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2024-05-30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精选十篇)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1

一、以课本知识为根本, 把握课堂授课

1. 紧抓课本知识, 紧跟课堂节奏。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课本的基础知识,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有机地将学生、课本、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要把握课堂有限的时间, 将课本知识全权教授给学生, 毕竟这门学科不像主科那样受重视, 安排的课程也比较少。所以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互动, 紧抓课本知识, 运用生动的语言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 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 把握课堂。

2. 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小学生心智还不是很成熟, 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地积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学生的品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而是需要在时间和生活的发展中慢慢积淀的。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 要在完成教授基础知识后, 开始转变传授者的身份, 变成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 积极地创设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的课堂环境和平台。积极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进取性, 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去领略大千世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让学生的“三观”在自我的学习中不断升华。

3. 丰富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

要知道,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才能不断地应对社会的发展潮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生活体系, 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能力, 教师这时就需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原有的学习生活经验, 结合社会的发展和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 共同探究,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实学生的大脑, 发展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探索解决中获得经验财富, 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充实教学内容

1.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不断改进, 创造新型的教学策略。

无论是什么学科,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 学习效率都不是很高, 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低下。所以, 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来说,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 那么,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 对学科的热情只会是有减无增的。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 创造新的课堂。例如, 在传统的品德课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 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那么现今就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去福利院或敬老院等地, 让学生学会发扬传统美德, 学会奉献爱心。这样的一节课往往比只讲不做的一节课收获要大得多。

2. 以课本知识为基点, 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手段。

课本知识是很重要的, 但是仅靠有限的课本内容又不足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完基本的课程之后还要结合课本进行课外内容知识的扩充。例如, 教师在进行“公交车该不该让座”这个课题时, 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将这样的场景表演出来, 再看相关视频, 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断对与错, 该与不该。主动让学生明事理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有用得多了。学生主动认识到学习了这样的良好品德, 有了这样的道德意识, 在社会上才能运用起来, 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遵循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条件都不同, 所以每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的道德素质较高, 但有些学生的道德素质就会偏低一些。遇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就需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指导和教诲。要向学生表明学习的好坏和品德是没有关系的, 要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和具体事件进行分析。平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经常了解一些各行各业的英雄和革命先驱的光荣事迹,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高尚和美德, 学会学以致用, 丰富自己的情操。

总而言之, 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有很多方法, 教师要采用有效的策略, 创建有效的课堂, 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引领学生积极地陶冶情操, 不断顺应社会潮流变化,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小学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 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 注重的就是品德和社会的重要联系。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环境中让学生进一步地对社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并能很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够积极有效地应对社会的发展是开展这门学科的重大教学意义。如何开好、上好这门课程, 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吕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18) .

[2]靳文静.“美”哉思想品德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18) .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2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搞活、三股洪流冲破了原来的社会结构,冲击着旧的审美观、价值观、时间观、效益观、人才观……引起伦理道德的重大转换和生活方式的迅速变更。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影啊,深入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但教材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内容明显滞后,缺乏时代性。

1.选择生活榜样,激发学生兴趣

榜样是一个有对比度的强行刺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先进性和教育性。小学生模仿性强,生动形象的榜样易于感染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一课都选择了一个或几个榜样来激励学生。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认识

新课改倡导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有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3.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

英国学者麦克非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课前,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三、教学模式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育既是一种公民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也是一种长久的个性品质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即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一个高质量的教育。而要改革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和传授为特征的教学,首先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特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品德与社会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因此,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就是要侧重于学生课堂生活外的真实生活,考查学生的道德行为,分析隐藏在行为后面的道德动机,采取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与结果并重,尽可能地作出科学的评价。

1.评价内容多项化

在学习评价的内容中,强调对学生行为表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及成果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中,评价主体单一,即只有教师是唯一有资格的权威评价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接受者,而教师的评价往往以否定学生,埋怨学生为主。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在消磨,热情在减退。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往往采用“一张试卷定品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评价中反思、悟理、内化,最后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4.评价标准多层化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因此,我们没有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而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通过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人的主体精神,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不断取得长足的发展。

