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信息化

2024-05-01

能源信息化(精选十篇)

能源信息化 篇1

某些学者提出,人类社会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物资、能量和信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称为能源。能源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也是国家的支柱性行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4%,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可见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能源紧缺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1]。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原煤的产量大约占能源生产总量的70%,石油大约占20%,天然气大约占2.3%,水电大约占6.5%。而上述种类能源的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6.7%、41%、23.8%、8.5%。可见,我国总的能源状况是富煤缺油少气,这导致了我国的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结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2]。

21世纪后,面对能源挑战,美国奥巴马提出了新能源政策,我国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简要概括为:开发新能源与节能并举。具体策略为:煤炭行业大力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充分利用煤层气;石油行业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拓宽石油进口渠道,进行石油战略储备;天然气行业策略——国内和国外资源开发利用并重,注意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整体性,合理使用天然气资源。

2 能源信息化大势所趋

信息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能源是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血液”,没有充足的能源供应,社会经济是难以整体持续发展的。18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已进行了三次工业革命,进入21世纪以后,为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人类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

针对我国现状,能源生产倡导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保证安全生产,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能源生产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加快步伐。能源消费量大、利用效率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而能源消费的信息化可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3]。能源使用者,对能源的消费过程进行跟踪、消费量进行统计与分析,并采取节能措施,以达到消耗最少的能源,发挥最大的用途。可见能源信息化建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信息化,另一部分是消费信息化。

(1)生产信息化,主要指生产现场的生产过程及所用设备控制的自动化,主要包括生产自动化控制和生产设备自动化管理。国有能源生产自动化程度一般较高,有些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大多能源生产过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采用了不同的自动化系统,彼此独立,难以形成整体。如果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改造,形成完整的生产综合自动化系统,将大大提升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实现“减人增效”的根本目标,逐步实现信息化。有生产必然存在安全问题,生产信息化也必然带来安全信息化。部分能源生产的环境具有特殊性,决定了能源的信息技术应用要把对安全的监测和监控作为另一重点。在发生突发事件情况下实施抢救和救援更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包括灾害情况下快速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各种方式组建的通信系统、视频系统以及各种探测技术设备等,以及安全生产调度和安全作业规程管理等。生产必然伴随着管理,生产的信息化也必然带来管理的信息化。在能源生产和环境安全广泛采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中央调度控制室可实现对全生产环境和设备的监视和控制。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即可随时了解安全、生产、人员、运输等各种信息,对全矿生产经营进行统一调度及统一管理。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统计、优化,可以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从而实现能源各行业“管、控、营”的一体化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金、生产、物资供应、设备和运销等核心业务管理信息化,以及决策信息化、办公自动化、能源行业内部和外部的门户网站。

(2)消费信息化,主要指能源的使用跟踪,对使用能源的设备进行跟踪,并且记录其使用信息,同时对信息进行分析,方便节能决策,实现消费过程的透明化,打破了原有消费过程的黑盒效应。

3 能源信息化探索的两个应用

能源信息化大势所趋,我们加入此次浪潮,进行了探索,研究出能耗管理平台和人员定位系统,对应于能源信息化的两个方向——消费信息化和生产信息化。

3.1 能耗管理平台

能耗管理平台广泛用于城市、企业、园区和社区的能耗采集、分析和节能管理。能耗管理平台可以对管理对象的能耗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处理和能效分析;能够建立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吻合的数据模型,指导建筑物的节能降耗;能够根据大楼的能耗数据建立其独有的能耗模型,实现预测能耗数值,指导节能工作的开展。

能耗管理平台具有以下优点:

◆简化建筑物能耗管理,提高建筑物能源使用效率;

◆采集设备能耗数据,挖掘设备节能潜力;

◆能耗统计与能效管理功能,有效优化运营成本;

◆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能。

如图1、图2所示。

3.2 人员/设备定位系统

能源生产多数是高危生产,安全又是生产的要求,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大局的稳定。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生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影响工程的竣工时间。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矿难事故,在这里以煤矿为例,煤矿多为地下作业,施工易发生事故为坍方和爆炸。煤矿施工现场人员/设备管理进行需求分析,施工人员考勤、施工现场找人、人员自我报警、获取伤亡信息、设备情况回馈、决策。

根据需求,我们采取如下解决方案:采用有源卡,利用无线基站进行定位、识别;在密集地增加无线基站个数,发生紧急情况,可以使用应急基站。主要设备有:有源卡、无线基站。

有源卡:卡上设有紧急按钮,该卡可固定于腰带或者鞋子上(不建议固定在安全帽上)。每隔200m设一个无线基站,人员密集的地方设3~4个无线基站,无线基站主要采用自备电(蓄电池),无线基站的数据传输主要采用接力传输,无线基站的位置是可移动的,尤其是密集地。应急通信无线基站主要是为了加大功率,用于意外事故,它能够穿透8~10m的岩土,方便查看人员情况(数量、位置、伤亡情况),以便管理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该人员/设备定位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1)人员/设备定位:能够准确反应每个人员的位置。

(2)人员识别:20m范围内,2s钟内,识别所有人员信息。

(3)自助呼救:有源卡上设有紧急按钮,可用于自助呼救。

(4)紧急决策与通知:当矿难发生时,判断矿难发生的原因,伤亡人数判断,伤亡地点判断,并进行救援决策与实施;当设备情况回馈有问题时,通知人员如何撤退。

参考文献

[1]谢章勇.能源信息化——助解中国能源之困的必由之路[J].甘肃科技, 2008:8-10

[2]詹华, 姚士洪.对我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J].研究与探讨, 2003:1-4

物联网与能源计量信息化管理 篇2

以下是上海桑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聂光义在展览会上的演讲实录:

【上海桑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聂光义】:各位嘉宾,各位领导,下午好!我讲的可能比较具体一些。

我理解物联网一定是跟各个行业有着密切的结合,然后为各个行业服务,物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企业从事的是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的行业公司,我们切合比较紧的是能源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讲的是比较具体的问题,怎么样把物联网的通信技术,物联网的技术来应到能源的计量上。

先看一下能源的现状。大家知道我们今年闹电荒特别厉害,现在全球都共同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能源问题,包括电力、水、石油、天气器都面临着很严重的危机。

现在在我们国家以电力为例,输配电基本上可以达到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水平。但薄弱环节的话就像短板,能源的计量,如何利用能源的计量来达到配给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现在能源计量势在必行,这个意义不用说了。包括我们国家对能源管理的要求,国家出台了很多法律。这是其他一些国家出台的能源政策。

我们国家能源计量来看,电力终端系化改造,以及一户一表的政策等等东西都表现出国家对能源计量方面的迫切性需求。前面我这边简单地把能源的情况给大家做了些简单的介绍。

现在能源计量主要牵扯到几个方面:原油、天然气、煤炭等等,在这里面它的意义非常重要,作为能源计量来说首先要拿出数据,现在经常讲节能降耗,怎么拿出数据,降了多少,这些都需要数据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内部的管理,以及对我们能源的调配等都证明了它实际上对能源计量需求非常地迫切。以水、电等为例,这个行业跟广大老百姓息息相关。现在老百姓更注重安全、生活的舒适度等等,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在能源计量最困难的一块是最后一公里,怎么实现最后一公里物物相连,这是困扰我们国家很多年的一项技术。

能源计量管理模式的设想,首先未来要达到一个预付费的需求,现在国家提到阶梯的计价,多用多交钱,少用少交钱。这里要重点讲的是我们公司正在做的事情,而且已经大面积地得到推广的事情,就是公用事业的能源计量,物联网的管理。

可以看到能源计量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方面有电力燃气的管理,以及有对企业的电力监控和燃气的监控,有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以后可以进行数据的交换、管理,用户数据的管理,以及生线支付的接口和银行的接口,

