官方微信与组委会及参展企业互动,获取所需信息。组委会还将招揽系列“互联网+教育”商家,“黔学帮”则被选定为首家在互联网+教育展区参展的公众平台。

新教育 新教育人 篇3

——《南风窗》

2007年7月14日,来自全国各地支持新教育的教师代表们齐聚中国古文化的摇篮山西运城,参加新教育实验第七届研讨会。本届年会由新教育研究院主办、山西运城新教育集团承办,主题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展示、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方程求索、有效课堂探索、朱永新主题报告等5个板块,集中呈现了新教育实验进入“十一五”以来的新探索,是一次新教育的盛会,宁静中见热烈,活泼中寓深刻。年会在孩子们稚嫩甜美的诗歌朗诵中拉开帷幕。

晨诵,午读,暮省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中,童年却充满了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等童年的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准备着吞嗤孩子们的闲暇、良知和身心健康。电视和网络让我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好奇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可悲面目;应试教育剥夺了儿童的闲暇、游戏、个性,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争斗、算计、幸灾乐祸。在设法把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从童年生活中清除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生活的诱惑与压力,平安地度过危机重重的童年。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就是:晨诵,午读,暮省。

晨诵的目的不在背诵,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午读即“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这个项目力图从大量的童书中,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适合他阅读的书籍。

暮省就是师生或亲子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兼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引导学生把随笔与日记视为“三省吾身”的生活方式。

晨诵、午读、暮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新教育实验认为,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而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力。通过一种整合的生活方式,并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新教育有望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段阅读

“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性阅读研究”是新教育研究中心开发的一个阅读研究项目,主要任务是帮助实验学校解决“营造书香校园”中面临的不同阶段的儿童读什么、怎么读等现实问题。项目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切入点和突破点,通过1~2年时间,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共读”、“选读”书目,出版相关的操作手册,整理汇编优秀的实践案例,并形成一定的童书阅读理论,向实验学校推广。该项目一是为新教育实验“营造书香校园”项目提供儿童阅读、师生——亲子共读的书目、策略、理论;二是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适宜的童书。

“毛虫与蝴蝶”项目倡导亲子、班级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实验开展以来,通过共读,发生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改善了无数亲子、师生、家校关系,让大家真正地感受到了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毛虫与蝴蝶”项目依据研究,在低年级(1~3年级)倡导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低幼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在中年级(3~4年级),开始逐步从绘画中淡出,而加大文字阅读;结合讲故事,加大整本书的主题探讨;并开始进行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记的阅读。在高年级,则主张共读方面以主题探讨为主;加大自由阅读的量;加入自然科学方面的阅读;将阅读与儿童文学创作相结合。

两天的报告会给我触动最大的是有关“毛虫与蝴蝶”的报告。通过他们的解说,使我对“毛虫与蝴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被他们对新教育无限执着与追求的精神深深感动。他们不仅仅是充满激情忠实地行走在新教育的征程中,而是小心翼翼地精心地呵护着路边不起眼,甚至令人厌恶的“毛虫”,最终使他们一个个蜕变为翩翩起舞的彩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奇迹。一句话也不说的烨烨,终于肯开口讲话;不听话的学生,终于能安稳下来了;挑剔的家长们也终于认可老师,协助老师管理孩子了。是童书阅读改变着一切!

我和大家一起,跟随着屏幕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徐徐进入了“毛虫与蝴蝶”的美妙世界。

常丽华老师和她给学生的生日诗

在每个孩子生日那天,他们都会得到一首属于自己的生日诗。在生命的黎明,我们全班同学用最甜美柔和的声音,为他唱出最甜美柔和的歌曲。以下是常老师送给边涣之的生日诗: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美丽的边涣之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勇敢的边涣之啊。

……

每个孩子的生日诗,常老师都会精心选择,所选的生日诗一定是适合孩子的,一定是暗含了他的将来的。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生日诗,家长也同样喜欢。常老师还让每个孩子为过生日的孩子写生日诗。家长们就把孩子们的生日诗打印成册,这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的印记。从一年级开始,常老师就开始给孩子们编写“背本”,编写了三本儿童诗和现在背的《唐绝句·飞鸟集》。

在生命的黎明,常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开始晨诵——那些优美的诗歌,在音乐声中,在一遍又一遍的吟诵中,开始了一天的幸福生活。二年级一年,常老师和孩子们共读了近100本书,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图画书。三年级一年,常老师和孩子们共读的童话和儿童小说到了60多本。常老师说:“不是共读的书越多越好,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给了孩子这个年龄段最应该读到的书。”

