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护理管理

2024-06-16

化疗护理管理(精选十篇)

化疗护理管理 篇1

1 临床资料

2007年3月~2009年8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896例,男524例,女372例,年龄18~75岁,平均57岁。其中食管癌361例,宫颈癌132例,肺癌101例,胃癌97例,肝癌62例,鼻咽癌58例,乳腺癌53例,其他32例。

2 化疗护理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管理方面

(1)管理者护理风险教育薄弱,不重视对护士进行有效的安全护理教育,使护士在化疗护理过程中缺乏安全护理观念;(2)管理不力、督导不严,护士长不能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

2.2 护士方面

(1)法律意识淡薄,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能力缺乏,对静脉化疗外渗后果认识不足。(2)责任心不强,慎独修养差,长期从事频繁琐碎的护理工作,因而产生倦怠情绪,工作缺乏热情,对患者漠不关心。工作态度不严谨,违反操作流程。(3)技术因素,护理人员肿瘤专科知识缺乏,尤其是轮转生、新入科护士以及实习护士对化疗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静脉穿刺技术不够熟练、选择血管不当,穿刺成功后针柄固定不牢,选用局部血管有病变的肢体以及肘窝、手腕、脚踝等关节处穿刺,易造成静脉药物外渗;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流程不熟悉。

2.3 患者方面

肿瘤患者住院时间长,治疗方案复杂,治疗效果短时间不明显,预后不理想,多次的化疗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所以患者及家属容易对医护人员产生不良情绪。有的患者因身体肥胖、外周静脉不明显或长期反复输液造成静脉输液困难,护士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

3 化疗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护理人员的化疗专科知识培训

包括化疗药物分类及不良反应、肿瘤化学治疗毒副作用和护理、化疗药物渗漏、静脉炎的处理及预防等内容。新药特药使用之前要求阅读说明书,并掌握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及其护理干预方法。对护士进行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的培养,教会护士正确评估化疗护理安全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将低年资护士、轮转护士作为管理重点,加强肿瘤专科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单独进行化疗操作。并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正,使科室护士人人知晓。提高护士的穿刺技能,如室温较低时输液前热敷血管;保护好静脉,左右手交替,24 h内不要在穿刺过的静脉下方穿刺,采用小角度,针与皮肤的夹角约15°~25°,缓慢进针,见回血后不再进针,以避免液体外渗[3]。

3.2 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护患纠纷

通过护理告知,可以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的制度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而减少护理纠纷[4]。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外周输入化疗药物的风险,建议患者尽量选用中心化疗,讲解保护血管的重要性及发生药物外漏、外渗及静脉炎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处理原则,教会患者观察化疗过程中发生渗漏的临床表现,告知患者及家属一旦发生药物渗漏应及时报告医务人员,以便及时给予处理。同时告知患者输注化疗期间输液侧肢体尽量制动,如需入厕应告知护士改换普通液体输注。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护能力,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地参与护理活动,并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工作更加理解、支持,未出现因化疗药渗漏而引起的护理纠纷。

3.3 加强化疗时的环节质量控制

3.3.1 合理选择穿刺血管,确保静脉通畅

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长期化疗的患者,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遵循先远后近的原则,尽量避开手指等关节部位以及肌腱、韧带行走的部位。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不能选择手及上肢静脉,应选择下腔静脉化疗;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尽量不选择患侧及上肢静脉进行化疗;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强的应选用中心静脉[5]。根据化疗药物的特点及患者的自身情况正确选择穿刺器材,采用外周浅静脉输液时,选用静脉留置针避免使用钢针,因留置针是一柔软的导管,可避免对血管壁的损伤,减少外渗的发生,固定留置针使用透明敷贴,便于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异常,避免在同一条静脉上反复穿刺,留置针应每天更换,禁止第2天在同一条静脉连续输注化疗药物。

3.3.2 加强感染控制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按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严格消毒穿刺部位,保持透明敷贴清洁、干燥,固定牢靠,减少摩擦。

3.3.3 规范化疗操作流程,保证安全用药

评估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强度以及给药途径。使用化疗药物前先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建立静脉通道,静脉回血通畅且输注局部无疼痛感方可接含有化疗药物的注射器或输液器,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应边抽吸回血边注药,以确保不发生渗漏。根据药物性质及输液量来调节顺序及输液速度。先输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输液量大时,应选择粗大的静脉血管,以减轻对静脉血管壁的压力。遵医嘱正确配药,部分化疗药物溶解较慢,不论是静脉注射还是输注一定要等药物完全溶解后才能使用,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输注或静推化疗后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后方可拔针或继续输注其他药物。注意拔针的方法,先拔出针头,再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以避免针头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6]。

3.3.4 建立化疗观察表和悬挂醒目警示牌

对进行静脉化疗的患者巡视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要在患者输液架上悬挂红色“化学治疗”的警示牌,警示各班护士记录巡视时间、输入药物剂量及液体量、有无药物外渗及处理措施,交接班时作为重点内容。

3.3.5 规范化疗护理记录

化疗前与患者及家属签署化学治疗知情同意书,并记录健康教育的内容;询问患者有无化疗药物外渗史,评估有无静脉炎,有静脉炎者注明静脉炎级别,并制定护理措施。

3.3.6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流程

如果发渗外漏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发现患者局部渗出→立即将化疗药物注入,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遵医嘱行局部封闭治疗,例: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或4%普鲁卡因溶液等→局部冰袋冷敷,抬高患肢并制动→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治疗→床旁交班,观察记录局部皮肤情况,72 h内禁热疗。

3.4 加强化疗后的安全管理

化疗结束应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评估,避免迟发性反应所造成的损伤,要求主管护士每天观察记录化疗穿刺部位的皮肤色泽、有无肿胀疼痛以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

4 小结

化疗药物渗漏可造成局部皮肤组织的坏死或静脉的闭锁,将增加治疗难度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保证肿瘤患者的化疗护理安全,管理者要加强肿瘤专科知识的培训,规范化疗护士专业技术操作,强化化疗护士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加强化疗环节质量监控,规范化疗护理流程。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渗漏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避免护理纠纷。

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探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的护理管理。方法 对2007年3月2009年8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例,加强护理人员的化疗专科知识培训和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化疗时的环节质量控制以及化疗后的安全管理。结果 896名恶性肿瘤现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仅有8例发生化疗药物渗漏,发生率为0.89%,均未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未出现因化疗药物外渗而引起的护理纠纷。结论 保证肿瘤患者的化疗护理安全,管理者要加强肿瘤专科知识的培训,规范化疗护士专业技术操作,强化化疗护士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加强化疗环节质量监控,规范化疗护理流程。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渗漏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避免护理纠纷。

关键词:肿瘤,化疗,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金奕.国内患者护理安全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5(4):75.

