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

2024-06-22

雅俗(精选十篇)

雅俗 篇1

当我合上莫迪亚诺的小说———《夜半撞车》时, 对文末的一段对话还是不能释怀。

“我希望知道得更多些。我认为您对我隐瞒了些东西。”

“才不呢, 我什么也没有隐瞒……生活比你想的要简单得多……”

半夜里, 一辆湖绿色的菲亚特车撞翻了一个孤独漫步在巴黎街头的青年, 接着又撞在了广场拱廊的柱子上, 车上下来一个摇摇晃晃的女子。故事有了平凡而通俗的开头。

接下来, 作者用“糊里糊涂”一词就把主人公的记忆打乱了, 也刻意地把读者的阅读逻辑领进了一段神秘的探索历程。主人公就此开始了一段重建事件过程和寻找肇事者的迷幻历程。这是莫迪亚诺最擅长的套路, 也是他三十来部小说一贯的风格。从《星形广场》起, 莫迪亚诺笔下的主人公就开始了自我的寻找。伴随着一系列的调查、回忆、走访、探索, 读者要在作者设置的重重障碍里抽丝剥茧、条分缕析, 找出一条主线情节来。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了解谜的快乐, 作者则在讲述人物平凡故事的同时, 把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错综复杂的时代精神、纷繁妩媚的人性特质呈现得生动有趣, 使文学充当了生活哲学和接受美学间的互通桥梁。典雅的文学境界, 不排斥通俗的表达安排。四十多年的文学创作, 从巴黎“星形广场”出发的文学生涯, 围绕着“探寻”这个模式, 小说写了一本又一本, 每一本都那么引人入胜, 故事变了, 主人公换了, 但主人公的迷失和探寻自我的怪圈始终没有变, 围城依旧。作者孜孜不倦, 读者乐此不疲。

发表于1978年的《暗店街》是莫迪亚诺的代表作, 此书获得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顺便提一下, 这可是世界上荣誉与金额反差最强烈的文学奖, 它的奖金是50法郎, 进入欧元时代后, 奖金是10欧元。钱虽少得不像话, 但对法国文学家来说, 这个奖项的荣誉却是至高的。著名的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西蒙娜·波伏娃、玛格丽特·杜拉斯等都以获此奖为荣。哥们姐们在乎的不是钱。

王小波在他的《青铜时代·万寿寺》里开头就向莫迪亚诺致敬, 引述了《暗店街》里主人公的迷失境界。文学贵在创新, 而王小波却不避嫌, 直抒对莫迪亚诺的喜爱, 并在小说中类比着写人物, 直叫人感慨其特立独行的艺术胸怀。

《暗店街》讲述的是一个患健忘症的人, 在一家私人侦探所工作了八年, 他对自己是谁的问题一无所知。有一天, 他想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和来历, 就开始了自我探寻。他走访各路人员、搜集各种线索, 努力辨别似乎是自己的很多不同的身份, 梳理不同的相关者, 追寻陈迹, 慢慢打开了尘封在记忆深处的二战中法国被占领时的背景, 还原事件最初的线性逻辑。在探寻个人的记忆的同时, 更是打开了一扇能看见二战中法国遭难的历史窗户。最后, 主人公的身份之谜变得并不那么重要了。而事实上, 这个谜, 本来一直推动着主人公的探寻, 也一直推动着读者的阅读情绪。

严肃的历史回眸, 典雅的文学主题, 在探案小说的情节驱动下, 完成了精彩的表达。生活是简单的, 内容是深刻的。对于文学的典雅与通俗, 时有褒贬, 莫衷一是, 其实各有真知。怎么把故事讲得好听, 写得好看, 这才是关键。伟大的作家, 能抓住自己的方向盘, 行驶在自己的阳关大道上。莫迪亚诺几乎把每一本书都写成探寻解谜式的, 表达形式似乎有些俗;他却以作品“探寻”了一生, 探寻自我、探寻巴黎、探寻法国、探寻世界、探寻人生、探寻人类的精神, 这难道不是十足的雅吗?雅俗之界,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人类最重要文学奖项所发出的典雅之声。

从雅俗分立到雅俗共赏论文 篇2

摘要:

音乐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对万物和谐之美的一种映现和领悟。而音乐的和谐之美亦存在着三个不断递升的境界,即音乐的通俗形式、严肃形式的音乐以及这两者基础上的完美结合的音乐的雅俗共赏形式。要达到音乐的完美境界,既是人们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象征,也需要人们始终不断的追求。

关键词:音乐;美;境界

美好生活是人类无时无刻不追求和向往的目标,而美好生活一定是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进程中,音乐始终是人类精神满足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各民族、各种族似乎都在不约而同地用音乐来伴随他们迈向文明的步伐。

作为一种传播美的途径,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体现为人类文化和审美的精神性听觉追求,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因为音乐所具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感染力,最能调动人的感觉经验。因此,人们的幸福与欢乐、悲伤与哀愁、痛苦与愤怒,几乎所有的情感都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和抒发。音乐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无论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还是社会中的人,都具有和谐统一的内在趋势。这种趋势通过各种形式、多种维度体现出来,被人们所感受、领悟,在人的心中产生各种美感。音乐毫无疑问是这种内在和谐统一的映现,或者说,音乐自身具有内在的和谐性。这种内在的和谐能够与人内心中潜在的情感欲求、生活向往产生共鸣,使人的喜怒哀乐得到表达和抒发,从而通过美妙的声音体验到音乐的美。

由于音乐内在之美使人能够从中得到精神的享受,所以,很多人都对音乐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然而,不同的音乐在不同的人或人群中所受到的喜爱程度不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人们所喜爱的音乐也各不相同。有的音乐随时间的推移被人们渐渐遗忘,而有的却经久不衰,甚至世代留传。原因何在?不同的音乐所体现出美的境界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使音乐的境界表现为从雅俗分立到雅俗共赏,通常体现在音乐之美的境界上存在的三个层次。

