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价值

2024-06-19

失败的价值(精选八篇)

失败的价值 篇1

1.“有价值的失败”的概念界定

“有价值的失败”一词描述的是对于同一主题的问题或事件,个体运用先前学习的知识去生成对于新知识或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活动[1]。这种现象是新加坡国立教育机构学习科学实验室的研究者卡普尔发现的。换句话说,“有价值的失败”的核心内容就是指个体努力地学习新信息后即使失败了,个体为掌握新知识不断对问题进行剖析、积累经验,那么以后遇到同一主题的问题时,个体就会回忆起并应用这些知识,提高问题的解决效果。

2.“有价值的失败”的设计

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时,卡普尔实验的对象为九年级学习数学的学生,设计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将学习分为4个周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对照组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教学指导和反馈,这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实验组也要解决相同的问题,不过这些学生要相互探讨,教师不提供任何提示,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指导,在教师与学生的讨论中给出问题整体的解决方案[2]。

二、“有价值的失败”的机制

课堂中学习新信息和解决新问题的初始阶段,如果学生在教师具体的指导帮助下找到问题的答案,那么这里要考虑两个问题:首先,在教师的指导阶段,学生没有必要去识别和理解先验知识是否被分化,只要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学习知识的表达方式即可。其次,当知识在教学情境中被提出时,学生按照教师发出的指令进行学习,学生也许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知识及其表现方式以教师给出的方式来学习[2]。

认识了“有价值的失败”的机制,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机制指的是协调各部分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运行方式。四个机制分别为:与目标概念相关的先验知识的激活和分化;注意目标概念中关键概念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理解和细化;在目标概念中组织关键概念的特点[2]。

1.与目标概念相关的先验知识的激活和分化

了解学生是否运用了“有价值的失败”,就要知道与目标概念相关的先验知识是否被激活和分化了。先验知识就是与学生当前的学习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先验知识如果在“有价值的失败”的活动中被激活,那么学生就会利用先验知识,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例如,对于“挫折”概念的学习,课程学习中教师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这时候如果学生具有与“挫折”有关的先验知识,如先前学习的“阻碍”、“妨碍”、“失败”等概念都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于“挫折”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先验知识的分化现象,先验知识的分化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以前搭建的知识框架。如在对“挫折”概念的探索过程中,会分化出对“困难”、“磨难”、“阻碍”等知识的学习。所以说,在对“挫折”概念的学习中,即使学生没能够给出“挫折”的完整定义,但这次的学习也是有价值的。

2.注意目标概念中关键概念的特点

课堂中掌握目标概念的关键概念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但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探讨,能够分析出关键概念的特点,让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的框架时明白每个知识都有其存在的特点。如对“挫折”的学习,其核心知识是对“挫折”特点的分析。如果在学习中学生掌握了目标概念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那么这样的学习即使在最后的学习评估中失败了,这种失败也是有价值的。

3.对目标概念中关键概念特点的理解和细化

在“有价值的失败”的情况下,学生不仅要注意目标概念中关键概念的特点,还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深入理解和细化关键概念的特点。对关键概念特点的理解与细化过程中,学生应用所掌握的先验知识逐步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不仅理解了目标概念的特点,还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以便在以后的解决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

4.在目标概念中组织和装配关键概念的特点

在“有价值的失败”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时,学习之前教师不要给学生任何指导,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会激活和分化先验知识来进行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注意到目标概念中出现的关键概念,抓住关键概念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这个阶段学生的知识是分散的,还需要一个组织的过程。组织关键概念的特点是为了整合知识,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在“有价值的失败”设计中的表现机制,卡普尔假设学生在“有价值的失败”的情况下将会生成多种表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学生自己不能成功发现标准答案,从这个角度看是失败的。但是,“有价值的失败”设计会更好地激活和分化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必须用到的先验知识。在实验后期,教师会对问题进行解释,先验知识将会帮助学生学习标准的表现和解决方案。在卡普尔的研究中推测通过比较学生生成的标准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当教师对新知识进行解释和详细的阐述时,学生可能会应用他们掌握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释关键概念的特点。这可能会更好地组织和装配知识[2]。

三、“有价值的失败”的设计原则

“有价值的失败”设计从根本上来说包括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四个机制被体现出来。两个阶段是生成阶段和整合阶段。生成阶段提供给学生生成和探索对于新颖、复杂问题的情境支持和多个表现和解决方案的机会。整合阶段提供给学生比较、组织和装配在标准的表现和解决方案中学生产生的与之相关的表现和解决方案的机会[3]。

要使“有价值的失败”的设计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4]。

1.创建问题解决的内容,包括具有挑战性的复杂问题但又不会使学生遭受挫败,依赖于先验的学习资源并且允许有多个表现和解决方案

教师在教学中创建问题解决的内容时,如果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挑战,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不到讨论的价值,会影响学习积极性,从教学效果上来说,这是毫无价值的失败。如果讨论的问题太难,让学生产生了挫败感,同样也会影响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低起点),但最终要达到较高的目标(高落点)[5],选择既具有挑战性也不会让学生感受到挫败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选择问题时,教师要对学生先前的学习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选择的问题建立在先验知识的基础之上,并且要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和解决方案,如果仅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多数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也不适合“有价值的失败”的教学情况。

2.为解释和细化提供机会

设计“有价值的失败”的教学情况时,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解释和详细地阐述他们所做的事情。这里解释和详细阐述需要理解和语力的支撑,互动双方对对方及其语言符号的理解或诠释,决定着互动的维持与延续[6]。熊川武认为,语力的敏感性是顺利对话的条件,对语力的敏感性表现在不仅知道话语的意义,而且懂其行动及效果[7]。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问题,学生个体先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再和同伴进行探讨得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讲出正确答案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进行矫正,最终获得正确答案。

3.提供比较情境支持以及比较失败或未达到标准的表现和解决方案与标准的表现和解决方案的差异的机会

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去感受并用已有经验去理解它[8]。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注意情境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得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学习之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比较情境支持的机会,让学生评论创设情境支持的好坏,为教师设计更好的教学情境提供参考依据。

还要让学生比较未达到标准的表现和解决方案与标准的表现和解决方案的差别。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会想到这种表现和解决方案的原因,以及这种解决方案与标准方案的差异。要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那么学生下次解决新问题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说明“有价值的失败”设计在学习过程中是教学需要的。

四、提高“有价值的失败”设计的策略

教学中运用“有价值的失败”设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去了解问题的深层结构,而不只是简单地了解其正确答案。学生的理解和详细的阐述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对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1.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互动既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但在“有价值的失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关键。在“有价值的失败”的整个阶段中,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索找出对于目标概念的表现和解决方案。在课堂互动中,合作是基础,探究是根本。互动中讲究合作,合作中贵在探究;没有合作,就谈不上互动;没有探究,互动也就失去了意义[9]。在互动探究中完成思维的交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实现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有价值的失败”的后期阶段非常重要,需要教师给出标准的表现和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去深入地理解和细化,去比较和组织学习的知识和解决方案,这些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协作,教师为学生的思考酝酿激活思维。如果单独的自发激活不能产生答案,则交互激活可提供额外帮助,酝酿期的激发使被试对环境提供的新信息敏感,新信息引发的激活与酝酿期不断渐增的信息相结合,从而提高发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10]。

2.教师准确的定位和反思

进行“有价值的失败”的活动,教师要注意对学习内容和教学对象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定位。选择的学习内容要具有挑战性但对学生而言又不会令他们挫败,教学准备时教师要处理好知识与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这需要教师查阅资料,多与师生交流,了解新内容与学生之前学习到的知识是否相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体之间的差异等内容,对知识和学生做出准确定位。

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反思工作,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回忆课堂中每位学生的言行并思考这些言行出现的原因,思考教学中所选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否符合“有价值的失败”的教学活动,是否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对于目标概念的标准的表现和解决方案等问题。通过教师准确的定位和反思可以让“有价值的失败”的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摘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剖析问题越透彻、理解越深入,那么即使解决问题失败了,日后也越有可能回忆起并应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有价值的失败”的核心内容,“有价值的失败”教学活动对学生课堂学习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对“有价值的失败”的概念和设计进行阐述,分析在课堂学习中参与“有价值的失败”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四个核心机制,通过生成和整合两个阶段体现“有价值的失败”的机制,介绍“有价值的失败”的教学设计原则,并在了解其机制、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如何利用“有价值的失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出策略,以期对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有价值的失败”,机制,设计原则,课堂,学生

参考文献

[1]N.G.Holmes.&James Day.&Anthony H.K.Park.&D.A.Bonn.&Ido Roll.Making the failure more productive:scaffolding the invention process to improve inquiry behaviors and outcomes in invention activities[J].Instructional Science,2014,42(4).

