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024-05-27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精选十篇)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篇1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自然,意义,发展建议

当今社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其文化内涵丰富,组织形式多样化,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15年8月中旬顺利闭幕,代表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稳定而长远。贵州的1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中,以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等居多,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也是独具特色,具有高的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目前我国研究大多在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等方面,而提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自然的研究尚少,具有较高的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1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带有其民族专属个性的特色体育项目,其渊源、发展都与其民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传承也是代代相传。贵州民族结构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含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地形复杂、偏僻,经济落后的山区,交通相对堵塞,信息传播相对封闭、滞后,造成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传播与发展困难,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地域性特色突出的一大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把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对于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持续升温,广大体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深入挖掘与研究,大大加快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步伐,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了较稳定的竞赛和传承模式,例如,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及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站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平台上的两大盛宴,共设置珍珠球、龙舟、秋千、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武术、马术等10多个竞赛项目和100 多项表演项目,2015 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鄂尔多斯顺利闭幕,表明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更高的平台健康、稳步发展。然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无论在资源开发、项目保护、信息传播、赛事组织上均存在地域失调,偏远民族地区民族体育资源开发欠缺,发展与传播滞后,城区和民族区场地设施相差悬殊,出现民族区本土传统项目欠发展而城区不规范发展的现象。将民族体育带回民族区发展势在必行。

2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村寨的意义

(1)民族地区污染小,空气好,民族体育回归村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

剑河县政府办大力宣传剑河有效资源,以“休闲剑河作为第一名片”的旅游形象定位,让游客感受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力求打造中国一流、贵州唯一的5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和“山水剑河·美丽乡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以“办节”来“活县”,形成了“苗族水鼓舞”“革东飞歌”“苗族剪纸”等旅游文化名片,近两年雷公山山地自行车赛和斗牛赛举办频繁,打造环境优美、生态秀美、民族文化丰富的农村旅游品牌。贵州清镇以武术产业促旅游文化转型升级,每天清晨,无论是在公共广场、小区院落,还是学校、部队,总会看到居民、学生、部队官兵集中习练武术的场景,这是打造武术之乡武术“六进”活动。这是清镇市近年来把武术纳入社会文明建设、推动全民健身之后,呈现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2009 年以来,依托武术运动打造“运动养身、休闲避暑”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展了系列武术活动,在推广全民健身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市武术爱好者已达8万余人。据史料记载,清镇的武术项目也是不断发展的,以拳术、棒术、弓箭、赛马、摔跤等在民间较为常见,典型代表有流长的芦棍拳舞和清镇小拳,还有动作惊险、技艺超群,被称为绝技的上刀梯、过火海等。该市以一系列的武术节会及赛事活动为龙头, 弘扬了传统武术文化, 推动了全民健身,吸引了全国广大武术爱好者前来参会、参赛、观摩。自2012年起,清镇市围绕“运动养身、休闲避暑”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中华武术文化,从表演、技击上、个人修养、养生文化方面,使武术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实现共赢。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走进民族区将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及项目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体育赛事是一个体育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体育项目推广、宣传的最好时机,体育赛事举行的规模直接影响了该项目的后期开展。贵州思南是贵州省主要少数民族聚集地,乌江的天然环境决定了其发展龙舟项目的天然优势,每年的全国龙舟赛在这里举行。2015 年第四届乌江龙舟节“思丰杯”龙舟赛取得圆满成功,为思南的龙舟品牌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2015年9月23日,在思南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思南(全国)舞龙大赛传统龙展演,来自黔西南州、松桃、万山等地的8支表演队及县内各乡镇组织的34支队伍同台展演,为思南民族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3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发展的主要瓶颈和发展思路

(1)民族区的人们体育意识薄弱,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足,大多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大型赛事应在城市进行开展、推广,而偏远的农村,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属于后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设施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经济发展策略。首先,虽然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生活方式等的落后,这里的树林茂密,原始生态保护得很好,同样自然资源的原生态也形成了奇特的景观,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2)民族区信息传播滞后,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路,空路为辅的交通网络,大量运用新兴技术,克服自然环境的困难,继续扩大通信网络的覆盖面,让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让外界更好地了解该地区,让信息更加畅通,让该地区的闭塞彻底地得到转变。

(3)人才欠缺是民族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瓶颈,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相关制度, 吸引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 优化少数民族干部结构,建立一支德才兼备能够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复杂情况的干部队伍。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贵州经济实力薄弱,而政府是市场主导,发挥少数民族各地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给予民族区组织、承办各式各类的传统体育活动的机会,借少数民族民俗、重要节日及大型赛事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品牌赛事,为民族区的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回归制造政策保证。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保持原有个性, 保证“原汁原味”,必须立足群众,扎根自然生活,走回归自然的道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少英,田祖国,吴永海,等.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152-154.

[2]谢山,段永华.布依族、苗族传统体育[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

[3]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向[J].体育科学,1997(1):33-35.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调查报告 篇2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4级 学号:201609040103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调查报告

一、概况介绍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 项目数量与民族人口总量大体相一致;区际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向汉族聚居区蔓延的趋势等特征。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划分为竞技能力、文化表演、健身养心三大民族体育项群,具有健身娱乐、道德教育、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疏解民族矛盾五大功能。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的东北部,东西长约 595公里,南北相距约 509 公里,总面积 17.6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1.8%。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民族融合历史以及贵州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使贵州“成为古代民族交汇的大走廊和民族集结地”。如今的贵州已是全国仅有 3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千万的省份之一,全境内共有 49 个民族。除汉族外,世居民族主要是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共 17 个。其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 7 个少数民族在贵州具有较长的世居历史,是人口均超过 30 万的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据 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贵州省总人口 3 535 万人,而人口超过、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白族和回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1 333.96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37.85%。截至2009 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已占全省总人口的39%。根据 2009 年贵州省行政区划一览表,贵州全省共有 3个民族自治州,11 个民族自治县,253个民族乡,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达 9.78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55.5%。

多民族的贵州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在贵州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民族共存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贵州风格”,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是贵州多彩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构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因此,研究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深入认知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突破口,对贵州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原因

(一)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先觉因素

人类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鲜活反映,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变形成特色体育项目。例如贵州苗族人民长期过着狩猎、打渔和农耕生活,由狩猎等维护生存所必需活动的技术形成苗拳。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起源于生产劳动的苗拳攻防格斗技能不断提高,逐渐变成了有表现有相应的主题和一定程式拳术。再如爬山寻踪、赛龙舟、织布舞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与少数民族的宗教思想密不可分。贵州少数民族多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生存环境相对封闭的山地、丘陵地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各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必然与自然崇拜思想联系在一起。苗族的猴鼓舞、白族的耍火龙以及回族的掼牛等都是各自民族宗教信仰的典型代表。猴鼓舞主要流传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孟关、青岩、湖潮等苗族中。传说鼓和猴曾使人躲过灭绝的厄运,于是猴子成为这里苗族的崇拜物,苗民模拟猴子的动作,击鼓舞蹈来纪念先祖与祭奠过世长辈,久之形成了猴鼓舞。