第一种境界,音乐的“俗”的境界,即音乐的通俗形式。这种境界的音乐表现为以大众所熟知的内容和形式来诠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能够直接经历、感触或向往的事物、情感、愿望。这种音乐有一个共同特点,贴近大众、贴近生活,以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为主题。比如,歌颂父母子女之爱、朋友之谊、家乡之美、祖国之强大,表达对爱情所带来的幸福或痛苦的追求、体验。这种音乐境界往往以通俗歌曲、民间小调、地方戏曲等形式出现。它所传达给人们的,或喜悦或悲伤、或欢乐或哀愁、或痛苦或振奋。正是由于这种境界的音乐更贴近生活,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直接表达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心理、希望、追求、憧憬和意志。因此,它更容易在广大群众中引起情感共鸣,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作为这种境界的音乐所表现出的主题和形式往往停留在普通大众都能接受的层次上,表现通俗、浅显,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娱乐和消遣,难以表达深刻的主题和意境。因此,表现出的音乐类型具有极强的即时性或流行性,时过境迁之后,往往会淡出人们的视线。另外,由于大众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在接受和欣赏的趣味上也是良莠不齐。有些音乐创作者为利益所驱而创作一些不健康的音乐,这为个别音乐的低俗化甚至是败坏民俗提供了存在的土壤。这种音乐势必导致人的精神迷失与堕落。这与音乐所应体现的美的本质背道而驰。因此,一方面,这种音乐需要进一步升华到更高的音乐境界;另一方面,要防止这种音乐走向低俗化,杜绝不健康的因素,使本来体现和谐之美的通俗音乐充分展现其中的和谐之美。

第二种境界,音乐的“雅”的境界,即严肃音乐的形式。通俗形式的音乐之所以能够做到让大众喜闻乐见,主要在于它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直观的表达或再现。然而,如果没有对现实的超越,艺术将无法升华,甚至根本不能称为艺术。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为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音乐,其表现形式同样也需要从“俗”的境界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而第一种超越通俗形式的音乐境界就是严肃音乐。

严肃音乐,是具有严谨的结构、深邃的主题及高深的技巧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表现力和哲理。它往往首先指向审美的价值,并通过严谨、深邃、陶醉和沉思冥想等来体现。严肃音乐往往体现一定的民族意志和时代精神,常常具有严肃的社会主题。历史上具有丰碑意义的严肃音乐都是对所处时代和民族精神的特定诠释。因此,这种音乐一方面既需要它的创作者具有精深的音乐功底和创作天赋,还需要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另一方面,他更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理解力。一旦这种音乐形式被人们所理解、领悟,其自身所具有的深刻性就得以充分地体现出来。严肃音乐被赋予的美感和精神往往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点。每一个严肃音乐虽产生于历史的某一特定时期,但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永恒的价值。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二百多年来,它的那种与命运决战,并以彻底胜利而告终的激越旋律,丝毫不曾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损它的光辉。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也存在于这种音乐形式之中。严肃音乐如果由于其自身的曲高和寡而不被普通大众所理解、欣赏,那它自身所内含的精神意境就无法充分实现,它所能体现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也就受到很大局限。因此,音乐的发展和创新必须是以普通大众能够欣赏和接受为基本原则,而只体现“雅”的严肃音乐不足以成为音乐发展的理想境界和最终目标。

第三种境界,是一种达到了雅俗共赏的`音乐境界,一种超越了音乐的通俗形式和严肃形式的更高层次。音乐在这个层次达到了娱乐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它建立在前两种音乐境界的基础上,并把前两种音乐境界的优势升华到极致,体现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完美和谐与统一,使这种音乐达到超越它的创作时代的最完美境界。也正因如此,它能够突破年龄和教育的界限,突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更能够突破时代的局限,使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可以领悟和理解,使它的旋律所表达的主题、意境世代流传,经久不衰。如已故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的一曲《我的太阳》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熟悉和喜爱;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一直在激励着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牺牲。

精品是相对稀少的。“精品”的出现,需要特定的客观条件,即时代精神的呼唤,更需要特定的主观条件,即创作者的天才灵感、辛勤努力,以及他们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和洞察。尽管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或时代,依然会出现这种最高境界的音乐形式,但从总体上说,一个社会或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达往往制约着这种能够超越前两种境界的精品音乐的数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客观上必然激发音乐人的创作欲望,使那种能够超越地域、超越时代的精品音乐不断出现,来不断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的要求;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人们不断加深对更高层次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巴尔扎克说过:“伟大的作品通过忠情于它们的对方而存在。”达到音乐雅俗共赏的最完美的境界,既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象征,也是人们始终不断的追求。

雅俗共赏 篇3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女契诃夫 创作主题 写作风格 本色写作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艾丽丝·门罗简介

有着“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美誉的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也是当代重要的英语短篇小说家,曾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英联邦作家奖、吉勒奖、曼·布克国际文学奖、莱南文学奖、欧·亨利奖等13种文学类大奖。艾丽丝·门罗原名艾丽丝·莱德劳(Alice Laidlaw),出生并成长于西安大略的乡下。她的作品大多以该地区为背景,都是些在郊区小镇中的平民爱情、家庭日常琐事。如《石城远望》(The View from Castle Rock)中的一个小男孩被父亲带到到爱丁堡城堡的岩石上,并被告知:总有一日会踏上美洲的土地!作品中的妻子、母亲、父亲及孩子们都经历了由满怀激情,变得不可靠,乃至充满矛盾的心理过程。这部作品体现了门罗最基本的创作艺术:对普通生活的温情理解。门罗正是透过这些不起眼的日常生活让读者深思生老病死等严肃问题。此外,门罗的许多作品也被改编成电影,如影片“Away from Her”(《柳暗花明》)是根据门罗的短篇小说“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改编的,而影片“Boys and Girls”更是斩获了1984年的一项奥斯卡奖项。

二 艾丽丝·门罗的创作主题

1 女性主题

门罗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小人物。或许是身为女性的缘故,门罗呈现给读者的大多是女性主题的故事——平凡女性的命运。门罗早期作品(如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和妇人们的生活》)中的女性大多是些初涉婚姻生活的女性,爱情、性、背叛、孩子等都是她们烦恼的家庭生活问题。总体而言,门罗该时期作品中的女性对生活还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门罗近期作品(如2001年出版的小说集《感情游戏》、2004年出版的小说集《逃离》)中所塑造的女性则大多是些处于中年危机并且在琐碎生活中挣扎的女性,但她们都有着两面性——叛逆与软弱。门罗后期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们大多持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令读者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例如在《逃离》这篇短篇小说中,女主人公卡拉在邻居贾米森太太西尔维亚的帮助之下欲弃夫离家出走,却又最终折返粗暴且无赖的丈夫克拉克身边。克拉克认为,“山羊的脾气是很难捉摸透的,它们看着挺温顺,其实不是那样。特别是在长大之后。”其实,小山羊弗洛拉正是他的妻子卡拉的真实写照——叛逆出走后又返回。这也是无数女性的婚姻生活与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门罗对笔下女性人物角色的塑造可谓殚精竭虑。读者很难找到作者对女性形象的直接描述。在男性人物角色的塑造上,她往往只言片语便将男人的本性生动展现了出来。“脾气不火爆还算得上是男子汉吗?”“我的老婆也是一个人?是吗?多谢提醒。可是别对我指手画脚的。西尔维亚。”《逃离》中男主人公克拉克的三言两语便将他恶劣的男人本性暴露得一览无遗。然而,门罗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往往是为了映衬女主角,以帮助读者侧面了解故事中的女性人物。读者只能在阅读完整个故事后掩卷深思。