[2]Manu Kapur.Productive failure in learning the concept of variance[J].Instructional Science,2012(4).

[3]Manu Kapur.&Nikol Rummel.Productive failure in learning from generation and invention activities[J].Instructional Science,2012(4).

[4]Manu Kapur.&Katerine Bielaczyc.Designing for Productive Failure[J].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2012(1).

[5]许瑜.以学生为主体的专题式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

[6]李宝强.师生互动的本质特点和外部表征[J].教育评论,2001(2).

[7]熊川武.教育理解论[J].教育研究,2005(8).

[8]许红梅.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简介[J].上海教育科研,2014(12).

[9]李清臣.“以生为本”理念下的课堂互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

失败的价值小学作文 篇2

这是我从文汇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觉得深有感触。

1. 任何时代都有一窝蜂——都有一种时髦,有一种社会压力,有一种当时的社会价值。可每个人的生命力不可能只有一样东西。你总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价值,要应对不同的压力。你要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这应该是中学以上、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2. 当我回顾以前,回忆是跳跃式的`,想到的都是片段。常常是老师讲过的某一句话,看书看到的某一页,或者那里得到的灵感。使我的一生受用无穷。而这些灵光片语、个人经验,大多都是在我失落时发生的。

3. 大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段时间就是一个缓冲期,你在大学里可以随意选课,随意的找寻自己的兴趣。在人成熟前,要经过认同混乱的阶段。

4. 人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会开始反省,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有一样金科玉律免不了:没有一连串的挫折与失败,你的成功都是虚的。

这四条都是标题,但是也是概括了每一段的中心语句。读了以后觉得受益匪浅,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失败了并不可怕,人生也不会因一次的失败而一蹶不振,只要你抓住失败的原因,一次一次的重新来过,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如同大师萨廖尔·贝克说过的: 再试一次,再失败一次,失败的好一点。

失败,在管理中的价值 篇3

失败不可怕,但意识不到失败的原因,甚至不承认失败才是最可怕的。把这种情绪带到企业管理中,则是企业最为危难的时刻。所以杰出的企业领袖们要通过创造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来增加每位员工成为最优秀的可能性。

罗伯特·伍德·约翰孙二世(也被称为“约翰逊将军”)将一个小型家族式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和医疗机械生产商之一——强生公司。强生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成功,而其中一个要素就是他们的管理者知道从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性。

吉姆·博克是强生公司一位非常成功的首席执行官,到1989年他退休时,他在该职位工作了13年。在博克职业生涯初期,约翰逊将军给他上了重要的一课,让他知道从失败中学习的重要性。

有一次,博克研发了一种新产品,却被证实是一个完全失败的产品。博克被当时的董事长约翰逊叫到办公室,他估计自己要被开除了。然而,约翰逊将军却向博克伸出了他的手,并且对博克说:

“我只想说恭喜你!所有的商业行为就是做决定。如果你不做任何决定你将不会经历任何失败。我所做的最困难的工作就是让人们去做决定。如果你总是做出类似错误的决定,我会开除你。但我相信你能做出更多其他的决定,而且你要明白,你做出的其他决定中,失败的也将比成功的多得多。”

当博克成为CEO时,仍然秉持同样的理念:“如果我们不冒险,我们将无法成长。所有成功的企业都被失败无数次鞭打。”在加入强生公司之前,博克曾经有三次事业上的失败。他将自己的失败公布于众,他无数次向他人转述约翰逊将军和他的对话。用这样的方式,博克向他的员工传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勇于失败,从失败中学习。

回想你所在的或所熟知的一个组织所犯过的一个错误。这次失败让你学到了什么?还能学到什么?

伟大的领袖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允许他们和他人失败,从错误中学习。通常,当我们了解一些企业领袖时,得到的很多信息都与他们的伟大成就相关,而对他们犯下的错误却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知道)。其实正是这些错误铺就了他们的成功之路。正像很少有人知道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棒球手贝比·鲁斯三击不中而出局的记录是多少,很少有人关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迈克尔·乔丹在决胜球上失手的次数是多少。再比如,对于英国维珍集团革新理念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华盛顿邮报》无惧无畏的首席执行官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纳集团足智多谋的主席理查德·帕森斯或是IBM公司传奇性的总裁托马斯·沃森,人们知道太多他们的显赫与卓越,而他们所经历的失败与痛苦却鲜为人知。

这让那些有抱负的后来者错误地相信,他们心中的英雄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马平川、没有任何的失败和错误。为了效法他们的英雄,他们会竭尽全力避免或隐藏失败。他们停止冒险(无法从失败中学习),变得非常有防御性(无法从反馈中学习)。在他们自己和他人的眼中保持完美的形象比学习和成长要重要的多。西德尼·芬克尔斯坦研究了50多家企业所犯下的重大商业错误,他提到:

足够讽刺的是,管理层中级别越高的人越喜欢用各种借口补救他们的完美主义。最高级别的首席执行官是最严重的。例如,在我们研究过的一家企业里,这位首席执行官在长达45分钟的采访中,从头到尾都在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辩解为什么一个备受人们指责的灾难性错误会在他的公司里发生。监管人员、客户、政府,甚至公司里的其他高管全都有责任,他却只字未提他本人的过失。

一位企业领导者的这种行为是相当有害的。首先,员工们习惯模仿他们领导的做法,他们会看领导做了什么,而不是他们做了什么。如果一个管理者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从来不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那么号召员工们尝试失败只能变成员工的耳旁风。其次,这样的行为只会加重丹尼尔·戈尔曼所称的“CEO病”——当人们隐瞒重要的(通常是令人不愉快的)信息时,领导人身边的信息真空就出现了。

这种“CEO病”在企业里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汤姆·彼得斯指出,“高级管理者通常听不到坏消息”,特别是当员工注意到他们的领导者在收到坏消息时经常反抗、找借口甚至对报告消息的人破口大骂时。

下属不愿意提供反馈信息,剥夺了领导们最易得的、最重要的利于发展的资源。传统上,都是老板评价员工的表现;一直到今天,管理者们都会更习惯于由上级评价下级,而不是自下而上的反馈,特别是负面的评价和反馈。然而事实证明,下属对于上级的评估比上级给下属的评价更准确、客观,而且能更好地预测这个企业是否能够获得长期成功。就像杰克·韦尔奇、比尔·乔治、安妮塔·罗迪克和其他一些成功领袖经常提到的那样:“直面事实是成功个人与成功企业的支柱。”当员工所掌握的准确信息无法达到上层时,输的是管理者,整个公司也在劫难逃。

如果一个管理者对员工粗暴和不尊重,员工会变得不敢表达心声。但是,管理者只是和颜悦色和尊重员工是不够的。为了在组织中预防“CEO病”,领导者需要经常主动地恳求得到反馈,至少要确保报告了坏消息的人会和报告了好消息的人得到同样的对待。无论是商业还是其他领域的领导者,都必须创造一个人人都可以提供真实信息的环境,而且不只是员工说可以这么做,而是真正得到鼓励、发自内心地愿意这么做。

你知道有哪个领导者所创造的环境是鼓励从错误中学习的吗?这个领导做了哪些特别的事情?

