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转型中的问题

2024-06-27

河南经济转型中的问题(精选六篇)

河南经济转型中的问题 篇1

关键词:河南经济,经济转型,和谐

以经济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是中原崛起的核心内容、必经之路与必然选择。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发展中的问题也较突出, 经济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加快河南经济转型, 促进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在和谐发展中实现中原崛起。

一般认为, 在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期间, 意味着社会进入了转型期, 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扩张, GDP总量增长了10倍以上, 平均发展速度为9.4%, 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根据前面分析, 我国正处于由起飞阶段向趋向成熟阶段的转型时期。新一轮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从河南来讲,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河南曾经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1949年, 河南人口为4174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7.7%;工农业总产值为21.02亿元, 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5%;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为50.3元,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9%。工业总产值仅有2.29亿元, 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9%,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河南的快速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1年初, 在研究河南省“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时, 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一高一低”的战略目标 (即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1993年开始至今, 河南一直保持了“一高一低”的发展水平。从1997年开始, 河南省GDP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各项基本指标在中部地区优势突出。2006年, 河南省生产总值达到12464亿元, 居中部地区首位。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6071亿元,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4%, 增幅居全国第六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 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达到1145.3亿元, 总量已超过上海。河南的发展后劲日益增强。2006年,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39公里, 由05年第四位跃居全国第1位;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3511万千瓦, 居全国第5位;通信光缆线路总长达到24万公里, 居全国第5位。[1]近年来,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发展中的问题也较突出, 经济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第一,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河南目前经济的增长, 主要是以资源型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支撑、以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为手段的粗放型增长, 其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的支持, 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拉动的。从增量资本产出率 (ICOR, 即每增加一元GDP需要的投资额) 来看, 美国、德国、法国和印度等国每增加1元的GDP需要投资1.5元左右, 广东省为2.5元, 而河南为3.15元。从能源消耗来看, 河南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是广东的1.7和3.7倍, 分别是上海市的1.6和3.4倍。从水资源消耗来看, 河南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不足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 而发达国家则为80%左右。近年来, 在煤炭、铝矾土、铁矿石和金矿等开发领域, 省外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举进入, 全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 各地资源抢夺战愈演愈烈, 资源开发强度升级。2000年, 河南原煤产量为7578万吨, 2004年达到14445万吨, 年均增长17.5%, 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6.7个百分点。由于重度开发利用和粗放型生产方式导致的自然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支撑的工业, 资源能够支撑多久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 全省探明的石油储量已消耗67.1%, 天然气已消耗53.4%, 煤矿的储采比已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我省生态环境基础脆弱, 尽管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 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转变, 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水污染、空气污染已经影响到了城乡人民的生存环境。多数河流被污染, 个别河流丧失水体标准。在河南境内监控的7979.4公里河段中, 2006年1~3类水质河段已经不到一半了, 比上年又减少了11.7%, 仅占49.5%, 而丧失了水域功能的劣5类水质河段超过1/3;4类水质河段一年就增加243%, 5类水质河段也增加8.8%。发电、水泥、冶炼生产集中地区, 空气污染依然十分严重, 部分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3]

第二, 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

经过近几年对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我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2006年二三产业比重为83.6, 比2001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2006年,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6.4:54.3:29.3, 这一结构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看, 河南省劳动力就业结构为, 55.433:22.106:22.461, 中部六省50.469:21.151:28.410, 全国为44.8:23.8:31.4。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远高于全国, 也高于中部平均值。二是服务业发展慢、比重低, 对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保障能力较弱, 拉动就业和扩大消费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2006年河南省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三是工业内部结构中能源资源型和初加工型产业比重大, 产业链条短, 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 但产品加工层次低的问题尚未解决。2006年, 河南省煤炭、石油开采、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等能源资源及其加工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2.8%,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足3.5%,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每人每年18730元, 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经济结构不合理, 影响到河南经济增长中综合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从而影响了河南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第三, “三农”问题突出, 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

