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

2024-06-16

《晚秋》(精选十篇)

《晚秋》 篇1

一、选种

晚秋西瓜生长期较短, 且正值强光、高温、多雨季节, 所以应选用高产、不易徒长、抗病性好、坐瓜率高和耐高温高湿的中早熟品种, 如抗病苏、苏密1号、渐密1号、志园系列品种等。

二、培育壮苗

1. 育苗时间

6月15~20日播种育苗, 7月上旬移栽, 采取地膜覆盖方式栽培。

2. 营养土配制

用5~6份山地腐殖土与4~5份充分腐熟的圈肥过筛, 每立方米营养土还需加充分腐熟的大粪干或鸡粪25公斤, 过磷酸钙1.5公斤, 草木灰50公斤, 搅拌均匀后备用。

3. 种子处理

通过粒选、水选, 选出纯度高、粒大饱满、成熟度好、发芽率高的新种子做种。种子选取后要晒种2~3天,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 或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分钟, 然后将种子放到50~55℃的温水中浸种6~8小时。种子浸好后, 用清水洗掉种子上的黏着物, 用湿纱布包好, 放在28~3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30℃左右的清水淘洗种子1~2次, 当有2/3种子破嘴露芽时即可播种。

4. 播种育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或营养土切块育苗, 营养钵为7厘米×7厘米或5厘米×5厘米, 营养土块为7立方厘米。播种时每桶或每土块一粒, 播后覆盖过筛细沙土1~1.5厘米厚。播完3~4天出齐, 10~15天定植。

三、定植

1. 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 (缓坡地) 。定植前, 亩施腐熟农家肥 (鸡鸭鹅粪最好) 5000~8000公斤, 再亩施50公斤有机瓜果蔬菜专用肥。为了防治土传病害和虫害, 使用70%敌克松原粉和辛硫磷颗粒剂各2~3公斤。先将2/3的基肥和药剂撒施, 深翻20~30厘米, 耧耙整平地面, 其余的基肥和药剂在起垄时施于垄底, 做成1.2米宽的畦, 铺上地膜。

2. 定植

一般亩保苗900株左右, 双行距1.75~1.8米, 单株栽植, 选择晴天进行。

四、田间管理

1. 人工授粉

在花期需进行人工授粉, 当雌花和雄花都开放时, 选择晴朗、无风、湿度适中的天气, 上午6~11时进行。在开花期使用“细胞分裂素”喷施, 可提高坐果率20%左右, 含糖率可增加1.5~2度, 增产25%左右。

2. 整枝压蔓

留主蔓, 在主蔓基部再留一条健壮侧蔓, 其余侧蔓全部摘除, 并把主蔓和留下的侧蔓摆向同一方向。一般选留第二朵雌花坐的瓜, 主蔓留不住瓜时可在侧蔓留瓜, 当选留的瓜坐住后, 保留10~12片叶, 把主蔓生长点摘除, 以控制长秧消耗养分, 促进瓜果膨大, 增加产量。

3. 施肥

西瓜对氮、磷、钾需求比例为3.28∶1∶4.33, 对微量元素钙、镁的需求较多。 (1) 氮素营养要适量, 前期应适当控制, 以防徒长; (2) 磷肥应早施, 以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秧苗抗寒力; (3) 当幼瓜有鸡蛋大时进行追肥, 亩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生长中、后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 既增加甜度又提高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

1. 霜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防治上一般用25%瑞毒霉800倍液, 或75%百菌清600倍液, 或12%杜邦克露1000倍液, 每隔7天喷一次, 遇雨后及时补喷。另外, 由于此病属于缺糖病, 当植株含糖量低于22%时易发病, 所以在生长盛期, 用糖氮液连喷4次, 效果很好。

2. 炭疽病

炭疽病是晚秋西瓜常见的病害之一, 在多雨季节, 是影响西瓜高产的主要病害。炭疽病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 (与病毒病相反) , 造成果实腐烂。该病还是收获后贮藏运输中的主要病害, 茎、叶、果实均可发病。防治上可用75%百菌清或70%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或80%炭疽福美500~600倍液, 每7天喷一次。也可用69%安克锰锌6000倍液或10%世高1000倍液进行防治。

3. 枯萎病

又称蔓割病, 是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防治上可采取嫁接方法, 也可用药。发现病株马上灌根, 用70%敌克松1000倍液或10%双效灵300倍液, 每株灌0.25公斤左右, 7~10天灌一次, 连灌3~4次。还可用敌克松或甲基托布津粉剂1份加面粉20份, 调成糊状涂于基部患处, 也有很好效果。

4. 病毒病

《晚秋》赏读 篇2

[南北朝] 庾信

凄清临晚景,疏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庾信原本于南朝时期的梁朝宫廷任职,却在南北朝的战乱中,被迫羁留北方,直到隋初去世。人生的变故带来诗风的转变,世事沧桑融于笔底,自然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即如这首《晚秋》。