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篇4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 学者们对失败项目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相对较多, 且对项目资源分配与调度等问题运用运筹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模型的研究成果不少, 但对于失败项目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相对不足, 目前国内外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较多。基于此, 本文利用改进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对企业失败项目的人力资源进行评估。

一、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特点

1. 企业失败项目的定义。

企业失败项目指企业项目运行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组织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运行中止项目, 或经挽救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项目。如企业自主研发或实施不成功的ERP、CRM项目、工程建设中的“烂尾楼”等。

2. 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特点。

对于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 要清楚地认识到该人力资源在经历了失败项目后, 其积累的经验和技能等对后续类似项目的影响。郭斌等在《失败创新项目“潜在收益效应”研究》一文中也指出, 组织中的技术桥梁人物和技术带头人能发现组织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存在的缺陷, 并能有效地对组织技术资源进行重组以适应将来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 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价值应区别于一般情形下的人力资源价值, 需考虑如下几点:

(1) 可以减少前期成本, 人力资源在经历了失败项目后, 企业已经为员工支付了相应的前期成本, 具体包括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其中取得成本包括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和设置成本;开发成本包括为培养职工的生产技术能力, 为增加职工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 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前培训成本和脱产培训成本等。

(2) 如果将其用于与失败项目类似的项目, 则其运行效率更高。由于员工已经经历了失败项目, 所以在运行过程中, 可以为项目节省开发、研究及探索的时间, 从而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

(3) 可以尽可能使成本降到最低或者创造更大的收益。在与失败项目类似的项目运行过程中, 由于失败项目员工的存在, 可以使项目少走弯路, 从而节省了项目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此外, 在同一条件下, 还可以为项目创造更多的收益。

二、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

传统评估方法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了有效评估, 但它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以上特点对于新的类似项目的影响。对于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应针对以下不同的应用环境提出不同的评估方法:一是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运用于相同或者类似新项目;二是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运用于非类似新项目。当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运用于非类似新项目时, 他们因失败而付出的成本、得到的经验和运用的技术等都难以运用到新项目。这时他们的评估可以传统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进行评估。本文就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运用于相同或者类似新项目提出相应的评估模型。

1. 传统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

传统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考虑人力资源的特征和现状, 将重置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结合起来, 构建了如下评估模型:

其中:V是评估基准日人力资源的评估价值;C是评估基准日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 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维持成本、培养成本和辞职成本;Pt是指项目未来期间的税前利润;H是人力资源对项目收益的贡献率;α和β分别为人力资源重置成本与未来预期收益现值的加权权数, 可根据项目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且满足α+β=1;r是折现率, 可用加权资本成本模型 (WACC)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 市场比较法等确定;t (1≤t≤n) 是人力资源价值创造的未来收益的计算期间,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

2. 改进的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模型。

由于传统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在评估人力资源价值时, 并未考虑经历失败项目人员的特殊性。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 二是提高了新项目的运行效率。对相同或者类似新项目, 在评估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时, 这种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主要考虑企业为员工付出的前期成本, 主要包括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 以下用c来表示该成本;新项目运行效率的提高体现在每年为企业降低的成本或者创造的收益, 将两者合计用Pt来表示。此外, 效益的提高, 会使相同或者类似新项目时间运行时间缩短, 因而相当于给公司创造收益, 故将这个影响因素给公司创造的收益也计入Pt。所以, 将传统的评估模型加以改进, 即可得出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模型:

其中:c是人力资源在经历了失败项目后, 企业已经为员工支付的相应的前期成本;Pt是未来由于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存在而增加的收益或减少的损失和由于时间的缩短而创造的收益。其他参数均和传统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一致。

对于人力资源价值贡献率H的计算, 可利用分配价值法把人力资源对项目收益的贡献从整体收益中分离确定:首先, 将项目税前利润划分为行业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两部分;第二, 将行业平均利润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之间进行分配, 人力资源贡献率H1按投资成本比例来确定;第三步, 采用层次分析法将超额利润在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之间进行分配, 算出人力资源贡献率H2;第四步, 将H1与H2加总从而算出人力资源对项目税前利润的贡献;最后, 计算人力资源对项目税前利润的贡献与项目税前利润的比率, 得到人力资源总的贡献率。该方法既考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 又考虑了人力资源的未来收益。在评估过程中, 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人力资源贡献率, 不但考虑了影响人力资源价值的各种非量化因素, 减少了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使评估结果更接近真实价值。而且, 模型所需数据来源较为可靠, 且易于取得, 能有效防止评估过程中的主观臆断, 增强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但需要说明的是, 未来收益P、R和折现率r的确定要考虑企业失败项目的影响, 其估计具有较强主观性, 应谨慎。由于使用的是项目未来的整体收益, 其价值不能清楚地摊派到每一个人, 故这种方法适用于人力资源整体价值评估。

三、案例分析

为了说明模型的运用, 以下给出简化的案例。某项目由于经挽救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失败, 该项目有560名员工待安置, 现有一新类似项目, 其详细资料如下: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包括招聘成本、选拔成本和录用成本, 其金额为51.56万元;开发成本包括专业定向成本、岗位培训成本和脱产培训成本, 其金额为13.67万元;维持成本包括劳动保险成本和保障成本, 其金额为52.43万元;培养成本金额为89.8万元;辞职成本包括辞职补偿成本、辞职前业绩差别成本和空职成本, 其金额为70万元。5年的税前利润的预计分别为600.8万元、608.4万元、607万元、657.68万元和659.11万元;当年无风险利率为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 风险系数为1.1, 项目实际确定人力资源投入成本和未来收益之间的比例为α=0.3、β=0.7, 为项目节约的前期投入成本c为80.8万元。未来5年由于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存在而增加的收益或减少的损失和由于时间的缩短而创造的收益R平均每年为50万, 30万, 10万, 8万, 5万。假定人力资源价值为新项目创造的未来收益的计算期间为5年。

利用分配价值法计算得出人力资源价值贡献率H的平均值为0.198。折现率r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出为9.6%。

将数据代入改进的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模型 (2) 可得该项目的人力资源价值:

如果不考虑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经验对新的类似项目影响, 那么该人力资源价值为:

由该结果对比可以知道, 如果不考虑考虑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经验对新的类似项目的影响, 就会低估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价值。

四、结论及展望

本文提出了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 该模型增加了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中关于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不仅考虑了人力资源的前期投入成本, 还考虑了人力资源未来可能创造的价值。既符合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的要求, 又符合风险溢价理论的要求。通过对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并为合理引进人力资源及其开发、配置、使用和辞退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需要说明的是, 此模型对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评估时, 相应的成本减少幅度以及收益增加幅度都需要考虑到以前的失败项目对该项目的影响程度, 还要考虑项目内外部情况的影响以及员工的学习能力, 才可能使评估结果更加精确。此外, 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除了货币计量, 还可以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 以便更好地评估其价值。

摘要:在企业活动中, 失败项目客观大量存在, 失败项目的资源迫切需要再次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是失败项目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的特点, 并提出了企业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

关键词:失败项目,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参考文献

[1].苏淑欢, 朱健仪.资产评估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畅.基于价值工程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中国市场, 2008;4

失败的价值高一作文800字 篇5

还记得那是一个黄昏的傍晚,吃过饭后,我和爸爸下起了棋来,棋盘上你杀我挡,杀得难分难解。但是后来由于我的一个小小的疏忽,走错一步,被连连吃掉马、炮。虽然拼命的“抵挡”,却仍是以失败告终。面对棋盘,我不禁沉思,仅仅走错一步棋,就导致全局皆输。再联想到现实生活,有的人由于走错一步,一失足成千古恨,真是悔不当初啊!

