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

2024-06-15

临床微生物学(精选十篇)

临床微生物学 篇1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案例式教学法,教学探讨

临床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学习微生物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检验技术, 并研究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不仅要完成实验室工作, 还要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对抗生素使用、化学疗法和卫生措施提出建议, 并参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监测和统计[1,2]。近60年来传染病疾病谱发生显著变化, 新现与再现病原体不断增多, 对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提出了改革要求[3]。如何使教学紧密联系临床,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适应当代医学教育要求, 是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 我们进行了初步探索, 将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实施步骤

1.1 案例设计

结合教学大纲, 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选出可以进行案例设计的相关内容。如夏季微生物感染与饮食的关系, 以此引出相关常见病原体种类和致病特点等;以高压蒸汽灭菌作为切入点, 介绍灭菌技术的基本要领以及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提出案例后, 对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做合理编排, 突出逻辑性与连贯性, 做到有效覆盖而不重复出现。

1.2 课堂实施

采用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 针对每次授课内容, 教师在讲述基础知识后引入案例, 并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给学生5~10 min思考与讨论时间,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点评, 纠正错误、加以补充, 同时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训练学生系统思维及辨证思维能力。

1.3 效果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测试, 调整病例和问题的设计。学生在回答综合题、应用题时表现较好。

2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并不是所有章节都适合案例教学, 应根据具体情况、内容, 采用不同教学法, 同时建立和完善教学案例库。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 必须要有合适的案例供教师选择, 且教师要对案例进行更新和完善, 以保证案例能反映本学科新观点、新知识、新动向, 更贴近学科前沿, 更富启迪性。

(2) 教学过程中注重更新学科知识。应将教学重点应放在一些经典传染病和多发传染病病例中讲授, 比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流脑、乙脑等疾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型感染性疾病, 如爱滋病、疯牛病、埃博拉出血热、SARS等, 其发现过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可以启发创造性思维, 这虽不是教学重点, 但却是教学趣味点和闪光点。

(3)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应对其专业有独特的理解、敏锐的洞察力, 具备渊博的知识、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灵感,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 推广价值

案例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对微生物的了解, 明确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性。根据授课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病例讨论, 通过教学中师生间及学生间的思辨过程, 实现知识的系统性构建, 达到共识,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倡导将学习置于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让学生通过协作解决问题, 共同学习蕴含在问题之中的科学知识, 因此, 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学锋, 莫美华, 钟青萍, 等.微生物学案例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杂志, 2011, 31 (5) :105-107.

[2]周金霞.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 25 (5) :500-503.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 篇2

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

前言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专业 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微生物学及检验是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技术密切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它综合了临床医学、免疫学、临床抗生素学和医院流行病学等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医院内感染进行动态监控。

课程内容:该课程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微生物学两部分,前者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防治措施的学科。后者侧重于研究感染性疾病,快速、准确的诊断病原体的策略与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教学内容覆盖了《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两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将两本教材的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本课程包括五篇:细菌学总论,细菌学各论及检验,真菌学及检验,病毒学及检验,微生物学检验。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特性。

2.掌握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致病性以及人体的抗感染免疫 3.掌握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技术。

4.掌握各类临床标本的采集方法、检验程序及常规检验方法。5.选择最佳鉴定方法对感染性病原体进行鉴定或快速诊断。6.熟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原则。

7.了解病原微生物学检验的新方法、新技术及发展动向。8.能够正确运用微生物实验室常用自动化仪器和微量装置。9.能够进行正确的抗菌药物敏感实验并准确报告。10.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及致病性评价。教学模式及教学环节: 微生物学及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教学模式,即将传统沿用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改为“理论与实验合二为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直观、形象、立体的实验内容为切入点,同时辅以讨论、交流、归纳等诸多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验相融合,学生参与、老师引导并行,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本着不断充实和丰富提高的原则,在总结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教学大纲。

学时分配: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验时间为1:1,本课程总学时数为162学时,其中: 第一篇细菌学总论40学时(理论21学时,实验19学时);第二篇细菌学各论及检验70学时(理论34学时,实验36学时);第三篇真菌学及检验10学时(理论5学时,实验5学时); 第四篇病毒学及检验34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10学时);第五篇微生物学检验8学时(理论3学时,实验5学时)。

通过微生物学及检验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

掌握有关微生物及微生物学的概念,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第一篇细菌学总论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教学目的:

掌握细菌的形态、基本结构、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与意义,革兰染色的原理、步骤、结果及致病性;熟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及特殊染色法。教学时数:9学时(理论3学时,实验6学时)教学内容: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二)细菌的形态

二、细菌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二)特殊结构

三、细菌形态学染色法

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

教学目的:

掌握细菌的生长条件、生长繁殖规律及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掌握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熟悉其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了解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教学时数:6学时(理论2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二)细菌的营养与繁殖条件(三)细菌的新陈代谢

1.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四)细菌的能量转换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基

(二)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三、细菌的命名细菌分类学

(一)基本概念

(二)细菌分类等级

(三)细菌命名法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

教学目的:

掌握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物理灭菌法的条件及应用,熟悉化学消毒剂的应用及影响因素,了解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杀菌机理 教学时数:4学时(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物理灭菌法

(一)高温

1.干热灭菌法 2.湿热灭菌法

(二)紫外线及辐射

(三)超声波

(四)滤过除菌

三、化学消毒法

(一)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用途

(二)影响化学消毒剂的因素

四、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教学目的:

掌握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及机理,熟悉细菌的各种变异现象,熟悉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过程,了解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教学时数:4学时(理论3学时,实验1学时)教学内容:

一、噬菌体

(一)毒性噬菌体

(二)温和噬菌体

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细菌染色体

(二)质粒

(三)转位因子

三、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

四、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五、基因突变

六、遗传变异研究的意义

第六章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实验和耐药性

教学目的:

掌握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的方法;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及耐药性检测主要方法。熟悉抗菌药物的种类。教学时数:6学时(理论4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

一、常用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

(一)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的原理和意义

(二)纸片扩散法

(三)稀释法

(四)E实验

三、细菌耐药性和发生机制

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教学目的:

掌握细菌的致病性、感染类型;熟悉正常菌群的分布及生理作用;了解机体的抗菌免疫。了解医院感染概况,掌握医院感染常见微生物及监测方法 教学时数:8学时(理论5学时,实验3学时)教学内容:

一、正常菌群和机会性致病菌

二、细菌的致病作用

(一)细菌的毒力 1.侵袭力

2.毒素: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三)细菌的侵入门户

三、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一)非特异性免疫

(二)特异性免疫

四、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感染途径

(二)感染种类

(三)感染类型

五、院内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与流行特点

(二)医院感染的监测

(三)医院感染的控制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教学目的:

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标本的处理方法及常用实验诊断技术。了解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1学时,实验1学时)教学内容:

一、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二、病原学诊断:

(一)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

(三)细菌生化实验

(四)细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五)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六)动物实验

