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

2024-06-03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精选十篇)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2015 年2 月—2016 年2 月收治的120 例子宫肌瘤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60 例患者,患者年龄为38~78 岁,平均年龄为(53.14±5.64)岁,病程1~12 个月;对照组60 例患者,患者年龄为40~76岁,平均年龄为(56.31±4.82)岁,病程1~13 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选取患者均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主要采用硬膜外麻醉, 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对大肌瘤患者开梭形切口,开腹后切除肌瘤,缝合,对伤口进行严格的消毒换药,避免感染。 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3],具体方法如下: 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的辅助下沿着骨盆漏斗韧带切开患者皮肤, 在电子显示屏上观察组腹腔内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切开子宫,进行子宫肌瘤的剥离,在腹腔镜下缝合,对出血明显处用用双极电凝止血,对于出血严重的部位,靠电凝止血不能奏效,必须快速缝合。 应用专业器械将巨大子宫肌瘤绞成条状,安全带出腹腔,对切口进行严格消毒,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作对比分析。 手术有效率分为三类:(1)痊愈:子宫肌瘤被完全切除,B超检查子宫肌瘤症状消失;(2)有效:患者的肌瘤被切除, 病情得到改善,B超检查子宫肌瘤症状有所好转;(3)无效:患者的肌瘤没有完全切除,B超检查结果显示肌瘤复发,手术失败。

1.4 统计方法

该次涉及数据均通过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 < 0.05 时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91.67%(5560),对照组有效率73.33%(446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21.67%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如下列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临床常见疾病, 在女性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出现萎缩、消失。 子宫肌瘤没有特殊的临床中症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肿块、月经量增多、痛经,等临床表现[4]。 腹腔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插入腹腔内, 运用数字摄像技术将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 医生可以通过监视器屏幕上锁显示子宫肌瘤不同角度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并进行手术[5,6]。 腹腔镜手术不必切开患者肚皮,手术伤口很小,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的感染率。 同时,剥离的子宫肌瘤能够在专业器械的作用下绞成条状带出体外, 对巨大子宫肌瘤的患者来说可以不用增加切口长度,避免手术感染,加快伤口愈合。

为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做出以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1.67%,该数据与刘丽萍,等[7,8]学者在其研究中将95 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8 例)与对照组(4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而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皆明显短于对照组, 同时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等方面,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综上所述,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但腹腔镜手术能很大程度上保留子宫的完整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0(11):1808,1810.

[2]王瑞敏,侯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43(7):852-853.

[3]张红,王仕明.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1):51-52.

[4]王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4(2):222-223.

[5]周彦.腹腔镜剥除与开腹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配对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7):859-861.

[6]唐靖,蒋蕾.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82-83,86.

[7]刘丽萍,邹伟波.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6):792-794.

子宫肌瘤的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研究 篇2

【摘 要】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妇科内镜手术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妇科行内镜手术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开展内镜手术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手术治疗,无患者中转开腹治疗,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0,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妇科内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较低,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式,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妇科内镜手术 女性生殖器官 切除子宫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妇科内镜手术治疗方式逐渐在临床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应用效果。文章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妇科行内镜手术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的内镜手术治疗方式下,子宫肌瘤患者的康复情况,现总结内容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妇科行内镜手术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在28岁到5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23±2.13)岁。

1.2 方法

通过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

1.2.1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窄蒂者电切削瘤体,切断瘤蒂钳出,扭下肿瘤,附着位置宫壁剪平。内突壁间肌瘤先电切肌瘤突出位置,注射催产素,宫壁内部分瘤体挤入子宫腔内,切削,钳夹切净[1]。

1.2.2 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处理处理圆韧带、附件、阔韧带后转入阴道手术,经阴道处理子宫骶主韧带及子宫动静脉,从阴道取出子宫并缝合阴道断端[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手术治疗,无患者中转开腹治疗,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0,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详见表1

表1 子宫肌瘤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结果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0岁到50岁的妇女人群中,不同的肿瘤生长位置下,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3.1 子宫肌瘤的妇科内镜手术方式选择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和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e-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ies,LAVH)均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见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多与患者的肿瘤生长位置相关[3]。

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主要是借助腹腔镜,经腹腔将患者的子宫肌瘤进行切除,保留患者正常的子宫体[4]。腹腔镜手术下,手术视野更为清晰,但是由于腹腔镜手术中缺乏手指直接触摸子宫的感觉,对于一些处于肌壁之间或者体积相对较小的子宫肌瘤难以被发现,所以在允许实施宫腔镜手术的前提下,应当首先选择宫腔镜手术治疗方式[5]。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主要是借助宫腔镜,经阴道进入患者的宫腔当中,切除患者宫腔中的粘膜下肌瘤。这种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子宫肌层所带来的伤害,患者术后也鲜少会发生盆腔粘连、子宫瘢痕等问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子宫肌瘤妇科内镜治疗方式。针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可以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的手术方式,发挥宫腔镜和腹腔镜各自的优点,进而更好的保护患者子宫,避免由于手术而造成的子宫破裂等问题发生。

3.2 子宫肌瘤的妇科内镜手术时机选择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子宫肌瘤患者内镜治疗的效果也能够产生较大影响。针对于已经生育的妇女,年龄越大则越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这是由于子宫肌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这也会为手术治疗工作带来更多的难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

子宫肌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印发不孕的问题,针对于不孕的患者,不论子宫肌瘤的大小,均需要借助腹腔镜进行检查。在腹腔镜检查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存在盆腔病变的问题,则需要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工作。

没有结婚的患者如果发现肌壁间或者浆膜下子宫肌瘤,而且肌瘤较小,则可以尽快妊娠,而不是急于进行手术。

3.3 子宫肌瘤的妇科内镜手术并发症处理

通常腹腔镜手术和宫腔镜手术后,患者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状,但是仍然存在着子宫穿孔、术后出血等不良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做好患者术前评估工作,明确患者各项手术指征。其次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流程细致开展手术治疗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旦患者出血出血问题,可以使用宫缩素适当止血。

