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2024-06-28

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通用7篇)

篇1: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随着养老形式在中国的的发展,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利用暑假的时间,针对我们家乡来的养老问题做了一些了解。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

一、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新蔡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农村老年人口形成了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状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峻。面对新时期农村老龄工作的新特点,新蔡县各级党政部门对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工作高度重视,县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老龄委等部门在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与改革、加强医疗救助以及维护老年人权益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 是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条件逐步改善。

新蔡县农村老年人中的“三无”人员已全部纳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至2009年底,全县已建设敬老院18所,“五保”户集中供养达41%。今年,新蔡县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年均分散供养标准达1200元,集中供养达2000元,并将“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农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从根本上保障了“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是农村计生政策型养老普及千家万户。

新蔡县计生部门对农村社会养老工作进行了探讨,推出有关计生家庭老人养老新政策,规定凡是未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即可享受每人每年840元的养老补贴。

三是农村低保救助养老辐射全县。

在低保救助方面,新蔡县从2006年起,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并逐年提高救助标准,逐步提高救助比例,由2006年的每人每月20元提高至2009年的每人每月50元,低保覆盖率由占农村人口的2.6%提高至4.5%。

四是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断加快。

随着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虚化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一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和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区服务机构蓬勃发展。该县还积极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养老服务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五是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文化生活有了较好基础。目前,新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老年人健康档案制度已经建立,村级文化大院等为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我县农村养老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比城镇更加沉重,农村养老保障工作也遇到了愈来愈严重的困难与挑战。

1、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而农村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突出。当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特别在经济欠发达的乡镇,有于财政困难,推行“个人、集体、财政共同筹资”的新型农保模式积极性不高。从总体上看,全县农村还未全面建立老年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

据调查,通过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救助方式保障基本生活的老年人比例很小,90%的老年人无法通过社会养老渠道获得基本生活保障。部分农村老年人的贫困问题还比较突出。

2、家庭养老压力逐渐增大。我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主要是靠家庭养老。目前,家

庭养老压力主要有:

一是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夫妇、单身老人大量聚增;

二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结构形成“四、二、一”格局,导致家庭养老承受能力削弱;

三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给农村老年人养老、照料带来困难;

四是子女敬老意识淡化。农村老年人作为家庭的创业者,为子女上学、盖房、结婚耗费了毕生精力,当失去劳动能力后,要靠子女赡养。多数子女能够尽到赡养义务。但是,有一部分家庭子女把老年人当着“包袱、负担、累赘”。

在一些家庭中,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小轻老”、“重葬轻养”、儿媳“重父母轻公婆”。

3、“空巢”孤、困老人养老保障亟待关注。全县农村有60%以上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远走他乡,家里留下老人和小孩,有的连小孩也带出去就地上学,家里只有留守老人,农忙时有的子女能回家一趟,多数子女只有春节才回家与老人团聚。老人平时患病无人照料护理,有时只有邻居照顾。在日常生活中,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感到很寂寞。他们感叹:“整年难见子女面,老了活得真受罪!”一部分孤独、特困老人家庭缺乏起码的劳动力,经济条件差,生活更加困难,经济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已成为这些农村老年人的殷切期盼。

三、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维护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权益,让广大农村老年人衣食无忧、精神愉快、安度晚年,这是关注民生、推进“和谐老龄化”战略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为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工作一些对策及建议。

一是把农村养老保障列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切实加强农村养老保障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把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从制度上确保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战略意义,从健全制度、优化服务、落实各项老年优待政策等方面,做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工作。同时,动员组织各部门和基层相关单位,在全社会营造养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需要尽快改革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拓宽筹资思路,提高保障水平。结合新蔡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笔者建议:(1)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率先实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按照“原有生活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原则,用征地补偿安置费为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不足部分由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中解决,以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2)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村(居),积极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可采取“三个一”的办法,即通过政府补贴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社会赞助一部分来解决农村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险问题。(3)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只有建立了这种长效的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三是大力推行农村老人养老救助制度。由政府安排一定资金,建立对农村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特困老人的生活养老补贴制度,这是对农村养老能力不足的补充,也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需要。目前,新蔡县已落实了对百岁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的政策。普会寺乡已实行对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金的办法,以90岁为界限,年长一岁每月增加10元钱,并计划扩大至向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金。加大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生活救助力度,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此做法社会反映良好,建议予以推广。

四是积极维护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作用。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仍将是不可替代的。大批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使当前农村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传统孝道观念在青年一代农民中日渐淡化。若要孝道传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建议在全县继续深入开展敬老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农村提倡和推广签订《家庭赡养老人协议书》,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使赡养协议书真正发挥作用,把家庭养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此外,对农村老年人在生活赡养、精神慰藉、住房、财产、再婚等方面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给予强有力的维权保障,对虐待或遗弃老年人的案件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要绳之以法,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由国家、各类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人按一定比例承担养老保险费缴纳义务,为解决农民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对广大农民同胞的公平权及生存权的关怀,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安全阀”和“减震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城市的和谐,还包括乡村的和谐以及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和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这样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是我国大多数居民生活聚集的地方,农村不繁荣,就不能说我们整个社会生机勃勃,农村不稳定,就不能说我们整个社会处于稳定的状态。

因此,农村的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只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广大农民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顺利过渡到国家养老,才能从实际上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实现和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造性实践,对推进农村的全面改革,发展农村生产力,维护农村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

