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整形术

2024-05-28

子宫整形术(精选六篇)

子宫整形术 篇1

关键词: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宫颈成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5年09月至2011年09月期间, 共开展了2000例子宫切除术, 其中135例改良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宫颈成形手术, 患者平均年龄49岁, 均已婚生育。子宫病变分别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血等, 术前均行宫颈排癌检查, 特殊情况下行诊刮术排除子宫内膜癌变。术前排除腹腔镜手术禁忌如严重心肺疾病、过度肥胖、巨大子宫 (>12周) 。

1.2 手术方法

1.2.1 麻醉方式, 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1.2.2 手术操作步骤 取脐孔下缘纵形切开10 m皮肤切口, 气腹针穿刺进腹腔, 注入二氧化碳气体, 使腹压达13 mm Hg, 穿刺10 mm鞘卡进腹腔镜, 在腔镜引导下分别穿刺脐髂连线外1/3处5~10 mm鞘卡进器械, 安放举宫器上举子宫, 用双极电凝或超声刀分别钳夹电凝双侧子宫园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根部并剪断, 钳夹钝性游离宫旁疏松组织, 剪开膀胱反折腹膜, 下推膀胱至宫颈峡部, 暴露子宫动静脉, 用2号薇乔线体外打结, 形成套圈推入腹腔, 从子宫底部套入宫颈峡部, 但不收紧, 在腹腔镜引导下, 术者经阴道钳夹宫颈上下层, 根据宫颈大小选择宫颈旋切器型号, 行机械顺时针旋切宫颈移行带、宫颈黏膜、宫颈纤维组织、保留宫颈筋膜外层厚度约0.5 mm。取出旋切器及切除组织, 随拉紧套扎线圈, 并再行套扎加强2次打结, 剪除线头。扩大一侧腹壁穿刺点, 在腹腔镜引导下进电动旋切器旋切宫体组织至宫颈骶主韧带上缘, 取出碎块宫体组织后修剪宫颈残端多余组织, 用双极电凝止血宫颈残端。查无渗血, 使宫颈残端呈蘑菇头状取出器械, 排出腹腔气体, 分别缝扎脐孔及腹壁大切口1针, 创可贴敷盖伤口后, 用2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并关闭宫颈外口, 形成新小宫颈。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90 min, 平均出血量约 (150±20) ml, 无一例大出血或周围脏器损伤。术后6 h下床活动, 术后1~2 d肛门排气, 术后3 d体温均未超过38.5℃, 术后应用抗生素2~3 d, 术后5 d拆线, 均甲级愈合。

2.2 随诊术后3月复诊, 宫颈表面光滑, 外观正常, 术后半年至1年后复诊, 性生活满意, 宫颈周围组织软、弹性好, 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优点:

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既防止宫颈残端癌发生, 又能保持盆底阴道等完整性;保留了部分宫颈组织, 保留了宫颈周围重要感觉神经对性生活有重要作用[1]。

该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 有术后排气早、下床早、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同时, 维持了盆底正常组织结构, 完全彻底切除了宫颈鳞柱状上皮组织交界和移行带周围的宫颈组织, 防止了宫颈残端癌发生[2], 对宫颈肌瘤、宫颈肥大、宫颈纳囊、宫颈内膜异位灶、宫颈裂伤均能治愈[3]。

该术式杜绝了经典标准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 如宫颈峡部残端出血、宫颈组织旋切不全, 宫颈管残端出血缝扎不彻底等, 具有明显的优点[4]。

3.2 该术式注意事项。

旋切宫颈不能偏离, 否则伤及宫颈周围脏器。套扎线头要留长, 防止滑脱引起大出血。膀胱下推要充分, 避免套扎及电凝止血伤及膀胱输尿管等, 旋切宫体力度要小, 避免伤及盆腔脏器。

总之,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均寿命延长, 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越来越多, 该术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阴道穹窿的完整性和弹性, 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有效地缩短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宫颈再成形是一种理想术式, 并遵循和倡导了现代妇科微创技术理念[5],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兰.女性盆底结构新概念完全.妇产科杂志, 2005:129-130.

[2]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06-310.