2 荒野主题

门罗在创作时也偶尔涉猎加拿大北部的荒野生活,如《公开的秘密》(1994)这部短篇小说集的主题便是荒野,其中比较有名的短篇小说有《阿尔巴尼亚处女》和《荒野站》。《阿尔巴尼亚处女》讲述的是洛塔在教士(后来成为她的丈夫)的帮助下逃离了荒蛮之地与野蛮部落,却又无法适应现代文明生活。读者在《阿尔巴尼亚处女》中感受到的是野蛮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荒野站》讲述的是在乔治害死粗暴的哥哥西蒙后,嫂子安妮不仅帮助他掩盖罪行,还独自揽过。如果不是哥哥西蒙占领休伦北部共有地的欲望,就不会有艰难的拓荒之旅,更不可能发生之后的手足相残事件。门罗在《荒野站》中欲表现的并非惊人的故事情节,而是对人性与野性的反思!

3 寻根主题

許多文学评论家喜欢追根溯源,即从作者的个人经历为基础来研究作品。作为移民大国的一员,门罗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一种苏格兰宗教文化传统,而且她在作品中屡屡不忘表明自己的苏格兰血统。例如门罗在《匆匆》(2004)这部作品的结尾部分寄托了对故乡的守望之情。《我年轻时的朋友》真正讲述的是“我母亲年轻时的朋友”,故事中我母亲年轻时的朋友罗伯特来自苏格兰,弗洛拉用苏格兰方言朗读苏格兰人的生活故事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苏格兰本土情结,对母亲年轻时光的追忆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故乡苏格兰的记忆!因为英语中的motherland是“祖国”的意思,其中含有mother“母亲”一词,蕴涵着“祖国,我的母亲”这一层意义。

苏格兰文学传统在门罗的作品中得到了发扬。在历史上,苏格兰屡受异族的侵犯,坚强不屈的民族主义精神是苏格兰文学一贯的精髓,而现实又不失想象力的细腻表现手法也成了苏格兰文学的传统。在门罗的作品中,蓟与苏格兰格子呢裙等苏格兰民族标志常常会映入读者的眼帘。读者会在门罗作品的字里行间体会到苏格兰人民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及作者身为苏格兰后裔的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乞丐女仆》(1977)中,门罗借罗斯之口道出最好的泥瓦匠都是苏格兰人!作品中一个小小的物品,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都寄托了门罗对远隔重洋故乡的守望之情。不论在题材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门罗的作品有着鲜明的苏格兰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失为一种寻根文学作品。

三 艾丽丝·门罗的写作风格

1 安大略南部哥特式文学风格

门罗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一个小镇,这与她众多作品的故事发生地的地理背景类似。门罗的许多创作以安大略省的休伦郡为背景,显著的地域性是其作品的显著特征。而能够掌控全局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则是其另一风格。许多读者喜欢将门罗笔下描写的乡镇背景与美国作家笔下的小乡镇进行对比。与威廉·福克纳的作品一样,门罗笔下的人物也无法摆脱根深蒂固的传统与风俗。门罗的许多作品体现了安大略南部哥特式的文学风格。《逃离》中神秘的夜雾、带有幽灵气息的小山羊弗洛拉的失而复归等超自然现象,这些使全文弥满着一种阴郁黑暗的神秘气氛,而这正与哥特式小说的基本元素相吻合。门罗作品中的神秘怪诞情节与幽灵意象——哥特式表现手法——都是为了隐晦地反映加拿大南部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这与美国南方哥特小说揭示美国南部社会问题这一点相契合。

2 本色写作

本色写作是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一大特点,它带给人的阅读以极大的愉悦。另外,艾丽丝·门罗的叙述角度不拘一格,往往多变;在同一件事中,按照需要变换多种角度。传统小说中的视角也是转换的,但这种转换是有序的,换句话说,是按照时空的顺序,有规则地进行转换。门罗作品的主角大多以女性为主,故而在叙述时也以女性视角为主。门罗创作时根据心理时间和空间的特点,造成了小说在不同主人公之间作快速的、不规则跳动的视角转换,故而叙述视角具有不断的跳跃变化性特点,例如在《阿尔巴尼亚处女》(1994)中,叙述视角不断在夏洛特和克莱尔之间不断往复跳跃。她将故事隐藏在叙事之中,完全靠细节、笔触去感知和把握人物。她的小说都有很强的“浓缩性”,并不特别注重情节,需要从不同角度审视。本色写作使得门罗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栩栩如生。虽然门罗塑造的主人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正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的人物,才使得小说人物更具真实性。门罗笔下的人物给读者无穷的启示意义:人性是复杂的,而阴暗只是复杂的人性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艾丽丝·门罗是一位充满创新意识并且勇于不懈挑战自我的作家,她不断地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思考与调整。英美文学对门罗的创作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她不仅仅从语言、叙事技巧、文体等文学的内部元素出发改造了加拿大小说的外观,进而改变着人们所固有的小说观念。而且与同时期的文学大师相比较,门罗还并不追求奇异古怪的故事、生涩的话语方式和孤僻的创作态度。她只用平实温和的语言将一个个流畅的故事与一个个鲜活的主人公形象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读者很容易感受到她一方面将人类、历史、现实与个人的痛苦融入自己笔端,另一方面又在个人理想与宗教信仰的两端,激发出的种种战胜痛苦、战胜苦难的精神力量。对门罗而言,虽然基督教信仰是一种长期的存在,但她在作品却偶尔会流露对这种信仰的消解,即在作品中屡屡表达了对上帝的信仰,却又常常提出质疑,这与苏格兰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形态以及门罗自己的人生态度是紧密相连的。例如在《匆匆》(2004)中,门罗借朱丽叶之口勇敢道出了:“根本就没有我们要上的那种教堂。我们不信上帝”。朱丽叶认为世上不存在神的恩典,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谎言中长大!或许这与近年来宗教在加拿大的世俗化、人们的宗教观念日益淡薄不无关系。

