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主题活动

2024-06-20

英语主题活动(精选十篇)

英语主题活动 篇1

关键词:结对活动,合作,构词任务

一、结对活动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不管是在外语还是二语学习课堂上, 结对活动都被老师和学生们普遍使用。Kramsch and Sullivan就对结对活动一直持反对意见, 认为它只是一种从西方引进的洋方法而已。Nolasco and Arthur也警告老师们在大班里应谨慎使用此方法。Harmer列举了结对活动的一些优点:1.可以显著增加班级中每个个体的说话时间;2.允许学生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条件下独立地相互交流,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3.老师和部分小组在交谈的同时, 其他学生可以继续讨论;4.可以使学生学会共同承担责任;5.快且容易组织。

尽管结对活动拥有上述优势, 在使用pair work活动时, 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 课堂管理问题, 在大班里, 老师没有办法很好管理班级, 此种情况下pair work的优势则不能体现出来。其次, 在绝大多数外语学习环境中, 一些学生经常在pair work练习时使用本族语, 以至于pair work成为了学生们练习其母语的好时机。再次, 对结对活动要怎样选择与搭配才能促进更好更有效的学习问题至今仍没有明确的答案。

在早期研究中, Storch对比了个体学生和结对学生在二语语法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发现在语法准确度上存在混合效应。因此, Storch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语法项都能在pair work练习中获益。同时, 她也承认, 这种提高的准确度也可能是结对学生所花时间相对延长造成的。

在另一个研究中, Storch研究了pair work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对文章构造的有利影响, 这项研究发现, 在平均准确率上小组活动和个体活动的准确率只有轻微差异。尽管两组数据在平均值上存在明显差异, Stroch得出结论:pairwork有利于大部分学生, 因为它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 寻求或获取肯定、建议, 或帮助, 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在另一个类似的研究中, Kuiken和Vedder对比了两组丹麦高中生分别以单独和结对形式在听写任务上的表现, 定量研究数据显示, 两组并无明显差异。而对数据的定性分析显示, 结对小组对目标结构更为注意。

二、试验测试

(一) 测试目的

对以上结对活动在语法活动中有效性的不同结论进行验证。

(二) 测试对象

西南大学大一非英语专业的40名学生, 平均年龄18.5岁, 平均高考成绩110分。

(三) 测试内容

此次测验内容包括两篇学生熟悉的新闻题材类的词汇填空练习, 要求学生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四) 测试过程

学生被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两组:控制组14名学生各自独立完成任务, 最后交14份试卷;实验组26名学生自己选择同伴并以结对形式完成任务, 最后上交13份试卷。实验组的26人在测试前, 均对她们进行了培训, 使他们明白小组活动的意义和如何参与, 增强他们的课堂活动参与意识。在测试过程中, 笔者以做笔记的形式记录下了期间学生的交谈内容。学生被给予足够的时间完成此次任务。

(五) 测试结果

控制组完成此次任务的平均时间为16分钟, 实验组为21分钟。为了检验实验组和控制组间数据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运用了T检验。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分数明显不同于控制组。 (p=.001) 这表明:以结对形式完成此次任务的学生比独立完成任务的学生用词更准确, 表现得更好。虽然实验组所用时间略多于控制组, 这与之前Storch的测试结果不同, 结果显示结对组有更好的表现。而Storch之前的测试结果显示, 虽然结对组花的时间更多, 结果却和独立完成小组并无明显差异。

三、结论

此次测试的数据显示, 学生们以合作形式完成构词活动比独自完成活动效率更高, 准确率更高。这种差异要归因于结对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所起的积极作用。当学生们一起结对合作完成活动时, 他们能够交流更多的信息, 更多地唤起彼此的构词知识, 因此构词更为准确。然而, 因为此次测试受试数量较少, 并不具有广泛性。同时, 也有待于做一个结对活动和合作学习对学生构词能力是否具有长期有效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Kramsch, C.and P.Sullivan.Appropriate Pedagogy.ELT Journal, 1996, 50/3:199-212.[1]Kramsch, C.and P.Sullivan.Appropriate Pedagogy.ELT Journal, 1996, 50/3:199-212.

