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素质

2024-05-11

产业素质(精选九篇)

产业素质 篇1

1 旅游产业素质的基本内涵

通常来讲, 产业素质是某一产业的技术能力、产出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和获利能力的综合体现。旅游产业素质, 在外部要受国民经济产业素质的影响, 在内部是由其自身素质高低所决定的。从内部素质来讲, 包括旅游产业技术能力、产出能力与市场能力、管理能力与获利能力3个方面。

旅游产业中的“技术”, 既包括物质形态的硬技术, 也包括智力形态的软技术。硬技术一方面是指旅游业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吸收与应用, 另一方面是指旅游业本身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如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未来宇宙城, 日本的高山游览索道等。另外, 科学技术本身也会成为旅游观光产品, 美国航天基地、机器人工程, 中国的三峡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科技成果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前去观光。旅游业的软技术, 是指旅游业的管理技术, 包括行业管理技术、企业管理技术和环节管理诀窍等。

旅游业产出能力是指旅游产品生产者能提供的全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产出能力转化为市场能力则是一种飞跃, 进入不了市场的产出能力是毫无价值的, 产出能力与市场需求达到均衡状态为最佳, 即实现供求的平衡。

旅游产业管理能力包括宏观管理能力和微观管理能力两个层面。宏观管理主要体现在旅游业法律法规的约束、旅游产业政策的导向及行业管理的协调上, 其管理能力的有效性体现为市场竞争有序、利益主体行为合法、旅游区域合作广泛等。微观管理能力是旅游企业自我管理的状态和水平的综合反映。介于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之间, 还存在一种产业管理能力, 属于微观自我约束力量的凝聚, 即各种旅游业行业公会的管理功能。这种民间行会性质的组织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形成一道缓冲带, 既规范了业内企业的行为, 又减少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行政行为。旅游业获利能力是技术能力、产出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能力的最终体现, 是旅游产业素质显现化的衡量器。

2 内蒙古旅游产业技术能力分析

旅游产业技术能力是指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技术手段、旅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一般表现为国际旅游中游览、邮电通讯和娱乐外汇收入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比重 (国内旅游收入目前尚未进行这些项目的统计) 。2000-2009年内蒙古国际旅游中游览、邮电通讯和娱乐外汇收入比重年平均仅为6.06%, 而一些国际旅游发达地区的该比重一般都达到50%以上。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一个根本原因, 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旅游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投入很少, 从而导致旅游产品单一, 娱乐项目陈旧, 旅游路线规划不合理等。

在饭店住宿业方面, 内蒙古星级酒店的硬件技术基本达到标准。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客房内都安装了上网接口。但是酒店管理等软件部分却显得滞后, 缺乏人性化的服务意识, 一些星级酒店口头强调以顾客为上帝, 但是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研究顾客需求的变化及未来走势, 包括内蒙古饭店等五星级饭店, 各个国家、地区的旅游者都接受相同的服务方式和内容, 并没有任何的个性化服务, 更别提顾客的需求研究管理。

在景区景点方面, 区内的景点景区, 很少运用科学技术。首先, 因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资源大都属于观光型的, 没有以高科技为主的旅游景区, 所以只是在景区的辅助服务上运用到科学技术, 而且是以较简单的像索道、检票仪器为主。像草原、沙漠等景区地理条件恶劣, 离市区较远且资金困难, 运用高科技来发展旅游还是个漫长的过程。当然也有一些景区已经尝试应用现代化的方法来发电, 例如辉腾锡勒草原用风车发电, 在草原上建起了上百座风车, 不仅解决了发电问题, 还成为一处与草原美景浑然一体的别样景色。

3 内蒙古旅游产业产出能力与市场能力分析

从供给角度看, 内蒙古拥有国家级旅游资源90余处。其中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的有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1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全国4A级风景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处;国家重点保护单位40处;中国旅游城市6个。旅游资源类型多、数量丰富。特别是2000年以来, 内蒙古旅游企业由8家发展到300多家, 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 新开发旅游景点100多处, 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区 (点) 38处, 并形成了以呼和浩特为中心, 连接包头、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的西部旅游核心区和以海拉尔为中心, 连接呼伦贝尔草原、满洲里口岸、呼伦湖的东部旅游核心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旅游产业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关联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并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投资热点。

但值得关注的是, 内蒙古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 旅游形式以团队旅游为主。即使是观光旅游和团队旅游, 在开发深度方面也做得不够, 而且娱乐活动极为缺乏, 草原旅游景区 (点) 给旅游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体验, 也只是草原景观观赏、吃手把肉、骑马等浅尝式的自然与民俗文化体验, 体验内容单调、雷同。此外, 特种旅游如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探险旅游、修学旅游等尚未普及。自助旅游才刚刚起步, 旅客对旅游路线还没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酒店服务的标准化仅限于少量大型旅游景区;尤其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个性化服务在内蒙古旅游行业还是一个短板;信息技术手段的落后, 主要表现在信息预测系统、网上预订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等手段的应用水平不高。

从国内旅游市场看, 2004年以来, 内蒙古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均高于全国水平, 并且内蒙古占全国的比重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但是从数值上看, 2009年内蒙古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只占全国的2.04%, 国内旅游收入只占全国的5.63%, 内蒙古旅游业的整体实力还是相对较低的, 仍需进一步做大做强。

从国际旅游市场看, 2009年, 内蒙古旅游外汇收入5.58亿美元, 占中国旅游外汇收入的比重仅为1.41%, 在31个省区中排名16, 虽然排名居中, 但与发达省份比较, 内蒙古旅游外汇收入仅为广东的6%, 上海11.76%和北京的12.81%, 仍然处于劣势。此外, 长期以来, 住宿, 餐饮, 交通等需求弹性小的部门, 其外汇收入占内蒙古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很大比重, 2000-2009年平均为45.28%;而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购物、娱乐、邮电通讯、游览部门中, 除旅游商品外汇收入受边境购物贸易影响而比重较大外, 游览、邮电通讯和娱乐外汇收入比重年平均仅为6.06%, 而香港, 其饭店客房出租率一直保持在平均80%以上, 其购物、娱乐、游览的外汇收入占国际旅游外汇总收入的70%以上。可见, 相对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来说, 内蒙古旅游产业市场能力的差距还很大。

4 旅游产业管理能力与获利能力

进入21世纪, 内蒙古旅游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设计中心联合制定了2003-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观管理也就是产业管理, 主要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来实施。此外还成立了导游服务公司, 但其官办性质十分明显。在微观管理能力方面, 以草原景区开发为例, “十五”期间已开始重点建设乌兰察布盟的格根塔拉、辉腾锡勒, 包头的希拉穆仁, 呼伦贝尔市呼和诺尔,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 赤峰市白音敖包等6处精品草原旅游区,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形成了草原风光、民俗风情、骑马旅游、草原婚礼、昭君文化节、草原文化节、那达慕旅游节等十几个旅游项目。