(七)免疫学检验技术

三、人工主动免疫

(一)疫苗

(二)类毒素

四、人工被动免疫

五、细菌感染的治疗

第二篇 细菌学各论及检验

第九章 球菌

教学目的:

掌握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奈瑟菌属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及检查,熟悉其致病性。

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5学时,实验5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葡萄球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4.鉴定依据 5.报告方式

三、链球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4.鉴定依据 5.报告方式

四、肠球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及耐药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检验程序: 2.检验方法:

五、奈瑟菌属和布兰汉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第十章 肠杆菌科

教学目的:

掌握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验程序及检验方法,掌握肥达氏反应原理、方法及致病性,熟悉各种肠杆菌的致病性。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5学时,实验5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肠杆菌科的定义及分类

(二)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

二、埃希菌属(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三、沙门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4.血清学试验---肥达反应

四、志贺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4.快速诊断

五、耶尔森菌属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变形杆菌 沙雷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检验程序 2.鉴定试验

第十一章 小细菌

教学目的:

掌握嗜血杆菌属、布鲁菌属、鲍特菌属主要生物学性状及鉴定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

一、嗜血杆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二、布鲁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三、鲍特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第十二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教学目的:

掌握非发酵菌的鉴定要点及铜绿假单胞菌主要鉴定特征,熟悉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军团菌属的主要鉴定特征。教学时数:6学时(理论3学时,实验3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铜绿假单胞菌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4.鉴定依据

三、荧光假单胞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区别

四、军团菌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五、其他非发酵菌

第十三章 弧菌属 气单胞菌属

教学目的:

掌握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及鉴定方法,熟悉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之间的主要区别以及与弧菌属的区别。

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1学时,实验1学时)教学内容:

一、弧菌属

(一)霍乱菌属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3.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采集(2)检验程序(3)检验方法

(4)快速诊断

(二)副溶血性弧菌:与霍乱弧菌的主要区别。

二、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

两属之间的主要区别以及与弧菌属的区别。

第十四章 弯曲菌属和螺杆菌属

教学目的:

熟悉弯曲菌和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主要鉴别试验 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1学时,实验1学时)教学内容:

一、弯曲菌属

(一)概述

(二)生物学性状

(三)致病性:肠道感染;肠道外感染

(四)微生物学检验

二、螺杆菌属—幽门螺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第十五章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教学目的:

掌握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检验方法,炭疽芽胞杆菌的培养特性及检验方法;熟悉李斯特菌、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鉴定试验。

教学时数:6学时(理论3学时,实验3学时)教学内容:

一、白喉棒状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二、其他棒状杆菌:与白喉棒状杆菌的鉴别

三、炭疽芽胞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四、蜡样芽胞杆菌

五、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和红斑丹毒丝菌

六、阴道加特纳菌

微生物学检验

第十六章 分枝杆菌属

教学目的: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检验程序及主要鉴定方法,了解其他分枝杆菌的检验程序及鉴定方法

教学时数:8学时(理论3学时,实验5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结核分枝杆菌与非典型分枝杆菌

(一)结核分枝杆菌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3.微生物学检验

⑴ 标本采集 ⑵ 检验程序 ⑶ 检验方法

(二)非典型分枝杆菌

三、麻风分枝杆菌

四、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

第十七章 厌氧菌

教学目的:

掌握厌氧菌的培养方法、检验程序、检验方法;掌握梭状芽胞杆菌的检验方法,熟悉其致病性;熟悉无芽胞厌氧菌的检验方法及致病性。教学时数:8学时(理论4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厌氧菌的分布与致病性

三、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一)标本采集

(二)标本运送与处理

四、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检验程序

(二)检验方法

五、梭状芽胞杆菌属

(一)破伤风梭菌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二)产气荚膜梭菌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3.微生物学检验

(三)肉毒梭菌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3.微生物学检验

(四)艰难梭菌

六、无芽胞厌氧菌

致病性

第十八章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教学目的:

掌握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检验方法,沙眼衣原体的检验方法;熟悉立克次体,衣原体的致病性。教学时数:4学时(理论3学时,实验1学时)教学内容:

一、支原体

(一)概述

(二)生物学性状

(三)致病性

(四)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方法 3.鉴定依据

二、衣原体

(一)命名与分类

(二)生物学性状

(三)致病性 1.沙眼衣原体 2.鹦鹉热

3.肺炎衣原体感染

(四)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处理 2.检验方法

三、立克次体:

检验方法和致病性。

第十九章 螺旋体

教学目的:

掌握螺旋体生物学性状及梅毒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验,熟悉螺旋体的致病性。

教学时数:8学时(理论4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

一、钩端螺旋体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方法 3.检验程序

二、梅毒螺旋体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方法

三、疏螺旋体

(一)伯氏疏螺旋体

(二)回归热疏螺旋体

(三)奋森疏螺旋体

细菌学录像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三篇 真菌学

第二十章 真菌学及检验 教学目的:

掌握真菌生物学性状及检验方法,了解真菌的致病性。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5学时,实验5学时)教学内容:

一、真菌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特性

(三)分类与致病

二、真菌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三、病原性真菌

(一)浅部真菌 1.致病性 2.检验方法

(二)白假丝酵母菌、隐球菌及其他医学上重要的霉菌 1.致病性 2.检验方法

第四篇 病毒学及检验

第二十一章 病毒总论

教学目的:

掌握病毒的基本性状;掌握病毒的致病性及抗病毒免疫;掌握病毒感染常用诊断方法。

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8学时,录像2学时)教学内容: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病毒的概念

(二)病毒的特点

(三)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四)病毒的增殖

(五)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六)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七)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二、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病毒的致病机理

(二)病毒性感染的方式与类型

(三)抗病毒免疫

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预防原则

(一)标本采集

(二)检验方法 1.直接检查 2.分离培养鉴定 3.病毒抗原检测 4.早期IgM抗体检测 5.病毒核酸检测

(三)病毒感染的治疗

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流感病毒生物学性状及检测方法,熟悉呼吸道病毒的种类及其致病性。教学时数:6学时(理论3学时,实验3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流行性感冒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2.血清学诊断

三、副粘病毒科(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

四、其他呼吸道病毒(冠状病毒、风疹病毒)

第二十三章 肠道病毒

教学目的:

熟悉肠道病毒的微生物学特性,了解肠道病毒生物检测及致病性。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1学时,录象1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脊髓灰质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微生物学检查

三、柯萨奇病毒简介

四、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简介

五、轮状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微生物学检查

第二十四章出血热病毒及虫媒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检验方法,熟悉其致病性;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检验方法,熟悉其致病性。

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1学时,录象1学时)教学内容:

一、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一)汉坦病毒

(二)新疆出血热病毒

二、虫媒病毒

(一)概述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三)森林脑炎病毒

(四)登革病毒

第二十五章 肝炎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熟悉其它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教学时数:6学时(理论5学时,实验1学时)教学内容:

一、各型肝炎病毒性状比较

二、甲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采集

2.检查方法:电镜直接查病毒颗粒;早期抗HAV-IgM抗体检测。

三、乙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四、其他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第二十六章逆转录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检验方法,熟悉其致病性特点。教学时数:4学时(理论3学时,录象1学时)教学内容: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方法

二、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简介

第二十七章 疱疹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各种疱疹病毒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熟悉其致病性。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1学时,实验1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单纯疱疹病毒

(一)致病性

(二)检验方法

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四、巨细胞病毒

(一)致病性

(二)检验方法

五、EB病毒

(一)致病性

(二)检验方法

第二十八章 其他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狂犬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学检验,熟悉其致病特点及防治原则。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狂犬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四)防治原则

二、人乳头瘤病毒

第二十九章 朊粒

教学目的:

掌握朊粒的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学检查,熟悉其致病性特点,了解其发现过程。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朊粒的发现

二、朊粒的定义

三、朊粒的生物学性状

四、朊粒的致病性

五、微生物学检查

第五篇 微生物学检验

第三十章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与微生物商品化、自动化检验

教学目的:

掌握临床标本的采集原则、检验程序及检查方法。了解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实 验的自动化分析系统、血培养自动化分析系统。教学时数:6学时(理论1学时,实验5学时)教学内容:

一、临床标本检查的一般原则

二、标本的采集原则

三、检查方法的选择

四、常见临床标本的检查

(一)粪便标本的检验

(二)尿标本的检验

(三)痰标本的检验

四、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五、医院见习

六、SENSITRE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

第三十一章 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教学目的:

掌握微生物学检验室内质控的方法,熟悉室间质控的评判方法及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室内质量控制

(一)人员与组织管理

(二)操作手册

(三)培养基

(四)试剂、抗血清和染液的质量控制

(五)抗生素选择与质控

(六)仪器

(七)标准菌株

临床微生物学 篇3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试题质量;难度;区分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01-02

考试是一种了解、检查和鉴定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应对考试结果进行检查和分析,以期找到存在的问题,为教学与考试的改进提供依据。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有利于教师评定教学质量和比较各种教学方法。通过试卷分析,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可以提高命题的质量,为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做好铺垫。本文对西安医学院2006级和2007级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问题,提高命题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增进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分别选取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两次期末考试试卷为研究对象,共107份,其中2006级学生试卷56份,2007级学生试卷51份。

2.命题。试卷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根据规范化试卷要求,随机从教务处计算机题库中抽取。2006级和2007级两次考试题型、数量、所占分值比例均一致。

3.评卷方法和数据处理。考试结束后立即密封试卷,根据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按照流水作业的方式安排固定人员进行统一阅卷,流水作业方式,每题专人评阅,以减少主观性阅卷的差异。利用Excel对所有学生的成绩建立数据库,按分数段计数,绘制条图并制定出考试成绩频数表。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对全卷及各大题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计算比较,用难度和区分度对试题进行优秀、良、好、一般和差的评判。

二、结果

1.成绩总体情况。两个年级试卷满分均为100分,成绩总体分布见表1。

2.试卷分析。主要考察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以此作为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难度P指全部应试者中答对该题的人数,也可以说是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P值大小与试题的难易程度呈反相关,即P值越大,试题难度越小;P值越小,试题难度越大。难度P=X/Xmax,X为该题平均分,Xmax该题为满分。P<0.4为难题,0.40.7为容易题。2006级试卷总体难度为0.648,2007级为0.698。试题的区分度D是指试题对被试者学习情况分辨能力的大小,也是某道试题与本次考试整体之间的相关系数。区分度大的试题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好的区分开来,而区分度过低则使成绩分布趋同,无法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區分度的计算,首先将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取20%的高分组试卷和20%的低分组试卷,按照区分度D=XHXL/Xmax公式进行计算,其中XH为高分组平均分,XL为低分组平均分,Xmax为该题满分。2006级试题总体区分度为0.329,2007级为0.203。

三、讨论

1.试卷的题型分布。2006级和2007级两级学生的《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考试题型一致,共有选择、判断、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6种题型。从表1可见,试卷的题型分布比较合理:有覆盖面较宽的客观试题,如选择、判断和填空,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准确度,占到60%;主观题虽然量少,分值也占到了40%,主要考核学生归纳、总结及分析应用的能力;简答题、论述题分值分配合理,减少了考试中偶然性对成绩的影响。

2.考试的成绩分布。通过对学生成绩分布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考试评分的总情况和问题。2006级和2007级学生《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考试的平均分分别为62.866和69.604,比较接近P<0.05。从图1可以看出,成绩主要集中在70~79分数段,在此分数段2006级有24人,占总人数(56人)的42.86%,2007级有27人,占总人数(51)的52.94%;其次是60~69分数段,2006级有10人,占总人数的17.86%,2007级有14人,占总人数的27.45%;小于60分的2006级有19人,占总人数的33.93%,2007级有4人,占总人数的7.84%。很显然,2006级的不及格率较高(P<0.05),提示试题偏难,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还不是很好,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命题质量等方式,2007级学生的及格率显著提高,符合正态分布。

3.试卷分析。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全套平均难度应控制在0.5附近,一般试卷全套难度应控制在0.5附近,难、中、易比例为4%、37%、59%。2006级试卷难度为0.648,难、中、易比例为10.50%、52.00%、37.50%,虽然试卷整体难度不大,但是难题和中等题比例较大,容易题比例较小,因此整体及格率较低。通过调整后,2007级试卷难度为0.698,难、中、易比例为7.50%、36.50%、56.00%,接近标准规范,因此2007级的及格率由2006级的66.07%上升到92.16%。区分度反映试题对不同水平被测试学生进行区分的特征,是区分学习者对试题回答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认为,D>0.4的试题区分度为“优”;0.3≤D≤0.4的试题区分度为“良”;0.2≤D≤0.3的试题区分度为“可”;D<0.2的试题区分度为“差”。2006级试卷按照区分度其中优良中差的比例为52.50%、16.00%、16.00%、15.50%,2007级试卷比例为28.00%、14.00%、21.00%、37.00%,区分度都不是很好。综合难度系数与区分度来看,难度适中而区分度又好的试题在2006级和2007级分别为66.00%、34.50%,难度低、区分度也差的试题均集中在选择题的多项选题。其中2006级的第31题,难度为0.813,区分度为0.067;2007级的第32题,难度0.078,区分度为0.071,这说明太难的和太简单的题目都不容易将学生区分开来,只有那些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的题目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另外也提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那些难度较高的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

4.建立科学规范的题库。考试是被教育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证明的一种检验学生学习状况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我校2006级、2007级临床检验本科专业学生《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期末试卷的分析,发现在考试和命题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我校是新建本科院校,目前临床检验本科专业只有这两届学生上过此课程,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题库,是今后我们工作的重点。随时动态的将优良试题选入题库,通过分析试题质量将劣质试题淘汰,使试题库不断完善,需要时只需从试题库中随时抽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通过试卷分析的手段,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使考试更多的转向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试卷的命题质量,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题库。

参考文献:

[1]许志强,周华东,李静,等.试卷分析系统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0):1311-1312.

