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2024-06-13

物理教学中的设问艺术(精选十篇)

物理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篇1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合理、恰当和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启迪心智、激活思维、化未知为已知的有效途径。问题教学法已被普遍地运用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政治教学中,真正含金量高的“巧问”不多,相反,由于教师在提问的时机,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启发性等方面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笨问”连连,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问得过于简单,引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问得过于艰涩,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更有甚者,有些毫无价值的连环问、满堂问等,常常充斥于教学过程。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考和实践,从教学流程上来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一、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在《多变的价格》一课的“价值规律”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如果不尊重价值规律会产生什么后果?(2)当市场上某一商品供大于求时,会造成商品价格下跌并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此时该企业应如何面对这种困难?(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我们是学生,现在我们要不要尊重价值规律?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提问充分展示了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讨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并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

首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的特点。这样的问题才能展现答案的多样性,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问题设计,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充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结合上述学生的提问我设置了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某郊区一家奶牛场的工人,每天不得不把这个场日产量10%的一吨左右的鲜牛奶像污水一样处理掉,这种情形入冬后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新鲜牛奶不适宜储藏,只能及时处理掉。据了解,该郊区50多家奶牛场每天要倒掉数十吨牛奶。请谈谈对造成上述现象原因的看法,并为这些奶牛场出些点子以避免浪费。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办法,如制成牛奶副食品,送给福利院,提高牛奶质量等。又得出了: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尊重并运用价值规律的结论。通过这样的问题研究,可以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并减少了学生的盲从心理,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

三、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问题教学法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精心的问题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境。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设计良好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采用学生上台演示或讲解,体验角色转化,强化学生的主题意识等。结合学生的第三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研究。每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当年度的热门学校或专业报考的人数较多,因此造成许多学生分数较高也未被录取的现象;有些学生虽被录取,但由于同类专业毕业生太多,就业不够理想。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经过讨论研究,学生一致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必然存在并起作用,因而我们学生现在就必须树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正确观念。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第二个问题,也实现了学生知识的迁移。接着我让学生演示说明(以下括号内为学生填写内容):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树立(平等互利等)观念———养成(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等)习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树立(追求效率、竞争创新等)观念———养成(遵纪守法、守时守信等)习惯。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解决,使学生不仅增长了学科知识,更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时设置特定的情境,步步设问,引导学生层层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获得结论,往往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关于“疯狂的大蒜”的经济学思考。

比肉还贵的大蒜什么味?

2009年2月山东省城大蒜批发价5毛一斤,6月摇身变成1元1斤,10月价格攀升至3.8元1斤,而11月中旬价格已经飙升至4元1斤,肉鸡的批发价格在3元左右。据众多批发商初步估计,“疯狂的大蒜”如同2007年股票一样疯狂,9个月疯长了8到10倍。目前,大蒜零售价每斤已经涨到4.5元至5元之间。为何以往并不起眼的大蒜,如今却同2007年股票一般疯长?

三大原因让蒜价失控:供小于求、出口的增加、游资炒作。

首先,山东是国内大蒜的主要种植场地,多年来当地蒜农一直亏本,导致了大蒜产量的减少,造成了大蒜市场供小于求的现象。同时,天气也成了山东大蒜减产的一个因素。

其次,由于2009年甲流疫情形势严峻,受大蒜能杀菌观念的影响,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从中国市场进口大蒜的数量大大增加,也造成了国内大蒜市场价格的一度猛涨。

再次,由于大蒜价格的飙升,中国市场上的一些游资也兴风作浪,乘机囤积造成了大蒜价格的再度提升。

面对如此高昂的价格,有人认为目前大蒜价格的上升空间已经很小,毕竟大蒜只是一种调味品。2010年新蒜的上市,可能会平息当下大蒜的“疯狂”。疯狂之后,受伤的还是蒜农,价格飙升肯定会造成蒜农大面积播种大蒜,大蒜一多,价格将会有大幅度的下降,为狂涨买单的往往是蒜农。

在给出上述材料后我提出了几个问题。

(1)大蒜价格上涨的原因说明了什么经济道理?

(2)大蒜价格能不能无限制地上涨?

(3)大蒜价格疯涨说明价值规律(市场调节)有哪些不足?有什么危害?

(4)国家应该怎么办?

