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

2024-07-02

城市地理学(精选十篇)

城市地理学 篇1

1. 把握城市地理发展的前沿,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城市的现状, 指导城市的规划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张兰生教授认为:一门学科的兴衰, 一门课程的存废, 起决定作用的是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1]在城市中, 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迅猛提高,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 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便是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费, 生存环境的日益破坏, 而环境污染在城市中体现的尤为严重;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使城市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瓶颈。基于上述问题, 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分析导致城市问题形成的各种因素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懂得当代人与城市的关系, 正面临着系统性的变革, 只有观念的彻底转变, 结构性的全面创新, 才能使人与城市的关系恢复和谐, 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没有在价值取向及发展方式等方面作出有利于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变革, 而仅依靠表面调整的话, 则无法实现城市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一个干净的城市, 一个和谐的城市, 城市地理学任重而道远。

2. 改革教学方式, 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2.1 在城市地理学的教学中, 除了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长期以来, 由于课程时数的限制, 教师们往往偏重理论教学, 而弱化了实践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同时, 也不符合当前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因此, 笔者认为, 在新时期的城市地理学教学中, 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事实上, 在城市地理学的教学内容中, 涉及到的城市职能的划分、城市规模的定位与城市土地利用等问题都与我国乃至全球的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如可以通过搜集和查找资料用定性描述法对学生熟悉的省、自治区的城市职能进行分类, 更加深刻的理解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的概念。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和现实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才能使学生深刻的领会理论的真正涵义。

2.2 转变传统被动、单一的学习模式,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人文地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多, 记忆量大, 尤其一些理论知识, 单纯靠教师讲授并不容易理解, 学生学习知识完全靠死记硬背, 属于被动的接受。长期处于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中, 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这与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相违背的。如何在城市地理学这门课程中改变原有的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 形成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成为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城市地理学中, 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很多, 如可以以学生家乡所在的城市为例, 研究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动力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教学中, 首先要打破封闭式的课堂环境, 改变教学环境只局限于教室的现状, 让学生从纯理论的知识框架中走出来, 走进社会生活中, 通过调查、走访、查找资料, 鼓励自行设计实践方案, 开展学习研究,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其次, 抓住时机, 组织学生参与如“世界城市日”, “世界环境日”等公益活动的宣传和纪念, 在学习探讨城市问题时, 可指导学生到排污企业搞社会调研, 调查城市主干道机动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更加深刻的理解城市问题, 树立环保意识, 增强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3. 改革传统的成绩评定框架

以往城市地理学期末成绩的评定仍以闭卷考试为主, 平时成绩以及实践成绩相加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但通过上述的方案改革后, 势必要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若仍以理论的闭卷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的主导, 则之前的一系列改革又会回到原点。因此,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作为期末成绩的评定依据。如实践活动的方案设计及应用, 社会活动的调查研究报告等, 都可以与理论考试相结合作为学生最终的期末成绩。

小结

城市地理学作为高师地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改革和创新要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 适应学科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使学生爱上城市地理学这门课程,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万来珍.关于当前高校城市地理教学的若干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 2009 (5) :126.

[2]冯年华.人文地理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1 (12) :102-103.

[3]范怀超.地理新课程与高师地理教学改革初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9) :323-324.

[4]宁小莉.关于《地图学》实习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 (7) :126.

城市地理学论文 篇2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区域协调发展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 长江三角洲是指上海市全部、江苏南部与中部地区和浙江东北部地区,该区 域总面积为 10 万平方公里, 约占 全国的1%, 人口 7534 万人, 约占全国的 6%。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和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城市群体系。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及其特征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 15 个地级以上城市、67个县及县级市、1479 个建制镇, 地级以上城市、县及县级市、建制镇三级比例为 1∶4.5∶98.6, 从而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并举、城市等级较为完善的“金字塔”结构。从城市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来看,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中心城市和次级城市群构成。

长江三角洲地区 15 个地级以上的中心城市包括: 1 个直辖市——上海, 3 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 11 个地级城市, 即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 形成了我国密度最大的城市带。上述城市构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体系,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体。

以中心城市为基础, 长江三角洲还形成了 5个次级城市群(如图1):(1)上海都市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 3 个层次, 即中心城区、卫星城镇(6 个)、外围小城镇(31 个), 具有典型的都市区空间结构特点。(2)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城市群。包括南京、镇江和扬州 3 个中心城市和丹阳、扬中、句容、高邮、江都、仪征 6 个县级市。(3)苏锡常城市群。包括苏州、无锡、常州 3 个中心城市和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吴县、江阴、宜兴、锡山、金坛、溧阳、武进 12 个县级市, 具有城乡一体化的都市区特征。4)通泰城镇群。(以南通、泰州为中心,包括如皋、通州、海门、启东、泰兴、姜堰、靖江、兴化等县级城市及其下属小城镇。由于这一地区城镇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城镇间联系不密切, 属于潜在的二级城市群。(5)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湾城市群。包括位于杭州湾北翼的杭州、嘉兴、湖州, 位于宁绍平原的宁波、绍兴以及海岛城市舟山共 6个地级市, 萧山、余杭、建德、富阳、临安、平湖、海宁、桐乡、余姚、奉化、慈溪、诸暨、上虞、嵊州等 14个县级市。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特征

图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轴线特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显表现出按照一定的轴线发生联系, 这种轴线的方向和路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分布在沪宁、沪杭、杭甬三条交通轴线上, 形成“ 字之”形空间格局。宁、沪、杭是三大节点城市, 联结这三大节点城市的沪宁、沪杭、杭甬铁路、高速公路、江河沿线和沿海地带是产业集中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轴线。沿线城镇稠密且分布均匀,平均每 30 公里一座城市, 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城市梯度发展的城市连绵区。尤其在苏锡常地区, 许多城市工业区与小城镇几乎沿着铁路、大运河和高速公路发展, 形成“交通走廊式”的城市分布格局。

从城市之间的联系和扩散效应来看, 以上海为增长极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了三条基本传导方向和运动路径, 即:(1)北线, 大致由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京:(2)南线, 包括上海→嘉兴→湖州→杭州→宁波;(3)东线, 即上海→绍兴→宁波→舟山。上述三条基本运动路径所依赖的交通框架分别是: 长江沿岸河港航运、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沪杭、杭甬铁路和沪杭、杭甬高速公路;东部沿海城市的远洋港口运输。总体上来看, 上海这个增长极主要是沿着铁路扩散的, 沿江扩散轴和沿海扩散轴属于次一级扩散轴。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一)上海市核心功能继续深化

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的地位已完全确立,但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相比(见表1),其核心地位和功能仍有待提高。据统计,上海2004 年人均GDP 为6 820 美元,而伦敦、纽约分别超过和接近30 000 美元,东京则超过 50 000 美元;2004年上海 GDP 总量仅占全国 7.7%,而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占本国经济总量的比重都在 20%以上[6]。随着世博会的召开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上海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流入,大大加强其核心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上海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层级结构扁平化发展,“单核引导”向“单核 + 多中心支撑”转变