[2]柴晓红,戎霞,戴建平.肿瘤外科病房静脉化疗风险管理的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10(25):72.

[3]马双莲,薛岚.实用肿瘤科护理及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医药卫生出版分社,2008,4(1):34.

[4]黄燕萍,朱海明.护理告知及知情同意制度在防范肿瘤科护患纠纷中的效果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7(24):63.

[5]柴晓红,戎霞,戴建平.肿瘤外科病房筋脉化疗风险管理的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10(25):73.

化疗期间的护理(模版) 篇2

二、给药途径及方法

给药途径

方法

静脉给药

根据药物的不同要求严格掌握输入速度

肌肉注射

需深部肌肉注射,以利药物吸收

口服

宜睡前服用,同时服用镇静剂及碳酸氢钠等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腔内注射

用于癌性胸腹水、心包积液,注射后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协助其更换体位

动脉插管给药 根据肿瘤所在部位,选择插管途径

瘤内注射

注射时先抽出瘤内液体,然后再注入药物,防止瘤体张力过大而破裂

三、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

㈠ 造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㈡ 消化道反应:

1、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2、口腔溃疡

3、腹痛、腹泻

㈢ 肝、肾功能损伤

㈣ 皮肤及头发的反应

1、皮肤反应:MTX、5-Fu等可引起色素沉着、皮疹,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

2、毛发脱落,一般停药2~3个月可逐渐恢复。

㈤ 免疫抑制:化疗病人易发生感染,易引起败血症。

㈥ 局部刺激:有些化疗药物一旦输入血管外,可造成组织损伤、溃烂、甚至坏死。

㈦ 其它不良反应

1、心脏损伤:如阿霉素。

2、周围神经毒性:可出现指、趾端麻木,有时有针刺样感。

㈧ 远期不良反应:可出现痛风样全身性肌肉疼痛,一般持续1~2个月甚至更长。

四、护理评估

㈠ 身体评估

1、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饮食:每日进食量、饮水量、副食的种类及量,有无恶心、呕吐。

3、排泄:大便的色、质、量及有无腹泻,每日排尿量、次数、尿液的性质。

4、皮肤粘膜:口腔粘膜有无溃疡,全身有无出血点、破溃、皮疹。

5、四肢活动情况,有无水肿。

6、有无胸水、腹水,阴道有无出血、分泌物的性质等。

㈡ 心理社会评估: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对化疗的防护知识掌握情况。

㈢ 辅助检查:血常规(主要了解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肿瘤特异性检查,必要的B超

及心电图检查,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五、可能的护理诊断

1、潜在的感染:与化疗药物引起血象下降并抑制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2、恶心、呕吐:与化疗不良反应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化疗防护知识。

4、口腔粘膜改变: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化疗药物引起的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进食减少有关。

6、潜在的脏器损伤:与化疗药物对肝、肾、心肌、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有关。

7、自我形象紊乱:与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有关。

8、焦虑、恐惧:与肿瘤本身及化疗的不良反应有关。

9、排便形态的改变:腹泻,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六、护理目标

1、病人未发生感染,或发生感染后得到有效及时处理。

2、病人能正确认识化疗反应,坚持进食。

3、病人能描述化疗的注意事项,熟知化疗的副作用及防治措施,学会自我防护。

4、病人能掌握保护口腔粘膜的措施。

5、病人能正确理解、适应自身的改变。

6、病人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七、护理措施

㈠ 化疗前准备

1、病人的准备

⑴ 心理护理:化疗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其对化疗的焦虑和恐惧,取得病人的配合。

① 给患者讲解有关知识。

② 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帮助和指导。

③ 取得家属的配合。

⑵ 测量体重 ① 化疗药物用药量大多按体重计算,故因准确测量体重。

② 化疗期间因化疗反应会导致病人体重下降,宜定期测量以协助医生调整药量。

2、护士的准备

⑴ 熟练掌握化疗基本知识,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化疗病人的护理。

⑵ 配药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格三查七对,严格按医嘱剂量给药。

⑶ 做好自身防护 ① 配药时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用后丢弃,有条件的应使用无菌洁净台。

② 给病人注射时,亦需戴手套,防止药物不慎滴出接触手部皮肤。

③ 配药及给病人注射药物后应立即洗手。

㈡ 化疗期间的护理

1、保护血管防止药液外渗

① 护士熟练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② 有计划、合理使用血管。

③ 先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再输入化疗药物。

④ 输入药物过程中随时观察药物有无外渗,如有及时处理。

2、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① 立即停用化疗药物,给予局封。

② 外渗后即给予50%硫酸镁湿敷。

③ 外渗24h内局部冷敷,48~72h热敷。

㈢ 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1、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

⑴ 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的护理

① 鼓励病人多进食,可少食多餐、食用自己喜爱的食物。

② 遵医嘱应用镇静、止吐药,必要时静脉输液。

③ 记录呕吐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防止恶心、呕吐可应用以下几种方法:

A、音乐疗法:许多研究证明平静和缓的音乐可缓和呕吐症状。

B、行为放松技巧:让病人逐渐放松肌肉、深呼吸,引导病人想象,转移其注意力。

C、食物选择:避免产气、油性及辛辣食物,少量饮用清凉饮料如汽水、可乐、果汁。

⑵ 腹痛、腹泻的护理

① 严密观察腹痛情况、腹泻次数及大便的色、质、量,同时留取大便标本作细菌培养。

② 腹泻严重的病人应严格记录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③ 腹泻期间指导病人食用少渣、低油饮食,用5-Fu的病人每天最好食用两瓶酸奶。

⑶ 口腔溃疡的护理: ① 化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每日用软毛刷刷牙。

② 观察病人口腔粘膜变化,出现溃疡给予口腔护理。

③ 严重口腔溃疡病人疼痛难忍,可适当应用止痛药,特别在进餐前。

④ 口腔溃疡病人每日测3次体温,以早发现感染征兆,及时治疗。

2、造血系统反应的护理:当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应与医生联系考虑停药。

⑴ 白细胞减少的护理:了解病人白细胞下降程度,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加强宣教,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并发症。

