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中药煎剂

2024-06-17

外用中药煎剂(精选七篇)

外用中药煎剂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6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中, 男性11例, 女性21例, 平均年龄 (39.95±12.72) 岁, 平均病程 (1.85±1.21) 年;观察组中, 男性13例, 女性19例, 平均年龄 (39.53±11.26) 岁, 平均病程 (1.74±1.92)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湿疹诊断标准及湿热浸淫型分型标准[2];年龄在20~65岁之间, 性别、民族不受限;治疗前1周无外用或者口服治疗史;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年龄低于20岁, 或者超过65岁;精神异常;合并有脑血管、心脏、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处于特殊阶段, 如:哺乳期、妊娠期等;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史或者属于易过敏体质;拒绝参与本研究;病历资料不全, 无法判断疗效。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内服与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治联合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盐酸西替利嗪片 (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0014, 10mg) , 每日于晚餐后服用1次, 每次10mg, 温水送服;采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3223, 10g) , 每日早晚对患处进行清洗后, 均匀涂抹于患处;若患者表现非常明显的急性发作渗液, 以凉白开对其进行湿敷。

观察组:给予加味龙牡二妙汤与外用中药煎剂联合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加味龙牡二妙汤方剂:煅牡蛎、生龙骨、仙鹤草与地榆炭各30g, 黄柏与侧柏炭各20g, 防风10g, 黄柏20g。行常规煎煮, 取150mL药液, 继续煎煮2次, 同取150mL药液, 充分混合, 早晚温服1次;另采用自制中药煎剂行外敷治疗, 方剂:马齿苋、苦参和马鞭草各5g。行常规煎煮, 对药汁进行过滤, 放置于室温环境下冷却, 待到药汁冷却到30℃时, 采用无菌纱布折叠至5~6层, 稍比皮损范围大, 将纱布浸泡于药液中, 取出轻拧, 以不滴水为宜, 将其外敷于皮损部位, 反复湿敷。早晚各进行1次, 每次持续20min。

两组患者均以8周为1个疗程, 叮嘱患者在治疗期间, 不得服用其他治疗药物或者随意停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周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瘙痒程度进行评价。

1.3.1 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

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积分 (EASI) 进行评估, 该量表主要根据患者水肿/丘疹 (I) 、红斑 (E) 、苔藓化 (L) 、表皮剥脱 (Ex) 四个症状的评估结果进行计算。

1.3.2 瘙痒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对患处瘙痒程度进行评估, 该评分法主要为一条10cm的刻度标尺, 两端分别为0分与10分, 患者根据瘙痒程度选取相应刻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治愈:患者皮损完全消退, 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 治疗前后疗效指数达到95%及以上;显效:患者皮损大多已经随之消退, 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治疗前后疗效指数范围在50%~70%;有效:患者皮损有所消退但是并不显著, 临床症状也未观察到有恶化或者明显减轻反应, 治疗前后疗效指数范围低于50%;无效:患者皮损消退情况并不明显, 症状并未得到显著减轻, 或者反而有明显的恶化现象, 疗效指数低于50%。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病情及瘙痒评估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EASI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3%, 高于对照组的84.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n)

3 讨论

湿疹是表现为浸渍糜烂、皮肤瘙痒和病情反复的皮肤疮疡, 中医认为疮疡中表现出显著痛痒的患者, 大部分归属于热证, 故其发病机理多为火, 而火在五脏中均源于心。《类经·疾病类一》中记载:“热甚则疮痛, 热微则疮痒。心属火, 其化热, 故疮疡皆属于心也。”由此可知, 湿疹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3]。此外, 因邪气入侵经脉, 或者五脏六腑功能失常, 均可引起气血运行受阻, 若久治不愈, 则致使心血耗损, 从而引起皮肤肥厚、粗糙、瘙痒等症状。尽管本病在外, 但与脏腑病机直接相关, 故治疗当以“镇心安神, 除湿止痒”为治则。