上文已分析到,从空间发展历程上看,上海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单核的条件不会改变,作为引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上海的核心功能仍将持续完善。而在管理层级扁平化、时空距离压缩和区域分工逐步完善的条件下,作为次级中心的南京、杭州的地位将受到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追赶和挑战。因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呈现出“单核 + 多中心支撑”的空间格局。

(三)行政区边界概念逐步淡化,区域及次区域联合发展成为主流

长久以来,行政区经济是制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竞争的加剧,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也逐步意识到必须通过加强合作或强力扩大行政管理区域来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各城市往往倾向于忽视既有行政边界,选择有利于己方的发展方向和结构,如苏州、无锡与上海关系的紧密度远远大于与南京的紧密度,同样而作为县级市的昆山更是以上海马首是瞻,上海为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延伸至昆山境内。有些城市则选择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行政兼并,来减少区域内的恶性竞争,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协调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协作现状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竞争不断加剧,为减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中央政府及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不断寻求区域合作发展的模式和手段。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的协作发展已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泛认可。但相比世界级较为成熟的区域空间管治机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合作机制仍然存在着“貌合神离”的问题。除去行政绩效考核、财政分配等“先天性”国家层面的制度约束外,区域协调机制的成果往往停留在指导性或方向性等原则性的意见上,并无实质性的配套政策和举措,这些都对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区域和城市管理体制及税收政策都将逐步改革,只有抓住机遇,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区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的措施和方案,才能真正保证区域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

随着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大中小城市在商品、服务、人口和资讯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将会更加紧密, 促进商品第三, 要逐步打破地方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规范地方政府的调控行为。

1.合理进行产业定位和分工 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应根据未来共生演绎形成的各自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确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城市之间的合理角色分工与通力合作, 有利于避免各城市产业功能的重复建设, 实现经济与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因此,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 在都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联合投资建设等领域, 努力实现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功能互补, 为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作为该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核心, 担负着调配该区域经济和社会资源, 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三大中心的重任, 根据上海工业发展条件, 以轿车、通讯设备、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设备、微电子和电脑、生物工程等作为 21 世纪的重点行业。南京和杭州要发挥对长江三角洲南北两翼城市群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行协调的次中心功能。根据目前的状况,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定位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区域:(1)苏、锡、常、通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杭、湖、嘉、绍高新技术产业区, 这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区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 加快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 高起点发展、高水准建设生物工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成为长江三角洲南北两翼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策源地;(2)宁、扬重镇、化工基地, 成为区域工业基础和产业升级的支撑,以炼油、石化、汽车制造、造船、建材、电子等行业为主;(3)沪、舟深水枢纽港口群, 力争成为连甬、接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4)杭州和苏州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努力发展专业化的国际旅游业。个中心城市的战略角色分工与通力合作有15利于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密切的生产体系, 在长江三角洲的广阔地域空间内避免各城市产业功能的重复建设。

2.建立区域性投融资管理机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投融资管理机制, 促进资源在城市间的合理流动。首先, 应建立区域共同发展基金, 使协调机构具有相当的经济调控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 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二, 要建立规范化的民间融资机制。长江三角洲地区民间资金较为充裕, 但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仍以亲友间相互借贷和各种集资为主要融资方式, 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改造升级和企业规模的扩张, 因此要适当开放金融领域, 以民间资金为基金建立民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第三, 要打破所有制和地域限制, 积极鼓励生产要素跨地域流动, 鼓励个人和企业跨区域投资和创业。

3.构建区域性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长江三角洲应尽快建立政府—— 中介机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各相关中介机构之间、企业之间纵横连接、快捷畅通的信息联通网络及其运行机制, 促进信息的高速流动。可以建立以上海为中心, 南京、无锡、杭州、宁波为次中心的信息网络系统, 同时建设长江三角洲网络型光缆干线网, 辅之以数字微波通信网, 形成宽带、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通道。特别紧迫的是要建立企业信息、产业信息、法律信息和专业性公用服务信息网络, 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联动发展。

中国城市淘金地理(上) 篇3

武汉

武汉是座古老的商业都市,南人北客与本地土著混杂而居。武汉有一本关于汉口旧事的书,名为《汉口竹枝词》,其中写道:“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但凡汇入武汉的外乡人,初来时对武汉人的性格大有牢骚。然则不多时日,他们自己的性格也都迅速为武汉人所同化。

武汉地处南北夹缝中,便兼有了南北方各自的短处:夏天的高温湿热和冬天的天寒地冻。大热大冷的生存环境,自是让人的性格亦大起大落。所以武汉人易暴易怒,但也易解积怨,不计前嫌。与武汉人相处时间短的人,多半会对武汉人持贬意评价;但时间长了就会体会到武汉人性格的可爱。此外,武汉人喝着长江水、汉江水、东湖水长大,性格中自然有些江湖气。

如今,随着中部崛起,武汉将建设成为集现代化钢铁、汽车、商贸、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

重庆

重庆这座城市坐拥大江大河,加上地处盆地,气候以多雾潮湿炎热著称。为祛湿起见,重庆人口味特别偏爱麻辣。重庆人,大大小小,都特别爱吃麻辣火锅。

重庆人吃火锅吃出了“麻辣”性格。他们普遍都很热情。如果您在街头向闲坐着的老人家问路,几位老人都会热情为你指路,他们还会商量出一条最近的路,一条较为轻松的路。

重庆人“麻辣”性格的另一方面是耿直。重庆人对男人的最高评价就是“耿直”。“耿直”在当地人口中是“正直”、“真诚”、“执着”等意思的代名词。

重庆人的“麻辣”性格还有一个侧面,就是快乐达观。

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历史一次又一次把重庆推上了新的起跑线: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开发,为重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直辖市的设立,开辟了重庆发展的新天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揭开了重庆加快发展的新篇章——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天津

天津男人性格豪爽豁达,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之嫌。做人义气,办事果断,很容易交朋友,女人性格也男性化!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卫就是天津卫,抗战时保定汉奸多)。”有几个天津的朋友应该不错。天津人本性幽默,所以就有了幽默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

2006年6月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关意见》,天津滨海新区被正式确立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级新区。有人打比方,如果说南海有艘“经济航母”叫“深圳号”,东海有艘“经济航母”叫“浦东号”,那么渤海的“经济航母”就是“滨海号”。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城市形象翻译 篇4

1.1 翻译地理学概况

《翻译地理学》是许建忠教授继《翻译生态学》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翻译学和地理学交叉研究的结果,把翻译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相关研究,将翻译及其地理因素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力求打破传统的“决定论”研究模式,从系统论角度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对翻译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地理剖析和阐释。它不但从理论上揭示翻译地理的客观规律,而且注意密切结合我国的实际,立足于阐明翻译实践中的种种问题。(许建忠,2010:4-5)翻译地理研究的最基本观点就是把多维、多参数的系统观、翻译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观相结合,从翻译同其周围的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以翻译系统为主轴,剖析翻译的地理功能,以翻译的地理系统为横断面,然后扩展开去,建立起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结构,从而集中地阐述其原理,解释出翻译地理学的基本规律。

