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败的日记

2024-07-01

关于失败的日记(共12篇)

篇1:关于失败的日记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它往往使人获得深切的感受,让人难以忘记。我感受最深的一次经历是一次失败。

还记得那时我8岁的时候,我的舞蹈学校陈建世纪星要参加一场全国拉丁舞比赛。全班人都拉着自己的父母兴高采烈的去报名,只有我,我没有去报名,可是我没有想到,妈妈竟然代替我去报名,我心中不免抱怨道:“妈妈,。你为什么要代替我去报名,我并不想去报名啊!”

下面的几次课,我们一直都在站队和排练。

很快,便到了比赛那天,我们换好服装并且化好妆,坐着大巴车来到比赛现场,比赛现场人好多啊,买东西,上洗手间都要排队。过了几分钟,老师开始报名字“蔡家琪!”“到。”“严诗韵!”“到。”………人数点完之后,老师便带我们进入等候区,当时自己特别想站后面一点,这样,评委就看不见我了,可是当我看到评委是来回走的时候,我的心“咯噔”一下,便跌下了万丈深渊,自己永远也逃不过评委的五指山了。

很快便到了我们第一队上场了,我特别紧张,心里向猫抓似的,生怕自己记不得动作,又或者节奏跳错……第一支舞的动作跳错了,第二支舞的时候节奏又跳错了………总之,错误总是频频冒出来,最后,我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被淘汰了。

再过一个星期,学校颁发名次,我只拿了第三名。我对自己的这个成绩,实在是非常的不满意,可是,妈妈说:“第三名也不错啊,虽然名次小了些,但是这已是你的成绩啊!”虽然妈妈这样认为,可是我还是不满意这样子的成绩。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哎!这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通过这一次比赛,我明白了,面对什么事情,都要自信,要自信的面对所有事,这样子,我们才可以成功。

篇2:关于失败的日记

四年级之前,我的数学常常是满分,自然也是老师喜爱的孩子,得到的荣誉也数不胜数,同学们也总是投来羡慕的目光。

也许自信过头了,进入四年级时,我在上课时经常不听讲,自以为我还是那个成绩好的学生,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成绩迅速下降,有好几次考试我都只考了80多分,一向自尊心强的我受不了这挫折,我哭过,伤心过,但这只能让我成绩接着下滑,我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做得差,曾经有一段时间内,我天天去办公室里改错,最后,改错成了我的恐惧。

那些日子,我生活得很不快乐。有天晚上我带着满肚子抱怨回到家中,对母亲诉说着苦恼,可妈妈对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恍然大悟,明白了母亲的意思,便从此振作起来。我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做,错题认真改,果然,不久,我的成绩就有了明显的上升,老师对我的态度也不像从前,而是对我鼓励:“这几天表现还不错,继续努力。”

转眼就要期末了,我更加努力复习,特别是数学,我很用心,但是成绩并不理想,总是打我的脸。我将自己关在屋里,不停地哭泣,哭得累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又想起母亲说的那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想: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我一定要好好用功,不再自暴自弃,因为只有经历了失败才有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数学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篇3:关于企业并购失败问题的探讨

(一) 从外部宏观环境来看,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并购市场不发达。

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并购市场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 要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由各种功能不同的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市场运转的基本前提。第二, 要有规范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市场规则。只有一个完善而又成熟、具有规范秩序和规则的市场体系的存在, 才能为企业并购活动提供可依赖的手段。但是不难看出, 我国企业并购市场并不发达。最明显的表现是企业并购所依托的资本市场不发达, 对企业的重组推动作用未发挥到实处。从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 借助资本市场来实施并购, 不管是理念上还是从手段上来看, 仍缺乏必要的创新。特别是资本市场融资难的老问题, 对于并购中的中小企业更是一道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虽然近几年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并购的政策, 但远远不够。正因为如此, 很多公司选择非市场化操作。而这些非市场化的操作有些并不受法律的保护, 随意性较强, 极易产生纠纷, 导致并购方损失重大。在这种情况下, 并购的成功率自然也不会高。

2. 并购经纪人 (中介) 市场不发达。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无论是其内容、形式还是过程, 都比一般的市场交易复杂得多。因此并购的开展需要从事信息传递业务的企业并购经纪人 (中介) 加入, 如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的并购经纪人可以为客户在并购市场积极寻找、筛选并购对象;进行项目风险分析及估值;设计并购方案并推进方案的实施。专业的中介机构对于并购的顺利开展会起着重要作用。而在我国, 充当经纪人的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银行、企业并购市场的事务所中介等。实际上, 通过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促成并购, 在当前来说也并不罕见。政府主管部门过多地充当了并购经纪人的角色。政府所处的地位, 决定了它对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片面认识, 而且政府部门经过层层传递后得到的信息往往失真。并购经纪人市场的不发达, 给并购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重重阻碍。

3. 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关于并购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完善起来, 关于企业并购的立法一般都散见在一些单行的《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法规中。目前我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但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证监会颁布了相关的实施细则, 但其法律效力等级又不高。现行的并购立法散乱、系统性差, 缺乏一整套严格、明确、健全、统一的《企业并购法》, 难以规范复杂多变的并购行为。若企业在并购行为中出现纠纷, 很容易会因法律规则的不完善和不清晰, 导致一桩“联姻”的大好事变成一桩大麻烦。

(二)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企业领导的滞后认识及落后观念, 阻碍并购的顺利开展。

部分企业领导缺乏竞争观念, 商品意识不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一种商品也具有市场价格。落后企业被并购改造后可以趋利避害, 摆脱解体困境。但有些企业领导在潜意识里不认为企业是买卖的商品, 惜售心理较强。碍于颜面认为所属企业被并购有失体面, 不愿走并购之路。也有不少领导, 为了不失个人一把手的身份, 在并购过程中不顾企业利益, 妨碍企业正常的并购行为, 制造人为的障碍。