加味龙牡二妙汤由煅牡蛎、生龙骨、侧柏炭、防风、抄苍术、地榆炭、黄柏、仙鹤草组成。方中煅牡蛎、生龙骨为君药, 具有除湿止痒、镇心安神、养阴潜阳的功效;苍术、黄柏为臣药, 可强化脾的运化水湿作用, 清除下焦湿热, 避免顽湿留恋, 损伤阴血, 且可辅助君药共奏除湿止痒、滋养阴血的功效;侧柏炭、防风、地榆炭为佐药, 可有效强化君药与臣药的功效, 同时还具有祛风胜湿、收敛止血和止痒的作用[4]。湿疹患者由于血热壅滞, 心肝火胜, 可导致血溢脉外, 心肝血虚, 致使肌肤缺乏濡养, 而方中以仙鹤草为使药, 可发挥补虚养血之效, 同时还可调和诸药, 促使全方共奏镇心安神, 除湿止痒的功效。

本研究外用中药煎剂遵循清热除湿止痒的治疗原则, 仅选取了马齿苋、苦参和马鞭草三味中药。其中马齿苋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同时在祛风杀虫、除湿通淋上具有显著功效, 在阴肿、丹毒、湿癣等疾病治疗中均有显著疗效;苦参多用于皮肤瘙痒、阴肿阴瘙等疾病的治疗, 具有祛风杀虫、清热燥湿的功效,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 苦参中含有大量的黄酮和生物碱, 其在抗菌上具有显著功效;马鞭草具有活血通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 多用于跌打损伤、水肿等疾病治疗。三药合用可共同发挥杀虫止痒、清热除湿的显著效果。

本研究通过将加味龙牡二妙汤与中药煎剂外敷联合应用, 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EASI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即表明加味龙牡二妙汤与中药煎剂外敷联合治疗方案更利于改善患者湿疹和瘙痒症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3%, 即表明加味龙牡二妙汤与中药煎剂外敷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 在湿热浸淫型湿疹治疗中, 从心论治的加味龙牡二妙汤与中药煎剂外敷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瘙痒和湿疹症状, 且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太极, 刘拥军, 李欣.自拟中药汤剂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临床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 2014, 56 (11) :1323-1324.

[2]赵宏伟.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疗效观察及对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 14 (1) :43-45.

[3]祝华.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疗效观察及对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6, 8 (2) :77-78.

中药包装贮藏和中药煎剂 篇2

据初步了解, 有很多医院除了特殊贵重的药物和明显需要冲服的药另包外, 其他的药基本上都是混装入一个药袋内发出, 仅用一个药袋装药, 药剂人员和患者家属就无法按先煎, 后下等要求来煎药。况且用药的目的不同, 煎药的方法也不同。如麻黄用其解表, 煎药时间宜短, 用其平喘, 则时间就稍长些。又如薄荷是发散风热药物, 含有挥发油 (薄荷醇, 薄荷酮等) , 入锅后不宜久煎, 如时间过长, 破坏有效成分, 影响疗效。如旋复花是温化寒痰药, 用于消痰行水, 降气止呕。此药入锅必须是用布包煎或滤去毛, 因此用药部位是头状花序直接入药容易刺激咽喉。所以不区分药物性质, 都用一个药袋装, 显然不妥。实际上作为中药工作人员都懂其理, 就是马马乎乎应付了事。因此, 我建议至少要采用三种大小不同的药袋来装药:第一种药袋, 专供装先煎之类的药品使用, 如装质重而难煎的生石膏, 牡蛎, 龙骨, 龟板等;第二种药袋, 专供装后下之类的药品使用。如装薄荷, 荆芥, 苏叶等;第三种药袋专供装包煎, 另煎, 冲服之类的药物使用, 如装阿胶, 龟板胶。鹿角胶等。如一付药内有包煎, 另煎, 冲服三种药, 就分别装如印有包煎, 另煎, 冲服字样的袋内, 并在袋上印上煎药方法与用法。采取以上方法, 就能提高煎药质量, 保证临床疗效。

