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富有实效性的课堂

2024-05-03

构建富有实效性的课堂(精选十篇)

构建富有实效性的课堂 篇1

一、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兴味盎然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好的新课引入, 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步入新知探索的天地, 可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在教学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新课导入。

1. 数学趣闻轶事引入。

在新课教学时, 给学生讲解一些与新知有关的趣味性事例, 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经典习题等, 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新课开始时就热情高涨, 又可让学生体会数学世界的广博。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我给学生讲述数学家笛卡尔发明坐标系的故事;在教学无理数时, 向学生讲解希勃索斯因发明无理数而被杀头的悲壮故事, 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先哲前辈的努力奋斗;在教学勾股定理时, 向学生讲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将勾股定理的图形发射到太空来验证到底有无外星人, 再有毕达哥拉斯为发明这一定理杀了一百头牛来庆贺, 因此历史上也把勾股定理叫做“百牛定理”等事例。这些充满人文性的故事, 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 使他们感受数学世界的无穷魅力, 从而产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2. 设疑问难引入。

思维的起点是问题, 教学过程总是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节点, 设计质疑问难的方式, 引入新课, 通过“悬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 我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 通过精心设计, 给学生呈现这样一个问题:盛唐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反映了诗人浪漫、豪放而又善于想象的性格特点。那么, 诗人如果要真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东西, 他需要登上多高的楼呢?很多学生迫切的想知道结果, 但很多人却又面面相觑。此时我及时呈现课题:等大家今天学习了切割线定理后, 只要我们知道地球的半径就可以了。在这样的问题吸引下, 学生学得非常认真。在相关知识学完后, 我将地球半径的数据告诉学生, 让他们代入公式, 从而轻松计算出大约需要登上20公里高的高楼方能满足诗人“欲穷千里目”的可能。这样,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更学会了运用知识。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入。

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的事物最能激起学生的认同, 教师在新课教学中, 经常联系学生生活, 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真实鲜活, 学生自然会兴趣浓厚, 全力以赴。如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而四边形不具有固定性时, 可举出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的图形要用三角形而有的图形却要用四边形;在讲方程的应用时可针对学生每天上学时骑自行车和步行, 编制习题;在讲中心对称图形时, 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中心对称图形等等。总之, 运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能让学生产生知识的亲切感, 摆脱学生对数学知识枯燥、抽象、乏味的印象, 激起学生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课堂提问, 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中得以训练

首先, 提问要有的放矢, 目标指向明确。教师要有目的地提出问题, 通过各种方式呈现问题。比如温故知新的复习提问、创设情境的水到渠成式提问、暴露问题时的启发式提问等。同时, 问题的对象要明确, 语言要精炼而简洁,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其次, 问题呈现要恰当自然, 语言要富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紧扣主体, 围绕目标。同时, 把握恰当时机, 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从而达到诱发学生思维, 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

此外, 课堂提问要注重效果, 凸显学生能力培养。数学的特点是严密性、抽象性、解决问题的技巧性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能根据学生需要, 用能力训练式提问取代无谓的繁琐运算, 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传统的数学教学, 往往是将教学中心放在了“传授知识”、“双基”等方面。在很多时候将数学教学片面地理解成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 学生完全在教师预设的范围内学习, 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这就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数学情感。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数学活动, 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 不断培养学生有效的数学思维, 让他们在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真切的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 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方式 篇2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方式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一堂课,教师精神饱满,激情飞扬,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师生互动心情愉悦,视共同学习为最大的快乐。这就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能绽放出生命活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导语精妙抓住人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如我在上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字谜:“酉时下大雨”,大家试试看,是哪一个字,学生兴趣盎然,一下子课堂就活跃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反应较快的同学运用谐音就猜到了是“酒”,我因势利导,继续引导,“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我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名诗佳句,同学们能否举些例子?”学生记忆的闸门打开了,纷纷举起了手,说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我继续引入,“这样看来,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李白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来一同欣赏李白的《将进酒》。”这样导入,就像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媒体渲染气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创设语文情景,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第一,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短歌行》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曹操画像,讲述曹操一生的经历,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借助图片,可以把人物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音乐对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再播放配乐朗读,又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参与表演洞察内涵