2006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鲜明地提出了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只有建立健全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这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的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逐步缩小城乡及区域差距,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接轨,让城乡在社会保障制度上一体化,让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老有所养的权利,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使社会稳定发展,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相统一的。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必要手段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课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但旧中国留下的工农矛盾,城乡差距仍然突出。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仅仍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而且其差距亦呈逐年拉大的趋势,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值由1990年的2.2:1达到2002年的3.1:1,如果再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生活补贴,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大。合理的收入差距与消费梯度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是,差距与梯度过大会加深工农矛盾,导致农村贫困化,同时还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实行“最低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模式,其中个人账户归集农民缴费与集体补助,体现收入再分配和国家责任的财政补贴机制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结合,由参保农民缴费与财政补贴提供等比例资金支持。在待遇水平上,通过采取“保基本+供款基准制”的模式,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消除老年贫困的目的,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国家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也利于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基本养老制度的衔接,为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转移和迁移提供便利,有效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正如全国政协在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造福于农民的伟大工程,它的重要性和意义不亚于中国的计划生育,如果说计划生育解决了中国人口众多的问题,那么未来中国人口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将更多依靠社会保障,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篇2: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前言:参加者:村干部、村民

主题:关注农村养老 共创美好家园 时间:2013-2-20~2013-2-22 地点:海门四甲镇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正文 一.历史渊源

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文行也,德之本也。”可见,儒家思想以“孝”为先,“孝字上半部为老,下半部为子。有老人扶子之义。”因此,孝的道德伦理观最初是用于协调父与子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了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并列为三纲五常之首,凡是以孝为先,封建统治者正是依据此统治来缚着劳苦大众的思想灵魂,进而进化上升到“效”、“忠”的意识形态高度,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维持。这个转变过程本质上包含着“政治”和“伦理”的双重含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中国统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使得华夏农耕民族“顺从、软弱”的农耕民族性格代代延续,成为农耕民族根深蒂固,顽固不化的传统思想观念。因而,在这种崇尚儒家封建文化的氛围中,农耕民族总是认认真真地尽孝道。于是孝顺父母这一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便逐渐成为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因素。

二.调查背景

当前,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个巨大变化。这就是全世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五岁以下婴幼儿。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这无疑将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超负荷的负担。然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到上个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人约占80%。目前,我国农村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农村人口的7%以上。这些确凿的数据深刻地揭示了人口老龄化正日益逼近我们。如何解决好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的生活问题,尤其是农村养老的问题。是当代中国必须关注,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为农村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农村社会的和谐。

三.活动内容

(一)到村委会调查有关农村老人养老的资料

(二)走访一些家庭,询问老年人养老情况

(三)查阅相关资料

四.调查结果

由于城乡在就业、创业、入学、就医、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农村青壮年及乡土能人都到城市打拼生活,不少父母留守在家成“空巢老人”。我在海门四甲镇的许多村见到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十分艰辛、无奈和无助,这是新时期农村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老人与子女分居,一旦坚挺“空巢”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不可避免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一)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空巢老人”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年人均纯收入大多数低于农村人平收入,有的子女每年只给父母一些口粮,逢年过节送一点钱物。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子女寄钱回家标准低且缺乏持续性。有些村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钱寄回家,而且留在农村的子女学习生活等费用还要靠老人来支付。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意识差,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较艰苦。

(二)精神没有寄托。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体弱多病的老人感到特别无助。老人最怕的是孤独,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老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孤独感,有事无人帮,有话无处说。他们常常一边为外出打工的子女担心,为了生活还要辛勤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情感孤独。农村老年人几乎没有文化娱乐活动,“空巢老人”活动空间十分狭小,孤独、压抑的情感有增无减。

(三)劳动责任没有减少。农村“空巢老人”除了需要负责全家的农事劳动,还要负责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如洗衣做饭、上下学接送等,本来应该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老人们,又重新挑起了家务生活的重担,他们倍感心力交瘁,十分无奈。

(四)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老弱多病是自然现象。农村“空巢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比较普遍,许多人是多病缠身。尤其是老人得重病大病,沉重的医疗费用,使不少家庭陷入贫困境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比比皆是。不少老人由于治疗不方便和怕给子女添负担,往往是小病忍,大病拖,舍不得及时到医院治疗。

五.理性思考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的我们,必须要发扬这一美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若自己父母的养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只能说明子女的责任之缺。

当然了,农村养老出现的矛盾和困难,也不能完全责怪儿女不孝,我们现行的养老保险也存在一些漏洞。一是农村养老保险形式单一,收益面狭隘,保障低。二是国家对于农村养老工作具有单一性、局限性,尚未建立统一的、受益面广的老人赡养机制。三是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急需政府加强对农村社会的体制保障。四是纠纷解决机制互相脱节,期待独立的赡养解决机制,需要家庭、集体、国家等多种社会相互配合解决机制。

六.问题与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出现,暴露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解决好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通过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护家庭养老的重要根基。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老人不仅是家庭奠基人,为社会创造财富,年老后理应受到尊敬和照顾,不尊重甚至虐待老人于法于理于情皆不容。并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改变过去片面的女儿不养老和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使老人时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保持家庭养老的重要作用。

(二)根据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大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改变人们传统的养老观念,让人们自觉、自愿地认识和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保障农民晚年基本生活的社会性、政策性的基本保险,是国家和政府的社会政策行为。因此,应该在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低标准起步,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镇村率先建立具有较高缴纳和支付标准、政府(或村集体)补贴占有相当比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一些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的镇村,采取逐步提高缴纳和支付标准的方式,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起具有较高标准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特殊对象,如独生子女的父母、军烈属等,应有一定的特殊优惠政策。另外,在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同时,对现在生活困难的农村老年人应该加强社会救济工作,提高社会救济水平,使这部分老年人也能享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将社会化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保证社会化养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又要从全市的实际出发,巩固并加强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有益方式,以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健全完善签订家庭赡养保证(协议)书制度,其赡养内容应将养身、养心、养病考虑于一体。其常年赡养标准,不含医疗费在内,应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基层老年协会、农村基层组织应主动承担其签订家庭赡养保证(协议)书的组织者和监证人的责任。一些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镇或村,在现有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老年人经济供养体系及良性运行机制。

