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度经济学

2024-06-26

现代制度经济学(精选十篇)

现代制度经济学 篇1

关键词:现代经济制度,企业,内部审计

在现代经济制度下, 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其业务越来越复杂,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企业管理层次多级化, 生产和经营地点分散化, 导致企业管理体系成为一个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 而主要管理人员又难以亲自去直接控制每一个生产和经营的环节, 在这种情况下, 健全企业内部审计, 加强监督机制, 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客观需求。

1 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内部审计的实现过程, 实质上就是通过对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进行检查和监督, 按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既定的制度, 实施规范审计, 及时暴露和制止企业的违法经营行为, 从而维护企业的利益和正常经济秩序的过程。从审计的职能上看, 它既是对企业的监督, 也是一种服务, “在服务中实施监督, 在监督中提供服务”, 正是对内部审计最好的概括。在现代企业经济制度下, 审计部门正确地行使自身职能, 实现规定的审计目标, 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1 内部审计的制约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发现和提示企业存在的舞弊和错误行为, 来确保会计工作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合理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举报、举证等措施, 配合纪检监察等部门来打击和抵制经济犯罪。其主要工作方式和范围是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等, 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 就要充分、及时地发挥“经济警察”这一特殊的职能, 采取必要的制止措施, 遏制或避免贪污、腐化、浪费等行为。

1.2 内部审计的防护职能

内部审计在对企业活动执行、发挥监督职能的过程中, 还会对企业改革的深化, 成本的降低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这是因为, 通过健全、高效的内部经济活动控制制度, 对企业活动开展全过程审计, 可以发现并建议企业加强制度的薄弱环节, 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给企业的正常发展、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企业的资产流失等多方面提供有力的保证, 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提高效益, 维护财务、经济纪律。

1.3 鉴证职能

对离任的领导干部开展离任审计, 目的是能够正确评价该领导在任时的表现, 肯定其做出的成绩, 同时也要揭示其不足之处, 非常有利于企业人事改革, 保证企业的方针政策能够连续、稳定地执行。

1.4 推动促进企业建设职能

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对财务收支、经营效益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审查和评估, 及时揭示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不利的因素, 根据市场规律, 提出解决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利用和配置, 来消除化解那些不利的因素, 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和推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2 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

由于内部审计同时具有监督和服务职能, 导致有些审计工作人员对其职能的定位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 往往是在履行监督时忽略了服务, 而注重服务时又会忽视了监督, 这样的定位致使内部审计工作者显得力不从心。相应地, 有人把内部审计当成国家法令给企业定制的枷锁, 在有些单位, 许多企业领导认识不到内部审计的意义和作用, 把内部审计过程看作是给自己找麻烦、挑毛病, 从而产生排斥思想, 造成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具体表现:内部审计在企业内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的法制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 内部审计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狭窄, 管理体制非常落后等。

3 内部审计的强化措施

为了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推动和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 需要企业对内部审计在制度、人员和操作环节等方面进行完善。

3.1 提高认识, 强化审计职能

为了让员工和领导对内部审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企业应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宣传, 让职工切实了解内部审计的作用和优越性, 通过案例、实践成果展示, 让员工都能理解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更要切实端正、提高思想认识, 在工作中切实贯彻审计的意识和理念。只要是审计工作, 就应该站在管理的角度去考虑, 并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特别是在当前, 财务审计是内部审计的核心, 更需要管理人员和员工加强对审计的认识, 切实转变审计部门的职能, 实现以管理审计为核心。

3.2 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的良好氛围, 让内部审计有章可循, 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法律保障。这不但要从政府完善立法入手, 还要注重建设内部审计的技术规范和执业规范, 同时, 企业更要健全内部审计执行制度, 确保审计工作的执行。

3.3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者的素质

内部审计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 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关键所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企业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注重审计和账务知识的扩展和更新, 尽快了解或掌握会计、计算机操作、审计管理、法律、税收、金融等必备知识, 提高执业水平, 加强和完善职业道德, 恪守廉洁、公正、客观的基本原则, 才能在内部审计岗位上得心应手, 为企业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4 内部审计要保持充分的独立性

管理层要大力优化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 积极创造有利于内部审计的条件。所以, 单位应该通过设置合理的内部审计部门, 并使其在单位的组织机构中有足够高的地位, 在操作上要给予其充分的审计独立性。

4 结论

总之, 在当前的企业制度下, 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企业自我监督最重要的方式, 加强内部审计, 不但能够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可控性, 而且还能有效避免和减少舞弊现象, 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屈玉英.浅谈现代经济制度下企业的内部审计[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 (12) :151-152.

[2]徐光武.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5) :116.

现代制度经济学 篇2

【教学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状况,懂得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好地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和难点】

1、现代企业制度

2、债转股

3、股份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中国有经济起着主导作用,而国有企业则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搞好国有企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尽管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中国国有企业是在学习原苏联国有企业制度以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对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的集中建设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它一开始就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其在管理体制、企业制度和布局结构上具有全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从而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国有企业如何成功地走向市场经济,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乃至国际大市场的海洋里拼搏、成长、壮大,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衰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贡献和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贡献

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解放战争中,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组建了最初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改变长期贫困落后的状况、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全面封锁,党提出了用比较短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为此,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和发展了一大批国有重点企业。仅“一五”时期,全国由694个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大军,建设了904个大型项目,其中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一五”时期,国有经济总投资为612亿元,新增国有固定资产492亿元,其中对工业建设投资260.1亿元,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42.5%,用于工业221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85%。同时,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了国有企业。国家通过新建和改造两种形式所建立的国有经济,使我国经济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在经济建设中,国有企业支撑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保证了能源、原材料的供给,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资金。显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十分突出的主体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围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在24年的光辉历程中,国有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自身也获得了巨大发展。

1.国有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培育出了一批有竞争实力、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7%,资产量平均增长16.8%,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增长14.5%,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2.3%。据财政部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到82 211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占75.9%。

在国有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一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在改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如占有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58%的千户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降到了56.5%,2000年,国家确定的520户重点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4户,企业数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O.3%,而其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占全部工业的54.9%、42.1%、45.2%和48.3%。这些优势企业通过多年在市场经济中的拼搏,大多具有了较先进的管理水平、较高的资本运营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更值得庆幸的是,1999年我国国有经济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减少了市场滞销产品的生产,产品销售率稳定上升。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 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7亿元,增长77.7%,创造了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在这一年当中,重点国有企业的改组快速推进,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组建成立;通过兼并破产、改组联合、债转股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亏损户显著减少。原来亏损最为严重的纺织行业提前一年实现三年脱困目标,到2000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公司实现整体盈利,其中12个扭亏为盈,19个继续盈利或盈利增加,扭亏为盈最为困难的煤炭行业也实现了全行业扭亏为盈。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脱困。1997年亏损的6 59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通过各种形式减少4 799户,占72.7%。这些企业有的实现了扭亏为盈,有的通过关停退出了市场,有的被兼并或进行了改制。大多数国有 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及各地选择的试点企业共2 700户,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列入520家国家重点企业的51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有430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占84%。这些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在实现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在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同时,国有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促进了机制转换和经营状况的改善。到2000年底,国有小企业实现利润48.1亿元,结束了连续年净亏损的局面。

2.国有企业始终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产业的控制力上。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有经济战线有所收缩,但仍在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一直占据绝对优势。金融、铁路、邮政、通信、航空、冶金、石油、电力等关键领域,几乎95%掌握在国有经济手里。我国的钢铁、煤炭、化肥、电视机等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原油、化纤产量等位居世界前列,这些产品都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生产的。国有企业在能源、交通、邮电等基础部门,冶金、化工等原材料部门,汽车、机械、电子、石化等支柱产业部门都占有支配地位。在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攻关等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绝对优势,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取得了像核技术、空间技术、水稻杂交、银河II型计算机、曙光l号计算机、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由于科技投入加大,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加强了支持和改造国民经济体系的能力,带动了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提高。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资产质量的提高和控制力的增强,国有经济对非国有经济的辐射作用相应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明显上升。

3.国有企业对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1)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贡献者。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率和上缴所得税占实现利润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目前,国家财政收入的55%来源于国有企业上缴的利税。(2)国有企业是改革开放成本的主要承担者。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很快,而它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有企业为它们提供的各种支持。没有国有企业提供的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和铁路、公路、港口、邮政、通信等公共设施以及各种技术装备和技术人才,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4.国有企业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是实行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l 949亿 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由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国家外汇储备由1978年底的一200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底的l 765亿美元。在对外贸易和创汇方面,国有企业均保持着主体地位。在“走出去”的对外经济方面,截至1999年底,我国累计签约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共213.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96亿美元,其中1999年当年签约13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12亿美元。所有这些,基本上都是由国有企业对外签订和完成的。在1998年美国《工程新闻杂志》评选出来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我国企业占30家,全部是国有企业,其业务范围遍及世界五大洲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预见,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2l世纪,我国的国有企业仍然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5.国有企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国有企业可以弥补市场缺陷,实现市场机制自身不能达到、政府也难以用其他手段来实现的社会政策目标,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1)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建设往往需要有巨额投资,且这种投资一般具有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但社会效益显著而企业效益不明显等特点,因此,一般企业不愿意也无力进行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正是由众多的国有企业肩负着这一重任,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2)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不仅拥有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科学技术人才和较先进的技术装备,而且具有科学技术开发的潜力和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3)国有企业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支点和手段。现代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和发展,离不井国家的宏观调控。而国家的宏观调控除了依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以外,依靠国有企业启动经济复苏或抑制通货膨胀,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经济低迷、市场需求不足时,政府将会实行以刺激需求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但是,由于预期利润水平较低,一般企业并不愿意进行投资。此时,以国有为主进行投资或国家通过国有企业进行投资扩大需求,将起到带动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见,国有企业的壮大与成长,对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中国国有企业原有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

1.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合理。中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政企职责不分。(1)国有企业不足独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而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国有企业往往处于这种“条条”与“块块”的双重领导之下。(2)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诸大事都由政府决定。政府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国有企业缺乏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以致窒息了企业的活力。

2.传统国有企业的内部体制不合理。首先体现在产权含混不清。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全体劳动者,因此国有企业的职工有着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又是一般生产者。但是,每个人却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企业的资产,而是由政府代表他们统一行使这种权力,而政府部门众多,都能行使部分所有权,但却无人对企业财产承担经济责任。这种事实上的产权代表多元化,实际上等于是没有代表,结果造成传统国有企业产权虚置。造成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从而在企业内部也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所有权的约束机制。其次,责权利相分离。传统国有企业由于所有权被政府各部门分割行使,计委行使投资权,经委行使生产资料的支配权,组织人事部门行使企业干部任命权,企业职工则由劳动部门统一凋配,而财政部门行使收益权;企业缺乏相应的自主权,企业任务是完成生产指标;企业职工的职责是向所在企业提供劳动,权力是领取工资并享受企业提供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作为企业经营者的厂长经理的权力是组织生产,企业盈亏与自己无关,他们的奋斗目标又往往是多重的,不仅要尽可能完成国家任务,还要为企业的职工谋取福利,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体制的“官本位”影响自下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还潜意识地想千方百计地争取进入政府部门当官,掌握更大的权力。这种种情况合在一起就造成了责权利相分离,最终导致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最后,企业组织形式不合理。表现在组织机构设置行政化。每个企业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按行政级别获取报酬,享受政治待遇和其他待遇。在企业内部,除设置生产经营性机构外,还设置与上级各领导部门相对应的机构,作为贯彻上级各部门指示的组织保证。

3.社会负担沉重。由于产权不清,吃大锅饭,因此国有企业普遍承担着办学校、医院、安置就业、离退休人员开支管理等本应由政府承担的任务。有的企业负担的离退休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20%以上,富余人员高达企业职工总数的60%,企业的社会负担沉重。

在农村改革取得初步成果时,传统国有企业的弊病开始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1984年第4季度,全国各地银行如得到统一命令似地主动给企业贷款,有客客气气请求企业贷的,有软中带压、硬逼着企业贷的。直接原因是,银行听说1985年将要实行以当年年底实际存贷款数为基数的改革。从政策提出到年底的几个月时间内,信贷急剧膨胀。这种情况在一般国家的银行决不会发生——银行家们决不会像潮水似地把货币不分企业盈亏地发给企业。中国的众多银行行长,为什么不担心贷出资金收不回来呢? 总之,中国的国有企业以及一些大集体企业多年来就好像患了一种难治之症,其症状是:(1)麻木不仁。宏观控制控不住,微观搞活搞不活;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奖金不发或少发,就不干,就怠工,质量、产量大幅度下降;奖金多发了,病就缓解了,但仍起不到其应有的积极激励作用。(2)“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全国的大中小国有企业及大集体企业中的大多数都处于这种症状之中。从 1953年以来,这种全国性的周期性经济波动已发生八九次了。时间短则2年,长则6年。每个周期宛如四季气候分四个阶段。当全国经济陷入低谷,中央决定“放”时,“春”来了,如:各级党政领导定规划,动员下级及企业鼓劲上马,号召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厂长经理为从上一周期的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松了口气,精神为之一振,考虑如何上马,各地停顿了1~2年的基建“胡子工程”准备上马,各厂传达上级精神,宣布整肃厂纪,市场逐渐复苏,生产回升。“夏”始时:积累率提高,基建投资全线恢复,生产完全进入正轨,厂长经理雄心勃勃,企业充满活力,上人工资奖金大增,厂纪厂规严格,产值利税迅速增长,生产资料与消费品市场繁荣,物价回升,供应开始紧张,企事业单位开始招工,争要大中专及技校学生,全国上下生机盎然。“夏”末“秋”始:全国经济速度以1 5%~25%的速度发展,进入奔腾高潮阶段,积累率奇高,地方与企业展开激烈的项目投资争夺战,基建投资规模极度膨胀,生产资料与消费品市场供不应求,黑市猖獗或市场价奇高,零售商品市场或需排队、走后门,或抢购,或有价无市。企业大量抢购并库存积压原材料,各单位更需普通劳动力及高中级人才(甚至不惜从农村招工),工资奖金(含实物)越发越多,以种种手段争贷款,全国上下情绪高昂,领导、企业家及职工在高兴中叉夹着不安,担心何时又会突然跌入低谷。“冬”始:由于全国经济的总量与结构失衡,投资规模、基建失控,消费基金、信贷规模失控,中央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宣布调整,往往以急电急件宣布银根紧缩或财政紧缩或“双紧缩”开始,继而大砍投资项目,原材料与消费品市场疲软,产品严重过剩、积压,物价回落,企业库存积压,忍痛赔本甩卖,动员工人回乡或回家待业,企业资金短缺,“三角债”链越结越多,产值利税下降或负增长,亏损面越来越大。厂长经理叫苦不迭。在持续了1年到2年后,经济一片萎缩萧条。继而财政赤字严重,情况危急,又下决心搞活搞好企业,中央及各级党政机关又开会动员上马。如此周而复始,一个循环再现。如1 958年的“大跃进”到1 961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之贯彻;如1978年的“洋跃进”到1979年的170.6亿巨额财政赤字到这一年9月决定转向“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的实施;再以1 984~1 986年为例,]984年年末一放就乱,1985年宏观控制收了一年,1 986年上半年就死了,产值、利税直线下降,该年一、二月份经济滑坡跌到了谷底。