(5)蒜农应该怎么办?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做进一步地探索,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谓一举数得。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本届高三学生的调查表明:90%的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勇于提问的学生也增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教学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值得重视的课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今天,广大高中政治教师任重而道远:必须努力克服过去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政治教学课堂中的主题地位和参与作用;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不仅成为今天学习的主人,还将成为明日生活的主人,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参考文献

[1]石鸥等.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

[2]崔相录.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

物理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篇2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之我见

(常山二中

黎杭平)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教学手段,也是解决问题的中介,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提问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尤其在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问题设计更显得重要性。《历史与社会》学课提高课堂提问艺术应从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适度把握提问的难度、严格控制提问的质量、灵活运用提问的方式等五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时机

内容

难度

质量

方式

课堂设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问为手段进行教书育人的教学实践活动。对于课堂提问,很多人往往忽视对它进行设计和研究,有时在课堂上随意提问几个学生,或仅仅简单地问几个简单的问题,这显然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在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问题设计更显得重要性。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就课堂教学提问设计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课堂提问体现的作用是不同的。导课时的提问是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自主学习时的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抓住知识的重点;合作探究时的提问是指导学生系统、有条理地梳理知识,掌握知识重点,突破知识难点;当堂检测时的提问是为了了解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的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补漏。因此,提问的时机应选择在导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时。

教师在把握提问时机时应把握好学生的兴趣度与激情度,考虑教材内容及知识点的难度、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把握学生的激情度。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设计与知识难易度相适应,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平心静气地去学习;对于难度较小或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设法对学生的激情“加热”,使之处于较高的激情水平,特别是在学生稍有疲劳,课堂小结及当堂检测等时候。选择好时机,可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程度,或难或易,或诙谐或凝重的问题。如我在上《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时,教学内容相对易懂,在导学单的设计过程中,我适时地插入一段故事的方式来讲解课文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很快地调动起来,在大家都激动兴奋时,教师及时地提问是很有帮助的,它能让学生驿动的心重新回归平静,趋于思考。如在学生阅读完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后可以这样提问:“谁知道商鞅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样就能很快地把学生离弦的心拉回课堂,埋头思考。

二、精心设计提问内容

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要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应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可以说,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内容的精心安排。

我认为课堂提问可以分为:(1)自主学习时应提及的是表层理解和背景问题。

五、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或是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而提问,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班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形成一种氛围,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并灵活运用这些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中提高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系统、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介绍几种我实践中切实有效的提问方法:

1.提示式复述

在学生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教师抽取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或者把课文的主要情节或内容搬到导学单上,让学生重组课文信息进行复述;还可以以课文的时空顺序或主要情节为主线,教师把文中的时间、年代、地点等关键词写在导学单上,让学生复述与此相对应的事实。例如,我在讲《农牧文化的交融》时,由于当时的农牧文化是在频繁的政权更替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的,所以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把各个政权更替的时间、政权的名称写在导学单上,让学生自己来串连和复述,这样既可以理清杂乱烦琐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使得教学的过程由被动变得主动,沉重变得轻松,再加上教师适时的串解,就能使复杂的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2.讨论式复述

有些课文的故事性、活动性比较强,可以就每个片段创设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这种形式除了能增强趣味性,还能在“娱乐”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

3.联想式复述

在学习有情节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几个问题进行提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接下来的情景展开联想,并用简单的语句进行复述。这种方式不仅能通过提问形式的多样性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更能养成学生团结协作的好习惯。如在讲《古老村落》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本中古代西亚村落的想象图,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来帮助学生了解最古老的农业村落的有关情况。①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村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②当时先民们居住的房屋是什么样式的?③先民们主要从事哪些生产活动?驯养了哪些动物?④当时使用的生活用具又有哪些?⑤他们是怎样与外界进行沟通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问与小组讨论,古老村落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教学任务也就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内容,巧设情境,选准突破点,充分展示课堂提问的艺术美,精心设问,鼓励学生善思、勤想,去发现问题。只有学生把知识消化了、掌握了,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应努力探索和研究课堂设问的艺术,为提高课堂教学优质化而不懈努力。

浅述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设问艺术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课堂设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活跃课堂的催化剂。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达到追求教学的高效。

一、寓趣于问,激发兴趣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提出带有趣味性的问题,寓趣于设问,创设生动和谐的情景,把学生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处于“悬念”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复制”操作时,设计了一个比赛情景:一人重复讲“福娃”的故事,另一人则把所讲的故事重复输入到电脑。一节课后,比比谁的遍数多,结果谁会赢呢?赢的技巧是什么?假如你是操作电脑的人,你会赢吗?这些有趣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逗乐了,同时也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幡然醒悟原来是“复制”操作在起作用。这种激趣性提问,不但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且会让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二、适时提问,启迪思维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在教学中的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提问要注意时机,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反之,如果提问时机把握不好,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于启迪学生思维,影响课堂效果。

如想把《计算机原理》中的“计算机”都改为“电脑”该怎么办?把“病毒”两个字都改为“楷书,红色,加着重号”又该如何操作?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开始思考,积极性调动起来,打开了思维的大门。教师及时加以点拨讲解,以往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又如“版面设计哪种样式好看呢?我总是左右不定,哪位同学能给我以启示?”这种问题情境的设立,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纷纷发表自己见解,起到了启其智的作用。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关键处设问,“还是不能说服让我下决心,还有其它更好的理由和样式吗?”促使学生不满足现状,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主动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

