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机制

2024-06-04

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机制(精选七篇)

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机制 篇1

关键词: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城市公共产品,创新

所谓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指公共产品供给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功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供给制度直接相关, 不同的制度安排决定供给机制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受传统安排制度的制约, 我国原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具有配置机制单一性、决策机制单向性、管理和监督机制单向性等基本特点。

从农村来看, 在传统人民公社时期, 农民在人民公社的统一安排下投工、投劳, 人民公社 (集体) 给予农民评工计分, 在“工分制”下。制度外公共产品的物质成本由公积金和公益金支付, 人力成本以“工分”支付。在劳动产出不变的前提下, 增加总工分数则意味着工分价值的减少, 其实质是有农民自己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从城市社区来看, 人民公社时期, 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靠票维持的, 政府根据公共产品的数量制定票数, 再将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发给人民, 人民再凭票和钱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

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到, 传统供给机制不管是在人员配置还是资源的配置上都是单一而固定的, 同时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的设置即城乡分治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前我国在人员管理上的单一性。此外, 当时“一大二公”的政策主张将所有的公共资源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这无疑体现了我国当时在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决策与管理方面是由“上头”安排和决定的, 具有明显的单一性。

改革开放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 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在很多方面有了改进和创新, 这些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决策的双向化以及监督管理机制的多维化。

首先, 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的制约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据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的教育经费的来源出来国家财政支出之外, 还有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费和杂费以及其他教育经费等经费来源。这部分经费的来源还是随着总量的不断扩大逐年增长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产品主体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供给方式, 开始向多元化转变。

从农村方面而言, 自1978年以来, 国家财政中用于农业的基础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绝对费用在不断增加,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方财政的不足, (自从94年税改以后, 地方财政就相对拮据。尤其是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比较少的农村而言, 无疑是雪中送炭) , 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更多元化, 开始建立中央、省、县乡、农民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从城市方面看, 城市很多的公共设施都是实行供给主体多元化的, 如高速公路收费、广场娱乐设施交基本使用费等。都是国家、地方财政共同或某一方面出资修建, 然后由使用者缴纳一点费用, 三者共同供给公共产品。另外社区的合同承包 (合同承包是指政府部门与私人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签订生产合同来供给社区公共产品) 也体现了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多元化。

其次, 决策的双向化。为了使得公共产品的效用更大, 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否, 供给多少应根据此产品的需求来决定。为了更好的了解公民的需要, 就农村而言, 我国决策机关或知识分子常会组织一系列的“下乡”等运动去调研考查, 从而统计出一些数据来反映人们的需求, 为决策机关做出决策提供一定依据。而在城市, 人们可以更好的使用网络平台与决策机关进行网络交流, 如发送电子邮件, 参加听证会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自下而上的反映民意。改变以往的领导拍脑袋决定的单方面决策方式。

最后, 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监督管理方式的多维化。对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体现在用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资金运行以及公共产品建后的维护方面。首先我国制定政策来监督相关部门, 一方面是对资金的运行进行严格管理, 尽量避免公款消费、严禁公款挪用。另一方面是保证公共产品保质保量的完成, 避免偷工减料与磨洋工。同时加强了媒体的曝光力度, 坚决打击伪劣工程。最后, 通过听证会以及媒体等方式加强了公民的话语权,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与否的唯一标准”, 让使用者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来进行监督和评价。

随着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不断发展, 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有了一系列的创新之举, 但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财政能力有限, 公民整体参与意识不强, 以及相关法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还不够完善。这还需要我国在发展经济水平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文化与法制等各方面的建设, 为我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完善提供更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论析.社会科学研究, 2009, (3) .

[2]杨美英.统筹中国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8.

[3]黄明欣.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及其法律规则.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总75期) , 2008.3.

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论析 篇2

关键词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行政机制;准市场机制;志愿机制;自治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4.1;D630.1:D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3-0099-05

一、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理论及公共产品供给的民营化

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指消费者、供应者、生产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联结起来,实现消费、供应、生产环节的有机组合。整体上讲,与公共产品分类理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理论的发展脉络一致,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认识进程是:首先,基于“公私二分法”,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行政机制供给公共产品;其次,基于市场供给公共产品的可行性,提出通过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共同供给公共产品;再次,基于公共产品“二维连续分布”,提出采用多样化供给机制供给公共产品。20世纪70年代以后,采用多种机制供给公共产品成为共识,以至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设计多种多样的供给机制,以保证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人以城市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为研究重点,强调社区自治供给机制的同时,还提出了其他的六种方式:建立和经营“自己的”生产单位;与一个私人企业签约;与另外一个政府单位签约;从自己的生产单位得到一些服务,从其他政府或者私人生产者那里得到其他服务;确立得到授权的生产者必须遵守的服务标准,允许消费者选择私人零售商,并从得到授权的供给者那里得到服务;把凭单发给家庭,并允许它们从得到授权的供给者那里购买服务。…

E.S.萨瓦斯深入研究了公共产品供给机制。(1)指出不同公共产品应采用不同供给机制:通过市场机制供给可收费物品,集体行动供给共用资源,自愿或强制性的捐款供给集体物品。(2)详细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lO种具体方式及其民营化程度。(3)不同公共产品有不同的最佳供给方式。可收费物品的最佳供给方式是凭单制和自由市场,共用资源的最佳供给方式是凭单制和志愿机制;集体物品的最佳供给方式是合同承包和志愿机制。(4)指出各种方式的复合运用:多样化、混合式和局部安排等方式。

国内学者也深入研究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例如,杨团把社区公共服务分为自治型、保护型、专业型、运营型,指出不同类型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供应者与生产者分开基础上的不同制度选择。唐娟将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分为权威型供给、商业型供给、志愿供给、自主型供给模式。

理论界肯定多种机制供给公共产品的背后,蕴含着政府治理理念变革,政府治理理念变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民营化,“民营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最简单的含义是把政府扮演生产者角色的安排转化为私人生产者唱主角的安排。其反面就是国有化、‘政府化’或‘非民营化’。”把政府扮演生产者角色的安排转化为私人生产者唱主角的安排,实质就是在政府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供给效率。

公共产品供给的民营化以供应者与生产者分离为指针,而在具体的供给方式中供应者和生产者分离有差别:政府服务和政府间协议未能分离供应者和生产者,政府既供应又生产;政府出售实现消费者与政府合作供应与政府生产区分;特许经营、补助、凭单、合同外包实现集体消费单位供应与私人生产的分离;自我服务、志愿服务和自由市场实现私人供应与私人生产分开。供应者与生产者分离情况的差异,说明公共产品供给的民营化不是一刀切,不是用一种具体方式来完全代替政府行政供给。与公共产品的“二维连续分布”一致,公共产品供给从民营化到国有化是一个制度连续体。民营化程度最高的是自由市场、志愿服务、自我服务,排在第二位的是特许经营,下面依次是凭单制、补助和合同承包,再下面依次是政府出售、政府间协议、政府服务。这一排序表明,从某种低层安排向高层安排的移动就是民营化,因为它意味着更多依靠社会民间组织(特别是市场),而减少对政府的依赖。

公共产品供给的民营化的操作方式是政府引入市场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是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政府垄断供给所产生的行政成本高于引入市场机制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引入市场机制有助于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比较优势。换言之,政府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供应者与生产者分离是追求效率所致,即在信息不确定或不对称的情况下,供应者从效率出发,围绕提高效率进行制度安排,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质量、效率以及供应者对公共产品需要的“回应性”程度等。

首先,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政府机构。分开供应和生产,政府主要承担供应者的职责,可以把原有政府成立专门生产机构从事生产,转变为在市场购买或者是以合同制等形式转包给私人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等。政府不再更多地从事生产,可以撤销公共产品生产的常设性机构。

其次,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节省开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引入市场机制后,作为内驱力的竞争机制促使各个生产者为争夺公共产品生产权而展开激烈竞争,其结果是政府能获得比垄断供给下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少的成本,从而提升预算资源使用效率。尽管不能一概而论,但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公共产品供给引入市场机制往往能取得比政府垄断更高的生产率。

再次,公共产品供给引入市场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公共产品供给的垄断状况。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适度引入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等的参与,可以促进民间组织壮大,从而有利于构建政府与民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多社区公共产品采用行政机制供给,某些社区公共产品供给过度市场化,是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多社区公共产品采用行政机制供给

传统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行政机制,行政机制是指政府机构自上而下地建立自己的生产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建立垂直性、依附性的权利关系结构,并通过等级命令制供给社区公共产品。在实践中,受政府行为惯例这一路径依赖的制约,目前大量的社区公共产品由政府采用行政机制,通过内部生产来供给。