(四)加强敬老院建设。敬老院集中生活供养优越无比,它具有良好的供养条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集中供养比分散供养好得多。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是多生多育的根源,是控制人口的最大障碍。如能办好敬老院,配套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养老系统,则将从根本上影响人们多生多育的旧传统观念,这是控制好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福子孙万代的创举。因此,要把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加大投入,加强市、镇中心敬老院建设,健全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老人能进得来、留得住,使敬老院真正发挥尊老、敬老、养老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一)程东林《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和思考》咸宁新闻网2011-02-21

(二)《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山西日报2007-09-06

篇3: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0.背景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下,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人口老龄化现象也越加严重,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多年以来,国家开展的社会保障工作多集中在城镇地区,相关学者对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比较丰富,而对于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致使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城乡之间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日益扩大,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农村社会保障领域的欠缺,使得“三农”问题越来越凸显,城乡之间的矛盾增多。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方面,针对具体试点县市的跟踪研究较少。本研究则深入试点市县地区,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更加直观地对当前张家港市新农保试点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实际操作方法,这对于解决张家港市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有一定的操作性,同时结合国外典型国家农村养老保险的经验对新农保制度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提出借鉴意义。

1.项目研究的目的

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调查。探究现阶段试点的新型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农村老年人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使农村老年人在有保障、有尊严、有安全的社会条件下生活,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投保对象的担忧

以张家港市为例,市里再发布农保实施具体措施,要求村干部组建工作组挨家挨户,通过村广播等方式宣传,鼓励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宣传过程中,村民的提问反映出对新农保的担忧。首先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可靠性。距离老农保不到几年的时间推行新农保,国家政策能否长期有效,关乎到农民能否安稳的拿到养老保险金。其次,质疑“保险”能否保住资金。因为养老保险是长线投资,农村对经济金融不熟悉,但是人们却了解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成本上的改变,担心几十年之后的每年几千元会贬值得厉害而变成废纸,折损现在利益投资长远是否合算。最后,看似自愿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具有变相强制参与的性质。60岁以上老人如要拿到基础养老金的前提是,子女参保养老保险,这让本想持观望态度的子女不得不参保。好在新农保缴费档次要求的缴费金额比较低,对年轻子女造成的负担不重,选择100元最低档次的较多,造成了低档次缴费占大多数的现象。

2.2农民普遍投保低,筹资难度大

虽然参保率高,但是农民的投保一般都在100元的档次,这个档次的特点是个人占比低,政府补贴所占比重较高,给农民的错觉是农民能享受到更多政府补贴。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担心风险,认为这样的固定长线投资不如把资金结余出来做现在事情来得保险,宁可自己把钱存进银行,也不乐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由此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水平低,基金规模小,基金效益的增值受到影响,这严重危及农村养老保险存在。

2.3经济发展快对基金增值要求高,基金运营管理难度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十一五”期间的GDP增长率在11.5%,但是通货膨胀也毕竟严重,去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8亿,1.96万亿元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收益率只有不到2%,如何能跑赢通货膨胀达到保值甚至增值的目的,对养老基金而言是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初级阶段的养老保险金的保障水平较低,基础养老金平均每年才660元,500元档次的平均每年才1300元左右,而我国贫困线是1196元,将来养老金能否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能否提高相应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同样是个艰巨的任务。

本文提出的几条主要对策建议:

一是要加强新农保管理体制建设。

二是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来完善新农保的外部环境。

三是建立科学的新农保筹资机制,核心观点在于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并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四是建议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改善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之处,使之早日成为惠及全体农村居民的又一重大社会保障政策。 [科]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商务印书馆,2008.

[2]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篇4: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17日-10月27日

调查地点:(1)昂昂溪区头站村

(2)昂昂溪区大五福玛村

(3)昂昂溪区霍托气村

调查方式: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围绕“农村养老”问题,调查了三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条件。

调查内容:

曲金凤,女,60,小学,群众,已婚有子女,家庭成员3人。

柏秀如,女,58,小学,群众,已婚有子女,家庭成员3人(有子)。孙立宝,男,70岁,初中,群众,已婚有子女,家庭成员2人,当前,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个巨大变化。这就是全世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五岁以下婴幼儿。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这无疑将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超负荷的负担。然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到上个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人约占80%。目前,我国农村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农村人口的7%以上。这些确凿的数据深刻地揭示了人口老龄化正日益逼 1

近我们。如何解决好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的生活问题,尤其是农村养老的问题。是当代中国必须关注,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为农村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农村社会的和谐。

人,总是会慢慢衰老的,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的自然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所必须的各种能力逐渐退化,甚至消失。那么,曾经为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丧失时,谁应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涉及到养老问题。在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的今天,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体制并未健全,怎样摸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之路,是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文行也,德之本也。”可见,儒家思想以“孝”为先,“孝字上半部为老,下半部为子。有老人扶子之义。”因此,孝的道德伦理观最初是用于协调父与子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了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并列为三纲五常之首,凡是以孝为先,封建统治者正是依据此统治来缚着劳苦大众的思想灵魂,进而进化上升到“效”、“忠”的意识形态高度,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维持。这个转变过程本质上包含着“政治”和“伦理”的双重含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中国统治了二千