(二)生活娱乐和战争军事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重要助推力

封闭的民族经济生活和文化传统造成贵州少数民族长久以来过着一种缓慢但具有很强季节性的狩猎、打渔和农耕生活。人们在一年四季的辛勤劳动中,为满足身心活动的需要,余暇时间会自发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来调节身心,并在生活娱乐中形成了诸多含意不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典型的有打秋千、玩杂耍、翻跟斗、斗雀、打手毽、打耗子、跑马、打香瓜仗、扯萝卜、踢鸡毛毽、丢花包、斗画眉、老鹰抓小鸡、猫捉老鼠、打地老鼠、斗鱼、游水追鸭等。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历史上多由中原地区迁徙至此,迁徙原因多为战争。为了增强体质,抵御外敌,创造了许多体育文化。例如布依族的铁链械原是贵州农村给农作物脱粒的工具,布依族因多次在劳作的过程中用铁链械击退敌人,因而将铁链械列入了兵器行列。由于对铁链械的敬重,布依族在跳地戏前都要表演一段铁链械,从而使铁链械成为传统体育项目。再如苗拳、芦笙刀、芦笙拳等苗族武术也是在苗族反抗压迫的战争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融合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间接影响力

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有间接影响作用。以武术为例,北方武术擅长力量和腾空跳跃,动作大,而受山地、沟壑、密林、河流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方武术则以手势变化多,身体灵巧,反应敏捷为特色。贵州布依族的武术以“套路短小精悍、链接紧凑刚进勇猛、讲求实战”为主要特征129,这主要是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影响而致。贵州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土拳”的形成受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强烈影响,动作上追求“短小紧凑、攻防效用”,不同于北方“大开大合、舒展大方”的特点,反映了贵州土家族在高山峻岭、山势险要的生存环境。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融合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间接影响力亦很明显。历史文献显示,贵州高原是我国古代几大族系迁徙的交汇点,今天贵州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在不断的民族迁徙中进入贵州,逐渐定居下来的。各民族在迁徙的同时,也将他们的语言、服饰、婚嫁、丧礼等各种风俗带到了这里,逐渐影响了其他民族,文化在这里不断地相互交合。当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最终导致独具特色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在《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断言道:“(笙类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民间均备有芦笙”。一定程度上“芦笙”是苗族特定的文化标号,“跳芦笙”“芦笙舞”“芦笙刀”等一系列与“芦笙”有关的传统体育项目均应属苗族特有。而贵州侗族、水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也不乏与芦笙相关的文化。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芦笙舞与苗族“芦笙舞”相似又有区别,是欢度水年时跳的一种喜庆舞蹈。直到现在,水族仍称芦笙为“苗族的乐管”,称芦笙舞为“苗族的舞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族融合间接影响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

三、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布特征

(一)、项目数量与民族人口总量大体相一致

贵州 17 个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量与其人口的总量大致成正相关。人口超过30 万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 7 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最多,分别达到了 126 个、89 个、67 个、60 个、61 个、52 个、60 个,成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较少的羌族、仫佬族、蒙古族等拥有的传统体育项目相对较少,仅有 11 个、7 个、8 个。

(二)、区际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历史文化、交通区位和旅游资源开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由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在区际层面上差异很大,所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的发展及分布情况也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性。总体来看,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比较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分布稀少。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相对较多。

(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都有相对集中的分布区域。贵州传统体育项目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依托发展而来,而民族聚居区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征导致传统体育项目分布也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同一传统体育项目存在于不同的少数民族中较为常见这种文化共存现象会带动文化复杂多样,有利于新的体育项目的产生,体现出贵州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和异彩纷呈。如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满族中都有赛马项,17 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 10 个少数民族有“秋千”项,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向汉族聚居区蔓延的趋势。

人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在人类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人类流动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使得文化的传播带有不确定性。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发展趋势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当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汉族经济区蔓延的趋势非常明显。如原本流传于贵州黔东南、黔南等地瑶族的“打陀螺”项目,逐渐在以汉族人居住为主的贵阳兴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汉族聚居区蔓延和传播的发展趋势,体现出文化在交融发展中不断成长。

四、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分类与价值功能

(一)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分类

学者们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形成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分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本研究基于项群理论,尊重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结合现阶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方法,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划分为竞技能力、文化表演、健身养心三大民族体育项群。其中,竞技能力下设“竞力类”“技能类”和“智力类”三亚类;文化表演下设“生产生活表演类”“宗教祭祀表演类”和“游戏娱乐表演类”;健身养心下设“武术类”“养生类”两亚类。(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功能

从一般意义上说,价值的形成源自于主体需要,而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观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基本属性;功能是事物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6]。具体分析贵州实际情况,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有健身娱乐、道德教育、经济发展、科学研究以及疏解民族矛盾的价值功能。

1.健身娱乐功能。“更快、更好、更强”是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核心思想,着重强调体育活动对人类身体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贵州少数民族与外界接触较少,艰苦的劳动生活需要娱乐项目来调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张内外兼修、修身养性。许多体育项目都表现出与西方现代体育相一致的竞技特征,其健身娱乐功能在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效果显著。例如在贵州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中广泛流行的划龙舟,再如苗拳、摔跤、射箭、赛马等在游戏娱乐中包含竞技心理和娱乐功能,堪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价值体现其健身娱乐功能的典型事例。

2.道德教育功能。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贵州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了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成为社会文化价值的折射点,具有道德教育功能。传统体育项目中蕴含着的各民族精神,并一直在发挥着对本民族社会道德再教育的重要作用。黔北仡佬族打蔑鸡蛋是多人对抗赛,不限人数,男女均可参加。参赛者分为两队,划线为界。双方用手扔或者脚踢,设法让篾鸡蛋过界,直到篾鸡蛋落地,比赛决出胜负。程可以培养仡佬族人民的拼搏精神、磨练顽强意志,发扬集体主义、形成团结合力;能够教育人们采取乐观态度对待荣辱胜负,陶冶身心;能够体现公平原则,树立良好风气。

3.经济发展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的地域性、文化内容的民族性、文化形式的时代性以及文化发展的融合性特征,使得其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成为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如 2009 年在施秉县召开的首届贵州民族体育旅游节,开展了独木龙舟竞赛表演、独竹漂表演、舞水龙表演等项目,充分展示了贵州少

数民族体育文化特有的风采和魅力。贵州民族体育旅游节以体育文化为依托,构建了以体育赛事、文化活动为内涵的旅游产业链,以其多样的体育项目、生动的体育形式以及鲜活的民族特色成为推动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起源于贵州黔北地区的独竹漂运动先后在遵义、肇庆、东莞、广州、襄樊、武汉、成都等地成功进行旅游推广、节庆演出,独竹漂表演队经济创收达百余万元。

4.科学研究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伴随着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对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起源、历史和发展趋势等具有珍贵的科学研究价值。反过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研究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重要作用。贵州黔北地区的独竹漂运动已在贵州全省推广普及,2011 年被正式列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独竹漂运动正逐步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技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借助高端科研人才和完善的科研体系为独竹漂运动服务已势在必行,不少历史学家从历史学的角度、体育专家从科学训练的角度展开了对独竹漂的研究,近年成果颇多。

5.疏解民族矛盾功能。民族凝聚力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造成民族利益矛盾凸显、复杂性增强。在各民族村社文化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色彩,以其特殊的娱乐、健身、竞技形式来加强本民族成员的交往,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对改善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调查问卷

您好: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深感歉意。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不存在任何商业用途,更不会泄漏您的任何隐私,请你认真填写,无需署名。谢谢您的合作。

1、您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A、汉族 B、其他

2、您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吗?()

A、精通、有专业学习

B、经常了解

C、D、很少、仅限课本知识 E、完全不理解

3、对于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A、很熟悉 B、略知一二 C、完全不知道

4、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习俗活动的看法是()A、很喜欢 B、感觉一般 C、感觉很土

5、您知道的贵州区域内有多少个民族()A、20 B、39 C、49 D、56

6、您的民族体育活动有什么特色?