行政管理和执法事务、社区福利产品由政府采用行政机构供给有其合理性,因为前者是政府的天然职责,后者属于均衡性公共产品。行政管理和执法事务包括社区内建筑物规划、社区环境管理、市容监察、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治安与消防管理、医疗卫生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教育

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及其执法等;社区福利产品主要是政府通过兴办各种福利机构来供给,政府兴办福利机构有公立学校、公立博物馆、公立文化设施、关怀特殊群体的机构(如福利院、孤儿院)等。行政管理和执法事务、社区福利产品的供给主体是行政管理、执法部门和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政管理、执法部门和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他们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是行政隶属关系,他们听命于上级政府部门来供给社区公共产品。

但是大量的可收费物品,如邮件投递、公交服务、通讯网络、下水道维修、水电气供应、社区养老院等等,由于排他可能(即可以通过“使用者付费”来避免拥挤)、生产和供应可以分开,更适宜于采用准市场机制。况且可收费物品的消费可能出现拥挤,一旦拥挤,产品质量下降,必须排他。

2.某些社区公共产品供给过度市场化

与过多的社区公共产品由政府采用行政机制供给并存,某些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又存在过度市场化,例如商品房住宅小区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公司被定位为企业,采用市场机制,向业主供给社区公共产品,“主仆颠倒”十分常见。

我们认为,物业管理公司向商品房住宅小区供给社区公共产品。应该采用准市场机制,而不是市场机制。(1)物业管理的内容包括对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物业管理内容是社区公共产品,不是私人产品。(2)商品房住宅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管理公司时的身份是集体选择单位。业主委员会由全体业主选举产生并代表业主们的集体权益,业主委员会选择物业管理公司时,“自愿交换”意愿的表达者不是单个业主,而是业主委员会这一“集体选择单位”;业主委员会所表达的意愿不是单个业主的意愿,而是所有业主们的共同意愿。业主委员会的身份及其所表达的意愿,是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管理公司与单个业主通过市场购买私人产品的本质区别。(3)业主委员会作为集体选择单位所享有的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力,使其不同于私人产品交换主体。法律赋予业主委员会对物业管理公司所供给服务的多项监督权,对本社区公共产品的管理权,法律赋予业主委员会的这些权力使其有能力规制业主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选择满意的物业管理公司供给社区公共产品时所利用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自主选择机制与私人产品的市场交换有所不同。(4)商品房住宅小区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供应者和生产者的分离,供应者是业主委员会,生产者是物业管理公司。

三、重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极大影响了供给效果。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应该多样化,不同的社区公共产品可以通过不同机制供给,同一社区公共产品也可以采用不同机制供给。究竟采用什么机制,取决于供应者依据成本效益比较等作出集体选择。目前,我国社区公共产品主要的供给机制有行政机制、准市场机制、志愿机制、自治机制,现实中各种机制常常混合应用。

1.行政机制

政府利用行政机制无偿供应和直接生产的社区公共产品,一般是垄断性社区公共产品。因为只有采用行政机制无偿供给,才能使该区域的人们免费消费。政府采用行政机制的基本方式包括萨瓦斯所说的政府服务、政府出售、政府间协议,这三种方式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内部生产”。目前,我国基层政府采用行政机制供给的社区公共产品主要有行政管理和执法事务、社区福利产品等。

2.准市场机制

约翰·F.A.泰勒指出:“市场安全的条件是什么……每个市场经营者至少会想到两条规则,这两条规则会得到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普遍赞同:第一,‘相互交换规则’,即有支出必须有收入;第二,‘自愿交换规则’,即任何交换、任何权利的相互转移都不能是交换各方出于非自愿,不能出于被迫……这两条规则是任何市场不言而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就根本不可能有市场。”参照泰勒给出的两条基本规则,我们认为完全符合这两条规则的交换机制为市场机制,不完全符合这两条规则的交换方式为准市场机制。准确地说,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准市场机制是指供应者供给社区公共产品时引入市场机制,即构建准市场制度环境。构建准市场制度环境,其本质是实现公共产品的“供应者与生产者分开,供应者可以在多个生产者之间选择并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提高公共产品供应者对公共产品需要的“回应性”程度等。

目前,我国大量的社区公共产品可通过准市场机制供给,包括社区教育、社区医疗保健、邮政投递、通讯网络、公共交通、有线电视、供电供水供气、社区养老等可收费产品,以及老城区旧居住社区除了上述可收费物品之外的其他公共产品,如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照明等等。

政府是社区公共产品最为重要的供应者,采用准市场机制的具体方式已经多样化。

政府购买产品是指政府利用公共财政向市场直接购买公共产品,提供给社区以及社区居民。政府购买产品时,仅仅是供应者,不是生产者,生产者是私人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等,从而实现了供应者与生产者的分离。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产品的比例偏低,仅占政府采购总金额的7%。因此,采用政府购买产品方式供给社区公共产品成为趋势,例如上海市2000年以来为特困老人购买养老服务,引起其他地方基层政府纷纷效仿。

合同承包是指政府部门与私人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签订生产合同来供给社区公共产品。合同承包方式下,政府仅仅是供应者,不是生产者。大多数有形的公共产品(如设备、建筑设施等)以及无形的公共服务都可以通过合同承包来供给。采用合同承包的一般形式是政府选择生产者——签订合同——生产者提供产品。此外,合同承包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保留设施和资产的所有权,让各种社会机构去经营,此种形式被称之为“公办民营”。目前我国很多的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兴建的社区服务中心都采用这样一种方式。

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特许经营是指政府将垄断性特权授予某一社会机构,让它供给特定的社区公共产品。特许经营方式特别适合于诸如水电气供应、污水处理等等可收费物品。

补助是政府给予生产者的补贴,其形式可以是资金、免税或其他税收优惠、政府低息贷款、贷款担保等。在补助安排下,生产者是各种社会机构,政府和消费者是供应者,政府选择特定的生产者提供补助,消费者向接受补助的生产者购买产品并支付费用。

3.志愿机制

从古到今,志愿供给是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的一种,志愿体现了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意志的自由性和行为结果的利他性。志愿供给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

个人志愿供给社区公共产品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个人主动为社区、社区成员捐款捐物,一般被

理解为慈善行为;个人不图物质报酬,自愿为社区、社区成员提供劳务,即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劳务性、非职业性等特点。志愿服务的本质是改善人类生活,提升生命品质;志愿精神是仁爱的、利他的、为公益着想的,它能使人获得新知、使空虚的人获得充实与自在。

目前,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主要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等几部分组成。社区志愿服务的受益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而社区内的老弱病残以及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是最主要的受益者。社区志愿服务供给的社区公共产品多种多样,包括帮困助残、帮老爱幼、美化环境、卫生保洁、社区安全、医疗保健、社区教育、社区文化娱乐、法律援助以及便民利民服务等。建立一整套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热情,提高服务质量是当务之急。为此。首先,制定规定性志愿服务制度,使参与者从中受益的同时,培养公民的奉献精神,塑造互惠互信的道德规范。其次,建立多层次的激励制度,例如减免税收等。再次,扶持志愿者组织走向专业化。

此外,志愿供给社区公共产品的还有大量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它们志愿供给社区公共产品的机制称为资源共享机制,其中驻社区单位志愿供给社区公共产品机制称为共驻共建机制。在社区内,由于所有制壁垒和“级次隶属”的封锁,造成社区资源体制性分割,使可以在流动中互补、互助、互借的优势,在各守其财的封闭中被各自的劣势自我吞噬。而供给社区公共产品必须打破所有制壁垒和级次封锁,改变社区资源配置方式,使社区资源按照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的共同需要在社区内整合起来。

社区居民与驻社区单位是利益共同体,社区的总体状况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驻社区单位的工作环境或经营环境;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可以帮助驻社区单位解决一些现实的困难,如分离单位承担的服务职能,减轻自己的负担。这使得共驻共建成为可能,现实中,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具体方式主要有7种:驻社区单位为社区提供公共设施;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为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积累资金;筹集社区救助基金;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驻社区单位与社区组织,共建共用社区公共设施以及服务组织;盘活驻社区单位的闲置资源;驻社区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服务设施。创设激励机制是社区组织志愿供给社区公共产品的关键。首先,要使驻社区单位充分认识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收益大于“资源分散”。其次,制定并实施社区共驻共建优惠政策,建立资源共享的制度环境。再次,建立面对面的协商机制,包括共同确立谈判规则、共同决策、共同推选代表执行协议、共同评估协议执行情况等。最后,建立政府协调机制。

