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许可

2024-06-10

工作许可(精选十篇)

工作许可 篇1

在新的改革形势下, 质检部门如何做好生产许可工作, 如何做好后续监管、如何管好、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提升是监管部门面临和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宽进严出除了加强监管外, 还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 帮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切实做到放、管结合。

1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及其意义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对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企业, 通过企业实地核查和产品质量检验, 确认其符合法定条件, 向其颁发生产许可证证书, 允许其生产某种产品的一项行政许可制度。该制度自1984年实施以来,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在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2 在行政审批改革的背景下, 生产许可证制度亟需改革创新的原因

虽然生产许可证整个制度有必要继续保留, 但是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改革的要求要及时改、彻底改、真正改, 显得尤为必要、尤为迫切。尤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生产许可证制度有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一方面, 尽管社会各方面对生产许可证制度充分认可, 但“重审批、轻监管”的局面还存在。有的获证企业取证过程经历艰辛, 甚至遭遇吃拿卡要。另一方面基层质监局监督力量薄弱, 监管责任大, 消极懈怠情绪增加, 监管效果不理想使生产许可工作难度更大。

3 在行政审批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生产许可工作

3.1 严格生产许可, 加强证后监管, “放管治”相结合, 同时提高便民服务性

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准入的同时加强质量监管, 把证后监管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要紧紧依靠深化改革, 以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 创新监管方式, 健全监管体系, 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3.1.1 严格审核人员纪律要求, 严把生产准入关, 提高便民服务性

在现场评审工作中, 要求审核人员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要求, 遵守审核程序, 按照细则要求认真审核, 认真审查企业生产工艺及设备, 从源头阻止企业使用落后工艺和设备。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的要求, 压缩审批发证时限, 优化许可审批流程, 优化服务。可以尝试免费为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及细则的培训, 帮助企业熟悉生产许可审批流程。利用专业审查队伍的专业优势, 帮助企业查找质量问题, 对症下药, 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3.1.2 强化质量监督

一方面加大许可证企业证后的抽查力度, 抽查要有随机性和针对性, 对质量问题严重、整改不合格、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条件的, 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惩处, 对违法情节严重的企业要坚持吊证和撤证, 原则严格落实市场退出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场随机检查力度, 打击无证和假冒、伪造许可和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 保护获证企业利益。

3.2 建立许可审查、质量监督、证后监管联动机制

建议监管部门及时掌握企业在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核过程中, 审核组对该企业提出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该企业在各级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 切实建立许可审查、质量监督、证后监管的联动机制。

3.3 建立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管的联动监督机制

建立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管的联动监督机制,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加强消费引导, 通过发布消费提示、消费警示、曝光违法行为等方式, 引导群众监督。在加大监督检查的同时, 及时将监督结果通过报纸、网站等方式进行公示, 引起媒体和群众的热烈关注和参与, 对违法企业起到极大的警示作用, 监管成效得到逐步提高。

4 完善分类监管, 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效能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不断完善, 工作成效明显, 但受监管人员数量等监管资源限制, 后续监管效果不理想。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施分类监管, 可以强化生产许可证企业后续监督, 督促企业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需要, 是推动生产许可证制度创新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在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监管产品的特性与安全风险程度对本地区的工业产品做好合理的分类, 最重要做好分类监管评定结果的运用工作, 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模式对不同类别的企业产品实施质量监管, 可以通过分类监管方式确定等级:优秀企业、边缘企业、顽固企业、工艺落后企业、非法企业。随着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针对这些不同的企业类型也要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方式:“扶持优秀企业, 拉动边缘企业, 打击顽固企业, 淘汰工艺落后企业, 关闭非法企业。”从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效能。

生产许可证制度作为一项技术审查与政策约束相结合的准入制度有利于从源头抓产品质量。对于质量监督部门而言, 这项制度对履行质量监管职能、维护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质量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生产许可制度改革不仅要审批项目的减少, 取消和下放权力, 还要创新和加强后续管理, 以更好释放改革红利, 更好的让企业和社会感受到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实惠及改革的成效。进一步引导和督促企业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推动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摘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以下简称生产许可) 作为国家长期以来审批管理重要工业产品生产经营的行政手段, 该制度实施以来, 在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因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生产许可证制度有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面临着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做出调整、改革的趋势。质检部门如何做好生产许可工作, 如何加强后续监管、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提升是目前面临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情况及提高生产许可后续监管效率方面进行探讨。

工作许可流程 篇2

1、检修计划由运行管理部门在每月25日前报调度,再由调度汇总后提交相关部门。计划停电申请提前七天经相关部门人员会签后交调度,临修停电提前3天经相关部门人员会签后交调度,停电申请、工作票提前1天交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

2、线路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由各运行管理单位具有资质人员担任,可以停电时由停送电联系人向值班调度员申请执行XXX停电申请

3、值班调度员根据XXX停电申请开始执行,将申请停电线路转检修(公司部分设备站内不能转检修,在向停送电联系人办理停电申请书许可开工时交代清楚)

4、线路转检修后通知线路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并向停送电联系人许可停电申请书申请的工作开工。

5、线路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通过电话或当面与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票工作许可,办理工作工作许可时应注意,应在可能来电线路均停电做好安全措施后,才能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工作现场安全措施应由工作班组自行负责但许可人应检查许可的接地等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是否正确)

6、工作票延期:由工作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在工作票有效期未结束前1小时向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提出申请,再由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向值班调度员提出延期申请,同意后,由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在工作许可人签名栏代签值班调度员姓名,并由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在其后括号内签字确认。

7、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在得到工作负责人通知全部工作结束,工作现场临时安全措施全部拆除,人员已全部撤离、现场无工器具遗漏线路具备带电条件后与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结束的许可。

8、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许可人)向值班调度员汇报XXX停电申请工作内容结束,XXX线路具备带电条件,申请恢复供电。

9、值班调度员再向相关人员下令恢复线路供电。

工作许可 篇3

依法行政,认真审查,提高管制水平与管理效率。2015年,对于列入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制清单的许可申请,安全与管制局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予以审查,有效维护出口管制许可的严肃性、权威性。去年以来,为维护国家安全,安全与管制局参照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管制标准,对三类军民两用无人机实施临时出口管制措施,并对部分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和高性能计算机实施出口管制,依法对上述物项的出口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无人机临时出口管制措施和公告以及修订的核两用品清单及时调整许可系统,保证许可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认真做好行政审批改革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2015年,按照国务院审改办的要求,安全与管制局积极配合做好行政审批改革各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报备行政审批服务指南和审查要求等工作。9月21日,商务部下发《商务部关于做好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制许可工作的通知》,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的基础上,切实优化审批流程,实现高效便民理念。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积极便利两用物项和技术合法贸易,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一是积极完善出口管制部际会商机制,加强与出口管制相关单位的联系与协调,共同破解决工作难题难点。二是对信誉好的企业出口实施“通用许可”,方便正常合规贸易,并开展通用许可检查并提出整改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守法自律意识。三是不断升级完善出口管制政务平台各项功能,提升行政公共服务能力。2015年,安全与管制局从地方和企业的诉求出发,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功能,开通预受理和预审查咨询,便于同企业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审批结果全部实现电子化,申请企业可在网上查询办理进展和审批结果;开发灵活统计查询和固定报表功能,不断加强出口管制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做好电子政务平台升级改造,实现便于企业申报、便于许可管理、便于汇总分析的目标。