[2]Nolasco, R.and L.Arthur.Try doing it with a class of forty!ELT Journal, 1986, l40/2:100-6.[2]Nolasco, R.and L.Arthur.Try doing it with a class of forty!ELT Journal, 1986, l40/2:100-6.

[3]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ird edition) .Harlow, UK:Longman, 2001.[3]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ird edition) .Harlow, UK:Longman, 2001.

[4]Storch, N.Are two heads better than one?Pair work and grammatical accuracy.Syestem, 1999, 27/3:363-74.[4]Storch, N.Are two heads better than one?Pair work and grammatical accuracy.Syestem, 1999, 27/3:363-74.

英语角主题活动策划 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还正处在学英语的初步认识阶段。掌握的单词还算可以,但口语和听力还是很不乐观,这正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要原因。在我们学校有限的环境下,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更为有限,本次活动集学习,交流于一体,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全英式学习氛围。让他们刚开始接触英语,就爱上英语。

二,班级活动目标:1,班风建设;要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并找到学习的乐趣,开辟学习英语的好途径,同时为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2,品德教育;在活动过程中,不仅仅是提高英语水平,还要注重和他人沟通交流,平时的学习比较繁忙,同学老师之间很少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这次正是个好机会,在活动中相互帮助,不断进步。3,日常规范;4,一体教育;5,科技教育;6,能力培养;

三,班级活动内容:1,活动流程:自我介绍,辩论,森林演讲,娱乐互动,猜一猜,利用制作好的26个字母卡片,邀请在场观众组成若干个比赛小队,在不重复实用字母卡片的前提下组合拼写出最多的单词,组合单词最多 者为胜利方。(此环节考察大家单词的积累量和运用)

优化英语实践活动提高英语实践能力 篇3

关键词:英语实践活动;教材;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58-1

一、脚踏实地,基于教材的英语实践活动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其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另外,这套教材框架脉络比较清晰,提供了丰富的情景设置,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根据教材上提供的情景,开展英语实践活动。

牛津小学英语5B《Unit6 A PE lesson》A部分的语篇,它的话题是通过一堂体育课引出“按指令做动作”这一语言项目。此话题是以一堂体育课为背景的,通过不断的尝试对比,我发现这一部分的内容应该以在学生学习基础的命令用语后,把课堂从教室移到操场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模仿教材上的情景,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将教材上的基本用语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理解和充分的运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书本上的指令“Stand in a line, please.”“Put your feet together.”等的意义了解得更准确了,对Touch... with...这一句型中触摸的对象与使用的对象也不再混淆了,为学生对这一重点句型的理解上有了更深的实践体验。在实践中,我还发现,学生们不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这些固有的指令,他们还会不由自主地说出一些新的指令,也会向我求教一些新的句型,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教材的内容,开始有意识地想尝试用英语说更多的指令,表达更多的意思,这就是学生们自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二、有效拓展,源于教学的英语实践活动

新课标给了我们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权利,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以开放的视野,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实现课程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让拓展成为一种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充分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Unit9 The English Club》A部分语篇教学时,想以一个拓展内容结束语篇教学。课结束前,我出示了一则新闻: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决定开设以下几个俱乐,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到俱乐部中,在俱乐部里一展自己的才华。现开设的俱乐部有以下几个:1.Music Club 2.Book Club. 3.Sports Club 4.Art Club. 5.Science Club.6.Dance Club.请同学们填写好一份报名表,然后通过报名表说一段自我介绍,就可以加入该俱乐部了,赶快行动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写表格,然后用一段流利地话语来介绍。该片段的设计能够利用“学校新闻”这一方式,用有效的拓展,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感知和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实践者,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真正使课堂构建成为连接课文和生活的桥梁,真正实现课内和课外的沟通。