顾舟群老师和特别的女生烨烨的故事

任教一年级的顾舟群老师遇到了一个入学测试是一句话也没说,一道题也没完成,测试成绩是零分的叫烨烨的女孩,同班的孩子们告诉顾老师:“她不会说话的,在幼儿园里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烨烨第一次在学校吃饭竟然吃了一个多小时,第一次作业,抄写一排拼音a整整用了一节课,算出3-2=?要花半节课,一个月后的第一次语文测试足足十几分钟一个字也不写……

开始开展“读写绘”实验时,顾老师根本没注意她,也不存任何希望,只是一次次地把美丽的绘本和生动的故事带给孩子们。直到某一天,烨烨上交了她的第一幅作品,从图片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她完全听懂了故事。她妈妈在作品上写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我骑着三轮车接女儿回家的时候,女儿不但开口主动和我说话了,还有头有脑地给我讲了《小熊的哈欠》的故事……”

半年过去了,烨烨的改变越来越大,作业速度也越来越快,她不但能和孩子们交流,还能主动上台表演讲故事;不但能自己吃饭,还能主动帮老师做事,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一个多学期下来,她竟然能熟练地背出上百首儿歌。在2007年4月顾老师的爱人因车祸去世的日子里,烨烨的妈妈比任何人都着急,一次次打电话询问情况,又一次次发信息希望顾老师早日振作起来。她说烨烨不能没有顾老师。

实验在中年级(3~4年级)开始逐步从绘画中淡出,而加大文字阅读;结合讲故事,加大整本书的主题探讨。

成长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那年陈美丽老师随从爱人来到成都。由于陈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喜爱,她来到成都一所私立学校任教。学校给她安排到了一个脏、乱、差的班级做班主任工作。这个班上的孩子十分调皮,不听话。他们不喜欢参加升国旗活动,就跑去医务室躲着。上课小声说话,老师说他们,他们就进行狡辩。

对于这样一个难管理的班级,陈老师拼体力,软硬兼施,稍有成绩。可是孩子们坚持不了多久,就“老病”复发了。就在陈老师事业处于高原期的时刻,苦苦思考着怎样才能让学生成绩更好一些而且可以持续发展,怎样才能让学生和自己的生活多一点灵性与活力而不只是冷冰冰的分数分数分数……后来,陈老师怀着这两个朴素的愿望,开始了童书阅读,毛虫之旅。

陈老师在让孩子们读书之前,先把每本书的导读题出给大家,让孩子们按照导读题去读。陈老师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看,一起谈论书中的某个人物或某个话题。一年之后,通过师生、亲子、家校间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改变了那些私立学校里出了高价十分苛刻与挑剔的家长,他们本以为一年用两万多元的代价把孩子甩在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是童书阅读慢慢地使这些家长们发生了变化。家长们开始走近孩子,理解孩子,能有意识地利用书籍对孩子进行教育。是童书阅读改变了那一群曾经让教师们痛苦的学生。

通过新教育实验看素质教育 篇4

一、新教育实验研究下的素质教育

新教育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 并以六大行动为途径。朱永新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到, 虽然对素质教育没有共同的论述, 但是大家公认三个标准。标准之一是,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的学生, 相应地, 新教育实验提出了“为了一切的人”。标准之二是, 素质教育是要求全面发展的教育, 新教育实验则倡导“为了人的一切”。标准之三是, 素质教育是能够持续发展的教育, 即是终身教育, 与此相应地, 朱永新教授认为素质教育需要的就是扎实的行动。这里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为了一切的人”和“为了人的一切”, 有别于我们经常听到和谈到的三个为了, 即“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我感受到的最突出的区别是主体的不同, 一个是“人”, 另一个是“学生”, 这就充分体现了新教育实验不仅关注学生的发展, 同时关注教师的发展。新教育实验努力建设这样一种教育境界, 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协作成长的“理想村落”。只强调学生的发展是不够的。新教育实验希望唤起教师们教育的理想, 教育的激情以及行动的自觉, 教师的发展, 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是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教育实验在未来的发展中的两大愿景之一是, 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过去的素质教育怎么就走了弯路?是因为我们在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上走了偏路和弯路, 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所谓的吹拉弹唱, 是一种片面的特长教育。既而, 新教育实验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认为人的最基本素质是人的精神成长, 该人的精神成长是通过他的阅读史实现的。再加上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 只要行动, 就会有收获。因此, 新教育实验人认为素质教育应该从阅读开始, 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应该是阅读。素质教育离开了阅读, 就谈不上素质教育。谈到阅读对人的影响, 对一民族的影响总是绕不开, 犹太民族与阅读之间的事。我们可以看到犹太人在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创造了很多的先进技术, 并且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那么有统计显示, 犹太人每个人每年阅读65本书, 美国人则是45本书, 而中国人呢?我们中国人只有5本书。既然应试教育给我们戴上了镣铐,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跳出精彩的镣铐舞。