3 明快而不失平和的叙述风格

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门罗非常讲究语言的运用,因为恰当的运用能够使它雅俗共赏,从而引起不同层次读者的共鸣。不论是介绍人物,还是情节的展开,门罗作品中的语言均给读者一种平实简洁、平实无华、要言不烦的感觉。大量口语化语言与时间词汇的运用,以及重复等修辞技巧的运用都有效形成了門罗作品明快的叙述风格。标点,既能够节约文字,又能够丰富内涵,使短小的篇章却寓意深远。门罗对标点的得当运用,使符号成为了作品语言的得力助手,例如《逃离》中大量破折号的运用起到了缓和语速的绝妙效果。或许这就是为何曼·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审委员史迈利称赞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虽然文字不多,但就是这短短三四十页的内容却比别的小说家的数百页的长篇小说的内容还要丰富的缘故所在。

四 结语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创作过许多如《小职员之死》般极具恢谐幽默性的作品,在嬉笑中针砭社会的丑陋现象。他还创作了不少如《凡卡》、《苦恼》等关注广大贫苦民众疾苦的优秀作品。艾丽丝·门罗之所以被誉为当代的“女契诃夫”,或许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都善于截取日常生活的片断,寓哲理于平凡之中。与契诃夫的作品一样,情节在门罗的作品是次要的。艾丽丝·门罗与契诃夫的作品一样都属于轻情节重细节,他们都擅于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去挖掘隐匿在表象之后的真相——于平凡中见不平凡!另一方面,言简意赅的语言也是他们作品语言的共同特点。这些看似平淡的语言极富智慧与深度,读者需细细体味才能感知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

注: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一般项目(2011)(项目编号:11WX308)。

参考文献:

[1] Alice Munro.My Best Stories[M].Toronto:Penguin Group.2006.

[2] Alice Munro.Lives of Girls and Women[M].Toronto:McGraw-Hill Ryerson Limited,1971.

[3] Alice Munro.Runaway[M].New York:Vintage Books.2006.

[4] Lecker,Robert.Canadian Writers and Their Works[M].Toronto:ECW press,1985.

[5] Allen Twig.An Interview with Alice Munro[A].Strong Voices[C].Vancouver:Harbour Publishing House,1988.

[6] 林玉珍:《艾丽丝·芒罗短篇小说的多重主题》,《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

贾梦姗,女,1976—,湖南沅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英语教学法,工作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瓷器的雅俗 篇4

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袖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装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

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处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文章有改动)

【阅读指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所作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就其命题指向而言,既考查“抽取、提炼、概括”的一般阅读能力,又考核“联想、转化、拓展”的较高阅读水平,还引导考生注重“深入思考、探幽发微”,在答题过程中“延展发挥,创造补充”地培养创造性阅读习惯,以实现创造性阅读结果。

《瓷器的雅俗》,这篇文章的论述对象是瓷器,论述内容应该是与瓷器的雅俗相关的内容,而瓷器的雅俗之间的关系变化可能与瓷器的发展进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猜测之后,再仔细阅读文本时就会有所侧重。此文以“瓷器”为线索,第一、二段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第三、四、五段详细介绍瓷器的历史演变过程,汉代以前,人们烧制陶器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汉代之后,出现釉,陶器转变成瓷器,依然主要以实用为主;到唐代,瓷器发展成单纯欣赏的精美艺术品;到宋代,瓷器工艺登峰造极,瓷器完成了从粗陋到精美、从俗物到雅物的华丽蜕变。第五、六自然段,指出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雅俗一体;最后升华主题,点出做人如瓷器,要追求尽自己本色的人生境界。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做题时要认真品读原文,用铅笔轻轻标记重要信息(文字的或符号的)。重要的文字信息主要指具有特殊指代含义的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语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提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标记它们,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中高考试题中的社科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毕竟考查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专业知识。基于这一点,学生在做社科类文章阅读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而应该依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是否定相关旧有知识对阅读的作用,对相关知识熟悉,当然会有助于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我们只是说,当旧有知识与选文的观点发生抵触时,应以选文为准。

比如,对本文的第一段“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含义的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是:物质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句中的“现在”“越来越觉得”两个词语所寓含的意味是:在现代文明和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精明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瓷器在追求精神品位和经济方面的价值。“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在这段话中反复出现两次,如果你理解“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这句话,认为“表层意思是人们喜欢瓷器、把瓷器当作工艺品欣赏,深层含意是人们对工艺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就会犯无中生有的错误。所谓“无中生有”,就是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当我们把这句话单独拿出来理解,按照旧有的生活体验和认识,这句话不存在问题。但是如果只根据原文“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这句话来理解,“深层含意是人们对工艺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就是过度阐释了,因为原句只是陈述瓷器是个好东西这一事实,人们认识到它的价值,并没有对于工艺品的质量要求。所以,我们在解题时,要熟悉考题干扰项的设置方法,除了无中生有,还有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夸大范围等,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这篇文章依然延续了池莉新写实小说的“原生”状态,风格朴素自然,乍一看其作品透着平淡,但细细品味之后就会于平淡中见到新颖。如“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袖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装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精美的瓷器名字比喻成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不仅生动形象体现出瓷器取名的考究,而且还有一种让人惊喜的强烈美感和生动感,读来韵味无穷。比喻是文学语言的灵魂,是最常见也最具表现力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修辞的首要条件是贴切,其次是形象,再次是新奇。它要求出人意料之外,但是一定要在情理之中。在池莉的作品中,处处渗透着生活气息,她往往能巧妙地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体作为她比喻中的喻体,不仅使抽象的物体生动感人,同时又增强了作品的世俗亲切感。

值得注意的是,社科文阅读命题,历来重视对文章宏观把握性的“综合考查”,绝不违背文章写作和阅读的整体性原则。所以,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是一种调动多种阅读理解能力由整体感知到局部解析,再到宏观把握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即使解答局部分析的题,也应当有全局观念,以宏观认知统摄局部理解,绝不能断章取义,随意肢解、曲解甚至误解原文旨意。否则,就会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理解偏差。

雅俗共赏造句 篇5

1、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它们的雕刻独具匠心,各具特点和行态,真是雅俗共赏的杰出文化瑰宝。