思想的翅膀让我又想起了昙花一现的事情:那是晚上八点钟左右,我家隔壁忽然闹哄哄的,好奇心驱使着我,顾不得精彩的节目,跑出去看热闹。

我挤进人群中乍眼一看,之见桌子的正中央有着一盆含苞欲放的昙花,可奇怪的是花苞长在叶子的边缘。我凝视着那四朵花苞,觉得里面充满了神秘。

晚上九点钟,像一盏精致的玫瑰色宫似的花苞,张开了洁白的小口,宛如一个玉制的“瓶口”,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清香。使人惊讶的是,玫瑰色的花苞居然会开出雪白的花。真是罕见啊!我做在花盆旁边仔细的观察,只见花瓣正在逐渐张开形成螺旋形。它的花朵颤悠悠的,好像在翩翩起舞。只要它抖一下便有一片花瓣悄然无声地绽放,这是便能闻到一股清香迎面扑来。让人感觉里面好像是香气的“仓库”,真令人心旷神怡!它那一丝丝白嫩的雄雌,头顶这杏黄色的如芝麻大小的花粉,好似鱼钩一样勾卷着。在花蕊中独具风姿。

可惜那娇媚诱人的,婀娜多姿的花朵,只能开到十二点钟,时间是那样的短暂。“昙花一现”这机会实在难得,人们常用它来比喻稀有的,美好的事物只出现一下,又很快的消逝了。

失败的价值 篇6

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实验更应如此。演示实验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 以保证实验最大限度地成功。一旦遇到失败, 这时学生可能比任何时候更感兴趣, 更想弄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此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向学生示范实验失败时应怎么办, 因为这是难得的教学契机。如在演示会“跳舞”的纸屑实验时, 居然效果很不明显。面对实验的失败, 我并没有慌乱, 或碍于面子, 草率收场, 或文过饰非, “糊弄”学生, 而是坦诚地向学生展示对这一现象的探究过程:按道理在同一桌面上, 使用同样的实验材料, 做过了两次成功的试验, 实验情况应该差不多, 实验现象也应该差异不会那么大才对。仔细检查演示过程的细节, 谈不上什么失误, 再仔细观察, 地板刚拖过, 湿气还没除, 原来“病灶”就在这。在学生面前, 我尊重实验事实, 和学生一起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主客观原因, 承认是自己的粗心, 并当场重新演示该实验。此时, 我让学生真正懂得了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道理。

演示实验是如此, 学生实验也是如此。特别是“探究——研讨”课, 少数学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 得不到预想中的正确结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过于看重, 更不要随意批评, 而是应该鼓励学生面对实验失败的现实, 仔细检查失败原因。这犹如一台戏, 教师是导演, 学生才是主角, 教师只能适当点拨, 而不能越俎代庖。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促进生成实验失败的“错误”价值最大化。

二、磨练学生的意志, 培养学生的毅力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的宠爱、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形成了懦弱、经不起失败考验的心理素质。周恩来指出:“逆境乃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利用学生实验的“失败”对他们进行意志的磨练、毅力的培养。如教静电时, 用尺子摩擦头发会吸引小纸屑的实验, 尽管实验很简单, 而且经过了自己课前反复尝试, 实验现象是容易获得的。可在实验过程中, 有一小部分学生却没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没达到预定目标的是男多女少。原来是上一节课他们上了活动课, 进行了一个小组比赛的活动, 兴奋极了, 久未平静, 手有湿的感觉。这是始料未及的。这一部分学生摩擦起不了电, 或者摩擦仅起的一点电早已无声无息漏走了。看到他们灰心丧气的样子, 我马上讲爱迪生是怎样发明白炽灯的故事, 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我并没有将原因直接告诉学生, 只给予适当的提示:“这个实验一定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才能成功。”学生的探究热情立刻空前高涨, 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 成功完成了实验。这种经过失败或挫折而上得顺畅的课, 让学生真正懂得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通过实验的“失败”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且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和毅力, 促使生成实验失败的“错误”价值最大化。

三、培养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儿童的心灵深处, 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 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就这一点而言, 教师不应该顾忌学生的“失败”, 而应该给予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机会,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教学中, 有许多实验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的,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如“怎样比较水的多少”“谁装的水多”“怎样比较长短”等实验。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许会更多, 这时就更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给学生陈述的机会, 引导其明辨是非及原因, 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只要我们抱着即使失败了, 对学生也是一种收获的态度, 学生才敢于创新, 才敢于实践。这样, 我们就能促使生成实验失败的“错误”价值最大化。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因此, 面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不必惊慌失措, 而应将其视为成长的良机, 因势利导, 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当然, 我们不能故意让学生试验失败, 或者因为要求不严导致实验失败来进行教育;不是说教师的演示可不做充分准备, 失败了也没关系。而是一旦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失误或失败, 就不要轻易放过, 捉住这个机会, 促使生成实验失败的“错误”价值最大化,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迈出扎实的一步。

摘要: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会由于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 达不到预期实验结果。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如果能够捉住机会正确处理, 就会使失败产生正面影响, 使“坏事”变好事。

失败的价值 篇7

一、研究方法描述

(一) 术语界定

本项研究中, “银行 (1) 失败”是指根据立即纠正措施 (PCA) 的授权, 由联邦存款保险机构依照适用的法律或规章, 遵循相应的州或联邦登记程序, 或相应的联邦银行业机构基于《联邦存款保险法案》 (FDIA) 的权威, 而使一家银行被关闭。该界定将两类主体排除在研究范围外:一是未满足上述失败标准与程序且本应在2008年获得其他联邦资助或救援的银行;二是未在法案授权研究之列的非银行失败金融机构。

(二) 数据来源

有关银行失败的信息均来自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网站。截止2008年12月1日, 2008年共22家银行失败。 (2) SEC按资产规模将样本失败银行分为三组, 以保证小规模银行的数据及影响不被大规模银行所覆盖或抵消。这三个组别是:资产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失败银行 (12家) 、资产规模介于10亿至100亿美元之间的失败银行 (7家) 和资产规模大于100亿美元的失败银行 (3家) 。按2007年12月31日资料, 小规模失败银行所持资产约占失败银行总体资产的1%, 中等规模失败银行所持资产占比5%, 三家最大规模的失败银行则分别占3%至83%。鉴于上述重要性分配, SEC对三组失败银行采取的分析方式有所不同。即中小规模失败银行以总体性分析为主, 对三家大规模失败银行则进行单独考察。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对失败银行的影响时, 数据取自这些银行在2006、2007与2008年间公开可获取的季度财务数据, 以评价失败银行在多大程度上持续或非持续地应用公允价值会计以及公允价值会计是否重大地降低了银行监管资本。为评估信用状况对银行失败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他可能致使银行失败的原因, SEC对季报中的信用损失与过期贷款数据以及失败银行其他公开数据也作了仔细分析。

二、治理银行失败的监管框架

(一) 紧急纠正措施 (PCA) 条款

当前美国针对资本不再充足但经联邦存款保险机构保险的存款机构的监管框架, 主要是《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革法》 (FDICIA) 所确立的紧急纠正措施 (PCA) 条款。其目标为“在对存款保险基金产生最小长期损失的基础上解决前述存款机构的问题”。PCA框架涉及存款机构处于低级别资本类型进而使情形更为严峻时所须采取的最低限度强制性措施。在此基础上, 联邦银行机构还享有采取其他自由行动的权利, 如制定理解备忘录、发出结束与终止营业指令以及确定进一步的资本指令。具体而言, PCA条款确立了五类资本, 并要求资本标准符合杠杆限制和风险基础资本的要求。除用于确定存款机构的资本是否已致命不充足的最低要求外, 当前具体资本标准均由联邦银行机构确定。具体如表1所示。

