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梳理

2024-07-01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梳理(精选四篇)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梳理 篇1

1.1 条件说

条件说亦称必要条件说, 根据条件说, “只要在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这种必要条件关系, 就可以认为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种观点从自然的物理观念上理解因果关系, 将一切对结果产生起了不可缺少作用的因素都看成结果产生的原因, 具有一定的直接性特点, 有利于人们具体寻找确定因果链, 能迅速地将未对结果起到必要作用的因素从原因体系中排除出去。

但是, 由于该学说在过于宽泛的范围内推求因果关系, 无限制地扩大了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 单纯的条件说不合理地扩大了刑事处罚范围, 失去了理论标准的意义。

1.2 原因说

原因说是在条件说的基础上作了修正, 主张把条件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条件, 一部分是原因, 对二者加以区分, 即把应作为原因的部分独立出来加以评价。

原因说为了限制条件说的不足而将诸多条件中的一个作为原因, 其他仅作为单纯条件, 这样的后果确实能缩小刑事责任的适用范围, 但是原因说也有自身的缺陷:①原因说未能阐明为什么仅将其中一个条件作为原因, 而其他的就不是原因?②原因说仅将一个条件认定为原因, 而为什么不能是两个或更多?③原因说提出的认定标准也是模糊不清的, 并且在实践中很难清晰运用、指导判定。

1.3 相当因果关系说

德国的生理学家兼刑法学家柯利仕在《论可能性责任之原因》、《论可能性与尽然性之概念及其刑法上之意义》等著作中, 运用德国当时民法上判断客观可归责性的因果关系的观点, 来弥补刑法因果关系条件说的缺陷。

根据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理论, 在众多的行为与违法结果之间, 判断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标准在于普通人的常识, 假如在通常情况下, 根据一般人的常识, 某个行为产生某种结果被认为是适当的, 那么该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说避免了条件说过于宽泛的缺陷, 又克服了原因说失之于抽象的弊端, 但何谓“相当”, 不同判断主体又可能各持一端, 难以作为客观公允的判断标尺。持本说者总体上均将客观的因果关系视为依“经验法则”而判断的对象, 而依所谓“经验法则”往往具有较大主观随意性。

1.4 客观归责理论

客观归责理论最早产生于德国, 是以过失犯罪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其理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制造不被允许的危险、实现不被允许的危险与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尽管它产生于解决刑法因果关系中疑难问题的需要, 但是这一理论是否只属于因果关系理论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且, 制造了“不被允许的风险”的判断标准也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英美法系因果关系理论评析

在英美刑法理论中, 某些被法律所关注的事实原因就是法定原因。在法定原因的标准问题上, 存在以下三种观点:近因说。此说认为, 近因就是没有被介入因素打破因果链的、当然地或者盖然地引起危害结果的事实原因, 该理论认定只有近因才是法定原因。预见说。此说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为标准来筛选事实原因作为法定原因, 假如行为人对某一结果有预见的, 就是法定原因;没有预见的, 就不是法定原因。刑罚功能说。此说认为因果关系理论的价值在于从许许多多因果关系中确定何种因果关系同刑事责任有联系, 所以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体现刑罚目的的刑罚功能。

由于英美国家有遵循判例的传统, 注重从既判案件中归纳和提炼处理因果关系的指导准则, 因此英美法系因果关系的认定通常与各种辩护理由结合起来, 其并非纯粹实体法上讨论的话题。

3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评析

3.1 传统理论

(1) 必然因果关系说。

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只有必然因果关系一种形式, 没有其他形式。因果关系表现为一种现象必然产生另一种现象, 表现为一种现象和其所产生的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

(2) 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

这种观点与必然因果关系说相反, 认为必然联系是因果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但是, 除此之外, 还存在着偶然的因果关系形式。所谓偶然因果关系, 是一种现象在其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中, 偶然地介入另一种力量, 最后造成某种结果。

