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设计师

2024-05-31

设计与设计师(精选十篇)

设计与设计师 篇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经常用到“设计”一词。那么, 究竟什么是“设计”呢?首先我们来看看设计的概念:

“设计 (design的语源来自于拉丁语dexignare, 含有做记号的意思) 是指把人脑中的想象构思, 形象地表现为具体状态。”

设计是指“通过分析、创造与综合达到某种特定功能系统的一种活动过程。

“设计”一词被认为是英文“design”的意译。今天, “design”在技术美学、设计美学范畴内使用时, 被赋予更为广泛的内涵。我们认为“design”是一种实践的形态, 一种文化的形态, “design”已经成为通用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学核心概念和主要研究对象, 成为造型艺术门类的重要的文化创造行为及其产品的代名词。

接下来看看对设计的不同见解:

设计需要在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诸多要素之后, 对所呈现的一种非比寻常的个性化视觉形式进行思考。设计首当其冲的问题在于如何运用设计智慧去创造一种附加的价值和视觉的形式惊奇。——英国著名设计师艾仑·弗莱彻

设计就是创新。如果缺少发明, 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 产品就失去生命。——刘东利 (香港)

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武藏野 (日本)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林衍堂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

设计就是为了促销。——雷蒙德·罗维 (美)

设计的目的是人, 而不是产品。——纳吉所

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 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 而是设法改变它。——亚瑟·普洛斯 (ICSID前主席)

美国毛霍里·纳吉和托马斯·玛尔德纳德等主张:“设计不是东西表面的装饰, 而是在某一种目的的基础上综合社会、人类、经济、技术、艺术、心理、生理等要素, 并按照工业生产的轨迹计划产品的技术。”

我认为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 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而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 它可以是改良性的, 也可以是创造性的。但无论如何, 只有新颖的设计, 才会在大浪淘沙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归根结底, 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 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 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 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

再次从设计的分类上看:设计, 广义指一切造型活动的计划, 狭义专指图案装饰。合理性、经济性、审美性和独创性是其基本要求和特点。19世纪的设计, 只是对美术工艺品或其他大量产品的外表附加装饰。因此当时的设计师就是装饰图案家或者纹样创作者。20世纪后, 设计的焦点转移到产品的功能、构造、加工技术等综合计划方面, 并加强了与机械量产相结合的意识, 于是就再难用图案一词来表示。

“设计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一个部门, 它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艺术和科学都是综合概念, 设计不可能同时具有两者的全部功能。所谓‘介于两者之间’, 是指它与科学和艺术都有‘既是又不是’的关系, 而自成为一个新的‘种类’。”

从不同角度对设计进行分类, 有以近代机械量产为前提的广义的工业设计;有以手工艺为主精心制作的工艺美术设计;有以社会公用为对象的轻工业设计及家庭生活或个人生活范围内的家庭设计;有公共用品设计和个人用品设计等等。再者, 着眼于设计的对象和材料、加工技术等, 则有:室内设计、家具设计、车辆设计、广告设计、纺织品设计、木工设计、陶瓷设计、玻璃设计等。在21世纪的今天, “设计”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 (室内) 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和“都市设计”的概念已为人们所熟悉。

设计一词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包含了意匠、图案、设计图、构思方案、计划、企划等众多的内容。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造物型体, 它们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快捷而方便, 这些造型物体大多数都是通过人类的设计创造完成的。“用”和“美”是人们的自然愿望, 有了这种愿望才产生了设计的意识, 这种意识的形成, 在实际过程中, 促成了设计的实践。这种意识行为的产物, 就是设计出来的产品。所以设计就是为满足用的机能性和美的感性需要而展开的劳动行为, 它是“用”的意识“美”的意识融为一体的产物, 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表达某种效果进行的计划、设想、构思、设计实施的创造性立体思维及实际行为的过程。追求“用”的机能性需要的是科学的理性, 而求“美”的感性心理则是崇尚艺术的意识。

二、设计与艺术内涵与关系

设计是满足人们生活物质需要是第一原则, 但不能认为这是唯一的原则, 除此之外, 极为重要的还有经济原则、科技原则、信息原则、艺术原则。那么设计在艺术中应占什么位置, 或者说设计中有多少艺术的成分, 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设计与艺术是有区别的。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 艺术的美是纯粹的美, 不需要考虑经济性与机能性, 设计美与艺术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物质’, 因此必须受用的限制。

“一般为了有效达到一定的生活目的, 通过加工, 形成某些材料, 生产出客观成果或作为活动的‘技术’, 统称为艺术, 今天仍然广泛用于这个意思。”

谈到艺术与设计, 我们不得不提到包豪斯。弗兰克·惠特福德在《包豪斯》一书前言中写道:“在眼下的这个时代里, 还是会有人不断地问起那些包豪斯当年曾经提出过的问题——进行艺术与工艺的教育时,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优秀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建筑对于生活在里面的人们会造成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同时, 这些问题像以往一样, 迫切地需要得到解答。”格罗皮乌斯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 美术与工艺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 而是同一个对象的两种不同分类。艺术家比较注重艺术理论, 容易接受新思维, 他们教育学生, 一定能胜过旧式工匠。这类艺术家可以向学生强调并解释一切艺术活动的共通要素, 让学生了解到美学的基础。

包豪斯的出现, 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 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随社会进步, 不断更新观念, 积极创立新思维。

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 帮助学生创造出新的设计语言。

艺术学或美术学的分类, 都把设计 (Design) 列为一类, 与之并列的有“装饰美术” (或称工业美术、工业艺术) 等。各国的分类方法并不完全一致, 但把设计看成是一种艺术或美术, 则没有多少差别。

“工艺之美不同于一般艺术之美, 犹如工艺美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一般艺术一样, 一般艺术它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发展面貌, 表现生活的追求和理想, 起精神的教育、鼓舞作用。而工艺美术本身是一种生活或生活的一部分, 工艺美术本身就是镜子, 它创造和丰富生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艺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和尺度。工艺之美是在生活中被人接受和感受的。它的生活性使这种美不外在于生活而外在于人, 而与生活一致与人的需要一致, 是需要与满足的和谐之美。一般艺术的美具有一种居高之势, 需要人的朝拜才能领略和欣赏, 是高于生活的东西。而工艺之美就在你身边, 就在你手上, 随时随地、处处可见。生活中的这些美在你的参与中, 在你的合作中。在你感到物之可手、物之可爱时, 工艺之美已与你同在, 已化入你的心灵。设计之美是生活的美, 在生活的过程中, 在生命的旅程中, 在生活的世界与你终身相随。”

三、结语

设计是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 它在艺术与技术、再现与表现、实用和审美之间独树一帜。也就是说, 设计具有不可否认的艺术性, 但又与有用性不可分离, 是艺术中特殊的一类。正因为如此, 它的美就不同于艺术美, 也不同于自然美。

参考文献

[1]戚昌滋.现代设计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

[3]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内涵与外沿 篇2

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内涵与外沿

设计将成为一种文化,而文化将成为设计之魂.人类的一切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于创意设计,而不再是惰性的、随意的、粗糙的杂乱无章的.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被不断设计着的.文化氛围中,甚至达到离开设计便无法生存的地步…….

作 者:陈雪清 CHEN Xue-qing 作者单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福建,福州,350012刊 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COMMERCIAL COLLEGE年,卷(期):“”(1)分类号:G05关键词:设计 设计文化 设计情调

设计师沙龙:设计与配饰 篇3

家居配饰可起到画龙点睛的室内效果,增进生活环境的性格品位和艺术情感,与此同时,风潮挺进的配饰设计还带动着配饰陈设品的原始价值,渗透出陶冶隋操、怡情遣兴的性情玩味。

本期沙龙,随着2011年的最后一抹亮色,共同营造家的独特,装饰爱

尚家:请探讨一下各自对“配饰设计”的理解?