在本次子宫肌瘤的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研究中,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手术治疗,无患者中转开腹治疗,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0,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合临床治疗实践研究能够看出,妇科内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康复情况比较理想。

综所上述,妇科内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较低,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式,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浅谈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 篇3

【关键词】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14-02

子宫肌瘤是生长在子宫上的良性肿瘤,生育年龄女性发生率为20%-50%。近年对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腹手术,二是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1 手术指征

肌瘤大小在2CM以上并有以下临床表现:一是导致大量出血,或长时期的经血过多、生理期过长以致贫血;二是子宫肌瘤发育速度太快;三是更年期以后,肌瘤不仅不萎缩,反而增大;四是因子宫肌瘤而不孕的。

2 手术方式的选择

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要视肌瘤的位置、大小、病人的年龄、生育状况、症状严重程度、对腹部美观要求及经济承受能力而定。

3 术前要求

必须行宫颈涂片、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颈和宫体恶性肿瘤。

4 各种方式手术结局评价

41 开腹手术 优点:①容易操作,医生做起来比较熟练,成功率高;②适用面广,几乎适合于全部的子宫肌瘤手术;③费用合理。缺点是:必须剖腹,出血较多,创伤较大,肚子上会留下较长的手术疤痕,术后感染及盆腔粘连发生率高,术后患者恢复的慢。

42 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优点:①出血少创伤小;②住院时间短(3-5天);③对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术;④美观,腹部无疤瘢;⑤盆腔粘连很少发生,并发症少;⑥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此外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无切口,极大地减少了日后剖宫产概率。缺点: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手术适应症相对于开腹手术面窄,而且费用高。

5 开腹手术

51 开腹手术的适应症 适合于全部的需要切除的子宫肌瘤手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肌瘤较大、有盆腔手术史且伴有严重盆腔粘连暨合并附件肿瘤者,必须行开腹手术,特别是需要子宫全部切除的。

52 手术步骤 ①在肚脐与耻骨联合上沿之间,切一7-10厘米的横切口。②依次切开皮下脂肪、腹直肌、腹膜。③腹膜腔打开后,以拉钩左右撑开切口,探查患者腹腔内的小肠、结肠和盲肠,找到阑尾,肉眼观察有无炎症,然后用纱垫把肠管轻轻推向上腹部,牵出子宫、附件进行检查,了解子宫肌瘤所在部位、大小、数目。④阻断子宫血供:先在子宫峡部的左右侧阔韧带无血管区各作一小口,用胶管止血带,束扎子宫动、静脉,暂时阻断其供血。术中每10-15min放松止血带1min。⑤根据子宫肌瘤所处的位置,采取不同的切除方式:①壁间肌瘤:先在肌瘤表面血管较少的部位切口,然后到沿包膜表面钝性分离,到基底部血管较多时,可钳夹后切出肌瘤,再依次缝扎残端和肌层。②多发肌瘤:尽可能从一个切口切除多个肌瘤,但切口要尽量远离宫角部,以免术后瘢痕影响输卵管通畅。③浆膜下肌瘤:有蒂的要先贴近子宫壁夹住瘤蒂后再切除肌瘤。若瘤蒂较宽则在基底部做一梭形切口切除肌瘤及瘤蒂部的浅肌层。④粘膜下肌瘤:突入宫腔者需进入宫腔内切除肌瘤,缝合时要避开粘膜层,防止形成人为子宫内膜异位。⑤子宫颈肌瘤:宫颈前壁肌瘤要先打开膀胱反折腹膜,锐性分离膀胱至肌瘤下缘及侧缘,切开宫颈前壁组织至肿瘤表面,沿肿瘤包膜钝性分离至基底部,钳夹、切除肌瘤,残端缝扎。宫颈肌层用可吸收线行“8”字或连续褥式缝合1-2层,并缝合膀胱腹膜反折。若为宫颈后壁肌瘤,应先打开宫颈-直肠间隙反折腹膜,推开直肠,再剔除肌瘤。对宫颈巨大肌瘤,可先打开阔韧带后叶,找到输尿管,必要时切开输尿管隧道,游离输尿管,再作肌瘤剔除。⑥关腹:分层缝合腹壁各层。

6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61 适应症 ①需生育或保留子宫妇女。②单发壁间肌瘤或≤3个的多发壁间肌瘤;③韧带肌瘤瘤体直径<6cm。

62 手术步骤 ①建立CO2气腹。通过脐下孔往腹部充入CO2气体。②切口选择:先在脐缘下lcm处做1cm小切口插入腹腔镜探查。然后在下腹部再做2个1cm的小切口插入手术器械和导入光源。③于肌瘤假包膜内注入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④切开肌瘤表面被覆组织,剥离出肌瘤,电凝肌瘤表面子宫浆膜血管。⑤用单极电针或超声刀切开浆肌层,直至切入肌瘤组织内部。⑥用有齿抓钳钳夹肌瘤,边旋转边牵拉,直至肌瘤与假包膜分开,蒂部双极电凝后单极切断。⑦将剔除的肌瘤放在直肠子宫陷窝。⑧用双极或单极电凝子宫创面上活跃性出血。⑨用可吸收线缝合关闭肌瘤残腔。⑩缝合关闭子宫创面。○11取出肌瘤,使用电动粉碎机将肌瘤粉碎取出或经阴道后穹隆取出。○12清洗盆腔,排出CO2气体。○13缝合腹壁小切口,手术结束。

7 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肌瘤剔除术

是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一种改良,适应于肌瘤过大(≥12cm),數目偏多时(≥8)选择这种手术方式。在耻骨上方做一个3cm-4cm长的小切口(能够插入两个手指即可),然后在腹腔镜的注视下,配合手指精细的触觉功能,并且采用这种术式能够很容易地对剔除肌瘤后的残腔进行精致的缝合,既安全又可靠,术后恢复也快。