3.2 理论新发展

(1) 新条件说。

新条件说强调以下几点:①作为条件的行为必须是有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行为, 否则不能承认有条件关系;②条件定式中的结果是具体的、特定形态、特定规模与特定发生时期的结果;③条件关系是一种客观联系, 与行为人预想的发展过程是否符合, 并不影响条件关系的成否;④行为是结果发生的条件之一时, 便可认定条件关系, 并非唯一条件时才肯定条件关系;⑤与前“条件”无关的后条件直接导致结果发生, 而且即使没有前“条件”结果也发生时, 前“条件”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⑥在因果关系发生的进程中, 如果介入了第三者的行为或特殊自然事实, 那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断。

(2) 双层因果关系理论。

双层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可分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在双层次的因果关系中, 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过程可以分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两个不同的阶段。源于英美法系的双层因果关系理论由于其产生的背景不同, 并不适用于我国:就犯罪构成的模式来看, 我国的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各要件之间彼此联系, 相互依存, 形成了犯罪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任何要件脱离了这一整体都将不再成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意义;此外, 在双层因果关系理论中, 法律原因的判断标准众说纷纭。

4 务实性的刑事归责原则

为兼顾中国刑法明文规定以及犯罪构成四要件作为通说的普适性, 对作为刑事责任根据的因果关系之确定, 应遵循先从客观方面“归因”, 再进入到主观层面“归责”的分析思路。所谓客观层面归因, 即对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 仅仅是确定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 是前提。具备此前提后, 再进入后一步主观层面的判断;而在这前一步的判断中, 通常的“条件说”便足以解决问题, 百花争鸣的各种学说常常导致乱花渐欲迷人眼, 难以作为客观、普适、实用的标准。

4.1 客观归因:条件式判断

首先, 判断是否存在刑法意义的危害结果。由于危害行为、法益及行为对象的多样性, 危害结果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不仅包括现实的侵害也包括侵害的危险, 不但可以表现为物质性结果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性结果, 不光涵盖目的结果也涵盖手段结果。

其次, 判断是否存在某种犯罪客观要件所规定的实行行为。我国刑法理论认为, “所谓犯罪的实行行为, 指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但该定义只是从形式上回答了什么是实行行为, 而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侵犯了法益, 没有侵犯法益的行为是不可能构成犯罪, 也就不可能是犯罪的实行行为。“不仅如此, 即使某种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性, 但这种危险程度极低, 刑法也不可能将其规定为犯罪, 这种行为也不可能成为实行行为。实行行为并不意味着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 而是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性的行为。某种行为是否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性, 应以行为时存在的所有客观事实为基础, 并对客观事实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 同时站在行为时的立场, 原则上按照客观的因果法则进行判断。”

最后, 判断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如无前者, 即无后者”的条件关系。在一行为直截了当地造成一结果或数结果的案件中, 行为与结果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十分简单明了。

需要指出, “条件说”划定了非常宽泛的因果范围, 而在中国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下, 即使具备客观方面要件下的因果关系, 也仅仅是判定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此前提成立后仍需进入主观层面——主体要件和主观方面要件的考察:犯罪主体方面, 尚需分析行为人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使具备该能力, 还须再对主观要件 (罪过) 进行完整考察,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以及行为所造成之危害结果, 是否存在罪过。

进言之, 刑法因果关系采取条件说, 为客观上判定“类型化行为”与“类型化结果”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标准, 但必须排除“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的情形, 才完整地完成刑事归责判断。

4.2 主观归责:罪过判断

中国刑法条文已然为刑事归责判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法、思路, 那便是第14、第15、第16条:

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结果——行为人是否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所致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具有认知态度, 两方面均予以肯定性回答, 方能成立罪过, 也才符合作为基本原则的主客观相统一;在“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承认上一步“客观归因”的前提下, 还得验证“明知” (希望或放任) ,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或者“过于自信”而“没有预见”——如果得出否定的答案, 则成为意外事件, 便不能将特定危害结果归责于行为人 (无主观过错便则无责任、行为无罪除非内心邪恶) 。

参考文献

[1]冯亚东, 李侠.从客观归因到主观归责[J].法学研究, 2010 (4) .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梳理 篇2

1.因果关系

1.1我国因果关系理论

在刑法中因果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严重危害结果的行为,损害了社会的结果。所有的行为是不是人与人之间,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从而实现刑法,结果造成自然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的结果。由于刑事罪客观方面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我国刑法学界,有两种学说的争议焦点,即“因果必然性”和“因果关系”。

