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2024-06-2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精选七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篇1

关键词:桂西北,少数民族,体育训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规划纲要》,结合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区域优势,打造民族品牌,创民族特色。本文将研究探讨以高校与地方共建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旨在为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提供理论参考。为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提高民族体育竞技水平、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当地政府部门查阅和收集了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研究基地的资料。

1.2 田野调查法

到桂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调查研究,以壮族、仫佬族、毛南族、瑶族、苗族、水族、侗族、仡老族等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

1.3 访问法

对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局、民委、大中小学、民间艺人,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研究基地建设等相关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访问、座谈和调研。

1.4 逻辑分析法

对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构建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意义

2.1.1 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桂西北是我国老、少、边、山、穷的西部地区之一,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受群山环抱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经济基础所制约,经济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许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濒临消亡的危机。从民族学、人类学、体育学的角度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可折射出各民族发展轨迹[1]。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以整理和研究。从本质上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并为其理论研究、技术方法、竞赛或表演工作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对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构建研究,可以挖掘、整理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进、规范和推广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1.2 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水平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为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素材。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优势迎合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其文化特征和健身价值满足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其投入少的特点满足了学校教育低成本的需要,其趣味性和娱乐性特点满足了学生的身心需要,其民族性和地域的特点满足了学生个性教育发展的需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是高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特色体育课堂的必由之路,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课程改革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把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现代体育教学,通过“体教结合”,培养出能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因为“基地”训练的项目主要是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为主体,将这些项目全面地走入课堂,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在这方面能力较强的苗子,以便于选拔进行系统训练,为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创造良好条件。这既能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滞后给体育课带来的场地器材不足的困难,又能解决本校课程资源的问题[2]。同时结合本地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组织整理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机的结合,可为少数民族地区储备民族体育人才,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还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2.1.3 形成区域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心,为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服务

桂西北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灿烂的文化,蕴藏着许多具有民族风情、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风俗文化。例如:扁担舞、蚂拐舞、铜鼓舞、竹竿舞、板鞋竞技、打篾球、抢花炮、抛绣球、大象拔河、抱萝卜、打陀螺、珍珠球、高脚马、爬坡杆、上刀山下火海、同顶、同填、同背、同杠、角斗士、竹连球、射弩、押加(大象拔河)、舞龙舞狮等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植根于大众而被人们喜闻乐见[3]。通过建立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既框划了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区域,也确定了区域内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基地”将成为桂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体育活动的实体和中心,并通过这个实体和中心,放射性地带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可以全面带动桂西北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2.1.4 促进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

民族体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它包含着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民族体育以娱乐为主,如今又融合了现代体育的竞争性,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具有广阔的社会基础。它能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在诸多民族文化形式当中,民族体育所具有的传承功能、感染功能、强身健体功能、娱乐身心的功能、亲缘功能、导向功能和美育功能都将是其他文化形式所难以比拟的[4]。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体现民族的勤劳、勇敢、聪慧的内在个性,又是民族乐观主义浪漫情调的外在渲染,既可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友谊,又可作为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依托旅游开发民族体育产业。因此,我们如何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如何抓住《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工程》这一战略机遇,对建立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进行研究,可更有效地选择、开发、包装、推广具有健身价值、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将对桂西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构建,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丰富民族理论基础、促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2 构建桂西北少数民族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2.2.1 高校的优势

高校办学有几大任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文化。地方高校尤其要为地方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河池学院地处桂西北腹地,作为一所高校,向来以为地方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为己任,在专业改造、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寻找与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对接点。河池学院与河池市体育局、河池市民委共建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将整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队伍,搭建协作与交流平台,明确训练与研究,制定研究规划。

河池学院与河池市体育局、河池市民委共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训练与研究条件:一是研究区域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表演性、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二是学院地处桂西北腹地,占有地域优势,便于实地考察,进行长期和深入调查研究;三是高校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作保障;四是研究人员中有60%为本土少数民族,了解和熟悉本民族发展历史和民族文化心理。通过基地的建设,为广西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带动科研的发展,促进教学的提高。

2.2.2 民族部门的优势

争取民族政策,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的特殊问题,配合体育部门指导协调民族自治区、地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族人民的体质,挖掘、整理、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类项目

2.2.3 体育部门的优势

一是通过有效途径,协调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以及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支持和资助。桂西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积淀在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之中,成为桂西北特色的旅游资源。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的功能又包容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政府应切实做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张名片,从各县、市领导到分管此项工作的部门领导,应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桂西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资源的开发相比较,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切实打造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推动桂西北的经济持续发展。二是为社会选拔、推荐、输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

2.3 构建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预期成果

(1)通过构建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原理与方法,以挖掘内涵、揭示本质、丰富基础理论,为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现代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有利于对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形成桂西北少数民族体育史的文字材料,包括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桂西北水族体育文化研究、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桂西北侗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桂西北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2)通过高校与地方共建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对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常规训练,使学生掌握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达到参加全区以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水平,争取特色项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和表演。

(3)通过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构建,有利于在高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常规体育教学相结合,组织有关研究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专家编写相应的教材,完善和规范各类项目的竞赛规则,使更多的学生能直接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中来,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带来的锻炼效果。同时起到普及、推广和弘扬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4)通过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构建,为当地政府提供资料。将桂西北具有旅游价值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发展、创新,成为体育旅游资源的内容,为开发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地域资源跟上全国水平服务。

3 小结

桂西北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灿烂的文化,蕴藏着许多具有民族风情、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风俗文化。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植根于大众而被人们喜闻乐见。通过构建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对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研究,挖掘、整理、保护和推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水平;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桂忠,吴武彪,张爱平,等.建立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网点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1607-1609.

[2]吴萍,王馨平,王莉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07,25(6):79-80.

[3]韦丽春.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路[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5):90-93.