积极开展多双边出口管制交流,加强与国外对口出口管制主管部门的联系。2015年安全与管制局开展了广泛的对外出口管制交流活动,如赴美举办第三届中美出口管制许可官员研讨会,在成都举办第三届中美战略贸易商品转移分析研讨会,开展核两用物项技术识别手册翻译项目,参加了欧盟出口管制研讨会,中国沙特出口管制交流,中国古巴生物技术合作交流会,NSG技术专家组会,中国与德法英出口管制部门交流等。上述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何做好食品生产许可现场审查工作 篇4

1.1搜集被核查企业背景资料

1.2初步确定核查组分工

1.3联系当地局与企业, 确定具体核查时间

1.4初步复核申请资料的有效性

1.4.1核对申证单元及产品种类

1.4.2核对所申报产品种类与产品标准的对应性

1.4.3初步核对相关申请资料一致性申报产品品种、生产加工场所表、功能间平面布局图示、生产设备、设施一览表、主要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原材料、包装材料一览表、食品添加剂使用合规性自评表、工艺流程图。

2现场核查工作的基本程序

(1) 首次会议

(2) 场地核查

(3) 资料核查

(4) 核查情况汇总及内部会议

(5) 与企业沟通

(6) 制作核查文书、填写抽样单

(7) 末次会议

3现场核查的主要内容

3.1厂区环境的核查

查看企业周围生产环境,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

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生产区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应有防护地带。

生活区、生产区应当相互隔离或相距较远距离。

厂内除供实验动物和待加工禽畜外, 一律不得饲养家禽、家畜。

坑式厕所应距生产车间25m以上, 并应便于清扫、保洁, 还应设置防蚊、防蝇设施。

生产用水如取地表水或地下水, 取水点上游30米内不应设置厕所、垃圾场等污染源。

3.2生产车间及生产过程管理的核查

3.2.1查看更衣消毒设施。查看车间人员入口是否设置并保持更衣洗手消毒设施, 根据产品特点分别按换鞋、更衣、洗手或换鞋更衣、洗手、鞋靴消毒顺序设置, 前者适用生产环境干燥的车间, 后者适用生产环境湿的车间。

对前者换鞋柜设置通常以高60㎝×宽60㎝, 长度应与通道墙面拼接为宜。60㎝宽度中间有一隔板, 使换鞋柜能生活鞋与工作鞋分开存放, 同时隔离外来粉尘进入车间, 也起到防鼠作用。

对后者设置鞋靴消毒池的, 鞋靴消毒池须为固定式并有排水口, 尺寸以人员难以跨越为宜。鞋靴消毒池须定期清洗, 消毒液定期更换并保持其消毒的有效性。洗手龙头应为非手动式开关, 在洗手处应设手消毒设施, 整衣镜, 烘手器。洗手龙头 (出水口) 数量:二百人以内, 每十人设一个出水口, 超过二百人, 每增加二十人, 增加一个出水口, 出水口之间距离要以能站开一人, 方便洗手为宜。

车间洗手处的消毒液如须存放洗手消毒处则应专柜存放。更衣室内工作服与生活服应分开存放, 生活服应设生活服存放柜, 存放工作服上方应安装紫外灯, 或其它消毒设施如臭氧。对更衣换鞋与洗手消毒对生产要求高的场所应分开设置, 如对内包装车间等。对饮料、乳制品、蜂蜜灌装车间入口需安装风淋。

3.2.2查看车间内卫生环境。是否根据需要设置了纱门、纱窗、灭蝇灯等防蝇防虫设施。排气扇、通风口、排水管道等是否能够有效防止鼠蝇及害虫的侵入和隐匿。车间墙壁表面应平整光滑, 地面应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 (如耐酸砖、水磨石、混凝土等) 铺砌。车间照明充足, 工作位上照明灯有防护装置。生产设备整洁, 无污染。查看在生产过程中, 对车间内原辅料、半成品的防护是否到位。包括防尘、防虫等措施是否到位。

3.2.3查看有无用未能提供无毒无害证明的器具、设施盛放原辅料、半成品。凡接触食品物料的设备、工具、管道, 必须用无毒、无味、抗腐蚀、不吸水、不变形的材料制作。使用的包装容器和材料, 应完好无损,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 保持清洁。设备、工具、管道表面要清洁, 边角圆滑, 无死角, 不易积垢, 不漏隙, 便于拆卸、清洗和消毒。上、下工序衔接紧凑, 无焊疤和裂缝。

3.2.4厂区应定期或在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工作, 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类、蚊、蝇、昆虫等的聚集和孳生。对已经发生的场所, 应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和消灭, 防止蔓延和对食品的污染。

3.2.5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前, 应做好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的污染和中毒的预防措施, 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彻底清洗, 消除污染。对有毒有害物管理, 除卫生和工艺需要, 均不得在生产车间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种类的药剂, 必要的消毒液等化学物品需专柜专人加锁严格管理。

盛装废弃物的容器不得与盛装产品与原料的容器混用, 应有明显标识。

3.2.6企业应建立食品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运输过程中有效防止食品污染、损坏或变质的制度。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 保持清洁, 防止食品污染, 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3.2.7查看生产能力与销量情况, 检查企业是否为对付生产许可证申证设样板车间, 而将真正的车间离开检查的视线。

3.2.8查看车间工艺布局, 人物流是否合理设置, 可按如下要求进行检查, “人货分开走, 车间分开设, 永远不回头”。所谓“人货分开走”是指车间人员通道不能与原辅料通道共用或有交叉。所谓“车间分开设”是指不同性质的车间, 如生熟区, 生产区与包装区, 在人员通道与货物通道上要分开设置, 人员不能串岗。所谓“永远不回头”是指人员走向, 原辅料、半成品走向避免往返导致交叉污染。

要注意消防门与物流门的控制。消防门要便于开启, 但又要控制, 不宜锁死, 可采取消防门外侧贴封条等形式加以控制。物流通道应设控制门, 同时要做好防虫、鼠工作。

3.2.9查看生产设备、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且具备审查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的生产设备;设备性能与精度符合生产规程要求。包装设备和包装工艺中, 用于商品量检测的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必须达到100%, 所有计量和包装设备要定期检定或校准。

特别关注产品自动灌装线上的封口、封盖设备如饮用水企业理盖机;生产日期标注设备;生产线上的自动、半自动清洗设备;饮料含饮用水、乳品企业洁净车间的空气净化设备是否有出风口等等。

