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试验

2024-06-28

刺激性试验(精选七篇)

刺激性试验 篇1

关键词:温面散,皮肤刺激试验,家兔,新西兰

温面散系本院临床用于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以全生药粉末以酒调敷应用的纯中药制剂,为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按照中药外用制剂安全性评价要求,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1实验材料

1.1药物及试剂

药材(白芷80g、桂枝80g、僵蚕80g、全蝎80g、白附子80g),药材烘干粉碎成120目细粉,临床用量5g生药/d,由海安县中医院提供,用1.5倍60%乙醇调至稀糊状备用。赋形剂,乙醇,南京宁试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10608。硫化钠,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110516。

1.2动物

新西兰家兔16只,体质量2~2.2kg,雌雄各半,雌性无孕,由江宁县汤山青龙山动物繁殖场提供,生产许可证:SCXK(苏)2007-0008。

2实验条件

给药前后,实验家兔单笼用全价颗粒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室温20~23℃,湿度50%~60%。

3实验方法和结果

3.1单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3.1.1实验方法:取家兔8只,试验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分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于给药前24h,采用剪、剃及脱毛剂硫化钠将其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去毛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0%,约15cm×10cm。去毛后24h检查去毛皮肤是否因去毛而受伤,受伤的皮肤不宜作完好皮肤的刺激性实验,破损皮肤的制作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将去毛消毒皮肤划伤划一“#”形伤口,长宽均约5cm,以渗血为度,左右两侧皮肤的破损程度应基本一致。左侧去毛区涂温面散1g,右侧涂赋形剂作为对照,并用无菌纱布及无刺激性胶布加以固定。每只家兔单笼饲养。

3.1.2观察指标:给药24h后,用温水洗去残留的药物,去除药物后1、24、48、72h肉眼观察并记录涂抹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计算各组动物反应平均分值:反应平均分值=(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动物数,评价皮肤刺激性强度。

3.1.3评分标准和刺激性强度评价标准:(1)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红斑:无红斑为0分,勉强可见为1分,明显可见为2分,中度到严重红斑为3分,紫红色红斑并有焦痂形成为4分;水肿:无水肿为0分,勉强可见为1分,可见(边缘高出周围皮肤)为2分,皮肤隆起约1mm,轮廓清楚为3分,水肿隆起1mm以上并范围扩大为4分。最高分为8分。(2)皮肤刺激性强度评价标准:0~0.49分评价为无刺激性,0.5~2.99分评价为轻度刺激性,3.0~5.99分评价为中度刺激性,6.0~8.0分评价为强刺激性。

3.1.4实验结果:于去除药物后1、24、48、72h,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的涂药部位均未见红斑和水肿现象,与赋形剂组比较无差别。

3.2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3.2.1实验方法:取家兔8只,试验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分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于给药前24h,采用剪、剃及脱毛剂硫化钠将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去毛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0%,约15cm×10cm。去毛后24h检查去毛皮肤是否因去毛而受伤,受伤的皮肤不宜作完好皮肤的刺激性实验,破损皮肤的制作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将去毛消毒皮肤划伤划一“#”形伤口,长宽均约5cm,以渗血为度,左右两侧皮肤的破损程度应基本一致。左侧去毛区涂温面散1g,右侧涂赋形剂作为对照,并用无菌纱布及无刺激性胶布加以固定,每日1次,连续涂抹1周。并于给药4d后将破损皮肤组家兔背部皮肤作再次划伤。每只家兔单笼饲养。

3.2.2观察指标:于末次给药24h后,用温水洗去残留的药物,去除药物后1、24、48、72h直至第7日,肉眼观察并记录涂抹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按上述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计算各组动物反应平均分值:反应平均分值=(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动物数。并按上述皮肤刺激性强度评价标准对刺激强度作出评价。并观察涂抹部位是否有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等情况,记录其发生时间及消退时间。

3.2.3实验结果:在去除药物后1、24、48、72h直至第7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的涂药部位均未见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等情况。与赋形剂组比较无差别。