8 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81 适应症 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将肌瘤和子宫一同摘除的子宫全摘除术。并具备以下条件:①盆腔无粘连、无炎症和附件无肿块;②腹部美观而不留疤痕或腹部肥胖者;③子宫或肌瘤体积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者;④有子宫脱垂者;⑤无前次盆腔手术史者;⑥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内科合并症不能接受开腹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

2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2006年2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子宫肌瘤病人25例, 年龄30岁~52岁;8例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肌瘤, 平素月经正常, 子宫如孕3个月大小;10例病人长期月经不规则、月经量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 5例因下腹坠胀及腰背酸痛, 检查发现子宫肌瘤, 2例有痛经史;20例行手术治疗。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本组病人得知患有子宫肌瘤, 需要手术治疗时, 情绪多不稳定, 表现为焦虑、恐惧、暴躁, 易激动, 病人主要是顾虑切除子宫会降低女性魅力、影响夫妻生活。因此, 护士应耐心地给病人讲解生理卫生, 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 肌瘤较大,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手术治疗是较好的方法, 术后不会影响正常生活。通过与病人的交流、宣教, 消除病人焦虑、恐惧心理, 以接受手术治疗[1]。

2.2 阴道流血的护理

本组10例病人有阴道流血史, 月经量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 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 主要是黏膜下肌瘤, 影响子宫收缩所致。护士应告知病人手术后会减少月经量。如行肌壁间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剔除术, 子宫壁有切口, 会导致术后有少量的阴道流血, 一般不会超过10 d, 均属正常, 如15 d以上, 应去医院检查。

2.3 术前阴道准备

术前3 d, 用2%碘伏行阴道冲洗, 每日2次[2]。因为阴道是连接子宫与外阴的通道, 阴道冲洗可减少阴道细菌污染手术野, 防止腹腔感染。

2.4 术前1

d准备 沐浴、洗头、更衣、备皮、除去汗毛, 以免在切开皮肤时将角质蛋白带入切口。晚上清洁灌肠, 次日早晨灌肠1次, 术前30 min留置尿管并保留。膀胱、直肠均与子宫相邻, 术时容易遮挡手术野, 所以术前要排空膀胱及直肠的粪便。术前30 min注射术前针。

2.5 疼痛护理

本组病人多担心术后切口疼痛。因此, 护士应告诉病人术后切口疼痛可用止痛剂、听音乐以分散注意力, 减轻疼痛。一般出院时可能仍有腹部切口处疼痛, 不时有针刺样痛均属正常, 如切口疼痛明显, 应检查是否红、肿, 排除感染可能, 如有脓液挤出需到医院换药, 仅仅红肿可以购买红外线灯泡装在台灯底座上, 妥善放置后照射腹部, 每日2次, 每次20 min, 以不感觉烫为宜。部分病人可能有轻微的腰部酸痛, 休息数日后一般会自行好转, 如酸痛明显需到医院咨询医生排除麻醉后留下的后遗症, 必要时用药。

2.6 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

本组部分病人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护士应告知病人恶心、呕吐是由于麻醉药对胃黏膜的刺激引起, 不必紧张, 麻醉药作用消失后, 症状可自行消失。

2.7 术后腹胀的护理

本组部分病人有腹胀的表现, 鼓励病人术后8 h床上活动, 可减轻腹胀现象。

2.8 出院指导

子宫肌瘤病人术后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不做重活, 不要久坐, 情绪稳定, 可以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恢复很有好处。可以去户外散步, 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上要增加营养, 多食鸡、肉、鱼汤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3]。应注意节制房事, 以防损伤肾气, 加重病情。更应注意房事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3 小结

通过对20例子宫肌瘤手术病人的护理, 护士从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情绪入手到症状护理、健康教育, 使病人从不了解病情到接受并配合医生手术治疗, 以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丁翠萍, 吴绘美, 郭美莲.子宫肌瘤病人术前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5, 19 (12C) :2773-2774.

[2]彭烈娅, 陈萍.子宫肌瘤手术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5C) :1358.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 篇5

一、查房目标

了解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体位、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掌握子宫局部解剖知识、洗手护士配合、巡回护士配合、术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通过这次查房,使手术室护士能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经腹子宫肌瘤手术配合的关键。提高该类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安全,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问题:

1、子宫韧带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子宫韧带:A、圆韧带: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B、阔韧带: 限制子宫两侧倾斜,维持子宫于盆腔正中位置C、主韧带: 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D、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2、子宫的临近器官有哪些?子宫的位置与毗邻: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宫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膀胱、输尿管、直肠)

3、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有哪些?(1、腹式子宫肌瘤除术

2、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4、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围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2、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在手术当日进行,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去除手术部位毛发。

3、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4、消毒前应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

5、严格手术操作流程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限制人员进入清洁的手术环境。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7、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进行微生物培养。

二、病史资料

患者:赵复侠,女,50岁,汉族,已婚。主诉:下腹痛伴阴道流血10+天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0+天前出现下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色鲜红,月经推迟一周,于10月10日来我院查B超示:子宫肌瘤。妇检见宫颈一黄豆大小息肉,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术后病理:息肉伴腺上皮磷化。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无头晕、发热、心慌腹泻、便秘、尿痛等。婚育史:22岁结婚,爱人体健,夫妻关系和睦。月经史:15岁 4-5/30天,经量正常有痛经,孕2产2。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专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无摆举痛,子宫前位,如孕2月大小,可触及肿块,无明显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辅助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2/77mmHg。B超:子宫前后壁方见大小约11×10×13mm、39×39×35mm的低回声团,边界清,形态规则。ECG:正常。胸片:正常。血液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乙肝全套全阴性;HIV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阴性。白带常规:正常。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与2016年10月20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肌瘤术。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担心,对术中疼痛、术后愈合等较担心。