4.自治机制

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自治机制是指社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基于平等,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基础上,通过面对面协商,讨论,合作供给社区公共产品。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等)直接向社区居民供给公共产品时主要采用自治机制,社区居民供给邻里产品也如此。

社区组织向居民供给的社区公共产品包括: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社区民主活动,依法制定《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通过居民会议等开展民主决策活动,通过居务公开和居民论坛等形式开展民主管理活动,通过社区民主评议等方式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开展民事调解活动,和谐邻里关系;在没有物业管理公司的社区,建立社区安保队维护社区治安;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向有关部门反映社区问题和居民需要;培育社区草根组织,扶持居民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开展社区救助;等等。现实中,虽然社区居委会成为政府在社区的代理人,但作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供给社区公共产品是社区组织最重要的职责。由于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之间不是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社区组织供给公共产品时,往往只能采用自治机制,采用自治机制的显著特点在于,不是强制性地约束社区居民,而是与社区居民平等地面对面协商。

社区公共产品中的邻里产品主要包括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文化娱乐、邻里关照、生活互助等。社区邻里产品自治供给机制中,社区居民是供应者,社区居民和居民草根组织是生产者,往往采用内部生产。居民草根组织是指社区居民基于某种需要以个人身份自愿组成的交往网络,以此增进相互信任,并使所有参与者从中受益。我们调查得知,社区居民草根组织中,兴趣小组、门栋(或院落)自治、居民互助小组发育程度最好,运转最灵便,效果最佳。

社区居民基于满足自己个性化需要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如秧歌队、晨练队、戏剧票友会、象棋队、门球队、读书会等。兴趣小组供给的社区公共产品主要是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改善邻里关系,提高成员能力等。兴趣小组绩效良好的根源在于其产生的内在机理:具有自我激励动力。成员基于共同兴趣爱好集合起来,并存在某种默契,兴趣小组就可能出现和发展,不需要外力干预。我们调查发现,真正制约兴趣小组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可供活动的公共设施、公共空间不足。

5.多种机制复合运用

多元主体供给多样化的社区公共产品,复合运用多种供给机制,势在必行。

多样化运用是指不同主体运用不同机制供给同一社区公共产品。例如,目前我国社区养老运用了多种供给机制。一是行政机制,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供养民政对象中的孤寡老人。二是自我服务一家庭养老,老人自己或家庭成员在家里照顾老人,这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三是市场机制,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自主选择适合于自己满意的私人养老机构颐养天年。四是志愿机制,社区志愿者或互助小组成员到养老机构或老年人家中提供无偿服务。五是准市场机制供给的具体方法有合同承包、补助、凭单制等等。

局部运用是指同一社区公共产品的不同组成部分采用不同供给机制,目的是寻找出同一社区公共产品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特点,选择适合于不同组成部分的最佳供给机制。社区养老服务有两个环节:兴建养老设施、具体服务。兴建养老设施,可采用行政机制和准市场机制;具体服务可采用多种机制。

混合运用是指同一主体同时使用多种机制供给同一社区公共产品。例如上海市卢湾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综合运用了合同承包、补助两种方式。政府向困难老人提供资金补助,但并不直接把现金发放给困难老人,而是将之把安置到政府选择的条件较好、服务质量较高的民办的养老机构,或者是养老机构派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政府与所选择的养老机构签订合同,规定服务质量标准;政府按照入住养老机构和接受上门服务的困难老人的数量及补助标准每月与养老机构结算一次。

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机制 篇3

一、农村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1.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是促进新阶

段农村居民生活走向高水平“小康”的客观需要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水平是居民生活综合质量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目前, 城乡居民在吃、穿、用等方面的个人消费水平差距正趋于缩小, 而在公共产品消费, 尤其是享有的社会保障、公共福利方面的差距却在拉大。公共产品的严重短缺, 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综合质量的提高, 农民朋友生存、发展、健康、文化、娱乐等多层次和多样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不少地区“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因而,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就成为新阶段“全面小康”建设所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

2.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是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与减负的迫切要求

农村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已构成了农村私人产品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可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在内的农村私人产品总成本, 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 当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时, 农民只能自筹解决, 从而加重了农民负担。

3.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完善充足的农村公共产品, 直接或间接引导了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向农业产业输入, 从而有力促进了新型农民培养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 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状况, 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目前, 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 已成为农业、农村增强自身“体质”和“体能”, 实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短板”。因此, 加快公共产品的供给,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4.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让农村居民平等地享有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权利, 从而缩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 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

二、现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

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 中央财政从建国开始就着力发展城市工业和城市公共产品建设,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入严重不足。大量的农村资源转移到城市后, 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上严重短缺。尤其是新一轮农村税费改革, 更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状况。在税费改革前, 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是通过“三提五统”等所谓的制度外财政收入来保障。税费改革后, 基层政府制度外筹集财政资金的渠道基本上被堵死, 县乡政府财力不足、运转困难的问题也就凸现出来了, 并最终影响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尽管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安排有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来补贴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政府和组织的运转, 但相对于长期“缺血”的欠发达农村地区来讲, 无法弥补庞大的财政硬缺口, 有些乡镇连保工资、保吃饭的日常运转都困难, 更谈不上提供公共产品了。加之“一事一议”制度由于千差万别的农民意见很难统一, 在农村实施困难, 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问题不仅难以解决, 而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调

目前, 欠发达地区关系农民生产生活、基本人权及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例如, 在水利设施修建、农业技术研发和市场信息采集上, 受可操作性或者成本过高的限制, 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供给相当缺乏;与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交通、用电、用水的投入匮乏;农村教育水平低下, 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医疗保健水平落后;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的滞后等等。另一方面, 一些农民不需要或者需求较少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剩。例如, 农村基层政府部门管理过宽、分工过细、机构臃肿、人员膨胀, 财政成为”吃饭财政”;一些基层政府办公大楼豪华气派, 不少达标升级项目劳民伤财, 既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 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3. 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不公平性

一是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现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下, 由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主要由中央和城市政府提供, 城市居民已经享受到了诸如医疗、基础教育、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且质量上大大优于农村。而农村居民在村道建设、自来水站、生活垃圾场所建设等项目上却仍有相当一部分都要依靠集资, 而这些公共产品本来应由政府提供, 这对于农村居民来讲, 显然是不公平的。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之间存在着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性。按照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的不同, 城市周边村和中心集镇所在村, 由于区位条件相对优越, 集体经济充裕, 村民收入较高, 因此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相对较高。而偏远的山区村, 由于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 耕地稀缺, 人口较少, 自然条件相对恶劣, 村集体经济空白, 因此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几乎空白。三是相同区位条件村庄之间在公共产品供给上也有较大差异。同样是山区村, 经济都很落后, 但是一些村的村干部由于是致富能手, 能力比较强, 他们就通过自己的影响力, 向各级政府部门争取到不少资金用于村庄公共设施建设, 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而另一些村, 由于村干部能力较弱, 村领导班子不团结, 遇事推诿扯皮, 其村庄面貌依旧相当落后。

4.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不合理

一是“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决策机制, 不利于农民意愿的表达, 使本来就有限的公共产品供非所需;二是现行的干部考核机制, 使基层政府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政绩工程的建设, 而不愿对打基础、利长远的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财力;三是监督机制缺失, 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管理混乱, 滥用、挪用现象严重;四是责任机制不健全, 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主体缺位、错位、不到位, 本该由上级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却通过政府命令转移事权变由下级政府提供, 最终又落到基层政府和农民头上。

三、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机制

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当前的供给不足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既能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又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

1. 城乡统筹,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农补工”、“重城轻农”的城乡不均衡的二元发展模式, 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可以说农村公共财政缺失是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必须下决心纠正公共财政上的城市偏向, 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 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投资主体作用。

(1) 强化政府投资主体地位, 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各级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主体, 应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政府投资建设的重中之重, 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让公共财政的支出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今后, 应按照中央的要求, 建立健全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真正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 保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

(2) 加大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 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中央财政、省市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 特别是向欠发达地区县乡政府倾斜, 着力解决县乡财政困难, 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 确保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3)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坚持城乡平等的原则, 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 把城市与乡村作为有机整体, 平等发展城乡公共服务, 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财政和由公共财政所支撑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现阶段, 重点要在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等方面有所突破, 真正实现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开源节流, 使地方财政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保障