[2]李凤贤,李利华.计算机试卷分析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J].大理学院学报,2009,8(8):90-92.

[3]陈国敏,肖新莉,王唯析.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判[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11-313.

[4]张凤,张巧俊.神经病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329-331.

[5]景建民.试卷分析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7):703-70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用药现状 篇4

1 应重视及时、准确的病原菌诊断

1.1 提高实验室送检标本质量

(1) 痰标本:由于痰标本绝大多数仍以自然咳痰方式采取, 因而易受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 故确定痰标本的质量非常重要。应根据痰涂片镜检中的白细胞、鳞状上皮的量来判定标本是否合格。 (2) 脓及分泌物标本, 取材不好往往培养出多种细菌, 少则3~4种, 多则7~8种, 实际这些细菌并非是引起感染的真正原因, 而多是在创面上生长的杂菌, 因此一定要采深部分泌物, 必要时采取创面和健康部位过渡地段的少量组织进行培养。 (3) 中段尿标本:中段尿培养结果往往和临床不符, 究其原因, 一则患者未经消毒, 直接留取了标本;二则尿液不做细菌计数, 而以培养结果为准, 故造成假阳性;三则尿液标本未能及时送到实验室, 尿液中营养物质丰富, 使得污染菌大量繁殖, 造成细菌菌数假性增高, 致使得出不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1.2 提高苛养菌的检出率

引起呼吸道疾病的苛养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从咽拭子, 脑脊液和血液等标本中很难分离出这些苛养菌。故苛养菌的分离签定、药敏试验不仅是临床迫切需要, 且是衡量1个细菌室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的重要标志。

1.3 厌氧菌培养

由于诸多因素造成开展厌氧菌检验不广泛、不深入。实际上临床厌氧菌感染范围广、感染率高,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肌坏死、腹膜炎等厌氧菌感染率高达94%~100%, 如果不开展厌氧菌培养, 就漏掉了感染的病原菌, 导致延误治疗。

1.4 做好临床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这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和梯队建设, 并与提高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和水平密切相关, 应积极鼓励青年临床技术人员掌握本学科的新动向、新知识和新技能, 要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目标, 并定期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 为实行实验室认证和操作人员资格认定做好准备。

1.5做好临床微生物质量控制工作

质量控制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要从标本质量、检验人员的操作质量及实验所作仪器和试剂质量、结果解释和报告等入手, 坚持不放过每个影响质量的环节。

2 基层医院感染的监控

基层医院感染的监测包括:患者的准确统计、病原体和耐药性的精确分析、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相关病区重点监测, 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及时发现和控制以及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的消毒隔离。每个环节都要给予高度重视, 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3 细菌耐药性监测

我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与先进国家比较差距较大。其因即国内这项工作开展不够普遍;另外, 有些监测工作还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 不仅要进行各医院的监测, 还要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地区性监测, 甚至全国范围的监测, 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才会顺利发展和健康发展。

关于耐药性问题, 鉴于目前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 应准确地做好常规的抗生素敏感试验, 并保存有关的菌种和数据以便进一步分析, 包括耐药趋势的统计分析、耐药机制的检测和研究, 重点耐药菌株如MR-SA、VRE和ESBL等的监测和耐药基因的检测等。监测的目的是防止滥用药物。同时也要认识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物滥用的危害[1]。

4 指导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要克服和避免临床上滥用药物的问题。过去细菌学检验工作只注重准确的细菌学报告, 不太关心临床实际的治疗效果, 注重准确的细菌学结果固然重要, 但这不应是我们工作的全部, 检测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的主要目的是预测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并帮助临床医师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问题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临床微生物工作者不仅要求使用正确、迅速的手段检出病原体, 而且要给临床提供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 帮助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也对减少患者的痛苦是个科学的选择, 还要让医院重视医院内交叉感染和实验室感染的要求[2], 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1世纪临床微生物学受到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出现了许多新病原体及其引起的新传染病。人们对新传染病的认识和准备不足, 缺乏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 人群缺乏相应的免疫力, 而新传染病传播快、范围广、传播途径多, 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1世纪临床微生物学受到的挑战之二是细菌耐药性问题亟待解决: (1) 由转移性Van A介导的MRSA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的报道令人不安, 因为治疗此类细菌感染的耐药物只剩下一些较新的药物, 如:吗啉恶酮 (Imezolid) 以及部分新的头孢菌素。 (2) 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菌-21世纪的MRSA, 而更多耐药的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比MRSA和VRE更为严重。 (3) 耐多种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 (MDR-TB) , MDR-TB是指≥2种的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近年来, 全球结核病形势急剧恶化,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全球已有20亿人受结核菌的感染, 现有结核患者约2000万, 结核已成为传染病的头号杀手。提高结核病的高治愈率不仅要防止药物滥用, 更要注重健康教育, 也要使广大患者认识到规律用药、合理用药治疗与检查的意义[3]。 (4) 念珠菌感染逐年增多, 念珠菌感染成了人类又一主要杀手, 特别是在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具重要地位, 外伤、烧伤、营养不良, 器官移植,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血液病, 粒细胞减少, 以及长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更会导致出现念球菌感染。念珠菌血症的患者病死率在25%~57% (平均为38%) , 因此, 念珠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滥用药物

参考文献

[1] 崔力争, 胡平, 高伟.辐射、药物滥用、亚健康[M].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2011:101-109.

[2] 刘英民.传染病的防治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13) :59.

临床微生物学 篇5

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人才,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创新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课程设置,改革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 者:郭庆合 宋志善 张忠新 邢志广 王明永 张晓琴 作者单位:郭庆合,宋志善,张忠新,王明永,张晓琴(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河南,新乡,453003)

邢志广(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新乡,453002)