子宫的解刨位置及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是有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偏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宽4-5,厚2-3,容量约5毫升,子宫上部较宽称宫体,宫体顶部称宫体,宫底两侧称宫角。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形称宫颈。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体壁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3层。根据肌瘤部位分,可以分为子宫体肌瘤,约占90%;子宫颈肌瘤,约占10%左右。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肌壁间肌瘤(60~70%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有突起)、浆膜下肌瘤(20%球状物、可活动)、粘膜下肌瘤(10~15%子宫均匀增大,有时宫口可见肌瘤或阴道内可见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目前病因不明确。主要与雌、孕激素有关临床表现与症状:可无任何不适(往往因其他情况妇科检查或偶尔自行腹部触摸时发现)。月经改变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出血量多)。腹部肿块,白带增多,腹痛、腰酸、下腹坠胀,压迫症状(因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而产生不同症状),不孕(子宫肌瘤可改变宫腔形态及肿瘤本身做为异物皆可妨碍孕卵着床)流产,贫血。体征:腹部检查:子宫肌瘤长大如孕3月大小时,可在下腹部扪到包块,肌瘤继续长大时,可在腹部扪到肿块。阴道检查:浆膜下·肌壁间肌瘤,双合诊时子宫增大,粘膜下肌瘤可在宫颈阴道内见到肌瘤。贫血貌由于长期的月经多,经期长。治疗:保守治疗:肌瘤小、无症状、生长速度慢、浆膜下肌瘤。手术治疗:肌瘤大、有症状、生长速度快、粘膜膜下肌瘤

三、术前访视: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到病房看望病人,首先向病人做自我介绍,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要用不同的语言,让病人对其产生信赖感、安全感,使病人易于合作。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弄清病人担心的问题,如出血、疼痛、麻醉等。向病人介绍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方面的必要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巡回护士应学习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知识,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做到与病人相互信赖、相互理解,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和关键。①病人对疼痛的担心:巡回护士应向病人介绍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我院的麻醉师都具有一定的麻醉临床经验。麻醉成功后麻醉师会用针头测试麻醉平面,这时针头会点刺手术范围表面的皮肤,有时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的需要辅助用一些镇静剂,有可能一觉醒来手术就结束了。应告诉病人术中麻醉剂应用可能会出现心悸、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不必紧张。告诉病人不要害怕,使病人放心。②介绍手术中的护理:告诉病人明天上午我会亲自到病房接你到手术室,整个手术过程有什么不适或需要,请病人如实反映,我会随时为你解决,或向手术医生或麻醉师反映。参加你手术的医生、护士、麻醉师将一直守候在你身旁,直到手术结束。③介绍手术医生及手术效果:根据病人的病情介绍手术方式、手术特点及创伤的大小、手术医生的医德水平及业务能力,让病人放心;每例手术都会有业务骨干或科主任亲自参加,如果术中有疑难情况会及时组织有关专家会诊,让病人尽管放心。同时介绍本病区类似手术病人,让病人咨询,更进一步取得对医生的信任。④病人担心疾病的性质:向病人解释,在未明确诊断前,希望手术结果是良性的,应鼓励病人正确认识。人的精神作用很重要,必须相信目前的医学在不断发展,有很多不治之症都得到了控制。另外,有些肿瘤只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效果是比较好的,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加强锻炼,你一定会恢复健康。⑤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室内的温度规定在22℃,你明天手术时,会提前将室温调至到适宜温度。如果手术中你感觉到冷或热,一定要及时反映,而不要忍耐。每个手术间的设备齐全,术中会为你提供手术所需的器械、用品,保证你手术顺利进行。⑥介绍术中输液、输血情况:手术开始前会为你建立一条或两条静脉输液或输血通路,以便术中及时给药及预防术中出血。术中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判断是否输血,请不必担心输血可能带来的血清感染情况,因其发生率非常低,况且做了输血前检查,一般情况下是很安全的。⑦担心经济:有一部分老年患者或生活特别困难者,由于经济状况较差,一旦患病就不愿就医,尤其是需要手术者更担心手术费用。针对这些问题,护士要给予同情和安慰,告诉病人,我院为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设有优诊措施,到时会为你免去部分麻醉及手术费用,以帮助你度过难关。巡回护士通过术前沟通,使病人对手术有了大致的了解,交谈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保证了晚上良好的睡眠,并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手术,使其术前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四、术前护理工作 :我们医护人员首先要有一份爱心主动接近患者,让患者感觉到我们很善待她站在她的角度上和她交谈,让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我们就会和她好沟通。在调整好心态后,我们还需要做好很多术前准备。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心理护理:告知不良情绪对手术的影响,多接触,多巡视,指导家属陪伴和安慰。3.饮食护理:术前一日进食流质饮食,腰硬联合下麻醉应术前6小时禁饮水,8小时禁饮食。4.阴道准备:术前3天消毒液(PP粉,碘伏液等)阴道抹洗。5.肠道准备:术前1天灌肠2次,或泻叶清肠,甘露醇清洁肠道(腔镜用电刀禁用甘露醇,是因为甘露醇进入肠道后因细菌发酵可产生氢气和甲烷等易燃气体,在电切时可能发生爆炸)。6.皮肤准备:术前1天沐浴、更衣、剪指甲;备皮范围:重点准备会阴部及肛周皮肤,耻骨联合上10厘米,会阴部及肛门周围,大腿上三分之二处7.留置尿管:排空膀胱8.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监测。通过访视及对疾病的了解并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交流,对患者的术中护理提出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心理压力大,焦虑恐惧 与对手术不了解环境不熟悉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护理措施:在术前访视时针对其顾虑进行疏导解释,以术后恢复良好的病人为例鼓励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与患者多交谈,分散其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手术室安静,医护人员不得讨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注意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术中牵拉脏器会使患者因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而感到不适,巡回护士应该陪伴在患者身边,鼓励患者度过难关。评价:经上述心理干预后患者心理压力有所缓解,病人及家属能积极配合手术并对手术充满信心。

