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优化与改革

2024-06-01

课程优化与改革(精选十篇)

课程优化与改革 篇1

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首要问题是优化教材,或称为教材改革。目前,教材改革风靡世界,为各国专家、学者所关注。教材与习题也显露两者合一的势头。在使用范围方面,由教材向各专业门类分开方向发展。在教材内容上,向降低投影作图的难度,降低零件图、装配图难度方向发展,甚至在部分高校已用拼图取代了装配体测绘。在绘图与识图的关系方面,在职业学校更加突出了以识图为主,绘图为辅的教学目标,加强了识图能力的训练。

教法的优化是具体的问题,它不仅包括教法本身,还应包括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教学内容与不同教法的优化组合。为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由德国引进的,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行为素质与负责精神培养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已在我国许多城市的职业学校推行,正在冲击着传统的制图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职技教育培训方式———模块式技能培训(MES)方式的研究正在将教法优化的实践引向崭新的王国。

在优化制图教学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审美教育问题。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深刻地指出:“凡是学校所有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也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见美育之重要。目前,论证和研究如何使图学教育中渗之以美学,探讨用美学指导、改进制图教学,增强学生对图样的美感和美的鉴赏能力的学术气氛也显得十分活跃。

要想讲好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精讲多练教学组合

精讲,就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以教学大纲与课本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教材的主要矛盾和内在联系,研究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要言不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精讲,是教学的关键。既要精华,讲规律,讲本质。制图课着重要讲基本理论、基本画法(双基)。把书中最精华的东西,通过自己重新组织教给学生。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书,重点明确;目中有人,方法对头”,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必须超过教科书的几倍。专业知识要深,知识要广,才能讲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课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讲课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贫乏,不充实,不精通,讲课往往重复烦琐,就会走到少而精的反面。上课时间,不应该都由教师“满堂灌”。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一般开始上课时和接近下课时都不太集中,真正集中的只有中间的一段时间。教师要把主要内容在学生精力最集中,思维活动最积极的时间里讲完。所以教习过程中必须精讲,精讲是教学的关键,是取得教学效果好的重要环节。

教师做到精讲,就可以使学生有时间多练。多练,也不是多给学生留练习题,而主要是多给学生留一些练习时间。让他们有阅读的练,有作题的练,有多种多样的练,由浅入深的练。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觉的练。

2. 贯彻直观性原则

所谓直观性教学,就是把抽象的书本知识变为可以观察、触摸操作、想象的知识,以便于记忆理解、培养兴趣,形成明显的概念。因此,在课堂上应尽量利用现有的制图模型、挂图、教具。新概念的引入,一般可采用从生产实际、生活常识引入,从旧知识中引入,或通过教具、挂图直观演示引入的办法。例如,讲“投影”这一概念,可用“立竿见影”这一成语,来说明它就是投影的原始意义。使学生听起来浅显易懂,看起来直观形象。并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投影这一原理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座时钟—日规,直到今天,还摆放在北京中山公园里。

3. 色彩让教学“动”起来

为提高制图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动画色彩效果好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多样性。如果课堂教学只停留在从平面到平面的视图变换,学生难免乏味。教师应有选择地使用形体结构典型性和色彩表现艺术性俱佳的挂图,或者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平面及线条的着色让学生能具体区分物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关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教学“动”起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有扎实的徒手绘制轴测图的基本功,以便将轴测图作为课堂教学和答疑的辅助手段。如在轴测图上加以阴影润饰,煊染其色彩,更可以增强立体感,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主动去学习的热情。俗话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以此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便总结课堂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制图课程的优化与改革,涉及到了很多课堂教学方面的知识。本文着重从课堂教学、优化教材及如何讲好制图课等方面,阐述了制图教学中的几个注意点,来强调制图教学过程就是优化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

关键词:优化,精讲,直观性,动画

参考文献

[1]吕莎莎,顾豪.当代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2011年13期

课程优化与改革 篇2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调查和实践教育的方法,从当前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入手,以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超前的改革发展意识,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旅游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在高速发展的旅游业背景条件下,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研究已成为一个极具现实和理论研究价值的焦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课程结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开发出符合旅游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推动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现行课程体系的整体评价

课程体系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合理与否,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与那些相对成熟的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晚,而且现行课程体系在旅游业大发展态势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目标模糊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主要表现:为旅游行业培养什麽类型的人才(是面向市场的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目标定位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二)体系欠缺科学性

课程体系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显得零散而不成系统,反映到课程设置上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或重复,或缺漏,在课程结构上或顺序错乱,或轻重颠倒,课时比例分配不完善,课程时序衔接错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

(三)学不致用,能力不强

已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就业时的最大困惑。由于旅游人才培养(教育)与市场(产业)需求相脱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不能有效地对接,有些实践操作技能的实习课程流于形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造成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境地。

(四)特色不明

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的不统一,特色课开设的贫乏。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13门主干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开设程度不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存在很大差异,从中反映出各旅游院校之间缺乏统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主体课程,没有形成明确的核心学位课程,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目前许多高校(包括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旅游课程和教学内容,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期较长。

二、课程体系存在问题成因透析

鉴于对现行课程体系的评价,反映出的问题是急迫的,究其原因可概括为:

(一)课程设置理念滞后

我国旅游院校教育走的是一条“外延式”发展道路,而非“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大多数旅游院校采用的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基本没有结合本校和本地区的实际状况,人才培养目标的抽象化和模糊化延续到课程体系设置中,使得课程设置抽象和空洞,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现行旅游高等教育已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问题。

(二)专业设计口径过窄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多是以专业课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来组织教学的,专业课程总量占据的比例较高,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课程及拓展专业的课程较少,学生选课余地小,加之许多旅游院校都是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带有所依托专业的痕迹,课程设置十分混乱,旅游专业特点不突出,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职发展,也难于应对日益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知识交叉性职位要求,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高校旅游专业仍然困于传统的经院式培养模式,进行的是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造成了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的不良局面。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采用了通用教学计划和理论教材,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断层脱节现象严重,而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管理能力关注不够,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发生错位,最终势必影响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实践教学环节弱化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形式化明显,突出表现在:一是实践学时不足,旅游本科实习多为2~3个月,最多半年;二是实践内容不到位。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而且大多数旅游专业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属于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因忙于写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无心实习,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五)旅游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不少旅游院校的教学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大班授课,从理论到理论,平铺直叙,苍白无力,专业教材的内容及科目编排未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对幻灯片、视听、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应用略显不足。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通过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明确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从培养目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确保旅游人才的高品质并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既可以和市场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正确的供给关系,同时也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搭建学以致用的平台。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二)找准市场需求切入口