2. 并购事后缺乏整合。

众多的实践证明, 并购成功的关键除了如何购买外, 更重要的还在于企业的购后整合。将被并购企业收至旗下, 仅仅是整个并购工作的开始。美国科尔尼公司选取了1998年和1999年全球范围内115个实施并购的巨型公司为研究对象, 结果发现, 并购失败的公司, 其失败风险53%来自事后的整合阶段。整合管理涉及到相关当事人的动机、思想状态、企业文化、价值观以及合并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动态发展变化。这些因素不易衡量, 隐蔽性较强, 容易被管理者疏忽, 但却影响深远, 直接关系到整合的最终效果和绩效。而从有关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研究来看, 整体而言, 并购当年和第一年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到并购的第二年之后, 业绩却难有更明显的增长, 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3. 并购的根本动因常常偏离。

众所周知, 并购的初衷是制造和创造财富。但有些企业实施并购的动机却五花八门, 以至于迷失了并购的方向。很多并购失败的企业往往偏离了并购创富的原始目标, 急功近利, 盲目扩张。这些企业不再理智地、循序渐进地积累财富, 而是推崇外延战略型的扩张, 极力追求规模效应。更有甚者, 脱离主业实施跨行业并购, 追求多元化经营, 却最终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这类企业主看来, 似乎只有通过快速做大, 企业才能避免竞争, 成为创造巨额财富的巨人公司。很多企业在这种错误目标的指使下, 不顾自身的财务状况, 大肆收购其他濒临破产的企业。其结果往往是非但不能使并购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企业却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包袱。

4. 并购目标的选择和评估失误。

正确选择并购目标是并购成功的前提, 在实施并购前必须对目标对象进行详细的价值评估和尽职调查。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企业的“道德风险”居高不下, 编制两套财务账目的情况不在少数。也有些被并购方为了获得更大利益蓄意隐瞒可能导致收购失败的重大事实, 如诉讼、对外担保等情况。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导致目标企业资产估价失真, 再加上如果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财务尽职调查活动不够重视、投入不足, 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评估, 给并购的成功埋下祸根。

二、防止和避免并购失败的对策

(一) 加大力度, 建立和完善企业并购市场

建立和完善企业并购市场, 需要确立以市场为导向, 引导企业并购, 并为企业并购行为的经常化、规范化创造条件。一方面, 政府应正确定位自身转变职能, 简化对企业并购的审批流程, 取消并购重组的行政干预。激发市场活力, 让市场对并购行为能自主决策。另一方面, 加强资本市场对并购的支持力度。通过金融、证券等融资渠道支持并购重组, 创新各种并购支付工具。譬如推进定向可转债、落实优先股政策的实施等, 切实增强并购方的资金实力。

(二) 培育企业并购经纪人市场, 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企业并购市场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介入, 它们以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术及经验帮助企业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促进产权的合理流通。为此, 应大力发展专业的中介机构, 如投资银行 (或并购基金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增加这些专业服务机构的数量, 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建立定期的交流和培训机制, 逐步加重中介机构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三) 制定统一完善的并购法律体系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市场行为, 必须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下才能正常运转。企业并购涉及的法律法规很多, 且多是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 许多规定甚至相互冲突。因此, 需要调整和完善与并购有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符合国情及市场经济规则, 适用于国内外投资者, 具有统一、透明、可操作性的“企业并购法”和相关的法律及实施细则。

(四) 加强企业并购意识和认识能力

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 企业及企业领导必须明确一点:并购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增长方式, 它已逐渐演变成当前公司发展战略中可以选择的、逐步走向成熟的运营方式。其次, 企业高管应摆正自身心态和位置, 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 提高企业寻求重组机遇的积极性。第三, 并购方要做好目标企业职工的思想工作, 帮助其增强市场经济意识, 消除狭隘的产品经济观念, 克服心理障碍。

(五) 重视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并购实施后的整合工作至关重要。必须切实做好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整合、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财务环境、内控管理制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不少企业后期往往过于偏重物质资产的整合, 但对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核心能力等软资源重视程度不足。

(六) 明确并购的根本动因, 做到科学合理

并购的实质是资本的扩张投资。不管实施并购是为谋求规模效应还是为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等原因, 最终都不能偏离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非理性、非主业、超能力的投资, 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应重视长远发展的战略定位, 科学决策, 并购规模应与企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把目标集中于投资回报, 并建立并购效益评价机制, 加强风险管理。

(七) 做好目标企业的信息调查分析

并购过程中, 目标企业可能存在资产质量差、大量隐性负债等情况。要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经营情况, 运用财务指标进行科学分析, 合理评估。此外, 还要做好企业外部关系分析。如向并购重组企业的律师、会计师、财务顾问等外部顾问机构了解企业情况;向银行了解企业的信用评价情况, 如信贷额度、证券信用等级评价;委托双方都认同的评估机构对并购资产进行合理估价, 作为双方谈判并购价格的基础等。

参考文献

[1] .程兆谦, 徐金发.购并中价值创造的三个基本问题[J].经济管理, 2001, (18) .

篇4:关于失败的日记

此次“剿匪”,关于党政军所得之缺点如左(下):

一、党务:

(一)过去党务工作未能深入民众心坎中,一般信仰不坚定。

(二)党义宣传未得事实佐证,不足昭信。

(三)党义指导与宣传,均缺一贯的精神(如标语、口号等),易启民众轻视。

(四)嗣后应切实拟定详确方案指导群众。

二、政治:

(一)“匪”乱之区初经收复(如宁都、广昌),政治急难上轨。

(二)过去政治似无甚取信于民众。

(三)此次组织之党政委员会未能亲临战地工作。

(四)现在行政长官确有不满人意处(如方本仁等)。

三、军事:

(一)指挥单位过多,系统紊乱,责任不专,且受者无所适从。

(二)“剿匪”部队军纪不良,人民视兵如虎。

(三)各部转战日久,颇见懈怠。

(四)“匪区”人民受“匪”麻醉,甘为“匪”利用,凡我军雇用向导、派遣侦探,均极困难。

(五)官兵伕减员,无法补充。

(六)兵站机关对于作战部队,仍无若何关系,关于给养,重要军需品不能源源接济,部队就地征发,每因此破坏军纪,且消耗兵力(办理兵站人员嗜好多端,固不必论,且有希望战事延长,并希望失败者)。