三、创新自主,成于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

1.根据节日,自行组织派对活动。

牛津小学英语5A《Unit4 Halloween》这一课文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往往想要了解西方的这个神秘的节日,也想要过一个这样的节日。于是我让孩子们提早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调查该节日的来历,风俗,搜索一些图片,制作成英语资料,然后在活动的同时贴在教室内,作为渲染气氛用,让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去安排好这次活动,教师只做指导调配工作。曾有一届的学生把这一派对安排成了三方面的内容: Kown time——用英语介绍该节日的由来,同时配以图片说明。Show time——学生自行设计该节日的服装,来了次服装秀。Game time——学生在游戏中流利地表达了We need... What do you like? I like...同时还学会了玩传统游戏“trick or treat?”孩子们在这样一种自主创新的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根据话题,自行组织演讲活动。

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话题内容开始丰富起来,小短文也逐步出现,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往往会感到有话想说,有话题想表达,所以他们也有这样一种意愿——开展英语演讲活动。在牛津小学英语5A阶段,学生们在学期末利用闲暇时间自行组织了一次演讲活动“Talk about our masks”,学生们一方面欣赏大家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面具,另一方面也在互相学习,谁能把自己的面具的特点说得更好,谁的英语表达能力更强。

3.根据学习,自行组织竞赛活动。

学生大多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所以在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以竞赛式的活动较多。如有情景表演活动,大家分组出情景题,学生分组抽签表演,最后请小评委们评出最佳表演奖与最佳话语奖。

当然,学生们自行组织的活动还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形式,教师在孩子组织的活动中要帮学生考虑活动的可行性、实效性等因素,才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发挥大家的创新自主能力,让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英语学习上最大的成功。

基于教材,脚踏实地;源于教学,有效拓展;成于学生,创新自主。通过这三种方式来开展优化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让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多方式的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的英语从课堂用语不断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译林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牛津小学英语5A、5B、6A、6B[T].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跨文化视域下校园英语主题活动设计 篇4

关键词:跨文化,校园,英语主题活动

一、项目的背景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 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颁布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 (2001—2020年) 》, 之后又颁布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总体目标, 提出将重点实施“八项工程”, 加快建设“四个强省”。其中包括“文化传播工程”和“教育强省”这两项。建设文化大省、繁荣先进文化,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全省上下一致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 全国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在某一些领域形成自身的优势和品牌, 使其在师生心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从而进一步扩大学校的文化影响力, 提升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使学校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项目的现状

随着网络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英语的用途愈来愈广泛。过去重语法、轻实际运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了。2009年, 教育部重新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明确指出,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校园英语主题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之一, 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外英语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但如何在活动中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促进英语与专业学习相互联系与渗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是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三、项目的实施

“跨文化” (Cross-culture) , 是指在交往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 而是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简言之, 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本项目指校园英语主题活动中, 具有汉语文化背景的我国学生与具有英语文化背景的美国师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根据学生活泼、爱表现的特点;利用专业特色;考虑学生基础差、兴趣低、缺乏真实的涉外交流环境的因素, 采取如下步骤:

语言培训:熟悉英语文化中特有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英语应用能力。

环境模拟:将在英语文化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困难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学会处理这些情况和困难的方法。

活动方案设计:结合学生特点, 利用专业特色, 设计各专业英语主题活动方案, 使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学以致用, 提高活动参与度与兴趣。

创设真实涉外环境:除了已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外, 还要不断拓宽渠道, 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争取安排更多的涉外交流活动。

四、校园英语主题活动系列——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涉外活动系列:美术系:装饰艺术专业学生在河坊街或西湖的著名景点介绍中国的装饰艺术, 动漫专业学生在动漫城介绍作为动漫之都的杭州;服装专业学生在丝绸市场介绍中国的丝绸文化;文管系:文物鉴定班与美国学生在陶艺课上交流, 带领美国学生参观陈品展览室, 在浙江博物馆为美国学生当讲解员等;音乐系:中国乐器专业学生在课堂讲解并演奏中国乐器;舞蹈系:美国学生进舞蹈系寝室与中国学生交流;音乐系:音乐专业学生与美国学生在KTV唱歌;戏剧系:越剧专业学生向美国学生介绍并表演中国的越剧;社团:各个社团组织活动, 向美国学生开放, 社团成员与美国学生交流, 了解美国大学的社团文化, 展示学院的社团文化。如蓝球社与美国学生进行篮球比赛, 相互切磋技艺;书画社的学生与美国学生当场创作书画, 互赠留念, 增进友谊, 等等;学生会、团委:组织中美学生联欢会;其他专业学生在校园介绍学院的环境与教学;其他涉外活动:美国学生听中国教师的课;美国教师开讲座;中美学生共同上课;与美国学生同吃同住, 交流寝室文化和餐饮文化等