2贮藏与保鲜

中药材采收加工后须及时包装、贮藏, 否则会出现虫蛀、霉烂、变质、变味、走油等现象, 不仅失去药效, 服用后还有毒副作用。现将其贮藏技术介绍如下:

2.1 含挥发油类药材的贮藏

如细辛、川芎、白芷、玫瑰花、玳玳花、佛手花、月季花、木香、牛膝等含挥发油, 气味浓郁芳香、色彩鲜艳, 受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的影响, 易变色、走油、变味, 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此类药材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 袋中放少量生石灰、明矾或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 扎紧后贮藏于干燥、通风、避光处。

2.2 果实、种子类药材的贮藏

如郁李仁、薏苡仁、柏子仁、杏仁、芡实、巴豆、莲子肉等药材多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成分, 遇高温油易外渗, 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点, 引起变质、酸败和走味。此类药材不宜贮藏高温场所和烘烤, 应放在陶瓷缸、坛及玻璃缸、瓶或金属桶内, 置于阴凉、干燥、避光处。有的宜经文火加热清炒或沸水烫氽等干燥和消毒灭菌, 装入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和霉烂变质。

2.3 淀粉类药材的贮藏

如党参、北沙参、何首乌、大黄、山药 (淮山药) 、葛根、泽泻、贝母等, 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扎紧后放在装有生石灰、明矾或干燥锯木屑、谷壳等物的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回潮、变质、霉烂。

2.4 含糖类药材的贮藏

如知母、枸杞子、玉竹、黄精、何首乌、地黄、天冬、党参、玄参等含水量、含糖量较高的药材, 易吸潮而糖化发粘, 霉烂变质。这类药材应充分干燥, 装入双层无毒塑膜袋包好扎紧, 放入密封的陶瓷缸、坛、罐内, 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容器内放些生石灰、明矾或干燥新鲜的锯木屑、谷壳等物防潮。

3中药煎剂的问题

3.1 煎药人员

目前大多数医院对中药煎药工作不重视。现在岗工作人员多数是非专用人员, 他们大多数是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不懂中药煎煮操作技术技能的临床工人, 有的甚至还是不识字没有工作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来搞煎药工作。设备陈旧不全, 房屋简陋, 没有标准化的汤剂煎煮器, 没有制定煎煮质量标准, 所以操作工具是七拼八凑, 煎药知识一窍不通。

3.2 煎药器皿

中药煎煮器的选择, 直接影响药物煎煮质量。一般主张用陶瓷忌用铁, 铜, 铝锅煎煮。中药化学成分较复杂, 很多中药如大黄, 黄芩, 五倍子, 地榆等都含有鞣质, 蒽醌, 黄醌类化学成分, 很容易和铁, 铜, 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影响这些药物成分的煎出。还有些不稳定的成分在铁, 铜, 铝的催化下加速分解, 如选用这几种器皿所煎出的汤剂, 应用到临床上势必影响临床疗效。

3.3 多味药共煎

由于煎药人员素质欠佳, 在煎药过程中, 违背先煎, 后下, 另煎等顺序, 而常采用多药同煎。此种方法违背了中药煎煮原则。中药汤剂大多数由多种药物组成复方, 一般矿物药, 动物类, 海类药物, 毒剧药物都要求先煎, 矿物药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质地坚硬, 难溶于水, 药物不易煎出, 只要久煎才能增加其溶解度, 还有些有毒的中药, 为降其毒性需要先煎。如乌头, 大剂量使用时宜先煎1 h。先煎的目的是使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酸乌头胺。也有些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不是中药的原成分, 而是煎煮过程中生成次生物起治疗作用。如大黄, 组方中用于抗菌时, 宜先煎, 使大黄中的泻下成分毒泻苷分解成蒽醌类成分, 增加抗菌能力。后下药多是芳香性药物, 它们主要成分是挥发油类, 如木香, 薄荷等, 还有些成分不稳定药物宜后下。这些煎煮原则如果掌握不好, 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煎药人员由于缺乏专业训练, 又不懂药物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一律共煎加之。水量, 火候, 次数等方面掌握不准, 就难以保障汤剂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藏, 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因此, 我们一定要重视中药的包装贮藏和中药煎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医疗质量, 才能进一步开拓医疗市场尤为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中药包装贮藏和中药煎剂的问题。方法 分门别类采用三种大小不同的药袋来装中药, 并按其注明的方法来正确操作煎药。结果 煎药质量好, 临床疗效高。结论 必须正确使用中药包装和中药煎剂。