新课程的理念,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有时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小品。学生想象并模仿焦仲卿、刘兰芝以及焦母和刘兄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全班同学面前,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小品的表演促使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课前三分尽展才艺

在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或演讲、或朗诵、或高歌一曲,一天一个话题,传学生心声、扬学生鸿志、抒学生情怀、发学生所思。我再做个小结,或评价、或借题发挥、或幽它一默。于所悟、所感、所笑中拉近彼此悬殊的心,让平等与真诚永远回荡在语文教学之中。如最近我们上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每堂课前都有一位学生事先在黑板上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一上课就像老师一样给大家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上台的同学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其他同学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啜香茗,令人回味无穷。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如上完《陈情表》我是这样结尾的:《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是友情,深深憧憬的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作者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最后,请同学们一起再一次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作者催人泪下的真挚情感!

六、教态亲切尊重学生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心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情感教学是生命课堂的支柱,真诚的微笑是建立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良药。带着微笑进课堂,学生少了压抑、焦虑;多了乐观、自信。学生就会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地去学习。把心向学生敞开,让每一位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感受到师爱和鼓励。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像是一篇流淌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诗。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第一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活力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每一堂语文课我都会带着微笑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让数学课堂富有实效的策略 篇3

关键词: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的提出,是对当前有些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那么,如何才能將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一、老老实实地钻研教材

老老实实地钻研教材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高效率的前提,而要做到深入钻研教材,作为教者就应该做到: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教材的各册教学用书,根据教材的内容,明确地提出了全册、单元和课时的具体目标,教者必须正确理解并能牢牢把握。

2.对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好。因为教材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文本,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小学教学大纲清楚地阐述,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系统性。因此,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必须了解教材、理解教材、全面把握教材内容,从而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作为教师接受了某一个年级组的教学任务,拿到教材后,要能整体把握整册书,甚至本年级上下册书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每一个章节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做到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

其次,做到活化教材,整合教材。活化教材要立足教学目标,课堂上每一环节的构建都应与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

二、踏踏实实地组织教学

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场所。因此,踏踏实实地组织教学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高效率的关键。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向学生展现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首先应该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形成过程,也就是说教学一个新的知识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哪些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关联。其次,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微观的知识形成过程。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只注重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教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该以此为载体,注重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进而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生服务的。

三、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

数学练习不仅是学生对教学后掌握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方法,还能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全面合理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发展良好思维品质,更是教师自我了解、检查自己完成教学任务与否的重要手段。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在教学体积单位后,我设计了一道别具一格的练习题:办事粗心出了名的小红给远在美国的表哥写了一封含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信,但从中暴露了许多数学知识错误,请同学们找出其中错误并改正。

我们现在搬到了一个新家居住,其居住面积有150立方米。告诉你,我们家里还新买了一个冰箱,它的容积为250立方分米。我喜欢在冰箱的速冻空间里放上体积为0.2立方米的长方体杯子留着做冰淇淋,冷藏空间盘子面的大小为250厘米。表哥,你看,我家新冰箱有用吧。

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了体积单位,又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

2.要有鲜明的层次性。

3.少一些机械操练,多一些问题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双基”,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构建富有动感的语文课堂 篇4

一、让词语在学生的意识里活起来

老师总这样感叹:“伊伊同学生字词默写个个对, 做起作业来错别字连篇。”“平时也学习、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 为什么作文里就用不上呢?”这是因为学生识记的仅仅是消极词汇的缘故, 所学词语没有转化为积极词汇是无法真正使用的。

汉语词汇是有触感、有声音、有质量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第一节:“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 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 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 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 盖过了人喧马嘶, 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在学习过程中, 有学生觉得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就听到了很大的声音, 原因是“哗哗”两字。有学生表示反对, 认为“飘”字有一种轻柔的质感, 应该是很轻很轻地掠过来的声音, 不应该很大, 甚至还掺杂了一种如仙似雾、如闻仙乐的美妙感觉。“飘”字很有意境, 作者没有一定的敏感性是体味不出来的。同样, 在阅读过程中, 如果没有相当的敏感性, 读者也无法体味“飘”字的魅力。如果学生都能体会出来, 说明学生有了较高水平的语感。同样, 本文中“四周乐声奏鸣, 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 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里的“漂浮”一词, 也应该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瀑布声震撼人心、充满活力的表象以及游者与景观融为一体的意境在“漂浮”一词中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这种语言组合也是汉语极其生动之所在, 能领会到这种语言表达, 学生的语言何愁不得鲜活!