表面看来,诗人在题目中点明的是自然界的晚秋。其实,诗里蕴含更多的也许是人生的“晚秋”况味。

晚秋的景象自然会多一些萧瑟与凄凉。诗一开篇,便笼罩上了“凄清”的氛围。而凄清之感则源于面对傍晚的景象,此处的“晚景”其实还有“晚年的景况”之意。那么,开篇的“凄清”便融合有身体衰老、心境凄凉等复杂的感受。

此时诗人站在台阶之上,寒意从脚下向上传,由近而远望去,一片疏落而萧条的景象。

庭院中槐树上的露水不知何时坠落地面,地面湿漉漉的;而那一阵猛刮的旋风则将落在地上的槐花席卷而去……清露坠地,如何再清?而落槐无根,运命何托? 那牵引了诗人视线的露珠与落槐,莫非触动了诗人的心事?心在家乡,而身在异地,每每泪湿如露坠;根在南方,而羁留北国,漂泊凄苦如落槐。

诗人又将目光投向西斜的太阳,而那斜阳投来的黄黄的光芒依旧带给人凄冷的感觉;傍晚时分,远处山峰上云朵四合,更显阴霾之气沉沉。其实,“冷”的哪里只是日气?“霾”的哪里只是云峰?还有羁留他乡放眼远望不见故乡的凄冷、沉重的心境啊!

是的,在冷冷的斜阳余晖里,在重重的云峰雾霾下,诗人望不见自己的家乡。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描绘了点点大雁在辽远的空中排成行飞翔的景象。诗人望见点点大雁在辽远的空中排成行,飞往它们想去的地方……他觉得这排飞往远方的大雁是多么“可怜”啊!此处的“可怜”意为“可羡”。是啊!雁有双翅,有友伴,可以飞向山高水远想要到达的地方,而诗人呢?只有徒自孤独而已,徒自思乡而已,只有在这人生的晚年于一个晚秋的薄暮之际徒自伤怀而已!

多少心事寓诗中,寄慨深深一重重!

杜甫曾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深情地评价庾信道:“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从《晚秋》来看,“动江关”,诚然!

晚秋黄梨引种试验总结 篇3

1 栽培表现

1.1 亲和力

采用组织充实健壮、芽体饱满的晚秋黄梨枝条作为接穗, 分别嫁接在酥梨和雪梨上, 观察其愈合情况。试验表明, 气温在16℃时, 砧木灌水后嫁接愈伤组织生长快, 二者均表现愈合良好, 其中在酥梨上表现更好。从同等粗度砧木嫁接情况看, 没有出现大小脚现象, 有利于大面积高接换头。

1.2 植物学特性

引进后的晚秋黄梨一年生枝条长60~80 cm, 呈暗褐色。二年生枝长90~130 cm, 灰褐色, 角度较为开张, 分枝快, 挂果较早。三年生树叶呈椭圆形, 片长16~22 cm, 宽7~8 cm。该品种树冠较小, 树势直立, 三年生树高2.4 m。因生长直立、萌芽率高, 必须适当拉枝以缓和树势。为确保坐果质量和提高坐果率, 最好配置授粉树。一般不采取疏花, 而适当疏果。次年结果率达87%, 较原栽培地高出3个百分点。因该品种丰产性能强, 配置授粉树后个大丰产, 要注意适当疏果。

1.3 物候期

晚秋黄梨在郯城县于3月中旬花芽萌动, 初花期4月2日, 盛花期4月7日, 终花期4月17日, 花期15 d左右。4月下旬展叶, 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果实膨大期, 10月中下旬成熟。从盛花期到果实成熟150 d左右, 11月下旬落叶。

1.4 生长结果特性

晚秋黄梨树势直立, 萌芽率高, 成枝力中等。在不控梢的情况下, 一年可以生2次梢, 可以达130 cm以上[3,4]。采用密植栽培技术, 株行距为1.5 m×2.0 m, 结果早, 栽植第2年即可挂果。二年生树产量15 t/hm2, 第3年产量达45 t/hm2。

1.5 果实品质

晚秋黄梨果实纵径7.8 cm, 横径9.6 cm, 平均单果重达756 g, 最重达2 000 g, 可溶性固形物为11.6%, 果实硬度10.0 kg/cm2。果皮薄, 果面套袋后呈淡黄色, 果点分布均匀, 果肉白而细腻, 石细胞极少, 食用有浓郁香气。

1.6 抗病虫性

晚秋黄梨主要病害有梨锈病、黑星病、轮纹病、干腐病等, 虫害主要有梨木虱、金龟子、梨星毛虫、梨大食心虫、梨网蝽、星天牛、红蜘蛛等。晚秋黄梨在郯城县病虫害少, 目前偶尔发现的有黑星病及梨木虱, 未套袋的果实黑星病稍多。梨黑星病防治难度大, 病斑主要集中在果实两端。套袋后病果率仅达99%, 采用改良套袋技术后未发现黑斑病。栽植3年后发现梨木虱虫害稍微多些, 未发现其他病虫害。