3.2.10企业应建立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防止食品污染、损坏或变质的制度。各项工艺操作应在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防止变质和受到腐败微生物及有毒有害物的污染。维修、检查设备时, 不得污染食品。使用的包装容器和材料, 应完好无损, 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防止污染食品。成品应有固定包装,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包装;包装应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 防止异物带入食品。

3.3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采购管理的核查

3.3.1查看文件, 企业是否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 内容包括供方评价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采购合同及采购计划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日常进货验收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等。

对供方评价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具体内容应包括, 对供方评价的程序、内容。对不同原辅料包装材料的有不同的评价要求, 如许可证管理原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 应具体描述索证要求。内容还应包括每年索取供方营业执照、企业代码证、生产许可证、近期第三方检验报告等要求。对初级农产品大户需进行评价。

如有外协加工或委托服务项目, 还应建立相应的外协加工或委托服务管理制度。此制度内容包括如何对受托方进行调查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场所要求、资质要求、日常管质量要求、价格和完成能力要求等等。

对采购合同及采购计划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具体内容应包括, 应描述对合同包括口头合同如何登记管理、如何制订采购计划。

对日常进货验收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具体内容应包括, 日常进货验收程序、执行人。验收项目应包括对数量, 外观质量, 标识符合性, 包装完好性, 有检验能力的理化、卫生指标项目, 包括供方当批次的出厂检验报告、合格标签等日常进货索证等。并规定每批必检。

3.3.2查看资料, 企业是否收集所采购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如果供方使用企业标准, 还须收集企业标准

3.3.3查看资料, 企业是否按供方评价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记录合格供方评价、供方名录, 并收集供方资质证明 (如营业执照、企业代码证、生产许可证、第三方合格检测报告等) 。对直接农户收购的农产品大户需进行评价, 提供核实农户身份证明、质量信用状况等。对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辅料进行评价时收集营业执照、企业代码证、生产许可证、第三方合格检测报告等。

要注意所提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复印件的真实性、有效性, 真实性一般检查包括检验报告有无涂改, 拼凑, 文字不清, 同一内容字号、字体不一, 同一报告前后日期不一等。有效性包括检验报封面有无计量认证章, 检验报告是否近期提供, 对用量比较大的原辅料应半年内提供, 对用量较小的原辅料不超过12个月内提供, 有效性还包括所采购产品品种与提供检测报告的对应性, 如需高温杀菌产品塑料包装袋在生产许可证上的名称应为耐蒸煮袋或其他类复合膜袋, 检测报告上通常有水蒸汽透过量指标, 检测报告上的产品类别应为水煮级、半高高温蒸煮级、高温蒸煮级或适合蒸煮温度描述。对糕点企业用的烤盘纸也需提供生产许可证等相应的资质资料, 从目前情况看只有少数企业能提供, 大多企业随意到文具店购买。

3.3.4查看资料, 企业是否完整记录日常进货验证。信息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按企业验收规程规定的项目包括对数量, 外观质量, 包装完好性, 标识符合性, 有检验能力的理化、卫生指标项目检验结论, 验证并保留与购进批次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材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出厂检验报告、合格标签等) , 保存好采购物品的购货凭证。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该批产品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及卫生证书。

直接从农户进的农产品应按批记录农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质量状况、农户身份证明等信息。

从本地收购的畜禽产品需有检疫证明, 从外地收购的畜禽产品需有检疫证明、车辆消毒证、无疫区证明, 通常此三证现在合而为一, 还需提供瘦肉精检测证明。

生产用水需每年提供源水检测报告, 其中生产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水水质应分别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 (GB8537) 、《瓶装饮用天然水》 (DB33/383) 要求, 其余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对大米生产企业如果原粮从粮食企业拍卖所得, 则应提供该批原粮第三方检测报告。

3.4生产设备设施的核查

3.4.1主要核查所具有的生产设备设施是否与申请材料申述情况一致, 以及对申请生产食品品种、数量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安全要求的满足性。

3.4.2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在使用前后均应彻底清洗、消毒, 保持清洁。各种机械设备、装置、设施、给排水系统等标识清晰、运行正常、整齐洁净, 不污染食品;应建立健全维修保养制度, 并定期检查、维修, 杜绝隐患。

3.5原辅料及成品库房的核查

3.5.1查看文件, 是否制定了仓库管理制度, 对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成品贮存要求、领用做出规定。

3.5.2查看是否建立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库存及使用台帐并是否按实际出入库进行记录。台帐包括:

一是建立库存台帐, 内容包括品名、供应商名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进货入库数量、出库领用数量、结存数量。

二是建立领用到车间配料室后的使用台帐, 从库房领用后可能当批使用不完, 在配料室内有结存, 所以需控制记录使用情况, 此信息同样包括品名、供应商名称、领用日期、生产日期、库房领用数量、按批配料用量、结存数量。现延伸到配表料、投料记录就形成了完整的流向记录。

3.5.3实地查看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是否离墙离地存放, 防鼠、照明、通风等措施是否到位。

食品添加剂是否单库或专柜且分区并加锁存放、专人管理, 对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大的企业需单库存放, 使用量少的企业, 如只有一种到二种, 且用量少, 可专柜存放, 不管单库或专柜存放都应考虑各食品添加剂在单库、专柜内分区存放, 避免不同添加剂混放带来的风险。

查看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存放过程中防护情况, 如内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领用过程中打开外包装后是否加了防护, 或封回外包装防止粉尘等污染。查看厂区内所有库房, 特别是一些不易打开的小房间, 查看是否有非食品原料、非法添加物质等存在。

查看企业是否对各库房、各存放区做好各原辅料、包装材料存放信息标识。检查对大库房存放是否分区并标志到位。对须特殊存放的原料要具体存放条件, 如冷藏、冷冻, 并做好存放条件如温度检查记录。

3.5.4查看是否建立成品库存台帐。并与生产记录、原辅料使用台帐相核对, 确定真实性、有效性、可追溯性。一是时间逻辑关系核对。二是投料数量与产品数量关系核对。

3.6检验条件的核查

3.6.1查看企业是否建立了出厂检验管理制度及出厂检验规程, 对出厂检验项目、批次确定、留样要求、检验方法、抽样数量等要求作出规定。关于出厂检验项目的确定, 出厂检验跟据审查细则与产品标准确定, 就高原则, 凡是两者之一有要求的都应确定为出厂检验项目。

3.6.2查看企业是否有专门出厂检验人员、是否取得资质证明。

3.6.3查看企业出厂检验是否正常开展, 是否按批进行。方法1检验记录与成品库存台帐核对是否一致。方法2生产期间实验室是否有检验用药品试剂, 并检查消耗情况。方法3核对检验方法标准中对试验设备、试剂规定与现场是否相符。方法4查看是否有操作痕迹, 如实验室存放无关物品、移作他用, 仪器上方布满灰尘等。方法5查看是否有玻璃清洗用纯净水或蒸馏水。