二、让文本在学生的语文视界里苏醒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类似的斥责在语文课堂上并不鲜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境况?其实学生是很喜欢在语文课上偷读小说的, 你能说他不喜欢语文?他只是不喜欢现行的语文课堂。教材中文本总无法如小说一般吸引学生的视线。如何重组文本, 如何新颖地呈现文本, 让学生时时有乐境在前的感觉?

文本, 不仅仅是文字、文章, 更是文章的言外之意、不尽之意, 这也才是文本固有的价值。但在我们的课堂上, 常常被忽略了, 纵有提及, 也是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一带而过, 留给学生的是一片模糊, 学生一感无趣, 二感无收获, 自然对语文课堂不感兴趣。我们要想激活语文课堂, 还需要在文本的固有价值上下一番工夫。我们都知道, “打”与“被打”是两个概念。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 咄咄逼人要“打”人的是洪教头, 林冲一直处于“被挑战”“被打”的处境, 但为什么题目是林冲“打”洪教头呢?因为学生课外阅读比较丰富, 对《水浒传》《西游记》是如数家珍, 这篇课文本身对于他们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我考虑到小学生读书更多的是关注故事本身, 缺乏深入的思考, 于是, 我就顺势抛出了上面的疑问。这一下, 一石激起“古潭”微波。“洪教头被林冲打败啦!”这是一个学生提出并被认可最多的答案, 可惜还是流于表面。我追问:在你的心目中, 你希望谁是“被打”的?为什么?请到字里行间去寻找。这一下, 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 他们开始触及到洪教头的为人, 开始考虑林冲的“棒打”洪教头不仅仅是从肉体上教训洪教头, 更是从思想意识上“教训”洪教头, 弘扬的是正气, 批判的是歪风邪气。于是, 文本自有的“正能量”得以在学生的意识中苏醒过来。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篇5

【关键词】活力;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一堂课,教师精神饱满,激情飞扬,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师生互动心情愉悦,视共同学习为最大的快乐。这就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能绽放出生命活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导语精妙 抓住人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如我在上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字谜 :“酉时下大雨”,大家试试看,是哪一个字,学生兴趣盎然,一下子课堂就活跃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反应较快的同学运用谐音就猜到了是“酒”,我因势利导,继续引导,“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我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名诗佳句,同学们能否举些例子?”学生记忆的闸门打开了,纷纷举起了手,说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我继续引入,“这样看来,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李白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来一同欣赏李白的《将进酒》。”这样导入,就像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媒体 渲染气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创设语文情景,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短歌行》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曹操画像,讲述曹操一生的经历,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借助图片,可以把人物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音乐对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再播放配乐朗读,又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参与表演 洞察内涵

新课程的理念,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有时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小品。学生想象并模仿焦仲卿、刘兰芝以及焦母和刘兄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全班同学面前,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小品的表演促使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课前三分 尽展才艺

在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或演讲、或朗诵、或高歌一曲,一天一个话题,传学生心声、扬学生鸿志、抒学生情怀、发学生所思。我再做个小结,或评价、或借题发挥、或幽它一默。于所悟、所感、所笑中拉近彼此悬殊的心,让平等与真诚永远回荡在语文教学之中。如最近我们上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每堂课前都有一位学生事先在黑板上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一上课就像老师一样给大家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上台的同学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其他同学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以趣结尾 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啜香茗,令人回味无穷。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如上完《陈情表》我是这样结尾的:《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是友情,深深憧憬的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作者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最后,请同学们一起再一次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作者催人泪下的真挚情感!