最低层有水表、燃气表、电表,先是近距离的传输,远程客户可以通过内部的流程管理来达到管理的解决方案,我们国家现在是分开的三个部门,这里讲得具体一点,这是正在实施的国家电力解决方案。这一套方案可以看到普通用户的电表,通过流动的集中器来到达电力公司,电力公司可以通过给用户发短信,用户再通过电子银行,或者是在线支付进行缴费。这是未来供电系统老百姓物联网的平台。今年山东省计划是7百万户的改造。北京是1百万户的改造。其他的城市也在陆陆续续地应用中,已经在大面积应用。

这个方案是针对我们的水、燃气、北方的热力供应,这个方案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局部得到应用,而且面在慢慢地铺开。这是我们正在做的方案。现在城市的路灯实际上在后半夜的利用效率非常低,基本上行人少的时候还是亮着的。现在通过物联网技术让他晚上12点到凌晨3点亮一半,关一边。凌晨3点到6点时候剩下的隔一刻再亮一刻,有一点光就可以了。这是我们正在实施的项目。

有了这些技术以后能源计量的短板就有了,可以准确地反映时时配给的量。以前配给和数据统计是滞后的。比如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是高峰的信息,由此导致能源的浪费现象。这样就可以很短地反馈到信息进行合理配给,这是节约能源的好途径。

有了这套系统以后,它收费会随着未来信息化技术的接口来变得更加方便。刚才讲到云计算,有了这些基础以后进行什么样的计算都可以。可以在远程通过登陆互联网,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对于能源的控制。这是一个基础,作为传感器来讲它是一个基础的东西。

未来能源剂量的发展方向来看,一,要做到及时的查询。老百姓在家里就可以查用水用量的信息。二,对于公用事业单位可以远程地进行阀门控制。比如我们的燃气,有事故的时候发一个指令下去,可以把阀门切断。还有短信的催费,这已经实现了。还有远程的抄收,能源的管理。

张江现在浦东新区物联网产业示范联盟。张江在这一块推出了很多政策,企业在这一块得到了张江的大力支持。张江出台了很多新的思路,我觉得对我们企业来说帮助很大。

物联网,包括日本嘉宾已经讲到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想物联网是未来发展很广泛的技术方向。但它具体应用时候一定要牵扯到各个行业,刚才讲到医疗、交通、公用事业等等,很多行业。作为我们企业来讲要能够切入其中一、两个行业来做深、做实,这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最后讲一下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桑锐是全球物联网无线通信行业解决方案最佳提供者,获得了很多发明专利的东西。这里是我们的产品,大家看到最上面是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模块。在物联网里面有几大层,感知层、数据传输层、应用层。传输层有无线通信、光纤。应用层就有很多应用了。

我们桑锐做的是短距离的无线通讯,可以自动地组网。燃气表里已经开始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装到新安装表里可以实现远程远传,我们是做无线模块的企业。有一个企业在做水表,有燃气表等等产品。

能源信息化 篇3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 保密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88-01

一、概述

近年来,档案信息化工作逐渐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而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关联应用,而档案信息资源的关联的应用肩负着为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撑的重大责任。

在国内对于实施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其他行业已经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能源企业如何建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保护档案信息秘密值得展开探索。面对全新的网络化、数字化环境,电子文件的接收、存储、保管、利用以及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等都带给传统“实体档案”管理模式以巨大的冲击,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更快、更好的提供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在当前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档案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档案信息安全也成为重中之重。档案信息在流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的不安全性及信息系统自身的漏洞,给黑客的入侵、病毒传染、信息的非法窃取等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网络档案信息安全极端脆弱,也给国家安全和企业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保密管理也就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新的难题。

二、对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保密管理工作的认识

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过程中的保密管理工作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件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来对待。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观念上创新。保密管理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它对于加强企业信息资源保护、避免无谓失密泄密损失、实现健康平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调研及探讨并结合一些企业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发现,企业在在推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做好保密管理工作,应注意克服两种错误认识:一是不重视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片面强调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应用第一,把安全保密管理工作放在从属地位;二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采取因噎废食的做法,认为既然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安全,不如不搞企业信息化,拒绝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服务。

三、当前能源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

目前档案管理的模式主要是采用电子和手工并行的管理模式,包括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利用等,在保存电子档案的同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同时手工整理实体档案归档。

(一)当前的文书档案管理系统主要使用OA系统,目前通过OA系统,保证了公文的正常规范流转和归档,而其他形式的档案材料在移交档案部门时尽可能提供电子文件,基本做到了档案的电子化;随着公司的发展,现在使用的OA系统并不能完全适应档案工作需求,其引发的问题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档案存储模式

当前档案业界还是支持以纸张为主要的存储介质。集团不仅需要解决部分纸质材料的数字化转换和处理,还需要解决企业日益增长的声音信息、视频信息等档案信息资料的数字化转换和处理。

(三)档案查询模式

在手工查询档案信息的检索过程中,检索流程为:查到案卷目录,再查到文件目录,根据文件目录记录的档案档号信息查到档案在库房的存放地址,然后通知库房调卷,办理相关手续。纸质文件给检索调阅带来了困难,且在此过程中,查询的途径不够全、查全率、查准率低,容易出现文件丢失、损坏或无法找到所需的资料;而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在交换、流动、分析、事例、开发、提炼、创新过程中的安全保密管理不到位使得档案管理人员难以充分的利用业务档案资源向公司各级部门提供良好的服务。

四、企业集团整体建设档案信息保密技术防范

集团式管理的企业,下属机构众多且层次复杂,涉及多元化行业,分布地域广泛。并且各所属机构业务重点不同,档案管理的重点及管理特性也不同,各机构都设有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相对独立地对本机构的档案进行管理和利用。

集团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所属机构与总部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根据总部及所属机构网络基础建设情况,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程度以及系统维护能力等不同的情况,部署可支持既集中又分布的混合式建设方案。同时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之初就统一考虑和规划信息保密管理的技术防范问题要使信息系统的技术防范和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发展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使安全保密技术检查能力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加强和提高。

档案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各类软、硬件系统的研制、开发和安装,必须符合保密管理要求,做到防泄密、防窃密。涉及保密的档案信息化系统工程所采取的安全保密措施应与所处理信息的密级管理要求相一致,并按其最高密级的防护要求进行防护。承担档案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的系统集成、综合布线、软件开发、服务咨询及工程监理等单位,必须通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保密工作部门的保密审查。档案信息化系统工程不得交由境外机构或人员承建。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档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承建单位,必须具有《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档案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的保密管理实行审核备案制度。

五、加强管理是做好企业档案信息保密工作的关键

涉及保密和不开放档案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采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加密存储和传输、审计跟踪、防电磁泄漏等安全保密措施。档案信息化建设保密管理实行单位领导负责制。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保密管理工作的主管领导,使其能够及时研究和解决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保密问题,为档案部门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能源企业须加快推进信息化 篇4

2009年以来, 各类能源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尤以石油、石化、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更为明显。经过连续几年较高速度的增长投入, 能源行业的信息化无论在基础设施还是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已趋于相对成熟, 软件投资趋于稳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CNPC) 的信息化建设开始较早。经过多年的努力, CNPC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 特别是石油工业上游的勘探、开发、科研等方面的计算机装备和应用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油集团和所属单位的勘探、开发、财务等业务部门, 已经或正在建设各自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专业管理信息系统, 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专业信息传递、管理、综合利用的渠道。