多年的封建社会使得华夏农耕民族“顺从、软弱”的农耕民族性格代代延续,成为农耕民族根深蒂固,顽固不化的传统思想观念。因而,在这种崇尚儒家封建文化的氛围中,农耕民族总是认认真真地尽孝道。于是孝顺父母这一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便逐渐成为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村既面临原有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存量问题),又面临新增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增量问题)。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加上青壮年人口从农村外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成为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篇5: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10级建筑环境一班杨美101607031021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实践和调查,发现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全国的老年人养老问题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如何使他们过上老有所养、老有靠的生活,已成为社会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只有从经济上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资金的来源、从精神和生活上满足他们的需要、从医疗保障上减轻他们的负担,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养老水平。

一、农村老人养老现状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有关农村养老的问题散见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等之中,这种分散的规定方法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修订完善有关农村家庭养老的法律法规。1996年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落实、巩固家庭养老,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的一部法律,但这部法律仅仅规定了公民应该怎样做,而对违法者没有约束力。由于没有制订农村养老的相关行政法规,我国虽然出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很多农村老年人的权益依然得不到保障。遇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情况,农村干部也只是上门做做思想工作,期望那些子女能够良心发现,而不会采取强制行为。

现代人敬孝意识趋向淡漠。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早在2500年前,《礼记·礼运》中就有“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养老保险思想。父母养育了子女,对父母尽孝是子女的责任。但在实际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父母尽孝往往被一些人放在最次要的位置。现代人对父母尽孝、赡养父母的观念相当淡薄,有的甚至把老人看成是家庭的包袱,厌恶、不赡养、打骂、甚至遗弃老人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老年人是农村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农村老年人在家庭养老主要靠子女赡养,生活状况好坏完全取决于子女的素质与经济条件。五保供养的老年人供养经费,由县财政拨款,有保证,但数额少(集中供养170元/人·月,分散为120元/人·月),达不到当地村民一般水平。依靠自己供养的,基本为70周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这些人目前生活能自立,但毕竟年岁已大体力较差,今后生活难以为继。目前最难解决的是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问题,他们主要参加农村合作医保,参保率也在90%以上。但大部分老年人小病不敢就医,大病没钱住院。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农村老年人最易受损害的权利是赡养权。农村老年人投诉绝大多数是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原因为子女推诿

或家庭矛盾积累影响赡养或子女生活困难无力赡养。其次易受损害的为财产权,还有是受宗族势力影响,一些老年人的公共设施使用、责任田分配等基本权受到侵害。再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大多数老年人对生活要求很低,能温饱即满足,并不要求多少文化娱乐生活,经济条件较好的能看上电视,但困难的连收音机都没有。相当多的子女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予关注。老年人生活单调枯燥,精神生活贫乏普遍存在。

二、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供养水平低

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农村占统治地位。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导致剩余产品很少。把孩子抚养长大成为劳动力而成家立业,是普通农民最大的“积累”。当他们进入老年后,自然就要从这种“积累”中提取养老支出,子女家庭供养老人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调查发现,73位老人是靠家庭经济供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总人数的51.4%。但是这种供养水平比较低,基本上是给点粮食和年节物资,很少给现金。相对于现阶段城镇人均每月220元左右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是较低的。

(二)生活照料不够

老年人的生活料理是家庭养老的重要内容。老年人身体机能自然老化,加上年轻时候艰苦工作,往往积累了很多疾患。进入老年期,人的各项脏器功能开始衰退,老人们面临各种疾病的侵袭。调查中85.2%的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些病,普遍是患有关节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农村老年人大多吃苦耐劳,日常生活一般不用子女照顾,主要是生病时希望有人照顾。可是老人们的这种最低渴求也很难得到满足,他们生病时普遍得不到应有的照料。所以很多老年人害怕生病,一旦生病希望自己能早点死去,甚至有不少自寻短见以求解脱的。

(三)精神慰藉缺乏

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慰藉。对待老人,尤其涉及赡养问题,更是这样。宪法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给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是履行这个义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农村老年人多数缺乏精神慰藉。调查中,有25.4%的老年人心情不愉快时无人注意,无人安慰;有33.8%的老年人常遭受责骂、埋怨。同时老年人空巢家庭增多,调查中,丧偶老人达74人,独居现象的普遍,使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不同程度地加大了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导致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

(四)家庭赡养矛盾重重

现阶段的老人,大都有两个以上子女,多种原因导致子女相互推诿,拒不赡养。有些子女法律意识淡薄,如出嫁的子女不赡养、父母再婚不赡养、不继承遣产不赡养等。还有一些子女因为贫困,无能力或不愿赡养,或子女贫富不均,穷的推给富的,富裕的又要求共同赡养,否则也拒绝赡养。还有由于老人偏爱导致赡养纠纷。一是分家不公平,拒不赡养。二是不照料晚辈不赡养。三是老人帮谁料理家务、干农活,谁赡养。

(五)农村老人生活艰辛

大部分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比平均水平还低,他们仍然过着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称油盐的日子。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老人要耕种自己的、儿女的、孙子的土地,还要负担对孙子的教育和抚养重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可奈何。人老了,各种疾病相继出现,农村老人收入不高,药费又贵,一旦生病,往往就是“土单方、引子水”或与病魔“赖”,极个别老人更是听天由命,苦熬残年。

三、完善农村养老的建议对策

(一)大力推进社会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敬老院建设

通过规划引导农村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机构发展。养老事业属公益事业,县乡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财力或其他资源支持。解决财力不足,可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发展养老服务业。各级政府要积极实施515乡镇、五保敬老院建设,提高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水平。政府应以专项资金为一些特别困难的残疾孤寡老人购买服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二)建立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政府应以农村初保为基础,以合作医疗为保障,建立起点高、标准规范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一是重点解决好农村特困五保老人的医疗问题。对无资金来源、生活困难的五保老人应实行免费就医,对有一定资金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的五保老人的就医问题,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补贴,费用来源由市县乡镇“三级”财政承担,该项费用由民政部门监批,专款专用。二是适当提高合作医疗的范围和大病救助的标准,将农村困难老人常见的慢性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就个人住院小额医药费免交、大额部分按制度规定执行。

