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实验教学

2024-06-22

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精选十篇)

中职化学实验教学 篇1

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 针对实际, 把握原理, 适当改进。学生实验是化学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可直接获取丰富的感性知识, 同时又满足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共性———好奇心强, 把枯燥的理论和性质, 变成看得见, 摸着着的东西, 使学生学得生动、扎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把实验与思维活动相结合, 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掌握知识。要做到三思、二做、一总结、一引导。即:先思考再去做, 边思考边做, 实验完毕再思考, 教师引导后总结。例如, 在摩尔浓度配制这一实验中, 实验里说:“称得所配溶液的溶质后, 倒人烧杯, 将其溶解, 将溶解液倒人容量瓶中”。根据这一实验首先向学生提出如下思考问题:1.溶解速度慢怎么办?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用玻璃棒搅动) 2.溶解液怎样倒人容量瓶中?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引流) 3.为什么要将烧杯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人容量瓶?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防溶质质量损失, 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大家对化学实验基本上有了统一的认识, 概括出:实验步骤和现象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不违背基本原理和原则, 可对书中实验进行改进, 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所发明和创造。

(二) 鼓励学生独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往往存在三种弊端:一是对实验预习不够, 不明确实验目的和操作内容, 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没有养成及时记录, 及时处理的良好习惯。结果是实验过后, 并没有达到从实验联系课本内容的预期目的。二是缩手缩脚, 不敢动手。由于化学课本当中多半实验以教师演示为主, 给学生开设的实验并不多, 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 对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掌握不够。当学生面对众多仪器时, 无从下手, 不能顺利按实验内容进行操作。只能是按步就班, 生搬硬套。三是毛手毛脚, 不加思索地盲目操作。为此, 教师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由学生参与。教师讲清楚实验的目的、要求、步骤, 让学生到讲台上安装实验装置, 全班观察, 在操作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学生及时改正, 教师及时总结。每次实验开始可以让胆子大的同学来演示, 最后让那些不敢动手的同学重复演示。这样可以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 提供学生独立实验机会。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有限的课堂时间限制了学生的动手机会, 加之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产生了许多与化学紧密联系的新事物。利用第二课堂, 适量增加独立实验的机会, 使学生在进一步掌握基本操作的前提下, 了解化学。如, 氮族元素、氨及铵盐这部分内容, 教师可先设置实验题 (见图1) 。

这些题目可由学生先写出实验报告, 然后再让学生做,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有成就感, 也使学生通过实验, 观察、理解、记忆许多化学方程式。

(四) 变被动为主动, 启发学生。在新型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是主体, 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将探究性实验变成启发性实验。具体做法如下:每做一个实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 先举一些类似的实验。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 先让学生制定出该试验的目标, 再让学生提出该试验所用到的药品、仪器, 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 编写出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自己编写的方案进行试验, 看看自己编写的方案发生的现象, 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 同学间进行交流分析, 教师给予指正和总结, 最后得出结论, 使学生完成实验目标, 达到预期效果。例如, 在学习二氧化氮的性质时, 先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有何不同?二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谁更稳定?在教师的启发下, 同学们经过分析和讨论可形成两种意见:性质相似依据是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相同, 均有氮元素和氧元素;截然不同, 组成分子的原子不同, 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组实验, 让学生把实验现象填入表1。通过实验、观察、填表等, 对上述问题的答案自然清楚。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并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和转化关系。在实验中, 学生动手做、思考用脑、变被动为主动, 动手能力得以提升, 做实验的积极性也得以提高。这样也使学生学到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二、在考试中添加化学实验成绩

对实验进行考查, 打破往常传统的笔试模式, 既可考查动手能力和基本操作, 又可以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综合考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独立分析问题后得出的结论, 由教师评判。具体的做法是;由教师写好众多实验题目, 然后由学生抽签决定自己所做内容, 在较短的时间内, 使学生做完预习———书写实验报告———实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工作, 教师也可在学生做实验时提出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问题, 作为附加分, 加到实验成绩中。实验考查利于在平时培养学生操作严谨、认真、准确、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总之, 化学实验深入教学, 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对课堂内容有充分了解, 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操作和实践活动, 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为目的, 换来学生对化学课的浓厚兴趣。

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化学除了掌握一些主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 还要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因此化学实验室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动手能力,化学实验