在生产技术和过程控制领域的信息化方面, 中国石油的国内勘探资料采集处理系统、开发资料采集处理系统、炼厂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 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是, 在经营管理信息化方面、在优化管理流程方面、在决策信息化方面, 与一些国际大石油公司、国际工程作业公司相比, 差距很大, 能真正实现严格意义上全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基本没有。即便是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勘探系统和开发系统, 数据库建设和综合开发、共享也还是有差距的, 基本上是一些局部的、分散的, 没有形成规模。

近几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积极推进以ERP为主线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已见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 中国石化信息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也在不断加强, 并通过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实践, 成长起了素质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和应用三支队伍, 积累了成功组织与实施大型IT项目的经验, 为“十一五”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 更重要的是, 人们的信息化意识, 尤其是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自觉性大大增强。

近几年, 中国石化又在体制机制改革、ERP建设、电子商务、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但由于观念、人员和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国石化与发达国家大石化公司相比,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信息的获取不够完整、准确, 信息孤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信息共享水平还不高;应用系统的集成度还不够, 网络的覆盖面、带宽、速度、安全和稳定性还不够理想。

第二代能源系统解读信息时代 篇5

人类文明的阶段是以工具为标志的。

石器时代--当石器的出现,提高了原始人类狩猎的效率,正是由于狩猎效率的提高,改变了原始人类的饮食结构,蛋白质慑入量的增加,才使我们的大脑容量不断的扩大;

农耕时代--铁器的出现,提高了农业耕种效率,农产品供应的增加带来了人类的农耕文明,为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的进一步分工,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工业时代--动力机的出现,将人类带入的工业文明,使各个生产环节的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

信息时代--今天,以因特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将如何提高我们生产率的效率?如何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其实,人类的各个文明阶段尽管是以工具为标志,但深层的原因却与能源有着极其深刻的因果关系。如果原始人类没有发现经火烧烤过的肉更加合口和易于消化,人类为什么要去狩猎?如果没有狩猎的需求,就很难说会有石器时代的出现;如果没有发现木炭可以达到更高的燃烧温度,以至能够进行金属的冶炼,就不可能有大量廉价的铁器为我们创造农耕文明;蒸汽机本身就是一个能源转换工具,它是基于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利用,同时它的发明也是人类对能源利用认识的不断深入。那么信息时代与能源将有何种关联?将为我们的能源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那斯达克网络股的全军败北,所谓“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并非说明信息时代是一个泡沫,它正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在认识上的一次升级。那些由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专家们创造的所谓“信息文明”的“新经济”,似乎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时代,甚至提出“一切归零”的幼稚理念,正由于这种对传统生产系统和模式的认识匮乏,使他们只能停留在“虚拟”现实之中,他们创造的泡沫的破灭也就成为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文明本身将会向他们的泡沫一样破灭。尽管人类的文明是以工具为标志的,但每个伟大的发明的出现,首先是提高原先生产方式和生产形态的效率,随后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方式和形态。如果它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就必然成为泡沫。在石器时代之前,人类并非没有狩猎行为,仅仅是效率低下而已。铁器出现之前,人类也在耕种,在我国不是发现过石铲之类的农业耕种工具吗?美洲的玛雅人也曾创造过一个没有铁器的“玉米文明”.蒸汽机代替的是马车、牛犁、水利磨房和帆船等,也仅仅是提高了传统生产方式的效率,随后才出现飞机、潜水艇、电力、原子能、信息技术等新的生产工具、方式和形态。那么,在信息时代也应毫无例外,在其出现之初所有核心技术的作用将是提高传统工业、农业、商业等生产方式的效率,何况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辅助性的生产工具。从能源的角度看,信息时代将如何提高其效率?

现行能源系统的问题

要搞清信息时代将如何提高能源系统的生产效率,能源将如何解释信息时代,就必须首先研究我们目前的能源系统的问题。

能源如果能够被称之为一个“系统”,应该说还是从工业时代来临之后逐步建立起的。能源作为一个系统,它包含的范围极为广泛,但系统的核心主要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合部的关系,例如;煤炭--电力--用电设备和油气资源--动力燃料--动力设备等。

现有的能源系统主要是以化石燃料构成的,核心是煤、石油和少量的天然气、以及核能。

煤炭:目前,人类是将最好的煤炭资源作为能源的燃料,不仅需要质量好,还需要储量必须上规模。这种既有规模,又有质量的煤,对于中国而言,仅仅还能维持90余年,而那些“没有开采价值”的薄煤层资源,小煤矿资源,以及开采后废弃矿井中的煤炭、煤泥、煤矸石资源在中国却是一个巨大的有待利用的资源。煤炭生产的污染是巨大的,开采和加工煤炭还会浪费大量水资源,矿区地址塌陷和洗煤、选煤后的废弃物,造成土地的浪费和环境生态的恶化。

石油:我国的人均石油资源非常匮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够维持20 余年。我国不得不从中东和北非大量进口原油,国家最基本的能源安全都难以保障,所以美国军方资助的兰德公司称:中国的能源安全是由美国保卫的。这严重制肘了中国的持续发展,也增加了与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摩擦。

水电:大型水电设施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是巨大的,同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燃气:与中国的煤炭资源情况十分相似,成规模的大型工业化天然气田资源极为有限,那些小型的、分散的,被认为是“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资源却很多。此外,煤层气资源、矿井瓦斯资源却极为丰富,不仅没有得到利用,而且基本放空,成为温室气体。同时在采煤生产中,不断造成瓦斯爆炸,平均每年造千余名矿工丧命井下。

运输:为了使大型工业化的煤矿能够得以利用,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相应的铁路、公路、港口、运输船队、车队和运河等设施。它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液体燃料。

电源:由于工业时代“规模效益”的规则,电力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建设大型火力发电厂,采用300MW、600MW或者更大的机组。这些电源点不仅因为过于集中排放,导致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同时浪费了大量土地、淡水等资源。

输变电:大型火电厂由于排放污染和资源配置的限制,必须远离城市和用电负荷中心,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将这样大量的电能加以利用。输变电需要建设大型升压站,远程超高压输电线路,再从500kVA、220kVA、110kVA、35kVA、10kVA、1kVA、380V直到220V层层降压进入用户。占用了大量土地建设输电走廊和变电站,同时造成电磁污染,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和大量电能损耗。

调峰问题:为解决电力的大型工业化生产与用户实际需求的不协调,必须建设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和燃气轮机调峰电厂,由于这些设备利用周期极短,导致电价成本的攀升。燃气也是同样,为调节燃气的季节性不均衡,需要建设大型地下储气库,需要用户承担地下的浪费和脱硫、脱水、脱尘等再处理的成本,使用气成本不断攀升。

热力:作为城市的功能设施或工业生产的工艺需要,为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代价,需要建设大型集中锅炉房或热电厂。同时需要建设大型蒸汽或高温热水输热管道,多级蒸汽--热水或热水--热水交换站。投资大、热损失也大。

制冷: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制冷的需求迅速增加。但目前的方式是普遍采用了相对孤立的制冷系统,电空调或直燃机、蒸汽溴化锂制冷机等。特别是大量使用的电空调,不仅存在冷媒--沸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同时不稳定的用电方式,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力设施经济运行构成了极大的压力。

生活热水:目前绝大多数家庭是采用另一孤立能源系统解决生活热水的供应,主要采用的方式为燃气或电力热水器,只有少数家庭在有限的季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

炊事能源:在中国的城市里,大量用户采用了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炊事能源。

交通能源:以液体燃料为主的交通能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么多相对孤立的能源利用方式够成了我们今天的能源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能源转换效率低下,效能单一,而且资源、环境和资金代价巨大,此外还带来了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能源成本不断攀升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时代自身的局限性。由于对最终用户各种能源需求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局限和技术进步阶段性的限制,人们不得不以产品来划分行业。为保持能源的转换效率和经济性,在同一产品条件下优化,其结果就是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追求工业化的“规模效益”.这种优化的结果,必然形成垄断经营和行业壁垒,造成新一轮的社会不公。