申报传承民族文化基地材料. 篇2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书法艺术

天津市河北区红星路小学

2010年9月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书法艺术

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民族遗产中的瑰宝,积极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为了让学生从小就了解书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传承书法艺术,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造就书法氛围,我校自1983年建校至今历经三任校长,经历二十多个春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全校师生努力奋斗,学校以书法教学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卓有成效。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书法状元校,中央教科所写字教学实验基地,天津市硬笔书法协会教学实验基地。

一、学校领导重视,抓好师生写字活动,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我校在二十余年间,始终坚持抓好学生的写字教学活动,培养了一批有一定书法功底和造诣的教师及学生队伍。

我校的写字教学是首任校长陆秀敏同志自1984年开始主抓,历经三任校长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回忆当年开展书法教学的初衷,主要是因为当时刚刚建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生总体素质亟待提高。从具有共性的基本素质之一——书法能力抓起,通过写字练习,培养良好习惯,陶冶性情,增强文化底蕴。

刚刚起步的书法教学,是利用每天下午1:30——1:45,15分钟时间全校师生共同练习写字。教师在办公室里认真练字,学生在教室里听着古典音乐由语文教师辅导着练字,书法教师到各教室巡视、辅导,因而保证了书法特色工作能经常性地持久开展起来。学生们的字越写越规范,越练越俊秀,教师们也是越发的喜爱书法这门艺术,可 2 以说达到了勤于练笔,爱不释手,提笔即练的境界。1996年首任校长陆秀敏同志历经十年创业,成功地举办了全国书法研讨会,并出版了由启功先生题写的《红星路小学师生书法集锦》一书。书法教学逐渐形成了我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我校被天津市书法教育研究会命名为书法状元校,是中央教科所写字教学实验基地,天津市硬笔书法协会教学实验基地。

二、传承书法特色,注重校本教研和培训,培养学生特长 河北区教育局领导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自95年以来将书法列入培养学生四项能力之一,小学科十年如一日主抓全区小学书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举办了十年书法成果展。2003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全面铺开,我们迎着课改的脚步,再度审视我校的书法教学。随着我校书法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校本教材也需要随时代的发展加以改进。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调整、丰富了书法教学内容。

1.开设校本课程,加强校本教材研发。

我校首先将书法课确立为校本课程,成立了学校书法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组织参与者阅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钻研小学语文教材(1—12册),了解小学阶段要认识的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形成书法校本教材编写意见修订稿。

此册教材内容编写分为初、中、高级。每级为16课时。初级采用以前的思路,以规范为主;中级以临小楷贴为提高;高级学习行书,培养学生的特长。2004年春季进行编写、校对、制版、印刷,2004年 3 秋季开始使用。2006年10月在河北区首届校本课程研讨会上,我校徐莉老师代表学校做书法展示课,学校并作大会发言。

2.抓好校本培训,注重科研引路。(1)校本培训制度化

我校书法校本培训由学校副校长牵头,成立了书法领导小组,组建了书法骨干教师教研中心组,建立了书法教研例会制:利用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书法教研,广泛研究学校书法的发展,深入细致的研究教材和教法,统一规范授课内容,总结教学经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书法工作,在写字教学的管理上做到了“四落实”:即计划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落实;做到了“三有”:有约束机制、有监督检查机制、有奖励机制。

(2)校本培训层次化

在书法校本培训中,我校分为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员培训两个层面。

利用每周一的书法校本培训时间,开展了:由专、兼职书法教师面向书法骨干教师系列培训活动,从硬笔书法的八种笔画开始,讲到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讲课教师,既是培训者,又是学习者,他在给其他教师讲课时,要提取自身精华,与其他教师切磋技艺,同样,在听取其他教师讲课时,又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专、兼职书法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上好书法课外,还要定额、定向培养书法特长生,同时,还要承担培训全体教师的任务,重点培训、提高教师钢笔字、粉笔字书写技能、章法。

为保持书法特色确保全区领先位臵,学校十分注重加强对教师的书法培训,每周全体会的时间,分别由专兼职书法教师在硬笔书法上 进行全员培训,要求每人写一手规范的汉字,在此基础上为每位教职员工配备了一块小黑板,进行粉笔字的培训,强化教师写好两笔字,全体教职工每月上交“3+1”书法作业(即三篇钢笔字和一块板书),使之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

(3)校本培训开放化

本着教育创新的理念,我校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整合校、区、市级教育专家、教师力量,做好校本培训的开发、延展。我们聘请天津市硬笔书协常务副主席况兆鸿先生为我校书法艺术顾问,开展了“书法沙龙”活动,吸纳学校爱好书法的教师参加沙龙活动,扩大书法教师队伍。历经数月时间,况主席义务为师生进行讲座和辅导,使得“千人一面”的书法格局逐步朝着“多人一面”或“一人一面”改变,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学生终身写好字奠定基础。“书法沙龙”活动,推动了学校书法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三、发展办学特色,打造书法品牌,创建优质教育

近年来,我们在巩固原有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发展了学校书法教育的内涵,学校多次举办了师生个人书法展;每年举办一次书法节活动,进行师生书法作品大赛;每学期各班制作一块精美的书法展牌,创建了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为创建优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1. 首创成立书法分会

2004年我校紧紧依靠天津市硬笔书法协会,得到支持,成立了“天津市硬笔书协红星路小学书法分会”,这是天津市的首创,全校精选出150名书法小尖子作为首批会员。

2.开展书法夏、冬令营活动,使学生受益终生

2004年6月至今校书协先后开展了“书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聘请专家为书法小会员进行软笔、硬笔、粉笔、篆刻讲座和辅导,还组织会员参观各种书法展,到蓟县参观黄崖关碑林,到我区阳光广场学习“地书”,与“地书”名家进行PK比武。

3. 率先在全国开设地书课程

2006年我校率先在全国开设了以大地为纸、水为墨的“地书”课程,全校师生人手一支地书笔,在宽阔的操场上挥毫泼墨,体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韵味。此活动的开展,曾先后被《天津日报》、《今晚报》、《城市快报》、《每日新报》和天津电视台等媒体予以报道。现在我校的书法特色真是百花齐放,铅笔、钢笔、粉笔、毛笔、地书五朵灿烂之花竞相开放。

4.聘请庞中华为学校书法艺术顾问

书法工作要发展,就要有专家的指导,我们经常邀请书法名家到校开展笔会进行交流。2007年我主持召开了“传承书法活动二十年成果展示”活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华先生亲自莅会,对学校工作给予首肯,欣然题词:“红星闪闪放光辉”!学校聘请庞中华为学校书法艺术顾问,学校开展书法工作情况发表在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网上。

5.荣获“天津市汉文化推广基地”称号

因为我们对中华语言文字的出色工作,天津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和汉文化推广中心授予学校“汉文化推广基地”称号,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此项荣誉在全市仅有九个单位获得。