1.1.1因果必然性说

因果必然性,是因果关系是必要的,或然的因果关系。必要性是有规律的,是不可避免的,在的结果的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果关系是指的可以是B的出现直接导致行为;和应急是不确定的,该行为导致加速或减速的动作,把事情与个性,是必然的一种形式。偶然因果关系指的是导致了A,A的结果和原因和结果,或结合B的行为,导致B.因果必然性的发生,是哲学和应变的应用的必要性的行为刑法规定,中国学者就提出的理论,赵秉志的批评,说:“不然应急是因为此前的必然原因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偶然性,不会出现,作为一个因果关系,这是不可避免的的因果关系为必然和偶然的,因果关系本身就是矛盾的。“

1.1.2因果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权变不包括因果按照必要的前提下发生,即在刑法的因果关系是一种行为是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可能的,而且这种行为必须与结果的规律,不切断一个现实的可能性的行为。提出的理论的标准是不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很难判断该行为是否包含下,这是很难判断的结果符合行为的规则,因为许多规则尚未知道和掌握所产生的结果”。此外,因果关系,过分限制的因果关系,量程范围,因此没有正确定义的刑事责任。此外,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被定义为“接触的内在本质”,所以因果关系和法律等同起来。

大陆法系的刑法1.2的因果理论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因果关系的哲学的一部分,二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在刑法在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的研究,以绕过偶然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理念,但“条件”,“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领域。

1.2.1条件

“条件”是由奥地利诉讼法学家格拉泽创立,由德国帝国法院的法官冯?布雷丰富和发展。“还有就是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的行为和结果,必须证明的结果,是必不可少的,即“不作为,没有结果”。“条件”的思路,具有同等重要的所有条件得到结果,扩大无疑成为了犯罪的范围,扩大了它的原因,极有可能会导致冤假错案的范围内。更严重的缺陷是隐藏在自己的运行机制:“使用的前提下思考排除方法,人们必须已经知道什么情况会导致什么,知道这些条件的原因和如何发挥作用,否则,病情理论无法操作。

1.2.2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现在是大陆法系的国家。德国克里斯,尊重,许多日本刑法学界和播放开始后,德国。为了确定根据这一理论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普通百姓的经验,这个时候从行为开始,结合各方面的因素一般人可以考虑和生活经验,可以得出实际发生的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并不是否认了“条件”,而是要“条件”显示出的条件之间的关系是前提,那么很大的限制,从提炼许多条件的原因。

1.2.3客观归责理论

客观插补是指一种判断链接的行为,结果,只有当行为损害保护的对象,并根据该结果的危险因素已引起人的行为,它可以具有与客观插补问题。客观归责理论的实质是根据刑法确立,以限制因果关系的范围。指向的对象可以是客观归责理论成果作为的法律责任,应受法律保护,而这个对象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危险的法律所禁止。此外,其危害行为,可能被列入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3我们在借鉴国外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国家

若干意见的理论,都是合理的地方,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特别是,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不是主观因素应出台,否则容易产生主观怪的错误。这是很容易犯错误。在理解和因果关系改善的过程中中国的刑法理论,还应该了解和掌握英美法系的理论,研究其合理之处,为中国的基准,以提高理论。

在美国刑法中,是“近因”,确立该法律的理由。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朱怀志说,是“不干预因素打破因果链,当然,还是概率造成的危害结果的原因。”“概率”是一种可能性,“当然”是指行为可以直接导致的结果。在“过程”的情况下,因果关系的认定是比较容易的,结果直接“原因”,“领导”作用的行为,即“因为”。在“概率”的前提,因果关系的判断是比较复杂的。

据美国“近因”,应该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所涉及的因素的行为是否有机会看到,其发生的概率不高,所以行为的开始是不会损坏的近因推进行为和损害,也导致如果没有因果关系,不是偶然的,是前进的行为是造成损害的原因发生的结果。二是看从所属的行为干预的第一幕,如果由先前的行为干预行为造成的,首先的行为是从,或反之的结果。这是因果关系的中国的刑法理论可以用来参考。刑法因果关系的多层次美国吸收结构,区分客观存在的损害结果,阐明了多个行为上发生损害结果的作用产生的各种行为,并拥有完善的因果关系理论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因果关系理论在侵权法和刑法的比较

