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特殊教育

2024-06-21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精选十篇)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 篇1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 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由零星的、分散的研究到制度化研究的发展过程。该书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并以丰富的史料全面呈现了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历史图景。

19世纪末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 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初创期。为了国家救亡图存, 一些“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有识之士, 开始对西方的教育制度和内容进行大量的考察。他们著文介绍西方的教育情况, 对中国教育改革提出一系列主张和建议, 这可以认为是中国早期具有现代性的教育研究之发端。这既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前奏, 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

1912年至民国时期, 已有大批在国外学有所成的新型知识分子回国从事教育事业。他们不断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并予以本土化改造, 积极开展教育研究, 出版教育研究刊物, 从而促进教育研究向制度化发展。同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也发展了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教育事业, 创造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论述。这些都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宝贵遗产。

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是创建新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探索期。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 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 缺乏独立自主的研究意识。虽然也有一些零星的高等教育研究和论述, 但基本上是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做的政策性阐述。尽管在教育实践方面也曾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 但缺乏科学的研究和总结。

1977年至20世纪末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共同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经过对“文革”的拨乱反正, 人们获得了极大的思想解放, 迎来了教育研究的春天。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既立足于本国的实际, 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而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逐渐融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体系, 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该书有两大基本特色:其一是对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实践活动, 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蓬勃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广泛的调查。除查阅了已有的各种文本资料外, 特别向全国600余所本科院校、部分专科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出了有关情况的调查表, 得到了各院校和机构的积极反馈, 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机构设置、人员构成、承担项目、研究成果、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从教育研究史的角度看, 这些资料和统计数据是很有价值和珍贵的。

其二是首次以高等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为框架, 整理、介绍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情况及成果评价。尽管学界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及发展程度尚存有争议, 但高等教育研究由单纯的教育学方向逐步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并向各领域延伸, 从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则是不争的事实。该书所撷取的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包括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教学理论、高等学校德育、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经济学和财政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当然, 高等教育研究还有其他方向, 但相对而言上述分支是比较成熟和成果较丰富的领域。这样的叙述可以说是关于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呈现。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这样划分分支学科是否科学合理尚需要研究, 而且由于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存在不平衡, 使得按分支学科呈现的内容也很不平衡, 甚至遗漏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在所难免。这是需要后续的研究进行收集、整理和发掘的方面。但该书在学科梳理方面毕竟是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中国高等教育弊病 篇2

中国教育体制一日不改,“创新型社会”就只是空中楼阁。

前言:

中国的大学教育,我看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劳民伤财,滥竽充数。眼下,又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一年年的扩招,大学生也一年年的贬值。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现在的大学生,眼高手低,不学无术,学习能力又差。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对当前的大学生大量失业,半失业状态,都抱着一种“身在世外”的冷淡态度,矛头都指向了曾经是“天之骄子”,现在是“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学子本身。

难道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么?大学生沦落到今天这般地步,谁之过?做为“过来人”,我觉得有必要说几句公道话。

正文: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区分度”的谎言

------------------

中国的科举制,做为选拔人才的手段,曾经领先世界。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形式类似于科举,而实质远逊于科举。因为科举能够选拔出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而高考的所谓“区分度”则完全是个谎言。(很简单的例子,中国这几十年有哪些拿的出手的自主科研成果?拿成果奖的都是7,80岁的老头子)

首先是地区分数差异。北京上海两地学生,同等学力考上北大清华的几率比很多省份高出几十倍。无需我多言。

分数本身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举例,这些年的所谓“高考状元”,无论文理,女生占多数。并非本人有性别歧视,综观中外,女性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普遍不及男性。看看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可。中国的高考,却十分的青睐女性,因为女生肯“学”,肯作题;同时,有些人天生是乐意接受此种“题海战术”的,高考实际上选拔的是这些人;而有的人比如本人,天生的厌恶此种方法。最后在父亲的棍棒和母亲的苦口婆心之下,还是屈服了。我曾经发现高中物理电磁学法拉第公式有一个不能解释的现象:后来知道叫做涡流。当时向老师提问,老太太很惊讶于我的好问;想想那些状元们就是这样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过来的,使我有个可笑的想法:高考的区分度,只是一个貌似公平的幌子;和按鼻子大小选拔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

“高考是万恶之源”----中国大学的先天不足

--------------

为什么说高考是万恶之源?不仅仅是他扼杀了中国学生最宝贵的时光,个性成长的黄金阶段;也不仅仅是那些堆积成山的题海和憔悴的面孔;也不仅仅是在棍棒和社会舆论重压之下过早衰老的儿童;更要命的是,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对自己将来的道路一无所知,对个人的特长和爱好完全不了解;学习完全是一种被迫的过程,也就逐渐习惯于被迫。

造成了怎样的现状:大学成了对少年时期压抑欲望的补偿,大学生疯狂玩游戏,玩BT这些事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可笑的是,很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仅仅有字面上的理解;他们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仅仅是“这专业吃香”,“好听”,或者“父母之命”。如同强迫的婚姻一样,这样的选择最后要么惨淡而终,要么一分两散。

“中国最大的失误在教育”----教育思想的严重落伍

----------------

老姐在美国读教育学博士,她对中国的教育有切身之痛。美国的大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思考,敢于质疑;鼓励自由式讨论和头脑风暴;所以她到美国也似乎变了一个人,从“乖孩子”变为一个经常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而中国的教育却似乎在努力培养“好孩子”,一个标准答案,一个思路,师道尊严;最后,也造就了一个个没有自己观点,缺乏思考能力的“顺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教学方法的横暴

-----------------

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简直是无以复加。大学令人惊讶的承袭着高中那种“记公式,题海,考试抓人”的传统。我曾经问一个老师,在计算机大行其道的时代,有什么必要去记忆7,8个参数,一堆根号的公式?答曰:教案里就这么要求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多只能做先贤们的传声筒罢了。

更糟糕的是,在此种高压学习环境下,学一门扔一门忘一门,没有兴趣和实际需要做支撑,这样强灌的东西在大脑中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最后似乎仅仅是为拿文凭在读书,悲哀!