参考文献

[1]王桂贤.青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中职化学教学的论文 篇2

为此提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化学教学;项目教学法;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等都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和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项目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中职化学教学中,有效满足了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下面笔者就中职化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谈谈几点体会。

一、中职化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项目设计。

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时,首先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主题和内容。

由于项目教学中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更具开放性,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与完成度,确保设计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贴近,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完成项目。

如教师在对电解质的实验进行设计时,可以从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出发,对项目进行合理设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2.项目分配。

教师在进行项目分配时,要从项目的难易程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以及性别等,对学生进行项目分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还便于教师监督和管理后期的项目实施,确保项目教学法的作用和优势能够充分有效的发挥。

3.项目实施。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项目实施阶段,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项目的主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

如教师在讲解电解质这一内容时,可在完成项目设计与分组后,将电解质的.实验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后教师再对实验原理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验证实相关的理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项目评价。

一般而言,教师在项目评价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主评价,积极进行师生交流和沟通,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可以让项目小组开展辩论会、报告陈述会以及展示会等,对项目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电解质的实验后,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并对其原理进行总结和评价。

这样能够将项目任务转化为中职化学教学的目标,实现项目与教学之间的迁移,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中职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第一,教师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时,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化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严密性,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对教材进行研究,对化学教材有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将知识有效地传输给学生。

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充分的把握,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内容,合理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最后,教师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把握,合理设计和安排学生的学习过程。

如教师在对元素周期表进行讲解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优化设计教学目标,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其含有的化学成分加以讲解。

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元素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因此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理解并尊重学生,对学生能够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行项目学习,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从而促进中职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时,要对项目进行合理设计和分组,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中职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中职化学实验教学 篇3

[关键词]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产物,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去,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信息技术还会在更多的领域内发挥进一步的功能效应。鉴于信息技术的各种优势,目前教育领域也逐渐引用了相关的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界的改革。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进行理论学习,更要在不断的实验中获取感官上的认识,并保证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是当前中职化学教学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好了二者的优化结合,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更有益于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一、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它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呈现出动态的演示图,并配置相应的音频文件,将声音、影像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学生们更乐于接受,将被动的知识传授,转为主动的知识学习。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实验现象进一步放大,能够让每一位同学对实验现象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反复的回放,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的现象;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一些实验室比较难做或者是有危险隐患的实验来进行模拟,既能够保证安全,节省时间,同时又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从而增强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实验教学在整合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

1.信息技术利用不合理

在进行信息技术与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时,要进一步明确实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利用信息技术只能是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种辅助的工具,不能够完全替代实验教学。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实验的实际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教学的方法,而当前一些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利用,在进行一些操作简单;无安全隐患且学校的实验条件能够满足实验要求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依旧利用信息技术来模拟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实验操作能力没有太多的好处。

2.过分依赖于信息技术

一些中职化学教师在运用了信息技术之后,为了简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常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实验的模拟,并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这样,学生原本的动手实践操作环境就本取代了,长此以往下去,化学实验就逐渐淡化模糊了,这样严重制约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便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

3.信息技术应用不科学

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一些难以操作的化学实验,以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们。但是目前的中职教师团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普遍较低,难以运用好信息技术,制作出符合教学内容的高质量课件,这样信息技术对于化学教学实验的帮助就弱化了。同时,一些中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较为肤浅,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过于追求课件形式的花哨,而忽略了真实的教学内容,因此,一些中职教师在应用了信息技术后,不仅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相反,还制约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相互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未来中职化学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提高中职化学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在二者进行有效整合时,仍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避免出现教学失误,影响教育质量。

1.要保证化学实验的主体地位

中职化学教学工作中,一直是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这是受化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制约和限制的,是不能够进行更改的。因此,当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相互整合时,这种化学实验的主体地位依然不能够动摇,信息技术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和方法,并不能够也不应该取代化学实验。我们承认,利用了信息技术之后,一些难以模拟的化学实验得到了简化,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加直观的化学认识,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进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但是,化学教学还是一门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够被剥夺,中职化学教学的核心问题不能够动摇。