从城乡经济发展来看, 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原因带来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以农民收入来说, “十五”期间, 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年均实际增长5.0%, 但分别低于“八五”、“九五”时期1.9个和2.5个百分点。从全国看, 2005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84.35元, 仅居第19位。再以城镇化来说, 河南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 2005年河南城市化率仍仅为30.7%, 比全国城镇化水平43.0%低出12.3个百分点。与“三农”问题相关的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 其表现: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拉大。1998年河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6倍, 2000年为2.4倍, 2006年进一步扩大为3倍, 实际收入的差距已由2000年的2781元变为2006年的6549元。二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偏大。2006年河南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1%和40.9%, 相差7.8个百分点。

第四, 区域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河南省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 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和谐因素。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 中原城市群城市依其优越的区位和产业基础等条件发展较快, 其他区域发展相对较慢, 区域发展不平衡。2004年省会郑州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元, 而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四市仅13亿元左右, 相差7倍。经济首强县巩义市财政收入7个亿, 最低台前县仅有3000万, 相差20多倍。

第五, 经济开放度低。

2006年我省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5%, 而全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65.6%, 我省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0.6%, 其中出口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0.7%。出口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5%, 远低于全国35%左右的平均水平。2006年, 我省出口超亿元的产品主要是铝及铝材、铜及铜材、钢材、未锻造铅、陶瓷产品、银及制品、钼矿砂、人造刚玉等高耗能、资源型产品以及人发制品、服装、毛皮制品等低技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仅占出口总额的20.2%、1.6%。对外经济的凹陷使得河南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内生性增长, 经济增长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

第六, 改革滞后带来的矛盾。

经过30年的改革,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硬实力”不断增强, 为河南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而实现中原崛起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经济和社会领域积累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 集中表现为改革滞后, “软实力”较弱, 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尤其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第七, 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今后20年仍将处于人口的增长期。目前全省城镇下岗和失业人员超过了100万人, 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35万人以上, 另外有13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待转移。而全省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仅80万个左右, 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人口受教育情况, 河南省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数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分别是8.858:28.5:47.008:11.414:4.22;中部六省分别是10.136:32.456:41.055:11.921:4.43;全国分别是10.368:33.284:38.345:12.438:5.565。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远低于全国, 也低于中部平均值。一亿人口总量是河南经济加速前进的沉重负担, 人口规模庞大和素质偏低的弊端在此已经显露无疑。

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总的估计:经济增长速度快, 但增长质量有待提高;经济发展较快, 但社会发展滞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都是与经济社会转型紧密相关的, 实质上是提出了社会经济转型问题。对于河南来说, “十一五”时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这是一个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加快转型的重要阶段, 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是发展的黄金期、机遇期, 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 总之, 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 河南面临着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和实现自身经济社会转型的双重任务, 形势复杂而紧迫, 任务繁重而艰巨。河南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 顺势而为, 主动出击, 推动经济转型,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喻新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的实践与思考.ht-tp://www.hnass.com.cn/html/Dir/2007/06/27/00/12/66.htm.

[2]国家统计局.河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EB/OL].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12-02/000001375285-001.html.2005-12-02.

河南经济转型中的问题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河南省、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差异也比较大,基本上是由东向西呈梯次降低的状况,东部发达地区远远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2005年11月1日,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4%,远远超过衡量老龄化程度的世界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目前,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上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96%。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4%,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27个百分点。

第二,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多数生活在农村。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河南的情况则不同。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是河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2005年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0.7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到城市从事务工经商、参加学习和培训等。

(二)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河南省老年人口总量将由2009年的771万逐渐增加到2050年的2432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将成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群体。老年抚养比将从2009年的10.4%上升到2050年的40.06%。

二、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年龄结构。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河南的老龄化特点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都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深远影响。根据预测数据,河南2030年以前0岁-14岁、15岁-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变动情况,呈现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从短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还不会给河南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河南的老龄化速度快,河南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比较优势局面也将在2015年前后结束。我们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劳动力短缺是必然出现的现象。

(二)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与之对应的就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

老年人口的增加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劳动能力衰退,不宜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容易生病误工,加大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劳动力高龄化后带来的知识老化,这将会给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四是科学史表明,青年人才对科学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天才大多是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出成果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南农业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农业劳动力的老化,导致现有农村的农业的人口减少,并且在农业中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不利于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