7、您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有哪些?

8、您知道的贵州区域内有哪些少数民族?

9、您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原因?

10、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布的特征有哪些?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9-0098-04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in Guizhou

GUO Wei,TIAN Wei-hua

(Departmen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Guiyang Medical College,Guiyang 550004,China)

Abstract: Guizhou is a place where the peopl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live. In their social lif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many peopl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have created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ev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World Organiz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have promulgated a number of stip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s. The protection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s has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in Guizhou, and as a result, in the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Games excellent performances had been achieved in such events as wrestling of the Dong nationality and archery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in Guizhou, we should give our priority to protecting and cultivating the inheritors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pay attention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intrinsic connotations of the spiritu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an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survival environments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Guizhou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04年8月28日,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纳入正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等行政法规,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将武术、杂技、秋千、蹴鞠等收录其中,无疑确认和肯定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1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不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反映着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文化特征、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生活着49个民族,其中世居贵州的少数民族就有17个。特殊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特征,孕育了文明剽悍、勇敢尚武的民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与类型。

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与民族习俗紧密相联,与各民族古老的历史、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多为欢庆民族节日的活动内容,粗犷、淳朴,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淳朴的乡土气息。主要的体育活动项目有:苗族群众喜爱的踩月亮、响节、踩火龙、花棍乐、丰收苗鼓、斗四方、芦笙技巧、垒营盘、穿花衣裳比赛、高跷等;有仡佬族喜爱的较脚劲、高台舞狮;布依族抵杠、德砂呱、竹鼓操、板凳拳;彝族的斗牛舞、乌蒙铃;土家族的莲花十八响;水族弦鼓乐;侗族勾林等[1]。

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从内容上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竞技为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出现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中。目前,被列入竞赛项目的主要有:高脚竞速、押加、摔跤、打陀螺、蹴球、射弩、抢花炮、赛龙舟、珍珠球等。这些项目通过进入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比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和传承下来。另一类则是以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为内容的表演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以大型聚会或者表演方式得到体现。然而这些数量较多、失传风险较高的被民族学、文化学等相关学者誉为“民族活化石”的表演性传统体育项目,如舞龙、舞狮、拔河、跳绳、跳竹竿、爬杆、上刀梯、飞石锁、顶杠、斗鸡赛、爬山、打棍、打手毽等,因缺乏竞技性和完善的比赛规则而无法进入到大型的体育赛事中去,面临着失传乃至绝迹的风险。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机遇

贵州地处山区,交通闭塞,而且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再加上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数量经费开支的不足,无疑阻碍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节庆习俗类的表演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保护模式,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对这些数量广泛、种类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搜集整理和挖掘保护。

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2003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3]这个概念得到了学术界大量专家和学者的认同,同时也为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所接受。

2.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契合

2006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10大项:1)民间文学、2)民间音乐、3)民间舞蹈、4)传统戏剧、5)曲艺、6)杂技与竞技、7)民间美术、8)传统手工技艺、9)传统医药、10)民俗。在第6大项“杂技与竞技”一项中,“维吾尔族达瓦孜,朝鲜族跳板、秋千,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蒙古族搏克”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位列其中。除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各省、市、自治区也先后公布了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侗族摔跤,它是贵州省有名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2005年《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苗族射弩这一在苗族地区有着广泛影响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被收录于《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将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收录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肯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归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点,是民族个性、民族传统、民族风俗以及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内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无疑将受到上述特点影响。因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去审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和理念作为参考,对于做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3侗族摔跤、苗族射弩的发展

侗族摔跤是流传于黎平县的双江乡的四寨、坑洞、寨高、黄岗以及从江、谷平、往洞、增冲及榕江的宰麻等地区,是一种集武术与娱乐为一体的传统竞技活动[4]。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在坑洞,三月十五日在四寨先后举行隆重的摔跤节,方圆上百里的侗族男女老少欢聚一堂,除白天开展的隆重摔跤比赛外,还有热闹非凡的集市贸易,男女青年交流的“行歌坐月”等活动,有时往往还伴有斗鸟、赛芦笙、斗牛等其他娱乐活动,让整个山寨沸腾激扬。

侗族摔跤源于明朝,经过民间的漫长发展,逐步形成了“提摔、拉摔、抱摔、拌摔”4种技法,是侗族地区男人最喜欢的一项传统习俗,也是黎平县侗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近年来,黎平县高度重视对这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充分挖掘侗族摔跤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体现民族性、表演性和体育性上下功夫,并制作了专用配乐。侗族摔跤雄浑的气势、刚健的舞步,及其独特的比赛规则和方式使得这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率先入选《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在全省第6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一举夺得综合类表演金奖,并取得了参加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参赛资格,在此届运动会上,黎平侗族摔跤一举夺得表演项目综合类金奖。更为可喜的是,贵州省黎平县第一民族中学杨胜忠老师将“侗族摔跤”引入课堂,使得对这一宝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走向了更深层次,扩大了侗族摔跤这一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空间。

射弩是一项在我国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地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苗族外,瑶族、傈僳族、怒族、彝族等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弩的悠久历史,他们不仅用弩狩猎,还将弩作为装饰和定情信物。清末以后,习武风气渐退,射弩逐渐成为体育娱乐活动。1986年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射弩被列为竞赛项目[5]。

苗族射弩活动因其独特的弓弩造型和流传区域的稀少,2007年5月申报成功,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消息传来,普定县斥巨资修建民族射弩训练基地,加强对仙马苗族射弩这一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培训和指导,涌现出了李贵福、王宪美等一大批射弩好手,先后获得省级以上奖牌38块。其中,仅射弩一项就夺得省级以上民运会18金、8银、11铜。2007年11月17日,普定县仙马村苗族射弩运动员王仁爱在广州召开的第8届全国民运会上获男子标准弩立姿、跪姿两块金牌。

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路

3.1优先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

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点,即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或继承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较之所创造或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本身更为重要。

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未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为数甚少,直接导致一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绝迹,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复存在。侗族花炮节、斗牛节,苗族龙舟节等固然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物化形态和直观代表,需要我们予以重视和保护。但是,那些具有专门知识与高超技艺技能,创作并传承这些传统体育的传承人,依托高超的技艺和技能,通过声音、形象等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使得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珍贵也是最脆弱的部分。而贵州“欠开发、欠发达”的落后经济现状无疑加剧了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传承人的流失,因此,在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从而建立和维护起形成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传承人团体,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周期。

3.2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化内核的挖掘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使其不同于一般的竞技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加突出该少数民族独特民族历史文化色彩,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因此,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传承和发展,就要更加重视对这些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核进行保护。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形态”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根本要求在于要善于发现,整理、挖掘出这些外在的肢体动作蕴含的精神特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不能停留在肢体动作、语言形态的表面整理、提炼,而更应注重在这些外化的体育形态中体现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历史和民族智慧。否则,这些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会失去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而丧失生命力,这不利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和保护。

3.3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本质上来说,是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某种特定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就是影响制约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经济类型、社会结构、社会价值、伦理道理、民族心理等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统一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经在有关民族民俗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保护中提到“在原始氛围内保存民族传统活动,使其充满活力。”[6]因此,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能只局限于对体育项目本身的抢救和保护,而更应该对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始氛围进行关注。“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对非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其状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依附于某个特定的民族、群体或个人,产生于特定的生活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和习俗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很多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习俗已经渐渐失去其原先存在的范围和空间,这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抢救和保护非常不利[7]。

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不同的原生态环境对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核心文化形成的作用不同,一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就难以持久。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整理和保护,除了注重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外,还要保护其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以及宝贵的精神文化内涵,这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复杂艰巨,且浩大的系统工程。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除了上述对策和建议,还要强化和完善政府职能,建立官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机构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机构;制定符合民族地区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发的政策和制度;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配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赛事,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从而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蓬勃兴盛。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 贵州省志:体育志[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DB/OL]. http://www.ihchina.cn/main.jsp,2008.