2.1因果关系在侵权法和刑法在链接谈到刑法,让人联想到刑法和共同侵权行为的这一共同点内容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不仅起到刑法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起着在至关重要的作用侵权行为法的关键要素,以确定责任归属之一。因为因果关系是客观的基础上确定的刑事法和侵权的责任,因果关系的必然会议的关系,刑法因果分析和侵权法。在搜索的完善基于它们的异同的比较,在刑法理论中的因果关系的新思路,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

2.2不同的因果关系在侵权法和刑法

我们也希望看到不同点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这两个不同的目的。研究因果关系在侵权法是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程度,以确定更好,并确定在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保障犯罪嫌疑人为重,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不平衡。其次,在刑法和侵权法的关系,以确定不同程度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在侵权法只需要一个“高概率”的标准,并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刑律的,必须严格准确。由不同的三,归责原则既因果关系,侵权法可以是一个责任,也可以是无过错责任,但在刑法中,如果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行为损害本身没有主观过错指导,在这样的信念是什么类型的故障的考虑,同时也澄清是否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2.3对因果关系的侵权法关系理论模型

关于在刑法理论中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理论开发时间的侵权法较短,所以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与此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的英美侵权法,已经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因此,更对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意义的改善和发展。

一分为二。因果关系在英美法系的侵权法,提出了“二分法”的理论。第一个层次是关系到判断是否发生第二个层次,即基础后的行为和人,法官破坏行为实际上是基础概念,法律政策公正公平的法律价值判断是什么原因,是法律上的原因或近因。这是第一责任,那么不属于行为的法律原因被排除在外,这确保了由侵害人承担法律责任,但也有规律的客观性。这可以参考的因果关系在刑法理论,刑事法律制度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是重中之重,这种划分对定罪量刑的司法实践有益,也有利于司法公正和法制社会的权威的维护。在文献。在参考国外这一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被视为法律上的原因,相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也可能导致事实上作为补充的基础上,但它需要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或引入太多的主观因素在法律,将不利于法律的目的和进的价值和落实。

3因果关系在刑事司法实践

3.1在实践中因果关系的问题理论

近年来,有许多杰出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的因果关系,但不能提出结构理论完美,因果关系的理论似乎是一个瓶颈期。也许,正如一些学者所说:“法律会拒绝学习输入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因为有研究了很多优秀的理论,仍然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因果关系可能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在司法实践中过于重视因果关系,无论是律师,还是法官的定罪判决,注重因果关系,即存在“过分强调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一些社会不应该被制裁“的影响力极大的犯罪现象。因此,在这一现象的缺点,这种趋势正在逐渐被抛弃。有时,为了平息受害人一方情绪或平息社会舆论,没有过多的讨论,甚至忽略因果关系的问题,主观归责出现的趋势。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3.2因果关系理论

论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构建 篇3

犯罪构成体系有两大阶层, 即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客观阶层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违法事实, 主观阶层是为了确认责任排除事实。违法事实和责任排除事实一起构成了定罪要件。通俗的讲, 要判定一个人有罪, 首先要存在一个客观的危害事实, 其次再判断行为人的意识形态。那么如何确定危害事实是否构成刑法上的危害, 就需要利用因果关系的认定。因为必要构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才能认定为这一行为满足刑法上的危害。客观阶层包括客观构成要件与客观阻却事由。客观要构成件包括行为主体, 行为, 对象, 危害结果四要素。所以, 准确无误的确认因果关系, 是判定一个人是否造成客观上违法事实的重要因素。

二、传统因果关系理论

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分为必然所和偶然说。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只有当某种危害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 只有必然地或者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时候, 才能认为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之, 即使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偶然的联系, 那这里的行为也不是原因。另一种学说认为, 刑法中的联系还包括偶然因果关系。这种争论必然与偶然的做法, 在近年来不断受到抨击。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此不过多赘述。