六、教态亲切 尊重学生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心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情感教学是生命课堂的支柱,真诚的微笑是建立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良药。带着微笑进课堂,学生少了压抑、焦虑;多了乐观、自信。学生就会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地去学习。把心向学生敞开,让每一位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感受到师爱和鼓励。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像是一篇流淌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诗。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活力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每一堂语文课我都会带着微笑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总之,创设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有效生命课堂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当我们教师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工作,饱满的激情投入课堂,抑扬顿挫的节奏调控教与学的活动,用真爱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与心彼此沟通的桥梁,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学生达到共勉,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塑造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时,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篇6

如何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呢?

学会尊重与赏识

尊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 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 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劳动的成功与否, 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 就是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如果师生不是朋友式的平等的关系, 那么心理的距离必然会拉大, 心灵上就做不到真正地沟通, 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和人格健全。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互相交流的过程。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应当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情感, 以学生为根本, 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挖掘生命潜能,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要把握自己的角色, 尊重每一个学生, 课堂上的尊重, 不仅是姿态上的接近, 还要努力使自己变成学者、变成长者、变成智者、变成爱者。眼睛里流淌的爱意是尊重, 俯身的倾听是尊重, 真诚的鼓励是尊重……在课堂这个词典里, 只有让尊重无处不在, 生命的美丽才会绽放。

赏识: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 赏识能使人愉悦, 使人快活, 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 使人心智开启, 灵感涌动, 给学生“戴高帽子”, 真心实意地表扬学生, 赞美学生, 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记得一个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曾说过:“一个微笑, 如明媚的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一句赞美, 如不灭的火炬点燃孩子的自信之光;一次鼓励, 如春风扬起孩子远航的风帆……”课堂充满了赏识, 教学才会由此变得轻松, 学生才能学得自由;课堂充满赏识, 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而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唯有赏识才能让语文课快乐起来, 生动起来。

提倡赏识, 并不是要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 而是要教师有包容之心, 要包容学生的失败, 学会等待, 让学生在失败的基础上找到“登天的感觉”, 尝到甜头, 并且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对待自己的不足, 发现生命的宝贵, 珍惜享受生命。从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发展能力, 形成技能, 学会学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父母、家庭、老师也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适合于所有学生的赏识方式, 怎样的赏识对你的学生是最合适的, 要靠自己创造性地去发现, 这便是教育艺术的奥妙所在。

落实独立与合作

独立:生命的美丽不仅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 而且在于它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珍视这份独立, 充分给予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时间, 更为重要的让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体验有机会表达出来, 努力创造条件去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这样学生才能学有灵性, 学有个性, 课堂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进行戏剧《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自排了课本剧进行表演, 然后再分组讨论其中各个人物形象。在评价“夏洛克”这一形象时, 大部分同学用的字眼是“凶狠”、“狡诈”、“阴险”等, 而这时扮演夏洛克的学生主动站起来“申辩”:“夏洛克其实也是一个很可怜的人, 他受到基督徒的排挤, 被称为异教徒, 而且作为犹太人长期受到歧视, 要戴着象征屈辱的红帽子。而他的手段虽然不光明, 却是作为一个长期受压迫、排挤、歧视的弱势群体的反抗和报复。难道安东尼奥他们就没有错吗?他们在言语当中处处透露出对夏洛克的歧视、不屑。所以夏洛克有他可恶的一面, 但也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听完他的一番话, 同学们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 而我率先为他精彩独特的回答而鼓掌。在这位同学个性化的阅读中, 独立思考, 和文中人物进行了心灵的沟通, 对人物有了全面的认识, 不再“人云亦云”, 发挥他独特的思维。

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 它基于“人多智广”这一哲学思想。现代科学技术的每一点进步, 几乎都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培根说:“假如你我每人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仍然每人只有一个苹果, 但假设每人各有一种思想, 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 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合作是让学生的思想与思想去碰撞、心灵与心灵去交流、生命与生命去对话的最好方式。

而合作的关键是要做到有效。首先要想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必须要求教师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 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才成为一种可能, 合作才成为一种需求。其次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抓住具有探索性、系统性、仅凭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索, 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群体合作, 达到优势互补的效应, 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得到质的提升。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对小组合作议题的明确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唯有如此小组成员才不会自说自话、离题万里, 相互间才会很好地沟通, 才可能出现思维的碰撞, 语文课堂才会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