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 政府的作用必须集中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上, 政府应该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物品。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 农民私人产品的生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着更加强烈的依赖性。因此欠发达地区政府, 尤其是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的乡镇政府更要努力发展经济,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担负起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的责任。一是加强乡镇财源建设, 增加乡镇政府财政收入。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逐步改变乡镇企业小而散的现状, 以巩固和培养主体财源;要结合当时资源环境优势, 大力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绿色、高新农业, 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培养后续财源;要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尤其是股份合作经济, 发展新型财源, 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二是优化乡镇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尽量降低行政成本。上级各主管部门应取消乡镇的配套资金政策, 对于支农项目建设, 要匹配相应的工作经费, 减少乡镇财政负担。三是合理设置乡镇, 精减乡镇政府机构和人员。欠发达地区要本着资源共享, 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 重新对乡镇进行扩并, 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以减轻乡镇财政负担。四是进一步加大乡镇政府债务清理力度, 防范和化解乡镇财政风险。要锁定乡镇债务, 加大审计力度, 挤干乡镇债务水分, 并区别不同债务情况, 采取多种办法进行处理和消化。同时, 各乡镇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 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3. 广泛参与, 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途径

政府不能推卸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 但政府决不是农村公共产品唯一的供给主体。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 由于长期积累下的各种不利因素, 其经济发展长期滞后、财政困难的情况在短时期内很难有大的改善。因此, 更要合理界定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边界和范围。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 政府只需提供核心公共产品, 至于非核心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则应该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辅助供给。要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发展方向, 在以政府为主体的情况下, 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 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各级政府要通过一定的产权保护和制度激励, 为市场、社会力量提供公共产品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生产和经营公共产品, 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鼓励各种社会力量, 特别是非政府组织成为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提供主体,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助补贴、减免税收优惠等方式, 引导各种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另外, 即使是政府负责的农村公共产品, 也要避免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垄断经营, 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方式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 降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 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外包、租赁、招标等市场竞争机制, 尽可能地把公共产品的生产交给企业、民间团体去做, 强化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的竞争性, 政府只保证农村居民所获得的最终公共产品质量, 自身不一定要亲自生产或经营。

4. 自下而上, 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和农民需求表达渠道

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不能准确反映农民的需求意愿, 因此必须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程序, 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 建立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的机制。一是要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培育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有关的决策活动和对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活动, 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分配和集体经济组织收支的公共性和透明度, 从而促进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二是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入手, 建立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中介和桥梁, 让农民有能力和渠道表达自身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并且使政府能得到完整和真实的信息。三是要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公共产品的内在属性决定了政府在其供给上起着主导作用。政府要深入了解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 加强可行性分析, 不做脱离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供给决策, 乡镇领导人也不要以个人偏爱和主观愿望进行决策。四是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基层领导人的产生办法。为了避免地方政府部门决策者根据“政绩”和“眼前利益”的需要作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选择, 村级、乡镇级领导人应真正由本地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而不是由上级组织部门安排。通过选举约束, 使他们真正对本地选民负责, 把增进本地选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地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调以及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低效的状况, 真正为农民提供急需的公共产品、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

5. 明确主体, 建立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责体系

为广大农村提供公共服务, 这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 要履行这项基本职能, 需要各级政府的分工合作, 明确各级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做到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一般来说, 涉及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 如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区域性的、地方性的农村公共服务, 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外溢性或跨区域的地方性公共服务, 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社区性的农村公共服务由农村自治组织和农民共同提供。应建立中央、省市、县乡和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管理权限, 以法律法规形式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权力运作方式、利益分配结构、责任和义务。遵循责权配置相一致的原则, 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应提供哪些农村公共服务, 并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力, 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 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将社会发展指标、基本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促使地方政府把工作重心从注重GDP转为重视农村公共服务上来。

6. 循序渐进, 建立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尽管现在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城乡统筹考虑公共产品供给的阶段, 但公共产品的城乡统筹供给绝不意味着城乡应完全具有均等水平的供给, 而必须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目前, 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比例中, 农村人口的比例相对更高, “城市支持农村”在现阶段实际上是少楼人扶持和帮助多数人, 对欠发达地区来讲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因此, 在强调公共产品的城乡统筹供给时, 必须清醒地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 量力而行, 根据各地方实际情况, 分轻重缓急, 分步实施, 以免对工业发展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当前, 可将农村公共产品分解成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农村基本的公共产品子系统, 然后根据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 按照先保障生存, 后提供享受;先保障稳定, 后促进发展;先提供有关民生的基本公共产品, 后提供有关发展的公共产品;先提供纯公共产品, 后提供准公共产品原则的原则, 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事情做起, 从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农民急需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起, 分步骤、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机制 篇4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和谐社会;供给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更是阐述了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事关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

当农村缺少公共产品供给时,将会增加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剧私人产品的竞争,降低农村社会的收益水平,从而恶化农村的发展环境。从我国农村总体来看,农村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基础教育水平、基础卫生医疗保障制度、基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及社会科技服务体系等与农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制度体系虽已建立,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村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必须要做到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是合理表达控制,确保农村公共产品能够有效的供给。

1 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内容

1.1 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

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的研究者对其理解也不同。有的研究者认为,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有的研究者认为,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求,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服务或产品。还有的研究者认为,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一般来说,农村公共财政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有的研究者指出,农村公共产品指分布在农村地区、能同时被多人共同消费和使用的公共产品。地方公共产品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门,“农村”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往往归于地方政府、农村社区、农民集体等。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或家庭消费的所谓的“私人产品”,由当地农村社区居民共同享有的产品,它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等一般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1.2 农村公共产品的划分情况

从农村公共产品的性质上来说,农村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完全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例如:农业自然环境保护、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国家综合规划、农业发展和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安全及农业气象预报等。而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即纯公共产品和私人公共产品间,只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例如: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卫生医疗保障、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及农业病虫害管理等。

从农村公共产品用途上来说,农村公共产品,可分为生产性和生活性。生产性农村公共产品是指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一类公共产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建设等,而生活性农村公共产品则主要指饮用水安全、教育、医疗及社保等方面。

根据公共产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公共产品通常又可分为全国性的(跨省、跨流域、跨行业的)公共产品、地区性的(省级、市级、县级及乡级)公共产品和社区性的(村级)公共产品。

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状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双轨”制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一直在我国实行,即:城市中的各种各样的公共产品供给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提供的,如:水、电、道路、通信、医院、学校及图书馆等,而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则是由农户自筹资金进行建设,政府只是提供一定金额的补贴。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村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2.1 农村公共产品严重不足

从成本角度来看农村公共产品的分配制度,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支出非常有限,相反,农民承担了更多的本应由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在理论上应直接为大多数农村社区提供公共产品的特殊功能职责,领导在自己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民政、司法、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等工作。但乡镇政权执行这些功能的费用并非都是由乡镇财政负担,整个城镇政策允许计划生育、材料、民兵训练和运输成本等公共事业所需要的资金可在全乡范围内统筹和使用,但却不包括在政府预算收支范围内。除此之外,农民承担相应村级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现行政策规定村级组织可以收取农民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用3项“提留”。从资本的角度使用来看,这3项“提留”应属于村级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在城市中这些公共产品供给完全由政府提供,城市居民也享受政府大量的的补贴,例如:电、水、气及公共交通补贴等。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制度分配,基层政府的现实经济困难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有许多地方的居民无法得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农村有一半的人没有自来水喝;缺乏必要的卫生医疗保障设施和服务;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目标未能充分实现;运输网络、能源网络、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农村公共产品的短缺,导致了农民通信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及供电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也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结构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

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

从农村公共产品决策系统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的偏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由“上级”决定公共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但这种决策制度将农民排除在公共决策、项目操作和监督之外,难以真正反映农村社区内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偏离需求,结构失衡。endprint

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是基于地方政府决策者的“政绩”和“利益”的需要。例如地方政府决策者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公共产品,像农村的通讯、交通、电网、农业基本的农田水利设施等,而不愿意提供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技能培训等无形公共产品;热衷于一些见效速度快、容易于出政绩的短期的公共项目,而不愿意提供一些见效速度慢、实施时间长,但有真正战略性的纯公共产品。

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的思路

3.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改进对策

3.1.1 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要划分明确

我国实行从中央到省、市、县和乡镇政府系统多级供应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在这之中,乡镇政府作为直接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类公共产品的国家财政系统的基础。农村公共产品构成上的层次性,决定了作为供应主体的各级政府之间的项目责任:中央政府承担属于全国性的农村公共产品,地方政府承担属于当地的农村公共产品,一其中些跨地区公共工程和项目可以由地方政府承担为主,中央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和协调。根据这一原则,如社会福利、计划生育、抢险救灾、安置优抚、环境保护及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县级政府负责乡镇政府承担具体事务的管理。农村基础教育、基本卫生医疗保障支出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乡镇政府作为基层力量,主要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