1.7 耐贮性

晚秋黄梨属于晚熟品种, 极耐贮存。在采摘后不拆袋的情况下, 表皮较抗碰。放在常温下可以贮存85 d, 自11月上旬采摘后贮存直到春节也不影响品质。若采摘后放于冷库, 可以贮存到次年3月。

1.8 果实经济性状

晚秋黄梨单果质量大, 果面光洁, 口感优良, 能够早产丰产, 具有很长的贮存期, 不仅丰富郯城县经济林树种, 还能延长供应, 因此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晚秋黄梨既能鲜食, 又能用于加工, 目前价格为8元/kg, 种植第3年产量达45t/hm2, 预计果园进入盛果期后产量达75 t/hm2。

2 推广建议

2.1 推广模式

采取政府引导、果农自愿、逐步推进的原则, 大力鼓励果农组成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能够整合资源、统一管理、节约成本、减少土壤污染, 并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加大宣传, 拓展销售渠道, 尤其是开展网络销售。栽植面积到一定规模后, 建设高标准冷库进行冷藏。此外, 依托马头古镇小吃之都、批发城优势, 部分果园可以规划为农家乐采摘园。

2.2 抗病性及其他问题

晚秋黄梨适应性强, 郯城县柏花园村无栽植梨树历史, 方圆20 km也没有种植, 因此引进的晚秋黄梨目前未发现严重病虫害。但其偶尔出现黑斑病的原因, 有待进一步观察。另外, 通过改良套袋技术, 减少病虫害, 提高果品质量, 延长供应市场, 同时增加单果价格。发展晚秋黄梨不可一哄而上, 应该稳健发展, 避免因盲目扩大面积而滞销。

摘要:结合郯城县引种晚秋黄梨, 对其进行栽培试验, 观察晚秋黄梨嫁接亲和力表现;调查晚秋黄梨引种后的植物学特性及物候期;对晚秋黄梨果实品质进行鉴定, 检测可溶性固体物含量和抗病性, 尤其是梨黑斑病发病情况, 测定其贮存期等栽培表现, 并做出综合评价, 针对在郯城县引种栽培提出可行性建议, 以促进晚秋黄梨栽植。

关键词:晚秋黄梨,引种,栽培表现,推广建议,山东郯城

参考文献

[1]王治田.春季晚秋黄梨的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14 (1) :81.

[2]王治田.阜南县晚秋黄梨幼树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3) :123-124.

[3]杨勇, 徐子才.淮北地区晚秋黄梨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0) :99-100.

《晚秋初冬》的意蕴美 篇4

风起霜降、秋叶飘零的季节,秋士见此而悲,在德富芦花的笔下,虽然没有“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的浪漫豪情,但秋天的风景同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首先表现在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上。落叶后的枫树是枯瘦的,银杏变得骨瘦形销,经过霜打的菊花低下了头,南天竹的果实被飞鸟啄食后,失去了往日华美的姿态,变得消沉、寂寞了,即便是风中飞舞的树叶也如掠过窗前的飞鸟,残留在枝头的几片叶子如同晚春的黄蝶。这些描写一方面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秋天的肃杀、萧条与凄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秋意,另一方面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秋景,自然的活力并未因秋天的到来而消亡。

其次,景物的色彩斑斓多姿。落叶的种类繁多,有枫树、银杏、李树、栗树、桑树、朴树等,或红、或金黄、或如彩锦,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清澄的,它没有春的生机,夏的繁盛,但却多了一份洗尽浮华后的平和与恬淡。

作品的语言极富表现力。为了突出晚秋初冬白昼的静谧,作者用了这样两个句子:“廊椽下一只老猫躺着晒太阳。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猫在白天本就非常慵懒,有太阳可晒就更是没精打采了,而且这还是晚秋和煦的日光,连人都要昏昏欲睡了,别说一只猫了,更何况这还是一只生命力不强的老猫!苍蝇在门上爬动发出的声响居然能被独处室内的作者听见,这一烘托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环境之静,由此可以看出语言运用之精当,更可以看出作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以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与从容。

