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作用

2024-06-26

环境心理学作用(精选十篇)

环境心理学作用 篇1

一、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和学校环境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作用主要有几个方面

1.设施落后, 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

校园环境设施的陈旧, 校园环境是指校园内经过人们组织、改造和形成的校容校貌和校园学习环境, 具体就是校容、校貌、自然物和建筑物及各种设施等。在学生的高中时代, 中学生一般都对大学校园的空间环境、大学生的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 可是一旦进入大学校园学习, 体会加对比和想象中有差距, 许许多多的大学校园学习设施落后, 住宿条件, 就餐环境差, 等等。许多的大学生往往在开学报到后的第一天就对这所学校失望, 产生不满的情绪。尤其是现在的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增加, 但是学校设施却没有改善, 大学生的学习环境质量直线下降, 这样的情况就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具有最新科学知识的人才

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动机是非常大的, 他们希望学习到最新的知识, 以保障自己能在社会上有大的作为, 但是进入大学, 由于院校种种原因, 教学内容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 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往往得不到改善, 而且所教授的知识也过于陈旧和现实社会所需求的不符, 这样就使大学生的失望之情、挫折心理油然而生。还有一部分的高校一直沿用以前的管理模式, 不能根据学生所需求的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特征及时的做出调整, 往往在管理使用强制性的手段, 这样就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 使大学生极易产生不满于叛逆心理。所以高校的教学内容与管理方式的滞后也是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方面。

3.近些年的就业压力以及沉重的学业负担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一时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 校园社团也由此成为一个个虚壳, 学生关系也开始庸俗、腐化。个人主义、猜忌、嫉妒、小团体化, 人和人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 金钱关系也经常出现, 这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一些心理不适的状况:心理不平衡, 孤独、寂寞、逆反等。

4.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 说的通俗点就是一个院校的校风和校容问题

中学生升入大学不仅是追求知识, 还要追求艺术、追求生活、追求娱乐等各方面。如果一个学校的物质环境能够达到整洁、优雅、尊重学生则会使大学生感到舒适、轻松、愉快, 产生舒畅感、美感、安全感, 充满生机和活力, 提高大脑激活水平, 并可以减轻直到消除疲劳;如校园空间环境缺乏现代文化气息和艺术雅趣, 不整洁、肮脏、狭窄, 使大学生感到压抑、烦躁、不愉快, 影响活动情绪。

5.校园环境影响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

在一个整洁的校园环境空间, 大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随地吐痰;在一个幽静的校园内, 学生就会养成不大声喧哗的习惯;在一个现代文化气息的校园内, 学生就能更好地陶冶情操;在一个艺术气息浓重的校园内, 学生就会变的很雅趣。在校园内要是精神文化环境已经确定, 就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作用, 反过来思考, 良好的思想观念又会推动校园精神环境的优化,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生心理和行为。一个学校的校风的形成不仅是学校老师的带动, 更重要是的学生要参与进去,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感染他人才会成功。

校园环境文化不仅能对大学生的心理有影响也会对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带来影响。在校园内每一处、每一时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散发着多元化的信息, 那么这些就会对学生进行有利、积极的刺激, 从而促使他们智力的发展。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校园环境, 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不论大学生还是社会, 他们都希望经过大学短短的4年时间的高等教育, 使其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 综合素质能有个较大的提升, 从而在毕业后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报效社会。因此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就要建立良好的、科学健康的校园环境。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就是要有健康的校园环境, 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清华、北大等知名的学府之所以能够延续百年芳名而魅力不减, 不仅是因为其拥有一流的教授、一流的人才, 还因为拥有那溢满学术氛围的文明健康校园。

三、结语

校园环境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 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心理作用。只有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使大学生的心理积极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贵鹏.校园物质情境的心理教育价值.教育科学研究, 2002, (01) .

[2]宋静静.浅析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教育, 2006, (Z2) .

[3]王冬梅.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 2007.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论老年人住宅环境 篇2

摘要:通过本学期所做得对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调查,发现现行的住宅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对老年人的心理以及生理需求考虑不多,住宅设计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 老年人 住宅环境 休闲环境

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就对自然环境进行着选择、适应、调节和改造。当人们处于室内环境的包围之中时,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等心理要素也同时处在室内环境的影响中。这里所说的室内环境就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所有环境元素,其构成有: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围合元素,比如天花、地板、墙壁等;设备家居元素,比如家具、灯具、五金、装饰物等;空间气氛元素,比如灯光、色彩、温度等。这些给人以各种综合形象和生理刺激,同时这些刺激又在大脑中由感觉转化为感情,从而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作用。所以设计老人住房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设计老人住房时,从目的性、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他们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从生理学角度研究发现,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退化,功能降低。这些都决定了老人身体较虚弱,行动迟缓,体力下降,这就要求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应从方便角度出发,室内空间简单,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应使防火设计能保证最大安全。老人一般都喜欢宁静,怕吵,尤其是儿童的吵闹,因此外界的环境及室内的环境也应高度宁静。而从建筑心理学出发,老人一般都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建筑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宅空间环境以舒适方便、温馨恬静为前提,材料选择以质地平和、简洁、淡雅的自然材料为主。因此,在老年人居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充分考虑:

从空间来说在出人口及室内的交通路线上宜避免任何障碍物或阶差、装置上来说要在在老年人常走动的路线上加装安全扶手,必要的地方如卫生间的合适高度和地方设置扶手、并进行地面防滑处理、要有与外界的紧急联络设备和安全的电热源设备多一分安全设备,少一分意外损伤。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家具宜采用木制的给老人亲切感,尽量不要用钢材与玻璃制品(容易使了老人感到孤独冷清),尽量少用现代建筑生硬的直线与与角,多用曲线,同时室内装修材料肌理及色彩宜单纯、素雅,不要求太多的肌理变化,使老人能静心地休息。灯光照明上室内房间、楼梯、出人口照明需充足,避免灯光强烈刺眼的光线、反光、阴影。为避免老人在黑暗中行动不便,走道及房间照明需一致,卧室、走道、厕所宜装夜灯,对老人夜间上厕所帮助大。使用发亮的开关板,便于黑暗中找寻开关位置。