竞赛活动系列:全院英语手抄报竞赛;全院英语口语竞赛;全院英语写作竞赛;全院英语才艺大比拼;全院英语生活剧竞赛

宣传活动系列:英语手抄报展览;校园网及学院报纸报道英语主题活动的情况;播放并解析英语原版片;精心策划出一期英语橱窗;公布英语主题活动各项竞赛获奖名单并颁奖

五、项目的意义

巅峰英语社英语角活动 篇5

2010年十一月,我社举办英语角活动。参与人员:英语社全体成员,主持人,摄像同学。准备阶段:由社长确定本次活动主题,并写好活动策划书交至社团部审核。之后利用社团负责人例会时间将活动主题通知到各个班级,让大家积极准备。活动遇到问题:虽然大家对活动做了一定准备,但知识面还是太窄,讨论过程中无法将主题进一步扩展,这需要社团内成员多看书,多关心时事政治。活动最后由摄影社同学为我们合影留

念,为社团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动具体流程:地点:2b312.本次英语角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开场,主持人用生动有趣的英文笑话搞活了活动气氛。别出心裁的游戏更是调动了到场的外教与会员的积极性。本次活动围绕着“东亚四强赛中国3-0胜韩国”“章子怡捐款门事件”“21世纪是不是中国的世纪”等话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期间房传荣同学表现出色,受到大家一致好评。活动之余,主持人向会员介绍

浅谈英语课堂活动 篇6

[关键词] 英语;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68-1

所谓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和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精心设计和和选择具体教学方案的过程。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这就需要做到:

一、贴近生存空间,设计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

“生活世界”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直接基础和来源,其中心是人。人和生存环境的密切联系、人性在生存空间中的体现、文化意识在生存空间中的差异都是“生活世界”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人的核心地位被充分地體现出来。教育的作用在于构建人的生活基础和人格,教育的每一个目的都是以人在“生活世界”中生存为前提的,都是为了让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让人的生活更美好,而这种思想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似乎并没有被强烈地感受到,因此在英语课堂活动的内容设计上应该强化这方面的意识。在课堂活动中应该从每一课入手,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观念,精心设计,大量频繁地引入“生活世界”中的场景和问题,把生活要素进行提炼,帮助学生从细微处观察生活,在生活细微处总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适应英语国家文化的能力。例如设计一个这样的活动:和父母亲一起参加一个生日宴会,在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人在与朋友见面时如何问好,又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人,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人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西方人在某些方面的直爽。如:收到礼物后会立刻打开,体验收到礼物的惊喜,并表达谢意;在生日宴会上又可以了解不少西方人的习惯用语,“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 西方人一般不会直接拒绝,而会非常委婉地说:“Yes,I’d like to ,but not now.”这些生活化的活动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学会了与人交往,更感受到了英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学生在生活化的语言环境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言运用的能力。英语课堂活动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应变性,可以及时对日常英语教学进行补充。

二、创设生活情境,设计培养学生生活感觉的活动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强、交际性强的科学,它包纳着许多感性的、经验性的、非标准的、合情合理的内容,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就是在为人处事时有一些说不出,讲不清的感觉在影响人的思维,这是书上学不到的。特别是对于陌生的事物,这种以生活经验、以知识为基础的感觉、猜测,有不少是正确的。孩子往往会频繁地使用这种方法去想问题、处理事情、与人交往。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抹杀这种天性,不能因为这是不规范的、非正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拒绝它。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生活感觉。