*按照CAMELS评级制度, 最高级别机构的比率为3%

(二) 资本不充足银行约束

银行必须于每一季度末计算并报告资本水平。资本不充足的银行将被诉诸许多强制性措施, 包括提交45日内资本补足计划。此外, 联邦银行机构也会施以其他可自由裁量的约束措施, 按照对FDIC可能产生的长期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帮助解决银行问题。未能提交资本补足计划的资本不充足银行与资本严重不充足银行将受到更多约束。资本致命不充足的银行除适用与资本严重不充足银行相同的约束外, 还附一项额外条款, 即在资本演变为致命不充足的90日内被接管或接受保护, 除非主要的联邦或州监管者和FDIC一致认为, 其他举措将更能实现PCA目标。联邦银行机构有权任命银行的接管者或保护人, 而不必依据银行是否已沦为资本致命不充足的境地这一事实。在评价机构稳健性时, 联邦银行机构采用“统一金融机构评级制度”, 即CAMELS评级制度, 以银行财务状况与业绩的六个关键指标为基础得到综合性评级。这些构成因子分别致力于银行在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能力、收益质量与水平、充分流动性和市场风险敏感度 (包括利率) 六个方面的表现。任命接管者或保护人的条件则包括: (1) 该银行继续营业已不再安全且不再稳健; (2) 该银行很可能不再能支付其债务或满足其存款人的要求; (3) 该银行已发生或很可能发生将消耗其所有或几乎所有资本的损失, 在无联邦援助的前提下, 不存在合理预期可恢复至资本充足状态。州登记机构亦可按照州法为特定银行指定保护人或接管者。

根据表1的标准, 样本中大部分银行因无能力维持充足资本而失败。一些银行失败的直接原因则表现为不能满足存款人的提款需求, 几家因流动性问题而被迫关闭的银行也存在资本不充足问题, 但另一些银行在其关闭时则存在充足的资本。

三、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GAAP基础财务报告的影响

(一) 银行资产类型与公允价值应用的一般分析

如“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研究中的发现, 总体上, 银行多数资产与负债并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确认于当期损益中。多数银行所持的绝大部分重要资产类型是为投资而持有 (HFI) 的贷款。HFI贷款通常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只确认已经发生的信用损失, 即在信用损失很可能发生时进行确认。公允价值可能影响信用损失计量的一种情形是问题贷款 (problem loans) , 即贷款的收回预计将完全来自于基础抵押品。此时, 信用损失计量以支持性抵押品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类似的, 银行持有的用以抵消抵押品赎回权的财产, 其会计处理也是基于该财产的公允价值。大部分银行倾向于持有分类为可供出售 (AFS) 的证券投资组合, 其未实现公允价值损失只在价值降低是非暂时性时才确认于当期损益中。

公允价值在银行会计处理中扮演的角色随银行业务复杂性程度的提升而更为广泛。如发起和购入贷款以供出售的银行, 通常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报告上述业务活动。在以往交易活动中发起并出售大量贷款的银行, 则很可能拥有重大的为出售而持有 (HFS) 的贷款。HFS贷款通常以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或者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确认于当期损益的方式进行处理。参与证券化业务的银行亦很可能在已售贷款中持有抵押服务性权利 (MSRs) 。MSRs被界定为非金融资产, 通常以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或者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确认于当期损益的方式进行处理。涉及贷款证券化的银行更可能频繁地从事重大套期活动, 致使银行持有更多交易性证券并签订更多衍生性合同。由此, 交易性证券或衍生性合同上的公允价值变动可抵消其他诸如采用公允价值处理的HFS贷款和MSRs上的敞口。

(二) 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GAAP基础财务报告的影响:

:样本分析在研究期间内, 小规模失败银行呈现如下特征: (1) 采用摊余成本处理的贷款持续占银行总资产的80%以上; (2) 不存在持续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 (3) 未单独对外报告交易性资产或负债、非交易性金融资产、选用公允价值选择权 (FVO) 的MSRs或者衍生品情况; (4) 在投资性证券中, 分类为AFS或HTM且其公允价值降低是非暂时性减值时通过收益确认的部分, 代表所持资产的5%; (5) 所持的注减至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的资产敞口非常小。 (6) 中等规模失败银行情形类似, 采用摊余成本处理的贷款构成其多数资产, 所持采用持续性公允价值处理的资产比重略高, 但在报表中的比重相对不重要。在投资性证券中, 分类为AFS或HTM且其公允价值降低是非暂时性减值时通过收益确认的部分, 亦仅代表所持资产的6%。对于三家大规模失败银行, 具体情形如下: (1) 华盛顿共同基金 (Wa Mu, 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 , 采用摊余成本处理的贷款仍占资产多数 (比较期间内占总资产的65%~78%) , 因其业务并不集中于发起-分散模式, 以公允价值处理的资产比重明显小于大银行总体水平。如Wa Mu采用持续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比重小于5%, 其中MSRs约占50%, 而在公允价值发生非暂时性下降时确认损失的投资性证券占资产总额的8%。 (2) Indy Mac (资产超过300亿美元, 较集中于证券化和未经联邦银行机构保险的贷款服务) , 采用摊余成本处理的贷款占重要比重 (比较期间内占总资产的35%~50%) , 但与其他失败银行相比则小得多。Indy Mac持有重要的抵押基础证券和由私人性证券化活动产生的剩余权益构成的投资组合, 并将其中许多权益分类为交易性资产。因抵押基础证券市场条件的变化, 在2007年期间, Indy Mac明显保留过多由证券化活动产生的证券。这些权益包括信用风险集中的非投资级别证券 (BBB级以下) , 通常吸收了较大金额的信用损失, 而此时这类损失尚未影响其他高级别或投资级证券甚至通常不被全国知名评级机构定级的剩余权益。从2006年开始, Indy Mac因采用以公允价值处理的衍生品和交易性证券对MRSs公允价值进行积极套期, 对MSRs适用公允价值会计。2008年, Indy Mac又对HFS贷款选择持续性公允价值处理并将所有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中。于是, 截止2008年3月31日, 采用持续性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占该银行总资产的13%, 其中MRSs约占62%。此外, 该银行持有大量分类为AFS并在发生减值时确认公允价值损失的投资性证券 (比较期间内占总资产15%~18%) 。 (3) Downey Savings and Loan (资产超过100亿美元) , 采用摊余成本处理的贷款占总资产的绝大多数 (比较期间内均占84%以上) , 采用持续性公允价值处理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者以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进行处理的资产或负债不具有任何重要余额。但是, 分类为AFS且其公允价值发生非暂时性下降时确认损失的投资性证券却存在重要余额 (比较期间内占总资产9%~12%) 。因此, 对样本失败银行的分组考察表明, 采用摊余成本处理的资产 (本质上为历史成本属性) 仍构成失败银行资产的主要部分, 公允价值会计未对银行GAAP基础的财务报告产生重要影响。

四、监管资本与美国GAAP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 美国联邦银行机构对GAAP基础的权益与监管资本的区分

SEC认为, 旨在向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对其决策有用信息的财务报告目标不同于旨在促进金融安全与稳健的审慎监管目标。美国的联邦银行机构在评估金融机构安全性与稳健性时, 对按照GAAP确定的权益与用于评估资本充足性的监管资本是进行明确区分的, 并非所有影响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均会同时影响监管资本。即针对银行的监管资本要求以根据GAAP确定的财务信息为起点, 经过若干调整得到, 以反映银行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偿付能力、安全性和稳健性。如分类为AFS的债务性证券上未实现利得与损失作为累计其他全面收益的一部分计入GAAP基础的权益, 但通常不影响监管资本。银行已经实现的损失, 无论通过出售债务性证券方式, 还是确定债务性证券上公允价值降低为非暂时性时所引起, 均在监管资本中得到了反映。此外, 监管资本的确定未考虑商誉因素, 并对某些按GAAP已确认为资产的服务性权利作出严格限制。因此, 尽管公允价值计量对特定报表项目的账面价值作出调整, 并由此降低了GAAP基础的权益, 但并未对监管资本产生影响。