浅谈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民族,我们具有很多优良传统和优秀品德。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长辈们就经常教导我们要懂礼貌和守诚信,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如今社会飞速发展,许多人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淘汰竞争是很激烈的。这就说明开展《品德与社会》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发扬学生传统美德,还教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程。

一、以课本知识为根本,把握课堂授课

1.紧抓课本知识,紧跟课堂节奏。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课本的基础知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有机地将学生、课本、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要把握课堂有限的时间,将课本知识全权教授给学生,毕竟这门学科不像主科那样受重视,安排的课程也比较少。所以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互动,紧抓课本知识,运用生动的语言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课堂。

2.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小学生心智还不是很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地积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学生的品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在时间和生活的发展中慢慢积淀的。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在完成教授基础知识后,开始转变传授者的身份,变成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积极地创设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的课堂环境和平台。积极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进取性,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去领略大千世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三观”在自我的学习中不断升华。

3.丰富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要知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才能不断地应对社会的发展潮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生活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能力,教师这时就需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原有的学习生活经验,结合社会的发展和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共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實学生的大脑,发展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探索解决中获得经验财富,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充实教学内容

1.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创造新型的教学策略。无论是什么学科,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效率都不是很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低下。所以,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来说,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那么,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对学科的热情只会是有减无增的。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创造新的课堂。例如,在传统的品德课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那么现今就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去福利院或敬老院等地,让学生学会发扬传统美德,学会奉献爱心。这样的一节课往往比只讲不做的一节课收获要大得多。

2.以课本知识为基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课本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仅靠有限的课本内容又不足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完基本的课程之后还要结合课本进行课外内容知识的扩充。例如,教师在进行“公交车该不该让座”这个课题时,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将这样的场景表演出来,再看相关视频,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断对与错,该与不该。主动让学生明事理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有用得多了。学生主动认识到学习了这样的良好品德,有了这样的道德意识,在社会上才能运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遵循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条件都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的道德素质较高,但有些学生的道德素质就会偏低一些。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指导和教诲。要向学生表明学习的好坏和品德是没有关系的,要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和具体事件进行分析。平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经常了解一些各行各业的英雄和革命先驱的光荣事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高尚和美德,学会学以致用,丰富自己的情操。

总而言之,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有很多方法,教师要采用有效的策略,创建有效的课堂,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引领学生积极地陶冶情操,不断顺应社会潮流变化,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2]靳文静.“美”哉思想品德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3]刘玉珍.教之道,德为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4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搞活、三股洪流冲破了原来的社会结构, 冲击着旧的审美观、价值观、时间观、效益观、人才观……引起伦理道德的重大转换和生活方式的迅速变更。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 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影啊, 深入学生生活,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确定合理的, 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 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 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但教材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有些内容明显滞后, 缺乏时代性。

1.选择生活榜样, 激发学生兴趣

榜样是一个有对比度的强行刺激, 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先进性和教育性。小学生模仿性强, 生动形象的榜样易于感染学生, 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 每一课都选择了一个或几个榜样来激励学生。

2.创设生活情境, 提高学生认识

新课改倡导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 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 品德与社会课堂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有典型意义的事例, 进行加工, 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 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激发道德情感, 提高道德认识。

3.开展生活实践, 内化学生行为

英国学者麦克非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 不指向社会现实, 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 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 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 课前, 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 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 才能得到巩固、深化,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三、教学模式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育既是一种公民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 也是一种长久的个性品质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即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 一个高质量的教育。而要改革以知识为本位, 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灌输和传授为特征的教学, 首先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坚特以人为本的思想, 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出发点, 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 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创造条件发展人。品德与社会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因此, 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就是要侧重于学生课堂生活外的真实生活, 考查学生的道德行为, 分析隐藏在行为后面的道德动机, 采取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与结果并重, 尽可能地作出科学的评价。