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在老年社区,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住宅区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动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棋牌中心等;也适当布置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在庭院或绿地的局部设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挡视线的树木,配以桌椅、灯具等,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私密、隐蔽、安全特征的用来休息、交谈的安静场所。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的绿地则为老人或残疾人行进、散步、晨练提供了场所。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小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给老年人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在规划设计上提供恰当的生活条件,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在社区中扩展智能环境,达到及时、有效为社区中老年人服务的目的。例如住宅区的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此外,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否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环境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

坐息空间。涉及到环境心理学中的领域性问题,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比如当人们处于其个人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时,个人的空间距离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中,当人们感到其个人领域空间受到严重的侵犯时,人们往往通过向窗外看以避免目光的接触来维持心理上的个人领域空间。

调查中老年人大都有很强的领域性。老年人休闲活动大多数时候是休息、晒太阳、观赏。因此,休闲环境中应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坐息空间。并且合理安排这些空间之间的距离和地方,这些坐息空间可以设在大树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等,或邻近儿童活动场地,以便老人们照看孙辈玩耍,同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坐息空间内的座椅也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一边老人自己把握与他人的距离。坐息空间中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些比较私密的空间,避开主要人流聚集的地方,并有树木、花草等遮掩视线,以方便不喜热闹的老人静坐。

虽然调查中只有极少数的老人经常进行健身运动,但是健身场所和设备还是有必要设置的。健身活动场地和设备种类的考虑不仅要为体弱的老人们提供方便和安全,还应使活动项目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如条件许可,可开避适宜老年人身体条件和爱好的门球场地(草坪),亦可作为晨练时提供打太极拳、老年人体操或舞剑等活动使用的开阔场地。考虑到老年人易疲劳的生理状况,在活动场地中为老人提供休憩、交谈、观看的场所和设施。

调查发现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生活中常伴有孤独感始,因而渴望与人交流并且得到理解,这也是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希望通过与朋友或有相似经历的老人见面或交谈获得一种参与感,能使自己感到并没有被社会遗弃。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坐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也是一种参与的方式。因而,在休闲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交往性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可以设置两种交往空间:小规模交往空间,即只有两三个少数老年人交流的空间,这种空间大多只要求提供桌椅或者一个可以遮阴遮雨的亭子,供老年人闲聊、下棋等活动;还有就是群体交往空间,老年人有在聚集一起进行跳舞、打拳、跳健身操、吹拉弹唱等群体娱乐健身活动的要求。在设计时应提供必须的交往空间,可以是小型广场或是凉亭等空间

调查中老人普遍对现在的绿化都比较满意,但是有些绿化设置不合理也让老人们反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机勃勃的花卉和植物可以消除老年人消极的情绪,使老人体会到生命的乐趣。在老年人休闲环境的绿化设计时,应尽可能平坦,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碍。宜选用一些易管、易长、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树种。在植物季节景观的配置上,选用花色鲜艳,季节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让老年人在视觉上、心理上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在植物的配置上处理好乔、灌、草、花与场内建筑的相互衬托关系,创造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给老年人创造一种神清气爽、修心养性的良好绿化环境。

结束语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要让住宅环境去适应老人,而不是让老人去适应住宅。

环境心理学作用 篇3

关键词:现代传媒;心理健康;媒介环境;心理疾患;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24-01

1 现代传媒环境概述

1.1 现代传媒环境的形成: 现代传媒环境是包括互联网、移动电视、手机、数码产品等数字化传媒载体之上的各种媒介形式的统称。无处不在的新媒介资讯正不可避免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首先,现代传媒环境的形成首先要包括信息的提供环节,各种不同媒介在不同的作用形式下就全社会的海量信息进行的信息筛选和信息提供的环节。其二,是信息的作用环节,信息之所以能够产生效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更重要的是起到改变行为、形成习惯的作用。其三,现代传媒环境的形成也应该包括传媒信息的反馈和再作用环节,这个反馈也是多层次的,包含了信息传播的反馈环节、信息结构的重塑环节和行为的二次作用环节多个方面。

1.2 现代传媒环境的影响: 在今天的中国,传媒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还不同程度地改写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方式和行为方式。二十年前,美国学者波慈曼在《娱乐至死》里表示,电视传播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领域,而这种情况,在当今大媒介环境形成的时代又一次得到了改变,多元化的媒体起到的作用比电视来得更深刻。首先,传媒环境改变了当代的信息结构,横向的、多元的交流和垂直单向的传授纠缠在一起。在现代传媒环境的作用下,信息传播的传承性大大减弱,而变异性大大增强,这不仅加剧了个人、小群体之间的互动,也影响到社会心理和舆论发展的方向、民族和国家间的交往。此外,现代社会行为已演变为一种开放性行为。这一点从文化的角度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解读,现代的种种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当代文化是当下的人们对现时的社会生活所作的回应,它具有无数种发展的可能性。

2 现代传媒环境对心理构成的作用与影响

2.1 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现代传媒强大的包容性和立体性将受众进一步包围起来,特别是主流媒体在价值观的建立上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引领着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处于社会市场化的现代媒体的商业气息愈加浓烈,传媒基本的发展离不开商业运作,而这种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势必会加剧媒体的某些弊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信息的不真实性以及媒体责任的缺失,更进一步妨碍了健康、良好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传媒环境应该努力承担起促进健康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责任,对现代受众来说,传媒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承担了信息把关人的角色,更通过有效的信息筛选和信息编辑办法实现对良性信息的传播,并通过信息的传播动作来引导受众建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社会大众的角度来看,人们普遍具有从众和趋同的思想,人们理所当然会选择和大众相对的行为和决策方式,而社会大众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来实现对健康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构建。

2.2 构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现代传媒是知识信息传播与发展的桥梁,当受众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传媒信息时,受众需要对海量的信息做出正确的思考,这就延伸了构建理性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条件,面对海量信息,需要受众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最需要、最真实的信息。与此同时,现代传媒无所不包,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受众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断更新的传媒技术与信息促进了受众对于信息开放能力的提高,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行为,提高了认识。