3.1.2 对各类农村公共产品加大供给和投入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不断增长,供给严重不足,因此,在为农村社区提供必要的行政和社会保障和其他服务的同时,增加各类农村公共产品增加有效供给,如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卫生医疗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发展的综合规划、农业信息供给农业信息及农业技能培训等无形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等。

3.1.3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进行改革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同时,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构建农村公共产品的表达需求机制,把原有“自上而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转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结合的科学化、民主化的供给决策机制。它还需要以下2点,第一,改革农村社区领导人的选举办法。村、乡两级领导人应由社区选举产生,而不是由组织部安排的。通过选举,才能对当地选民真正负责,优先维护和保障当地选民的利益。第二,建立农村社区公共资源使用和监度。通过乡、村务信息公开化,提高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

3.1.4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

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很多农村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可使用政府和市场(个人)混合的方法。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可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动员社会资源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供给,建立起以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如联合通过政府之间的谈判和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赋予私人部分收益权,充分调动私人投资农村公共产品的积极性。

3.2 与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只有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建立起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3.2.1 以权利平等、放开准入、公平分享为重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现行土地制度存在权利二元、市场进入不平等、价格扭曲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弊端。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应对农村的土地实行严格的保护。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期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3.2.2 调整乡镇区划,精简县、乡(镇)两级机构

目前,各地乡镇规模偏小,财政供养人口众多,运行成本过高,造成基层财政困难。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度扩大乡镇区划规模,精简乡镇机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效率。对县、乡(镇)两级政府机构及人员进行合理编制,做到定编定岗,把事业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区分开来并实行人员分流,大力清退各类不必要的临时工,切实降低农村基层政府的运作成本,减轻基层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

3.2.3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要实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一方面,需要加速城镇化的步伐,降低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应把一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少及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引进在县城和条件好的中心镇,以此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另一方面,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建立一套租金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的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健全保障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并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

4 结语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事关农村社会发展的未来,当前还存在许多缺陷,需要政府引导、政策导向、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实现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体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机制 篇5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参与的必要性

国际实践证明, 把农民置之于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直接发展活动之外往往是导致贫困的最根本原因。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会产生如下好处:建立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偏好表达渠道, 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平衡和帕累托效率;制约政府官员的“经济人”行为倾向, 避免政府财政资金的浪费等等。

二、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机理分析

(一)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成本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分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三种模式。从决策成本角度看, 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由于参与人数少, 容易达成一致性结果, 使得决策快而迅速, 但决策结果由于缺乏农民的参与导致农民不满意的外部成本较高。自下而上的决策恰恰相反, 由于农民的广泛参与使得外部成本较小, 但由于参与人数过多, 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决策成本反而上升。因此,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需要以上两种方式的平衡, 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来说, 就是农民采用代议制方式参与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 进而形成决策成本最低的局面。

(二) 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动机分析

农民是否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权衡其收益和成本, 具体见公式:

上述公式中, NR代表农民参与获得的净收益;P代表农民起决定作用的概率;D代表农民参与和不参与的经济收益差, C代表农民参与成本;L代表农民参与带来的其他非经济利益流入。

从P因素看, 农民是否参与取决于其意见在决策结果中的决定作用, 这需要对农民赋权, 即农民应该享有知情权、表达权, 监督权、决策权和受益权, 农民可以以平等参与、民主协商的方式介入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 否则农民没有参与动机。

从D因素看, 农民具有深厚的乡土知识, 知道何种农村公共产品对其收益影响最大, 如果赋予农民参与权, 农民有充分的动机参与, 而且可以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 实现资源优化。

从C因素, 农民参与需要付出时间成本、物质成本和摩擦成本。为此, 需要畅通政府与农民的信息交流平台, 在农民参与过程中培养农民的团队合作意识, 减少摩擦成本。只有农民的参与成本降低, 农民参与的概率才会加大。

从L因素看, 农民参与可以给其带来其他非经济利益流入, 包括受到尊重和承认的满足感, 为政府尽职的满足感, 体现自身能力的满足感等等, 而这些满足感将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

(三) 农民参与对政府官员的约束机理

此处探讨地方官员绩效考核中引入农民参与机制。

假设: (1)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评价函数为F1=F1 (Q1, Q2) , 其中Q1是中央政府偏好的农村公共产品, Q2是农民偏好的农村公共产品, 假设中央政府不偏好农民需要的农村公共产品, 农民不偏好中央政府偏好的农村公共产品;

(2) 农民对地方政府的评价函数为F2=F2 (Q1, Q2) ;

(3) 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条件为K, K=P (Q1+Q2) , 其中P表示两种农村公共产品的单位价格, 在这里认为是一致的;

(4) 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来自中央政府和农民的评价, 且各占一定的比例, a代表中央政府评价所占的比例, b代表农民评价所占的比例。

(5) 地方政府官员追求效用最大化, 效用函数为U=a F1 (Q1, Q2) +b F2 (Q1, Q2) , 则:

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经过推导, 得到结论:

结论表达的含义是:如果中央政府和农民的偏好不一致时, 中央政府的评价比例越高, 中央政府的边际效用越低, 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证明地方政府提供中中央政府偏好的农村公共产品越多。相反, 农民的评价比例越高, 农民的边际效用越低, 证明地方政府提供农民偏好的农村公共产品越多。因此要想让基层政府提供农民需要和满意的农村公共产品, 在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中必须引入农民评价, 让农民参与到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中。

三、国际经验的借鉴

(一) 背景介绍

1. 韩国新农村运动。

20世纪70年代, 为实现城乡平衡发展, 韩国开展了综合治理农村社区的新农村代运动。大致内容为:地方政府将“新村运动”中可以通过村民合作后能解决的问题列出, 选出的问题根据各个村的具体条件优先安排, 动员村民积极配合, 参与到村庄的公共事业改造和建设中。新农村运动中, 村民参与热情很高, 通过出资、提供劳动力和相互配合作业的方式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效能。

2. 发展中国家农村社区供水管理的“十年”活动。

20世纪70年代, 发展中国家农村供水设施普遍由政府负责供给, 并由政府运营与维护, 农户只是被动接受和支付价格, 农民缺乏维护意识, 导致饮用水设施破损严重。在农村饮用水状况显著恶化情况下, 1977年在马德里举行的联合国饮水会议, 宣布“1981-1990年”为“国际饮水供给与卫生十年”。主要做法是实行社区管理 (参与式管理) 制度, 强调政府与农民的合作, 由政府和第三部门提供资金, 引导农民参与方案的制定、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调动农民参与的参与积极性, 当政府面临财力压力时, 可以让农村社区承担部分成本。通过政府、第三部门的引导、提供资金并给予了农村社区饮用水设施所有权, 政府逐步退出该领域, 最终实现农村社区对农村饮用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3. 匈牙利的农民参与机制。

匈牙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强调了农民参与, 《地方政府法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任务的规定是从民主调查中得出的, 实行先民主后集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任务是选民考察候选人的标尺, 政府官员的职责是履行选民交办的任务。在匈牙利, 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主体是自治政府, 自治政府中有一个重要职位是公务长, 公务长是农民选出的代表, 监督自治政府切实依法案行事。

(二) 国际经验的启示

1. 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自发合作很难, 政府在其中需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 注重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 增加农民的参与意识。

2. 注重农民价值观念的培养。政府注重培养农民“勤奋、自立、协作”的态度和价值观念, 培育农民积极自愿参与的精神。

3. 通过制度完善约束地方政府官员行为。

四、结语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与效能的实现离不开农民的广泛参与。农民参与是一个赋权过程, 同时也是制度建设与社会资本的培育过程。为此, 需要从农民的动机入手提高农民的参与热情, 不断完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通过建立农民对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机制, 畅通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柴盈, 曾云敏.发展中国家农村饮用水设施供给制度经验研究——以印度农村社区管理为例.南亚研究季刊, 2009 (2)

[2]陈定洋, 王泽强.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基于当前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一事一议"制度分析.商业研究, 2008 (3)

[3]杨勇, 罗能生.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政府作用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上海经济研究, 2008 (5)

[4]陆铭, 李爽.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管理世界, 2008 (9)

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机制 篇6

1.1 农村公共产品的含义

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概念。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表1可直观地看出它们的差异。

“公共产品是指社会产品中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主体并不受到特定限制。也就是说,公共产品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而提供的, 凡是应当享有该种产品的主体都可以无差别地享用。非竞争性是指无论消费主体如何变化,提供这种公共产品的成本是不变的,即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产品是指那些为农村发展所提供的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如农村的家庭用电等。