李红磊:配饰设计的发展年限久远、设计范围宽泛。从原始的绿植摆放、雕塑的随意搭配到如今的“配饰讲究”,无不体现出其发展脉络的覆盖率与时代特征。透过时代视觉的窥察,室内配饰设计的发展既对设计水平提出要求,又强调传统民俗文化的适时渗入,以满足现今“美观与庇佑”并行的客户需求。

冯兰雪:面对客户,满足其需求最为重要。好的设计师应把客户当成朋友、家人,理解其心情、喜好,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配饰设计。打个比方,装修、配饰如同一个人的化妆与着装,需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脸型、肤色、气质进行对应的牧容设计。

商振字(BlIly):上海、香港等大城市设计圈,除了基本设计手法更新较快,高品质艺术品的储存、推广同样盛行。面对一部分超高端客户,设计师自身储存的配饰陈设品更具推荐性。面对济南的配饰设计,配饰艺术品的文化延续值得关注,相对来说济南本地艺术文化存在断层。此种断层对配饰设计的发展有着无形阻碍,造成艺术文化沙漠地带的出现。

于丽:在整个空间配饰设计领域,理论概念只是基础一上乘的配饰设计应该追求出彩的配饰效应。设计领域有句常用形容,即“把你的房子整个调过来”——分析出来便是“能吊起来的东西都属于配饰”。济南市场多处于基础装修,当这种理念(吊起来的东西都属于配饰)遇到济南客户群时,仍需设计师对客户进行深入带领与分析。

商洁:配饰设计在房屋设计中不可或缺,即在硬装基础外最赋情感的设计部分,尤其女h生设计师会体现出更多的感性色彩。

赵珉:专门攻占配饰设计的设计师更像一位细致的裁缝。不过能否做出一件华美外衣,不能单纯依赖裁缝个人,而是仰赖团队合作。细化而论,包括设计师的内部团队的创作水平、公司的运营模式、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以及客户需求。另外,纵观中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因素,配饰设计在具体设计体现标准上相对涣散,不存在统一标准。

赵玉鹏:配饰设计中除了设计理念创新,配饰陈设品的创新同样不可或缺。以灯饰为例,早期灯具只起到照明作用,

相比而言现今客户已逐步注重灯饰在室内空间中的配饰品位。此外,“和谐”概念在灯饰配饰上同样有所渗透,目的是为避免房屋搭配全局不被灯饰装饰完全夺取,即室内格局在保留各自特征基础上,讲究总体纵览的统一美感。

尚家:请对客户在配饰设计过程中常现误区进行总结?

于丽:空间配饰基本为两种熟属性:~为功能性、二为观赏性。受整体经济、人文环境影响,济南市场客户更注重配饰的功能性,此现象对市场上的配饰陈设品提出了要求。同时,在室内配饰的设计理念方面,客户的常规误区与设计师的引导范围形成一组矛盾,并存有无法控制性。总体来说,设计师应尽量对客户进行相关的审美引导。

商洁:配饰设计的呈现方式同为两种:一是样板问武配饰,此样式单纯为追求展示效果;一是居家生活式配饰设计。样板问式配饰设计华丽、具有视觉冲击力,开发商通过夸张的样板问配饰效果影响客户的享受心理,进而提升销信利益。另一种呈现方式足居家生活式配饰设计,特点是并非特别华丽但功能性齐全适合生活,且细节之处散发出客户自身的“设计故事”。

商振字:为避免客户出现配饰误区,第一要索足寻找业内人士帮助自己,同时客户应该对其有充分信任感。设计师面对强势客户时,需要采用具有权威及说服力的技巧。针对济南本地高端客户常现的低级配饰误区,设计师需承担起引导高端客户群体的责任,因为高端客户从一定角度讲是更有机会走出济南、展示济南的群体。

冯兰雪:分析误区原因:除客户群自身的审美力不同,济南本地设计师的自身问题也值得探讨。与上海、深圳具有坚阎设计手法、超前设计理念、同时拥有良好配饰供货渠道的设计师相比,济南本地较多设计师的竞争力明显不足。设计师为超高端客户群体开拓配饰陈设品资源渠道相当重要,此外,为呈现较好的配饰设计效果,设计师的专业知识与客户内在思想的良好搭配不容忽视。

李红磊:客户认知层面是问题的关键。部分客户可以较好地遵照设计师建议和设计图纸对配饰设计进行后期实施,但大部分客户已远远抛离专业性建议。根源是客户对配饰设计、对设计师行业缺乏清晰的认知。解决客户的认知错误,少不了设计师自身的工作和负责态度。客户方面更需要提升自身对设计师建议的信任度,尽爨避免出现花钱无用论的出现。

赵珉:相比很多高端客户出现的配饰误区,普通大众的室内配饰设计是另外一个关注点。大众群体相比高端客户追求欣赏属比而言,更多趋向使用功能。但配饰设计仍以修饰美化属性为主,在实用功能基础上提升其观赏性,激发日常配饰陈设品的双重功能值得探讨。

尚家:国内配饰设计现状与其他国家室内配饰理念的区别在哪儿?

赵玉鹏:以灯饰为例,在室内配饰陈没品的商业运作上,首要关注的是出口转内销的变化,另外,较多进口灯饰的国内销信状况同样存在蓿较大改变。相对来说,中围民俗文化的作用是该销售形式转变的主因,一锦在中国南方城市风廓的灯饰走进北方市场会滞销。分析原因,完全取决于南北方的文化差异。文化概念互不棚容,使得外来配饰陈设品存在很长时间的市场培养期。

李红磊:国内外不同的设计文化差异,造成不同的客户群体对设计作品的接受思维。一个开放的接受思维和一个相对保守的接受思维,会让同一件配饰作品拥有完全相反的市场现状。此外,无论是室内没计还是房屋基础装修,纯正风格的体现足建立在文化大环境的背后。

冯兰雪:国内外的主要区别应该是意识上的。首先是国外全民生活领域的动手意识较强,相比之下国内民众动手意识较为欠缺,家庭设计领域更是完全依赖设计公司。追寻中国设计师的成长环境,大多也是在动手意识薄弱的环境下长大,这使得中国设讨叫币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样并非上乘。

商振宇:我是学材料方面的。在国外生活的时候干过较多工作,很多工作在国内基本属于工地小工干的活儿,虽然很累,但对自身创造力和整体驾驭水平的提升有更切实的体验。分析原因,首先跟国民相对保守的传承文化有关,同时现今社会教育体制对孩子动手意识的培养也存在较大限制。

于丽:说起国内外配饰设计的区别和动手能力差异,我想起自己曾经做过一盏灯,虽然做得很简易,但享受整个过程。同时,当一个人动手布展自己的室内空间时,必定能在动手的过程中放进自己的心

思和态度。

商洁:起初我们的动手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我们都被扼杀了。大环境不允许整天做手工,家长和大众同样认为日常手工训练是不务正业的表现。由此看到,国内设计领域的探寻方向应该跟进动手意识的培养。

赵珉:中西方差异由各种原因造成。中国生活方式相对倾向缓和、内敛,面对西方超前、理性、自内散发的设计理念时,中国民众及设计师要避免盲目仿造,采用欣赏的对外状态补充国内的设计空白。目前国内的家庭配饰设计仍以实用性为主,在设计理念中应多追求个性品味与审美力度的提升。

《“老房”改造》

尚家:如伺通过室内配饰的设计手法使得“老房换新颜”?

李红磊:老房子基本上构筑年限较长,室内空间桕对较小,同时根据老房子原始配备设施基础,水电线路及采光方面投资桕对较大。此外,为达到室内空间扩张变大的视角效果,还需要通过细心构造的的配饰手法去修饰空间立体感。可采用多镜面,去映衬空间感;或用简约现代的家具、沙发使得老房子的空间有扩充感,同时减少老房子的固有厚重感;最后要考虑到功能实用性的配置。

冯兰雪:老房子多是砖房,需在尊重原来老房子属性基础上,进行专属改造。同时要根据后期居住人群的生活状态和需求入手,为后期入住人群的生活质最提供方便。

赵珉:老房改造一般遵循轻装修重装饰的设—讨规律,同时老房案例的思考范围相对宽泛。所以针对老房子改造,首要确定的是房屋改造后的使用取向:是生活居住还是职业定位,根据后期用途进行不同的色彩搭配。

商洁:老房改造一般分为老建筑后期维修与打造新型风格两种类型,此外便是大众居住的旧房改造。前者强调浓厚的文化氛围,后者强调实用功能的齐全。面时二手房内部装修,主要聚焦在软装的配饰、沙发、灯饰、窗帘以及镜面的运用上,处理好细节问题之后新颖的效果会随之出现。

于丽:老房改造案例贴近百姓生活的当数旧房改造,而且参与旧房改造翻新工程足设计师与百姓之间更为亲密的民生行动。除了基本的设计技巧,居住群体的内心想法需首先考虑,同时居住群体的消费能力也不能忽略。面对老房改造,功能满足是不可或缺的,以前房子的水电线路以及卫生问、厨房等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赵玉鹏:限于老房子的自身特征,早期老房子的灯了蒯堤以照明为主,但近年的变化是:老房的灯饰设训馀保证基本照明外,装饰效果已成为主流。灯饰商家在灯饰产品的设计和销售选择上更加倾向照明与裟饰功雒双重兼顾的产品。另外,考虑到老房子客户群体的现实状况,在灯饰价值上又要求敞到经济适用,这也是灯饰展的新挑战。