自拟中药煎剂治疗高脂血症47例 篇3

本组47例患者全部选自本院中医科2002-05~2005-05住院病例。其中男29例, 女18例, 年龄47~76岁, 病程3.6~14年, 平均11.5年。合并冠心病17例、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8例、脑血管意外10例。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中华心血管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的标准。排除半年内患过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大手术的患者及继发性高脂血症、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者。

2治疗方法

47例全部口服自拟中草药煎剂, 停用原口服降脂类西药、降压药、扩血管药、降糖药, 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西药可维持原剂量。基本方:黄芪、太子参、枸杞、丹参、山楂、决明子、半夏、茯苓、泽泻、桃仁、红花、水蛭。偏气虚者加西洋参;偏肾阴虚者加熟地;偏肾阳虚者加淫阳藿、补骨脂;偏血瘀者加赤芍、当归;偏痰浊瘀阻者加全栝蒌、胆南星;偏脾虚湿盛者加藿香、白蔻、薏苡仁;兼眩晕者加天麻、夏枯草;兼口苦心烦者加茵陈、栀子;兼盗汗者加地骨皮;兼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每日1剂, 水煎早晚分服, 30剂为1疗程。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脂水平。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实验室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血脂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总胆固醇 (TC) 下降≥20%, 甘油三酯 (TG) 下降≥4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上升≥0.26mmol/L, TC-HDL-C/HDL-C 下降≥20%。有效:血脂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10%但<20%, TG下降≥20%但<40%, HDL-C上升≥0.104mmol/L, TC-HDL-C/HDL-C下降但<20%。无效:血脂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3.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28例 (59.5%) , 显效17例 (36.2%) , 有效1例 (2.1) , 无效1例 (2.1%) , 总有效率97.9%。

4讨论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主要病因是体内脂质代谢、转运、利用等各环节出现异常, 导致体内脂质淤积。临床观察发现, 患者多系40岁以上的病人, 且以脾虚、湿盛多见。脾虚则水谷精微得不到转输而停滞为脂膏, 水液代谢功能失调, 水湿停聚, 聚湿为痰, 痰浊内生, 阻滞脉道, 血液运行迟缓而终致痰浊、血瘀互阻, 气血运行失调[2]。因此, 治疗高脂血症当通补兼施、痰瘀同治。故以益气、活血、化痰降浊为主要治法, 方中黄芪、太子参、枸杞益气补脾、补肾填精;丹参、山楂、水蛭、桃仁、红花活血行气、通脉逐瘀, 茯苓、半夏、泽泻、决明子利湿化痰、通腑降浊, 全方共奏补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痰降浊之功效, 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25 (3) :169.

外用中药煎剂 篇4

1 临床资料

81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肝性脑病的诊断与分期均符合《实用内科学》[1]标准。重型肝炎的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 男35例, 女7例;年龄30~68岁, 平均48.5岁;其中肝炎肝硬化29例, 酒精性肝炎化6例, 重型肝炎7例 (急性2例, 亚急性2例, 慢性3例) ;HE分期:Ⅰ期 (前躯期) 5例, Ⅱ期 (昏迷前期) 21例, Ⅲ期 (昏睡期) 12例, Ⅳ期 (昏迷期) 4例。对照组39例, 男33例, 女6例;年龄31~71岁, 平均51.3岁;其中肝炎肝硬化28例, 酒精性肝硬化5例, 重型肝炎6例 (急性2例, 亚急性1例, 慢性3例) ;HE分期:Ⅰ期4例, Ⅱ期20例, Ⅲ期14例, Ⅳ期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限制蛋白饮食、保肝、纠正水电介质平衡、抗感染、抗乙肝病毒、甘草酸制剂护肝、防治脑水肿、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鸟氨酸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煎剂高位保留灌肠, 药选大黄30g、黄芩30g、牡蛎30g, 水煎取汁200ml备用, 应用时加温至38℃。灌肠前嘱患者排尽大便, 灌肠时取左侧卧位, 肛管插入深度20~25cm, 滴速80~100滴/分。灌肠结束后平卧, 臂下垫10cm高枕头使药液易于保留。灌肠液应保留1小时以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乳果糖9ml加温开水110ml保留灌肠, 操作方法同治疗组。两组均每日灌肠1次, 7天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 (采用DBI-CHEM100型血氨分析仪和NH3-WⅡ血氨测试片, 按说明书方法操作) 的变化及患者意识改变、病理体征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undefined表示, 进行t检验。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神志完全清醒;有效:HE分期减轻Ⅰ级以上;无效:治疗后神志无变化甚至加重。