最后,随着现代传媒环境的商业化运作,由于竞争的存在,传媒环境中产生了大量的通俗文化产品,不得不说,这是不利于健康和理性思维方式的形成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受众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很好的鉴别能力,那将是对健康、理性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的进一步提升。

3 在现代传媒大环境中把握心理健康的关键

现代传媒是一个环境的概念,它能够发挥作用的根本就在于在进行信息的传播,并实现传播的功效。传统的传媒方式,是以普通信息的传播为主要内容,对受众进行引导的过程,通过对真实信息的全面展示,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我们要应对各种行为的改变,促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的构建。而具体到实践中,我们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1)是要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在现代传媒环境中,受众接受着传媒提供的海量信息,这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受众每天接触大量的社会文化、科学知识、社会生活信息,他们的辨别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最佳的判断,因此,这就要求当代传媒环境在提供信息的时候,就进行最佳的信息辨别,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受众进行信息的选择和判断提供最佳的理由。(2)是要培养受众的选择和处理能力。在现代传媒令人眼花缭乱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面前,受众要顺利进行信息的筛选和行为的判断,必须培养在查找、选择和处理健康、合 理、符合需要的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受众的开放意识,使他们冲破传统束缚,不拘泥于专业和工具的限制,广博地吸收知识,并进行正确的信息判断,以及有效地行为方式。(3)要加强受众的职业道德自律能力。现代传媒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中,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开放程度日益扩大,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开放性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现代传媒应该努力应该市场化地管理模式,并适应其开放性的特征,大大规避商业运作的自由性。然而,这种情况也在其他行业有所体现,因此,要通过宣传和舆论监督,防止不良信息的泛滥。受众在面对日益开放的现代传媒环境系统时,不管用何种方式,从理论、技术设计到具体操作上都要进行全面控制,为现代受众的良性循环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廖梦君.现代传媒的价值取向[ M ]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2~5页.

[2] 付用兰.现代传媒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境遇及提升对策研究[ D ] .西南大学,20 08.

[3] 蒋原伦.媒介文化十二讲.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33页,239~253页.

环境心理学作用 篇4

关键词: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自我概念,社会环境,自我塑造

一、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中的个体发展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形成和发展进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人类活动给社会环境以深刻的影响,而人类本身在适应改造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化。所谓社会心理发展就是描述个体情感需求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理论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了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指出:“他人关系在形成个体自我同一性上的重要作用,在个体一生中,个体发展存在八个阶段或关键期。”[1]而且他认为个体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个危机。根据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解决冲突和危机的能力,个性才得以发展。

具体八个阶段如下。

阶段一: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出生至1岁)。

阶段二:自主感对愧疚感和怀疑感(1岁至3岁)。

阶段三: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至5岁)。

阶段四: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至11岁)。

阶段五: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岁至18岁)。这一阶段是青少年阶段。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即一种幸福感,明确自己要去哪里。对预期中可获得的认同有一种内在自信。[2]在这一阶段,青少年试图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也就是说,随着他们的参照标准从父母转向同伴,他们需要了解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异同。

阶段六:亲密感对孤独感(18岁至35岁)。该阶段是一种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心理关系的状态,其主要危机是建立真正的、亲密的人际关系。该阶段的个体应能够在不失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关爱他人。

阶段七:繁殖感对停滞感(35岁至65岁)。该阶段描述的是一种生产能力或自我关注,心理健康的中年人更多把心思放在照顾下一代上,而不再过多地关注自己。他把繁殖感界定为一种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没有这种体验的个体很可能会出现停滞,并且过分关注自我。

阶段八:自我整合感和绝望感(65岁后)。这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个体对自己人生的回顾。如果这一阶段的老年人回顾过去的一生是成功的和有价值的,对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就会有一种自我健康感,感到没有白活,度过了丰富多彩的有成就的一生;相反,如果这一阶段的老年人感到岁月蹉跎,年华虚度,想要弥补但为时已晚,就会产生一种绝望感。

二、自我概念的定义及结构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各个方面特质的知觉与判断。研究者把其定为“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社会和学业能力的总体认识”,[3]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在人的自我概念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个体的自我概念并不是对现实像镜子式的简单反映,自我概念包括大量有关信息的整合和组织,如对他人和世界的印象。人们自我概念的来源是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以及在与他人交往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虽然在人的一生中自我概念是在变化着的,但它的基础在人幼年时就形成了。儿童从经验中形成自我概念,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反过来又影响儿童未来的经验。总的看来,我们可以把自我概念的结构视作一个人的各种同一性的各层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系统。具体结构如下:

三、积极自我概念的自我塑造

积极的自我概念主要体现了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意味着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的积极接纳和一个人对自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包括两个方面。

1. 全面客观认识自我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是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基础。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条途径进行:(1)承认自我的价值。我们在别人的目光里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体,而是有思想有地位有意志的。我们的目的既不是心甘情愿被人操纵,又不是妄图操纵别人,而是仅仅有能力去表达自己。(2)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每个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都免不了要与别人进行比较。进行社会比较是每个人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合理的社会比较策略,对于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留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每一种评价都不可能是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评价,学会总结别人提出的建议,归纳总结,才能了解并弥补自己的不足,就能得到比较全面的自我概念。

2. 积极悦纳自我

“心理学家指出,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4]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身上只有缺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丧失信心,产生自卑,这样的人就会缺乏积极性。悦纳自我是发展积极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要悦纳自己的全部,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成功还是失败,要学会爱自己、爱生活。一个人首先应该自己欣赏自己,在自己悦纳了自己之后,才能被他人所接纳。悦纳自我不仅仅指的是悦纳自身的优点,对不足之处也应该积极悦纳,要平静而理智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要乐观开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3. 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积极乐观是积极的自我概念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真正认识社会,在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中认识人生的积极价值和意义”。[5]“自我”的完善和发展必然会促进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反过来又会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4.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自我概念是自我的思想、观念,与自己有关的知识、情感和相关事情等抽象出来的图式”。[6]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活动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5. 成功的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指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自信、自尊是积极的情绪体验;自卑、自责则是消极的情绪体验。其实,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是渴望着成功的,期待着被赞美。“当个人的才智与能力在活动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同时,也就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7]