1.2 翻译与城市地理

城市自古以来就是翻译资源的聚集区,也是历史上的翻译中心。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外交流,尤其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对外形象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我们指的城市形象特别指软形象,即那些很难精确测量,受心理感受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文化环境,公众理念,价值观等。软形象的建设,归根结底就是文化建设。如果说经济是城市的骨肉躯架,文化则是城市的气质底蕴,是城市形象的灵魂。城市的文化形象体现在很多方面,而其中最直观的文化则体现在对外推介报道上。(许建忠,2010:57)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崛起的中国必须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而翻译毫无疑问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一个个的城市形象在国际交流中不断提升。文化交流的同时给城市形象翻译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城市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其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她。只有这样,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世界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城市的形象翻译不仅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文化建设,更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在全球化的交流中有着巨大的贡献。

2 翻译地理学角度下的城市形象翻译

2.1 翻译的自然地理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具有多维镶嵌性,翻译的生态环境是翻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种生态因子相互交错构成n维复合的生态环境,而生态因子对翻译的作用和影响具有多面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影响,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因子、社会环境中的生态因子、规范环境中的生态因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产生多维镶嵌式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是“Better City,Better Life”,中文翻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样的翻译看似并不对等,为什么不翻译成“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呢?如果从翻译地理学角度审视,就会有新的启发。世博会所选择的主题是在整个人类生存的环境下选择的,既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又要体现出上海区别于往届世博的新意,最终确立了“城市”和“生活质量”这两大关键词。城市和生活的关系一直是整个生态圈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翻译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重点。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由此可见,英文原文产生于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想要表达的就是城市对生活的影响,尽管最终出来的原文形式是相对简单的并列结构,但结合产生环境,我们就不难理解原文应该理解为“Better city can make life better.”如此解读后,我们就会发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译文反映了最真实准确的原语环境。可见翻译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从而决定了译者用词的不同选择。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圈,从而影响我们的翻译,因此,我们应该把翻译置于整体自然环境之下,研究这种环境和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的各种地理因子与翻译的关系,反过来指导翻译的实践。

2.2 翻译的人文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人文”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例如,文化地理学,从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的角度,解释各种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区具有各种区域特征。翻译的人文地理,则是把翻译置于人文地理角度下审视,探讨人地关系上的人文要素对翻译的影响。

第16届广州亚运会已经完满闭幕,这次亚运会的主题是:激情盛会,和谐亚洲(Thrilling Games,Harmonious Asia)。“thrilling”在英语中有“令人激动的,毛骨悚然的,惊心动魄的”之意,在这里翻译成了“激情”,我们不得不从广州的人文环境中一探究竟。

广州地处岭南,文化独树一帜,岭南地区物产丰富,环境优越,温和的气候造就了广州人温和的性格,生存空间的紧张又造就了广州人务实的生活态度。广东主要有三大方言:白话,潮汕话,客家话。历史上广东就是一个百越杂处地区,沿海还有东南亚人进入,称为广府人,包括港澳;潮汕地区的人也有着独特的语言和风俗。这两者都属于土著广东人。"五胡乱华"以后,中原地区汉人大量南迁,聚居在今天的梅州、河源和揭阳、汕尾的部分地区,讲客家话。因此,广州是一个大熔炉,各地来的人们在这里做着奋斗的梦想,整个城市激情与梦想相伴,个性与和谐统一。

此次亚运会,广州市政府立志把广州建设为珠三角的精神家园,重点是要结合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广东岭南的人文特色结合起来。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不仅有艺术上的岭南画派,文化上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还有政治上的孙中山与黄埔军校。任何文化与文明宣传,没有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配合,都不能流之基层,渗于民间。只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岭南人文特色结合,才能最大力度的宣传广州亚运会。

综合广州的人地特色,不难看出,本届亚运会的口号正是结合历年亚运会的运动精神和独特的广东岭南文化应运而生。“thrilling”正是要体现广州的发展,体现中国人民的激情和斗志,体现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而“harmonious”正是要展现广州以及整个亚洲人民的团结和统一。这样,“Thrilling Games,Harmonious Asia”对应“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则非常对称地体现了广州举办本届亚运会的宗旨和理念,同时也宣扬了特色的岭南文化,广州城市形象自然随之提高。

3 城市形象翻译的原则

3.1 源语言信息全面准确

任何传播过程必然包含以下两个要素:信息(传播的内容)和传递(传播的方向)。城市形象材料要完成宣传的使命,首先必须全面而准确地传递出源语言的信息,要求译者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表达出准确而全面的译文。不仅是内容的调整和整理,还要考虑到源语言的形式和特色,尤其是地域语言的影响。

以下是天津电视台向CNN World Report选送的新闻短片翻译。

“我在四十来岁在天津干,在天津打鱼。我正在壮年时期这个阶段,全留给了天津。在海河里住着,比我在家住的时间还长呢。回忆起来,这二十年确实我过的不错,很好。在天津干活挺乐观。为嘛说呢,还是那句话,这就是我第二个家,我以后不干了,在家里呆着也忘不了天津,以后哪一年也得往海河里看看来。”

这是一段采访,属典型的口语体。被采访者是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渔民,性格豪爽而随意,因此口头语冗余信息较多,逻辑条理性不强。这就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到城市形象翻译的准确全面性,整理出主要内容、排除冗余信息,但同时在翻译时考虑保留一个渔民应有的口语特征。试译如下:

I was in my 40s when I came to Tianjin.The prime years of my life were all spent in Tianjin.I have spent more time in the boat than in my hometown.My life in the past 20 years was not bad.Very good actually.I'm very happy to be a fisherman here Why?Because this is my second hometown.I'll never forget Tianjin,and every year I would come back to have a look at the river.

3.2 译语受众得体

城市形象材料的英译必须强调源语言的准确全面,但并是说要过分忠于原文,城市宣传的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地方,自然需要考虑到受众的译语文化,城市形象材料的读者才是宣传效果的最好评判者。

例如CNN天津中一段解说:“‘民间艺术精品展’设计艺术门类广泛,玉雕、蛋雕、糖塑、石雕、彩塑等。很多作品取材于众多民间故事,比如特种榫艺《有情终成眷属》就把‘媒婆说亲’‘老鼠娶亲’形象艺术地表现在观众面前。此次民博会还展出了来自俄罗斯、德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艺术精品。”

外国人并不明白“特种榫艺《有情终成眷属》”“媒婆说亲”“老鼠娶亲”这些非常传统的中国故事,在短短的报道中,如果加以更多的解释,将会是累赘。所以,考虑到译语文化,译者必须对这类文字进行虚化处理、大胆删节。

Jade carvings,egg carvings,painted sculptures and various clay works are also on display.Many are based on popular Chinese folktales.Works from Russia,Germany,Pakistan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boosting artistic ties between nations.