尽管内蒙古旅游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 但市场运作及经营管理能力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在已经开发利用较好的草原旅游景区, 为了扩大接待规模, 大量集中兴建餐饮、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 致使开发建设的大部分草原旅游景区 (点) 出现了游人践踏、设施建设造成的土壤裸露、板结, 草地退化;生活污水、固体垃圾等引起的地表水污染、视觉污染等现象, 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再者, 旅游景点管理水平低下, 服务质量不高。管理者是由投资者的亲朋好友组成, 服务员是每年5月景点开业前从草原上临时招聘来的, 这些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服务不到位。

5 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素质的对策

(1) 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 也是旅游活动开展的载体。旅游基础设施的规模、类型、水平直接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价值体系的形成。旅游基础设施个体质量、空间匹配的状况影响旅游业竞争力。因此应尽快完善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是住宿设施、道路交通、餐饮娱乐设施、购物设施等。

(2) 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总体而言, 内蒙古旅游业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大部分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不可能“遍地开花”发展旅游业, 容易带来各地雷同、小而分散, 因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破坏、资金浪费, 最终导致效益不高等诸多弊病。因此, 应在现有基础上确定呼伦贝尔草原民俗旅游区赤峰辽文化与草原休闲旅游区、锡林郭勒草原民俗旅游区、和呼市—包头—东胜民族文化综合旅游区等4个重点旅游区, 集中力量建设若干处上档次、上规模、有特色的核心旅游景区, 全面塑造内蒙古旅游的良好形象。

(3) 加强区域合作, 建设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必须要加强与周边省 (区) 市的区域联合和协作。内蒙古的许多地方距离北京市较近, 因此, 北京应当是内蒙古旅游业的市场中心。今后区域协作的思路应该是:借助京津、联动晋冀、东北协作。以呼—包—鄂为中心的地区要继续保持率先发展的态势, 强化环都市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通辽市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抓好与东北三省的旅游合作;阿拉善盟、乌海市要积极与宁夏、甘肃等省区进行旅游协作, 共同培育跨区域的旅游线路。通过与周边省区市的联合, 形成四通八达的旅游线路, 形成新的旅游生产力, 提高自己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摘要:本文基于产业素质的视角, 从旅游产业技术能力、产出能力与市场能力、旅游产业管理能力与获利能力3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业,产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玉海.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考察与现状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 .

[2]杨智勇.内蒙古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经济论坛, 2009 (12) .

[3]刘丹丹.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

全面提升宁夏旅游业产业素质的建议 篇2

字数:3416

来源:当代经济 2004年12期 字体:大 中 小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旅游作为小康社会居民消费的重要标志,将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宁夏旅游产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利民、富民的作用,就必须在广度开拓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潜,提高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笔者提出建议如下:

一、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

宁夏旅游景区(点)要形成持久的市场吸引力,必须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与做足地方特色两个方面下功夫:

1.增加景区文化内涵,提高景区文化品位

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魂,文化是旅游景区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增加旅游景区参观娱乐活动的文化含量,提供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旅游活动内容,是增添旅游景区的旅游灵气、彰显其特色和魅力、保持其持续吸引力的根本。进一步开发和优化宁夏各主要旅游景区(点)并提高其品位,应加大在旅游文化方面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应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地方习俗、民间艺术、人物掌故等进行深入挖掘,将文化渗透于整个参观游览过程,使游客置身于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之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满足人们伴随着高层需求的整体扩张而不断扩展的求知识、求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适应旅游需求层次升级而对宁夏各主要旅游景区(点)进行深度开发的必然选择。

2.最大限度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形成特色优势

宁夏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面对旅游大发展带来的旅游大开发,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特殊的生态环境与现有的环境保护成果,以及不可推卸的环保责任,是在宁夏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教育旅游、责任旅游亟待开发的内容,也是增加旅游景区内容与特色的潜在优

势资源。如可利用沙坡头旅游区已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重点扶持诸如沙漠探险、治沙成果展览与教育旅游等开发基础条件较好的特种旅游产品,以特色、差异寻求特殊竞争力,将其打造成为包括大漠黄河探险猎奇游、沙漠生态游、治沙科学考察游等内容的特种旅游基地,这种特色一旦形成,原先的弱势也会转变为优势,并在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实现互促、双赢之良性循环。

二、提升旅游业产业载体的综合竞争力

在应对WTO挑战,面临国内外大旅游公司竞争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唯一的出路就是支持旅游企业联合,培育旅游集团。做强旅游产业必须有强势企业来支撑,加入WTO已经将我们置身于全世界的大市场环境之中,面对诸如美国运通公司这样的旅游业“航空母舰”,宁夏诸多的旅游企业如同势单力薄的“小舢板”。面对严峻的挑战与残酷的竞争,如何迅速提高宁夏旅游业产业载体的竞争力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政府部门应该及时推出一些扶强措施,积极引导旅游企业上做大做强,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形式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为使旅游企业顺利整合并迅速壮大起来,政府应该为企业并购重组创造好的市场条件并提供金融支持,让旅游企业在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实质性的联合。完善集团化、网络化、规模化、联合化等多元化的旅游企业发展机制,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向管理电脑化、经营网络化、促销规模化、产品多元化发展,尽快培养国内百强旅行社,并争取在全区培育综合性的旅游龙头企业集团。

旅游企业也应该改变“宁为鸡首,不当凤尾”的落后传统观念,树立以合作求发展、互利共赢的科学发展观念,从根本上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整体素质的升级。

三、加速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笔者认为,优化宁夏旅游产品结构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优化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内涵质量

宁夏的旅游产品开发以观光产品为主导,已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旅游精品中,以两个4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依托型的观光旅游产品一直是活跃于旅游市场的主打产品,在树立宁夏旅游业的形象方面起着排头兵的作用,是宁夏旅游产品体系中的核心。为确保其在宁夏旅游产品体系中的龙头地位,必须把握它们所在景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特征,坚持以环境协调、生态平衡、绿色环保等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进行深度开发,在进一步开发时增加绿色旅游、责任旅游、教育旅游、探险旅游、自然旅游等绿色生态意义的内容,加大资金、科技、高素质劳动力的投入,进行深度、集约开发,增加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内容,尽可能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有效提高游客的消费水平,增加旅游总收入,通过内涵质量的优化延长其生命周期。

2.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目前,宁夏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尚缺乏动态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体系,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以及其它一些专项旅游产品虽然有所发展,但远远不能与世界接轨,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满足各个细分市场需求的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宁夏旅游业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发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满足不同旅游消费档次和不同层面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在度假、休闲、考察、学习等领域拓展旅游产品序列,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档次、不同兴趣的旅游消费需求,扩大旅游消费市场。