2、怎样才能雅俗共赏才好。

3、当然,论深度和代表性,金鸡或许难和该片相比,但编导能做到雅俗共赏,好笑之外不乏值得反思的场面,已经算是成功了。

4、春晚的小品真是雅俗共赏。

5、微笑是盛开在人们脸上的一朵美丽的花,时时刻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微笑是一首传统的流行的歌,每一个音符流露出来的都是真诚。一次定格的微笑便是一幅雅俗共赏的风景画,含蓄又不失斯文。

6、对联属对工巧妙,妙趣无穷,雅俗共赏,不仅仅能令人捧腹大笑,而且还引人开怀畅饮。

7、音乐会上,既有雅俗共赏的流行音乐,又有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8、他的画雅俗共赏,因此很受大家欢迎,销路甚好。

9、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10、绿松石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宝石,它能够引人注目地镶嵌在正规的传统首饰上显得雍容古朴,也能够随意地佩戴,而且它物美价廉,差不多人人都买得起。

11、冀派内画的主要特点是立意深远,气韵生动,布局巧妙,线描设色浑雅丰富,书画并茂,雅俗共赏。

12、她的作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在纯文学和喧哗的消费文学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13、这或许间接解释了此片为什么在娱乐性方面会变得比较迎合大众口味,电影风格亦变得雅俗共赏。

14、入话里可能包含著大众的心理作者的修辞社会的倾向,以及市场经济的`多元现象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等。

15、艺术的表现需要雅俗共赏,而非仅仅满足一部分人的胃口。

16、喜剧文学有她独特的魅力,经久不衰,为人们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17、这台节目,有声乐也有歌舞,还有曲艺,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18、她的作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在纯文学和喧哗的消费文学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19、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20、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21、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22、摘要美国小说家丹?布朗在短短一年多的时刻里即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他对传统观念的消解和对经典文化的解构,是他对人们的生存焦虑的关怀和对纠缠于当下人们心中的疑点的诠释,是其雅俗相融的创作手法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旨归对理解群体的阅读期盼的多重满足。

23、摘要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4、在她一剪一刀下,都能刻画出一个个可亲可爱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从而到达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新境界,因此她剪出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

25、千机变空有一级大片气势,却没有同级数的剧情支撑,因此影片只能停留在典型的通俗商业港片水平,没头没脑似的,而未能像少林足球或无间道等到达层次较高的雅俗共赏境界。

26、冯梦龙修改思想中最值得借鉴的是,当代出版走出贵族化和脱离市场的误区,走大众出版的道路,用雅俗共赏的图书来满足大众的需求。

27、微笑是盛开在人们脸上的一朵美丽的花,时时刻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微笑是一首传统的流行的歌,每一个音符流露出来的都是真诚。一次定格的微笑便是一幅雅俗共赏的风景画,含蓄又不失斯文。

28、春晚的小品真是雅俗共赏。

29、阳春白雪固然不错,但往往曲高和寡,倒不如下里巴人雅俗共赏来得好,平民音乐虽不比天籁绝音那般高雅脱俗,却也能引人入胜,与人们灵魂共鸣。

30、让优美的表演艺术能普及化,做到雅俗共赏,老妪能解,是我们就应发奋的方向。

31、绿松石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宝石,它能够引人注目地镶嵌在正规的传统首饰上显得雍容古朴,也能够随意地佩戴,而且它物美价廉,差不多人人都买得起。

32、”蒙娜丽莎"这幅画可不是雅俗共赏的哟!

33、这本兼容并蓄的小说阿黛尔可能会喜欢:对她来说这是新作,被评论家认可,并且看起来雅俗共赏。

34、怎样才能雅俗共赏才好。

35、此书的编写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既要持续必须的学术水平,又要具有高度的趣味性。

瓷器的雅俗 篇6

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袖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装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

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处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小议雅俗共赏 篇7

在中国, 很早就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一说。据《文选·宋玉对楚王问》记载:当时, 楚都唱“下里巴人”的, “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而唱“阳春白雪”的, “国中属而和者, 不过数十人”。这里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与文学艺术领域使用的雅与俗是同一层面的意思。雅与俗, 即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 是文艺活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文艺现象。从字面上讲, 雅即高雅美好, 高雅艺术又称纯艺术、严肃艺术或精英艺术, 一般是指思想艺术水平高或较高的作品。它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阶层。其主要特点有:内容和题材充实、深广, 主题或意蕴富于深度, 艺术形式上具有探索性和独创性, 艺术风格鲜明, 诉诸读者以严肃的思考、体验和想象, 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俗即平凡通俗, 通俗艺术是与高雅艺术相对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艺术作品。其特点有:思想内容的浅易, 艺术形式的简明, 富于消遣娱乐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俗艺术往往趋新追奇, 为了吸引眼球, 取悦观众, 迎合消费者心理, 有的也不免掺杂一些低级、庸俗、色情等不健康的成分。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词之雅郑, 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 终有品格。”文艺作品的雅俗之分, 主要在于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追求。第一, 从内容上看, 通俗艺术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 表达普通大众的思想愿望和伦理道德观念;而高雅艺术则多与大众日常生活实践保持一定的距离, 表现的是知识分子尤其是文艺研究者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第二, 从蕴含情感上看, 高雅艺术所蕴含的情感是知识分子阶层的情感, 其表现形态是细腻的、含蓄的、深沉的;而通俗艺术流露的情感是平民化的, 其表现形态是淳朴的、直率的、肤浅的。第三, 从存在方式上看, 高雅艺术是自觉自律的存在;而通俗艺术是自在自为的存在。第四, 从功能价值上看, 高雅艺术着重于从精神生活的维度提升人, 触及人的灵魂;而通俗艺术着重于从世俗生活的角度训导人, 触及人的行动。第五, 从情节结构上看, 高雅艺术情节结构复杂, 呈现立体化;通俗艺术情节结构较为简单, 呈现平面化。第六, 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 高雅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典型化、个性化, 是性格复杂的圆形人物;而通俗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多类型化, 是性格单一的扁平人物。第七, 从艺术风格上看, 高雅艺术作品的风格往往鲜明、独特, 有创新之处;而通俗艺术作品往往缺少自身风格, 有重复、俗套之感。第八, 从语言表达上看, 高雅艺术作品追求语言的精雕细刻, 富有个性和表现力, 力图摆脱语言的工具性特征;而通俗艺术作品则追求语言的通俗易懂, 个性不强, 表现力较弱, 传递信息的工具性强。第九, 从艺术技巧上看, 高雅艺术作品讲究艺术技巧, 力求创新, 常常造成陌生化的效果;而通俗艺术作品往往不怎么讲究艺术技巧, 它更多的是遵循传统的叙述方式。第十, 从接受对象上看, 高雅艺术的受众一般只局限在知识分子层面, 受众范围较小;而通俗艺术的受众则是广大民众, 其影响范围较广泛。