① 保持环境清洁

A、病室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每日清洁。

B、病人用物,如便盆,扫床套固定使用,每日用消毒液清洗。

C、病人出院后要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D、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避免在室内放置鲜花等植物。

E、严格控制家属探视及陪伴人数,必要时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

② 病情观察 A、每日或隔日监测白细胞及分类细胞数目。

B、每日检查易发生感染部位有无炎症反应,如口腔、咽、皮肤、泌尿道。

C、病人白细胞下降时,每日测3~4次体温。如T>38.5°C,给予降温和抗生素

治疗。

D、静脉输液的病人,每天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痛等感染的征兆。

③ 加强饮食指导: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④ 卫生指导 A、每日洗澡、清洗外阴,更换内衣裤

B、维持皮肤的完整,勿用碱性或刺激性洗涤用品。

C、保持口腔的清洁,并观察有无破损。

⑤ 医务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治疗时要严格无菌技术,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每项操作完成后都

要洗手。

⑥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升白细胞药物,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⑵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血小板低于50000/mm3即有潜在出血,低于20000/mm3即有自发性出血

的可能。护士要防止任何因素造成病人出血,应了解易发生出血的部

位,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提早采取措施。

① 易发生出血的部位及症状

A、皮肤:紫斑或瘀斑,常出现于上肢或下肢的远端肢体或粘膜上。

B、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吐血、口腔粘膜或牙龈出血。

C、呼吸系统:呼吸状态的改变,咳血、鼻出血。

D、泌尿生殖系统:血尿、月经过多。

E、颅内:颅内出血,意识改变,颅内压增高,头痛。

② 措施

A、了解病人化疗的进程及血象的变化,加强病人血小板下降期间的护理。

B、观察病人有无细微出血征兆,如皮肤瘀斑、牙龈及鼻出血、注射部位渗血等。发现及时处理。

C、各项操作动作要轻柔,注射后拔针要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直至无出血为止,以防皮下血肿。

D、血小板下降时,嘱病人适当休息,不做剧烈运动;有颅内出血、阴道出血倾向者,绝对卧床

休息。

E、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防止空气干燥引起鼻出血;指导病人忌用手挖鼻和用力擤鼻;鼻

腔少量出血时,让病人平卧,手指压迫鼻翼两侧,可用1%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头部冷敷;如

出血严重,尤其后鼻腔出血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鼻腔填塞。

F、嘱病人用软毛刷刷牙,不使用牙签,防止牙龈出血。

G、忌辛辣、刺激性、坚硬粗糙的食物,宜使用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H、避免病人发生便秘,必要时予以缓泻剂,以防肠粘膜损伤和潜在性的脑出血。

I、遵医嘱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并观察病人输血后的反应。

J、每天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

3、肝功能损害的护理:注意病人主诉(如上腹疼痛、恶心、腹泻)及皮肤粘膜的变化(如黄疸)

定期查肝功能,异常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4、肾功能损害的护理

⑴ 准确记录出入量。

⑵ 应用甲氨蝶呤时,嘱病人多喝水,24h尿量大于2500ml,每天测尿pH值,若pH<6.5,遵医嘱应

用碳酸氢钠。因为该药在酸性环境中易沉淀,不易排出体外。

⑶ 应用顺铂时,应大量输入液体并嘱病人多饮水,每小时尿量要大于100ml。

⑷ 应用环磷酰胺时,要鼓励病人大量饮水,必要时静脉输入液体,以稀释尿液。

⑸ 观察病人有无泌尿系统症状,是否有排尿困难及血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脱发的护理 ⑴ 了解病人情绪反应,帮助其正确面对自身形象的改变,并强调脱发是暂时的,治疗结束后头发会再长出来。

⑵ 协助病人选择假发、围巾、帽子等饰物,以增进病人自尊。同时要和家属说

明,取得家属配合。

八、护理评价

1、病人体温是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病人是否了解营养摄入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摄入?

3、病人能否克服不良情绪,正确对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4、病人皮肤、粘膜是否完整,是否有破损、出血?

化疗护理管理 篇3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乳腺癌;化疗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56-02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护理人员要及时分辨、评价出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和防范措施的一种护理方法,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给医院和患者带来经济损失和健康损害[1]。乳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妇科疾病,現阶段该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从而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本院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现对实施效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实验对象,患者年龄范围在25岁至7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5±1.1)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不存在意识障碍和精神疾病,且依据病情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式,术后均需要接受化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在发生化疗风险时实施对症处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即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预防、识别和分析临床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具体方法为:第一,设计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收集近年来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资料,并依据调查结果设计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住院期间陪护情况、化疗药物刺激程度、化疗方案、风险评价、风险分析、心理状况、潜在并发症、静脉条件、营养状况,以及患者的风险认知和识别情况等;第二,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前期风险评估[2];第三,预防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加强护理人员的乳腺癌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主要包括:静脉炎的预防、胃肠道反应处理、外渗处理、化疗药物刺激、化疗药物静脉给药方法、不良反应、化疗药物类型和化疗禁忌证及适应证等;第四,对护理风险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一旦发生护理风险,护理人员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尽量控制护理风险造成的损失,同时,护士长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护理风险的发生现场,详细了解护理风险的具体情况,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避免护患关系恶化,并及时将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和处理办法等向上级部门报告。全体护理人员要在科内组织护理风险事件的讨论、分析、总结会,制定各种护理风险的防范和处理措施,从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3]。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静脉炎和化疗药物渗透发生率,以及治疗的配合程度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广大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的逐渐增强,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护理工作所承担的责任也日益加大。尽早发现和处理各种护理风险,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权益提供有力的保障[4]。

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其鉴别风险的能力,尽量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几率,因而对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临床护理理念,在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以全新的“理想配合型”临床护理模式替代传统的“被动型”的护理模式,将护患双方所面临的护理风险和各种损失降至最低水平,这样,受益者不仅仅是护理人员,更能够为患者及其家属创造良好的术后恢复环境,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激发护理人员主动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护患沟通技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提高患者治疗积极程度、治疗配合程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时云.乳腺癌术后PICC静脉置管患者应用的风险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30):1021.

[2] 沈永兰.乳腺癌保乳术病人健康需求调查分析[J].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2008.

[3] 徐筱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2008.