要消除保质期短的产品如面包、豆腐等企业人员, 出厂检验无用论的观点, 认为等出厂检验结果出来, 消费者吃都吃了。保质期短的产品是特殊产品, 允许出厂检验未出结果前出厂, 但不等于不做出厂检验, 这类产品出厂检验结果可作为下一步生产的参考。如菌落总数超标, 则说明生产车间污染严重, 卫生环境差, 如大肠菌群超标说明, 有工人上厕所未洗手, 或有如鸡蛋壳等污染。

3.6.4查看所有计量设备包括化验用计量设备与车间、仓库用计量设备是否经过计量检定并是否在有效期内。

3.6.5查看是否提供产品当年型式检验报告和带*号项目检验报告。

3.6.6关于执法抽样与监督检查抽样, 发证检验抽样, 抽样人员一定要到库房随机抽取。

3.6.7查看文件, 企业是否制定了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采购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

3.7工艺流程的核查

核查工艺流程布局、设备布局是否与申请材料申述情况一致, 及其与审查细则的合规性。是否合理确定关键控制工序。

3.8人员的核查

核查相关技术人员, 主要核查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是否与申请材料申述情况一致。如相关人员资质、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资料等。

3.9其他方面

3.9.1是否建立标识标注管理制度, 现场查看成品标签, 是否有与正在生产不相符原料该标未标, 是否有食品添加剂未标注, 是否推后标注生产日期等。

产品标签需标注的内容:名称、质量等级、产品标准代号、净含量、成分或者配料表 (按原料用量多少, 从多到少排列) 、食品添加剂: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对复配食品添加剂则应标明所有配料名称) 、生产日期、贮存条件、保质期、生产许可证标志及编号、产地、厂名、厂址、联系方式、法律、法规、标准中需标注的其他项目:如产品类型、类别、加工方式 (工艺) 、特征指标、巧克力还需标明原料配比。如果是天然水则还需标明:水源类别 (如湖泊水、水库水、山泉水、井水、自涌泉等) 及真实水源地地名, 同时标注本产品特征指标名称及含量范围、养成份表。

3.9.2查看是否建立产品召回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不安全食品自主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的记录, 包括:企业通知召回的情况;实际召回的情况;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向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并查看实际运行记录。

3.9.3查看是否建立销售台帐或清单, 详细记录销售数量、购货者名称、联系方式、购货日期、出厂检验批号等信息。并与成品出入库台帐核对真实性。

3.9.4查看是否建立销货退回管理制度, 查看销货退回、回收食品的处置记录。回收食品禁止作为原料加工食品。

摘要: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许可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质检总局令第129号) ,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修订了《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版。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规定, 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必备条件现场审查。企业现场审查工作实行审查组长负责制。省、市 (地)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于审查前5个工作日通知企业。审查组于审查前填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现场审查工作计划表》。现场审查应按照本通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现场审查表》和有关的《审查细则》进行审查, 并做好审查记录。现场审查应当做出明确的审查结论, 并填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现场审查报告》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合格项改进表》, 并请企业认真填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审查工作廉洁信息反馈表》。

许可股2018年工作要点 篇5

一、继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认真落实“最多跑一趟”改革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及“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方便企业群众,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继续加强纪律作风整顿

继续强化纪律作风整顿,根据大厅工作需要和许可工作实际,纪律牢记在心,严格按程序办事,热情为企业群众服务。

三、认真做好三小承接工作,2018年5月1日,《山西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管理条例》实施,许可股将做好三小承接工作,积极与省市相关业务部门联系,准备相关资料,保障三小许可登记工作顺利开展。

四、认真完成双告知相关工作

“双告知”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信息认领工作并按要求逐步开展信息推送工作。确保“先照后证”改革各项举措落地生根,构建各部门权责明确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市场监管机制。

工作许可 篇6

当不同企业清楚他们想在REACH注册的化学品其实是一种物质的时候,SIEF存在的必要性就非常明显了。ECHA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Cosmetics Design采访时表示,目前帮助生产商了解他们的产品究竟是不是和其它产品雷同的主要工具,就是在ECHA网站上提供的一份预先登记名单。

每个SIEF会选择一家公司作为牵头的注册者,由其来引导数据信息的共享、知识缺口的确定,以及尝试使各个公司在控制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风险方面上达成协议。据ECHA的执行理事Geert Dancet表示,在今年年初,由于各企业忙于彼此的沟通交流,SIEF还没有成形。

Geert Dancet曾在ECHA新闻通讯中的一篇社论中指出,SIEF的会员应以要求在REACH第一批注册截止前登记的企业为主,并且这个组织应该在今年夏末就基本定型并开始发挥作用。只要出现了牵头的注册企业,SIEF其他的成员应当把了解下游用户对其化学产品的使用信息作为当务之急。为了加快这一进程,ECHA在5月底的时候发起了一项宣传活动“钟声已经敲响”。作为这次活动的一部分,ECHA在其官方网站专门设立了一个关于SIEF的版面,可通过欧洲各种语言浏览。

工作许可 篇7

关键词: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执法

行政许可,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以颁发特定等方式,准许相对人行使某种权利,获利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实施多年,审批事项多、许可程序复杂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是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各个领域的许可程序依法确定,涉及到许可的方方面面才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交通运输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行政许可,交通运输部令中规定道路运输行政许可也以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以法的形式确定行使部门权力的严肃性,以法的形式来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使道路运输许可有了立法基础,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审批途径,使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过程更有效率,更加便捷。

1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工作的意义

在道路运输行政执法过程中,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对道路运输行业监管发挥重大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有利于国家加强对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宏观管理,实现从直接命令的行政手段到法律手段的过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各自对经济的调控功能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法律手段在经济活动中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大。行政机关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也由无所不包的微观管理转变职能为实行宏观控制,行政许可作为一种法律手段正是行政机关实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方式。如为了处理好道路运输市场领域中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可以通过行政许可制度确定哪些事项不能解禁、哪些事项应予许可,从而在宏观上控制道路运输结构不合理、自然资源使用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象,引导道路运输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2)有利于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制止不法经营,防止不正当竞争。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是道路运输申请人进入道路运输市场、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道路运输安全、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道路运输“三关一监督”中“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指的就是行政许可资质审查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国家道条》)及其配套规章从道路运输行业人员、车辆、制度、安全等方面规定相应要求、标准,为道路运输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提供了经营标准。在行政许可的过程中,运管机构可以通过对申请人的经营能力及条件的审查,有效防止不具备法定经营条件的活动发生,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并且可以充分运用行政许可手段,防止违法活动,保证道路运输经营者在法定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