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转型问题 篇3

一、产业结构转型、金融结构转型与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 经济转型升级的逻辑主要是遵循从劳动密集型、资源投入型产业结构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结构再到创新型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因此, 经济转型的根本就是培育、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 即推进制造业由资源资本依赖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型,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张的高度依赖。

金融结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实现机制。均衡的金融结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的各项功能, 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结构内生于实体经济, 金融结构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导致经济部门、市场主体、交易方式、资金融通等产生变革, 要求金融在功能、流程、客户、产品、效率、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盈利模式等各方面加以调整, 以适应市场要求, 从而促使金融不断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创新功能, 使金融得以深化发展。

“处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中的最优金融结构应当是:金融体系中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实体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特性相匹配;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体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迁, 该经济体的最优金融结构也会内生的相应演变” (林毅夫, 2006) 。

二、回归分析:产业结构转变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戈德史密斯提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 其中最主要的是FIR, 通常FIR=金融资产总量/GDP。通常人们简化为M2与GDP之比, 以衡量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

为解释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金融相关比率 (用FIR表示) 作为被解释变量, 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 (用CYJG表示) 作为解释变量, 由此进行回归分析, 来反映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本文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 (用RJGDP表示) 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 (用CYJG表示) 作为解释变量。FIR、CYJG、RJGDP取值的时间跨度为20年 (1990~2010年) 。GDP为各年度实际值。

2、样本数据来源。

GDP、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 统计年度较长, 口径一致, 所以数据可信度高。

(二) 回归分析

1、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

金融相关比率 (FIR表示, ) 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 (用CYJG表示) 作为解释变量。

用EVIEWS软件处理, 得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回归方程式:

注: () 内数据为t统计值。

由上面可以看出, 模型整体拟合良好, 变量、效果显著。所以, 金融结构变动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且金融结构变动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2、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 (用RJGDP表示) 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 (用CYJG表示) 作为解释变量。经回归分析, T、F检验均通过, 所以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关系, 且经济增长增加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3、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相关比率 (FIR表示, ) 作为解释变量, 人均GDP增长率 (用RJGDP表示) 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检验结果说明,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关系。

简短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结构转变或者说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三、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表明, 金融结构提升既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转型的过程及转型后的持续发展都对金融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从世界金融结构变迁趋势看,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 金融结构开放性不断提升, 呈现业务多元化、机构大型化、市场多层次、工具多样化等特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 促进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就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核心任务。

(一) 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 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 应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提升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性能力。一要研究建立包括留存资本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前瞻性拨备计提、综合并表监管等在内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 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二要坚持宏观审慎和微观重点相结合、市场监管和机构监管并重的原则, 强化对重点关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和风险状况的监管;三要加强政策配合和部门协调, 从整体上强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在顺周期经济运行中的协调配合, 形成政策合力, 深化宏观审慎监管效能。

(二) 以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产品结构为重点, 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继续推进金融深化, 构建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 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 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 扩大服务覆盖面, 增强服务渗透力, 消除金融抑制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放宽金融业准入门槛, 培育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对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注重引入国内的战略投资者, 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成立非公有制主导的新型金融机构, 鼓励大企业和民间资本出资成立专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银行, 进一步发展微型金融组织。逐步放开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 鼓励治理规范、经营良好的银行拓展业务边界, 通过控股公司模式, 发展保险、基金、租赁和信托业务, 进一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积极参与资本证券市场运作, 最终实现全能化经营。

(三) 以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根本, 着力在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上探索新途径。

中间业务领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最多、最活跃的领域, 也是最能创造客户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一是拓展新市场。围绕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全球资产管理、证券投资、资金营运、金融产品交易、离岸金融交易、基金业务等新兴业务, 突破传统业务饱和对金融机构发展的制约;二是创新产品。创造能够连接信贷、货币和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 贯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 实现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的转化, 疏导流动性;培育和壮大信贷资产转让市场, 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 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 拓展利润增长空间;探索进行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OTC市场等投行融资产品创新;三是发展新业务。重点承销短期融资券、中票、企业债发行等与企业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 并积极为企业提供上市顾问、债务重组服务等;发展金融租赁、企业年金、资产托管等新业务。