(七)卫生设备欠完整,伤病官兵处置困难(住院官兵每因院内乱杂,有伤病未愈要求归队者)。

(八)赏罚严明殊感必要。

以上所列举的弊端共16条(包括党务4条,政治4条,军事8条),虽战事仍在进行中,这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总结,日记内容却似乎为第三次“围剿”的结局提供了注脚。日记的作者是陈诚,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奉命率部参加第三次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担任左翼军第2路进击军指挥官,参与了战争的全过程。

陈诚,国民党与民国史上的重要人物。1924年6月黄埔军校建立时,陈诚担任军校的教育副官,与蒋介石有了正式联系。在此后长达41年的军旅与政治生涯中,陈诚对蒋竭尽心力,也获得蒋的信任与不次拔擢,成为蒋的嫡系王牌。陈的军事班底以第十一师、第十八军为主体,因十一与十八竖写与“土木”二字相似,故在国民党内被称为“土木系”。

1931年6月,蒋介石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发动的两次“围剿”失败后,决定策动规模更大的第三次“围剿”。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此役蒋更加重视,亲任“围剿军”总司令,坐阵南昌指挥,调集30万大军参与军事行动,且动用了大量的嫡系部队,由何应钦任前敌总司令。蒋制定了“长驱直入”的方针,志在必得,企图一举彻底消灭红军主力,占领苏区。作为蒋介石手中的一支王牌,34岁的陈诚奉命率第十八军进入江西,首次参加了对中共的作战。陈诚有写日记的习惯,保存下来的日记由其亲属交给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保存。台北“国史馆”于2015年7月出版《陈诚先生日记》,内容包括了陈所遗存21年的日记。

《陈诚先生日记》始于1931年,对其参与“围剿”中央苏区的经过记述甚详。学界对于国共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的研究成果丰硕。陈诚作为参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其经历、见闻与反省,角度独特,为研究提供了重要而又与众不同的史料。本文拟通过陈诚日记的内容,探讨国民党此次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何以遭到挫败。当事者即时观察与片段的思考,或比不上后人绞尽脑汁的分析有条理,但却可能更有说服力。

【国民党军的痼疾】

陈诚对自己的十八军相当自信,日记中不时流露出莫名的优越感。然而,就是这支让陈诚得意的部队,在作战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让他忧虑。在十八军未进入江西前,陈诚就接到驻地当局对其下属“勒借军饷、干涉行政、朋分罚款、强索招待、避驻‘匪区’、军纪废弛、贩卖烟土”等恶行的举报。随着战事的深入,艰苦的自然环境、被红军打击等各种困难,十八军的军纪开始败坏,扰民、克扣伕款、长官欺压士兵、冒销公款等事屡禁不止;更严重的是有官兵逃逸避战、装病落伍。陈诚为整肃军纪、提振士气,不断地通过校阅部队、训话、撤换军官等方式训诫官兵。他还专门制定禁令、赏条各6条,通过严罚重赏来整顿军纪,如“强取民物、擅杀民畜者,枪决。欺诈民众、强赊民货者,枪决。赌博游荡、贻误机要者,枪决”以及“工作重要、不避艰辛者,重赏。举发本军官兵扰民有据者,酌赏。拿捕本军官兵违犯禁令者,酌赏”等。

这些规定,确实奖惩分明,但究竟能否落实,陈诚也无把握:“各级均唯利以图,绝非短时间所能转此恶习也。”

对十八军尚且不满意,陈诚日记中对国民党军其他部队的弊端指责更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军纪败坏、军民关系恶劣。陈诚沿途所见,国民党军所到之处,百姓逃离,避之唯恐不及,“闻因过去军队纪律太坏,不能得人民信仰故也”。国民党军队的声誉甚至不如“土匪”,“据说‘土匪’来,仅土豪劣绅倒霉;军队到,连穷苦老百姓均遭殃。证此过去所谓‘军不如匪’之口号,信然”。陈诚观察到,当地民众甘愿为红军服务,而国民党军雇佣其作带路向导,或派遣侦探,“均极困难”。对于所到之地组织的欢迎会,陈诚也有警觉,认为是当地强拉民众的虚应故事,而非群众真心诚意的表达,“我以为所谓欢迎者,或即讨厌并畏怕军人之表现”。

他甚至觉得“现在各部恐比民十五年时代军阀之军队尚不如也。本军固比各部为好,但连年痛苦情形,实不可言状也”。针对苏区民众“多数离乡,不能为我所用”的情况,陈诚建议蒋介石仿效曾国藩镇压捻军的经验,恩威并施,强迫离乡农民归家。对不回家的,采取烧、杀,威胁其家人等强硬办法,但对归乡农民,要“一切待遇应极力优裕”,穷人已分得地主的土地,“仍归其所有,并免除一切苛捐杂税”。

nlc202309040709

二、拉夫。陈诚在6月27日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军队拉夫的问题。拉夫是旧军队的顽症,国民党军曾以“不拉夫,不勒饷”为标榜,甚至有过“拉夫者枪毙”的严令,然而久禁不绝,在“剿共”战争中有所蔓延。陈诚认为,“招募伕役,军队委托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转托当地豪绅,层层相委,弊端百出”,官厅借此搜刮地方,豪绅借此从中渔利,结果“人民以财力来帮助军队,伕役实际得不到利益,大半被县知事、公安局、土劣侵吞”。由于各级以盘剥为目的,结果招募的夫役非贫即弱,贫民蒙其害,贪污土劣得到利益,成为扰民害民之举。“使军队蒙此羞耻之声名,与酿成民众生出厌恶之心理”。

三、派系矛盾。国民党军内部派系林立,各有算盘,互相掣肘。通常见到的都是对蒋介石如何袒护嫡系,压制甚至排挤杂牌军的责难。陈诚的部队身为嫡系,应该是集各种宠爱于一身,但在其日记中,笔者看到了来自嫡系的抱怨。有趣的是,陈自称为“中央基本部队”,时时以“我军为中央基本部队,于革命过程中有悠久历史”来训勉下属。但陈认为,蒋介石有时安抚笼络杂牌军的行为,实为“不公”:“现在中央对于各军颇有苦心,如对于待遇方面彼厚此薄之分。我以为无论何事,只须大公无私可也,何必一定对杂军反厚,而使基本部分有断炊之感?总之,自己固不必厚,又何必薄?”