6.京津沪渝四市区教育论坛展风采

由于我校书法特色明显,河北区教育局的选派我们承担了2007年京津沪渝四市区教育论坛的展示任务,与会代表对学校师生硬笔及地书的展示给予首肯,对学校师生书法集《书法飘香》给予高度评价,此次专题展示更激发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

四、延展书法工作渠道,不断开拓创新,永固办学特色

我校的书法教学工作能持续二十余年来长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营造的书法氛围,得益于广大师生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得益于我们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今后我们将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拓展书法工作渠道,通过丰富多样的书法教育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提高书法兴趣,增强书法意识,提高书写水平,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拟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和发展:

1.加强书法工作与推广汉文化古诗词诵读的有机结合

古人云:“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在小学生中加强朗读训练,特别是推广汉文化古诗词诵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古诗词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理解,书写古诗词,诵读古诗词,二者有机的结合,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对丰富和发展办学特色,弘扬民主文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书法校本课程与教学整合课题的实践和探索

落实新课程计划,以写字教学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将确立以“书法校本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课题,成立中心教研组,调动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性,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子课题,加强理研究和实践,助推办学特色向纵深发展。3.以书法为龙头,搜集整理,建立书法校史基地

书法工作伴随着学校的成立至今已走过二十多个春秋,经历几任领导的耕耘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回首往昔,红星路小学在各级领导的扶植关注下,办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学校声誉也由此不断提高,书法特色作为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应不断的发扬光大,永留史册。为此,学校将组织人力搜集整理自建校初期至今的开展书法工作的史实资料,建立书法校史基地,作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主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地,永固学校书法办学特色。

五、开展书法教育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我校的写字教学工作能持续二十余年来长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营造的书法氛围,得益于广大师生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得益于我们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我们认为:

学习书法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书法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书法作为艺术品,所书内容大都是格言警句、诗词联语佳句,一般思想性都很强,对书写者能有启迪良知,培养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的潜能。

学习书法能够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唐代孙过庭说,临摹字帖要“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长时间的练习,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可以逐步养成耐心细致,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益于意志品质的锻炼,增强自信心,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学习书法能够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学习书法无论临摹还是创作,书写者必须集中精力,排除杂念,屏气凝神、心追手摹。这样一 个过程,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既动中取静,又静中有动,无论思维还是四肢运动都会有调理气血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篇3

抓实载体,激发兴趣

“在学校,不但能学唱佤歌、学跳佤族舞蹈、学习佤族礼仪,还能学习演奏葫芦丝、巴乌这些乐器,还能了解佤族镖牛祭祀这样的古老风俗,听佤族故事、传说……真是太有趣了!”谈起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岩帅小学五年级的田叶娜同学总有说不完的话。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贯彻落实《决定》中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精神,今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意见。

长期以来,为办有特色高质量的民族教育,沧源县立足民族文化优势,以建设民族文化校园、特色校园和欢乐校园“三园”为目标,以“生生有项目、班班有专攻、校校有特色”为工作思路,以努力让每位学生学写一手好字、基本掌握一种绘画技能、爱好一项体育运动和初步演奏一种乐器的“四个一”活动为载体,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让民族歌舞、民族器乐、民俗常识、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手工艺走进了校园、融入了课堂。同时,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艺术节,节会搭台、艺体唱戏,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为全面提升艺术教育实验县成效、推进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夯实基础,建强队伍

“过去,我们接受的都是一些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现在又加强了民族文化特别是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培训,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了佤文化的丰富内涵及表现形式,增强了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勐董中学音乐教师李瑞芳在谈起这几年来参训感受时这样说。

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夯实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基础,队伍建设是关键。为实施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沧源县教育局制定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体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和《“佤山韵”艺术教育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了“佤山韵”艺术教育工作室和艺体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着力在打造艺术特色教育示范校、开发优秀佤文化乡土教材、培养艺体优秀教师和艺体特长生上下功夫。

为不断增强师资力量,沧源县按照“数量不足抓补员,能力不高抓培训”的要求,实行优先招聘艺体专业教师、优先安排艺体教师外出培训和优先表彰艺体教师的“三优先”政策,采取专家授课、网络研修、校本培训的方式,坚持艺体教师每年春、秋“两训”,仅2007年以来,就组织艺体教师培训10期,受训人数超过450人次。通过加强艺体教师的“引、培”工作,艺体教师队伍不断充实,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此外,沧源县坚持“能者为师”,积极邀请校外专家、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到校培训师生,既缓解了民族文化传承中师资紧缺的问题,又让学生原汁原味地感受和学习到了佤族优秀文化。如,勐来中心校聘请农村民间文艺能人白何、田华、李刚到学校,手把手教学生演奏二胡、三弦、笛子等民族乐器、弹唱佤族民歌,聘请乡文化站李详生教学生敲木鼓……

常态推进,务求实效

“以前,我们多半时间都将音、体、美这些‘副科课时让给‘主科教师。现在,这样做可不行,学生特长培养抓不起来,我们在评先推优、职称晋升、绩效工资方面都会吃亏!”谈起现在的艺体教育,美术老师赵军说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常态化、长效化是基本要求。为构建民族文化校园、特色校园和欢乐校园,沧源县注重抓好四方面常态化工作。

一是艺体活动常态化。学校坚持开设文艺专栏,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坚持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除组织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外,大张旗鼓地开展一校一特色的佤族韵律操、校园集体舞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集体体育项目活动;坚持“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把丰富多彩的艺体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课程安排;坚持一校一首、一班一首特色民歌,充分利用课间或课余时间,开展“每天一歌”活动;坚持结合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或艺术节,每年组织一次全县性的体育单项竞赛活动、书画展或文艺晚会;所有学校因地制宜举办不同规模、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传承兴趣小组,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绘画、手工、歌舞、器乐和体育项目中体验和学习优秀民族文化。

二是特长生培养常态化。初中学校坚持举办长期稳定的音乐、体育和美术专业训练班,每班规模在 20 人以上,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的同时,为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高质量艺体人才打好基础;高中学校专门设立规范的艺体特长班,将招收艺体特长生纳入招生计划。与此同时,注重从普通班学生中培养特长生。在这样的机制保障下,沧源县为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体特长生,仅2013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中艺体类学生就占54.8%。