3.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呈现出新的特点,进入了“旅游新时代”,“就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必须注重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新世纪,旅游者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我们用全新的思路去开发具有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宁夏旅游资源丰富,为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应加强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研究,不断开发文化旅游、科教旅游、体育探险旅游、商务旅游,规范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产品,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才能在时代进步赋予宁夏旅游业的崭新舞台上大有作为。

四、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

旅游者的活动半径和旅游业的发展规模,不仅取决于旅游交通的发展规模,而且取决于旅游交通发展的先进程度。随着旅游者的日益成熟,人们更注重旅游活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到此一游”的结果,人们对旅游活动的每个细节的追求更加精细,旅游交通是实现给每一位旅游者创造愉悦的情感经历的保证。旅游交通不仅是旅游活动的基本元素,其先进程度更是一地旅游业繁荣程度的标志。做大做强宁夏旅游产业,必须解决好通达问题,道路、机场等硬件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区位弱势问题,引进人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宁夏来消费,铁路提速是一个重要解决办法,航空方面也应制定灵活多样的价格,适当减低收费,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可进入性方面有大的突破。

五、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

购物是旅游经济中颇具发展前景的增长点。旅游产业中旅游购物属于非基本旅游需求,需求弹性系数大,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和拓展空间。提升宁夏旅游业的整体效益,增加旅游购物是重要的环节,宁夏旅游商品开发具有相当大的开拓空间,通过对宁夏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地方特色的分析,笔者认为,为满足旅游者各种不断变化的旅游购物需求,政府部门应对旅游商品开发进行整体规划,并加强对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宏观指导。大力开发传统地方特色商品、民间工艺品以及富有民族特色、体现地方文明的旅游纪念品,力争在短期内提高旅游商品的制作工艺水平、丰富旅游商品种类、提供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需要的旅游商品,对增加宁夏旅游业总收入、提高综合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要有为才能有位,在中国经济处于由初级的市场经济向更高级、更完善的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的时候,在新世纪发生改变的产业背景下,宁夏旅游业要有更大的作为,新环境要求我们从各方面去努力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保证旅游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素质向前发展,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以提升宁夏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

论劳动者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 篇3

【关键词】 劳动者素质 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预备制度 资格认证 社会保障

如果说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那么,提高劳动者素质则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在2007年3月5日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重点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鼓励和支持服务也加快发展。在以往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大多强调技术、资本、自然资源、对外贸易、产业政策等方面。但是,无论是产业结构升级,还是促进服务业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分析劳动者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升级及其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其基本含义,一是指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和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三是产业高加工度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产值结构高级化;资产结构高级化;技术结构高级化;劳动力结构高级化。

1、供给因素

从广义上说,供给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国内外投资、劳动力、商品供应、进口、技术进步等,也包括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

2、需求因素

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影响的需求因素也很多,主要是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大的方面影响产业结构的。

3、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将社会分工打破国界的限制,使得资源、产品、技术和劳务等实现国与国之间的交换。通过本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

4、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是资本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和外国资本的流入。国际投资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

5、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外,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也会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影响。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深入,劳动者的因素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劳动者素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劳动者因素主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而质量的供给尤为重要,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产业的发展战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素质较高的产业其发展一般较快,反之,就会慢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及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迅速提高,与产业的劳动者素质高低有直接的关系。

二、我国劳动者素质概况

1、劳动者素质的基本概念

劳动者的素质主要是指劳动者参与社会生产、从事社会劳动的素质,即文化素养、科技知识、专业水平、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发展潜力,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兴趣、意愿、情感、性格等因素)、智力素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主要是先天养成的,是其劳动能力的基础和依托。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智力素质有先天养成的成分,更主要的是后天开发的结果,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智力素质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智力素质本身及其与劳动能力的结合,将成为新时期劳动者提高素质的重要方面。

劳动者素质又是与劳动者数量相对的一个概念。从总体上讲,劳动者的质与量,作为劳动力要素,是生产力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具体来讲,两者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却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农业经济时代,生产的发展依赖土地和人的体能,劳动者的数量具有决定作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的发展依赖自然资源、能源和生产者的技能,劳动者数量与素质都显得重要,而后者越来越重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发展是以开发利用知识资源为重要特征,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工作能力和智力将成为决定因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可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务,也是生产力进步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体现。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十分短缺,许多自然资源和物力资源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技能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尤其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造就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

2、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1月6日我国的总人口达到13亿,其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218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0.92%。如此丰富的劳动力数量,存在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劳动者素质低下,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1)劳动者总体素质低下,整体平均受教育水平不高。一般情况下,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决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在我国,到200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中受到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仅占20.6%。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仅为8.01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为11年)。虽然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见表1)。

(2)劳动者缺乏科技素质。一国的教育水平决定人口的科技文化水平,平均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必然造成科学素质上的差距。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出我国与美国国民科学素质的差异:具备理解科学知识水平的,美国为35.7%,我国为30.1%;具备理解科学过程水平的,美国为13.3%,我国为2.6%;具备理解科学影响水平的,美国为26.4%,中国为1.9%;具备科学素养的,美国为6.9%,我国为0.3%。由此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有研究表明,世界平均的知识创新指数为54%,而我国创新指数只占21%,且高端产品依存度70%以上,透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民(劳动者)素质还不能适应科技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水平亟待提高。

浙江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素质比较分析 篇4

1文化、技能素质整体偏低

从调查结果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大专及以上只有20. 4%,初中及以下却有52. 7%;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仅为12. 6%,且56. 5% 为初级职称; 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仅有5. 0%。 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则进一步显示了浙江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 6个百分点,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重低3. 0个百分点,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 。按国家统计局的分析,浙江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排位最后的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本地就业比较充分而且吸纳了为数不少的外省低层次人员就业,另一方面本省高层次人员较多地流向港澳台和国外”。尽管如此,在浙江1095. 52万名 “初中及以下” 的就业人员中毕竟本省人口占主体,这与浙江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四位的经济大省身份不相符合。显然,浙江劳动力的低素质现状将对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制约。

2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差异较大

下表给出了浙江省各行业从业人员文化和技能素质的分布状况。从总体看,第三产业劳动力素质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其中,平均受教育年限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3. 1年,大专及以上人员比重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4. 25倍, 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重是3. 15倍,唯有职业技术等级人员的评定因其主要在生产工人中开展而使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1. 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集中在9. 43年,内部42个行业中,除了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外,其他行业都没有达到12年,并且第二产业全部低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数( 12. 55年) 。而第三产业45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了平均数。大专及以上人员比重的差距更大,第二产业平均只有11. 1% ,42个行业大类中只有7个超过20% ,最高的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不过42%,低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数( 47. 2%) ,而第三产业有19个行业超过平均数,最高的软件业、证券业均达到了85%以上。