(四) 以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着力点, 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因此, 要通过银行信贷结构和模式转型, 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我国产业发展层级和核心竞争力。要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融资支持, 促进和推动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对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金融服务, 促进软件开发、物流配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 支持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全力支持民生保障工程, 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 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为推动点, 增强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动力和压力。

金融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 要积极推进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要增强金融机构转型的动力和压力, 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选择。分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首先放宽贷款利率向下浮动空间, 逐步放宽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空间, 最终赋予其自主定价权。人民币国际化, 先人民币周边化, 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及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 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同时, 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 即逐步实现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目标。进一步扩大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城市范围, 扩大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的额度、期限, 稳步推进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核心。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分析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得出促进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是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核心任务, 并提出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转型,经济转型,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求是, 2010.11.

[2]林毅夫, 孙希芳, 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 2009.8.

[3]张健华.支持扩大内需:金融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甘肃金融, 2010.8.

[4]白鹤祥.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研究.软科学研究, 2010.22.

[5]潘英丽.经济转型的核心是金融转型.第一财经日报, 2010.12.24.

[6]李丹儿.“十二五”时期的经济转型与金融推动力.南方金融, 2010.12.

[7]张璟, 沈坤荣.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12.

[8]朱锡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与政策支持.国民经济管理, 2000.8.

[9]李晨保.中国金融业战略转型的深层思考.中州学刊, 2010.1.

河南经济转型中的问题 篇4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决定了中长期内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是资源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变, 是一种改变过分依赖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 依靠外延扩大推进增长的粗放形式, 代之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内生增长形式。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是实现这一根本转变的必然要求, 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十一五”期间, 辽宁省自主创新能力虽然得到了一定提高, 但辽宁省自主创新能力距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作用还很薄弱。

近两年, 辽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虽然保持与GDP同步增长, 但占生产总值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2007年比重仅为1.51%, 与规划预期2%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远未形成R&D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的良性趋势;高技术产业发展虽然较快, 但是骨干龙头企业较少、规模偏小,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5%;工业结构调整仍不理想, 主导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低、装备制造业成套能力和配套能力不强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能源和生态压力进一步加大,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 进一步节能降耗的难度在逐步加大,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缓慢,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乏力。

总体来看, 通过科技创新和发展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仍是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快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二五”期间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难点之一。

二、自主创新问题嵌入在经济转型困境之中

1、资金支持不足, 融资渠道单一

“十一五”以来, 辽宁省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加大, R&D经费年均增长约15.1%, 基本保持与生产总值同步增长。但由于R&D经费基数较小, 其占生产总值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 2007年R&D经费166亿元, 占生产总值1.51%, 比2005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与预期的2%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来源方面, 企业资金占据全部科技投入的主要部分, 比重在一半以上, 其次是政府资金, 来自金融机构的科研经费最低, 仅占10%左右, 说明科技活动经费仍没有得到社会融资主要渠道的广泛重视。

2、支出结构失衡, 创新源头贫瘠

辽宁省R&D支出结构表现为:研发经费主要投入对象是大中型企业, 其次是研发机构, 最后是高校。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创新地位处于弱势, 企业作为科技经费的支出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独木难支, 而三者在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上, 均表现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够。企业中至少有80%以上的R&D被用于试验发展, 进而形成专利、专有技术等形式的科技成果;研发机构中R&D支出主要用于试验发展, 其次是应用研究, 最后是基础研究;高等学校中, 研发经费主要用于应用研究, 其次是用于试验发展, 最后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 发达国家在起步阶段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到了整个R&D经费的20%~25%。相比之下80%以上的经费都用于试验发展势必影响到自主创新的长远发展。

3、主体地位模糊, 产学研结合机制脆弱

“十一五”期间, 辽宁省科技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产学研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各科技活动主体、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仍然模糊, 创新资源及创新力量分散, 各主体之间关联性仍显脆弱。一方面, 大中型企业作为科技经费投入的主体, 大部分经费投入倾向技术引进、设备购买等技术升级活动, 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和科技水平仍显欠缺, 处于资源劣势的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难度极大;另一方面, 科研机构和高校虽然拥有大量的高水平人才, 但限于经济和科技整合机制尚不完善, 其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率仅20%左右, 远未给予相关产业足够的智力支持。另外, 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 现有少量的产学研合作组织中, 也存在着各创新主体之间资金投入、利益分配难以明晰等诸多障碍, 创新活动持续性和合作组织稳定性极为脆弱。