三是管理考核常态化。坚持艺体教师专人专岗,不随意调整艺体教师工作岗位或挤占艺体类学科课时,保证艺体教育质量;将艺体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校长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纳入学校教育目标管理考核;将艺体教师组织、指导课外艺体活动纳入年度工作量考核,对艺体教师实行“一年三考”,即:每年对两期培训的效果进行现场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考核及考评结果予以公示,并纳入任课教师和学校校长的绩效考核。通过从教学、培训、综合考评等方面加强规范管理,艺体类教育随机、随意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

四是资金投入常态化。除保证音、体、美器材的配置投入外,每年安排资金30多万元,确保了艺体活动的顺利开展。据统计,沧源县已累计投入160多万元艺体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各学校也从公用经费中专门列支专项经费,切实保障投入,尽可能地改善条件。以县城国门小学为例,仅2013年就投入6.8万元,分步采购添置了一批蜂桶鼓、佤族舞蹈服装、二胡、长笛和葫芦丝,占全年公用经费的8.7%。

重点打造,专业引领

在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带动下,一批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不断涌现并经常活跃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表演舞台上,他们作为表演骨干和文艺团队的专业人才,为宣传、推介、发展沧源优秀民族文化特别是佤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阶段只是打基础,人才产出关键还得靠职业教育。围绕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沧源县以职教中心为平台,开办了佤文化骨干专业班,特设了佤族舞蹈、佤歌、佤族历史、佤族手工艺品制作、佤族民间乐理乐器、佤语等课程,外聘佤文化特殊人才长期到校任教,把课堂搬到旅游景点、宾馆等服务场所,通过校企合作,提供学生实训机会,从而提升了学生佤文化解说、表演、操作等能力。同时,以每年的“摸你黑狂欢节”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参与民族歌舞、民族乐器演奏等表演,让学生在这样大型的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学习兴趣,目前,学校已成为培养佤族歌舞表演人才的重要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体育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 是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1、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实训教学方法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而体育实训基地是与这种体育教学配套的实践教学场所,是培养高职体育人才的必要场所, 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实训基地有利于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对各种体育技能的掌握,体育技能教学课堂大多是枯燥乏味,同时课堂上老师讲解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操作要领,如果学生能在实训基地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 来参与一些比赛或者体育工作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掌握。

2、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虽然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也开始重视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效果。

2.1、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体育事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同时加上体育实习实训基地在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突出, 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加强体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对体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效果。例如在对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实习实训基地调查中发现, 湖北民族学院的有些领导者仅仅重视体育专业的教学,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从而致使湖北民族学院校内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不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湖北民族学院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2.2、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

充足的资金是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保障, 只有建立专门的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专项基金才能有效促进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些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效果。例如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并没有建立专门的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资金, 致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因资金缺乏而无法开展,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校外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效果。同时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湖北民族学院虽然建立了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 但是这部分资金经常被占用或者挪用到其他教学上,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湖北民族学院校内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3、体育设施不完善

完善体育设施是体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体育设施与校内体育设施还不是很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效果。例如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开展进行体育设施的更新,但是现有的体育设施还是无法跟上我国体育发展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的稳步发展。同时,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湖北民族学院的体育设施还不是很完善,例如到目前为止,湖北民族学院还没有建立专门的、高水平的篮球体育馆、羽毛球体育馆以及排球体育馆, 这样就无法满足湖北民族学院专业体育教学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策

完善的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能够为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能够有效提高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从而能够给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与高校应该要加强体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这样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1、加强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

只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和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才能有效保障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与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加强体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首先,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该要制定各项促进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政策以及指导性文件,这样能够给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体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效果。其次,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还应该 要提高体 育实训基 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体育实训基地的重要性,进而积极配合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校内体育实训基地建设, 为校内体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充足的体育设备, 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体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建立专项体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

只有建立专项的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才能为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必须要建立专门的体育实训基地建设资金, 这样才能给少数民族地区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该要根据本地区的财政收入情况建立专门的体育实训基地建设资金, 并且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加强体育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监管,防止这部分资金被挪用或被占用,这样才能做到专项资金专门利用, 为校外体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还应该要根据校内体育实训基地建设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资金,并且将资金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为高校体育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3、完善各项体育设施

完善的体育设施是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发展的基础, 同时也是专业体育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 少数民族地区与高校应该要积极完善各项体育设施。首先,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该要积极响应国家体育发展的政策,加大本地区体育设施的更新,一方面要引进一些先进的体育设施,这样能够有效满足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政府还应该及时淘汰那些旧的体育设施, 加强体育设施的更新换代,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设施水平,同时这也是专业体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其次,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专业体育教学也越来越丰富,开展了多种体育教学,而校内现有的体育设施无法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 因此高校应该要加强体育设施的更换, 尽可能建立高水平的专业体育馆或者是训练馆,这样能够有效满足现代高校专业体育实践教学的要求,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体育实践教学的水平。

4、结束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篇5

赤峰北方民族技工学校

2014.12

赤峰北方民族技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报告 赤峰北方民族技工学校2009年在阿旗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挂牌,阿旗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集中职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农牧民实用生产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于一体的蒙授、汉授兼有的综合性办学机构,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几年来,学校先后增挂牌赤峰北方民族技工学校、内蒙古草业学校,办学空间不断拓展,教育能力持续提升,逐步形成了长班与短班结合、升学与就业并举、校校与校企合作、城镇与乡村互动、教育与社会沟通的办学格局和发展体系。

学校占地148亩,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成教楼、实训楼(两栋)、宿舍楼(两栋)、餐厅和400米标准化塑胶运动场。现有教职工211人,长期在校生1854人,各类非学历培训年达6000余人次,开设种植、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焊接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护理、会计、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美术与绘画、民族服装与的服饰、民族音乐与舞蹈、畜牧兽医14个专业,专业设臵长短结合,宽窄并存。

近年来,学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善尽教育义务,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教师培训机构示范校”、“自治区示范性电大工作站”、“自治区工会旗县级就业培训示范基地”、“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模范职工之家”、“赤峰市文明单位”、“赤峰市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资格鉴定站”、“阳光工程培训基地”、“SIYB创业培训站”等。

“十二五”期间,学校立足地方草业产业和民族文化发展,积极革新办学思路,构架特色发展平台,先后获批“内蒙古草业学校”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胡仁乌力格尔)扩展项目保护单位”,经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三部委共同遴选,被确定为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校正积极筹划,努力把草业和民族特色教育专业做大、做强,走特色发展和品牌教育之路。