4讨论

刺激性试验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孵化用水为地下冷泉水,孵化期间水温9~14.5 ℃,DO 6.0~8.5 mg/L。试验鱼卵为涞源昌源渔场培育的4龄盛产亲鱼自然成熟后2013年11月3日所获的受精卵,共3万余粒,用作胚胎发育观察及本试验。

1.2 方法

将受精卵放入平列槽中流水孵化,每隔2 h观查胚胎发育,待受精卵30%以上发育到某一时期时,立即随机采卵50粒左右,剔除死卵、坏卵,放入500 mL烧杯中,加孵化用水200 mL,先用玻璃棒沿杯壁在距杯底3~5 cm处顺时针、逆时针各水平搅拌20次,搅拌速度2次/s,幅度以鱼卵随水流全部离底做漩涡状运动为宜,随后手握烧杯晃动10 s,晃动夹角不低于30°,频率为3次/s,最后用洗耳球(注意不要吸卵和撞击卵)在烧杯中部吸水,再用力放入,重复20次,使卵作上下翻转。将刺激后的卵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盆内静置孵化,塑料盆直径40 cm,内装孵化用水20 cm,每天用虹吸管吸出盆内水量3/4,加注等量新水(换水时切莫触卵,加水时吸管口贴紧盆壁缓缓流入),保证DO在6 mg/L以上。定期观察处理后的卵,72 h后计算弃卵率,依据弃卵率[1]得出不同发育时期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关系。

2 结果

七彩鲑鱼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且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弃卵率起伏较大,试验结果如表1、表2。

3 讨论

试验表明:七彩鲑的胚胎发育与虹鳟、大银鱼[2](张耀红,1997)等冷水鱼一样,各期对外界的敏感性不同。七彩鮭卵在胚盘形成阶段,吸入的水充斥在卵膜和卵黄膜之间,此时搅动、震动会导致卵黄蛋白溢出使卵死亡,从弃卵率达21.5%也表明了这一现象,因此吸水0.5~1 h的卵对外界刺激较敏感;进入卵裂期、囊胚期的卵比较稳定,生产上可以进行第一次挑卵;随后敏感性又增强,到胚孔封闭后期--体节分化期达到最高,弃卵过半,此阶段必须保证发育卵处于绝对安静状态;而到达发眼期时,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至最低,是发育阶段上的安全期,此时可以放心地进行检卵、消毒及长途运输。

试验期间,0.125 6 m2的塑料盆内放了50余粒卵,密度较小,加上每日定期换水,及时清除死、坏卵,没有出现水霉感染,避免了药物处理产生的误差。到了发眼期后,仍有2.9%的弃卵出现,这也说明敏感期之外的较强振动,胚胎也会有一定的感应性,因而无论何时运输都要避免强烈振动,必要时可采用一定的防护措施。

本试验虽确定胚孔封闭期-体节出现期为第一敏感期、原肠中后期为第二敏感期,但外界刺激致死的机理尚不清楚。虽然每次操作都固定同一人执行,但在搅拌、振动的力度、频次把握上尚有误差,对弃卵的判定标准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些都对最终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庆龙.金鳟和虹鳟繁殖与育种关键技术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张耀红.振动对大银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大银鱼孵化中敏感期试验观察[J].渔业现代化,1997(3):9-11

(收稿日期:2014-11-13)

刺激性试验 篇3

1 材料

1.1 药品

苦豆子总碱透皮制剂 (规格为500 m L∶25 g) 和苦豆子总碱制剂 (规格为500 m L∶25 g) , 颜色为浅黄色, 均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提供, 置棕色瓶内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

1.2 试验动物

日本大耳白兔12只, 雌雄各半, 体重为 (2.0±0.5) kg, 购自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 方法