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发展,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决定着高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是旅游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社会发展需要、企业经营活动、学生个性特质等因素有机结合,克服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缺乏关联的弊端,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完满性发展,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双向互动。

(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由各相关课程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根据“公共基础课+学科类课程+职业(专业)应用课程”的课程设置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公共基础课是指教育部指定的通用课程;学科类课程是指旅游管理专业所在的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下,整合本学科涵盖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的可以进行专业转换的背景知识结构课程;职业(专业)应用课程是指针对学生毕业时明确的、实用的职业就业课程,强调实用性、技能性。要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果断删除陈旧、重复的课程内容,防止“因人设课”和“无师不设课”的情况,努力形成结构全面、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一方面使得基础知识的传授全面扎实,符合学习规律;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优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第三,细化、深化专业方向,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突出不同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突破过去专业方向的单一性、单调性,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内容研究空间。第四,鼓励学生增修人文类课程,拓展专业视野,提升人文素养。第五,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有关课程整合、衔接,使具体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同步,实现人才培养的“即时适应性”。第六,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案内容实施有效的动态评估、监测,使完整、科学的教学布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四)形成多元化的课程实施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它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活动体系。旅游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更是一个与旅游业接触紧密的专业。旅游高校主动加强同旅游企业的联系,把课程的安排与当前的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更新教学设备,活化教学手段。授课形式上,以师生互动为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网上论坛、专题报告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应用。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使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课程理论、景区状况和企业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互动式教学。

(五)多渠道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基本前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质量提高的有力而直接的保障,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一方面要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可有计划的委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旅游院校进修学习,鼓励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实习、交流,使他们能深入到旅游实践的第一线,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可聘请同行中的专家、优秀教师及企业中的技师到学校兼职教学,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使行业、企业的信息、案例能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应用。同时,专业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积极构建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加强科研能力培养,以科研促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相长。

参考文献:

[1]刘绍辉.论与中国旅游高等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5)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吴巧红.从供需错位看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5,(s1)

[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优化与改革 篇3

关键词: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现状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课程。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校实施教学理念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不经。同时,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教育注重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极为必要。研究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有利于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而且对学校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要遵循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为我国提供高素质综合人才;其次,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课程体系的优化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减少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出现重复与交叉现象,并站在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规划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注重科学性学科的整体性,加强对新知识的拓展和运用,提高课程知识的整体性;再次,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要求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将学科知识结构分为专业知识部分、文化知识部分、技术知识部分这三个层次,同时,在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原则;最后,拓宽性原则。拓宽性原则要求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淡化专业倾向,在学习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并积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2.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

2.1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在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积极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教师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为此,学校应积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技术人才对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指导,提高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科学性。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完善教师饿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教室的教学质量。另外,学校应积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组织教师参加教师素质讲座,增强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2.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因此,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积极重视现代信技术的应用。为此,教师和学校的教研组应加强重视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积极完善的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现实性和时代性,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另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且,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能有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3建立教学改革制度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课程建设规划。为此,学科负责人应根据本学科的学科内容和培养目标拟定本学科的课程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同时,学科负责人应积极制定学科的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及课程教师,搞好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规划的科学性;其次,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积极设立教师主讲制度、学生导师制度、首席教师主讲制度。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竞争,引导教师创设课程品牌,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2.4完善激励制度

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学校积极完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应对在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中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表扬,并予以资金奖励,提高教师参与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2.5重视科研工作

教学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与学术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虽然能够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在科研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之后,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以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将科研成果运用与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之中,积极创新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达到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

小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受到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发展时间较短,并且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教育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积极遵守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拓宽性原则。为实现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必须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教学改革制度、完善激励制度、重视科研工作。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不仅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宏杰,武颖,万勤艳,王致杰,张跃辉. 略论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J]. 电子制作. 2013(13)

高职采矿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采矿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锡林郭勒盟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易开采。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 锡林郭勒盟经济快速增长, 企业对人才从数量到质量的需求旺盛。近些年, 区内外大型煤电企业相继进入我盟开发煤、电、化项目, 推动了一批煤电项目的快速建设和发展, 对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适应市场的需要, 2009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力工程学院成立了采矿专业教研室, 开设了采矿工程技术专业, 并于2011年开始招生, 经过四年的发展, 已逐步成为的学院的特色专业。然而由于煤炭行业发展及市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了生源的萎缩, 专业发展面临困境。新形势下, 对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与优化, 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尤为重要。

1 采矿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分析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采矿工程技术专业成立时间短, 是近几年学院结合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而增设的新专业, 办学经验和办学积淀不足。随着整个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对采矿技术人才的素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原有的采矿专业课程体系却相对滞后,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课程体系单一, 专业面窄

表现在专业就业面太窄, 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原有的采矿专业教学主要是面向煤矿地下开采方向, 而锡林郭勒盟地区煤炭多为大型化露天开采, 这样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就业范围, 且难以在毕业生输出方面做到与地方企业需求对接[1]。

1.2 教学内容陈旧, 缺乏高职特色

课程改革前的课程设置沿用了部分省份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且因所开设的课程没有相应的职业规划教材, 教学过程长期选用过去的老旧教材, 或者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 并没有突出职业教育应用性、地方性的特点, 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需要[2]。

1.3 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课程教学较多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 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偏低。考虑到学生校外实习大多数是煤矿企业或特殊岗位实习, 同一实训地点实习人数过多, 在交通、食宿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很大困难, 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不得不以参观替代实训, 或采用模型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效衔接, 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3]。

1.4 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够

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专业领域内理论知识的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毕业后不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使得学生进入企业后在工作岗位和技能提升过程中与同类高校的毕业生相比缺乏竞争力。

这些问题对高职采矿类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诸多困难, 而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改革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 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2 新的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2.1 专业方向和办学定位

优化后的采矿专业是整合了原来的煤矿地下开采、露天开采、矿山通风与安全三个专业的内容, 同时将煤矿开采拓展到非煤固体矿床的开采。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周边工矿企业用工需求, 采矿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以露天开采为主, 兼顾井工开采和金属矿床开采的发展方向。