“只有大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学术风气的败坏

--------------------

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正在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堕落下去。看看最近一连串的造假案,学术腐败案;还有那些“非官非学”,“亦官亦学”的“教授,专家”们放出的惊人弱智的言论。经典语录:中国股市早晚上3000点 ;自行车比汽车污染大。

大学就是个衙门。国企有哪些弊端,大学就一个不少。学术上舞弊,造假,骗取国家研究经费;近亲繁殖,搞学术垄断;“教的好不如混的好”,“关系学”盛行,弄个一官半职,比当穷教书先生强百倍;剽窃西方学说,走捷径,不愿花工夫做研究;如此种种,使很多大学的教工人员热中于骗吃骗喝,既不教书又不育人,误人子弟,消耗着国家的教育资源,也浪费着莘莘学子的宝贵青春。“其上不正,其下也歪”,教师不能为人师表,也怨不得学生们沾染读书无用的思想,荒废学业了。

“教育改革是成功的?”----系科,专业设置的盲目与混乱

-----------------------

中国的大学不知是出于利益驱动还是攀比心理,你有“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我也要有,什么流行上什么;每所大学必备“机械系”,“计算机系”,“管理系”,然后大肆招生,不管自己有无这方面的实力,社会对这类人才实际需求如何;招生和就业完全脱节,完全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书读完把你往“市场”上一推,才不管你死活。美国没有教育部,很多大学就象个企业,一切按市场规划,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名人多,这个学校就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学生说白了就是学校的“产品”,生产什么产品,怎么推销产品都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在中国大学,前者是“教育部”的事,后者成了学生的事。怎么教育改革了这么多年,只是钱要多花很多,而实质却无半点改变?

“祖宗之法不可变?”----教材的极度陈旧

-----------------

中国的教材十分可笑。基本就是“前苏联”七十年代的东东粉刷上一层现代科学的外衣。以我一个朋友所学自动化专业而言,后来大量碰到的计算机控制,PLC,伺服马达,气动控制等,在大学教材里最多是一笔带过;而极少使用的齿轮(因为大量高级设备的高速化,精密化控制这东东根本玩不转),却占了大量的学时。很多科目的教材都严重存在本末倒置,和当代计算机技术脱轨的现象。大概也是那些“教授”们年事已高,没有本事消化新技术,就拿自己一文不值的老本来吓唬人吧。

另外,市面上的中国教科书,充斥着抄袭来的公式和陈词滥调,逻辑不清,结构混乱,叙述晦涩,实例奇缺,还TMD特别贵。建议大家要学东西,不要买中国的教材,最好是欧美原版,内容丰富,描述生动,实例多多:)。“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大学之间的天地差距

-------------------

中国的“重点大学”和“非重点”之间永远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重点大学之间也泾渭分明。差一点的大学,必然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和良好的师资,也就无法发展壮大;好点的大学,就自恃兵强马壮,不思进取,吃老本过日子;最后是两败俱伤。国家的培养目标,也是贯穿着类似印度种姓制度的概念:名牌大学学生就是婆罗门,靠嘴(当领导)吃饭;重点大学学生就是刹帝力,靠手(技术)吃饭;一般大学学生就是吠舍,靠腿(卖命)吃饭;没上大学就是首陀螺,靠脚(就是做苦力)吃饭。在社会上,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这些人的水平之低有时超乎人的想象)也想当然的用这一思路指导招聘工作,压制了很多真正的人才。

“世界是混沌的”-----线性教育思维之害

---------------------

我们的世界是混沌的世界。到处存在着非线性。历史也总是跳跃的发展,而非一条直线。而我们的教育却十分执着的强调着这个“线性”。强调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样的直线思维。强调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原始思路。强调着“一成不变”的死道理,排斥万物是变化的,发展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本人就是一个直线思维的受害者:我父亲的思维中,“学习不好就是不努力,不努力就是想一辈子呆家里吃父母,所以要多加一棍棒”这样一条主线贯穿,从来不多问个为什么。使我怀疑很多人脑子里只有一根筋。这也是我们长期教育的结果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工科教育指导思想的谬误-----------------------

理论上不能深入,实践又严重缺乏--这是中国大学普遍的问题。这样造成一种结果:学生既缺乏理论去指导实践,又无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永远处于一种半吊子状态。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还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经院式大学的末路

-------------------------

记忆是在反复背诵中产生,还是在实践中产生?历来的教育,我只听说过前者。此种填鸭式的学习模式扼杀着学生们活跃的思维。为什么中国极少自主研发的科学成果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国人在近代几乎未对世界科学做出和13亿人口相称的贡献?很多专家归咎于“西方反华势力的阻挠”。这基本是放P。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早就在这“书读百遍”之中被扼杀殆尽。

大学四年,到底使学生得到了多少有用的知识,培养了多少技能?如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什么要读那么多年书,而不把重点放在实践环节上?我学的自动化专业,从头到尾基本都是充斥着公式和框框的一门门可怕的课程;而实习加起来不到半年时间。下面谈谈我的亲身体会。

大学说白了,只是个敲门砖。但是四年的宝贵时间浪费了可惜。目前的状态是,大学学好了也没用,不如打游戏,泡MM:)但如果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偶提几点建议:

书少看,害人。多动手,别怕不会。老八路指挥千军万马难道是书本上学来的?有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理工科任何东西,不管多复杂,理论上无非就是这样一个概念:流。如电流,气流,液流,甚至车流,物流;流一般都是矢量,有流量,流速等核心参数;所有的控制,都是对“流”的控制。流有分支,有节点;有源头有终端。如精密机械上的部件,有的是逻辑部件(开关,阀门)有的是控制矢量(如换向阀),有的是控制模拟量;有些精密的控制,需要传感器传递流的各重要参数做为反馈。这样思路就清晰了。

有了基本思路,剩下的就是反复实践。很多人理论上头头是道,实践上一窍不通,就是在脱离实践的情况下,对问题没有感性的认识,所谓右半脑没有开发;只有死的概念,对实际中大量活的问题没有感觉。而即便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可以在实践中自己领悟,多问几个为什么,还可以提高自学,思考的能力,自我总结出理论。以后不管多复杂的东西都能信手拈来。

“敢问路在何方?”----对未来大学模式的展望

----------------------------

现在国家提出“创新型社会”。而中国的教育模式压制的就是创新,所以必须改,从现在就改起。首先就是废除高考。代之以类似西方的综合选拔模式。

其次,应适应当代计算机大发展的时机,淘汰大量陈旧观念,压缩学时,把很多不该人去记忆的东西交给计算机(简单的例子:很多课程可以完全淘汰,讲个大概思路,现在软件功能强着呢);以后用到什么学什么,按本人观点,再复杂的东西一两个月实践下来也差不多了。何必面面俱到,最后丢的一干二净。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增加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培养自学能力,随着认识的深入,自信心大增,学习兴趣必然浓厚。摆脱过去对公式化教学的厌恶感。

鼓励质疑,鼓励提问,变教师在讲台上念经的“单向信息输入”为学生互相脑力激荡,在讨论中不断提高的“双向”模式,培养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是中国学生严重缺乏的)

大学走向市场化。招生与就业,应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而这样才能促使学校端正学风,更加科学的设置专业与课程,也使大学的排行不再仅仅是靠几个“百年老店”撑门面,真正的把这个“局”给盘活。

最后,大学没必要四年。浪费时间浪费钱。在我看,工作半年学到的比大学四年多的多。有三年足够了:两年理论,一年实践。以后的修行都在个人。有了好的思维方法,没什么学不会的东西。