商振宇:提到老房改造,不得不提老建筑保护。面对老建筑流失问题,设计师也要尽到挽留保护老建筑设计的责任。

真情对话

李红磊——创作

看到“创作”,想到一个对应词——“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延续故事的过程就是生活本身。故事的属性干变万化无以恒定,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房子问题是每—个中国人无法逃避的生活故事,假如设计师缺少创作的欲望,房子里的人生故事必定缺少应有的美丽。大多数客户一生只能拥有一套房子,客户对自己的房子拥有太多复杂的感情,作为设训币要担起自己肩上的担子,通过创作的能力去丰满客户的故事。

冯兰雪——生活

当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很多生活的画面在脑海中流转。如果跟设计挂上钩,即是设计师所做的工作一定要走进百姓生活,通过自己的手给客户做出相应的设计。在配饰设计的理念上,就个人而言更看重居家生活实用功能属性的体现,华而不实的设计最终是虚晃的。“生活”这个词让我想到,设计师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来源于生活,并深入到生活。

商振字——现实

我是那种一个月30天有十七八天生活在飞机E的人。看到这个词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从现实到梦想——假如让我重新理解“现实与梦想”,我认为接地气儿的梦想是最现实最可行的梦想。大多数人面对现实其实都一样的,就是更加看重自己的事业发展、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等。无论设计师还是客户自身,现实就是——大家都需要花钱谋生存。

于丽——情调

这个词相对缥缈,但这情调不论是设计家装还是生活本身都不可或缺。设计领域里可以利用灯光聚焦的不同进行各种情调设置,同样,在生活里的灯光依旧如此。情调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一样的,各自都有自己的感受,需要每个人去体验。

商洁—温馨

看到“温馨”的时候,想到更多的一个字是“爱”,家庭拥有温馨的前提便是家里必须要有爱。设计师的责任便是通过设计手法把家庭的温馨感塑造出来,不论是一个大环境还是一个小空间,温馨之中的爱是不能缺失的。有爱存在的设计才能走进客户的心,才能让住在家里的人更好地享受生活的舒适。

赵珉——(空白)

设计师与设计管理 篇4

关键词:设计管理,设计管理现状,设计师与设计管理

1 关于设计管理

1.1 设计管理的产生

设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是由于市场经济的高度竞争而产生的, 最早是出现于工业设计行业中。在产业革命时期, 管理学应运而生, 到了20世纪60年代, 管理学逐渐趋于成熟, 各种的管理模式和相关的理论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并逐渐被社会所认同, 尤其十分适应于自由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与此同时, 设计管理的概念开始慢慢形成。

1.2 设计管理的概念

1966年英国设计师迈克尔·法 (Michael Farr) 在其著作《设计管理》 (Design Management, DM) 中这样定义设计管理:“设计管理是界定设计的问题, 寻找合适的设计师, 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这是设计管理的第一个定义, 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上提出的, 指对具体设计工作的管理。他主要是侧重于设计的导向而非管理的导向。

设计管理,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它可以是对设计进行管理, 也可以是对管理进行设计;可以是对产品的具体设计工作进行管理, 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迈克尔·法 (Michael Farr) 所提出的概念, 同时也可以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经营角度对设计进行的管理。

1.3 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设计管理既然称之为管理首先肯定是对企业各部门和各种资源的整体管理, 它的出发点是提高设计开发的效率, 使所设计出来的产品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并占有目标市场。“管理是一种实践, 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管理本身就是研究如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 协调设计所需的资源和信息, 并对一系列设计策略和设计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 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从而达到企业的目的, 创造出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产品。

在设计的过程中, 由于设计师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不可能完全照顾到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 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企业的完整信息。同时, 企业管理者对于设计也有可能是完全陌生的。怎么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使设计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与企业管理者达到最好的沟通, 并使设计师对产品设计、企业理念与市场需求达到完美的结合, 这就需要设计管理的出现, 来保持设计与管理间的相互协调。例如ONLY设计总监提到, 企业内部有相当完善的ERP系统, 可以随时提供产品销售的各种信息, 但是设计师们往往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的不完善而不能及时地得到这些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设计。所以, ONLY在公司内部就给设计师配备了相关的人员来帮助他们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从而设计出更加贴合市场的产品。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多种多样的, 也是随时变化的, 想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就必须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信息, 并作出适当的决策。设计管理所要做到的就是更快、更准确地将企业的决策等各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传达给设计师。要使企业拥有长久的竞争力, 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就要求设计的不断创新和改革, 我们之前也说到过, 没有创新的设计不能被称之为设计。这需要整合企业各个部门的资源, 制定合理的管理战略, 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因而就更加需要设计管理。

2 我国现在服装企业设计管理现状

2.1 我国的设计管理现状

我国最先接触设计管理的也是工业设计领域。设计管理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海尔、上海家化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已经参与到设计管理的研究和运用领域, 也有多所高校开始将设计管理纳入到课程的设置之中。但是, 从我国企业内部来看, 大多数的企业对于设计还不够重视, 或者了解到设计的重要性但是企业本身还没有以设计来推动企业。

2.2 我国服装企业设计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服装行业逐渐呈现出繁荣的现象, 成为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之一。服装企业对创新研发的重视不够, 绝大多数都是以利润为中心, 缺少对品牌的长期规划。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调查, 服装企业平均用于研发的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22.5%。如此少的投入, 必然不能负担太多的设计人员和研发人员, 自主设计的能力十分低下。很多的甚至不需要设计师, 只是对国外的版型进行抄袭就可以取得自己所需的利益。许多大规模的服装企业, 实际上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 但是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

进入WTO后, 我国的服装行业开始以国际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系列问题, 逐渐明白品牌的附加值要多于加工的利益所得。经过全球经济危机的洗礼, 更加加剧了这一现象, 更多的加工企业因没有足够的加工订单而倒闭, 这些加工型企业已经不能单单靠加工来取得很高的利润。残酷的现实更是催促着国内的企业组建自己的品牌, 以得到更高的利润。于是, 很多企业开始注重品牌的建设, 但是很多企业由于在设计过程中缺少管理, 没有将公司内部各种资源进行良好的整合, 在品牌道路上走得并不顺利。这就更加要求设计管理的加强。

3 设计师与设计管理

3.1 设计师的选择

不同的设计师意味着不同的设计结果, 他们的设计决定于自身的文化积淀和对企业要求的个人理解。企业的选择必然首先来自对设计师的选择, 在选择设计师的同时, 就已经选择了设计的最终结果。因此, 设计师的选择就成为了设计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合适的设计师应该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也就是说, 设计师对企业的文化应该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知。从产品设计实现角度来讲, 设计师对材料、工艺的偏好也可以成为被选择的一个依据。

3.2 “以人为本”的设计管理

在迈克尔·法 (Michael Farr) 给出的设计管理的概念中, 他主要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而言的, 主要是针对设计的管理。设计产品要通过市场的选择, 通过顾客的选择, 产品最终是要服务于人, 所以说设计要首先“以人为本”, 设计是由设计师完成的, 因此对设计进行管理, 也要“以人为本”, 也就是说要着眼于对设计师的管理。人是任何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了生产、经营的首要因素, 然而只有人才能具有知识并使用知识。因此, 人本管理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同时也成为了设计管理的核心内容。对服装企业来说, 服装设计师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他也就无疑成为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设计师的管理就是要使得设计团队里的每个设计师都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使得他们之间的协调关系达到最佳, 同时还要处理好管理者与整个设计师团队的关系, 使整个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最好的整合, 在既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预期的生产目标。就设计师来说, 设计的过程存在着独立意识, 设计是设计师创造行为的过程, 而且设计的物化实现是一个与许多环节发生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 设计师必然要与市场、管理、工程、营销等各部门相互合作、彼此互动才能更有效地完成设计目标, 只有这样设计才能使之最终得以实现其价值。设计管理从某种层面上来说, 设计和管理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关系, 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包括管理, 只是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 设计与管理在工作的范围和思考问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设计师的工作中心主要偏重于感性的设计创意, 而管理者则带有理性的色彩, 是项目的决定者和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的执行者, 他更注重的是实现某一个设计目标而采取的较为理性的工作步骤与系统规划。

3.3 保证有效的沟通方式

作为企业核心资源的设计师, 在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整个设计活动中, 设计师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因素, 但是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 而是受到市场需求、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及产品的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最终是为顾客服务的,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有自己产品的特定顾客群体, 市场是产品的最终检验者, 设计师的产品能不能被市场所接受, 是设计师能否生存的决定因素。设计师必须通过与市场的沟通来熟悉市场、了解市场, 并在产品投放市场后能够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只有这样, 设计师所设计出的产品才能跟市场最为贴合, 满足顾客的需求, 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益。

在设计管理中, 要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能与相关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 先要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 采取有效的沟通方法, 从而帮助解决因为沟通不足而引发的产品设计缺陷, 甚至最后造成库存的积压。有效的沟通能够实现设计效能最大化, 只有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 实现在设计管理中各个对象之间的有效沟通, 才能使设计师的力量和价值充分发挥, 设计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 使企业取得最大的利益。