2.2 培养目标

采矿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面向煤炭行业, 以及与采矿有关领域的一线岗位,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有电、钳、焊三个工种的实践操作技能, 较系统地掌握煤矿地质、矿山测量、采矿方法、矿山电工、矿图CAD、通风与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能胜任在煤矿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固体金属矿床开采、矿山通风与安全、隧道工程及煤层气开采等方面的工作, 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掌握露天采掘施工的实践技能, 以及矿山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的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有较强实践技能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3 职业岗位定位

采矿工程技术是我国能源和矿物开发开采的重点支柱专业, 毕业生主要从事露天煤矿生产一线以及煤矿地下开采、非煤矿山、地铁隧道等单位从事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等工作。具体包含露天采剥机械操作与维修、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矿山地质与测量、矿车驾驶与维修、矿山安全员等岗位。[4]

3 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改革

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 从课程内容安排、课程体系设置和培养计划制定等方面课程组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优化后的课程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加强了实践教学, 拓宽了专业口径, 增加了电、钳、焊等职业技能模块, 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课程体系设置和专业岗位知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3.1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平台、专业技术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技术技能品台、专业拓展平台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几大部分, 在调整优化课程内容上, 提高实习实训比例, 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学时分配及所占比例见表1。

为实现因材施教、立足锡林郭勒盟、就近择业的办学定位, 采矿工程技术专业方向侧重于露天开采。因此, 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如下:

(1) 公共平台。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应用物理、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课程。

(2) 专业基础平台。包括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技术、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钳工 (中级) 、焊工 (中级) 、煤矿地质、矿山测量等职业基础课程。

(3) 专业方向技术技能平台。包括露天采矿技术、露天采掘机械、矿山电工、矿井开采、非煤矿床开采、矿山通风与安全、矿图及CAD、矿山机电设备、矿用卡车驾驶与维修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4) 专业拓展平台。包含专业任选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大类。专业任选课包括特殊采矿方法、煤矿安全技术、选矿概论、矿山环境工程、矿山企业管理等。公共选修课包括学院其他院系开设的社交礼仪、传统文化、文献检索和文学名著鉴赏等人文社科类课程。

(5)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认知实习、煤矿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训、金工实训、电气控制与PLC实训、采矿CAD绘图、矿山电气设备实习、矿山机械拆装实训、矿山车辆检修实训、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3.2 专业岗位技能的提升

根据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 采矿专业采取“2+1”的培养模式, 实行分段联合培养, 即入校前两年在校内进行理实一体化学习, 第三年赴企业顶岗实习, 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促进传授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 达到“学中做, 做中学”培养要求。

学生入校第一年就安排识岗活动, 参观了解周边工矿企业, 熟悉今后的工作岗位。第二年进一步深入到企业进行真刀真枪, 货真价实的习岗, 部分课程由企业专家讲授, 使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生产一线最前沿的设备和方法。此外, 顶岗实习主要在三年级的学生中开展, 学生深入企业的时间更长, 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习得专业素养, 研习企业文化。并且结合工作岗位进行毕业选题, 在校企双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考虑本专业就业层次和培养目标确定本专业的职业领域见表2。

坚持实践教学与岗位考证相结合。通过教学改革, 设计若干与岗位群技能相适应的专业综合实训, 使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符合职业标准要求, 鼓励学生选择性地考取相应的岗位证书, 培养学生“一专多岗”的能力, 实现“双证”并重。

学生在学业年限内应具备的核心技能和岗位能力有:

(1) 职业资格证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精通电、钳、焊等工作能力并获得电工高级工证、钳工高级工证、焊工高级工证、驾驶证、挖掘机操作员证和矿山测量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2) 专业岗位技能:能从事露天矿车辆驾驶及维修、矿山机械设备的操作、检修, 矿山常用机电设备的操作、采区常用电控设备的操作等技术工作, 也可从事辅助运输及储运、煤矿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4 课程改革成效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采矿专业课程体系经过几次修订和改革, 课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紧跟当地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 加大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力度, 促进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材与技能的对接。以技能训练为引领, 教学处处“接地气”。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 2014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8%以上, 从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反馈来看,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刚实习就在技能方面展现出较高水平, 在艰苦岗位上踏实肯干、吃苦耐劳。

参考文献

[1]蔡永乐, 等.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煤, 2010, 03:46-48.

[2]熊权湘, 赵尚书.基于工学结合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08:65-67+71.

[3]钟帅, 张琳.高职高专采矿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尝试[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11:72-73.

课程优化与改革 篇5

目前,有关普通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不多,理论研究更少,尤其是如何装备、怎样装备,怎样从被动装备甚至是被迫装备变成主动装备,从盲目装备变成有效装备,怎样使学校装备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些都是装备管理人员迫切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从事学校装备室管理的多年实践中,尝试摸索出一些经验,现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装备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的教育装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遇到了许多新的矛盾,如实验室的数量严重不足,实验室的设备不符合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几年前的实验教学仪器无法与新课程教材课程内容相匹配,实验室的设施无法满足探究性内容实验教学活动的需要,仪器品种缺乏、规格不配套,维修护养知识贫乏,管理手段原始落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性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等要求差距甚远。

当前,各学校尤其是普通高中装备建设要在4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重点是理科实验室,难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室,薄弱点是劳技实践室和艺术室,空白点是装备管理。要用新思路、新理念、新措施、新办法解决教育装备的新问题,对教育装备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优化组合和改革。

笔者所在学校于2009年8月成立了学校装备室,其工作职责是学校装备管理,包括申请添置、维修、使用培训;实验室、图书馆、信息中心的日常管理;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及学校形象宣传。装备室设正、副主任各一人,实验室、图书馆、信息中心设立部门负责人各一人,各自有相应的工作责任,分别负责本区域内的设备管理、装备维护、卫生、安全等制度的落实。

在学校装备建设和管理中落实“六化”

学校装备建设和管理中的“六化”是指,装备添置科学化、装备设计人性化、装备使用效益最大化、装备资源利用数字化、装备管理网络化、装备考核制度化。

装备添置科学化

装备可以促进教材的实施,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但设备、仪器的配备要恰到好处,不是越多、越先进就越好。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是装备建设的依据,在总体提高装备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校的财力,按照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进程来分步实施,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就会导致浪费。装备添置要符合学校特色,如科技特色、艺术特色或双语特色的学校就应该结合特色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加强相应的硬件设备建设,前提是要充分论证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的闲置。