三、解决生活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活动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与人交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过程。在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生存能力。在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现象,勤于思考,解决生活问题。英语活动可以采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总结。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留心身边事物,寻找生活规律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书本的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这样把知识的学习不留痕迹地融入对生活的学习之中、融入活动实践中,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兴趣盎然。例如:让学生到街上、马路上、家里、学校里、公共场所找一找所能看到的英语,哪些是认识的,哪些是不知道的,把他们记下来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一找下来,很多同学发现在街上能看到“Bank of China”,在电视里能看到“CCTV”,在商品上能看到“PICC”等书上学过的知识,同时也能在生活中找到“W.C.”、“P”、“EXIT”标志,还能在生活中看到:“NO SMOKING .” 、“Marry Christmas!”等。这些都是学生以前没有学过的东西,通过老师的解释、总结,学生会很容易地掌握这些内容,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知识,学生必定会非常感兴趣,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自然容易。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上的知识密切相关,体会到实际生活问题依靠书本知识解决的可行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通过积极地实践参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解决生活问题。英语课堂活动可以弥补日常教学时间不足的局限性,通过实践活动,解决生活问题锻炼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多变的环境。下面是一则课堂活动操作设计的例子:

圣诞前夕,让每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圣诞晚会,各小组活动的方案交给老师,最后老师确定一种活动方案公布给大家。然后让学生筹备过圣诞节,可以让学生了解圣诞节的来历,英美人过圣诞节的习俗等等,让学生了解Christmas Father ,Christmas Tree等,让学生学会“Ma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且会让他们终生难忘。

英语课堂活动可以从细小的问题入手,由易到难地锻炼学生掌握从如何收集资料——分析归类——灵活运用的过程。例如:学习了万圣节这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西方传统节日的材料;在学习了英语歌曲后,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听过的英语歌曲的歌名,选择学生喜欢的歌曲教大家唱一唱。这样的活动必定会吸引学生,学生学起来自然效果不错。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媒体,语言和社会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人交流,为了让学生能更主动地参与一切社会活动,我们要从细微处培养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交际能力和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英语课堂活动要素 篇7

2.活动程序(Procedures),即活动的步骤,学生完成活动需要哪些环节或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3.活动材料( Resources),即学生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活动要用到的材料,主要包括两大类:语言材料和活动所需要的其他图片、音频、视频材料等等。

4.活动的难度(Demands),活动对学生知识、认知等的要求程度,活动适合什么程度的学生。

5.活动人员与分组( Participants & grouping),学生是独立完成该活动,还是开展配对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

6.活动的时间(Time),学生花多少时间来完成该项活动。

7.活动的结果(Outcomes),是指一项活动应当产生的成果形式,如阅读后复述、听一段材料后完成表格、口头汇报调查结果等。

8.活动评价(Assessment),即活动完成以后,用什么方式来评价学生活动开展的情况。

英语主题活动 篇8

新生入学后在军训期间进行分班考试, 选用初二水平的英语试题, 一般不考听力。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分2个层次, 比例控制在2∶3。除在教学进度上有所区别外, 在英语活动安排上也要因材施教。

(1) 课前15分钟的模仿背诵及角色扮演。模仿背诵可采用个人主动参与和抽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角色扮演可根据授课内容安排。听力课多数是对话和讲幽默小故事, 最适合角色扮演, 学生课前必须认真准备。教师每次都要认真评价并记分。

(2) 早读。每日早自习进行30分钟的早读, 要求人人张口并尽可能大声朗读或背诵。内容为精、泛听课文, 允许并鼓励学生边听磁带边大声朗读和背诵。由学生会学习部学生监督。

(3) 午间听音和英语背诵检查。二者可交替进行。每天中午在教师指导下听音30分钟, 可选用同水平课外资料。午间背诵检查精、泛听课文。听力大部分是对话, 背诵模仿听力课文对发音及语调都有较大作用。