二、我的素质教育观

达尔文曾说过, 方法论知识是所有知识中最有价值的知识。那么, 素质教育到底是要教给学生什么?有人提出, 真正对学生们负责的教育, 应该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素质不是所谓的知识和能力的简单拼凑, 而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同时, 素质教育不是仅仅增加体育, 文艺等课程就可以的, 也不是单单增加课外, 或是校外等活动就可以的, 而是应该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 达成一种整合的生活方式, 教给学生那些真正对其一生有用的东西, 并且使教师和学生可以真正过上那种可以称其为生活,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果这里只强调“幸福”, 容易使大家误认为感官的享受很重要, 以至过分重视情感体验。特别是现行的教育中, 唯分数教育的片面性, 甚至是畸形的。其实, 教育的使命在于人的灵魂的教育, 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因此这里加上“完整”, 以强调让人成为他自己, 一个完整的自己, 这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素质教育应该关注人的潜能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及实现, 人的内在灵魂与外部可能性怎样充分平衡和生成。素质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并不是知识和能力的拼板, 通过教育使具有各资质的人, 自己能够选择决定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可以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基。

参考文献

[1]朱永新.中国新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思考 篇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异常迅速,这就迫使所有国家必须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推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科技成果。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高校创新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创造性、开拓性的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各种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新时期的国家战略的实施对高校新时期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强调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然和根本的要求。

二、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育思想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突出特点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使教学成为被动的、机械的活动,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新思维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发明,只有具备创新的心理品质,才能发现新奥秘,探索新方法,只有拥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才可能不断涌现灵感和新思想。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以学科专业教学为中心,对于学生意识思维的培养缺乏重视,忽视了创新意识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影响。因此,院校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多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学科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教育模式单一,课程设置陈旧,忽略了学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如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偏重学生共性的教育,忽视个性化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此外,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专业单一,学科间互不相融,再加上在大学课程中,传统内容较多,前沿内容、交叉内容等新课程太少,讲授性课程较多、讨论研究性课程较少,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限制他们的思维,缩小了创新的空间。这在知识日益交叉、渗透的今天,这种知识和能力结构显然不尽合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创新型学生的培养,首要是加强师资建设。有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有一个提倡创新的教育环境,才可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作为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当根据科学知识的进展,及时的把前沿知识讲授给学生,做好知识更新,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理科的学生,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让学生通过科研过程,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高校要重视创新教育的投入,改善科研的软硬件设备,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创新的思想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去激发、去孕育,它是产生兴趣、激发灵感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组织学生与老师间的学术探讨等,这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可以较好的孕育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2.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通过参与各种课外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参加科技活动,能够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训练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此外,通过参加科技活动,学生能够通过竞赛、学术论坛和讲座发现科技领域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吸引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去解决,触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欲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次,通过参加科技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活动能力等,既提高人文素养、知识涵养,又健全性格和人格。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克服挫折,调整心态,不断进取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实作风、科学的协作精神、坚韧不拨的意志。可以说,院校积极开展各种科技实践活动是符合素质教育本质要求的。

新教育 新体验 篇6

我第一次到Tapton中学时,还以为走错了地儿:光亮的地板,崭新的桌椅,新盖的教学楼和体育楼,正规的室内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还有设备齐全的健身房以及整套的Windows2000电脑,可漂亮了。相比之下,中国中学,从地板到桌椅,从教学楼到电教设施,都比英国中学逊色。

但就是在较差的条件下,仍造就了十分扎实的中国基础教育。从中国出来的孩子们,绝大多数取得了令许多英国学生羡慕,甚至惊叹的优异成绩,在我们Tapton中学,从7年级到13年级的数学第一名,全是中国学生。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布置了几道负数运算题目给我们做。我几分钟就全做完了,而其他英国同学连第一道题都没做完呢。下课后,老师略带吃惊地问我:“你怎么做那么快,你都懂吗?”我告诉他,这些知识在中国4年级就学过了。