3新兴行业的劳动力素质明显高于传统行业

从上表工业门类看,“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劳动力素质高于 “采矿业”和 “制造业”。从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看,排在前10位的行业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 5年以上者,最高的是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些行业相对进入门槛较高,处于产业链的中高端,而平均受教育年限排在后列的基本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以企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各行业中,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的是 “证券业”,排在前10位的行业均是对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行业,而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平均数的行业, 如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环境管理业”( 主要是环卫所) 等基本上是以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外来民工为主的行业。

本文认为,不同文化素质的从业人员在各行业分布上的差异,是从业人员素质能力与行业技术要求匹配的结果, 这印证了低水平文化只能适应低水平、低层次的行业,高水平文化才能适应高技术行业的客观规律。显然,要使低层次、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顺利向高层次、高技术水平的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当务之急是提高劳动力素质。

4行业的技能素质与文化素质呈现不同的属性

产业素质 篇5

据本次论坛主办方及来自《美尚优媒》的论坛发起人任红介绍,本次论坛旨在通过业内外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策划人、媒体人等,围绕“美业正能量”的主题,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文化素质提升、新媒体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总结2012,展望2013,促进中国美容产业健康发展。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秘书长张金铁在会上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论坛议题包括国家发改委政策专家、《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社长许江萍介绍药品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为业界参考药品模式建立信用体系提供宝贵经验;全国美妆行业科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志刚生动讲解中国美妆发展历史文化,为行业品牌形象提升提供独特视角;中国十大策划人、著名品牌战略营销专家李光斗通过不同品牌策划案例,精彩演绎奥巴马战略营销;北京因特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优媒体平台开发人孙钢介绍了优媒体作为新一代行业高端定投新媒媒体的精准与开放特征,为美业新媒体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美尚优媒·行业访谈”通过嘉宾们脑力激荡、睿智对话,深度诠释“美业正能量”,对推进行业规范制度标准的建立,加强人才素质道德文化的培养,弘扬美业正能量,转化美业负能量起到积极作用。

同期,“美尚优媒·行业文库”频道正式启动。该频道旨在通过整合业内外专家、学者、媒体、作家、企业家的专业著作及方向性研究课题,通过美尚优媒的新媒体平台,打造行业在线图书馆,推进行业人才素质道德文化的培养。

产业素质 篇6

软件是由人来完成的,所有由人做的工作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软件产业对于软件人才及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产业是以智力和人力为主要经营资源,以知识和信息为经营载体,以创新为主要经营特色的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是典型的知识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软件产业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软件产业以人才为本,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软件技术人才队伍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软件产业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必须在技术、产品、市场和管理的不断创新中取得发展。

一、我国软件人才缺乏高端人才与基础人才

软件人才是近一两年国内最热的话题,很多国内外大企业都将目光转向软件人才这一领域。,分析任何一个软件企业,都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称为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第三类是能够熟练编程的技术工人或基础程序员,即称之为“软件蓝领”。三类人才在企业的正常比例是“金字塔”形。与软件大国的印度相比,我国软件人才严重失衡。一方面表现在数量上,国内目前约有5000个软件企业,从业人员只有25万左右,上千人的软件企业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才的结构比例上,我国的软件人才结构呈“橄榄球”形,缺少高级管理者和基础程序员,多数软件人才通过正规的大学教育,集中在软件工程师的层面上。软件产业链的上端称为“金领”,即软件的需求分析咨询阶段;中端称为“白领”,即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下端称为“蓝领”,即编写程序和测试阶段。而国内大多数软件企业还仅停留在“白领”阶段,在需求分析和测试方面则较弱,软件服务流程很难拉开层次,把所有的服务都归为中端。

二、软件项目经理是软件开发的关键人才

随着软件开发的深入、各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软件产业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软件过程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学的思想逐渐融入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开发的项目管理日益受到重视。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再加上项目管理知识与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必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需要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目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特别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

另外,项目的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愿望。项目干系人管理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项目经理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清项目干系人包含哪些人和组织,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驱动他们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减小其对项目的阻力,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三、软件开发团队的素质提升是软件产业发展的保障

软件开发团队是软件研发企业中最常见的项目团队,一个软件从构想到真正出现在市场上,需要大量的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共同努力。软件开发作为一项知识密集型的智力劳动,客观上要求必须对团队内部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挖掘与利用,从而不断产生新的知识,才能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开发任务。

构建学习型的软件开发团队,其中首先是要建设有利于知识分享与创新的团队文化,其次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为团队成员学习提供便利。文化从意识形态层面对知识型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在组织中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和共享知识的氛围,为知识创新提供了无形的拉力。

建立团队知识库系统,这涉及到知识的外化和联结化活动,并且为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可以借助以下信息技术。利用文档管理技术,坚强团队知识分享,促进团队知识创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将团队成员个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融入到团队显性知识库中,为团队内部成员提供更多显性知识。

项目团队内部有时由于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清晰而造成工作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推卸的现象;有时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比较清晰,但是各项目成员只顾完成自己那部分任务,不愿意与他人协作。这些现象都将造成项目组内部资源的损耗,从而影响项目进展。项目经理应当对项目成员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并清楚地说明,同时应强调不同分工、不同环节的成员应当相互协作,共同完善。

总之,如同产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一样,软件产业将掀起一场技术革命,把我们带入知识经济,并酝酿着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进步改造着生产力,而技术进步的源泉,正是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无论是研究与开发的进行,还是技术创新和创新的扩散,都越来越取决于劳动力素质,即人力资源的素质。软件产业中人才及团队的成长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原动力。

摘要:软件行业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行业,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研究与开发的进行,还是技术创新和创新的扩散,都越来越取决于劳动力素质,即人力资源的素质。软件产业中人才及团队的成长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软件产业,软件人才,高新技术

参考文献

[1]、史济民.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产业素质 篇7

产业工人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力量, 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作用。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推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跨越, 关键之一是要建立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提高现代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1“农民工”加快向“产业工人”转变

工人, 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词汇。建国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 从事操作性工作的产业工人其社会地位、政治经济待遇在社会各阶层中都比较高, 为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后, 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形式的多样化, 工人阶级队伍出现分化:从企业背景看, 包括国有企业职工、股份制企业员工、外资企业员工和民营企业员工;从劳动形态看, 又可以划分为蓝领和白领。

在中国从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化工业国家迈进的过程中,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成为蓝领工人, 目前已超过农业劳动者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 2011年, 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在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 农民工占58%, 其中加工制造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68%, 建筑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0%;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 农民工占52%;城市建设、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

从社会学角度看, 当前农民工阶层正处于边扩大、边分化、边整合, 并逐步由以分化为主转向以整合为主的过程之中。目前, 农民工正在迅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 积极地融入城市。但从产业发展、技能水平的视角看, 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要求比农民工要高得多。由于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段时期内农民工的农民“血统”还会延续下去, 文化素质低、技术水平低、收入待遇低、权益保障低、社会地位低仍是当前农民工的主要现状特征, 必须加快向产业工人的转变步伐。