做好坚守与超越

坚守:语文课姓“语”, 这一点每个语文老师要牢记, 每一节语文课堂都要坚守。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课, 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 是引导、浸润、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坚守住“语”的课堂应是书声朗朗。古人云“书读百篇,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些都是读书之道。可以吟哦讽诵, 可以低喃细语, 或齐读或分角色读, 只要用心, 就会有体会, 这便是收获。

坚守住“语”的课堂应是简简单单的。简单不是简单无物, 好的语文课堂应当简洁而有活力。表现在一堂课上, 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线条尽量简洁, 但线条所牵动的信息又要尽量的丰富。例如我在上《醉翁亭记》时, 抓住了“乐”字, 让学生在寻找“乐”, 理解“乐”, 领会“乐”中感受文章和人物的魅力。

坚守住“语”的课堂还要实实在在地练。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 从小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语文课堂中的“练”, 就是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说上练、在读上练、在写上练。说话和写作都是语文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续写在船上被于勒认出后菲利普夫妇的表现, 从而增加学生对人情冷暖的深刻体会。

超越:“语文书固然是你语文学习的一块新园地, 可如果你仅仅守住一册或一套课本是不够的, 语文学习更大更广阔的园地在课外。自然风光, 文物古迹, 风俗民情, 视屏网页, 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及生活中的种种话题, 无不是语文学习的资源, 这种资源可以说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你应当把课内和课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使课内学习成为端点, 辐射到课外, 到生活的海洋里, 到大语文环境中, 去吸取语文和思想的琼浆。”

———摘自《苏教版语文书》 (八年级上编者的话)

从这段话可以知道, 语文课堂除了要立足文本之外更要学会超越。把语文学习放在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进行, 并以适应学生心理和尽可能轻松的形式展开教学, 学生才可能得到最具分量、最有价值的收获, 语文课堂才会更具生命活力。

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单元中, 《本命年的回想》一文里作者展示了京城运河父老乡亲过年的习俗, 由此激发了学生对了解自己家乡民俗风情的兴趣, 于是学生们开展了对家乡过年习俗的调查。第一步,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第一小组的同学从《地方志》等书籍中收集相关的资料;第二小组通过走访身边的老人来收集相关的内容;第三小组的同学利用双休日到家乡的东南西北片区收集不同片区过年的习俗。第二步, 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再分成习俗、食物、游乐三个方面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纳、比较。第三步, 学生写出了《家乡过年习俗的变化》的调查报告。在春节来到之时, 这项调查又得到了延续。学生又自行组织了收集、创作春联的活动。通过比较对联的内容, 他们总结出时代在变迁,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的结论, 还将创作的春联送给了左右邻居。在此基础上, 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他们又收集了各自家乡乃至于许多少数民族不同的过年的民风民俗, 从而了解到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 篇7

一、“前置学习”———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的重要抓手

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是自主学习。有人认为,让学生有备而来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所谓“前置学习”,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和认知能力、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材内容,为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而设计的学习方案。“前置学习”的框架结构一般有两大板块: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的确立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不同,学习目标制订的重点应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如何学”。

自主学习是“前置学习”的主体,具体可围绕以下两方面来设计:

一是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学生初读教材文本之后,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教材文本,让学生读进去,想出来,即悟义、悟道,悟情、悟法。教师在制订“前置学习”方案时,可采用半填空、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采用批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是拓展延伸、激活经验。学习教材既要务本,又要超本。

如,我在教学《草虫的村落》(S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前置学习”内容:

1.自学课文内容,学会课文中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及相应的词语,并试着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2.再认真读一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昆虫的句子,试着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些昆虫有着一种怎样的特殊感情呢?

3.和同学或家长讨论一下:昆虫或其他动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最好能举例说明)我们应当怎样和它们相处?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在全班交流。

4.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把它的特点或生活习性以及你们之间相处的过程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

优质的“前置学习”方案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简约性。学习内容不宜过多、过细,而在于核心问题抓得“准”,其他问题设计得“精”,使学生看得下去,想得出来。二是层次性。“前置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三是生本化。教师在设计课前指导学习问题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四是问题式。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合作交流———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的主要形式

通过“前置学习”,每个学生都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走进了课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的认识充分展现出来,与同伴分享,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的问题呈现出来,通过同伴互助,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得出结论。

如,我在教学《珍珠鸟》(S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小组合作交流内容:

1“.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可在“我”那儿,为什么“渐渐它胆子大了”?你认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和小组同学交流吗?