2.1 单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2.1.1 动物试验前处理

试验前24小时用宠物脱毛器对用药区 (背部脊柱两侧) 进行脱毛处理, 去毛范围为3 cm×3 cm, 要求皮肤正常无破损。

2.1.2 试验过程

保定兔子, 将兔子背部右侧定为对照区, 左侧定为试验区, 每侧有前后两个区, 前面为完整皮肤试验区, 后面为破损皮肤试验区, 破损皮肤试验区用注射器针头划“井”字破口, 破损区面积为3 cm×3 cm, 划痕间距为1 cm, 以轻度渗血不伤及真皮为度。完整皮肤试验区的面积为3 cm×3 cm, 并用记号笔标记。将受试兔子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6只, 兔子右侧每个受试区给予纯化水0.5 m L, 左侧每个受试区A组给予苦豆子总碱制剂0.5 m L, B组给予苦豆子总碱透皮制剂0.5 m L (使用前摇匀) , 涂抹面积为2.5 cm×2.5 cm, 以两层纱布覆盖保护, 并用胶布固定。每只兔子单独笼子饲养。24 h后擦除受试物, 温水洗净, 分别于擦除受试物后10, 30分钟和1, 2, 24, 48, 72小时观察涂抹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情况, 以及上述变化的恢复时间和情况。按照表1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计算每个观察时间各组受试物及对照品皮肤反应积分的平均分值, 再按照表2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2.2 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参照参考文献[3]中的方法进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试验动物的处理方法同单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每天涂抹的药量为0.5 m L, 24 h后用纯化水清除残留受试物, 连续涂抹10 d。从第2天开始每次涂抹前剪毛, 24 h后观察结果, 并记录每天红斑及水肿情况, 同时观察涂抹部位是否有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 (或菲薄) 情况, 还要记录其发生时间及消退时间。在第11天于试验区皮肤采样, 甲醛固定液浸泡保存, 制作病理组织学切片。

2.3 病理组织学观察

皮肤采样时需将皮肤展开抻紧, 消毒刀片划开皮肤, 切下大小为1.5 cm×1.5 cm的皮肤, 将取下的组织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 24 h后更换固定液, 3 d后浸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 光镜下观察, 记录病理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结果见表3)

在单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中, 对照组无任何眼观及病理变化;苦豆子总碱制剂组的完整皮肤试验区眼观无任何变化, 破损皮肤试验区有轻微红肿现象, 属于皮肤破损后的正常反应, 观察168 h后破损皮肤恢复完全, 无红肿、变厚、色素沉着等现象。病理切片观察, 无明显病理变化。皮肤积分为0, 临床用药安全, 无刺激性。

苦豆子总碱透皮制剂组的完整皮肤试验区在除去受试物1 h后开始出现红肿反应, 在48 h内红肿反应明显, 之后红肿现象开始减轻, 逐渐消褪, 形成鳞片状皮屑, 120 h后红肿现象基本消失, 受试部位仍然有局部增厚现象, 皮屑逐渐脱落。168小时时皮肤外观无红肿、变厚现象, 无色素沉着, 残余部分皮屑。破损皮肤试验区反应与完整皮肤试验区基本相同, 到168小时时破损区结痂完全脱落, 皮肤愈合良好, 眼观无鳞状皮屑, 无色素沉积。

3.2 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在多次皮肤刺激试验中, 苦豆子总碱制剂组完整皮肤试验区和破损皮肤试验区眼观均无红肿、变厚和色素沉着等现象, 见233页彩图1, 与单次皮肤给药反应基本相同。病理切片观察可见, 表皮角质层增生, 脱落, 弹性纤维轻微水肿且无断裂, 毛囊结构正常。

苦豆子总碱透皮制剂组的完整皮肤试验区从第2天开始红肿, 用药区域表皮隆起;第4天时出现鳞片状皮屑, 见233页彩图2, 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脱落, 直到试验结束, 用药区域无色素沉积。病理切片观察可见, 角质层角化不全, 局部脱落, 裸露出棘细胞层, 棘细胞层变薄, 棘细胞水肿;皮肤真皮纤维组织水肿、断裂、分布疏松、粗细不均、着色深浅不一, 局部分布间隙变大, 可见单核细胞和红细胞浸润, 见233页彩图3;毛囊内充血, 小血管充血、出血, 毛细血管上皮细胞水肿, 腔内充血有淋巴细胞浸润, 见233页彩图4。