中国学生有这么好的成绩,背后是他们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刻苦和勤奋,在中国,一年之中2/3的时间里,我们上学、放学都是“两头黑”:早上六七时出门,星星还在眨眼睛;晚上六七时回到家,月亮已爬上树梢,天已黑尽。在中国,老师们都有一个“法宝”:抄。抄课文,抄公式,抄单词;40遍,70遍,100遍,逼得我们只能将二三支笔用透明胶带梆在一起写字。没见过的人不相信,见到了也难以置信。比如我,才4个月就已练就了能用3支笔同时写3行字的“特异功能”。还有件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的真事:我有一个正在中国读9年级的表哥,他们班上学习最棒的前3名,不论男女,一律都长白头发。按我姑姑的话来说是“满头白发”,虽说夸张了些,但也说明了中国学生学习之苦,负担之重。他们班的第一名更惨,每星期只有周五一天晚上能够在12时前睡觉。也就是说,平时都只能在晚上12时之后才能睡觉。压力和负担可想而知。

同样,在中国老师也是非常辛苦的。在中国,对一个老师的衡量标准,就是这位老师的学生的考试分数,因此老师身上的担子特别重,压力特别大。一个学生有一门功课不太好了,老师便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连爸爸妈妈也跟着一趟一趟往老师办公室跑,相比之下,我们Tapton的老师显得较轻松,他们没有繁多的作业和试卷需要修改,也没有“分数衡量线”。在中国,学生、家长、老师都被分数牵着走,在校园内便开始流行:“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在中国,学生全被绑在课本和分数这座独木桥上,不能按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去发展。我问过一个同在Sheffield的中国女孩,为什么不想回中国?她说,回去后就不能继续弹琴,吹号了,国内学习太苦。比较之下,英国中学生就很轻松,不那么看重分数,因此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另一方面,英国学生普遍基础知识都不及中国学生扎实。我也问过一个在Tapton叫沈平乾的中国女孩,她爸爸妈妈都在英国工作,可她自己非要一个人回中国,她说在英国学不了什么东西。

人才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合,如果中国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更多注重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而英国能更多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二者相结合,取长补短,那该多好啊!

相约“新教育”的美好 篇7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学生在课上打游戏,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正欲大声呵斥,突见游戏中出现了一道选择题,是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我禁不住探下身去。学生似乎并没有把我放在眼里,“老师,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做错,我就不能进入下一关了。”我强压怒火,“你自己想”,学生一副沮丧的样子,然而他并没有放弃,绞尽脑汁地思考着。我没有中止学生的游戏,虽然我知道学校明令禁止学生上课玩游戏,估计这也是全国所有学校的“通令”。我也知道,我的纵容会使自己的教学处于“危险”之中,一旦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课堂教学将难以掌控。也许是我的放任,学生终于做完了这道题,顺利地进入了下一关。

课后,我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男生几乎百分百地喜欢游戏,女生对益智类的小游戏也情有独钟,当被问及电脑游戏和上课内容哪个更有趣时,百分百的学生选择了前者。面对这个现实的、不愿看到的调查结果,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教育为什么就不能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像游戏那样好玩?教育为什么非要是“苦”的?既然玩是学生的天性,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玩中学”?正是这一系列的反问促使我反思从教以来的教学行为,促使我走上课堂教学“游戏化”改造之旅。

走“游戏化”教学之路,注定是艰辛而曲折的,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小道。我们先尝试将相关的知识、技能点嵌入到游戏中,这就需要对已有的游戏进行分析、解压、重构,“嵌套”相应的知识技能点,这如同电视剧中强行插播广告。由于每节课的知识技能点较多,游戏时不时地会中断,游戏的趣味性并没有充分地显示出来。后来,我们开始整体考虑教育游戏的开发,将知识与技能无痕地融入到游戏中,成为游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游戏——“室内寻宝”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我看到了学生发光的眼神,他们全心地投入、尽情游戏,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也得以悄然达成。这难道不是我们苦苦追寻的“无痕教学”吗?这难道不是我们心中期盼的“快乐学习”吗?初获成功之后,我们开始了系统的研究,组建团队、明确分工、项目攻坚、教学展示,从“单一游戏”到“集成游戏”直至“基于平台的游戏”,我们形成了游戏化教学的一整套体系,形成了微型游戏项目“双载体”驱动教学样式。在2015年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中,微型游戏项目“双载体”驱动教学获评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我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全国优秀教科研成果奖。

只有从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的教学改革才是真改革,只有立足于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育创新才是真创新。教育创新永远是基于课堂、基于学生的,只有始终基于教育原点、基于真实的教学实践、基于个性的教学理解、朝向理想教育的“地平线”,教育创新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教育行政只有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赋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由,才能为教学改革的底层突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不断相约“新教育”的美好。