2.从原本“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到“渐渐它胆子大了”,再到“有一天……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创造这一美好境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及由此升华的关于“信赖”的情感,从而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领略到了语言魅力和情感魅力。

三、点拨提升———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

依据“前置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已解决了“会学的”和“能学会的”,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课堂需要探究的教学目标。因此,此时教师的“教”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系统讲授,而是从学生预习后的“现实起点”出发,走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点拔与提升。当学生的感悟“言之有理”时,教师要助开掘,畅其流;当学生的理解模模糊糊时,教师要善搭桥,解其围;当学生的体验似是而非时,教师要慎褒贬,巧固本。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S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时,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对文本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抓住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点拨提升———引领学生走近安徒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安徒生作品的人文魅力。教学片段如下: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生:我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生:我还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

2.师: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将它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

生:不只是火柴,她点燃的还是对幸福的渴望。

师:小女孩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

生:熄灭的不只是火柴,还有小女孩的希望。

师: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

生: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

师:直到她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生:捏着的是她的希望,可以看出到死她也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3.教师进一步追问: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给予点拨: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给了自己幸福。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构建富有实效性的课堂 篇8

一、以游戏活动激趣,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游戏活动充满着“魔力”和“魅力”, 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作为教学中知识的载体, 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 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 在教学《频率与概率》时,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活动.教师说:“同学们, 现在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分发四张牌, 其中有两张‘1’和两张‘2’.现在将它们分为两组, 每组的牌都是‘1’和‘2’的组合牌.接下来, 你们要做一个游戏, 每个人从每组中各抽取一张牌, 算出每次抽取两张牌的数的和, 并做好记录.每个人重复这个实验30次.”教师说完游戏规则后, 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一位学生在实验前先进行了思考, 他认为, 游戏结果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分别是2、3、4.于是, 他就将这三个数字写在记录本上, 并绘制简洁的表格.第一次实验时, 他从一组牌中抽取了数字“2”, 从另一组牌中又抽取了数字“2”.于是, 他就在记录本中“4”的数字下面画了“正”字的一笔“—”.等学生都做完游戏活动后,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自己的数据.

案例中, 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了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得异常积极、活跃, 成就了魅力课堂.

二、以多媒体技术激趣, 丰富教学内容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教育教学也应适当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 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利用它的图文并茂, 增添课堂的魅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利用它的灵活性和直观性, 将知识形象化, 化深奥为浅显, 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利用它的广泛性, 丰富教学内容,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 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 教师在课题引入方面作出了很大的突破, 不再像以往一样直接、单调地引入新知识, 或者只凭师生的共同想象引入新知识, 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的知识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在课题开始时, 利用多媒体技术, 为学生出示了几张有关图形旋转的图片, 如风车、电风扇、摩天轮、汽车中的方向盘等.学生看到熟悉的、感兴趣的图片都很兴奋, 对教师接下来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充满了兴趣.这时, 教师可向学生适当地提问:“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定点叫什么?转动的角度叫什么?”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 都很积极地去思考、探索.

案例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 为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图片, 丰富了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生活问题激趣,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这些经验资源, 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学生看到自己较为熟悉的事物, 会有一种亲切感, 同时也更愿意去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选材, 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问题, 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 在教学“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时, 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体验到数学的重大价值, 为学生设计了一道生活问题:“有一商场九月份的销售额是200万元, 十月份的销售额下降了20%.于是, 商场从十一月份开始加强管理, 调整经营方式.在十二月份时, 销售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十二月的销售额达到了193.6万元.求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由于这个问题贴近生活, 学生都兴趣十足, 在课堂中表现得很积极.很快, 就有学生回答:“我能列出算式200× (1-20%) × (1+x) 2=193.6, 只需要求出x的值就可以了.”