〔三〕传统国有企业的僵化体制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

1.传统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国有企业,就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承担了无限责任,结果造成政府对企业的软约束——企业亏损有政府给予补贴,企业也就永无破产之虑。加之企业经营好坏都一个样,从而抑制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再则传统体制下政府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企业职工的个人所得按政府颁布的工 资标准确定,与企业职工的个人所得没有任何关系,而劳动支出却随政府下达指标的增大而增大。在个人所得水平固定与计划指标变动相对应的情况下,企业与员工的经济理性,必然是尽可能减少劳动的支出。职工尽可能减少劳动支出,企业与政府讨价还价,要求低指标、高投入,最终必将导致企业效益低下。

2.资源配置低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由政府统一配置,政府官员在思想上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生产,轻流通;重外延的倾向,结果就形成了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尤其是对能源原材料消耗高。中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一度能源利用率仅为20%;钢材、木材和水泥等主要原材料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 2倍和10~30倍,从而加速了能源和重要资源的消耗。资源配置低效还表现在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低下。1996年第一季度,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首次出现了建国以来的净亏损,亏损34亿元。1997年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达831亿元,占全部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的52%。

3.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1949年以来,国有资产年平均递增12.4%,其中1990年以来平均递增17.9%。至1997年国有资产总量已达51920亿元。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有企业原有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如产权虚置、所有者缺位、责权利不清、监控不严等,再加上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如税收、法制改革滞后,致使国有资产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据统计:1982~1992年,国有资产大约流失了5000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3亿元。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承包经营中流失,股份制改造中流失,国有企业亏损中流失,企业破产倒闭中流失,与外商合资中流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权侵吞国家财产造成流失等。

二、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如下阶段:简单的放权让利(1978—1982年)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通过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和工业经济责任来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责权利问题。从1984(1984—1986年)年开始又实行利改税政策,试图理顺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到1986年底这些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下滑,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下降。而与此同时,农村土地承包则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从1987年到1992年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92年开始试行股份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验,“抓大放小”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以及债转股。〈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实践

1、承包(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构改革的第一步,这是和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休戚相关的。1979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的最大事件就是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这种保留土地集体所有权,将土地使用权承包给农民、一定l5年不变的做法,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土地承包的成功首先使农村乡镇企业受到启发。过去,一些乡镇企业

不同程度地沿袭了全民所有制企业那套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经济效益低、管理差,被人们称为“小全民”。这样,当农业生产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乡镇企业中也出现了经济承包的热潮。

乡镇企业的承包很快便波及到国有企业。几年来,中国各大中城市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工业企业中普遍试行。这些承包经营责任制共采用了三类八种方法,即第一类,以包利润为特点的形式,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减亏承包、基数超额分成承包。第二类,以工资为特点的承包,实行工资总额与经营效益挂钩、全额计件工资、工资总额包干、分成工资。第三类,实行两保一挂综合承包。至1987年夏,实行“两保一挂”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已有20家。“两保”是;一保上交国家的税利,完不成包干指标的企业要用自有资金补足;二保企业经国家批准的技术改造项目。“一挂”是:企业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超过上缴指标的利润,按规定比例留给企业,主要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两保一挂,是国家不出钱、企业自费改革的方法,企业和上级单位签订合同,一定4年不变。这些承包责任制形式的共同点,一般可以概括为1 6个字:“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

在承包人的形式上,有承包给全厂职工干部的;有承包给厂长、经理的;有承包给厂长(或一个能人)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有承包给厂长为代表的全厂职工的;也有承包给社会上其他懂行的能人的。各种承包体制的实质是:在所有权仍完全保留在国家手中的前提下,通过经济法规(合同制)形式,使企业的责、利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也从上下两个方面给以更多的占有权、支配权、经营权,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承包制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是:(1)仍有一些领导机关对企业没有完全放权,企业的自主权大小是不确定的,仍是非规范化的软约束。即领导机关只是考虑到企业被承包了会涉及承包者利益,不便管得太多才放些权;而企业也只是从承包利益上,较过去多地注意到争取自主权。(2)一些企业往往以各种形式,潜意识地千方百计 地减少固定资产更新及技术改造,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3)承包的利润指标往往难于确定,外部环境一变(如原材料、产品价格、市场发生变化),就会使得原定利润指标显得很不合理。(4)最大的问题是一些企业“承包不包亏”。由于中国确实存在着国家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父爱主义”,即平时要求很严,一旦“儿子”(企业)遭到亏损、面I临破产等“灭顶之灾”时,又会以种种形式来拯救,不履行合同,不真去扣企业的工资奖金,国家往往让步,允许企业修改承包合同,这就使得企业改革的动力和压力大大减少了。因此,“承包制”仍属于“两权分离”的改革范畴,属于非规范化的软约束性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的改革又向租赁制方向发展。

2、租赁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的第二种模式,是实行租赁制。这在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 代初开始的,当时在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中都进行了不少试点,至1985年实行租赁制的国有小工商企业已达1万多家。北京市租赁改革开始后,参加改革试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迅速上升。抽样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平均上交税利增加55%,企业 留利增加97%,职工收入增加42%}出租商店的服务质量迅速改观。租赁制改革从理论上分析有六大好处:(1)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2)厂长负责制。(3)解决了企业只负盈不负亏的问题。(4)租赁经营采用招标的办法,能够选拔到具有真才实学、德学兼备的优秀干部。(5)租赁经营的协议条款,是经法律公证处公证后生效的,把法律手段自觉地引入经济活动中,使企业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获得了法律保证。(6)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有利于国家对企业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化。

租赁制与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主要区别是:(1)对象不同。承包制的对象是经营成果;租赁制的对象是资产。(2)承包不用押金、财产,有奖金动力;租赁要1至3家,甚至多家财产抵押,风险大,有压力、有动力。(3)两权分离程度不同。租赁自主权有经济压力、风险、动力,因而两权分离程度更高。(4)在实践上,承包可在一切大中小企业实施;而租赁则只适合小企业,尤其是微利、亏损企业。(5)企业留利归属不同。租赁经营中的留利归承租者,承包经营中的留利归企业。(6)与国家的分配形式不同。租赁是租赁企业同国家的分配形式,而承包则不然。在税收方面,承租者的收入只适用于个人收入的调节税;承包则适用于奖金税、工资调节税。

租赁制也存在一些重大缺点:(1)企业的潜力难以测定,租金很难计算精确。标的偏低,容易完成,承租人收入过高;标的偏高,不易完成,则会加重承租人和保人的风险压力,影响租赁经营的进一步开展。(2)仍属于非规范化软约束。由于国家不可能同企业一一谈判,加之价格不合理,租金往往定得不公平、不合理,偏低,有很大的随意性。(3)由于对企业最终是软约束,因而一旦价格、利率、税率、汇率发生变化,企业就会要求进行重新谈判;如不改,企业就将退出试点,国家只能妥协。(4)租赁企业职工的实际收入不能随效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已经成为租赁经营能否发展下去的关键之一。1985年沈阳市32户租赁企业,利润增长3.3倍,而职工的收入则只增长16%,承租者的收入比职 工高得多,结果造成承租者心有余悸不敢拿,部分职工攀比承租者多得——若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承租者同职工的关系。(5)租赁企业的党、政、工的关系较难处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形式可以使承租者既能用手中的权力大胆经营,又能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3、资产经营责任制

为了进一步解决承包实践中出现的拼机器设备、不愿搞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更新,解决租赁实践中出现的租金难以确定、承租人收入畸高畸低的问题以及非规范化的软约束问题,理论界又作了艰苦而有成效的探索。一些中青年经济学家在各地租赁制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外国经济学家的观点,提出了适合于大中型企业改 革的资产经营责任制改革方案报告。这个报告一出来便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一段时间里重庆、沈阳、武汉等改革重点城市很快就在一批大中型企业中进行了试点,效果十分明显。

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方案细则有如下几个关键之处:

首先是通过投标、招标,对试点企业的原有资产进行评估并确定标的利润,这就避免了一些地方在承包、租赁中由主管部门少数人主观估计、确定,且往往估高估低、偏差很大(尤其利润指标难以确定)的问题。应该指出的是,参加投标的人越多,则资产评估及利润标的科学性就越大。还应指出的是,资产评估不仅是固定资产,而且是企业一切有形资产的评估(应含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商标、技术专利、企业较稳定的外部条件和交通资源等)。这种资产评估以及确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利润标的,是较科学的,是比较接近于商品经济的现实运行情况的。这种资产评估和利润标的的确定,在每一个经营责任期满后,都由本期经营者和下一期投标者、并邀请其他专家、企业家一起进行评估。由于前者本能地希望高估和下一期众多竞争者本能地希望低估的相互平衡,加之其他专家、企业家的意见,则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就相对大多了。对无形资产的充分重视,有利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创优质、名牌产品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企业家注意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是将商品经济原则引进改革实践的重要一环。

其次,资产经营责任制提出的两个奖罚目标,即资产是否增值和利润标的是否完成,为克服企业在改革中“拼机器设备”等短期行为找到了可喜的解决办法。再次,资产经营责任制还提出了降低所得税率、实行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的贷款“税后还款”的政策。这对于税利分流、产权关系明确化,对于强化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更深入地实行税制改革、重新塑造国家经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资产经营责任制既吸收了承包制的集体经营的特点、适宜于大中型企业,又吸收了租赁制的抵押风险资产的做法,并确定了投标者交得出的风险资产数额和敢于领取的奖金系数,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

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实质,是经营集体以能够对经营者形成心理压力的风险资产为抵押,通过投标、招标方式,对企业资产及利润标的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和确定,在所有权仍然保留在国家手中的前提下,在一段时间内,将经营权较彻底地过渡给经营者,它是两权分离的另一种高级形式。

资产经营责任制也有明显缺点:(1)由于经营期仅为3~5年,而资产发挥本身经济效益的最佳时期往往长短不一(对资产评估的时间也不同),这就使得经营者在投资、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及创名优产品时,不得不考虑到3~5年的时间约束,从而无法进行为时10年至乃几十年的重大项目投资。即:它虽然克服了“拼设备”等破坏性的负向短期行为,却难以避免“不搞无法评估的远期投资”的建设性的正向短期行为,这是一大缺陷。(2)它仍属两权分离的范畴,因而难以使经营者、生产者与国家的利益融为一体。国家主管部门的“婆婆”意识并没有淡化。它仍是非规范化的软约 束,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改革试点单位就仍会纷纷向主管部门和国家提出降低利润指标等要求,而国家则也往往会继续作出妥协。(3)它的关键一环——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往往受投标者多寡的影响。投标者越少.越不准确,最后可能仍得由上级主管部门代表拍板确定。此外.经营期满后的资产评估,还会受当时当地企业外部环境(如党和国家宏观决策改变而造成企业盈亏悬殊,由于价格改革、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升降或产品价格涨落等)的影响,而这在非均衡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又是很难避免的。总之,资产经营责任制只是在探索联结商品经济和公有制中出现的一种桥梁,它只是“离股份制只有一步之遥”的一种改革。而人们在改革实践中也早已把视野转向更高更远大的改革步骤,那就是股份制。〈二〉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质的飞跃