4、评价制度适用性差, 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辽宁省科技评价制度仍显不足, 在创新成果价值评定和人才激励方面没有形成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适用于辽宁省科技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效评价体制。在创新成果价值评定过程中, 重结果、形式, 忽视过程、实效, 在人才激励方面则过分强调量化学术指标, 对实际水平、能力和贡献注重不够, 导致创新活动急功近利, 甚至弄虚作假, 造成成果泡沫化、垃圾化。科技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是整个创新网络中最薄弱的环节, 科技中介组织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但由于大部分科技中介组织带有浓重的“官办”、“半官办”色彩, 难以通过市场规律驱动其积极性和敏锐性, 从而未能实现与各创新主体的良性互动。

5、高端人才不足, 人力分布不均

辽宁省在国内属人才大省, 知名高校林立, 高学历人才存量充沛, 但由于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地区经济差异导致的人才流动失衡等原因, 在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数量上仍显不足, 且人力资源分布不尽合理。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于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主导和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仍显匮乏, 高校和重要产业间在人才培养的对接与合作相当薄弱。随着人才流动日趋加快, 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的优越条件、优厚待遇使得辽宁省人才外流的形势相当严峻,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辽宁省自主创新的能力, 使高层次科技人才显得更加短缺。另外, 大多数中高级专家和技术带头人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 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拥有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却严重不足, 这是导致辽宁省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环境的系统性修复

1、切实加大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 优化支出结构, 引导创新方向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的政府投入力度, 保证用于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快速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优惠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内部科技投入力度, 保证企业切实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二是加大金融机构对科技投入的力度, 通过机制创新和完善, 为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平台, 并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引导商业金融向科技投资。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市场, 通过建立风险补助基金, 给予风险投资机构一定的优惠政策以及创造风险投资基金的金融环境等, 鼓励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 向社会发行股票、债券, 来集中、吸引民间闲散资金, 增加科技投入。

三是着重提高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投入比例。现代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成果约90%来自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是政府协调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 应适当增加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资比例。考虑到辽宁省科技水平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的实际, 可以设立对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专项资金, 提高其占用费用比例, 以获取更多的引进技术再创新成果, 努力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另外还要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 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是通过有目的、有侧重的增加投入和支出, 引导正确的、科学的自主创新方向。根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重点鼓励和支持有利于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主导和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的价值和效益, 避免盲目的、功利的、虚假的科技创新, 确保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引进吸收外来先进技术为辅的鲜明方向。

2、深化机制改革, 明确主体地位, 完善配套制度, 整合创新资源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使企业面向市场、立足市场, 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科技研发投入主体,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在对少数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 实行“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同时, 将其他大部分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市场化转制, 并鼓励它们直接进入大中型企业, 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针对目前高校、国家研究机构及其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相对分割、相对封闭的实际, 切实加强各类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 逐渐建立互补、互利的伙伴关系, 加快技术人才、项目的流动与合作。

二是从我国国情和辽宁省实际出发, 考虑到辽宁省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优势还很虚弱的现实情况, 不局限于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研究机构和高校重点支持、公平竞争、自主联合的原则, 选择若干重点领域建立产学研联合研发基地, 明确各创新主体的利益、责任等。建立一套有效、明晰、符合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增进各创新主体优势的互补、契合, 稳定持续地开展竞争领域的技术研发。

三是不断完善科技评价制度, 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 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 完善科研项目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 改变评价过多过繁的现象, 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尊重科技发展规律, 在科研评奖、经费分配、职称评定过程中, 切实改变单纯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科技人员实际能力和贡献的评价方式, 建立更符合科技发展规律、更具科学性的人才评价体系。按照市场经济原则, 将政府经营或挂靠的各类性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行企业化转制, 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信息咨询、技术贸易、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高科技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功能, 推动自主创新活动和生产的紧密结合, 使自主创新成果尽快产业化。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组织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到科技中介机构从事专职或兼职服务, 进一步优化中介从业人员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