还表现在景物的描写极富层次感。以第一段对落叶的描写为例,白天是落叶飞舞,夜晚犹能听到落叶扑打屋檐,好似淅沥的春雨,晨起已然触目皆是落叶,作者并未就此收住生花妙笔,而是从侧面来烘托,写了叶落后的树,枫树只有树梢还有两三片叶子,银杏也脱下金色的外衣,只剩残叶了,李树也是枝条交错,纵横于蓝天之上。这种细致入微的描绘不仅真实地摹写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独特的感受及蕴含的无限深情。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面对高远的天空,无边的秋野,茫茫的月色,任何一个有感情的人都会因此而生发无限秋思。“月夜,满地树影,参差斑驳,任你脚踏,也分不开它们”。不由让人联想起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当作者月下踯躅时,看到焚烧枯叶的炊烟,闻到飘荡在空中的茶花的清香,听着耳旁阵雨敲打栗树落叶的声响,或许作者同样表达出一种闲适、悠远、落寞的情怀。作者曾说,所有的音乐都是令人忧伤的。面对此情此景,即使听到西行的歌声,也只能增添一份落寞,徒增伤感而已,怪不得作者要说“这一夜,我默然独坐,顾影自怜”。

作者对秋气的描述正像一首起伏跌宕的乐曲。夜气凝聚而不动,正是出场前的静默,“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其比也。大气稍稍震颤着,头上的枯枝摩戛有声,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正是音乐的前奏和序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嘈嘈窃窃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其比也。片刻,乃止。月光如霜,布于地面。正是乐曲高潮到来前短暂的停歇,“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是其比也。秋风在如海的天空里咆哮。它激昂雄壮,正是乐曲的高潮,“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其比也。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正是乐曲的尾声,它让人回味无穷,颇有余音绕梁之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其比也。

晚秋黄梨高产栽培技术 篇5

1 建园

虽然晚秋黄梨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 但最好选择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及排灌方便的土地为好。整地挖穴, 在入冬前进行, 使土壤经过冻化、风化, 杀死越冬虫卵。株行距按照 (1.5~2.0) m× (2.0~3.0) m放线定穴, 栽植1 665~3 330株/hm2。山坡地形可沿等高线开挖定植沟。穴 (沟) 宽0.6 m, 深0.4 m。山地应适当加大开挖深度, 立地条件差的应进行客土栽植。每个定植穴施农家肥10~15 kg。

栽植时间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 当地育苗也可以在10月下旬至11月栽植, 选取壮苗, 栽植前将跟梢剪去1 cm, 以促进栽后早生根。栽植不宜过深, 并及时覆土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覆地膜。提高栽植成活率要做到挖1个大坑、施农家肥50 kg、选1株壮苗、浇清水50 kg、压1张地膜。

2 栽培管理

2.1 定干

栽后要及时定干, 定干高度一般为40~55 cm, 整形带要有4~5个饱满芽。定干后要及时对剪口涂抹黄油或点漆, 以防失水。

2.2 生长季管理

生长季节若遇干旱要及时浇灌, 可以结合施肥进行。幼树施肥应采用少施勤施的原则。第1年以氮、磷肥为主, 以增加枝梢生长量, 5月上旬施第1次肥, 株施尿素50 g、过磷酸钙100 g, 施后及时浇水;二年生树8月底停止施氮肥, 以利于形成花芽。8—9月, 进入第2次生长高峰, 追加1次专用肥, 每次0.25 kg/株。10月上旬, 是施基肥最佳时期, 主要以有机肥或专用生物菌肥为主;结果期树施肥:施肥次数减少, 施肥量增大。每年在2月中下旬、5月中旬、8月下旬施3次肥即可。可按每产100 kg果实施入尿素1.0 kg、过磷酸钙1.5 kg、硫酸钾0.8 kg的比例施用 (可以用复合肥代替) 。每次喷药时进行叶面施肥, 可加入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 花期喷0.1%硼砂等。

2.3 整形修剪

一至二年生树修剪主要以培养主枝为主, 第1年力争培养3~4个主枝。定干后若只长出1~2个主枝的, 可在需要主枝的方向刻芽 (在芽上方0.5 cm处用刀刻一月牙) , 迫使该芽萌发形成主枝。也可在中央干长出30 cm时摘心, 逼发主枝1~2个。之后中央干不再摘心, 任其生长。冬季落叶后, 距地面1.2~1.5 m处进行2次定干, 再培养2个主枝。留3~4个作为骨干枝, 其余全部剪掉, 然后每个主枝留30~50 cm短截。第3、4年, 在每个主枝上培养3~5个结果母枝。在冬季修剪时, 强枝重剪, 以平衡三大主枝的生长势。或把强壮枝拉平, 提高萌发率, 缓和生长势, 促使多发枝。弱枝轻剪长放, 养壮以后再缩剪, 促发强枝。对中、短枝不短截[1,2]。

栽植后, 通过4~5年的幼树整形, 逐步转为正式结果期, 在结果初期, 还要注意培养树形, 继续完成整形任务。但整个结果期修剪的重点是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平衡, 保持树体健壮, 为夺取优质高档梨的生产创造条件。晚秋黄梨萌芽率高, 成枝力弱, 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盛果期应加重冬剪, 对内膛弱枝更新复壮, 使内膛和下部枝培养丰满后, 再交替结果, 同时预防结果部外移, 保持树体结构。夏季修剪作为辅助修剪, 主要采用摘心、扭梢、拉枝等技术, 以促进花芽分化。