“新教育”的新征程(上) 篇8

前不久, 我收到一封署名为“一个普通的新教育人”的长信, 结合落幕的“新教育”年会, 提出了一些问题。

这封信, 我反复阅读, 感动良久。

十年来, “新教育”这锅“石头汤”, 正是在“新教育共同体”的努力下、在无数“新教育人”的探索中, 不断丰富完善。“新教育”的年会, 也因此成为“新教育”的里程碑, 就像是每年一次的盛大庆典, 为一年的劳作成果举行一个庄重的仪式;也像是一次次庄严的出征, 为新的出发壮行。

正因如此, 在不断呈现新的精彩时, 每年的年会也会听到许多反思的声音。这位“新教育人”来信中的思考, 代表了许多“新教育人”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对“新教育”的热切期盼, 其实, 也是最近几年我反复听到的声音。所以, 我愿意就这封信提出的若干问题, 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就教于各位“新教育”同仁。

“新教育”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这位老师告诉我, 年会回来以后, 一位“新教育”朋友对她说:“你知道吗, 读看云, 读华德福, 仿佛听见:不要急, 慢慢来。而打开罕台微博, 就感觉焦虑, 感觉要加油!加油!要奔跑!”她想想也觉得如此, 遂有一问:“新教育”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这位老师的疑问, 与年会的形式、内容有关。她在信中问道:“年会的功能究竟是什么?年会需要每年都办吗?年会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妥当吗?毫无疑问, 年会是一种庆典, 庆贺每一阶段的实践成果。但年会更应是引领, 是解惑答疑, 是交流碰撞, 是厘清与梳理, 是矫正与规划。”

从庆典的角度看年会, 应该堪称精彩。但是, 年会显然不仅仅是庆典。从解惑答疑、交流碰撞、厘清与梳理、矫正与规划方面来看, 年会的确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甚至因为实验规模的日益扩大, 不足之处也日趋明显。

比如, 尽管年会期间我们有实验区负责人的会议, 有“新教育”理事会, 对于上述问题多少有所涉及, 但这些会议毕竟不是面向所有“新教育人”的, 而对于参加会议的大部分“新教育人”来说, 局长、校长、老师等不同职位, 语文、数学、美术等不同学科, 甚至于是新手还是老将等这些身份同为教育者、差异其实巨大的“新教育人”而言, 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满足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从年会中得到更实在的收获?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这位老师长期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她说, 从教育科研的目光来看, “新教育”十年, 就是行动研究的十年:边研究边行动, 边行动边修正方案。而她更愿意把年会视为“课题立项”。年会的主报告, 就是一份课题方案, 介绍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它更像是一个大课题, 其中具体的研究步骤与策略, 则由不同的老师、学校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订。一年聚焦一个主题, 就是一年一个“课题方案”。

这位老师坦率地指出:“但是, 我深深地懂得, 课题, 除非是学科课题, 否则一年做一个课题, 那是做不好的。就像猴子摘西瓜, 摘一个扔一个。真正做事, 非五年十年不可。所以, 我就想, 年会为什么非要一年一次、一年一个主题?是否也可以两年或者三年一次?”

她认为, 从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来看, 一年一个课题, 很难真正地深入, 也很难真正地巩固。

此话有一定道理。对一所“新教育”学校来说, 如果没有足够的准备, 每年参加年会, 每年推出新的实验项目, 的确会有些眼花缭乱、手忙脚乱。所以, 我们一直建议实验学校结合自身情况, 选择项目去做实、做好, 并没有要求实验学校面面俱到, 所有的项目都去践行。

但是,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教育实验来说, 我们的确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新教育”真的走得太快了吗?坦率地说, 我一直没有感觉“新教育”走得太快, 相反, 倒是觉得走得太慢。因为“新教育”与我的理想还有漫长的距离, 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 或者还可以做得更好。

也许是我的这种心态驱赶着“新教育”, 尤其是自“新教育”专职团队于2006年成立以来, 2006年北京年会、2007年山西运城年会、2008年浙江苍南年会、2009年江苏海门年会、2010年河北桥西年会、2011年内蒙古东胜年会、2012年山东临淄年会, 每年一个主题, 从儿童课程到有效课堂, 从专业发展到校园文化, 从中国文化到完美教室……“新教育”理念是随着这一路奔走的行动在逐渐充盈。

教育的问题如此之多, 需要探索的问题也如此之多, 我们需要不断挖掘、不断研究、不断言说。每年一个主题的关注, 是“新教育”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制定的研究目标, 也是“新教育”自身学术积累和话语体系形成的需要, 同时还是保持“新教育”的学术张力与研究引领地位的需要。“新教育”每年一次年会, 每次年会一个主题, 是“新教育”的传统, 是“新教育人”的庆典, 这个基本的格局可以不变。

