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的观影随笔

2024-06-12

《晚秋》的观影随笔(精选12篇)

篇1:《晚秋》的观影随笔

《晚秋》的观影随笔

今天去看了电影,看之前对于大家对《晚秋》的评价,我期待颇多,电影晚秋的观影随笔。我怀着微微伤感的心情,等待着汤唯和玄彬出现!不得不说的就是刚出场的汤唯很丑(虽然后来她也不是很美,但是素颜比起浓妆艳抹的样子,还是比较有气质滴),玄彬很帅,一如既往!(此处省略描述一万字,大家都懂滴)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一下我狂躁的心情和纷乱的思维了,一个让我期待已久的唯美、浪漫、短暂、小资的爱情,咋就会变得搞笑和无厘头呢!?

电影开场的基调一直是灰色(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滴),如同西雅图的天气一样,压抑、多变。变化是从玄彬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一个帅锅就这样出现鸟,有些轻浮的笑,小酒窝,就像从阴雨绵绵的天空里透出的一丝光,终于从汤唯带来的压抑中感觉到了轻松。(我心里的那个美啊,我的心在尖叫。。。帅锅,你在笑一个呗。。。)

然后,我隔壁的那个大姐的电话就开始响了。。。我觉得我有点像《大话西游》里滴悟空,遇到了倒霉催的.唐僧。。。隔壁那个大姐也不知道有啥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在电影院说(我倒是想跟你们描述一下电话的内容,无奈那个大姐好像知道电影院打电话是不文明的行为还特意压低了声音),于是乎,我就感觉有只苍蝇在我耳边嗡嗡嗡,嗡嗡嗡。。。于是汤唯和玄彬的第一次邂逅,就这样从我的眼前呼啸而过,未留下一片云彩。。。五分钟后,我把饮料抱起来使劲的吸了吸(声音吱吱滴),8分钟后我把爆米花拿了出来,在盒子里使劲搅了搅(声音唰唰滴),被无视了。。。又过了五分钟,我终于忍无可忍了。。。我假装电话来电,把手机从兜里掏了出来,假模假式的按了一下,然后用非常愤怒的声音说:不是告诉你了嘛,我在看电影,不要打电话,吵死了,还怎么看啊,挂了!(我个人认为,全电影院最起码有2/3的人都听到了),观后感《电影晚秋的观影随笔》。。。但是很显然,离我最远的他们和离我最近的她都没有听到我愤怒的咆哮。。。 嗡嗡嗡,嗡嗡嗡。。。就这样又过了5分钟,我终于忍无可忍的暴起,拎着我的小包包,搬到了我隔壁的隔壁的空位坐了下来,至此,世界终于安静了。。。这时,汤唯对玄彬说了一句:我们去开房吧。。。what?谁能告诉我这是咋地了。。。

我努力地让自己投入到汤唯和玄彬的感情中,我急切的想要体会出属于电影的淡淡的哀愁,我觉得我需要流些眼泪,来平复我狂躁的心情。。。必须告诉大家,在电影开始之前,我就告诉我妹,像这种小资的电影适合一个人或者和闺蜜一同分享。。。为啥说这话咧,那是因为后排来了一女三男的团体队。。。男人这种情商很低的动物,对暴力、动作、特效或许会很感兴趣,小资、爱情?他们会问:那是神马浮云。。。终于,玄彬不想和汤唯分开,而登上了回去的车。在休息站,当玄彬意识到自己的结局,他带着几丝不甘和绝望,疯狂的亲吻汤唯的时候,后边的大哥某说:这时候还亲,还不想着怎么跑。。。大哥某某:实在不行找汤唯给他做伪证,有时间证人就说明没有杀人了。。。拜托,大哥!现在俺们淮安宾馆都有监控录像了,您认为西雅图就落后成那样?玄彬跟汤唯约好,等汤唯出狱的时候,还在这个地方见面,在车子即将启程的时候,汤唯发现玄彬不见了。。。疯找。。。字幕飘过,两年过去了。。。两年过后,汤唯出狱。。。后面大哥某又发话了:这两年日子过得不错,汤唯好像胖了。。。大哥某某说:啥呀,是发型变了。。。大哥某某某说:外国监狱和中国的也差不多,我看着个就和洪泽监狱一样。。。(大哥,难道您也那啥过?)