6. 准确的自我评价

每个人都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世界上不存在所谓完美的人,即使是圣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太过于追求完美,否则只会让自己生活在烦恼之中。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做到自己最好的程度就要对自己进行鼓励,我们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不要高估自己,同时也不要贬低自己,只有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准确的自我评价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方式。

7. 适度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在某种思想指导、影响下,支配自己言行,调节自我心理的一种能力”。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每种欲望都会带来一个追求目标,它们之间常常会相互“打架”。因此,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坚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人生道路上就会一事无成。人要能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衡量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能律己,也就意味着能理性思维,对各种情况都能冷静考虑,是非轻重的衡量有依循标准,不致利令智昏,误了大局。

参考文献

[1]孙灯勇, 郭永玉.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 .

[2]叶丽红.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 (8) .

[3]陶琴梯, 杨宏飞.高中生的自我概念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教育科学, 2002, (6) .

[4]樊富珉, 付吉元.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2) .

[5]范凯.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7) .

[6]孙丽.自我概念的研究概述及发展趋势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 2005, (3) .

环境心理学 总结 篇5

第一章

感知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第三章

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第五章

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第七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第九章

环境设计(居住、学习、工作、公共环境)

第十章

环境问题及其解决 1.1环境意味着什么

1.2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1.3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4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5环境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1.1环境意味着什么

环境:是指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环境:是围绕着某种物体(主体)并对这一物体的“行为”产生某种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

 1.2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一、环境心理学的术语

 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人-环境关系研究、环境设计研究、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

 总之,范围大,边界不清且发展中。核心是在各个不同学科中追求人与物质环境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环境心理学的重点在于人类的行为、感受和身为人类的知觉如何受到物理环境的互动影响,以及人们对人为与自然环境危害的反应。

二、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近代环境心理学家普罗尚司基(Proshansky,1990)定义“环境心理学”

(徐磊青,杨公侠,2002)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

《环境心理学》第5版(美)保罗·贝尔等著

(John Zeisel,1984):环境行为研究(Environment Behavior Research,简称E-B Research) “环境是指一个地方实质的、管理的及社会的特性,在其中人们生活、工作及玩耍。行为是指人们做的事情,包括思想、感觉、看、彼此说话和来来去去。” E-B Research就是将人类的行为及相应的环境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三、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 1.3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 60年代(二十世纪)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

 70年代开始发展形成(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

 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

三、国际著名研究团体

四、我国研究情况

 1.4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环境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社会学家John Zeisel在《Inquiry by Design:Tools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1)观察实质痕迹,是指系统地注意实质环境,找寻过去曾发生活动的痕迹,并通过研究者的想象推论人的行为,因为这种方法不必在痕迹形成当时进行,因而对于发现稀有、私密事件特别有用,是不惹人厌的方法,而且很容易进行。记录的工具有注记图、速写、拍照和记数等

(2)观察环境行为或任务表现,是指系统地观察人们如何使用环境,空间的安排如何影响参与者:如实质环境如何支持或妨碍发生在其中的行为。这种研究是心领神会的、直接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环境中行为的动态变化,不过对行为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干扰。记录的工具有行为注记图、文字记录、速写、拍照、录像等。

(3)专题深入访问,系统的提出问题,来发现人们的所想、所感、所行,知道、相信和企盼什么,获得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其询问方法又可以分为鼓励式的问询、反应式的问询、转接的问询、追究情景的问询、追究情绪的问询等等。

(4)标准化问卷。通过一系列相同的问题问数目众多的一群人,然后比较分析其答案,用来发现群体的共性。除了文字的形式,还可以使用受访人自己照相、徒手绘地图、速写等视觉式回答。标准化问卷得出的是量上的差异,有待于研究者的分析、判断并定性。

(5)文献资料法。是根据文献记录对历史环境的推测,需要研究者的想象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是平面行为分析,设身处境,将人的行为读入平面图中。

三、环境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 §1.5环境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一、这门学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近些年来研究特点

三、发展前景

四、全球的环境心理学

 1)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是不同的;独特的历史,地理,社会变化和政治因素已经影响了环境行为研究的方向。

如,日本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于是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及自然灾害对个体行为的实际影响,就特别引起日本环境心理学家的兴趣。而人少,气候寒冷的瑞典,环境心理学家更关心的是保护能源和风景的研究。在各国,环境心理学发展的特点也反映了这门学科问题指向的特点。

2)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的问题。

如: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全球变暖,自然资源的减少,以及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将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心理学除了会继续发展特定的主题外,还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共同攻关,寻找适用广泛的解决方案。第一章

感知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感知与环境设计

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知觉的种类

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sensibility)是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各种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表示主观感觉的能力,感受性是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 感觉阈限(sensation threshold)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二、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

1、感觉适应 

2、感觉对比

3、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4、实践锻炼与发展 

三、知觉的特征 

1、知觉的相对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 举例说明各种感觉与环境设计

 第三节 感知与环境设计

一、设计中的视觉运动规律

二、视线与展示设计

三、空间设计中的距离控制

四、知觉与距离

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 第一节

格式塔知觉理论  第二节

生态知觉理论

第三节

概论知觉理论

 第一节 格式塔知觉理论

一、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二、基本观点

三、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 第二节

生态知觉理论

一、基本观点

二、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

三、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

四、生态知觉与道德约束第三节 概论知觉理论

一、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

二、概率性的世界

三、概论知觉与个人经验

四、概论知觉与环境问题

 格式塔知觉理论主要强调视觉的直觉作用,认为我们以一种主动的方式对刺激进行建构,是在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基础上提出的,提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原则。更易为设计者接受。