之所以会有“快”的感觉, 我认为, 不是我们的“新教育实验”走得太快, 而是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没有及时提高。如何让年会更加具有参与性和指导性?如何让曾经关注的主题不断深化、细化、实化?这才是横亘于我们面前的难题。

为此, 应该充分发挥“新教育”的研究机构和项目小组的作用。那些通过年会形成的理论共识和操作模式, 应该由这些机构进行日常维护, 通过培训、展示、讲座、开放周等各种形式来巩固研究成果。今后每次年会时, 可通过种种方式, 如可以通过工作坊的形式, 将“新教育实验”的重要项目在年会期间或者年会前后, 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展示, 让设立了相应项目的实验区、实验学校有选择地进行研讨, 加强大家的参与性, 发挥大家的能动性, 从而集思广益, 把各个项目深度推进。

正如这位老师建议的那样, 这样的年会可以让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实验区与实验学校各取所需, 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做普通教师的, 去看看儿童课程与完美教室的课程打造;做校长的, 去看看校园文化;做教研组组长的, 去看看有效课堂;做分管领导的, 去看看教师专业发展。让那些不远百里、千里赶来的每一个人都有收获, 而不是“看看心动, 无法行动”。

这位老师真诚地建议, 明年的年会“不如停下来研究如何‘推进’, 看看全国各地的‘新教育人’, 一个人的, 怎么在战斗;一群人的, 怎么在思考;一校人的, 如何在实践;一个区域的人, 又如何在集体行走”。

是的, “新教育”的成长, 靠的是“新教育人”的共同努力;“新教育”的推进, 也要靠“新教育人”的群策群力。如何推进“新教育”?如何切实有效地帮助每一个区域、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人, 让大家的行走更为从容?这既可以作为今后某一年年会的重要选题, 也可以作为近年的实验区工作会议或者“新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

谁在真做“新教育”

这位老师说, “新教育实验”在日益壮大, 每年都有很多新生力量注入。但是, 如果仔细分析、考察一下, 究竟有多少老师真正清楚该让学生读哪些书?他们在打造的是怎么样的一个班级书柜?究竟有多少老师真正会上晨诵、绘本以及整书共读, 并能够正确指导读写绘?在许多“新教育”学校, 晨诵、午读的时间从哪里来?如何整体规划安排?究竟有多少老师知道有效课堂框架, 真正理解框架, 并用此框架在进行课堂教学?究竟有多少老师知道自己该读哪些书?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读书?究竟有多少老师能保持常态的持续的写作, 把每日反思当作一种习惯?究竟有多少校长真正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 并带领全体师生一起活出来?究竟有多少学校在思考, 如何扎实推进上面提到的各个“新教育”项目?———是全方位多项目一齐推进, 还是寻找小切口重点突破, 或是架构合理的序列, 逐年逐一推进?

这位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 其实早已时常在我脑海中闪现。为此, 怀大爱, 做小事, 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曾经讲过, 即使“新教育实验”什么都不做, 把营造书香校园一件事真正做好, 它就已经对中国教育做出了相当的贡献。所以, 当“新教育”研究中心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等事务上之后, 我们在加强地方区域“新教育”研究中心建设的同时, 也在积极进行新项目的开发, 如新阅读研究所的书目研制和萤火虫亲子共读的项目等, 这既是力图不断深化和拓展“新教育”的研究, 也是希望让营造书香校园这一行动的步履更加踏实。

但是, 当我走进海门、绛县、焦作、桥西等优秀“新教育”实验区, 当我走进内蒙古、北京、河北等地的一所所优秀“新教育”实验学校, 当我在抓住一切机会, 与那些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新教育”榜样教师直接接触, 走进一间间“新教育”教室时, 我心底的所有疑问往往顷刻间烟消云散。

真做“新教育”的人们, 就会有真的成长。那些实实在在、认认真真行动的区、校和教师, 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可圈可点, 有的故事可歌可泣!无数次, 我被“新教育”的人与事感动、震动, 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走读“新教育”的这一路, 我真实地感受到, “新教育实验”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 也的确幸福了一位位教师的教育生活, 真切地影响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这些人, 是“新教育”的脊梁;这些人, 正以有力的行动默默地抒写自己的人生传奇!