三、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构建

大陆法系对于因果关系理论有三种学说。分别是条件说, 原因说, 相当因果关系说。其中条件说是以理论为基础, 是最早的因果关系理论。虽然有着直观性的特点, 但由于条件说将一切的危害行为都视为原因, 都具有等同的价值, 那么在认定上会出现偏差。原因说已经不被采纳, 在此不赘述。相当因果关系说在条件说的基础上提出, 分为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而折中说正好符合我国刑法一贯追寻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折中说主张以行为人认识到的和一般人所认识到的双重因素作为判断标准。如果行为人实施行为的时候能够认识到他的所为和损害结果, 而仍作为, 那么行为人就是故意实施犯罪, 就应当认定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对于行为人违法事实的认定及责任大小的分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案例中, 因果关系主要解决的问题有1.结果加重犯是否的成立问题2.故意犯罪的既遂还是未遂问题。3.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问题。在解决我国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时, 条件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同时运用会使得定罪量行更清晰。

在故意犯罪里, 条件说里的条件关系是指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行为发展历程从日常生活行为, 预备行为, 实行行为三种行为进行分析。日常生活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是零, 预备行为对法益有一定程度的危险, 实行行为对法益有现实, 紧迫, 直接的危险。日常生活行为即使产生了危害结果, 二者之间也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预备行为即使偶然产生了危害结果, 二者之间也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因为, 犯罪既遂为实行阶段的的犯罪形态, 只有实行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才是犯罪既遂的结果。预备行为即使导致危害结果, 也仍属于犯罪预备。条件说的直观性优点在我国因果关系明确的案例中可以采用, 但有两种情形难以处理, 此时就需要运用相当因果关系说来加以分析。

(一) 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况。

介入因素包括三种情形 (1) 自然事件 (2) 第三人行为 (3) 被害人自身行为。判断先前行为与最终结果有无因果关系, 存在介入因素时, 判断的三标准是:先前行为对结果的发生所起的作用———介入因素对结果发生的作用———结果。例予以说明。甲欲伤害乙, 将乙致重伤后反悔, 将其送至医院的途中遭遇地震致乙死亡。那么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有无因果关系?根据介入因素分析“首先, 重伤对死亡结果作用大, 有因果关系;其次, 地震很异常, 切断前面因果关系;最后, 地震对死亡结果作用大,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综上所述, 结论是甲的重伤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因关系。

(二) 被害人存在特殊体质。

若被害人存在特殊体质, 则不论行为人主观意识如何, 结论只有一个:存在因果关系。这是因为确定因果关系和承担刑事责任是两个阶段的不同问题。确定因果关系只是解决了犯罪客观要件的问题, 行为人是否承刑事责任, 还需看其是否满足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只有达到主客观相同意, 才能构成犯罪。例如, 甲打乙一耳光, 乙有血友病, 流血不止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此时要分析甲行为时的意识形态。如果甲明知乙有血友病, 想致其死亡进而殴打乙, 则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如果甲应该当预见而没有预见乙患有血友病, 则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甲无法预见, 那么乙的死亡则仅仅属于意外事件。

在刑法学上, 因果关系问题与定罪量刑密切相关。各国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更合理的使用方法。我国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国情, 一定会探求出更好的理论以保障刑法机能的实现。我相信, 我国的刑法理论研究一定会越来越讲求客观, 充分体现刑法的公正性和谦抑性。

参考文献

[1]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31.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梳理 篇4

1.1我国的因果关系学说理论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就是人所实施的造成了严重危害结果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的原因并非人类的一切行为, 而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才能达到刑法规制的范畴, 而其中的结果自然就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作为刑事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因果关系, 在我国刑法领域中, 主要争议的焦点有两种学说, 即“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和“必然因果关系说”。

1.1.1 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

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 是将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必然性是合乎规律的, 具有不可避免性, 在结果的发生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必然因果关系是指行为A的发生可直接导致结果B的出现;而偶然性是不确定的, 对行为导致结果起到加速或是减缓的作用, 使事物带有个性, 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偶然因果关系则是指行为A的发生导致了结果A, 而结果A又作为原因, 或是与行为B相结合, 这才导致了结果B的发生。必然偶然因果关系是直接将哲学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应用到刑法中来, 我国学者赵秉志对这一学说提出批判, 认为:“偶然性也是由于必然的原因起到作用之后形成的, 否则, 这种偶然性也就不能出现, 作为因果关系来说, 它还是必然的。把因果关系分成必然的和偶然的, 是与因果关系本身相矛盾的。”