1.2 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

“按照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公共产品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具有纯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如公交汽车等。而准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满足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如高速公路、电影院、公共汽车等,这类产品只有在消费主体付给一定费用的情况下才能够消费。

从供给主体来看,农村公共产品可以分为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由私人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支持的各种公益性产品或服务,如公路、学校、供水设施等。私人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主要以营利为目的,但要兼顾公众利益。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指由社会上的公共组织通过募捐、慈善等途径吸纳社会资金并将其投入到公共产品供给中来的一类产品。

从消费目的来看,农村公共产品可以分为生活性公共产品和再生产性公共产品。生活性公共产品是指对该产品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如医疗卫生、教育、农村公共通讯、农村电网等。而再生产性公共产品指对该产品的消费是为了生产其他产品,以取得更高的效益,如发展农田水利设施,扩建农村公路,发展农业科技等。

“从对公共产品消费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上可以将其分为正外部性公共产品和负外部性公共产品。”正外部性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者对该公共产品的消费除了能给自己带来福利外,还可以无偿地给他人带来良好的效益。负外部性是指对该产品的消费或处理会给社会上的其他人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对这种不利影响的消除需要付出更多的社会成本。如工厂将污水排入附近的河流,导致下游居民无法正常饮用。

1.3 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意义

自2003年开始取消农业税以来,河南省不断增加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财政支农的额度也不断增加(见表2)。在财政支农中, 大部分资金用于提供“三农”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公共产品。

资料来源:据历年《河南农村统计年鉴》

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河南省“三农”事业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政府通过修建各种蓄水设施为农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对中小型发电站的整合以及电网的改造为农村发展提供重要的能量支撑。对公共道路的建设,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许多便捷。

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的民主制度不断得到新的完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通过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历练,为农村发展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同时 , 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另一方面 , 也缓解了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通过对农村文化的弘扬及信息网络的发展,农村的精神文化面貌也得到了提升。

推动农村各项基础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基本上解决了全省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农村的道路网、信息网已经基本形成,农民的基本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农村的社会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效解决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问题,为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为其他产业及部门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三农”问题是现阶段制约河南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好了这一问题,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才有可靠的支持。

2 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2.1 农村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要想富,先修路”是20世纪广大农村普遍流行的口号,道路的通畅程度不仅关系到农民自身出行情况,而且也制约着农村及农业的发展进程。

在过去几年里,河南省农村基本交通运输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方面,根据国家道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具体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农村公路建设制度,为农村道路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省运输厅和运输管理所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全省公共交通系统的程序化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先进技术提高道路、桥梁和涵洞的安全程度,同时加强对运输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

近几年,河南省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顺利进行,不断加大对全省交通道路网的维护和扩建,以缓解紧张的交通压力。建设时,除考虑修建和维护成本外,还要尽量顾及沿线农村发展,以方便广大村民生活和发展需求。

但是在农村道路交通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和问题,例如道路修建和维护的费用昂贵、一些道路的安全系数低等。由于河南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和资金上的困难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要不断克服来自自然的原因,多总结交通建设上的经验教训,以科学应对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2.2 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从贯彻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至今,全省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每年政府支出中都有用于基础教育的投资,通过财政资金可以改善农村学校的校舍,提高房屋的安全性和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对高等院校师范生的政策性支持来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才渠道。

在看到基础教育普及的同时也应看到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一方面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师资队伍,一些优秀的教师由于农村落后的设施而会自动流失,导致教育发展的师资力量缺乏。

2.3 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及服务不断完善

医疗卫生条件关系到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发展,一切人类活动只有在人具有强健身体时才能够进行。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河南省通过不断加大用于发展公共健身设施及医疗卫生设施和技术的研究,全省人均寿命预期逐年延长(见图1)。同时,医疗保险制度也在农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农民遇到大病时可以通过政府的报销来减少治疗费用,减轻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资料来源:历年人口普查报告

现阶段 , 农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治疗疾病费用的降低和治疗技术的发展。由于收入来源单一,仅仅靠自己辛勤劳动所赚得的钱是不能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再一方面,纵然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医疗费用,农村的小医院由于设备落后,并不能进行很好的治疗。

2.4 农业科技推广成效突出

从20世纪末以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可利用土地基数固定,这意味着农业用地的不断减少,农业产量增加不再靠扩大耕地面积来保障。如何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粮食产量成了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困扰社会的一大难题。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近几年的可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地减少。为了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新型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通过研究庄稼生长周期内的各种影响条件来探索增加产量的方法,借助农业推广站将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以便捷的方式传授给农民,这样不仅提高了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 而且也促进了整个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2.5 农民工利益保障机制得到切实完善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田面积占较大比例。但是在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却是在不断的增加,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幅度增加。为满足日常家庭开支,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到城市打工。但由于教育水平的有限,农民工并没有固定的技能,所从事的往往是那些工资低、生活条件艰苦的劳动。

为了给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及制度保障,河南省不断完善和执行有关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法律法规。通过司法机关对那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恶性行为给予严厉处罚,从法律上切实维护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同时,开展各种培训班来提高农民工的综合技能水平,帮助他们寻找到合适的工作。

3 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政策问题

3.1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从2004年农业政策改革以来,河南省围绕中央一号文件从各方面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供给与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矛盾。

一方面,在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其决策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为农村提供什么产品、如何提供以及提供多少均不是由需求主体所决定的,而是由处于决策层的上级领导或组织所决定的。决策层往往是根据宏观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而消费层即农民的真正需求是那些影响和制约他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实际因素,这两者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另一方面,由于村民自治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并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在现阶段的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对独立的权力。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代表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力,其主要功能是代表国家从事基层行政性事务的管理。另一种是来自村民民主选举所产生的自治权,这种权力来源于农民,代表了农民的自身需求和利益。从理论上讲它们是相互独立运作的,但实际上却是存在冲突的。当村民自治组织协助乡镇政府管理社会事务时就有了行政权力,即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既要办理村务,同时又要执行政务。由于政务是由上级政府直接要求的,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 因此必然会与村务产生一定的冲突,通常解决这一冲突的方法就是牺牲广大村民的利益去实现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这造成了有时候村民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3.2 城乡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协调性不足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增加,居民的文化、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地区的各项配套设施也有了快速的完善。然而,在城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即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与城市相比,河南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方面。

3.2.1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相对落后

在城镇地区,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相对健全,参保范围、筹资办法和医疗保险待遇都有专门的制度加以规范。同时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快速发展,医院治疗设施也在不断的发展,治疗技术不断突破,这些都为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便捷。

在农村,一方面由于收入低而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农民治疗疾病往往是在农村的乡镇医院或者个体诊所,而这些地方设备简陋,治疗技术和设施的相对落后,卫生条件的参差不齐,往往疾病治疗不彻底。

3.2.2 交通道路及通讯设施不完善

经历长期发展后,城镇地区的基本道路和通讯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公共交通工具也很方便,为居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各种信息触手可得。但是,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道路的完善率远远不及城市。一些偏僻的地方甚至还是泥泞小路,一旦遇到雨雪天气,村民的出行便成了问题。某些地区虽然公路网络比较完善,但是存在道路等级低、路面质量差。除道路外,在出行的交通工具上也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公共交通系统尚未普及,步行仍然是主要的出行方式。

近几年,河南省为了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不断加大对全省的交通道路网进行维护和扩建。在经过河南的几条国道中,扩建了G106、Gl07、G110和G111等线路。而且不断投入资金修建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以缓解紧张的交通压力。同时,为了从整体上统筹全省发展,在考虑修建和维护成本的同时,尽量顾及沿线农村发展,以方便广大村民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在信息通讯方面,相对昂贵的通信费用依然制约着村民的信息交流。通过对比全国城乡居民互联网普及率可以看出城市的互联网普及率已将近85%,而乡村的普及率尚不足30%,城乡的信息交流渠道差距正在逐步的拉大,信息的传播效率可想而知。在河南省,信息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近些年政府积极完善交通与通讯设施,但昂贵的费用与难以把握的信息准确性使得这些设施的效益大打折扣(见图2)。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3.2.3 社会基础事业发展缓慢

在城市,居民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的重要性有更深的了解,城市的各类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居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市区。并且城市的文化娱乐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也能够免费对市民开放, 城市的文化品位也在不断提升。

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则比较滞后。虽然河南农村地区实施了对九年义务教育“三免一补”的政策,农村学生上学的费用相对减少,但仍然存在因为支付不起昂贵费用而选择辍学的现象,农村的教育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工再就业培训还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同时,农村的各种公共文化娱乐设施也不健全。