2 产业工人素质事关经济竞争力

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及其在转移过程中的文明程度,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竞争力和城市化的水平,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数据显示,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中, 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3%, 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6.2%, 高技能技工仅占技工的3%。高素质产业工人直接关系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目前, 部分行业领域分配制度不完善, 导致产业工人收入低水平和权益低保障, 很难吸引年轻人和高端人才加入, 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同时, 相关法律法规对产业工人收入提高作出一些硬性规定, 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 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开始向外转移。应该看到, 产业工人的收入逐步上升是客观规律, 也是保持产业工人队伍稳定的重要条件, 但上升过快、特别是工资水平与业务素质没有同步上升, 产业工人队伍的竞争力就会下降。

更重要的是, 产业工人的缺失和素质偏低, 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这方面, 最直接的衡量指标就是产品质量。据统计, 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仅为80%左右。不仅如此, 企业中的创新大多是由一线生产工人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的, 产业工人技术素质偏低就会使得企业工艺创新和技术革新缺乏成长的土壤, 影响先进技术的理解和吸收、先进设备的操作和运用, 最终影响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世界各国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极端重要性。美国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转变, 决不是简单回归“美国制造”, 而是为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在此过程中, 美国不断完善其先进的教育体系, 让产业工人有更多时间和经历去从事学习、创新、研究、交流等活动。今后一段时期, 中国制造业如何赢得国际竞争?提高产业工人素质是一条决胜之道。

3 政企合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未来, 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将加速发展, 产业结构、消费类型将发生重大转变, 对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需求仍将急剧增长。中国的特殊国情也决定要继续大力发展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绝非一日之功, 也绝非是简单的“三农”问题或经济学问题, 而是一个全局问题, 需要城乡两个方面、政企两个主体共同努力, 有待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细细梳理, 尽快解决教育培训滞后的问题, 是农民工实现“产业工人化”最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就政府而言, 应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有效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整合教育资源, 构建信息化培训学习平台, 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从源头上保证产业工人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二是构建产业工人多元化、终身化培训体系。充分调动各类资源,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工人培训系统, 对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三是完善产业高级技术工人引进和流动机制。建立紧缺职业培训经费政府补助机制, 鼓励、支持企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引进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 并打破技能人才引进的身份、地域限制和企业所有制限制, 面向国内外, 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技能人才。四是保障工人的就业、社保、工资待遇等方面合法权益, 为产业工人队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五是打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创新活动, 创新优秀技术工人技术等级和职称评定等政策, 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风尚, 为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六是多形式地营造社会尊重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待遇, 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产业素质 篇8

一、基于出版行业特性的编辑共同素质要求

1、高学历背景和专业资格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本条件

出版产业是以生产加工文化产品和传播创新知识为主的特殊行业, 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 融“专家”与“杂家”于一体, 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审读稿件和编好书刊的基础, 也是编辑出版精品的保证。编辑的学历要求基本在大学本科及以上水平, 这为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为保证图书出版的质量, 出版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在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编辑类职位要求具有初级或中级出版资格证书。

2、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心理素质是做好编辑工作的保证

严谨而积极的工作态度是编辑取得成就的保证, 是编辑工作的“软素质”。编辑工作是繁杂的脑力劳动, 劳动的隐匿性和社会不公的存在, 编辑也会面临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身心的高度紧张也会导致诸如浮躁攀比、抑郁压抑、懒散、浑浑噩噩等问题, 没有积极的态度和心理素质就无法做好编辑工作。做个一般编辑容易, 做个好编辑就不容易, 而要成为编辑家更难, 编辑应调整好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压力, 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抵制恶劣、低俗的内容流入市场, 用积极的态度对工作, 树立责任意识。

3、具备中文写作和外语沟通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语言条件

在策划、约稿、审稿、编辑、校对等各个出版生产环节, 不论文字的载体在如何变化, 其与文字打交道的内容实质没有变化, 作为编辑不仅要能读且要能写, 工作中涉及到新书预告、书刊简介、文章评论、策划方案、市场调查等文字工作, 都要求编辑人员具有基本的应用文写作基础。优秀的中文写作功底能够让编辑工作游刃有余, 而英语的能力则是企业实现对外交流必备的语言条件。由于与西方国家版权贸易业务日渐增多, 文化交流层次愈加丰富, 出版从业者应有基本的外语沟通能力, 一般要求四六级及以上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而与英语专业相关的编辑对此要求更高。

4、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出版技术是做好编辑工作的技术要求

传统的排版印刷方式已逐渐被计算机辅助出版即CAP技术所取代, 对于编辑人员来说, 铅字排版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排版的到来已经离我们远去, 书刊的文字编辑、装帧设计、校对印刷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实现, 编辑若不懂计算机知识技术, 无疑是被动的。

除了专业文字处理方式的改变, 网络还实现了作品和读者的直接沟通, 随着业余作者队伍的壮大, 他们通过网络就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 而且不需要传统的编辑的审稿, 这种出版形式的发展造成了“编辑人消失”的恐慌, 虽然事情不会那么糟糕, 但是出版界还是应重视编辑数字出版技术的培养, 编辑人员除了基本的计算机办公系统外, 还应了解数字出版管理知识以及数字出版应用技术, 后者具体包括电子出版物制作、Cml技术、数字版权保护、跨媒体出版等知识, 及时掌握Pacemaker、Quark-press、北大方正FIT (飞腾) 、文渊阁等排版软件, Adobe Photo shop、Adobe Illustrator等图片动画制作软件。

二、编辑人员应具备的其他新素质要求

传统出版社定位于“出版社品牌”+“出版人”模式, 以出版人的特色为主体, 但是这种模式逐渐被上市公司的模式所取代, 出版人转型为出版企业家, 需要技能、经验和战略思维的全面转型, 实行公司化运作之后, 新的环境要求出版编辑人才不仅是“文化人”, 同时也是“经济人”, 编辑要懂作者、懂读者、懂策划, 也要懂法律、懂市场规律。

除了上文四点共同素质条件之外, 笔者根据出版业未来发展趋势, 提出以下素质新要求, 归纳起来便是“一个特色、三个素质、四个意识”。

1、编辑的“个人特色”有助于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传统的出版单位重视编辑的个人特色, 有个性的编辑成为出版单位的主心骨, 编辑的个人特色仍不可或缺, 并成为企业自身形象的一部分, 形成有别于他企业的竞争优势。以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金丽红、黎波的个人特色为例, 曾参与白岩松《痛并快乐着》、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等多部畅销书的编辑策划, 主打“成功人士路线”的“金黎组合”声名远播, 是目前单品图书市场销量的纪录保持者, 而北京图书中心也名副其实地被业界公认为畅销书制造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个人特色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谓的编辑的“个人特色”不仅反映在其选题特点上, 还包括个人魅力如丰富的涵养、独到的市场眼光、高效的管理知识、富有魅力的人格等。