如前所述,非规范化的软约束性质的改革,如承包、租赁、资产经营责任制,虽然都触及到所有制改革这个根本点,都有一定的成果,但其自身缺点也都是很明显的。而规范化的硬约束性质的改革也未必完全成功,如“利改税”就是其中一种。以国家的税法来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这种约束是硬的,但企业仍然缺少活力。企业经济效益高,所得税、调节税也征得高;反之,企业经济效益低,税后留利虽不多,但企业往往首先保证福利、奖励基金,而真正优先用于生产发展基金的很少(由于是“税前还贷”,企业投资仍千方百计去争取贷款,即“拨改贷”项目)。国家税法客观上造成“鞭打快牛”,“先进吃亏”,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而企业亦自觉或不自觉地钻税法的空子、同国家扭着干。这些年来企业改革给了人们一种强烈的感觉,即企业不仅要有经营权,而且必须有一部分所有权。没有所有权,企业和国家总也不一条心:国家制定政策要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企业经营也处处防备同家政策变化。另外,在前些年的农村改革中人们就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即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当土地“一定3年不变”时,农民在第二年就不愿上肥料,不愿搞农田水利建设,而从第三年起就对土地实行掠夺性耕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才确定了土地承包一定15年不变的政策。15年的时间已长到使农民对土地有了责任感、安全感,有了一种所有权感觉、一种所有权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集体在15年漫长的时间里对土地已没有使用权、经营权,农民实际上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所有权。“3年”和“15年”,同样是土地承包,同样是形式上的两权分离,而土地经营状况却如此不同,可见不能仅仅用“两权分离”来解释农村改革的成功。只是在“一定15年不变”使农民有了所有权感觉、所有权意识后,使农民实际上有了充分的土地所有权后,才促使了农村改革的真正成功。这就正如遇到脏水滩时,公家的自行车骑着过,借来的自行车推着过,而自己的自行车扛着过。在这三种情况下,骑车人对自 行车都有经营权,但由于所有权不同,其行为便大相径庭。因此,在所有制改革中仪提倡“两权分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所有权问题上下功夫,即:要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在企业这个层次上重新结合起来,要让企业有一部分所有权,要让厂长、工人 也有一部分所有权,“联股联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两权分离”改革中出现的非规范化的软约束弊病。正是在这样的改革实践中,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提出了中国所有制改革的另一种高级形式——股份制。

(一)股份化改革的思路

许多学者都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方向一致的探讨。尤其是经济学家厉以宁最早提出了“股份制”的思想。——近几年来,他已研究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目标模式,主张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普遍实行股份化——而后来20多年中国的股份制改革基本上也就是沿着他的这一思想发展的,故在此作一详细介绍。

1.股份化的步骤和措旋(中外企业、外资企业撇开不谈,重点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分三块:(1)小型企业(工、商企业)、服务业、修理业,该卖的卖,该租的租,该承包的承包。国家不要具体管理那么多小企业。(2)涉及国民经济命脉(铁路、邮政、矿山、发电厂)的现有大企业(不包括新开的)暂不动(但新企业可实行股份化,新银行,电报、电话也可用股份制来办)。(3)一般行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分步骤地逐步地全部实行股份化,又分两层处理:

第一层,资金增量股份化:(1)新企业、新发展的一律股份化。今后国家要建立企业,一定要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国家可投资、贷款;企业本身谁筹资谁办。(2)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新增资金一律股份化,即用发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这里存在的一个难题是将来产生的利润怎么办?如何管理?现在过渡的方法是按资产比例分。如旧 的900万,新的100万,将利润按股平摊。(3)新创企业成立董事会(现有企业可暂不成立)。允许新股东代表参加工厂监督、领导。新创企业可既有股息,又有分红,旧企业股票可只给股息,不分红。股息、红利必须大于利息,因为有风险,故不可退股。

第二层,原有企业资金存量股份化:(1)核定这个企业历年来国家投资的累计额(用A表示)。通过查账,将物价、利率上升幅度扣除。(2)核定几年来,企业留利(保留利润)投资累计额(用B表示)。由于过去是年年上交,近年才允许留利、扩大再生产,故可按现在企业留利投资比例(百分比)上溯,推算出过去30年中企业全部上交利润中可留利、扩大再生产的总金额,算出应留而没留给企业的,用一个虚拟数字c表示。这样,股份化就可算m政府股权(A),企业股权(B+c)。(3)核定企业现有净资产(将负债扣掉,资产净有多少),然后将资产按政府控股与企业控股的比例分出来,就出现两大股东,这样一般不会乱估;如果原资产估高了,不利于招新股;加上政府可能会根据各行业情况,保留对企业征收资产调节税,估高了就要吃亏,妨碍发展。但也不会估低,因为不仅有政府股,还有企业股,低了只会对新股东有好处。(4)按股权多少,招新股,建立董事会(任何企业,包括铁路、鞍钢都可以算出股权、股额来)。2.股份化后,中国出现二元经济模式。中国的所有制改革不仅是各个企业本身股份化,而是企业、地区之间互相争股,跨部门、跨地区争股,有“父母公司”、“儿女公司”、“孙女公司”——形成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财团。全国则形成:二元经济模 式:一方面是强有力的社会主义财团,几

十、几百家大企业、财团;另一方面是几十万、上百万家乡镇企业、小企业。双方任务不一样,主要是开展竞争。大财团互相争 股,向边疆、西北、西南地区的投资。

3.股份化企业内部的管理——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根据董事会的董事不兼厂长的原则,厂长采取聘任制,用目标责任制来聘任厂长。厂长提名副厂长,由董事会聘任,科级中层干部由厂长负责选拔,厂长有生产经营大权,董事会管大政大策。厂长有任期,任期满后可连任一期 以防止“厂长官僚主义”及“只挂名 不千事”两倾向。

(2)成立董事会。董事有两种类型:一是股权董事:凭股权多少有投票权;二是非股权董事(可占董事1/3~1/5)。包括如下几种代表:职工代表,由工会系统产生董事;社会代表,从消费者协会代表、环境保护团体代表、社会保障团体代表、退休职工代表中选出;专家代表。在股权董事中.有政府董事(政府股)、企业股董事、其他企业股董事(均为公方董事)政府董事由国有资产股份管理局产生。

董事会开会要记名投票,这样可使董事将自己置于其所代表的利益者一边。机密的要记入档案,定时公布。——以避免董事会陷入官僚主义。董事工资由原单位发,工厂不发。但年终时,可从分红中提出一部分基金作为奖金,列入董事报酬,以使其利益与工厂一致。会议期间有补贴。董事不能住在厂里,以免产生裙带关系;大学、机关的工程师开完会仍回原单位,防止董事揽权;让厂长有充分自主权。

(3)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代表大会或股东大会。先登记股份,确定有无资格来代表。然后召开大会,提出厂长候选人名单。4.股份化企业活力必然增强的原因。

(1)厂长、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加强了,都是管理者、生产者,又是股东;不仅有工资(不由国家统一规定)、奖金(年终一次发,不平分),而且还有股息、红利。(2)“婆婆”减少,超经济的行政干预大大减少,甚至没有。国家可能是最大股,工厂也可能是最大股;即使国家是最大股,也必须尊重企业股董事及职工股董事、非股权董事的意见。由于几方面利益已血肉相连,故不可能再发生管得太死或消费基金增长较快的情况。从而企业的法人地位更牢固,在商品经济中竞争更自由。

(3)厂长的竞争感更强烈了。不仅是厂长本人有股票在其中,而且更大的压力是: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会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资金利税金。投资规模、红利等)而上下涨落。当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时,信誉不好时,股票就会跌价,其他企业及个人会来购买股票;一旦其他企业获得最大股时,就可“担任董事长,并下令免除厂长职务,甚至可解雇工,重新使利润上升、股价上涨。即厂长面临的再也不是“父亲”般的国家,而是千百万毫不留情的股东。这对厂长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从而必然迫使厂长当好内行,并十分谨慎、积极、开拓地对付竞争。

(4)工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改善和加强。现在工人对奖金虽关心,但少了就不放在眼 里,始终没有形成“以厂为家’’的局面。而股份化后,工人就可将股票卖掉、辞职到别的厂去干,从而迫使厂长及董事会更加注意改善厂内人际关系,想尽办法团结工人。此外,也可照顾老工人:工作满5年的奖l股,满10年的奖2股,满15年的奖股;离开企业则没有。还有,穿厂服、戴厂徽、组织厂庆纪念活动等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股份制实践

截至1996年底,全国以国有企业改建或新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约9200家,股本金6000亿元,其中有107家进入了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有62家进入了全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9200家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约为5000亿元,占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20.6%,占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24.9%。至1999年底,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股份制企业有16275家,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为7469亿元。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营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1 991年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总数只有14家,1 992年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公司(A股)家数为52家,股票市价总值为1050亿元,到1999年末,上市公司(A、B、H)数量增加到976家、市价总值达到26471亿元。投资者人数1992年为21 6万户,到1999年末,沪市A股投资者开户数为2271.45万户,B股投资者开户数为8.88万户,深市投资者开户总数为2200.39万户。(而投资开户数在1996年深沪两市共计仅为2100万;在1992年两市总和仅为100万。)据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统计,1996年516家上市公司(仅发行B股企业除外)的净资产收益率为9.52%,明显高于全国城市3.7%的平均水平。可见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制后,其经营和获利能力都有显著提高。据对1500家股份有限公司调查表明,至1998年底1500家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23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实现利润总额18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7%。股东权益达到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48.2%。2.股份制试点中出现的问题

股份制试点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实际运作中,认识上存在误区,队为“一股就灵”,股份制改造简单化,“穿新鞋走老路”,股份公司成了“翻牌公司”;股份制改造成了集资手段,企业展开“圈钱运动”;政府主导搞“拉郎配”,“归大堆”;单纯追求上市。此外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也出现较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界定不尽合理。企业认为,除了将生产发展基金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界定为国家股外,集体盈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形成的部分应被界定为企业法人股;由政策优惠和贷款形成的资产,应划分为国家和企业两块。

(2)国有资产代表不明确。一些股份制试点企业中,国有资产代表多元化,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经委、原主管部门都分别委派代表,结果形成职责不明、国 资多人负责实际无人负责的局面。

(3)负担加重。一些国有企业改制后,除了缴纳33%所得税外,税后利润还得拿出一块用于国家股分红,两者加起来要占企业所实现利润的60%以上,不仅高于改制前25%左右的实际税负,高于改制前55%的所得税率,更高于非股份制企业33%的所得税率。

(4)新老三会关系难以处理,股份制试点企业建立“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与企业原有老三会(党委会、工会和职代会)关系协调困难,新三老会职能交叉,老三会干扰新三会工作。

(三)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是中国农民创造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最早产生于乡镇企业,后来扩展到城镇集体企业和国有小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是,将股份制与合作制结合起来,实行企业职工平均持股的制度。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明了股份合作制的性质和特点,“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小企业,通过吸收职工入股,或向企业内部职工出售股权等形式,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合作制改制的要形式有:1)增量扩股。较好的企业,存量资产进行评估后,吸收企业职工、企业外法人投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2)先售后股。略有亏损企业,将企业净资产等额划分后,全部或部分出售给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3)量化配股。根据资本增值和劳动创造价值两个方面,先将企业存量资产量化为乡村(企业)集体股和职工基本股,对资本增值的部分,按照企业原始投资“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落实到投资方;对劳动创造增值部分,根据职工工龄、职责、贡献进行分配。4)先租后股。一些规模较大但效益不好,经营者和职工都不愿入股的企业,通过企业不动产承包或租赁、动产拍卖的办法,经营者和职工将经营收入和工资转作股份,逐步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 业。

二、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有些人认为,从我国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已经有了长达19年的历史了,可到现在,人们还没有真正感觉出来,现代企业制度到底是什么样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只是一些空洞的词汇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也不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组织形式,这是经过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按照市场经济发展 要求进行企业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我们的观点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独立的法人产权制度,二是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按这两大特征的要求去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1.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度。自从1993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人们所认同的标准就一直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现代公司制度;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很少有人问个“为什么”? 这里主要是从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来认识的:家庭作坊式的独资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是合一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业主制出现。小业主——一方面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业主,另一方面是作为雇佣劳动者的雇工(劳动者分离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较大规模筹资和规避风险的需要,推动了企业组织的进一步创新,现代公司制出现。现代公司制——有限责任制度和法人财产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的基础在于产权多元化。多个投资者(出资人、股东)使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成为不可能。而不经营、或不承担经营责任的投资者,为减少自己的风险,必然要求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制度。同时,多个投资人分别出资,并承担有限责任,以及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使任何一自然人,无论是部分出资者,还是经营者,都不可能再成为一个能承担所有民事企业的独立法律行为主体,于是,法人制度应运而生。

2.法人产权制度是现代公司制的基础。法人产权制度是指企业依法拥有的法人财产所有权,独立行使对法人财产的占有、支配、使用、处分和收益分配等权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其全部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财产制度。与业主制、合伙制企业相比,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制度有三个特点:(1)多元投资、多元股权所形成的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整体性是指公司的财产不可分割,股东一旦投资到公司,就不能抽回,只能转让。这样,公司的财产不因股东的变化而出现经常性的变动,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同时,股东的个人生命已经不影响公司的生命,公司的法人财产具有连续性。只要公司存在,公司法人就不会丧失财产权,股东的变动不影响法人财产权的行使。(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3)实现了股东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即所有者不亲自经营自己的财产,而将其委托给专门的经营者去经营。财产交给有经验、会管理的人去经营,比股东自己经营的效益要好。

3.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治理结构一方面是指公司的机构设置,另一方面是指这些机构的运作规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即公司内部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形成的分权制衡关系。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产权所有者对所属公司拥有最终的控制与决策权;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对 内对股东会负责,对外代表公司。其主要职权:经营计划、投资方案、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增减资本和发行债券、任免经理和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由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其职责是:组织实施董事会的决议及其方案;监事会对股东会负责,依法对董事会和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从产权关系上看,股东会对董事会是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对总经理是授权经营关系。从横向看,它们各司其职,相互制约。这种纵向的财产负责关系与横向的权限限定关系,构成了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为什么说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要保护自己的权益,除去在风险规避的制度安排上采取有限责任外,只能有两种途径:一个是进入出资企业内部,直接经营所出资的资产;二是将出资资产委托给专门人士经营,但在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方面保留所有者权力。在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下,是无法选择第一条途径的,所以只能构造一个保护所有者权益,减轻内部人控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否则投资人便不会选择公司这种资本组织形式。