雅与俗的二元对立由来已久, 但两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章培恒先生曾说:“在轻松、通俗的文艺和所谓严肃的文艺之间本无截然的界限。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这是备受前人称赞的、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光彩的一代文学。但词、曲本是通俗文学。唐诗中的许多第一流作家的名篇, 都曾由乐妓歌唱以侑酒, 很难说这些作品不属于通俗歌曲……从文艺发展的角度看, 轻松、通俗的文艺的兴盛并不是坏事, 倒是为杰出作家、优秀作品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充分的条件。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具有许多杰作, 就是明证。”[1]章先生提到的唐诗被流行吟唱, 即是唐诗在当时具有通俗性特征的体现。其实, 在创作过程中, 唐诗的作者也不忘从民间形式中吸收养料, 如刘禹锡《竹枝词》系列, 就是模仿民歌所作。至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 原本就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是相对于周天子所在的首都而言的地方乐歌, 而这一部分恰恰是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再比如明清章回小说, 它们或来自民间艺人之话本, 或来自民间流传之琐闻, 也都是通俗文学, 而现在“升格”为高雅文学, 成为中国文学的辉煌和经典。总之, 这些庄谐交融、雅俗互通的文学史, 昭示着通俗艺术与高雅艺术之间并非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商业化日趋加剧的今天, 高雅艺术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向通俗艺术倾斜, 有些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上已经迈出可喜的步伐。譬如, 作家池莉最初是以雅文学进入文坛的, 但在后来的创作中, 池莉的作品“更多地由百姓日常温情走向了大款美女的惊世恋情, 由柴米油盐的烦恼变成了男欢女爱的战争”。[2]有评论者指出:“池莉送给自己、大众一个梦幻的同时, 已经不再是一位纯文学的作家, 而滑向了通俗创作。她的小说不再纯粹以作者为本位, 进行心灵的求索、苦旅、拷问, 而是在创作时预设一个接受对象, 根据对象的心理需求照方抓药。”[3]这与其说是对池莉作品市场化的批评, 不如说是一种侧面的褒奖。再比如, 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 历史场景描写气势恢宏, 又不乏吸引大众读者的趣味典故, 是雅俗共赏的范例。

应该看到, 从理论上来讲, 雅与俗是两个不同的义项。实现雅俗共赏的目标, 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它必定有一段艰辛的道路要走。

首先, 雅俗共赏的重点还是在雅。品味与格调的雅是永远都不能舍弃的。“雅”不是说纯粹地在读者面前玩技巧, 搞文学实验, 而是首先要有深刻的内容, 同样的题材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可以是高雅的, 也可以是庸俗的。这是一个“怎么写”而非“写什么”的问题。昆德拉的许多作品涉及“性”这个敏感的话题, 但是不能说他的作品就是品格低下。“性”在昆德拉的作品中升华到了探索人的精神追求的哲学层面, 揭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的真谛。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讲, 昆德拉的作品又是属于雅文学的范畴。

其次, 雅俗共赏要注意尊重大众的阅读口味和审美需求。由于读者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艺术修养、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等的差异, 艺术创作者要尽量去写大众熟悉的题材。只有这样才容易激发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当然, 写大众熟悉的题材也有可能给读者带来审美疲劳, 但是, 如果艺术家能够在题材的开掘上不落俗套, 进行“陌生化”的处理, 并且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新的尝试, 那么, 这样的艺术品一定会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

最后, 雅俗共赏要避免成为一种“群氓的事业”。霍克海莫和阿道尔诺曾说:“随着财富的增加, 大众变得更加易于支配和诱导。社会下层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时候, 付出的代价是社会地位的下降, 这一点明显表现为精神不断媚俗化。”[4]大众读者的反馈作用诚然引导了文化市场的走向,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作者的创作内容和创作格调。但是, 完全意义上的创作者的自我意识的湮没, 只能导致文学艺术主体地位的毁灭, 从而, 创作者群体沦为机器工业文明的附庸, 成为模式化创作的匠人, 文学艺术形而上的地位会彻底被生物性的阅读快感和快餐式的消费需求所倾覆。

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有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的群众……任何其他生产物也是一样。因此, 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 并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5]人们在创造艺术作品的同时, 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 培养和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 提出了新的审美需求。这种新的审美需求又是推动文学艺术发展活动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文学艺术领域不应是单调划一的, 不能搞模式化、概念化、公式化, 而应是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和批评家的正确引导, 雅俗共赏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毛时安.城市的声音[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7.5.

[2]李明军, 葛鑫.浅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的勃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5, (4) .

[3]翟亚军.大众文化:群氓的事业[J].探索与争鸣, 2008, (2) .

[4]霍克海莫, 阿道尔诺著.渠敬东, 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

何以看待“雅俗”——自我评论 篇8

中国书画作为某种精神性表达的载体, 就其本质来说与人性的关系最为密切, 所以天赋秉性就会成为很重要的风格和观感的来源。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 我把厚重、宽博、大气的生活态度带入到字里行间, 自然也蕴含着某种沉实的质感, 这种质感有时也很强烈, 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书法创作里面的一些不是很到位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书法, 我会思考一个问题, 就是所谓雅俗的观感我们现在看得似乎很重, 而书法里面最核心的内在来源其实是一个人的先天禀赋, 这些最直接地撑起了书写的节奏和轻重等行为特点, 作品也就体现出厚重与轻快的差别, 作品中追求的平实厚重正源于此。至于雅俗, 其实是个体生命先天禀赋与生活环境遭遇形成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说是生命表达过程中的副产品, 也是不可强求的。所以从这个意义来看, 我在学习创作中努力做到不做作, 不虚假, 不故作高深。也许多年以后随着自我渐渐显露而不会有降低格调问题, 这也是我生活中追求的敦厚的生命禀赋和平实的人生态度。

春节期间央视节目的雅俗定位 篇9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具有与其他电视媒体所不同的独特属性,这些不同的属性从根本上影响着雅俗定位。

第一,其办台方针、节目内容代表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是我党进行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权威性。这一点使其节目势必有严肃性和高雅性结合以达到媒体的本质属性。

第二,其具有覆盖范围广、受众人数多、且观众群的社会分工不同,知识结构和审美需求存在多样性、复杂性的差异。央视的强势与权威深刻的影响到大众的审美取向,为了发挥多种节目形态影响多种不同受众的目的势必会出现雅俗分赏的节目定位。