[3]刘惠敏, 周桂菊, 李新玲.宫胎腔联合诊治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安徽医学, 2009, 30:761-763.

[4]娄晓春, 张新选, 等.宫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改良术式探讨.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 20:75-76.

子宫整形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9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子宫颈冷刀锥切及成形术的患者, 年龄33-52岁, 平均年龄 (43.5±10.5) 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下活检。

1.2 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者均符合子宫颈冷刀锥切及成形术的手术指征: (1) 阴道镜或宫颈细胞学检查提示为CINⅢ、CINⅡ、CINⅠ的患者; (2) 阴道镜检查阴性, 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 患者对检查结果存疑虑的; (3) 病灶超出阴道镜观察范围包括子宫颈管等部位; (4) 阴道镜、细胞学和活体组织检查不符且无法解释其原因的患者; (5) 疑似宫颈腺癌、宫颈浸润癌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对阴道、子宫、宫颈及盆腔炎症进行控制后择期手术, 术前行常规白带及阴道分泌物检查, 术前3天每日冲洗阴道1次,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常规消毒, 铺巾, 暴露宫颈, 扩张宫颈管后, 在宫颈3、9点间质处注射止血水5mL, 于病灶外缘0.5-1cm处作一深约0.2cm的环形切口, 由浅入深逐渐向肌层内作圆锥形切除, 切除范围包括宫颈部分肌层、腺体和宫颈黏膜, 创面电凝止血后缝合。对宫颈外口进行重建, 以恢复宫颈的功能及解剖形态。常规凡士林纱布压迫止血, 切除组织常规进行病理切片检查。

1.4 观察指标

采用自体对照研究, 比较宫颈锥形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

2 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结果有较大差异, 阴道镜下CINⅢ29例, 宫颈锥切术结果分别为浸润癌2例, CINⅢ23例, CINⅡ3例, CINⅠ1例, 符合率79.31%, CINⅡ41例, 宫颈锥切术结果27例, 符合率65.85%;CINⅠ22例, 宫颈锥切术结果13例, 符合率61.9%。详见表1

3 讨论

宫颈锥切术是1815年LISFRANEE等首次用于治疗宫颈癌及宫颈感染的一种经典手术方法[2], 有着近二百年的临床历史, 一直以来在宫颈癌的诊断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3], 大多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均通过宫颈锥切术对病灶部位组织进行切除后行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随着阴道镜的出现, 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大多数宫颈疾病患者多采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来取代传统的宫颈锥切术, 对宫颈疾病进行诊断。而采用宫颈锥切术进行诊断的病例已逐渐减少, 为研究阴道镜能否取代宫颈锥切术进行宫颈疾病的诊断, 本研究选择本院92例患者采用两种方法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照, 其结果显示, 阴道镜下CINⅢ29例, 宫颈锥切术结果分别为浸润癌2例, CINⅢ23例, CINⅡ3例, CINⅠ1例, 符合率79.31%, CINⅡ41例, 宫颈锥切术结果27例, 符合率65.85%;CINⅠ22例, 宫颈锥切术结果13例, 符合率61.9%。存在较大差异。

宫颈锥切术较之阴道镜可以提供足够的标本、切除较大块的组织[4], 同时保留了切除标本的组织检查价值, 从而可最大限度的避免漏检, 该方法同时还具有治疗价值, 而且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的特点,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子宫颈冷刀锥切及成形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9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子宫颈冷刀锥切及成形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自体对照研究, 将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病理检查显示结果有较大差异, 阴道镜下CINⅢ29例, 宫颈锥切术结果分别为浸润癌2例, CINⅢ23例, CINⅡ3例, CINⅠ1例, 符合率79.31%, CINⅡ41例, 宫颈锥切术结果 27例, 符合率65.85%;CINⅠ22例, 宫颈锥切术结果 13例, 符合率61.9%。结论 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具有操作简单、实用及经济的特点, 对阴道镜下活检的不足起到弥补作用, 冷刀锥切及成形术可使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

关键词: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子宫颈成形术,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贺国强, 陈亦乐.子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l (1) :20.

[2]卡美璐.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3) :139.

[3]张洵, 李凌, 章史华, 等.官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评价[J].癌症, 2003, 22 (9) :994-996.