可见,确立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所有者(股东)的权益,防止因内部人控制而对所有者权益的伤害。所谓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防止内部人控制,保护所有者权益而采取的制度安排。简言之,法人治理结构本质是保护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改革中真正构造出保护出资人权益的治理结构,政企才能真正分开,经营者的鼓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二〕国有企业怎样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构建国有资本管理运营体制。根据“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首先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专司国有资本管理职能,负责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责任;其次成立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对其所属国有企业控股、参股,成为国有资本出资人;最后形成具体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保证出资人到位。可以引入非国有股和个人股,变国有独资企业为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可以通过债转股,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企业共同持股;可以使国有企业相互持股,变单一国有股东为多元国有股东。

第三,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双向进入”原则协调“新老三会”的相互关系。

第四,完善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年薪制和股份奖励制的意义:一是把经营者收入独立化,明确经营者的身份,使之不再以国家干部和企业职工身份来经营企业;二是使经营者利益与企业效益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挂钩,实现三者统一;三是实现了经营者收入公开化、规范化,、提高其透明度,便于社会和职工监督;四是把 年薪制与股权、期权结合,把经营者的最大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统一起来。同时,建立约束机制。可以建立“联动互补的监督工作体系”,健全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可以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

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公司制度。除个别非竞争性行业外,其他竞争性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原则上都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改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三〕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相对于传统企业制度来说的。传统企业制度有两种形式:业主制和合伙制,现代企业制度即指公司制。公司制有两个要点:产权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组成的团体,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具有和自然人一样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责任。公司中产权关系明确。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并对股东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股东投资入股后,按其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权、参与决策权等权利,在公司经营不善或破产时,以其出资额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责任。

公司制企业有四种组织形式:股份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就是股份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小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造采取股份合作制。

1.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大中型国有企业逐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大多数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少数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则改为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基础工业和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部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部分企业改制为国家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和投入规模大要求高的电子、汽车、石化等行业部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既可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但应由国家控股,可以足国家股占51%以上的绝对控股,也可以是国家股占25%以上的相对控股。

2.全国性国有大公司逐步改制为国有控股公司或公司集团,国有大公司与原先所属企业的关系改为母子关系。现有的1 20家试点集团企业和512家重点同有企业,全部改制为公司。

3.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股份制改制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家控股,集团公司经营。罔家对大型企业集团绝对控股,企业集团通过对不同层次企业再控股或参股来协调集团的长期经营目标与发展战略;二是国家授权,集团公司{卒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经营合同形式授权集团公司,使其具有国有资产股权代表资格,将国有资产转化为国 有股份,对成员企业进行控股、参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工作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1)企业改成公司制后,国有独资公司数量较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要求,只有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企业或属于特定行业的企业才可改建为国有独资公司,但有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也选择了国有独资公司形式,从而不利于政企分开,不利于企业融资。而最令人担忧的则是,相当一部分改制后的国有独资公司,仍然是形式改了,内容本质未改,仍然没改变婆婆管媳妇、内部产权不清晰的格局。

(2)国有股权比例偏大。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怕国有股权比例低,会削弱国有经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资本市场不健全,缺乏有实力的投资者。(3)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这主要表现为:1)有些企业改制后尚未成立股东大会;2)国有股东仍然通过政府审批方式行使重大经营决策权;3)部分企业改制后尚未成立董事会;4)董事会人选及经理人选仍由政府部门确定,董事长及总经理仍保留行政级别。

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和思考

〔一〕对国有经济如何进行战略定位

关于国有经济的战略定位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有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要代表,公有制为主体就要求国有经济为主体,动摇了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种观点认为,国有经济与社会制度无关,国有制不等于公有制。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只是一种调控手段,作为手段,既不是惟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换句话说,作为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可以互相取代的。第三种观点认为,作为国有经济的国有企业有存在的必然性,对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和以后的发展也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它本身是无法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我国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些观点,虽然都有自己一定的道理,但从基本方面来讲,我们都很难同意。我们的观点是:国有经济对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基础的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也同样发挥过,也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传统的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是矛盾的,但这并意味着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就是格格不入的。我们通过对国有经济的准确定位(包括产业定位和市场定位),通过对传统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通过对国有企业实现形式的探索,它与市场经济是能够结合的。

在我们看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通过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占的比重可能会下降,但控制力会进一步增强。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主要体现在:(1)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调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2)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更要有分布的优化的质的提高;(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来实现。今后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国有独资的企业,将只占极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国有企业的改组来实现。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要区别不同情况来进行。现有的国有企业,可以分为4类:第一类,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在努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同时,国家给予必要支持,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第二类,竞争性领域中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要吸引多方投资加快发展;第三类,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第四类,产品没市场、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企业,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小炼油等五小企业,要坚决实行破产。

对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具体地说,国防性、垄断性、公益性或特殊性的行业,国家可独资为主;关系国家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家以多种形式参与,或参股,但保持控制力;一般竞争性、赢利性待业国有经济比重要进一步降低,甚至退出。国有工业垄断或以垄断为主的行业,目前包括三种类型15个行业:一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待业如军工、造币、航天等;二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采掘业,如石油、天然气开采、森林采伐等;三是具有自然垄断性或公益性的公用事业,如自来水、煤气、电力等。(见《民营在中国》第52页)

〔二〕谁来确定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

确定原则,首先要遵循效率原则,通过高的报酬来换得经营者的高效率。经营者的高效率实质是企业的高效率,而且,经营者的高效率带给企业效率的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当然,经营者和普通职工都是企业的主人,应该强调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这是符合情理的。但我们也注意到他们又分别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和雇员。因此,我们理解的公平是基于工作责任和工作复杂程度与报酬均衡意义上的公平,是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公平,而不是为了使所有职工都满意的公平。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是劳动产品价值的源泉,并没有得出产品由谁的劳动创造就归谁的结论。企业家的才能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因此它的价值应当由市场来决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同样不能例外。因为我们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业经理人才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同一个经理人才市场中来 选择经营者。市场提供经理人的标准和条件是同样的,若我们非要提出不同的需求条件,对我们选择经营者将产生巨大的困难。如果国有企业选不到称职的、职业的经营者,反过来会损害国家作为股东的利益,乃至职工作为企业主人的利益。当然,企业家过高的工资可能会使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产生抵触情绪,这是我们确定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提供给企业家的报酬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果,反映了企业家的能力、工作的复杂程度和责任的大小,那么,我们相信职工是能够理解和赞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企业的经营者的时候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为经营者提供的报酬是市场化的、物有所值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征求职工的意见,对经营者提出要求并参与对经营者素质和能力的认定。如此,不仅保证企业能选到合格的经营者,同时也能够体现职工作为主人翁的地位。

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给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复杂劳动及带来的经济效益适当的报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只有如此,才能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大的财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必须坚持以市场化的原则,不应当也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全局范围内划出一个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区,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操作和报酬的确定上,必须坚持透明公开的原则,接受来自国家和职工的考察和监督。〔三〕不改革政府体制,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到位

有些人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属于经济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属于政治改革,两者不是一个层次的改革问题。也有些同志认为,国有企业的性质就决定了它与国家政府的必然联系,国有企业是国家投资兴办的企业,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要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证所有者权益不受侵犯。因此,如何让政府与国有企业分开,就等于否定了国有企业本来的性质,也就否定了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应有的权益。

我们认为,不改革现有的政府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很难到位。因为,中国传统的国有企业是由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的企业,国有企业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因此,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就是是政府职能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配置资源。而我国绝大部分经济资源都是通过政府审批制来配置的。尽管说现代市场经济必须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运行,但如果资源的配置不是根据市场,而是按照政府的意图来进行,这能说是市场经济吗?最近一个时期,人们对审批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按照国际市场规则就要逐步废除审批制。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要真正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对传统的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方式和方法进行彻底改革。

当然,政府体制改革的目的,不是不要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去进行管理。这种管理,要求政府应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同时,政府也必须解决好市场解决 不了的或解决不好的,带有全局性、宏观性、长期性的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的建设问题。可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去改革政府,改革以后,不是政府没事做,而是看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因此,政府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加艰巨、更加繁重了。

【思考题】

1、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国有经济如何进行战略定位?

3、如何理解政府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

【阅读书目】

现代经济制度与量化管理技术 篇3

对于布罗代尔,我是通过读黄仁宇先生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知道的,并因此而对他产生了兴趣。在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中,他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所谓数目字管理与现代国家之间重要关系。虽然我注意到了,但理解却是肤浅的。在此之前,我还读过黄仁宇先生曾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数目字管理与现代国家的文章,当时不过只把它理解为统计数据的虚假性对国家的危害之类,其实对黄先生的深意并无了解。所谓数目字管理,是黄先生对现代经济运行管理的一种表述,他这一表述所依据的历史资料多出自布罗代尔的《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数目字管理”的观点,与其说是黄仁宇先生的不如说是布罗代尔的,只不过这个观点在布罗代尔那里是不断地用历史事实表述着。把“数目字管理”与经济制度的现代性联系起来,并不意味着以往的经济制度中就没有数目字。在以往的经济制度中,数目字也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我们并不把它们称作数目字管理,比如资本主义之前的那些经济制度。为什么把“数目字管理”与经济制度的现代性联系在一起?所谓“数目字管理”应如何理解?现代性应如何理解?我在读了布罗代尔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之后,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就是围绕着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转,建立在以货币为基础尺度,以信贷为基本工具的量化管理技术,这既是经济制度现代性的特征,也是“数目字管理”的具体内容。而正是这些量化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的有效性,使得那些掌握了这些工具和技术的人们在他们那个时代创造出了超过他们前辈所创造的财富总和。现代社会由此而起,资本主义由此而得名。我们也由此而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现代经济制度有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抽象的制度是由一些名词和概念构成,它没有具有现代性的量化操作工具和管理技术的支撑;而具体的现代经济制度也由名词和概念构成,但它始终有量化的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支撑着。因此,我们有必要来关注一下现代经济制度与量化管理技术的问题。

要了解经济制度,先得弄清什么是社会制度。按通常的解释,社会制度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法律等制度的总和。其中,经济制度是基础,政治、法律等制度都是由经济制度所决定的。而布罗代尔是按照他所提供的历史事实来理解经济制度的,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

所谓历史事实,是指十三至十四世纪之间,在意大利半岛的那些威尼斯商人们所创造的经济生活。当时的景况是,每天上午,被称为威尼斯“肚子”的新里阿托和旧里阿托连体广场(the double Rialto Square)上,大批发商们在那里密谈生意,从商品的购进、售出,到海里的运费与保险;一张张合同,伴着一笔笔转帐。在这个嘈杂的市场和那些钱庄里运行着的正是后世称作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的最初原型。西方近代的商法和航海法虽然可以追溯到罗马法,然而,最终透过法国被北欧各国接受的大部分条文,则是十一至十三世纪在意大利经过实际运用之后的习惯法。比如汇票、提货单和信用证的流通与转让,像海损(Averaging Loss)、船货抵押的借款(Pottomry)等等。这些与贸易有关的具体措施,当我们用法律把它们固化下来之后,就成为了我们称之为经济制度中的那些规则。唯有这样,商业才可能成为一种有结构的,能协定的活动;也只有在这种措施的保证下,商业才可能大规模的展开。因为在这种措施的保证下,大量的商业活动不再意味着货币要亲自登场,商业所依赖的就不是货币而是信用了。而信用在现代社会中产生了一种“架构上连贯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中之内在物资都能公平合理的交换。于是社会可以开始了在数目字上管理。韦伯所说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必须是一种“能供计算的法律系统”(Calculable Legal System)。以上的一段,我是从黄仁宇先生《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抄来的,但这段话后他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虽然这系统也可以通过立法的程序在纸面上产生,它到底要与社会体系相符合,不能完全闭门造车。”照我的理解,黄先生所指的社会体系应该是指与汇票、提货单这类工具与相关的操作层面的管理技术系统,而那些通过立法程序纸面上产生的闭门造车之物,则是那些没有管理技术与操作工具支持的抽象的制度。

我们可以把一种经济制度理解成为组织社会中经济活动的各种制度的总和,也可以把不同的经济制度理解为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而那种在纸面上产生的制度,又算是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呢?其实,黄先生的话意犹未尽,他想说的是,一种具体的经济制度或是实在的经济制度,是由一大堆可操作的工具和一大堆具体的管理技术支撑着的法律系统,而那些抽象的经济制度则是闭门造车,在纸面上产生的逻辑系统。这种系统是实在的吗?不是,是空洞的,或是空想的,其要害在于它没有那一大堆可操作的工具与管理技术的支撑。法律系统的正确与否,不在于它的推论与逻辑系统的严密,而在于它是否符合实在的经济运行体系。这就是说,即使有推论与逻辑系统的严密、概念的准确,只要它没有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的支持,或许它在理论上可以叫作科学的,但它一定不可能成为一种制度。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只要它失去了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的支持,都不过是子乌虚有的空想而已。尤其是对现代的经济制度,没有实在的量化工具和管理技术,即黄仁宇先生所谓的“数目字管理”,无论你给它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它也只能是古代的和落后的。

布罗代尔是一个整体主义者,他反对那种把经济与社会其它方面割裂的研究方法,当然,他是不会相信那种由概念与逻辑虚构的经济制度。他在1970年应霍普金斯大学邀请,作了三次学术报告,讲稿以《对物质文明和资本主义的反思》为题译为英文。这三次学术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他对《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这部巨著的提要。他在谈到资本主义制度时这样讲道:“资本主义是各种手法、程序、习惯、竞争性能的总和。”显而易见,这些手法、程序只能是操作和技术层面的东西。诚然,资本主义一定是一种意识形态,这和社会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一样。以往我们在这一层面和它纠缠得很厉害,而对它的操作与管理技术层面都知之甚少,以至于我们竟忘了自己在操作与管理技术层面有些什么。尤其在“数目字管理”这个重要的量化方式上,资本主义是构造在以货币为基本单位的基础上,而我们的量化管理却是构造在什么基准都没有的、想当然的打分上,比如工龄加5分之类。这是什么样的管理技术?贻笑大方。

为什么本文在谈论到经济制度时不太关心它的意识形态,即它的形而上层面,而是关注强调它的管理技术,即形而下层面。其原因在于,所谓现代性的全部构成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对象无时无刻都离不开量化管理。这两个对象一曰城市,二曰货币。布罗代尔在《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有两个章节专论此事。他在霍普金斯大学讲演时对此论道:可以说,城市,还有货币造就了现代性。现代性,即人类生活中运动着的组合,又推动了货币的扩展,造就了城市日益增长的专制。城市与货币既是发动机,也是显示器;它们引发变化,它们也显示变化。它们又是变化的后果。

诚然,货币是一种古老的发明,而城市的存在也可上溯到千年以上。但在交换经济处于蒙昧时期,也就是说生产与消费对接,社会的多数仍处于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的时代,城市与货币并没有造就现代性。然而,随着交换经济的进步,市场沟通了足够多的乡镇与城市,并由此而产生了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引导和支配着消费之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扩大了,城市就成了这一过程的强劲的增殖器。而货币则成为这一不断扩大的空间加速交换的重要工具。正是那些源源而至的美洲贵金属和这个驱动大量票据和信贷单据快速流通的汇兑和反汇(Change & Rechange)的全新的经济运行系统,城市与货币才可能造就出“现代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性”的城市与货币是构造在这些全新的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上的。反过来讲,没有这些全新而有效的量化操作工具和管理技术,何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何来“现代性”的城市与货币?