-----------------------------

日本高等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篇3

关键词:中国;日本;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当前大学教育教学的目的。通过优化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进行高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相结合,教师要为大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公平实践的舞台,让大学生去充分的展现自己,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应用科学有效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应用教学方法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此,改进和提升我国教育教学方法显得十分有必要,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现存的问题

(一)教学环节存在明显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老套,方法过于单一。很长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没有过多改变,内容陈旧落后,无法与时俱进,应用领域真正体现学术价值课题与例题越来越少[1-3]。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始终采取理论传授方式,黑板加粉笔老旧方法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以练习课和理论课为主,缺少实践性教学方法;二是教学时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很多高等教育教师教学时还是将教材与自身作为中心,和学生情感交流很少,单纯注重知识传授与记录,缺少必要引导过程,这也让学生陷入尴尬被动地位,留给他们思考空间太过有限,学生创造才能没有施展平台,这对学生创造能力激发构成了非常大的阻碍;三是教学流程太过死板,教师创造性无法发挥。现如今,整体教学阶段,教师在按固定教学大纲传授知识时,其实也是比较被动的,通过固定课时传授固定内容[4-6]。因而,从事教学活动时,教师无法针对学生切身情况还有各专业需求对教学内容做出改变,更缺少时间与精力分析研究学生感兴趣内容。这势必对教师教学自由构成了限制,教师创造性与能动性受到约束,对学生各项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二)学生环节存在明显问题

其一,学生并未意识到高等教育课程学习的必要性。而且很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使用价值不是很高,缺乏实用性。尤其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严进宽出策略,换而言之,只要学生考上了大学,只要不在高等教育日常教学中掉队太严重,学生就等同于拿到了文凭,未来就业也等于拥有了敲门砖,所以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就跟得上就行,从小学到初中该尽力也都尽了,进入高等教育学习阶段也该放松放松了[7-8]。所以学习吊儿郎当,并不把高等教育当回事。也有很多人认为实际工作生活涉及不到太多高等教育知识,因而忽略了学习数学重要作用,这在思想方面对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构成很大限制[9-10]。其二,大学生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在很多的高等教育考试过程中,笔试占了比较大的一部分,很多考试对大学生的考查中只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考查。同时,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也不注意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习惯,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学生不能够独立思考,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和意识。另外,教师本身素质也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构成影响。有些教师并未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足够尊重,致使学生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从而限制了其成绩的提升与能力的培养。

二、日本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一)教学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填鸭式教学为主,应试型教育占据主流,盲目追求速度的教学理论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完全抑制。日本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要求高等教育人员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大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思维,不能仅仅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要敢于对一切知识说“不”,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大学生能够面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对问题进行思考。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以往僵化保守的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创新,对行为的创新更是比较肤浅[11-13]。当前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很大,而这也是社会讨论的重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直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理想甚至个性的发展,通过改革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与思想,可使其在学习文化知识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勇气去揭示事物或矛盾的性质,大胆创新。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人员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鼓励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展现自己的空间,培养学生成为国家与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模式

想要寻找到新時期最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最先要做的便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体系中的精华予以继承,可以说继承作为事物发展与延续的桥梁,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它都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方法产生与发展,是伴随教育演变进行的,也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前提下补充与改革而来的,尤其新课改背景下将传统教学体系中的精华部分当作改革前提,进而加上自主探索、经验总结与沟通合作等方法,对学生积极学习、勇敢探索与实践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日本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命令学生去学习的主人,而转身变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助手。教学方法伴随教育起源而发展,尤其现今知识经济时代,更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涌现出来。所以,对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基础上,再对时代前沿进行学习从而取长补短,进而进入正式课程内容,待新课讲完后再做复习式归纳,达到课堂内容融会贯通,重难点着重学习,对知识才会理解得更为扎实,学习也不再是以往的死记硬背,而是真正了解了其中要义,而以上内容正是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以后发展的道路。

(三)学生處于融洽教学氛围中学习热情更高

以往我国的高等教育课堂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氛围非常古板,站在大学生角度讲,已经过了初高中接受枯燥教学的过程,结果在大学中还是这样,就会出现厌学现象,很多大学生直接就不来上课,即使来上课也不会认真听讲,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成果与持续发展。而且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均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追求完成教学指标、提升分数,这种情况的最大弊端就是使大学生的思维固化,养成了机械式的被动。而实际上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乃是必然,而实践能力的养成重在实践教学,而做好实践教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确保能够让大学生有足够多的机会去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来达到创新的目的。日本高等教育主张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起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进而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14]。例如:教师可适时适度组织一些小竞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相信会有很多大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可以各抒己见,通过竞赛平台充分展示自己,同时在这样的积极竞争环境中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中,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的书本知识的讲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以“灌溉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模式的形成[15]。通过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地改进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师生的双向发展与全面互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率,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有利于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通过对先进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的学习和合理借鉴,相关教育人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从某方面来讲也更有利于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16-17]。现阶段,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也逐渐开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能力提升和实践能力强化的同时,也是践行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略,素质教育以以人为本为主要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同时,教育体制是教育实践的理论框架,教育实践是教育体制的形式载体,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进一步扩展教育体制改革的范畴,深化教育程度,推动教育改革的长远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理念还需要不断发展与突破,期望我国专家学者结合世界优秀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同时紧密联系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师生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及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同大学生未来就业与生活都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性,学习内容更加专业化,同时发展空间巨大。放眼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应用现状,不难看出,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还是存在有诸多问题的,虽然已经意识到应用科学教学方法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但短期内进步的幅度依然比较迟缓。因此,教师应该站在我国全面实行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为了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需要利用更具生动性、多样性和现代性的教学方法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基于此,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我国教学理念,发展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以此才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标准,完成提升大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玮,庄婷婷.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的最新动态——基于五所女子高校的微观考察[J].日本问题研究,2014(05):50-56.

[2]何晓芳,李冲,迟景明.知识经济时代的中日高等教育改革——第五届中日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106-109.

[3]赵幸.中国和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之比较[J].经营管理者,2014(19):240-241.

[4]董有志.日本高等教育的认可型评价认证——日本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经验的借鉴和超越[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01):74-78.

[5]黄凤羽,彭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04):123-127.

[6]陈曦.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以“留学生30万人计划”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35-39.

[7]施雨丹.使命再定义: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国立大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6(03):104-109.

[8]张美娟,张婷,王仕密.媒介融合环境下日本出版高等教育现状述评[J].出版科学,2012(01):18-22.

[9]王玉珊.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03):83-86.

[10]许长青.当代日本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目标导向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04):47-57.

[11]陆道坤.清末民初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日本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05):71-77.

[12]叶磊.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及其办学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35):15-17.

[13]马岩,肖甦.日本留学生扩招政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12(12):64-69.