临床微生物学 篇6

摘 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

R-4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基础专业课之一,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近年来,随着医学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如多重耐药菌的层出不穷、新病原体不断被发现以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革新等,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地位愈来愈凸显出来[1]。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在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临床第一线的亲身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将学生培养成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检验科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这门课程,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旨在与同行交流探讨。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其内容须具有针对性、重点性和适用性。一本厚重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材,内容多达30章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既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岗位的任职要求,也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从医院的临床实践出发,该课程对学生需具备的能力目标包括:能正确评价、处理、运送和保存标本;能正确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能正确操作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敏感试验。因此,人卫版第五版教材2、3、4、5章节的内容贯穿了整个临床微生物检验岗位的工作,明确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常规的操作方法、操作规范及相关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此外,第1章的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意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和无菌操作意识。在医院实际工作中,操作具有强烈感染性的微生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处理原则操作,例如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废弃物丢到指定地点、器皿的消毒灭菌等,以避免医院实验室的污染,保证实验室安全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就理论教学而言,本章内容多为一些条条框框,虽为重要内容,但学生兴趣不大。因此要想学生提高意识,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授课老师在授课中,应选择一些具有强烈现实意義的安全事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树立严格的安全意识。从第6章起,则是分别介绍每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检验程序。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临床实践,将临床上常见的、具代表性的菌种为学生明确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突出,事半功倍。例如临床上常见的分离得到的球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每种微生物致病性的讲解,以及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的区分。因为临床操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分离出致病菌,帮助临床医生找出病因,每种细菌随着寄生部位的不同,其致病性也会发生改变。例如,从皮肤表面分离得到的表皮葡萄菌为人体正常菌群,不具有任何致病性;但是若从血液中分离得到,则其就会致病菌。在医院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每种菌种的特征及致病性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往往会对特定标本中正常菌群与致病菌的区分混淆,不能有效的分离出致病菌,这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大忌,直接导致其检验工作没有任何临床意义。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教学齐头并进,不能忽视实验教学。这是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能快速进入角色,胜任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迫切需要[3]。教师应严格把关每堂实验课的理论教学时间,不宜超过整堂实验课时间的四分之一,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平板划线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大多数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初期操作时,都有双手发抖,接种姿势不正确,平板划破,线条似蚯蚓状的现象,需要带教老师安排时间集中训练,当标本量大时,则直接影响整个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工作效率。究其原因,则是学生在学校里的训练机会太少所致,平板划线远不是一堂实验课就能掌握的操作技能,因此实验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练习,实验老师指导的方式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熟能生巧。此外,实验教学中使用的标本应尽量贴近临床标本,避免使用菌种明确的单一标本,这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真实需求。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是从未知的非单一菌种出发,经过一系列的检验程序,最后分离出致病菌的过程,而非已知菌种,然后验证其特征、致病性的过程。因此要从课堂上培养学生从未知到已知,自己探索的意识,才能胜任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在分别对痰液、血液、尿液等标本微生物检验授课时,对从标本中分离出来的多种细菌,应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区分不同细菌的能力,尤其是正常菌与致病菌的区分,从其大小、颜色、光泽、气味等方面区分,使肉眼观察成为判断的第一步,为将来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自身素质

授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高低。给学生一滴水,就需要老师有一桶水的储备量。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程,教师的工作态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习惯都可能被学生继承下来[4]。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培养出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具有正确而熟练的操作技能,高度的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课堂紧密结合临床,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能真正适应临床医学检验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童明庆. 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若干问题[J] .中华检验医学杂

[2]黄静芳,易丽娴,孙中文,等.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3) : 29.

[3]曹文. 关于改革医学检验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 .检验医学教育, 2007, 14( 2) : 33-34.

临床微生物学 篇7

1 开展专题讲课

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大多按教材章节走, 章节间的知识点连贯性不强, 而临床诊断疾病时, 需要学生具有专题疾病的临床知识和思维方法。如讲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时, 有关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有结核分枝杆菌、链球菌属、脑膜炎奈瑟菌、流行性感冒病毒、肺炎支原体、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等, 所以医学微生物按照专题知识组织讲课, 讲课时应尽量减少教科书内容的重复, 重点以专题知识讲解并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外, 专题讲课时也可介绍一些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等, 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 进行临床病案式讨论

临床病案式讨论的意义, 在于训练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对临床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解决方法, 并促使学生复习所学过的理论知识[1]。学生的分析, 由于受临床经验限制, 常常停留于疾病的表面现象, 难于深究。通过病案讨论,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医学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认识, 从更深层次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病案式分析, 使学生对疾病的发生不仅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病案讨论, 还可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思维方式和更多的临床经验, 吸取教训, 开阔眼界, 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前将案例通知学生, 认真准备, 踊跃发言, 整个分析讨论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则起诱导、深化讨论和纠正错误的作用。这种临床病案讨论,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巩固课堂所学的作用。

病案具有真实、自然的特点, 病案教学可起到模拟直观的教学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结核杆菌”时, 先介绍案例:女性, 19岁, 近1个月来, 咳嗽, 痰中带血丝, 痰少, 多为干咳, 无胸痛, 但有明显乏力, 消瘦, 食欲不振, 盗汗, 自觉午后微热, 心悸。查体:T38℃, 慢性病容。实验室检查:查血WBC12×109/L, 分类:杆状菌3%, 分叶核61%, 淋巴细胞33%, 单核细胞3%, 血沉为70mm/h。X透视右肺尖有小块阴影, 边缘模糊。取咳痰行抗酸染色, 镜下见到红色细长弯曲的杆菌。思考: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菌是什么?还需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以确定诊断?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所致疾病如何进行特异性预防?通过病例讨论, 及早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提高其综合归纳与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中, 选择的病例要针对教学内容,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叙述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典型的病案分析更能使学生得到启发, 增强记忆, 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 进一步扩大其知识面。

3 双语教学

随着国际间医学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掌握疾病诊治的新进展显得十分重要。为此, 各高校已相继推行“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 不仅专业知识要精深, 而且外语水平要高。我们按双语教学占课程20%~50%的比例教学, 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比听说能力强的特点, 选取合适的教材。对于双语教学课程来说, 教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其教学效果。采用英文原版教材, 可以做到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保证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是“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不仅涵盖了科学的理性思维, 同时也包含了西方的人文精神, 因此,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从教学实践看, 双语教学能提高公共英语水平, 拓宽医学生的研究视野, 能为其临床病例分析提供更好的思路, 因此, 大多数七年制学生对双语教学持肯定态度。在初次使用原版教材的时候, 学生会对大量的生词和专业术语感到吃力。对此, 我们准备了中、英文专业词汇对照表, 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讲义, 让学生明确教学的重点和要求, 尽快让学生熟悉知识体系, 减少盲目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也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授课时做到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解释专业术语的普通含义与专业含义的区别与联系,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采用双语学习知识。在双语教学中, 我们也探求一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 如增加英语的临床病案讨论, 尽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培养学生主动使用外语表达的习惯。这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需要双语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 研究出更好的双语教学方法。另外, 学校也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提供各种多媒体、网络资源,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语氛围和学术交际活动。

4 网络辅助教学

随着医科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执业医生、执业护士考试制度和执业许可制度的建立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 使临床教学面临严重挑战[3]。一方面学生多, 病人少, 另一方面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配合教学的依从性差。在实践教学中, 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创新实践的条件, 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录像等手段, 将医学中大量的有形实体和抽象的概念、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同时生动形象的动画, 还活跃课堂气氛, 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为他们学会并运用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 临床思维能力是每一位临床医师的基本功, 要有更多的书本知识和训练机遇以满足实际需要。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 我们构建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注重对专科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临床分析诊断能力, 全面提升了其综合素质。

摘要:在医学微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临床病例, 使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提出解决方法。该方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 提高其学习兴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路, 薛小平.病案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3:66~67.