(三)加大农村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力度

大力宣传国家有关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与公德意识。司法部门对农村涉老案件应优先审理、从速结案、重点执行。对虐待老年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要依法惩戒。对侵害老人人身、财产安全的,公安部门要及时介入,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建立健全老年人法律援助体系,把老年人维权工作落到实

处。要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培育村级老年协会,使有自养能力的老人做到自我管理,对不能自理的老人和百岁老年人(可含90周岁以上)定期给予生活补贴。

(四)为养老营造社会环境

地方基层党的组织要经常性、规范性、有计划地开展敬老个人、家庭评比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环境。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不断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可由市、县财政分摊。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农村老年人社会救助制度。将老龄工作纳入县目标考核范围,加大财力投入,使老龄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开展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和健康质量,使老年人身心愉快地生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度过幸福的晚年。

(五)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

道德调控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软性约束机制,是借助于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的,它能够使人们为自己符合道德的行为而自豪,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耻,并及时纠正。家庭道德作为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提供了分辨家庭问题是非的客观标准。个人如果将其内化,它就成了支撑行为的内在需要。

(六)要加强舆论宣传

教育青年农民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农村中人们活动空间同村,时间同步,彼此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都很强。这就决定了社会舆论在村民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一般都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因此广泛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道德建设活动,如评选“好儿媳”、“文明家庭”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从而创造一个孝敬老人和谐舆论氛围。

(七)政府给予帮助

政府应对有老人的家庭实施倾斜政策,对承担养老责任的家庭给予经济补贴,这不仅是一种激励手段,更是履行国家职责的必然要求。首先,政府可以考虑根据农村老人的数目和年龄,在经济上提供一定的养老物质资助,尤其要注意那些有高龄老人的贫穷家庭。鉴于中国目前财政经费有限的现状,可以考虑用实物补助代替现金发放,如补助粮食、盐、油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此外,对赡养年迈父母的家庭,可给予优先使用社会服务设施的特权,如对其中低收入家庭,从经济上给予一定补贴,对其中高收入家庭,可减免一定的税收。凡与老人合住的家庭,住房面积可适当放宽,对家庭住房紧张的要优先优惠划拨住宅基地,使老人居有其屋。

篇6: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一、制约河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因素分析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经济发展因素是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人们对土地的思想观念、党的土地方针政策、国家的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等也是影响流转的重要因素。

(一) 经济发展因素仍然是制约河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础因素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因素仍然是制约河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因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农民稳定的非农收入高于农业收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快的一个直接动因。另一方面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土地流转需求旺盛,土地价值得以体现,进而成为稀缺资源而进入市场。所以,中央指出:“只有第二、三次产业发达,大多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地方,才有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河南省2010年统计公报显示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4.2:57.7:28.1。特别是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农民的非农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让农户积极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显然不太现实。

从第一产业的发展看,生产要素流转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目前其使用效率仍然较低。从总体上讲,河南省农产品虽然高产出,但由于目前土地的集约化经营还比较欠缺, 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不多,缺乏效益明显、可持续性强的特色产业的有力支撑。即使有种养能手想扩大经营规模,却因资金问题而退却。在广大农村很多现代化的机械无用武之地,严重阻碍了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加上化肥、农药以及机械劳动费用的支出都比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都导致了缺乏对土地流转的市场需求,影响了土地流转。由于农业收益比较低,投资回收周期比较长,农业开发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因此,业主对投资农业开发极为慎重,缺乏对土地流转的需求。如果能够达到有地不种地,有人想种地,想种又有地的程度,土地流转的市场也就形成了。

(二)河南农民的土地观念是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人们对土地的思想观念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虽然河南省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经济总量也比较大,但是河南省人口较多,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在人均方面还很落后。相对落后的经济,必然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

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出方农民来说,一方面,虽然目前农民就业已呈多元化趋势,农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在我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土地仍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农民仍然将其承包的土地作为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种顾虑,使得一些农户在无力耕种或耕种收益低下的情况下也不愿转出其农用地。另一方面,农民“不愿流出承包经营权”,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的心理普遍存在。有的农民对土地私有化心存幻想,认为承包期延长至30年,到时候国家政策变了土地就是自己的了,如果现在不争取承包土地将来会后悔莫及。一些农民暂时离开土地,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要土地。有的农民虽已长期在外务工经商,宁愿让自己的土地荒芜,也不愿把土地流转给别人。

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入方来说。一些经营大户或工商业主存在着“两怕”的思想观念:“一怕”农村土地政策不稳,不敢大胆投入,流入方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稳定性认识不是很清楚, 顾虑较多,担心土地政策的稳定性,缺乏长期投入的积极性。“二怕”农业生产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压力大,不敢大规模投入。农业是兼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特别在河南省农业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下,表现得尤为明显。市场风险对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的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在没有完善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下,土地的有偿流转就会因巨大的经营风险而难以推行,即使推行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于农村基层干部来说,有的干部不愿参与土地流转。他们对农地市场能否全面发挥作用,是应当控制还是应当完善仍有疑虑。有的干部不敢参与土地流转,把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与土地的合理流转对立起来,总怕突破国家政策界限,不敢大胆宣传创新。正是由于这些认识障碍,不少地方农地流转的范围仍然较小,市场发育进程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国家农地流转制度的发展。

(三) 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也是影响河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体制因素