这里,我想到了俄罗斯那位彼得大帝,看到欧洲发了,于是去考察去学习,态度很好,方法不对,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除了造船、办厂,还要建城市。一声令下,在涅瓦河西岸建起了彼得堡。但这个城市并没有“现代性”的灵魂,也就是没有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些以货币为基准、信贷为工具的量化管理技术。因此,俄罗斯就不可能改革旧的农业的生产方式,更不用说产生新型的工商业。而彼得堡这个模仿欧洲大都市的城市,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勉强点缀一下彼得大帝这个专制帝王的排场。而斯大林及其继承人,接受了彼得大帝的这份空有其表的遗产,他们都不懂得现代性与货币为基准的量化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之间的关系,卢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量化操作工具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也就是说,苏联的货币系统都从未具有过现代性,苏联的经济制度又怎么能够具有现代性呢?这也是苏联虽然以粗暴的方式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最终也免不了陷入落后的经济困境,并导致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布罗代尔所说的城市、货币造就了现代性,是指我们人类在这个时代中生存空间的扩大,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生存空间的扩大甚至膨胀,直接可见的经济后果则是交易总额的加大。而交易总额的加大,则引发了货币“跳跃”的速度的加快。为什么?因为货币的发行与储备始终是一个受限制的对象,而对于生产或贸易来讲,则是尽可能扩张和膨胀的对象。这对于早期资本主义的企业主和商人来讲应该是这样的。于是,产生了下面的问题:如何用有限量级的货币储备应付更高量级的交易?答案是:让每块钱换手多次。这个问题在经济学上称作货币流通,是经济学家冥思苦想的一个对象。他们认为这既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又是财富升降捉摸不定的主宰,许多怪事可以用它来解释。

与金属货币一起流通的还有信用货币和代表货币。但在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货币储备的流通过程中用于结清交易额的不过半数而已,即使在经济活跃的十八世纪,货币生活仍有若干不足。这就是说,还有相当多的人们处于货币和市场网络的影响或是管辖外,比如农民和穷人,他们自古就没有货币。而布罗代尔认为城市、货币造就了现代性,这些没有货币的农民和穷人又如何被赋予现代性的呢?换句话说,他们是如何被纳入货币与市场网络的管理之中的呢?答曰:信贷。可以说多数的原始信贷就发生在那些没有或缺乏货币的人群中。

货币与信贷之间是有明确的界线的,原始的信贷是交换两种在时间上有先后的财务和劳务:我为你效劳,你以后偿还。领主预借麦种给农民,后者收获后偿还,这是一种信贷。酒馆老板不马上要求顾客付钱,而是用粉笔在墙上记下欠帐,或者是面包店老板交货后在木头符契上刻下记号,由顾客和自己各执一半,以便日后结帐,这也是一种信贷。只不过,这种信贷只是一种特定区域和人群中的简单工具,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时代的信贷。具有严格意义和货币特征的信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巴比伦的商人和银行家之间就在使用的票据和支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人们用文书、票据、承诺等来代替货币时,信贷就产生了。这是非常古老的事情,非常古老的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具有现代性。

而现代意义上的信贷手段,则是西方十三世纪重新捡回来的古老工具,当经济运行在货币不敷流通时,顺理成章地导致它很快以信贷工具为出路。比如汇票这一远距离的支付手段,随着十字军的推进穿过了整个地中海。在形形色色的信贷工具中,汇票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还有更多的,比如记名期票、信用证、钞票、支票、冲账、透支等等,那些在金属货币时代的信贷工具之种种,除了给商贸带来了方便,还给我们带来了说不尽的好处,因为它事实上“增加了货币总量”。威廉·配第在《货币经济》中讲到:如果我们货币太少,有何补救办法?答:我们应该设立银行作为生产信贷的机构,银行有增加现有货币的效能。这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人为地生产货币或货币的代用品”。或者不妨叫做一种被操纵的或“可以操纵”的货币。“所有这些倡导银行的先驱者——最后一位是苏格兰人约翰·劳逐渐领悟这一发现在经济上带来可能性,根据这一发现,‘货币以及作为货币的资本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生产,或者创造的’。这真是惊天动地的发现(比炼金师们干得漂亮)同时又是多么强烈的诱惑!对我们来说又是多大的启示!”也是在这一点上,让我们弄明白了西方是如何让那些自古就没有货币的农民和穷人,走进了货币与市场的网络之中。当信贷这个古老的工具被近代西方捡起来,并完善和发展之后,就成为对货币太少的补救。它不只是改变了贫困,还改变了整个世界。因为它使整个西方纳入了有效的“数目字的管理”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罗代尔讲了:“如果可以说一切都是货币,反过来也能说一切都是信贷,都是许诺和按期付款。”这段话不能单纯地从经济的角度去理解,更应该从管理技术的角度去理解。因为经济制度是政治和法律等制度的决定者。原始的村落经济,实物=货币,人缘=信用。而现代的都市经济,在那巨大的空间和茫茫的人流之中,在那形形色色的商品的大海之中,交换与交往异常之复杂,离开了有效的“数目字管理”,即相对统一的货币对市场网络的管理,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有效方法来对付这一切呢?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年代,从1958年的大炼钢铁,到“文革”中那些难以数计的购物券。我们抱着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美好愿望,以冲天的热情干着毁灭的蠢事。这不光是一个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更有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试问,在所谓计划经济时代,在经济制度方面我们有那些有效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可称之为量化工具和量化管理的技术。是冬储大白菜?还是凭票供应?凡此种种,我们不能因给它冠以社会主义,它就成为了先进的。它本不过是村落经济或是战争时期的应急之举,而不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运行,本质上就是落后的。至于鸟笼经济之类,更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实在的经济制度,一定是和有效的管理技术和操作工具联系在一起的,而现代的经济制度一定是和量化的操作工具和量化的管理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就和货币为基准的、信用为工具的一大堆量化管理技术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种没有管理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制度,都不是实在的经济制度,而非实在的经济制度只能是空想,因此也没有必要存在下去。

我们一直努力地追求中国的现代性,而现代性是城市与货币造就的。两者中,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技术相对容易理解和把握,而货币的现代性则不然。熊彼特说过:“货币归根到底是一种信贷工具,是人们借以获得最终支付手段——即消费资料的一种凭证。这个理论自然可以有许多表述形式,并且尚待在多方面加以完善,但可以说,今天它正在取得领导地位。”是的,货币是一种信贷工具,它更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的社会几乎所有管理的基础。当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建立起这样一个基础之时,当我们每一位公民都不在这个社会的信贷网络之中时,我们这个社会就很难有什么现代性。任何有效的管理我指的是“数目字管理”,都很难实现。一个社会信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着这个社会的量化管理技术成熟,也是这个社会是否具备现代性的标志。它不是指政府和机构间的,而是指政府、机构到每一个人。而个人,则是这个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布罗代尔在书中曾这样讲道:“货币和信贷与远洋航行和印刷术一样是一些能自行繁殖、流传的技术,是一种统一的语言,每个社会都以自己的方式讲这种语言,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这种语言。一个人可能不会读书写字:书写是具有高等文化的特征。但是不会数数的人注定不能生存下去。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字,借方和贷方、物物交换、价格、市场、摇摆不定的货币等等,凡此种种组成整套语汇,任何稍见开化的社会都受到这套语汇的包围和约束。这些技术在社会内部变成一种遗产,必定通过榜样和经验世代相传。它们一代又一代,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逐日决定人的生活。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构成人类历史的环境”。是的,我们必须学会这门语言,必须掌握着这门技术来振兴我们民族。当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当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习那些船坚炮利的制造技术。然而,真正造就了西方现代性的货币与信贷的量化管理技术我们都很少去了解。当西方的学者明确地告诉我们是什么造就了西方的现代性之时,我们该如何反思自己呢?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重新来理解我们的货币系统,理解我们的信贷体制,以及围绕着这一基础而形成的量化管理技术。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过多的社会,随着城市的建立和交换的激增,新出现的问题将超过任何一个西方工业国家。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以货币与信贷为基础的量化管理技术上,只会比西方更复杂而不是更简单。“运用金钱的技术与所有的技术一样,适应某一专门的、坚持不懈的、长期重复的需求。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这个国家的货币手段和信贷工具的种类就越多。”布罗尔代如是说。而我们说,正因为我们的国家不发达,我们的人口与问题比西方哪个国家都多,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拥有不同的货币手段和信贷工具。问题是:在空洞的制度与实在的技术之间。我们将选择谁呢?这不得而知。在货币与信贷中,除了政府与机构的信用,公民的信用能有一席之地吗?这么也是个不得而知。只要我们一天不认清应用金钱的技术与现代社会的量化管理技术之间内在联系,这两个不得而知就只能成为不了了之。那么,我们就很难朝着现代性的社会迈进。

现代制度经济学 篇4

其一, 由单纯的自利性“经济人”向互利型“社会人”转变。但是, 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特别是新经济 (知识经济) 的出现, 使得经济关系、市场特性, 以及人们的社会理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就企业而言:市场由客户追随商品的趋势, 转化为企业追随客户需求的趋势;竞争由“利已”走向“双赢”, 和由“瞄准对手”走向“改变自己”;企业成长单纯地盈利多寡走向盈利、综合业绩及社会形象等等。

客观现实的发展, 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作为企业, 利润不仅是其追求的目标, 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但是, 无数事实证明, “只盯着钱未必能赚钱”, 极其自私者未必能实现自利。这是因为企业作为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环, 作为依赖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而生存的细胞组织, 事实上承担着“社会人”的角色。它必须重视其职能, 仰仗社会群体、社会舆论的支持, 并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否则, 就难以生存。

其二, 作为企业, 首要的目标是追求利润。但作为“社会人”角色的企业, 是人们与社会 (市场) 、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能动组织。它的一切资源来自社会 (市场) , 经过加工而创造的新产品 (包括文化、服务产品) 又必须走向社会 (满足市场需求) 。这个经营过程, 决定了企业从社会需求出发, 有效整合资源, 其结果在于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企业成长、企业经营、整合资源、满足市场需求的必要的社会基础是客户需求和认可。企业目标、企业经营、企业成长等一切工作、理念和设想, 都是靠员工来实现和完成的。员工的权益、人气及其团体精神如何, 是企业能动性的决定性条件, 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谐发展及不断创新的核心环节。

其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从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状况出发来分析。现代企业制度在本质上排斥惟利是图, 倡导并促使企业从完全的“经济人”角色转换为“社会人”角色, 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要完成这种根本性的转变, 要求企业的投资人、企业家, 以及企业核心经营者首先从理念上真正认识这种转变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制度、行为规范, 注重企业间的合作, 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 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企业的形象, 注重员工的素质和产品的质量, 注重优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企业竞争力的培植。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现代企业制度、行为规范的建立,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现代企业发展氛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社会各个部门都应该为实现这个理想共同努力。反映在企业, 员工就应该努力把经营搞上去, 把管理搞上去, 把效益搞上去。这些既包含员工的共同愿望, 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也包含着企业的根本利益。在当前市场环境问题多, 经营压力大的环境下, 现代企业制度、行为规范, 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紧迫力, 形成凝聚力。对于强化员工队伍建设,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形成气顺、心齐、劲足、稳定和谐的企业发展氛围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 现代企业制度、行为规范, 能够促进企业良性经营和有序发展。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目的是经营产品, 形成利润。但是企业同时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感情、有希望、有追求的生命机体, 它同时也是一个生产快乐、创造幸福的组织。现代企业制度、行为规范内含经营和发展的理念, 所倡导的是企业良性经营和有序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经营发展为前提, 以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为依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首先要能够保障企业的经营发展, 经济效益的增长, 员工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员工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是紧密相联。但是, 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 很可能会造成经济效益增长和精神文明的反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 有助于培育企业良性经营和有序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 使员工关注经营的同时, 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 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第三, 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现代企业的制度、行为规范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同心同德。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 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 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关系的作用。和谐的企业并不是没有矛盾产生。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通过对各种人际关系、利益关系得调整和处理来实现企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 化解各种矛盾, 不仅需要相应的管理机制, 同时也需要相应的企业文化。企业越向多样化发展, 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解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作用和整合的过程, 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的企业的过程。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结构和员工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出现纷繁的局面, 员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构建和谐企业, 引导广大员工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事物, 培养员工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矛盾, 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 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行为规范的确立, 对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经济 (知识经济) 时代, 企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性质, 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层单位, 到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 再到社会经济中的社会契约组织和盈利单位。要有现代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制度、行为规范来保证。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管理》