3.2 两组HE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 两组HE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变化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肝性恼病是由严重肝病所致, 病死率较高, 高血氨是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3]。降低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主要方法, 主要通过去除诱因, 减少肠道内毒素的生成和吸收, 以及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 恢复肝细胞的功能来完成。乳果糖是一种合成双糖, 可作为肝性脑病的辅助治疗。然而, 该法可促进肠道乳酸杆菌大量生长而产气, 导致出现腹胀等副作用。

中医认为, 本病属“昏迷”、“神昏”、“肝厥”等范畴, 其发生多由湿热疫毒之邪侵犯肝脏, 致肝失条达, 肝病及脾, 脾失健运, 肠道传导失司, 腑浊上攻, 神明被扰所致。中药灌肠方是针对患者腑浊之气上攻, 兼有湿热蕴毒之邪而设。方中大黄有:①泻下作用:通过抑制钠由肠壁转运到细胞, 促使水分保留于肠腔, 因而肠道扩张刺激肠壁促进了排便;②保肝作用:能减少肝细胞的变性与坏死, 并能降低血氨升高的幅度;③广谱抑菌作用:能减少细胞的呼吸及核酸与核蛋白的合成;④免疫调节功能:能减少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减轻了对肝细胞的破坏作用[4,5]。黄芩具有较强的清除内毒素的作用[6]。牡蛎能保护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功能的损害[7]。三药合用, 可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繁殖, 清除肠道有毒有害物质, 减少氨的吸收, 达到了急则治标, 清泻蕴毒的效果。

本临床观察表明, 中药灌肠结合西医综合治疗及有效护理, 治疗肝性脑病, 较乳果糖灌肠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006.

[2]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8, 8 (6) :324.

[3]姚光弼.临床肝脑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81.

[4]王振常, 毛文, 黄古叶, 等.加用大黄煎剂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疗效观察.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 9 (4) :7.

[5]杨德祥.大黄为主治疗肝性脑病32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7, 14 (3) :191.

[6]熊玉霞, 孟宪丽, 张艺, 等.泻心汤及其拆方抗内毒素作用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 23 (1) :7.

外用中药煎剂 篇5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0人, 其中男48人, 女42人, 年龄32~70岁之间, 平均年龄56岁, 平均住院时间14d, 治愈率95%以上。

2药物组成及制剂

2.1 药方组成

黄连30g、黄柏30g、大黄30g。俗称三黄汤。

2.2 功能与主治

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 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 积滞腹痛, 泻痢不爽。药理试验证明, 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虫作用, 通过灌肠法可治疗菌痢、慢性结肠炎等。并可促进血液循环, 扩张冠状动脉。 一般1~3周可痊愈。

2.3 制法

用清水500ml浸泡上述药品半小时, 然后用全自动煎药机文火浓煎后过滤, 取汁150ml药液, 密闭备用, 作为灌肠中药药液。

2.4 操作前准备

备好用物, 将装有药液的玻璃瓶放入盛有温水的容器内浸泡数分钟, 使药液温热至39℃~41℃, 冬季略高出2℃~3℃。瓶口常规消毒后插入输液器, 将输液器末端针头去掉连接小号肛管。