三、误区设问,培养能力

“学生的认识是从不全面、不深刻,甚至常出谬误的多次反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误区设问就是根据教学中学生易错易漏的知识内容、难以掌握的基本技能等地方预设陷阱,让学生预先体验错误,这样可以杜绝或少犯同样的错误。

如学生在掌握了文件夹的删除操作后,已基本形成按“Delete”键即完成“删除”思维定式,然而这一操作对于删除表格时却不然,学生经常出错,总是习惯性地用“Delete”键去做。教学时不妨在介绍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前,先故意列举以前的删除操作,然后让学生尝试删除一个表格,此时学生往往会满有把握地先选中整个表格,然后按“Delete”键,然而表格却纹丝不动,这时向学生提问,这是为什么?难道“Delete”键失灵了?教师紧接着让学生在表格中输入一些内容,然后再选中表格,再按“Delete”键,发现“Delete”键起作用了,但删除的只是表格中的内容,表格本身并未删除,原来“Delete”键只删除表格中的内容,那么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删除表格本身呢?到此教师就顺势进行正确操作方法的教学过程。“掉进陷阱的体验往往比走一段直路更容易使人记忆犹新”,学生对删除表格操作及“Delete”键在这儿的作用,通过误区设问而理解得更为深刻。误区提问让学生在“反面教育”的作用下,经历了一个设谬、排谬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会逐步养成思维的批判性、严谨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思维的品质。

四、一题多问,提高探索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在教学中,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及结论的延伸和条件与结论的互换,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设计出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如在学习文档保存操作时,在学生学会了新文档的首次保存并自我认为已掌握了保存操作后,教师不妨变换角度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以后再给已保存过的文档增加新内容,要不要保存、如何保存、会不会再次弹出如首次保存时的“另存为”对话框?如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名称保存,怎么做?如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位置保存又怎么做?如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中的内容进行了删除操作,不保存而退出应用程序,再次打开该文件会不会看到被删除的内容?这些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不仅使同学对“保存”操作的认识变得更为全面、深刻,而且通过这个例子,也让学生得到启发,遇到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考虑、认识,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去多想想问题的其它方面。这样一题多问,既帮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沟通起来,形成了联系的知识网络,又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五、结束语

物理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篇4

一、“盲目”提问, 提问陷入不足之境

(一) 提问过于宏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没能准确地掌握小学生的认知范围, 往往所提出的问题会过于宏观。而教师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 以为学生只要思考一下所提的问题就会明白, 就能够满足提问的目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过于宏观的提问会让学生感觉到茫然, 根本不知道教师想要表达什么。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 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样才能进行有效提问[1]。

(二) 提问过于直白。

有的时候,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过于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 导致提问方式过于直白。这样不但没有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的程序, 而且无法界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此外, 当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回答教师的提问, 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认为教师的提问没有探索价值, 最终失去语文学习兴趣。长此以往, 这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 提问过于约束。

在很多教师提问的过程中, 有时绝不允许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 原因在于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忽视学生在学习中所占据的主体地位, 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自己设想的思路来回答问题, 这样才可以顺利开展教学, 但是这样会阻碍学生的自由发挥, 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让小学生的思维拓展受到局限,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变得没有个性, 影响未来发展[2]。

二、巧妙提问, 分析教学提问艺术

(一) 把握灵活, 唤醒学生激热情。

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此方是长进。”[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当学生初读文本后, 或一片茫然、或似懂非懂。此时, 教师就需要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思考, 让其产生疑问。如果教师一味地直接提问, 很容易造成压抑的课堂气氛, 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 提出一个问题, 要懂得灵活性, 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询问, 才能让学生的理解更全面。

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一篇课文, 讲述的是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 表现的是爱因斯坦伟大的品格, 以及乐于与孩子相处, 关爱孩子的性格。为了让学生对于爱因斯坦的“伟大”有全面了解, 教师就可以对提问的方式进行变换, 紧扣“伟大”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第一, 为什么小女孩的父亲如此兴奋?他所理解的“伟大”是什么?第二, 小女孩所认为的“伟大”是什么?第三, 爱因斯坦觉得自己就很“伟大”么?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 “伟大”又是什么?第四, 对于“伟大”, 你能不能说说自己的看法。针对不同的人对于“伟大”的不同理解, 再配合学生自己对于“伟大”的理解, 来设计不同的问题, 做到环环相扣, 灵活变化, 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达到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所以, 教师应该结合教材, 了解学生特点, 多下工夫, 利用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提问的方式。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保持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 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 关注精彩, 独到设问促赏析。