4 结论及讨论

添加透皮剂的试验组对机体的刺激性比未添加透皮剂的试验组刺激性大、药物吸收多。根据病理切片观察, 红肿主要由毛细血管和毛囊的充血、出血, 以及真皮纤维层纤维水肿等原因造成。对照破损皮肤, 涂药的破损皮肤红肿反应相对较轻, 无细菌感染, 伤口恢复得也较快, 证明苦豆子总碱有抗炎、抗菌作用, 与周重楚等[4]的研究结果相符。

在未添加透皮剂的试验组单次及多次给药试验中, 皮肤均无红肿、变厚和色素沉着, 证明苦豆子总碱制剂在临床上使用安全, 无刺激性, 这与张在平等[5]的试验结果相符。而添加透皮剂的试验组皮肤水肿、充血明显, 角质层脱落, 炎性细胞渗出较少, 证明苦豆子总碱可以刺激局部皮肤发生水肿反应, 但刺激性不强。

对照多次皮肤刺激试验中2个试验组的病理切片, 未添加透皮剂的试验组, 皮肤炎性细胞浸润较多, 纤维组织内红细胞浸润较多, 毛囊无任何病理变化;添加透皮制剂的试验组, 纤维层水肿、断裂、间隙变大;棘细胞层细胞层数变少、细胞水肿;毛囊内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症状明显。说明未添加透皮制剂的药物渗入皮肤的速度较慢、药量较少, 对皮肤的刺激是添加透皮制剂皮肤病变的初期, 对实质组织的伤害极小, 因此无任何眼观病变;添加透皮制剂的皮肤棘细胞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可能是因为药物刺激, 迅速转化为角质细胞。

本试验结果证明, 在苦豆子总碱制剂中添加透皮制剂后, 药物能够更好地渗透进入皮肤,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但由于透皮制剂与苦豆子总碱制剂混合后为乳浊液, 使用前需要充分混匀, 限制了透皮制剂的使用, 还需要研究促进二者互溶的问题, 使临床用药更加方便。

摘要:为了观察苦豆子总碱制剂及其透皮制剂体表用药的安全性, 并采用《化妆品卫生规范》 (2007年版) 规定的皮肤刺激性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制剂对皮肤无刺激, 苦豆子总碱透皮制剂对皮肤有轻度刺激。说明苦豆子总碱制剂及其透皮制剂外用安全。

关键词:苦豆子总碱,皮肤刺激性,透皮制剂,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苏利波, 张西臣.苦参抗寄生虫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 (6) :471-473.

[2]邹渭洪, 付成效, 毕津莲, 等.氮酮、丙二醇对湿疹喷雾剂中黄芩苷透皮吸收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 :32-34.

[3]孔福明.香妃夏露的皮肤刺激性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18) :189-191.

[4]周重楚, 高洪波, 孙晓波, 等.苦豆子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 1989 10 (4) :B360-365.

并不刺激的刺激政策 篇4

其实,降息政策本应在市场的预料之中。从去年下半年,就不断出现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悲观预期。从今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在下滑。尤其是最近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均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2012年5月PMI指数为50.4%,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出现了超预期的大幅下降。4月份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0.7%,显示工业品价格出现通缩。2012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525亿元,同比下降1.6%。新增贷款额从2012年3月的1.01万亿元骤降至4月的6818亿元,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政策可能出现调整,也并非没有征兆。2012年5月18日~20日,温家宝总理在武汉市进行调研时就提到,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适度预调微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原因致市场错愕

那么,为什么市场还会对央行的降息政策感到错愕呢?

首先,市场上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已经取得了共识,但是否需要采取经济刺激政策,仍然存在着观点分歧。各大机构纷纷下调了对今年GDP增速的预测。比如2012年4月,IMF下调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8.2%。更为悲观的预测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低于8%。即使低于8%,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了呢?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8%以上才算“及格”,其实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据说是因为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8%以上,才能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2008年政府匆忙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也是担心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工失业。

但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严重的失业,而是民工荒。企业的利润确有下降,但并没有出现连锁式的企业破产倒闭。往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能够达到10%以上,那是因为国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如今已经是全球经济衰退,难道中国还必须维持过去那样的增长率?