第二代能源系统--信息技术革命整合传统能源系统

信息时代最大的突破,是我们对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的大大提高。我们不仅能够知道最终用户的各种需求,而且能够根据需求,实现跨行业、跨产品、跨观念的统一优化生产和供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整合能力。

由于信息革命加强了整合能力,最终将打破传统工业化的行业分工,首先将要挑战的是工业文明的法则--“规模效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我们从传统的行业壁垒中走出。我们将在一个更大的范围、更加全面的视角和更高的道德标准下优化我们的能源体系。

我们所追求的.效益将不仅仅是直接的利润,还有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信息文明将出现一个全新的法则--“效益规模”.根据实际的需求内容和范围,以及资源供应结构、环境容量空间和资金承受能力来确定我们的适度的综合性的生产规模。

根据新法则,人类将逐步建设一个全新的能源系统。对于这一系统,人们根据自己各自不同认识和理解冠以不同的名称,例如:分布式电源、分散能源系统、能源互连网、能源岛系统、新能源系统、楼宇/区域/企业热电冷系统,中国有专家称其为“爱能岛”等等,但都仅在一个层面解释了问题。因此,一些国际、国内专家将其成为:“第二代能源系统”更为贴切。

效益规模的法则将使能源设施不可避免地出现小型化、微型化的趋势,这将对传统能源行业产生毁灭性的冲击,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进步趋势。在工业时代,人们对“小”充满蔑视和憎恨,小火电、小煤窑、小炼钢、小炼焦等等,均属淘汰之列。认为“小”就一定效率低,污染大、经济效益差。当然在单一产品优化时,小的系统难敌大的,但在多产品优化时,情况就未必了。例如:小型热电厂的发电煤耗往往高于大型火电厂,大型热电厂由于供热半径的局限,用户端的综合热效率有大大低于小热电。特别是燃气轮机的出现,25kW燃气轮机热电联产几乎与350MW机组的能源转换热效率没有区别,如果在用户端计算,小机组几乎可以全能量、全资源利用,而大型机组仅能源输送损耗确是一个惊人数字,根本无法与小型系统匹敌。

第二代能源系统是技术进步的产物

新的能源系统是基于一系列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产物,是不同领域新技术革命的整合。

一、一次能源的形态转变:

首先是一次能源从固体到气体的转变,这是第二代能源的基石。过去的能源系统主要是基于煤炭,将最优质的煤炭用于转换二次能源--发电。今后人类将更多使用天然气和其他气体资源作为燃料,我国也不例外。

我国和周遍国家的陆上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除了目前供应京津地区的陕甘宁气田、四川气田、南海气田、东海气田、渤海--大港气田外,还有西气东输的塔里木气田和最新发现的准葛尔气田,以及周遍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均有丰富资源可供中国。

我国的煤层气储量与天然气储量不相上下。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量最大的国家,矿井瓦斯资源也是非常丰富。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焦碳生产大国,炼焦时产生的煤制气资源也十分丰富。

可燃冰--天然气水化物的发现,为人类的燃料供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预计可以支持人类文明超过百年。可燃冰是以固体形状蕴藏在深海中的天然气和水的化合物,在我国南海和东海均有发现,预计黄海水域也有资源蕴藏。

而未来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劣质资源或废弃资源用于热电冷一体化能源供应,例如:将那些无法开采的劣质薄煤层和废弃矿井中残存的煤炭资源进行低下气化;将生活垃圾和麦节稻杆等有机资源热解气化制气,利用人类和动物排泄物、垃圾填埋和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沼气加以利用等。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成分利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解决13亿人的现代化问题。

气体燃料的优势在于输送环节中的损耗极小,运行成本较低,不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相对比较安全。气体能源不仅要代替固体能源,也将在相当程度上替换液体能源。

二、二次能源转换技术的发展:

第二代能源的另一技术基石是小型、微型气体能源转换装置的技术进步,它所包含了一系列能源装置:小型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燃气外燃机和燃料电池等技术的进步和日臻完善。

烟气回热燃烧技术将小型燃气轮机的效率提高,它是利用燃气轮机的烟气余热燃气,将燃气作为载体回收余热中的能量,并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例如:美国索拉公司的4MW水星燃机采用这一技术,发电效率高达41%,超过了各类大型工业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热电联产的综合热效率达到75%;美国联合技术公司采用回热工艺的400kW ST5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为34.5%,与采用最新技术的大型燃气轮机差不多,热电联产效率74%.

微型燃气轮机不仅采用了可调节烟气回热燃烧技术,还采用了空气轴承、永磁发电机、晶体管变频技术、智能化程序控制技术等。例如:英国宝曼公司的80kW微型燃机,在发电的同时,供热能力可以在150kW-420kW之间任意调节,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供热制冷和供应生活热水。

内燃机也在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改进,不仅可以燃烧气体燃料,还可以热电联产,在价格上也始终保持了竞争力。

最近还有厂家推出了基于斯特林发电机原理的燃气外燃机,向比之下,它的发电效率更高,噪音更小。

燃料电池发展速度比人们预先估计的要快的多,将在今后的10-后成为人类能源的主宰。燃料电池利用氢和氧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子和热的原理,由于没有转动机件,本身不消耗能量,没有噪音、没有排放污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效率达到40%,热电联产效率80%(含制氢余热回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就可以接近70%.不仅是转换效率高,供热的一部分热水是其化学反应得到的,而且运行既无噪音,又无震动,北京富源公司生产的一个30kW机组只有90x46x19(cm),重量120 kg.燃料电池另一个优势是将发电用电,变成用水一样简单,由于是化学反应发电,所以可以实现“用它就有,不用则停”, 这是其它能源设施根本无法比拟的。由于煤制气和地下气化气的燃烧热值虽低,但含氢高达60%-70%,非常适合燃料电池使用。燃料电池不仅可以应用于热电联产,还可以应用于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以及手机、航天、武器等各个领域。人类的下一个目标是解决水制氢的问题,一旦问题得到解决,人类将会进入氢能时代,燃料电池无疑将成为主要能源转换工具。

三、技术的交差整合: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走出了行业壁垒和单一产品或单一技术的制约,人类的想象力空前地活跃,它带来了各种技术的交差。最近在能源技术领域的一系列新技术成果,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信息时代的整合能力对人类未来的巨大影响。

在此我们举一些例子:

1、燃气轮机(微燃机)--溴化锂制冷机联合循环:溴化锂制冷机传统上是采用直接燃烧、蒸汽或热水交换来制冷(供热),最近远大公司将其于微型燃气轮机实现对接,利用燃机的烟气余热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将两个成熟的技术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整合,减少了传统利用方式上的锅炉、热交换器、化学水系统等,大大降低了造价、运行成本和维护难度。远大已经向美国能源部发运了两台样机供马里兰大学和加州进行技术评测,远大正在与美国最大的小型燃气轮机生产企业索拉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准备开发5000kW以下燃机的配套余热溴化锂空调机。

2、燃气轮机(微燃机)--热泵联合循环:热泵是一种新型无污染的高效能源装置,但热泵由于供热温度低,制约了它在大项目上的应用。如果将热泵和燃气轮机结合,不仅可以利用燃气轮机的动力驱动热泵,还可以将余热用于提升热媒的温度,大大提高全系统的效率,减少系统的投资。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的王应时教授正在积极推广这一工艺技术。

3、燃气轮机--太阳能辅助循环:小型燃气轮机电冷联产,采用太阳能技术补充,可以将系统规模进一步缩小,降低工程造价,利用太阳的能量来补充高日照条件下用户对制冷需求的增加。

4、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联合循环:利用廉价的太阳能、风能来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并将其储存,在需要时利用氢氧还原反应,取得电能,并回收水反复使用。