语文, 作为一门艺术特质与文学气息兼具的学科, 拥有深奥而又丰富的语言魅力。在创设问题情境中, 教师一方面可以提升自我审美素养, 利用语言的魅力和美的教学去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专业水平, 利用独具特色的问题方式、精彩纷呈的问题内容, 渗透语文的审美教学, 从而引导学生以美的心态、以发现的眼光挖掘文章中的精彩, 从而探索文章的细节之处, 探寻答案, 找到问题的解决过程, 从而提升自我审美素养和赏析水平,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兴趣[4]。

如教学《变色龙》这一篇课文,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 播放有关变色龙的视频, 通过栩栩如生、形象具体的动态视频, 以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兴趣, 带领学生走入“变色龙的世界”。同时, 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个基本的学习脉络———“发现变色龙→观察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引导学生找出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并针对第三部分的内容与学生展开探讨, 然后提问:“为什么作者将变色龙放回去了?他是怎样想的呢?如果是你, 你会怎样对待这一只变色龙?”当《变色龙》一文解析完后,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蜻蜓、蚂蚁、蝴蝶等小动物的视频, 然后提出问题:“通过你的观察, 说出你所观察的小动物外形特点以及基本的生活习性。”问题提出之后, 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探讨, 让小组内先针对小动物进行探索, 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感想, 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等待小组有了一个共同的探讨结果后, 再指派一名学生进行总结陈述。然后, 教师再提问:“同学们, 你们还有没有补充?”利用这样的方式, 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待小动物, 无论小动物是美是丑、是大是小, 都要懂得善待它们, 懂得保护它们。最后, 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能够选择一种小动物, 写一写“我眼中的____”, 这样对课堂学习进行回顾, 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 扣紧疑问, 直击内心启思考。

小学生拥有强烈的好胜心与好奇心, 所以教师在提问设计之中, 应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能够站在学生内驱力的角度出发提出质疑, 利用“悬疑”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 还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明白由浅入深的道理, 使得大部分学生都产生一种感觉———“只要自己跳一跳, 就可以摘取成功的果实”[5]。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成就动机的维护, 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语文知识的学习信心, 同时, 教师利用发展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好胜心和好奇心,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要求, 将课堂的“指挥棒”真正交到学生手中。

如《山谷中的谜底》这一篇课文的教学, 因为学生好奇心的驱使, 在这一类充满悬疑的学习之中, 学生的热情就会明显地提升一个台阶, 课堂氛围也会热烈很多。由此, 教师就可以牢牢抓住学生对于“谜底”的好奇与疑惑, 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构建出民主、和谐的互动模式, 创设出层次分明、多元化的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一起来探讨山谷的秘密。先让学生读课文第三段, 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东坡有着怎样的自然环境?为什么除了雪松, 其他的树都无法存活?雪松有着是凭借怎样的本事才存活下来的?在学生初步了解雪松特性和东坡环境后, 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雪松才会弯曲?从雪松的弯曲, 你可以感受到什么?对于这一个环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雪松的独特性及智慧加以了解, 让学生明白, 雪松出现了弯曲现象不代表它倒下或者是毁灭, 反而这样的行为可以给它带来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当学生认识并理解“雪松精神和智慧”之后, 再引导学生探索第五自然段的文字, 同时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疑问:当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应该怎样做?在留下这一个问题后, 结束课文的讲解,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找寻答案, 这样的效果更佳。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牢牢树立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思想观念, 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注重提问艺术, 懂得抓住提问的时机, 找准学生的个性差异, 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不同评价,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帮助小学生拓展语文思维, 为今后的个性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不仅能巧抓要点妙设问,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把握方面, 需要教师潜入文本之中, 才能达到以“问”激趣、以“问”出效的目标。本文对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巧抓要点提问的方式, 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的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参考文献

[1]苏桂美.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 (03) :82-83.

[2]徐翠玲.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J].网友世界, 2014 (12) :166.

[3]林惠芳.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分析[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5 (11) :57.

[4]孙艳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32) :89.