2.4 疏花疏果

可以按照叶果比 (25~30) ∶1, 枝果比 (3~4) ∶1, 主干单位截面积留果数为4~6个/cm的比例来确定留果数量。疏果宜在花后1个月内完成, 1个花序中留下部第1~3序位花果, 疏去其他花果, 即留边花果, 去花序上部的花果。果台副梢壮的留双果, 2个副梢的可留3个果, 中弱副梢留1个果为好。

2.5 套袋

套袋可有效地防止病虫鸟兽危害果实, 促使果实成熟均匀, 改善品质, 减少烂果, 增加好果率。一般可在5月中下旬进行。

2.6 病虫害防治

梨园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一是物理防治。加强果园的土肥水管理, 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保持果园卫生, 及时清除病虫枝和病虫果。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等措施。二是化学防治。主要病害:锈病、小叶病、缩果病、炭疽病、黑星病、腐烂病、轮纹病、干腐病。主要虫害:梨小食心虫、蚜虫、康氏粉芥、梨木虱及螨类等。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喷施3~5°Bé的石硫合剂可防治多种病害并杀死越冬虫卵。3月上旬至4月下旬用靓果安800倍液+速净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600~800倍液或25%腈虫类等病虫害[5]。

摘要:从晚秋黄梨的品种特点、建园、栽培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果树的丰产栽培技术, 以供参考。

关键词:晚秋黄梨,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仇平菊, 李方华.梨树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 2008 (22) :31.

[2]郭培富, 达楞.梨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 (3) :39-40.

[3]傅晓红, 徐生贵, 黄海, 等.梨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4) :112-113.

[4]杨健, 李秀根, 王龙, 等.梨树设施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 2004 (1) :24-25.

晚秋防蛋鸡顽固性腹泻 篇6

1 细菌性腹泻

导致蛋鸡腹泻的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白痢沙门氏菌、伤寒菌、副伤寒菌、链球菌、李氏杆菌等。病鸡的主要症状是排黄色、白色、灰白色、淡绿或黄绿色稀便, 粪便沾污肛门周围的羽毛。

本类腹泻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常用的药物有左氧沙星、磺胺类 (如磺胺嘧啶或磺胺二甲嘧啶) 。用抗生素治疗要掌握好用量与疗程, 一般3~5 d为一个疗程, 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2 病毒性腹泻

晚秋易引发蛋鸡顽固性腹泻的主要病毒有新城疫病毒、呼肠孤病毒、马立克病毒、肉瘤病毒、鸡腺病毒等。这类腹泻多发生于中鸡和大鸡, 患鸡多持久性腹泻, 用抗生素治疗有时虽能缓解病情, 但停药后易复发。

病鸡的症状一般为消瘦、减食、下痢、羽毛粗乱。已免疫的鸡很少发病或发病缓慢, 其发病死亡率不高。

对此类腹泻关键是做好预防免疫。鸡免疫前后3 d, 最好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

3 寄生虫性腹泻

晚秋常见的鸡寄生虫有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球虫等。球虫病的危害较大, 患球虫病的鸡常排含血稀便或血粪, 其冠苍白, 打瞌睡。

对蛔虫、异刺线虫病可内服左旋咪唑, 对绦虫病可用氯硝柳胺和硫双二氯酚, 对球虫病可用克球粉等控制。

4 中毒性腹泻

主要指因亚硝酸盐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和磷化锌中毒等引起的腹泻。中毒鸡食欲减退或不食, 流涎、流泪, 肌肉震颤、无力、运动失调, 下痢, 呼吸困难, 冠变紫红, 窒息倒地或死亡。

鸡群发生亚硝酸中毒后, 应多给予饮水或多汁的青绿饲料;有机磷农药中毒时, 若发现及时可用颠茄酊喂服, 每只鸡0.1 mL, 或皮下注射阿托品, 每只鸡0.15 mL;对磷化锌中毒可用0.1%~0.5%硫酸铜溶液解毒。

5 代谢性腹泻

此类腹泻多见于痛风症, 是蛋白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致病原因多是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维生素A、D不足, 矿物质配合不当等。病鸡食欲不佳、毛乱、贫血, 母鸡产蛋量降低或停产, 排白色稀粪。

防治本病应将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控制在18%左右, 并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A、D。一般可在饲料中加入鱼肝油, 也可用车前草、金钱草、金银花、甘草煎汁, 加入红糖, 让鸡自饮, 连饮3 d。

6 真菌性腹泻

致病的真菌有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等。鸡患念珠菌病时口腔和舌有溃疡、坏死, 嗉囊内有灰白色、圆形、隆起的溃疡。曲霉菌病患鸡呼吸困难、喘气, 呼吸次数增加, 食欲减退、饮欲增加、迅速消瘦、体温升高, 后期下痢。