装备设计人性化

这主要体现在配置升降课桌椅、升降书写板、升降美术画架、翻转五线谱板、抽拉式电脑桌、翻转教学电源、抽拉多媒体讲台、多功能演示讲台等设备,力求做到方便师生使用。

装备使用效益最大化

学校每年在教育装备建设上投入资金约45万元,近3年来,购置笔记本电脑131台,添置数字化物理、生化探究实验室各1个,添置网络教室和电子阅览室各1间。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教师备课、上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使用多媒体系统、自制多媒体课件在教师中非常普遍。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各学科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开出率都达到100%。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实验,都要求开足开好。此外,学校利用图书室资源开展读书心得、书评、演讲等读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学校还经常开展各种多媒体技能比赛,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学校充分发挥装备在教书育人中的效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实验室、图书馆、信息中心、档案室、体育馆、校园电视台都能做到与学校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校本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都向师生开放,这是师生提高能力、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发挥才能的理想之所。我们的做法是采用调休制,安排管理人员专门值班,活动内容、活动人数、活动要求、活动时间由班主任提前三天通知相关部门,学校装备室检查、督促落实。这样充分发挥了装备室、场、馆的育人功能,实现了装备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装备资源利用数字化

推进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学校网站、FTP、教师博客等平台系统,把原封闭的资源变成共享资源,师生间、家校间、校际间、主管部门与基层学校、学校与社会都能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充分发挥装备资源的数字化优势,为学校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服务。

装备管理网络化

装备管理达到信息化、无纸化、准确化的现代管理目标。仪器出借、赔偿、报损报废、申购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行软件管理,程序设计合理;全校师生,上至校长,下至学生均可查阅相关的装备信息资料,真正做到装备管理网络化。及时了解省(市)教育技术装备部门颁发的实验教学库题、装备标准、新仪器设备的信息,以便制定装备计划和管理措施;学校可及时上网且自动下载新课程的实验要求,可查阅各仪器的资料,还可与兄弟学校交流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装备考核制度化

学校装备室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如《校产、装备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使用制度》《网络教室(微机房)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制度》《图书馆工作制度》《多功能教室使用制度》《校产损坏、赔偿制度》《电脑使用安全责任书(承诺书)》等。通过每周检查、每月汇总,学期评比等措施对班级和教师进行装备管理考核,班级考核计入班主任工作绩效,教师计入学期考核。通过考核,加强了师生的责任心,提高了装备效用。

建立一支师生共同参与的装备管理队伍加强对教师的装备使用培训

对于硬件设备的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人。学校装备室于每学期初都会对部门和班级进行校产复核登记,签订校产管理管理责任书和安全责任书。每学期对教师组织多次设备使用的集体培训。如笔记本电脑使用培训、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理化生探究实验室使用培训、移动多媒体使用培训、学校网站管理使用培训等。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管理队伍

各班民主推选一名“装备管理好帮手”,由思想好、责任心强、乐于为集体服务,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学生来担任。每学期初,我们对他们进行爱护校产、节约水电和电教设备使用、登记管理的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知道设备的维护要求,明确自己工作职责。每月集中开会一次,了解各班《多媒体设备使用手册》记录情况,统计电教课开设率,指导和解决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形成一支得力的学生管理队伍,使任课老师有了一个放心的电教课助理。

全面提高装备管理水平

我们对各室的配置进行动态管理,设计并完成了学校电教设备配置一览图。不仅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全校电教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情况,而且还能及时反映设备的检修、调换等变动情况,不仅增加了购置设备的透明度,而且促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由班级“装备管理好帮手”和专用室负责人填写书面报修单,送达学校装备室,然后安排人员利用课后或晚上及时检修,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在强化管理的同时,我们多次开设多媒体课件制作、班级网页制作等业务培训班,大大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使学校教育教学向现代教育迈进。

课程优化与改革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元年”,移动支出、众筹、网贷、P2P、民主金融等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并迅速普及。一时间,互联网金融被赋予未来金融发展主流的定位。余额宝、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诞生之后,使金融销售模式更具有现代化特点,促进了金融行业在网络领域中的飞速发展。准确了解和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并在此背景下找准金融专业学生的定位,已成为目前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职业技术学院不同,独立学院属于本科层次的教育,金融学专业的人才既能胜任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又能具备个人自主从事金融理财服务职业的基础与技能,实现就业与创业多元化。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清楚定位,适应金融形势的发展,突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参与就业竞争。

一、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业发展趋势

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发展。

2015年6月25日,作为国内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背靠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的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开业。网商银行立足于服务小微,不做500万元以上的贷款。网商银行以互联网方式经营,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没有分行、没有柜台,纯粹线上运营,“是一家纯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更便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金融服务。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全新的网络化运营方式,对传统金融服务提出了挑战。

2.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互联网小微企业贷款发展迅速

大数据具有可实时性、可解释性及数据准确稳定性。互联网金融其实质就是对金融的大数据的重视和运用。众多的小微企业,在企业贷款时,银行要求提供房产、购车证明,用资产做抵押。而阿里金融则能够借助技术手段,把碎片化的信息还原成对企业的信用认识,建立信用评价系统进行信用贷款。比如一个小工厂,用电量一直在持续攀升,阿里就认为该工厂的业务很好,信誉就可以相应调高。大数据能让金融机构更全面动态化的了解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其信用情况,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外,金融大数据平台也在降低贷款成本、缩短流程及时间、进行贷款产品开发及风险的监管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3.借助互联网平台,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

以保证金和杠杆交易为特征的金融衍生品,一直伴随着金融创新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市场,每天成交的金融衍生合约交易金额高达数万亿美元。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数量达到两千多种,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适应客户投资需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投资产品组合更加便利化和常态化,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投资工具。

二、互联网时代对独立学院金融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

1.树立“互联网+金融”融合的思维模式

金融行业并不是一个新兴行业,但互联网却是一个新出现的技术行业。随着互联网的大众化,两者的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选择,这基于两个行业在本质上有同一性,都是流动性、融通性。互联网金融是在业务上能同时处理相关联的资金流与信息流。“互联网+金融”需要既懂金融又懂互联网的跨界复合型人才,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其中的一点是用户参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导致如果只从传统金融的角度去实施就会脱节;但如果全从互联网角度去体验,在金融的合规性、风险控制上可能又会存在问题。所以无论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只具备金融背景或只是互联网背景,都存在问题。