(二)知识缺乏 与缺乏手术相关知识与手术配合有关

1护理目标:能使患者了解手术部位及手术方法。2.护理措施(1)跟患者说明术前准备的相关知识(2)给患者讲解与手术方式有关的知识 评价:.病人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方式及术后的自我护理。

(三)疼痛 与疾病本身和麻醉阻滞不全有关

1.护理目标:减轻患者的疼痛 2.护理措施 术后使用镇痛泵。评价:术后病人自述疼痛可,无不适主诉,可安静入睡。

(四)手术体位不当引起的肢体损伤及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措施:术中避免患者皮肤与床及体位架等金属直接接触,做好皮肤保护措施,保持手术床单干燥,如手术床单潮湿及时加垫干燥布单。评价:术毕患者皮肤完整

(五)有坠床的危险 与手术床的大小与安全措施的实施有关

1.护理目标:不能让患者从手术床上坠下来。2.护理措施 给患者上好约束带。评价:安全无意外

(六)术中有误伤临近器官的可能

护理措施:充分显露手术视野,术中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需要主动配合调节灯光照射的角度和范围。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巡回护士注意观察尿液性状如出现血尿应立即告知医生。洗手护士充分准备手术中所需的缝线及止血材料,以备缝扎血管或出血时及时提供。

(七)潜在并发症:感染的可能

护理措施:器械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巡回护士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患者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清洁。遵嘱继续服药。出血

护理措施1)术前积极备血2)密切观察生命征变化,及时补液,补充血容量。

五、巡回护士

1、检查手术间内各种药物是否齐备,室内固定设备(电源、无影灯、吸引器等)是否完善、安全、适用。根据手术的需要,落实、补充及完善一切物品,调节好室温及光线。

2、接手术病人要热情,以消除病人恐惧、紧张心理。并按手术通知单三方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等。验证病人血型、交叉试验结果,以做好输血的准备

3、检查病人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皮肤清洁剃毛是否合乎要求、义齿、饰物、发夹及贵重物品是否取下,必要时代为补充或保管,给病人包好头发或戴帽子后,送入手术间。

4、手术中护士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予以满足,尽量减少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陌生无助感。手术中,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

5、确保好各种管道的通畅,保留好导尿管,摆手术体位时尿袋要从患者一侧大腿下面通过,注意导尿管的通畅,并妥善固定于手术台旁。患者使用约束带约束,防止病人坠床。

9、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心率、血压、呼吸幅度及血氧饱和度,注意引流物的量、颜色、性质;注意术中失血量,晶体、胶体液体的补充量。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10.由于手术部位深,术中需要注意及时移动灯光,使手术视野清晰明亮,以利于操作。

11、缝合前清点器械及敷料并准确记录。

12、随时注意术中的进展情况,若发现大出血、心跳骤停意外时,应沉着果断及时与麻醉师联系,尽早备好抢救器械及物品。

13、保留切出的任何组织,需送检部分用10%福尔马林固定,术毕写上病人姓名、病室、日期等并填好送留标本登记簿。

六、洗手护士:

(一)物品准备:剖腹包、手术衣、刀片、吸引管头、手套、吸引皮条、0、2-0线、3-0线、1微桥、小圆针、圆针、9×24三角针。麻醉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手术体位:水平仰卧位,肩托2个

(二)手术步骤1、2、3、洗手护士提前30分钟洗手,整理无菌器械台,与巡回护士严格清点器械、物品。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1/

3、两侧至腋中线),铺无菌单。于刺骨联合上方沿中线向上延长至脐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纵向切开腹壁线分离筋膜及肌肉,切开腹膜显露腹腔

4、探查腹腔 首先探查切口周围情况,了解有无粘连;了解子宫和附件;以及与其周围器官的解剖关系,了解病变范围,助手用腹壁拉钩拉开腹壁切口;用纱布垫排开肠管,暴露手术野

七、术后护理工作

病人送回病房,巡回护士向病房护士交待手术中的情况,交待麻醉、切口、引流及术后注意事项,告知病人麻醉过后刀口会疼痛等,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使病人正确对待,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告知病人术后会再次看望病人,以便了解术后刀口情况及病人对护理是否感到满意,请病人安心养病。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平卧 6~ 8小时,头过早抬高脑脊液外流血管扩张产生头痛。麻醉反应过大,有时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这时需要将头偏向一侧免得呕吐物呛人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观察四大生命体征及瞳孔情况。观察导尿管情况及导出尿液的颜色及量,每天更换导尿袋。保持良好的治疗及护理环境,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术后予以心电监护。患者术后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和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睡 眠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及体质的恢复。由于患者手术前后需要禁食水,排气后才 能进流食,半流食,然后才是普食,这一过程需要指导。

术后第七天换药拆线,患者伤口愈合都达到 1/甲级伤口愈合。术后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八、出院指导: 1.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食物,多食粗纤维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注意休息 避免重体力劳动6月。

3.保持伤口清洁,15天伤口能完全愈合。若有红肿、硬结或阴道流血及时检查。4.严禁性生活3月,保持外阴清洁。5.出院一个月复查,不适随诊

九、注意事项

1.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接触阴道残端的器械和物品应视为污染,分开放置,不能在使用。

2.注意观察尿液,如出现血尿,应及时告知医生。3.使用器械前后,清点器械上的螺钉,确认数目。4.标本取出后要妥善保管,手术结束及时处理。

5.冲洗腹腔时,应用37°温热的生理盐水,预防患者低体温 6.标本取出后要妥善保管,手术结束及时处理

十、结 果:①通过术前访视及麻醉体位训练等,术中病人能较快地与麻醉师进行配合,从而加快了手术准备时间。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 篇6