运用设问艺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 篇5

关键词设问艺术 政治课 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1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内涵是什么

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完整的逻辑思维过程。“是什么”是下定义,形成概念,揭示事物的内涵和外延,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理性思维形式;“为什么”是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揭示事物的地位、形成的原因、作用、产生的结果(意义);“怎么办(怎样)”是分析问题后,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意义,揭示解决问题的途径、正确方法、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连续性的设问,一环扣一环,一问衔一问,问问深入,步步逼近问题的解决——既点出了思维的起点,又展示了思维的走向,也拨正了思维的航向。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艺术,优化政治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为主体词,依次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进行设问,然后分别回答、详尽讲授的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讲授新课“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顺序,依次设问:

(1)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什么?讲解宏观调控的定义和主要目标;

(2)国家为什么要宏观调控?讲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3)国家怎样宏观调控?讲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 为什么要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组织政治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优化政治课堂教学。设问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最为基本又最直接的手段。对教学内容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及讲授回答,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组合,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地位。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活动的“导演”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深刻讲解的“导播”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释疑解惑的“导航”作用。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设问艺术的成功运用是成功点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和最为直接的手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是有序的、适时的、灵活的、高效的设问,是培养与发展学生集中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研究探索能力、周密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方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递进式设问,它常运用于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全面、深入地理解政治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观点,为达到由点及面、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表象到本质等目的而设计的系列化设问,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的一种好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开放式设问,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而设计的一类设问,利用这类设问常可使学生开拓思维的宽广度,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

3 怎样运用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艺术,可以对教材内容的框题、节题、课题进行设问。

例如讲授新课“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应依次这样设问: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什么?组织讲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内容;

(2)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组织讲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出和实施、重大意义;

(3)怎样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组织讲解我国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讲授复习课,可以对节题、课题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对问题的回答组织讲解,则是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优化组合,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例如复习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可以设计设问、组织课堂教学,讲解回答: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包括的方法有:事物是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1)一分为二。

①什么是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是认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为什么坚持一分为二?

既然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下转第72页)(上接第64页)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

③怎样坚持一分为二?

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为什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①什么是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即重点;在正确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主流。

②为什么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主次矛盾及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矛盾的主次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怎样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当然,并不是每节课堂授课都要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而且它们的设问顺序也不是凝固不变的,应具体区别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语文教学中的设问 篇6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1、缺乏新意雷同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样的, 都会被硬塞在同一个框架之下, 以相同的模式来进行授课。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 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提问也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 无论什么类型、什么侧重点的问题, 最后都可以加上“是不是?对不对?”的后缀, 让课堂教学变得死板而又乏味。

2、漫无目的满堂问。在当今教学模式下, 有很多老师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 常常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 把自己所理解的文本内容, 通过叙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在叙述过后往往就跟随着他们的“这个问题弄懂了么?”的提问, 让学生还没来得及进行思考与消化, 就继续进行“填鸭式”教学, 让学生们吃不消, 从而对语文教学产生厌倦的情绪。

3、毫无准备盲目问。有个别不负责任的教师,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 并没有对教学文本进行充分的理解与分析, 然后凭借自己仅有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盲目地进行提问, 例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文章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还会使学生们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觉得语文课堂学习是沉闷而又无趣的。

二.正确的提问设计

1、紧扣教学主题, 增加问题针对性。没有明确引导性的问题, 会造成学生思维方向的混乱, 不知如何去进行问题延伸的思考。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时, 一定要具有针对性, 首先要做到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能够将主体很好的突显出来, 做到每次提问必有收获, 或引发思考, 或强调重点;其次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准确的用词加上恰当的组句, 再通过教师合理的表达, 把想要表达的内容正确的传递给学生们, 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问题的内容与侧重点, 进而能够从容地抓住问题的主干, 并合理的解决问题, 达到教学目的。

2、拓展学生思维, 增加问题开拓性。问题的类型应该新颖别致、灵活多样, 且不可死板机械、杂乱冗长。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时段的不同, 提出不同侧重点的问题, 初读时的疏导性提问、深入研究时的探讨性提问、升华品味时的鉴赏性提问等等。与此同时, 教师应该注意课堂上师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情况, 当学生出现思想偏离或错位时, 应当进行灵活的处置, 把学生引导回正确的思路上, 来继续教学活动。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难以正确回答是在所难免的, 因为他们是求知者, 在此之前他们对此不甚了解, 教师所应该做的就是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出错的原因, 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引导问题, 从而化解学生心中的疑难。

3、针对学生特点, 增加问题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 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 不能只考虑到教材内容的问题, 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本身对知识接纳能力和掌握能力的不同, 设计出专属于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地融入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难度要适当, 要做到既能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范围之内, 还能够引起学生头脑中的“思维风暴”, 引起学生对问题解答的主动性。在问题的设计的过程中,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掌握问题的难度, 要掌握好其“度”的问题, 既要做到融合知识内容, 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范围, 从而达到设问教学的最终目的。

课堂教学小结中的设问策略 篇7

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事实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要有“问题”,即当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问题。当然,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否则,至少不能称为好问题。其次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

因此,在小结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那么,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呢?如何在小结中设问呢?