化疗患者静脉并发症的护理风险管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400例住院静脉化疗的患者, 2009年1月~2010年1月的200例作为对照组, 共化疗1358次, 男128例, 女72例, 年龄22~78岁;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200例作为试验组, 男124例, 女76例, 年龄21~80岁, 共化疗1740例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化疗药物刺激性等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评估风险、预防风险、总结评价。

1.2.1 评估风险

包括对患者、护士的评估和管理制度流程的评估。对患者的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及对化疗的认识程度、自身静脉条件、接受化疗次数、所用化疗药物的刺激性等;对护士的评估:护士的工作资历、静脉穿刺技能、操作规范程度、化疗基本知识等;对管理制度流程的评估:护士的培训落实、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报告、化疗药物刺激性的分类、化疗患者的巡视和健康教育的落实等。

1.2.2 预防风险

1.2.2.1 加强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及专科相关知识的培训。强调提高对静脉化疗患者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各项风险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强化风险意识, 对护士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

1.2.2.2 完善风险管理预案及环节质量监控。完善风险预案, 采用质量控制前移方法,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以预防问题的发生。制定完善与静脉化疗相关的操作流程指引、应急预案, 制定PICC置管与维护、中心静脉置管与维护操作流程,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预案等。加强化疗时的质量监控管理, 正确建立静脉通道, 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认真落实床边工作制, 对化疗患者规定巡视时间及巡视内容, 每10~30min巡视患者1次。建立静脉化疗患者交接班制度, 将静脉化疗列为交接班内容, 特别床边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1.2.3 总结评价

在每个月护士工作例会、业务学习时, 对发生的静脉化疗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提出整改建议, 吸取工作经验, 改进与完善护理流程指引, 以避免风险的再次发生。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发生静脉并发症: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组织坏死的发生率。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发生静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附表。

3 讨论

静脉化疗中, 接受过多次化疗或长期输液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伴有心脑血管及免疫等疾病的患者, 容易发生静脉化疗风险。据资料估计, 化疗渗漏率为0.1%~6.0%[1], 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常发生脱发、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静脉炎等并发情况[2], 其中静脉并发症为相对可控的一种并发症。

采用护理风险管理, 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药物外渗、静脉炎等静脉并发症, 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通过风险管理, 使护士能够善于发现风险的存在, 并主动去防范, 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发生静脉并发症20例 (1.14%) 、与对照组发生静脉并发症77例 (5.67%) 比较, 有显著差异P<0.05。

摘要:将静脉化疗的患者200例为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管理;200例为试验组,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 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 , 组织坏死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静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静脉化疗的护理质量及安全性。

关键词:化疗,静脉,护理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哲海, 孔莉, 于金明.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与对策[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43-51.

肿瘤化疗的临床护理 篇5

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放射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三大手段,化疗适用手术前,术中,术后的辅助治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对于广泛转移的晚期肿瘤病人化疗可以控制肿瘤的发展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1 临床疗效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观察15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其中1例乳腺癌患者在我院做了根治术后,采用7mo方案按疗程化疗,现已4年,仍健在。1例直肠癌根治手术后采用smF方案化疗,术后3年共化疗6个疗程,仍健在。1例淋巴肉瘤患者手术后,采用cHop方案化疗,现仍健在。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疗效较为满意。

2 给药途征、方法、注意事项

来我院化疗的患者通常采用静推、静滴、口服给药几种途径。①静推:用于一般刺激性药物,注射时注意选用5.5号头皮针,注射0.9%生理盐水5~10ml证明在血管内,然后再接稀好药液,静推当中必要时要抽回血检查,注射完弦抽少量回血,并保持注射器有一定负压时再拔针,压迫针眼2~3分钟。②静滴:对长春新碱、氟尿嘧啶要稀释后加入输液中,通过静脉点滴注入,一般滴4~7小时,必须掌握时间,慎防过慢或过快,过慢疗效降低,过快病人不适造成痛苦。对于颗粒状药物静脉给药.一定先稀溶化开,必要时机温溶化,防止极微形颗粒贴敷血管壁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③口服给药:根据药物的性质,有些药物宜睡前给药并与碱性药物同服,有些药物宜饭后服,要注意向患者说明用法。

3 毒性反应的护理

各种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出现疗效的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因此了解病人的治疗方案,熟悉各种药物的作用原理,用法和毒性反应,按时准确安全给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轻毒性反应极为重要。①防止静脉炎:注射方法不当,常引起静脉炎,以及经常治疗使血管变硬,血流不通,甚至闭塞,应注意保护静脉,长期化疗需要制定静脉使用计划,左右臂交替使用,如出现静脉炎应停止滴注。局部热敷,硫酸镁1日2次温敷,1日2次理疗②胃肠道反应:对于长期化疗的病人,向病人说

明,化疗前一个时期应多吃一些营养的食物增加体质,因为在化疗中病人食欲减退,体质消瘦。在化疗当中嘱病人多吃易消化少油腻的清淡饮食。给药前应先给5%葡萄糖500ml,胃复安20mg,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6 100mg静脉点滴,以免减轻药物的毒性反应和病人恶心、呕吐等现象。反应较重,呕吐严重者,可给随意饭,少量多餐,并及时补液,配合针刺足三里、合谷、曲池等穴,对减轻胃肠反应有一定作用。

4 防止交叉感染、继发性感染、出血

由于抗肿瘤药物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病人常有的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出血现象。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密切观察病人有无牙龈血、鼻饲、淤斑,有无便血,血尿等情况,防止尿潴留,导致肾功衰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注意病人的体温变化,预防交叉感染和继发性感染发生,病人的白细胞低于1000/mm2。应保护隔离,在单人房间,做好消毒工作,有呼吸道感染者及传染病人勿接触化疗病人。注意饮食卫生。

5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对人类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化疗的病人,多数是晚期,不宜手术,或因肿瘤复发、转移。病人常失去信心、失望,表现出流泪、叹气、抑郁或烦燥等情绪,这些不良因素能促使癌细胞活跃,肿瘤发展,所以要了解病人的生活规律,做好生活护理,热情安慰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化疗房中开展有益的活动,组织听音乐,看电视,棋类比赛,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以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使病人顺利度过化疗这一关。

参考文献

[1] 张棠枝,韩映华,王霞,王丽花,魏红,范立.抗癌药物静脉给药的护理[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4年04期,69-70

[2] 龚士珍,张艳芬.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护理的体会[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1期,72

[3] 胡素梅,王志兰.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J].山西临床医药,1995年01期,53