3.3 蕴含人地特色

从翻译地理学角度看,城市形象翻译还应考虑的原则之一就是不同地方的人地特色关系。翻译的地理环境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一体化和本土化、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因为宏观环境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地域微观环境的消失,相反,正是这五彩斑斓的地域微观环境构成了大一统的全球宏观环境,翻译研究只有扎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才能保持特色,使其地域微观环境得以保留和发展,从而为建设外部大一统而内部又复杂多样的宏观环境作出贡献。(许建忠,2010:5)

例如天津百年老店“狗不理”包子,在向全市征集英文名称时,最后选定了GO BELIEVE。这个名字曾引起了一阵热潮,专家评审团给予了高度评价,天津狗不理集团也认为英文GO BELIEVE的发音与“狗不理”的发音很接近,意思含义也很好,与狗不理百年以来一贯提倡的诚信相符。百年老店代表着天津这座城的形象,选取一个合适的英文名字也是为了更好的打入国际市场,更好的宣传天津。那么,这个名字是不是真的很适合呢。

“狗不理”包子,不仅是天津,也是全国闻名的传统风味小吃。传说在清朝的时候,天津附近武清县住着一个少年高贵有,他从小性格倔犟,出了名的牛脾气,母亲认为他脾气坏得连狗也不愿搭理。“狗不理”的绰号,就这样传开了。高贵有一身做包子的好手艺,开店曾叫“德聚号”。可是人们仍然喜欢叫他“狗不理”,随着包子美名的传开,狗不理店也就传承了下去。可见,GO BELIEVE的翻译虽然展现了集团的诚信,却失去了百年老店的渊源,外国人依然不会懂为什么是“狗不理”,而且长期下去,可能国人都会遗忘这个名字的来源了吧。

另一方面,从音译的角度,GO BELIEVE的确和“狗不理”的发音很像,但是,怎么也不如拼音GOU BU LI更准。可以说外国朋友用英语拼法念出来GOU BU LI这个发音并不难,而且比GO BELIEVE更响亮。GO BELIEVE本身语言极不规范.。GO和BELIEVE两个同为动词,没有任何语法成分连接,是很大的语法错误。国外正规品牌不会有这样的错误,而且国际上,像日本品牌三菱(英文名MITSUBISHI),本田(英文名HONDA)、韩国现代(英文名HYUNDAI)等英文品牌都是按照本国发音拼音,在国际交流中不仅巩固了品牌地位,也传播了本土文化。

一家百年老店,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产品和经营,“狗不理”包子已经享誉国内外,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立足本土文化,有深厚的人地特色,建议狗不理店完全可以按照汉语拼音作为商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见,城市形象的翻译,首先应该根源于地域文化特色,才能兼顾好源语言和受众译语的需求,达到宣传和交流的目的。

4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城市不仅仅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区域的信息集散地,因此人们语言文化交流的翻译就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古往今来都在为城市的生存、建设和腾飞作着贡献。那么,城市形象对外推介的准确含义应是向外国人介绍我国及我国的城市,解疑释惑。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向外传播,就不会得到世界的认同和理解,甚至遭到敌国的恶意歪解和攻击。创造这种文化的城市,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城市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所有,不再具有区域性。

从翻译地理学的视角解读和审视城市形象的翻译,可以更好的以整体论和系统观对翻译地理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联想的思想,发现和解决翻译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失误,研究人地关系下翻译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更好的促进城市形象的翻译工作,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

摘要:城市是人们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而城市形象的翻译在对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中用翻译地理学原理研究城市形象的翻译,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角度分析翻译内容,剖析人地关系下的翻译原则,旨在更好的指导城市形象翻译,推动和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

关键词:翻译地理学,城市形象翻译,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人地关系,翻译原则

参考文献

[1]Cronin,Michael.Translation and Gloabalization[M].Routledge,2003.

[2]Expo 2010 Shanghai Editorial Office.An Overview of the World Exposition Shanghai China 2010[M].Beijing:China Publishing Group 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9.

[3]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一天津电视台国际部《中国.天津》的个案分析[D].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2001.

[4]秦贻.城市对外宣传中的翻译之难——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视角[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

[5]沈宁.让世界了解天津一《中国.天津》栏目对外报道600期精粹[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6]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7]许建忠.翻译地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城市地理学读后感 篇5

这篇文章是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所写的书《明日之城市》的一部分内容,而关于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关城市之肺的描述。或许,在这篇文章中,这小小的一段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但是,于我而言,它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它本就不是简单的几句话。

什么是肺?在新华字典中,它是这样说的:肺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那么又是什么在城市中扮演了肺脏的角色?毫无疑问的,是绿化。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一个城市的建设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因为,归根结底,城市的活力是人带来的,那么,以牺牲城市的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无论它的经济发展的有多好,必将带来无数的问题。城市,是人们的城市,是必须服务于人的。

由此,不得不提的是宜居城市。宜居城市?顾名思义,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字面上的解释。究竟什么是宜居城市,怎样界定宜居城市,国内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侧重点。而深圳市总体规划(1996—2010)曾经提出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突出“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指城市居民能够“安居乐业”,创造较为宽松、良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居住环境。现代城市的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紧绷的神经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大脑,这是危险的,而这时城市不能只给人们所谓的繁荣,所谓的发达,而是为人们提供一份舒适,洁净的空气,蓝蓝的天空。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环境的保护与整治。

无论宜居城市的标注或内容有多大的分歧,宜居城市的建设一定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北京大学著名学者俞孔坚曾这样解释:“所谓‘宜居城市’,就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它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个是自然条件,这个城市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步行空间、人们生活所需的充足的设施;另一个是人文条件,“宜居城市”应是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人情味和文化的城市,让人有一种归属感,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这个城市就是自己的家。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也有城市认为必须把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与整治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位,必须突出园林道路绿化的重要作用,将其看做建设宜居城市的主体。无独有偶,在勒·柯布西耶的关于城市改造的4个原则是:减少市中心的拥堵、提高市中心的密度、增加交通运输的方式、增加城市的植被绿化,其中有一项就是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

而就在2004年底,《商务周刊》和零点公司联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济南、大连、厦门等10个城市18~60岁的3212名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调查显示,分别有47.9%、46.1%和43.9%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好是成为“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从公众角度来看,对上述内容的关注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保障水平等其他因素。这更加突出了环境质量的好坏是人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那么,就生态环境方面而言,如何建设宜居城市?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生态因子要求宜居城市必须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建筑人工环境,并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人工环境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环境,满足居住的生理和心理舒适要求.那么,这样的建设就不仅仅是城市之肺的建设问题,更关乎其他各个方面。首先,就自然环境来说,它是宜居城市的首要辨别标准,想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仅要求增加绿地和水体的面积,提高绿化、美化、净化质量,而且必须把道路、建筑、设施等人工元素与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单一某方面做到最好,不代表整体的优秀,单一的某方面很不好,不代表整体不优秀。所以,在自然环境这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先天的资源,进一步推进宜居城市的建设。当然,要想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自然先天的恩赐,必然离开不了人工环境的辅助。而对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直接感受者,或者说是直接受益者,人而言,这些环境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与规划。即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筑体量和外观,道路的宽度,桥梁的结构,街头小品的设计等,要考虑城市居民使用的舒适、便捷和视觉上的审美需求。从而在人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协调,这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辨别标准之一。与此同时,在注重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同时,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具体地理环境特征,作出具体环境规划,形成该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成为独有特色的宜居城市。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当地民俗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使它们融为一体,互为补充,各个单独的部分因为另一方的存在而增色添辉。

那么,从具体的措施上来看,如何建设宜居城市?