第三,频道众多,节目容量大,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等特点。这个属性造成了节目多元化,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央视电视节目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求变求新探索,让观众能得到自己需要的雅俗审美需求。

2 央视春节节目雅俗定位的优势与不足

2.1 同一频道,不同时段的节目雅俗定位

根据时间段的不同,考虑到不同受众的收视习惯,同一套节目中节目的编排体现雅俗共存和雅俗分赏的特征。如CCTV-1新闻综合频道在除夕当天上午安排有《新年新诗会》这样的适合审美水平较高的观众收看,它以诗歌朗诵为内容,有其独特的定位。这档节目给人营造了一种体会诗文之美高雅之意,颇具“小资情调”。可谓电视荧屏中的一个亮点,具有很高的文化气息与审美享受。适合有一定知识素养的人收看,体现了央视雅俗定位中,重“雅”的一面。

2.2 不同频道,同一时段的节目雅俗定位

中央电视台拥有全国最多的电视收视人群,目前共有16个普通频道,这些频道各具专业化和目标性。春节期间的这些频道根据自己的频道定位,同一时间推出不同雅俗定位的节目以实现雅俗共存,雅俗分赏的定位。

2.3 同一节目中不同内容的雅俗定位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可谓当代中国春节注脚之一,纵以观之,春晚的雅俗之辩却从未停止过,中央电视台在这方面采取的有效手段就是化俗为雅或者是化雅为俗,如舞蹈《千手观音》将古老含蓄的敦煌壁画表现为简炼精致的舞蹈动作,而不失其神韵,令人惊叹不已;再如2006年央视春晚的舞蹈《俏夕阳》,编导把一个民间的表现形式提炼成一个大俗大雅的精品,加之老太太们风趣幽默、憨态可掬的表演,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2014年的春晚更是受冰冻灾害的影响,整体给人以严肃的感觉,特别是白岩松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就更证明了这一点。“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文化文本,其理想的审美状态,使节目具有雅俗兼备的特质,既具有‘阳春白雪’式的高雅韵味、意蕴,又具有‘下里巴人’式的语言、形象。换言之,节目具有通俗的形式和高雅的内涵。这是央视对于自己的大型品牌栏目雅俗定位的集中和综合的体现。”

2.4 重主旋律轻娱乐性

“电视既是宣传工具,也是娱乐工具,许多观众更注重我们电视的娱乐作用”,因此便会出现“收视率高的节目,许多是有轰动效应的节目”,更有部分是偏俗的娱乐性节目,但是应当认清,娱乐本身并没有雅俗之分,有的电视工作者认为,强调娱乐作用就降低了电视的地位,于是忽视了观众的娱乐欣赏要求。娱乐不等于媚俗和低俗,而是和雅相对的“反映世俗的内容,反映风俗、民俗、习俗的内容,反映通俗的内容”,它能够深入浅出地传达出文化信息和美学情趣。

3 重雅俗共赏,轻雅俗分赏

雅俗共赏从功能来看,“其本质特征是大众的、通俗的”,而雅俗分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受众的多层次而出现的。中央电视台在化俗为雅或化雅为俗的同时做到了雅俗共赏,却常常不能正视雅俗分赏原则,过分强调了主流文化。当非主流电视文化一旦登场,它和消费者形成的分赏默契造成的冲击波使主流文化一时难以接受,一时难以解释。虽然央视在很长时间内也曾提出多样化原则,但那似乎是在形式上的补充,而未把分赏原则贯穿进来。

毫无疑问,随着受众的非群体倾向日益明显,受众需要越发呈现多层次性,“全国同看一台戏”的盛况不再,专业报纸和专业电视台渐受青睐,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迅猛发展为受众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便利。当然,雅俗分赏并不是只要专业性而不要综合性,作为大众传媒的佼佼者,中央电视台应完成自身相应的转变,“重要的是,只要一档节目吸引住了它所应该吸引和能够吸引的那一部分观众,就算是成功的。”

摘要:雅俗之辩,自古有之。电视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从传播对象的审美需求分类而言,雅为精英群体的审美需求,俗即形式重于内容,以娱乐化为主,迎合多数人心理,平民化、大众化的精神需求。不同受众在同一电视文本中获得的并不相同。“雅”与“俗”也自然成为受众评判电视节目质量和媒体形象的标尺,所以媒体的雅俗定位是一个值得分析和讨论的问题。春节期间,电视节目备受关注,而中央电视台在广大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又可谓举足轻重,影响非同一般。因此,对央视春节节目雅俗定位进行分析具有重大意义。

雅俗 篇10

说起关羽, 人们自然会在脑海中浮现这样的一副肖像图:“身长九尺三寸, 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 唇若抹朱;丹凤眼, 卧蚕眉,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义绝”形象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刻画的“三绝”之一, 把关羽塑造成一个忠义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从古至今, 圣哲贤人、英雄豪杰成千上万, 只有关羽的地位如此显赫, 如此得人心, 应该说不是偶然的, 这有着深层次的伦理道德原因, 关羽形象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 尤其是伦理文化, 因而堪称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 代表了普通民众的伦理道德倾向。

二、关羽形象的审美意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诗史, 充满着阳刚之美, 关羽的相貌特征也体现了一种英雄所体现的不同寻常的相貌, “关公之像, 异乎常人之像, 眼也、眉也、色也皆有特异之点, 可以意会, 难以言传”笔者就关羽的相貌进行审美分析。

1、面色

关羽面色为枣色, 在现代人看来, 可视为健康色, 充满了男子气概。在我国传统的审美文化中, 色彩意识由来已久, 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价值判断。明清小说中的英雄形象是阳刚粗矿、富有正义感的。其面色也具有特别的审美趣味, 带有时代所赋予的审美价值倾向。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人物, 通过不同的色彩意识勾画出不同的英雄形象, 有的面白、有的面黄、有的面黑、有的面红。其中, 红脸的关公和黑脸的张飞给读者印象最深。随着时代的变迁, 红脸关公的形象一直深得人心, 但也会与时代中某些文化因素相结合, 呈现出不一样的关羽形象。有学者认为, 宋时把关公涂成红脸, 以示其忠义。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公忠者雕以正貌, 好邪者之丑貌, 盖亦寓褒贬于世俗之眼戏也。”在关公这一形象塑造之后, “红脸”的人物多有出现, 如朱全“面如重枣”、盂良“面如噗血”、焦赞“面若丹朱”等, 而如此多的红脸人物, 其实也成为了一种象征, 即富有正义感、忠诚勇敢的男子英雄形象。