当然, 全国38个实验区的150万“新教育”师生中, 不是所有的实验区都能按照“新教育”的标准去做, 不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达到了同样高度, 更不可能所有“新教育”的教室都是完美的, 年会作为“新教育”的年度庆典与总结, 也从相当程度上体现出这个问题。最近几年, 年会规模越来越大, 规格越来越高, 主题展演也越来越“豪华”, 来自于“新教育”内部的善意批评和提醒也越来越多。前不久, 李镇西老师也在他的博客中提出, “新教育”应该避免华丽的表演, 回归朴素简约。这位老师同样表示出担心, 她说:“至于年会的奢华, 我以为, 那更是有违‘新教育’一贯坚持的沉静、朴素与隆重。这次遇到一位‘新教育’好友, 他说,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年会后遗症:那就是凡是承办年会的, ‘辉煌’过后便是沉寂, 有那么几年, 会没有声音, 会缓不过劲来。我就想, 这是为何?是原本只有七分的思考五分的行动, 却做出了十分甚至十二分的呈现, 所以‘透支’了?是因为定点太高, 所以再要前行举步维艰?”

这位老师的反思与追问是有道理的。应该说, 每次年会对于每位承办者来说, 的确都是严峻的挑战, 不要说内容的呈现, 就是2000人左右吃住行等后勤的压力, 就不是一件小事情。而围绕年会主题的内容表现, 要想紧凑集中、完整体现那些劳作的成果, 也绝非易事。但是, 我个人仍然认为, 真正办好一届年会, 总的来说, 有助于促进区域的“新教育实验”发展。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桥西“新教育”实验区。桥西从2005年邓小梅副区长率领部分校长踏上追梦之路, 到2008年真正开启“新教育”儿童课程, 走过坚定、漫长而坎坷的里程。可以说, 是2010年的桥西年会才真正让桥西的“新教育”深入人心, 尤其是学校文化建设, 让许多学校脱胎换骨。所有去过桥西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桥西, 真的变了。

至于年会以后是否会由“辉煌”变得“沉寂”, 其实与年会是否“透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在经过紧张、忙碌甚至“拼命”的工作准备年会以后, 短暂的休息调整是正常而且必要的。但是, 成长是不可逆的。如果有些美好的事物已经融入学校和教师生命中, 就会任何力量也拉不回头。有些曾经举办过“新教育”年会的实验区和学校, 之所以后来相对沉寂了, 有许多其他的原因, 可最根本的原因并非因为举办年会, 而是因为“新教育”的根, 本来没有真正扎在这片土壤里。

“新教育”不是在原来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加上一点东西,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优秀实验学校, 也“不应是所有项目齐齐铺开若蜻蜓点水般轻轻拂过, 而应该是真真正正地把‘新教育’理念与校园文化高度契合, 能够在某个项目上成效卓著并富有创意的学校”。

所以, 我完全同意这位老师真诚的建议———“新教育”, 要静静地做, 慢慢地做, 最重要的是, 每天都真正快乐地做。“要允许老师们从当今畸形教育的夹缝里, 抽身出来, 反思自己的日子, 然后站在自己能力许可的范围, 慢慢尝试, 慢慢收获, 慢慢坚定”。

这位老师来自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年来, “新教育”更多地受到农村和相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青睐, 绝非偶然。一方面与“新教育”自身的公益理念与情怀有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也与这些地区的校长和老师们急于改变教育现状的诉求有很大关系。对于许多发达地区的老师们来说, 他们的确对“新教育”还是有一些误解, 认为“新教育”是在原来的教育上面“叠床架屋”, 认为“要在原本已经繁重的工作之外, 再去做‘新教育’, 这样会让他们累得喘不过气来, 他们觉得, 有点闲暇去锻炼, 去陪家人, 也应该是高品质生活的一部分”。所以, 我也完全赞成这位老师的建议:“新教育”要做的, 是如何让他们懂得, 践行“新教育”, 不是简单做加法, 不是体力的累加, 而是将“新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去, 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化学新课程中创新教育初探 篇9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培养出的孩子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从而养成了只能在家长或教师划定的条条框框内运行, 不敢越雷池半步进行创新的习惯。家长和教师教育时还提出什么“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致使学生过于严谨, 尊崇权威, 定势思维强, 创造性思维薄弱。学生被动学习, 成了装知识的容器, 忽略了主动能动性, 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辨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化学事实的发现、发明;科学家的事迹和有关资源的介绍, 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 激励他们树立为国家和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2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 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人类生存的一些重大问题, 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环境污染、能源开发等都与化学有关, 化学教师可充分应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

3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 切实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科学态度, 掌握科学方法。