关键词:经腹手术;经阴道手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74-01

在临床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尤为常见,属于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人群集中在40岁左右的妇女。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为不孕不育、腹部肿块、月经异常以及贫血等。针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应当及时选择采用手术治疗。经腹手术以及经阴道手术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两种方式[1]。本次研究将分析经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8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腹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经阴道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年龄25-44岁,平均年龄(35.3±3.5)岁;观察组年龄28-48岁,平均年龄(38.3±3.9)岁。研究中所有患者无论是体征、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结果均满足子宫肌瘤诊断中相关标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腹手术治疗:针对于血红蛋白在40g/L以下的患者术前需要及时给予输血;对于有感染情况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将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后才能实施手术。手术方法为: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取患者平卧位,对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在患者下腹正中取切口并逐层开腹,对患者的盆腔情况进行全面探查,切断双侧圆韧带缝扎;同时切断输卵管狭部以及双侧卵巢韧带缝扎;在患者子宫血管断端上侧0.5cm处切开宫颈筋膜,直达阴道穹窿,切除患者子宫,将阴道残端、盆腔腹膜进行缝合,冲洗盆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腹壁,将阴道中纱布取出后完成手术。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阴道手术:经患者阴道行子宫肌瘤切除,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取患者膀胱结石位,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以及皮肤消毒,同时需要对患者阴道手术适应症进行严格掌握和了解,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在患者子宫颈膀胱沟行横切口,将患者阴道黏膜切开,同时分离筋膜,向宫颈两侧环绕,在宫颈后延长手术切口,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将子宫肌瘤以及子宫切除,针对于子宫体积大或肌瘤多的患者应当先剥除子宫肌瘤,随后行子宫切除。术中需要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防止盆腔血肿以及术后出血。

1.3观察指标

在经过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并发症发生率为9.5%(4/4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5/42),并发症发生率为19.1%(8/42)。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包括1例盆腔粘连、1例術后发热、1例盆腔血肿、1例肛门排气延迟,并发症发生率为9.5%(4/42)。对照组患者包括2例盆腔粘连、2例术后发热、1例术后出血、1例盆腔血肿、2例肛门排气延迟,并发症发生率为19.1%(8/4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在临床妇科中子宫肌瘤尤为常见,属于女性生殖器的良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使得我国子宫肌瘤患者每年呈现出上升趋势[2]。手术则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其中又分为经腹腔手术以及经阴道手术两种[3]。

针对于非恶性肿瘤患者、子宫体积≤16孕周以及无盆腔粘连患者可采用阴道手术,但该术式操作会受到一定限制,且手术视野较小使得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时造成了一定困难。针对于经腹手术患者而言,虽切口较大同时术中出血量较多,但能够更好、更充分的切除肿瘤,同时术后对患者进行充分止血以及做好消毒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经过此次研究证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并发症发生率为9.5%(4/4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5/42),并发症发生率为19.1%(8/42)。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说明了针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选择采用经腹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经阴道手术治疗,其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冯慧.183例子宫肌瘤经腹手术的治疗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4,47(24):148-149.

[2] 王美玲,朱剑飞.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6):884-885.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 不伴有其它妇科疾病, 无手术禁忌症, 无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及其他疾病。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4~49岁, 平均年龄 (36.3±8.4) 岁, 将15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 甲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 乙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 丙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 三组在年龄、病情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

本组患者50例, 所有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术者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子宫肌瘤位置、大小、数目, 发现子宫肌瘤后, 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子宫前壁的肌瘤, 需要切开子宫膀胱腹膜, 术者使用双手探查, 触摸到子宫肌瘤后, 使用钳子夹住肌瘤, 切除肌瘤, 子宫后壁的肌瘤, 需要先切开子宫直肠腹膜, 探查到子宫肌瘤后, 使用钳子夹住肌瘤, 切除肌瘤, 如果肌瘤比较大, 需要切开子宫肌壁, 切除肿瘤[6]。

1.2.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

本组患者50例, 先行肠道准备, 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使用电视腹腔镜, 在患者的脐上1 cm横切口, 将腹腔镜放入, 术者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子宫肌瘤位置、大小、数目, 观察盆腔脏器有无黏连, 在患者左右髂前上棘内侧2 cm处各做一切口, 切口大约5 mm, 以放入手术器械, 进行操作, 单极电凝切开假包膜, 分离瘤体, 浆膜下子宫肌瘤使用PK刀, 切断瘤蒂, 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 切开假包膜, 抓钳夹持肌瘤, 分离瘤体, 如果患者体内子宫肌瘤数目较多, 可以逐个切除, 缝合[7]。

1.2.3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

本组患者50例, 所有患者行仰卧位, 采用硬膜外麻醉, 在患者下腹部做一8 cm横切口, 术者小心的分开腹腔, 分开腹膜将子宫取出, 观察子宫肌瘤位置、大小、数目, 观察盆腔脏器有无黏连, 子宫肌瘤处做一切口, 将肌瘤剔除, 缝合子宫, 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患者手术时间 (43.6±6.3) min, 术中出血量 (75.8±5.3) m L, 肛门排气时间 (20.5±5.7) h, 术后住院时间 (10.8±2.5) d, 住院费用 (7768.5±156.4) 元, 乙组患者手术时间 (5 5.6±4.7) m i n, 术中出血量 (62.3±4.0) m L, 肛门排气时间 (15.2±3.1) h, 术后住院时间 (5.8±1.4) d, 住院费用 (5409.5±231.5) 元, 丙组患者手术时间 (3 5.8±4.3) m i n, 术中出血量 (46.5±3.2) m L, 肛门排气时间 (8.0±0.2) h, 术后住院时间 (3.5±1.1) d, 住院费用 (8962.4±357.4) 元, 三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 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 严重时可出现月经失调、腹痛等[8,9], 治疗上主要根据患者的意愿、肌瘤的大小等综合考虑, 传统应用的开腹手术创伤大, 术后恢复慢[10], 患者痛苦较多, 因而近年来应用的不多, 近年来提倡微创治疗, 主要有阴式肌瘤切除术、腹腔镜肌瘤切除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 腹腔镜肌瘤切除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这就说明, 腹腔镜下剔除育龄期子宫肌瘤, 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 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 甲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 乙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 丙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 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甲组患者手术时间 (43.6±6.3) min, 术中出血量 (75.8±5.3) mL, 肛门排气时间 (20.5±5.7) h, 术后住院时间 (10.8±2.5) d, 住院费用 (7768.5±156.4) 元, 乙组患者手术时间 (55.6±4.7) min, 术中出血量 (62.3±4.0) mL, 肛门排气时间 (15.2±3.1) h, 术后住院时间 (5.8±1.4) d, 住院费用 (5409.5±231.5) 元, 丙组患者手术时间 (35.8±4.3) min, 术中出血量 (46.5±3.2) ml, 肛门排气时间 (8.0±0.2) h, 术后住院时间 (3.5±1.1) d, 住院费用 (8962.4±357.4) 元, 三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剔除育龄期子宫肌瘤, 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 值得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潘凌云, 顾红, 况秀清, 等.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20 (1) :55-57.