一、引疑激趣

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案例1:“二分法”的小结提问。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竞猜价格”,今天我们学习了“二分法”,你知道如何才能最快速度猜准价格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议论。趁机,我又设计了一个小作业:同座同学相互合作猜生日,看哪一组能用“最少的次数”猜出对方同学的生日?你共用了多少次?

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置坡度

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像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2:学习好幂函数的基本性质后通过函数y=x-2,设置问题。

(1)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2)它的图像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3)它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它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5)奇、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规律?

根据“解答距”的四个级别,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在面对这样一个题目时,学生心理已经有了准备,不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同时上一个问题解决也为下一个结论的得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这样知识的掌握的过程是一种平缓的过程,下节课的知识理解起来就容易接受,掌握起来就会显得更加牢固。

三、巧设悬念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

案例3:学生在学完二项式定理后,可以设问:今天以后的第几天是星期几?

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新教材增加了不少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这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宽广的知识平台,为本节课的学习巩固和后续新课引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联系实际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分期付款、商品打折、最优化等经济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

设问的目的不是“灌水”,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古希腊一位智者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的容器,而是一支可以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上的设问,应该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数学文化发展史中的史料、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内容等多方面的数学素材进行自然结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现实真理性”与“模式真理性”的双重价值,这样自然就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种”,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生存环境。将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探索、论证、小结、发展,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可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以一种悬念性,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探讨;当前后两节知识内容联系紧密,为了下节课的教学,可提出一些与后一节课有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似乎是熟悉的,能解决的,但又不太清楚,不能立即解决,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

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小结时,将问题引向更深入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还有,我们更应当考虑教师不作小结,由学生来作小结,然后同学补充,最后由教师点评,甚至于还可以让部分课堂根本就不要小结,而将小结这项工作留为学生课外作业,让学生们各自课外独立完成小结后,再由教师集中整理,留待后面的课堂中完成。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 篇8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应当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对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思维的基本过程,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的设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有利于知识形成过程的原则; (2) 有利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 (3) 有利于知识与知识的联系的原则。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的设问。

一、在概念教学中的设问

概念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是同人们的分类行为紧密相连的。因此, 在概念教学中的设问一般应在有关事物分类的情境中进行,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或者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 澄清不同的概念之间可能产生的混淆。

例如, 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可以设问: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在名称上非常类似, 一个是等式, 一个是不等式, 仿照一元一次方程, 你能举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例吗? (要求学生能主动利用类比思想, 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对概念的理解)

在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后可以设问:记住定义并不难, 关键是如何理解它, 能抓住其主要特征, 你能指出其概念的特征是什么吗? (让学生参照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来回答)

进而可以设问:我们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后, 就接着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那么你能否参照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其解法的步骤又是如何呢? (这样设问既能加深理解概念, 也为下面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作出铺垫)

通过层层设问, 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和及时的总结,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有些概念给出定义后, 有必要通过设问引起学生对定义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 或者与其他易混概念进行精确的分化。

例如, 教学“两点间的距离的概念”, 可以设问:老师要从无锡去北京旅游, 现有三种出行方式:汽车、火车、飞机,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 你想一下采用哪种方式所走路程最短?为什么?从而得出两点间的距离这个概念。

学过“垂线”以后, 要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时, 再设问: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各点就有无数个两点间的距离, 用哪一个两点距离来描述点到直线的距离呢?

学过“平行线”以后, 还可再问:又是哪一个两点间的距离来说明平行线间的距离?

这样, 在不同的教学单元, 贯穿着对同一个重要概念的层层设问, 更有助于学生把不断精确分化的知识综合贯通起来, 使所学的知识更具有整体性和能动性。

二、在数学规律教学中的设问

在数学中, 我们把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反映这些基本知识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统称为数学规律。在数学规律教学中, 设问的重点应是数学规律是如何发现的, 它们是怎样被抽象、概括或证明的, 它们应用的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等等。

课堂的设问, 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 其次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在数学规律中找到问题的切入口。

三、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设问

“教是为了不教”。给学生传授解题方式和方法, 教他们独立地进行解题活动, 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解题的方式和方法既由课题本身的特征来决定, 也受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方法所制约。学生解题技能的形成, 并不受制于解题数量多少。学生不能形成一般解题技能的主要原因是: (1) 不会分析题目, 也不能在题目所提供的已知条件的情境中定向; (2) 在解题活动之后, 学生对自己的活动缺乏分析, 不能揭示解题过程结构的实质, 不能将有用的信息抽象概括出来。因此教师必须在这些有助于形成学生独立的解题技能的环节上进行设问和启导。只有当教师并不告诉学生现成的解法, 而是通过一两个具有一定模式的例题, 组织学生独立地或集体地探究解题方法及其公式时, 解题教学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例如:已知:在ABC中, AB=15, BC=14, CA=13.求ΔABC的面积.