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都是技术工人,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随着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经济总量增长相对应的中国职业人才的构成状况很不乐观。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在中国2.7亿的城市就业者之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拥有同等能力的技术类工作者总数为8720万人,仅占就业者总数的33%。其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都是技术工人,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术劳动者仅有1860万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1%,高技能人才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不足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阿鲁科尔沁旗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更为严重,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非常紧迫。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无疑对我旗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旗战略,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阿旗是“中国草都”,百万亩优质牧草产业发展迅猛,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农牧民致富,但牧草产业是一项高标准、高投入、机械化、现代化产业,但牧草产业发展至今,中职培训教育工作在全国仍是空白,赤峰北方民族技工学校根据草业发展需要,制定培训方案,研发牧草实验设备,建立牧草种子、种植、加工标准实验室,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内蒙古旭通实业有限公司、蒙草抗旱、首农辛普劳、巴雅尔草业等多家牧草企业合作,成立赤峰学院阿旗职业技术学院以种植专业为主,通过近年的探索,形成一整套实际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牧草种植企业、牧草种植合作社、牧草种植户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明晰办学目标,实现教学、生产与科研相结合。把学校建设成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管理水平突出、基础设施配套,区内乃至华北、东北地区一流的草业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成为直接面向草业规划建设、加工生产、管理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一线工人和管理者的成长学府,同时也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基地,还是国内国际草业协会的调研及交流平台,为草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和科研保障。

2014年赤峰北方民族技工学校围绕地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与转移,打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现已通过自治区经信委审核通过,针对矿山企业、服务业、牧草企业等大型农牧业企业开展订单培训,与山水集团、首农辛普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友谊商城、富龙新能源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同时积极与社区联系,开展社区培训,将社区居民急需的技能组织开展培训。由于阿旗是蒙汉聚集的地区,三十岁以上的劳动力素质不高,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较少,企业入住阿旗后招工是一大瓶颈,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每当我们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接洽业务开展订单式培训的时候,企业人员对能有这样的人才对接平台都十分认可,通过几年来的工作,职教中心已经成为输送合格人才的摇篮,成为各大企业最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2014年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500人,全部取得劳动职业资格证书,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400人,技能培训350人,共计培训非全日制学员3250人,外派劳务培训也在积极开展中,各项培训均超额完成上级安排的培训指标。同时还提高培训质量,注重社会效益,坚决做到“四不”,即不违反国家政策,不弄虚作假套取资金,不损害学校声誉,不违反财经纪律,使培训工作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篇6

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势态,世界文化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以欧洲文化中心论的文化价值论逐渐被世界多元化文化所取代,多元化文化价值论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这一文化背景下,音乐文化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亦在学界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在以往仅关注本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民族音乐学领域,亦将其研究对象转向本民族以外的其它地区、其它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即开始重视对世界所有民族音乐的研究,这一现象也使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联合国对世界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这一举世瞩目项目的启动,也证明了世界各民族、民间文化的同等重要,充分肯定了它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发挥过、甚至正在发挥着的历史的、现实的重要作用。“非遗”活动的启动也更加激起政府及学界对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研究热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很多尘封已久的民间音乐得以重见天日。政府和学者们的共同参与使各民族亦逐渐意识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现实意义与时代意义,也使该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变主动,从局外人的认同到该民族自信心的逐渐树立,从而形成一个研究——保护——传承的良性链条。特别是在学界的大量挖掘、整理过程中,不仅使很多濒临灭绝的民间音乐文化得以复活、再生,并成功申报成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然而,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又必须面对另一个问题,即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民族音乐资源,这成为困扰政府、学界甚至该民族自己的一大难题。尽管他们为此不懈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予以“保护”,但仍显现出诸多现实问题。对于民族音乐而言,这一有着特殊语汇的民族艺术形式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则更加棘手。

民族民间音乐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往往有其民族独特的文化语意等人文背景,那么,当这一民族音乐所依附的人文背景消失殆尽而不复存在时,这种音乐形式往往难以靠其音乐本身所生存,倘若不予施措则随即陷于自生自灭的境况,如“哭嫁歌”即使如此。在此方面,政府发挥其优势给予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如对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在经济上所给予的资助,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承人的基本生计问题。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所在地方政府也加大保护力度,在重视其文化价值的同时,努力开发、挖掘其经济价值,使之能顺应时代步伐,体现当代价值,遂将其逐渐置于当代文化市场之洪流,使其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从而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普遍模式。在云南这样一个民族音乐文化极其繁杂、丰富的省份,这一模式更可谓屡见不鲜。另外,各地政府借助云南这一旅游大省的自然资源优势,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不仅将一些民族音乐的基本“原型”搬上舞台,而且还结合当代音乐艺术创作手法,以民族民间音乐“原型”为素材编创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大型音乐舞蹈剧,如颇具影响力的《云南印象》、丽江的《丽水金沙》、西双版纳的《勐巴娜拉西》等等,各种中小、型的歌舞形式更是不胜枚举。然而,在这看似一片繁荣的表象背后却也隐藏甚至已经显现出很大的保护和传承危机。

首先,一些团体或个人为了追求更高、更快的经济效益,为追求一己之利而为之,使这一与旅游相依存的保护、传承模式被蒙上了浓烈的利益气息。在资源上过度开发、资源滥用,在开发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效应;在形式上粗制滥造、歪曲民族音乐文化本源,导致大众对某一民族的音乐文化产生误解,这一误导严重偏离了对云南民族音乐保护和传承的航标,其后果不仅使人们忽视了该民族音乐的文化意义,有些甚至伤害了该民族的民族自尊,遭到民众的强烈反感。其次,一些学者对云南民族音乐命运关注的真正目的是关心个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每一次采风都给当地民族带来一线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民族音乐被当代人的重视,但当采风者满载而归时,每每留给当他们的却是失望和惆怅,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是对当地民族音乐文化乃至民族感情的一次次伤害。第三,尽管人们对云南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但一个客观的事实存在是,随着老一代民族音乐传承人逐渐离开人世,他们所承载的音乐文化遗产也危机重重,随时面临着消亡,因为传承人的传承机制尚未建立,也难以建立。社会的变革使年轻一代在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不断接受着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的熏陶和“洗礼”,他们宁肯弹奏自认为时尚的吉它也不愿拿起祖辈留给他们的承载其民族之魂的民族乐器。年轻一代甚至不愿长期生活在其出生的偏僻村落,而宁愿穿梭于拥挤而繁华的喧嚣城市,因而即使他们有传承本民族音乐之意念,也终会因生计所需而弃之。显而易见,作为民族音乐传承人身份是无法满足年轻一代对于物质上的诱惑,音乐传承人的传承之链岌岌可危。