[14]李文英,刘云.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J].日本问题研究,2013(04):80-83.

[15]陈廷柱,孙丽芝.变革中的高等教育及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102-105.

[16]AcomparativestudyonthecurriculaofphysicaleducationteachertrainingforjuniorhighschoolsinChinaandJapan[J].JapaneseJournalofSportEducationStudies,2012(07):94-95.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 篇4

一中国的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精英、专门人才, 为国民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 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推进。从孔夫子开始, 我们就有着辉煌的教育传统, 但那时的高等教育是受社会各种力量控制的。建国以后, 在继承原有大学制度的同时, 借鉴苏联经验, 以政策为导向、经验为辅建立了初级的高等教育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开始对以往经验进行整理, 不断探索学科理论, 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 学者们开始从国际角度比较、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史, 使整个研究活动有了科学依据。教育的框架在不断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 借鉴苏联、美国的治学思想, 从而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熟悉的高等教育。

(1)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是实行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教育部是中国教育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自1978年以来, 中国教育部发布了200多项教育行政规章, 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逐渐打破了政府包揽的旧模式, 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 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将以往由中央行政部门单一管理转变为地方共建管理、合作办学、学校合并、地方政府管理、联合办学等形式, 逐步加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统筹管理。

(2)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867所, 成人高等学校444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720所, 高职 (专科) 1147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2500万人, 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3) 教育结构优化, 类型多样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 无论是层次结构、学科结构, 还是布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专科层次逐渐提高, 本专科比例趋于合理;基础学科的规模开始下降, 而一些实用学科呈上升趋势;在布局上, 以往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 地区差异很大。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学校设置逐渐向西部和地级城市倾斜和延伸, 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缩小。办学的类型多样化, 大学、学院、高职院校并存, 全日制、职业教育、独立学院、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自学考试, 各种非学历证书教育等并存。

(4) 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各高校开始认识到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纷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 按照质量工程和“若干意见”的要求, 成立评估、评价机构, 以学生为中心, 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改革, 重视教育质量, 教育开始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高转移。

(5) 高等教育经费体制改革

在教育经费方面,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经费都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自1993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财、税、费、产、社、基”六字方针以来,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由单纯靠政府改变为多渠道集资。学费、科研经费、学校经营所得、社会捐赠资金等经费的筹措改变了单一依靠财政拨款的投资体制, 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体制。目前, 教育经费实行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并且, 教育经费在逐年增加。

(6) 高考制度改革

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改革已开始起步, 目前实行的3+X的考试改革方案, 实现的网上录取工作, 为教育公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考制度的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化。

2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现代的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可以自由地探索真理和知识, 是把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结合起来, 是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强调为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 使得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逐渐趋向合理, 专业调整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培养更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 高考制度的改革为教育公平打下基础, 学校内部的监控体制进一步加强, 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3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争议

在高等教育实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教育的市场化和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太多的争议。高等教育发展太快, 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时间去消化, 需要时间去认证。譬如,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属于一种超前行为,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是否造成社会不公平, 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否能抑制教育不公平,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造成大学毕业生过剩等。

二俄罗斯的高等教育

1991年苏联解体, 俄罗斯联邦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俄罗斯高等教育继承和延续前苏联的某些教育模式, 又进行了一些改革。为了重构高等教育体系, 国家采取特殊手段积极推行教育创新改革, 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 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的是适应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为国民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了与国际接轨, 俄罗斯高等教育走向全面的改革。

1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中央集权高度集中。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校的管理制度、教材都由国家统一领导, 这种强制性的集权限制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实施民主化、管理分散化, 扩大地区和高校的自主权, 实行联邦中央、地区和高校三级分层管理模式。

2办学体制改革

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单一, 只有国家办学一种, 没有民办学校。其高等教育与计划经济关系密切, 教育经费的调拨和使用均听命于政府部门。这种全民所有制高校管理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当教育与经济指标、技术问题出现矛盾时, 决策往往向本部门倾斜, 而不是取决于教育规律, 且学术管理成为行政管理的附属。俄罗斯联邦政府在国有化经济向私有化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国家办学体制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办学形式转变。很多非国立大学迅速发展, 很多大学生的培养是依赖非国立大学实现的。

3高等教育结构改革

前苏联高校从类型结构看, 主要以单科性学院为主, 本科教育为主体。前苏联的综合性大学很少, 多科性的大学 (学院) 也不多, 主要侧重于重工业部门的专业。单科性的学院却很多, 主要培养本科学生, 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规模不大, (副) 博士学位层次的更是少之又少。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教育逐步向多层次教育结构过渡。教育层次灵活多样, 既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 又有研究生教育, 博士学位教育。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性, 使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模式能与国际接轨。

4专业设置改革

前苏联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侧重于重工业, 普及工科教育, 人文类、经济类和法律类的专业设置很少, 毕业生少, 人才市场供不应求。俄罗斯联邦政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 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实行侧重一种专业或几种专业的区别化教学, 以此促进教学的个性化和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优先培养人文类、经济类和法律类人才。人文学科招生的数量增加, 工科学科也做了较大的变动, 专业面拓宽, 人才培养不再单一专业化, 俄罗斯教育理念倡导人性化、个性化。

5重视办学质量

前苏联对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严格著称于世。俄罗斯联邦政府依然十分重视高校的质量标准, 特别是对非国立高校的办学质量的监控更是严格。俄罗斯确立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通过国家对高校的认可、评定和鉴定, 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评价, 以及通过高校的自我评价和评定来监控高校的教育活动。为了防止乱办学和办学质量不高, 俄罗斯联邦政府还颁布了“俄罗斯教育法”, 对教学活动的质量做了限定, 经评审不合格的取消办学资格。

6利用世界贷款, 进行教育发展创新

转型后的俄罗斯高等教育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进行教育发展创新, 使俄罗斯高等教育同世界接轨。俄罗斯将世界银行贷款专门用于高校师资的培养, 资助教师研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俄罗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高等师范教育, 使俄罗斯的高等师范教育的现代管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俄罗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高校新型学科建设, 重点资助政治学科、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有优势的高校;俄罗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现大学图书馆信息化, 使每位大学生不仅可以浏览自己的图书信息, 还可以利用因特网浏览国外图书馆图书信息。

俄罗斯高等教育与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很深的渊源。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 有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而又广泛吸收国外之长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尧, 刘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教育与现代化, 2009 (1) :63-69.

[2]陈汉聪.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教育科学, 2007 (6) :25-31.

[3]蔡勇强.中苏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比较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134-137.

[4]叶玉华.21世纪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外国教育研究, 2001 (5) :1-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贺信 篇5

值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谨致热烈祝贺!