[4] 周春兰,潘润萍.消化系统晚期肿瘤行腹腔化疗的护理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4年11期,18

[5] 陈君华.如何保护静脉化疗病人的血管[J].中华护理杂志,1994年02期,90-92

[6] 朱丽英,黄阿梅,黄效丽,齐玉琴.肿瘤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4年04期,71-72 

[7] 李淑莲.介入性化疗病人的特殊护理[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5期,514

化疗护理管理 篇6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将22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其中观察组男62例,女性48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5.8±0.7岁,中专以上学历36例,高中学历24例,初中以下学历50例;对照组男58例,女性50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5.9±0.8岁。中专以上学历40例,高中学历28例,初中以下学历4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组成、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风险管理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时注意识别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应增强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病情,做好相应预防方法,并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分析护理工作,改善护理质量,并加强对护理过程的监督;(2)加强化疗时的监测与宣传教育护理人员应该按照化疗药物要求的特点,改善巡视次数与内容(滴速、有无不良反应等)。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休息以及自我防护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安全渡过化疗期;(3)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改善医院风险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应定期开展护理培训,总结常见的护理风险,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其医德修养;施行责任制,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惩罚违反相关制度的工作人员;(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针对发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同时采取多种措施考核护理人员素质,将考核结果与奖金联系;(5)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关人员,尤其在护理风险高发阶段,减小护理压力,防止因工作繁忙引起的风险出现。

1.3评判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价由护理部根据相关护理满意度评价建立相关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服务、处理问题能力等,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研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27%)显著优于对照组(2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0.91%、63.64%,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医疗纠纷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所以医院体系对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采用相应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管理,促进医院正规化管理[3]。通过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加强风险管理制度以及监督高危护理环节,增强本院风险管理,减小医疗护理发生率。有关研究资料表明[4],在临床护理观察中,对护理风险评估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对于护理风险发生时应对不及时的现象也常常出现,易将事态扩大,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满。通过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其服务意识,从而在护理过程中更加严谨。另外,采用风险管理措施,能够规范护理工作全程,增强对护理难度较大部分的监督,优化护理工作质量,减小护理纠纷的出现,为医院的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肿瘤化疗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明显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静.风险管理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81-82.

[2]杨求成.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62-63.

[3]张军丽.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2(2):102-103.

[4]万艳,张献珍.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21):2808-2810.

化疗护理管理 篇7

1.1临床资料:在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选取2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 平均年龄 (56.7±8.9) 岁, 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 对照组患者术后化疗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术后化疗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化疗效果等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化疗实施常规护理, 按医嘱给患者分派药物、静脉输注化疗药物, 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 用药前要进行穿刺部位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术后化疗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骨髓抑制的护理:抗肿瘤的药物会对骨髓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左右, 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等。在术后化疗期间要密切的观察患者有没有呼吸道及发热的症状, 按照医嘱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 与医师保持联系, 遵从医嘱, 预防感染。如果发现白细胞<1.0×109/L时, 要将患者隔离, 谢绝或减少家属的探视时间, 避免外源性感染, 定期对患者的房间进行消毒。②静脉输液的护理:化疗药物会强烈刺激血管内膜, 静脉输液时容易引起静脉炎, 所以要保护好血管, 不断提高穿刺技术, 选择适合的静脉, 24 h内穿刺过的静脉下方不能再穿刺, 避免渗漏的情况发生;静脉滴注应交替使用左右前臂, 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留置针。输液的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拔针的时候要注意保护静脉, 按压3~5 min, 防止发生药物外漏的情况。如果药物漏至皮下, 要立即停止输液, 将针头连接注射器, 回抽皮下的药液, 在皮下注入解毒剂, 同时用0.5%的普鲁卡因收缩血管, 减缓药液扩散, 还可以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③及时识别、防范护理风险:静脉输注是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 在静脉穿刺或滴注药液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防范宫颈癌术后化疗易发生的风险事件。在化疗前, 要充分了解患者化疗的次数、静脉明显度、不良反应史、过敏史、化疗的药物以及曾经发生过的风险事件等, 加强化疗专科技术培训, 对业务素质低的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使其掌握化疗、护理的要点, 面对护理风险、药物渗漏时可以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静脉穿刺尽量一次成功, 要特别注意静脉不明显、长期输液或肥胖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将理论的护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相关的护理知识[1]。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同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 满意度有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的所以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分析, 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卡方和t检验, P<0.05, 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表2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 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关于化疗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 尤其是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锻炼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能力,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对于工作经验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主要培训护理操作, 工作经验在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以专科培训为主[2]。

3.2完善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在风险事件发生后才采取解决措施的护理模式,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成立一个以护士长为组长, 全体护理人员参与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定期对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评估, 同时制定防范和改进的措施。根据临床护理的特点, 需完善以下制度:①交接班制度:接班的护理人员需要提前15 min到科室接班, 交接班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治疗、护理等相关信息详细记录并交接, 同时加强节假日、夜班管理。②告知制度:患者在住院时,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说明科室及病区的相关制度, 争取患者的配合。③查房制度:实施护士长-责护组长-责任护士三级查房制度, 将特殊治疗的患者、高危患者、潜在安全意外事件、护理效果不佳、诊断未明、新收的危重患者等作为重点查房对象。④巡视制度:对于使用化疗等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患者, 需要护理人员10~15 min巡视一次;使用刺激性较弱药物的患者, 需要护理人员20~30 min巡视一次, 密切观察患者有没有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 及时发现, 及时处理。尤其是表阿霉素、长春瑞滨等发疱性药物, 需要全程监护。⑤查对制度:护理人员在给患者用药之前, 要仔细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如: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等[3]。

我院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在宫颈癌术后化疗的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施风险管理之后, 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减少患者心理上和身体上的痛苦, 提高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4]。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2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术后化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比较二者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配合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后化疗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宫颈癌,价值

参考文献

[1]谢诺.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 36 (3) :129-130.

[2]魏翠香.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36) :4905-4906.

[3]任韧.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 20 (12) :1399-1340.