2.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整合要适当

中职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化学实验操作简单,观察清晰,学生只要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即能够理解实验的目的,这类教学环节中,没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而有些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化学反应不明显,观察不方便,此时应用好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的安全性,还能够便于观察,信息技术的利用是促进中职化学教学的一个手段。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中职化学教学都适用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整合中,教师应该提高甄别和判断能力,避免全部依赖信息技术,将原本简单的教学工作复杂化。

3.全面提高中职化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课件制作,有时候,为了更好的显示一个化学实验,需要结合多种计算机操作技术,例如宏和模块的建设等,而目前教师队伍中的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这就需要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并定期进行业务能力考核,以全面提高中职化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是未来中职化学教学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二者的整合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和理解,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为了避免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过当现象,广大的中职化学教师还要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判断和甄别,合理采用信息技术,并坚决保持化学实验的主导地位,以化学实验为主体,进行适当的信息技术融合。随着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的深入化发展,未来的中职化学教学工作将会更加高效科学,更好为中职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姗姗.信息技术与高中理科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3:59.

[2]李娟.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43-44.

[3]文蕊,张世勇,肖红.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05:30-32.

中职化学教学与初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篇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 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化学世界的奥秘, 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 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化学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 在联系生活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且它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对于初中和中职学生来说, 实验和“魔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那充满想象的实验激起了多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让无数的学生都痴迷在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因此在初中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 作为中职化学教师, 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这点优势, 上课尽量设计演示实验、探究实验, 将抽象知识简单化,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初中课改下的实验教学, 要求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实验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这与新一轮中职课改的要求是很相似的。

传统的化学教学以教师的“授”和学生的“受”为主, 教师在课堂上自主实验和学生的直接接受为主, 部分教师甚至不做实验, 直接引出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学生跟着抄写下来, 回去后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 做实验的是老师, 讲课的是老师, 知道现象的实际上也是老师, 得出结论的还是老师,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没有动手的机会,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这种接受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丧失主动性, 长此以往, 学生容易将化学与文科等同起来, 认为这也是一门靠背出成绩的学科, 一段时间之后, 不少学生就开始对化学失去兴趣, 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其实, 就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 他们正处在好动的年龄, 他们对一门新的学科和实验是充满好奇心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对于实验现象, 干巴巴地讲解和生硬地强迫他们去记忆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有演示实验的话, 按他们的话说——看着就觉得好玩, 而且对于实验, 好动的他们绝不希望仅仅是充当观众, 他们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动手试试, 亲身体验实验成功的那种乐趣。这一点从平时的教学中是可以发现的。以上的情况在中职化学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所以我在化学的第一节课上都会强调以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 除了几个比较危险的外, 其余的都让他们自己举手上来做。因为这些实验我们每年都重复做, 有些教师都懒得做了,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 这些实验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 每个实验都充满了神秘感, 让他们做, 效果就不同了。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 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 那种期待、那种怕被其他同学抢先的表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经过一番实践后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 其可信度和印象肯定是机械式的讲授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作为新一轮中职课改实施者的教师, 我们应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不要为了多省下几分钟赶进度而省略掉实验不做, 否则实验就失去魅力了。相反, 应该以演示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为主, 能演示尽量演示,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 使我们的化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这样也才能与初中课改的要求一致。

二、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 除了结合实验外, 还应结合学科特点, 多联系生活实际, 利用生活中相关的生活经验加以引导、强化, 同时应注意与初中知识的衔接。