弹指一挥间,辉煌3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30年来,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始终坚持正确的办会宗旨,紧密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针对高等教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学会学科门类齐全、高层人才汇济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与咨询服务,为会员单位搭建了交流改革发展经验、研讨学术科研成果的平台,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发挥研究咨询和参谋助手作用,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学会已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行政决策的智力源、思想库,联系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甘肃省地处祖国西部,受各种因素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衷心希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能一如既往地指导和支持甘肃省高等教育学会的工作,促进甘肃省高等教育学会的工作与全国同步发展。衷心祝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新形势下勇担历史使命,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锐意进取,为推进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众人谈 篇6

评论者:程 志,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讲师。

郭 航,南昌大学机电学院讲师。

熊贻军,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

陈育凡,南昌大学校报编辑部编辑、讲师。

陈东有: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可以说是经济改革的先锋,1977年底恢复的高考,是中国社会变革的第一声春雷。到今天,当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时,高等教育又要以新的变革和积极参与的精神,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基石,铺平大道,作出贡献。我们如何来认识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呢?

成就——世人瞩目

郭航:我国的教育事业由“文革”的无序到步入正轨,是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领导下取得的胜利。从那时起,党和政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努力。1978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85年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6年颁布了《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最近,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这些方针、战略的制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使教育事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程志:高等教育在二十年中经过大力发展、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改革体制等阶段,进入90年代中期已经趋向稳定增长,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门类齐全的体系,成为我国基础科学、高科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1998年国家普通高校招生为108万多人,比1977年的27.3万人增加近4倍。到目前为止,全国有普通高校1020所,平均在校生为3100多人,总计达到320余万人。二十年来,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000万人。另外,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也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有成人高校1000多所,已经培养的毕业生也超过了1000万。近几年还出现了1000来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也培养了社会需要的成千上万的各类人才。

贻贻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从1981年1月起施行。随后,国务院建立学位委员会,拟订了《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两个文件。规定中国设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分别授予大学本科毕业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生、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生。1982年6月中旬,我国举行了首次博士论文答辩。有六位研究生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分别获得了理学和工学博士学位。7月,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结束,有8562人获硕士学位。到1998年止,全国已毕业博士5万余人,硕士40余万人;目前在校博士生3万余人,硕士生14万余人。

陈东有:我们在看到这些表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数字的同时,还应看到更为重要的成就。一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跨世纪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主力军,目前,在重要的岗位上挑大梁当带头人的都是这二十年来培养的优秀人才,没有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我国今天科技和经济的成就以及社会的发展。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激励了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刻苦学习,影响了数以千万计的中青年人积极参与各种技术培训和岗位考核,对于全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来说,功德无量。

问题——亟待解决

陈育凡:我们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弊端也就逐渐暴露出来了。因为我们的教育仍然是从传统中走来的,我们的高校还背负着重重的困难。我们即将进入的新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作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是我们必须以科技为支柱,以教育为基础来发展经济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尽快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我们的高等教育就难以迎接新世纪。

熊贻军: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首先的一个问题是条块分割的现象至今也没有很大的改观。比如我们江西,有部属院校,有省办大学,还有地市办的院校;有财经类大学,有师范类大学,有农业大学,有综合性大学,而后三者又办起了财经专业、经贸学院。条块分割是由于分属不同的部门造成的,各个部门又由于自己的利益所驱动,不得不去赶潮流而办起原本不是自己所办的,也是自己的能力难及的专业。于是有限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出现总也纠正不过来的低水平重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教育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滑的趋势。

郭航:国家这些年投入在教育上的财政经费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如果把它放到也呈上升趋势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中去比较,我们的投入比例就十分令人遗憾了。根据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规定,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NP的比例到本世纪末要达到4%的指标。但是实际情况的发展却并非如此。1985年到1993年,除1991年达到了3.02%外,其他年份都在2.30%到2.94%之间;而1994年是2.52%,1995年是2.46%,1996年是2.44%,1997年是2.49%,这个比例在世界发展中国家中也算低的。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也影响到高校人才的培养。不少中青年教师,不少很有成就和发展前途的教研骨干,因为科研经费缺乏和住房、工资等问题离开了高校。这种局面很不利高校的现代化建设,更不要说追赶世界先进的大学了。

程志: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从中学的应试教育中走到大学里来的学生,如果得到的大学教育依然是刻板单一的,是为了文凭而进行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平时不用脑,考时背笔记”的应试教育,我们就不可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活跃的创新头脑的人才。

未来——从现在开始

陈东有:问题是不少,弊端也是明显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必须把从中国传统中走出来的高等教育,改革成适应新世纪要求的现代高等教育。所谓的现代高等教育,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根据未来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短、经济行为信息化和产业需要最新知识支持的主要特点,现代高等教育主要的特点是:一,教育本身具有生产性和社会性,即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产业,而不只是一种传授知识的事业;教育必须适应全社会的需要,教育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二,必须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具备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郭航:为了完成我国高等教育的这一历史转折,最近几年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快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是要把成人高等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综合起来进行调整、改革;--是在中国形成文、理、工、农、医都有的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学校三种类型的学校这样一个合理结构。这不仅可以打破条块分割的现象,而且还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形成具有攻关能力的学科群体。五年前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成南昌大学,就是一次成功的证明。现在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大、浙江农大合并成新浙江大学,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

熊贻军:再一个重要措施是调整专业目录,1993年,当时的国家教委曾经组织过对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专业从800多种减到500多种,今年又减到249种。专业目录减少,专业面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就宽了,适应性随之增强,教育质量提高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以提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他们在创新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外语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模式才有可能进入现代化教育的范畴。

陈育凡: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要不断加大,本世纪达不到4%,也要在今后的五年内达到这一指标。同时还可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如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建重点高校,鼓励并扶持社会办学、私人办学,等等。把国家主办的有学历的高等学校的建设与社会民办的非学历的各类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结合起来。

程志: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并留住高等教育人才,即使经费有限,也不能耽误了他们的教学研究,不能不考虑他们的合理的生活要求。不能让因种种原因而导致的二十世纪末高等教育因人才流失而出现断层的现象,在二十一世纪初重现。

陈东有:二十一世纪,是信息产业的世纪、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教育的世纪,对中国人民来说,就是科教兴国的世纪。在这一世纪中,高等教育担负着基础加主体的历史重任。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高等教育应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带头跨进这样的新世纪。

中国高等教育的错位 篇7

从在校大学生的规模, 我国已经是一个教育大国, 但从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并不是一个教育强国。当前, 高等学校之间发展与定位的混乱、模糊与相互模仿, 大学生难以就业, 清晰地表明, 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发展方向不明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主要原因就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错位,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规模的大众化与教育模式的精英化的错位

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 根据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 我们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这种混杂现状:精英教育模式, 大众化教育规模, 是因为我国在精英教育阶段, 并没有从教学内容、办学模式、办学机构等各方面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好准备, 没有形成类似美国的州立大学、社区学院, 日本的私立大学那样足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机构,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原来从事精英教育的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至今与精英教育阶段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还是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可以说, 我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形式上的大众化, 实质上的精英教育扩大化。