[2]曾蔚, 李婉宜, 杨远.《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236~237.

临床微生物学 篇8

1 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是在掌握基础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为学生提供研究性、设计性实验活动的环境, 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验形式。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开放性实验是在实验室开放的条件下, 已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实验设计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将阶段性、验证性实验变为连续性、综合性实验, 使实验技能训练呈系统性、自主性和开创性。开放性实验分为学生分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考核等阶段。

1.1 学生分组

开放性实验的机动性、自主性很强, 学生分组采取自由组合, 每组4~6人, 将学习成绩和组织能力较好的学生确定为组

肠内营养在外科病人营养支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这一技术的最新进展, 掌握其相应的护理措施, 提高护理质量, 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在外科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过程中, 重点是重视肠内营养的配制技术和注意事项, 避免污染;重视肠内营养剂输注过程中管道正在位、通畅、输注速度, 尤其要熟练掌握胃肠泵等先进仪器和新技术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秦环龙, 吴肇汉.肠内营养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

[2]蒋朱明, 吴蔚然.肠内营养[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内负责人。这种分组方式既有利于将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组织在一起, 形成凝聚力较强的团队, 便于分工协作;也保证了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能够和指导教师进行有效沟通。

1.2 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是开放性实验的核心内容, 指学生根据临床病例资料、标本来源和标本性状等, 作出印象诊断, 确定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 独立设计检验程序, 进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2]。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包括实验方法的名称、设计的原理及理论依据、实验材料、实验方案和方法、预期的实验结果、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例如, 学生设计的实验有“尿液细菌计数方法的改良”“关于一例食物中毒的细菌鉴定”“人胃幽门螺杆菌的分离培养”“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等。各组根据选择的临床病例或标本设计实验方案, 先组内讨论和论证, 然后提交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由教师主持, 各小组参加。在讨论中, 从实验理论、实验方法、思维创新和步骤严谨等方面评判各方案的可行性及优缺点, 并经修订和完善确定最终实验方案。

1.3 实验过程

各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制定出详细的实验进度表, 根据此表完成实验器材的准备, 标本采集细菌培养, 细菌的分离、纯化, 生化实验, 血清学实验, 药敏实验和实验报告或论文撰写等。

1.4 实验考核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 多以基本技术操作考核来检验学生的

[3]李元新, 李宁.肠内营养对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疗效的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3, 10 (1) :34.

[4]王昆华, 廖吉勋, 李达科.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5, 2 (2) :104.

[5]孙锦梅, 李幼生.肠内营养及其护理进展[J].肠内与肠外营养, 1998,

[6]曹伟新.临床营养新概念与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7]林丽娟, 林翎, 石铮.肠内营养管饲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1997, 12

[8]张小琴, 夏小红, 田美华.适合小肠节律运动的输注法[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0, 7 (4) :238.!

学习效果。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 主要根据各组对实验报告或论文的答辩来评定实验成绩。在答辩前, 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相互间的交流;在查阅文献资料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答辩会上, 每组推举一名学生主讲, 汇报实验目的、方法、材料、结果分析及讨论, 然后由教师对每位参与实验的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最后结合论文或实验报告的质量、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的参与情况, 作出综合评定。

2 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评估

将我院2002级检验专业82名本科生随机分组, 41人为对照组, 41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实验组在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完成基础性实验教学后, 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

2.1 成绩分析

在评价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过程中, 我们采用了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终考试成绩和实习考试成绩。成绩用SPSS 9.0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课终考试成绩为 (84.5±7.3) 分, 对照组为 (76.3±5.8) 分, t值为2.826, P<0.01;实验组实习考试成绩为 (86.7±8.2) 分, 对照组为 (79.0±8.8) 分, t值为3.139, P<0.01。2组成绩比较见表1。

注:成绩≥70分为优良

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比较可看出, 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课终考试和实习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学生反馈

为全面了解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 我们分别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终考试后和实习结束后, 以座谈会和问卷调查2种方式, 对2002级检验专业本科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普遍认为该教学法激发了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锻炼了查阅文献及其他各项综合能力。学生在准备论文答辩的过程中, 查阅资料、详细阅读教材的相关章节, 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了质的飞跃。答辩前, 各组认真讨论, 为答辩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答辩过程中,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注意到许多平时容易忽视的问题。

3 体会

3.1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 教师是主动者, 学生是被动者, 实验课只是对理论课的辅助和补充。其形式多为教师准备实验材料, 讲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生依葫芦画瓢, 机械执行。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 学生面对的仅仅是一份标本、临床病例或一个笼统的问题, 必须主动思考用什么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实验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等, 才能保证整个实验顺利进行[3]。由于实验结果是未知的, 实验过程是自己设计的, 实验是探索性的, 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学生从模仿者转变为主动者, 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巩固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验方案是开放性实验的核心。针对任何一个标本或病例, 要完成完整、准确的实验方案设计, 需要先熟悉理论知识并能融会贯通, 还需从网络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如疑似猪链球菌感染的病例, 在教材中对其检验的介绍很有限, 需查阅相关文献才能确定实验方案。通过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明白了方案中的每一次操作都是整个实验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会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因此,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自觉做到动作规范、操作严谨, 对有疑问的结果能主动反复验证。

3.3 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开放性实验中, 学生已知的仅仅是标本或临床病例, 标本的采集、实验器材、实验过程等都需要学生自己处理。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需分析标本的来源、性状和显微镜检查结果, 必要时需结合流行病学信息选择相应的培养基和培养方式;待细菌生长后, 需根据细菌的生长特性和菌落特征, 确立进一步生化和血清学实验方法等。总之, 每一步都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4 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首先, 开放性实验的开展要求实验室处于开放状态, 以便学生根据实验进程自由选择实验时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是顺畅的,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其次, 开放性实验是探索性、研究性实验, 每组选择的实验项目各不相同, 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 且一些问题可能是从未探讨过的。因此, 加大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压力, 促使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钻研业务, 掌握学科发展的趋势。

3.5 开放性实验教学需解决的问题

开放性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根据各组的实验进度自主安排实验时间, 带教教师不能全程监督指导, 少数自觉性差的学生可能缺席。另外, 考核通过实验报告或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 而材料的撰写和答辩主讲只局限于各组中的1~2名学生, 其余学生缺少锻炼机会。开放性实验为探索性、研究性实验, 实验材料多, 且组间存在重复性实验, 浪费现象较普遍。因此, 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指导,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实验;另一方面应建立科学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制度,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总之, 开放性实验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学生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临床常规检查工作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彩贞.关于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适应市场需求的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16) :105~106.

[2]王立霞.《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考试方法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5) :78~79.