案例中, 教师通过设计生活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 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进而对数学这一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为学生构建富有魅力的数学课堂,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独特的魅力, 感受到数学的美, 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将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学中, 以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是构建富有魅力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手段.

构建富有实效性的课堂 篇9

关键词:以生为本,进入状态,巧设引思,参与课堂,教给方法,融洽关系

如何更好的践行生本教育,构建起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呢?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角色,从过去的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为“学”服务上来,才能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自己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的状态?富有吸引力的课堂导语起了关键的作用。课堂导语的目的在于巧妙引出该课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深入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导语成为新旧知识的桥梁,通过它学生可以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知识间的逻辑层次和知识结构。

如讲“环境和环境问题”时可以这样描述:“我们向往那春天的姹紫嫣红,我们的意向常常定格于古老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散步时总期望看到一排排优雅别致的小别墅,或者听到鸡鸣犬吠的农村安宁和谐的气氛。大自然的蛙声、小鸟叫声,青翠的树林,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不少诗情画意。可事实是这样吗?听父辈说起十几年前清澈见底的小溪,还有鱼虾和螃蟹,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浑浊与污泥相伴的臭水沟,还有小城镇也像大城市一样有拥堵的小车,周围工厂的烟囱还在冒着浓浓的黑烟……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空间。那么,这些环境问题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这样的导语形象生动地将学生带入语言营造的美妙境界,又在他们情绪受到强烈感染时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新课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迫切学习的渴望,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二、以生为本,巧设疑问,引起“思”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愉快的学习氛围是一堂好课的成功条件。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巧设疑问,引起“思”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的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作为地理老师,要精心“策划”,让地理课有“磁性效应”,强烈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地理课有一种“企盼心理”。这种强烈的企盼心理一般都是由问题或者参与学习的体验引发的。

如,在第一章绪论课教学中,我创设了以下几个问题:人们往往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那么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为什么有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为什么会出现冬冷夏热?为什么会有黑夜白昼的交替?为什么全世界会形成不同的地区差异?为什么会有高原、平原之别?为什么会有地震、火山喷发?这样,学生在一片惊叹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通过问题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讲解,把学生引入到地理思维的“王国”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通过教师的“诱”与学生的“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三、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成长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地理课堂中来,可以借鉴“学·导·用”教学模式改革的做法,设置前置作业。因为地理科不是主科,不宜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我们就把它放到课堂上来完成。

其次,要给学生创造参与表现的机会,做到主客体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演讲,诗歌朗诵,知识抢答,报告地理趣闻,填写黑板略图等形式,丰富课堂内容。要让学生有事可做。初中学生都处于一个比较喜欢表现自我的阶段,我们要通过课堂这样一个平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思考的喜悦。

最后,要让学生有观察思考和实习的机会。如上到地形一章时,我组织学生到周围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采集地理标本,收集地理数据,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观察,然后现场解决问题。结合湖村的山地特点,学习到“等高线”时,带领他们去登山,然后实地绘制“登高线”,体会等高线密集,山脉陡峭,等高线疏松,山势平缓的特点。通过实习,启迪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增强学生记忆,也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以生为本,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我常常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一对,事半功倍。如何在地理课堂上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呢?

1.形象描述法

形象描述不仅让学生欣赏到地理学习的美感,而且让学生记忆深刻。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对地理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景观进行优美动人的描述,会令学生听得心驰神往、回味无穷,并获得鲜明、准确的地理概念。如在讲到“瀑布”时描述,世界各地的瀑布形形色色、千姿百态、景象万千、飞流急踹,体现的是一种恢弘的壮美,其状如万马奔腾、其声若巨雷轰鸣,激起的水珠能形成迷蒙的云雾和鲜艳夺目的彩虹……这样的形象化的描述,就可以让学生听得出神入画,仿佛眼前就能浮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这样,就能让学生爱读地理,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热情。

2.诗歌引入法

记得我读初中时,地理老师讲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以及由此造成的交通困难,用“上山云里钻,下山河边走,对面呼得应,走路要一天。”的民谣来描述,言简意赅,形象逼真,使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至今还深深地镶嵌在我记忆的年轮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用富有地理特色的诗歌、民谣来配合地理教学。