大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在我国, 以前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层次主要是行政行为, 与当前市场经济的现实不适应。而现在的高等学校定位又存在虚化向上的趋势, 专科上本科, 教学型大学往研究型靠。是不是这样上层次、上水平后高等学校更有发展前途呢?其实不是这样。因为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任务, 他们培养的毕业生满足的是社会不同岗位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只要他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需要, 就有发展前途。随着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必将依据自身的办学势力、预期的培养目标, 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中逐步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高等学校将进一步分化, 除少数高等学校继续主要从事精英教育外, 大多数现有的高等学校, 必将退出精英教育。但是, 我国的这类高等学校, 他们不是主动往这个方向发展, 而是抓住精英教育不放, 似乎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生存与发展。在这些人的心目中, 还是存在等级意识, 似乎不从事精英教育就比别人等级低。“各尽所能, 按需发展”, 将是也必须是未来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发展与定位首先必须考虑的因素。

大学生学与用的错位

现在大学里教什么, 主要由学校、教师决定, 学校、教师又常常是模仿其他学校。因此, 只要是相同专业, 学生的知识结构大同小异, 只是毕业的学校不同。教学的内容, 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 社会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干预。因此, 大学里的不切实际的、过时的教学内容仍然大有市场。学非所用, 困扰着中国的大学生, 已经成为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体系, 而不注重知识转化为能力, 没有认真思考学生的能力结构。

现在大谈全才、通才教育, 这是不切实际的。让学生学有所长, 能够在社会上找到立足点, 是我国高等学校的当务之急。学生的生存是一切教育必须首先考虑的。忽视这一点的不切实际的高等学校, 不久的将来必将被理性化的学生、理性化的社会抛弃。

大学、大学教师工作重心与工作任务的错位

现在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 我认为是针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而言的, 针对整个教师体系而言, 至于具体的个体, 重心应该不同。但是由于把对整体的要求当成对具体个体的要求,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有的高校偏离主航道——教学, 也引起教师工作重心与工作任务错位。作为专职的教师, 教学就是主要工作, 其次才是为了更好的搞好教学而进行的科研。但是现在对高等学校、高校教师的评价、考核, 主要看论文与课题。

要求的单一性与人才需求多样性错位

要求的单一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学生要求单一。进大学有一个统一的入学考试—高考。在大学学习期间, 按照同一的规格培养学生。相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校, 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大同小异, 他们的差异只是主要体现在地域的不同。学生进入大学后, 毕业率则相当的高, 几乎为100%。这种单一的要求、严进宽出, 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不相适应的。因为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 学生的层次、类型更加多样化, 他们要进入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不相同, 学生毕业以后, 他们从事的工作也千差万别。这种统一的要求是不能体现这种差异的。宽进严出, 应是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个阶段, 学生与学校应该实现双向选择, 学校可以把不合适的学生退学, 学生也可以主动离开不适合自己的学校。

另一个是对高等学校要求的单一。重要表现在对高等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的单一上。这个指标体系本来应该引导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已经不能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有时反而误导它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是学校之间的“除同求异”, 让学校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形成和谐共处、互相补充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需要。只有这样, 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进入实质性大众化阶段, 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炳生等.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 2006, (1) .

[2]谢安帮.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调查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8) .

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演变 篇8

一、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的顺承

中国大学滥觞至今的历史是百年, 还是千年?尽管对中国大学起源存在很大争议, 但就现实而言, 中国近代最早官办大学应当是北洋大学堂 (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 , 如此算来, 中国大学的历史应该是百年, 而非千年。中国近代大学从创立之初就是建立在坚实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基础之上。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 甲午战争失败的这年正是北洋大学堂成立的那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国人对不过是个蛮夷小小岛国的日本开始刮目相看。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思索日本强盛的根源, 发现原来光有西方的船坚炮利、声光化电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像日本一样学习西方制度。于是, 在吸取了洋务学堂教训的基础上, 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等一批新式资本主义学堂相继纷纷, 其建立目的不只是培养“西文”、“西艺”人才, 还要培养真正懂得西学、学贯中西的通才。

新式资本主义学堂广兴之时, 便是清朝旧式与科举取士制度相配套的书院教育制度淡出历史舞台之日。书院改制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近代大学初期发展在政策和制度上有了推行的可能, 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序幕。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可以说是一条划时代的分界线,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人才培养与选报制度的根本变革。科举制的废止使学堂和学生数量的迅猛增长、对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产生关键性影响、对清末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留学教育扫清了障碍, 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

二、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的迸发

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揭示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中两个最重要的元素, 一是学术的自主性, 即蔡元培在北大改革过程中提倡的“学术自由”;二是学术的平等性, 即蔡元培在北大改革过程中提倡的“兼容并包”。

反观1916年蔡元培掌权北大至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这段历史, 不能不承认这段历史是北大和西南联大最自由的时候, 但同时也是北大和西南联大最缺乏资源的时候, 更是在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强势迸发、反弹的张力下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黯然淡出的时候。这段历史时期北大、西南联大之所以最自由, 在于北洋军阀忙于争权夺利没有太多心思去关注北大, 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 国民政府无暇顾及西南联大。北大自由之程度可以从其网络众家, 连宣扬具有革命性质的、意在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陈独秀、李大钊都敢容纳。1939年秋至1940年春夏之交, 陈立夫以教育部部长的身份曾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务需遵守教育部核定应设的课程, 统一全国院校教材, 举行统一考试等新规定, 由于此训令的目的显然是加强蒋政权对高等教育及高知的思想统治, 联大教务会议以致函联大常委会的方式, 愤然抵抗驳斥陈立夫的三度训令, 拒不执行, 仅仅此例足见西南联大学术自由程度之高。

正是在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所揭示的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两大重要元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观念影响下, 北大在蔡元培的领导下一改往日“师法堕落, 学术消沉”的旧面貌, 由一个官僚养成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 名师荟萃, 各学派、学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 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于1938年4月迁至昆明, 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后, 汇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 师资充实, 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 树立优良学风, 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 虽然三所名校联合后各自独特的经历和各自的教学作风在冲击、碰撞、交汇中不断变革、更新、转换, 但三校对于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所蕴含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观念却都是始终如一地认同、奉行、维护。

三、两种高等教育哲学的交织

正如布氏所言:“尽管对高等教育来说, 以德国研究大学为榜样的价值自由的认识论的逻辑非常具有吸引力, 然而历史看起来明显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政治论哲学。”新中国成立后, 以明确的培养目标、严密的教学计划和既定计划规范下的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优先考虑的是为国家培养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建设的急需人才。在1952年按照前苏联的大学模式对我国大学教育体系进行院系调整之后, 我国的大学教育发展一下子再次被推上了以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为主的轨道。1956年制定的《高等学校章程草案》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 是适应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和技术的最新成就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且身体健康、忠实于国家、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准备着随时保卫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材。”1961年制定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开头即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 是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从以上两条不同时期的政策文件、法律法令中, 我们均可以看到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影响和体现。