其次,即使要采取经济刺激政策,是否一定要采取降息政策,也始终存在着争议。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确实是一个高明的政策组合。中国目前的财政状况非常良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过1.5%,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不到20%,即使把地方的债务也包括进来,一般认为,中国的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也不过在50%到70%之间。

更难得的是,中国不仅财政状况良好,而且有足够多的投资机会。尽管私人部门的房地产投资在下降,但是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投资还热火朝天。包括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要继续进行。2010年政府就许诺要增加对水利工程的投资,但当时中国经济正面临过热的风险,现在在经济下滑的时候,不恰恰可以增加对包括水利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着力增加对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投资,抢占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制高点”。

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必须增加对民生工程的投资。在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时候,建设和谐社会变得更加迫切。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增加对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投资,要舍得花钱,真金白银的砸下去,砸得掷地有声,才能建设出一个和谐社会。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能够防止中国经济“硬着陆”,而且能够为调整结构创造适宜的机会。有如此坚实的财政政策为后盾,为什么还要发动货币政策的冲锋呢?

再次,即使实施了降息政策,就能够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吗?中国经济现在的状况很可能是,即使什么药都不吃,也坏不到哪里去,即使什么药都吃下去,也好不到哪里去。4月份银行贷款的急剧下降,似乎可以说明,不是信贷政策太紧,而是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太悲观。要想让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变得乐观起来,靠的是调整结构、开放服务业、减轻企业税负、提高居民收入。0.25%的降息就能让企业一扫愁容?

目前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是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历来对利率都不敏感。真正对利率的变化敏感的,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行业。假如这次的降息效果不明显,那是不是还要继续降息?在降息“强心针”的刺激之下,带来的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呢,还是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

降息两意图

揣测政府采取降息政策的意图,一是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二是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忧虑。欧洲局势风云突变,一时间,人人都在讨论希腊出局,甚至欧元崩溃的可能性。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去年,全球都在强调调结构,今年,各国都在议论保增长。但是,世界经济局势,仍没有到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坏。且不说希腊未必很快就会退出欧元区,即使希腊退出,也不代表着欧元解体。希腊退出,不过是欧洲的壮士断腕。再看美国和日本,至少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势头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冲欧洲衰退的影响。国际油价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回落,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多的喘息机会。

如果有一次降息,那刺激政策很可能不会止于这一次降息。之后,或許还会有其他的刺激政策。这对资本市场真的是很刺激,但对中国经济的长久发展来说,一点也不刺激。本来应该是文火慢炖的时候,突然改成了猛火煎炸。政策放松如果出现了“超调”,等待我们的将是焦黑焦黑的泡沫。

刺激性试验 篇5

我院门诊对正常孕妇孕36周始、有高危因素者孕34周始常规每周至少一次NST监测。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诸多因素能影响监测的结果, 假无反应型发生率较高, 监测的准确性降低。为了提高NST监测的准确性,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 研究结果发现, 可有效降低假无反应型的发生, 提高监护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6月产前接受NST监测的正常孕妇, 年龄18~34岁, 孕周36~41周, 无妊娠高危因素, 无内外科合并症, 无妊娠并发症, 无服药史等, 待其行NST检测后, 将检测结果为无反应型需重新复查的孕妇214例按单双号分成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 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孕妇复查前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仍按常规处理即到即做。

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1) 心理护理:告知有关监测方法、流程、重要性、影响因素、询问是否饥饿、有否自觉胎动及服药史。 (2) 无胎动感者嘱其在走廊里多走动, 待自觉有胎动再接受检测。 (3) 空腹或有饥饿感的孕妇予白馒头二两或100g巧克力服下, 30~60min后再检测。 (4) 孕妇卧于检查床上, 开机前先用声音刺激器 (声音强度为80d B) 置于距孕妇腹壁10~15cm近胎头处鸣响2~3s, 间隙数秒后重复鸣叫一次, 待孕妇自觉胎动后监测。 (5) 卧位选择:抬高床头30°取半卧位, 先翻身左右侧卧位转换后取左侧卧, 并轻推胎儿, 有胎动杂音后再固定探头开始描记, 检测过程中如基线不活跃则重复操作数次。 (6) 经以上处理监护20min如仍无反应型则延长监测至40~60min。