3、强化人才建设, 巩固教育资源, 促进研发实践, 提升创新动力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打破在人才培养、使用等问题上内在的政策障碍, 按照市场经济规则, 建立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逐渐解除人才在人事关系、子女上学、住房、养老、医疗及不同城市和地区的限制性政策等方面的制约, 创造个人能自主选择工作和自由居住的社会环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鼓励人才冒尖、鼓励学术冒尖, 对冒尖人才实行低职高聘、对学术平庸的高职称人员实行高职低聘。

二是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服务或创业。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海外人才和智力引进。根据辽宁省的实际, 重点吸引那些在科学技术或其他领域学有专长、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在研究和工作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领军”人才。给予海外留学人才良好的物质生活待遇和创业环境, 积极吸引他们回国创业。

三是创新高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坚持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科技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 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努力造就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的资源和力量, 建构产学研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校与企业、学科与产业的紧密对接, 学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等形式, 把研究生、博士生、教授与工程师、技术专家的智慧整合起来, 围绕重大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进一步拓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空间。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 整合高层次人才资源, 培养并锻炼队伍, 努力形成创新团队, 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 形成一边出成果、一边出人才的良好局面。

摘要:发展中国家或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进程, 越来越呈现出受阻于地域性分工和产业形态固化的困境, 保持固有产业优势和催生新兴产业优势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核心的、深层的矛盾,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化解该矛盾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基于固有产业优势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往往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而为经济转型奠定根基。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 必须摒弃过去创新要素简单组合的指标性优化手段, 代之以对创新环境全面系统性修复的思路,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探讨基于以上观点的自主创新问题。

关键词:自主创新,经济转型,系统性修复

参考文献

[1]厉以宁:企业是经济转型的主体[J].理论导报, 2009 (3) .

[2]赵更申、雷巧玲: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3) .

[3]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 2001 (4) .

[4]邹德文:基于高技术产业的中国经济转型路径分析[J].理论月刊, 2007 (5) .

[5]江苏省财政厅课题组:依靠企业自主创新引领经济新一轮发展[J].中国财政, 2009 (7) .

[6]迈开全面振兴新步伐——写在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际[N].辽宁日报, 2010-04-07.

河南省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 篇5

关键词:河南省,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科技创新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的理念始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如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关注,世界各国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也不断得到加强,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已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2007年6月3日和6月4日我国分别对外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短短2天我国在气候变化和环保节能方面相关政策、方案密集出台,足以显示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决心和勇气。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尼古拉斯·斯特恩(2006)的题为“从经济学角度看气候变化”的专门报告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全新的审视,评估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向低碳经济转变以及采取不同适应办法的可能性。多德维尔(2007)强调,发展低碳经济:一是政府要能够对企业的减排进行监测;二是政府要及时发布减排目标的信号;三是要对低碳技术的国际交流进行部署。在针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不少,如汉森(2007)指出,发展低碳经济,他从三个方面指出对中国是个非常大的挑战。梅森纳(2007)认为,中国确实需要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图。国内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的学者还较少,目前主要有靳志勇、王冰妍、李文虎、刘兰翠、张秋明、潘家华、任小波等。但相较之下,国内虽然也提出了不少相关的技术和政策措施,但仍然不够系统,国内的学者大多停留在介绍国外低碳经济政策措施的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针对中国自身状况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局部发展如河南低碳经济发展的更是非常少。

二、河南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障碍分析

(一)河南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河南作为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其中,探明储量的75种;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生产和生活的这种能源消耗格局将长期存在。近年随着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攀升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势头不减。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得多,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CO2是天然气的近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

(二)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

河南省研发能力总体技术水平不高,这是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挑战。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提出要求,发达国家须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但此要求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目前,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比我国领先很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均有不小差距。

(三)产业分工仍处于低端位置

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美、日、欧等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时期,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如果从河南省整体状况看,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并且,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三、河南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应用,增强自主创新促转型