5、燃料电池--微燃机联合循环:将燃料电池在制氢余气和反应不完全的氢、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供给微燃机燃烧,利用微燃机的余热提升燃料电池余热温度以扩大利用途径(只有较高品位的热才能用于制冷),同时利用微燃机的进气系统,帮助提高燃料电池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交换反应的效率。

6、小型燃气轮机(微燃机)热电冷系统--植物大棚(工厂)联合循环:利用燃气动力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水蒸汽、少量氮氧化物和余热,促进植物的生长,达到零排放和全能量利用的效果。荷兰已经积极推广了这一技术,收到了较好的积极效益。

7、信息与智能化控制技术与能源装置的技术交差:过去小型化装置的最大问题是不易于管理和控制,使用人去管理运行,成本过高,也不可靠。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我们根本不必去采用传统手段去管理它们,目前的技术手段足以使这些微型自动化能源装置和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的智能化的优化能力比人聪明的多、也可靠的多。

第二代能源系统特征与形态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对所谓“第二代能源系统”的轮廓得出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 第二代能源系统将具有以下特征:

1、气态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2、多种技术,因地制宜的小型、微型热电冷(植)全能量多元系统的组合;

3、从综合利用,到零排放的环境、资源目标;

4、在低压电网实现就近联网,并通过冷热水管道实现就近的能源互助支援,是能源系统的互连网;

5、智能计算机与互连网通讯系统的自动化管理、运行、调度系统;

6、与智能信息家电的进一步优化协调,解决各种能源的峰谷差,降低能源代价;

7、在电力、热力、燃气、制冷、环境、交通等多系统中整合优化。

8、能源企业从生产型转向服务型。

第二代能源系统的形态:

根据用户用能性质、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由燃气管网将天然气、煤层气、地下气化气、生物沼气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就近送达用户。由无数小型燃机、微燃机、内燃机、外燃机、燃料电池等各种传统的和新型技术装置,与太阳能、地源和水源热泵、风电、水电和核能等装置组成的能源互连网系统。

在因特网和智能计算机的优化运行调度下,进一步与智能家用电器实现协同优化,实现最小范围的优化调度。并利用低谷燃气资源和低估电力资源为用户的交通工具蓄电、储氢,实现燃气、电力、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的供需平衡,使各系统都达到最优效益状态,以降低个能源系统代价。最后将废气送入植物大棚,实行全能量、全资源利用。

能源信息化 篇6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公司】7月14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公司发布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规划和实施意见。核心价值理念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员工行为理念6个方面内容,是股份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使命:服务全球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行业绿色发展。企业愿景: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著名品牌。核心价值观:责任,创新,诚信,共赢。企业精神: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经营理念:诚实守诺,变革创新,科技领先,合作共赢。员工行为理念:忠诚尽责,规范守纪,团结包容,文明友善,开拓进取,拼搏奉献。

【部委动态】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批准164项行业标准。其中,核电相关行业标准占到约一半。国家能源局表示,这是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的规定所批准的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158项、电力标准6项。164项行业标准涉及核电、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煤层气等多个领域。

【国家政策】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共提出6个方面、25条具体政策措施,再次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意见》要求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统一标准和目录。此外,《意见》称,要研究出台公开透明、操作性强的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准入条件。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日前,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和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全部投产,西电东送西南电源建设创下阶段性成果。两座电站总装机2026万千瓦,相当于2012和2013年全国水电投产装机的近一半,平均每年可以为全国提供大约88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相当于又投产一座三峡电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0多万吨,创造近3万亿元的产值。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7月28日,2014年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暨第三届中国能源经济论坛召开。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等出席论坛。与会专家围绕“能源市场化改革的路径和难点”“大气污染防治倒逼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改革背景下的装备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石油天然气产业国际合作战略”等能源领域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本届论坛除了为能源领域建言献策,还评选出了2014中国能源装备“终身成就人物”“杰出贡献企业”“年度领军人物”“十大优秀管理者”“十大自主创新企业”“十佳民企”“产业园区十强”7个奖项。

煤矿能源行业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 篇7

信息化管理, 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凭借其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支撑, 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信息化改造, 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转型升级。当前, 中国煤炭能源日趋紧张, 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和压力越来越大, 煤炭企业依靠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企业发展和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可以说, 政策的制约和形势的要求, 已经“倒逼”煤炭企业必须调结构、促转型了。这其中, 信息化的驱动作用对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引擎作用。换句话说, 煤炭能源行业要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推动企业发展转型升级, 引进和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先进做法, 将信息化管理运用到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各个领域和环节, 可以有效实现对生产技术的改进、能源开发的均衡, 从而达到大幅节能降耗的目的。

1 煤炭能源行业推进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丰富的, 其嵌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手段的运用, 具有普及性、广泛性和低成本性。正因为如此, 煤炭行业对信息化管理的引进和运用, 近年来发展迅速。一般而言, 结合煤炭能源行业自身特点和发展实际, 信息化管理在煤炭能源行业的运用, 主要体现在门户信息平台、信息化工作流程、公文管理信息化系统、知识资源共享平台、现代综合通讯手段等。

a) 门户信息平台。门户信息平台主要包括员工个人的门户、公司集团的门户、公共新闻的门户等。这些信息门户的设立, 能够让员工或者客户非常快捷明晰地了解和掌握界面上的各种信息和资源, 从而极大地提高员工或者客户的工作效率[1]。这就打破了过去获取和掌握信息资源的时空限制, 广大员工和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和学习界面上大量的信息、知识和资源;

b) 信息化工作流程。采取信息化管理的模式, 可以将公司一系列纸质文件、规章制度实体化、流程化, 让广大员工迅速了解和掌握公司繁杂的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 从而切身提升整个公司的执行力、落实力和创造力, 减少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执行不到位等现象和问题, 实现业务工作并联式、串联式、立体式开展。这种信息化的流畅改造, 非常好地解决了过去企业工作效能低下的“老、大、难”问题, 为企业各项经营项目和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大幅降低生产经营和管理成本提供了利好途径;

c) 公文管理信息化系统。无纸化办公虽然无法完全取代纸质办公, 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电子办公将逐渐成为办公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在公文管理方面, 通过在公司普遍建立统一规范的电子收发管理系统, 并可以在电子平台上进行留痕修改、签名、刊头、签章等工作, 并借助电子通讯进行催办、查办、督办、转办、批办等工作, 从而对传统的纸质办公存在的时效性差、难以同步推进、存档查阅工作量大等突出问题进行极大改进;

d) 知识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建立公司内部图书资料、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各种各类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让公司的所有员工能够随时随地电子阅览、学习和下载各种知识资源。同时, 公司重要的规章制度、规划计划、文件通知等, 通过上传到一个共享平台上, 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根据各自的级别和权限, 快捷地学习和落实公司的最新文件、会议精神;

e) 现代综合通讯手段。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煤炭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子邮箱、视频会议插件、即时在线聊天工具以及共同论坛、个性贴吧、博客、微博、微信、飞信等各种通讯工具和方式,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通交流方式。将功能作用不同的通讯工具和方式综合运用[2], 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将得到极大提升, 推动公司经营管理提速、提质、提效。