胎心监护NST判断标准见表1。

注:≥8'为有反应型, ≤7'为无反应型。

2 结果

两组孕妇复查结果比较见表2。分娩后新生儿窒息发生数及剖宫产数比较见表3。

3 结论

两组比较NST复查结果有明显差异, 观察组无反应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数两组无明显差异;剖宫产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4 讨论

胎心监护无刺激试验是产前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依据, 但诸多因素如孕妇心理、是否饥饿、孕妇体位、胎儿睡眠、监测时间过短、用药等均会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消除影响因素, 能减少假无反应型的发生, 提高监护的准确性, 为临床正确判断胎儿宫内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防止过度诊断胎儿宫内窘迫, 避免孕妇过早或多次反复住院, 间接挫伤孕妇顺产的信心和耐心, 造成不必要的剖宫产增多, 影响产科质量。所以我们作为一名助产士, 一定要改变原先随到随做的旧的监测模式, 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 提高监护的准确性, 为降低剖宫产率和提高产科质量而努力。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胎心监护无刺激试验 (简称NST) 准确性的方法, 研究影响NST结果的因素,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提高NST的准确性。方法:将接受NST检测结果为无反应型需重新复查的孕妇214例, 按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 107例为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复查, 107例为对照组仍按常规即时复查, 比较两组复查的。结果:观察组复查后仍为无反应型的为13例, 有反应型为94例;对照组复查后无反应型的为45例, 有反应型的为62例。两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复查后无反应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NST假无反应型的发生。

关键词:胎心监护,无刺激试验,假无反应,综合护理干预,准确性,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张立军, 李蓉.改进胎心监护探头的固定方法及其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12) .

[2]史亚平.围生期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5) .

刺激性试验 篇6

盐酸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菌DNA的复制。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性角膜炎。为了观察其用药安全,我们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多次给药的眼刺激性试验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药物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24.4mg/5ml/支,由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90401;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辅料溶液,由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90501;0.9%氯化钠注射液,由江西长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90212118。

1.1.2 实验动物

普通级日本大耳兔,2.0-2.5kg,8只,雌雄各半,由南昌龙平兔业有限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赣)2009-0001,合格证编号:00023;实验兔饲养在本所动物实验室,使用许可证SYXK(赣)2008—0005。

1.1.3 实验仪器

LYL-Ⅱ裂隙灯显微镜: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1.2 实验方法

(1)动物给药前眼检查

试验前24小时用1%的荧光素钠对每只动物的双眼进行检查,有眼睛刺激症状、角膜缺陷和结膜损伤的动物不能用于试验。

(2)动物分组

实验兔随机分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辅料溶液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

(3)给药剂量、频率

根据药品说明书,一次1~2滴,一日3~5次。因此本实验设为实验兔用原滴眼液滴眼,一次2滴,每日5次。

(4)给药方法

每只实验兔左眼滴入受试物2滴,然后轻合眼睑。右眼滴入生理盐水2滴做对照。给予盐酸左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辅料组给予辅料溶液。每日5次,每次给药间隔为1.5hr,连续给药2周。

2 结果

每日给药前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2、4、24、48和72小时采用裂隙灯对眼部进行检查,观察结膜、角膜、虹膜和其他损伤,并按表一进行评分。将每一个观察时间每一动物的眼角膜、虹膜和结膜的刺激反应分值相加得总积分,将一组的积分总和除以动物数,即得最后分值,按表二判断其刺激程度。

3 结束语

日本大耳兔的多次用药眼刺激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辅料溶液对兔眼结膜、角膜、虹膜等无刺激性,各组平均积分为0。结果见表三及彩色图谱。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辅料溶液对日本大耳兔眼无刺激性。

摘要:目的:观察多次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兔眼所产生的刺激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进行实验兔眼刺激试验,在给药前、给药期间、停药后按时间点用裂隙灯对家兔双眼角膜、虹膜、结膜进行观察,对损伤程度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兔眼结膜、角膜、虹膜等无刺激性,各组平均积分为0。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兔眼局部用药无刺激性。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兔,眼刺激

参考文献

[1]《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组:指导原则编号:[H]GPT-4,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3.