(3)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加强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严肃性、权威性。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已通过《国家道条》及其配套规章等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运管机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工作实施的好坏关系着道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也反映运管机构在事前监督工作中监督是否有利,是否依法行政、规范许可。因此,运管机构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按照法定许可职责、条件和程序,做好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管理工作,有力地推进和保证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突显运管机构执法的严肃性、严谨性,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腐败现象发生。

(4)有利于道路运输经营者增强抗风险能力,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对从业人员有了严格的法律规定,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这就使得从业人员对自己的定位、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根据《国家道条》规定,承运人责任险是道路运输经营者必须参保的一种强制保险。实施承运人责任险,使旅客、货主等各方当事人的生命财产在遭受损害时在法律层面有了根本保障,权益得到有效地维护,同时也增强了道路运输企业对经营风险的防范能力,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虽然该许可规定都是强制性的,辩证看来却也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它的最终目的仍是维护运输企业和运输者的利益,体现了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重视,满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有助于经营者更新经营理念,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其促进安全生产、维护公共安全的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2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存在的问题

(1)部分许可条件或标准不明确

《国家道条》及配套规章对各领域的许可条件都进行了规定,但部分条件尤其是许可材料的具体标准没有评估依据。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需达到怎样的标准,其可行性如何评估;可行性报告、运输服务质量承诺书等应当达到怎样的标准;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中消防设施设备的具体标准等等。

(2)书面审查时忽视申请材料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在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时,注重申请人是否按照国家条例、部令有关规定提供相应材料,但对材料内容的实用性缺少判定标准,未根据同行业经营者自身经营特点、不同道路运输项目存在差异等进行针对性的规范。

(3)内部审批制度不完善,不能完整体现行政许可过程,不利于行政责任追究

行政许可案卷中未体现行政许可受理人、受理部门、集体讨论意见和相关单位领导意见等内部审批意见的文书,不能客观、全面、准确体现整个行政许可事项的具体实施过程,有违行政许可公开原则,易使申请人对行政许可的公平、公正产生怀疑。

(4)文书使用及文书案卷装订不规范

在文书使用上,不注重内容的规范填写,如未具体明确所依据的具体条款项、混淆行政许可专用章和机构公章;文书注明日期与申请材料日期相矛盾;违背许可程序相关规定等等。

许可机关对做出的行政许可案件材料归档形式多样,有的按照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审查和决定程序将材料进行归档;有的将许可决定书和送达回证放前,其余文书按许可文书、申请材料等分类顺序排列。

3 完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在行政许可过程中,文书使用、法律依据引用、程序适用等均关系着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运管机构实施行政许可的能力和水平,形成的行政许可案卷是因此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所必要的书证。因此,做好行政许可工作,既要注重从外部进行制约(对申请材料的审核、现场实地核查等),又要加强内部监督(行政许可理由、内部审批程序等),以保证行政许可的公平公开公正。

3.1 规范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做到防微杜渐

(1)制定健全的内外部行政许可文书,根据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工作实际,细化程序,全面规范行政许可工作流程,实行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客观、全面、准确体现每个行政许可事项的具体实施过程。

(2)严格规范行政许可审查工作。对申请人提供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进行实质审查,除按照《国家道条》及其配套规章规定的许可条件进行审查外,还要注重申请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有效,不同许可事项和行业标准间的不同审查要求,如对危货申请的安全性要求要高于普货标准。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需要进行实地现场核查的,要保证申请材料内容与现场核查情况保持一致,以杜绝主观推断,防范弄虚作假。

(3)规范使用许可文书,为行政许可争议的解决提供证据支持。要严格按照许可文书格式要求正确填写内容,避免因不作为、错误作为产生不应有的争议。正确使用许可文书既是依法履行职责、向申请人表明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也有助于行政争议中对所实施行政行为进行举证。

3.2 加强监督,不断提高行政许可规范化水平

(1)通过加强法制业务学习,提高执法人员行政许可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保障行政许可工作规范到位。

(2)畅通公开渠道,在办公场所、网站或以其他适当方式公开行政许可有关内容和行政许可办理进展情况,保障道路运输经营者和相关当事人的知情权,保证道路运输行政许可行为公开、透明、高效。

(3)规范行政许可听证和集体审议制度,通过集思广益,全方位、多角度地听取相关人员意见,保证行政许可的公平、公正、公开。

(4)开展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活动,及时发现行政许可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予纠正,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行政许可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工作许可 篇8

1 典型事故案例

2002年2月20日上午,在深圳南山区某电厂5号和6号机组续建工程现场,屋面压型钢板安装班组5名工人在6号主厂房屋面板安装压型钢板。在施工中未按要求对压型钢板进行锚固,就向外安装钢板,在安装推动过程中,由于压型钢板两端用力不均,致使钢板一侧向外滑移,带动其中3人失稳坠落至三层平台死亡,坠落高度19.4 m。

2009年3月27日上午8点30分,在长春市基隆路中街与青林路交会处,某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将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250 mm口径中压天然气管线挖坏,造成燃气泄漏,致使基隆路两侧几千户居民用气受到严重影响。

以上两起事故均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按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和制定安全防护措施,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事故发生的典型案例。根据资料统计显示;在地面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90%左右的事故都是发生在开挖作业、现场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和吊装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由此可见,抓好直接作业环节的HSE管理,可以直接降低事故发生的数量和概率,提升项目管理HSE业绩。

2 地面工程建设项目主要风险

地面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直接作业环节主要有:高空作业、进入受限空间、吊装作业、热处理作业、用电作业、开挖作业和试压作业等。所包含的主要风险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触电、中毒或窒息等。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活动复杂,交叉作业繁多,安全风险较高,给HSE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3 工作许可制度简介

工作许可制度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作业活动,在工作安全分析(JSA)的基础上,预先识别作业风险,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经过现场施工负责人、HSE监督人员和作业人员确认,上级主要HSE管理人员核实审批后方可实施施工活动的一种制度。同时也是控制施工活动作业风险,保障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提升现场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和技能的有效措施。常见的工作许可涵盖以下几个部分:

1)相关施工作业活动;

2)工作许可申请,应包括:

a.施工活动的具体地点及周边环境,申请人、现场监督管理人员信息;

b.施工作业过程描述;

c.施工作业过程中包含的主要风险源;

d.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

e.现场施工管理人员、HSE监督和作业人员签字;

3)工作许可的审核,一般由上级HSE管理人员进行并签字,审核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a.确认工作许可在有效时间范围内;

b.审核许可所辨识安全隐患的全面性;

c.逐项审核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保障所有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且现场落实到位;

d.班前会安全培训记录;

e.现场负责人、HSE监督和作业人员签字情况。

以上内容审核无误后,管理人员方可签字同意实施该施工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管沟开挖等作业,在上级HSE管理人员签字之前,需要由熟悉地下施工作业的工艺人员签字,避免在开挖过程中破坏电缆或其他地下设施。

4)工作许可关闭或取消:相关施工活动结束或由于特殊原因临时取消时,应及时关闭或取消工作许可。

4 工作许可制度示例

由于工作许可申请填写时常会涉及到多个直接作业活动交叉进行的问题,分析起来较为复杂,在此仅以高处作业一项活动为例,简要阐述工作许可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方法,具体见表1。

5 结论

工作许可制度在地面工程建设项目HSE管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严加控制的一项内容。充分发挥工作许可制度的作用,可以对现场施工作业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降低施工作业风险,为整个项目的安全、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在油田开发地面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涉及较多高风险作业环节。工作许可制度是在实际管理中常用的一个很好的控制风险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发生的典型案例,分析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介绍工作许可制度及它的程序,通过示例说明这个制度对于控制地面建设施工作业风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面工程建设,HSE管理,工作许可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林平.加强作业许可管理制度[J].劳动保护,2009(1):101-103.