 生态知觉理论强调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即生物个体要寻找能使它们有最大程度生存的机会。这种理论也称为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知觉环境中对他们有功能价值的方面。主要强调机体先天的本能和环境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概率知觉理论,即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它是布伦斯维克用数学来描述个体知觉过程的一个模型。它强调知觉是一个概率计算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更重视在真实的环境中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学习、经验和学习的作用,提醒设计者尊重别人的世界。 第三章

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  第一节

认知地图

 第二节

城市公共意向研究  第三节

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  第四节 校园认知地图研究  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  第一节 认知地图

一、什么是认知地图

二、研究认知地图的方法

三、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四、认知地图的特点

五、认知地图的功能

六、认知地图如何获得

七、易识别环境

八、环境指认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第一节

唤醒理论 第二节

环境应激

第三节

环境—行为关系的其他理论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 第一节

唤醒理论 

一、唤醒与情绪

二、环境刺激与感觉评价

三、唤醒与绩效

 第二节

环境应激 

一、应激反应

二、应激物的种类

三、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  第三节 环境—行为关系的其他理论

一、环境负荷理论

二、适应水平理论 

三、行为约束理论

四、各种理论观点的综合  共同点:

上述几种理论都可以纳入应激理论的结构体系中,如环境负荷可以看作是应激的结果;唤醒水平的提高是构成应激的一部分;最佳适应水平是应激反应的最终结果;行为约束是应激的标志。应激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噪音、污染等环境刺激对人行为的影响

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一、场所的环境特征

二、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

三、场所的生命

四、行为场景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五章 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 第一节

噪声

 第二节

拥挤 第三节

空气污染

第一节

噪声

一、噪声的定义

二、影响噪声评价(噪声烦躁)的因素

三、噪声源

四、噪声对行为的影响

(一)噪声与助人行为

(二)噪声与绩效

(三)噪声与交往

(四)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五、噪声控制 第二节

拥挤

一、密度对非人类动物的影响

二、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

三、汇总:密度对人类影响的概念化

四、消除造成拥挤现象的因素并减少其影响 第三节

空气污染

一、空气污染的来源

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三、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四、空气污染对绩效的影响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第二节

私密性 第三节

领域性

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一、个人空间(个人气泡)

 是人在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犯与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不安,界定了人们彼此之间以多近的距离进行交往

 个人空间的度量:

实验室止步距离法(实验室研究)、投射法(模拟法)和自然观察法(现场研究)

研究者普遍认为,个人空间像一个围绕人体的看不见的气泡,腰以上部分为圆柱形,自腰以下逐渐变细,呈圆锥形

二、人际距离

密切距离:0-0.45米

触觉、耳语(避免谈话、微笑、注视 个人距离:0.45-1.2米

言语交往 社会距离:1.2-3.6米

事务性接触

公共距离:3.6-7.6米

或更远

与公众接触

三、人际空间定位

四、利于实现目标的个人空间区

五、个人空间太大或太小所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

私密性

一、私密性的定义 第三节

领域性

一、领域性和领域

二、私密性的功能

三、私密性的影响因素

四、私密性与环境设计

二、领域的类型

 主要领域是使用者使用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包括家、办公室等对使用者来讲最重要的场所。主要领域为个人和群体独占和专用,并得到明确公认和法律的保护,外人未经允许闯入这一领域被认为是侵犯行为,会对使用者构成严重威胁,必要时使用武力保卫也可。

 次要领域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对它的控制力较弱,没有明确的归属。如酒吧、教室里的座位等。 公共领域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极为临时的领域,人一旦离开就对它失去了控制。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也不会因为他人的占用而采取强硬措施。如电话亭、公共汽车上的座位等。

三、领域性行为 

四、领域的功能

五、领域性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 第七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 第一节

外部空间研究综述

第二节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 第一节

城市环境消极影响的理论假设  第二节 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例证

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 第九章

环境设计

 第一节

居住环境设计  第二节

学习环境设计  第三节 工作环境设计  第四节 公共环境设计  第一节

居住环境设计

一、住所空间

二、居住场所设计

 第二节 学习环境设计

一、学校环境设计

二、博物馆或展览馆设计

 第三节 工作环境设计

一、工作中的物理环境因素

二、劳动环境设计

 第四节

公共环境设计

一、医院的设计

二、监狱的设计

三、休闲环境设计

第十章

环境问题及其解决 第一节

人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资源保护策略

 第一节

人对环境的影响

一、环境风险评价

二、社会两难

 第二节

资源保护策略

一、先行策略

二、随后策略

环境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探究 篇6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环境设计,教学研究

1 环境心理学课程解读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两者之间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滞后的现状,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因为以往环境心理学研究没有充分體现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多学科研究的优势,所以环境心理学不应该被单纯看作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更需要看作是关于人、环境、行为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许多环境问题本质上是行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问题,它们分布层次包括个人、家庭、公司、工业和政府部门等,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社区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在方法论研究原则上必然受制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和民俗等影响,需要吸纳与整合多个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观点,如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建筑学、信息科学、城市规划和设计学等。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不应该只在个体水平,更应该在区域性社会组织和文化水平上考虑人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为环境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

环境心理学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心理学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继而在世界其他地区迅速地传播与发展,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从发达国家引入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相关研究,从而引起其他有关学科人员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第二,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在环境心理学中,“行为”不仅包括可观察到的活动和活动模式,还涵盖知觉、认知、思维和情感等心理过程;“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物质环境。

第三,具有浓郁的多学科性质。例如,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性、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正是这一多学科交叉的性质,使它具有多种名称,它到底属于心理学的分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还是属于环境学或是生态学的分支也争论不休。

第四,以实际现场为主。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基本理论和内容都来源于实际研究,并采用来自多学科、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2 环境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结合环境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理论过多,内容过繁。例如,某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开设在大二年级的秋季,36学时,3周,每周12节,使用的教材由林玉莲、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全书共分为十二个章节,内容详细,教材内含有大量研究案例和论述,但由于课程安排时间较短且集中,短时间大量灌输理论性内容,往往适得其反,导致学生排斥理论课。