二、探索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音乐教育也随之飞速发展,除以往的单科音乐学院及综合类艺术院校外,很多综合类大学也纷纷开设音乐专业,音乐教育现状可谓盛况空前。云南省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一音乐教育浪潮的推动下,很多大学也纷纷开设了音乐专业,办学亦基本以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为主。作为云南省艺术教育历史最为悠久的云南艺术学院,其教学实力较强、教学资源较为丰富,面对这一教育格局自然既是极大的挑战,又是其迎来突破性发展的良好机遇。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的多样性决定其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这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是其它地域所不可比拟的。人们对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也特别关注,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多以个人行为自主研究,研究领域较为分散,研究成果略显黯然。2003年,为整合云南民族音乐研究的各种资源,“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下称“基地”)于在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应运而生。“基地”的成立旨在集中个人优势资源,力争优势互补,实现优势共享,最终为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音乐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成立以来,基地组织学院相关教师,聘请省内外专家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保护等工作,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乐器实物、图片、音像资料等,抢救和保护了大量民间音乐资源,而且建立了云南民族音乐展览厅。云南民族音乐展览厅的建立,不仅使其成为云南省收藏民间音乐实物的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展览厅,而且将其作为音乐学院云南民族音乐教育基地。与此同时,在云南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展览厅的建立初期,其中心任务仅仅是将流散于民间的各种音乐资源汇集于此,达到了基本的保护目的。但“基地”这一勇于承担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团队,并不想看到这些音乐实物长期静静的躺在那里,而将其停留在一种“静态”的保护模式并不是这一团队的初衷,因为这使得这些音乐实物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也没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之所在。为了改变这种“博物馆式”的、“静态”的保护模式,使其能成为一种“活态的”、富于生命力的、能真正体现其价值的民族音乐艺术,“基地”各成员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创造出了云南民族音乐的独具特色、富于活力且行之有效的保护模式——从“静态”到“活态”的转换,真正做到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工程。

三、成果

(一)“静态”成果

不可否认的一个现实是,经济的发展已与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模式构成了一对矛盾体,当人们还在乐于不断为如何解决“发展与保护”、“保护与传承”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却已经启动了它所承载的保护职责。多年来,“基地”始终把大量搜集、整理工作作为其首要任务,对散落于民间的音乐资源进行抢救,实现“静态”式的保护,同时积极申报《云南民族乐器发掘、研究与开发》项目,全面展开对全省各民族民间乐器分门别类进行调查研究,特别针对历史悠久的云南各民族民间乐器进行全面征集、发掘、研究、改革、发展,开展对云南民族乐器博物馆(陈列室)的乐器征集与布展工作。经过努力,“基地”对于民间的吹、拉、弹、打等各类民族民间乐器进行抢救性征集,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乐器种类较全的云南民族乐器博物馆(陈列室),而这一成果模式是一种的博物馆式的保护,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基本保护模式,即“静态”的保护模式。此项目不仅是云南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本省民族乐器制造、改良、演奏人才的培养、民族音乐教材的编写、音乐创作、舞台艺术的发展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多年以来,通过各项搜集、整理等工作的进行,在完成对云南民族音乐所实施的“静态”保护的同时,大大带动了其它科研工作的进展,有力推进了科研成果的涌现,出版了大量专著和学术论文,如《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图录》、《云南原生态民歌选集》、《中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考源》、《艺术演进和文化变迁——民族音乐及其文化价值体系》、《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附10张CD光盘)和《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附1张CD光盘,现已作为我院民族音乐课程的教材)、《云南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云南卷》(含音像、图片资料)、《中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考源》等,其中《云南民族乐器图录》的出版填补了云南省在民族乐器研究这一领域的空白,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对云南民族音乐的“静态”保护工作中还促成了各项科研课题的诞生,如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云南卷》的研究(已完成),《白族、壮族、佤族民歌风格演绎研究》(在研)等。

(二)“活态”模式

在“静态”的保护模式取得突出成果之后,“基地”这一研究团体的同仁们深刻地认识到,起初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原本“静态”的保护模式的研究结果并非其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而仅是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音乐这一工程的的初始。如何使这些云南民族音乐“静态”的资源不再永远沉睡于此,如何将这种“博物馆式”的、“静态”的保护模式转化成一种“活态”的、富于生命力的、能真正体现其历史及现实价值的民族音乐艺术,则是他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经过不断研讨以及对各种欲实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了切实可行的传承之路。如对云南的民族传统乐器进行改革和推广,在改革的基础上组建具有云南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管弦乐队,成立了云南民族音乐艺术团,不定期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进课堂为学生现场教习,使原来陈列在“云南民族乐器展示厅”的各种乐器重新焕发生机,使沉睡于厚重专著里的乐谱重放新声。其具体措施包括:

(1)调整课程设置凸显办学特色

云南艺术学院现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根据本院五十多年的教学、科研、创作、展演的历史和现实,立足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确立了“本土化教育”的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在此背景下,作为云南艺术学院办学历史最为悠久之一、办学规模较大的音乐专业,音乐学院调整了办学思路,建立了以云南民族音乐作为其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逐步形成了音乐学院较为突出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教育资源。另外,借鉴当代世界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依托云南独有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优势,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构建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因此,遵循教育部对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相关规定,音乐学院改变办学理念,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严格、规范、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这一环节的调整,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特色,将云南民族音乐作为必修课,增加授课学时,为音乐学系学生在三年级增设了云南民族民间乐器演奏课,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欣赏”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自己置身于音乐之外的“局外者”现象,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唱、奏之中,大大加强了学生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认同,充分凸显地域办学之特色。

(2)民间艺人进课堂

民间艺人进课堂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但多年以来,在“基地”推动下,音乐学院一贯坚持民间艺人进课堂这一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价值,将既已完成的“静态”音乐资源转化为“活态”模式,真正体现云南民族音乐研究的价值之所在。为此,“基地”及各教学部门共同为云南民族音乐打造平台、为民间艺人打造平台、更为在校学生打造平台,分批邀请不同民族的民间艺人,教习学生学习、掌握、领略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形式。