[3]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DB/OL]. http://www.ihchina.cn/main.jsp,2008.

[4] 杨再元,陆书明. 用布带角力的侗族摔跤[N]. 贵州都市报,2007-08-27.

[5] 项正文,田光彩. 苗族传统射弩的发展与对策[DB/OL]. http://www.hmongbq.com,2008.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文化报告[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 冯健.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 体育与科学,2008,29(3):55-57,61.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篇4

1 影响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

1 . 1 社会经济滞后严重制约了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地区,多民族聚居地在经济上仍旧是欠发达地区,存在着经济基础差、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大、贫困人口比例重的特点。经济滞后,地方财政薄弱,政府在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软硬件建设上,投入经费不足;导致体育基础设施落后,虽然贵州在近年的国内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竞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临时集训、短期投入的问题,不能够掩盖现阶段在人才培养上投入的不足。由于资金匮乏的问题,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能长期有序的开展,严重制约了民族体育项目的长远发展。

1 . 2 有限的传统体育教育资源影响了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普及

1.2.1 少数民族体育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贵州地区多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依托于高校、中小学建立,但是基地占全省学校数量的比重非常少,而且多数只开展单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打陀螺、高脚竞速等,开展项目少,难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1.2.2 缺少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

大多数校内的民族体育师资就是从国内各体育、师范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是半路出家,通过短期的培训便进行教学,对民族体育项目的理解不够深,技巧掌握不够熟练。而大部分优秀的民族体育人才受限于事业单位招考制度、自身学历、经济待遇等因素无法以正式编制的身份进入校园进行教学,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以兼职、志愿者的形式进入学校进行课外的指导。授课的时间不固定,延续性不强,难以让学生真正的熟练掌握到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术,只能是略知一二。

1.2.3 缺少相应的体育设施

在基层的学校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了师资力量还需要提供相对应的体育设施,因为部分项目的资金投资较大,比如:龙舟、射弩等项目,所以在地方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很难提供足够的体育器材,学校只能够选择易开展、投入少的项目,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全面开展。

1 . 3 社会经济转型浪潮影响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开展,而且开展的时间主要是集中在各民族的重要节日期间,比如:春节、“三月三节”、四月八节、“六月六节”等时间开展,主要为娱乐、表演性质,平时基本不开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壮年、甚至部分老年人,很多已经放弃了以传统农耕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外出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务工,转而从事经济回报较高的第二、三产业,导致大部分的老人及妇女儿童留守在农村,而这些群体并不是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主体,这对农村平日民族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起到了限制,农村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造成了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疏,甚至于遗忘,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容易出现断层,将来一些技术难度高的传统体育项目或许会面临消失的局面。

1 . 4 不断丰富的文体育、娱乐活动削弱了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流行体育项目,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在基层、学校推广与普及,并且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且伴随着网络、棋牌、电视等娱乐活动方式的迅速普及,直接影响广大群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时间,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程度已大不如前,曾经滋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长的沃土渐渐变的贫瘠。

2 改善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的相关对策

2 . 1 加大财政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

向上级政府相关部门争取财政支持,逐步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强城乡民族传统体育设施的建设,完善相关的场馆设施,加大对省内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以及各级民族体育管理部门的投入。对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类、整理,确定项目类别和重点,符合条件的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申请非遗项目补助经费与传承人津贴。建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给予奖励,并在就业上给予保障,制定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人才引进到各级学校、社区、运动队进行教学、指导。

2 . 2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与训练, 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与传承

贵州地区可结合自身地域的特点,积极开发民族传统竞技活动和特色体育赛事,举办各类大中小型的民族体育项目比赛,通过举办比赛,激活项目发展的潜力,挖掘优秀的传统民族体育人才,加强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与竞赛,以此加强人才储备,促进民族体育的健康发展与传承。

2 . 3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贵州现代旅游相结合

现阶段贵州地区正处于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并提出于2020年实现贵州的全面小康,而旅游业作为贵州的一项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贵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独有的原生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贵州旅游观光,可以在景区内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抢花炮、独木漂、打陀螺、押加、射弩、高脚马等与传统文化表演相结合,向游客展示贵州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开发体验式的休闲体育项目,比如,射弩、独木漂、打陀螺、押加、漂流等,推广贵州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

2 . 4 通过电视、互联网、报刊、书籍等媒体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播

加大对省内相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转播力度,通过比赛的转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邀请国内外的媒体、专家、运动员到贵州进行交流、学习、研究,以此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立与少数民族体育相关的网站,开设微博等方式,扩大对外交流、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吸引他们参与到传统体育活动当中。

2 . 5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进基层项目

扩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数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学习的项目;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列入中小学、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里面,普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利用基地和学校培养出的从事传统体育项目的人力资源,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范围。在安排体育彩票公益金援建项目计划时,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对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打下基础。

3 结语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的项目极具观赏性、竞技性,并且在丰富民族生活、加强民族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民族体质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研究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现状,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能够更好的挖掘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潜力,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使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健康的发展。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提高对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促进贵州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篇5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中的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西部省份,随着贵广、沪昆高铁线的开通,以及即将开通的黔渝、成贵高铁线,贵州的旅游市场将得到大力推动,而怎样满足外来游客对于贵州特色旅游产品的购物需求则值得我们研究分析。

目前贵州省的黄果树景区、梵净山景区、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小七孔景区、镇远古镇的旅游创收不尽人意,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当地手工小批量与省外批发的传统模式,制作粗糙,无法体现贵州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不能代表贵州省旅游景区的景点特色,更将影响到我省打造全国旅游大省的愿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中的挖掘体现在:

一、风俗文化

贵州境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其中包含苗族、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十分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将成为贵州旅游的有力资源。

每年三月,凯里地区苗族的“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苗年、龙船节芦笙节、六月六;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尝新节、赶干洞、六月二十一查白歌节;苗族的六月中卯日、跑马节、十月第一寅日苗年、十月亥日;水族的端节,侗族的过侗年、吃新节、赶坳、维耶;彝族的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仡佬族的“牛王节”;瑶族的盘王节;土家族的过赶年,等等,节日中活动繁多,有对歌、跳舞、吹笙、斗牛、演戏、祭祀、射弩、骑马及开展经济贸易活动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今天的民族传统节日,实际上已经集民族风情、传统艺术、体育活动、贸易往来为一体,成为交流信息,增强民族团结的盛会。

因此,旅游产品对于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反映,应当具有:(1)特殊性,游客在当地购买的旅游产品应当是最具有特殊性、最能代表当地风俗文化的产品,对其精神、内涵提取最为恰当与精准的;(2)易携性,从游客返程的人性化考虑,旅游产品应该是较为精巧易携的,或是在产品功能上可折叠或是好收纳,包装不易损坏,过大或过重的产品会在购买的过程产生心理负担从而放弃;(3)美学价值,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过去在全国各大景点畅销的批发小商品已经无法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不具有美学价值的旅游产品已经失去了其基本属性。