[2]《组织行为学》

现代制度经济学 篇5

一、单选题(每题1分,以下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房地产估价的收益法中,房地产未来第一年的净收益与价格的百分比,称为()。

A.折现率

B.报酬率

C.投资收益率

D.资本化率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报酬率的含义。报酬率为投资回报与所投入资本的比率。

2、下列建设用地使用权中,不得设定抵押的有()。

A.权属有争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B.使用权不明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C.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D.已依法公告列入征收范围的房屋占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E.已设定抵押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标准答案: A, B

解析:考察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范围。属于下列范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设定抵押:①权属有争议的土地;②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③已依法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及其建设用地使用权;④已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⑤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⑥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房地产。答案为AB,都是权属不明的情况。

3、关于业主委员会职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业主委员会负责召集业主大会会议

B.业主委员会负责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C.业主委员会负责制定管理规约

D.业主委员会负责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业主委员会的职责。业主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和决议;(2)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3)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4)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5)监督管理规约的实施;(6)督促业主交纳物业服务费;(7)组织和监督专项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8)调解业主之间因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产生的纠纷;(9)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4、下列房地产活动中,属于房地产金融活动的是()。

A.土地收购储备

B.不动产征收

C.保障性住房建设

D.住房抵押贷款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房地产金融的概念。商品房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储备和一级土地开

发,以及购买住房或其他房地产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对金融有很强的的依赖性,房地产金融是指与房地产有关的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等各种信用活动的总称。

5、下列投标文件存在的问题中,导致投标文件无效的有()。

A.投标文件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密封

B.投标函未加盖投标人的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

C.投标文件的关键内容字迹模糊、无法辨认

D.投标文件正文字体不一致

E.组成联合体投标的,投标文件未附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

标准答案: A, B, C, E

解析:考察开标时,投标文件无效的情况。开标时,投标文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作为无效投标文件,不得进入评标:①投标文件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予以密封;②投标文件中的投标函未加盖投标人的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没有合法、有效的委托书(原件)及委托代理人印章;③投标文件的关键内容字迹模糊、无法辨认;④投标人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供投标保函或投标保证金;⑤组成联合体投标的,投标文件未附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

6、下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做法中,会降低月偿还额的有()。

A.提高首付款比例

B.争取贷款利率优惠

C.增加贷款额度

D.延长贷款期限

E.在贷款金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住房公积金贷款

标准答案: A, B, D, E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察个人住房贷款的相关术语及计算。提高首付款比例、争取贷款利率优惠、延长贷款期限、在贷款金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方式,都可以降低月偿还额。参考答案为ABDE。

7、因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建筑物价值损失,属于建筑物的()。

A.物质折旧

B.功能折旧

C.外部性折旧

D.经济折旧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物质折旧的概念。物质折旧也成为有形折旧,是指建筑物在实体上的老化、磨损、损坏所造成的建筑物价值的损失。

8、下列房地产中,不适用假设开发法估价的是()。

A.可改扩建的旧房

B.已为最高最佳利用的现房

C.房地产开发用地

D.已停工的商品房建设工程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价格开发法的适用范围。假设开发法适用于评估具有开发或再开发潜力的房地产价值,如可供开发建设的土地、在建工程、可装饰装修该或可改变用途的旧的房地产。

9、下列房地产市场指标中,属于反映房地产市场供给状况指标的有()

A.新竣工量

B.房屋成交量

C.空置量

D.商品房吸纳量

E.房屋施工面积

标准答案: A, C, E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供给指标。在市场调研中涉及到的房地产市场供给指标主要有新竣工量、灭失量、存量、空置量、空置率、可供租售量、房屋施工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平均建设周期、竣工房屋价值等。

10、出售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有()。

A.建安工程费

B.空置率

C.租金水平

D.开发周期

E.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

标准答案: A, B, C, 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建筑安装工程费等费用,租售价格,开发周期,融资成本,空置率,经营成本,投资收益率。

11、下列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策划报告的内容中,属于产品定位内容的有()

A.总体规划建议

B.市场细分

C.建筑功能建议

D.配套与景观建议

E.户型设计

标准答案: A, C, D, E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产品定位的内容。房地产开发项目产品定位的内容包括:建筑功能;产品档次;总体规划;建筑风格;配套、景观;户型设计。

12、下列人员中,具备业主身份的有()。

A.房屋权属证书记载的房屋所有权人

B.合法购得房屋但尚未依法办理所有权登记的人

C.房屋所有权人的父亲

D.房屋的承租人

E.房屋的借用人

标准答案: A, B

解析:考察业主身份的内容。具备业主身份的情况有三种:房屋登记薄和房屋权属证书记载的房屋所有权人;基于房屋买卖等民事法律行为,已经合法占有建筑物专有部分,但尚未依法办理所有权登记的人;取得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的人。

13、某商品房开发项目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容积率为3,楼面地价为1000元/平方米,预计总建造成本为16800万元(不含土地成本),销售税费为销售收入的11%,可销售面积为总建筑面积的95%。若采用成本定价法确定销售单价,成本利润率为25%,则商品房销售均价为()元/平方米。

A.5337

B.5440

C.5550

D.5618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成本导向定价法的计算。该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建造成本为16800/6=2800元/平方米,则该商品房的单位成本=建造成本+地价=2800+1000=3800元/平方米。商品房单位价格=[商品房单位成本*(1+)成本加成率]/(1-销售税费率)=3800*1.25/0.89=5337元/平方米。

14、下列房地产需求调查问卷的问题中,属于背景性问题的有()。

A.受访者的年龄

B.受访者是否打算买房

C.受访者买房的主要原因

D.受访者的收入水平

E.受访者的房型偏好

标准答案: A, D

解析:考察调研问卷的设计。房地产调研问卷的受访者项目是有关被调查者的一些背景资料,如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等。

15、关于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说法,错误的有()。

A.取得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B.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

C.对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不予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D.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让

E.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租无须审批

标准答案: A, C, E

解析:考察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取得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时,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费等费用;建设项目竣工后,有土地管理部门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时需要办理审批手续。答案为ACE。

16、房地产估价的市场法中,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乘以()等于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A.房地产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B.房地产市场状况调整系数

C.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

D.房地产价格变动率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含义。房地产状况调整是把可比实例在自身条件下的价格,调整为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采用百分率法进行房地产状况调整的一般公式为: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17、下列建设用地使用权中,不得设定抵押的有()。

A.权属有争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B.使用权不明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C.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D.已依法公告列入征收范围的房屋占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E.已设定抵押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标准答案: A, B

解析:考察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范围。属于下列范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设定抵押:①权属有争议的土地;②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③已依法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及其建设用地使用权;④已依法公

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⑤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⑥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房地产。答案为AB,都是权属不明的情况。

18、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有()。

A.窗明、地净、水通、灯亮及采暖通风设备运转正常

B.有工程质量监督站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C.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D.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E.工程质量监督站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标准答案: A, C, D, E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完成开发项目全部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达到使用要求。交工工程达到窗明、地净、水通、灯亮及采暖通风设备正常运转,建筑物周围2m以内的场地清理完毕。②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③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④有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机构、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⑤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站等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19、下列抵押权人的行为中,能够合法有效保障房地产抵押权的是()。

A.占有抵押房地产

B.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

C.扣押抵押房地产权属证书

D.派人看守抵押房地产

标准答案: B

解析:本题考察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内容。中国实行房地产抵押等级制度,房地产抵押应向县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20、下列成本费用中,可纳入物业服务成本或物业服务支出的有()。

A.物业服务人员工资

B.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C.物业服务人员奖金

D.物业管理区域公共秩序维护费用

E.物业管理用房保修期满后的改造费用

标准答案: A, B, D

解析:考察物业服务成本的内容。物业服务成本或物业服务支出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4)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6)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7)办公费用;(8)管理费分摊;(9)物业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折旧;(10)经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

21、下列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工作中,一般应先开展的是()。

A.选择工程施工单位

B.选择材料、设备供应商

C.选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

D.选择工程监理单位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程序。房地产开放项目管理的程序第一步是工程建设准备,在该阶段,需要完成施工现场勘察与施工图设计,因此本题推断为答案C。

22、房地产交易中导致房地产成交价格偏离正常价格的原因有()。

A.交易双方过去互不相识

B.交易双方对交易对象不够了解

C.交易双方斤斤计较

D.交易双方对市场行情不够熟悉

E.交易双方有利害关系

标准答案: B, D, E

现代经济和现代价值观 篇6

更具体而言,“创新是指新工艺或新产品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成为新的生产实践。有创新构想的人和企业只是开端,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社会还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判断是否值得开发,是否值得推广。”

也就是说,即使电影中图灵很幸运地没有被警察发现是同性恋,或者当时英国的法律并未规定要将同性恋者投入监狱,图灵可以继续自己的研究,英国也未必能取代美国,享受到因计算机科学进步带来的国家经济繁荣。因为这个系统的繁荣还需要风险资本的进入、需要资本的退出渠道比如纳斯达克那样的上市场所、需要有活力的企业家奋身投入,创造出类似于惠普和IBM那样的公司,将这项技术推入市场。

“发明与其背后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激发、鼓励和支持人们大规模参与发明的那些社会变革才是历史上的新事物,才是经济起飞的深层原因。”

在经济学的万神殿中,并不缺乏对经济繁荣和商业活动的解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由外在因素激发。“经济活动中可知的内容都是已知的,在经济生活内部不可能存在原创性,只有经济活动之外的发现才能使新工艺或新产品的开发成为可能。创新的可能性被打开后很快就会流传出来,但创新的真正实现或应用却需要有足够意愿和能力的企业家完成必要的工作:筹集资本、组织新兴企业、开发潜在的新产品。简而言之,把事情做成。”熊彼特对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推崇在互联网繁荣之后,一度成为主流解释。

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认为,“人们的幸福只来自消费和休闲,所有的职业活动都是为此目的服务,而非追求工作本身的体验。”发明了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的观点是,“失败和波动是需要解决的现代社会的主要缺陷。”在商学院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新古典学派则认为,“商业活动只是进行风险评估和成本控制,与人们的抱负、探索和远见无关。”

费尔普斯的新视角是:“一个国家应该支持甚至努力建设现代经济,但这种经济的未来是未知和不可知的,容易遭受重大失败、波动和伤害,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有漂浮甚至恐惧的感觉,但获得新发现的满足、迎接挑战的兴奋、走自己道路的自豪以及在过程中成长的愉悦,必须付出这些代价。”

“现代经济”是费尔普斯提出的相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名词。西方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始于19世纪。那也是现代经济诞生的时刻。从数字上看,现代经济成果惊人:“那些在1500年至1800年没有显著改变的指标,在随后短短数十年内出现了惊人的变化。各国的经济知识在1820年大致相当,但在整个19世纪差距在不断扩大。”“大分化”的过程也是西方崛起的过程。中国、印度、埃及等古老文明被“西方”远远超越。

支撑“现代经济”的是现代价值观。现代经济体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是因为拥有天才,而是因为“它们的体制结构能够很好地推动和实现大众参与的创新。大众参与的创新自下而上渗透至整个国家。”但要想形成大众参与创新的现代经济,则需要具备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现代经济制度。它涉及到自由、财产、金融甚至政治制度等方面。在这个体系中,自由可以让人们有条件去展开创新活动。但这种自由绝不仅限于经济上的自由。它必然包含着人们离开家庭、地区甚至国家的自由,包含着人们选择新生活方式的自由,让一些国家的政府不悦的是,它也包含着选择政治制度的自由。

法律则形成对财产权的保障。股份公司的发明和公司法的出现,让企业家拥有了风险承担工具。破产法的出现则让企业家不必再因为无法偿还债务而被关进监狱。至于民主这种政治制度,是对法治的保障。

接下来是现代价值观。如何定义现代价值观是件复杂的事,费尔普斯认为,“它至少应包括,为自己找工作、自我实现,还包括对待他人的态度,例如准备接受他人带来的变革、愿意和他人一起工作、竞争,以及愿意争当先行者……包括创造、探索和试验的愿望,欢迎需要克服的障碍,愿意进行智力上的参与,以及希望获得尊重和发布指令等。”

总而言之,现代经济,“其必要的滋养物包括代议制民主以及多次文化革命,如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巴洛克时代的活力主义和启蒙运动时代的现代主义。代议制民主保证了财产权利,促进了自立精神和社会参与。利他主义、活力主义和现代主义则促使人们走向世界,通过创新活动寻找生活的意义。由此建立起来的文化和经济制度催生了人们从事创新的愿望和能力。”

因为其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现代经济得以产生,不仅仅是释放出人们想要发财的欲望那么简单,“除了对利益的追逐,还在于他们想创造不同的愿望: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青史留名或者参与激动人心的事业。”

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拥有了具备大众创新活力的现代经济,不能只看经济增长率。当然,经济增长是好事儿。但它有可能是搭便车的产物。全球化让这种搭创新便车的行为变得成本更低。费尔普斯说,“活力不足的国家能保持高增速,部分原因是与高活力经济体开展贸易,但更多是因为它们有足够的灵活性来模仿现代经济体应用的原创产品。”