在作战中,陈诚常对“友军”作战不力,拖累自己深感失望。陈日记中数度提到陈铭枢及十九路军,充满轻蔑之意。当十八军较多官兵贪生怕死、逃脱离队之时(陈称,武汉分校第七期毕业生逃脱者有20余人),陈诚又把矛头直指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钱大钧,称“连日逃亡官长颇多,且均系学生,因平日养精处优,不能耐苦所致。钱大钧实本师之罪人,本师一切恶因均由他所造成”。

鉴于各部互不相助、各行其是的状况,陈诚建议蒋介石务必要督促各部队全力执行命令,互相协同。但情况并无改善,陈诚将其部战绩不佳归咎于“友军”的拖累:

此次“剿匪”,原须根本歼灭之,但因友军不力,每因援救友军,至总帅计划朝令夕改,无所适从,甚至因此而徒劳兵力,殊为可虑。

陈诚对国军的弊端深恶痛绝,他甚至部分地认可中共宣传材料上对国民党军队官长贪渎、财政黑暗、主官骄纵游冶、嗜好多端等弊端的归纳与揭露。

【失策的“围剿”战术】

陈诚身经百战,却是首次参与“剿共”战争,工农红军避实就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术,让他吃尽苦头。国民党以30万的精兵“围剿”只有3万多的红军,以绝对优势兵力面对红军灵活多变的游击战,却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最后不得不以损兵折将收场。除了前面所说其军纪败坏,部队间派系林立互不配合等痼疾外,具体战术失策,也是重要的原因。据陈诚日记中所反映,国民党军在具体战术上的失策大致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是蒋介石指挥失当。蒋对第三次“围剿”的决心很大,陈诚是对蒋十分忠诚的亲信,“围剿”期间多次建言献策,但在私人日记中,陈诚对蒋的指挥与用人有不少的批评。在指挥方面,陈诚所不满的是蒋朝令夕改,令下属无所适从。7月下旬,陈率部到达古龙岗,正拟在银坑一带与红军主力决战,蒋介石、何应钦命令其率部向吉安附近集中,待陈部奉命北上到达指定地点附近时,忽接蒋介石命令,要其率部折回。陈诚顿时觉得“进既不能,退又不可”,在日记中大发感慨:“总帅部命令朝三暮四,使人无所适从,故各部时有迟疑不前,实高级者养成之。而各部对于高级者不能信仰,亦高级者使然,此不能不注意也……指挥系统不清,各级负责不专,时有一国三公、无所适从之弊。”

用人方面,陈所抱怨最多的是蒋不是知人善任,而是因人设事,以官位诱人。陈诚在日记中对蒋介石的批评,并不止于军事,他甚至记道:“现在政治腐败,蒋先生实应负责。”

作战方针失误。蒋介石“剿共”心切,制定了“长驱直入”的方针,调集大军,企图于短期内一举消灭红军主力,占领苏区。但江西山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加之不少国民党军队系外省调赣,不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中共采取的是机动灵活的战术,避实就虚,四处游击,使得国民党军疲于奔命,多次扑空。

陈诚一进战区,就发现山路难行,部队进军困难。因而他质疑蒋的作战方针,指出“大军团集结使用,不适于南方之地形。近日来,行军则拥挤不堪,无法前进;驻军则村落稀少,给养困难;作战则限于地形,无法展开”。向蒋建言要针对山地作战特点,改大兵团作战为精兵突击,则“胜算较多”:“兵实贵精而不在多。古人论山地战,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诚不我欺也。”

其次是后勤保障极为不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兵团作战的后勤保障本来就是基础,国民党军在山区长途跋涉作战,又缺乏民众支持,充分的后勤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由于缺乏基本的保障,陈诚所部有时连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都缺乏,人困马乏。陈的日记中对此抱怨甚多,如:

(8月1日)本军自临川出发,迄今未有一次补给,伙食、药品、汽油均早已用罄,连日各部自采新谷,连米和糠充饥,且有每日仅得一餐者。

(8月11日)沿途士兵极感疲乏,且有几部因给养无著,已断炊两餐,如此用兵,前途殊为顾虑……计自出发二月余,军行三千里,后方无法转送,一切无从补充,东剿西堵,士兵因病落伍者,计四分之一。

由于后勤保障不力,部队基本的食宿都有问题,士兵缺饷少粮,有病得不到及时救治,非战斗性减员增加,有官兵更加厌战,借机脱队逃离。陈诚鉴于所部逃避官兵增多,在8月15日特别下令禁止,对于在逃官兵严加惩处:“凡截获向后逃避官兵,不问隶何部队,一律就地枪决。”要求各部门一体严拿在逃官兵,“务归法办”。同时要求各级官长要关心士兵疾苦,“亟应勤加查察,无使伤病官兵奄卧中途,无人过问”。

【陈诚何以严苛地批评国民党】

仅就陈诚参与第三次“剿共”期间日记所反映出国民党军在战略战术、指挥系统、后勤保障诸方面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其被红军挫败并不奇怪。

nlc202309040709

当然,第三次“剿共”匆匆收场,与国内情势的风云突变有直接关系。1931年初,蒋介石因“约法之争”扣押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国民党内各种反蒋势力重新集结,两广实力派陈济棠、李宗仁等联合汪精卫等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另立国民政府,陈兵湖南进行威胁。广东本为“剿共”一翼,其调转枪头,不仅扰乱了蒋的算盘,也威胁到其统治,迫使蒋不得不分兵“讨逆”。8月中旬,陈诚听到陈济棠等人的军事行动,就不无担心地记道:“粤方对闽、赣取守,对湘取攻,刻已动员。果确,恐剿之功亏一篑也。”“广、桂已决定犯湘,分四路进攻衡、宝,预料湘何(何键——引者注)绝非彼等对手,恐须抽调在赣‘剿匪’部队。如此,则‘匪’又得残延岁月矣”。已预感到“剿共”战争将告一段落。