1.评价内容多项化

在学习评价的内容中, 强调对学生行为表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 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及成果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中, 评价主体单一, 即只有教师是唯一有资格的权威评价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接受者, 而教师的评价往往以否定学生, 埋怨学生为主。长此以往, 学生的兴趣在消磨, 热情在减退。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 往往采用“一张试卷定品行”的方法, 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着眼于全面了解学生,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活动中体验, 在评价中反思、悟理、内化, 最后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4.评价标准多层化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因此, 我们没有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 而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更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通过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激发人的主体精神, 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促进学生不断取得长足的发展。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使得《品德与社会》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等。综观这些变化, 首要问题是改变其教学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引领到教学的主渠道上来。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5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指导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使全市广大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及我市当前教学改革的现状,特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供老师们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使用。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可大胆创新,勇于提出宝贵意见,使其日臻完善。

“三”即落实“三维目标”

一、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二、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

三、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

“五”即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一、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二、探究体验贯穿始终。

三、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四、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五、科学评价贯穿始终。

“三”即三大模块: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发展。

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课前准备是课中探究的基础,是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的必要条件;课中探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体验、感悟道德、升华情感的主要阵地;课后发展是课中探究活动的延伸,是学生将体验感悟到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也是实践道德要求的过程。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一)生活是培养道德的田园,道德教育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还要回归生活,让生活性贯穿教学的始终。该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本课程“活动型”特点,即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课前,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观察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初步感悟道德认识。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与家长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活动时以期产生更深的体验。

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大体了解学生的探究体验情况,一方面了解掌握学情,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进行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探究,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正在进行着的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感状态,形成认知,产生情感。

2.合作探究,体验生活。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即是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利用学生课前的活动收获,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通过游戏、表演、讨论、交流等形式,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领悟,让每位学生获得真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体现课程的价值。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查阅书籍等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更好地进行继续探究及体验。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简要进行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和方法,体验活动的快乐,丰富获得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再次创设体验情境(如补充资料),引领学生运用道德认知讨论辨析道德行为,强化道德体验,深化道德情感。引领学生在历经情感体验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剖析生活行为,并做出道德判断,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课后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后必须加强实践,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去深入体验,重构新的生活,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教师要积极运用激励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方法,从注重学生个体的不同心理需求,尝试建构一种开放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课后实践及道德行为做出评价,积极引导,强化道德实践,力图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例如:《品德与生活》(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在学校的一天》、第二单元的《看看时间》,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我有两件宝》,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别人眼中的我》,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我爱我的家人》等活动主题均适用于本策略。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呈现与解决是一条主线,遵循“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施过程,使每一次探究学习活动都能产生于问题,结束于问题,让“问题”统整教学的全过程。

一、课前制定探究方案

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前准备,教师根据学习需要,创设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真实问题情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提出疑问,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归纳,确定探究主题。学生根据主题划分小组,制定方案,准备相应的工具,协调好探究地方的人员关系,并注意安全等。

二、课中合作探究交流

1.合作共建,探究问题。

学生按既定的方案有组织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收集、解决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并对探究获得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小组内展开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逐步建构起关于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个人尝试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体现学生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可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2.解决问题,提升认识。

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获得的资料,教师适当点拨,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在活动交流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个人或小组的表现适时评价,提升认识。评价中注意总结探究的收获和方法,指导他们探究的方法,激励他们的探究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每堂课大都是由多个小活动构成的,每个小活动大都要经历这样几个步骤:探究体验——合作交流——提升内化。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适当选择,反复运用。

3.生成问题,促进发展。

预设问题的完成并不表示探究的结束,探究是没有止境的。在学生获得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他们回顾反思,生成新问题。要注意引导他们反思探究的过程,总结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提出新的问题,并将他们引向课外,拓展延伸。

三、课后促进探究发展

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探究的火种,这就要把探究活动延伸到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去。学生根据确立的新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通过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再次验证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探究进行反馈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三)一、课前初探

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探究目标,帮助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适当指导探究方法。学生根据方案或自主或协作实施探

究活动,获取切身体验,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占有一定的信息,初步解决问题,并提出困惑,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形式,让学生汇报展示“课前初探”的收获和困惑。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综合、理顺课前探究的收获和困惑要点,筛选、确定一两个重点问题,在课中进一步深究。