作为一个小插曲:如果有人问你,城市的生态环境,或者说是绿化,你想到了什么?是草地?是道路两旁的大树?是护城河?你是否会想到公园?对,就是公园。要想达到宜居城市的标准,为居民提供日常的休闲娱乐集会场所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公园则成为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综合体,其本身有着丰富多样表现形态,已经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愈来愈广泛的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公园,人们脑海浮现的往往是大妈们在跳舞,大爷们在下棋。公园的气氛是轻松而又活跃的,散发着都市的那另一份闲逸和生活的气息。这正是宜居城市所需要的。公园承载着多种多样的市民生活,为公众提供休闲的场所,并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中转站,它在生态环境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曾经有人说城市将不再需要公园,但是,很明显,这个观点的正确性有待商榷。随着城市的不断飞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紧凑,密度越来越高,人口和建筑变得更加的集中。这些都给公园的价值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发展的机会。很明显,21世纪城市公园迎来了它最好的发展时机,而放眼全世界,众多的城市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修建城市公园。

著名的风景园林大师简·简森提出“城市是为健康生活而建······未来的城市规划师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将绿色空间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景园林师詹姆斯·科纳认为“绿色综合体,这种环境能够给城市带来文明、健康、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同时是具有基础设施性质的城市景观。”当下的城市公园则不断从简单趋于综合,承担着大量的职能。公园它作为大型的城市绿地空间,是高品质宜居城市的环境的保障。它能够有效的对地表径流的积蓄和回渗补充地下水起疏导作用,还可以调节城市的空气与温度、湿度。同时,当代的城市公园为公众提供了巨大的开放空间作为休闲娱乐和社交场所,城市公园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公众户外活动的机会,这有利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宜居城市的建设。

在当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不同的类型的公园,如南京鼓楼公园,又或是中央门处的神策门公园,城市应当建立不同尺度的不同层次的公园,以此来组建城市的公园群,同时通过绿化后的林荫大道或者是线性绿地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构建城市绿地网络,使得城市的绿化更加完善,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而最为最常见的社区公园,它是住宅组团中的公共活动以及社交场所。小区公园的建设无疑应当会促进小区人民的邻里关系和谐发展,增进感情,拉近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小区人们生活的和谐,提高人们的生活的幸福指数,并由此并由此推动宜居城市的建设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城市公园必须拥有良好的可达性,就打个比方说,你将公园建在一个人们不是非常容易到达的地方,那么,它的作用也一定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大打折扣。所以说,城市的公园就应当合理的布置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中,并且应该尽量分布在社区的住宅组团之中,这样可以有利于让居民仅仅通过步行或者以骑自行车的方式便能够轻易地到达。这样的话,更易于让公园实现它的的价值和作用。而在此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案例,则不得不提到德国的慕尼黑和它被称作“绿手指”的社区公园。“绿手指”社区公园将城市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整合,以多个线性公园和南部新区的风景公园相连接,这些都为当地的居民树立了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依赖感。

其次,城市公园的空间尺度上需要多大才适合?在当下的城市中,大尺度的城市公园规划与建设是当代风景园林行业的热点。当然,大尺度的城市公园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而且更加是有利于推动宜居城市的建设。大尺度的城市公园在面积上大多数超过数百公顷。它与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并且有助于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大尺度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以及更加丰富多样的娱乐文化活动。

而且,大尺度的城市公园为城市的野生动物同样提供了栖身之所。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所需要的。

再者,一个大型城市公园的建设必须有机结合城市的地理环境特征,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有当地城市特色的城市公园。而且,公园的本身必须是多功能的,具有生态意义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地域的文化。从一开始公众所创造的的避难所到现如今的更健康的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公园所承载的责任越来越多,公园的职能页变得更加的多样化,他为宜居城市的建设作出它重要的贡献。

除了用城市公园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来促进宜居城市的建设,我们还能做点其他的什么?

就以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南京为例,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城市公园的建设,城市护城河,或者说是城市的水系的整治与保护同样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水系,从来都是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参照标准之一。而在生物学视角下,宜居的城市形态应当满足人对呼吸、水、睡眠等基本生理活动的需要,因此城市需要营造良好的山水格局,以引入新鲜空气,创造优美的滨水景观,满足人的亲水性。

从进入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南京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各种生活垃圾、工业废水等污染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秦淮河水系中,导致河水水质严重下降,甚至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秦淮河的原有功能逐渐衰退。同时,由于受到城市发展、区域扩大的影响,流域规模也逐渐缩小,河道水流量急剧减少,水流稀释能力显著降低,从而导致秦淮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河水质量严重下降。为了解决秦淮河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南京政府开始着手于秦淮河的治理问题。

南京政府通过三个主要步骤来处理河水的污染问题。其核心是武定门闸的污水处理。首先是要切断污染源,其次是要使水流动起来,最后通过雨水管网将雨水直接排到河道,而污水则需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水质达标后再排到河道里,以此来实现雨污分流。除了这三个主要措施外,辅助其他措施更好的实现秦淮河的治理。其中引江换水,多样化融资,吸引社会资金,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将现代技术和文化观念引人到现代水利建设中便是很好的手段。

随着秦淮河水污染的明显改善,南京的城市形象也得到了同样的提升。秦淮河的治理为秦淮河流域的居民改善了生活的环境,带来了更加优质的生活品质。试想一下:一家老小在整治过后大为改善的河边漫步,张开双臂拥抱温暖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那该是怎样一副幸福的场景。沿河两岸从休闲娱乐到餐饮交通,齐全的人文景观体系为人们参与到休闲娱乐之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人们则也会因为环境的改善使得心情更加愉悦,而在这样的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都在不断地增长着。由此就不难看出,水系是否完善,水系的质量是否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水系的整治则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秦淮河水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注重涵盖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将城市的水利总规划融进生态、和现代文明、经济发展之中,将文化的内涵渗透进流淌的秦淮河之中。为了让“十里秦淮”的繁华情景再现,相关部门注重秦淮文化的梳理,大力宣传沿河文化,打造滨江公园,滨江长廊。秦淮河的治理大大加快了南京宜居城市的建设,更让丰富的历史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除此之外,宜居城市的建设还需要其他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在现如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便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求城市的发展必须与生态平衡相协调,要求自然、社会、经济在复合生态下系统的和谐,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科技作为我们强大的后盾。如此来说,生态适应技术的研制和推广得是到重视。同时,能源替代的研究也同样刻不容缓。总之,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必须的。