[2]段华.再论子宫肌瘤的规范化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 (12) :881-883.

[3]彭玲玲, 陈丽, 张会芳.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育龄期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20) :3294-3295.

[4]姚恒, 李静文.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和妊娠结局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8) :1214-1215.

[5]蒋军, 汪莲.育龄期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式选择分析 (附200例报告) [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7 (7) :886-888.

[6]岳宜琦, 王玉玲.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 6 (5) :1306-1308.

[7]崔颖, 孟庆伟, 申桂华, 等.阴式与腹腔镜下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1, 5 (12) :3608-3610.

[8]赵振华, 王挺, 王伯胤, 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47 (11) :857-859.

[9]徐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7) :1063-1064.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5例, 年龄23-45岁, 平均35.6岁。其中有26例单发肌瘤, 20例为肌壁间肌瘤, 3例为浆膜下肌瘤, 3例为阔韧带肌瘤, 另外9例是多发肌瘤。肌瘤的直径1.0-11 cm, 平均直径为5.7 cm。手术之前做常规检测, 主要是宫颈细胞学检查, 都是通过阴道检查来确定子宫肌瘤的大致位置、大小和数量, 不需要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

麻醉方法及体位 子宫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而周期正常, 伴有不孕、流产、早产、胎位不正或难产史。位于前壁的肌瘤有尿频、尿潴留;位于后壁的肌瘤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双合诊发现子宫不规则增大、略硬, 诊断多无困难。但是很小的肌瘤除月经过多外, 无其他症状, 仅仅依靠常规妇科检查, 难免误诊。往往按功血治疗失败, 经进一步辅助检查, 甚至于手术后才明确诊断。因此, 月经过多的患者, 不能轻易诊断为功血, 必须重视与其他子宫器质性病变相鉴别。本组手术患者均采取膀胱截石位, 头低臀高, 留置尿管, 典型临床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和继发性贫血。症状的出现与肌瘤生长部位、大小、数目及有无并发症有关。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小肌瘤常无明显的月经改变;肌壁间肌瘤可致子宫腔增大、内膜面积增加、子宫收缩不良或内膜增生过长等, 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妇科检查, 视诊外阴一般无异常, 如伴有肌瘤感染, 尤其是黏膜下肌瘤脱出于宫颈口, 表面有渗出或溃疡时, 可有阴道排液, 伴有恶臭味。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发现在肌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子宫呈均匀性或不规则增大, 表面光滑。多发肌瘤者的子宫表面多凸凹不平, 呈不规则增大。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可扪及质硬球状物与子宫相连。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子宫肌瘤切除术, 肌瘤直径1.0-11cm, 平均5.7 cm, 手术时间40-120 min, 平均70min, 术中出血50-150ml, 平均65 ml, 术后住院4-7 d, 平均6 d, 无发热、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均无复发, B超扫描有利于发现子宫小型肌瘤, 鉴别肌瘤的准确率较高。肌瘤声像图以不均质强回声型较多见, 回声较正常子宫组织强, 常参杂一些点状低回声区, 可能是肌瘤含纤维组织多少不同, 加之其病理变化复杂, 导致声像图上多样化改变。少数患者尚处于早期阶段, 缺乏典型影像, 可造成误诊或漏诊。

2.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其相关因素除有蒂的浆膜下肌瘤外, 本组显示, 肌瘤大小与手术时间、出血量成明显正相关, 肌瘤越大, 手术时间越长, 出血量越多。术后3 个月超声检查结果子宫正常大小, 肌层无异常回声, 6 个月后超声复查无复发。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盆腔最多见的肿瘤, 估计35岁以上妇女每4或5人中就有1例患者[1]。传统子宫肌瘤切除术是经腹手术, 近十几年来, 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推广,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不仅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 更重要的是维持了子宫的生理功能, 保持了盆底结构的完整性, 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术式。

在腹腔镜下进行瘤体剔除术, 不能像开腹手术通过人手触摸结合超声结果确定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数目, 而主要依靠术前超声结果进行确定, 因此手术前的超声检查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减少中转开腹手术,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手术适应症、肌瘤直径小于10cm, 年龄小于45岁, 子宫肌瘤数少于3个的患者比较适合; (2) 避免遗漏的部位, 若是多发性肌瘤应从子宫小切口尽可能多的切除; (3) 创面的缝合, 对于子宫创面缝合是手术的关键, 创面>2 cm时应缝合, 缝合时不需把子宫牵出腹腔, 可将子宫创面顺次牵至切口下, 于直视下缝合, 肌瘤切除时若发现切口穿透宫腔, 需先缝合子宫内1 /3肌层, 以利子宫内膜对合, 多层缝合子宫残腔以确保子宫切口良好愈合, 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妇女, 注意妊娠后有引起子宫破裂的危险[2]; (4) 手术中和术后出血、我们的体会是于术前加用催产素或垂体后叶素行肌瘤周围注射, 以减少剔除肌瘤时的出血; 同时注意对切开的浆膜面与子宫肌层进行电凝或内凝止血; 对于直径≥6 cm的肌壁间肌瘤, 子宫创口出血及关闭应采用娴熟快捷的镜下缝合技术; 对于浆膜下肌瘤, 采用套扎止血。