例如,栽秧鼓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的花腰彝村寨中的一种歌舞形式,多于每年春耕时节进行,由未婚女青年击奏,其节奏变化复杂多样,舞蹈大方娇媚,据说历史上曾有三十六套打法,而如今仅存十多套,几近消亡。于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调研、挖掘、整理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学院聘请了“栽秧鼓”的传承人茶永英、普艳芳、普旧芳等民间艺人进行课堂示范教学,这一形象生动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深刻地认识到了云南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从而对云南民族音乐的价值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使这一“活态”的传承模式初见成效。之后,在原纯民间音乐形式的基础上,予其融入一定的艺术元素,使其融歌、舞、乐为一体,并更适于舞台表演。在经过大量的编排工作之后,将其成功搬上各种舞台,取得了轰动效应,也使参与者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很多学生以能参加此项演出活动而颇感自豪。如今,栽秧鼓舞已成为云南民族音乐“活态”传承的典范之作。

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梅戈”是一种多声部民间音乐,现已被成为非物质遗产保护之列。在多方努力下,学院邀请到了其传承人郭文顺夫妇对学生进行教习活动。从一开始的排斥、被动学习到接受、主动学习,最终充激情地进行汇报演出,其结果获得极大的成功,又一次引起各方的关注,成为云南民族音乐保护和传承的又一个新的亮点。同时,通过此次教学活动为人们对“梅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引起从事民族音乐学学习、研究者的关注,成为有该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这种模式的教习过程,使学生不仅与民间艺人融在一起,更使他们与民族音乐融在一起,在亲自参与的同时把自己置身于民族音乐之中,宛然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分享着民间音乐带给他们的满足感、族群感。如此方式使教习双方都真正体会到对于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被认同感。习者体会到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深邃精神内涵,而教者(艺人)则从中感受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被重视、被尊重,增强其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由于诸多方面条件所限,民间艺人长期驻校多有不便,在其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亲手教会每一届、每一位学生,而随着一届届学生的毕业离校,这种方式可能会因此而产生断层。为此,学院以云南民族音乐艺术团为依托,为保护这条传承之链开辟了新的思路。每当新生入校之时,他们也就此开始了接受云南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之旅。首先,在各种形式的欢迎仪式上他们都可看到有关云南民族音乐表演的身影,这是他们对云南民族音乐的感性认识教育。其次,“基地”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艺术团团员们也承载着传承云南民族音乐的使命和荣耀,承担起传承之职责,担当其“活态”传承的使者,把所掌握的云南民族音乐技艺传授给新生。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习艺过程中以少带多、以“老”带“新”,将所自己掌握的云南民族音乐之“技”与“艺”一届一届分享、传递给新生,真正做到了传、帮、带的学习、传承的“活态”模式。至此,这一“活态”传承的模式已形成一个永不断裂的链条并一直延续至今。

(三)转化成果

在云南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以上“活态”传承模式已成为公认的成功传承模式。它充分体现了云南艺术学院的办学特色之思路和“本土化”教育理念,同时也成为开阔办学思路、利用地域优势、发挥高校优势资源进行云南民族音乐传承和保护的行之有效的典型范例,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一模式为国内艺术类的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的范本,目前已成为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一大优势。

在此教学团队里,既有具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的教师,又有具有扎实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基础的专家,因此这一团队的资源优势为其从“静态”的保护模式转化为“活态”的传承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如何使云南民族音乐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社会价值,体现其现实意义,又成为这一团队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尽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传承者,但在这一传承过程中,但对象仅限于学生,范围局限于学校,其受众面及最大的获益者也往往限于在校学生。因此,“基地”及教学单位整合教师资源,群策群力,对较为“原始的”民间音乐形式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使其既保留其本源之特点,又更能适应现代舞台之特点、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取向,更加便于传播和被接受,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舞台实践,拓展了云南民族音乐的传承之路。目前,除参加学院的交流、展演等相关演出外,还适当参加一些商业演出,使云南民族音乐从田间地头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舞台、走向文化市场,为云南民族音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舞台及发展空间,使大众更为深入地认识和接受云南民族音乐,真正领悟其音乐内涵、文化内涵、人文内涵,为其培养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为其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一届届地更换,但多年的展演从未间断。从2004年教育部对云南艺术学院进行的首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到2012年的全国综合性艺术类院校交流协作会上,都对云南民族音乐这一“活态”保护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云南民族音乐的“活态”传承使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复活”,并登上了各类大型舞台,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如今,这个演出团队仍然活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多个舞台,这不仅是云南民族音乐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模式成果成功转换的有力证明,也向世人展示了云南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领略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四、结语

随着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云南民族音乐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那么,如何使云南民族音乐被更多族外人所认知、认同,构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种世界性思维,云南民族音乐“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模式无疑走在了这一研究的前沿。它不仅是“非物质遗产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也是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本省民族音乐的全方位、多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从“静态”保护模式入手,对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云南各民族民间音乐实物进行全面搜集、发掘、整理、研究、发展,对大量即将消亡的云南民族音乐进行了大量抢救式的保护工作,获得了创造性的传承方式,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成果或以文献展示、或以实物呈现,很多成果填补了云南民族音乐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历史性意义。在“静态”模式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前提下,又进一步将这种“博物馆式”的、“静态”的保护模式,转化为一种“活态”的、能真正体现其传统与现代价值的民族音乐艺术。将这一从“静态”的保护模式转为一种“活态”传承模式,不仅为高等音乐教育提供了教育教学服务和舞台实践服务,也为云南民族音乐的传承进行了有效尝试。在此期间,作为一门课程的云南民族音乐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同时又是传授者、表演者以及当之无愧的传承者。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篇7

一、试卷特点分析

1.稳定试卷结构, 控制试卷难度。

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预科统考数学试卷命题继承了前几年探索的成功经验, 保持了试卷结构的稳定, 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比例分别为70%、30%显示出 “加大思维度, 减少题量”的改革趋势。 试题采用考生熟悉常见的考查内容、方法、设问方式, 在形式上和考试心理上为考生创设了熟悉的考试情境, 在解答题中采取了分步设问的命题方式, 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 也没有脱离教学实际的试题, 有利于预科数学教学内容定位的稳定。