初中课改的要求之一就是——知识点尽量能够贴近生活, 并能应用于生活, 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 这与新一轮中职课改的要求也相当一致。对于一门学科, 学生最常提的问题就是:学了有什么用?很显然他们还没有把学科和生活相联系。对于化学学科而言, 生活中处处是化学, 对于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 学生都略有所闻, 比如:什么是白色污染, 生活中的钢铁为什么容易生锈, “八大公害”, 煤矿瓦斯爆炸, 等等。对于这些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和经常听说的, 但是对于接触化学不久的学生来说, 一句“为什么”就可以把他们难倒, 他们似懂非懂, 想解释可是又解释不出来。此时强烈的好奇心理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异常高昂, 他们迫切希望能学好化学, 来解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还应充分这些资源, 多搜集和寻找与本节课相关的生活现象, 让学生明白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比如教学《糖类》这一节, 在探究糖及其结构和性质的时候, 我由生活经验引入, 首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称之为“糖”?接着深入引导学生思考:何为碳水化合物?再引入糖与生命的关系。这样不知不觉中“糖及其结构和性质”就已印入学生的脑海中。又如在教学《有机物》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我联系初中《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知识, 在初中的基础上加以展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教学《溶液》时, 教师可与初中的《电解质溶液》相联系, 同时可利用生活例子——酸性土壤的改良, 治疗胃酸过多为什么可以服用斯达舒或胃舒平;对于《胶体溶液》可提出:明矾为什么可以澄清浑浊的饮用水?对于《三大物质》可提出:怎样吃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 膳食平衡?每堂新课教师都应尽量去搜寻与生活相关的现象, 让学生明白今天学的并不是纯粹在应付考试, 而是在应用于生活。我也发现学生很喜欢上这种课, 特别是后进生, 对于他们而言, 如果知识点和生活不相联系, 即便是重点的知识, 他们瞧也不瞧一眼, 所以先上完知识点后再让学生去回答刚才课前提出的问题, 这时候那些问题对于他们而言就小意思了, 大家很踊跃地举手, 都想把刚才想说又说不出的那些话给发泄出来, 一人回答了, 另外一个人觉得还不全面, 还想补充……全班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之中。联系生活, 应用于生活现象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目的、学习的乐趣, 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当然, 教师在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同时, 还可以引导学生再找找生活中类似的化学现象, 举一反三, 并逆向思维, 反思生活中另类的生活现象。

生活的化学现象都是取之于“民”的, 但是教师的个人搜集和全班级的学生搜集相比, 显然后者更有优势, 所以教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 借鉴学生的生活经验, 这样既能解决问题, 又能搜集问题, 而且在引导学生逆向思考的时候, 对于某些重点知识, 逆向思维可起到加深和强化学生印象的效果。

三、为了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教师除了课堂实验外, 还可将实验延伸到课堂外, 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课堂只是学生学习一部分, 将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 应用于生活, 为生活服务才是课改最终的要求和最终的方向, 新一轮中职课改也与此类似, 但更倾向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中职化学教学也应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衔接。因此要让化学服务于生活, 就要保证学生学好全部的化学知识;而要保证学生学好全部的化学知识, 就要保持学生不是只对实验产生兴趣, 而是要对全部知识都有持久的学习兴趣, 否则一旦碰到没有实验的微观抽象知识, 那就没有人想学了。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物质, 开发家庭小实验, 学生对课外的实验兴趣是很浓的。例如探究生石灰 (食品中的小包干燥剂) 和水反应的实验, 用不同颜色的花提取色素自制酸碱指示剂, 自制水果电池, 自己配置缓冲溶液并检验它效果氮肥中含氮量的测定, 蛋白质性质的检验, 等等。对于抽象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知识, 则可布置学生回去自制分子、原子结构的模型或模型图, 使抽象知识直观化, 这些课外小实验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举办化学晚会、化学魔术表演、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学习园地等活动, 这些课外延伸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做学习主人的乐趣, 它们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有其功不可没的作用,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习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真正想学、乐学。

以上是我对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学如何与新一轮中职化学课改相衔接的几点看法, 我将在各位同仁的教导下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 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 更有效地教学。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前后的教学模式转变和师生之间角色的转变来讨论课改后化学学科的教学艺术。特别针对课改后的实验教学, 强调以学生实验为主, 由此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及中职化学教学如何与之衔接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化学,初中化学,衔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3]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2009.

[4]罗红.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初探.九年级化学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5]惠文伟.农村中学课堂探究活动模式的探讨.九年级化学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6]谭欣.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成长.九年级化学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7]齐高潮主编.化学农林牧鱼类.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6月, 第一版.

[8]张龙主编.化学通用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 第一版.