汤唯回到了她和玄彬分手的那个休息站,等待。。。在汤唯慢慢搅动这咖啡的时候,在银幕的左下角出现了一些英文,以我四六不通的英文造诣,实在是没看明白。。。(暗暗发狠,回家等DVD出来,我看一句按一下暂停,来一个在线翻译,非搞明白不可!)不过貌似后边的大哥们看明白了。。。大哥某又说了:估计玄彬不会出现啦。。。大哥某某说:不出现才好拍晚秋二啊,正好等过几年,玄彬家再死了谁谁谁,出来在和汤唯见一面。。。大哥某某某说:反正我是不会看了。。。大哥们,希望以后看电影的时候不要再看到你们了。。。

以上,是我对电影《晚秋》的观后感!我决定,等DVD出来了,一定要一个人在家,安安静静的在仔仔细细的回味一下,在短暂的时间里的激烈的爱。。。其实我也是小资女青年滴说。。。(下面为了我看电影、喝饮料、吃爆米花花掉的86块钱默哀三分钟。。。)

篇2:《晚秋》的观影随笔

因为它美,美到让人沉醉。

从叶子刚变黄那一刻,我就开始观察,如同渐变色一样,先是三分之一黄,三分之二绿,接着就是二分之一,然后全变黄了,最后落下。光看一棵树当然看不出什么,看一排,一林,你才能发现它的美。特别是落下的那过程。

叶子本来就是黄色的,像一只只枯叶蝶,风一吹,成千上万只“枯叶蝶”一飞舞,那场面可谓是相当壮观,我不禁被其所吸引沉醉其中,久久回不来神。

而叶子的黄色,不像黄金一样灿烂,不像水晶一眼华丽,不像琥珀那样深沉稳重,它只是单纯的没有一丝杂质的黄,令人心醉的黄。

虽然对于多种颜色来说,我喜欢黑白灰色这种冷色调,但是我更喜欢晚秋的黄色,落叶的黄色,似橙色又不似的给人以温暖的暖色调,就算有再强烈的风,只要看上一眼便也让人置身于暖和的环境中。

秋叶飞舞飘零,正如那花的飘零,水的流动,令人惋惜,却也令人留恋。

篇3:晚秋黄梨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晚秋黄梨属大田矮化密植型晚熟品种, 原为廊坊8号梨, 是在辽宁省北宁市发现的“三水”梨变异类型, 该品种早果丰产性强, 抗病虫能力强, 经济效益明显, 耐贮运性强, 商品果率高, 个大味甜, 有特殊香味, 抗风性强, 自然落果率极低。经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 很适宜在睢县大面积推广栽植。现将其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 生长结果习性

晚秋黄梨株高约2.5m, 冠小属密植型品种, 当年栽植即可开花结果, 第2年结果率达86%, 第3年达到高产和稳产。晚秋黄梨果形扁圆, 果个大, 平均单果重450g, 最高可达1600g;汁多味甜, 具哈密瓜香味;果皮薄, 黄褐色, 套袋后浅黄褐色;果点大但不明显, 核小无石细胞, 果肉白而致密, 清脆可口;极耐贮, 常温条件下可存放6~8个月不变色, 不变味, 冬季落叶后留在树上的果子仍不落。晚秋黄梨在睢县3月中下旬花芽萌动, 4月中旬盛花, 花期14d左右, 7月中旬~8月中旬为果实膨大期, 10月上旬成熟, 从盛花期到果实成熟145d左右。4月下旬花末展叶, 11月中下旬落叶。

2 建园与定植、定干

晚秋黄梨对土壤要求不严, 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肥沃土为最好, 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早于晚秋黄梨具有成花容易结果早的特点, 为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前期丰产, 所以要适当密植, 栽植密度为2m×3m或2m×2m, 每667m2栽植111株或167株, 以南北行为最好, 然后按照规划挖1m见方的定植穴。将腐熟好的有机肥与土壤掺匀后, 填入坑内, 并进行灌水沉实定植。定植可分秋植和春植。秋季定植因生根早, 生长快, 所以优于春季定植。定植时在原坑基础上, 挖30cm深的坑, 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 根舒苗正浇透水”的原则进行栽植, 保持苗木原来苗圃的深度, 浇足水, 待土微干时, 在苗根基部覆15cm高土堆, 以保持水份。苗木定植后, 从地面向上70cm处定干, 以促发新枝。