1.1.2 必然因果关系说

该学说认为, 偶然性并不包括因果发生的根据, 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必要前提是某种行为具有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实在可能性, 且该行为必须合乎规律地产生结果, 不为另一个具有实在可能性的行为切断。这一学说提出的认定标准没有可操作性, “人们很难判断行为中是否包含着结果产生的根据, 很难断定行为导致结果是否合乎规律, 因为许多规律还并没有被人们认识和掌握”。另外, 必然因果关系说不当地限制了因果关系的范围, 从而不正确地限定刑事责任的范围。而且, 必然因果关系说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这样就把因果关系与规律等同起来了。

1.2大陆法系的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学说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哲学上因果关系的一部分, 二者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在大陆法系的刑法领域中, 因果关系的研究绕开了哲学上的必然偶然之争, 而是提出了“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客观归责理论”。

1.2.1 条件说

“条件说”是由奥地利诉讼法学家格拉泽创立, 由德国帝国法院法官冯·布里发展充实而来。“条件说”认为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则须证明行为对结果来说, 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即“没有行为, 则没有结果”。“条件说”主张, 给结果以影响的所有条件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的扩大的入罪的原因范围, 这样的说法扩大了原因的范围, 极有可能会造成冤假错案。其更为严重的缺陷还深藏在自身的运作机制中:“运用‘思维排除法’的前提, 是人们必须事先就已经知道究竟条件具备何等的原因力, 即知道这些条件如何作为原因 (之一) 而发挥作用, 否则, 条件理论就根本无法运作”。

1.2.2 相当因果关系说

“相当因果关系说”是现今大陆法系国家的通说。由德国的克利斯首创, 后得到德国、日本许多刑法学者的推崇和发挥。根据这一学说来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指根据普通人的一般经验, 从行为开始的这一时间点, 结合一般人所能考虑到的各方面的因素及生活经验, 是否可以得出现实发生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 “相当因果关系说”并不是否定了“条件说”, 而是以“条件说”论证的条件关系为前提, 进而以相当性加以限制, 从众多的条件中提炼出原因。

1.2.3 客观归责理论

客观归罪指的是将行为与结果联系起来的一种判断, 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危害了受保护的行为客体, 而且符合构成要件的结果中的危险已经出现, 由人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才可能有客观归责的问题。客观归责理论的实质是根据刑法的需要, 来限制因果关系的成立范围。客观归责理论中可以归责为行为的指向对象的结果, 首先应当是法律所保护的, 并且危害这一客体的行为造成了法律上禁止的危险。另外, 这一造成危害的行为, 可以归入承担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中。

1.3我国对国外刑事因果关系理论的借鉴

上述几种学说各执一端, 既有合理之处, 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因果关系属于客观范畴, 不应当引入主观因素, 否则容易有主观归罪的错误出现。这是极其容易犯的错误。在理解和完善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过程中, 还应该理解把握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理论, 研究其合理之处, 为我国理论完善提供借鉴。

在美国刑法中, 一般是通过“近因说”来认定法律原因。如著名学者储槐植所说, 就是“没有介入因素打破因果链条、当然或盖然地引起危害结果的事实原因。”“盖然”是指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而“当然”就是指一个行为可以直接的引起结果的发生。在“当然”情况下, 因果关系的认定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对结果起到直接的“引起”、“导致”作用的行为, 即为“因”。而在“盖然”的前提下, 因果关系的判断就相对复杂。

根据美国的“近因说”, 有两条原则应当遵循:一是要看之后介入的这个因素行为是否具有偶然性, 如果是概率不高的, 那么最开始的行为就不是损害结果发生的近因, 先行行为也就与损害结果不具有因果关系;如果不是偶然的, 那先行行为就是造成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二是看介入的因素行为是否从属于最开始的行为, 若介入行为时由先行行为引起的, 则先行行为就是结果发生的因, 否则亦然。这是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可以借鉴的。吸收美国刑法中多元层次的因果关系结构, 分清造成损害结果的客观存在, 理清多个行为存在时各个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所产生的作用, 对完善我国因果关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2侵权法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比较