[2]王飞,封国峥,王春华.更昔洛韦原位眼凝胶眼刺激试验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4):67.

[3]袁素华,凌沛学,氯霉素及其主要降解产物滴眼液的家兔眼刺激试验[J].食品与药品,2007,9(2):25.

刺激性试验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7例, 女21例。患者年龄在37~78岁, 平均为 (51.7±5.9) 岁。患者病程在2个月~17年之间, 平均为 (7.5±2.4) 年。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且病情稳定, 均未处于应激或感染状态。

1.2.2 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有明显的心、肝、肾脏疾病, 高血压以及其他影响胰岛素分泌的疾病。同时, 排除1型糖尿病、应激状态时血糖暂时升高、继发性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

1.3 精氨酸刺激试验

所有患者试验前12 h时停药, 试验前一天的晚上8点后禁食;试验当天早7:00~8:00开始静坐约半小时。之后, 在患者一侧手臂的肘部经静脉留置针抽取空腹血样, 检测血糖 (FPG) 、胰岛素 (INS) 、血钾等;于另一侧注射20 ml 25%的盐酸精氨酸 (Arg) , 30~60 s内注射完, 并分别在注射后4 min于留置针侧采集血样, 检测血糖 (FPG) 、胰岛素 (INS) 、血钾等。

1.4 标本检测

血糖的检测采用葡萄糖-过氧化物酶速率法进行, 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血钾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实验前后血样指标的检测均由同一医生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 避免检测结果受到观察者主观偏移的影响。

1.5 不良反应观察

自行设计试验观察登记表, 收集患者试验过程中的症状, 如有无舌头麻刺感、口内金属感以及灼热感, 有无脉搏加快、血压升高, 以及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对不良反应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的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呈偏态分布者经对数转换成正态分布后统计分析。实验前后观察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受试者血糖、血钾的影响

对受试者精氨酸刺激试验前后血糖、血钾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 结果见表1。其中试验前FPG为 (8.82±3.14) mmol/L, 试验后FPG为 (9.25±4.08) mmol/L, 对试验前后比较, t=0.58, P=0.564>0.05, 试验并没有显著升高患者的血糖值;试验前INS为 (2.20±1.08) mol/L, 试验后INS为 (3.52±2.00) mmol/L, 试验前后比较, t=4.02, P<0.001, 试验显著提高了患者INS的水平;试验前血钾为 (4.21±0.50 6) mmol/L, 试验后血钾为 (3.96±0.35) mmol/L, 试验前后比较, t=2.84, P=0.006<0.05, 试验后血钾水平显著低于试验前。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8例受试患者均在注射精氨酸后出现短暂、轻微的舌头短暂麻刺、口内金属感以及灼热感, 但这些症状很快消失。其中, 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其中, 4例表现为胸闷, 3例出现头晕症状, 1例出现胸闷兼面部潮红的症状, 1例出现血压升高, 在进行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从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看, 持续时间在2 min以内的3例 (37.5%) , 持续时间在2~4 min者的3例 (37.5%) , 持续时间在4~10 min的1例 (12.5%) , 持续时间在10 min以上的1例 (12.5%) 。

3讨论

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临床对糖尿病的分型和治疗均需要根据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目前, 研究β细胞功能的方法较多, 有葡萄糖、非葡萄糖物质刺激及β细胞分泌其他物质功能的检测等[4]。目前, 尚没有一种检测方法能够全面反映β细胞的功能缺陷, 而β细胞功能受到INS敏感性和血糖等影响, 正确评估β细胞功能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其功能、诊断有重要意义。

精氨酸是一种非葡萄糖刺激物, 本身携带了正电荷, 能够通过阳离子氨基酸转运子2 (CAT2) 进行那个电荷转运, 并在进入细胞膜时将膜去极化。这将导致L型电位依赖性钙通道 (VDCC) 的开放,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 加速了胰岛素的释放[5]。因此, 可以将精氨酸用于β细胞功能的评估。