综上所述, 选择恰当的适应症, 具备良好的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 术前充分合理的检查,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639.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研究。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55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9~60岁, 平均 (35.78±2.95) 岁, 其中肌瘤部位在浆膜下的12例, 黏膜下的28例, 肌壁间的15例。单发性肌瘤30例, 多发性肌瘤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9~61岁, 平均 (35.82±2.84) 岁, 其中肌瘤部位在浆膜下11例, 黏膜下28例, 肌壁间14例。单发性肌瘤31例, 多发性肌瘤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肌瘤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首先进行全麻, 对患者的腹部做3点穿刺, 控制全膜压力为14 mm Hg。探查患者的盆腔脏器情况, 认真观察有无粘连现象, 同时要注意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对于子宫肌层肌瘤, 静脉滴注20 U的催产素, 用电钩切开子宫浆肌层, 剥除肌瘤;对于浆膜下肌瘤, 电凝蒂部并切除肌瘤;对于肌壁间肌瘤, 用电凝钩切开肌瘤突出位置的子宫浆肌层, 切至肌瘤的表面, 用抓钳钳住往外拉, 钝性剥离肌瘤, 然后止血、缝合。用电动旋切器将游离的肌瘤弄成条状再取出。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采取射频消融进行治疗。让患者保持膀胱结石的体位, 在患者的腰骶部防止中级板, 调节功率为30 W, 对患者的外阴、阴道宫颈以及实验所需器材进行常规的消毒, 探查患者的宫腔深度以及肌瘤的具体情况, 对于无蒂的浆膜下肌瘤, 若肌瘤直径在3.0 cm以下, 则将手术刀直接插入肌瘤的中心, 若肌瘤直径3.0~6.0 cm, 则按照先后方、两侧、后方的顺序插入手术刀, 从远端再到近端的顺序退刀, 直到将肌瘤完全凝固坏死;对于黏膜下肌瘤, 若有蒂, 将治疗刀沿着肌瘤蒂的周边进行治疗, 直到将底部完全凝固坏死, 治疗结束后用6#号的刮头刮宫腔一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 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手术前,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经过手术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 P<0.05;#与治疗前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在治疗子宫肌瘤上, 射频消融具有较好的效果, 可以使瘤组织发生不可逆的坏死, 降低肿瘤复发的机率[4]。这种手术方法具有较多的优势, 如不开腹治疗, 极大的降低了对患者的损伤, 使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5];没有腹壁瘢痕, 使患者的腹壁保持美感[6];手术时间短, 增快患者的康复速度等。

本研究中,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数据说明, 给予子宫肌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数据进一步表明, 给予子宫肌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 利于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 给予子宫肌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且疗效确切, 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英, 李立楠, 王霞, 等.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4, 35 (20) :3165-3167.

[2]余莉萍, 冯淑瑜, 王冬昱, 等.不同手术方式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 2010, 31 (13) :1718-1720.

[3]陈素琴.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 2012, 34 (23) :3589-3590.

[4]张德喜, 冯骐, 葛迎春, 等.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4, 30 (12) :950-952.

[5]贺英, 李立楠, 王霞, 等.不同手术方式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 25 (4) :647-648, 651.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确诊, 年龄31~46岁, 平均38岁, 单发肌瘤29例, 多发肌瘤11例, 肌瘤直径2.2~9.0 cm。另选取40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照, 两组患者年龄、肌瘤面积、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全身麻醉, 取位:膀胱截石位, 头低臀高, 对阴部及阴道和腹部的皮肤进行消毒, 阴道置入举宫器, 导尿。于脐孔处切开10 mm切口, 建立人工气腹, 气腹针角度控制在80°左右, 腹内压低于15 mm Hg, 选择10 mm的腹腔镜进腹探查腹腔情况, 待诊断明确后, 在左右下腹部做第2和第3操作孔, 根据病情需要, 可在耻骨联合上做第4操作孔, 在子宫肌瘤最突出处单极纵行切开子宫肌层, 使用抓钳钳住肌瘤后, 用拨棒分离, 剔除肌瘤。双极电凝止血或可吸收线双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镇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比较,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情况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镇痛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中, 子宫肌瘤治疗主要以药物和手术为主, 但是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只是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因此治疗子宫肌瘤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切除术, 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 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 且在一定程度上患者的生育功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2], 因此腹腔镜剔除术日渐成为较理想的能够保留子宫的手术治疗方法。医生可通过腹腔镜清晰的观察到放大后的腹腔内的情形, 无需开腹,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腹腔镜下行肌瘤剔除的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与子宫肌瘤的位置和面积等因素有关, 由于浆膜下子宫肌瘤的位置较表浅, 且肌瘤剔除后瘤腔一般较表浅, 双极电凝止血效果满意, 因此, 在术中出血量较少, 手术时间较短[3]。但需要注意的是, 术前应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配合仪器的检查, 明确肌瘤的面积和位置以及子宫正常组织的分界是非常重要的。另外, 在肌瘤剔除时, 保证肌层和肌瘤之间解剖层次的正确分离也是避免患者在术中出血的关键步骤, 当肌瘤显露后, 使用肌瘤钻或抓钳夹住肌瘤, 通过牵拉固定和左右旋转的方式, 使用拨棒沿着假包膜对子宫肌层进行钝性分离, 必要时行电凝后再切断。

本研究结果表明, 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镇痛和并发症方面均较传统开腹手术组有明显改善, 可见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安全性较高, 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术中出血量小, 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患者自身免疫力不会下降, 因此不易发生感染症状以及腹腔和盆腔黏连, 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40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照,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镇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镇痛和并发症方面均较开腹手术组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安全性较高, 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恢复快等特点, 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张英杰, 江碧艳.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疗效比较.中外医疗, 2011, 1 (9) :74.

[2]乐杰.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269-272.

上一篇:运营模式下大学生体育下一篇:放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