化疗护理管理 篇8

关键词:肿瘤,优质护理,放化疗,跌倒,流程管理

Cameron和Kurrle在一篇述评“使跌倒减少至最少的预防策略”和相关论著中强调说[1,2]:几个影响因素容易造成跌倒, 包括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精神状况、环境因素、药物作用或副反应。肿瘤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住院放化疗期间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同时放疗、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均会导致病人体力下降;另外肿瘤的侵犯, 骨转移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更易发生跌倒。跌倒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 增加病人及家庭的痛苦和负担, 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对肿瘤放化疗病人预防跌倒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10年1月开始实施肿瘤放化疗病人优质护理服务防跌倒的流程管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891例肿瘤放化疗中的病人实施传统的预防跌倒方法, 发生跌倒5例。其中男2例, 女3例;年龄32岁~65岁, 平均46岁;鼻咽癌2例, 肺癌脑转移1例, 食管癌2例;1例病人软组织损伤, 其他4例无任何损伤;跌倒发生在床边2例, 发生在卫生间3例。

2 方法

2.1 传统的预防跌倒方法病人放化疗期间进行告知制度;放

化疗期间留陪护;行走注意安全;饮食方面注意加强营养。

2.2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跌倒中的管理方法

2.2.1 跌倒原因分析

针对跌倒进行原因分析, 由全科护士共同分析讨论。

2.2.1. 1 病人个体因素

放化疗后病人常常食欲差, 体质虚弱, 进食少而引发低血糖反应, 如厕时容易发生跌倒。

2.2.1. 2 疾病因素

脑转移病人出现意识障碍时, 定向力差, 容易跌倒;骨转移病人下肢活动障碍时容易跌倒;鼻咽癌病人由于肿瘤侵犯, 眼睛出现复视或视力下降容易跌倒。

2.2.1. 3 心理因素

肿瘤病人因久治不愈不愿意麻烦别人或高估自己的体力, 发生意外跌倒。

2.2.1. 4 治疗因素

放化疗致全血细胞降低, 病人常觉乏力或眩晕;化疗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如:恶心、呕吐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腹泻需频繁如厕;神经毒性反应导致肢体感觉异常;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化疗期间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后;晚期肿瘤病人使用止痛药物后产生嗜睡, 均容易导致跌倒发生。

2.2.1.5病室环境因素

地面潮湿、光线昏暗、走道障碍物等容易使病人发生跌倒。

2.2.1. 6 护士自身因素

护士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对跌倒的原因、预防及处理等安全知识掌握不全。

2.2.2 对策

2.2.2. 1 成立预防跌倒安全管理小组

在我科成立了护士长、责任护士组长及全科护士共同参与的流程管理小组。

2.2.2. 2 制定预防跌倒管理流程

(1) 建立肿瘤放化疗病人预防跌倒的评估系统。放化疗前的评估:在病人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评估, 包括最近1年有无跌倒史 (1分) ;有无意识障碍 (1分) ;视觉障碍 (1分) ;活动障碍、肢体偏瘫 (3分) ;年龄≥65岁 (1分) ;体能虚弱 (3分) ;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 (2分) ;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 (如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剂、麻醉止痛剂等) (1分) ;住院中无陪护 (1分) 。≥4分为高危性跌倒/坠床人群。 (2) 建立高危人群跌倒风险评估与防范记录表, 对≥4分的高危人群每周重新评估1次。 (3) 床头挂醒目的防跌倒标识。 (4) 进行“防跌倒十知道”的健康教育, 病人和家属逐条理解后, 由病人或家属在记录表上签字。 (5)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 分析跌倒危险因素, 制定预防措施, 班班交接。 (6) 护士长随时检查各项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7) 护士长和护理部不定期检查。实施过程中发现不足, 及时整改处理。

2.2.2. 3 针对高危因素, 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1) 病人放化疗期间, 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引起的眩晕、乏力病人, 护士要加强饮食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微量元素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如鸡蛋、牛奶、红枣汤、瘦肉汤等, 少食多餐,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 奥沙利铂的常见不良反应是神经毒性症状, 一般症状轻微, 表现为肢体远端或口周的感觉异常或麻木, 这种毒性反应通常在遇冷刺激时诱发或者加剧;急性神经毒性的发生还与奥沙利铂的输注速度相关[3], 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咽喉部感觉麻木, 表现为呼吸或吞咽困难, 也可伴有肢体或颌部肌肉收缩, 表现为手或脚僵硬, 握拳后不能放松, 有时可影响腿部, 出现感觉功能障碍。因此使用奥沙利铂前护士要做好健康宣教, 告知病人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注意保暖。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调节室内温度维持在25℃以上, 指导病人注意四肢的保暖, 化疗期间戴手套、穿袜子, 用温水刷牙、洗漱、沐浴, 不接触冰冷的物体 (如金属手表、项链、不锈钢床栏及输液架等) 。用药时护士经常巡视病房, 出现肢体感觉异常者, 积极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紫杉醇类化疗药物易引起低血压[4], 病人起床时容易引起眩晕而跌倒, 因此护士应做好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起床时要缓慢, 坐起后在床边休息5 min~10min, 然后再下床, 如厕时不要锁上门, 避免意外的发生;氟尿嘧啶等药物可能导致腹泻, 病人常频繁如厕, 护士应重点宣教:如厕时起身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晕厥而跌倒, 因此护士要告诫病人起身时要紧握扶手, 缓慢起身, 并遵医嘱给予充足的静脉营养支持, 预防跌倒。 (3) 对于骨转移病人, 护士要为其提供硬板床并指导病人多卧床休息, 行走须谨慎、缓慢, 避免穿过于宽大的衣服或拖鞋, 防止因跌倒而发生病理性骨折;脑转移病人须留陪护, 指导病人床上大小便及正确使用轮椅, 指导病人缓慢起立、坐下及正确的上、下床动作。 (4) 加强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对于新入院放化疗病人, 护士应主动向其介绍科室环境、各项规章制度、放疗的基本知识、化疗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使病人尽快适应新环境, 消除焦虑心理。同时护士应加强对多程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 改变病人过高估计自己体能的心理, 保持平和心态有困难及时求助, 预防跌倒[5]。

3 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812例肿瘤放化疗中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流程管理后, 发生跌倒数为0, 与2008年8月—2009年12月实施传统的预防跌倒方法比较, 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 (χ2=4.57, P=0.03) 。

4 讨论

预防跌倒的优质服务流程管理, 提高了护士对病人跌倒的安全服务意识。过去护士缺乏预防跌倒的安全防范意识, 认为跌倒不属于护理不良事件, 发生与否与护士无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病人成了特殊的消费群体, 在医院里发生跌倒的问题, 越来越被重视, 因此, 加强医院管理, 完善各项制度至关重要。通过集体组织学习跌倒的危害, 全科共同讨论肿瘤放化疗的病人跌倒的风险因素, 参与制定并实施预防跌倒的流程管理, 提高了护士的责任感和安全管理意识, 调动了工作主动性, 主动并自觉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安全管理服务。