(二) 美国其他官方机构对GAAP基础的权益与银行监管资本的界定

2005年, 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一份规则最终稿, 致力于监管资本的定义:“GAAP对资本性工具会计处理的变动并不必然改变该工具监管资本的处理方式。虽然GAAP为监管资本的界定提供了某些信息, 但在定义一级资本 (核心资本) 或二级资本 (非核心资本) 时, 联邦储备并不将自己束缚于GAAP的会计概念, 因为监管资本要求旨在确保银行业组织安全性与稳健性的监管框架, 而非旨在确保财务报表透明度的会计设定。由此, 自联邦储备在1989年采用风险基础的资本规则后, 一级资本的定义已在许多方面不同于GAAP的权益。联邦储备认为, 这些差异与通过监管来确保银行业组织资本基础的稳健性是一致的。这些差异并非监管报告与GAAP会计要求之间的 (本质) 差异, 而仅仅是GAAP目的下权益的定义与银行业监管资本要求目的下一级资本定义之间的差异。” (7) 2006年和2007年, 随着允许银行业对自身负债选用公允价值会计的GAAP准则发布, 联邦银行机构从监管角度探讨将负债公允价值的全部变动计入监管资本是否足够谨慎, 并在季度财务报告补充性指南阐述:“机构正在考虑使用FVO, 包括FASB第155号关于某些混合金融工具和第156号对服务性资产和负债的FVO对监管资本的意义。除下文所论及的, 应用FVO引起的、已在盈余中确认的资产与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应在一级资本中作出反映, 直至机构作出进一步指南。对于应用FVO的负债, 银行应将自身信誉变化对该负债公允价值的影响考虑在内。机构已经认定, 对于那些采用FVO引起的已计入留存收益且可归因于银行自身信誉变动的负债公允价值的累计变动, 银行应排除在一级资本之外。” (8)

五、失败银行资本降低的原因分析与环境评估

(一) 失败银行资本降低的原因

为分析失败银行资本降低的原因, SEC审阅了每一家失败银行的收益表信息, 以确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每一银行一级资本的项目, 并收集了持续性与非持续性公允价值计量在收益表中得到确认进而影响一级资本的数据。SEC认为, 全面、连贯地提供所有失败银行的收益表数据将十分困难, 因为财政报告与储蓄财务报告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收益表项目进行归类。如财政报告中, AFS证券上已实现利得与损失净额包括因出售而确认的利得与损失以及减值损失。在储蓄财务报告中, 因出售AFS债务性证券而确认的利得与损失则和出售HFS贷款而确认的利得与损失归入同一组, 而AFS证券的减值损失与信用损失准备归入同一组。对于中、小规模两组失败银行, 除一家银行外, 均提交了财政报告, 因此, 相关分析依据财政报告格式展开。大规模失败银行则全部提交了储蓄财务报告, 相关分析则主要利用其储蓄财务报告展开。

根据SEC的调查, 总体上, 中、小规模两组失败银行的资本降低由信用损失准备增加引起, 信用损失准备的增加则表现为不履约贷款水平的持续上升。并且, 这两组失败银行的不良贷款水平远远超过规模相似但未失败银行所经历的不良贷款水平。大规模失败银行的不良贷款也极大地超过类似规模未失败银行通常经历的水平。如Wa Mu的信用损失是导致其收益降低的最重要原因。在分析期间内, Wa Mu确认的公允价值损失明显少于相同期间内确认的信用损失。2007年度, Wa Mu确认了约5亿美元交易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损失, 这主要由信用卡证券化中低于投资级别的保留权益引起, 以及2亿美元非同质住房抵押贷款 (分类为HFS) 的公允价值注减损失。而同期确认的信用损失则为31亿美元。2008年第一季度, Wa Mu确认了用于MSRs公允价值套期的衍生品上约6亿美元的公允价值利得, 但该利得部分地被相关MRSs上公允价值降低所抵消。2008年第二季度, MRSs套期工具上的公允价值损失亦部分地为相关MSRs上公允价值利得所抵消。除套期活动的公允价值影响外, 截止2008年6月30日, Wa Mu对分类为交易性证券的信用卡保留权益与以次优贷款为基础的证券, 确认约5亿美元公允价值损失。而相同期间确认的信用损失则为94亿美元。Indy Mac的资本降低则由两个因素驱动:一是确认已发生的信用损失;二是由HFS贷款、投资性证券与衍生品组成的投资组合公允价值降低而确认的损失。但MSRs套期工具上的公允价值利得与损失则部分地被相应MSRs上公允价值变动所抵消。并且, Indy Mac确认的公允价值损失中有一部分与嵌入交易性证券投资组合所遭受的信用损失相关。对于样本中第三家大规模失败银行, Downey Savings and Loan的已发生信用损失亦是导致其收益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且在研究期间内, 该机构没有为持续性公允价值计量确认任何重大损失。

(二) 失败银行资本降低的环境评估

SEC对三家大规模失败银行控股公司的股价变动与GAAP基础的账面每股价值变动的比较发现, 市场对失败银行的关注先于银行确认任何重大公允价值损失的时点。即从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 上述三家失败银行的股价均已跌至其每股账面价值之下。SEC认为, 市场证据进一步表明, 并非公允价值的报告引致了银行资产缩水及其后续失败。

结合上述考察发现以及对失败银行公开可获取的环境描述信息的分析, SEC认为, 对公允价值进行报告并未构成任何一家银行失败的主要原因。相反, 银行失败的最重要因素是其基础借贷活动。对于绝大部分失败银行, 公允价值会计仅在有限场合得到应用, 导致银行失败的监管资本持续降低则主要由确认信用损失而非总体公允价值降低引起。对于并未经历一级资本急剧下降的大型失败银行Wa Mu和Downey Savings and Loan而言, 前者失败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对Wa Mu抵押贷款资产质量的担忧引起储蓄外流的急剧增加所致。而其管理层在2007年末到2008年期间持续更新对信用损失的估计, 显示越来越高的损失金额, 亦促成市场对Wa Mu生存能力产生更多担忧。Downey Savings and Loan的倒闭则是基于市场预期其投资组合存在重大额外损失, 不可能保持充足资本所致。

注释

1 银行还包括其他存贷机构和贷款单位 (t hrift) 。

2 为保证研究及时性, 2008年12月1日后发生的失败银行不在分析之列。截止2008年12月29日, 另发生三家银行失败。

3 总体风险基础资本比率等于总体风险基础资本除以风险加权资产。其中总体风险基础资本的计算以美国GAAP权益为起点, 包括因消除某些项目如A FS债务性证券上未实现利得 (损失) 所作的调整, 扣除商誉和其他监管机构不认可的无形资产, 但包括某些GAAP未计入权益的项目, 如符合条件的次级债券、可赎回优先股以及某些贷款与租赁损失准备。风险加权资本通过将风险加权因子分配至按GAAP报告的资产与资产负债表外敞口得到。

4 一级风险基础资本比率由一级资本除以风险加权资产得到。一级资本以美国GAAP权益为起点, 包括因消除某些项目如AFS债务性证券商未实现利得 (损失) 所作的调整, 并扣除商誉和其他监管机构不认可的无形资产。而一些计入总体风险基础的资本如贷款损失准备则未包含在一级资本中。

5 杠杆比率由一级资本除以平均资产得到。

6 因为在历史上小规模银行不持有重大的H FS贷款投资组合。直到近期也只拥有极少金额的用以抵消抵押品赎回权的财产。

失败的价值 篇8

格赖斯将成功的交际定义为说话人欲通过自己一系列特定精神状态的认知来影响听话人。 (Grice, 1989) 斯珀伯与威尔逊将交际视为一个由说话人的明示和听话人的推理组成的认知过程。 (Sperber, D.&Wilson, D., 1986) 可见, 言语交际实际上是交谈双方的认知互动过程。听话人对言语信息的处理分为两个阶段——解码和推理, 对应两种交际模式——语码模式与推理模式。说话人的明示行为与听话人的解码——推理成功与否决定听话人是否能够成功处理信息、实现说话人会话意图、获得语境效果, 即决定交际的成败。我们把交际失败定义为:在一个最小对话单位 (1) 中, 说话人通过言语表达出的交际意图没有实现, 其标志为存在表示听话人的言语反应 (语言/副语言) 不符合说话人预期的言语标志。