临床微生物学 篇9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病例资源库,教学效果

医学微生物学检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往往忽视其他软指标的考察[1]。本课程的教学需要与临床充分接轨, 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临床相关知识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实践教学是其重要载体[2]。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 该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严谨性[3]。根据上述, 我们拟通过在实践教学中应用资源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项研究将为采用基于病例的实践教学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将对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的翻转式教学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对本校201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了初步实践教学研究, 证实所构建病例资源库适用于本课程的教学。

一、对象与方法

2013级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 共5个班, 每个小班30人。将对象进行了随机分组, 班级间学生的入学成绩和学习兴趣均无显著差异。随机选择了2个班作为平行对照班级, 3个班作为研究实施班级。对照班级采取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 授课老师先回顾理论课教学内容, 然随后导入实践课教学, 向学生讲讲授操作方法, 最后让学生操作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构建的病例资源库, 实施班级采取基于病例的讨论式教学法,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引导”的形式开展教学。课前从病例库调出病例提前分发给学生, 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相关材料预先温习, 上课再进行小组讨论, 在老师指导下确定检验方案, 随后让学生开展操作, 最后出具检验报告。

二、授课过程

以沙门菌感染检验为例, 课前从所建的病例资源库中调出“沙门菌感染检验”相关病例, 将班级学生分为7个小组, 每组4~5人, 将病例信息按照小组分发给学生。病例后面附有思考性问题:该患者可能是由哪一类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如何从微生物检验的角度进行鉴别诊断和微生物学检验?上课时按小组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教师指定或每组推荐1名同学对病例进行讲解, 提出该小组的检验思路和方法。实践课教学突出实验设计的综合性, 体现出实验具有探索性。每组标本事先不告知学生, 让其进行探索性检验。每小组利用病例讨论结果和实验室提供的材料, 设计实验逐步确定是否为上述的细菌。实验过程中小组内同学相互合作, 也相互进行监督。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这时组内同学先进行讨论, 真正无法解决时老师将参与组内讨论并给予指导, 但以启发学生的思考为主, 不直接告诉其答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授课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严格要求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束后, 授课老师对问题进行总结, 学生将实验结果以报告形式提交。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沙门菌感染检验为6个学时, 老师讲解和培养基配制为2学时, 细菌接种和结果鉴定各为2学时;对于基于病例的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计划为8学时, 课堂讨论和培养基配制为3学时, 细菌接种为2学时, 结果鉴定为3学时。

三、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对研究实施班级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表1) , 在收回的90份问卷中,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病例教学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增强了自学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效率。100%学生均认为基于病例的实践教学模式可有利于基础联系临床, 可很好地增强师生的互动。

相比而言, 对照班级的学生有95.8%渴望采取基于病例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基本上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起到良好的师生互动作用, 不能有效地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相结合 (表2) 。根据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渴望改变现有教学模式。

四、讨论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以操作技能为核心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基于病例的教学可起到将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作用, 使授课变得形象生动, 使临床思维明确、知识系统全面、师生互动增强, 从而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该教学模式目前较为受欢迎, 它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病例资源是实施病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其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 构建该课程的病例资源库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前期已构建了该课程的病例资源库, 将团队协作、沟通与交流、职业严谨性、分析能力、生物安全意识等指标的考察融入了病例之中。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增加职业严谨性, 同时让授课对象感觉到所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接轨, 这些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本课程的实践课教学中引入基于病例的教学模式非常可行, 它能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 而且也非常有效地增强了师生互动。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均有100%同学认为该模式可有效促进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和增强师生互动, 对照班级有95.8%的同学希望采用基于病例的教学模式, 其他指标的研究也发现该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根据构建的病例资源库, 通过病例教学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可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拓宽教师知识面。但该教学模式实施中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 例如:如何更好地用病例串联起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更好地通过病例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深入探讨;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需要花费时间让学生去熟悉、讨论、分析病例, 实验室的相应配套材料也需同步;此外, 授课对象为专科学生, 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 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还不太适应。上述问题均值得继续探讨, 但病例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应用的优势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李菁华, 史红艳, 刘永茂, 等.病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9) .

[2]李湘健.在实践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11) .

[3]杨惠聪, 林洁.检验科医患关系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 (6) .

临床微生物学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 ~ 2011 年在我院就诊, 临床诊断为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70 例。男38 例, 女32 例, 年龄17 ~42 岁, 平均28 岁。临床表现为下颌智齿冠周软组织红肿、疼痛, 冠周龈袋或者盲袋内有炎性渗出物或溢脓。所有患者不伴有颌面部间隙感染、淋巴结肿大或全身性疾病。未使用过抗生素或此前做过局部治疗;对四环素过敏者禁用。

1. 2 材料

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科用软膏 ( 商品名:派丽奥, 日本SUNSTAR株式会社生产) 。

1. 3 治疗方法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2 组均用5 ml的30 ml/L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盲袋各3 次, 隔湿、吹干。试验组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导入盲袋内; 对照组在冲洗吹干后导入1%碘甘油, 不添加其他药物。2 组均每日复诊, 按第1 次操作冲洗换药, 共3 d, 同时询问疼痛缓解情况, 并检查冠周炎症、张口度等。治疗期间均不口服抗生素, 不使用漱口水等口腔清洁用品。

1. 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 牙龈充血肿胀、疼痛消失, 盲袋无溢脓, 张口度正常。

显效: 牙龈充血肿胀、疼痛明显减轻, 盲袋内分泌物明显减少, 张口度有所恢复 (15 ~25 mm) 。

无效: 治疗3 d后, 局部症状无缓解或加剧, 全身症状明显, 张口度<15 mm, 出现间隙感染等并发症。

痊愈与显效者计为有效, 否则为无效, 计算2 组的有效率= 有效例数/总例数。本试验冠周冲洗、用药等临床操作由同一位医师完成;指标观察、疗效评价由另一位医师完成。

1. 5 冠周袋内细菌的检测

所有患者第一次就诊和用药3 d后, 采集每个位点的龈下菌斑涂片, 进行革兰氏染色, 置光学显微镜油镜 ( ×100) 下观察, 随机选5 个视野, 计数取其平均数, 作为细菌密度 (细菌个数/千倍视野) 。同时计数200 个细菌, 计算螺旋体、G+菌、G-菌 (不包括螺旋体) 所占比例, 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

1. 6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样本DNA进行检测

样本的采集:选取冠周炎患者盲袋最深位点 (病变位点) 取样。用无菌棉球隔湿, 干燥, 插入一根40号标准化灭菌纸尖直至牙周袋底, 静置20 s, 纸尖取出后置于含有1 ml PBS的EP管中, - 20 ℃ 冻存备用。细菌DNA提取: 取出保存的样品, 室温下溶解, 常规酚- 氯仿抽提法提取细菌DNA, 收集上清液, - 20 ℃ 保存备用。

引物设计: 本研究所用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根据细菌1 6S r RNA基因特异保守区域设计[1] (表1, 由大连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定量检测:反应体系为25μl, 反应条件: 50 ℃ 2 min, 95 ℃ 10min;95 ℃ 30 s、60 ℃ 30 s, 进行45 个循环。每次反应均设空白对照和标准品阳性对照。