我国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流转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村土地所有权缺陷导致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不力,影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虽然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规定:农村土地属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对于集体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土地所有权的行使和保护方式等问题上述法律没有作具体规定。因为“集体”这个概念不是法律上的“组织”,而是一个抽象的、没有法律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这样一个无法律人格、不能具体行使对土地有效监督和管理的集合群体作为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必然造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置。结果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常是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代为行使。这一法律上的缺陷为乡(镇)政府、村级“准政府”的侵权提供了便利,导致经营管理者成为所有权的代表,乡(镇)、村基层组织可以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做出土地流转决策,分享土地流转收益。实践中,农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时常受到来自村、乡(镇)基层组织的侵害。同时,村民委员会又承担着贯彻上级政府意图的任务。这样,为了地方政府的所谓政绩工程或其他领导意图,往往会对承包方的土地权利特别是流转权的行使强加干预。

其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性质不明导致该权利的保护受限,制约了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理论上,关于当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究竟是物权还是债权,学术界见仁见智。虽然现行物权法中规定了承包经营权,似乎终结了对承包经营权权属性质在理论上的探讨,但是《物权法》的这一规定并没有真正改变实践中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仍然是基于家庭承包合同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发包方与承包方共同约定的结果。农户基于这一契约所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便具有了债权的属性。目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也是债权性质的,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1999年7月8日起施行)第十四条规定:“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转让承包合同,转包或者互换承包经营标的物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转让、转包、互换行为无效”。《河南省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条例》(1994年1月2日施行)第十二条规定:“承包方的权利义务:……(三)在承包期内,经发包方同意,可以依法把自己承包的项目和权利、义务的部分或全部转包、转让给第三人,原合同仍然有效”。这种法律上的“非经同意不能做”的规定,极大地对抗了物权的基本属性。这一债权性质的规定为侵害农民承包经营权提供了方便,不少乡(镇)政府利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经营”等口号,否定家庭承包制。有的不尊重农民的意愿,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搞强制性的土地流转;有的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抑或作为突出决策者“政绩”的形象工程,损害农民利益。

其三,流转法律制度缺失,无法形成规范的流转市场。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动态过程,更是一种法律行为。它客观上要求以法的形式来规范土地产权的内容、界限、流转的程序以及流转过程中各方的权利义务。虽然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但对土地流转和流转土地的管理,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转让办法至今仍未出台,立法的滞后和现有法律的不完备导致土地流转的正常运行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法律保障和约束。我国现存的各种法律对于土地流转的对象、范围、期限、程序、方式等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目前很难形成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二、推动河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主导作用

河南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宝贵,而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强,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减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推进土地流转速度,现阶段的土地经营就必须做到既能保证农户的基本收入和消费支出,让他们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务工所得的收入和保障能替代土地对农民的价值。如前所述,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起着决定性作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凸现的土地的价值,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另一方面能促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幅度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只有非农经济发展到足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引导他们合理有序地进入城镇,成为城镇居民才能稳健和持续地推动土地流转。所以,在着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河南省城镇化步伐,逐步消除户籍障碍,打破城乡壁垒,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我国为此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户籍制度,扎实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打破城乡间相互分割的壁垒,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农村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持续有效流转。

(二)加强宣传、服务和监管,充分发挥政府和村民组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引导作用

农民是弱势群体,对政策的理解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农户统一思想,打消顾虑,引导农民搞好土地流转。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增强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识。着力消除或改变农民固有的土地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宣传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鼓励各规模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政府要做好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服务工作,创造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首先,加强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由于农地流转的程序比较复杂,急需建立农地流转市场信息、咨询、预测、评估等中介组织,使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其次,建立健全地价评估机制,制定农村土地估价指标体系,确立科学的评估方法,使农地估价有章可循。

政府同时也是市场的监管者。没有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市场最终只能是无序和混乱的,而政府干预过度,只能扭曲市场。所以政府应当加强宏观管理,健全农地流转市场运作的立法、执行,建立土地档案,加强地籍管理,建立合理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促进农地流转。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带普遍性和苗头性的问题,把住关口,加强审查。防止流转中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三)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制定一些适合河南实际的地方性法规,确保承包权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明晰土地产权,完善权能范围,加强法律保障,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消除所有权主体多元性问题。其次,要完善农户的承包权、稳定农户的土地使用权,丰富土地承包权的权能范围,赋予农户对土地享有排他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自由的处分权和转让权、独享的收益权,并通过延长土地承包年限来稳定农户的土地使用权。最后,运用法律对农户拥有的权能予以明确和保障,使农村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轨道。为了避免土地流转与集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垄断,避免官商资本对农民的排挤,杜绝强势资本的欺行霸市,有必要对进入主体的身份、进入方式与进入空间作出明确的界定,并建立相应的机制。

(四)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方式

探索与创新可能要打破一些传统的观念,但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探索与创新中必须坚持“三个不得”,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是农村土地流转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专业协会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实践股田制(以土地入股参与公司经营)、中长期转包土地银行储蓄制、土地证券化等土地流转方式。放宽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流转形式限制,除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形式流转外,还应允许以抵押、拍卖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FFX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系项目负责人】