工作许可 篇9

在谈到制动器衬片产品质量时,其产品标准具有核心重要的价值。从市场行为看,标准是衡量其产品质量的基本尺度,也是沟通客户和生产商的纽带。在生产许可证工作中,标准作为企业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的科学依据。本文将从制动器衬片标准入手,特别是即将等同采用的一系列ISO 15484相关的标准,探讨制动器衬片标准发展对摩擦材料生产许可证工作的影响。

1 制动器衬片行业状况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548家企业申请取得了摩擦材料生产许可证,这其中有超过450家的企业从事的是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产品生产。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湖北、广东、河北、江苏、福建7个省份。从企业的数量上来看,远远超过国外同行,而这其中,中小型企业占大部分。这些中小企业一般是购买生产配方,仅单纯的从事制动器衬片生产,生产设备也较为简单,其产品只能占据国内的低端市场。而目前国内也有数十家大型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和检验设备和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参与产品的研发、试制到大批量的生产全过程,部分产品出口海外。2010年,全国制动器衬片产值已经超过50亿人民币,其中出口份额超过10亿人民币。

国家质检总局曾经多次对制动器衬片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抽查,由于每次抽查的地区和企业类型都不同,抽查合格率存在较大波动。特别是对一些小作坊式的小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的抽查,往往合格率非常低下。1999年一季度对河北故城地区的企业进行抽查,合格率仅为5%左右。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再一次对河北故城地区的企业进行监督抽查,这次抽查合格率达到80%,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制动器衬片的产品质量还是明显提高,但总体水平还是较低,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企业粗制滥造以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由此可见,我国是制动器衬片生产的大国,产品质量的水平良莠不齐,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行业必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率,也面临着国内和国外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由于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国外的汽车厂商同样在积极的寻求与国内先进的汽车制动器衬片生产企业进行合作,依照他们先进的汽车零配件标准为其提供高质量上档次的制动器衬片。如果国内的制动器衬片生产企业无法充分理解这一产品生产全过程所遵循的国际标准,就很难与汽车厂商,或者说最重要的客户进行这方面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更谈不上互相认可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面对国外零部件生产商的竞争压力,如果不能尽快缩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那么这块蛋糕的最终归属或者分配的比例都将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局面,为行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无疑是企业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企业必须敏锐地跟踪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壮大。

2 现行制动器衬片国家标准有关情况和ISO15484标准体系的等同采用

目前我国汽车制动器衬片生产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是GB 5763-2008《汽车用制动器衬片》。该标准采用的定速式摩擦试验机在我国基本普及,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试验成本低、检验时间短、试验简单方便,并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一标准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也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诟病。使用小式样块进行性能的测试与真实的车况下的制动器衬片性能测试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小样试验只能作为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的一部分。因此近年来ISO 15484标准体系的引入越来越引起行业的关注。

ISO 15484的中文翻译为《道路车辆-制动衬片摩擦材料-产品确认和质量保证》。这里我们不去讨论冗长的技术条款,仅对该标准体系中的一系列特征进行描述。

首先ISO 15484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性能测试体系,同时规定了从产品的早期策划,研发,样品试制,到大批量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测试安排,并从中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换句话说是将性能测试的内容逐一在形成产品的各个过程和阶段中进行落实,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ISO 15484来自欧美和日本的一些国际知名摩擦材料生产商的企业标准。在长期验证和与制动器总成制造商充分的沟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供需双方都认可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既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又能够缩短测试周期,降低测试成本,最终上升为国际标准。这个过程说明,一个标准体系的形成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从企业标准开始,发展为地区或者行业的标准,再上升至国家或者国际标准。同时先进工业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和接受的现实。

ISO 15484中所有的测试项目只有试验方法,并没有设定判断合格与否的质量指标,它所关注的是测试结果的偏差范围。这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不同的车型、不同的制动器结构对摩擦材料的要求不同,不可能以同一个指标来确定合格与否。它的意图是在汽车摩擦材料生产商中形成一个大家认可的产品性能的评价方法。这样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一致的做法,为制造商之间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平台。至于具体的质量指标,则应该由制造商和客户针对具体的配套车型来确定。这一点与目前以GB5763作为唯一的质量评判标准有本质的不同。

不同于GB 5763里规定用定速试验机作为检验设备,ISO 15484中对产品摩擦性能的测试是依据ISO 26865和ISO 26867两个标准,在台架试验机上进行性能试验。台架试验机是模拟真实的车况下产品的各种性能和表现,这比定速试验机的小块试验是大大领先的。虽然试验的周期和成本都较高,但试验结果的置信度,可比性以及全面衡量产品的综合性能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ISO 15484作为国际上摩擦材料行业的主导对这一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这一标准体系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行业状况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要缩小这一差距,有能力的企业有必要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标准体系,并能够在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地落实ISO 15484,这样才能具备与国际主流对话的资格,才有可能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从标准的角度来说,随着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这一标准体系的等同采用也逐渐提上日程。2010年12月,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成都召开了摩擦材料标准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对包括ISO 26865和ISO 26867在内的5个国际标准和美国汽车协会(SAE)标准的等同采用进行了研讨和可行性分析(见下表)。

以上五个标准等同采用的相关工作的启动,对引进ISO 15484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ISO26865、ISO 26867和ISO 27667三个重要的方法标准,分别在ISO 15484中6.4乘用车摩擦性能6.5商用车摩擦性能和6.3锈蚀(表面处理),作为核心的测试方法标准进行引用。这标志着全面的引用和推广ISO 15484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 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思考

如果说ISO 15484的引进和推广是我国摩擦材料行业发展的趋势,那么作为一项行政许可的摩擦材料生产许可证工作也必然相应地发生调整,这种调整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立足于行业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并充分尊重科学技术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样才能实现行政工作的初衷,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推动行业整体进步,也要避免行政工作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良影响。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具有能够连续生产质量稳定的产品的能力,相对ISO 15484体系来说,GB 5763的门槛是较低的。这与我国现阶段摩擦材料行业的基本状况是相适应的。大量的小型企业不具备从预研、研发、试制到量产的全过程的能力,但这些企业在现阶段国内汽车配件市场还是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这一状况还将持续一定时期。行业的进步将使这些小企业向何种方向发展,生产企业如何快速地跟进国际标准,是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问题,也是生产许可证工作高度关注的问题。