1.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 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表2) 。

2. 1 革兰氏染色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微生物密度、螺旋体的比例 (%) 、G-菌的比例 (%) 均显著下降, 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试验组和对照组G+菌的比例 (%) 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各项微生物指标无显著差别, 治疗后2 组间差别有显著性 (P <0.01) (表3 ~6) 。

注: ① 组间比较P <0. 05

2. 2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将总细菌DNA重组质粒DNA连续10 倍稀释后, 进行real-time PCR, 获得标准曲线见图1, 根据标准曲线进行总菌量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总量 (经对数转换) 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 01) 。试验组、对照组组间治疗前细菌总量差别无显著性, 治疗后2 组间差别有显著性 (P <0.01) (表7) 。

注: ①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 <0. 01; ②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P<0.01

注: ①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 <0. 01; ②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P<0.01

注: ①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 <0. 01; ②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P<0.01

注: ①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 <0. 01; ②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P<0.01

3 讨论

智齿冠周炎是青年中最常见的牙源性感染性疾病, 由于牙萌出位置异常, 导致部分或全部牙冠被牙龈组织覆盖而形成盲袋, 食物残渣滞留, 为细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和繁殖条件, 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细菌毒力增强时, 可引起急性冠周炎发作, 如治疗不当, 还可引起间隙感染, 甚至危及生命。

注: ①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 <0. 01; ②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P<0.01

智齿冠周炎是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性感染, 早期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疗局限性智齿冠周炎的关键。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一种新型的牙周局部缓释药物, 在四环素类药物中, 其脂溶性最高, 渗透性好, 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2], 对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有效, 该药膏遇水变硬, 形成一层膜, 可在冠周袋或者盲袋内缓慢释放其药物成分, 长时间保持局部有效浓度, 发挥其杀菌抑菌的作用, 同时每支注射器只限一位患者使用, 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本组资料表明, 试验组通过盐酸米诺环素局部用药, 临床有效率达94. 29%, 与对照组 (74. 29%)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 , 说明局部应用该药治疗急性冠周炎, 有利于控制局部炎症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这与国内的一些临床观察结果一致[3], 也有研究表明盐酸米诺环素局部用药对于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患牙也有局部杀菌和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4]。

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盐酸米诺环素局部用药能够显著减低盲袋内微生物浓度、螺旋体的比例 (%) 和G-菌的比例 (%) , 同时提高G+菌的比例 (%) , 与对照组差别显著 (P < 0. 01) 。非特异性菌斑学说表明:口腔中有致病菌的存在不一定引起牙周组织破坏, 可能只有当致病菌数量达到某一域值时才会引起牙周组织不可逆损坏。Lyons等认为[5]混合菌斑中某一细菌的相对数量比绝对数量更重要。有研究表明, 在评价各种治疗措施对龈下微生物的作用时, 螺旋体的比例改变是重要观察指标, 螺旋体在混合感染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口腔内主要正常菌群成员之一的球菌, 其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 对于维持口腔生态平衡及维持牙周健康有重要意义[6 -7]。本研究结果表明, 盐酸米诺环素局部用药可显著降低盲袋内细菌总数量, 抑制螺旋体及G-菌生长, G+菌比例同时增加, 改变了冠周炎盲袋内的细菌的构成比。Eguchi研究[8]也表明:盐酸米诺环素局部应用可以降低牙周袋内的细菌总数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比例, 可同时缓解急性牙周脓肿的临床症状。

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定量检测和分析技术, 具有实时监测、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及反应后不需电泳检测等优点, 已逐步成为口腔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9]。本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混合反应体系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的浓度在101~107拷贝/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同时本研究应用细菌通用引物和探针成功检测了龈下菌斑细菌总量, 结果显示:盐酸米诺环素局部用药能够显著降低试验组盲袋内的细菌总量 (经对数转换) , 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 < 0. 01, 与革兰氏染色结果一致。

副作用:我们在整个临床应用过程中, 未见用药后胀痛等不良反应发生。这与国内、外的一些临床观察结果一致[10]。

4 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有效控制冠周组织的炎症, 缓解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 同时降低冠周袋内微生物的浓度以及改变G-菌、G+菌和螺旋体的构成比,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也支持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局部应用, 可以减低冠周盲袋内细菌总量, 从而有效控制冠周感染, 上述结果证明急性局限性智齿冠周炎可选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药治疗, 使用方便, 疗效较常规冲洗有效, 同时安全可靠。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效果和冠周袋内细菌的变化。方法:选择第三磨牙急性冠周炎患者70例, 分为2组 (n=35) 。盲袋内冲洗后试验组盲袋内导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导入碘甘油。观察临床疗效, 同时进行冠周袋内细菌革兰氏染色, 观察细菌浓度和螺旋体、G+菌、G-菌所占比例的变化, 对盲袋内细菌总量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4.29% (P<0.05) 。治疗后2组细菌浓度、螺旋体比例、G-的比例均显著下降 (P<0.01) , 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 (P<0.01) 。2组G+菌的比例 (%) 治疗后上升 (P<0.01) , 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后2组细菌总量 (经对数转换) 均下降 (P<0.01) , 试验组少于对照组 (P<0.01) 。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有效控制冠周组织炎症, 缓解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 同时降低冠周袋内微生物的浓度以及G-菌和螺旋体的构成比, 说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以有效控制冠周感染。

关键词:冠周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实时荧光定量PCR

参考文献

[1]Shelburne CE, Prabhu A, Gleason RM, et al.Quantitation of Bacteroides forsythus in subgingival plaque comparison of immunoassay and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J Microbiol Methods, 2000, 39 (2) :97-107.

[2]张贤华, 吴织芬.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缓释剂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 30 (2) :140-142

[3]卢彤.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碘甘油治疗智齿冠周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5) :152-153.

[4]张昀, 李东, 刘双云, 等.Vitapex、派丽奥联合治疗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病例的疗效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 (1) :121-122.

[5]Lyons SR, Griffen AL, Leys EJ.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for Porphymonas gingivalis and total bacteria[J].J Clin Microbiol, 2000, 38 (6) :2362-2365.

[6]朱丽芳, 郑瑜谦, 闫福华.不同牙周状况龈下菌斑中齿垢密螺旋体的分布[J].口腔医学研究, 2010, 26 (1) :67-70.

[7]邬春兰, 蒋建群, 雷建强.牙龈卟啉菌和牙垢密螺旋体在不同深度牙周袋内的分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9, 19 (7) :376-379.

[8]Eguchi T, Koshy G, Umeda M, et al.Microbi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eriodontal abscess after treatment detected by Pado Test[J].Oral Dis, 2008, 14 (2) :180-184.

[9]Nonnenmacher C, Dalpke A, Rochon J, et al.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bacteria in periodontal patients[J].J Periodontol, 2005, 76 (9) :1542-1549.

上一篇:外部经济论下一篇:劳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