3 田间管理

定植当年夏季, 每株施速效复合肥0.3kg, 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3次。挂果后, 每年秋季顺行开沟施基肥, 花前、花后及果实膨大期, 各追施1次速效肥, 前期以氮肥为主, 占全年追肥的1/3, 后期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667m2每次30kg, 施后浇透水, 每次施肥浇水后要进行1次松土除草。

4 整形修剪

树形采用细长纺锤形, 主干高约40cm, 树高约2.5m, 有一直通中心领导干, 其上均匀分布势力相近的小主枝15~20个。定植当年在70cm处定干, 在定干处下面适当位置刻芽促发新枝, 第2年拉枝培养树形。此时修剪选取上部生长壮的枝条作中心领导干的延长枝, 可剪留50cm, 其下部枝条选留3~4个培养侧生小主枝, 其余枝条多轻剪长放, 并结合春夏季抹芽、掐梢、摘心、环割等促花管理措施, 使其及早结果。第3年依第2年的方法来进行。3~4a后树冠基本形成。结果树要做好结果枝组的细致修剪及时回缩复壮, 在维持全树壮势的前提下实现丰产稳产。

5 花果管理

5.1 疏花疏果

因该品种成花量大、坐果率高, 花期养分消耗过大, 为节约树体营养, 合理负载, 生产高档优质果品, 一定要及时疏花疏果。疏花从现蕾期开始, 每20~30cm留一花序, 其余全部疏除, 注意不要把花序下的芽叶损伤;疏果

5.2 果实套袋

因该品种果皮为褐黄色, 内在品质虽高, 但外观不理想, 所以需套袋栽培。套袋时间在6月中旬, 花谢后30~45d, 幼果如拇指大小时套袋。应选择外黄内黑型的大纸袋, 套袋前喷杀虫菌药1次。

6 病虫害防治

本品种抗病性强, 日常管理中除春季喷1次3~5。石硫合剂外, 生长季节杀菌剂结合杀虫剂同时进行。在虫害上以梨木虱、黄粉虫、蚜虫、康氏粉蚧为主, 抓住关键时期, 选择高效低毒农药。

7 采收

进入10月, 果实陆续进入采收期, 采收时连纸袋一起剪下;要轻拿轻放, 以免造成外伤, 降低商品价值。

8 采后管理

采收后至落叶前要放基肥, 以迟效性肥料为主, 在树四周须根到达的地方挖坑深施, 以农家肥为主, 混合过磷酸钙、饼肥、钾肥, 施后浇透水。等到冬季到来树叶落光后要刮去老树皮、病皮连同枯枝落叶一并清扫干浄并深埋或烧掉, 病皮刮后要涂抹杀菌剂。

摘要:本文对晚秋黄梨的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以及建园整地、栽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提炼出了一整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晚秋黄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篇4:《晚秋初冬》的意蕴美

风起霜降、秋叶飘零的季节,秋士见此而悲,在德富芦花的笔下,虽然没有“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的浪漫豪情,但秋天的风景同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首先表现在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上。落叶后的枫树是枯瘦的,银杏变得骨瘦形销,经过霜打的菊花低下了头,南天竹的果实被飞鸟啄食后,失去了往日华美的姿态,变得消沉、寂寞了,即便是风中飞舞的树叶也如掠过窗前的飞鸟,残留在枝头的几片叶子如同晚春的黄蝶。这些描写一方面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秋天的肃杀、萧条与凄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秋意,另一方面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秋景,自然的活力并未因秋天的到来而消亡。

其次,景物的色彩斑斓多姿。落叶的种类繁多,有枫树、银杏、李树、栗树、桑树、朴树等,或红、或金黄、或如彩锦,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清澄的,它没有春的生机,夏的繁盛,但却多了一份洗尽浮华后的平和与恬淡。

作品的语言极富表现力。为了突出晚秋初冬白昼的静谧,作者用了这样两个句子:“廊椽下一只老猫躺着晒太阳。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猫在白天本就非常慵懒,有太阳可晒就更是没精打采了,而且这还是晚秋和煦的日光,连人都要昏昏欲睡了,别说一只猫了,更何况这还是一只生命力不强的老猫!苍蝇在门上爬动发出的声响居然能被独处室内的作者听见,这一烘托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环境之静,由此可以看出语言运用之精当,更可以看出作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以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与从容。