对曲霉菌引起的腹泻一般用制霉菌素防治。

7 营养性腹泻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是导致初产蛋鸡拉稀的常见原因。鸡育成后期若饲料粗纤维含量高, 刺激肠道蠕动加快, 则会引起拉稀。粗纤维含量越高, 则鸡产后拉稀时间愈长。

饲料钙含量过高, 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可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而造成严重的腹泻。

蛋鸡开产后饲料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 饲料发霉、豆粕过生、杂粕含量高都可刺激肠道而引起腹泻。动物性蛋白 (如鱼粉、肉骨粉、羽毛粉等) 中的大肠杆菌超标可造成鸡只肠道菌群失调而拉稀。此外, 羽毛粉添加过量会引起消化不良。

我省晚秋粮食可望再获丰收 篇7

为确保完成四川省委、省政府2009年初确定的粮食增产目标任务, 我省各地在抓好大春生产的同时及早安排部署晚秋生产, 把蓄留再生稻和多种秋马铃薯作为晚秋粮食生产的重点。通过高产创建活动, 将增产适用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 加之入秋后气候较为适宜, 晚秋作物长势较好, 有望再获丰收。据农情调查, 我省晚秋粮食作物面积达到1692.4万亩, 比上年增加57.4万亩, 增3.5%;预计总产将达到200万t以上, 比上年增加8.7万t, 增4.5%。

再生稻成为全省晚秋粮食生产亮点, 呈现出面积产量增, 高产典型多;品种逐步更新, 技术不断进步;措施更加完善, 机制不断创新的特点。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积413.7万亩, 平均亩产102kg, 总产42万t, 分别比上年增加31.7万亩、7kg、6万t。示范片亩产250kg以上的高产典型层出不穷, 300kg以上的也为数不少。全省秋马铃薯面积443.4万亩, 比上年增加21.4万亩, 增5.1%;预计总产74, 7万t, 比上年增加1.2万t, 增1.6%。

中西结合治疗晚秋冬春猪腹泻 篇8

1 猪伤食型腹泻

患猪表现为腹部胀痛不安, 少食或不食, 粪便稀软且粘而发黄, 并混有未消化的食物。

1.1 中药处方

1.1.1 厚朴15克、白术15克、山楂15克、麦芽15克、枳壳15克、鸡内金15克、神曲15克、防风15克、茯苓15克, 煎水待温后给患猪内服或混拌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2~3日。

1.1.2 茯苓15克、莱菔子15克、车前子15克、神曲20克、川连l0克、半夏10克、陈皮l0克, 煎水待温后给患猪内服或混拌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2~3日。

1.2 西药处方

复方龙胆酊5~10毫升, 或健胃散80~100克, 加水适量, 一次给患猪内服, 1日2次, 连续用药2~3日。

2 猪湿热型腹泻

患猪表现为体温升高, 四肢温热, 耳鼻俱热, 口渴喜饮, 肠鸣腹痛, 泻下如注, 粪便呈稀汤样, 并常带有粘液, 有时患猪伴有呕吐症状。

2.1 中药处方

2.1.1 秦皮15克、黄柏15克、黄连15克、秦皮15克、白头翁30克, 煎水待温后给患猪内服或混伴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2~3日。

2.1.2 黄连10克, 黄芩12克, 葛根12克, 炙甘草10克, 若大便呈赤白者, 加白头翁12克, 煎水待温后给患猪内服或混伴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2~3日。

2.1.3 茯苓15克、莱服子15克、陈皮15克、半夏15克、连翘15克、神曲15克、山楂20克, 煎水待温后给患猪内服或混伴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2~3日。

2.2 西药配方

用青霉素80~100万单位, 复方氨基比林10~20毫升, 痢菌净10~15毫升肌肉注射, 连续注射2~3 日。

3 猪脾虚型腹泻

患猪表现为喜卧懒动, 精神倦怠, 皮肤干燥, 肛门松驰, 粪便呈灰白微黄色溏浆状, 并常带有消化未尽的食物, 有些猪患后长期腹泻或反复腹泻, 并时有胀肚症状, 患猪消瘦迅速, 眼窝下陷。

3.1 中药处方

3.1.1 茯苓15克、苍术15克、党参15克、山药15克、扁豆15克、甘草12克、白术12克、砂仁12克、生姜12克, 煎水待温后给患猪内服或混伴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3~5日。

3.1.2 茯苓15克, 木香10克, 藿香12克, 葛根12克, 党参15克, 白术12克、甘草10克, 煎水待温后给患猪内服或混伴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3~5日。

3.2 西药配方

复方维生素4~5片, 矽碳银2~5片, 复方新诺明3~4片, 酵母片20~30片, 研为细末后兑温开水给患猪内服或混伴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3~5日。