2 煤炭能源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 运用极其广泛, 几乎渗透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但是, 任何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要将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自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来, 有一个“结合”的过程。煤炭能源行业要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制定信息化管理规划和计划, 重点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 从而推进煤炭能源行业集约发展和规模扩张。

a) 着力推进安全生产领域信息化建设。煤炭能源行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 (a) 监测监控系统的组建。检测监控系统包括瓦斯监控系统、矿山顶板压力检测系统、井下煤炭运输监控系统、井下温度监控系统、有害气体监控系统等; (b) 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对煤炭企业生产作业系统进行实时检测监控和管理; (c) 建立煤炭能源行业安全生产信息共享网络[3], 让煤炭能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部门、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等各方责任主体都能够便捷查看各种各类的安全数据;

b) 着力推进应急救援系统信息化建设。当前, 煤炭能源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易发现象, 这就迫切需要煤炭能源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系统。广大煤炭能源企业要大力推进应急救援系统信息化进程, 在应急计划管理、应急通信等方面, 进行信息化技术改造, 为煤炭企业提供反应迅速的应急处置机制, 切实提升煤炭能源企业应急能力和水平。当然, 应急救援系统要发挥作用, 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 这其中对这支队伍采用信息化操作方式的要求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企业在构建这一系统的同时, 要切实提升操作人员的信息化工作水平;

c) 着力推进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的整合, 是煤炭能源企业信息化建设难度最大的一项系统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 要注重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 以整体和系统的思维, 对采煤、掘进、运输、供电、安全等煤炭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工作系统进行统一整合, 建立一个协同配合平台, 让各个环节运行的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协同共享[4]。同时, 在采购和物流环节, 要建立采购与物流需求信息资源系统, 对企业物料需求动态化预测、掌握和调配。

3 结语

煤炭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都比较多。这需要煤炭企业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 紧密结合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和工作需要, 切实做好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 加大资金投入, 引进先进技术, 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推进信息化管理快速发展。当然, 煤炭企业的有效实效信息化管理, 还离不开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涉煤对口部门, 要积极细化对煤炭企业推进信息化管理的政策扶持、激励保障以及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助推煤炭企业加快实现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利民.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资治文摘 (管理版) , 2010 (07) :5-6.

[2]李乐一.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神华集团煤炭资源管理水平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4) :2-4.

[3]葛成林.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煤炭技术, 2009 (08) :3-4.

能源信息化 篇8

关键词:电子认证,数字证书,采购平台,能源

中国已进入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销售模式给企业或个人带来高效运营模式的同时, 信息安全问题向人们享用E时代便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实现交易双方的相互信任, 如何保证交易信息的真实完整是电子商务健康运行的关键。电子认证是以公钥基础设施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简称PKI) 为基础, 利用公钥密码技术提供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等安全服务, 可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整套的安全技术和方案[1]。

能源是河南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河南能源是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 由原河南煤化集团、义煤集团两家省级大型煤炭企业战略重组成立的一家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建筑矿建、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自2012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模式以来, 煤炭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 河南能源的经济效益较前两年有较大幅度下滑, 究其原因是信息化程度与网络经济的时代特征有差距, 其中传统的线下物资采购方式与当今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的电子采购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河南能源的各级采购组织全部采用传统的线下采购, 由于采购组织多, 管理不规范, 一系列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各采购组织程序不规范, 集团物资监督管控难度大;2采购物资集中度不高, 难以形成规模采购;3供应商产品质量不高、数量偏少, 竞争不充分等[2]。本文提出基于电子认证构建河南能源电子化招标采购平台, 利用电子采购“买出效益”的方式, 实现利润提升的同时, 也为河南能源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1 电子认证系统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迎来了发展的新局面。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用户信息处于一种高危的状态, 因此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 成为一个难题。电子认证为信息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一个完整的电子认证PKI系统由认证机构 (CA) 、注册机构 (RA) 、证书管理系统、PKI策略管理和PKI应用接口等部分组成。

所谓认证机构 (CA) 是指具有可靠的执行认证制度的能力, 并在认证过程中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地从事认证活动的机构。CA是PKI体系的核心, 负责具体的证书颁发和管理, 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是具有权威性的可信第三方机构。

认证中心是面向各注册中心的, 而注册中心是面向最终用户的, 注册机构 (RA) 是提供用户和CA之间的一个接口, 相当于CA的一个代理机构, 是CA证书发放和管理的扩展, 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用户信息和确认用户身份, 接受用户的注册申请, 审查用户的申请资格, 提供给CA唯一标识用户的数字证书, RA的准确性是CA颁发证书的基础。

企业的电子认证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时对证书管理系统中的证书进行发布和撤销。证书管理系统通过LDAP (Lightweigth Diretory Acess Protocol) 目录服务来实现对证书库的管理。证书库是CA颁发证书和撤销证书的公共信息库, 可以开放式查询, 方便快捷。从而全面掌握企业所有的证书, 不再由CA中心单独颁发。这样就可以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防止未知证书过期。

电子认证目标的实现, 需要详细的规划、执行及其控制过程。策略管理主要以更敏锐的环境侦测, 发掘织织成败的原因, 寻找更具弹性的策略, 应对多变的企业环境。PKI策略管理在PKI系统中建立和定义了一个组织信息安全方面的指导方针, 同时也定义了密码系统使用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管理员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 为不同的用户选择不同的安全策略, 这些安全策略必须适应不同需求并易于实现。

随着软件规模的日益庞大, 需要把复杂系统划分成小的组成部分, 编程接口的设计就十分重要。良好的接口设计可以降低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依赖, 提高组成单元的内聚性, 降低组成单元间的耦合程度, 从而提高系统的维护性和扩展性。PKI应用接口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方式与PKI交互, 使用户能够有效地使用加密、数字签名等服务, 确保所建立的网络环境有较高的安全可信度与完整性。

除了上述基本部分外, 一个完备的PKI还需要具备密钥备份和恢复系统, 设计和实现健全的密钥管理方案, 这是关系到整个PKI系统安全可用的重要因素[3]。

2 基于电子认证提升河南能源招标采购环节信息化水平

2.1 电子化招标采购的法律保障

电子采购蓬勃发展, 网络的共享性和广泛性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加大了信息的泄露风险。保证采购平台的健康运行, 需要两个方面的相互协作。一方面是技术, 加密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范围的增加, 可以保障个人和公司的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法律制度的规范, 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打击谋取私利、网络侵权, 可以为受害者提供法律途径。

20世纪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使互联网发展也呈现萎靡状态, 21世纪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物联网迎来了春天, 电子采购也随之蓬勃兴起。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如《招投标法》《电子签名法》等对社会开展招标采购业务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2004年8月28日《电子签名法》的制定及实施, 标志着我国的电子商务、电子交易有了法律保障。当然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我们的法律制度还不够系统、完善。需要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不断健全法律法规, 净化采购平台环境。同时加快走出国门的步伐, 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2.2 电子化招标采购的安全性分析

采购平台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服务, 保证互联网服务的安全尤为重要, 其安全性主要考虑以下五个要素:

2.2.1 确保有效性。

互联网服务的有效性能够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有效性要求电子采购活动所传输的数据在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是有效的。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控制用户的权限、分配或终止用户的访问、操作、介入等权利, 被授权用户的访问则不能被拒绝, 以此来保障合法用户的权益。

2.2.2 保障机密性。

互联网包含了众多授权个人的隐私和企业的机密资料, 而人们之所以相信电子认证就在于电子认证的安全性、机密性。电子认证的信息存取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法窃取、泄漏, 这样交易的参与方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没有被窃取的危险性, 非授权者不能获取交易的信息。这就意味着信息发送和接收在安全的通道中进行, 保证了通信双方的信息机密, 防止了对系统及资料的非法存取和侵权。

2.2.3 提高真实性。

互联网服务的基础在于保障其为客户所提供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因此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可靠, 还必须遵守法律制度和行业规则, 禁止存在各类虚假欺诈客户的行为。

2.2.4 建立完整性。

互联网服务与实体服务有很大的不同, 它在减少人工干预的同时, 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被截获的危险。而完整性的信息要求消息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 保证接收的消息与发出的消息完全一样。在电子交易中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电子采购的基础, 既要防止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 又要防止数据传送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和重复, 并保证信息传送次序的统一。