二、装饰文化

贵州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形成了各异的装饰文化和审美趣味,其装饰文化主要体现在染织工艺、服饰装饰、建筑木雕、剪纸、面具艺术等方面。体现在少数民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服饰装束图案就显得别具一格,如苗族服饰中多以蝴蝶、鱼、龙凤等图形,使用朴素而浓重,蓝、黑、红等颜色体现其审美旨趣和特色。对于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土家族而言,其房屋建筑物上的飞禽走兽、鸟鱼花虫、神话传说都蕴涵着相当丰富的人文信息,体现了其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贵州的剪纸多是为刺绣服务,并且以动物为中心内容,这与北方的剪纸文化以人文为主有很大的区别。傩面具中体现出的狰狞古朴、稚气率真的美感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蕴含了贵州地区人民对神鬼的尊崇。

基于对贵州装饰文化的认识,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图形、色彩、符号元素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吸收贵州各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并加以提炼与塑造,将其融入旅游产品设计当中去,让游客通过产品加深对旅游地的印象,了解旅游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使其能够产生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这样的`产品设计出来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染织、刺绣、建筑、剪纸、面具上单纯的装饰符号,而是衍生出新的具有设计理念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些都是不具有装饰意味没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所不具备的特质。

三、饮食文化

贵州属于高原地区,在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中,“酸辣”的特色风味已成为贵州标志性“舌尖味道”,好比四川的麻辣一般。贵州民间有句俗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穿”,可见酸在贵州民间饮食习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此有力的饮食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贵州人嗜酸,一般常常解释为因“天无三日晴”,湿度太大,故用辣椒防寒驱湿。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贵州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辣椒生长,而富于创造的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裁培、食用辣椒的生活实践中,赋予了辣椒更加丰富、诱人的饮食文化内涵,使这种原产于南非的多年生灌木浆果,在贵州高原显得更加多姿多味。

因此,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饮食文化应当融入辣椒的色彩趋向——红色,红色代表着贵州高原地区的嗜辣、嗜酒,少数民族地区的热情、开放,革命斗争地的坚韧、积极,让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感受贵州的饮食与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 篇6

摘要: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在此生活着以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为代表的诸多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具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风情文化,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习俗,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由此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翻译在对外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吸引国外游客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现状,并提出了规范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建议

一、引言

在贵州居住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习俗。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习俗不仅为中国游客所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这些少数民族习俗作为中华习俗的一部分,是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更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的汉英对外宣传翻译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少数民族习俗译法并不统一,多种译名共存、多种译句版本的现象时有出现。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现状,并提出了规范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建议。

二、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现状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各种少数民族习俗多姿多彩,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然而在对外宣传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的过程中,其汉英翻译却并不完全统一,不同的译者风格就有不同的翻译结果,有时往往令外国游客困惑,这给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的宣传与中华文化走出去造成了一定影响。以下笔者将主要从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和贵州少数民族礼节两方面来展开分析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现状。

(一)民族节日

贵州少数民族种类众多,自然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就多。这些民族节日作为少数民族习俗的一部分,正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与这些民族节日相关的翻译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国游客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第一印象,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汉英翻译对对外宣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些民族节日较好翻译并且各种口头书面旅游资料上的与之对应的翻译基本上能统一,比如:

赛龙舟:Dragonboat Race

斗牛节:Bullfight Festival

但有些民族节日则不是特别好处理,要么翻译版本不一,要么就算翻译版本是统一的,但是却令人很费解。比如:

“吃新节”是贵州少数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为了庆祝丰年并祈求丰年而举办的农事节日,在这一节庆中会有很多少数民族风情活动,如西江千户苗寨的游方、仡佬族祭祀、侗族斗牛等活动。但如此重要的节日,“吃新节”的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结果却并不统一,笔者至少搜集到5个版本,“New Grain Eating Festival” “Green Grain Festival” “New Thing Eat Festival” “Tasting Ripening Grain” “Green Grain Eating Festival”,这五个版本都有使用,而从翻译规范的角度讲,笔者认为“Green Grain Festival”较为恰当。

还比如:“赛芦笙”一般译为“Lusheng Competition”,“芦笙”直接译为汉语拼音,很难让外国游客看了就明白是什么节日。还有像贵州少数民族重大节日“苗年”、“侗年”、“三月三”、“六月六”等,非常具有文化内涵和,主要翻译还是直译为主,译为“Miaonian Festival” “Dongnian Festival” “Sanyue San” “Liuyue Liu”,虽然保留了贵州少数民族特定文化内涵,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贵州少数民族一般使用农历,所以最好在译名后加注释义,方能不引起误解。

(二)民族礼节

贵州少数民族热情好客,有着各种各样的民族仪式,而这不仅是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的必备元素,也是外国游客少数民族风情游的看点和体验,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这些民族礼节的汉英翻译对外国游客正确理解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至关重要。

在贵州少数民族礼节上,无酒不成礼,酒是贵州少数民族人民交流的媒介之一,因此也就产生了很多有关“酒”的礼节,如“拦路酒”、“牛角酒”、“拦寨酒”等等。关于苗家最隆重的酒礼“牛角酒”,也存在译文版本不统一的情况,有译者译为“Drinking an Ox-Horn Wine”,有译者译为“Horn Wine”,还有译为“Horn Wine (The grandest courtesy of the Miao people to serve guests with horn wine. The guests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 the village or house till they drink the wine in the horn”。

还比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重大节日时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民歌。在其未有统一译名前,“侗族大歌”曾被翻译为“Big Song”,远不如之后其统一译名“The Dongs Grand Chorus”更能清楚而准确的表达出其内涵意义。

三、结语

本文从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和贵州少数民族礼节两方面来展开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现状,发现部分译语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特别是同一原文的译文版本不一。为了更好的对外宣传多姿多彩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笔者建议,政府、科研学者及翻译工作者应该大力协作起来,统一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标准,制定相应规范,筹建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平行语料库,尽快规范和健全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这无疑将极大的促进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对外宣传。

参考文献:

[1]Baker,M. (2004).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傅敬民.全球结构视野下的翻译规范研究[J].上海翻译,2013(4):11-15.

[3]樂萍.目的论视角下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10.

[4]李竹青.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传说[M].北京:北京旅游出版社,1985.

[5]李跃平.更新理念 高扬其声——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39-240.

[6]乌永志.文化遗产类旅游景点名称汉英翻译规范研究[J].外语教学,2012,33(2):93-97.