开放式鼻尖整形术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46例, 男85例, 女161例;年龄18岁~53岁, 平均33.6岁;根据解剖分型:A型32例, B型29例, C型47例, D型138例。鼻整形术后继发畸形者179例, 先天发育所致者6例;无鼻整形手术史者21例;鼻尖低平152例, 蒜头鼻畸形56例, 鼻尖过窄11例, 鼻尖过高29例, 鼻翼下垂8例。

1.2手术方法

(1) 麻醉方法:采用局部浸润 (2%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适量肾上腺素) 联合麻醉性监护技术 (MAC) [2]。

(2) 手术切口:采用开放式鼻整形切口, 即横过鼻小柱的Goodman’s切口、鼻小柱缘切口、鼻翼软骨下切口。

(3) 切开后, 在软骨膜上-骨膜下层次分离, 形成较为宽大的腔隙。显露鼻中隔软骨及鼻外侧软骨, 用D形刀切开鼻中隔软骨膜, 剥离粘软骨膜与软骨之间的粘连, 切取部分鼻中隔软骨备用 (注意在前方及下方至少要留1cm宽的软骨, 防止术后的鼻塌陷) 。

(4) 在耳前或耳后切开皮肤, 分离并切取耳甲腔软骨备用。

(5) 切除/不切除鼻翼软骨外侧脚的头侧部分 (视鼻翼软骨具体情况而定) , 利用切取的鼻中隔软骨插入两个鼻翼软骨内侧脚之间, 形成支撑移植物, 5-0的PDS线缝合固定。

(6) 行鼻翼软骨的贯穿穹隆缝合, 抬高鼻尖, 如仍有不足, 可采用耳甲腔软骨雕刻成盾牌样或伞状, 与鼻翼软骨缝合, 进一步抬高鼻尖, 并可向下延长鼻子。

(7) 根据病人鼻背及鼻根部情况雕刻e PTFE假体。

(8) 利用Jung’s假体植入钳将假体放置到实现分离好的腔隙, 将假体下端与两侧的鼻翼软骨外侧脚缝合, 固定鼻假体。

(9) 鼻小柱处切口用6-0尼龙线缝合, 鼻腔内切口用5可吸收线缝合。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作鼻翼基底的切除。

(10) 鼻腔内凡士林纱布填塞, 鼻背先用纸胶布固定, 再用铝制或印模胶支架固定。

(11) 术后2d换药, 去除鼻内填塞, 5d拆除鼻小柱及外耳处缝线。

2结果

246例手术患者, 其中有1例因穹隆部缝合不佳在术后1时出现假体感染, 1例在术后两个月在月经期间出现感染;均取出假体, 待6个月后再次手术修复成功, 2例鼻尖不对称, 1例鼻小柱偏曲, 1例向尾侧旋转不足, 也行二次手术修复后成功外, 余均外形良好, 随访3月~2年, 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

3讨论

鼻尖的支撑结构包括主要支撑结构和次要支撑结构[3]。主要支撑结构指的是:内外侧脚的大小形态和弹性, 内侧脚根部在四边形软骨尾部边缘的环绕包裹附着点和鼻翼软骨的头侧与侧鼻软骨的结缔组织附着;手术应尽可能不损伤或损伤后重建这些结构。次要鼻尖支撑结构包括:穹隆间韧带、背侧鼻中隔软骨、鼻中隔膜部、籽骨复合体、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和鼻嵴。虽然称为次要结构, 但有时其所起的作用却又是决定性的。亦应尽可能的少损伤这些结构。鼻翼软骨及与其相关联得的这些结构可被视为“鼻尖复合体”, 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而鼻尖整形术就是调整这个“复合体”局部的结构和它与鼻背之间协调性的手术。

手术选择开放鼻整形入路, 是因为通过这样的切口更容易对鼻尖的支撑结构进行解剖、分离和术中诊断, 更精确地进行软骨缝合和移植, 从而更容易获得鼻尖在高度、大小、形态和整体协调性的理想改变。