[8]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

中职化学实验教学 篇5

2.2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生物化学实验室应配备一名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给实验人员提供出外进修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调动实验人员积极性,从制度上解决实验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

2.3改良实验教学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抱着走”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告诉学生实验原理,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实验方法和步骤,甚至将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全都告诉了学生,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个人认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多地应采用启发诱导教授学生的实验方法。例如,在蛋白质电泳实验中,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要求学生注意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仔细观察电泳缓冲液的配制、加样、电泳及染色等重要步骤,观看视频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该实验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加以强调和解释,之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这样学生对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就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即可进入实验操作阶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加强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加强动脑、动手,掌握方法,提高实操能力。

2.4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这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组成,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1O%)、课堂表现(2O%)和实验报告(2O%)组成。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与方法,做到实验时心中有数,以课堂随机提问方式进行;课堂表现只是考核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和协作能力;实验报告中重点考查学生的从实验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和想法。实验操作考试主要选取基本操作与能力验证两方面的小实验进行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中职英语教学实验 篇6

关键词:情感因素;口语能力;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23-01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情感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和场合。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实施的知识教学。在英文教材中存在着相当比例的催人泪下的剧本,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这些英文中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以及高尚的人格。这些感情因素往往体现出作者交织的情感,是事物,风景,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反映人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具有很强的指导教育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中职学生的心理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没有那么的平静,他们的脑海充满想象力,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及时的情绪上的发泄。 因此,创造英语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作者努力的目标。课内,课外,努力营造一个“英语小世界”,比如在听课前播放优美动听的英语歌曲,或者一个简单生动的英语故事,或者有趣的英语电影对白。播放一些英文电影,展现欧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有每日一句谚语,名言警句,在学生进入教室时就能对英语产生认同感,愉悦感,还未上课之前就对英语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英语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因素,在使用教科书时展现英文的生活情境,在此英语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提高。

1、用图画解说、故事复述展现情境

直观的图片,具体的图像特征,但是故事可以引人入胜,令人难忘,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和图片都是他们所喜欢的。图片对语言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一定的图画或者地图比较直观的教学用具,以便能够更加直接,方便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在讲解Finding your way Period2 reading A 1ucky escape句子时可以通过图片来展现生词robber, police uniform, van,之后可以用相应的图片展现出一个小故事,能更好的引出push...into..., get out of.,open the back door with a knife, takedif Ferent routes, the police station重点短语,形成故事。这样做学生会非常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解8个主要的方向时可以使用地图的方法,给出新的知识,和一些重要的地理名词,Where is Beijing/Guangzhou/shanghai/Kunming/Ha'erbin/Tibe?在引导出8个生词的同时用图标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在书上记下。接着以east, west, home is best; south, north, need to take a bath; east, east, north-east, west, west, north-west, east, east, south-east; west, west, south-west六句的说唱的方法让学生加强记忆。在讲解的最后可以通过“play the map game"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相应的语言知识,同时,还巩固了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的能力。这种教学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成功使用情感教学的因素。语言学习的重点在于交流,在这种教学气氛中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的能力,学生感到能够从老师那里学到相应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很感兴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对教师产生了相应的信任感。这种教学也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2、用音乐、歌谣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抒情的艺术形式,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可以消除疲劳,放松心情,给人以美的享受,美容感染,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音乐能够将听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可以选择符合主体的音乐,不仅给学生很强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扩大他们的想象力,学生在听音乐,学习音乐众改善和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有关的教学材料,选择一些童谣歌曲,选择那些较为原汁原味的英文歌曲,有着英语语言和思维的文化概念。 例如,Let's celebrate(节日)这一单元时,结合所学的节日为学生选择了一首童谣:

Christmas is coming

Christmas is coming, the geese are getting fat

Please put a penny in the old man's hat;;

If you haven't got a penny, a ha'penny will do,

If you haven't got a ha'penny then God bless you!

然后添加背景内容激发学生在阅读时的情感共鸣。鼓励学生学习唱歌,进行一个人或一组歌曲比赛。通过歌曲使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能够更好的了解圣诞节背后的文化习俗。比如在学习Food这个单元时,笔者选择了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来作为教授的开始,引出本单元的3个方面的内容,即1)vocabulary;2)reading: 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 3)main task: write a passage about My diet (or my three meals),通过歌曲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的能力,以及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能力,这是课堂上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在学习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I usually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have breakfast/lunch/dinner? I have ... at... o'clock.”等句式時,可以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歌曲This is the way.通过此歌曲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歌曲中的意思,还可以依据歌曲的意思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来回答,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

3、每日演讲,体验成功

高职学生活泼,求知欲强烈,乐于展现自我。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因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并从成功中获得喜悦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在课前实施了课前三分钟的 “自由交谈” 的活动,具体的形式不限,可以是日记,诗歌,故事或者新闻等等。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他们经常提前一两天就开始筹备,写稿件,修改,演练。 一些基本不好,发音较差,总是比较沉默的学生,我也让他们说几句话,当他们硬着头皮上台结结巴巴地说,尽管不是很流利,但是也给予他们更多的赞扬和鼓励,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并鼓励他们下次做得更好。Free Talk活动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由于演讲不仅能锻炼一个人的口才和勇气,帮助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鼓舞人心,点燃学生的激情,使他们能够以高涨的热情进行新的内容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2000.