2、“三个素质”要求编辑利用各种市场因素实现出版目标

(1) “多媒体策划素质”要求利用多种信息平台挖掘出版热点

在网络迅速普及的今天, 利用多媒体融合出版的优势显而易见, 培养编辑人员多媒体策划的素质也显得格外重要。多媒体包括图书、期刊、影视、漫画、互联网、电子终端等平台, 信息的多元渠道和海量发布令人眼花缭乱, 编辑人员应由被动变为主动, 主动联想整合信息才不至于被信息甩在身后。灵感的来源可以是一则社会新闻、一部电影、一段网络视频等。例如随着大龄剩男剩女的问题出现, 《非诚勿扰》电影热播并创下3亿元的超高票房,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社根据这个热点策划了同名的小说《非诚勿扰》, 小说突出了冯氏电影的幽默和风趣, 更有比电影更完整的情节, 该书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2) “人脉经营素质”是编辑本职工作之外的隐形资本

无论是伏案的文字编辑还是高瞻远瞩的总编策划, 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天时地利人和”是编好书刊的必备条件, 有了好的时机和好的读者市场, 只欠作者这股“东风”便可成功。编辑积累丰富的人脉资源是尤为重要的, 人脉包括作者队伍、读者队伍、同行队伍等等, 编辑在工作中应与作者建立长久的联系。

(3) “发行营销素质”有助于实现出版目标和改进编辑工作

与传统编辑不同, 现代编辑工作不仅仅指对文本的校正修饰, 在很大程度上一本书能否畅销与营销发行密不可分, 产品的宣传和发行也不只是发行部门的职责, 编辑部门也应有所了解。如策划编辑在撰写策划选题方案时, 就要规划好营销发行的方式、宣传策略等内容。编辑人员在制作和设计书籍时同样要考虑到书籍的特定读者群, 要写出宣传材料和营销建议等。了解发行营销能够培养编辑的市场敏锐感, 读者的反馈建议也能反过来促进编辑工作的改进。

3、坚守“五个意识”利于编辑在时代发展中把握出版方向

(1) 编辑首先应具有“精品意识”

从纸张到E-book, 变化的只是阅读的载体, 不变的是读者对内容的渴望和忠诚, “内容为王”的根本原则不会改变。精品意识首先体现在对书籍的编审、校对、装帧设计等工作上, 编辑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力求带给读者最好的作品。其次是指做好图书的策划, 打造出既有市场价值又有社会效益的精品书, 拒绝粗制滥造、过分依赖名人效应的短期书。

(2) “数字出版意识”是出版业自我创新的根本途径

面对日益增多的手持iphone等阅读终端的人群, 颇有影响的日本出版界也不禁发出这样的预言:“这是近代出版构筑了100多年的大厦将倾的危机, 这是出版业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如果说日本的书刊市场是从实际的饱和走向正常的萎缩, 而中国的则是在表面的饱和中呈现出反常的萎缩。但是数字出版带来的冲击足以使现代出版人感到忧虑, 并纷纷采取行动。美国出版集团纷纷建设了自己的数字出版产业, 如收入70%来自于在线期刊的约翰.威立集团建设了自己的大型数据库资源, 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开发了Wiley plus教学平台。除此之外, 尼尔森国际传媒集团、桦榭出版集团、牛津大学出版社、谷歌等高度重视数字出版的发展, 有的已形成了成功的盈利模式。发展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手机阅读基地、网络电子书店、云出版和电子书包等数字出版业态。形成出版产业的集团化整合是自我创新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数字化基础建设将是漫长而必不可少的。

(3) 出版环境的改变促使“版权意识”日益重要

虽然由于体制的原因, 外资限入国内文化领域, 但是随着出版集团与国外的交流却日益增强, 产生了一系列如图书版权进出口贸易、数字版权保护、著作权的完善等问题。一些出版单位已开始设置相关的版权职位, 高等院校也陆续出现版权研究专业。编辑人员应认真学习国际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网络计算机版权等法律法规, 一方面利用现有的版权法律保护自己和作者的合法权益, 严厉抵制盗版和侵权;另一方面应积关注和参与版权保护, 为完善我国的出版法律积极进言献策。

(4) 加快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树立“民族特色意识”是关键

拥有一张民族特色名片是中国文化进入世界舞台的通行证, 日本的漫画产业、美国的影视产业都在世界文化市场占领了自己的地位, 2008年5月上映就席卷全球, 取得631, 744, 560美元的票房成绩。相比而言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但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名片, 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出版人深思。不论是影视、动漫还是纸质图书和数字出版, 关注民族的文化应成为一种编辑使命, 民族文化是他人不可复制的资源, 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最终途径。

编辑出版人应时刻保持民族特色意识, 发掘传统文化的出版价值, 将其与现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 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5) 保持“文化产业链意识”促进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

出版集团的构建实现了出版市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 将多媒体融合打造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链有利于出版的发展繁荣。文化产业链的发展能够打破出版局限, 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促进出版产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 编辑出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 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新时期, 优秀编辑的培养要结合高校与社会的力量, 高校应制定科学可行的编辑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也要利用自身的条件让编辑在工作环境中逐步提高自己, 编辑也要不断培养自己新的素养, 及时更新知识和“充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而推动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张天定, 郭奇.编辑出版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联合.出版人经营还是企业家经营?——改制过渡期企业管理冲突与协调[J].中国出版, 2012 (16) .

[3][日]小林一博, 著.出版大崩溃[M].甄西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4.