第二,学生忽视理论课程。有的学生认为《环境心理学》这一类的理论课程可以无师自通,在实际设计中自然会考虑到;还有的学生认为《环境心理学》理论课程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关联不大,甚至无用。因此,学生的认知直接影响课堂的上课行为,如教师在讲台上激情飞扬、侃侃而谈,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或者干脆埋头玩手机、睡觉等,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和教学效能感,从而形成了一种不良学风。

3 环境心理学教学方法

结合自身对环境心理学知识理解以及教学感受,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教学内容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环境心理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打破原有的章节式,采用模块式教学。由于《环境心理学》的内容繁多,教师需要对课本里的章节进行打破与梳理,采用模板式教学,即相关内容整合分类,作为一个知识点,具有针对性、综合性、简洁性等特点。例如,第六章为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第九章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这两个章节内容可以综合在一起讲授;第三章为环境认知,第八章为场所的评价意象,这两个章节内容可以综合在一起讲授。教师讲授完一个内容知识点后,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体验不同的环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但如何在较短的课时安排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这是教师思考的重点。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进度,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状态。

第二,从理论课“转化为”实践课。《环境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以理论为主的学科,具有内容丰富、逻辑性强等特点,大多数学生就认为理论课枯燥乏味。因此,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将理论课“转化为”实践课。例如,问卷调查。让学生对某一项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环境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加以分析与论证,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环境心理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开阔视野,触类旁通,结合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从多角度加深知识点的掌握。

第三,重视案例教学。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让学生提前体验设计师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学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研究选题、实地调查、问卷分析到深化设计等,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通过案例教学的导入,使学生把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对教师课堂付出的最好回报,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4 结语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劳动者以积极的情绪、熟练的技术掌握和改进操作方法,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单调、紧张、焦虑等环境不适反应,在人—机信息传递中,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开展《环境心理学》课程研究的现实意义十分明显,社会的需要正是它在近年内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质量的提高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推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易西多.环境艺术的多学科交叉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环境心理学作用 篇7

1 一般资料

就诊环境分为①童趣化、人性化的专业的儿童治疗诊室 (卡通化诊疗环境, 治疗同时让患儿同时观看他们感兴趣的电视节目) ②温情的、亲情的医疗氛围: 接诊医护人员由5年以上儿童诊治工作经验掌握接诊技巧。护士要有亲合力, 友好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温柔的表情与患儿交流沟, 能结合儿童心理, 有效运用诊疗诱导方式 (诱导治疗主要有两种:精神诱导和物质诱导。精神诱导是以鼓励夸奖为主, 使他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认为自己是最勇敢的, 即便心存恐惧, 也要把坚强的一面表现出来, 使自己的荣誉得到捍卫。还可带他看看合作患儿的治疗, 用榜样的力量影响他。物质诱导是许诺一些患儿平时想得到而没得到的东西作为奖励, 在占有欲的驱使下使其配合) 进行治疗。③普通的治疗环境。

2 方法

从我院儿童口腔门诊中选取2004~2005年478例年龄4~12岁, 平均8.6岁, 初次并拒绝治疗的患儿 (按Frank分类, 将诊疗中儿童表现分为4组:I.有很强拒绝反应;Ⅱ.消极拒绝反应;Ⅲ.有条件地合作;Ⅳ.主动合作。本文将I+Ⅱ作为拒绝治疗的患儿) 随机分为三组, 第一组:174例。就诊环境由 (1) + (2) 。第二组:164例。就诊环境由 (2) + (3) 。第三组:140例。就诊环境由 (3) 。由两名工作10年的儿童牙医进行治疗。患有龋病和牙髓炎儿童患者, 使用法国碧蓝公司生产的碧兰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 进行口腔内粘膜下注射给药 (<5mg/kg·次, 速度<1mL/min) 。

3 结果

疗效判定患儿能够接受口腔治疗过程视为治疗成功。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以卡方检验对治疗成功率进行比较, P<0.05表明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表明 (见表1) , 无论是初次治疗、继续治疗、半年复查, 第1组、第2组治疗成功率均明显高于第3组, 第一组治疗成功率也高于第2组 (P<0.05) 。

4 讨论

临床实践表明, 不同年龄的患者尽管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都有牙科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存在, 无论什么年龄的患儿, 进入口腔科诊疗室时, 面对陌生的医师以及各种形态奇异的牙科检查治疗器械, 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的情绪, 甚至达到拒绝治疗[1]。儿童口腔疾病患者对口腔治疗最易产生恐惧心理, 惧怕情绪可能是由于:① 曾经听到过他人过分或错误地描述治牙的可怕经历;② 是自身受牙痛的困扰所引起;③ 可能是经历过痛苦的疾病诊治过程, 而对医院诊治环境和医务工作者产生惧怕而产生。如何接诊好患儿是一门科学艺术, 是儿童口腔专业医务工作者们必须掌握的技巧。患儿在正确的诱导下是能够配合治疗的。本研究发现, 就诊的外部环境对消除还是加重患儿的恐惧心理、焦虑情绪非常重要。儿童口腔专科门诊内的环境装饰是一个新的话题。本文所述的童趣化、人性化的专业的儿童治疗诊室是包括内张贴一些儿童卡通画, 可以减轻患儿一进口腔科就感到害怕的恐惧心理。治疗椅上方有电视 (可以应患儿要求进行播放其喜欢的电视节目和录像) 在口腔治疗时, 可以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减轻精神压力和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痛感, 可以很好地取得患儿的配合[2]。温情的、亲情的医疗氛围:在第一次就诊时, 患儿还不了解口腔治疗情况, 医护耐心细致地解释、鼓励, 消除患儿恐惧是很重要的。只要医师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主动争取患儿的合作, 尽量不用恐吓强制的办法, 大多能接受、配合治疗[3]。备少量小巧的玩具、备有儿童喜爱的饮料和就诊后赠送给儿童的小礼品, 这些在改善口腔专业医务人员和儿童口腔疾病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能达到提高儿童口腔疾病患者的复诊率的目的, 对其他口腔疾病患儿也有心理鼓励作。患儿很容易接受熟悉的医师治疗, 所以同一医师进行继续治疗也非常重要。儿童能否配合和坚持治疗是决定口腔疾病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也是防治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口腔就诊环境能真正消除儿童的恐惧症, 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宁.牙科畏惧症[J].北京口腔医学, 2003, 11 (1) :59-61