河南省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河南省政府需要加强对低碳经济的投入,从而构建起低碳技术的研究场所,正规研究机构。要对我国国内现有的低碳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协调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并且加强与各个类型的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政府要和企业之间形成一定的连带关系,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也要形成一个纽带关系,从而加大清洁煤技术的不断研发,更新和不断利用。河南能源占据我国能源的主要部分,这决定了河南的煤炭能源能够长期存在下去。所以,要大力发展煤炭加工中的转化技术来减少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加强与国际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因为发达国家拥有比较成熟的低碳技术,所以值得我们借鉴,从而促进河南省技术发展和创新。

(二)大力调整优化结构,以发展低碳产业促转型

尽管河南正处在基础建设为重心的发展阶段,但可以通过调整行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降低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比重,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从结构上促进经济的低碳化。要有效降低GDP中的碳强度,需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行“三管齐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旅游、文化、技术服务等,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机会多的低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有机、生态、高效农业,推进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

(三)提高国民整体环保意识,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规划,更需要每一个城市公民的积极参与。首先,公民应尽可能避免消费那些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和服务,选择那些会减少温室气体产生的低碳生活方式。其次,建立鼓励低碳消费的文化环境。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宣传和普及低碳知识,倡导爱惜能源、保护环境的生态道德,摒弃奢华消费、过度消费的不良习惯,培育公众简约、适度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还有,河南各级政府、社会组织要实质性参与到低碳消费的实践中去,起到引领低碳消费的表率作用。

(四)完善低碳立法,以法律政策促转型

从强化规范管理和加强外部监督两方面破解市场环境障碍,强化规范管理才能推动低碳消费和低碳经济有序发展。针对目前在消费、流通和生产领域尚不完善的低碳立法现状,河南省应尽快制定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政策导向的正确。如政府可以立法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有碍于可持续发展的非低碳消费予以有效约束。制定低碳产品标准,建立完善低碳产品认证机制和低碳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对不法厂商制售假冒低碳产品牟取暴利的非法行为依法实施强制干预。还可以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投资、财税、信贷等方面立法对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支持。

总之,低碳经济引领中国未来,能源革命成为发展引擎。低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是循环经济的体现,是绿色产业的前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科技革命的核心,是持续发展的必然。我国要以低碳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以环境要求调整产业方向,以生态和谐调整产业布局,以科学发展调整发展思路。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技术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创建低碳经济新思维等措施,再结合河南实际省情,就可以在低碳经济领域做出更加可观的成绩。政府和企业要积极行动,鼓励企业开发应用低碳先进技术,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通过技术交易等手段,扩大低碳技术的推广,促进河南低碳经济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峰.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

[2]谢军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

[3]郑丹,王青,顾晓微.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学术探讨,2009(9)

河南经济转型中的问题 篇6

目前, 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 开始着手推进河南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希望藉此达到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 因为认识不深或操作不当,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甚至有些景点出现了因转型升级措施失误导致游客人数大幅下滑的现象, 影响了河南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 思想认识不够明确

对于很多乡村旅游景点或具体农户来说, 转型升级还仅仅停留在政策或概念的阶段, 还没有化为具体的行动。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 河南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 对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认为转型升级代价太大, 风险过高, 只愿维持现状;另一方面, 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受传统“小农意识”的束缚, 小富即安, 不思进取。这两种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对转型升级不积极, 不主动对景点和服务进行调整升级以迎合游客需求, 由此导致一些景区吸引力减弱, 游客日渐稀少。

2 景点建设易走入误区

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对象是城市居民, 乡村旅游的最大资源特色是有别于城市风貌的乡土性。因此在景点建设上过于强调保持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 甚至有些明显影响游客出游感受的因素 (如土路、旱厕等) 也不加区别的加以保留, 自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乡村特色;另一种看法是乡村设施过于简陋, 不能够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 为了使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在景点建设上贪大求洋, 刻意模仿城市的样子改变乡村的环境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出现了乡村景点“城市化”的严重问题, 导致景点的乡土特色被弱化甚至完全丧失, 成为城市的复制品, 失去了乡村旅游赖以存在的基础。以上这两种看法实际上都是对转型升级的误读, 将农村地区的落后等同于特色, 或认为农村城市化更能够满足游客需求都容易导致乡村旅游景点在建设上走入误区。