我院是省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预防跌倒的流程管理已成为一种护理常规, 护士能做到有章可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前, 预防跌倒无科学的评价系统, 无法锁定高危人群;另外该工作无目标, 责任不明确, 未建立良好的沟通系统, 所以工作中难免有疏忽, 不可避免发生一些护患纠纷。实施优质护理以后, 由于完善的预防跌倒评估系统, 使预防跌倒工作流程化、制度化, 护士很容易通过表格内容评估病人的全身状态, 并进行评分以确定高危跌倒病人, 提高了预防跌倒的工作效率。

预防跌倒的优质服务流程管理, 密切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避免了护患纠纷。我科自从实施预防跌倒的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病人和家属均能很好配合。对于跌倒的高危人群, 护士提出的保护性预防措施病人和家属均能认真倾听, 并慎重签字, 并在陪伴病人过程中遵守, 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病人及其家属也普遍认为医院的管理更加趋于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大大地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 改善了护患关系, 病人满意度由91.5%上升到98.8%。

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预防肿瘤放化疗病人跌倒的流程管理, 有效地预防病人跌倒的风险。由于预防跌倒流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使护士重视了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 通过量化评分, 确定了高危人群;并通过分析个人存在的跌倒风险因素, 制定了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及监控管理。由于护士、家属严格执行保护性预防措施, 多层次的教育、严格的监控制度, 使病人真正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预防跌倒的流程管理, 有效地预防了肿瘤放化疗病人的跌倒风险。

参考文献

[1]Camewn ID, Kurrle S.Preventing falls in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hopitals and care homes[J].BMJ, 2007, 334:53-54.

[2]Oliver D, Connelly JB, Victor CR, et al.Strategies to prevent fallsand fractures in hospitals and care homes and effect of cognitiveimpairment: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J].BMJ, 2007, 334:82-85.

[3]马飞, 袁芃, 徐泉, 等.奥沙利铂所致急性神经毒性的临床分析及其治疗 (附1例报告) [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5, 10 (5) :533-535.

[4]孙燕, 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66-571.

化疗护理管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风险管理组。风险管理组42例患者:年龄28~62岁, 平均 (45.34±3.29) 岁;TNM分期:1期23例, 2期10例, 3期9例。常规组41例患者:年龄27~62岁, 平均 (45.55±3.32) 岁。TNM分期:1期22例, 2期11例, 3期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进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具体如下。 (1) 风险评估。化疗前对患者文化、家庭背景和化疗认知情况等进行评估, 并对化疗护士资历、穿刺技能、健康教育等能力进行评估, 要求化疗护士在给药前认真阅读化疗药物副作用, 并严格遵医嘱配置化疗药物[2,3]。 (2) 风险管理。定期强化静脉化疗安全知识培训并列举静脉化疗不良事件, 加强化疗护士的重视;强化护士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 强化其法律意识。成立静脉化疗小组, 完善静脉化疗操作流程, 并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加强静脉穿刺技术培训,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出现药液外渗应及时处理;化疗过程加强巡视, 并注意询问患者化疗感受, 观察有无局部红肿和疼痛, 若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疼痛和红肿, 应更换输液部位[4,5];化疗药物给药速度把握合理, 避免过快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刺激;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确保化疗期间有护理人员巡视和监护。因化疗药物局部刺激性强, 在当天输液完毕后应将静脉留置针拔除, 并避免多次同处留置针, 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在静脉化疗前, 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化疗注意事项的说明, 告知患者避免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对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化疗风险进行说明, 并告知药液外渗带来的风险和严重后果, 确保患者和家属知情, 更好配合临床医护工作, 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告知患者化疗时应穿着宽松衣物, 避免肢体受压而影响血液回流。 (3) 风险处理。一旦出现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等风险, 应第一时间汇报上级, 并根据发生原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进行处理[6,7]。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 (1) 护理管理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2) 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3) 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比较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风险管理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 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风险管理组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例 (%)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疗程长, 加上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 可对血管带来较大的刺激, 容易引发静脉炎和药液外渗等安全隐患, 需强化护理风险管理[8]。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 早期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并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化疗风险的重视度, 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以更好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最大限度减少化疗风险的发生, 提高化疗效果, 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常规组进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主要为一下几方面: (1) 风险评估。根据对患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和评估, 为预测风险和预防风险提供基础。 (2) 风险管理。强化对护士和患者的风险管理, 护士主要从学法懂法、提高操作技能、优化交接班工作、强化监护等方面进行管理, 患者主要从风险告知、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管理, 以强化护士和患者的风险意识, 有效规避风险。 (3) 风险处理。主要是在风险发生后采取及时处理对策, 并及时反馈, 开展会议进行定期总结,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为下次风险的规避做好铺垫。

经干预, 结果显示, 风险管理组相比于常规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更高, 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 护理质量评分更高, 住院时间更短, 这说明风险管理的实施通过风险评估、管理和处理, 及时有效规避或减少了风险的发生, 经风险管理实施, 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护理人员能力水平也随之上升, 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另外, 因风险管理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因而患者住院时间也随之缩短, 康复加快, 对患者预后有益。

张梅梅等[9]在《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的研究中, 对照组行化疗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结果显示, 观察组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 与本研究结果相似。陈殷琴等[10]的研究也有相似结论, 均证实了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的确切应用效果, 凸显了风险管理的优势。

综上所述,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高, 可有效规避静脉炎、局部坏死等风险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 患者满意度高,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风险管理组。常规组进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 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1)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风险管理组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风险管理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 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高, 可有效规避静脉炎、局部坏死等风险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 患者满意度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护理风险管理,价值评估

参考文献

[1]柴晓红, 戎霞, 戴建平, 等.肿瘤外科病房静脉化疗风险管理的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28) :72-73.

[2]郭海珍, 万贤琴.持续输液泵化疗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3) :59-60.

[3]Keune J D, Jeffe D B, Schootman M.Accuracy of ultrasono-graphy and mammography in predicting pathologic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2010, 199 (4) :477-484.

[4]徐灵莉, 邓本敏, 唐玲, 等.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 2012, 41 (36) :3833-3834, 3836.

[5]宋秀云.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7) :48-49.