[2]姜静, 邵极宁.儿童治疗行为表现及治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2, 18 (3) :265-267

[3]Frere C, Crout Rg, Yorty Jg, et al.Effects of audiovisual distractionduring dental prophylaxis[J].J Am Dent Assoc, 2001, 132 (7) :1031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 篇8

(一) 什么是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 (Environment ART) 是一个大的范畴, 综合性很强, 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 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 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 (Richard P·Dober) 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 它比建筑更巨大, 比规划更广泛, 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 无所不包的艺术, 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 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 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 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 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 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

(二)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就是以心理学的方式对环境进行探讨, 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 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 即“以人为本”, 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和研究问题, 环境心理学非常注重生活与人工环境中的心理倾向, 它是心理学的一部分。表明人与环境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 人可以改变环境, 同时, 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被环境所影响。

二、环境艺术中环境心理学的具体表现

环境对于主体心理极其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环境能给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 如光照、噪音、色彩、温度等。人对这些刺激能产生相应的心理心理反应, 抓住这种心理反应, 从人的心理角度进行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的需求。建筑师迈耶认为个体能适应任何空间布局, 而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完全是由该环境的特点决定的, 只要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 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迈耶的观点显然过于绝对, 他忽视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人具有通过主体行为改善环境的能力。

三、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心理学的关系

(一) 环境心理学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依据。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工程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边缘性学科, 其中环境心理学是支撑这个专业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因为, 环境艺术设计首要问题是解决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 是要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环境, 不了解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规律, 就无法科学而又艺术地把握环境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 也就无法创造出符合人需要的空间环境。环境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 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一方面研究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提出的要求, 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 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人的行为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人的环境行为就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的推移, 环境行为和环境心理是对应的。

(二) 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性。

由于构成我们生存环境的要素总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 所以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总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能力也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相适应, 因而环境艺术总是表现出时代性。从建筑和环境的形式来看, 就是所谓的风格和流派。人类从农业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 又从工业时代发展到现在的电子时代、信息时代, 诸多设计风格和流派此消彼长, 波澜壮阔, 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改造环境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的扩张, 环境艺术设计因人的行为与活动而获得意义, 在了解了个体、行为与环境是完整的体系, 而且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环境艺术设计应以人为核心, 充分考虑空间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同时以人的各种行为因素指导环境艺术设计与建设。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注重人性化的回归, 努力营造宜人的环境艺术改善大众生活环境和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篇9

该住宅楼位于某公司院内,属于职工集资所建。共3个单元,6层,30户(中单元为独户),常住人口约110人,现状平面图见图1。

由于该住宅楼是职工集资房,且院内仅一幢楼房,所以内院并没有经过精心设计。距离住宅楼凸出阳台14 m处有一面矮墙,是建住宅楼时拆仓库留下的。矮墙与住宅楼自然围合成一内院,院内西面有一乒乓球台,其余全部是水泥铺地,显得光秃秃的,缺乏人情味,总体形象缺乏特色,亲近、宁静、安全的居住气氛无法形成。

2 调查分析

调查时间为2007年8月1日~8月7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时间段进行观察。第一时间段为6:00~7:30;第二时间段为9:30~10:30;第三时间段为15:00~17:00;第四时间段为19:00~20:30。这四个时间段内院内活动人数相对较多。调查采用观察与交谈的方式进行,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得出如下的分析结论。

院内活动人群主要有:打乒乓球的小孩,集中在第一、四时间段;手里干着活聊天的公司内退及退休的妇女,主要集中在第二、三时间段;打扑克、下棋的公司职工,主要集中在第四时间段。通过数据统计,在院内活动的人数比例较低,最多时也不超过10%,且人员比较固定,没有多大变化。通过询问,了解到居民不出来活动主要是由于院内没有创造出适宜他们进行交流、休憩的场所,即使经常在院内活动的人们也对院内的环境不满意。比如没有固定的小桌凳,打牌、下棋的人们都是自带桌凳,院内缺乏一定的阴影面积,人们经常躲着太阳绕圈子。院内缺乏绿化面积,现在可以说是“院徒四壁”,空间缺乏一定的层次与分割。正如一位居民所说的,如果住在象电视上播的那样的花园小区里,谁不愿意到户外来活动。

通过交谈还了解到:居民对于院内环境的改善还是做了一定努力的。比如,乒乓球台就是他们集体要求公司有关部门垒起的,自从有了乒乓球台后,经常有外面的小孩来玩,院内顿现“生机”;居民们还在沿墙种了一些花草,每每能够看到人们驻足其前。所有这些都说明居民们渴望良好的室外环境,并且这些努力是行之有效的,对于改善院内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改造方案设计思路及内容

通过调查分析,改造方案着重于创造适宜人们活动的空间环境,为居民的活动交流提供一定“依托”。人们的活动总是希望有一定的“依托”,这样才会有安全感、舒适感。

观察中发现,人们很少在院子当中围坐一圈进行活动,总是找墙角,他们在东侧墙根与北侧墙根活动的频率较高。考虑到东侧墙较短,如果在此布置内容会与乒乓球台产生较大冲突,所以合理地利用这面“矮墙”成为改造设计的重点。另外,人们喜欢在墙根活动也是出于对阴影面积的偏好,是希望避免太阳暴晒的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创造阴影面积,使人们能够舒适地在其中活动,成为设计中的另一重点。