生产许可证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产品质量检验,目前采用GB 5763作为质量合格判定的依据。而随着ISO 26865和ISO 26867的等同采用,在判定产品质量时,台架试验将逐渐取代定速试验机的。这一过程在短期内虽然不可能实现,但从长远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可以预见的是,在条件和时机成熟时,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审查和产品检验也将采用台架试验进行。

然而进行这一重大的调整需要一系列条件和时机的成熟,首先是ISO 15484系列以及将来等同采用的国标体系为多数生产企业所理解和认可,更重要的是国内全行业的接纳和认可,并在其所建立的质量评价体系平台上进行沟通和对话。如果行业形成这一局面,表明整个行业的水平实现一次质的飞跃。那么原先生产许可证所确定的企业从事这一产品生产的准入门槛将不再适用,也应该适时的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里必须明确一个问题,ISO 15484所规定的并不是一个高深尖端的技术,而是基础性的标准体系,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通过一定的努力都是可以做到的,否则就失去了国际标准具有通用性的基本原理。而企业标准往往应该高于或严于ISO 15484,这是企业彰显自身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筹码。因此这一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其次,台架试验作为一个产品检验的手段,必须被业界广泛采用,其实际应用必须成熟且规范。这里所说的成熟和规范有几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台架试验机硬件必须有统一的规范,目前国内检验机构和企业所采用的台架试验机大多进口国外设备,价格比较昂贵,而国内的台架试验机制造刚刚起步,虽然价格和成本相对低廉,但其性能和稳定性等与进口设备还有较大差距,不同厂家生产的台架试验机所作出的试验数据和报告可比性较差。另一方面,从设备所采用的软件和操作人员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完备的硬件设施,缺乏可靠高效的软件支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一次完整的台架试验过程中,软件与数据采集、同步性、数据处理、计算方法等等重要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恰恰直接影响了最终的试验结果。而随着技术进步,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次台架试验可能要求得出更多种类或频次的数据,这就要求软件必须不断的升级换代。对于试验操作的人员来说,也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台架试验远比定速试验机复杂,如果操作人员不能较为深刻地理解标准并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很难想象能够得心应手的开展检验工作。以上情况对于检验机构和企业都提出了要求,只有满足以上条件,台架试验才能得到稳定可靠的检验数据,同样的产品进行试验可以重复稳定的再现检验的结论,具备广泛的通用性和可比性。

工作许可 篇10

如何让烟花能安全绽放, 是贯穿着花炮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购买、燃放这一整个过程的,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以掉以轻心。北京市朝阳区安监局犹如驻扎在销售这道关卡的卫士, 坚定地驻守着春节期间朝阳区烟花爆竹销售安全生产工作的阵地, 保障朝阳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 在街头那些远离人群的空旷场地, 突然多出了一间间“红顶蓝墙”的小屋, 这些小屋正是朝阳区安监局为保证春节期间市民安全, 而规定标准、商户自建的烟花爆竹销售点, “红顶蓝墙”也成为春节期间北京街头独特的风景线。

自2005年北京市对烟花爆竹燃放开始实行“禁改限”制度以来, 北京朝阳区所有销售网点未发生1起安全生产事故, 取得这一成绩正是朝阳区安监局6年来不断总结经验, 深入调查烟花爆竹销售市场, 结合区内实际情况, 不断探索的成果。

近几年, 烟花爆竹市场火爆, 供销利润高, 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市场上不乏不法销售者觊觎这块蛋糕, 怀揣“捞一把就跑”的短期暴利思想, 试图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进入市场。这些非法销售的烟花爆竹, 质量安全无法保证, 一旦进入市场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如何打击不法临时商贩, 让销售者自觉自愿从合法渠道购入货品, 以保证烟花爆竹的安全, 是朝阳区安监局一直以来不断思考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做好2011年春节烟花爆竹销售安全生产工作, 朝阳区安监局继续牵头烟花爆竹零售许可工作, 在43个街乡安全科的配合下, 安监局局长关伟首次提出并实施了“给奖不如给市场”的工作方案。

零售许可第一关优先主渠道按需求增设补充渠道

《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6年8月26日颁布, 同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规定未取得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 不得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但由于网点数量有限, 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许可给谁?这一问题关系着市场是否“公平、公正、公开”, 也关系着能否把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销售的第一道关。朝阳区安监局在这2006年至今尝试了多种许可颁发办法。例如:将许可名额分配给各街乡, 由各街道、乡镇上报推荐符合条件的销售者名单。然而, 结果往往是多报名额, 再者, 由于是由街乡直接接触报名者, 朝阳区安监局并不能掌握销售者的具体情况, 使得后期筛选工作难度很大。另外还采取过排号报名的办法, 即按照接受报名和销售网点1∶2或1∶3的比例, 排号前几百名才有资格报名, 这一方法的问题是容易造成不文明的排号现象, 给报名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于是, 从2010年开始, 朝阳区安监局推行主渠道优先, 根据各街道购买需求再增设补充渠道的报名办法。

主渠道是由专营批发企业建立的直销网点、大型商业企业建立的连锁网点、各街道 (地区) 办事处确立的销售网点所构成的, 补充渠道指主渠道销售网点布建完毕后, 为满足群众购买需要, 补充设立的烟花爆竹销售网点。无论是主渠道还是补充渠道都必须符合朝阳区安监局的许可条件:营业执照在2007年10月31日 (含) 之前注册, 且通过2007年、2008年、2009年年检, 注册地址与申请销售地址属同一街道 (地区) 办事处管辖。这一要求能够防止流动投机商贩进入市场, 加强属地监管。

2011年春节, 朝阳区设置了约200个销售网点, 网点的设置和分布是根据区安监局主管局长带队深入各街乡, 联合属地安监科, 参照区域人口、面积、销售情况、安全条件、投诉情况等因素走访得出, 根据调研情况将整个朝阳区, 以社区或村的形式划分为200个片区。

构成主渠道的企业, 第一部分是北京市范围内许可的3家批发单位, 分别是:北京市烟花鞭炮公司、熊猫烟花、逗逗烟花, 由这3家批发企业直接经营、统一管理。

主渠道的第二部分, 是分配给各街乡的销售网点。这些网点则是作为地区的安全示范典范, 从房屋搭建、安全条件、经营方式等方面把好安全关, 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周边其他销售网点销售人员提高安全意识。

第三部分配额分配给商业连锁网点, 如京客隆之类的连锁超市, 这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衡物价的作用, 从而避免因天价烟花爆竹, 导致廉价、非法、劣质烟花乘虚而入的情况。