3.3 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不合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同时不断完善农村发展的各种机制,农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结构失衡和供给主体单一化。

3.3.1 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出现失衡

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多、生活水平差别大,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不能与需求情况相适应,出现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的问题。

一些普遍的需求如教育、供电、供水等方面,供给往往不足。而对一些个别群体的供给往往没有达到效益最大化,这就造成已有资源的浪费。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政绩,往往喜欢于投资那些见效快、周期短的工程项目,而不考虑实际需求。而村民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往往是那些投资时间长、见效慢的长期工程。但是,这些需求往往由于受不到政府的重视而出现供给上不足。

除了供给数量上的问题外,供给的内容也存在问题,即精神方面的供给与物质方面的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由于精神是属于思想层面,具有不可见性,对人们的行动有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因此精神需求的满足并不像物质需求的满足那样容易。

3.3.2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单一化现象

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是公共产品供给单一的决策者与提供者。从实施计划经济以后,我国的各项运行机制逐渐向市场化的形态运作。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也逐渐变成了政府和市场双重主体来提供。

但是政府的决策与执行效率对整个农村的发展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只有市场出现盲目性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借助政府的调节力量来保证社会机制的良性运行。然而这并不是说政府是没有缺陷的,市场不能发挥的作用政府不一定能把它做好。

事实证明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政府虽然能够有效避免“搭便车”的现象,但却难免会出现效率低下的弊端。同时,在既有的利益机制下,政府没有降低生产公共产品的成本,反而会利用拥有的权力去提高公共产品的价格,最终产生垄断。

3.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足够资金支持

任何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都是有成本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也有其必要的成本。由于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存在多样性, 仅仅靠政府的财政资金很难满足村民的各种需求。

3.4.1 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资金不足

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仍然是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支出。

在各级政府中,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有更多的优势。首先,地方政府可以更接近基层群众,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以提供更有效的产品。其次,地方政府更容易立足基层,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群众实际,按照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有效决策,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在我国体制机制上,财权与事权是分开的,每年的财政收入大部分上缴中央,留给地方政府的却是仅有的一部分。而在事权上, 中央政府负责的是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大批量的供给,而地方政府则是负责本地辖区内的群众所需求的产品。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具有灵活性,能够直接将群众所需要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提供出来,而中央政府的供给最终也需要落实到各个地方政府去实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各种权力与职责的不协调使得公共产品供给的运行体制效率难以提升。虽然地方政府有优势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但是由于财政资金的不足,在供给的数量和种类上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4.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成本与效益不相符

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对于哪些公共产品该由市场提供,哪些产品该由政府提供的问题还不够清楚。

在实际供给状况中,供给主体并未完全按照成本与效用相等的原则来决定供给的数量和种类,这使得政府用于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资金并没有达到最优化的利用,造成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上欠缺。由于现阶段的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在由政府主导的供给中往往只考虑资金的投入而忽略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效益。再者,公共产品的供给涉及政府、企业和个人,供给——需求链条相对较长,致使供给过程的透明度不够,公共财政资金在流转过程中容易流失。

4 河南省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政策对策

4.1完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与反馈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建立决策——反馈系统来化解。

4.1.1 完善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与反馈机制

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往往表现为政府或组织盲目的投资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而忽视了这些产品给村民所带来的实际效益。要改变这一决策机制的弊端,就要对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加以调整。

首先,坚持和改善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的主体决策作用。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政府有可靠的政策保障和稳定的财政支持,能够有效地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理部门,满足广大公众的需求是其主要职责,政府应该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断完善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以保证供给机制的合理运行。

其次,为了更好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有必要建立由广大村民参与的公共产品决策——反馈机制,将公民对公共产品的效果评价与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相结合,在保证决策效益的同时提高决策的速度。在进行有关方面决策时,除了考虑实际的可行性外,还应该吸纳村民的意见,必要时让村民参加公共产品的决策。

4.1.2 充分发挥村民在供给决策中的民主参与作用

我国实行基层自治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村民民主参与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可以保证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切实的维护。

村民委员会是经由村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群众自身利益的组织,其主要职责就是实现和维护村民的利益,满足村民的各种诉求,因此村民有权利通过这一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真正满足村民的需求,就必须让村民把有关他们真正需要的公共产品信息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反馈给相关方,供给主体根据村民的反映情况来进行有效的决策。通过村民委员会, 村民的实际需求上升到了政府的主要职能,同时也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有效性。

4.2 增强公共产品供给的协调化程度

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协调主要是由于对农村实际需求情况没有很好地把握,以致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忽略了对实际情况的分析。

河南省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差异是由于地区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所造成的。“城乡差距的拉大势必会影响到人民的切身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解决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所出现的城乡差异问题。”

4.2.1 完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与保障制度

制度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能够为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在政策上,可以放宽私人和社会组织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门槛,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完善乡镇医院的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服务人员自身的知识和素质,鼓励医学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可以开展城乡医疗互动交流,聘请知名医学专家到基层去定期会诊,为农民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在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传达基本的医疗卫生知识外,不断提高他们抵抗疾病能力,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提高身体健康的活动中去,提高身体素质。

4.2.2 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设施的社会效益

农村的发展单单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政府要适当的投资那些农民现阶段迫切需要而自身却无法主动获得的公共产品。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无论是对于一个地区的短期规划还是长远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便的道路和通讯设施可以为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可以增加信息交流的渠道,丰富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面对农村交通道路不便捷的问题,政府应该将财政资金充分投入到那些影响村民出行的交通主干道上。积极完善农村的道路网, 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求。对于那些路面质量差、存在高危险性的路段则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与技术来再次修建与维护。

对于通讯设施,政府应投资基础设施的兴建,发展公共性的交流平台。将政策导向与市场化的运作结合起来以提供质量好、成本低的产品。由于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对于一些相对高科技的产品并不能很快熟练使用,因此,有必要对农民进行集中的培训学习,以提高他们运用通讯设施的能力。

4.2.3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为社会各项基础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 环境

社会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各项基础事业的贡献,社会事业的发展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经过长期的发展,城市的各项事业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各项基础事业的发展程度显得有点落后。

为促进农村地区社会基础事业的发展,河南省有必要增强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帮扶力度,从体制机制上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村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各项基础事业,同时,从各方面支持各项社会基础事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当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各种政策措施,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加大对农村发展的倾斜度。如可以采取城市与乡村帮扶政策,将城市的发展成果部分地转移到农村去,让大家共享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成果。

4.3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合理性

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合理性不仅制约着农民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且也关系到整个河南省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公共产品的结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解决。

4.3.1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

面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上的失衡现象,其主要解决方法就是不断地丰富公共产品供给的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农民群众切实的需求。

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情况的同时,加大对各种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情况的科学合理分析,集中主要力量和资源解决当前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村民需求的多样性,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都是一致的。不断丰富公共产品供给的种类,以满足村民真正需求。例如可兴办公共图书馆或者公共网络中心,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发展素质。

4.3.2 丰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河南省农村地域广阔,仅仅靠地方政府有限力量来满足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公共产品供给上不能单一地靠政府来承担,可以吸收个人或社会组织来参与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来。

首先,可以采取积极的供给政策来吸纳民间资本。在公共产品中,一部分是属于准公共产品,这类产品可以交由社会上的公共组织或私人来供给。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像政府那样承担着公共职能, 因此可以按利润最大化原则来进行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和实施。

其次,在有些供给方面政府可以采取和社会组织共同来提供的方法。由于财政资金的有限及信息的不对称,有时候政府在产品的供给上并不是最优的选择。这时政府可以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方式,借助其社会影响来对基层群众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利用这些研究结果来进行决策,这样可以减少决策的失误率并提高决策效率。

4.4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利用及评估制度

只有解决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上的问题,才能够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针对地方政府在供给资金上的短缺,有必要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

4.4.1 明确政府与市场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

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要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验,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出现政府权力越位现象。在利益涉及面广的方面,政府可以多管一些。而在一些普通的公共产品供给上,可以引进市场的作用,以提高供给的效率和节约供给成本。

权力与职责是对等的。中央政府除了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外,还要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权力,扩大地方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渠道,努力使地方政府发挥好基层功能。在地方政府发展上要适当的下放权力,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地区经济,以获得充足资金来提供公共产品。

4.4.2 引入成本—效益分析法,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为提高财政资金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实际效率,有必要在供给过程中引入成本—效益分析,以降低供给的成本,提高村民的满意度。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与该公共产品为消费者带来的实际效益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将这一方法引入到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中可以有效的避免公共资金在运用过程中的无效率现象,减少政府寻租行为,使财政资金的利用状况更加透明。