在设计中将墙的中间部分向北向凸出一部分,墙的北侧种植树木,南侧凹进部分种植花草。整堵“矮墙”可种植爬行类绿色植物,形成一堵“绿墙”。沿墙建一条长廊,长廊不是紧贴着墙建,而应与墙空出一条走道的距离,一方面为居民观赏花草提供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为在廊子中活动的居民的舒适考虑。因为对于墙以及高大的建筑物,人们在其附近活动有一定的安全舒适距离,而且随着高度的增加,离它的距离越远,否则有一种压迫感。长廊中布置一些石桌、石椅,提供可停留之地。廊子的外侧布置一绿化带,种一些低矮的灌木,这样就将院子分为两部分,住宅楼与绿化带之间为交通空间,绿化带内侧为活动休息的场地。由于分区就保证了活动不受干扰,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交流活动空间。改造后平面图见图2。

通过改造设计,尽量为居民提供交流活动空间,使居民走出居室,走向自然。一方面,使院落有生气,因为在院中活动的人多了,院落才有生气,另一方面,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居住模式造成的人与人不相往来的弊病。这一点在现代高楼林立的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人本身是有交流需求的,所以在设计中就应该尽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4结语

居住空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在过去的设计中总是存在重房型轻环境质量,重环境视觉理论而忽视居住环境心理和空间行为研究的观念。随着住房商品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更重要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模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渴望居住环境的优美,喜欢亲近自然,以及独特和高品位的住区形象,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商品化住宅小区越来越关注整体环境特色、居住质量和外部空间设计。

人的需求极其复杂,应当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诸方面满足居住者的需求;任何物质环境给予人的意向和感受都会在它们的情感、心理或潜意识中作出反应,正如意大利建筑理论家塞维(Bruno Zevi)在其《建筑空间论》中阐述的“尽管我们可能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其实,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安全感、归属感、舒适感等一切体验,都是从空间及其情景,即居住者的行为活动对内外部空间的体验与感觉产生而来的。因此,须特别注重在设计中力求创造出亲切、宁静、安全、宜人的居住环境,满足居住者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

摘要:通过对一幢普通住宅楼前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在改造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分析法,以适应居民的居住环境行为要求,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环境设计,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王贵杰.基于行为模式的小环境空间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07,33(2):49-50.

环境心理学作用 篇10

一、环境心理学的作用

环境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指社会环境,更多的是指空间、建筑设计、空气质量等物理环境。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积极的情绪,提高人的工作、学习效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环境心理学可以整合学校资源,引导学生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下有效互动,团结合作,使幼儿园环境发挥最大的功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环境心理学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1.生活环境的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突出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生活技能,对自理能力较差,年龄较小,对家人较为依赖的幼儿尤为重要。为增强学生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减少新入园的幼儿的不适应性,幼儿园在空间设计上应该多使用纱幔、棉布等柔软的材料,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在幼儿园的整体风格设计上,可以以梦幻的童话为主题,广泛使用夸张、灵动的动物形象,拉近幼儿园与学生的距离,让幼儿主动亲近学校,减少对学校的抗拒心理。其次,为增强幼儿园的生活气息,使幼儿对学校更为依赖,幼儿园可以创设独属于幼儿的生活区域,例如在墙上张贴每一个孩子的照片,允许学生带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进校,并放置在指定的地方等。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幼儿园必须将各个生活区域分割开来,例如午休房、食堂、玩具区等,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做合适的事,培养幼儿生活自理、作息规律的生活方式。

2.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是幼儿参与社会生活,获取人生智慧,调整心理健康的宝贵经历,幼儿在熟悉幼儿园环境后,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与人交往的需求也迅速发展,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这一发展特点,在环境创设方面突出童心童趣,拓展幼儿的游戏空间,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为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和资源,教师可以将生活区与游戏区相结合,例如,在玩具区设置美工区、益智区、音乐区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区域,增强各个区域的互动,让学生在有限的区域内体会到更多的游戏乐趣。剪纸、画画等美术类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手指灵活度;积木、迷宫等益智类游戏条件要求低,学生自由度大,可以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幼儿园将不同类别的游戏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分配物理空间和人力资源,创设灵活自由的游戏环境。

3.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培养幼儿良好的求知探索态度,鼓励幼儿好学好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幼儿园应该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可以使用竹子、藤条等古色古香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钢丝、齿轮等现代的工业材料。同时,为了增强学生之间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幼儿园可以以主题的形式布置学习场所,例如在“海底世界”这个主题下,教师可以广泛使用蓝色,再穿插各种色彩缤纷的小鱼图片,让幼儿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美好和绚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4.运动环境的创设。幼儿大多活泼好动,室内的游戏例如堆积木、拼图等无法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因此幼儿园要拥有一定的户外空间,充分考虑幼儿园的绿化条件,结合周边特点,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运动环境。除了一般情况下必备的跷跷板、滑滑梯等幼儿运动设备,幼儿园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设计一些野趣环境,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运动的乐趣。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在大厅的横梁上悬挂多功能秋千,充分利用空间,或者设置一面简单安全的攀岩墙,锻炼幼儿的力量和肢体协调能力,满足幼儿多种运动需求。然而由于幼儿年纪小,身体脆弱,易受伤害,幼儿园在设计运动设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例如在地面铺软垫,部分运动(如荡秋千)由教师带领开展,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5.文化环境的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阅读,自主阅读。幼儿园应该设置相应的文化环境,建立阅读角和幼儿图书馆,根据幼儿的年龄提供相应的读物,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带自己喜欢的书籍与其它同学共享,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学习。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幼儿园在阅读区要设置柔和的灯光,使用良好的隔音材料,还可以摆放舒适的小沙发、小坐垫,让幼儿可以舒适地阅读。

6.公共环境的创设。公共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一部分,以班级为单位的行政管理方式使得公共环境缺乏相应的负责人,因此这些走道,门厅,楼梯等公共区域缺乏合理的开发,幼儿园可以以一种开放的观念来布置这些公共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拓宽幼儿的活动范围。在走廊的墙壁上,可以张贴幼儿生活、学习、运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提醒家长注意,也可以设置空白的墙面,让幼儿自己在上面随意创作,尽情发挥想象力。在楼梯上,幼儿园可以在每个阶梯上贴满行为准则,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礼仪教育。

上一篇:现代制度经济学下一篇:乳腺癌化疗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