还表现在景物的描写极富层次感。以第一段对落叶的描写为例,白天是落叶飞舞,夜晚犹能听到落叶扑打屋檐,好似淅沥的春雨,晨起已然触目皆是落叶,作者并未就此收住生花妙笔,而是从侧面来烘托,写了叶落后的树,枫树只有树梢还有两三片叶子,银杏也脱下金色的外衣,只剩残叶了,李树也是枝条交错,纵横于蓝天之上。这种细致入微的描绘不仅真实地摹写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独特的感受及蕴含的无限深情。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面对高远的天空,无边的秋野,茫茫的月色,任何一个有感情的人都会因此而生发无限秋思。“月夜,满地树影,参差斑驳,任你脚踏,也分不开它们”。不由让人联想起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当作者月下踯躅时,看到焚烧枯叶的炊烟,闻到飘荡在空中的茶花的清香,听着耳旁阵雨敲打栗树落叶的声响,或许作者同样表达出一种闲适、悠远、落寞的情怀。作者曾说,所有的音乐都是令人忧伤的。面对此情此景,即使听到西行的歌声,也只能增添一份落寞,徒增伤感而已,怪不得作者要说“这一夜,我默然独坐,顾影自怜”。

作者对秋气的描述正像一首起伏跌宕的乐曲。夜气凝聚而不动,正是出场前的静默,“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其比也。大气稍稍震颤着,头上的枯枝摩戛有声,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正是音乐的前奏和序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嘈嘈窃窃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其比也。片刻,乃止。月光如霜,布于地面。正是乐曲高潮到来前短暂的停歇,“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是其比也。秋风在如海的天空里咆哮。它激昂雄壮,正是乐曲的高潮,“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其比也。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正是乐曲的尾声,它让人回味无穷,颇有余音绕梁之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其比也。

篇5:关于描写晚秋的优美散文随笔

晚秋之时,天气渐凉,那漫山的落叶欢送着秋的远去。这山里的秋景如画、远处凝重的山脊似水墨。放眼远眺,诱人的红叶满山遍野,红的似火、黄的似金,落叶如金色的地毯铺天盖地。菊黄叶绿正当时,也唯有那菊花开的正是时候,嫩绿的叶衬着金黄色的花蕊,黄绿分明,妆点山间的秋意。

层林尽染千川秀,万山红遍秋意浓。于周末,邀三五好友或携几位亲人,于空山少人之际,趁着初冬的寒意还未来临,和着晚秋的脚步,置身于如画的连绵的群山之中,领略秋的诗情画意。

那一山一水,无不透着秋的色彩、秋的画意。枝头的红叶是秋的风彩,远处重山似或浓、或淡的水墨图和着这壮美的秋景,每一个转身都是一幅秋意图,似水彩、似油画。一个秋天,也许只是一个转身,竟将这往日满目青翠、百花盛开的群山点化成了一个如梦如幻、五彩缤纷的世界。

沿着山间的小路在曲折中畅游,欣赏着如画的自然美景,任晚秋冰凉的山风掠过。那风、那晚秋的清凉袭来,游人不由得裹紧衣衫,但游弋于其中的人依然兴致不减。那冷清的山间,虽有美景无限,仿佛只是一幅幅静态的风光图,游览于山中的游人在这晚秋之时,带给这静美带来了些许灵气,让这静寂的山谷渐渐地热烈起来。五颜六色的行人,交映在这五彩的氛围中,增添着这秋的魅力、增加了这景的活力。都说春光无限好,但此情此景,有谁还能不说这秋色如画!

篇6:晚秋风云随笔

秋意淡了,风凉了,特别是霜降以后,早晨和傍晚一时还来不及适应,再加上阴雨骤降,蓦地,觉得这个世界寂寥极了,黯淡极了。

行走在乡间,远远地看见一片片的杨树林,闪动着黄灿灿的叶子,摇摇欲坠,颇有些诗意。除此之外,一切都毫无生气。草枯灰着,蜷曲着,干瘪着,紧紧地贴在地上,和土地紧紧相连,已经成为土地的一部分。

霜已经来临,还鲜绿着的叶子也终于蔫了,灰黑了。鸟的踪迹也稀疏了,只有几只胆大的喜鹊飘飘摇摇,周转于柿子树和软枣树之间,觅食或者闲逛都无人询问;麻雀悄悄地藏在一隅,安静地躲着。