3用药

3.1 体位与方法

将备好的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做好解释工作和必要的指导, 以取得合作。嘱病人排尿、排便, 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关好门窗,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 双膝屈曲, 臀部垫橡胶单及治疗巾。将中药瓶挂于输液架上, 排气后关闭调节夹, 用石蜡油棉球润滑肛管前端。操作者左手分开患者臀部, 右手持肛管下端缓慢插入患者肛门15~20cm至结肠内, 打开调节夹, 滴入通畅后调整滴数, 一般以60~80滴/min为宜。药液滴静, 关闭调节夹, 缓慢拔管, 用卫生纸轻擦肛门处, 嘱病人夹紧肛门, 平卧, 抬高臀部30min以上, 以利药液保留使其充分吸收。

3.2 给药时间与次数

一般每日1次, 10~15d为一疗程。如果选择晚上睡前给药, 效果更佳。因为睡前给药卧床时间长, 能够促使药液充分被肠道吸收, 同时在睡眠情况下, 肠蠕动减弱, 肠液分泌减少, 更有利于药物吸收。

4讨论

慢性结肠炎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 治疗方法很多。传统方法存在不足, 比如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短期疗效较佳, 但复发率高, 同时存在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及造血系统抑制, 肝肾功能损害等多种不良反应。慢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泄泻范畴, 在治疗上中医有着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以中药煎剂的给药手段为特色, 其疗效已获得了普遍的肯定。中药煎剂点滴保留灌肠, 是将药液灌入结肠, 直接作用与病变部位, 同时大部分药物以肠粘膜直接吸收入血液循环而不经肝脏代谢, 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及肝脏对药物的降解, 促使药物充分被吸收、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药物疗效, 且不易复发。中药煎剂点滴保留灌肠, 不仅适用于肛肠类疾病结肠炎、直肠炎的治疗, 也可适合于临床各科其他疾病的治疗, 尤其是口服中药有困难或不易口服中药的病人。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疗效可靠, 不易复发又容易被患者接受, 适合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9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了解中药灌肠的疗效。方法:将事先煎好的中药灌肠液装入输液瓶内, 温度适宜, 瓶口插输液器, 末端去掉针头接小号肛管后按常规灌肠法将药液灌入病人结肠内, 嘱其平卧, 臀部抬高30min, 使药液充分吸收。结果: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90例, 治愈率达95%以上。结论:中药煎剂保留灌肠较传统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疗效佳, 无副作用, 愈后好, 不复发且容易被患者接受, 适合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灌肠,结肠炎

参考文献

[1]李莉.中药洗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J) .中国医药导报2008, 5, 13, 145.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湿疹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湿疹患者200例, 来自各个阶层, 湿疹发生在各个部位。其中男100例, 女100例, 年龄1~60岁。急性湿疹100例, 表现为发病急, 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 常有水渗出, 边缘不清, 周围漫布小丘疹、丘疱疹, 伴糜烂、结痂, 奇痒难耐, 常因搔抓, 热水烫洗, 使病情加重。亚急性湿疹患者60例, 与急性湿疹相似, 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 但抓后仍出现糜烂。慢性湿疹患者40例, 表现为皮肤浸润肥厚, 表面粗糙, 呈暗红色或色素沉着, 皮损多为局限性斑块, 常见于手足、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 边缘清楚, 病程慢性, 可长达数月。

1.2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多样性皮疹, 对称分布, 皮疹边缘不清, 常有水渗出, 瘙痒严重, 易反复发作, 呈慢性等特点, 一般不难诊断。但急性湿疹要和接触性皮炎鉴别, 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鉴别, 手足湿疹和手足癣鉴别。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 遇到有渗出液、红斑、丘疹、水疱等发痒皮损时, 往往要考虑湿疹。

中医诊断辨证论治: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 伴口干少饮, 小便色黄, 苔黄腻, 舌质红, 脉滑数。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 见于慢性湿疹, 久治不愈, 皮肤粗糙变厚, 抓破可流黄水, 患处皮色暗滞, 身倦乏力, 苔腻, 舌质淡嫩且胖, 脉缓。