为了控制试卷难度, 命题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1) 控制试卷的入口题的难度。 试卷的前4个小题难度较低, 基本属于课本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

2) 控制每种题型入口题的难度, 不仅仅作为全卷入口题的选择题的前几个小题较容易。

3) 控制新题型、较难题的比例。 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中, 基本没有新题型, 对试卷总体难度的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

2.注重基础, 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预科统考数学试卷全面考查了极限与连续、导数、微分及其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各部分的内容, 教材中各章的内容都有所涉及, 如导数的概念, 函数的微分法, 高阶导数。 在全面考查的前提下, 重点考查预科数学知识的主干内容, 如数列的极限, 函数的极限, 极限运算法则, 夹逼定理, 两个重要极限, 无穷小量的比较, 函数的连续性,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换元积分法, 分部积分法。

3.注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 是适用于预科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 能更好地区分考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 是预科数学统考考试的核心。 试卷中重点考查的数学思想有:函数 (方程) 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思想。

4.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考查数学应用能力。

全卷设置了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 这些试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考查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 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 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考查了学生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信息、作出推断的能力。

二、答卷分析

通过本次阅卷的探讨和笔者对试卷的分析, 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客观题。 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考查能力, 着重加强对分析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送分题几乎没有, 加大了对知识综合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这类学生答题比较吃力, 客观题得分较低, 导致总分低。

2.基础知识不扎实, 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熟练。 基础知识不扎实, 在考生的答卷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是想不到利用基本定理, 二是微积分公式记错;考生在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是:公式记错、特殊值记错导致出错及计算错误。 这些问题究其实质是学生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导致的。

3.综合能力不够, 运用能力欠佳。 如导数问题 (Ⅰ) 求单调区间, (Ⅱ) 求恒成立问题, (Ⅲ) 最值问题。 由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较弱, 致使考生不知道如何分类讨论, 或考虑问题不全面, 导致解题思路受阻。 绝大部分学生交了白卷。

4.心态不好, 应变能力较弱。 考试本身的巨大压力, 考生信心不足, 造成考生情绪紧张, 缺乏冷静, 不能灵活应变,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甚至会而不得分的情形常可见到。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立足基础, 注重能力培养。 “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程高考的考查重点, 所以, 后期的复课中, 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训练, 打好基础。 “基础知识”一定要在“准确”上下工夫,

“基本方法”、“ 基本技能”、 “ 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要在“熟练”上下工夫。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要坚持 “低起点, 严要求”的原则。 训练时要舍得在基础题上花时间。 对于基础题, 要求学生勤动笔, 完整地表达出来, 不要眼会心不会、心会手不会。 平时训练中, 淡化解题技巧, 要求学生掌握通性、通法, 一定要加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 注重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训练, 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完善教育教学观念, 提高素养和能力, 配合新课改, 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者平时教学中以课本和考纲、考试说明为本, 以预科课程为资料, 弄清预科统考考要考什么, 要教给学生什么, 以及怎样才能教好的问题。 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中要有反思, 同时要求学生也要有反思, 他们要有自己的 “总结”、“评注”。 让他们在反思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总结解题规律, 做到触类旁通。

3.重视回归教材。 “教材是统考试题的生长点”, 我们相信这一点已经成为各位的共识, 考前应注意引导学生回归到教材中。

四、几点建议

1.抓好三基, 夯实基础。 数学的三基, 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 预科统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 其目的在于引导师生重视基础, 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 要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 绝不仅仅是简单重复、加强记忆, 重要的是要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并进一步加以分类、整理、综合, 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系统, 使得在记忆系统中储存一个“数学的认识结构”。 信息学研究表明, 只有在大脑中的知识是一个条理化、有序化、关系清晰分明的体系时, 才能在解题时, 由题目提供的信息的启示, 迅速地提取相关信息, 并从多个可以联系的知识点中, 选取与题目的信息能构成最佳组合者, 促使解题过程最优化。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意识, 只能领会、运用, 属于思维的范畴。 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本方法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因此在教学时,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本方法进行体会、感悟、梳理、总结。

2.认真研究教材。 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 教师务必做到:

1) 及时构筑知识网络。 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以知识为载体的, 如果教师本人或指导的学生在大脑中的知识是混乱、无序的, 那么如何能使学生的思维理性化、简缩化?

2) 深入挖掘教材的导言、 小结、 重要例习题和课题学习。教材的导言、小结明晰了本章要研究的问题, 有利于知识的网络化;重要的例习题往往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 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 对这类数学问题, 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广, 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能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能力, 发挥教材的多种效应。 这是一个“知识 — 能力 — 知识 — 能力”的良性循环过程。

3) 以学定教, 落实新课程理念。 给学生创造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变课堂的问题串为活动串,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和方法。 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念。 处理好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不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 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 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 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

3.做好解题、推理、应用研究。 数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题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认识学习波利亚的《解题表》, 明白数学能力的提高重在解题的质量, 重在解题的方向和策略, 通过不断反思, 帮助学生总结经验, 积累解题的思维方法, 学会选取最佳解题路径。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大量的是推理过程, 通过多种推理方法的合理运用, 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通过对推理过程的合理表述, 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流畅性。 通过对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还应对直觉思维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教学中进行培养。

通过创设数学应用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 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 培养应用意识与数学建模能力。 这不仅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 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解题过程中, 还要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通过有一定思维度的问题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4.关注过程, 引导探究创新。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 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 还知其所以然。 综观整体这次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 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

五、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通过以上考试命题、试卷质量、答卷质量、基本概况的综合分析, 实行统一命题, 统一考试, 统一阅卷是非常必要的。 对改进教学方法, 分析和探索预科数学的教学规律, 也是很有必要的。 特别是通过考生的答卷分析, 对开展教研活动, 分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必要。

摘要:试卷是考试的载体, 其质量直接影响考试结果的可靠性, 并对教学及学生学习态度产生影响。通过对数学试卷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评价, 以期达到检验试卷质量、评估教学水平, 对今后的考试试卷的编制提供依据和方向, 并最终做到“以评促教”。

关键词:预科数学,试卷分析,重难点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耕文.微分中值定理的研究性学习[J].洛阳大学学报, 2005, 20 (4) :99-101.

[2]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研究的特点及其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 (4) :28-30.

上一篇:电视视听艺术下一篇:4-二羟基蒽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