2.1侵权法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联系

谈及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与刑法共同具有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内容的这一共同点, 因果关系不仅在刑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侵权行为法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是确定责任归属的要件之一。由于因果关系是刑法与侵权法确定责任的客观基础, 在分析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谈及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在比较探究其异同点的基础上为刑法中因果关系理论的完善寻找新思路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

2.2侵权法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不同之处

我们也要看到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不同点:首先, 两者的目的不同。侵权法中研究因果关系为的是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 更好的确定侵权人的责任程度;而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确定是以保护犯罪嫌疑人为重, 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避免在公权与私权之间出现不平衡的状态。其次, 在刑法和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所要确定的程度不同。侵权法中因果关系只要求“高度盖然性”的标准, 而在刑法中为保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必须严格精确。第三, 两者因果关系所采用的归责原则不同, 侵权法可以是过错责任, 也可以是无过错责任, 而在刑法中, 若确定两者有因果关系, 而这一行为对于损害结果本身的发生又没有主观过错的指导, 则在定罪时就要考虑是过失中的哪种类型, 还要理清是否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

2.3对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理论的借鉴

相对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 我国侵权法的因果关系理论发展时间还较短, 也因此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相比之下, 英美侵权法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因此对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更有借鉴意义。

英美法系中将侵权法的因果关系一分为二, 提出了“二分法”的理论。第一层次是判断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的发生是否有关, 判断出之后再进行第二层次, 即在事实原因的基础上依据法律价值观念、公平正义的法律政策确定哪种原因是法律上的原因或最近原因。即首先是归责, 然后再将不属于法律上的原因的行为排除在外, 这样既保证了侵权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又兼顾了法律的客观性。这一点可以借鉴到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理论中, 在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刑法体系中, 完善和体现公平正义原则是重中之重, 这样的划分是有利于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 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法律的权威正义。在借鉴国外这一理论时, 结合我国实情, 可以将法律原因视为基础, 在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的案件中也可以以事实原因为补充, 但这种补充必需要注意一个度, 否则在法律中引入过多的主观要素, 将不利于法律目的与价值的贯彻和落实。

3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因果关系

3.1因果关系理论实践中的问题

近年来有许多优秀的学者提出不同学说对于因果关系进行阐释, 但始终不能提出完善的理论架构, 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期。也许就像有的学者说的:“法学将更拒绝投入因果关系之研究, 因为已经有甚多杰出学说作此研究, 依然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因果关系可能是一个不解之问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司法实践中过于重视因果关系的判断, 无论是律师辩护, 还是法官定罪, 重心都落在因果关系上, 以至于出现“过于强调因果关系, 而使有些社会影响极大的犯罪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的现象。于是, 随着这一现象弊端的出现, 这一倾向渐渐被抛弃了。而有的时候, 为了平息被害一方的情绪或是平息社会的舆论, 不再过分讨论甚至忽视了因果关系这一问题, 主观上归罪的倾向随之出现。这些都是很不科学的。

3.2因果关系理论的完善

在司法实践中, 要解决上述问题, 并判断因果关系, 用实践检验因果关系理论, 首先要进行的是实行行为的判断。条件关系不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抽象的、一般的关系, 而必须是具体的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条件关系。因此对实行行为的判断应该先行;其次进行构成结果的判断。对于构成结果, 必须是刑法评价上有意义的危害结果, 即限于行为所直接造成的结果, 避免因果链条的无限扩大;最后进行法律因果关系的规范评价。即将因果关系现实地区分为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这一步骤即是将因果关系加入主观认识因素加以判断, 以此来对行为者的行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进行确定, 使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想做到理论上的完善, 实践中也要敢于尝试;而理论上的完善, 也要立足于现实。脱离的现实的理论架构只是空想, 是不可能真正做到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的。

参考文献

[1]侯国云.刑法因果新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郑泽善.刑法总论争议问题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3]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4]李大为.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J].法制与社会, 2007, (10) .

[5]周光权.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J].江海学刊, 2005, (03) .

上一篇:磷吸收量下一篇:二次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