由三角形基本作图知, 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这个三角形就确定了, 其面积也就跟着确定了。

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求解过程的设问与启导, 可分为以下层次:

首先, 明确解题思路, 可以先问: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不是) 不是直角三角形如何求其面积? (求出一边上的高) 让学生自己动手作高。

其次, 当学生添出辅助线———高后, 再可以问:高线作出来了, 那么用什么办法去求这条高呢? (用勾股定理) 能不能直接求出来? (不能) 不能直接求出, 又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做呢?

最后, 完成题目后, 又可以改变题目为:已知:ΔABC中, AD是BC边上的高, 且AB=15, AC=13, AD=12.求BC边的长.

当解决了一个问题以后, 从原来的问题情境出发, 通过引申、推广、对照、类比而提出新问题。对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要多考虑它的变化。如改变条件, 结论将如何变化;在相同的结论下, 还可有那些不同条件?这类设问特别有助于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各种变式中发现解题过程结构的特征, 深化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提高解题教学的效益,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 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

讲解完题目后, 设问1:如果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时, 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

设问2:如果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 那么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

设问3:如果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那么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

层层的设问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再谈谈课堂设问等候的时间问题, 有些教师为赶教学进度, 在设问后停留一两秒钟就开始要求学生回答, 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 学生通常无法回答或仓促回答导致错误, 这样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提示或纠正, 这种课堂设问是无效的或低效的, 数学课堂设问只有具备一定的高度, 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 才能体现设问的价值。

摘要:本文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应遵循的原则出发, 结合作者的教学心得, 通过一些教学实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来进行设问,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设问

参考文献

[1]沈明强.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技巧[J].中学数学月刊, 2010, (4) .

[2]徐小芳.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与评价[J].中学数学月刊, 2008, (9) .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中的设问教学 篇9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书十载, 略有心得, 自感还行, 却在一次与学生不经意的交流中, 颇受启示, 久久思考。

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具备较广泛的思维空间, 加之信息网络的普及, 学生早已不再满足教师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手段与照本宣科。所以教师的课堂艺术, 除了简单地讲好一堂课, 讲解清楚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外, 还应紧扣实际加强所授知识的运用与延伸,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

笔者以《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为例, 通过融入设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自发式、自主型学习,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并通过调整教学合理性和现实性,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设问教学

设问是指教师在熟练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在教学的关隘之处, 有意识地创设疑问, 激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设问不是对学生的拷问, 而是对学生的引领和影响, 是教学的生命。设问教学的引入, 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又能激发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学习, 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最终实现课堂的组织管理,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教学运用

《城乡法》自颁布实施以来, 相关行业标准及规范均陆续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而教材的滞后、更新速度的缓慢, 对行业标准及规范修改内容不能及时调整到位, 以及教材中对国内外规划理论新现象、新思想介绍不能及时补充, 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全面掌握。

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不断发展变化的现象, 笔者在教学中随时对教材进行补充和改革。例如,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137 – 2011) , 就对城市用地分类做了较大调整, 将城乡用地分类调整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两大类, 并对城市建设用地分类进行了分类调整和代码明确。针对这些类似问题, 笔者均及时做出教学补充和说明, 重点提示学生引起注意。

而对于教材及教学涉及到的城市化问题, 教材内容没有太多扩展与叙述, 而当前城市化问题又是广泛关注的话题。故而笔者在教学中, 以“当‘城市化’遇到‘逆城市化’”为主题, 展开了相应课堂讨论, 并设计问题, 如下:

你认为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有哪些表现?

你怎么看待“就地城镇化”?

你怎么看待“城市化”发展中的“城市病”问题?

你怎么看待“工业化”与“城市化”?

你怎么看待“中国的城市对农民工来说只是暂时的居住场所”这一说法?

你怎么看待“小城镇配套不完善, 无法做乡镇化、城镇化, 必须大城市化”这一说法?

这类问题的提出, 主要是理解型、分析型与综合型设问, 学生通过广泛的资料查找, 较大范围地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理解型设问, 可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析、比较、归纳所学的知识, 从而把握知识的意义、本质和规律, 能比较和对照知识的异同, 将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达到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含义。分析型设问, 则可促使学生充分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学会分析知识的结构, 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激发要求学生较高级的思维活动。而综合型设问, 则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或创造性的方法组合起来, 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模式结构或是一种新的整体, 最终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问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当然, 设问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并非随意提问, 而应有层次性和价值性。层次性, 是指围绕核心,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有节奏, 由浅入深, 拾级而上;价值性, 则是要求提出的问题必须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这样才能起到训练思维的作用。