[6]Straver M E, Glas A M, Hannemann J.The 70-gene signature as a response predictor fo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0, 119 (3) :551-558.

[7]邓本敏, 徐灵莉, 李真华, 等.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30) :3448-3450.

[8]谢诺.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 36 (3) :127-129.

[9]张梅梅, 丁宇, 文君, 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5, 32 (22) :110-111.

化疗导致便秘的护理干预 篇10

便秘是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为15%左右[1],通常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甚至烦躁不安、焦虑等症状。本科室对收治的115例癌症化疗患者,针对其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便秘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1 癌症患者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

①药物的副作用 患者化疗期间均同时应用止呕药物,极易引发便秘。长春碱类化疗药物的神经毒性引起胃肠道平滑肌应激性下降,胃肠道蠕动减弱而致便秘。②饮食因素 化疗患者为了加强营养,常进食精细、低纤维素、高蛋白的食品,且由于食欲下降,摄入量及水分过少,食物残渣相对减少,大便量也较少,不能刺激肠蠕动,粪便不能被充分软化以致便秘。③缺乏锻炼 化疗患者常感疲乏无力,不愿下床活动,导致肠蠕动减弱而致便秘。④恶心呕吐 化疗时由于胃肠道反应,常出现恶心、呕吐,导致所进食物大部分呕出及体内水分丧失,且不思饮食及饮水,使体内水分减少而导致大便少且干结,不易排出。⑤精神心理因素 化疗患者常常出现焦虑紧张情绪,而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从而减弱排便时肛门直肠运动导致便秘。⑥忽视排便信号 患者由于治疗或环境等因素,当出现便意时,有时进行克制或忍耐,而不立即排便,久而久之会使排便反射逐渐消失,继而导致便秘。

2 临床资料

选取收治的化疗患者115例,入组条件:①无习惯性便秘者;②无肠道改变者。其中男53例,女6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49岁。胃癌35例,乳腺癌33例,淋巴瘤29例,肺癌18例。经过联合化疗后,有21例发生便秘,有23例发生腹痛、腹胀,15例发生食欲不振和8例发生煩躁,经心理、饮食护理和专科指导,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或缓解。

评价标准 分别于实施干预前和实施护理措施3 d后进行相关指标的评价。①腹痛、腹胀对于主诉有腹痛、腹胀者,护士进行相应问诊及体查后确认。②便秘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有以上表现者可诊断为便秘[2]。③食欲不振和烦躁结合患者的主诉和临床表现,护士综合评价后确认。

3 护理

3.1 量化护理

护理中注重与患者的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并了解患者发生便秘的情况,包括便秘发生的时间和程度,排便形状、次数等,了解是否发生胀气、排气或肠痉挛的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全身症状,了解患者的饮食及用药情况,制定有效的评价量表,分析便秘原因,进行个体化针对性护理。

3.2 心理护理

化疗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重点介绍治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患者有时虽做好化疗导致呕吐、脱发等心理准备,但在治疗过称中出现便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时,仍常产生紧张、焦躁和不安的心理情绪。而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从而减弱排便时肛门直肠运动导致便秘[3]。此时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安慰,介绍成功病例,并请已经缓解的患者亲身说教交流,使病患解除顾虑,调整好心理状态,帮助其恢复排便的信心,并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调整饮食,使患者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关心,积极参加临床治疗。

3.3 基础护理

为患者创造适宜的排便环境,因肿瘤患者体质虚弱,加之化疗副作用的影响,大多需在床上排便,细心准备好屏风、软垫的坐便器,有条件的可以放轻松音乐,使患者心情放松。便后及时通风,如被褥不慎污染予及时更换。

3.4 肛周护理

因大便干燥,嵌塞,机械性通便(如开塞露的应用)致肛周粘膜反复刺激,使皮肤完整性受损,同时化疗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易引起痔疮和肛周感染。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是护理的关键。每次患者排便后都必须用温水清洗,脱脂棉擦干后肛周凃拭红霉素软膏,睡前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保证肛周皮肤干燥。粘膜有破溃时局部清洗后用生理盐水擦拭,再用红霉素软膏每天凃拭2次,预防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的发生和加重。

3.5 饮食护理

化疗患者饮食习惯改变,大便量也较少,不能刺激肠蠕动,粪便不能被充分软化以致便秘[4]。治疗期间使用止吐药,肠蠕动减弱,机体无力排便,应采取多渣膳食,以促进肠蠕动。化疗前即予饮食护理早期干预,瞩患者多食富含维生素A、C、E的新鲜蔬菜水果,食用含有粗纤维的糙米、豆类、红薯、萝卜、生黄瓜等;清晨空腹饮温开水,可促迸结肠反射而促进排便[4];做菜时多用些植物油和富有油性的食物,如芝麻、杏仁、核桃等,禁食辣椒山药实脾固肠之物;多吃些产气食品,如蜂蜜、洋葱、黄豆、菜花、牛奶,它们在肠内发酵后产生气体,生黄瓜、生萝卜也有产气功能,气体膨胀的结果,可促进大便排泄。

3.6 专科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活动,身体条件许可的患者可建议适当增加活动量,如晨起散步、太极拳等。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嘱患者在每天清晨起床活动前后1小时内,无论有无便意,都应努力做排便动作,每次15分钟,反复多次,在模拟排便过程中应将双手压在腹部,做咳嗽动作,同时反复收缩肛提肌,集中注意力,不要同时阅读报纸或做其他事情,不要吸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指导并训练患者或家属学会使用按摩法,自理者可自己操作,不能自理者由护士或家属操作。其方法是:仰卧、全身放松,用一手掌放在肚脐正上方,用拇指及四指指腹顺时针走向(从右至左沿结肠走向)按摩,以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5],也可根据自己的排便习惯,在排便前20分钟按摩,每次治疗时间15分钟,增强患者的肠蠕动和排便意识。

化疗过程中便秘,以及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甚至烦躁不安、焦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情绪,使生活质量下降。针对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因人制宜的对化疗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和教育,有效减轻了患者便秘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哲海,孔莉,于金明。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与对策[J].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3.

[2]尤黎明.老年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17.

[3] 李岩.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因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4):195—196.

[4] 陈敏,李爱霞,桑秀艳.对便秘患者的护理援助[J].齐鲁护理杂志,2002,8(6):409—410.

[5] 郑凤君,叶澄萍,罗云英,等.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8):32.

通讯作者:

上一篇:一三五下一篇:治理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