2.富有创新精神,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互联网金融是社会科学创新的产物,网路金融新时代意味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将会更加融为一体,金融与经济将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金融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将会更加普及,突破时空的限制。因此,独立学院要求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不可墨守成规,要具备创新精神,同时,要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能够将金融与统计学、数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互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进行融合,这是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行业从业者所具备的素养的基本要求。

3.基本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技能。

互联网金融是的金融迈向全球化、国际化的步伐加快。金融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要求金融人才熟悉国际金融理论惯例,具备熟练的外语技能和沟通能力的要求,同时,适应金融国际化要求,为金融市场电子化、信息化、工程化做准备;要求金融人才熟练运用现代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编辑和大数据信息处理和计算。

三、互联网环境下独立学院金融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不明确,培养目标没有准确定位。

金融学的学科隶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对金融学科发展定位不准确,就会影响金融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方面各具侧重点,需要在教学进度设置时重点考虑,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设计的目标尚未明确。目前,我们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仍定位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颠覆传统金融业务经营运作模式的同时,更会催生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及工作岗位。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避免金融类人才培养目标与金融行业发展的脱节,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

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未能跟上金融业的新发展。根据各大高校独立院校网站以及相关资料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围绕传统金融理论及业务,同时定位于培养传统金融业务人才,导致我们的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学为例,我们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及中间业务为主,很少或几乎不涉及互联网金融业务,甚至连网上银行业务都很少涉及。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以培养能跟上时代步伐的金融人才。

3.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应用能力培养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理论研究性人才培养与金融业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往往没有明显区别,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标,没有根据金融市场需求设计培养方案。造成高校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业产品研发与基层管理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却存在高校的大批金融学毕业生难以按期就业。金融学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脱离时间应用价值的教学是舍本逐末,因此,金融学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但是目前独立院校金融学教学普遍存在理论内容庞杂、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内容较少、讨论式或研究式教学学时偏少等问题,总体上缺失实践教学的设计与能力培养。

四、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的具体措施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热度有增无减,从趋势上看,对于懂得互联网企业运营管理、风险控制、创新产品设计等基础专业性人才和研发技术类人才是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的两大需求。独立学院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适应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金融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1.改革教学内容,丰富互联网金融课程

从以上内容看出,独立学院金融课程内容陈旧,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没有涉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未来的就业空间。独立学院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再只是单一地以金融专业知识为主,要全方位叠加互联网专业知识。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源于传统的行业,从中不断繁衍出崭新的概念和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是针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而是需要增加基于互联网金融思维和金融变革的相关课程,从而让学生在掌握金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掌握互联网思维、创新和互联互通等能力。优化课程设置的同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造开放的、交互性强的金融通才培养目标。必须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首先,从金融岗位与工作实际出发,增加或删减课程内容,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完成对现有金融课程的调整。为了保证课程重构的有效性,应该加强教师的分工协作,使调整后的课程更加科学、合理。其次,组织金融专业教师积极开发现代化的互联网金融课程,例如P2P信贷、互联网营销模式、互联网融资、以及互联网金融操作实务等,并积极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最后,定期开展相关的研讨会、座谈会,向学生介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产品、新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完善,在提高综合业务能力的基础上,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2.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强化微观金融的应用能力

在既定教育资源下,应该适当强化微观金融,同时适当的减少宏观内容为主的基础理论课程所占据的比重过大且存在重复交叉内容,而公司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信托与租赁、金融服务营销的与市场经济活动和从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课程则被排斥在主修课程之外,课时凸显不足。这种不合实际的专业课程结构需要调整,进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为止,许多高校的金融专业依然按照行业分公来设置专业方向,比如按照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这种专业方向设置的局限性很明显,与当代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不相符合,尤其与现阶段金融工具与金融理论不断创新不太适应,有鉴于此,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增加微观金融内容,强化微观金融的应用能力尤为重要。

3.调整课程比重,突出实践操作能力

独立学院金融专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毕业生较少从事金融理论工作,而是在各层级金融机构中从事服务工作。因此,独立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生掌握必要金融和经济常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然而现有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中大部分课时用来开设理论课程和准理论课,比如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保险学、证券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学等,这类理论化的课程占到专业课总学时的一半以上,由于独立院校教学总学时的限制,在具体教学中这种做法使得对于那些动手操作技能训练和贴近实际岗位技能的课程,如商业银行业务操作、金融产品营销、金融理财实务、金融礼仪等内容安排不足。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实训、实践课程名不副实,从而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技能并未有效提高。

4.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赛、教、学的融合。

以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将技能季赛与课程优化紧密结合,为课程体系优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技能竞赛规程反映了金融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技术标准,学校通过吸取大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把互联网金融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要求纳入到日常教学。技能大赛都会突出关注行业岗位最新的技术规范,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全方位多视角地考查师生技能、创新、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既能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与时俱进,又能让独立学院金融专业广泛接触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趋势,真正实现了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和赛、教、学的融合。

5.整合专业课程,增加金融创新业务内容

当前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存在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以金融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程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为例,虽然教材版本不同,各自的侧重点有所区别,但几门课程教材中有关股票、债券、期货、期权、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的内容基本相同,内容存在重复交叉,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整合,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如可将这些课程中涉及相同的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基金等内容,由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协商,确定在某一课程中统一讲解,其他课程则重点讲述各自的侧重点。随着经济不断增长,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在不断加快,金融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独立学院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适时作出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市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

6.独立学院金融学生就业导向的转变

独立学院金融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之中,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给独立学院金融专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独立学院金融专业必须要做出转变。不要一味地只盯着传统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而是更重视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全方位的合作,达到双赢的局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模式。根据互联网企业对基层业务岗位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并通过引入经验丰富的企业讲师来弥补独立学院金融专业师资不足的缺陷,让学生入校就能按照企业要求去培养,真正实现一毕业就上岗。

参考文献:

[1]胡烨丹,潘锡泉.互联网金融语境下的金融职业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4).

[2]刘英.互联网金融时代高职金融教育的反思与改进[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3]李洪涛.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教书育人.2012(9).

[4]张璐.论应用型金融本科教学内容改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5):116-118.