在注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影响下, 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被淡化,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历史时期的我国高等教育与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中国大学史上最辉煌的建国前北大、西南联大相比, 的确是无法望其项背, 何况文革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还出现了一段时间停滞不前的时期。但建国后至文革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对实现中国近代科技本土化确实做出了许多不可否认的贡献。

改革开放, 高校迎来了春天。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突破过去三十年形成的苏式体制同时也在向欧美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靠拢, 即由过分注重一元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逐渐向并重二元的政治论、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过渡, 在过渡过程中碰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如大学合并引发高等教育发展趋同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缺乏特色;大学扩招引发高等教育整体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和大学生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城的竞相涌现引发众多高校债务剧增;过分注重学术定量指标的大学排名标准引发学术垃圾的猛增等等, 这些问题中尤以大学扩招最为突出。

四、高等教育哲学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启示

现在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最备受关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如何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迫切的需求。究竟是应重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还是应该重认识论高等教育呢?布鲁贝克在总结高等教育哲学时说:“我不打算为所有的学术机构提出一种共同的哲学。我更不会相信会有一种可以通过共同捍卫其纯洁性而永世可靠的、单一的、不变的、理想的大学教育‘观念’。当今的大学和学院, 为变革中的人民的多种多样的利益服务。在这里, 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 而是寻求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同时, 他还指出:“我们确实在某些时候是从某一方面取得高等教育的合法地位, 而在另一些时候是从另一方面做到这一点的”。的确, 不同的哲学观点侧重于高等教育的不同功能, 所以我们应该让高等教育发挥多元化功能。哲学的多元化应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哲学必定是世界顶尖大学上悬挂的一颗巨星。”中国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在对待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这个问题上, 要摒弃非此即彼、二者择一的价值选择和思维方式, 从高等教育哲学政治论、认识论都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向前、向上发展这一共同最终作用结果来看, 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对立。“两者全都要, 而且都要最好的”, 将“政治论”、“认识论”二者中只要有利于高等教育向前、向上发展的部分就把他们融合起来。在融合的过程中, 我们应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实际, 以及各个大学自身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背景, 建立多元化发展观。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考虑其外在的需求动力, 也要考虑到其内在的发展逻辑;既要重视文化功能, 又要重视社会功能;既需要精英教育, 又要发展大众化教育。

参考文献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析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合理性分析

全球金融海啸挑战的绝不仅仅只是一国的经济实力和金融体制,更是对一国软实力的挑战。简言之是对人力资源的挑战,是对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归根结底是对一国的教育体制提出的新命题、新方向、新要求。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不仅关乎一国人民素质的提高,更是与科技进步、文化发展最直接相关的教育环节。因此,适应时代发展,我们改革教育体制、提高人民素质、培养高素质全方位人才以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提供借鉴的意义。

我国教育基数庞大,因此国家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在将大量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中时,是否合理,是否充分实现了其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对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合理性分析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现行的财政教育投入。

1 中国财政中的教育支出现状

从我国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后教育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情况见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数额都是上升的态势,同时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也有轻微上升的,但基本保持不变,稳定于2%、3%左右。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也呈逐年上升的形态。

以上就是,近几年国家财政支出关于教育的一些情况。笔者认为要判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是否合理,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衡量:首先是高等教育费用增长的内容是否合理;其次是判断在现行的条件下,高等教育费用的增长是否有效。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同时符合,才能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财政投入是合理的。

2 影响高等教育费用增长的因素分析

我们知道高等教育有不同的分类方式,而在不同分类下的大学在其教育支出上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支出重点、不同的教育支出方向。所以要想能够客观地总结出影响高等教育费用支出的因素以及理性地判断其是否合理就需要将不同的学校类型以及不同的支出方向进行比较分析。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采取了一个按照学科分类作为分类依据的方式,即将普通高校分为综合类、文科类、理工类、医药类、农林类以及师范类。同时,为了考察出属不同分类的学校教育支出的重要影响因素,又将总的教育支出大致划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拨出经费、对附属单位补足支出以及结转自筹基建支出。

为了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各个费用对教育支出总额的影响程度。采用各个费用支出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的基础,观察各个数据分支的增长与高等教育总支出增长之间的相关度,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其相关性的比较,发现无论该学校属于何种学科分类,与其教育支出最具有相关性的是科研事业支出,即是说现在影响高校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是高校的科研支出。那么高等教育费用支出的飞速增长也从侧面反映出现行高校的发展重点落在了学校科研能力的培养上。

实际上,中国的高校正在进行它的第四次教育转轨。这一次的教育转轨是全面地将高校从专业型和单纯的教学型转变为研究教学型或研究型。我们知道世界各著名的大学往往也是人才聚集的科学研究基地,是一国实现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和广泛传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的中国正处在转型的期间、在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科学技术以及各个方面的高级创新型人才非常急需。作为一个国家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国家前途命运发展的重要使命的高校在国家与自己本身双转变的关键时刻,将自己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上,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正确的。

3 国家提高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分析

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是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准公共产品,所以几乎每个国家都参与对教育的直接投资,因为公民的素质提高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

财政投入的过程中,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来说特别是在如此快速膨胀的规模效应下,投入的经费显然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整体需要。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培养一个本科生,从完整意义的培养成本来说,一年至少需要4.5万元。但是实际上,由于各项拨款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到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支出才11737.90元,这仅是应达标准的四分之一,可见实际经费并不够支付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日常运行成本。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这一政策目标的指导下,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持续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2.51%增加到2007年的3.32%。直到现在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没有达到4%的目标,同预期尚存在着巨大的资金投入缺口,同时高等教育的经费财政支出部分大概占全国教育经费财政支出总量的10%~12%。可以知道,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都存在一定的缺口,并且从数额角度来看增长幅度是比较大的。

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中,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均,我们看到对于“863”以及“211”工程的大学财政补贴比较多,而在财力本身就不足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或者是个别重点高校的巨额投入,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发展显得不太协调,造成了一些院校都是一流装备,而另一些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没有。学校之间有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造成了失衡的格局。

通过上面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现在国家在高等教育上的财政支出有符合实际的分配,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因素。总体来说,国家应在高等教育上高效地投入更多的资金。在GDP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看提高了其资金的投入,还应该使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提高到合理的水平。同时在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财政投入中也应该把握好其中的权衡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一朝而成的。首先需要我们树立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求职求学,传道授业;然后还要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地区差异;另外还需对师资的流动管理进行改革。总而言之,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财政投入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观念和经济等问题的综合表现,其背后的问题解决了,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笔者对财政投入做的分析,以希对实现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翟志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现实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45-48.