篇7: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1.009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将持续存在并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共有留守家庭约7 000万户,涉及人口2.4亿,占全国总人口近20%。其中,农村留守家庭占全部留守家庭的77%,老人、妇女和儿童构成了留守家庭的主要成员,这些留守家庭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均不完整。[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农村留守老人约 5 000 万,约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50%;全国妇联数据显示,留守妇女的人数也超过了5 000万,约占20~59岁农村妇女总数的14%;而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更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农村0~17岁的留守儿童已达6 103万人,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约242万人。[2]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人数近655万,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10.73%。[3]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因家庭结构不完整、与父母联系较少、缺乏父母关爱保护等而带来的各方面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微观上讲,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从宏观上讲,关系到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国内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成为研究热点。现有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着手,一般涉及学习状况、思想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等方面。曹春华[4]将父母的缺席对儿童学习状况的影响归纳为学习环境变迁、学习过程缺乏监督、学习动机发生改变三个方面。潘璐等[5]对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国外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建议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不能简单化,不能以个案作为研究的立论标准,应该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赵越[6]从生活、学习、自理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家庭教育缺失等角度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以学校为主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为政府和社会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为准确了解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他们在教育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以促进政府、社会提早介入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关爱举措,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河南省周口市部分留守儿童为抽样调查对象,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状况、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一般情况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工作时间较长,其孩子在心理、生活、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会较多。同时,由于6~17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心智发育期,留守在家的这种生活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影响也较大。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将样本调查对象确定为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工作时间为6个月以上、且年龄在6~17岁的农村儿童。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访问临时监护人或留守儿童本人了解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生活状况、发展需求、社会关怀等有关情况。座谈法是通过与当地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了解相关部门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的工作情况、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个案研究法是通过与留守儿童本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生活学习的现状、心理状况等。样本调查地点选择在外出务工者较多的河南省周口市,选取1 000名小学一到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和相同数量的非留守儿童,采用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EPQ少年版)和自编农村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表(家庭监护类型: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家庭教育内容:儿童的生活、学习、品德方面;亲子沟通交流状况:倾听儿童的烦恼,儿童向监护人诉说,关注儿童情绪,满足儿童情感需要;家庭教养方式:讲道理、指责批评、打骂、迁就)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

1.生活情况

性别比和健康状况: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女孩占46.3%,94%的儿童身体状况良好。

监护人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的占53.7%,由父亲或母亲单方照顾的占32.7%,由临时人员收取一定费用代为照顾的占1%,无人照顾、独立生活的占1%,由亲戚、邻居等其他人照顾的占11.6%;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为主,其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的占48.3%,以在家务农为主要收入的占28.9%。

2.学习教育和行为状况

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喜欢学习的占481%,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占69.3%,厌恶学习的占7.9%。当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向自己的监护人寻求帮助的占8.5%,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的占比(21%);得不到帮助的占6.5%,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的占比(23%)。近半数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对其学习有不良影响,主要问题是学习缺乏监督、缺少关爱。在留守儿童中有2.6%的孩子目前处于辍学状态,基本上是在初、高中阶段。就行为状况来说,留守儿童行为表现欠佳,或多或少存在不良行为,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打架斗殴、小偷小摸、行窃等现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状况对比调查见表1。

3.心理需求情况

在被调查留守儿童中,性格内向和暴躁的占48%,经常与父母联系或是父母常轮流回家的留守儿童性格相对开朗,与亲戚和临时监护人在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性格相对内向。在被调查留守儿童中,有心事经常向父母诉说的占49.1%,愿意向老师或者同学诉说的只有1/3稍多一点。大多数被调查留守儿童对社会交往的态度比较低调,不爱交往甚至不交往的占54.24%。有271%的被调查留守儿童受到欺负或者伤害,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影响。访谈中发现,留守儿童最大的愿

望是希望父母回到自己身边,当被问到“是否想念父母”时,有94.3%的孩子回答想念,并且有75%的孩子希望由父母照料自己的生活。有近70%的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近50%的留守儿童从来没有或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深入的沟通,甚至还有20%的留守儿童从来都不愿意提及父母。教师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在教育过程中对留守儿童的辅导和监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表现出强烈的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意愿,希望教师能够对其进行关注;留守儿童最希望得到的关注内容并非学习方面,首先是“与你经常交流”(357%),其次是“对你非常信任”(265%),然后才是“对你的学习严格要求”(195%)和“对你非常公平”(18.5%)。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对河南省周口市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监护非常薄弱,学习成绩差

从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研究结果来看,尽管对监护类型有着不同划分,但多是在隔代监护、上代监护、自我监护这种监护类型上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划分方法都是基本趋于一致的[7]。不管监护类型如何划分,其结论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家庭结构不健全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一些问题。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相当多的孩子几个月或一岁左右就被父母托付给他人(主要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养,这使得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缺乏父母教育,正是这一问题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差、上进心缺乏、厌学心理严重等问题,而且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意识非常强烈,逆反心理也比较严重。

2.亲子沟通常年缺失,心理问题突出

在我们所调查的留守儿童中,常年没有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占50%以上,父母外出务工超过5年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6%、27%,父母每年只能在春节回家一次的占30%。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打电话,谈论的主要内容是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身体情况,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基本没有涉及。调研发现,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严重不足(见表2),以致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导致感情交流缺失、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缺失健全的情感关爱和正常的亲情沟通,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不能得到有效解答,在感情中遇到的障碍不能得到及时排除,在行为中出现的偏差不能得到及时引导和纠正,这样日积月累,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概率自然会大大增加。

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道德品行失范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素质都不高,农村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失调和弱化。祖辈一般只停留在关心孙辈生理上的需求,如衣食住用行等,教育的内容单调、浅显,缺乏道德教育。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一带,外出务工人员一般都是在春节时才回家,有的回家后对子女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容易使子女养成乱花钱、摆阔气的不良习气;有的奉行“不打不成才”的理念,回家后如果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或者经常在外惹事打架,就态度强硬,拳打脚踢。教育上操之过急或缓慢滞后,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这种极端且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不仅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阴影,甚至会使他们憎恨家长。同时,极少数留守儿童由于没有享受与同龄人对等时间的受教育过程,以及相应的生活待遇,久而久之,会被社会边缘化,他们长大后,会与社会格格不入、渐行渐远,甚至产生仇视家庭、社会的畸形心态。部分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说谎、打架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游戏厅,成为“问题儿童”。[8]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户籍制度,这正是我国实现社会转型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但是,应该由谁来承担这个成本和代价?当然不应该由众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来承担,而应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其中政府应承担主要的责任。诚然,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户籍制度很难在短期内得以消除,加之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绝非易事。但如果能建立由政府主导,家庭、学校、新闻媒体、农村社区和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则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物质、设施、师资条件、心理关爱和精神关怀等环境,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父母外出务工对他们身心发育和学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安心学习。[9]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努力。