中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篇7

一、现阶段中职化学实验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化学实验是培养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当前,中职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教学环境问题、教材问题和实验设备问题,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1)教学环境问题。受学生人数较多的影响,教学环境有时不太理想,影响了化学实验效果。即便教师在实验前细心教授,强调所需注意的相关事项,认真演示,学生进行实验时不停巡视,指出学生的不足并予以纠正,还是有部分学生出现不规范的实验操作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纠正。

(2)教材问题。化学实验内容是根据化学教材安排的,设定的实验多为传统陈旧、基础验证性实验,而与时俱进凸显当代化学学科发展趋势的实验、密切联系生活实践的实验,则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因而影响学生的实验兴趣。

(3)实验设备问题。同样是受学生人数较多的影响,使得一台实验设备不得不要供多个学生共同使用,存在部分学生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现象。此外,多数化学实验设备较为陈旧,难以满足化学学科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中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化学实验课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教师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不断深化中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要促进中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1)优化化学实验课程结构,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客观认知物质世界本质,深入理解化学理论知识。现阶段的中职化学教材中,多为验证性实验内容,而突出探究性的实验内容则相对不足。鉴于此,应当对一系列化学实验项目进行调整,优化化学实验课程结构,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要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化学学科特征对化学教材进行科学编排,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进行优化整合,着重培育学生的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要求中职学生自主开展多种实验,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完善实验核查机制,系统评定学生成绩。科学工作离不开实验数据的支持,在日常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务必对实验原始数据予以及时记录,并在组长检查确认后才能离开实验室。严格要求学生把握实验重点、理顺实验思路,做好实验报告记录工作,引导学生对实验环节进行剖析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升学生问题分析与处理能力。实验考核应当全面凸显学生的实验态度、操作水平及科学精神,改革传统实验成绩过多关注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考核方式,突出系统评价的考核方式,将考核贯穿到各个实验的所有环节。在系统评定学生成绩时,要把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创新思维的发展、操作技能的提高、观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如此,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教学要求努力开展一系列实验研究,收获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效。

(3)关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构建良好的硬件环境。在中职化学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中职化学实验课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要想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中职学校就应当积极关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构建良好的硬件环境,强化学生的技能教学,改善化学教学质量。结合化学实验专业设备部署标准进行配备,建设满足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专业实训、仿真实验室,为学校教学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阵地。要分析现阶段中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清醒认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注重优化化学实验课程结构、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完善实验核查机制、系统评定学生成绩,关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构建良好的硬件环境,积极促进中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有序开展。通过教学改革,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具备从事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蔡自由,陈任宏,李永冲,杨小持.高职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2]周晓霞.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化工,2010(02).

[3]江世兵.中职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04).

中职学校化学教学浅析 篇8

近年来,随着普高规模的扩大,中职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甚至为了争取生源,不参加中考的学生都能进校,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接受能力减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情商差的现象,任性骄横,以自我为中心,自律、独立能力比较差,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做事缺乏恒心、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受挫折能力差,因此导致正常教学效果较差。

由于长期以来的中职学校不论在专业设置、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都深受传统的职业教育影响,比较重理论教学,注重符号、性质、方程式、现象记忆,偏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法内容多,职业技能教学法不足,实用性教学法少,由于知识的严重脱节,使得教师教学法步履艰难,也让学生学习如同嚼蜡,学习积极性一直得不到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应当突出其社会性和实践性。所以,在目前,如何探索一条真正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实际的教学之路,显得尤其重要。

二、结合实际、专业、市场,重视化学基础教育

以我校为例,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是旷英姿主编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而中职化学的教学地位相当于普通高中化学的阶段,化学教材在知识体系上仍然采用学科体系编排,知识内容偏难偏深。再加上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化学基础都很差,甚至很多学生连初中化学都没曾学完,连最基本的化学元素符号都不记得,所以很多时候中职学校的化学课堂上不可能和高中学校化学课一样: 注重理论的详细讲解,使学生很好的接受化学基础知识。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差,初中化学知识不过硬;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专业需要侧重基础教学,重视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要做好中职化学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做好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教学