3.4 对管理者的要求

首先, 要信任、尊重、关心设计师。信任是根本,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没有人愿意为不信任自己的老板工作。只有受到尊重被认可的设计师, 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到极致。

其次, 要善于激励设计师。管理者应该激发设计师的工作动机, 让设计师主动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使设计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成就感。有的公司会把销售前几名的款式公开贴出用以激励设计师, 但是也有公司把所有排名都贴出, 这样不但不能激励设计师, 反而造成设计师产生巨大的压力, 不利于工作。

最后, 接受设计师的错误。设计师犯错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责备, 要使设计师接受自己的错误, 并找到错误的原因, 避免重复的犯错, 这样, 设计师才能在一个个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取得进步。

4 结 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设计自身的进步, 设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 并成为企业竞争必不可少的条件, 它的发展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作为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资源——设计师的管理, 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 已经成为设计管理中的核心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国余.设计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2]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篇5

叶 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10018

工业设计作为一间既具有综合性,又带有边缘性的学科是产业革命,特别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对自我、对环境的不断认识,对工业产品提出不断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广义地讲,工业设计是以工业生产为前提的造物计划。以区别于以手工业和生产为前提的设计。工业设计的学科包含工学、经济学、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的系统工程,是现代科技和人类文化综合发展的产物。国际工业设计评论会(LCSLD)给“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通过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机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直到装饰以新的品质,这就叫工业设计。”而国际工业设计学会理事会的定义是“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旨在确定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虽然外形质量也包括外形特征,但主要是指同时考虑生产者和使用者利益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这种关系把一个系统转变为均衡的整体。”这两个定义除语义上的差异外,均说明工业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的造型计划。这个外形不是一般的艺术形态,是与内在质量相吻合,使生产者与使用者同时得到满足的形。这应该是工业设计的狭义解释。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工业设计,是指在产品开发计划中“产品造型设计”这一部分工作。它和产品技术设计的区别是:产品技术主要处理“物与物”的关系。以机构产品为例,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去解决产品内部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产品的实用机能。而产品造型设计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关系。造型设计突出了“人”这个中心。出发点是人的需求,归宿则是人的需求满足。

工业造型设计的具体工作:1,改进设计:将设计上深入研究的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一个产品往往只经历一次创造性开发,但必然会经历多次甚至无数次的改进性开发。所以,改进性设计是工业设计师的主要的工作。2,样式设计:根据不同的消费层次、风俗习惯、审美要求等因素,在不改变产品内部基本技术的前提下进行外形设计。产品的附加值也都体现在样式设计中。3,开发设计: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以及人类潜在的消费需求设计新产品,此项工作具有开拓性,一般要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消费心理的研究,进行开发性设计。

“工业设计”的专业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国外引进的?通过这二十多年来的发展,现在在中国大陆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工业设计专业,每年有二千多个工业设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另一方面,国内的企业界尤其是消费电子类行业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吸纳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在逐年提高。

由于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最初是由高校学者留学国外,把国外工业设计成熟理论引入国内教育界的,而当时的国内消费品制造业还处于“起步”、“模仿”阶段,工业设计还远远未在制造业中得到实践。因此,在我国工业设计不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需求发展的,是在“超经济”的状态中发展起来的,而工业设计恰恰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实践的检验,在课堂上单纯理论的阐述难免会出现偏颇。问题之一:把工业设计的范畴作无所不能的泛化。没有把工业设计作为一个子系统纳入企业整个产品开发系统中,主观地泛化概念只能带来理解和实践上的混乱。

问题之二:一谈到工业设计就说是“创造性”的工作。其实,各行各业都需要创造性的工作,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工程创新。“创造性”的要求应该全方位的,而不是唯独设计是创造性的工作。事实上,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设计都具有“创造性”的属性,“模仿”的属性还是占大多数。产品设计是限制下的创新,现实中绝对没有不受任何约束的“开发设计”,不着边际的设计幻想只是感性的泡沫,企业所需要的是能够在技术条件、工艺水准、资金成本和适当价格规范下最大程度发挥设计师创造力的真实产品。

理论上的误导和概念的泛化,在实践中就会造成混乱: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分到企业中,以“精英”的姿态光临企业,并没有独当一面的“创造性”的开发工作,因而在思想上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落,在具体设计工作中,也不知道与工程技术、销售人员进行沟通,而沉浸在主观的艺术设计的幻想

之中。最后的结果是:管理人员觉得设计人员不太好管理,设计人员觉得企业对设计太不重视,这时除了离开企业就没有其他选择了。

上述情况的出现与我们现有的设计教育是有关的,工业设计人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虽然在产品创新中工业设计师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却不是唯一的。离开了高水平的工程设计配合、到位的资金投入、精致的生产摸具制造、严格的质量管理、创造性的销售推广和周到的售后服务,自己将一事无成。

实际上,工业设计师在整个产品开发系统中主要工作是负责与用户有关方面的设计:产品的功能界面——产品怎样使用;外观——产品看上去、听起来、摸起来、闻起来的感受。

1,产品的功能界面——人机交互的设计

◇方便使用——使用方便对于那些诸如复印机之类的频繁使用的产品和灭火器等不经常使

用的产品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产品具有多种特性,并且有多种操作模式,那么使用方便就更

重要了。为此,工业设计人员必须保证产品的特征能够有效地反映它们的功能。

方便维修——假如产品需要经常维护和修理,那么便于维护就显得很关键。例如,打印机

或复印机的用户揭示维修的步骤也是很重要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可取的方案是减少

维修的需要。

产品的用户界面——通常,产品的用户界面越多,产品的开发设计越依赖于工业设计。例

如,门的把手显然只需要一个用户界面,而手提电脑就需要较多的用户界面,工业设计人员对

此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每个界面可能要求不同的设计方法和额外的研制。

用户界面的新颖性——已有的设计中用户界面肯定需要不断的改进,比如,新一代台式计

算机鼠标的按钮,这种改进比较简单。但更加新颖的用户界面可能就需要进一步的研制和可行

性研究,就象第一代苹果笔记本电脑的内置式鼠标跟踪球。

安全性——所有的产品多要考虑其安全性。对于某些产品来说,安全因素可能是开发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例如,在儿童玩具的设计中,对安全因素的考虑肯定要大大超出一只新型鼠标在这方面的考虑。◇ ◇ ◇ ◇

2,产品的外观设计

◇ 产品的差别化——具有稳定市场的和成熟技术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业设计来创造美观的外形和产品的差异。相反,象计算机硬盘驱动器这样的有其自身的技术决定其差别性的产品

很少依赖工业设计。

产品的形象——用户对产品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外观。对于用户有吸引力的产品往

往有着美观的造型和式样,并给拥有者带来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同样,看起来粗糙、保守的产

品是不会吸引用户的。当造型、式样和用户的感受对于产品很重要的时候,工业设计就对产品

最终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好设计的激励作用——一个具有美观外形的产品常常会在设计和制造人员心目中产生一种“集

体荣誉感”。而集体荣誉感间有助于激励和凝聚每一个开发人员。初步的工业设计往往能给项

目组提供一个最终产品的具体的可视形象。◇ ◇

3,投资工业设计的效益和成本

制造商最想知道,在开发新产品的商业运作中,应该在工业设计上化多少成本。也许很难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但可以从费用——效益的分析中得出一些结论。

工业设计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制作费用和时间成本:

◇直接费用是指工业设计服务的开销。其中包括在该产品设计开发项目中设计人员参与的人数、所需时间、制作模型的数量、材料费用和相关开支。以2000年美国的设计市场为例:工业设计咨询服务费是每小时75-150美元。如果是一个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服务费在75,000美元至250,000美元之间。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服务的成本大致相当。

◇制作费用是设计过程中所需的耗材及加工制作费。其中包括概念模型、工作样机、色彩计划等方面的成本。当然,各个阶段模型制作的数量和修改次数均会增加制作成本,然而,在这个阶段的反复推敲往往为今后的批量生产中的最终降低制造成本打下基础。

◇时间成本是指延迟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所造成的商业后果。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善一个产品,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所以,应设计时间过长而耽误了市场的最佳进入时间,这是工业设计的风险之一。

工业设计是通过具有独特的产品造型及良好的人机界面,来达到增加用户满意度、强化品牌形象和产品的差异性的效应。而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工业设计的产品来说,经过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甚至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作过题为市场竞争中设计对产品成功影响的研究,该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很难作精确的定量分析,但研究人员还是发现产品的美学价值与销售价格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而与制造成本之间并无相关性。研究表明,工业产品在外观设计上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美元的收益。这表明即使工业设计只能给用户带来1美元的感性价值,制造商的回报还是相当可观的。(资料来源:Karl T.Ulrich,Steven

D.Eppinger: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D)