2、体型

身长九尺是对关羽体型最形象的描绘, 展示其形体美。作为男性美代表的“英雄”们, 突出的一点就表现在身高上。对颀长体形的欣赏, 是我国古代一种普遍的审美趣味。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英雄如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张飞“八尺”, 关羽身长更是达到了“九尺”, 这是英雄必备的体型。

3、须眉

古代以男子为美主要是须眉, 它是男性美的突出特征, 关羽在《三国志平话》中是“神眉”, 在《三国演义》中是“卧蚕眉”。“神眉”突出其眉毛的神采, “卧蚕眉”就是如卧蚕形的眉毛, 是典型的浓眉, 这正符合我国传统人物审美文化, 人们喜欢首先从相貌来判断一个入的气质、精神、品格、命运。常把浓眉大眼、鼻直口方视为人格高尚、富贵通达的标志, 而关羽正具备这种英雄人物所应有的气质。

三、关羽形象的文学意义

在《三国演义》里, 作者刻画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 如赵云、黄忠、马超、吕布、典韦等, 但这些英雄并没有像关羽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般, 一直处于很高的精神膜拜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罗贯中对关羽形象的刻画着重在了“义贯千古”的重义本质。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关羽与刘备、张飞结为异性兄弟, 三人共誓:“同心协力, 救危扶困, 上报国家, 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 实鉴此心。背义忘恩, 天人共戮!”关羽以此为誓言在此后一生的行为中, 都恪守了这个誓词。从未对兄弟有所背叛。即使在他身陷曹营之后, 尽管曹操对他拜将封侯、送金送银、赠袍赠马, 却丝毫动摇不了他对刘备的思念之情, 身在富贵之中, 美女金帛不足以动其心, 高官礼遇不足以移其志。一片赤诚的想要回到刘备那里去。关羽忠于刘备、匡扶汉室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戎马一生, 以“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 不避艰险。”来表示其追随刘备的决心。“关云长的义, 很有点近似贾宝玉的情。贾宝玉固然倾心于林妹妹, 但也钟情于宝姐姐故日“情种”, 关云长扶汉室, 却又义释曹操, 当也应名之曰义种。”关羽如果仅是在与刘备、张飞的生死与共中, 共同完成义结同心、生死与共。那么, 也仅只能说明关羽对兄弟讲守信义, 具有一定的狭隘性, 但是关羽突破了这种局限、将义的精神推而广之, 超出了利已的范畴, 广行信义与世, 甚至面对汉室的共同敌人曹操, 也格守信义, 忠义精神在关羽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2、华容道放曹

这是最能突出关羽的义, 他已经立下军令状, 但他宁可放了曹操, 自己领死, 是为念曹操旧日恩情。关羽是个义重如山之人。在华容道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 又见曹军惶惶, 皆欲垂泪, 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 谓众军日;“四散摆开。”这分明是放走曹操的意思.曹操见关羽回马, 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此时的关羽, 陷于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之中, 从认忠于汉室, 忠于刘备集团的立场来看, 曹操是图谋篡逆的“汉贼”是刘备集团的死敌, 绝对不能放过;但从个人关系来看, 曹操又是除刘备、张飞之外的关羽的平生知己, 对关羽恩深义重。按照“士为知己者死”的古代观点, 关羽此举是可以理解的.因此, 尽管放曹违背了刘备集团的根本利益, 刘备却原谅了关羽。事实上, 罗贯中对关羽由此体现的“义”是肯定的。在《嘉靖元年本仨国志通俗演义》颂扬道:“彻胆长存义, 终身思报恩。”毛宗岗在其修改本中也称赞道:“拼将一死酬知己, 致令千秋仰义名。”由此可见, “华容道放曹”为塑造关羽这个“义绝”典型写下了最浓重的一笔。

在后世关于关羽形象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 这位英勇能武、儒雅知文的关羽成为了统治者与老百姓都普遍接受的武将典型。在融合各种文本中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上进行了整合, 将其性格特质进行互补、重构。使关羽形象中忠、义、勇等人文精神体现出了多重内涵。由于中国各个阶层的文化差异, 其对于忠义精神的规定性有所不同。所谓的“义”可表现为统治者强调的忠君爱国的大义、儒者津津乐道的仁义和江湖弟兄肝胆相照的结义等层面。关羽的“忠义”精神可见一斑。在当时已十分受敬重, 曹操敬之不忍杀, 孙权赞其“真忠臣”。而对于后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极力宣扬并借以维护王权统治的工具。不同社会时代之所以把“关公精神”看得如此重要, 并且作为关公崇拜的思想点主要在于:“忠”、“义”精神乃是关公文化的核心, 关公的灵魂.是关公崇拜最深层的内动力。

四、小结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忠义”的颂扬, 主要是过成功塑造关羽这一被清人毛宗岗称为“义绝”的典型象来实现的。小说对兄弟结义与君臣大义的深刻揭示, 使得忠义思想多元化继而成为全民接受的一种意识形态。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关羽、张飞、刘备三人“誓同生死, 祸福共之”的义气, 看到了关羽面对失败逃亡的曹操, 为曹操旧日恩情所动, 冒死主动让路。小说通过对关羽“义绝”品质的隆重刻画使得世人对关羽的崇拜上升到了深层的文化伦理层面, 这其实也表现了人们要求摆脱俗生活中“重利轻义”的偏见而追求真情实谊的美好愿望。关羽是忠义的化身, 在人们眼中, 他是忠臣义士, 集众美德予一身, 成为世人的典范。

摘要:关羽是《三国演义》全力歌颂的主要人物形象, 被毛宗岗誉之为“义绝”。这一形象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作为小说中“义”的化身, 他的义薄云天赢得了读者和世人的景仰, 并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本文试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关羽形象及从表现其忠义的事件入手, 旨在探讨关羽为何成为大众偶像崇拜的对象。

关键词:关羽,义绝,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关羽、关公和关圣: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关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编卢晓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关公文化大透视》赵波、侯学金、裴根长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王丽娟著齐鲁书社2007年版

[4]《关羽崇拜研究》蔡东洲、文廷海著巴蜀出版社2001年版

[5]《从民间到经典: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生成演变史论》刘海燕著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4年版

[6]《蜀汉风云人物》惜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上一篇:研究分析煤矿机械安全下一篇:传播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