1.3 治疗方法

1.3.1 中医治疗

湿热证宜清热祛湿, 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宜健脾养血, 兼以清利。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可用中药黄芩10g, 黄柏10g, 苍术10g, 苦参12g, 车前草15g, 猪苓10g, 薏苡仁30g, 木通10g, 蒲公英20g, 甘草3g, 水煎服, 每日服2次, 每日一剂, 连服2周。用苦参50g, 蛇床子30g, 苍耳子15g水煎取液涂患处, 每日可2~4次, 连用2周。用黄连10g, 黄芩10g, 煅石膏10g, 炉甘石12g, 冰片1g, 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流水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液体, 经熏洗后, 将药末撒在患处, 用消毒棉包扎。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用香油调匀外敷, 每日1次, 连用2周, 直至皮肤结痂。慢性湿疹可用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 丹参15g, 白芍10g, 生地黄15g, 地肤子15g, 薏苡仁30g, 水煎服, 每日1剂, 每日服2次, 连服2周。

1.3.2 外用熏洗法

用白鲜皮30g, 苦参30g, 土茯苓30g, 紫草10g, 地肤子30g, 蛇床子30g, 赤芍12g, 连翘30g, 荆芥10g, 防风10g, 蝉蜕10g, 甘草10g, 用纱布包好, 水煮沸15~20min, 将药液倒入盆中, 先熏洗患处, 每天2次, 连用1周。若出现红肿加牡丹皮15g、紫花地丁15g;渗水成疮, 加栀子20g;干燥并奇痒, 加地龙10g、白花蛇舌草10g;慢性持久不愈者, 加大黄30g;病变在上半身, 加夏枯草、野菊花;病变在下半身, 加黄柏。

1.3.3 饮食疗法

饮食多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 如胡萝卜、鲜水果、西红柿、蔬菜等。

1.3.4 西医疗法

用生理盐水加维生素C 500~1000mg静滴, 也可用葡萄糖酸钙静注, 口服抗过敏药, 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外用药物主要是激素类,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局部性湿疹可选用止痒杀菌的药膏涂抹患处。

1.3.5 注意事项

运用外治药物前创面进行清创, 有渗出疮口必须做引流, 使用抗生素治疗, 患者必须牢记过敏原, 避免再次使用或接触过敏原, 而使病情加重[2], 避免皮肤局部刺激, 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等, 吃辛辣刺激食物, 忌烟酒, 不吃海鲜牛羊肉等发物, 不可滥用止痒和刺激性的外用药物, 如碘酒、药酒等。尽量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 长期接触洗衣粉也会导致症状加剧。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疮面愈合, 完全上皮化, 结痂脱落。有效:疮面缩小10%以上, 边缘结痂有新组织生长。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或恶化。

2 结果

经中药内服外用等各种方法治疗两周后, 100例急性湿疹患者全部痊愈, 6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均愈合, 40例慢性湿疹患者好转,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湿疹为常见皮肤病, 其发病原因为身体质弱, 风、湿、热客于肌肤所致;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过量饮酒伤到脾胃、脾不运化, 湿热内生, 复感风湿热邪, 内外合邪浸淫肌肤而发, 或湿热蕴久, 伤及阴血, 血虚风燥所致。故内服清热祛湿, 健脾养血, 兼以清利;外用活血解毒, 祛腐排脓, 敛疮生肌之法。中西医结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各类湿疹,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印会河, 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96.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痤疮38例 篇7

1 临床资料

从本院门诊随机抽取38例患者, 其中男16例, 女22例,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31岁, 平均23岁;发病时间最短3月, 最长8年。