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合作深究的形式。生生合作:同桌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小组合作:四个或六个人一组,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思维互补,使思路更开阔,分析更透彻,结论更准确;集体探究: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此环节不要搞成一问一答式,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引发思维碰撞,交流、分享探究收获,形成新的观点,求得新的发现。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引而弗牵,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引导学生简要进行反思、评价,归纳、概括探究要点,深化和提升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再次创设探究情境(如补充资料),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探究,运用形成的观点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探究收获进行总结,同时对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主动性予以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在此基础上,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引领学生将探究实践拓展延伸至课外,延伸至社会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

三、课后实践

课后,学生可根据生成的新问题制订新的探究方案,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实践,进一步验证形成的观点,进一步关注社会生活,锻炼才干和意志。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6

调查二(五年级):同学们,知道《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吗?当然知道。上这门课有趣吗?有什么趣啊,最多就是让我们看书,或者老师讲讲书上的内容。开展过课外实践活动吗,比如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到商场、超市等地方调查公民和企业的诚信?有这些内容吗,我们从来就没有的。

此项调查结果: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没有上过课外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方式基本上以翻读教材为主。

材料三 现实情况表明,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百分之九十八是由其他教师兼任,专职的教师少之又少。

上述材料无声地告诉我们,当下甚至较长时期内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正面临着“课程边缘化、教学单一化、效果虚无化”的“三化”现状。在这种现状的背后,如果我们用剥茧抽丝的方式,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质量大旗的招摇下已经演化成“以考为本”的教育理念。类似《品德与社会》这样的“副科”遭遇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边缘,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一切尽在情理中”。《品德与社会》没学好,上至主管部门,下至学生和家长几乎无人问津,但是,如果语、数、英没学好,那学校、老师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就很可能面临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责难。这种学业评价的现实导向无疑是该学科边缘化的根本因素。

二、在“安全重于泰山,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现实背景下,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宁愿“笼中养鸟”,也不愿“活动育人”,特别是户外活动更是如此;另外,课外实践活动课组织较难,很多的教学内容并非一次课外实践就能完成,而是要多个甚至系列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最关键的是,在有些教学内容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活动场地和时间地点,从而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况。

可以说,正是教育管理的封闭性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在课时安排、地点选择、活动组织等多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而课外实践活动更是成为小学生乃至整个教育的“梦中情人”。

针对前面提及的教学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应对。

一、思想先行,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毫不夸张地说,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三化”现象,充分反映了该项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学校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从为国家培养各种层次人才的高度出发,充分运用基础教育的功能,使学生汲取多种的营养,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以发展。其次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坚持“课程育人”的理念,切实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以课程的全覆盖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坚决摒弃重主科,轻术科;重智育,轻德育;重一时之得失,轻长远之发展的功利行为。只有这样,《品德与社会》课程边缘化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二、整合资源,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儿童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事实上,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教科书、报刊、图片、影视节目、录音、录像、网络、软件、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教材内容,有利于实现课程的生活化与儿童化,进而增强课程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优化教学,以育人功效获取“学科尊严”

教育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有效学习的产生。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把《品德与社会》归结为德育课程,其实这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的是“德育”二字给人的印象除了苍白的说教,很难找到更为有效的育人功能。为此,要实现课程的回归,优化教学是关键。广大一线教师要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切实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以学生的践行为归宿,为学生自主感悟道德知识而实施教学策略,让这门学科走进学生的心里,通过学生获取“课程平等”的学科尊严。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7

一、把握课程实质彰显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 去感受、体验、提升, 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因此, 教师要先把握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的实质, 才能贯彻落实好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的理念, 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的落实要有效

在教学过程中, 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 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 从而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清晰、简明的目标是方向, 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 围绕目标确立重点, 优化教法,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效