2.2.5 加强不可否认性。

在传统交易中人们凭借签名盖章来保障文件的不可否认性,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纸黑字”。但是在互联网中通过手写签名和盖章对贸易进行鉴别已是不可能。于是当交易的一方发现交易行为不利于自己, 想要抵赖时, 就否认交易行为, 进行抵赖。此时, 发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保证了交易双方可以完成交易。有第三方提供的数字化过程记录, 信息的发送方不能抵赖曾经发送的信息, 也不能否认自己的行为。河南能源电子招标采购基于电子认证技术构建安全方案, 采用河南省数字证书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河南CA) 提供数字证书及其相关的签名验证、时间戳、电子签章等业务, 这些业务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完全适用于电子采购业务[3]。

2.3 电子化招标采购的效益分析

电子化招标采购是基于传统采购模式和物联网电子商务的无缝隙结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政府和地方公司的采购部门, 并取得显著效果。在河南省境内,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物资供应管理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在采购平台上采购物资, 实现电子认证和网上采购相结合。截至2016年7月10日, 该平台注册采购商246家, 供应商11 075, 成交金额85亿元, 节约采购资金6.8亿元, 得到了采购商、供应商的一致认可。基于电子认证实现河南能源招标采购环节信息化, 效益显著。

2.4 降低了采购成本

电子采购平台突破了地域上的限制, 扩大了采购的空间, 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各个地区进行采购。在网上, 我们和供应商建立联系, 通过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交流, 减少了双方在传统采购中所投入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提高了采购效率, 降低了采购成本。

2.5 提高采购质量

与传统采购相比, 电子采购最大的优点就是品种齐全、供货快、品质有保证。传统采购由于财力和区域限制, 最多只能“货比三家”, 品种选购范围小了很多而且极易出现质量问题, 并且由于人情难以实现退货, 影响公司采购的效益。电子采购中“千家万家随便挑”, 买家可以找到适合的供应商, 寻找新的供应渠道, 提供优质的供应产品。通过采购平台可以将产品挑选、售后服务、物流运输连为一体, 最终选出质量和价格最为理想的采购产品。而且拥有第三方平台的保护, 我们可以无阻碍实现退换货。

2.6 提高了采购透明度

电子采购全程从下订单、资金转账、发票开具、物流跟踪到最后收货确认甚至货物退订, 采购人员所有的操作、信息交流都有详细的电子信息记录, 而且数据真实可靠, 不可抵赖, 避免了传统采购中开具虚假发票的行为。全程实时监督, 提高了采购人员的自律意识。

2.7 规范了采购管理

电子采购通过建立电子化的采购定价流程, 对采购主体的行为活动进行管理约束, 实现全过程实时记录和跟踪, 电子采购过程中的谈判、招标与比价细节可追棕溯源, 强化了采购的源头管理, 加强对采购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另外, 由于网上价格的公开透明, 使买家在采购谈判过程中拥有优先选择权, 以此获得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 降低采购中的各种风险, 提高管理细度和管理效率。

3 结语

近年来, 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全球性能源供应紧张, 使传统依靠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模式难以为继。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顺利推进工业化进程, 就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走信息化工业发展道路[4]。因此, 在目前我国资源与环境形势日渐严峻的背景下, 推广能源管理信息化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均具有现实意义[5]。

参考文献

[1]谭前进, 聂鸿鹏.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5 (3) :104-105.

[2]阎护锋.河南能源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J].经营管理者, 2015 (25) :247-248.

[3]林璟锵, 荆继武, 张琼露, 等.PKI技术的近年研究综述[J].密码学报, 2015 (6) :487-496.

[4]李梅.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制约因素分析[J].市场论坛, 2014 (10) :15-16, 28.

能源互联网的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 篇9

化石能源具有高污染和不可再生的特性,需要向清洁能源转型,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工业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新能源和信息化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1]。电网企业作为能源的传输者和配送者,已认识到了全球能源互联的重要性,以便构建一个绿色、节能、共享的能源消费体系[2]。目前,英国已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投入,美国提出了发展新能源、生物产业和宽带战略,中国则开始大力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3]。

能源互联网的兴起对信息化提出了新的需求,已有的信息化支撑技术已不能满足能源互联的需要,如何提升对现有坚强智能电网的信息化支撑,使之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1 能源互联网现状

简单地理解,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开放的、公平的能源共享和分配方式,其标准定义是把节点式的能源生产和存储装置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化技术[4]、大数据处理技术、智能管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关联起来,实现能源的异地流动和利用,让资源缺乏的地区能享受到远程能量共享,各种化石能源及其衍生品(如电力、热能等)都可以通过坚强的网络互联传输。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首次出现了能源互联网的雏形,能源互联网将现代互联网+ 技术深入融合,开创了互联网+ 能源的新格局和应用。近期,电力企业在能源互联网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5]的概念,全球能源互联网扩大了能源互联网的范围,利用坚强的智能电网网架,以传送绿色能源为主导,实现了能源的跨国、跨洲传输,可改变能源粗放式的利用方式,推动能源公平、绿色、开放配置,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比传统的电力系统,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特征如下。

1)互联性。小范围能源互联造成的能源浪费非常严重,没有畅通的网络架构,孤立的能源节点无法被充分利用,只有做到全球能源互联,才能通过信息实时反馈让能源链均衡衔接。

2)信息化。能源互联需要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比如无线网络、4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等,信息化技术是能源互联的重要支撑[4,5]。

3)开放性。全球能源的跨国、跨洲传输必定要遵循统一的规范,各地域标准的开放性、协商性是互联的前提,开放对等的友好环境是实现能源共享的政治条件[6]。

2 能源互联网支撑网络

对于配套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超大型网络,使用传统网络部署将会使架构变得异常复杂,且网络应用流量很难控制[7],后续的变更和调整需要花费很大代价。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8]能够让网络变得更加主动智能,流量可以主动处理,而不是被承载。同时SDN让网络设备运行模式产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控制和数据传输的分离,按照业务的功能对自身需求进行调整,而不是依靠设备的性能,从而构建虚拟灵活的数据传送方式。SDN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让用户掌握控制权,除了设备升级改造外,还可以对网络进行重构,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SDN由基础设施、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组成[9],网络设备是基础设施,负责数据转发,操作系统和应用组成了控制层,基础层和控制层之间通过Open Flow协议来耦合,Open Flow耦合架构使得基础层和控制层分开,实现了网络控制的灵活编程。同时,SDN使用集中控制来解决不同设备之间的协议差异性,让异构设备能互通工作并配合运行,集中控制机制解决了设备分散管理的弊端,使得网络部署实施和运行管理由一个点即可完成。

SDN应用[10,11,12]是SDN网络中可变性最高的部分,如同终端上可以安装的各种应用一样,实现了应用与控制分离,让用户自己定义开发所需要的网络功能,而不被网络设备型号和品牌所限制,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设计的门槛。

实践表明,SDN网络可以获得高可用性,使得利用率可以提高30% 左右。在最坏的情况,可以牺牲低优先级流量来保证高优先级流量,同时SDN网络可以不断简化,成本不断降低,网络设备也会变得非常廉价,网络结构复杂性通过集中控制机制而变得比较简单。

SDN网络的组成架构如图1 所示。

3 适用于能源互联网的信息化新技术

3.1 移动APP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等移动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在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这些智能设备的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了已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移动APP作为针对移动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的业务或者无线网卡业务的应用服务,是智能终端蓬勃发展的自然产物。