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表明,工业设计的投资的确能产生积极的回报。这项研究跟踪了英国中小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项目中投资工程设计、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的商业效果。这项研究显示:调查对象中65%的设计项目已经投资,其中平面设计成功率最高为80%,其次是工业设计为63%,工程设计的成功率为56%。数据表明对于工业设计及工程设计而言需要较长的一个周期,而对平面设计而言周期将大大缩短。在180个设计项目中,完成率60%,120个完成的计划中经济成功率为89%。主要试点项目成功率为94%。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投资与设计是非常有价值的。投资之初尽管要担当一定的风险,但一旦整个计划完成获得成功,那么盈利是非常可观的,投资的风险就会显得微不足道。图表1-4-1,按设计的不同类别列出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平面设计是见效最快的。图表1-4-2的数据表面一旦产品投入生产,产品开发的成功率也很高。产品加工的复杂意味着盈利越多。调查对象中10%的设计是生产降低了成本3%的设计是企业停止了被援助。(资料来源:The Open University/UMIST——Design Lnnovation Group Award Report)

企业在进行产品规划时,作一个慨算和分析有助于明确工业设计的商业回报。例如,假设一个新产品由于在工业设计上的投入而导致产品的零售单价提高10元,可增加多少销售量?总体收益多少?把这种粗略估计出收益与工业设计的预计成本相比较,由此可以估算出这个产品开发项目的市场预期。

4,设计管理势在必行

现在设计已经进入了团队创新的时代。团队作业是一个观念因素,涉及到企业经营和产业的竞争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产生持续创新流的组织原因。企业各职能部门间实现一体化连接,将企业资源实现在企业中的最优化配置。创新内部的沟通障碍,行动障碍,它的资源组织特征和其他内部特征,限制了企业生产,开发和实施那些起因于环境的创新能力。这就涉及到了如何解决设计与管理的关系问题?设计与管理,都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都是企业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将他们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又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可以是对设计进行管理,也可以是对管理进行设计,可以是对产品的具体设计工作进行管理,也可以是对从企业经营角度的设计进行管理。然而不管怎样,设计管理已经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作为企业提高效率,开发产品的利器。设计管理的出发点是提高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设计管理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源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管理

研究如何对各个层次进行整合,协调设计所需的资源和活动,并对一系列设计策略与设计活动进行管理,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已达成企业的目标和创造出有效的产品(或沟通)。这种机制包括生产的管理,产品创新的管理,销售的管理,财物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管理机制。

设计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获得好的工业设计不仅是一项设计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管理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当然是重要的,但在企业内部进行设计管理的技能同样重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企业设计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并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设计管理的关键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间设计的协调一致。许多企业每年都在设计的各个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产品开发设计、广告宣传、展览、包装、建筑、企业识别系统以及企业经营的其它项目等。但是,由于对这些不同的设计方面缺乏协调的控制,往往使它们各自传达出的信息相互矛盾。这样便失去了用设计手段建立企业完整的视觉形象,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并扩大企业影响的机会,一项要要的企业资源被浪费掉了。企业所产生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反映出该企业的各个方面,它们之间应该是协调一致的。许多企业并不了解这一点,从而造成了设计上的混乱局面。在这些企业中,设计实际上完全没有受到管理,甚至没有被看作一种使企业内部协调一致的潜在力量。设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为产品、包装、展示或宣传品所进行的零散性工作,相互之间以它们与企业的其它任何事情毫无关系。企业内部不同领域的设计人员也缺乏沟通,产品设计是由工程师们进行的,而视觉传达由公共关系和市场开发方面的人员负责,环境则由基建部门负责。如果没管理跨越传统部门界线的设计管理机制,混乱在所难免.企业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相互交织的内在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它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新的、有力的系统来管理设计。由于企业的特点千差万别,设计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设计管理的组织结构应该是至上而下的,如果决策部门有人全权负责设计管理,统一协调企业各方面的设计活动,混乱的局面就不会发生。这就意味着在决策部门中至少有一位对设计有浓厚兴趣,并有一定水平的人士负责企业的设计工作,他在企业的高层代表设计,决定设计如何将企业战略转换为视觉形象。为了在实践中管理设计,企业还需要在各部门建立起一系列的设计管理工作小组,构成日常的设计管理网络,将设计管理的概念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这种网络必须有一种保证设计各方面最大限度的交流和直截了当联系的机制,避免互不通气带来的麻须。工业设计人员协调了各种不同角色的关系,使企业内部达到和谐统一,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如技术人员按职能组织会产生有效的技术行为,管理人员按项目组织更可能同时满足成本计划上的要求,销售人员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产品使用反馈。这一实现的结果,将使工业设计人员从多方面实现信息的汇总,概括多种角色在其中提供的构思,设计出既满足消费者,又满足企业双重心理需求的产品。工业设计人员是企业各部门的粘合剂,是联系他们的桥梁。他使企业各部门的效用,大于他们的简单叠加.技术,管理人员是企业的硬人才,工业设计人员是企业软人才,谁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但工业设计人员,由于其历史的特殊性,更应使我们对其特别关注。

导致工业设计团队职能障碍的表现特征:

◇ 团队缺少授权:总经理或职能经理对设计项目在细节上的持续干预,而对团队的项目决策和设计

理念缺乏了解。

◇ 超越设计目标的职能控制:市场营销、设计或制造的代表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或作用,可能

会在不考虑产品整体成功的情况下对决策施加影响。

◇ 不充分的资源:专业人员配备不当,或缺乏资金、设备、工具等,都可能是团队无法完成设计项

目。

◇ 在设计团队中缺乏职能代表:设计决策在没有营销、工艺、制造或其他主要职能代表介入的情况

下做出。

(《设计管理基础》课程讲义节录,2003年)

附:英国国家标准[BSI,1989]中关于产品设计管理指导原则:

(一)企业层面上的产品设计管理,由高级管理层(Design Director)负责,其活动与工作有:

1,公司目标:预测、鉴定及在确认公司目标;

2,使所有参与设计活动者知道了解公司目标;

3,产品计划:确认所选定的产品计划能配合公司目标;

4,资源规划:提供充分资源衣服和产品计划;

5,组织架构:确认组织具有合适的政策与程序;

6,管理项目经理:确认所有设计负责人清楚其项目目标与个人的浓厚兴趣,并能激励其部属; 7,时间成本:在时间条件下适当的监督设计成果与费用;

8,重视产品设计:对产品设计推行一套严格和高标准的正式授权程序;

9,评估与评价:评估成果并将评价结果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

(二)项目层面上的产品设计管理,由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其活动与工作有:

1,计划:确认产品慨念的鉴定符合公司计划;

2,设计规范:组织与安排设计规划的准备工作,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

3,控制成本:分配预算,控制费用和安排现金流量;

4,控制进度与品质:安排程序以整合各部门的功能,监督进度并在必要时作出调整; 5,项目资源:确认各部门的资源是合理的并能切实配合开发程序;

6,项目组织:确定项目组织是合理的,并了解与其他正常功能组织的差异;

7,沟通:控制外部,经常保持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使其明了项目进展、时间、和费用; 8,评价:组织产品评价和项目管理评价。

(三)设计活动层面的管理,由设计经理(Design Manager)负责其工作与活动:

1,参与设计规范的制定,并确保在设计过程中得到执行;

2,提出与资源相匹配的设计程序;

3,审查及更新设计技术;

4,经过适当的训练,使设计组长具有一般管理的能力;

5,提供有效的组织程序和及时的信息服务;

6,分配设计师的工作,并确保设计师规范化工作;

7,激励设计人员;

8,在设计审查过程中,审核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并在有关会议上对设计规范提出必要的修改; 9,跟踪检查设计工时、成果及成本;

10,确认支援设计的行动被执行;

11,对产品评估作专业判断;

12,评估设计程序、设计品质,及必要的改善措施。

设计与和平:东京“设计浪潮”展 篇6

东京设计潮流展的主会场设立在东京六本木,此次展览的主题是“设计与和平”,其中共包括三个展览:一个是53位设计师对“设计与和平”的理解作品展,另一个是20个设计潮流商铺展,第三个展览是22位设计师产品展,设计师可以直接展示或者出售自己设计的产品。此次参与展出的大多数人为设计师或者室内家居店的职员,全部只有30岁左右。对于参展者而言,这个“收集东京原创有趣物件”的展出不再局限于家具、装饰这样的小范围,而是要展示出设计的基础原型,让人们重新了解设计的本质。

近年全球环保意识抬头,2010年东京设计周以“爱蓝(LoveBlue)”的概念作为今年主题,将去年的“爱绿(Love Green)”延展开来:从保护绿色大地、减缓全球暖化的概念扩大至蓝色海洋及天空。设计师们将环境的定义从自然生态延伸至人们的生活周遭,结合文化与创意的力量推动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现有的习惯意识和行为。