适量、适度, 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 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讲多了学生嚼不烂, 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 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 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 不能“贪多忽效”, 也不能“求少图便”。如教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 从教材的第36页到41页, 全在一节课讲完未免教学内容有过多的现象, 学生也未必能接受完, 这就需要教师去选择。我在处理这课内容时, 分两课时进行讲授, 第一课时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生活中有谁为我们服务, 第二课时讲授假设生活中没有他们会怎样, 让学生在这两节课中去体验, 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 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的关系。

3.教学活动的组织要有效

(1)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 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 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 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 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2)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 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 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 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 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 这时候, 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 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 浪费的时间越少, 课的密度越大, 教学质量就越高。

(3)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 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 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4.教学形式的应用要有效

灵活、恰当, 同一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 教必须致力于“导”, 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 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 教学方有效。例如教学上例课文, 我就采用了音乐激趣、模拟体验、讲解交流等教学形式不断交错进行, 学生在做中学, 做中体验。

二、关注课堂细节注重有效教学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 课堂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关注课堂细节, 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 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课堂细节, 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 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只有关注课堂细节, 特别是捕捉有价值的细节, 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 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细节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如课题如何导入,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的设计, 板书的设计, 如何就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作出相应的评价或点拨, 乃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等都属于细节。

1.寻找贴近生活的细节, 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寻找贴近生活的细节,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学生思考, 激活学生的思维,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2.捕捉精彩细节, 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 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进程中, 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 及时捕捉课堂细节, 生成别样的精彩。

(1) 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每个教师, 讲课时都在盼望亮点、追求亮点, 众里寻他千百度, 美丽的明眸, 往往就在不经意的回首之间。热闹可以制造, 亮点则需要捕捉。如教学上例中有一模拟表演的环节, 我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 一位扮演病人, 一位扮演医生, 表演过程相当成功。当时表演完离开时, “病人”不小心弄倒了坐的椅子, “医生”及时扶起, 这本不是预设内容, 但我及时捕捉住这一动态“亮点”, 问“病人”这又该怎样感谢“医生”。学生就在这不经意间感受到, 在接受服务的同时, 也应感谢他们。

(2) 正确处理学生的“误点”。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情况, 教师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偶发事件, 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但很多时候,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这样的细节, 一个劲地奔向自己的教学目标。

(3) 善于抓住教育的“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 抓住动态生成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重要。因为这些资源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 及时加以利用能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思想品德教育永远无法指望某种标准化的手段, 去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教师要抓住针对不同人进行施教的特定时机, 选好触发学生心泉腾涌的着力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充当学生思想升华的催化剂。

三、体现活动方式提高有效教学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构成的。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实际的接触, 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 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 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 只有注重活动教学方式, 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所以——

1.活动的设计要有“适度”

这里所讲的适度就是要注意适时进行动静交替。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选择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既要有教学游戏、角色表演、歌舞表演、练习等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 又要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讲授、欣赏、讨论、交流等让学生的身体静下来的活动。这时, 学生的身体静下来了, 但是他们的思维是在积极活动的。

2.活动的设计要有“效度”

所谓效度就是要把握活动的有效性, 即做到“以生为本”。“以生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我们所理解的“以生为本”就是尊重学生, 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 提出要求。尊重学生要体现在课堂的每个环节, 表现在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之中。

3.活动的设计要有“梯度”

品德课是综合性的课程, 教学目标在每一节课中也是综合的。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 一节课中的活动应该先易后难, 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 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提高和升华。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篇8

一、挖掘教材内容,注重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品德与社会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优良的品德教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使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水乳交融,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时,教师可安排如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初步了解日本侵华战争

(由教师讲述教材第一节内容,学生交流对侵华战争的了解。)

环节二:聆听故事,感知37处伤痕背后的历史

(由一学生扮演李奶奶讲述故事,接着小记者提问,最后学生交流感想。)

环节三:再现:“南京大屠杀”场景,激发爱国、强国之心

(带领学生进入“南京大屠杀”网站。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朗诵诗歌《凝视300000》。学生谈感受。)

环节四:寻找血迹斑斑的罪证,控诉侵华日军罪行

(出示李秀英证词。学生朗读《东史郎日记》。学生谈感受。播放歌曲《1937》。)