城市是人们的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在政府方面来讲,要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在个人方面来讲,积极参与响应政府号召共同建设宜居城市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智慧城市要夯实地理信息根基 篇6

“地理信息测绘转型发展中,测绘的基本要素没变、法律法规没变、组织结构不需变;变化了的仅仅是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时间点变为时间段、由测绘地表形态变为监测地表变化、由提供测绘成果变为报告监测信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王春峰说,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是相对静止的,智慧城市更强调地理信息的动态化和对时空数据的表达能力。在智慧城市中,地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提供数据采集和展示,更是实现整个系统价值的关键。

智慧城市三大挑战

“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立项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项目。目前已经从早期几个试点城市发展到遍布全国的200多个城市,湖南、湖北、宁夏、海南等省区还将数字省区纳入“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发展战略。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还纵向延伸到各行各业的应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都已经内嵌了地理信息系统。

然而,地理信息仍有空白需要填补,还应与物联网、云计算进行更紧密的融合。8月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展研究中心“智慧中国”课题组对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调研发现,许多物联网示范应用尚未融入测绘地理信息的空间显示、智能分析和管理功能。比如,在水生物疾病远程会诊、水质在线监测等的数据分析与管理中,大都还基于数据报表或文字信息,并未加入地理信息元素。

此外,即便是地理信息应用得比较深入的领域,跨行业之间的信息交互也并不充分,难以让信息综合产生更大价值。

一方面,物联网使自动获取的信息日益增加,从信息洪流中筛选有效信息必须让信息有序化,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赖地理空间系统,作为有可能让系统之间“对话”的基础架构。以北京市政务信息图层共享服务系统为例,它免费向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开通共享服务,整合航空及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提供医疗机构、科研院校、体育场馆等几百个图层信息,极大增强了共享交换平台的共享服务能力,是全国首个在超大型城市内实现网络环境下跨行业、跨领域的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服务的系统。

而另一方面,强化行业间的合作,还必须完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地理信息标准化,为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提供地理信息资源的支撑。

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展研究中心指出,智慧中国对地理信息带来的挑战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生产模式的挑战,由于智慧城市对地理信息的集约性、现势性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建立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和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模式;二是对内容的挑战,仅仅依靠原有的地理信息数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还要生产更多数据,加工具有智慧功能的地理信息;三是服务形式的挑战,单纯的数据提供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在整个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以后,更多提供平台服务,包括网络服务和定制服务。

从地图到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在第一阶段仅仅是提供可视化地图;在第二阶段是与智慧城市的各项业务相容,比如城市管理、商业分析等;第三阶段,地理信息将支持顶层决策,而这也是评价一个城市是否真正“智慧”的要素之一。

对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表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智慧”就是要洞察城市的强项和弱项,明晰城市发展的方向。而“测绘在其中要承担的,就是先让地理空间智能化,以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的决策”。

据了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此已经开始做战略层面的布局,值得关注的是“地理国情监测”和计划推出的“测绘地理信息云”。

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在《人民日报》上刊发署名文章,称地理国情监测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有效途径。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

而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应注重结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平台为专业用户提供调用平台服务的浏览器端二次开发接口,开发适应各行业地理国情监测需要的应用系统,构建如综合防灾减灾、电子政务和社会经济信息统计等方面的专题地理信息服务。这也是测绘地理信息云能够重点解决的问题。

国家测绘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柏玉霜表示:“云计算创新平台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承担着大量的数据存储与及时处理工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建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云’中心,使我们能够在有限的资源积累下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村和城市初中《地理》教育差异 篇7

一、农村地理教学水平低的原因

造成城乡地理教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条件、周围环境以及监护人的受教育水平造成的。相对于城市来说, 农村的学生课余生活单调, 知识储备少, 比较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方法, 理解能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差, 尤其是在适应新的学习方法上存在着障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思维方式的不同。

由于农村和城市的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 导致了他们对问题的认知度不同。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农村的孩子对我国的山水、名胜古迹没有多少认识, 即使是知道, 也是从电视或者是课本上看到的;而对于城市的学生则不同, 城市的学生每年都会有几次出游的机会, 他们虽然没有到过中国很多的名山圣地, 但是相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的奢侈了。所以在考虑同样一个问题时, 农村的学生可能考虑的比较狭隘, 或者对问题的解析不全面, 这些都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思维方式。

2. 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兴趣不同。

地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科, 它的覆盖面是非常广的, 而且其包含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随着网络的发展, 信息的传递速度有了飞跃的发展, 这在城市中已经非常常见。城市中的学生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来得到信息, 例如网络和报刊等信息来源。所以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就可以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 通过网络这个媒介, 他们很早就接触到了很多的地理现象和知识, 例如海啸的形成和危害, 天气预报的作用等, 所以他们很小就对很多的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能够非常主动的去学习地理知识[2]。相对而言, 农村的学生, 他们接触到的东西都是一些直观上的, 没有所谓的虚拟网络。他们对于地理的认识可能只是从课本上接触的那些内容, 所以他们很难去学习抽象的地理知识, 所以对其兴趣也就想当然的减少了很多。

3. 基础差异。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 加之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 导致学生接触和掌握的地理知识点和技能有所不同。城市的学生由于环境影响和较好的师资力量, 都会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农村的学生由于教育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其他多种因素, 导致了他们的受教育条件不足, 那么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就会掌握得很少。

二、解决方案

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初中课本是相同的, 但是由于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基础存在着很大差异, 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教材[3]。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主要表现在教学环节的设置, 包括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师备课等内容。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对学校和学生的深入了解是每一位老师都必须掌握的, 很多刚到农村教书的老师对于农村教育的不了解, 导致他们在很长时间内不能适应农村的教学工作。老师要通过跟学生的交流和细节观察, 或者是以其他形式来对学校和学生情况进行了解, 然后找到一种适合农村教育的方法。农村老师应该认识到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异, 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农村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 贴近身边环境的讲课方式。

由于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存在着诸多不同的影响因素, 所以教师讲课前,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适应不同环境的学生。对于农村和城市初中地理教育来说,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讲授。老师在课堂开始前, 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讨论, 去观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以及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感兴趣点。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 去了解地理知识,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老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地理资料, 在课上给学生讲述, 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 然后再贯穿到课本中去。而对于城市同学来说, 他们获得信息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 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报刊, 或者是其他的传媒, 学生们都可以获得很多的地理知识。老师应该采用多媒体讲课, 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让他们直观地看到自己未曾了解的世界。这样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 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就会产生一个平衡。

3. 改革农村学生地理评估标准。

教学评估是始终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的, 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的学生素质和新课本的要求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 主要是因为农村的教学评估比较单一, 而且评估方式简单, 学习盲目的要求学生提高试卷成绩, 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学校评估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 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去学习。

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不是瞬间能改变的事实。这就需要教育者去努力缩小这种差异, 通过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改革, 找到一条更适合当地教育的方式。

摘要: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育公平。而对于初中地理教育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是有着历史原因的, 环境和师资力量都导致了农村和城市初中地理教育的差异。文章从农村和城市初中地理教育差异产生的原因入手, 着重讨论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提出了减小这种差异的方案, 对缩小区域因素引起的教育不公平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公平,初中地理,差异

参考文献

[1]林丹.谈农村和城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差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 (5) .