体验设计与设计体验 篇7

一、关于“体验设计”和“设计体验”的概念

“体验设计”和“设计体验”两个词组虽然只是前后顺序颠倒了一下,其含义和所指则大不一样。

首先作一个界定,将“体验设计”和“设计体验”前面的两个字作为动词看待和理解,这样就使得它们分别具有了明确的针对性:前者针对消费者而言;后者则针对设计师而讲。

1. 体验设计

“体验设计”是指:消费者或观赏者以其自身的经验、知识、个性、需求等全方位来感受设计所表达的无声语言,做出心里及购买行为的判断。理解——感悟——共鸣——产生新的想象,是体验设计由初级向高级提升所历经的不同层次境界。延伸为两个方面:其一,体验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其二,切身体验设计师设计作品给自身带来的功能性、审美性和情感性的感受。

2. 设计体验

“设计体验”指的是:设计者关注设计对象(消费者)生理、心理对所设计产品功能、用途等的需求;关注设计出来的产品将给使用者带来的身心感受,让自己的设计在有的放矢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将设计建立在对设计对象所思、所求、所望深入体验的基础之上。而这里所说的需求包括“实际需求”与“潜在需要”两个不同的层面。

二、消费者的体验设计

通过对设计的体验,受众(消费者)能够对其做出发自内心的反应和判断,这也表现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发生在间接感官体验上的,是通过视觉心理,调动受众以往经验和感受的体验后形成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往往是间接的,但是迅速的,有着明显倾向性的,能够促使一定的消费者,尤其是冲动型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在此基础上,再有第二层体验,那就是对所设计产品亲身尝试的体验。这次的体验来得最直接,因此也最具有说服力,随之而来的判断也最坚决。当然,第一层体验的偏向性仍对此有所作用,但对于理智型的消费者来说,最终还是要通过实际切身体验,倾向性被证实了之后才能发生购买行为。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设计会产生不同的体验,由此也会导致不同的判断结果。这里,虽然是受众处于被动的状态来体验设计师的创作意图和作品,但一旦体验发生共鸣后,所产生的则是一种欣赏感,一种认知后出现的酣畅淋漓的爽快感,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转化为主动的购买行为。受众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积极参与其中,直接对作品做出反映和判断。

我们把这两个层面对设计的体验概括为:(1)认读性的体验设计;(2)身临其境的体验设计。

三、设计师的设计体验

设计体验也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对消费者给予产品外观形象、实际功能需要所思、所想、所感的一个预估计,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去感受,去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凝练成设计的目标,去追求、去实现它。在此层面上的设计体验,往往来得真切,针对性强,能给予消费者以直接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投其所需,投其所好。其二,是对消费者潜在的需求进行高瞻远瞩式地预感受和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化作创新设计的目标,去追求,去实现它。处于此层面的设计体验虽有些间接,然而一旦被消费者所体验,随之产生的感受是深刻的,鲜活而生动的,持久的,其原创性相对也是更高的。

四、体验设计与设计体检两者间的互动关系

1. 体验是两者共同拥有的基本特征

“体验设计”和“设计体验”,两者处于不同的侧面却反映出双方共同拥有的主题——体验。这说明体验对设计的重要性,它是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沟通的桥梁和基础。对于这一点,无可非议,对于搞创作要深入实际,体验生活的提法也并不陌生。而当下,将其提升为“体验式设计”,却有着它特殊的意义。其核心理念在于:(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2)超出以往感性设计的模式,主动挖掘先于设计的设计点;(3)追求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热情和对品牌产品的忠实度。

2. 两者间存在的互动关系

(1)当双向体验对位时,会在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一种共鸣的效果,这种共鸣,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意味着设计的成功;

(2)当双向体验错位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设计师的体验过时或过于超前,不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这意味着设计的失败;其二,体验式设计挖掘出的是消费者潜在的需求,这种需求存在,但不被消费者明显意识,而经对设计的体验式检验,消费者的认识体验提升后产生了共鸣,其结果是消费者欣然接受,主动购买,标志着设计的非常成功。

(3)在双向体验稍向前错位时,会产生向前的驱动力,使设计水平和认识水平均向前进步。

(4)体验设计和设计体验是人性化的深刻体现

3. 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多项式体验使“散利痛”广告取得了成功

该广告最大成功之处就是在于:作者在创作构思时,充分体验着患者在头疼时的感受,并将这种对感受的体验转化为“头痛愈裂”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从“愈裂”的概念上做文章,将“愈裂”概念进行最大限度、最形象的演化和强调,从而引起受众对以往头痛感受从内心角度的再体验,这种发生在内心或精神层面的体验,来得更加深刻,更加持久。接下去就是对不同性别、年龄人头痛感受的联想性体验,找不同墙体断裂纹路与之相适配,使最终出来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案例二:实用功能外化的需求体验和情感功能内化的需求体验

图4-2(a、b)是一个富有情感化特征的情侣手套设计。设计师很好地体察到了情侣间在冬季手拉手需要手套护暖功能的需求,同时又深入到情感心理功能需求的层面,体验到情侣间隔着手套拉手妨碍感情交流,期望冲破这层隔离的内心感受,由此产生了该情侣手套创新设计灵感——将两副手套连体设计,即反映了实用功能外化需要的体验,又表达了情感功能内化的需求体验,新颖别致,营造出了一种恋人之间的浪漫欢快、温暖甜蜜、幸福美好气氛。设计师的设计体验与消费者的体验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案例三:强化体验

这幅广告设计作品具有相当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对观看者心灵的震颤力。设计师走进了心理疾病患者的内心世界,抓住了其孤独、绝望、恍惚所表现出的具有典型性的跳楼自杀反常行为,并以一个高层建筑边缘的视角,采用强烈的俯视透视线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心理,让受众的心始终悬在哪儿,既调动了观看者由平日生活体验而生成的强烈感受,也调动了人类恐高症在此种情境下出现的心理感受。多重的深刻体验,以及强化体验的表达,使作品极富魅力。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286、386、486、586转变为奔腾,XP……的过程,前面推出的是电脑型号的演变;后面体现的是电脑速度,而后讲求的则是体验,是电脑给人类带来的奇妙感受(XP既是英文experience的缩写,即为体验)。艺术设计同样也经历了从追求外在形式的设计走向了深层的体验式设计,反映了设计理念的更新。体验设计也好,设计体验也罢,都是人性化的深刻体现!让我们用体验打开一扇扇设计师与消费者心灵沟通之窗,用人性化的设计营造美好与和谐!

参考文献

[1][美]DONALDA.NORMAN,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三次印刷.

安全设计与设计安全 篇8

1 项目源起

本案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柳州路以西,星火南路以北的地块,规划为学校用地,拟建十轨九年制学校,服务于旭日·爱上城居住区及周边地区。

2 安全选址

校园的外部环境,包括安全环境,适于教育的环境,良好的卫生环境,良好的就学环境和安静环境。规范对上述环境有详细的条文要求。

1)选址安全性规范。首先,安全就学和合理的服务半径。“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 000 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 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本条规定为使城市内学校布点均匀,小学生上学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中学生上学时间控制在15 min~20 min左右,且小学生上学途中不得穿过有各种车辆威胁的城市干道及铁路。其次,学校用地应有安全的周边环境。选择在良好的自然地质区域内,不应选择在高压输电线路通过地段,水库下游以及高层或多层建筑包围之内等等。

2)选址安全性设计。经过现场调研,场地内部及周边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均符合规范要求,不存在对学生身心不利的因素,并且满足学校服务半径的要求。

3 安全规划

规划学校时运用的组织策略必须考虑诸多安全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大量实践及测算得出的“硬性”指标要求:建筑间距,包括防火间距、地震间距等;由学生入校路线而产生“软性”要求:学校的出入口设计,内部交通组织等。

3.1 规划安全性规范

3.1.1 校外交通

外部交通的规定量化到数据上面:“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

3.1.2 功能分区与交通

1)校园内部各功能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2)学校交通流线的特点是人流活动集中,有规律性,静与动有间歇性等特点。校园内道路系统应简明、直接,在正常情况下人流通行顺畅,在紧急情况下应保证人流疏散安全。3)学校内部道路宽度的设计应满足规范数值。4)学校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泊位计算需要查阅地方标准,合理布置。

3.1.3 建筑间距——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是指为了防止建筑物间的火势蔓延,在各幢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教学楼层数一般为3层~4层,耐火等级应按照“一、二级”考虑。学校内建筑之间以及学校建筑与周边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的规定。学校建筑防噪间距规范要求不小于25 m,因此,防火间距通常均满足消防要求。