这时候,风卷着云,漫天地飞来,渐渐地聚拢在天上悬起高高的幕布,虽然稀薄,却遮蔽了阳光,放牧着冷气。黯淡的云彩失去了悠闲姿态,任凭它的身子平庸地舒展开,失魂落魄,颓唐至极,令人凛然。

看惯了秋高云淡,品惯了风清气爽,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云的潦倒姿态,也难以忍受这风的冰冷模样。

而且,偏偏又来了雨,淅淅沥沥,冷冷冰冰的晚秋的雨,像是来送行,只是诚意足了,别情却浓稠了许多冷凄。银杏树的叶子一枚又一枚,在风里飘落,飘转的姿态说不上优美,也算不得悲切,看着它们轻轻地飘落,像看着时光轻轻地流过。

世界疲倦极了,此刻在雨里静静地休憩着。

夜里,人倦着,风却醒着,带着雨满世界跑着。敲敲窗子,摸摸落叶,沙沙沙的雨弦正衬夜的寂寥,一闭眼,梦就从枕头爬上来了,朦朦胧胧,奇幻无穷。夜里听雨,吟得一首小诗:

星星在阴黑的`云里流着//流到遥远的星河//也许是孤岛上瑟缩// 秋雨在窗外的黑夜里流着//像那条小河一样低沉地流着//落叶在冰冷的风里流着//有的像船一样在那条小河里流着//漆黑湿冷的夜里//没有送别//也没有不舍//河边人家那只笨狗的焦躁也在流着//还有它的孤独也悄无声息地流着//也许是顺着河水去追被它赶跑的鸭子//也许是追短暂栖身的天鹅//只是鸭子已经上岸//天鹅已经迁徙//梦流着流着就将枯竭//暖暖的枕上//往事在我的眼中流着流着//只是假装深沉//我说那不是泪水//是困倦的呵欠

篇7:秋雨送别晚秋散文随笔

昨天是秋季的最后一天,伴着缠绵的秋雨送别北方的浓浓的秋色,步入冬的`季节。虽然云雾迷蒙,看不清山的真面目,但依然可以分辨出秋的色彩,秋的气息,秋的韵律。

连绵的秋雨,滋润着晚秋中的片片枯叶。滴滴的秋雨,继续调色着秋叶的无尽色彩,枫叶更红,如火;银杏叶更黄,如金子;梧桐叶橘黄,如橘子……秋叶多姿多彩,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妩媚!沙沙的秋雨,瑟瑟的秋风,无情地打落了片片秋叶。它们挣扎着在半空滑翔,有的落到了马路上,有的飘逸到山野里,还有的继续依偎在柏树冬青上,相形见绌地衬托着柏树冬青的翠绿和顽强!看着秋雨中摇曳的秋叶,内心漾起丝丝的不舍。秋雨过后,秋叶的生命意味着结束。寒冬中有孕育着许多新生命的开始,不必惆怅惋惜。花开花落人如旧,云卷云舒随缘去!

篇8:《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

当下,中国教育界不断增进国际教育理解,广泛开展国际教学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从而使他们懂得尊重国际文化差异性,为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作好铺垫。

但许多老师对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的教学并不“上心”,即使开展了所谓的鉴赏教学,课堂上也每每是漏洞百出。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尊重日本文化审美趣味的层面,重新审视《晚秋初冬》。

一、《晚秋初冬》的审美尴尬

《晚秋初冬》这篇经典散文,表现了德富芦花的超一流的审美趣味,是反映日本民族审美取向的杰出代表!《晚秋初冬》从片断“一”写到片断“四”,其审美境界不断提升,不断攀高,最后达到了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空寂境界,即像片断“三”“四”所写的“整个世界仿佛尽在雨中了”“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我们应该带领学生鉴赏这另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亲近这另一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但是,《晚秋初冬》进入了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之后,却遭遇了阅读尴尬,课堂上每每演绎着理解、鉴赏上的悲剧!有的把《晚秋初冬》之“空寂之美”理解得令人惨不忍“听”,不禁令人拍案而起!