[7]郑懋,安梅.目的论视角下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翻译[J]. 贵州民族研究,2013,34(4):207-210.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篇7

1.1 文献资料法

收集、鉴别、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大量文献资料。

1.2 访谈法

采用无结构式访问,针对研究内容拟定访谈提纲,通过专家咨询及访谈,对本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1.3 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1分,其中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为92.8%。调查范围包括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5 逻辑分析法

在文献资料及相关材料获得的基础上,对研究中有关问题进行了归纳、演绎、综合。

2 概念界定

2.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生产、生活习俗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这些运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1]。

2.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联合国开发署从八十年代初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际问题,1981年莱斯提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并为国际社会接受。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公共的未来》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和追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2]。

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我国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在满足当今人需要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使其步入持续、稳定、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3]。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

3.1 项目继承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

表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与发展情况调查表

如表显示,笔者通过对“请问你们当地有哪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较好”的结果统计发现,打陀螺、秋千、独竹漂、射弩等贵州省民运会和全国民运会的比赛项目继承与发展情况较好,舞龙舞狮、抢花炮、上刀梯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表演项目继承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其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走竹竿、打飞棒、水棋等)则几乎无人提及。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较重视比赛项目和宜于表演的项目,注重培养此类项目的后备力量,加大对这些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从而使得这些项目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其它一些颇具民族特色但不受重视的项目逐渐被遗忘和消失。

3.2 地区继承与发展的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得出,黔南、黔西南、黔东南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本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与发展情况较好。其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较为浓厚,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会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例如苗族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的“龙舟节”会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彝族的火把节有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的习俗等。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体育人口较为集中,具备广泛开展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条件。

3.3 继承与发展方式

通过对“请问你们本地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如何传承的?”的结果分析发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继承和发展方式目前主要是通过传统民族节日、各种不同的民族运动赛事、婚嫁等形式进行传承和发展。可见,其继承与发展的方式较少,应注重开拓其他方式,例如通过旅游观光、媒体等方式传承。

4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分析

4.1 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在社会上广泛发展社会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讲座、文化知识培训和鉴赏活动,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有效地普及和推广。

其次,政府要采取保护性策略,保护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传人和名作,为后世留下可继承发展的宝贵资源。

4.2 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4.2.1 争取海外体育人口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体育项目也在不断全球化,韩国的传统项目跆拳道、日本的传统项目柔道、印度的传统项目瑜伽等都在世界上得到大力发展,我国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向国外传播中国传统体育。

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云南、广西,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因此,贵州省应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向全世界传播本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扩大少数民族体育人口。例如:组织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表演队赴国外进行表演,举办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节,以达到宣传、推广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目的。

4.2.2 扩大国内体育人口

首先,贵州省已成功举办了八届“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承办了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可以推动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并扩大体育人口。

其次,学校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少年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因此,学校是传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最理想的传播者。这就要求贵州省各中小学及高校积极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教学内容和课外活动内容,使广大学生深入掌握一到两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将为他们走向社会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骨干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终身体育发展中打下基础。

再次,加强相关项目人才的培养和重视程度。可以搞政府规划投入,地方管理发展,把那些具有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超技艺的人统一组织,由政府出面投资建设一些培训机构或学校,吸收那些热衷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进行系统的少数民族历史的教育,传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

4.3 促进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独特的山川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绚丽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是游人向往的地方。大力开发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应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节庆活动、自然景观及其它人文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把民族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从而转化到产品,进而到市场,最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到体育旅游产业的飞跃。

5 结论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稳步发展,实现传统与现代在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民族事务文员会文化宣传司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和表演规则及裁判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9.

[2]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可持续发展词语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0.

[3]窦喆.试论中国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3,(6).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篇8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属于欠发达地区省内居住着包括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内的48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具有集健身、娱乐、教育等价值于一身的千余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1]。 然而, 伴随社会变迁古老、多样、质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正逐渐萎缩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社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 因此, 在具有独特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的贵州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少数民族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优秀精神智慧和思维方式, 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凝聚力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将文化遗产引入主流教育的主要途径, 对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学生作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主要群体, 在校园内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文化需求, 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在具有多种民族文化背景共存的贵州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拓展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具有实践意义。

3.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3.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分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蕴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 目前贵州高校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仅有二十余项, 按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特征对这些项目进行分类整理发现, 竞技类运动项目是贵州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内容。 像高脚竞速、三人板鞋、押伽、射弩、斗鸡、独竹漂、秋千等。 而技击类、健舞类和娱乐休闲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仅有苗族花棍、民族健身操、舞狮、舞龙[3]。 造成竞技类运动项目为主的原因一方面是这类运动项目都具有较强的健身、健美、益智的功效符合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另一方面是这类运动项目基本上都是各级各类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 学校通过开展这类项目的运动竞赛还可以起到宣传学校、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作用。 另外, 按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贵州各高校分布的情况看,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分布在民族类高校和民族聚居区内的高校。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的途径分析

依据学校教育的运行规律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的途径主要包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外活动两个方面。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即体育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竞赛和表演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协会等[4]。 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以课余训练和体育课程为主要传承途径, 且以课外训练为主体育课为辅的途径传承方式。 像高脚竞速、三人板鞋、陀螺、押伽、蹴球、珍珠球、射弩、独竹漂、斗鸡、舞龙、 秋千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贵州高校内已成立了三十多个课外训练队。 仅珍珠球、嗒嗒球、板鞋、陀螺、舞龙、押伽、射弩舞龙、民族健身操等项目在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安顺学院、黔南民族学院、凯里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等学校开设了少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课程。 学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功能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尽管有学校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队和开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 也是在学校现有资源条件范围内出于宣传学校、 为校争光的目的开展的。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方法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方法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的方法一般包括直接引进、 适当改造和条件创编三种方法。 目前贵州高校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本上都是通过适当改造的方法将运动项目引入学校。 像高脚竞速、 三人板鞋、陀螺、押伽、蹴球等竞技类运动项目主要通过对场地、器材、规则、技战术等方面的适当改造使其更具安全性、规范性、可测性、观赏性、娱乐性, 更能表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竞赛与表演的魅力。 对一些健身效果较好所需场地器材简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对技战术的简约化、规则的简单化、场地器材的模拟化等方法进行适当改造, 使其更适应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 便于更好地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健美、娱乐休闲的价值功效[5]。 像凯里学院将苗族的反排木鼓舞经过适当的改造已编制成既不失原有文化特色又具较强健身性、规范性的反排木鼓舞健身操, 不但成为学校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亮点, 而且在凯里市中小学课间操中广泛推广, 已成为大中小学生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

3.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师资队伍的建设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校园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核心与关键。 目前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师仅有不足30人, 在这有限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还是由其他项目的教师兼任。 兼职教师基本上是由非该项目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或曾参加一些短期的培训、 低级别的比赛的教师组成。 这类教师大多数都缺乏对该运动项目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系统掌握, 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校园发展。 主要原因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机构较少;很多项目还缺少完善的文字、视频、资料等学习资料, 不利于人们自主学习[6], 以及学校对教师参加这方面培训的支持不够。

3.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的基础保障情况分析

基础保障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内开展的场地、器材、活动经费、政策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贵州高校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基本按照学校现有条件进行选择, 像贵州民族大学的民族健身操、贵州师范大学的高脚竞速、贵州大学的押伽、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斗鸡等运动项目高校都是按照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 师资等条件选择不需投入或投入较小的运动项目进行开展。 在活动经费方面贵州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只承担与其他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样的训练、比赛、教学等所需的费用, 并没针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专项费用。 在政策制度方面, 贵州高校没有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校园传承制定相关保障制度, 这就造成不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学校开展一段时间就会因场地器材、 师资、 经费等方面原因而中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业余训练队会依比赛而临时组成, 有比赛就组队训练, 没比赛就无人问津, 没有学校会坚持长期训练。 这是造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开展不乐观的主要因素之一。

4.结语

尽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已得到人们的认可, 但贵州高校因缺少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师、场地器材、保证制度、运动项目教材资料等方面的条件已严重制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校园发展。 因此, 强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保障机制建设, 以及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可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在独具地理和文化优势的贵州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尽如人意, 存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数量少、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和制度保障建设不完善等现状。建议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保障机制、课程化等方面的建设, 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开展现状,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冯胜刚.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M].贵州民族出版社, 2011, 04.