2 痤疮分型

中医认为“肺风粉刺”、“酒刺”、“面疱”, 多为外感风寒风热、湿热毒气郁于局部颜面, 日久化火致经络不通, 痰凝血瘀, 生成粉刺。根据病因病机痤疮可分为:肺经风热型:丘疹红肿疼痛、瘙痒, 或有口干, 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 脉数;肠胃湿热型:粉刺暗红, 连接成块, 脓疱结节, 口臭, 苔黄而腻, 脉濡数;瘀血积滞型:粉刺大而暗紫, 囊肿结节, 经久不消, 病程长, 脉涩, 苔腻;冲任失调型:粉刺暗红, 面斑, 经期增多, 月经不调, 伴腰背酸痛, 舌淡苔薄, 脉细。

3 治疗方法

3.1 内服

根据痤疮的不同分型, 肺经风热型:方拟枇杷清肺饮加减, 若痰热者加僵蚕, 阴虚内热加地骨皮、银柴胡, 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肠胃湿热型:方拟除湿胃苓汤加减, 对气滞者加苏梗、柴胡, 热盛者加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瘀血积滞型:方拟桃红四物汤加穿山甲、海藻等;若有热者加制大黄、焦山栀, 两胁胀痛者加柴胡、郁金;冲任失调型:方拟二仙汤加减, 若腰背酸痛者加续断、杜仲, 月经不调者加当归、川芎、香附。以4周为一疗程。

3.2 外用

由于痤疮的发作面部的毛囊及皮脂腺阻塞, 容易炎症的发生, 因此采用中药外洗也显得特别的重要。方用当归龙荟汤加减, 药用苦参、芦荟、薏苡仁、白鲜皮、地骨皮、白蒺黎、土茯苓、连翘、牡丹皮、紫草等以4周为一疗程。

4 治疗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治疗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关于痤疮的治疗评定标准。治愈:皮肤损害消退, 症状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减轻, 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4.2 结果

通过中药治疗1~2个疗程后, 38例患者中痊愈15例, 好转21例, 未愈2例, 总有效率95%。

5 病案举例

陈某, 女, 24岁, 患痤疮已有数年, 面部散发赤色毛囊性丘疹, 顶有脓疮, 瘙痒, 舌红苔薄, 脉细数。证属肺经风热, 热毒蕴结。治以清泻肺热, 散结解毒。内服处方:黄芩10 g、连翘10 g、蒲公英30 g、枇杷叶15 g、夏枯草10 g、白蒺藜12 g、白花蛇舌草15 g、蝉蜕10 g、桑白皮10 g、草河车10 g、天花粉10 g、桃杏仁各10 g、甘草6 g。配以上述外用中药, 每天清洗面部2~3次, 忌辛辣、油腻服用一个疗程7天后, 复诊面部红窠渐小, 不痒, 色淡。前方去白花蛇舌草、白蒺藜加三棱10 g服用外用一个疗程后, 患者面部红窠渐平, 色暗, 偶有几枚新生红窠, 上方去天花粉, 加丹参、赤芍各10 g, 内服与外用两个疗程后, 患者面部丘疹消失, 经访1年未见复发。

6 体会

我国古代医学《诸病源候论·面疮候》说:“面疮者, 谓面上有风热, 气生疮, 头如米大, 亦如谷大, 白色者是。”认为痤疮是由于肺风热毒以及肌体失调, 或过食肥甘辛辣, 以致脾胃生湿酿热, 上蒸肌肤而致[2]。在《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渣鼻》指出了治法“肺风, 粉刺……内服枇杷叶丸, 黄芩清肺饮。”因此在诸多症型中当以枇杷叶、黄芩清泻肺热;银花, 连翘、苦参、蒲公英解毒;以槐花、制军清泻肠热。佐以外用清热解毒药, 来清理皮肤表面毛囊的分泌物, 使得皮肤内外通畅, 诸药合用, 共奏清泻肺胃湿热, 清解体内之毒。因此治疗原则当以清热, 利湿, 解毒为主[3,4]。

参考文献

[1]杨国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2:164.

[2]王国安.中药内外兼治痤疮162例.实用中医杂志, 2001, 17 (9) :22.

[3]张小梅.范瑞强教授治疗女性痤疮经验撷菁.中医药学刊, 2004, 22 (4) :588.

上一篇:集成化模式下一篇:智能电动小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