悲剧之一:《晚秋初冬》“杂音”横生

一位老师教学《晚秋初冬》时,他先投影唐代杜甫的《登高》,让学生开展比较阅读。课堂上,师生经过互动讨论得出了“同”:两位大作者都在伤秋,都在借景抒情,都表达内在的凄凉与痛苦、孤独与寂寞。

之后老师开展“你喜欢哪一篇”比较阅读,结果学生纷纷表示喜欢杜甫的《登高》。他们如此生成的理由是,树叶落尽之后,德富芦花的内宅里很清静,树木都落叶了,焚烧枯叶的炊烟升起了,阵雨又敲打着栗树的落叶,暮雨潇潇时,作者“默默独坐,顾影自怜”。于是伤感产生,破坏了散文的美丽氛围。特别是“顾影自怜”充满的悲凉、伤感,使得情感表达上出现了“杂音”云云。

试问:《晚秋初冬》与杜甫的《登高》情感真的有那个“三同”么?“顾影自怜”真的是充满悲凉、伤感,使得情感表达上出现“杂音”了么?

典型的误读,用中国文化心理去揣测日本文化审美趣味!

悲剧之二:《晚秋初冬》“悲凉”浓烈

一位老师教学《晚秋初冬》时,他先让学生“读课文·拟题目”,结果两位同学根据四个写景片断拟出了两组题目——

残叶霜落·清秋静院·潇潇静夜·月色寒心

风霜残叶·冷清花鸟·孤单听雨·星月风雨

之后,这位老师便基于生成的两组题目开展阅读审美活动,一番审美比较以后,大家认为第二组题目更好,理由是,这四个题目表达了叶落过程中作者典型的心态、心境和心冷。因为《晚秋初冬》有着非常浓烈的悲凉,随着时间的逝去,作者的心越来越冷寂……之后,老师便介绍德富芦花的“不幸遭遇”——“芦花兄弟间裂痕”“革命家谋刺天皇,没有成功”……

试问:《晚秋初冬》写景过程中展示的景色图片,真的就是这种“凄凉”美么?他的内心真是的就这么冷寂?这篇散文真的就反映“不幸遭遇”?

我想,德富芦花平生是有些“不幸遭遇”,但与《晚秋初冬》写景有关联么?——完全是老师们的臆测!

悲剧之三:《晚秋初冬》“退出”有迹

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样经典的、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散文精品《晚秋初冬》,却在中国的课堂遭遇了尴尬。在南京市的一次校本《现代散文选读》阅读调查中, 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是最不受中学生欢迎的篇目之一。学生学习后普遍认为,作者的情感表现前后不一,境界很浅,这样的写景散文“我们也能写得出”。学生们认为,这篇散文就是简简单单的描写景物,人物的情感也不怎么突出,结构上也没有什么智慧……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论调与教师的教学现场结合起来看,《晚秋初冬》的境界似乎还真的不够深, 似乎还真的情感消极……所以,许多老师的处理方式便是“不用教”了。在苏教版篇目的不断调整的运作中, 《晚秋初冬》早就被打上了星号——成为课外自读篇目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两位老师教学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让我很难过。因为他们没有读懂《晚秋初冬》中“物我一体”“物我合一”的趣味。这不仅是酝成了教学上的种种理解悲剧,还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审美素养的丰富。

长此以往,这篇经典散文就很有可能真的被淘汰掉,那么,我们的学生在散文阅读的国际视野上就失去了一片“空寂之美”,我们的学生就失去了一次国际文化多样性的熏陶渐染。难道,中国学生的审美素养,只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圈子里练就?而中国学生未来所需要的国际审美素养,又能在哪篇散文哪篇诗歌中练就?

二、《晚秋初冬》的审美背景

中华传统文化是“感物吟志”的审美取向。刘勰云:“诗者,持也,持人之情性。”“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是以,我们阅读杜甫的《登高》便不自觉地将萧瑟秋江之景,与他飘零的身世、孤老愁病、苦恨艰难相勾联。而《登高》就是老诗人登高临眺的全部心情、心境。这种解读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由此,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也应该放在日本民族的审美背景上来审视。

日本民族从中国借去了“感物吟志”“天人之合”的理念,生成了“万物有灵”和“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在这种审美观照下,日本民族形成了审美的最高境界——“空寂”。什么是“空寂”的境界?简言之,就是“主客泯灭”“物我两忘”的境界。《晚秋初冬》美在逐步走向“空寂”。

彭修银、邹坚在《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中认为:“日本人的原始的‘空寂美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作为环境的自然。”也就是说,“空寂”之美学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以及植物美学观的影响。而日本民族的这种独特的自然观,每每又向其他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交叉、聚结、融合,从而规定着日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日本民族如果无法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太多的审美体验,每每容易产生孤独感。所以,他们更容易投入到自然的怀抱中,从而从大自然中获得更多的审美趣味与审美享受。