[2]许玲.浅谈初中地理探究教学实践[J].中外教育研究, 2011, (6) .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体系构建 篇8

一、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目的

作为数字城市现代化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实现按地理空间位置整合和共享城市信息资源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空间定位基准和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它的建设目的有以下方面。

1. 为用户添加、设计、加工和制作更详细的空间信息和内容提供基础服务。

2. 提供既满足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要求又满足用户现势性

需要, 并且能与用户数据精确配准和完全兼容的权威数据与参考数据。

3. 为用户共享、整合和利用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提供一整套合理的数据说明、技术流程和应用指南等。

4. 提供数据提取、数据深加工、数据挖掘、数据目录、元数据、

地图网络等基于多种手段的服务, 为用户更新、添加自己所拥有的数据并分析其地理位置提供参考。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体系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是数字城市工程建设的直接指导依据。笔者结合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现状和建设目的, 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体系在总体结构上分为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基础数据、专题数据、网络交换、行业部门应用服务5大体系。

1.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是为确保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与应用而制定的信息生产、信息管理等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共享机制、生产技术、数据模型、数据质量、数据编码、数据交换格式及元数据等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等。其作用是规范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描述、采集、处理、分析、查询、表示、转换等方法和服务, 在分布式环境下实现多源、异质、异构数据的流通、共享与系统互操作。

2. 基础数据体系。

数字城市基础数据体系是整个数字城市的基础, 目的是通过研究和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与基础数据库, 构建一个具有数字城市基础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与分析平台, 为数字城市基础信息的共享提供服务。

3. 专题数据体系。

从城市的市政、社会和经济等政府职能组成部门及其对城市地理信息的专门需求来看, 专题数据是指自然资源数据 (土壤、植被、水资源、矿产资源) 、能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公用设施数据、人口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城市管网、土地利用、环境污染、交通管理、水资源等行业部门建立决策支持系统所需要的专业信息资源, 它是反映城市某一方面专门内容的城市地理数据, 为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明确的专项数据。专题数据也包括不同时期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融合和集成, 为各级政府组织部门的应用和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也为各学科研究提供所需的专题信息。

4. 网络交换体系。

网络交换体系是各行业部门向其他部门提供信息的同时获取其他部门信息的综合平台。其主要目的是实现网络信息共享, 为单个部门决策和多范围内的综合决策提供服务, 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采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高额成本, 有效提高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利用效率、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网络交换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以能够互享资源 (硬件、软件和数据) 的方式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的集合体。从广义的角度理解,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以实现远程处理和达到资源共享目的的系统。在网络安全方面, 网络系统的保密性尤为重要, 其保密设计必须达到能够防止内部和外部非法访问, 多采用信息传输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技术, 以保证涉密数据的安全。

5. 行业部门应用服务体系。

是指在遵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统一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和基础数据体系的基础上, 将专题数据建设成分布在政府职能部门与行业应用部门的专业数据库及相应的办公自动化和专业信息管理子系统, 并根据各行业应用部门的具体需要, 开发基于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仿真分析、决策分析等专业应用模型, 研制相应的专业应用子系统, 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的专题应用提供服务。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设计研究 篇9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地理空间框架

1 项目背景

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基础, 加快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国务院的明确要求。基于规范的、权威的地理空间框架, 能够为交通、水利、国土、规划、城建、统计、公安、民政等各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为城市研究战略、形成决策、制定规划、应急响应及实施一切重大战略举措提供所必需的基础信息平台。从而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建设, 有利于政府和部门信息化的实现。

2 关键技术

2.1 SOA架构技术

本项目是个较为复杂的系统, 如何使系统能够融合局内已有的业务系统和上级部门推荐下来的应用系统, 集成已有信息资产, 同时能够使系统能够快速地构建和易于扩展, 是系统建设必须要处理的两个问题。这需要经济而灵活的IT基础设施来支持。

2.2 Web Service技术

运用Web Service技术来实现本系统与其他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整合, 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

2.3 基于B/S和C/S的体系结构

空间框架在进行平台和应用系统时建设将结合不同的应用采用Browser/Server和Client/Server体系开发。本系统中的空间地理数据涉及到GIS图形和属性数据处理、更新工作, 由于这部分业务涉及的用户较少, 对图形和数据的操作又较为复杂;也需要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较强的数据访问交互能力, 因此, 为了保证运行速度和运行的效率, 其设计将采用Client/Server结构用于数据管理及GIS图形应用的功能开发。该平台将提供各种数据交互工具, 图形数据变更操作、空间分析工具以及各种灵活多样的专题图定制功能以满足各类空间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需求。

3 数字城市架构设计

3.1 支撑层

支撑层主要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运行网络环境建设。根据用户角色以及应用系统的运行环境的不同, 数字锦州地理空间框架平台中各软件系统与服务提供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局域网, 主要部署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于管理涉密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二是政务网, 主要部署地理信息共享平台, 用户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布, 对锦州市政府部门服务;三是因特网, 主要部署与政务公开以及社会化服务相关的软件系统, 如公众版门户网站等。

3.2 数据层

数据层是系统运行和服务的基础, 由一系列的数据库群组成, 主要分为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和专题数据两大部分, 其中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在细化分为政务版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和公众版地理空间框架数据, 公众版数据在形式上与政务版相同, 但是通过对政务数据进行位移、脱密等处理后获得。

第一,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是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 包括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测绘基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

第二,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目录与交换体系是共建共享的关键, 包括: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目录与元数据专题数据,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交换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

第三,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服务的表现, 包括: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地图与数据提供,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在线服务系统和支撑环境;

第四,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服务的支撑和保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互为补充, 同为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

3.3 服务层

服务层主要面向开发者, 通过提供一系列标准规范的服务接口, 方便开发者快速搭建或集成业务系统, 服务接口包括认证服务、目录服务、地理编码服务、专题数据服务、WFS服务、WMS服务等。