产业素质 篇9

关键词:制造业,人才,结构升级,引领

引言

改革开放、浦东开发以及加入WTO以来,由上海、江苏和浙江组成的长三角地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具综合实力的区域之一。然而,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作为主要驱动力的制造业也累积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 结构升级相对缓慢、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多数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尽管造成制造业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但人才作为主要的投入要素必然对其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以长三角这一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引领关系,为正确认识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

1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关系研究的简单回顾

1. 1 理论研究概况

赵光辉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调整互动的一般规律,即 “拉力———推力”规律。该规律可以一般地表述为: 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拉动人才结构的调整,同时人才结构的调整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1]。罗文标等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以人才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基础的,要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必须把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并要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以执行[2]。郭有慧也持有类似观点,认为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必须按照产业结构的现实需求,培养和引进相应的人才,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先调整产业所需的人才结构[3]。由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学者均认为,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1. 2 实证分析概况

张延平等以全国各省区市为对象,评价了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适配度。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基本处于弱度失调状态[4]。张胜冰等对中部地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要快于人才结构的调整步伐,人才结构已经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5]。霍影等对东北地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协同适配度自南向北呈依次降低的发展变化态势[6]。高子平对上海市三次产业及信息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协调性评价表明,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并不协调[7]。张洪潮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人才的投入对产业结构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从人才产业配置、学历层次结构两方面来看,其并没有显著改善产业结构[8]。由这些文献可以看出,不论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或地区层面,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协调性并不高。

1. 3 对现有研究的简单评述

由以上简单的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学者们对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协调性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既有从理论角度进行的探讨,也有从实证方面进行的分析。但仔细分析这些研究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便可发现,有不少学者在分析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关系的过程中,是用人才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比例来表征人才结构的,若仅以这种数量结构或就业结构为基础分析其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结论的指导意义就会受到影响。毕竟,人才结构有多种维度,如数量结构、素质结构、专业结构、职能结构等等。只有深入分析清楚具体的人才结构尤其是人才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才能为正确认识二者的协调性提供依据。基于此,本文将以长三角这一制造业发展的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合理测度区域内各省市制造业结构升级水平和人才素质结构升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二者的引领与支撑关系,并就该区域制造业结构中存在的 “低端锁定”现象和人才素质结构中存在的 “学历泡沫”现象进行分析。

2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升级状况的测度与分析

2. 1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升级测度指标选择

测度制造业的结构升级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制造业结构的划分。在不同的产业分类条件下,可以将制造业分为不同的结构类型。根据新型工业化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借鉴上述结构划分方法优点的基础上,采用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即高技术化程度来表征制造业结构及其升级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高技术产业就是国家统计局所规定的统计范围。

2. 2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升级水平测度

为了从更长时期内考察制造业的结构升级状况,我们选定的研究时段为1995 ~ 2013 年,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 《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和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经计算,得到长三角各省市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如表1 所示。

%

从横向看,不论哪个年份,上海制造业的结构水平即高技术化水平最高,江苏次之,浙江最低,而且浙江制造业的高技术化水平与上海、江苏制造业的高技术化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从纵向看,上海制造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水平从1995 年的7. 4% 增加到了2013 年的24. 0% ,增长了3 倍多。江苏制造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水平从1995 年的7. 3% 增加到了2013 年的20. 4% ,增长近3 倍。浙江制造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水平从1995 年的6. 8% 增加到了2013 年的7. 5% ,提高的幅度竟然没有超过1 个百分点。从3 个地区各自的变化情况看,制造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均呈先增高后波动下降的发展态势。

3 长三角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状况的测度与分析

3. 1 长三角人才素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选择

本文遵循人才素质提升的逻辑顺序及其与教育结构层次的对应原则,将受教育程度为高中水平或相当于高中水平的就业人员称为初级人才,受教育程度为大学专科水平或相当于大学专科水平的就业人员称为中级人才,而把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水平的就业人员称为高级人才。基于这样的层次划分,就可以用受教育程度为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就业人员数量即中高级人才数量占全部就业人员数量的比重及其变动,来表征人才素质结构及其升级水平。当然,这样的划分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仅考虑了从业者受教育水平,并没有其它影响因素。

3. 2 长三角人才素质结构升级水平测度

依据上述指标,在获得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就可以计算得到长三角两省一市人才素质结构的具体状况,结果如表2 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历年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 “分地区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这一栏目,对于部分数据缺失的年份,依据平均增长率进行了插值估算。

%

从横向看,不论哪个年份,上海人才素质结构水平要明显高于江苏和浙江,体现出了上海在人才集聚方面的优势。江苏和浙江人才素质结构的差异水平并不大。从纵向看,上海人才素质结构从1995 年的9. 1% 提升到了2013 年的35. 1% ,提高了3. 9 倍。江苏人才素质结构从1995 年的2. 6% 提升到了2013 年的17. 1% ,提高了6. 6 倍。浙江人才素质结构从1995 年的1. 5% 提升到了2013 年的19. 2% ,提高了15. 4 倍。由此可以看出,从人才素质结构改善的速度来比较,浙江最快,江苏次之,而上海居第三位。同时观察发现,3 个地区人才素质结构提升均呈现出的是在波动中上升的发展趋势。

4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引领关系分析

4. 1 引领关系分析的方法选择

所谓引领,其含义是指一方带动另一方或几方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的过程。那么,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又该如何去考查这一关系呢? 目前从实证角度考查引领关系,运用最多的就是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本文也使用该方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引领关系进行分析。从统计意义上讲,考查两个时间变量Xt、Yt间是否存在引领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判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 “领先———滞后”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考查,可以用向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来实现。格兰杰因果检验实际上用的就是这种原理。其基本思想是: 当时间变量Yt依据自身的滞后值进行自回归时,若将Xt的滞后值纳入后能显著地改进回归的预测能力,则称Xt是Yt的格兰杰原因,否则,称Xt是Yt的非格兰杰原因[9]。反之亦然。当然,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时,要求两个时间变量要么是平稳的,要么虽然不平稳但必须具有协整关系,否则检验的结果是不可靠的。对于大多数时间序列而言,它们一般是不平稳的,所以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前就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4. 2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引领关系分析

若用CYSJt代表某一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时间序列、RCSJt代表该地区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时间序列,基于表1 和表2 中的数据,就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实现对两个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

在进行单位根检验时,本文用的是增广迪基(Dickeyr) - 富勒(Fulle) 检验法[10],因为该方法在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中使用较为广泛。结果如表3 所示。

由表3 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上海、江苏、浙江,还是长三角的平均水平,代表制造业结构升级和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原始时间序列均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的。但经过对它们的一阶差分却都变得平稳了。也就是说这些序列虽然不平稳,但都是一阶单整的。基于此,就需要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利用乔安森(Johansen) 和朱斯利叶斯(Juselius) 提出的极大似然法进行协整检验[11],结果如表4 所示。

以上海为例,由表4 的检验结果看出,第一个极大似然率为29. 47,大于5% 水平的临界值15. 49,那么就可以拒绝原来 “没有协整方程”的假设,认为上海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两个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同时,第二个极大似然率是2. 88,小于5% 水平的临界值3. 84,那么就接受原来 “至多一个协整方程” 的假设。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得到的结论是,代表上海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两个序列之间仅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依此,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江苏、浙江和就长三角平均水平而言,代表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序列之间也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依据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原理可知,既然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就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5 所示。