环节五:小结全课,激发爱国之情

本课教学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带领学生了解日本侵华战争,聆听李奶奶的故事,浏览“南京大屠杀”网站,寻找罪证,真实而又惨不忍睹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刻骨铭心的痛苦与巨大的伤害,充分发挥教材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重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在教学中,须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采用合作、探究、交流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握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如《法律护我成长》一课旨在培养学生知法、懂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对小学生而言,法律似乎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教学中我紧扣学科特点,设计了“知识竞赛懂法律”“故事剖析依法律”“模拟法庭用法律”三个教学环节。在竞赛过程中,化枯燥的法律知识为争先恐后的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运用法律的兴趣与热情。在“模拟法庭”中,学生运用已有的法律知识,把抽象的道德知识寓于生动形象的表演中,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得到升华。这样,通过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把法律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法律不只有威严的一面,更有亲切的一面,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趣”中学法、知法、用法,懂得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来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如《绿色小卫士》一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生活垃圾调查。在“感知水污染的现状及危害”这部分中,我先借助图片音响等媒体,帮助学生初步了解2007年春夏之交,太湖水被污染的现状及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接着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家里一天到底会产生多少垃圾?自己所在小区一天又有多少垃圾?教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对垃圾分类,针对创设“绿色家园”的实际情境,渗透绿色消费理念,加深学生对绿色生产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树立起为家人、为家乡作贡献的使命感,体现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四、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德育渗透的主动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如《同样是学习》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据此,我设计了“勇闯智慧岛”的教学情境,其中包括“走进故事屋”“装扮‘智慧树’”“智力冲浪”等。在装扮“智慧树”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写出心中的“小问号”。中间运用陶行知的话“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作过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经验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付诸行动,小组队员选择“智慧树”上的问题,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解决树上的问题,把问题答案写在苹果上,贴在相应的树叶旁。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好奇心,从故事开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用问题装扮“智慧树”;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再作正面引导。这样的学习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还学习了课本知识,懂得了该怎样运用工具,明白了勤观察、多动手、在心中画问号都是学习,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9

一、梳理序列主题, 渐进目标定位

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 世界板块的内容具体分布如下:三年级下册共3课, 占整册教材的21%;四年级下册共3课, 占整册教材的23%;五年级下册共2课, 占整册教材的18%;六年级下册共5课, 占整册教材的42%。

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 笔者将所有涉及世界板块的教材在整个体系中进行分析比照, 梳理出序列主题, 建构起立体化的目标定位, 以渐进式进行学习 (如表1) 。

由此可见, 世界板块的学习是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国际资料的基础上, 渗透国际意识于平时生活中, 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基于教材内容, 探寻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识别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 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 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最典型的学习方法是对信息的加工, 根据梳理过的教材内容, 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 主题探究法

笔者认为, 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融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来, 不再是以被动地姿态来接受知识, 而是以主动学习的方式来参与主题探究的模式, 在课程的时间上也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时间安排, 比较有弹性的课时安排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

如在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教学时, 笔者给学生一个主题“如何共创和平?”让学生自主探究、剖析现象、展望未来, 有些学生收集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有些学生提供视频, 全班一同感受国际和平组织在促进世界和平中起到的伟大力量;有些学生以小组讨论方式, 商量为了和平该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主题的围绕探究, 使得教学目标清晰、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与发散。

(二) 资料收集法

学生积累资料的方法很多, 从教材中、课文中收集资料就是其中的一种。鲁迅先生在谈到收集资料的重要性时说过:“无论什么事, 如果不断地收集材料, 积之十年, 总可成一学者。”

在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世界之窗》这一课时, 有一个环节是聊聊各国的饮食文化。在教学前, 笔者鼓励学生观察家庭、学校和商店里的进口食品或品牌, 在世界地图上寻找这些食品或品牌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位置, 从学生熟悉的食品或品牌切入。作为延伸, 在五、六年级时, 拓展学习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方面的知识, 如结合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性活动, 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 收集和学习主办国或地区的地理、历史知识和风土人情, 以及该国或该地区与我国的联系, 时效性强, 趣味性浓。