补充渠道则是按照“按需供给, 合理分配”的原则分配到各街道、地区办事处。一般是由各街道、地区办事处安监科负责推荐确定, 接受报名比例为1∶2。从2011年春节的情况看, 200个网点中主渠道网点占170家左右, 补充渠道网点30家左右。整个朝阳区烟花零售市场就是按上述方法通过主渠道和补充渠道上报至朝阳区安监局, 再经过严格审核, 颁发销售许可的。

基于零售许可的限定, 安全保障条件会直接影响分配的市场份额, 若想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就必须要同时兼顾市场需求和安全要求。这样能够使销售者对待安全的态度由被动监管变为主动需求, 在进行直销网点的选择时就会把好安全的第一道关。

零售许可第二关设置房屋保安全

每个烟花爆竹销售网点从报名到投入使用要经过朝阳区安监局多次审核, 尤其是地理位置的选择和房屋建设的要求上, 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严格要求、决不松懈。

朝阳区安监局安排工作人员分成3个组, 每一组安排2〜3名工作人员。对北、中、南3片逐个审核。首先是预审核, 即对地理位置的审核, 要求相邻的零售网点应符合网点布建要求以及网点与党政机关、图书馆、学校等重要建筑物的距离、与加油站等危险物品储存场所的距离, 均应符合北京市和区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及其周边安全距离的规定。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网点都必须重新选址。

预审合格后正式进入许可程序, 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销售商, 在选定地点上搭建好临建房屋后, 要进行再次审核。这一次的审核是对房屋的安全保障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工作也分成3个组, 并聘请北京市朝阳区安全生产协会的专家按照《朝阳区2011年烟花爆竹临建房屋设置安全标准》对房屋的建筑材料、电气设备、消防器材配备、应急设备的配备进行审核, 审核后给各销售点发回执。验收合格的发放《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 验收不合格的, 要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零售许可第三关实施“一金两险”制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4]2号) 指出:“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为强化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各地区可结合实际, 依法对矿山、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 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

为避免发生事故后企业负责人逃逸或企业不承担事故赔偿责任的事情发生, 朝阳区安监局认真落实国务院的决定。从2009年开始, 朝阳区要求辖区范围内的烟花销售企业, 将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存储至朝阳区辖区内的北京银行网点专户。抵押金的数额根据销售点位置确定, 位于三环内15万元, 三环至四环12万元, 四环至五环10万元, 五环外8万元, 固定房屋网点可减少2万元缴存。在销售期结束后1个月内, 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且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零售商户由指定银行连本带息全部返还。2010年, 朝阳区安监局共审批零售网点200家, 全部网点都到指定银行缴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并且没有出现因风险抵押金缴存、保管、退还等问题引发的纠纷。

风险抵押金制度将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同安全管理挂钩, 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 强化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第一负责人”的意识, 有效地促进经营者主动进行安全管理, 保证安全投入, 增强对从业人员行为的约束力, 有效地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要求和措施。

“公共责任险”和“销售人员意外险”

朝阳区安监局还对区域内所有烟花爆竹销售网点全面推行了“销售人员意外险”和“公众责任险”。“销售人员意外险”, 主要是用于从业人员在销售烟花爆竹期间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伤亡和医疗保险。从2010年开始, 朝阳区安监局还率先推行了“公众责任险”, 这是针对第三方的, 用于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而造成经营场所内和周边10m区域内的第三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经济赔偿。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公共责任险”和“销售人员意外险”的落实为发生事故后的救援工作奠定了基础, 增强了朝阳区安监局监管调控手段和应急救援的整体合力。

零售许可第四关全员培训抓意识

零售许可证的下发、“一金两险”的交纳完毕, 意味着零售许可工作告一段落, 接下来对烟花爆竹销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保障内容。朝阳区安监局按照北京市安监局在《春节烟花爆竹安全工作方案》中的要求, 组织烟花爆竹销售网点负责人召开安全工作会, 对网点的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器材配置、安全监护人员配备、应急预案、销售品种规格等提出明确要求。此外还要求对全区200个烟花爆竹销售网点的1 500多名销售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培训。2011年春节销售季前, 共开设4批培训班, 针对销售人员的安全意识、应知应会的注意事项、基本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等重要方面进行培训, 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颁发《烟花爆竹销售网点从业人员上岗证》。由于在前期报名中对所有销售人员的资料和照片登记备案, 在培训中掌握所有人员情况, 培训期间严格签到并且严厉禁止无证上岗, 从而使销售人员掌握了更多安全技能, 提高了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安全培训结束后, 2011年朝阳区各大烟花爆竹销售网点正式开始销售, 朝阳区安监局紧接着进入到一个更重要的工作环节——安全检查。从2011年1月30日至2月17日, 朝阳区安监局要求各销售网点保证一天24h都不少于2个人对网点以及周边进行巡视。安监局抽调车辆, 共安排了17个工作组, 全天候分3个时段不间断地对全区200个点进行安全巡视。年三十、正月初一、初五、正月十五这4天, 每个网点必须每天检查1遍, 其他时间每3天至少检查1遍。

值得一提的是, 由朝阳区安监局和北京科委共同研发了“朝阳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调度系统”, 在今年的安全零售许可工作和安全检查工作中首次投入使用。在对销售网点的安全条件现场审核过程中, 审核人员使用朝阳区安监局手持移动终端 (PDA) , 对现场的基本安全条件进行审核, 将现场图片, 尤其是拟搭建房屋的长宽等基本信息录入手持“PDA”中, 实时上报到“朝阳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调度系统”, 同时在GIS电子地图上显示其基本情况与现场图片, 确保由于网点验收和检查人员不同而造成审核过程中销售网点私自移位却不被发现的情况, 充分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

每年朝阳区安监局春节期间的工作是从上一年的十月中旬直至正月十五结束, 中间历时4个月, 其中报名和许可审核这项工作包括报名登记、网点现场安全条件审核、公示、临建房屋搭建及验收、缴存风险抵押金、办理工伤保险、接受许可材料、审批发证等一系列环节, 这项工作要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 时间紧、工作量大。而报名许可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报名门槛低, 确定许可名额压力大;许可完成后, 由于居民对安全距离不了解, 误将符合安全距离的网点举报的情况多, 也对安全零售许可增加了工作量。值得欣慰的是在连续6年里, 朝阳区安监局所管辖的销售网点每年都是零事故, 这个成绩单是对他们春节期间所做工作的最好的肯定。

为了确保朝阳区烟花零售市场更加透明、更加合理, 朝阳区安监局还建立了信誉考核机制, 出台《朝阳区2011年烟花爆竹销售网点补充管理规定》, 明确提出对于合法诚信经营、安全管理水平高的零售经营者, 在下一年度的零售经营申请中给予优先许可;而对于那些安全管理水平低、违法违规经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异地存储烟花爆竹的零售经营者, 列入违规名单, 3年内不准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对主渠道主管的烟花爆竹网点列入违规名单的, 在来年的网点布建中予以核减名额。

上一篇:有益尝试下一篇:电子网络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