如果只看文字,很难想象前述深刻批评国民党军弊端的人,竟然是蒋介石嫡系陈诚在战争过程中所写。其实,正如本文开始所引用的日记段落,陈在第三次“剿共”战争期间对国民党的反思并不仅限于军事,而是涉及国民党的党政军及政治制度诸方面。为昭示陈当时思想之激进,用词之尖锐,在此再引一段。

战争结束未久的11月30日,陈与同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贺衷寒有次谈话,他在日记中写下两人的共识:

感受中央一切设施行动均无对象,无一非妥协敷衍、因循苟且以了之。对于主义仅能口头接受,而一切的行为均背道而趋,如民族主义,而卧薪尝胆之精神,早已不闻。次民权主义,则政府诸公之秀妻美妾,人权尚且谈不上,何况民权?再次民生主义,而政府诸人做地皮生意及贩公债图利,无一非反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者。

言财政,只知挥霍掠取,而不开源节流。如海关则操诸买办阶级之手,次如盐税,则由几千年遗传下来之万恶盐商操纵,他如特税、印花等,则全在贪官污吏包办。

而武人之毁法固可恶,文人之玩法尤为痛心。在个人固可含默,在革命责任实非进一步、非流血不可。但过去所流的系人民的血,此后应流一切反动分子及所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血,不然大势已去,必同归于尽。从前北政府未尝无血性男儿也,此不能不谋挽救之方也。

陈、贺谈话不仅依具体事实说明国民党口头上奉行三民主义,而“一切的行为均背道而趋”,贪官污吏横行,武人毁法,文人玩法,而且表示要尽“革命责任”,让一切反动分子、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流血”。这与共产党当时对国民党的态度与宣传,何其相似。

问题是,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介石亲信的陈诚,为何会有如此的思想与省察问题的角度?在此,提出两点拙见供参考。

首先,陈诚是基于对国家前途与国民党前途考虑的“忧患意识”,希望国民党能改弦易辙,纠正错误,振奋精神,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此点不展开讨论。

其次,陈诚仍有着朴素的“民本思想”。他青少年时期即有报国救民的志向,1919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1920年即加入了国民党,1922年从军校毕业后分配至故乡浙江任职。1923年他追随邓演达离乡南下广东,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政权。黄埔军校建立后,陈诚经邓演达引荐,担任教育副官,后改任军校炮兵科教官,与蒋介石有了正式联系。1927年国共分裂后,陈诚随蒋“反共”,继续参与对北洋军阀与国民党内的军事斗争。但在思想上,陈反而是受著名国民党“左派”邓演达的影响很深。邓在国共分裂之后,公开讨伐蒋介石,走上了反蒋之路,1930年从苏联回国建立了“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的前身)。1931年8月邓被蒋逮捕,11月遇害。邓被捕后,陈诚一度参与营救工作。

“围剿”开始前,陈诚在给蒋介石电报中曾借用蔡锷的话表达心志:“吾侪自膺军职,非大发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为归属,不足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须以耿耿精忠之寸衷,献之骨岳血渊之间,毫不返顾,始能有济。”陈诚对民众的苦难处境有着朴素的同情心,他认为农民需要休养生息,而战争对农村与农民造成巨大的祸害。他甚至对“剿匪”战争本身对农民的伤害也有反思:“小民蒙其害,贪污土劣受到利益,在军事吃紧中招募伕役以帮助军队,而竟有忍心人藉此做卖买,此其可谓浩叹也!夫‘剿匪’原为安民,而今竟扰之、害之,是悖用兵之本旨矣。”他提出,中国实不堪再战而加人民痛苦。陈诚将拾到的苏区《识字课本》内容抄录于日记本上:

工人苦!工人苦!

什么也没有,只有两只手,终日不停留,难养人数口。

上难养双亲,下难养儿女,有时失了业,卖力无受主。

他对此内容表示高度认可:“以上虽然简单的几句话,实在是中国工人的写真。”

陈诚不止一次地强调,“剿共”不能专恃军队进剿,“须实行吏治,从事建设,使人民有生路,方能取信于人民,转换人民之心理而为助我”。表明他同情民众,旨在与共产党争夺民众,希望国民党扩大社会基础,成为获得人民支持的政党。

历史人物是复杂的。陈诚当时的这些态度与思考,很值得研究。

篇5:失败不是最后的结果成长日记

有些梦想虽然遥不可及,但并非不可能实现。

——题记

生命的车轮向前滚动着,路上布满了荆棘。或许,就在你疏忽的那一瞬间,车轮便滚像了失败的深渊……

月考考完了,分数也陆陆续续的知道了。这几天一直处于浑浑噩噩中。物理试卷发下来的时候,那少的可怜的分数就像一道闪电,把我的天空分成了两半,一下子从热望的高峰掉入了绝望的冰水中。冰点不断上升,淹没了我的`所有……

我静静的坐着,心里隐隐做痛。班主任同情的给我一个安慰的眼神,我故作镇定,但是我的心却像被穿了一个洞一样。这个洞里刮着风,阵阵刺痛了我的心。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浑浑噩噩的度过。

死党小六似乎发现了什么,邀我放学后跟她一起走。我随口答应了。

很快,一天过去了。我和小六漫步在小道上,出神的向远处望去。

夕阳西斜,余辉倾斜在大地上,大红大紫大金大蓝,色彩浓重无羁奇异,美得惊心动魄,我很喜欢夕阳呢。

“心情好点了吗?”小六似乎话中有话,她那清澈的眸子里闪动着像是在鼓励我的信心。“失败不是最后的结果不是吗?以前那个自信的你哪里去了?你不会想做现在的你吧?”

一连多个问号给我当头一棒,我低下了头心中充满了对那段时光的留恋。其实我也讨厌现在的自己,一个完全提不起精神的自己,一个完全提不起信心和勇气的自己,我到底怎么了,不应该是这个样子随波逐流等待时间过去的!

“谢谢你啊,小六...”我轻声道。是你让我明白了,失败不是最后的结果。我不会向失败屈服的,永远不会!!!