4加强对学生进行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由微观到宏观, 由抽象到具体, 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 判断能力;对化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归纳能力;对化学概念、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运用数学方法定量计算化学问题的能力;自学和阅读能力等等。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 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往往形成从不过问或无力过问的习惯。最终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成为“有知识, 无能力;墨守成规有余, 创新精神不足;思维呆板单一, 缺乏灵活变通”的现代“文盲”。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 并运用于教学中, 有独到的见解, 能够发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教会学生用巧妙、速效的方法解题, 获取知识与信息, 能举一反三,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探究与活动中,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评价反思, 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在问题解决与学习过程中, 推动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 得出新成果, 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 受主体个性特征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

化学教学中,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的学习方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提高思维能力, 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和科学发展史让学生明白:只有勤奋的人, 顽强的人, 不怕失败的人, 敢于献身的人才可能有所创新。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神秘, 从而树立创新的自信心。

2加强课堂教学, 特别是实验教学中的规范化管理, 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顺序, 必须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勤奋、实事求是的精神。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许多伟大的发明, 惊世的创造常常都是从那些平常的、一闪念的好奇心开始的, 没有好奇心, 通向真理的跋涉就无法启步。自信心是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 只有有了自信心, 学生才敢于独立思考, 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 才敢于捕捉疑问并确定为进攻的目标, 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去解决新问题, 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创新观察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这三种能力。

1加强双基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坚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 忽视了双基教学, 要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加强并补充课堂演示实验, 增加一定数量的学生实验, 要求学生从不同方面, 不同视角观察实验现象, 并进行交流讨论, 使学生不仅善于发现共同现象, 而且更善于发现不同现象。演示实验中可增加氧化汞分解的实验, 学生实验中可增加一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的实验, 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全面分析, 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从个体出发, 开启新教育航程 篇10

“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建构了“四大体系”:新文化体系, 新课程体系, 新课堂体系, 新管理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体系”是指从“己文化”出发的“甲乙文化、小组文化、班级文化、年级文化、学校文化、社区文化、县域文化、省域文化、国家文化、人类文化”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体系”是指从“己课程”出发的“甲乙课程、小组课程、班级课程、年级课程、学校课程、社区课程、县域课程、省域课程、国家课程、人类课程”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课堂体系”是指从“己课堂”出发的“甲乙课堂、小组课堂、班级课堂、年级课堂、学校课堂、社区课堂、县域课堂、省域课堂、国家课堂、人类课堂”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管理体系”是指从“己管理”出发的“甲乙管理、小组管理、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学校管理、社区管理、县域管理、省域管理、国家管理、人类课程”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矢志不渝实施“五大教育”:体育 (体质教育、体格教育、体重教育、体态教育、体魄教育) , 情育 (志向教育、兴趣教育、感情教育、意志教育、性格教育、气质教育) , 智育 (观察力教育、注意力教育、记忆力教育、思维力教育、想象力教育) , 创育 (实践教育、个体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人格教育) , 和育 (和真教育、和善教育、和美教育、和乐教育) 。

“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极为重视“三育”:“自育”、“创育”“乐育”。

“自育”是“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的突破口”。“自尊、自爱、自由、自觉、自信、自律、自理、自强、自立”是新教育成功的根本保障。因此, 我们特别强调以拍手、拍头、跺脚的形式反复传颂“自主歌”:

父母不要靠, 老师不要依, 自己命运自安排, 自己快乐做自己。

志要自己立, 书要自己习, 自己学习自己抓, 自己就是好老师。

路要自己走, 饭要自己吃, 自己事情自己做, 自己开辟新天地。

“创育”是“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的命脉”。我们旗帜鲜明地亮出“创新歌”和“个性歌”:

创新是人的核心灵魂,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 创新是人的天然属性。创新是教育的生命, 创新是教育的本真, 创新是真正的学习与继承。创新是一切文明的源泉,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通向美好未来的唯一途径。创新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创新是人延年益寿的秘诀, 创新是人永恒的墓志铭。

个性是金, 只要不被埋没, 便能闪闪发光;个性是木, 只要让其生长, 便能拔地参天;个性是水, 只要让其流淌, 便能通达四海;个性是火, 只要让其燃烧, 便能熊熊燎原;个性是土, 只要不被荒废, 便能造福人间。

“乐育”是“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的归宿”。“乐育”的使命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活得真正的“乐”。为此, “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把“乐”按层次分为“小乐、中乐、大乐”, 按内容分为“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 并奏响“真乐篇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教育】相关文章:

走进新教育05-24

新教育范文05-15

新教育计划06-04

新教育在线06-06

新教育论文范文05-08

新教育学范文05-17

新教育感想范文05-21

新教育有感范文05-22

新教育阅读范文05-22

新教育海门之行04-23

上一篇:三个三下一篇:地下水与植被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