4 猪寒湿型腹泻

患猪表现为精神倦怠, 食欲减退或不食, 四肢欠温, 肠鸣腹泻, 粪便呈淡黄色, 尿短且少, 患猪有时伴有咳嗽症状。

4.1 中药处方

4.1.1 猪苓20克、紫苏15克、白术 (炒) 15克、厚朴15克、肉蔻15克、藿香15克、砂仁10克、干姜10克、车前15克、茯苓15克、桂枝15克、, 煎水待温后给患猪内服或混伴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2~3日。

4.1.2 党参20克、附子10克、肉桂6克、甘草10克、白术12克, 以文火煎水, 用棉球蘸药液, 在患猪腹背部反复摩擦2~3分钟, 每日1次, 连续使用1~3日。

4.2 西药配方

用痢菌净20~30毫升肌肉注射, 如伴有严重咳嗽的患猪, 可另按猪每千克体重4万单位卡那霉素或猪喘平肌肉注射, 连续注射2~3日。

5 猪外感型腹泻

患猪表现为四肢发凉, 腹部胀气, 起卧不安, 尿黄, 粪便呈灰白色水泥浆样, 并具有酸臭味。

5.1 中药处方

5.1.1 紫苏15克、苍术15克、茯苓15克、桂枝15克、双宝15克、白头翁15克、木香12克、生姜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 加水煎为浓缩液混伴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喂服2~3日。

5.1.2 炒葛根20克、焦山楂18克、神曲15克、车前草20克、石榴皮18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紫苏15克、藿香15克、木香15克, 煎水待温后, 代替饮水给患猪饮用或混伴于饲料中给患猪喂服, 连续用药2~3日。

5.2 西药配方

可配合用黄连素或氯霉素10~15毫升肌肉注射, 连续注射2~3日。

晚秋采摘季,首选大果园 篇9

中华大果园,采摘在沂源。每年10月前后,到了苹果桃葡萄等水果上市的季节,板栗山楂、柿子等果实也相继成熟。沂源县每年这个季节推出的中华大果园金秋采摘节等系列采摘活动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摘农家果,尽情享受林果观光林果采摘等体验的乐趣。

金秋采摘节上,除了体验果品采摘,还有评选“果王”徒手称水果比赛认养果树农家体验“果为媒”摄影采风等特色活动。中华大果园的特色园分布在山山岭岭间,中庄镇的苹果采摘园悦庄镇的山楂板栗采摘园南麻镇的富硒冬枣采摘园,张庄红提葡萄园,沂源西里中华寿桃园等都各具特色。

作为山东省海拔最高的县,沂源县内山峦起伏,景色秀美,是山东古人类发源地牛郎织女传说之乡中国北方溶洞之乡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大果园”,全县内各类果品70万亩,年产各类果品达到10亿公斤,沂源果品先后获省部优称号38个连续4次在全国绿博会和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水果类最畅销产品奖,苹果核桃板栗3个产品曾获“奥运推荐果品”,其中,沂源苹果是2008年北京奥组委从全国范围内选定的直供北京奥运会核心区的唯一苹果。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每当听到这首歌响起就会想到沂源的景色,蓝天,白云青翠的山峦,绿油油的果树,还有长着苹果般笑脸的姑娘。秋天来了,跟朋友相约,与家人相伴,到山里去吧,赏山里中清秋的风景,亲手采摘枝头丰收的果实用相机记录美好的瞬间。

一日游线路推荐:

A:牛郎织女景区、燕崖乡苹果采摘园或中庄镇翠屏山苹果采摘园。

B: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天洞、北部林果大观园南麻镇采摘园(苹果、冬枣、板栗)。

C: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天洞、北部林果大观园悦庄镇采摘园(苹果、山楂、板栗)。

D:三岔乡凤凰山赏红叶、北部林果大观园悦庄镇采摘园(苹果、山楂、板栗)。

两日游线路推荐:

A:D1: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天洞(宿县城):

D2:牛邓织女景区、燕崖乡苹果采摘园或中庄镇翠屏山苹果采摘园。

B:D1: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天洞、618战备电台旧址景区(宿广电度假村);

D2:北部林果大观园悦庄镇采摘园(苹果、山楂、板栗)。

C:D1:唐山景区、张家坡镇苹果采摘园、牛郎织女景区(宿县城)。

D2: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天洞。

D:D1:九天洞景区、北部林果大观园悦庄镇采摘园(苹果、山楂、板栗)(宿县城);

D2:牛邓织女景区、中庄镇翠屏山苹果采摘园。

晚秋黄梨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篇10

晚秋黄梨属大田矮化密植型晚熟品种, 原为廊坊8号梨, 是在辽宁省北宁市发现的“三水”梨变异类型, 该品种早果丰产性强, 抗病虫能力强, 经济效益明显, 耐贮运性强, 商品果率高, 个大味甜, 有特殊香味, 抗风性强, 自然落果率极低。经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 很适宜在睢县大面积推广栽植。现将其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 生长结果习性