篇6:九年级日记:失败的另一种诠释

感谢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凡是无法逃避的事情,如果光害怕.着急,那只能算是幼稚.软弱。失败了,卧薪尝胆再来!是能根据一次失败就去否定一个人呢?我已有所醒悟:不为那一张纸的荣誉,不为光宗耀祖,只为了证明我是一匹好马。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啊,鹰有时的确比鸡飞得还低,可鸡呢,却从来不以一飞冲天而闻名。

篇7:失败并不可怕日记

失败其实是很重要的。爱迪生未发明电灯泡,光是选用灯丝的材料就历经了千余次的失败,而每一次的实验都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终于有朝一日选出了合适的材料。爱迪生用失败的实验换来了最后的成功,如果他害怕了,他最后能成功吗?

谈到失败,大家一定不会忘记林肯,这位鞋匠的儿子。如果,他第一次经商失败便放弃了,那么会有他以后经商成功吗?如果他第一次参议失败便放弃了以后的政治生涯,他还会成为以后的美国总统?是失败磨练了意志,在破产、丧妻、落选的失败中,他仍保持了他的意志,是他有了坚定的信念,他才得以成功。

在放眼中国历史,我的目光又投向了项羽。项羽,这位“楚汉霸王”,在与刘邦的“楚汉之争”中,曾经不可一世的他,失败了,败得彻彻底底,落了个“自刎乌江”的结果。可有谁说他是失败者呢?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留有项羽的一席之地,让人们所铭记。他的名号响彻在历史的长廊中。人们对他的认识,并不比刘邦少。失败,也有时让人铭记。

篇8:关于失败的日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机电设备市场内部运营也变得愈来愈有序, 各个商家为了利润竞争也较为激烈。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需要获得高中标几率。但是, 事情往往出人意料, 有些企业自身实力雄厚, 按理应该具备竞争的优势, 却和机会擦肩而过, 导致废标、飞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量:第一, 投标书在设计和书写过程中没有考虑全面, 疏忽大意而造成不够严谨的印象;第二, 招标时会相应给出所需条件, 但该企业却不具备其中要求。

1机电设备投标失败的原因

1.1标书编写

1.1.1投标书中没有按照要求填写保证金有效日期。举个例子, 如果招标文件中对于保证金有效期的要求是90天, 而企业在这方面由于疏忽而填写成60天的话, 评标委员会就会判定该企业对于招标内容中保证金有效期一项没有做出很好的回应, 因此将该企业的投标书视为废标。

1.1.2没有按照文件来规范支付方式:如一家自身实力在国内属于一流的企业, 在招标时, 由于没有按照文件中关于支付方式的要求来操作, 而导致全盘皆输。该招标文件中规定需使用人民币作为贷款支付, 而由于招标的产品中有一半是进口货物, 企业在看到这一点时, 受以往经验影响, 直接作出进口货物用美元支付贷款的决定, 而没有仔细阅读招标文件中关于这方面有无其他特别要求, 所以, 评标委员会判定企业此举是意图逃避承担汇率的风险, 对于招标要求没有重视, 而将其淘汰。

1.1.3企业的自身资质有效性达不到招标要求:例如, 一家在同产品市场中拥有不小市场份额的企业, 在某次机电设备招标中, 由于提交的企业资质和营业执照都是两年前的, 没有表明具备年检的证据, 所以评标委员会判定其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1.2企业资质及实力

1.2.1所提供的展示企业产品质量保证的资料没有达到招标要求:一家在业内拥有良好口碑的企业, 在某次关于机电设备的招标中, 虽然提供了证明本企业产品质量的各种证明材料, 包括行业认证证书、质量检测报告, 还包括进口设备的质量认证证书, 但由于没有提供招标文件中要求的ISO9000质量认证、安全健康认证以及3c认证, 在填写表格时还没有按照相关格式书写管理机构、资信、财务和资产负债率等内容, 所以, 评标委员会将其淘汰。

1.2.2实力有限。在一次图书馆招标低压三箱设备时, 有一家没有获得进口代理商资格的企业说服招标单位对进口开关的型号不予限制, 即使这样, 这家企业也没有中标, 因为其自身的技术实力与同时应标的其他单位相比差距很大, 综合排名靠后, 因此被淘汰。

1.3存在投标违规

对机电设备的投标过程, 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指引和保障, 而且企业本身对于采购也有自己的标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执行人员缺乏法律意识, 受利益的驱使, 在机电设备的投标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等现象。在招标时出现串标、围标, 甚至事先已经和招标企业达成一致, 而只是通过投标这一形式, 最终能够力压对手获得资格。这些违反法律的行为造成了许多企业的落败。

1.4评标自身问题

现阶段,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时一般采纳综合评审法, 即通过权衡前来投标的公司报出的标价与所提供的技术来进行评比招标。这两者中, 投标单位报出的标价占总评分的70%到80%, 这一部分在评审时主要是根据招标公司提供的招标文件来进行评分, 因此其相对来说比较客观。而技术得分则比较主观, 这一部分评分主要是依靠招标公司专家对投标单位基似乎进行主观评分, 其公平性与精确度相对来说不好控制。同时, 在有些技术评分时, 工作人员很难在短暂的时间内科学而又公正的做出相关决定, 因此其准确性就更难把握了。

2机电设备投标失败的对策

2.1加强与业主交流

在投标过程中有一项答疑活动, 在答疑期间, 各个企业可以针对招标文件中的某些问题要求招标单位做出合理而清晰的解释。比如, 一家招标单位在关于高低压变配电设备的招标文件里规定:封闭式母线桥4000A。但是实际上, 该设备只需1000A母线桥即可。但是就这一条, 许多中小企业就被排除在外了, 所以在答疑环节, 有些中小企业建议招标单位降低要求, 招标单位经过核实需求, 之后采纳了这一建议, 并通过书面形式将这一建议做出修整。这样节省了成本, 又将投标企业范围扩大, 在给各个投标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 也为自己挑选最佳的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2.2投标报价策略

在投标报价方面, 投标企业要对价格构成做出分析, 制定合理战略。如果招标所需是成套的设备, 则可以采取不平衡的报价策略。也就是对手企业的有些设备比自家的好, 报价时就要低一些, 自家的设备比其他企业好, 那么就可以提高报价, 这样下来, 总报价没提高, 而且还加强了竞争实力。成本价核算准确之后, 利润的多少就根据项目的缓急程度来决定了, 若项目需要加急, 且企业在业内口碑卓著, 可以提高利润率;若企业没有上述条件, 就应该降低利润率, 以增加竞争优势。