3.1.4 建筑间距——地震间距

根据唐山地震的受灾情况,建议在8度地震区内,住宅区中的住宅、公共建筑应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建筑物间距可参照下式核算:D=d1+d2+6 m(D为建筑物间距;d1+d2为前后两栋建筑倒塌范围)。根据建筑物层数,计算倒塌范围,进而确定建筑物的地震间距。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指出,地震灾区的中小学重建和围护,安全原则为首位原则。要把地震灾区学校建设成最安全、最牢固和最让群众放心的建筑,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导则表示,地震灾区中小学重建和围护时,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抗震、防火、防洪、抗风雪和防雷击等安全措施。

3.2 规划安全性设计

1)校外交通及校门设计。a.学校主入口的确定:基地北临城市次要道路,车流量相对较小,对学生来说安全方便。因此,学校主入口设置在该道路上。b.校门缓冲空间设计:为了满足大量学生出入和集散场地的要求,在校门外侧留出深7 m的缓冲空间,在校门内侧设置集中绿化带。2)校内功能分区与交通。“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 m”,基地外西南有沪宁铁路穿过,又从可达性和安静角度考虑,基地内东北为教学区,尽可能远离铁路,西北为办公区,东南为后勤区,西南为运动区。校园道路贯穿各功能区之间,流线通畅便捷。

4 安全建筑

首先,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其次,合理组织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即在特殊时期,做好最便利的交通和快捷的疏散;再次,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与设备,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阻止火势蔓延。

4.1 建筑安全性规范

4.1.1 防火分区

正确划分防火分区,对于火灾时防止烟气扩散、阻止火势蔓延、保证人员疏散、赢得扑救时间和减少火灾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我国城市用地较为紧张的前提下,新建中小学校应尽量节约土地资源,因此设计时建筑的耐火等级通常为一、二级,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 500 m2。

4.1.2 建筑内部的交通与疏散

发生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时,疏散问题是规范里最普遍的概念,分为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设计。主要通过最远疏散距离和最小疏散宽度对其进行控制。不同功能的建筑,其水平交通(走廊宽度)的规定数值也不同;楼梯间及通道形式的不同,同样影响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设计时不需严格满足规范规定。楼梯宽度的计算:“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5.3.17-1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4.2 建筑安全性设计

以小学部教学楼为例,每层建筑面积为2 923 m2≥2 500 m2,学校建筑通常不设自动喷淋装置,因此每层设两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5 结语

安全问题涉及到生命安全(如消防与疏散)、使用安全(如建筑材料与设备需便于学生使用)等。在设计的所有环节中,安全问题贯穿始终,设计师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符合一般条文的规定,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的前提下,努力设计出舒适的空间、宜人的场所。

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才能保证设计作品的安全实用。

摘要:依托实际案例,从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选址、规划以及单体三个阶段入手,对涉及到的安全性规范进行研究,探讨了二者相互制约又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保证校园建筑安全的设计建议,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中小学校建筑,安全性,安全规划

参考文献

[1]GBJ 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S].

[2]GB 50035-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3]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4]布拉福德·珀金斯.中小学建筑[M].舒平,许良,汪丽君,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网综合设计 篇9

一、暖通设计及要点

1. 室内暖通户式中央空调设计

空调系统设计、新风系统设计、采暖系统设计与卫生间排风设计是构成室内暖通设计的主要要素, 其中空调系统设计是整个设计的关键所在。针对空调系统设计, 主要包括水系统与氟系统两种类型, 每家一台是诸多大规模建筑的主要安装形式, 其具有外机规模大的特点。相较于分体类型, 其具有不需过多空调板的优势, 降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影响。一般而言, 暗装是室内机安装的主要模式, 可达到美观的效果。因此, 在设计冷媒管线时, 必须以梁的方位为基础, 做好预留工作, 与此同时, 采用相似措施, 处理冷凝管。

2. 室内暖通分体空调设计

分体空调具有使用频率高的特点, 即每个室外机与一个室内机保持对应, 明装是其主要安装形式, 主要包括柜机和挂机。针对柜机而言, 主要用于规模较大的区域, 例如, 客厅。针对挂机而言, 主要用于规模偏小的区域, 例如, 卧室。立面性良好是设置室外机的基础, 待安装后, 应及时检查其效果, 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威胁人身安全。因此, 在安装过程中, 必须以安全性为依据, 为日后维修提供便利。针对冷媒管处理, 若其过长, 则会影响空调运转, 因此, 必须以实际数据为参考, 准确把握其长度, 并尽可能保证其美观性。

二、室内管网设计

目前, 由于多方面因素, 致使我国建筑行业设计对建筑预计层高达不到标准, 导致其已成为普遍问题, 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例如, 专业设计人员仅负责自身领域的建筑设计, 缺乏相互间的交流沟通, 采用简便方式设计管线, 导致与实际高度不相符合, 影响设计效果。与此同时, 诸多建筑设计人员缺乏实践经验, 缺少前期校对环节, 使得设计预留空间存在不足。在设计暖通过程中, 虽然住宅散热器的采暖系统对建筑层高不存在特殊要求, 但在设计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过程中, 应保证其高于散热器采暖系统, 一般高出40mm至65mm为最佳效果。总而言之, 若建筑高度越高, 则布置管线工作越容易, 管线布置效果越佳。与此同时, 伴随着的是建筑成本的增加,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由此可见, 采用增加建筑高度以达到解决管线布置问题并不适用。

三、处理策略

针对梁下面的管线, 在铺设过程中, 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 以确保管线铺设合理性。一般情况下, 首先铺设水管处的管线, 然后是电气和消防处管线。在铺设过程中, 若铺设位置上不存在其他相关的专业管线, 则将自身管线尽可能紧靠梁底, 以达到增加实际使用空间的目的。同时, 为保证整个建筑设计合理性, 达到建筑设计整体效果, 应加强各专业设计间的交流与合作, 减少出现管线重叠交叉, 提升整体设计效果。针对较复杂的建筑而言, 应在合理划分专业的基础上, 确保各建筑方合理协调, 避免其发生问题。若存在区域划分不够的现象, 应及时申请相关部门, 以实际情况为基准, 合理解决相关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管线与管线间的触碰在所难免, 因此, 在面对此种情况时, 相关操作人员应以“小管先进、大管靠后和无压管道先进、有压管道后进”原则为指导, 合理铺设管线。若两个管线移动会造成相应的影响, 则需以两者影响程度为出发点, 降低影响, 有效解决问题。针对多层建筑而言, 若天棚下的管线处于过于密集状态, 需在不影响天棚的前提下, 适当将其向上挪动。为达到降低建筑成本的目的, 在降低高度的基础上, 采用穿梁铺设的方式进行小管线铺设。与此同时, 为保证管线铺设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应指派专人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确保工作质量。

四、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网设计的融合

为确保暖通系统的平衡性, 在正式施工前, 应详细计算暖通系统的负荷, 为后续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需注意的是, 避免为施工便利, 而人为调整空调水管大小以及随意更改通风排烟管直径。在相关条件允许基础上, 应尽可能迫使空调系统达到最小化效果, 在确保上下层机房相对应的前提下, 采用分散式开展空调机房设置工作。针对通风空调管道而言, 矩形为最佳效果, 可达到增加建筑自身使用高度的目的。

在设计空调水系统过程中, 不仅需要考虑水力平衡问题, 而且需涉及系统排气以及放空问题。目前, 由于设计存在不完善等问题, 加之实际施工未得到规范, 致使管道坡度难以达到预期标准, 导致系统运行存在诸多问题, 影响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因此, 干管与支管的交叉问题和供应管与回水管交叉问题成为诸多专业技术人员考虑和探究的重点。在设计过程中, 以管道综合概念为依据, 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 合理布置支管与干管, 达到复杂管线设计最优化。

在设计机械排烟系统过程中, 避免防烟区划分过大, 应尽可能采用双速风机方式, 以达到优化排烟系统设计的目的, 进而缩小排烟管所占面积。在实际设计时, 应在掌握防火分区面积的基础上, 准确计算通风量, 在预选风机类型的前提下, 优化排烟量, 达到防烟分区合理化效果, 进而合理选择双速风机类型, 准确判定排烟量和排风量。一般而言, 在设计不吊顶区域排风系统过程中, 最宜选择侧风口, 并迫使其与变电站保持相应的距离。

图纸是展示设计的主要媒介, 是高效施工的凭据。因此, 在绘制图纸过程中, 必须秉承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 保证图纸的精准度, 为实际施工提供保障。针对暖通设计而言, 需将空调风管以及风口设置为单独图层。同时, 针对散流器和风阀, 需将两者的编号标注和风口定位设置为单独图层。除上述单独图层外, 防烟分区、防火分区以及穿梁管线均需设置为单独图层。在采用设置单独图层的基础上, 实现管网综合图效果, 提高图纸整理效率, 进而缩短设计时间, 致使设计质量得以提升, 为实际操作提供便利。需注意的是, 为保证设计符合实际施工操作, 应适当保留建筑层面可能存在的影响与问题, 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五、讨论与建议