精氨酸刺激试验通过静脉快速推注精氨酸, 诱发快速INS的双相反应。第一相是在精氨酸刺激后短时间 (2~5 min) 内出现的INS快速分泌阶段, 大量的INS从胰岛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 血中的INS浓度快速升高并在短时间内下降;第二相是精氨酸刺激后INS合成增加, 并释放到血液循环, 反映了胰岛β细胞的合成和分泌能力。非糖物质精氨酸作用于β细胞的位点不同, 因而能够保留对β细胞的反应性, 且在DM高血糖的状态下仍能增加L-精氨酸转运体基因的表达, 增加载体蛋白的合成并提高其转运能力[6,7]。精氨酸刺激试验用于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 具有简单、方便、可重复性和规范性的优点。但, 当前关于精氨酸刺激试验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安全性的评价较少。

本研究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的安全性。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 对试验前后患者血糖、血钾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精氨酸试验后血糖没有发生很大改变, 试验前后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试验后患者的血钾显著降低, 试验后INS显著升高。通常, 精氨酸在兴奋胰岛β细胞、α细胞的同时, 能够快速释放INS和胰升糖素。而本研究结果表明精氨酸试验并不会快速增加患者的血糖, 对其病情没有很大影响。而INS在试验后显著升高, 能够起到动态保持体内血糖水平的作用[8]。而精氨酸试验并没有增加高血钾的可能性, 相反还降低了血钾水平。这可能与精氨酸刺激后胰岛β细胞快速释放较多的INS有关。有研究指出, 高水平的INS能够激活细胞膜上的Na+-K+-ATP酶, 使大量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从而抵消了精氨酸促使钾离子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的作用。可见, 精氨酸实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并没有显著增高血糖水平, 且降低了血钾水平, 是安全的。但也有不良反应发生, 主要表现为胸闷、头晕等症状, 但对症处理后很快得到缓解。其中, 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在4 min以内的所占比例最高, 为75%。可见, 精氨酸试验对患者不良反应轻, 且对症处理后很快消失, 即精氨酸试验是安全的。

综合以上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行精氨酸刺激试验总体是安全的, 尤其是对于高血糖患者。但也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发生, 应进行积极的对症处理。

摘要: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 观察血糖、血钾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后血糖没有明显升高 (t=0.58, P=0.564) , INS显著升高 (t=4.02, P<0.001) , 血钾显著降低 (t=2.84, P=0.006) ;部分患者表现出胸闷、头晕、面部潮红、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75%的患者不良反应在4min内消失。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行精氨酸刺激试验总体是安全的, 尤其是对于高血糖患者。但也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发生, 在进行积极的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在短时间内消失。

关键词:糖尿病,精氨酸刺激试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铁耘, 李秀钧.糖尿病诊治研究新理念.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 25 (4) :302-304.

[2]Greenbaum CJ, Mandrup PT, Mcgee PF, et al.Mixed-meal toler-ance test versus glucagon stimulation test for the assessment of beta-cell function in therapeutic trials in type1diabetes.Diabetes Care, 2008, 31 (10) :1966-1971.

[3]GredalC, Rosenfalck AM, Dejgaard A, et al.Impaired first-phase insulin response predictspostprandialblood glucose increment in pa-tientswith recently diagnosed type2diabetes.Scand J Clin Lab In-vest, 2007, 67 (3) :327-336.

[4]李光伟.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1, 21 (5) :225-227.

[5]刘湘茹, 程桦, 何扬, 等.精氨酸刺激试验与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对β细胞功能评估的比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 21 (3) :223-224.

[6]Del Prato S.Loss of early insulin secretion leads to postprandial hy-perglycaemia.Diabetologia, 2003, 46:M2-M8.

[7]Ryan EA, Lakey J R, Paty BW, et al.Successful islet transplanta-tion:continuted insulin reserve provides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Diabetes, 2002, 51 (7) :2148-2157.

上一篇:建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下一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