特别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13]时代的到来,移动APP使得能源互联网有了新的生命,以手机、平板电脑介质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应用将为能源信息化以及能源互联网带来巨大变革。移动APP牵涉到能源互联网信息化应用场景的完善、扩展,可带来能源互联网信息化的延伸,通过广泛的产业链合作带来高效、低成本的整体解决方案。移动应用将促进能源互联网信息化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移动APP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支撑能源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1)消息通信。移动APP使得移动终端成为消息收发的载体,可以及时传递各种消息和通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的目的,如会议通知、设备预警、事件提醒等。

2)信息采集。移动终端作为一种富传感器设备,是一种天然的信息采集设备。主要面向不固定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用于位置、图像、声音、身份等信息的采集,可极大地扩展能源互联网的覆盖范围。

3)自助应用。通过与企业信息系统相连,移动APP极大地方便了员工与企业的实时互动,如请假、培训、查找联系人等。

3.2 大数据处理技术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社交网络、能源政务信息化大大拓展了互联网的疆界和应用领域,能源互联网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能源互联网的影响深远[14,15,16],同时也对能源互联网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1)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不论是对于数据分析专业人员还是普通用户,数据可视化都是数据分析工具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让用户具有更好的体验。

2)大数据挖掘算法。数据挖掘算法是面向设备的,集群、分割、孤立点分析算法以及其他算法让人们可以深入到数据内部,挖掘其潜在价值。这些算法不仅要考虑处理大数据的数量,同时也要考虑大数据的处理速度问题。

3)预测性分析能力。数据挖掘可以让分析员更好地理解数据,而预测性分析则可以让分析员根据可视化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做出一些预测性的判断。

4)语义引擎。非结构化数据的多样性带来了数据分析的新挑战,因此需要一系列工具去解析、提取和分析数据,语义引擎需要被设计成能够从“文档”中智能地提取信息。

5)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工具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保证能够获得预先定义好的高质量分析结果。

3.3 分布式集成技术

分布式集成技术是能源互联网信息化的必要支撑,特别是随着移动APP的大量应用以及大数据的兴起,传统的集中式处理的计算模型已经无法满足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能源互联网的兴起也促进了分布式集成技术的发展,典型的分布式集成技术如下。

1)远程过程调用。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同步的通信方式,远程过程调用允许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到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执行该请求并返回一个结果消息。

2)分布式对象技术。分布式对象技术是分布式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结合,其提供了一种通信机制[17],可以透明地在异构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中传递对象请求,而这些对象可以位于本地或远程设备上。

3)面向消息的中间件技术。面向消息的中间件提供了一种以松散耦合的灵活方式集成应用程序的机制,其提供了基于存储和转发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异步数据发送,即应用程序彼此间不直接通信,而是与作为中介的中间件通信。

4)Web服务技术。Web服务提供了一种在广域网络上共享数据和功能的方法,是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重要补充。Web服务是一种通过URI标识的软件应用,其接口及绑定形式可以通过XML标准定义、描述和检索,Web服务能够通过XML消息及Internet协议完成与其他软件应用的直接交互。

5)数据分发技术。数据分发技术规定了分布式实时系统中数据发布、传递和接收的接口和行为,定义了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机制,提供了一个与平台无关的数据模型(此模型能够映射到各种具体的平台和编程语言中)。数据分发技术允许应用程序实时发布其拥有的信息,并订阅其需要的信息,较好地处理了不可靠网络通信中数据的自动发现以及可靠性和冗余性等问题,可应用在要求高性能、可预见性和对资源有效使用的关键任务领域。

4 结语

全球能源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将大力推进能源互联作为重点工作,信息化技术已成为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阐述了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信息化新技术,分析了基础网络架构SDN技术,通过SDN技术可实现网络的自适应和自调整,解决底层设备对网络带宽和架构的制约问题;介绍了对能源互联网发展至关重要的移动APP相关技术、分布式集成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摘要: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而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则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持续发展的推进剂。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控制、调度和数据传输从复杂变得简单。文章首先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支撑能源互联网的信息化新技术及其应用情况,指出坚强的网络架构是基础,分布式和大数据处理是关键,最后对支撑能源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能源信息化 篇10

1 信息化的能源管理系统推行的重要意义

(1) 明确了天然气能源节能减排的方向通过建立能源管理系统, 能够帮助企业根据详细的能源统计体系、检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 能够针对一些能源消耗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节能举措, 以此来实现自身能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2) 夯实了天然气能源节能减排的工作基础企业在进行自身能源减排的操作时经常会遇到用能的核算、统计体系不健全以及能源的计量表不完整等问题,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能够帮助这些企业更好地夯实各自的能源管理基础。

(3) 更好地鼓励企业内部员工在节能减排操作方面的参与通过建立能源信息系统, 能够帮助企业全面地建立节能的指标考核、经验交流、知识宣传以及指标分解, 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个更好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和推动的积极氛围, 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鼓励企业内部员工参与到节能减排操作具体的工作中, 无论对于行业的发展还是整个系统的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信息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具体实施方案

(1) 建立互联网系统的应用平台在进行管理系统建设时, 可以应用工业以太网来作为整个系统的应用平台, 其核心层就是千兆的冗余环网, 需要部署到进行天然气利用的各个建筑物, 这些具体的建筑物要能够形成以单一或多个单位为百兆的环网的汇聚层, 借助于汇聚层的交换系统来实现具体单个天然气分系统以及总线计量仪表的网络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

(2) 在仪表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三级计量可以在FF等总线技术的基础上有效地选择计量的检测仪表, 同时配置对应的设备, 最终构建区域性的计量仪表网络。这样就能够有效实现天然气的三级计量, 同时, 由于配置了不同的在线管理软件仪表, 还能够实现这些计量仪表集中性的在线维护。

(3) 借助于企业的应用平台来实现天然气的信息管理企业的应用平台主要包括:中间件的服务器程序、商业智能化的服务器程序、信息门户的程序以及数据库的服务器程序等等。通过这些程序在应用平台上的应用, 可以实现整个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功能的有效实现。

(4) 借助工控组态的软件平台实现了能源设备集中的监控通过GE IFIX以及Wonderware Intouch等软件的应用, 可以实现天然气分系统集中性的监控。

3 信息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在天然气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

(1) 实现了天然气在线的平衡调度对于天然气能源来说, 如果供应量超过了实际的需求量, 就是能源上的浪费, 而如果供应量小于实际的需求量, 又会造成生产上的一些损失。因此, 通过能源系统的建立, 能够帮助实现能源的有效调度, 进而实现天然气的供需平衡,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控制能源浪费等情况出现, 同时还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达到了供应稳定的目标。

(2) 实现了集中性的动能设备控制对于天然气的利用企业来说, 设备和人员通常比较分散, 同时, 具体的联络和通讯手段也比较滞后和单一, 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天然气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对此, 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寻求一种好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对能源加工、转换和供应的准确掌握, 高效地履行组织、计划、协调和指挥等方面的职能。而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立, 针对不同的分能源系统进行集中性地控制和监视, 能够使负责天然气利用的管理、操作人员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天然气的实际利用情况, 能够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实现整个天然气系统的集中调度和统一指挥。

(3) 完善了天然气利用具体数据的核算体系天然气的过度消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应用企业自身的用能报表、核算体系和统计工作不够健全造成的。通过信息化的能源管理应用平台的建立, 能够帮助企业在报表、核算、计量和统计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完善, 进而实现针对能源数据报表自动化的采集以及数据本身的三级计量。通过该体系的建立, 一方面配合了企业对天然气能源的有效利用, 实现了利用成本的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还能够很好地使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符合国家的具体排放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信息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在我国天然气应用企业的进一步应用, 企业实现了天然气利用过程的有效管理, 一方面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另一方面简化了整个工作的生产和操作流程, 同时还实现了对利用成本的有效控制。实现了天然气供需关系之间的平衡, 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企业的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复杂产品项目下一篇: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