[5]吴晓求著.互联网金融逻辑与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课程优化与改革 篇7

一、课程目标的系统化、个性化

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 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 是达到教育标准和教育目的的保证。课程体系构建中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应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展开。我认为,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的具体制定应该有更强的针对性, 可以从两个方面重新定位。

1. 公共艺术课程目标的系统化。

一方面是指课程目标应全面、系统地反映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各方面的要求, 即课程目标制定的内容不仅应包括知识、技能, 更应包括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另一方面是面对不同层次的艺术教育要匹配不同的课程目标, 而且要有由浅入深、前后连贯的系统性。就目前我院在处理公共艺术课程目标设计这一方面来说, 关注学生需求的差别性、层次性并不到位, 多数课程以统一的培养目标同时面对很多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导致现在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获得的知识零散、不系统, 等等。故而在公共艺术课程目标设计中, 应着重考虑学生需求的差别和层次。要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真正受益, 就要设计出既能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又能确保艺术教育的连贯性且相适应的课程目标。同时, 还可避免因艺术教育的层次不同引起的混沌状态, 以免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

2. 公共艺术课程目标的个性化。

我认为公共艺术课程目标的制定, 既要兼顾各高校本身的特色, 又要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 充分体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个性化的特点。首先, 由于各高校有不同的自身特点和不同的学科、专业设置, 总体上会反映出不同的发展规律, 而公共艺术课程目标体系的制定应该体现这种差异。其次, 对于不同门类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而言, 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门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 对于优化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与人格可能起到的作用, 并结合对学生层次差别的了解制定具体的公共艺术课程目标。艺术教育中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就更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但要注意避免课程目标制定与学生需求差异的相互脱离, 这需要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高校学生的艺术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兴趣及爱好等。这种明确学生需要的过程非常重要, 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尊重学生个性、体现他们意志的过程。

二、课程内容的多元文化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艺术教育中尊重多元文化是公共艺术课程内容应该强调的, 即艺术教育既要弘扬独特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又要吸取多元的世界文化。为了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我认为学院对课程内容的选择, 格外关注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文化, 并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开发特色课程, 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反映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内容体系。同时, 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世界各地、各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 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中了解到世界的多元文化。目前, 我校公共艺术课程中涉及中国及东方周边国家的文化艺术内容相当有限, 而主要以欧洲的艺术发展内容为主。基于此, 我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要突破欧洲文化中心论, 将世界各民族的艺术纳入课程中学习, 更好地充实课程内容。

此外, 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还应贴近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兴趣爱好。由于电影、电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图像传播信息, 迈入“读图时代”。因此, 此时的学生更多的是关注生活中的事件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以及对各种视觉影像的思考与解读。我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内容除传统艺术中音乐、美术等范畴外, 还可扩展到影视、摄影、纪录片、广告、漫画, 现实生活中的美学, 以及各种视觉文化的产物所转达的价值观。从积极的方面看, 这一举措扩大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与此同时, 在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工作上, 学校可以把网络资源作为主要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网络中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艺术图片、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 极大地丰富我校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内容。

三、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调整、优化公共艺术课程结构, 明确其课程的分类及层次至关重要。基于此, 我校公共艺术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应先注重对每门公共艺术课程的定性分析, 然后结合艺术知识的广泛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知识难易的层次性及课程之间的序列性等多个方面, 再进一步将其规范分类。

公共艺术课程各有特点又具有互补性, 其分类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从课程内容划分, 课程可分为:艺术分科课程和艺术综合课程;从课程类型划分, 课程可分为: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从课程形式划分, 课程可分为:艺术理论课程和艺术鉴赏课程;从课程层次划分, 课程可分为:艺术基础课程和艺术提高课程;从课程的实践要求划分, 课程可分为:课内艺术实践课程和课外艺术实践课程。

四、课程实施的人本化

公共艺术教育应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他自己, 以实现知识传递与个性培养的并行及和谐发展。基于这种理念, 公共艺术教育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 在学生的直觉、推理、想象、技巧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和过程中, 形成丰富的艺术文化修养,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1.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拓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空间。

组织、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发挥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互动性、导向性和示范性, 以健康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 以多样的审美实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在艺术教育与活动方面, 为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课程, 学校可定期举办与组织各种艺术活动。比如开展大学生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团活动、迎新生文艺汇演、大学生艺术团表演、服装表演、模特比赛、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动漫制作大赛、艺术作品比赛、艺术论坛、艺术讲座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吸引师生广泛参与。另外, 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艺术展演活动。在这些艺术活动亲身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 学生的艺术兴趣得到激发, 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综合素质增强, 并得到全面发展。

2. 积极构建网络教育平台。

公共艺术网络课程是一种以Web Quest为主要内容的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 即是学生通过网络接受各种形式的艺术审美教育的教学模式。公共艺术网络课程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如在线集体讨论、在线当面交谈等, 使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得以实现, 有助于学生建立符合自己旨趣的知识结构, 弥补传统课程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网络课程是一种十分便利、快捷的学习方式, 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交流学习, 充分开展学生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效。在公共艺术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上, 再利用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实现共建共享、优势互补, 减少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加强各高校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五、课程评价的多元化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 有助于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整体地发展, 最终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而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的重心, 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我认为, 公共艺术课程评价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学生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尽可能客观地反映真实的评价结果, 具体怎么做?第一, 通过艺术理论考试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二, 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来评判学生的艺术层次 (例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艺术比赛获得省级学生艺术竞赛三等奖以上者, 其艺术选修课成绩可评为优秀) 。第三, 通过艺术研讨会反映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评价能力。

另外, 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学校教学督导体系, 建立常规的教师听课制度, 不定期地检查教案、教学进度、学生作业等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建立公共艺术教育的网络评教平台, 以评促教, 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我校要站在培养人才的高度, 把落实学生公共艺术课教学工作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真正将公共艺术课列入学校培养方案, 纳入高等学校公共课程体系。而科学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是我校构建“重基础, 重技术, 重能力, 高素质”的“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 对于健全学生人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郭声健.艺术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课程优化与改革 篇8

生物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之一, 其中约有60% 的成果集中在医药领域, 生物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从20 世纪末开始, 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迅速,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1]吉林省有着丰富的生物制药资源,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生物制药技术, 把生物制药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生物制药专门人才, 尤其是从事一线生产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而, 很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生物制药 ( 技术) 这个专业或相关课程。但是作为一个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 其课程体系建设一直不够完善, 大多参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而设置, 教学内容也多有重复和脱节等不合理现象。国内的一些学者和教师也都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 归纳了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很多改革的观点和建议。