(4) 双人口语和故事会。每天第一节晚自习为双人口语和故事会时间。一般双人口语30分钟, 2人可自选题目或以听力课对话为脚本进行交谈。故事会时间为15分钟, 每天固定几组学生到讲台上表演。主持人先收集故事内容并准备好台词, 要求学生脱稿。整个活动过程由学生会值班学生认真记录并及时向教师反馈, 以免流于形式。

(5) 英语书法比赛。开学第一个月进行。规范、整洁的英语书法不但赏心悦目, 而且对学生英语学习意志力的培养也大有好处。对于各班的优秀作品要集中展览, 要求学生有组织地参观并在以后的英语作业中坚持规范、整洁的书写。

(6) 英语单词比赛。开学第一个月进行。结合初中所学内容, 采取英译汉、汉译英、动作猜词、抢答、单词接龙等形式, 各班组织代表队参加。

(7) 模仿背诵比赛。每年的10月及次年的3月分别举办一次。新生开学第一个月侧重语音纠正, 故1个月后举办一次模仿背诵比赛很有必要。经过一学期的英语学习, 第二学期初再举办同类比赛, 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进步, 从而增强信心。

(8) 英语主持人比赛。不管是每天的双人口语还是举办大型的英语活动都离不开主持人, 故新生入学后注意培养、选拔英语节目主持人。每班至少培养5对, 周一至周五轮流主持故事会。对主持人要统一培训, 个别指导, 随时回访, 定期交流, 使其主持水平逐步提高。每年5月下旬举办全校英语主持人比赛。通过此项活动, 也可为高年级英语活动选拔人才。

(9) 讲英语故事比赛。讲英语故事是每天固定的英语活动之一。在主持人的安排下, 每天由固定的组别讲英语故事。要求脱稿、语音模仿并辅以动作。每年6月举办全校性的讲英语故事比赛, 公开选拔英语主持人。预赛选拔要求人人参与, 以此掀起英语学习的热潮。

(10) 学唱英文歌曲及比赛。 (1) 时间安排。每天上课前10分钟。各班统一下载并播放英文歌曲, 将歌词及翻译印发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抽时间对歌曲背景、词汇及语法做简单介绍, 指导学生欣赏。各班学生会文艺部学生监督, 确保人人开口。

(2) 歌曲选择。每届学生都是从Yesterday once more学起, 这首歌对不同时代的学生具有同样的影响力。Carpenter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如泣如诉般的演唱对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感染力。Take me to your heart和The day you went away对学生的发音技巧, 如连读、失去爆破等都有很好的训练作用。Big big world和My heart will go on突出了do的强调作用。总之, 在歌曲选择上既要注重旋律优美, 又要注意歌词及相关语法知识, 这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及促进课堂英语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此外,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学英文歌曲, 或在一些重要活动, 如运动会前学唱Hand in hand等。

(3) 检查考核。每3~4周学完一首英文歌曲, 每次每班抽查6~8人, 要求人人会唱。实践表明, 即使抽查不到, 许多学生也踊跃演唱。加强班的学生, 首先要求其熟练背出歌词, 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然后模仿原唱;普通班的学生, 可以对照歌词演唱。唱完后教师予以点评, 认真评分并计入成绩。

(4) 举办英文歌曲比赛。在各班充分预赛的基础上, 每班选拔3~4名选手参加校区比赛。学唱英文歌曲的目的不单纯是学歌曲, 首先优美的歌词就像美妙的抒情诗, 里面有各种语法现象。背诵歌词并演唱, 就等于把书本上的英语说出来, 使一些复杂的语法知识由枯燥变得生动。另外, 学生敢于在教师及同学面前演唱, 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及表达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11) 英语戏剧、小品比赛。一年级第二学期末举办该项比赛, 属综合性赛事, 涉及背诵、模仿、主持、歌曲、故事、才艺展示等, 故从第二学期开始就要布置。每班推出2~3个节目, 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选材包括传统的英文故事、短剧、中文小品英译等。英语教师在指导的同时, 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适当辅以道具。该活动既是英语教学及活动的总结, 又是全校的文艺盛会。