例如在某些招标文件中有规定, 原设计方案是允许修改的, 并提出相应的投标者方案。此时, 投标者应该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组织专业的设计人员以及部分施工工程师, 在深入研究原投标文件的基础上, 提出更为诱人且合理的方案, 并且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方案的中标率。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原招标方案一定也要报价。对于建议方案, 不能也没必要写的太具体, 要对关键技术做出保留预案, 避免技术被泄露给其他投标者。但是, 必须要保证建议方案的可行性。

目前机电设备市场处于合理竞争时期, 各个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因此, 做出一个最佳的投标报价对于企业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2.3加强投标管理

投标的进行涉及到许多专业性的知识与策略, 因此, 企业应组织专门的部门和成员来完成投标工作。一个高质量的投标智囊团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投标之前对项目、价格以及有效战略做出合理的决策, 这一决策的有效性, 对于中标的可能程度、中标后获得利益的多少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全体员工的福祉都是紧密相关的。因此, 企业应该在自身情况的基础上, 做出合理的选择, 如果同时有许多招标项目, 无法做到同时进行, 那么就要选择那些安全性较高、资金供给充足的项目。若与自己竞争的企业还有不少, 那么就需提前了解对手的实力, 从不同角度入手, 尽量做到全面, 包括:技术、报价与信誉等, 做到知己知彼, 这样就能推测自身中标的概率, 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其中, 技术是硬性条件, 企业应在技术问题上下功夫, 组织高质量的技术人员对提高设备质量做出保证, 来提高中标可能。

3小结

综上所述, 企业在招标中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 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采取最佳的投标战略, 并严格按照规范来填写投标文件, 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企业的中标率。

摘要:在机电设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期, 企业为中标做出了种种的调整与应对, 但是仍有一些在业内成绩斐然的企业与机会失之交臂, 究其原因, 主要有投标书编写失误、企业自身实力不够以及存在违规操作现象等原因。本文通过对失标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应对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机电设备,投标失败,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宇.浅析机电设备投标失败的原因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3) .

[2]宋慧刚.设备招标采购的评价方法应用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2 (3) .

篇9:月考基本都失败了日记

今天,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只见语文老师抱着一大叠月考试卷走进教室,我顿时脸色苍白。

“xxx,23;xxx47;xxx64;xxx63;xxx。……”同学们都坐立不安,有的在求老天爷:“啊!老天爷保佑我考90分以上!老天爷……”有的在默念;“爷爷啊!祖国啊,先辈啊,保佑我考90分以上!啊……”有的侧面对学霸,双手合拢,对学霸念;“学霸,保佑我考90分以上,保佑我……”我想:哎,这么多人都在拜佛,那我也拜;“呃……老天爷,保佑我考……”“刘相乐83!”我差点晕了,83分,哦,我的天,我的妈呀!

篇10:这场戏我以失败登场随感日记

这场戏,我以失败,退场,甚至是,不战而败,败的那样的彻底。

感觉,不会哭了呢,哭不出来了呢,心痛的要死呢,可是却没有一滴眼泪,眼泪于我已经这么奢侈了么?,奢侈到想要哭泣却没有泪水。

一瞬间,感觉我的世界崩塌了,我辛苦搭建,费心妆点的世界,轰然倒塌,带着我的那一点点的希望,变成废墟,我弄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那不是你想要的。

我的.世界,只与你有关,你的世界,却不是非我不可。

我该怎么办呢,你告诉我,我只是想要你幸福,而已,只是,想要你开心,而已,可是,你不懂,你只当我是在玩,你只当我是在开玩笑,你笑着风轻云淡的一句开什么玩笑就打倒了我。

如果我没有心,多好。

篇11:关于失败的日记

晚上自习老师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

铃铃铃……刺耳的放学铃声响过,教室里一片骚动,随后又渐渐地安静下来。环顾左右,只剩自己木纳地坐在座位上。

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校园,眼前的一切都像是笼罩在凝重的空气中,愰然周围的一切都在嘲笑自己,讽刺自己。天空一下子变得暗了,像是准备给我泼一盆冷水。低下头,默默地向家的方向走着。

脚下路变得漫长起来,不知有多少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在闪烁着,它们是依旧那么耀眼。街灯把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仿佛比自己都强大,自己却是那么得渺小,微不足道,又那样的无助。眼前模糊了,泪水从脸上滑过,留下了一道道湿痕。终于到家了,心里想着父母的责备与质问,犹豫地推开家门。

“宝贝,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饿了吧?快洗洗手吃饭了。”

妈妈不停得关切地叨叨着,爸爸把热了又热的晚饭端上饭桌。“快吃吧,一定饿了吧!”,我低着头,泪珠像一个个不听话的小孩,从眼眶中不停地跑出来,好在头发把眼睛挡住了。

我不停地往嘴里扒拉着饭,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也许是爸爸先有了察觉,“怎么了,是不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没事,自己努力了就好!”

“对,尽力就好,只要自己努力以后会好的,先吃饭。” 妈妈温和地说了一句。我索性几口吃完饭,放下碗,转身进了卧室。

房间里,我嚎啕大哭,也许哭一场心里会好受吧。

不一会儿,我陷入了沉思。一切都有了思绪,“不要流泪,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但只是过后想法不同。面对失败,要选择了振作,继续努力”!