二、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高职教育的定位认识不足, 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二是重视单一课程改革, 缺乏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三是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理论教学的改革。四是缺乏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 学生动手能力差。五是专业课存在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的问题。

三、教学改革研究的思路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以制药行业、岗位需求为依托, 确定培养目标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努力将课程体系构建成为开放性、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教学改革的基本点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2], 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依据企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在本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应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再进行课程改革。[3]整合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 以就业为导向, 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职业基本素养与基本技能模块、专业综合核心能力训练模块、职业素质认证与能力提升模块三个层次渐进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嵌入企业文化、企业技术和企业资源等企业因素, 实现了课程体系由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向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转变, 学生培养由知识、能力、技能培养向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协调发展转变。

( 一) 课程体系模块化。

1. 第一模块: 职业基本素养与基本技能模块。职业能力培养: 道德高、身体好、会办公、识专业、看岗位、会知识、能操作。

2. 第二模块: 专业综合核心能力训练模块。职业能力培养: 懂专业、用知识、会技术、擅操作。

3. 第三模块: 职业能力提升与认证模块。职业能力培养: 懂岗位、能接轨、会技术、擅操作、能管理、能创业。

( 二) 教学内容项目化。核心课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 按照“逆向推定”的思路, 即先后到吉林大药房、吉林巨润农业集团、吉林百姓堂药业等企业进行调研, 对毕业生追踪调查参证。在工作任务引领下, 将相关职业标准按照逻辑关系进行重组、整合、归纳、融合, 核心课程均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授课。

( 三) 多元评价, 改革传统教学考核方式。按照知识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改革传统评价方式, 实现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指标多项化。加强过程性考核, 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评价。

五、结语

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体系构建需要不断探索, 深入细致地研究, 依据职业岗位需求, 及时调整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 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累积教学经验, 使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为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和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梧桐.实用生物制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6~57

[2]黎八保, 曾青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咸宁学院学报, 2011, 10:152~153

课程优化与改革 篇9

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文化是一个宏观的名词, 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 要让学生深切感知, 课堂教学中, 配以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材料, 更能让学生沉浸在文化的陶冶中, 才能够积极“备战”于课堂的学习之中。

湘教版地理必修2 1.4《地域文化与人口》的内容属于人文地理, 该节内容人文特色鲜明, 为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利用3分钟时间, 自动循环播放上海世博内各地文化特色图片, 并配以音乐《猪都笑了》。音乐《猪都笑了》选择, 在带有“幽默”因素的同时, 歌词中也展示了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两者兼容的课前情境中,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顺势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本堂课研究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 (学习目标:了解文化、地域文化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重难点:分析国内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 为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图表一)

课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地域文化的概念。

2.能够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分析国内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图表一) 思维导图展示本堂课研究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 离不开知识的学习、探究及展示。课堂教学中将把学生易记忆、易理解的“了解”的基础内容作为自主学习部分。不易理解的或重点内容, 将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展开。

(一) 自主学习, 合作解疑

结合该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的分配, 将把“文化”、“地域文化”、“婚俗对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对文化的影响”作为自主学习内容, 采取填空的形式展开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后, 小组核对答案, 然后派代表再口头表述展示, 并解答疑惑;其余小组评价、提出疑问。

最后, 教师再点出学生未指出的知识点, 以此帮助学生真正落实基础知识点。为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将展示5个国家的服饰图片, 让学生说出分别是来自哪些国家?通过提问的形式, 再一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课堂氛围。 (图表二)

(二) 合作探究, 共同进步

学生通过主动方式获得了基础知识后, 通过提问小结及知识承接, 把学生引导进入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合作探究不是大胆的让其“赤裸裸”的“一搏”, 而是适当的配以文字说明或多媒体材料, 为其探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或帮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达到思维的碰撞, 凝聚力的提升。

该节内容较为简单, 但教材中对国内外文化的介绍较少, 学生不易感知。因此, 将国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国内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分别设置为两个探究点。学生在进行国外文化对人口影响的探究时, 多媒体将自动循环播放以爱尔兰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与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婚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宗教的对比图片及文字说明 (图表三) 。

在进行国内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时, 设置三个问题进行比对 (图表四)

1. 列出家里祖辈、父辈的初婚年龄及自己预定的结婚年龄, 对比分析三代人结婚年龄的间隔, 并分析婚俗和制度的变化特点。

2. 列出家里祖辈、父辈及自己三代人的总人数及兄/妹数, 对比生育的变化特点。

3. 列出家里祖辈、父辈的出生地, 工作及现居住地, 分析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的变化特点。

然后以多媒体展示 (自动循环播放视频) 图片配文字的形式设置情景:从古至今我国结婚年龄、生育子女数的变化。以及设置情境:祖辈一生在重庆合川务农养大了父辈, 父辈为了赚钱来到广州从事工商业, 在此, 父辈结识了美丽的妻子, 一起回到重庆合川。后来, 有了我们, 为了我们能够到重庆市茄子溪中学学习, 父辈搬家来到了重庆市大渡口生活。

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除了主要发挥学生之间思维和技能的互补性之外, 学生在思维碰撞的同时, 又得到多媒体材料的指引, 更能找到更符合要求的探究结果。

三、课堂小结, 巩固训练

知识点不同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学习变换新鲜感的同时, 也容易造就学生当堂课“学后所忘”, 因此教学课堂结束后应鼓励学生自主整合归纳。在此过程中, 课件中应该给予适当的知识总结方式及过程 (如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 从知识、技能、情感三大方面展开) 的指导, 让学生先自己沿着知识线路梳理知识结构, 以此建立知识网络, 然后小组组内进行交流, 再派代表发言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 体验收获的喜悦;最后教师点评及补充总结。知道了文化与地域文化, 理解了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知识层面) (图表五) , 学会了对比分析找差异, 透过现象寻本质, 走进生活观地理的方法 (技能层面) , 对世界部分地区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深入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 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 (价值观) 。

习题是教师检测学生知识落实的重要手段, 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方式。本节内容贯穿学生活动, 学生应该能够深切的感受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测试题将采取学生自主完成, 组内核对答案, 提出疑惑, 解决问题的环节进行, 以此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其综合能力。