在手术的操作过程中, 穹隆间韧带多数会被打断, 鼻翼软骨的头侧与侧鼻软骨的结缔组织附着也会被损伤, 再加上东方人鼻翼软骨的固有特征:小、薄并且脆弱, 所以, 应在鼻翼软骨内侧脚之间植入鼻小柱的支撑移植物 (一般使用鼻中隔软骨) , 并将两侧的内侧脚与之缝合固定, 重建并加强所破坏的主要和次要支撑结构。内侧脚板的缝合也多数在此时完成。

鼻尖整形绝对不能忽视鼻尖上区的重新塑形, 当完成以上几项操作以后, 可以确定鼻背的高度, 在鼻背高度确定后, 假体的植入可能会影响鼻尖上区的形态, 处理时可将假体尾端埋置于两侧的外侧脚下方, 并利用缝合技术使之固定, 而外侧脚与侧鼻软骨、鼻中隔软骨之间的缝合则应考虑鼻尖是否需旋转, 向何方向旋转, 旋转多少之后来决定, 应该注意的是, 无论如何, 应该保证鼻尖比鼻背高1-2mm[4]。只有如此, 才能形成过渡良好的鼻尖上区来连接鼻背与鼻尖。

皮肤软组织对鼻尖整形的效果来说, 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总的来说, 东方人鼻尖处的皮肤软组织较厚, 能够较好的掩盖内部结构中不明显的不平整, 这是较为有利的一面, 但如果过厚, 则会因其顺应性较差而影响与支撑结构的贴附, 出现新的畸形, 这点在“蒜头鼻”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 此时可以适当剪除部分软组织以增加其顺应性, 不过这个操作可能会影响鼻尖部皮肤的血运, 应注意层次是在位于SMAS筋膜层的深部, 并且一定要适可而止。

鼻翼基底切除用于鼻下端过宽的病例[5], 还可进一步在视觉上缩小鼻尖, 使之挺拔秀气, 增强鼻尖整形的效果, 应根据情况选用;另外, 上颌部凹陷的病人尚需通过脂肪移植或假体植入来改善, 这些辅助操作都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鼻尖手术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牛永敢, 易成刚, 黄晓元, 等.鼻尖畸形的分类与整形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05, (5) :579-560.

[2]安刚, 张亚军, 鲍莉莉.两条医学概念名称翻译的建议[J].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9, 19 (9) :549.

[3]Johnson CM Jr, Toriumi DM.Open structure rhinoplasty[M].Philadelphia:WB Saunders, 1990.

[4]DJ Rohrich, JH Sheen.Aesthetic analysis.In DJ Rohrich, JH Sheen, GC Burget, and DE Burget (Eds.) , Secondery rhinoplasty and nasal reconstruction, St[M].Louis:Quality Medical Publishing, Inc.1996:11.