晚秋黄梨株高约2.5m, 冠小属密植型品种, 当年栽植即可开花结果, 第2年结果率达86%, 第3年达到高产和稳产。晚秋黄梨果形扁圆, 果个大, 平均单果重450g, 最高可达1600g;汁多味甜, 具哈密瓜香味;果皮薄, 黄褐色, 套袋后浅黄褐色;果点大但不明显, 核小无石细胞, 果肉白而致密, 清脆可口;极耐贮, 常温条件下可存放6~8个月不变色, 不变味, 冬季落叶后留在树上的果子仍不落。晚秋黄梨在睢县3月中下旬花芽萌动, 4月中旬盛花, 花期14d左右, 7月中旬~8月中旬为果实膨大期, 10月上旬成熟, 从盛花期到果实成熟145d左右。4月下旬花末展叶, 11月中下旬落叶。

2 建园与定植、定干

晚秋黄梨对土壤要求不严, 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肥沃土为最好, 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早于晚秋黄梨具有成花容易结果早的特点, 为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前期丰产, 所以要适当密植, 栽植密度为2m×3m或2m×2m, 每667m2栽植111株或167株, 以南北行为最好, 然后按照规划挖1m见方的定植穴。将腐熟好的有机肥与土壤掺匀后, 填入坑内, 并进行灌水沉实定植。定植可分秋植和春植。秋季定植因生根早, 生长快, 所以优于春季定植。定植时在原坑基础上, 挖30cm深的坑, 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 根舒苗正浇透水”的原则进行栽植, 保持苗木原来苗圃的深度, 浇足水, 待土微干时, 在苗根基部覆15cm高土堆, 以保持水份。苗木定植后, 从地面向上70cm处定干, 以促发新枝。

3 田间管理

定植当年夏季, 每株施速效复合肥0.3kg, 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3次。挂果后, 每年秋季顺行开沟施基肥, 花前、花后及果实膨大期, 各追施1次速效肥, 前期以氮肥为主, 占全年追肥的1/3, 后期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667m2每次30kg, 施后浇透水, 每次施肥浇水后要进行1次松土除草。

4 整形修剪

树形采用细长纺锤形, 主干高约40cm, 树高约2.5m, 有一直通中心领导干, 其上均匀分布势力相近的小主枝15~20个。定植当年在70cm处定干, 在定干处下面适当位置刻芽促发新枝, 第2年拉枝培养树形。此时修剪选取上部生长壮的枝条作中心领导干的延长枝, 可剪留50cm, 其下部枝条选留3~4个培养侧生小主枝, 其余枝条多轻剪长放, 并结合春夏季抹芽、掐梢、摘心、环割等促花管理措施, 使其及早结果。第3年依第2年的方法来进行。3~4a后树冠基本形成。结果树要做好结果枝组的细致修剪及时回缩复壮, 在维持全树壮势的前提下实现丰产稳产。

5 花果管理

5.1 疏花疏果

因该品种成花量大、坐果率高, 花期养分消耗过大, 为节约树体营养, 合理负载, 生产高档优质果品, 一定要及时疏花疏果。疏花从现蕾期开始, 每20~30cm留一花序, 其余全部疏除, 注意不要把花序下的芽叶损伤;疏果

5.2 果实套袋

因该品种果皮为褐黄色, 内在品质虽高, 但外观不理想, 所以需套袋栽培。套袋时间在6月中旬, 花谢后30~45d, 幼果如拇指大小时套袋。应选择外黄内黑型的大纸袋, 套袋前喷杀虫菌药1次。

6 病虫害防治

本品种抗病性强, 日常管理中除春季喷1次3~5。石硫合剂外, 生长季节杀菌剂结合杀虫剂同时进行。在虫害上以梨木虱、黄粉虫、蚜虫、康氏粉蚧为主, 抓住关键时期, 选择高效低毒农药。

7 采收

进入10月, 果实陆续进入采收期, 采收时连纸袋一起剪下;要轻拿轻放, 以免造成外伤, 降低商品价值。

8 采后管理

采收后至落叶前要放基肥, 以迟效性肥料为主, 在树四周须根到达的地方挖坑深施, 以农家肥为主, 混合过磷酸钙、饼肥、钾肥, 施后浇透水。等到冬季到来树叶落光后要刮去老树皮、病皮连同枯枝落叶一并清扫干浄并深埋或烧掉, 病皮刮后要涂抹杀菌剂。

摘要:本文对晚秋黄梨的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以及建园整地、栽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提炼出了一整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晚秋黄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口语交流下一篇:初中班级量化管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