1.宏观层面

应构建分类、分地域运行机制,着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一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着力打造拴心留人的本土企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从事非农产业,而不必长期离家打工,从而有时间给予儿童更多心灵上的安慰和教育上的关注。二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尽快实现居住证制度,加快“新市民”工程建设步伐,为城乡儿童提供同等教育机会。三是应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要结合户籍转移,系统建立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保障机制,确保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安居乐业。

应构建党委、政府统筹机制,全面建立关爱组织网络。要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列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议事日程,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奖励责任制,推动各个部门协调合作。一是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全员管理系统。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留守儿童数量并非准确数字,而是根据以往的统计和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数量的增长推断而来的。政府可以先建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全员管理系统,再以学校为单位,对在校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详细登记,逐级汇总后就可以对整个留守儿童状况有较为详尽的把握,并据此出台一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措施。二是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资,积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和各项激励机制的落实提供经费保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对其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与需求给予特别的关心与照顾。三是加强法律保护与法制工作建设。应该根据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法定监护人和受委托监护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使之具备可操作性。同时,应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减少对留守儿童的不法侵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降低其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概率。

2.中观层面

应构建基层社会的监管体系,发挥农村社区的监护和教育作用。留守儿童所赖以成长和生活的农村基层,现在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熟人社会,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农村文化,以及留守儿童亲属的引导和教育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因此,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是为留守儿童搭建活动和交流的平台。在农村社区应建立类似城市社区“四点半课堂”的活动场所,动员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参与其中,从生活、学习和思想等多个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引导,并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有益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放学后仍然有人管、有处去、有事做。二是创造条件利用网络实现亲子视频沟通。可以利用村部的电脑,组织留守儿童与其家长定期视频,以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尽可能地消除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分离焦虑而导致的性格、人格方面的障碍。同时应引导留守儿童的父母经常与学校、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掌握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应构建学校监管机制,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学校作为留守儿童长时间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如果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和心理疏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所缺乏的家庭温暖和亲情沟通。因此,在《关于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教育部就提出通过加大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加强对教师的遴选与培训等措施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与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举措来构建学校的监管机制。一是推行针对留守儿童的寄宿制学校。通过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实行学习生活统一管理,解决其监控缺失、自控力低、学业辅导空白,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寂寞感等诸多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避免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为留守儿童建立完备的档案系统。学校应该通过细致认真的调研走访建立起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档案中除了应该包括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外,还应该记载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并根据留守儿童的情况变化及时更新,使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能够在档案里得到真实的反映。通过完备的档案,学校和教师就可以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性格和心理为他们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崇拜感和依赖感,加之农村教师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为此,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有能力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心理、行为上的引导;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更好地促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3.微观层面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儿童的教育具有诸多天然的优势,家庭教育影响着儿童今后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留守儿童所处的特殊环境,使得家庭教育的这种优势几乎消失殆尽,父母的缺位也导致家庭结构不健全、亲情沟通不顺畅、监护职责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在多数留守儿童家庭中,祖辈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家庭教育主角,面对这种无奈的现实,如何发挥祖辈作为实际监护人的作用,实际监护人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祖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祖辈一旦成了全职代理家长,就不能只是疼爱孩子,也不能只是关心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在疼爱关心之中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二要讲究隔代教育的策略。祖辈们对留守儿童要注意宽严结合,一定要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要注意护放结合,不能为孩子包揽一切,要放手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要注意多陪伴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关爱,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祖辈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要注意增加孩子的伙伴交往,留守儿童总和老人在一起,心理状态容易过早成人化,因此应适当引导他们多与同龄伙伴交往,使其在与同伴交往中获得锻炼和成长。

三要不与留守儿童父母争夺感情。在衣食住行玩、吃喝拉撒睡的生活中建立的祖孙之情,当然会使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得到部分补偿。但是,亲子之情并不是祖孙之情可以完全替代的。所以祖辈在全职付出后不要贪功,不要在感情上贪恋孩子的爱,不要让孩子的感情完全转移到自己身上来,不要让留守儿童疏远与父母的亲情,特别是要化解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抱怨,促使父母尽可能多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四要帮留守儿童做好心理的过渡与衔接。在留守儿童与父母分开和送回的时候,过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祖辈一定要从生活上和心理上帮他们做好衔接,给留守儿童一个心理过渡期,使其在生活环境转换的过程中顺利地适应生活的变化。

五、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现象,有着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是中国复杂的“三农”问题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集中体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出现的问题,从短期看将对留守儿童自身和他们的家庭,以及社会秩序带来伤害,从长远来说必将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相互配合,建立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教育体系,也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关注和主动作为,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更需要党和政府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教育、就业、福利等制度问题,以及“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等。

[参考文献]

[1]荆楚网.《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发布1人户或2人户的微型家庭占四成[EB/OL].(2014-05-15)[2014-10-10].http://news.cnhubei.com/xw/gn/201405/t2926517.shtml.

[2]王培安,王海东,莫丽霞,等.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104-105.

[3]大河网.河南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张立勇将向“两会”提交相关议案[EB/OL].(2014-09-01)[2014-10-10].http://news.dahe.cn/2014/09-01/103422417.html.

[4]曹春华.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5):73.

[5]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

[6]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7]郭永刚.陕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8]杨文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城市夜景200字作文下一篇:班干部自荐信怎么写简单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