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问之师——浅谈导创教学中的设问

2022-10-25

当前, “把课堂还给学生”已在上至教育专家, 下至普通教师中达成共识。“生本课堂”“随笔教学”、“杜郎口式”……众多课堂教学模式纷至沓来, 令老师们耳目一新的同时也感到眼花缭乱, 常听同事们感叹:“真不知这语文课怎么上了!”其实, 阅读必须调动学生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这一点谁都不否认。如果课堂上老师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自己诵读、感悟、理解, 不加以恰当的组织、引导和调动, 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既难持久, 读书的能力、方法和习惯也难形成。所以, 老师有效的“课堂干扰”仍是必要的, “以问促读”便是引导阅读的重要方法之一。

课堂上, 善问者, 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使学生明白阅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具体要求, 带着具有较强思考价值的问题去读书, 从而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进而发散思维, 进行创造性活动。那么, 教学中如何设问呢?

一、找准“问点”巧切入, 培养创新意识

所谓问点, 是指设问时应注重教材的重点处、本课独有的特点处、学生的疑难处和学生忽略的无疑处。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 鲁迅一共回忆了关于长妈妈的五件事, 其中“买《山海经》”是文章重点。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可以问:鲁迅先生在回忆长妈妈时叙述了哪些事?重点写了哪件事?这件事看出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 很自然地理解鲁迅为什么会对一个连名字的没有的保姆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

同时, 在分析这一重点内容时, 理解“‘我’为什么说阿长有伟大的神力”是学生的难点, 而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分析作者运用的独到的写作手法——“留白”和“铺陈”, 在这里, 老师可以问:“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 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反而对此前此后的事写了不少?”引导学生关注留白, 进而思考: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读者有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 想像她怎样到处打听, 想像她怎样跑书店书摊, 想像她操了多少心, 在想像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 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 为的是写最初是怎么会接近书籍的, 怎么会渴慕《山海经》的, 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 又是怎样的念念不忘, 有了这些铺陈, 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 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 写“我”的震悚的心情, 写如获至宝的心情, 写此后搜集的图书, 写了这些, 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 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这样逐步分析下来, 就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并且对重点章节的理解也更深刻。

有时, 为更深地理解主题, 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学生忽略的无疑处设问。如《夸父逐日》中夸父“道渴而死”, 这一点学生几乎不会关注, 但是老师如果于无疑处挖掘引导, 问:“文章是编造的神话, 为什么不安排夸父追到太阳而是道渴而死呢?”这一问看似闲笔, 却引出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追求梦想、探索自然奥秘的道路是艰辛的、曲折的、需要付出代价, 甚至是生命!主题理解水到渠成, 也给了学生一个启示:怎样创新?首先要于无疑处生疑。

二、抓住“问时”巧引路, 生成创新型课堂

“问时”, 即课堂上教师发问的时机。孔夫子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很重要。一般来说, 课堂教学有先问后读、先读后问、边读边问、临机导问等几种情况。

如《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一文就适宜先问后读。阅读前, 教师设问:“仙湖”的“仙”字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消逝”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消逝?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书, 可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 增强其读书的目的性。

先读后问则带有检测性质, 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便于教师进行深一层次的引导。例如, 鲁迅的《雪》一文, 学生朗读 (或听读) 后, 教师设问:“本文写了哪几幅雪景?分别在哪些段落?朗读时语气一样吗?”这几个问题很简单, 意在检测并统一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从而为后文的比较赏析作铺垫。

边读边问一般是在阅读重点段落、关键部分时提出问题, 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使问题、阅读、思考融为一体、交互进行, 以达到深入理解某部分的目的。这种情况非常多, 这里不再详举实例。