3 人员素质仍需提高

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一直是制约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所在。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 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 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理念都亟待提高。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过程中, 河南花大力气组织专业人员对景点经营农户组织培训, 2010年, 仅围绕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 就开办了201批 (次) 培训班, 培训有关旅游从业人员24062人。但一方面受人力物力所限, 这种培训往往带有突击的性质, 不能长期实施;另一方面由于农户文化水平不高, 对于一些培训方式接受程度有限;还有一些农户对于培训不够重视, 认为培训耽误正常的生产经营, 让家里的老弱病残来走走过场就行了, 这些都造成类似培训效果有限, 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4 农民利益被忽视

乡村旅游依托于农村, 农民在一些地方虽然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参与主体, 但尚未成为受益主体和决策主体。河南有些地方政府或乡村旅游景点在转型升级过程中, 单纯追求经济目标而忽视了农民的利益, 甚至直接由政府或企业接管景点的管理和经营, 将农民排挤出景点, 从而使乡村旅游景点政府化、企业化, 农民反而被剥夺了本应享有的发展成果, 由此导致农民对转型升级的抵制或不合作, 激化了地方矛盾, 影响了景点的长期发展。

河南省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山地和农村, 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影响了河南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进展, 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全面推进的河南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河南省乡村旅游最早是从自发的农户接待发展而来的, 具有自发性、松散性的特点, 此后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在乡村旅游景点转型升级过程中, 政府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必须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耐心说服、培训、典型示范、现场参观等各种方式, 使经营企业和农户理解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自愿支持相关工作, 这是河南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得以顺利进行思想和组织保障。

(2) 基础设施建设应协调有序。

河南乡村旅游在经历了早期的农家乐阶段和现期的农业观光游阶段之后, 将向休闲度假的模式转变。为实现这种转变, 河南乡村旅游景点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健全旅游基础设施, 提高接待服务水平, 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转型升级, 在景点的建设上要避免出现上文提及的两个极端现象, 在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保持乡村特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既要避免开发中的商业化、城市化倾向, 保持乡村旅游的乡土特色, 同时还要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游客创造一个舒适、方便、洁净、安全的旅游环境。景点的各项基础设施改造应尽可能地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避免破坏原本和谐自然的乡村环境。

(3) 强化特色优势。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 特色就是生命, 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才能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河南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强化特色优势, 在差异化上找出路, 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各地农村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千差万别, 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不尽相同, 这些差异本身就是特色的体现, 也是开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 是需要加以保留和强化的。如巩义市竹林镇依托长寿山景区发展的养生度假游, 辉县市郭亮村依托南太行景区开展的写生观光游和影视基地游, 郑州市侯寨乡的樱桃沟景区依托特色农产品开展的乡村休闲游等都是立足本土资源和特色产品开展的比较成功的乡村旅游类型。河南乡村旅游景点的转型升级, 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 应根据市场需求, 立足自身条件, 因地制宜, 按照“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思路, 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培育乡村旅游精品, 形成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4) 重视农民利益的实现。

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资源始终属于农民, 农民理所当然也应是乡村旅游的获益者。国家旅游局《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 (2009-2015年) (征求意见稿) 》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坚持“以农为本、自主自愿”的原则。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应注重农民利益的实现和对当地乡土文化的保护, 要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和分享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果。政府部门及经营企业应切实把农民作为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和受益主体, 把农民受益与否作为衡量发展乡村旅游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 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谋求乡村地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乡村旅游的根在乡村, 基础在农民, 只有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旅游进程中来, 才能保证乡村旅游景点的长远发展。

当前,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处于持续快速增长和加速转型升级阶段, 乡村旅游的商业性发展和产业化转型仍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转型升级却是河南乡村旅游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创新思路, 提升品质, 把乡村旅游业培育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为河南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河南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亟待转型升级。各地在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 在诸如景区建设、人员素质、利益分配上存在着一些问题。着重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河南,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郭焕成.发展乡村旅游业, 支援新农村建设[J].旅游学刊, 2006, (3) .

[2]尹少华, 邓德胜.乡村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 2002, (5) .

上一篇:痛点下一篇: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