他举出了3个例子。1890年至1913年的瑞典。拥有全球第一的生产率增速,创业氛围浓厚,新公司不断涌现,“可瑞典并没有美国或德国那样高水平的创新活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瑞典的生产力增速下跌到美国之下。”1950年至1990年的日本。虽然傅高义惊呼“日本第一”,不少媒体也在为日本奇迹而感到惊奇甚至恐慌,但是,费尔普斯说:“日本没有实现转型,而是抓住机遇,引进和模仿了其他现代经济体积淀的先进经验。”另一个例子是1978年之后的中国。费尔普斯的言论在非美国人耳里可能并不中听。他认为美国的创新是全球经济的引擎。美国的创新如果完全停止,欧洲大陆将陷入长期停滞。

现代经济创造了从19世纪开始的全球经济奇迹。但费尔普斯认为,这种“现代经济”正在遭到腐蚀。腐蚀它的因素很多,到今天,则是现代经济自身催生的对金钱的贪婪让人们偏离创新的道路。“我们关注的是现代经济中核心机制的退化,这种退化必然导致经济活力显著下降,随之降低经济包容性。我们并不要求更多的政府支出和监管,也不是更广泛地推行自由主义,或对教育和就业进行更多的干预。我们呼吁,应该从社会价值观和制度两方面清除制约经济活力的障碍,以真正复兴现代资本主义。”费尔普斯说。

现代价值观仍然是症结所在,凯恩斯说的没错,观念最终决定世界的面貌。费尔普斯说:“高活力经济的特征是从草根阶层向上蔓延,遍布整个经济的永不停歇的构想、试验和开拓精神,并在幸运和智慧的帮助下最终完成创新。这种草根精神是由现代主义的生活态度和信仰驱动的,彻底恢复高活力要求现代价值观再次压倒传统价值观。”

现代制度经济学 篇7

任何制度都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 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和消亡。商品经济制度也是如此。回顾近代史, 商品经济制度是为解决近代社会经济贫困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问题而建立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商品经济制度的历史使命。实践证明, 商品经济制度是一种可以大大激发人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积极性的制度, 是一种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制度, 是一种可以促进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制度。商品经济制度是近代以来发现的促进经济快速走向繁荣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经过近300年的广泛推行, 商品经济制度使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它引领人类社会进入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时代。就物质文明的程度而言, 可以说现代社会已经实现物质极大丰富, 解决了人类社会物质匮乏这一根本性历史问题, 甚至还出现了产品过剩问题。就科技文明的程度而言, 当今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程度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并且远远超过了全人类的基本需求。

当然, 当今世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国家处于极度贫困、落后、受压迫和受剥削的悲惨状态, 但这并不是因为当今世界物质匮乏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 而是因为当今世界贫富两极分化和道德良心丧失。随着商品经济制度的发展, 当今世界贫富两极分化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道德良心的丧失还在进一步深化, 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斗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 这种激烈程度正在突破人类忍耐的最大极限。现实表明, 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物质匮乏问题, 而是贫富两极分化和道德良心丧失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不应当再是继续扩大经济总量的增长, 而应当是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和道德良心丧失问题。如果人类社会继续按照商品经济制度这样一种模式发展下去, 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先进, 无论社会生产力多么发达, 无论社会物质财富多么充足, 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当今世界贫富两极分化和道德良心丧失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都不能让人类社会进入到一种真正和谐、文明、平等、公平、诚信、友善的理想状态。商品经济制度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商品经济制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到了。

现代社会之所以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和道德良心丧失等一系列问题, 是由于商品经济制度的固有缺陷所造成。这必须从商品经济制度的基本原理说起。商品经济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允许和鼓励人们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自由地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 (这在人类中古时代是严格禁止的) 。而利润的本质是差价, 是以少换多, 是不等价交换。这就造成允许和鼓励人们最大限度赚取利润, 其实质是允许和鼓励在人与人之间最大限度地发生不等价交换和财富掠夺。而这也正是商品经济制度的全部奥秘和动力源泉。为了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积极性, 商品经济制度对于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岗位的利润率没有上限限制, 坚持市场自由调解原则, 而市场又并不总是及时、灵敏和有效, 相反常常表现为失灵、迟钝和严重滞后, 这就导致社会成员的收入长期出现相差百倍、千倍、万倍甚至更加惊人的情形, 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以迅速发生。

商品经济制度强调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应当遵循诚信、公平、平等等道德原则, 这些原则被明确写入了现代法律之中。但这并不是无条件和绝对的, 而是相对和有条件的, 其条件就是“容许隐瞒成本、容许虚高要价、容许最大限度不等价交换、容许最大限度赚取利润”。这表明, 商品经济制度的最高价值取向不是诚信、公平、平等等道德原则, 而是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商品经济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把经济繁荣作为最高目标和绝对目标, 把诚信、公平、平等等道德原则作为次要目标和相对目标来追求的制度, 是一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而宁愿以牺牲道德原则为代价的制度。可见, 商品经济制度是一种重利轻义的制度。在这种重利轻义制度的持续引导和熏陶下, 人类社会的道德风气的败坏、拜金主义风潮的盛行、各种丧尽天良骇人听闻的事情的发生就变得不难理解了。

现代制度经济学 篇8

当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夜建成的, 有其深刻的现实依据、历史渊源和理论支撑。即使在毛泽东时代计划经济主导的情况下, 毛泽东对商品经济也有清醒的认识, 早在1958年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现在有些同志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不彻底, 不严肃的态度”、“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1]。当然至于后来如何实践的, 则不那么如人意了。后来邓小平又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但多年的实践表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就更能解放生产力, 加速经济发展。”[2]邓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计划经济的弊端, 开创性地提出计划市场相结合的理念。在毛时代遗风犹存的彼时, 提出这些言论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的, 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已经实属不易。1992年南方讲话后, 更将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上了日程。1993年十四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基本确定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 这并非多余, 并非画蛇添足, 而恰恰相反, 这是画龙点睛, 所谓点睛, 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3]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制度属性。由于当时处于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的余波下, 我们也只能渐进的开放, 必须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属性。

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分析, 只要是能促进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制, 那么都应该是被应用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项制度的确立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文化认同上, 从现实角度还是历史传统角度, 都是要经过一番激烈讨论甚至斗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经建立, 便展现了年轻的生命力。

一、市场经济的内涵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其主要特点是:经济关系的市场化, 企业行为的自主化, 宏观调控间接化, 经济运行法制化。”[4]它从一开始就是舶来之物, 其诞生、发展、成熟都是在西方完成的。在马克思成长的时代, 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着最为深刻的变革, 也暴露着它最丑恶的侧面, 为马克思创造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前提。市场经济不是简单的商品经济, 不是仅仅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就是市场经济。它由产生到成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理论上经过了亚当·斯密, 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于其的不断探索而渐渐成熟。实践上在西方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建立下, 资本家, 或其他引领经济发展的阶层在与传统作斗争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对于我们国家, “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基本事实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来源呈现多元性和复杂性景观。所谓多元性, 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应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市场社会主义以及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所谓复杂性, 就是各种经济理论由于研究主体的阶级立场不同、立论基础各异、研究范式有别, 使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甚至形成对立局面。显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 如果从上述各种经济理论中直接汲取营养, 势必会造成理论冲突和逻辑矛盾。”[5]这也与我们的实际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 的确是人类共同文明的财富。我们纵然不能粗暴地把它界定为资本主义的东西而加以否定, 固步自封。也不能完全放弃我们的社会制度, 矫枉过正。

从人类的发展过程上来看, 市场经济的出现是一次经济形态的伟大转变, 也是社会分工发展的深刻变革。我们不禁要追问, 我们中国对于市场经济的一些看法仅仅从近代开始?如果真正以市场经济理论来说, 我们对于其的理解最多也是近代以来。但是我们对于经济生活的管理却毫不逊色。常平仓、盐铁会议、“轻重”学说、唐代两税法、王安石的均输法、方田均税法, 以后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 无不显示了中国人管理经济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有人认为这只是小农经济下的产物, 不能体现出中国管理经济, 市场的内核。然而, 市场经济理论出现得晚, 而市场却早就有之, 不能否定自然经济主导下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于商品经济、买卖市场的管理, 没有一套科学的理念, 又岂会有中国宋代以降商品经济的相对繁荣呢?

二、传统与现代的弥合

往往我们信仰什么, 是因为我们熟悉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是适应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 而不仅仅简单是因为它的革命性、科学性。再现代化的东西, 也必然有一定传统性。越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 也越与中国传统经济、政治、文化的内在运作机制有一定相似性。也就是说, 两者在形式上有共通, 当然本质上自然不同。

从中国的大同社会, 到文学家笔下的桃花源式世界, 到近代康梁的大同世界再阐释, “张三世, 通三统”, 都是理想和幻想了美好的世界形态。“丘也闻, 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论语·季氏第十六》) 。“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 (《老子·七十七章》)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都不厌其烦地阐明了那种近乎平均主义理想主义的倾向, 是小农经济的典型产物。并且中国历来是一个专制的社会, “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丧邦” (《饮冰室合集》) 。文化心理内在有一种服从强权的机制, 因而西方那种纯粹自由的配置方式, 也不符合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呼喊, 所谓平均、平等, 从形式上不上和马克思有某种共通吗?马克思讲:“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6]自然是一种西方式的革命口吻的语言范式, 其内部逻辑, 表达方式与中国传统有某种程度的共鸣, 会对中国人民内心的触动, 对于历经磨难, 凌辱的中华民族必然有很大吸引力。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弥合自然促进了马恩经典理论的传播, 信仰者自然也越来越多。

一种理念与另一种理念的弥合, 不仅仅是强制力使然, 更重要的是其共通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世界上的任何一事物都以某种方式同他事物紧密相联。经济体制改革不会也不可能是单独地、孤立地进行的。长期以来沿用的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同社会各方面纵横交错地联结着, 观念上也早已为人们所接受, 因而改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中国的小农经济传统、思想传统、政治传统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 既是中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一次肯定, 也是对于马恩经典理论的一次创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城市经济的脆弱性, 都不完全具备形成完整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天条件, 不是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可以照搬的, 因为理论只有一种假设状况, 现实却是万千变化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时间, 问题是改变世界。黑格尔也说: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夜幕降临时才展开它的翅膀。一个理念的形成不是哲学家的空想, 也不是历史过后我们简单的回顾, 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的认识再次深化。可以这么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传统的现代表达和马恩理论创新的统一过程。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认识

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来说,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经历认识再认识的过程, 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对于这么一种经济模式来说,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肯定会逐步深化对其的理解, 形成不同以往的认知。市场经济体制在几十年的运作中, 从效果上看, 改变了中国。从理论上讲, 也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打破了非此即彼式的思维, 社会主义必须是计划经济, 资本主义必须是市场经济。邓小平作为一个实用主义的代表, 一针见血地指出:“计划多一些还是市场多一些,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另外将改革也作为一种革命, 是全面的改革,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创性地打破了马恩对于革命的界定, 冲破了马恩经典的禁锢, 创造性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不是简单就可以西化和抛弃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就恰恰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运行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中国传统的政治决定经济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 也有某些相似的折射。当然, 性质有天壤之别。

由此看来,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自然离不开主流价值形态的导向, 对此, 也该有多元化认识和理解。因为毕竟,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参考文献

[1]周维松.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1999, (51) .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8-373.

[3]江泽民论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69.

[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04.

[5]庞增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机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

物理学与现代经济学 篇9

关键词:非线性经济学,知识经济,分配原则

物理学以辨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至臻至美地诠释了自然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无生命的, 但生命活动绝不会违背物理规律。很多学科都广泛应用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及方法。在现代物理学直接影响下, 非线性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应运而生。

一、混沌学与非线性经济学

非线性经济学的兴起尤其是混沌学的建构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由于非线性科学向经济学中的渗透, 相继出现了经济控制论、信息经济学等;1987年纽约股市暴跌后, 用混沌学理论分析股市取得了成功。混沌学向经济学领域中的扩张与延伸主要在如下所述的方法论方面。

1. 非线性建模法

非线性经济学的关键所在就是对经济现象作整体性的把握, 认为“人类行为只能借助于对整体结构的考察而得以揭示”。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固有的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并且经济系统又是由大量的难以记数的个体和组织的相互作用所决定, 而每一个个体和组织又牵涉到数以万计的商品及其更为复杂的生产过程。因此, 现代经济学家在建模过程中引入了非线性项。正是基于此, 非线性经济学才有了一系列特殊的结论。如:经济波动源于经济系统的内生机制而非随机动荡, 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经济现象的背后, 潜藏着良好的结构而非随机状态等等。

2. 动态、非均衡方法

非线性经济学运用动态、非均衡方法分析经济现象。上世纪60年代自组织理论的发展, 不仅使经济学家重新注意到时间和不确定因素的重要性, 而且使他们重新审视了传统经济学的基础结构和概念体系。如有人运用自组织理论成功地解释了经济周期理论。70年代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体系的宏观不可逆性时, 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非再生能源时代的结束, 注定工业时代也要结束, 当非再生能源贮存告罄, 以其为基础的全部经济上层结构便开始土崩瓦解”。诸如创新扩散、比例失调、信息耗散、信息与债务增长、通货膨胀等经济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 是经济系统自发的趋势, 从而使系统远离平衡态, 经济现象具有自组织性, 并由此而创立了经济领域中的自组织理论。该理论充分说明了“时间这个要素是每一个经济学问题中的主要核心问题”。对时间的考察促进了经济学的动态分析以及由此导致对传统均衡理论的责难和批评。2008年由美国次贷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也再次验证。