在初中,学生只学了一年的化学课程,有的学生甚至都没有入门,就毕业了。而且学生学习程度大不一样,因此,到了职校以后,先不要急于讲新课,而是通过测试的方式,了解每个学生对初中化学掌握的情况,然后因人而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巩固初中化学知识。

2. 优化整合课程结构

中职学生较普高学生文化素质低,没有升学的压力,对化学普遍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自己脑子笨,难以学好。

针对中职学生的这种心理因素,我们应结合实际,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导向,突出中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既要关注人才培养的对口性、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十分重视培养和努力提高学生乐学、自学、分析、研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毕竟只有两年的,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新知识。因此,我们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取舍上,要以本专业学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为出发点,进行优化,不要把所有的东西一概纳入。删除相对较难的章节,在课堂教学中要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多搭知识台阶,引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

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就多讲点,如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含氯化合物的消毒性、含硫化合物( 二氧化硫) 对空气的污染等,并且多找实例、视频辅助教学; 理论性太强的与现实联系不紧密的就少讲或是不讲,重视学生实验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 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化学教学,教师是课堂的教学主体。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完成课堂教学。但是化学是以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于实验学习可以清晰的了解实验过程,观察反应变化进而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原理。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放大化学分子结构,洞察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模拟、视频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了课堂教学环节。从而避免枯燥的化学理论讲解,机械的化学课堂练习,周而复始的考试,使学生陷入了化学学习的“深渊”之中。

4. 注重实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自然,学习化学当然就离不开实验。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操作和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

同时,学习化学还要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很多化学物质或现象,就是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或看到的。比如,学到乙烯、蛋白质、糖类等物质,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离不开的,所以在学到这些内容的时候,都要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与记忆。

5. 关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只有健康、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课堂气氛,作为一个教师,不管有多大的事,到了课堂上,往讲台上一站,就应该把美好的笑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是班里的弱势群体,内心往往自卑,更需要教师的关系和爱护; 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6. 运用鼓励教学

针对目前中专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文化水平低、刻苦钻研精神差、学习方法不妥当等问题,要运用鼓励和促进的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学而必胜的信心; 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起勤奋好学的学风。要善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热心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不足。特别要多对他们给予肯定和激励,以增强胆识和勇气。作为任课教师,更应该勇于改革,爱岗敬业,努力做教书育人的专家,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中职化学实验教学 篇9

1. 我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以往存在的问题

分析化学教学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而实验教学主要分为化学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我校学生多重视理论课多于实验课, 对于实验课的热情和兴趣不高;对实验内容预习不充分, 个别学生在老师讲解后对实验还是无从下手;实验操作不规范, 特别是使用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仪器时, 经常出现打坏量筒、滴定管、移液管、三角烧瓶等玻璃仪器的情况;“量”的概念比较模糊, 不知如何使用分析天平, 不知何时使用移液管或量筒量取溶液;“有效数字”和“修约”的概念比较模糊, 数据记录和结果表达不规范;此外, 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 尤其是结论和思考题部分, 经常出现缺项或内容过于简单, 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在教学方面, 实验教学方法陈旧, 通常是教师在上课前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数据处理等内容写在黑板上, 上课时教师进行实验操作简单演示, 然后学生按教师操作过程进行盲目模仿实验操作, 大多同学不知道实验操作的目的所在。

2. 中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探讨

针对上述在实验教学中长期出现的问题, 我们化学组教师采取了一下几种改革措施, 以期待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1 改善实验室条件, 充分发挥实验室效益。

近年来, 学校及各级领导对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关心和投入在不断加大。针对实验教学的需要添置了不少新的仪器和设备。学生在实验课上可以做到一人一台, 例如分析天平室就有将近四十台分析天平,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永停滴定仪、p H计等这些常规仪器都能做到两、三人一台。

2.2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2.2.1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在教学课时紧张的情况下, 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上实验课前先让学生观看一些常规仪器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的教学光盘, 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2.2 加强实验过程的监督。