还有就是临机导问。课堂活动过程中, 学生往往“突发奇想”, 出现许多预料之外甚至情理之外的状况。这些状况, 其实就是思维的火花, 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 也不能粗暴地浇灭, 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情、当时的情况迅速作出反应, 要么点拨引导, 要么提问启发。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锤炼文字, 让语言精灵在文中舞蹈》, 我精心准备了一段优美的导语后踏上讲台, 发现学生们沉浸在刚刚升旗仪式上宣布他们班成为先进班集体的喜悦之中, 尽管我已喊过了上课起立, 教室里还是有很多“小蜜蜂”在嗡嗡。我临机一动, 说:“同学们, 我给你们出个谜语大家猜猜。”教室安静了不少。“第一个到教室, 打一校园名词。”七嘴八舌喧闹一阵后我公布了答案——“先进班集体”。同学们“哄”地会心笑了, 我趁势导入:“看, 汉语就是那么神奇, 同一意思, 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花儿打骨朵儿了, 你可以说‘含苞待放’, 也可以说‘将开未开’, 还可以说‘欲展还羞’……”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了, 顺利地进入课堂。

课堂是学生的, 教师要抓住“问时”, 不露痕迹地巧妙指引, 训练阅读方法的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创设出多样生动的课堂。

三、精设“问法”巧启迪, 激发创造性思维

课堂中的设问有预设性, 也有灵活性, 巧妙的问法可以启迪学生思维。这里探讨几种常见的设问方法。

首先是“对比设问”。例如《苏州园林》一文, 探究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时, 可以从反面设问:“某某词语能否删掉?换个词可以吗?”让学生在对比中体悟这个词语的含义及效果。你能否给《死海不死》一文换个更好的题目?学生讨论后会通过比较发现:原标题一语双关、巧设悬念, 是难以更换的好题目, 从而更深刻地领悟标题的赏析及拟写方法。

其次是“巧搭楼梯”。例如《陈太丘与友期》一文, 本课通过陈元方的故事展示魏晋时期人们讲诚信、讲礼仪、直言率真的“魏晋风度”, 这对初二的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理解的, 如果老师直接告知主题, 学生可能不明就里, 那就需要老师层层搭梯, 设问引导。首先问:“文中的陈元方, 聪慧、理智,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说新语》专门有一个篇章“夙惠”记录这些聪明的小孩的言行, 但很奇怪这篇文章不是收入“夙惠”, 而是“方正”, 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注释中对“方正”一章的解释, 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文章重点要谈的是人的品质方面的问题;什么品质呢?接着问:“文中三个人都“怒”了, 为什么而怒?”细读课文会找出, 他们为不守信而怒、为不讲礼而怒;再问:“除了看重礼仪、看重诚信外, 他们三人性格上还有没有别的共同点?”如果学生找不出来, 还可以继续搭梯:“陈太丘作为一个县长, 朋友没守时拂袖而去, 他没有考虑是否有点难为情?朋友一听到陈太丘没等他就大骂, 也没考虑是不是有失风度?元方入门不顾, 更没考虑是不是有点不给面子?”这样, 就容易归纳出他们的第三个共同点——率性、耿直;至此, “魏晋风度”已呼之欲出, 但还不够透彻, 继续追问:“文中发怒的三个人有没有哪个是你觉得特别讨厌的”?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补充:事实上《世说新语》里记载, 陈太丘父子在当时很受人尊重, 说明当时的人们普遍认同礼、信、率等品行。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骨, 后人把它称为“魏晋风度”。这样层层设问,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文章主题, 德育也融进语文课堂中, “讲理守信、敢于直言”是受人尊重的品行, 人人都应该学习这种品质。

还有点面结合设问, 如《春》一文写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等各部分时, 可以笼统地问:“春给人们以什么样的感受?”把点上的问题放到面上来问;中间突破、双向延展设问, 如胡适《我的母亲》“我母亲管束我最严,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一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找出这句话, 问:文章哪些事情分别表现母亲的慈和严……课堂是生成的, 设问的方法也是生成的, 不拘一格、巧妙启迪, 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巧妙的提问, 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 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语文课堂上, 善导之师, 定是善问之人;善问之师, 定能培养善学之人、善创之人。

摘要:课堂上, 善问之师最能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使学生明白阅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具体要求, 带着具有较强思考价值的问题去读书, 从而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进而发散思维, 进行创造性活动。本文就找准问点、抓住问时、精设问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导创式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方式。

关键词:课堂,导创,设问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王荣生,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

[2] 《靳家彦与语文导读法》, 李蝶兰,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3.

上一篇:高职教育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下一篇:浅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