3. 经济现象中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分子运动论的研究表明:现代物理学不但是确定论描述的科学, 更是概率论描述的科学。在这种物理学思想的影响下, 经济学家清楚地认识到, 经济现象固然有它内在的客观规律性, 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特殊情况下, 外部或内部的不确定因素常常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基于这一点, 非线性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革命性的观点是:它在强调经济规律的同时, 也高度重视外部偶然因素和内在随机性的决定性作用。如对股市暴跌的解释, 非线性经济学认为股市中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机制, 在特殊情况下, 股市被推至临界点, 使股市走向混沌即崩溃, 这就是发生在股市行情中的“蝴蝶效应”。如2008年初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世界各大股市尤其是中国股市暴跌。简言之, 对于扑朔迷离的经济现象, 根据决定性的方程, 我们只能预测它发生的概率而决非是其中一个精确结果, 一件偶发的事件也许就能改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物理学与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在2 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 物理学对于知识经济的影响有如下几点。

1. 基本研究方法的移植

观察与实验、数学与逻辑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而逻辑自洽则是物理理论的精髓。这些研究方法在知识经济中均得到了合理的移植。这具体表现在知识经济对决策的四大基本要求:科学化、民主化、系统化和程序化。高科技公司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只有确定恰当的股份比例, 即满足逻辑的自洽, 才能让高科技的发明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业欲望。

2. 整体思维方式与系统论的渗透

物理学家的整体思维方式, 以及系统论的研究方法, 在现代经济学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知识经济的高技术产业与工业经济的产业的一个明显差别在于:前者更加强调知识的密度、学科的综合与整体性效应, 它以追求效益和用途为首要目标。例如, 信息科学技术注重的是要加大、加快信息的贮存、控制和传输, 大量地、快速、敏捷地解决各种问题, 尤其是复杂性和随机性大的难题, 其他相关的学科、技术都得为此服务。因此, 信息科学分析处理问题时讲究的是:一要提高整体性效果;二要把系统搞得足够大;三要充分运用系统论的各种具体方法。

三、财富分配中的物理学法则

调查证实:美国最富有的人群占全国总人口的3%, 他们占有着国家的大部分财富, 且他们的财富分布呈现简单的幂律模式, 即经济学中著名的帕累托曲线;而余下97%人口的收入分布曲线, 与物理学中用来描述气体原子能量分布规律的曲线基本吻合。其他国家的研究数据也印证了此发现。

气体物理学表明, 在热平衡状态下, 气体原子的能量呈现出指数分布的规律, 而要改变这种平衡状态则需要很大的能量, 既然97%人口的收入分布同气体原子能量分布非常相似, 那么要改变这一经济阶层的财富状况就同样相当困难了。即要想通过施行某种“公平政策”来平均分配财富几乎是十分困难的。我国要建立和谐社会, 为了公平, 实现个人收入的再分配, 也是在规律的指导下, 而不能违背规律。

综上所述, 物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今后还会延续和深入下去。探索与研究它, 必将从中获得某些启迪和规律。

参考文献

现代制度经济学 篇10

有意思的是, 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凝练为十六个字, 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也凝练为十六个字, 即“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这两个十六字诀, 朴实而又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改革风格以及善于集中、概括的号召能力与动员能力, 凝聚着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集体的高度智慧。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 回瞻于此, 使我们对国企改革的胜利前景更有信心。

那么, 十四届三中全会缘何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呢?

众所周知, 国企改革是我国整个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作为最直观的证明, 一可自“始”看, 1978年最早启动的是农村改革而不是国企改革, 因前者相对比较容易, 而系统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则是若干年后 (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 标志着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二可由“终”看, 艰辛努力达20多年, 国企改革仍未鸣金收兵, 至今尚未进入倒计时阶段。然而, 正因为国企改革的难度大、不同寻常;因此, 所取得的每一个阶段性突破都来之不易, 应倍加珍惜和肯定。在中国,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比如中庸思想等) 和现实国情而选择的渐进改革模式, 决定了国企改革最具有“摸着石头过河”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牵制和约束的因素太多, 任何过激的做法都可能无济于事, 甚至事与愿违。

由此我们看到, 困难重重的国企改革, 在初期主要是以扩权让利为主线, 继之是以双轨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承包制为主线。企业经营承包制直接刺激了国有企业增产增收的积极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政府的随机干预, 加上其他方面改革的推进, 在总体上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和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好转。但是, 承包制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扩权让利, 或者说是前一轮扩权让利的自然延伸, 在旧的计划经济框架未能根本变化的背景下, 必然存在一系列无法摆脱的体制缺陷及其固有弊端, 比如企业对政府的行政依附关系依然存在, 在投资、资产处理、收益分配、人事任免等方面还是要受制于政府的行政支配, 无法进一步激发经营活力;由于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依然缺位, 所谓“承包制”也不可能真正“承包”得了责任, 多为包盈不包亏, 而且短期行为严重, 缺少长期积累和永续竞胜的动力……因此, 即使先后采取了招标承包、风险抵押承包、完善承包指标等措施, 也难以改变此项改革或此阶段改革开始出现边际效益逐步递减的态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改革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 因而也有边际效益问题) 。企业经营承包制何去何从?这便是历史演进的自然叩问。

时代, 呼唤着现代企业制度!

于是, 十四届三中全会顺势而为, 庄重决定将中国国企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指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在国企改革层面上对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紧密呼应, 表明我们党对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按照理论范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自有其一些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一种至为简洁的描述。具体要义可阐释为:一是产权关系明确。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所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 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对出资者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 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 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四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为目的, 政府不直接干预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从经济学原理或一般理论形态转化为广泛的社会实践, 在中国这么一个特定的转型期, 没有强大甚至超强的推进力度显然不行。为此, 党中央又从实际出发, 运筹帷幄, 适时部署, 不仅在1997年相继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上, 对前几年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企改革作了总结, 进而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 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 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 力争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即后来业内人士简称的“三年两大目标”) ;时隔两年, 又在1999年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 专门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即《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确定了到2010年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 其中既重申了要努力实现“三年两大目标”, 又再次强调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从这两个罕见的强有力的推进举措中, 我们不难推导或想像当时国企改革的总体格局有多复杂、尖锐、举步维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场攻坚战, 是一个非闯不可、也绕不过去的关口。打好这场攻坚战, 不仅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 也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经过上下同心、持续整整10年的不懈努力,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全国瞩目的“三年两大目标”基本实现, 从而为下一阶段转入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方向的深化改革赢得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与条件。

那么, 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是缘何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问题的呢?

整整10年励精图治的改革探索, 使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日益深入人心, 成为广大国企改革参与者们的共识和共同选择。据有关资料, 到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中有80%以上已完成改制。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和各地选择的2700多户试点企业中, 绝大部分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

但是,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长达10年, 为何一波三折如此吃力?除了“摆脱困境”这个事关国企生存状态的硬任务交叉困扰、耗时耗力外, 不可否认, 执行和理解上的种种歧义, 也制约着这项国企改革的大工程无法快速完成。这主要源自对“产权清晰”的不同认识。经济学视野中的现代企业制度, 其理论假定首先是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如果是传统国有企业, 其单一的国有产权安排原本是再“清晰”不过的。因此, 除国家有特殊要求的一部分国有独资企业外, 对大多数国有企业而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意味着必须从单一的国有产权重组为多元产权结构, 这在“抓大放小”中还意味着允许国有中小企业以出售、并购等方式转化为其他产权形态。正是在产权结构的变革与重组中, 才需要依据不同所有者 (出资者) 的不同产权给出“清晰”的界定。关键在于, 一旦实现了产权结构多元化, 国有企业本质上也就“背离”了原有的体制属性, 不再是传统或经典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了。在当时, 思想解放的程度与力度未必能够就此层面完全达成共识。人们甚至在一个较长时期内, 寄希望于在国有体制包括国有产权体系不予触动的前提下搞好一个个国企。但是, 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却又空抱幻想, 这就必然影响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彻底推进或快速推进, 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与变形, 比如在公司制改造中摇身一变弄出了不少“翻牌公司”。很显然, 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十六字诀中, “产权清晰”是最赋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意味或改革内蕴的, 也是其根本所在、魅力所在。它直接决定着权责能否明确、政企能否分开、管理能否科学,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如果国有产权不能动, 即使有改制甚至包装上市等举措, 也很难说真正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在“三年两大目标”期间, 一些国企融资上市, 结果却产生了不伦不类的“股权分置”, 这实际上也反映出国有产权不可轻易流动、变更、重组等传统意识或保守观念还颇有市场和影响力, 从而大大拖延或滞缓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乃至完善的步伐。

当大多数的改制国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很难彻底, 同时还有不少连多少有些流于形式的改制也尚未启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在产权环节上羁绊甚多以致踟蹰不前、无所作为。由此,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学术界、经济界人士乃至决策层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不做出更多的缜密反思与总结。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早在1994年 (即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二年) 就在香港《华南经济新闻》撰文指出:“对于大陆来说, 要把众多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现代企业 (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很不容易。要做到这一点, 最重要的是建立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的现代产权制度, 不根本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而试图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很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只不过是挂公司招牌的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的本质并未根本改变, 那就违背改革的初衷了。”应当说, 这是掷地有声、很有见地、很具代表性的。

时代, 呼唤着现代产权制度!

于是, 又一次集中党内 (而且不止是党内) 高度智慧的重大转折点出现了!十六届三中全会高屋建瓴、破风而立地做出决定,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这个框架下, 又首次正式提出并阐释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问题, 认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 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 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 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 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 推动产权有序流转。这些理论阐述, 特别是所述“四个有利于”, 指要精当、切中要害, 一下子又让亟待推动向前的国企改革豁然开朗。相对于国企改革,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带实质性;相对于整个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又比现代企业制度更具深刻性, 更接近或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

如果能够按此方向坚定不移地加快步伐向前走, 中国国企改革的全面告捷指日可待!

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中华民族走过了国企改革乃至整个改革开放跨世纪征程的关键10年。这是风生水起的10年, 也是拨云去雾、继往开来的10年。这关键10年, 往前可一直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往后又延展至另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以成立国资委为标志, 着力探索科学有序的国资监管与运营之道) , 留给我们的很多领悟是弥足珍贵的。

领悟一:改革决策要确保指引正确

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此大规模的疾风骤雨般的国企改革, 是在相当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经验的背景下进行的, 变量太多, 不确定性太大, 因此, 决策风险也很大, 但又不能不决策, 这就构成了对新时期执政能力的巨大挑战。所幸的是, 历来有优良学习传统和研究风尚的中国共产党, 在干中学, 在实践中追求足智多谋, 不惧风险, 沉稳定夺, 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决策记录, 可圈可点。比如, 从国企改革前15年的诸多探索到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而到2003年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这一系列的改革决策都具有很强的指引性, 而且实践也证明其主导方向是正确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 已有近60年执政经历的中国共产党,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烽火锤炼, 更具有善于集中党内外高度智慧的“智慧”了。这种“智慧”状态, 应当能给予全体人民对未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以更多的信心!

领悟二:改革调整要确保节奏得当

改革是一个历史进程, 其动态时局往往复杂多变, 因此随机调整很重要, 也很正常。关键是必须反应灵敏, 调整得当, 特别要精心把握好节奏, 甚至应追求节奏上的收放自如、臻于至善。这就像演奏一首进行曲, 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该加快则加快该放慢则放慢, 疾缓有度, 方可悦耳。由此来看, 所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 显然是对初期或前期国企改革的一种方向性的调整, 恰到好处;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提出, 又是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攻坚克难、寻求更大突破的一种根本性的调整, 恰逢时机。如果不适时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者现代产权制度, 出台太早或拖延过久, 都无助于国企改革的健康推进。这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在整个改革调整的节奏处理上要时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年, 其运行节奏总体平稳得当, 快中有慢, 慢中有快, 这也取决于决策层具有一种与社会公众不断适时达成新的“社会契约”的能力。也就是说, 每一个重大调整措施的出台, 总是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共同意志。民主不是满足所有人的愿望;现代民主的范式往往是“听所有人意见, 跟部分人商量, 由少数人决断。”任何改革调整, 都应是党内外充分发扬民主的结果, 也是决策层与社会公众缔结某种“社会契约”的结果。而当前国企改革在节奏把握上则应特别注意防范和排除拖延倾向, 不应深陷“危机改革”怪圈太久。相反, 恰恰要紧紧抓住当下社会经济环境相对比较宽松的大好时机, 以适当提速为宜, 以免产生或加重社会公众中已经有所露头的改革疲劳症、厌倦症, 这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势必造成梗塞和被动。有国外评论说, “在这个经济时钟加速的时代, 在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国家里, 从思考到行动之间的时间依然是缓慢的”, 这值得深思!

领悟三:改革创新要确保意蕴深刻

我国改革开放所选择的渐进模式, 不是中国的原创。但是,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个已经从贫穷和落后起步的大国、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在义无反顾地汇入全球涌动的改革开放大潮后, 就理应致力对当代人类多一些原创贡献。而任何创新特别是原创贡献, 一定是以意蕴深刻为特征的。一味模仿, 或浮皮潦草, 或做表面文章等, 不可能在改革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因此, 相对来说,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在国企改革攻坚突围以及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意义上, 都比此前的任何一个阶段更为深刻, 因而其创新色彩也更为强烈, 尽管从理论溯源看仍不是中国首创。有了30年改革开放的坚实基础, 中华民族在下一步的改革创新方面是否能找到更加深刻的相关环节或突破口, 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领域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领域, 均堪称新的重大考验, 直接维系着民族复兴的未来命运。

上一篇:心理文化建设下一篇:环境心理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