3.4 应用层

应用展示层是基于接口和服务层以及认证层, 提供的可直接操作使用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与系统平台对接以及基于平台建设的业务系统, 比如国土、公安、工商、民政、规划等业务系统;二是省、市、区县互联互通的应用, 包括与辽宁省平台的互联互通, 与下属区县的互联互通, 与相关个委办局的互联互通;三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地理信息应用, 如公众版门户网站。

4 数据库设计

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标准的要求, 建立多形式、多尺度、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4.1 DLG数据检查与处理

DLG数据质量检查内容包括数据的整体质量和实体元素质量。整体质量检查主要是数据完整性检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 DOM数据检查与处理

DOM数据的检查主要包括数学基础、影像点平面精度、接边以及影像质量检查等方面。

4.3 DEM数据检查与处理

对于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生产的DEM, 检查内容应包括网格间距、DEM范围即起止点坐标的正确性、高程数据的完整性及明显的高程异常等。DEM数据检查应以程序检查为主, 结合人机交互检查。可将DEM按高程分层设色, 与等高线或影像叠加显示检查, 或将DEM生成的三维晕渲图与等高线叠加检查。

4.4 城市三维模型数据检查与处理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城市三维模型数据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第一,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模型几何精度;第二,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纹理质量;第三,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对象可识别性。

5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基于网络运行的。其中,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政务信息网络部分能够满足城市政府及其部门对本地区地理信息的需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互联网部分可以满足社会中相关企业以及个人对个性化服务空间地理信息的需要。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数据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服务系统、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数据制作系统等内容。

参考文献

[1]华一新, 吴升, 赵军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1.

[2]王家耀, 华一新.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0.

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篇10

1 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原则

1.1 空间标准的统一性原则

要实现城市空间中信息数据的集成首先需要完成不同坐标信息数据的转换, 实现坐标系统的统一性。需要采用国家统一的标准, 在进行基础信息的空间配准之后进行存储。

1.2 分类与编码的统一性原则

城市空间信息的来源有多种多样, 不同的行业领域有不同的信息, 造成数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构建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过程中, 为了防止数据出现混乱以及方便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利用, 空间数据应该坚持分类与编码的统一性原则。

1.3 数据管理平台与存储结构的统一性原则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各个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如果数据的管理平台与存储结构不能实现统一, 那么空间数据的互操作也很难实现。

1.4 技术与应用标准的统一性原则

城市空间的数据集成要求满足相同的数据标准。所以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采用国家以及行业的标准, 对于没有标准的需要统一进行制定, 并有相关法规政策的支持。

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

2.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平台是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核心环节, 城市中的信息数据形式主要有DEM数据、DOM数据、DRG数据、DLG数据、专题属性的数据以及元数据等;数据库的形式主要有成果、境界、交通、地形以及地名等数据库。设计方法为:

2.1.1 使用面向对象的空间实体模型 (OOSEM) , 基于OOSEM实现空间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表达可以有效的解决实体之间多属性的关系, 便于信息的共享以及管理。

2.1.2 使用矢量栅格一体化的管理手段, 可以解决信息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多源性问题, 实现对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2.1.3 使用Oracle Spatial对海量的数据信息实施管理, 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或者非空间数据信息使用对象的形式实施存储。

2.1.4 构建分布式空间数据库, 能够满足部门数据库的分布式存储要求。同时通过提供数据的交换接口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 以便于数据之间的共享与更新。

2.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服务平台设计

2.2.1 面向公众的应用系统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研究主要是为了给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带来便利, 由此基础性的地理空间数据产品的消费群体是面向公众的。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 需要对原始的空间信息数据进行深加工, 使数据信息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形成的产品如导航性质的电子地图、城市的空间框架地图等能够满足公众的需要。

2.2.2 信息分发系统

信息分发系统需要实现四个方面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数据查找需求:首先是提供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的功能, 便于用户查找需要的数据;第二是制图, 满足不能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处理条件的用户的需求;第三是为用户的信息下载提供技术支持;第四是使用访问式接口为用户提供服务, 实现数据的浏览和查询。

2.3 城市空间数据基准建设

空间数据基准的不统一将会对数字城市发展产生制约影响, 其建设主要有大地平面基准、高程基准、GPS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以及城市三维动态基准。

2.3.1 大地平面基准与高程基准

当前环境下, 城市应当将各个组成区域中的不同平面坐标基准通过适当的转换之后进行统一, 建立一套合适的、能够与国家基准相互转换的系统。可以采用GPS技术作为平面基准建立的方式, 与传统方法中使用的三角网不同, GPS网能够一次布设成网点密、精度高的全面网, 其性能较三角网也更为优越。

2.3.2 城市GPS连续运行服务系统

数字城市应当具有卓越的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 建立城市GPS连续运行服务系统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基础。能够按照城市的具体要求, 选择合适的场地不设GPS跟踪站以及控制中心, 不间断的进行GPS卫星的观测, 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进行处理, 发往接收装置的用户, 能够实现实时的导航定位。

2.3.3 三维动态基准

随着国家科研的进步, 新一代地心、三维与实时动态大地测量基准开始规划和建立, 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准应当不断朝向三维与动态的方向发展, 使用新一代的三维基准取代静态的城市控制基准。

3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设计的关键技术

3.1 空间数据集成分析

多源、多时相以及多尺度是地理数据的特点, 因此管理平台必须对不一样的类型、比例尺以及不同时间的地理数据进行集成:不同类型的数据, 通过利用空间坐标范围或者是图幅索引的方式实现;而对于不同比例尺, 根据统一空间参考系 (如西安80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2000大地坐标系) , 同样的利用动态投影技术也能够实现;对于不同比例尺的能够通过叠加一起显示, 对显示比例进行调节控制能够实现地图逐层显示的效果;对于不同时段的基础地理数据则由历史数据库完成集成, 采用按对象级别、图幅以及数据集的方式实现集成管理。

3.2 海量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数字城市系统中会出现海量的基础处理数据, 对于这类数据的管理是数字城市系统成功的重要环节, 也是基于GIS的大型项目的重要标志。其管理方式主要是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快速索引, 使用多级混合索引技术可以处理这一问题, 对于海量数据中出现的影像数据通常采用数据压缩技术进行处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数字化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其建成能够为城市的规划设计者、建设者甚至是每一位市民提供有效的帮助。当前, 数字城市的建设在许多城市中应用开来, 实现对城市的信息化管理。文章通过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分析, 研究了解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此外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 除了信息技术的配合之外, 还应当有相关的管理体制与法律规范的支持。

摘要: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构成元素, 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而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与构建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文章首先探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目标和意义, 分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设计环节, 为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提供基础思路。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

参考文献

[1]吕华新, 阳经为, 李碧裕, 等.“数字奉化”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总体设计与实现[J].城市勘测, 2014 (3) :68-71.

[2]张朝坤, 杨鸿海, 欧尔格力, 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方案设计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2) :57-61.

上一篇:学生党员建设下一篇:专业核心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