一、语码——推理模式与关联理论

斯珀伯与威尔逊 (1986) 认为, 存在语码和推理两种交际模式。“语码模式以符号为输入信息, 输出信息是与语码符号有关的信息。交际主体依据语言的句法规则和语义规则进行编码和解码, 很少涉及非语言语境因素”;“推理模式是以一系列前提为输入信息, 输出信息是一些在逻辑上与前提有关, 或至少得到前提保证的结论。” (何自然、冉永平, 2009:299-300)

关联理论认为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既是两种交际模式, 同时也对应着言语认知过程中的两个阶段——解码和推理。解码是根据符号提取信息, 信息与符号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语码实现的;推理是利用语言知识、逻辑知识、百科知识, 从前提关系中得出结论的过程。“交际中的语码可为信息理解的第二个阶段——推理——提供各种假设与证据。” (Sperber, D.&Wilson, D., 1987:705) 也就是说, 言语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但言语交际过程中, 推理过程是交际的必要过程, 解码过程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根据关联理论, 交际应该是编码——解码和明示——推理的统一体。一次成功的交际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 即说话人的明示、听话人的解码以及听话人根据认知语境进行的推理,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在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交际结果, 甚至出现交际失败。下面将分析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明示行为与话语理解

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背后存在着两种意图:1.信息意图;2.交际意图。“交际者生成一定的刺激, 目的就是让听话人明白或更加明白一系列的设想”, (Sperber, D.&Wilson, D., 1995:58) 这就是信息意图, 即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还希望使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明白交际者存在该信息的意图”, (同上:61) 这就是交际意图, 即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意图的意图。

例如: (1) 妻子对丈夫说:“家里没有米了。”

妻子把上述情况告诉丈夫, 目的是让对方知道“家里没有米了”这个信息, 这就是妻子的信息意图。此外, 妻子还想让丈夫明白自己存在该信息意图, 从而让丈夫对自己的信息意图作出一定的反应, 比如推导出妻子是想让丈夫去超市买点米回来, 这就是妻子的交际意图。“成功的交际只需要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即可, 但明白信息意图是听话人进行推理的直接依据。” (何自然、冉永平, 2009:303) 也就是说, 当且仅当信息意图对交际双方来说都是互明的, 或实现交际意图时, 说话人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

因此, 明示行为包含编码 (提供信息意图) 。说话人的明示与听话人的解码——推理是相互作用的动态机制, 共同影响着交际的结果。

(一) 明示——解码失败

听话人的解码过程是获取话语的字面意义或自然意义的过程, 即获得说话人信息意图的过程。当说话人没有清楚、明白地进行编码时 (如发音模糊, 使用听话人不掌握的语言等) , 听话人无法从自己的思维信息中搜寻到与该特定声音联系的意义。例如:

(2) Monica:Hello?

Chandler:Hey, It’s me.

Monica:It’s Chandler!Are you OK?

Chandler:Yeah, I’m fine.I’m trppd in an ATM vstbl with Jll Gdcr.

Monica:What?

Chandler:I’m trppd…in an ATM vstbl…with Jll Gdcr!

Monica:I have no idea what you just said (电视剧:Friends) .

Chandler在给Monica打电话时, 故意用模糊的发音方法, 目的在于不想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上例是说话人没有清晰、明白的编码, 使得听话人无法进行解码, 属于语法层面的解码失败, 使听话人不能理解话语的表层结构。

听话人没能理解对方话语表层结构的原因, 除了由于说话人的原因外, 还可能由客观环境、特殊语言现象和听话人因素等造成, 如噪音、同音异义词、注意力等因素。例如:

(3) A、B在路上讨论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A:我现在特爱吃火锅、烧烤之类的。

B:我现在就能吃点湘菜。

A:香菜?你自己回家去买一把儿不就行了?

B:是湖南菜!

由于听话人在当前语境中无法辨别同音异义词“湘菜”和“香菜”, 使得说话人传递信息的交际意图没有一次性实现。

(4) А:ГалинаАркательна, ямогуидти?

Б: (очем-тодумая) Что?

А:Явсесделала, япойдууже, да?

Б:Да, да, конечноконечно.

А:Счастливо, досвидания! (电视剧:«Подкрышамибольшогогорода»)

说话人在发话时, 听话人刚刚从自己的女婿那里得知了一个有关她未婚夫的消息, 使她陷入了沉思, 而没有听到说话人说什么, 导致说话人询问信息的意图没能实现。需要指出的是, 导致此次交际失败的原因除了听话人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说话人话语上之外, 还有说话人没有恰当地选择发话时机 (说话人在对方思考事情时发话) , 而且正是由于说话人的原因才使得听话人注意力没能成功地集中在会话上, 因此说话人应对此次交际失败负首要责任。

说话人没有清晰、明白的编码会造成听话人理解话语的表层结构失败, 那么如果说话人不了解听话人的认知状态, 说了超出听话人知识、语言水平以外的话语, 则会造成听话人无法理解词语的语义内容, 即是听话人对话语的深层结构解码失败。例如:

(5) Верочка:Знаете, ЛюдмилаПрокофьевна, здесьещеважнатакаявещь, каккомбинаторность.Ну, сочетание, такскажем.Свитероккакой-тосверху, вотсейчас, кстати, выбросиливГУМе, батники, блайзерсверху…

Людмила:Блайзер?Аблайзер–эточто?

Верочка:Блайзер–клубныйпиджак (电影:«Служебныйраман») .

说话人在起始话语中使用了由英语音译过来的词语 (блайзер-blouse) , 听话人不具备这个语言知识储备, 无法正确解码, 阻碍了对整个话语意思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 这类交际失败产生的表层原因是由于说话人没有让自己的话语顺应听话人的认知水平或知识储备, 但实际责任归属应分情况而定:1.说话人明知道听话人不具备理解某些话语的能力;2.说话人没有考虑听话人的认知储备;3.说话人按常理假设听话人应该具备理解某些话语的能力, 但实际上听话人并不具备。第一种交际失败应由说话人承担责任。但由于人们的交际目的多半是基于合作基础上的, 这种情况很少发生;第二种情况说话人应付主要责任, 因其有义务明示自己的意图, 顺应听话人认知情况等语境顺应是实现会话意图的必要条件。第三种情况常无法明确判断责任方。因为言语交际是基于交际双方的一系列认知语境假设之上的, 双方不可能完全做到互知。

此外, 我们认为对编码——解码过程应作广义的理解, 即听话人解读的可以是以言语形式出现的语码, 也可以是非言语形式的、具有交际功能的符号, 如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当听话人不理解非言语符号的自然意义时, 也会造成交际失败。如例 (6) :

(6) A在向B做手势——把手放在脖子的位置上移动。

A:What the hell are you trying to indicate now?Suicide?