教学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统一。教学的最终推动, 需要教师不断在教授过程中不断总结, 运用一连串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和具体教学手段, 来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而设问教学仅是教师教学的普通教学手段之一, 但是该手段的成功运用和引领, 需要每一个教师深入研究和分析。所以笔者以所讲授的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为例, 对设问教学做出简单分析, 期望能有所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孙卫红.城市规划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 (1) :42~44.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设问 篇10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合适地安排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设问的几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一、虚拟问题情境,投石激浪,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思维基于实验始于问题。”学生的迫切需要是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师生能动“对流”的良好开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上《阿Q正传》一课时,借鉴了于漪老师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方式:“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人不知道阿Q的,鲁迅在他所写的人物中最喜欢阿Q,他为什么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一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总会情不自禁地夺目而出。可是我们读《阿Q正传》,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的主人公是性格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悲剧。那么《阿Q正传》在所写的阿Q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中,对学生学习《阿Q正传》起到了一种“促情”“激趣”的作用,学生形成了一种“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以求问题的解决。

二、明确教学重点,开启茅塞,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紧紧围绕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重点,优化课堂提问。教师不应该离开教学目标,节外生枝地出又偏又怪的问题,把教材搞得支离破碎,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去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所以,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教师备课时应精挑严选,细心设计,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譬如:我在上《群英会蒋干中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周瑜的反间计真的十全十美,天衣无缝吗?如果有漏洞,表现在哪里?周瑜又是如何弥补的?”这一提问,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积极细心,热烈讨论,最后全班学生找出了“战时统帅醉酒不正常;机密信件随意放置不合情理;蒋干离开时无人盘查令人难以置信”等六处漏洞。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周瑜是如何弥补这些漏洞的。因此,这种目标明确的巧妙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三、讲求问而不滥,难易适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种子发芽,孕育生产都是有时机的,不按时机,不顺乎自然,就难以奏效。课堂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巧妙施问,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且有一定难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思考,每个学生只要“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对一些高层次,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提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多种诱导,最终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我在讲《雷雨》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周朴园在大年三十晚上把鲁侍萍母子赶出了家门,可是在以后的三十年中,他家东西的摆设一律维持侍萍在家的原貌,还四处打听侍萍的坟墓,还要为她修一番。你如何看待周朴园的这一行为?”这一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回答,于是我又降低难度作了三次提示:(1)周朴园把侍萍母子赶出家门,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2)三十年后,当侍萍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什么?(3)三十年中,周的这一系列怀念侍萍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经过这样的适时提示,学生阅读分析,很容易地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反映了周朴园的极端虚伪、冷酷欺骗,他做得如此虔诚,虚伪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在欺骗了,不能停留于让学生找问题的答案、应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众多新问题,把未知的化为已知。

四、注意提问的启发性,穷根究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是由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来决定的,这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灌输和说教,而是巧妙提问,点拨思路,讲授方法,训练技巧,挖掘学生潜能。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唤醒学生的潜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在上《祝福》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联系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具体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联系祥林嫂一生的四次重大人生转折,即:孟春之日,丈夫死去;丽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从而得出鲁迅先生把影响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四次遭遇刻意放在春天来写,所以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之后饱受“四权”束缚,被压迫、被蹂躏、直至被封建礼教所吞噬的封建农村妇女的典型。所以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面领会课文特点和重难点,而且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五、形成互问氛围,师生平等,发挥学生自主求疑优势

课堂上,教师可以从讲台上走下来,由前台的“演员”角色变成幕后的“导演”;学生可以从讲台下走上去,由台下的“听众”变成台上的“演员”。让学生由静止被动的“录音机”变为去捕捉知识信息的“摄像机”,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如在上《孔雀东南飞》时,第一课时刚要结束时,一学生突然举手发问:“刘兰芝贤慧、聪明、漂亮,为什么会被婆婆遣归?”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以作为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在上第二课时,我命制了“焦母强弃兰芝谜”这样一个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课文。学生讨论热烈,得出了种种不同结论:有学生认为刘兰芝不能生育而被遣归,理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结婚三年没有生育孩子,焦母不见香火,能容忍只开花而不结果的兰芝吗?有学生认为是性压抑(焦母早年丧夫)和更年期综合症双管作用于焦母,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忌妒心,非遣归兰芝不可。有的学生认为是恋子情结造成的,焦母独自一人把仲卿兄妹俩拉扯大,所有感情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但自从兰芝到焦家后,因夫妻俩的恩爱感情而疏远了母子感情,焦母越想越不是滋味,到了不遣归兰芝不痛快的地步。还有学生坚持课本上的看法。通过师生间的互问互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君子引而不发”,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设置的疑问,可以“话到嘴边留半句”,故意让学生去思考、体味、揣摩,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比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本源,求得知识归宿”的正确思维习惯。

上一篇:手术室访视的意义下一篇:汉语国际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