(三)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世界真奇妙》一课时, 笔者让学生开了一个各国文艺作品展览会, 以主持人的角色来介绍这些文艺作品, 身临其境, 达到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依托多种方式, 增加信息素材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提取的过程, 而是新旧知识经验间的相互作用、学习者内部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简单地从外部对他们实施知识填灌, 而应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主动去建构、生成知识。这就需要依托多种方式, 才能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一) 夯实“过程化”的资料积累

笔者在教学中, 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课前准备、课堂生成、课后拓展的连续性过程积累, 既是活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也是引导学生变“纸上谈兵”为“实践运用”。

如在教学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地球》一课前, 笔者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完成了一张调查表 (主要了解大洲的名称、主要地形及代表物、生活的主要人种和其他感兴趣的内容) , 在收集资料的同时, 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在课堂上的交流及资料补充都及时、有效。

又如在教学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不平静的世界》一课前, 笔者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前调查表,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如以下两位学生设计的课前调查。

B生是以问题形式呈现的:

我们儿童眼中看两次世界大战:___________

我知道爆发世界大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在收集过程中,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_______________

课堂中, 学生在小组交流时, 对查找的资料进行汇总、删选, 把最有用的信息保留下来进行集体反馈, 夯实了“过程化”的资料积累。

(二) 尝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在资料收集的方式上, 笔者提倡个性化的学习形式。让中年级学生剪剪、贴贴、画画、说说等, 记录收听、收看国际新闻所获得的信息, 并在教室板报上开辟了“国际视野”的栏目, 及时公布学生的学习成果;让高年级学生运用表格、图形、文字、照片等形式, 关注国外要闻、时事政治, 以此来积累素材, 如在教学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课时, 让一个大组的学生拿来了家里的外国食品, 让一个大组的学生提前做好了ppt播放本地市场上的外国品牌, 让一个大组的学生课前调查家庭使用外国物品的情况……因为有了课前的调查和采访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方式作铺垫, 学生有了许多的感性认识, 再加上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 学生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量的增加——让学生从多个领域了解经济全球化现象;质的提升——思考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生活等的影响。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 笔者引导学生学会对国际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综合, 以提高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比较能力、理解能力, 深入渗透学生对国际意识的认识, 让学生对模糊感性的知识提升到深层次的理性认识, 思维方式、思维深度都在提升。

(三) 创设“生活化”的虚拟环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做中学”的观点,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经验, 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的渗透, 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到某个国家去实地感受, 而光从书本习得, 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 且效果也不好。为此, 笔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虚拟环境, 力求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仍然以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世界真奇妙》一课为例, 笔者在课堂中创设了一个情境:今天, 教室里来了一批客人, 我们要欢迎他们, 用什么礼仪呢?如果来的是一批泰国客人, 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如果是日本客人呢?如果是英国客人呢?抛出这个问题后, 让部分学生当客人, 让其他学生当主人, 在实施的过程中, 表演、讨论、纠正、再演, 让学生明白欢迎泰国人用合掌礼, 欢迎日本人用鞠躬礼, 欢迎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人用亲吻礼。以模拟、仿真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活动, 不仅简便、参与面广, 而且增强抽象概念的直观性, 加强学生的认识, 强化记忆。

(四) 搭建“特色化”的展示平台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 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笔者搭建了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 如“模拟联合国”“世界美食节”“米兰服装周”“NBA明星秀”等等。在学生体验、实践、展示的不同环节中, 提高了不同年级学生对国际意识的认识程度, 积淀了特色化的品牌教学。

四、凝聚三方合力, 拓宽渗透渠道

“立足国际视野, 关注生命情怀, 追求个性发展”是笔者所在学校6年多来一直坚持的办学主张。这三句话清楚地阐述了我校的办学目标, 如果说“关注生命情怀”是实施教育的厚度, “追求个性发展”是实施教育的力度, 那么“立足国际视野”就是实施教育的高度。所以, 笔者有效地调动了各种资源, 拓宽了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渗透国际意识的渠道。