鼻内镜下鼻中隔整形鼻整形术再探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0 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3 年2 月至2015年8 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 例。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有19 例, 女性患者有16 例, 患者年龄为18-47 岁, 平均年龄 (31.6±7.5) 岁;观察组中,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0 例、15 例, 患者年龄19-48 岁, 平均年龄 (32.4±7.9)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 比较无明显差异, 可进行对比 (P> 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在患者左侧鼻中隔前切一C形口或者L形口, 将双侧黏软骨膜及黏骨膜剥离, 将方形软骨、犁骨、上颌骨鼻嵴、筛骨垂直板充分暴露出来, 然后将方形软骨切除, 修剪之后再将其放入黏软骨膜囊中, 并将犁骨、上颌骨鼻嵴、筛骨垂直板前下部去除[1]。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是在鼻内镜下实施的鼻中隔整形鼻整形术, 具体操作如下:1术前准备准备工作:医护人员在术前应该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正位、左侧位、右侧位、左斜位、右斜位、仰位、俯位照片, CT扫描患者鼻骨、鼻窦冠状位, 明确患者鼻腔结构情况及骨折的形状, 然后标记鼻中隔偏离距离。2手术操作:第一, 医护人员在患者鼻小柱前面中下1/3 交界处切一“V”形口, 并逐步向两侧延伸, 直至到大翼软骨前缘作弧形口, 同时贴着鼻外侧软骨膜、大翼软骨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 到鼻骨根部即可停止。然后将侧鼻软骨膜和鼻骨骨膜纵行切开, 将软骨膜分离开来。第二, 用手术刀分离软骨与鼻骨交界位置的纤维, 在鼻内镜下将鼻骨表面骨膜和颌骨额突表面骨膜分离开来, 对患者骨性鼻锥畸形情况进行观察。沿骨痂分开畸形部分的骨质, 抬起下陷部分, 压下或者凿平凸起部分, 端正鼻骨锥。第三, 用软骨刀切开中隔软骨和左侧鼻软骨交界处, 从切口处将鼻内镜插入, 将鼻中隔左侧黏骨膜、黏骨软膜分离开来, 同时分开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交界处、中隔软骨与犁骨交界处, 再将偏曲骨质两侧的黏骨膜剥离, 将偏曲的骨质和嵴突咬除, 将所有的骨片取下, 留作备用。若患者软骨下端脱位, 医护人员应该条状切除, 保证软骨下端能够回到中线位犁骨沟内。若患者软骨部分是“S”形偏曲或者“C”形偏曲, 那么医护人员应该进行楔形切除术, 保证鼻中隔软骨能够回到中位线。第四, 医护人员在鼻内镜下对患者鼻腔通畅情况进行观察, 如果患者出现下鼻甲肥大或者中鼻甲气化等异常症状, 医护人员应该在鼻内镜下实施鼻甲成形术或者中鼻甲成形术, 保证患者双侧鼻腔能够顺畅通气。第五, 冲洗术野, 对合软骨切口, 调整软骨椎形状, 保证两侧对称。第六, 对皮瓣进行复位, 再次对鼻锥形状进行观察, 如果仍存在塌陷情况, 那么医护人员应该将修正的软骨片或者中隔骨片植入凹陷处, 并用吸收线将骨膜和软骨膜缝合。第七, 若患者鼻梁塌陷明显, 而且自体鼻中隔组织不能满许填充需求, 那么就需要采用人工填充物, 将其修正后植入皮下与骨膜间。第八, 皮瓣复位完成后, 将切口缝合, 用膨胀海绵对双侧鼻腔进行填塞, 根据患者的鼻顶部情况, 填塞适量的碘仿纱条, 用打样胶固定外鼻[2,3]。

2 结果

由表1可以知道, 两组患者鼻腔总阻力差距较小, 没有可比性 (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要小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3 讨论

鼻中隔的形态对直接影响到鼻腔功能, 而且鼻中隔偏曲患者通常都有可能出现鼻尖部畸形、歪鼻等情况, 给爱美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如果鼻中隔偏曲患者伴有鼻尖部畸形, 还需要实施鼻尖部整形。其中自体软骨是最佳的鼻整形材料, 其不仅能够矫正鼻中隔, 而且还能增强方形软骨前下缘支撑鼻尖部的稳定性[4]。有医学专家对鼻内镜下鼻中隔鼻整形术的优势进行了总结:1在鼻内镜下操作, 能够清晰地将手术部位暴露出来, 矫正效果较好。而且还能同期处理下鼻甲肥大等结构异常的症状。2在鼻内镜下分离鼻骨骨膜的时候, 能够降低组织牵拉程度, 患者术后面部肿胀症状较轻, 而且能够迅速恢复。3能够充分将鼻前庭- 鼻小柱蝶形切口暴露出来, 同时还能对鼻背、鼻尖畸形进行矫正, 适应征比较广。而且切口呈V形在鼻小柱下段, 不会对外观造成影响。4在矫正鼻中隔过程中, 取下的软骨条及骨片等能够重建鼻梁塌陷, 规避了人工膺复物排异的风险, 而且经济实惠,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本院此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鼻中隔鼻整形术, 观察组患者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整形鼻整形术,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 (5.12±1.76) ml, 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 (20.09±4.56) ml, 两组数据差异较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这提示鼻内镜下鼻中隔整形鼻整形术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患者治疗所用时间为 (24.32±8.42) 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 (41.15±6.56) 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有文献资料显示[5], 患者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整形鼻整形术后就能创建正常的鼻周期, 大幅度改善了鼻腔加温、保湿、通气、除菌的作用。综上所述, 临床上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 应该首选鼻内镜下鼻中隔整形鼻整形术。

参考文献

[1]李娜.鼻内镜辅助下的鼻中隔-鼻整形术[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3, 27 (1) :8-9.