3.口诀记忆法

教师选编一定的口诀,结合地图讲解,便于学生掌握、记忆、运用。如讲新疆时,可以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这样边讲边绘图,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再如讲到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和流向时,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真可谓是煤山煤海。

4.幽默风趣法

如,讲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时,我把季风的进退形象地比喻为“拉锯战”。当南方暖气团势力强盛时,雨季往北移;当北方冷气团强盛时,雨季往南移;这样“战争相持”,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时间的降水,甚至出现水灾。加上自己的体态语言,学生上起课来轻松,学起来有趣,在轻轻松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5.利用别称法

地理别称法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概括化,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特别偏爱。地理别称法很多,如世界屋脊、紫色盆地、千湖之园、锡都、煤港、月光城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形象的概括出地理事物的自然或者经济特征,使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得比较容易接受和记忆。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考虑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如何通过形象化的方法使左右脑协调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借鉴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也可以应用头脑风暴法形成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思考状态中。

五、以生为本,还要研究学生心理,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学潜力。学生喜爱什么学科,往往与科任老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塑造”自己的形象,做好“言传身教”。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感情充沛,平等待人;课后辅导要做到耐心细致,批改作业要做到一丝不苟。这样,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亲近教师,缩短师生距离,使其“亲其师、信其道、服其管”。注意研究学生心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学中,要做到难易适中,学习内容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能够有收获,就像猴子“跳一跳,摘得到”,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

构建富有实效性的课堂 篇10

一、高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特征

1.全面性。信息技术生态课堂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是课堂环境、师生活动、教学内容等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1)全面的目标。传统的课堂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技能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而生态课堂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2)全面的课堂。师生、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课堂诸要素和谐共生,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教学合一。生态课堂崇尚“以学论教”,教师摒弃机械灌输的传统做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创设教学情境。

2.开放性。首先,生态课堂具有目标的开放性,它不拘泥于预设的程式,根据学情而及时调整。其次,具有内容的开放性。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要随科学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教师不囿于教材,要对教学进行再开发。最后,具有过程的开放性,信息技术强调自我探究和操作实践,分组协作、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3.可持续发展性。信息技术生态课堂是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根本目的,树立终身学习发展观,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主要非生态现象

1.缺乏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放不下权威,将自己置身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要求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满足于以自己的思维预设设计流程,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背着老师偷偷地上网、游戏,一旦被老师发现,免不了指责与批评,学生也会产生对立情绪,久而久之,会恶化师生关系。

2.三维目标形同虚设。基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业水平测试,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测的复习,教师被“考点”牵着鼻子走,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掌握,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视而不见。

3.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教师割裂了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因而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部分教师“精心”设计任务,为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排除掉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干扰因素,表面上看学生的达成度高,但面对新的问题,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无法独立解决问题。

三、构建高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有效策略

1.营造健康的外部环境。机房是高中信息技术授课的主要地点,电子设备的噪声、辐射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要保持机房的卫生,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要保护室内通风,经常开窗,在室内放置能净化空气、防辐射的绿色盆栽植物。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重新定位角色,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对后进生要耐心点拨、悉心指导,不断激励他们,让他们重塑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各异,有的同学对图片设计感兴趣,有的同学热衷于学习网页制作,还有的学生着迷于动画……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3.重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由“软件说明书”的角色变成重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材,但部分教师拘泥于教材,一味照搬教材内容,致使学生的知识发展停留在了解的层次。教师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重构教材内容。如在“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教学中,教者呈现党的十八大领导班子主要成员示意图,并通过与文本的对比,让学生将熟知的例图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从而掌握文本信息结构化的含义。播放“中国好歌曲”视频,让学生自主将4个团队用结构化表达的方式表示出来。生活化的重构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优化教学方法。(1)以“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将问题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操作技能。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任务的难度适中,不能超过学生承受范围。(2)以“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分析基础水平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设计梯度的要求,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意识。(3)以“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共同分享,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构建竞争合作的生态化育人环境。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营造健康的课堂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要钻研教材、分析学情、重组教学资源、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组织支持感知下一篇:唤醒沉睡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