B:My tie, you fool?Where is my tie? (Славова, 2000)

A所做的动作或手势是B不熟悉的, 使B误解了手势的意义。

非语言符号解读失败的本质原因也需视情况而定。听话人不理解说话人发出的非言语符号的自然意义, 通常是因对方使用了听话人不知道、不明白的非言语表达方式, 在听话人的认知结构中没有储存这种知识。但也存在因听话人缺乏应有的语境假设而导致交际失败的情况。

可见, 听话人的解码过程主要受说话人的明示行为影响和制约, 同时也和听话人认知水平以及客观环境有关。听话人通过解码获取说话人的信息意图, 为最终获取交际意图的推理提供依据和材料。

(二) 明示——推理失败

交际中, 听话人通过解码获取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后, 还要通过推理去确定指称意义、识别以言行事用意, 最终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根据关联理论, 双方认知语境的相互明白决定交际成败。当听话人与说话人缺乏共同语境假设时, 听话人往往会作出不符合说话人认知期待的推理。

1. 明示——推理过程的特征

如果说在明示——解码过程中重在明示的话, 那么在明示——推理过程中则重在推理。何自然和冉永平认为, 当通过解码获取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后, 此外的交际信息的获取 (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 在本质上都以推理为基础 (何自然、冉永平, 2007:300) 。但是Wilson认为, 推理不能绝对保证听话人可以正确理解对方希望传递的信息。因为话语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解码问题, 形式与意义、形式与功能之间往往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理解过程是假设的形成与验证过程, 其中不能保证理解结果完全符合说话人所期待的关联。关联理论认为, 满足关联期待的理解是听话人有理由选择的唯一理解, 然而合理的选择并不等于是永远正确的 (Wilson, 1994;何自然、冉永平, 2007:301) 。

2. 明示——推理失败与认知语境假设

根据关联理论,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所形成的各种假设被称为“认知语境假设”。对个人来说, 认知环境是一系列可以感知或推知的事实, 也是一系列能够表征的假设, 是动态的, 是随着交际的进行不断被选择、调整与顺应的。而且, 在互动的言语交际中存在双向语境的影响:说话人决定语境, 同时语境又制约话语的意义或含意, 也就是对听话人的推理产生影响。在推理过程中, 听话人的主要任务有两个:1.确定指称意义;2.识别以言行事用意。下面将分别分析说话人的明示和听话人的推理与认知语境假设的关系对完成上述任务的影响。

(1) 指称行为失败与语境假设

先看下面两个例子:

(7) A、B看电视剧《决战南京》, 剧中演员潘虹饰演一位国民党官员的太太。

A:潘虹是大陆的吗?

B:国民党的太太。

A:我说演员!

B:哦, 是。

(8) Phoebe:You are just like Jack.

Rachel:…Jack from downstairs?

Phoebe:No, Jack and the Beanstalk (电视剧:Friends) .

谈话时, 交际双方各自都有对所谈事物的一系列假设。在随意性较大的日常谈话中, 常常因说话人没有充分考虑对方的认知假设, 没有明确指称对象, 而使听话人按照自己的假设去理解。例 (7) 中说话人的“潘虹”本意指潘虹这个演员本人, 但出于省力原则, 说话人并没有发出“潘虹这个演员”的指称行为, 而听话人则按照自己的假设, 认为说话人指的是潘虹饰演的人物;例 (8) 中交际双方对“Jack”这个人名都存有自己的假设, 说话人并没有向对方明示自己的所指。

对于说话人没有明确指称的对象, 听话人可能拥有自己的假设, 也可能没有, 此时自然会形成不理解。例如:

(9) 小石头将女兵连里的女厕所重新贴上了男、女标志。

佳佳:哎呀, 错啦!小石头, 可得按全世界厕所的一般规律贴!

石头:佳佳, 啥一般规律?

佳佳: (得意地笑) 每回拉练, 营长咋喊?男左女右方便方便! (话剧:《女兵连来了个男家属》)

(10) (навокзале, однанезнакомаяженщинаабращаетсякдругой, сидящейкнейлицом)

А:Тамтелефонесть?

Б: (недоуменно) Гдетам?

А: (показываетзаспинусобеседнице) Взале (Ермакова, Земская, 1993) .

上两例中, 说话人在发话时假设对方知道自己的所指, 但实际上听话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假设。

可见, 听话人对指称意义的推理和获取主要依赖于说话人的明示, 当说话人没有充分考虑或错误估计对方的语境假设量时, 会造成听话人的误解或不解。

(2) 交际意图识别失败与语境假设

识别交际意图, 即获取说话人以言行事的用意。在这一过程中, 听话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语境假设, 去处理说话人的话语所提供的新信息或新假设, 获取该新信息或新假设所产生的语境效果, 从而推导话语的隐含信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信息, 听话人凭借认知语境中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及语言词语信息等进行语境假设。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不同, 这些信息组成的认知环境也就因人而异, 对话语的语用推理自然会得出不同的隐含结果。

对于交际双方来说, 交际中都存在一定的初始语境, 主要包括前序话语、当前情景和背景知识等。在处理话语的命题内容时, 听话人须对初始语境进行扩展和延伸。初始语境的扩展和延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百科知识、心理状态、认知能力、对事态的了解程度。当听话人没有按照说话人的预期进行扩展和延伸时, 则会导致错误领会交际意图。例如:

(11) Юрий:Слушай, удобнаяситуация:ЛюдмилаПрокофьевнатамодна, отдыхает.

Анатолий:Пустьотдыхает, янебудуеймешать.

Юрий:Толя, чтоты?!

Анатолий:Нет, Юра, янемогу! (电影:Служебныйроман)

Анатолий最近正在让Юрий帮忙跟Людмила说情, 给自己升职, 因此Юрий认为Анатолий应该具有与自己一样的语境假设:趁Людмила一个人在屋里休息时去跟她好好聊聊, 拉近关系, 为升职做铺垫。但实际上由于Анатолий是个非常老实的人, 根本没意识到此时是个机会, 认为领导在休息就不应该去打扰, 因而对当前语境进行了与说话人不同的假设与扩展, 导致误解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再如:

(12) 刘大海:你看, 这双向稳定器上的陀螺仪组呀, 我琢磨了一宿, 也没把它琢磨明白, 你看…… (瞅瞅紧张的赵启) 没事儿, 现在, 你可别把我当连长。

赵启:好, 我把你当营长……

刘大海:你看你看, 你紧张个啥呀?我是要你把我当学生!

赵启:好, 我听你的。 (话剧:《炮震》)

划线语句本意是刘大海想表示自己虚心向战士学习的姿态, 让赵启别有上下级观念的包袱。但赵启作为一名普通士兵, 要给连长讲课这件事使他心里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 使得他无法判断说话人话语的假设, 错误理解了话语含义。

三、结论

交际失败的产生同时受说话人的明示和听话人的解码——推理的影响, 是两个过程互动的结果。当说话人编码不当、受语言本身因素、听话人心理因素以及客观环境等的影响, 会造成听话人无法成功解码, 导致误解或不解说话人话语;当说话人没有准确评价听话人认知语境信息量, 或听话人受百科知识、认知能力、心理状态等因素制约, 会导致听话人无法准确确定对方话语的指称对象或误解或不解话语的会话含意、交际意图。其中, 认知语境假设在话语理解中起重要作用, 交际过程实际上是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趋同过程。

摘要:人类对言语信息处理的认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解码和推理, 对应两种交际模式——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本文依据关联理论, 以汉、俄、英自然对话为语料, 分析明示行为与解码——推理过程的互动关系, 及其对话语理解的影响, 探讨话语接收者认知过程中的交际失败原因, 旨在揭示言语交际失败现象中隐含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交际失败,认知,关联理论,语码模式,推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黄清贵.话语误解与关联理论——交际中“话语误解”现象的实例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福建外语, 2001 (2) .

[3]冉永平, 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Yule, G.Pragma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Grice, 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7]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6.

[8]Sperber, D.&Wilson, D.Precise of 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 Cognition[M].Behaviou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87.

[9]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5.

[10]Ver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 199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失败的价值】相关文章:

有价值的失败05-28

写失败的作文:不怕失败战胜自己04-23

失败的名言05-21

失败的作文06-09

失败的面试06-10

失败之后的思考05-22

经历失败的作文05-27

与失败的名言04-12

失败的英雄作文04-12

不怕失败的名言04-13

上一篇:钢琴学习中的几点问题下一篇:腰椎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