(12) 举办英语文化周活动。自2004年以来, 我校为迎接校庆每年都要举办英语文化周活动, 这是一个全校性的大型活动, 各年级都要参加。内容包括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文化小制作、李阳的“三最”模仿比赛、主持人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文节目汇演、参观出国学生工作及生活展。其中后者内容年年都在增加并不断更新, 归国学生的现场演讲, 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反响, 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通过一系列英语活动,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学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英语教学形式, 增加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 重新唤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蒉

活动——让学生爱上英语 篇9

一、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体验学习乐趣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学生来说,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缺少这种外在的语言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说英语的需要,没有说英语的对象,更没有说英语的意识。然而根据我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他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在模拟情景中扮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期望以模拟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中获得满足。因此,巧妙的创设情景,既可以克服非母语教学的缺陷,又可以利用好小学生这种乐于角色扮演的动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为有效。

例如,在学习完表示颜色的词之后,为了加深学生思维上的形象记忆,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活动课,与自己喜爱的小伙伴开设颜料店,老师发给各组red、yellow、blue三种颜料,由学生亲自动手组合这三种颜色,重新创造新的颜色。随后,学生可以到各个颜料店去买颜料,店主与顾客围绕“What colourdo you like?”“I like red/orange/purple…”进行创造性的交流,顾客将要买的颜色说对了,店主就可以将颜料出售给他,否则顾客只好再到别家店铺去买了。通过这样的模拟情景,不仅满足了学生角色扮演的心理需要,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很好地完成了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二、在个性展示活动中激发参与热情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从而获得别人认可的愿望,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充分。因此我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个性化的方式展示自己,学生都很乐意参与这些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我在实践中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让学生亲手制作富有个性的作品。小学英语课本中许多内容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选择的话题也是以小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都是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所以可以围绕这些内容设计搞一些个性化的活动。例如,在学习自我介绍这一单元后,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内容包括Name、Age、School、Class、Telephone number、Familymember等等,学生接到任务后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设计好的名片各具特色,有的贴上了漂亮的图画,有的用自己设计的英文字体来书写……面对各自设计的名片,同学们还饶有兴趣地互相观看、评论,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2.收录自己喜爱的英语信息。我让学生把平时在报刊和影视中看到的英语小作文、小幽默、小故事等摘抄下来,存入专门的材料袋中。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将生活中可能看到的英语信息收集起来。如一些食品、用品上的英文商标,服装上的英文,商店招牌上的英文,都可以作为收录的内容,同时这些英文形式大都包含着优秀的创意,富有创造性和审美性,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过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拿出来展览,当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被别的同学围观和欣赏时,那种乐滋滋的感觉都写在他们的脸上了。

3 . 撰写英语活动心得体会。我们常常开展一些英语活动,如举办英语节、英语联欢会及各类英语竞赛,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会有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于是就要求他们在认真参与的同时,多观察,多思考。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感想和收获通过各种形式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学习心得,加上图片、照片展示在班级的橱窗里。这样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三、用累积性评价活动提升学习自信心

小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主要还是来自外部的评价,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积极评价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要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积极评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设计的“新星评选”制度倍受学生的喜爱,是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也是获得持续不断的积极评价的机会。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评选出“每日之星”。每次课前,我都准备了许多星星形状的小奖状,用各式字体在上面写上不同的鼓励语,如“Well done!”“You can doit.”“You are smart.”“Excellent.”。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大胆的表达、愉快的合作等一点一滴的发展和进步,都可以得到“每日之星”的奖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选出“每月新星”,最高级别的可获得“英语之星”。

每次学生得到小星星时,喜悦之情总是溢于言表,他们精心地收藏着每一颗“星星”,感觉自身的价值在每一颗小星星上得到不断的体现。这些有层次的“每日之星”“每月新星”“英语之星”都是对学生持续、累积的肯定评价,它记载了学生前进的步伐。同时我也相信这一颗颗星星一定会点燃孩子们的心灵,也使他们像星星一样闪亮……