想清楚了也想通了。走出房间,是温暖的灯光,是两张微笑的脸。让自己倍感幸福,一下子拥入了父母的怀抱。

霎那,信心十足,“面对失败,我会重新站起来,继续走下去,继续努力”。

篇12:关于失败的日记

1 背景概述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山区,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 在农配网线路中以架空线为主, 电缆线路占比不到5%;而作为山区县, 地形较为多样山高树高林密, 气象灾害发生比较频繁, 夏季的局部雷雨大风以及暴雨等气象灾害常给电力线路带来比较大的危害。近年来, 农村地区大力发展速生林种植, 生长速度快且树木生长高度往往比架空线对地垂直距离高, 给配网线路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其中对10k V配电网系统单相接地危害更为突出。2年来, 龙川地区10k V配网线路发生单接地故障分别是137、96条次, 占的配电网故障中占比21%、19%。自2008年以来, 我局在变电站10k V系统中逐步安装了小电流选线装置, 但随着系统规模和容量的扩大, 在10k V系统中已全部采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运行, 且以运行于过补偿方式为主。但从配电网系统运行情况来看, 小电流选线装置选线准确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为了防止因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而导致故障扩大, 同时单相接地故障也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所以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必须尽快确定故障线路并予以切除, 这就提出了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

2 小电流选线装置选线失败原因的探究

2.1 电力电缆应用较少, 系统电容电流数值小

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是全系统的电容电流减去自身的电容电流, 而非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仅仅是该线路的电容电流, 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是从线路流向母线, 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是从母线流向线路, 两者方向相反, 或者说两者反相。

小电流系统中,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来源主要是系统对地电容电流, 而系统电容电流的大小与出线线路长度、线路架设特点和线路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带架空地线的架空线相对于不带架空地线的电容电流要高, 电缆出线相对于架空线产生的电容电流要高。但由于架设成本因素, 就10k V而馈线而言, 基本不带架空地线, 对于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山区县来说, 电缆敷设更少, 一回10k V馈线, 电缆长度占比不足2%, 故系统电流电容数值会更小。

下面以我局一座35k V变电站为例计算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产生的电容电流数值, 该站共有10k V出线5回, 架空线总长176.8km, 电缆最长的出线86km, 电缆长度0.3km, 最短的出线2.5km, 电缆长度0.3km, 同杆架设部分不足2km (此处勿略不计) , 该站10k V系统电容电流6.27A。假设该站最长的出线发生接地故障时, 在全系统的电容电流减去自身的电容电流后, 则故障线路流向母线的电容电流一次值仅3.65A, 此数值非常小, 所以很难利用零序电流大小的不同来找出故障线路, 是导致小电流选线装置选线失败的原因之一。

2.2 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补偿后, 使零序电流数值进一步减小

小电流系统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 如果加装了自动调谐器后, 电容电流数值较注, 当接地点电弧电阻不稳定时, 零序电流 (或谐波电流) 数值就更小, 可能被干扰淹没, 其相位不一定正确, 从而造成误判。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 多采用经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补偿, 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 由于极大部分的接地点电弧电阻存在不稳定因素, 其次是消弧装置过补偿度不大, 零序电流或谐波电流数值会很小, 接地基波电容电流与无消弧线圈补偿时相反或相同, 对于有消弧线圈的小电流系统采用5次谐波电流或零序电流有功功率方向检测, 而5次谐波电流比零序电流又要小20~50倍。在这种情况下, 用零序功率方向或5次谐波电流来判断故障线路, 很难找出故障线路。

2.3 零序电流互感器误差过大, 导致选线失败

龙川地区10k V馈线安装的大多是外接穿芯式零序电流互感, 变比值为100/5和100/1两种, 精确度按保护级选择。选用保护级零序互感器所测得的零序电流远小于额定电流值时, 综合误差较大, 在电容电流数值较小的情况下, 接地检测装置、微机保护在有外部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接地检测的精确度, 对于利用零序电流中5次谐波电流大小、零序电流大小与方向和零序有功、无功功率原理的选线装置来说难以满足要求。

2.4 不稳定弧光接地, 影响选线成功

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受随机因素的变化影响, 特别是在大风天气情况下, 树木在带电线路附近的摆动, 常常是伴随间歇性的不稳定弧光接地。在这种情况下, 电容电流的波形也会不稳定, 对应谐波电流的大小也随时变化, 影响选线成功。其次电容电流与变电站出线的数量和长度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系统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 其对应的电容电流和谐波电流也相应发生变化, 造成选线成功率下降。此外, 负荷电流的大小和母线电压水平、故障点的接地电阻的不确定等等,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电容电流和零序谐波电流的不稳定, 影响到选线检测装置是否选线成功。

3 提升准确选线的相应措施

3.1 运用多重判剧, 排除最大可能的错误

在10k V配电网运行中, 单相接地故障是以零序电压的升高为标志的, 但零序电压升压并不是单相接地故障所独有的特征, 能够引发零序电压升高的电网故障还有PT铁磁谐振、电源缺相、电网局部断线、PT高/低压熔丝熔等情况。所以选线装置在检测母线零序电压时, 还是检测母线出线的零序电流。通过判断线线零序电压和出线零序电流的大小和相位, 运用多重判剧, 排除最大可能的错误。

3.2 选择准确度高的专用零序电流互感器

小电流选线可检测的电流和零序电流互感器有直接关系, 电流互感器是利用电磁原理将大电流变为小电流的一种测量元件, 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流一般为毫安级。所在工程设备先购中首选准确度高的专用零序电流互感器;选取的专用互感器额定一次侧电流的选择应保证系统出现最大接地电容电流时能处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线性范围内, 一次侧的线性测量范围尽量向下延伸至0.2A左右, 用以适应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用零序滤序器时应使用变比较小的S级电流互感器, 一是S级使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确线性范围更宽, 有利于测量较小的电容电流;二是较小的变比可使电容电流的二次值较大, 有利于检测装置的电流变换器采集电流值。

3.3 接线工艺尽量减小误差和电磁的交叉干扰影响

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 在屏蔽层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 减少电磁的交叉干扰。在安装确保零序电流互感器极性接线的正确, 在接线端"P1"或"L1"端应朝向高压母线。零序电流互感器一般装在电缆头下方, 零序互感器上方的电缆外皮接地线必须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地。零序电流互感器下方的电缆外皮接地线则不须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避免开成短路环, 造成误判断。

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 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的功能将渐趋完善, 选线检测装置对选线的判剧也将趋向多重化, 在工程设计和设备采购中选择原理与系统实际相适应的设备, 采取一定的抗干扰措施等,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减少失误, 减少零序电流在测量环节的综合误差, 必将大大提高目前的接地选线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赵福旺, 姚彩霞.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检测的工程应用分析[J].继电器, 2003, 31 (05) .

[2]陈秀国.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选线误判防范措施[J].山西电力, 2010 (03) .

上一篇:水质保护工作总结下一篇: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