在这样的审美背景下,散文创作中表达“空寂”之景仰,“空寂”之追寻、“空寂”之再现则成了日本民族审美的共同追求。大家熟悉的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其审美趣味就是这样。川端康成凌晨醒来,忽然发现海棠花在夜晚还盛开着——“空寂之景”,从而引发了审美思考。在《花未眠》中,他这样写道:“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所以,川端康成是一个从人类社会逃向自然,并且深深感受到自然之美之趣的人。他的散文创作就秉承了日本文学“物哀”“风雅”“空寂”的审美传统,达到了禅趣、哲理与物哀之美的高度统一。在《花未眠》中,偶然开放的海棠花唤醒了他的自我意识。于是,他自然地溶进了柔和的海棠花的朦胧花影中——“天人合一”,从而展开了愉快的审美历程……而日本民族的这种“空寂”的审美取向,也左右着女性的审美。日本国民更欣赏“立如芍药、坐如牡丹、行如百合”的女子,——她们纯洁高雅而又美姿迷人。

那么, “空寂之美”意识产生的生活基础是什么?有的学者认为是日本人的植物美学观。日本民族核心的植物美学观表现为两点:“自然即美”和“物哀情怀”。 彭修银、邹坚认为,“自然即美”的精神实质就是“寂”。作为一种美意识,“寂”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就是“真实”与“自然”。他们认为,“自然即美”就有两层意思:一是大自然是美的本原、美的蓝本、美的极致。一切美的事物都源于大自然,最高的美只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二是自然的事物本身就是美的赤裸裸的表现——不需要任何修饰,不需要任何矫揉造作。

而“物哀情怀”又叫“樱花情结”,则是日本民族对于大自然的审美思维。日本民族常常从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中,联想到生命的生死荣枯。日本人认为,人类的存在与大自然就像树叶和树干一样。叶落了,树犹生。人生短暂即逝,自然天长地久。所以,日本人更愿意从短暂的人生之中去感悟“生”的喜悦,进而珍视“生”。比如,樱花花期很短,瞬间化为乌有;但是樱花花开时则热烈灿烂,令人陶醉。日本人认为,“与其因为飘落而称无常,不如说突然盛开是无常,因无常而称作美,故而美的确是永远的。”这样,开放的鲜花、飘落的叶子一样是财富、是美丽。

德富芦花在他的《我家的财富》中,就视满院的叶子为财富。他说:“屋后有一株银杏,每逢深秋,一树金黄,朔风乍起,落叶翩翩,恰如仙女玉扇坠地。夜半梦醒,疑为雨声;早起开门一看,一夜过后,满庭灿烂。屋顶房檐,无处不是落叶,片片红枫相间其中。我把黄金翠锦都铺到院子里了。”德富从落叶中感受到的是美,是喜悦。因此,理解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也要放在日本民族最高的审美境界层面来审视。

三、《晚秋初冬》的审美境界

《晚秋初冬》是基于日本文化背景而写的,是表达日本传统审美趣味的。日本审美文化学习了中国“感物吟志”“天人之合”理念,但他们更加欣赏的是“景人同一”“天与人合”的愉悦审美境界。“无边落木萧萧下”“风急天高猿啸哀”在日本人的审美趣味中,是一种自然美丽、合乎自然的规律。他们认为,秋天到了,落叶飘下来,顺应了自然规律,值得审美鉴赏。而在“飞花落叶”之美的鉴赏中,最好能达到“物我一体”“物我合一”的状态,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我不知道蝴蝶是我,还是我是蝴蝶”。这样,“空寂”状态就成了日本民族最高的审美境界。显然,上述老师用比较方式开展的审美比较以及“你喜欢哪一篇”完全是出于中国文化和中式思维背景。

《晚秋初冬》审美的价值就在“空寂”的生成上。课文首先表现的是“自然即美”。这一点,《晚秋初冬》的开首表达得非常清晰。在“一”中,作者从“霜落,朔风乍起”写起,“庭中红叶”“门前银杏”不时飞舞着,作者用了三个优美的比喻:“白天看起来像掠过书窗的鸟影”;晨起一看,满庭落叶,“遍地如彩锦”;树梢上“那残叶好像晚春的黄蝶,这里那里点缀着”。 这哪里能看出“残叶”“冷清”“孤单”“寒心”等字眼?——上述老师对拟题开展的审美鉴赏显然也带有中国文化的审美趣味。从作者的描写看,课文再现了“自然即美”的境界,院子里的落叶是“美的本原、美的蓝本、美的极致”; 落叶之美,作者是“赤裸裸的表现”——刻画、描写、想像,没有添加任何动物的叫声,不像杜甫还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来衬托。