通过对比分析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与群众所得到的效益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该产品的供给是否有效,该供给的决策是不是合理的,从而提高政府决策合理性,有效防止由于政策的一时失误而造成损失。同时,这一方法可以使日常公共产品的供给走入常规化的道路,采用程序化的决策与运行机制可以节省政府或组织在处理问题过程中的成本,增强政策的可靠性。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项事业的改革也在不断尝试。

如何促使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业也能够与城市那样保持快速发展一直是困扰理论界的一大学术难题。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省,通过对河南省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发展的实际情况的研究可以为全国城乡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笔者立足于河南省的农村发展实际并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为研究依据来进行分析,在引入农村公共产品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后,简要介绍了河南省在过去十几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紧接着分析了河南省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以这些原因为研究重点试图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措施。

农村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是复杂的,其产生的根源有时候是难以把握的。由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处于发展阶段,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方法结合对农村发展的实际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以尽快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难以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三农”问题更加突出。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可以将河南作为范例来研究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与政策,探索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政策,统筹城乡发展,需求与供给

参考文献

[1]殷致.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

[2]魏鸿.加大水利设施投入与管理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从公共产品供给的角度看大旱带来的启示[J].乌蒙论坛,2010(4).

[3]王蕾,朱玉春.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12).

[4]魏埙,蔡继明,刘骏民,等.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宋华东.河南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机制 篇7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政府责任

2006年1月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 农民负担得到切实减轻,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税费减少, 原先主要以农业税为资金支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填补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真空以及如何完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值得探究。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问题

1.1、农业税取消与公共产品供给功能的弱化

税费改革后的乡镇财政运转困难, 大大降低了其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除了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有较雄厚的财力来支撑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外, 在广大农村工业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乡镇财政的税源基础比较薄弱, 必然导致“吃饭财政”的出现。税费改革前, 通过制度外财政筹集的资金毕竟还能提供一部分公共产品, 取消农业税之后, 乡镇和村民自治组织收入急剧减少, 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1.2、“一事一议”制度不能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从2000年开始实行税费改革, 取消了“三提五统”和“两工”, 代之以“一事一议”。然而“一事一议”规定的数额较少, 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的重大资金之间存在缺口。比如村村通工程国家每公里只下拨10万元, 而市场价则超过二十万, 这个缺口主要由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填补, 通过一事一议很显然不能很好的解决农村大宗公共产品的供给。另外如果“一事一议”不按程序和规定实施, 很可能成为变相向农民乱收费增加农民负担的工具。【1】

1.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政府责任缺失

根据财政分权理论和地方公共产品理论, 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 可以分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地域性的公共产品、村社内的公共产品。辖区受益理论也说明各级政府应该负责提供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两元割据体制, 使农村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有很大的差别, 城市公共产品纳入全国财政支出体系, 而农村却主要靠制度外自筹资金提供, 主要资源源源不断的被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与维护上来, 三农投入却很少【2】。中央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力度不够, 地方政府供给能力低下, 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不清, 实际负担绝大多部分公共产品供给的县乡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又不对称, 农民在公共产品方面显然没有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原因

农村公共产品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

2.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不清, 供给主体错位

各级政府没有明确的分工, 农村公共产品分层提供机制没有建立。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 公共产品供给的权责划分不明晰、交叉重叠严重, 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缺位或错位, 实际上本来应该由政府提供或由政府与农民共同提供的公共物品, 却完全由农民承担;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却转移事权, 交由基层政府提供, 并且没有提供资金支持, 导致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严重不统一。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短缺, 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一些基本公共产品的需求。

2.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行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

农民无法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表达自己的意愿, 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相适应, 效益低下。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应该与农民群众的需求相契合。但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政绩和利益, 在农村公共产品中往往投资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项目、形象工程, 如乡镇广场, 而不愿提供一些见效慢、周期长的大项目, 如义务教育;热衷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物品如上级考核的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村道路修建和电网改造, 而不愿提供农民群众热切需要的新品种以及农业技术。这种决策方式不但浪费资源并且与实际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想脱离, 对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却没有太大的帮助。

2.3、供给主体单一化, 没有发挥市场的作用, 没有引入私人资本, 导致供给效率与质量低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渠道单一, 无法满足农民对公共物品供给多样性的要求。现行体制下, 政府仍是单一的供给主体, 并且在整个以农补工优先发展城市的大背景下, 政府把主要的资金投向城市, 导致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物品数量有限、质量不高, 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对公共物品多样性、高质量的要求。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探讨

3.1、各级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要分工明确, 职责清晰, 突出各级政府的责任, 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3.1.1、建议国家最好尽快制定一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或法规, 明确规定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义务范围【3】。

(1) 、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是中央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范围:比如中央政府应对国防、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海关、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救济、民兵训练、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公平分配、货币政策等纯公共产品的供给履行职责。当然其中有些公共产品供给的具体操作可以由基层代为负责, 如计划生育工作、民兵训练、义务教育等, 但资金应当是中央财政本着公平的原则下拨。改变现在一些本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由资金匮乏的基层政府负责的情况, 理顺事权与财权的关系。

(2) 、省、地区、市、县等各地方政府的任务和财政支出的主要范围是:本区域内气象预报、消防、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机构, 区域性农牧业病虫害及疫病防治体系, 等, 本区域内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农村公共产品, 如农村道路交通、农村医疗卫生、农村职业教育、自来水、农村电网建设、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农技推广、排水设施等等。当然, 分工不是说没有合作, 省级政府可以和中央共同负责农村基础教育、农村社会保障等等。各地方政府也有配合中央政府兴建与本地有关的各种大型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职责。

(3) 、乡镇政府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 主要是减少其不该负责的事权。改变“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的状况, 把一个全能的基层政府改革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本区域内公共服务的供给作为同等重要的事情来抓。乡镇政府应负责本乡镇范围内民事纠纷处理、农村正常秩序的维护、小型水利灌溉、饮水、乡村道路建设、村社医疗、当地治安、农业技术指导、良种培育、市场开发、提供供求信息、农村福利院等各种公共产品的供给。

3.1.2、进行财政体制改革, 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纳入公共财政体制【4】。

改变现有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将农村纯公共物品全部纳入预算支出范围, 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资。改变过去利用“剪刀差”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做法, “以工补农”“城市反哺农村”是必须坚持的政策, 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支出并纳入国家预算, 并且确保每年的投入量不低于中央政府预算及各级政府预算的10%, 使广大的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3.1.3、改革地方政府干部政绩考核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 干部政绩考核趋向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考核标准, 其中又以GDP为准要标准, 这一定程度上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得不到重视, 因此应该加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考核标准中的权重, 同时可以采用“一票否决”, 只要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各项指标不达标则坚决不能升迁。

3.1.4、改变“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与乡镇领导的直选制度。

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 通过落实真正的“村民自治”, 推行“村务公开、财政公开、民主理财”等活动, 使村社内部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村民决定。同时, 为了使县、乡镇、村干部真正为民办事, 真心为广大农民谋福利, 真心实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必须有序推行乡镇领导直选制度, 只有当乡镇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 他们才会真心真意替老百姓办实事, 将农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纳入到决策中来【5】, 使供给与需求趋向一致。

3.2、积极引导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 增加私营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

3.2.1、政府与市场的合作

(1) 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政府可以将一些公共产品的生产经营权通过合同出租的方式转给企业, 再由政府出价购买, 如由私营部门修建水利设施、农村道路, 科技服务公司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 政府根据市场价格购买企业提供的公共产品。

(2) 补贴制度

政府不再直接生产产品或服务, 而是通过向某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提供一定的补贴, 由后者来生产产品和服务。补贴的形式有资金、免税、低息贷款、提供贷款担保等【6】。政府对那些愿意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及贷款优惠, 激励私人部门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当中。

3.2.2、村民自治组织与市场的合作

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实行“一国有企业一村”的合作模式, 对口支援, 拓宽资金渠道, 实现技术资金与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恰当结合, 企业同时也可以扩大自己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赢得消费者良好的口碑, 当然一些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也可以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援助农村。

参考文献

[1]杨菊花.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思考.甘肃农业, 2006, (2) :90

[2]孙辉.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探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0, (2) :93

[3]黄丽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216

[4]游海疆.农村公共产品:政策成因与供给机制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社会科学版) .2009, 20, (2) :37

[5]刘朝春.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 (2) :82

上一篇:品德学科下一篇:躁狂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