由表5 可以看出,P值小于0. 1 (即10% 显著性水平) 的情形只有两个。一个是0. 05,其是在滞后三期条件下上海人才素质结构升级是否为制造业结构升级格兰杰因的检验结果。另一个是0. 07,其是在滞后三期条件下,就长三角平均水平而言人才素质结构升级是否为制造业结构升级格兰杰因的检验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两种情形下,检验结果是显著的,我们可以拒绝原假设,并认为人才素质结构升级是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显然,上述两种情形是很不稳健的,因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表中其余数字均明显大于0. 1。也就是说,除上述两种情形外,剩余的所有检验结果即使在10% 的显著性水平上也均是不显著的,因此就不能否定原假设或只能接受原假设,那么在这些情形下,制造业的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的结构升级之间不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由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即使经检验发现在个别情形下人才素质结构升级是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但多数情况下的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即制造业的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的结构升级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引领关系。

5 分析与讨论

为什么在长三角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之间无明显引领关系存在呢? 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的发展与人才的供给发生了错位或不协调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5. 1长三角制造业出现了明显的“低端锁定”现象,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形成了反差

长三角制造业的 “低端锁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整个制造业的结构升级缓慢。制造业的高技术化水平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在上海仅达到了24% ,江苏也才刚刚超过20% ,而浙江制造业高技术化程度几乎没有明显改善,仅为7. 5% 。就平均水平而言,该区域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也不过17% 左右。而且不论是上海、江苏还是浙江,高技术化水平呈现的是先升高而后下降的波动发展趋势,这也许更值得深思。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上海与江苏凭借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国际比较优势大量引进外资,以加工出口贸易为主要特征的低端制造业迅速扩大,挤占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在2005 年前后,上海加工出口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重曾一度接近50% ,而江苏更甚,该指标曾一度接近70% 。与此同时,虽然浙江涌现出了大量自主型的民营产业集群,加工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并不高,但以传统中低端制成品为主要内容的一般出口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重曾一度超过80% ,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仅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使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2)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存在 “虚高”现象。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不少行业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无自主知识产权、对外依赖度高的加工组装生产环节。由此形成的是名为高技术产业,实为低技术产业的尴尬。比如,不论是在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还是在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中,被称为工业大脑的芯片即大规模集成电路,仍然高度依赖发达国家,国内实际上进行的是中低端的组装制造。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012 年进口集成电路的支出为1920 亿美元,超过了当年全国进口石油1200 亿美元的费用。中国制造的手机占全球产量的77% ,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芯所占比例不到3%[12]。2013 年,江苏进口集成电路花费约41. 6 亿美元,浙江这一数字也达到了17. 2 亿美元。正是长三角制造业这种“低端锁定”,导致其无法成为引领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驱动力。

5. 2 长三角的人才出现了“学历泡沫”现象,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产生了脱节

所谓泡沫,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指由投机行为引起的资产价格脱离市场基本供求关系的持续增长的特定现象。以此类推,本文认为,所谓的 “学历泡沫”就是指受教育者在片面或有偏的人才需求和评价体系引导下出现的过度追求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视基础与专业知识、基本与专业素质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导致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其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人才选拔评价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 “四唯”现象[14],在此牵引下人才培养领域出现了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状况,自然首当其冲产生了 “学历泡沫”。 “学历泡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高等教育中出现了“学历泡沫”。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既是我们熟知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是高等教育 “学历泡沫” 的真实写照。尤其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学历泡沫” 的表现更甚,既有盲目扩张导致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15],又有屡见不鲜的有业不就的就业难现象,更有许多岗位上的学历倒挂现象。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正在追赶美国式的 “学历泡沫”。大规模的扩招形成了人才的泡沫化供给,与产业的实际需求产生了错位,形成了供求的结构性矛盾。(2) 在人才的继续教育领域也存在着 “学历泡沫”。在人才考核评价 “四唯”观念的作用下,制造业各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会通过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历,然而该领域不仅存在教育质量低下、过程管理松散、培养效果不良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在比较严重的滥发文凭的现象[16],由此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的泡沫化程度。由表1 和表2 中的数据计算发现,就平均水平而言长三角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速度为9. 8% ,远远高于同时期制造业高技术化水平4. 9% 的升级速度。正是由于人才素质结构在升级过程中出现了 “学历泡沫”,使其难以成为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正真力量。

6 结论与建议

本文经过分析表明,在长三角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特定区域,制造业的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的结构升级之间竟然不存在明显的引领关系,看起来这是一种有悖常理的现象,而仔细分析发现,其实这背后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方面,该区域制造业的结构常年徘徊在低端,形成了锁定效应,从而导致升级缓慢; 另一方面,人才素质结构虽然升级明显,但其中存在的 “学历泡沫”使其实际作用大打折扣。可以说,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无法相互形成支撑与引领,是人才供给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产生错位而导致的必然结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不断在改革与创新中加快制造业和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

6. 1 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就长三角制造业而言,必须认识到在当前国内外现有环境条件下,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随着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一方面,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和德国工业4. 0 战略的推进,制造业出现了向发达国家的回流。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制造业流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如越南、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趋势。长三角制造业正面临着 “三明治陷阱”的威胁。为此,在新常态下,必须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自动化进程、加强发展模式创新,努力实现向高端化升级。

6. 1. 1 加大研发投入

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额度一直在不断增加,但投入水平还仍然处于较低的状态,尤其与发达国家的大型制造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是长三角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偏弱的重要原因。当前,长三角制造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环境,但越是在发展环境比较严峻的条件下,企业越要想方设法增加研发投入,应当在努力削减不合理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企业间、校企间以及校所间的合作,找准技术研发领域,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努力实现技术突破。

6. 1. 2 加快自动化进程

近年来,长三角制造业越来越受困于人工成本的过快上涨和用工难的问题,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更是如此。面对这种严重局面,长三角制造业必须进一步推进生产的自动化进程,科学合理规划设计 “机器换人”计划并有序推进。这样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而且从长远角度来看,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如机器人等产业的发展。

6. 1. 3 加强发展模式创新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生产分工的日益深化,制造业领域的发展模式创新风起云涌。美国的苹果公司从一家单纯制造电脑的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为一家全球知名的高端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关键依靠的就是发展模式上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三角制造业在广泛的国际合作中积累起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凭借这些经验可以尝试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比如基于产业集群的模块化生产创新模式、基于网络服务化的制造模式创新等等。

6. 2 长三角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就长三角高等教育而言,必须认识到自身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适应性和转型发展的紧迫性。一方面,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还不高,尚有很大的改善余地。因此,高等教育要基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地方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科学制定培养目标与规格,合理设定课程体系,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6. 2. 1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在长三角的高等教育中,大多数高等院校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那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设定就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满意。尤其在培养规格的设定中,要将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素质和应当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尽量明确和细化,并与相关培养环节相对应,做到说得清、可检测,易操作。唯有如此,才能将培养规格真正落实到培养过程中。

6. 2. 2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除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设定外,更重要的是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设置课程体系。不论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均应当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要求,基于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深入了解,设定满足需求、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这种课程体系强调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强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强调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6. 2. 3 基于深度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上一篇:三个特性下一篇:研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