除了教师, 实验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外, 规定每组学生之间要相互监督, 相互指出对方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特别是学生在操作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等仪器时, 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纠正操作错误。一般实验课都是两节课连上, 所以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 督促学生重复操作, 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2.2.3 强化实验报告的撰写。

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实验报告是学生自己实验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全面系统的总结, 是锻炼学生自己写科技报告、科学论文的良好开端。报告中的实验目的、仪器试药、原理及步骤、原始数据、结果、结论、讨论等项目, 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原理和步骤叙述简明扼要, 不能照抄书本。原始数据坚决杜绝随意涂改或恶意涂改现象。结果与数据处理正确、合理、规范、清晰, 最好以表格形式表示。思考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一定深度, 杜绝相互抄袭。

2.3 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3.1 使用仪器技能的培养。

训练学生熟练、规范地使用常用的分析仪器, 如分析天平、酸碱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PH酸度计、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计等的使用。

基本操作可先进行单项练习, 然后再按步骤连续进行操作。因为任何一项基本操作, 都可以分成几个简单的单项操作。例如, 酸式滴定管的使用可以分为活塞抹油、洗涤、装溶液、滴定管读数滴定练习五个步骤。教师先进行逐一讲解并示范, 待学生能讲出实验操作程序后, 再令他们进行分步练习。练习过程中, 教师应巡视指导, 及时发现不规范的操作予以纠正, 以免学生先入为主。

2.3.2 正确选择分析仪器。

正确地选择仪器是做好实验的前提, 分析实验仪器是否选得恰当, 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学生必须掌握选择仪器的几个基本原则。

(1) 根据方法的类型选择仪器。如定量分析方法中取样要用精密分析仪器, 固体样品需用分析天平称取, 液体样品则用移液管量取。直接法配制滴定液需用精密仪器而间接法配制则不必。

(2) 根据试剂的作用选择仪器。定量分析的主要试剂一般都要选择精密仪器量取。如配制标准系列时标准溶液的量取。而一些调节酸碱度用的酸碱辅助试剂则可以用量筒量取或用滴管加入。

3. 实验教学改革效果

众所周知, 现代社会急需德才兼备德人才, 懂技术又有实际操作技能, 才能使中职学生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学校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既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 又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在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中, 应不断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注意力, 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认真做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摘要:本文从我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入手, 结合当前课改新精神“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的新要求, 就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 以便配合课改新精神, 尽快提高学生观察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建立“量”的概念, 提高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 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浅谈中职卫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篇10

1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传统的中等教育大多存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现象。实验教学的计划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而制订的,从内容到进度基本上都是依附于理论课,没有形成独立而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陈旧,多是验证性实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实验设备落后,实验用品不够,从而使学生缺乏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2 缺乏专职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人员

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是:学生实验的准备、实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验场所的管理、疑难技术的操作与指导。然而,目前学校缺乏专职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人员,兼职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人员业务不够精通,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和能力。

1.3 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传统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仅以实验报告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而当前学生实验报告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固定书写框架太多,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过少,相互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普遍,只按教材内容填写而不按实际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都会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真正做过实验的学生和没做过实验的学生成绩差不多,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

教学者应从“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实验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实验研究被纳入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更应该重视实验教学,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技术人才。

2.2 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

重视实验教学,还应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力度,更新实验设备,使人人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3 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化学实验室应配备一名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给实验人员提供外出进修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从制度上解决实验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

2.4 改良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告诉学生实验原理、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实验方法和步骤,甚至将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全都告诉了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例如,在蛋白质电泳实验中,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要求学生注意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仔细观察电泳缓冲液的配制、加样、电泳及染色等重要步骤。观看视频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该实验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加以强调和解释,之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这样学生对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就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加强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问题。

2.5 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这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组成,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10%)、课堂表现(20%)和实验报告(20%)组成。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与方法,做到实验时心中有数,以课堂随机提问方式进行;课堂表现只是考核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和协作能力;实验报告中重点考查学生从实验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和想法。实验操作考试主要选取基本操作与能力验证两方面的小实验进行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符合中等卫生技术人才综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时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更好地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摘要:实验教学对于中等卫生学校培养中等卫生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点分析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验教学中的相关环节提出诸如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良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多元考核体系等措施,以突破实验教学的瓶颈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招投标制下一篇: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