让英语课堂“活动”起来 篇10

一、用“活动”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主张以知识为核心, 教学方式单一, 强迫多于引导, 灌输多于启发, 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 忽视交流、合作参与, 挫伤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 课堂活动只有把枯燥无味的冷冰冰的语法、词汇, 经过精心设计变成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一个个环节, 才能够激起他们的热情、兴趣和好胜心。

1. 有效激活教材

教材要合理并创造性地使用, 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能机械套用, 要考虑知识技能的难易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多样性进行取舍和调整, 从不同角度凭借不同媒介提供多种学习形式和学习渠道, 有利于不同风格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 培养他们的口笔头交际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辅助手段

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如录音、投影仪、幻灯、电脑多媒体等。它们表现力强,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能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 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 调动视觉、听觉和动觉参与到语言实践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 产生运用外语的激情。

与此同时,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定位, 不能只是机器的演示者, 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 依然要把握自己的引导地位, 避免片面追求课堂容量, 要根据学生实际, 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

另外, 真实的情景是必不可少的, 它能带给学生持久难忘的体验。如室内物品、师生及校园的设施、学生动手制作的教具 (包括自带的一些东西) 等, 都直观现实。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拍摄相片, 制作如家庭、购物、旅游等相关话题的VC。这些“作品”运用在课堂上, 既提高了课堂情趣, 活跃了课堂, 又让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使他们乐此不疲。

二、用“活动”的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

1. 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心情压抑可能是造成学习进步的最大障碍, 紧张对立的师生关系只会使教学效果低下。古人云:“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教师自身的真挚、深厚的感情和自身的人格力量、魅力, 可以充分感染学生。因此, 教师对学生要热情而有耐心, 做好教学情感的最优控制, 采取“赏识教育”, 设法激励学生, 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学习热情和创造意识。新课程设计的理念就要求确立新型的平等、协商、合作的师生关系;施穆克 (R.Schmuck) 和瑞安斯 (D.G.Ryans) 的研究也表明,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的人格特征, 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所以,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2. 提高教师的“导演”艺术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光讲大道理、明确学习目的是不够的, 教师还必须提高课堂活动安排的艺术性, 给学生提供可以发挥的平台, 积极主动地参与。一是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周密地考虑到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 考虑怎样创造情境、怎样的活动安排才能让学生们顺利地展开。二是控制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 只有生动,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 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 教师对学生一举一动要明察秋毫, 理解学生的需要, 一个简短的提问, 一种看似不经意的表情, 一句幽默的话语, 都能给学生以适时的提醒、恰到好处的点播和积极的引导。三是课堂活动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 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只有相互间的不断交流, 才是一个活动的课堂。四是活动方式要丰富多彩。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摆脱审美疲劳, 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1) 开展竞赛, 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竞争机制将会改变学生散漫、精力不集中的状态, 激发其进取心和荣誉感, 在课堂中会自然形成一种气场。例如拼读学词, 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 以及书写比赛、看图说话、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小组赛。通过男女生进行比赛的方式,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们都愿在异性面前一展自己勤奋好学的一面, 会争先恐后地使出浑身解数。课堂有了适当的竞赛, 学生便乐于参与, 乐于争先, 乐于学习。

(2) 表演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 遵循课文的情景, 也可自己创设情境, 既锻炼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又培养了组织、协调等能力。如《Fashion Show》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让学生们自演自导, 自备服装, 分别充当主持人、模特和记者, 学生们在过了一把表演瘾的同时, 很自然地融入到学习中。

(3) 焦点访谈, 用事实说话。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用法、句型运用、语法理解,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及社会现实, 采用访谈、对比的形式, 用事实说话, 通过切身体会去深刻理解。如学习比较级时, 以学生的身高、头发的长度、体育成绩以及当下各种赛事为话题;对英语时态的学习, 可以就某一教师或学生的爱好、经历、个人计划等进行现场描述或发问, 使学生心领神会。

三、活动的课堂要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教师或少数学生的独角戏, 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 教师要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控制与分配好难易程度, 让全体学生都有活动的平台, 使他们都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感觉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让课堂真正活动起来, 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数据流前端检测下一篇:工作这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