总而言之, 在建筑功能不断增加的影响下, 致使人民群众对建筑规定逐日增多, 导致暖通设计和室内管线设计衍生出诸多问题, 难以有效满足用户需求。因此, 如何提升暖通设计和室内管线设计效率等相关问题, 值得相关学者、专家分析与研究。

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 篇10

一直以来, 很多的人都将包装设计的研究范围认定为平面设计研究的一部分, 无论什么形式的包装设计都涵盖在平面设计之下。在设计的过程中, 往往只是较为重视平面设计中所产生的视觉作用, 将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的理念完全的混淆了。其实, 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两者之间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就包装设计来说, 其更加偏重于包装整体构建下的设计理念, 将其所具有的自然与社会属性进行融合。对于平面设计来说, 更侧重于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 表达设计作品所蕴含的艺术思想。所以, 我们要想更好的把握与运用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的理念, 就需要了解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共性, 同时也要很好的掌握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二、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所具有的要素

1. 平面设计具有的要素。

我们现阶段所涉及到的平面设计, 都属于二维平面空间中的设计。通过各种类型的纸张、布匹等二维的介质, 以展示设计者所设计的作品内容。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 要重视每个设计者所特有的创作思想, 讲所有不同的设计要素, 看做总主题。平面设计包含了多种类别的要素, 其中包含文字信息、各种形式的图案以及颜色的多样性等等, 能够达到静态介质上的宣传效果。平面设计更加注重创新的设计理念, 对于同一个平面设计作品, 在不同的角度上去观看, 可能达到不同的表现效果, 或者不同的内心感悟。因此, 平面设计中, 更加侧重设计者思想的延伸, 是包含了多个层级、丰富内涵的设计过程。

2. 包装设计具有的要素。

包装设计中, 所设计的空间范围不仅仅限于二维的平面上, 还包括立体包装设计的范畴。根据包装设计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不同, 其各自的设计理念也有一定的区别。不过两者在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几乎一样, 包含了文字信息、图案设计以及色彩的选择等要素。通过设计者的包装设计, 将不同的元素进行设计组合, 形成互为一体的包装设计作品。包装设计所传递的主要信息与平面设计不同, 其较为侧重于商品的信息说明方面。在不同的行业之间, 包装设计所侧重的要素也不尽相同, 但每种包装设计都是为了更加彰显商品本身的特性。同时, 包装设计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 所以通常都会在包装设计时, 让商品更加充满活力与生命力。

三、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的共性

1. 通过视觉传递设计信息。

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两者都是通过视觉来传递设计作品信息的艺术形式。现阶段包装设计都是涵盖在艺术体系内的设计展示, 通过对图形进行设计, 对文字关联的表达, 对色彩合理的搭配, 来提升产品本来的信息内涵。同时, 对于包装的设计过程还包括了一定的装潢成分, 所以还要考虑到产品包装所采用的包装材料、包装的特殊构造以及营造的视觉效果等, 这些都包含在包装设计的内容之中。相对于包装的立体性来说, 平面设计就是二维空间中的艺术设计。按照平面设计的理念, 结合不同设计所要表达的思想, 运用不同的要素进行设计组合。常见的规则图形, 其拥有非常清晰、明了的界面, 可以更有效地指引人们去关注设计内容, 还能够达到视觉框架的效果。一般来说, 像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 在日常中的网站上、广告刊物上以及杂志报纸上等非常多见。

2. 体现出了对美的追求。

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包装设计, 都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设计理论知识, 能够彰显设计作品的审美品质。要是设计者所进行的包装设计, 让消费者感受到低俗或者厌恶, 可以说这样的包装设计没有了自身的价值。无论什么种类的平面设计, 如果不可以展示出自身的美学价值, 必将失去设计的水平。因此,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两者都必须依据美学的原则, 不要过于受到商业层级的约束, 才可以更加突出设计的内在品质。在这种前提下, 才可以设计出具有思想内涵、摒除谄媚世俗的好作品。

四、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的差异

目前, 包装设计所包含的要素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信息、图形设计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 而是逐渐开始采用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创新包装设计手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带动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我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所使用产品的安全性能。所以, 相对于侧重艺术表达的平面设计来说, 包装设计逐渐地侧重于产品创新的安全技术展示。每一种商品自身都具有不同的属性, 如果要将商品最优越的属性展示给消费者, 必须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包装设计手段。只有在包装设计过程中采取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 才能让消费者获得视觉上的美感, 而对安全性能的展示又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商品的信赖程度, 让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欲望增强。不过, 相对于包装设计而言, 平面设计所展示的信息更加不具体。虽然在对商品的包装进行设计过程中, 需要借助于平面设计所蕴含的多样性理念, 不过, 两者之间不可以混为一谈。原因是平面设计是在二维空间上进行的设计与展示, 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平面设计的运用范围。平面设计是针对二维空间的设计, 仅仅可以将视觉层面上的审美看做设计的切入点, 这样才能让设计出的作品表达特定的思想、信息。

五、平面设计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1. 平面设计中色彩元素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元素不仅仅可以在视觉上让人们产生美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起到交流与沟通的作用。色彩元素用于包装设计中也可以很好地展示出商品自身的一些信息。不同的色彩能够给消费者以不同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感受, 能够通过消费者的潜在意识来传递商品的一些信息。例如,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红色表示喜庆, 绿色代表健康。所以, 在节日期间的商品侧重于偏向红色, 以增加人们喜庆的心情。而一些有机的健康食品则更加倾向于绿色的包装设计, 使人们心理上感受到商品的品质是有保障的。平面设计中的色彩元素还与人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联系, 心情舒畅的时候, 会比较偏向于购买具有艳丽色彩包装的商品。所以, 色彩元素对于商品包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消费者最先看到的就是包装设计的色彩搭配, 只有合理的色彩设计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因此, 包装设计者进行设计的时候, 必须充分考虑到色彩元素的重要性, 科学、合理地选用、搭配色彩, 让色彩元素不仅可以充分展示出商品的独有性质, 还要让所选用的色彩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购买愿望。

2. 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人们信息沟通以及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文字。而对于包装设计来说, 文字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功能主要体现在展示商品相关的说明信息上。文字对于包装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不过其相对于色彩元素而言, 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更高的要求。这是由于我们识别色彩是一种本能的自然应激反应, 而对于文字信息的获取则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实现。在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中, 不能仅仅对文字进行排列组合, 要将文字以新颖化、创造性的方式展现出来。市场化经济以来, 消费者所可以选择的商品越来越多, 同类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 消费者对每种商品的浏览时间也相对减少。如果要想进一步地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不单要对商品包装的色彩进行合理的设计, 包装上的文字同样要进行创新性的设计。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人们对于太多、不易理解的文字往往存在排斥的心理, 因此, 在进行文字设计时要做到简洁、易懂、区别性强, 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文字信息能够准确表达商品的特性。对于包装上文字的设计还要重视其形态的变化, 让文字能够切合商品包装的整体风格, 使得文字的协调性得到增强。

3. 平面设计中图形元素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元素对于包装设计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其在包装设计过程中涉及到艺术、美感、心理感受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包装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对于图形元素的设计更应该体现出创意性与审美性。同时还要力求实现图形元素的简洁、明了, 让不同文化水平以及人文环境的消费者都能够清晰地了解所传达的信息。图形元素也是商品信息传递的重要形式, 如何能够使商品的特征以及属性通过图形元素传达给消费者, 需要包装设计者发挥独有的创意, 设计出具有个性、美感的包装设计图形。在对图形元素设计的时候, 必须以商品的内涵为设计依据,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商品的核心价值。在以商品内涵为基础的前提下设计出来的包装图形, 才可以更加确切地使包装图形和商品的属性形成相关性, 才能更好地传递出商品的内涵属性, 增强包装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才可以让消费者的眼球最开始就停留在商品上。

4. 平面设计中图案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图案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前进逐渐累积了很多的人文价值。很多的特殊图案都被人们赋予了当代的价值理念与思想意识, 图案在很大程度上记录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同时, 图案是在很广泛的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群众性与多种变现形式的艺术作品, 可以通过图案的设计来表达当代的思想精神以及审美价值。图案还具有很强的象征性特征, 通过对图案的设计, 能够让人们产生和图案相近或者相似事物的抽象联想。包装设计对于产品来说, 是其投入市场变为商品交换的关键过程, 其通过对产品的包装, 提升产品的价值。很多的传统吉祥图案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设计中, 让商品具有更多的人文体现。但是, 在包装设计中图案的运用不应该简单地将图案照抄进来, 需要设计者根据传统的图案, 加以创造性的调整, 让现代化的思想与理念融入其中, 让其更加符合商品的特性, 提升包装设计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工造林与森林覆盖率下一篇:购物网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