[巩固训练]

1.以下关于文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1) 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山峰、河流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2) 山川林木一旦经过人类开发成为景观, 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3) 茹毛饮血的饮食本能也是文化; (4) 人们将食物加工成适合人类需要的食品, 这一现象及产生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构成了饮食文化。

A. (1) (2) B. (2) (3) C. (3) (4) D. (2) (4)

2.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主要原因是

A.养儿防老B.扩大教派的势力

C.发展农业生产D.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婚俗对人口的发展影响很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婚年龄大, 人口的出生率低

B.初婚年龄小, 人口的出生率低

C.离婚率高, 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婚姻关系不稳定, 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4.下列因素中, 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不大的是

A.宗教信仰B.初婚年龄

C.婚姻的稳定程度D.自然环境

5.属于目前我国婚俗时尚的是

(1)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2) 男孩女孩都是后代

(3)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男人 (4) 只生一个好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6.能正确反映出农村、城市妇女生育子女与文化素质关系的描述是

A.文化素质与生育子女数在农村呈正比例关系

B.文化素质与生育子女数在城市呈正比例关系

C.文化素质越高, 妇女生育的子女数相应减少

D.文化素质越高, 一般会降低妇女的生育能力

四、课外延伸, 拓展提升

知识的价值体现在其应用。在巩固训练知识的同时, 还要能够实现知识的课外延伸及拓展, 即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扩展为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或更难的科研问题。实现知识延伸、拓展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 其基本方法包括两点:一是通过启发学生把知识朝向更深层次发展。二是通过巩固练习将所学的知识达到活学活用 (即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的层次。

学完本节内容, 将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外延伸, 让学生在课外探讨, 活学活用来探讨‘姓氏的改革, 让“女儿姓氏作为后人姓氏”的观念深入人心’的课题 (图表六) 。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的背景下, 高中地理高效教学环节优化设计采用“自主—合作—小结、巩固—拓展”的四环节进行, 可以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积极的氛围;唤起学生团结向上, 展现自我的意识;真正的为学生个性的展示提供平台,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终突破课堂, 实现高效, 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摘要: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陶冶学生情操, 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本文将以“湘教版地理必修2 1.4《地域文化与人口》”为例, 细化教学环节, 以此实现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湘教版中学地理课本必修二》.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10

机械优化设计主要是将机械设计和优化设计的理论方法相结合并, 并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实现最优化方案及设计的有效设计方法, 这一课程教学在当前的高校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教学改革的实施, 针对实际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加强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的特征体现及现状

1.1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的特征体现。

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理论以及方法的重要领域, 并在当前的各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主要是将最优化理论作为重要的基础, 将计算机作为主要的工具, 和把优化设计的方法在机械设计中加以应用。这一课程涉及到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方法比较多样, 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其应用技术熟练的掌握, 在优化设计的思想上能够正确的树立[1]。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重要的环节所构成, 内容理论相对比较强, 对数学的一些知识涉及的较多, 而在优化算法的难度上也相对较大, 所以对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就要能够进一步的深化探究。

1.2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通过实际的调查能够发现, 在机械优化设计教材内容中的工程案例比较缺乏, 这样就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有着阻碍。当前多数的机械优化设计教材都比较对教学规划法论述比较重视, 但是在实践方面就没有充分重视, 有的教材对机械优化设计的方法和具体应用只是在绪论当中提到, 所提供的案例和结果都缺乏完善和具体性。

再有就是在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的实践方面相对比较薄弱,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很大限制, 从编程实践上来看, 这一课程都是要求学生通过C语言等对一维搜索算法程序和无约束优化方法程序编制进行完成。对于编程的工具也是面向过程, 对相关参数的调整也有着很大不便, 学校对学生展示国际优秀的相关计算机软件比较缺乏, 这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扩展以及全面素质提升就有着很大影响[2]。

除此之外就是在实际教学的方法上没有科学化的呈现, 由于时代的变化使得以往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 而当下一些学校在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课程中还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推导公式的分析等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机械的模仿, 这就对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着制约, 很难培养出真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第一, 对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实施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实施, 首先是要能够对专业定位准确体现, 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得以突出。由于学校的办学层次有着差异, 所以在对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定位方面也有着诸多的不同, 所以这就需要对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定位要结合自身的发展而定, 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要能够得以重视。重点要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上以及对方法的优化选择,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提升促进其问题的解决能力加强[3]。

第二, 对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来看, 传统的考核方法主要就是闭卷考试, 对理论的考核比较重视, 学生只是对一些公式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上得不到有效体现。在具体实施改革过程中就要能够将学生的综合成绩划分成闭卷考试以及上机考试和平时的成绩、实验成绩这几个部分。在分值的占有量上要以闭卷考试和上机考试为主, 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次之, 为此可结合实际来开发机械优化设计上机考试系统, 通过这一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平时的成绩主要是对学生的出勤以及表现等进行考核。

第三, 对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还要能够对新知识的引入加强重视, 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的一些新的知识内容要及时的更新, 和时代的发展相同步, 要能够对现代优化的方法得到充分重视。可将机械优化设计当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的应用加强, 对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软件的一些算法等内容都要有所了解, 这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拓展也比较重要。

第四, 对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优化软件的建设都要进一步强化, 从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要能积极的推行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 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化以及形象化的呈现。再有就是要不断的对新优化软件的更新和自编得以加强, 通过对优化软件的有效应用来对实际的问题有效解决[4]。通过对学生的优秀作业的收集应用实例等来让课程教学的效果最佳的呈现出来。还有是要能够对实验教学环节得到重视, 这也是理论和实践得以联系的重要环节, 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将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要能从多方面进行加强, 通过多种措施的实施应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往的教学弊端。在改革的范围上今后也要进一步的扩大, 结合实际的教学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合理化的制定改革方案, 只有如此才能起到应有的改革效果。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深水期, 针对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的改革也在逐步的深化, 机械优化设计是一门本科生课程, 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够和本科生教学特点得到有机结合, 并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 从而将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得以实现。本文主要就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的特征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并结合实际探索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邹光明, 杜敏, 孔建益, 侯宇, 王兴东, 蒋国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13 (02)

[2]郑夕健, 罗继曼, 袁从启.基于项目的工程机械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 (02)

[3]古莹奎, 何学文, 黄开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 (08)

上一篇:巧用图像解题下一篇:NOx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