[2]王莹,周梅.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现状及效益提升[J].宏观经济管理,2008(3):51-54.

中国摄影高等教育现状探析 篇10

1953年上海复旦大学最早在新闻系开设了新闻摄影课。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也开办了新闻摄影课, 并在1964年正式设置了新闻摄影专业, 此后的60年代南方一些大学也相继设置了新闻摄影课。1983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分校开办摄影专科。1984年鲁迅美术学院成立了摄影系。1985年武汉大学成立了摄影专业后, 摄影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了, 全国许多高校都先后开办了摄影专业教育。

中国的摄影教育呈现一个方兴未艾的大好局面, 近百所高校开设摄影专业, 生源出奇的好。然而比较英美的摄影教育及学科发展, 中国的摄影教育也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有必要提出加以讨论。

一、专业设置雷同, 缺少“视觉传播”类课程

美国摄影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以下4种基本类型:一类以培养摄影艺术的创作者为主的专业摄影学院和艺术学院摄影系;另一类美国的专业摄影学院和艺术学院摄影系是以培养职业性的摄影人才, 商业性的职业摄影师和自由摄影师为主;第三类是顺应媒体需求而设的新闻摄影系或在新闻系中增加的摄影课程;最后一类基本综合性大学摄影院系, 其培养方向有两个:摄影专业人才或普及摄影知识和技能的素质教育。

与美国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摄影高等教育不同的是, 虽然国内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开设摄影专业, 但在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上趋同, 普遍缺乏“视觉传播”类课程。

我们不妨先来对比一些摄影课程的“菜单”, 从课程的设置上了解中外摄影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 从而可以更为清醒地认识摄影教育所应该面对的发展趋势。在中国的传统摄影教学课程设置上, 无外乎这样三个部分:摄影技术方面的课程, 包括照相机及其应用, 感光材料, 曝光技术与技巧, 摄影滤光镜, 暗房技术与技巧, 数字摄影等;摄影艺术方面的课程包括摄影构图, 摄影的光线处理, 摄影色彩构成, 人像摄影, 风光摄影, 新闻摄影, 广告摄影等;相关修养课程包括艺术概论, 摄影美学, 绘画, 中外摄影史, 大众传播学, 计算机, 语文写作, 外语等。这样一张课程表在各大学的摄影专业课程中大同小异。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其历史渊源, 也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对于现代摄影专业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来看, 又似乎缺乏明确的针对性, 对于学生的就业是非常不利的。

美国视觉艺术学院的摄影课程的设置上, 打破了一贯的教授摄影技巧的传统, 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文化欣赏方式, 以及对当今信息社会的敏感反应, 强调摄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 一些选修课如当代批评现状、历史与今天、视觉思考等也很具价值。英国的许多大学摄影系课程设置上, 更注重于摄影课程的实用性和相关领域的默契配合性, 已经将单纯的技术型课程完全融入了视觉传播的领域, 因此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实用价值。

由此可见, 影像的观念和影像的传播已经成为当代摄影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当代摄影教育的关键之一就在于跳出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 加大视觉传播类课程的设置力度。结合摄影专业所在院校的相关学科特点, 充分利用视觉媒体类学科的优势, 整合教学资源, 形成适应影像时代、特点鲜明的摄影教育风格。

二、教学设施落后

摄影教育, 不仅仅是收取高额学费, 教人如何拍摄照片;更不应该是处心积虑, 只想着如何谋取学生的金钱而在教育上敷衍了事。目前的国内摄影教育状况是, 由于效益驱动, 各类大专院校近些年纷纷开设摄影专业, 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看似热闹的高等摄影教育, 在办学的投入上是十分吝啬的。

2009年, 学者对以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系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十四所高校摄影专业进行了调研统计, 学生实验设施的占有率明显落后于英美国家:大型座机的人均占有率为1:0.03, 中型相机的人均占有率为1:0.02, 灯具的人均占有率仅为1:0.19。这些数据客观的反映了国内摄影高等教育的教学现状:教学设施投入明显不足。

在摄影教学的过程中, 实验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而匮乏的教学设备直接影响了教学理念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就目前国内高校的摄影实验设施状况, 我们急需扩大影棚面积、增加灯具的数量种类, 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 被调研的这十四所高校电脑及后期数字设备的人均占有率为1:0.36, 在当下数字化大潮的发展中, 数字图像后期处理、输出已成为国内外摄影行业的最新标准和技术, 对此, 各院校的硬件跟进速度仍需加快。

三、摄影作品收藏的匮乏

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既是实际的, 要为当下的社会发展提供人才, 但也要承担文化的保存与传承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 各种有利于大学教学的收藏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正是大学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摄影收藏, 对于摄影院校来说, 显然不仅是具有专业上的意义, 同时更重要的是, 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相对于国内摄影教育的硬件设施, 国内高校的高水平的摄影作品收藏就更为滞后。2005年在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成立20周年庆典上, 顾铮的倡议下, 阮义忠、王宁德、林永惠纷纷表示愿意共襄盛举, 捐出自己的作品, 建立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自己的摄影收藏。摄影系借20周年的东风, 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这不仅是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发展史上的重要举措, 同时也写就了中国摄影教育史上的重要一笔。

四、急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下, 国内由于缺乏真正具有实力的摄影教育师资队伍, 看似热闹的摄影教育实际上只停留在一个非常低级的水准上, 说是误人子弟也非杞人忧天。由于同英美高校体制的差异, 国内高校不能及时的将摄影各个领域优秀的专业人才及时请到课堂上, 这对摄影教学而言, 是个很大的损失。

国内的摄影的师资队伍相对单一, 教授数量较少, 多数有着绘画及其他专业的教育背景, 本身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摄影高等教育;而讲师与助教比例较大, 他们虽然有摄影教育背景, 但多数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种师资状况造成国内摄影高等教育普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如果行业中的佼佼者能持续的参与到教学中, 会充实和调整师资队伍的结构, 形成综合性的教师资源, 同时这些有经验的摄影师会促成学生与各类应用型单位密切配合, 落实相关应用技术的实习基地, 及时吸收最新的媒体应用等发展信息, 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就业出路。

结语

中国摄影教育的现状, 确实令人忧虑。较之英美国家, 中国摄影教育的滞后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是如何迎头赶上, 却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 需要教育者认真思考和不懈努力。对于设立摄影专业的各所高校, 所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 机遇也是巨大的, 谁能占得先机, 确立自身的办学风格和特色, 我们充满着热望和期待。

参考文献

[1]徐东.美中摄影高等教育体系的比较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 2002, (4) :99-100

[2]魏乐平.浅谈英国高校摄影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N].中国摄影报, 2006-5-12 (5)

上一篇:周口市夏大豆栽培技术下一篇:英语学习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