(一) 利用校内资源, 合理整合

在校内, 笔者利用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其他各类图片、教学用具 (包括地图、地球仪等) 、音像资料、学校图书馆等资源, 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 逐步渗透国际意识。

如在执教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节日大观》一课时, 笔者结合我校开展过的“国际日”活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英国、德国等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不同国家节日的多样性, 把文本或图片资料做成展板, 贴在教室内墙上, 让学生成为国际视野文化教育的参与者、展示者。

(二) 利用社区资源, 因地制宜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社会生活是唤起孩子寻求真理的原动力。”社会公共设施和场所, 如商店、博物馆、校外教育基地以及人文景观等资源, 是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加以利用的。有许多我们当地的外资企业、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异国文化建筑等都能有效辅助于课堂教学。笔者在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世界之窗》一课时, 特别从课堂外请来了外籍人士介绍不同国家文化间的差异, 如饮食文化的不同风格, 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

(三) 利用国际资源, 与时俱进

每年, 都有一些学生参加各种游学活动, 如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还能在这些国家的同龄人家里居住, 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异国的风俗习惯、风情礼仪等。笔者在教学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放眼现代世界》一课时, 让这些参加过游学的学生来谈谈他们对其他国家风俗礼仪的认识, 说说如何成为一名文明小游客, 使全体学生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也更直接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道德规范和生活习惯。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策略刍议 篇10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状

1. 学科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某些学校虽然为这门课程安排了课表和授课教师,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教师认识不够, 认为这门课程远不及语文、数学重要, 为非主要学科,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 科任教师对该课程的认知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某些教师把握不好课程目标、课程要求以及教学方法。在当前教育形式和教育质量观出现偏差的情况下, 这些教师不得不将精力着重倾向于语、数学科, 从根本上削弱了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教案写得很认真, 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 却很少看到创新之举;教研活动形同虚设, 教学方法严重滞后, 教师照本宣科, 学生学而无趣。

3. 学习与生活实践严重脱节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某些教师一般倾向于考什么就教什么, 教学方法落后, 照本宣科, 重知识传授, 忽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熏陶, 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使品德课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如何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

要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 关键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 这样才能增加这门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深, 教学目标把握不准。针对这样的情况, 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前要组织科任教师通读教材, 将教材的编写框架进行统一梳理, 即从教材的编排结构、知识衔接、编写思路、教材的个案分析等方面, 整体把握教材。另外, 教师还要精心研究本课所教授的内容。具体考虑这么几个问题: (1)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设计了哪些内容?编写的意图是什么? (2) 教材的内容与当地的实际以及本校的情况是否相符?若不符合应补充、转换或重组哪些内容?只有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教师才可能深入挖掘这门课程的精髓, 运用教学机智进行教学。

2.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只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教学效果才能落到实处。教师在授课前要考虑这么几个问题: (1) 联系本课的知识, 想一想学生有哪些生活经验, 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如何。 (2) 应考虑怎样贴近学生的生活, 怎样将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 (3) 要开展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的水平和认知程度, 选择最有效、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以教授“请你相信我”这一课为例, 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 待人真诚, 说到做到, 并且知道诚信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个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比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与他人交往中, 谁是值得信任的人, 并让学生举例说说为什么这些人值得信任。这种源于生活的教学讨论方式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积极思考, 并畅所欲言, 这样在无形中就完成了教学目标。

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源于生活的课程, 如果教师只是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之内, 那么就不会拓展学生的视野, 他们的眼光也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中。为此,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社区感受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内容的可信度。比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以“家乡”为大主题,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 让学生对居民进行访问, 让学生知晓家乡过去的人情风貌等情况,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将教育寓于活动之中,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胆量, 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

总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学生心灵净化的催化剂, 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助力器, 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样才会让学生乐在其中, 享受其中, 这才是这门课程所追求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尹海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迈进的途径[J].小学时代 (教育研究) , 2011 (8) .

上一篇:蓝海下一篇:数据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