[2]于晓东.新中国60年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J].体育学刊, 2010, 04.

[3]范维.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及价值远景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01.

[4]王占峰.贵州山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模式初探[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4, 04.

[5]王占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运动项目的选择与适应[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2.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篇9

仡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40多万, 主要分布在贵州, 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贵州境内的仡佬族分布区域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地貌类型复杂, 沟壑纵横, 地势起伏较大, 海拔最高达1700-1800米, 最低约300米。居住地大多交通不便、信息量少, 受经济自给性、地域封闭性的影响, 生产力水平不高, 使仡佬族人民形成了开朗豪放、勇猛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 许多体育项目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仡佬族。因此仡佬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自身特点, 民间较普遍的体育游戏有打篾鸡蛋、打花龙、打鸡毛球、赛马、跳筋舞、磨猫等。其中打篾鸡蛋、打花龙在贵州省的遵义地区比较流行, 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体育和谐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许多少数民族体育受到了社会经济的冲击, 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对仡佬族民族体育的研究与传承已经成为了广大学者们关注的一个视角。本文对仡佬族民族体育项目现状进行综述, 旨在给对仡佬族民族体育深入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参考。

2.“仡佬族民族体育”概念的界定

对于仡佬族民族体育概念的界定至今还有很多争论, 很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 对其的界定也有所不同。我认为, 仡佬族民族体育是指仡佬族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人民长期的劳动和文化创造不断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竞技、娱乐活动。

3. 相关文献研究

我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仡佬族的民族体育的相关文献, 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 有关仡佬族民族体育的研究并不多, 对其进行归纳整理,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仡佬族民族体育的起源

丁勇在《仡佬族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之说》中通过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图腾崇拜、祭祀活动、生产方式与战争演进和传统日中的体育文化等几个方面对仡佬族体育运动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指出了这些因素对仡佬族体育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些因素导致了仡佬族民族体育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体育而言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 并且也是仡佬族民族体育得以保持和发展的原因所在。任正霞在《关于仡佬族神话传说生态伦理思想研究》中指出仡佬族神话传说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重生意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这反映了仡佬人对自然的崇敬, 对个体生命的珍视, 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仡佬族神话传说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 形成了仡佬族特定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 它们中不少具有行为规范的性质。通过一代代的言传身教, 这些行为规范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 成为集体无意识特征的价值尺度。

3.2 仡佬族民族体育的文化特征及功能

李明刚在《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提到仡佬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 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仡佬族丰富而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根据它的表现形式及功能来看, 主要分为宗教祭祀、竞技对抗、技能表演和嬉戏娱乐四种类型, 并具有传承性、宗教性和艺术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节日祭祀活动的欢庆性和交流性、原始的教育性等功能。董素云在《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中说到仡佬族人民创造、发展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 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和问题。该文献系统地介绍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分析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并探讨了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董素云的另外一篇文章《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历史特征及功能分析》从仡佬族主要的传统体育活动、仡佬族传统体育的主要特征及仡佬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中进行分析, 指出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仡佬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与沉淀起来的, 根基厚重, 内容丰富, 内涵深远。

3.3 仡佬族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

罗正琴和丁勇在《仡佬族传统体育“打篾鸡蛋”的变迁及发展现状》中写道“打篾鸡蛋”是仡佬族的传统活动。每逢重大节日, 仡佬族人民都会以此活动表示庆祝, 表达喜悦, 并对该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规则进行了相关介绍, 就其现状来说, 目前主要作为少数民族运动会中的表演项目进行表演参与比赛。郑丽在《当前遵义地区仡佬族体育运动现状分析》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遵义地区的群众和当地的相关领导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通过调查得知当地的仡佬族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及推广并不是很好, 并对其发展现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 对于仡佬族的民族体育项目已有了一定的研究, 他们分别从其产生的根源、体育文化现象、体育文化功能特征和其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描述。但是关于仡佬族民族体育研究的文献还是十分有限的, 许多学者对于其运动现状的研究还是十分片面的, 还不够深入, 仡佬族的民族体育项目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者多数集中在对于“打篾鸡蛋”运动项目的研究, 而其他运动项目几乎无人涉及;在对其体育文化的分析中偏重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调查, 并未深入分析, 以致对其文化传播的分析也不够透彻, 且对其文化的传承和扩展也未给出良好的建议;以上文献只对仡佬族的民族体育起源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其体育项目出现的根源, 但并未对各个具体运动项目的起源进行追溯。

4.2 建议

仡佬族民族体育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在不断演变转型, 其作为我国众多民族之一, 它有着属于其自身的特点。就我国目前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状况来说是极其缓慢的, 很多体育项目在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消失甚至已经消亡, 因此我们要注重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保护, 仡佬族的体育项目内容丰富, 有着属于其民族自身的特色, 我们在研究民族体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体育项目与当地的文化、历史渊源相结合, 进一步完善仡佬族的民族体育项目, 并入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让其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刚.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

[2]罗正琴, 丁勇.仡佬族传统体育“打篾鸡蛋”的变迁及发展现状[J].搏击.体育论坛, 2007, (6) .

[3]郑丽.当前遵义地区仡佬族体育运动现状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

[4]丁勇.仡佬族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之说[J].搏击.武术科学, 2011, (6) .

[5]任正霞.仡佬族神话传说生态伦理思想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 .

[6]董素云.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J].前沿, 2011, (24) .

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10

一、村规民约———文化传承的强制性

在贵州各民族近现代社会中, 文化传承通过严密的社会组织系统, 通过村规民约形式来保证文化传承的完整性与延续性, 社会强制是整个文化传承系统中最具有功能与效能的一种方式。

1. 村规民约的功效:

贵州各民族每一个社会成员, 他的社会化除了家庭、家族和民俗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外, 整个社会的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也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否则难以生存。因为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大多数依旧保持“聚族而居”的习惯, 无论是苗族、侗族、布依族, 还是水族, 他们居住在深山峡谷地带, 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经济生活方式或是狩猎—采集经济、或是“斯威顿经济”、或是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经济类型, 生产方式、生产力较为落后, 个人力量有限, 离开集体很难生存。村规民约是基于所有民族成员的需要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制定的, 成员对规则具有极强的认同感, 服从规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可见一方面对规则的心理认同, 另一方面不服从规则带来不利后果的利益权衡, 村规民约就成了每一个民族成员自觉遵守的规则, 从而保证了文化传承的功效性。

2. 苗寨的“榔规”的规范:

议榔是农村公社时期民主制度的残留, 由某一区域各寨子共同参与。议榔每隔几年或更长时间, 召集一次会议, 制定新的榔规。这些榔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习惯法”。会议由榔头主持, 榔头由各寨寨老、理老等推举产生。每次议榔首先由各寨寨老或理老们商议议榔内容, 然后召集群众大会议定, 由大会通过, 然后宣读生效, 即具有了规范性。

3. 侗族习惯法的规范:

侗族款约法, 或称习惯法, 主要通过口头、书面、石刻碑文等形式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口头背诵, 是侗族人民最原始、最普遍、最广泛的传承方式, 用具有音韵、节奏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款项款约;书面传抄条款, 是汉文化大量传入侗族地区以后才出现的表达方式, 它是用汉文方块字来记录侗语的语音, 一般只有抄写人和他的继承人才能看懂。书面抄写突破了传承的时空限制;碑刻也是其中一种传承方式, 最早的款碑是无字款碑, 都是在款坪上树立一块高大坚实的石头, 并在坚实石头前设讲款台, 以示订立的款约像石头一样坚实、永存、神圣不可侵犯, 称之为“勒石盟款”, 也称石头法。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任何一个民族得以持续生存与发展内在基本需求, 适应传统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成员获得社会生存的基本保证;贵州各民族整个文化系统的传承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经纬网格, 其中的经线是各民族的习惯法, 其中的纬线是宗教、禁忌与道德, 而构筑的经济纬网格则是各民族的民俗生活习惯, 经纬交错点则是各民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这张文化经纬网渗透了贵州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以及家庭生活, 使民族文化思想得以良性传承。

二、民俗习惯———自然传承的潜移默化

自然传承存活在大量的民族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之中, 它与贵州近现代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共生共灭, 而生生不息的民俗活动就是民族文化资源源源不断的摇篮和温床。

1. 服饰民俗传承功能:

贵州少数民族的习俗是其文化观念世俗化的表现。苗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 它们经历了艰难漫长的历史, 贵州各少数民族中苗族近现代支系最为烦琐, 因此他们的服饰文化族内多采多姿, 苗族服饰传承历代不衰, 因为这个曾经经历太多苦难的民族在被迫离开中原迁徙西南的过程中, 需要依靠统一的服饰来强调民族的团结, 并保持自己民族悠久的传统与文化;在很多苗族的刺绣图案上都有水波纹, 表示苗族祖先曾经跋山涉水, 渡过长江、黄河最后来到西南。苗族姑娘穷尽一生的精力来制作衣裳, 因为在苗族内部有无数“婚姻集团”, 同一个“婚姻集团”内的男女才能通婚;苗族人的服装是“化石”, 因为他们用针作笔, 用线为墨, 贯注其内在文化精神, 用自己的血和泪, 把几百年的苦难和迁徙的坎坷道路用刺绣的方式撒在了衣裙上, 使苗族文化代代相承, 永不熄灭。

2. 建筑民俗传承功能:

贵州各民族的住屋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 或者以一种物质文化现象、物质文化的存在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不同程度表现了每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 包括伦理思想、审美追求、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和宗教信仰等立体化的、深层的文化心理, 决定了民族建筑的形式方法、行为风俗和技术特征, 最后以纷繁复杂的住屋形式和聚落景象而展现。同时也作为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而富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把对自然生境的改造和适应创造一个人神共居的世界的理念、把对稳定而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的希望、把精密的技术体系、把和谐的村落形态、把传统的家庭形态、把固定的社会结构、把深层的精神结构、把异族文化的冲撞结晶统一传承了下来。如, 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苗王城”的布局, 地处云贵高原, 湘、黔、渝交界的武夷山腊尔台地西缘, 由七个村寨构成, 沿国滴河和官舟河分布, 形成一个类似太极“S”状构图, 七个村寨首尾相接, 构成一个类似”七星阵”图案, 寨内军事巷道形成”八卦迷巷, 歪门斜道”。这是历经石各野、龙哥达、吴不尔、龙西歌、吴黑苗等历代苗王苦心积虑经营成为“南长城”外围的军事重镇, 是苗族建筑文化精神传承的历史象征。

贵州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习俗万千成系统, 这些习俗是整个文化系统中非强制性的组成部分, 它的存在和延续起着平衡社会成员生产、消费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 各民族中的饮食、服饰、居住、礼仪、节日、婚姻、丧葬等均是习俗文化系统的部分, 习俗在传承中具有外露性、直接性、整体倾向性、强烈感染性、原始再生性以及口耳相传性, 这种文化的传承并不需要依赖强制性的外来力量去促进, 它是靠约定俗成以及整个民族社会的自然延续来完成其使命, 它是通过各民族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来传承其文化思想的内核。

三、宗教与禁忌——底层心理束缚性传承

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 除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外, 其他民族有少部分信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 主体信奉自然宗教, 或称多神教。多神崇拜这是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宗教特色。民间盛行的占卜、巫术和禁忌更是给贵州宗教抹上了巫觋神秘的色彩, 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以心理束缚进行传承。

1. 祭司的文化传承功能:

我们把沟通人神之间的特殊人的集团叫祭司, 彝族称祭司为“毕摩”, 苗族称巫师, 布依族称布摩、雅牙, 侗族称法师、道师, 水族称鬼师、过阴婆。每一个民族都把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精神支柱, 相应的祭司就是他们的精神导师, 在贵州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宗教信仰和各种各样的禁忌就构成了他们的底层心理界面。如苗族传统文化中的巫师, 不仅是巫文化的代表人, 而且还是从事一切与此相关活动的主持者, 他们有极高的社会威望和社会地位, 巫师不仅向苗族同胞口述具有传统意义和经典意义的制度、规则、民族掌故、原始哲学、伦理道德、法术咒语、宗教礼仪、祖宗名谱等等并且经常替人驱鬼除邪、禳灾祈福, 还必须是医生, 懂得医理, 为人们疗伤治病。苗族文化中的内容, 无论天文、地理、历法、算术, 还是军事、历史、乐舞、医药、技艺无不渗透巫文化的魅影。苗族的巫师和巫文化的影响, 在整个苗族文化传承系统中, 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同理布依族的布摩、雅牙 (男女巫师的称谓) , 他们在族中除了主持卜卦、进行预测吉凶祸福外, 还通过巫术为人们“驱鬼”、“赶鬼”活动, 在其间传承鬼神观念和神人共性观, 还将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内容融合进仪式每一细节, 是旁观者无不受到熏陶和教育。

2. 宗教和禁忌的文化传承系统功能:

宗教和禁忌一方面作为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 另一方面它对文化系统的传承功能还体现在: (1) 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模式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 由此使各种社会因素和力量成为一个统一的稳定整体。 (2) 通过人们浅层“无意识”作用起着良性的教育能动功能。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在近现代依然保持“神道设教”的传统, 通过祭司作为文化的传播者, 通过小型或大型的祭祀活动的典礼和仪式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与本族民众即文化接受者产生生理和心理共鸣, 从而完成文化传承使命。 (3) 宗教禁忌使既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神圣化, 使个人愿意服从群体目标, 个人冲动服从群体准则。使大多数社会群体成员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同时对个别害群之马严加惩戒, 或者通过禁忌禳解仪式把他们解脱出来, 从而束缚性地完成社会道德规范及整体文化传承。 (4) 宗教及宗教禁忌伴随每一个族内成员个人发育成熟乃至死亡一生时光, 特别是成人礼仪和入会礼仪, 严格的禁忌和痛苦的考验强化了新成年者和入会者所担负的职责和义务的意识, 从而在短时间完成族内文化传承, 起着束缚性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摘要:贵州少数民族长期生存在相对稳定和封闭的自然、社会生境中, 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一张密织交错的网络结构系统, 其经线是各民族的习惯法, 纬线是宗教禁忌和道德伦理, 经纬网格是各民族民俗生活习俗, 结点是民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 传承网络系统覆盖各民族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 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得以良性传承。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传承,传承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泽霖, 陈国均.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

[2]吴泽霖.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1.

[3]姚丽娟.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

[4]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5]杨二国.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6]单晓红.传播学与民族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放射治疗健康指导下一篇: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