[2]王庭阔, 谭章梅, 翁文红, 等.鼻内镜下鼻整形术同期鼻中隔偏曲畸形矫正[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 8 (5) :277-279.

[3]朱丽, 李东, 康伟, 等.鼻内镜下复合鼻外伤的整形美容修复[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 19 (6) :403-406.

[4]李娜.鼻内镜辅助下的鼻中隔-鼻整形术[C].//2012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暨鼻肿瘤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62-164.

激光眼袋整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篇5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基本资料

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激光眼袋整形术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5.21±8.54)岁。所有患者都有非常明显的眼袋,且有减轻或者取出眼袋的要求,患者没有发现下睑皮肤松弛的情况。

1.2 方 法

我院使用的设备主要是京渝激光公司生产的SPLB200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器,使用经结膜路径法对患者的眼袋进行整形。方法如下:使用激光刀在患者睑缘下方3毫米且平行于睑缘平滑的地方,快速切开,一次暴露中、内、外三处的脂肪团,使用激光刀对这三处的脂肪团逐一切除。如果发生出血的情况,就用激光散焦之后凝固止血。然后覆盖睑结膜切口,并对其,无需缝合。但是脂肪断端和眶缘要平齐,尽量避免发生下睑内陷的情况。两侧眼角做好之后,要确保患者所有的血管已经凝结,对双侧进行检查,确保对称 [1]。

2 结 果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都在一周以内正常恢复外观,多数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上班,并且下睑没有出现出血、淤血等情况。

3 护 理

本次研究选取60例激光眼袋整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激光眼袋整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激光眼袋整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手术前护理

激光眼袋整形术患者手术前的护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1)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完成手术前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让患者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健康食品,增加患者身体的影响,以免在手术前发生感冒。患者在手术前要做好充足的手术准备,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同时做好面部的清洁工作。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手术前指导患者使用抗菌眼药水对患者的双眼进行冲洗,保持三次,对于精神紧张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在手术前肌肉注射10毫克的安定,保持手术的稳定性。(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要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以及安全性,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中可能给身体带来的不适以及手术结束后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为了让患者对激光眼袋整形术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客观对待手术效果,护理人员要全面细致、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亲切的安抚患者,耐心解释,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争取患者的信任,消除或者缓解患者紧张、疑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促使患者可以放心、安心的等待手术的到来[2]。

3.2 手术后的护理

激光眼袋整形术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常规护理、手术部位局部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1)多数激光眼袋整形术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都要进行冰敷,从而减少眼睑青紫的情况,但是仍然有少数患者的手术部位出现血肿情况。由于下睑组织比较松弛,且手术部位接近眼部,所以对手术部位进行长期的加压包扎不被患者所接受。为了促使切口下的组织可以正常愈合,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在手术结束后1周以内都要避免剧烈活动。并且,患者手术结束后还要服用5天左右的抗菌药物,眼部也要滴氯霉素眼药水,每天三次,尽量避免手术后的感染。(2)手术部位局部护理:患者手术结束后,要使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对结膜囊进行冲洗,减轻下眼睑的血肿情况。局部可以使用纱布条进行加压包扎。患者在康复期间要取半坐卧位,轻闭眼,在医用冰袋或者瞬时冰袋外部裹上一层塑料袋,防止冰水渗漏出来,将其覆盖在眼部手术切口的敷料上,对其进行加压冷敷30分钟左右,可以达到消除术后血肿、减轻疼痛的效果。(3)心理护理:患者手术结束后,产生的瘀斑、淤血、肿胀以及疼痛等都会大幅度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所以护理人员要鼓励和安慰患者。同时向患者进行解释,告知患者手术结束后的青紫和肿胀属于正常现象,同时叮嘱患者要严格遵循临床医生的建议,进行自我护理[3]。

3.3 健康指导

患者手术结束后的1周都要注意休息,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睡之前提醒患者少喝水,同时垫高枕头,避免过多水分积聚在眼睑部位,而发生不良反应。同时还要叮嘱患者在康复期间不要进行拎重物、弯腰等剧烈运动,以免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激光眼袋整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激光眼袋整形术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对眼袋进行整形手术,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中,没有患者发生感染,都属于一期甲级愈合,患者对手术效果和护理质量也比较满意。结论 对于激光眼袋整形术患者而言,在围手术期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地佐辛在美容整形术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美容整形术,镇静镇痛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美的心理需求, 美容手术越来越受到广大爱美人士的青睐。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的舒适度, 近年来局麻手术中常辅以镇静镇痛技术消除患者的恐惧和不良记忆, 达到整个手术的舒适无痛[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行眼、鼻部整形的局麻手术患者, 其中男52例, 女8例, ASAⅠ~Ⅱ级, 年龄20~58岁, 体重35~76kg, 既往无心、肺、肝、肾及出凝血障碍等重要器官疾病, 无麻醉药物过敏史, 术前血常规、心电图均无异常;术前禁食、禁饮6h。手术局部麻醉注射前静脉给镇静镇痛药。随机分为2组:A组 (n=30) 为地佐辛组, B组 (n=30) 为芬太尼组。2组手术方法基本相同, 2组间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未用术前药, 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通路, 鼻导管吸氧2L/min, 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消毒铺巾时, A组静脉缓慢注射地佐辛0.1 mg/kg, B组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1~2ug/kg, 2组均在15分钟后术者行局部神经阻滞 (1%利多卡因+1:40万肾上腺) 后开始手术。若静脉给药后患者SPO2<90%持续时间大于20s, 提示呼吸抑制, 加大氧流量, 必要时面罩给氧;若患者自诉疼痛明显间隔5min追加上述药量的?。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停止吸氧并观察5min, 无异常情况后送回病房。

1.3 观察内容

连续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直至清醒。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镇静镇痛的满意评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满意度;并记录围术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P<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

术中心率、血压、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总体镇静镇痛满意度比较

手术结束后, 两组患者总体镇静镇痛效果均优。A、B组镇静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比较

A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稳定, 无呼吸抑制;B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稳定, 有一定的呼吸抑制, SPO2低于95%时及时面罩给氧;B组呼吸抑制方面与A组有显著差异 (P<0.05) , 主要表现在头痛头晕、嗜睡、呼吸次数缓慢及胸壁强直。恶心呕吐方面A组优于B组, 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3。

3 讨论

如何消除患者在麻醉与手术中的不良记忆是现代麻醉提出的重要课题, 不仅应重视防止全麻的术中知晓, 还应重视局麻的无痛记忆, 这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2]。眼、鼻部手术属头面部手术, 手术医生的操作使麻醉医师远离患者气道, 处理干预有一定难度, 手术铺巾也可影响患者呼吸, 甚至有窒息可能。镇静镇痛药使用过多, 患者术中不自觉体动的危险随之增加, 因此应避免深度镇静。对于刺激强的手术局麻很难保证镇痛效果, 且患者过度紧张不能在术中持续平卧不动, 给术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围术期良好的镇静镇痛显得尤为重要[3]。

地佐辛属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 主要激动k受体, 对u受体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与同类药物相比, 地佐辛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 (与吗啡相当, 比度冷丁强5~9倍) 、副作用少、耐受性好、药物依赖性极低等特点;其镇痛作用长达4~6h;不易产生呼吸抑制;能使平滑肌松弛, 从而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本报告证实:地佐辛及芬太尼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头面部美容整形手术中。但地佐辛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痛头晕、嗜睡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地佐辛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嗜睡、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及其轻微, 不适为头面部美容整形手术中的理想静脉镇痛药。

参考文献

[1]乔岗, 王晓莉, 谭学书, 等.眼科局麻手术中辅助镇痛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 2008, 8 (7) :138.7-1389.

[2]于军, 何欣, 邵勇平.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在眼科局麻手术镇静镇痛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 2011, 2 (40) :210-2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子宫整形术】相关文章:

综合整形术05-01

瘢痕整形术05-31

眼睑整形术60例分析01-14

整形05-16

整形技术05-12

果树整形修剪范文05-26

中国整形医生范文06-04

果树整形修剪教案07-01

果树整形修剪基础07-01

果树整形修剪时期07-01

上一篇:识字兴趣下一篇:正确权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