在“二”“三”中,重点转移到“物哀情怀”的逐步营造上。作者渐渐由落叶的“扑打着屋檐”过渡到描写“庭院之静”上。而“庭院之静”描写得曲折有致,生动活泼——

“白昼是静谧的”,他先写“高空之静”——“天空高爽,明净”“阳光清澄,美丽”,叶落没有带来伤感,而是喜悦、静谧、舒适;接着写“对窗读书,周围悄无人声”之“异常的幽静”;再接着写“院子之静”—— 李树 “叶子落了,枝条交错,纵横于蓝天之上”,梧桐坠下的一片硕大枯叶之静美——“静静躺在地上,在太阳下闪光”, 这是“中空之静”;然后,写“窗口之寂静”——看“经霜打过的菊花低着头,将影子布在地上”“残留的南天竹的果实,在八角金盘下泛着红光”——静物之“寂寥”,观“两三只麻雀飞到院里觅食”“廊椽下一只老猫躺着晒太阳”,听“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动物之静趣; 最后是写“内宅之清静”,主要表现作者“静听静寂”,享受“静寂之美”——“月夜,满地树影,参差斑驳”“阵雨敲打着栗树的落叶”“暮雨潇潇,落在过路人的伞盖上,声音骤然加剧,整个世界仿佛尽在雨中了”。 最后一句:“这一夜,我默默独坐,顾影自怜。”即表明作者基本融进大自然了,在初步享受“天人合一”的“空寂之美”了。这就是“物哀情怀”的境界,哪里有什么“悲凉”“伤感”?

《晚秋初冬》的“物哀情怀”在“四”中达到高潮。在“四”中,作者“踏着白花花的银杏树落叶”,听“树隙间哗啦哗啦落下两三点水滴”,看“月亮又出现了”,于是作者感叹:“此种情趣向谁叙说?”这就是典型的“空寂之美”。然而这种“空寂之美”的最高境界,还是这几句“月光没有了,寒星满天。这时候,我寂然伫立树下,夜气凝聚而不动了。良久,大气稍稍震颤着,头上的枯枝摩戛有声,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片刻,乃止。月光如霜,布满地面。秋风在如海的天空里咆哮。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这里,作者与自然是“物我一体”“物我合一”,完全融入自然的“静”界之中了。这时,人与自然融通,物我同一——物即我、我即物。作者“不仅超越主体自然,而且超越客体自然,从具体实然的天人合一状态进入本体超然的物我两忘境界”。这就是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空寂”。

同样是写秋、同样是写静,中日两国存在着巨大的审美文化差异。我们不能以此观彼,也不能以彼观此。我在教学《晚秋初冬》时,一个学生针对“四”中“月光没有了,寒星满天”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有琴声?如果此时作者弹奏一首古乐,岂不更好?”是的,“寒星满天”时一曲琴声不是更加衬托幽静么?王维不就是有这样的雅好么?他的《竹里馆》中就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秋初冬》里可不可以响起琴声?其实,“弹奏一首古乐”的设想,只是基于中国诗歌背景的审美扩张。中国与日本在欣赏景物时是两种审美取向。日本民族认为“自然即美”,不夹“杂音”,不作修饰。我们不能用读《登高》《竹里馆》的套路去读《晚秋初冬》!

综上所述,《晚秋初冬》是德富芦花借助对“晚秋初冬”景物、时令的直觉体悟而生成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代表着日本民族最高的审美境界。若问中国课堂如何避免解读《晚秋初冬》的尴尬,我想,只有从“自然即美”到“物哀情怀”去审视《晚秋初冬》,沿着“空寂之美”生成的路线——从酝酿、生成、壮阔、喷薄乃至淋漓尽致,才能最终进入作者营造的“空寂之美”的最高境界。这就需要我们有国际化的审美眼光,学会兼容中外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少一些《晚秋初冬》似的教学尴尬,学生才能尽快的走出国际审美的荒滩、走出异域民族文化审美的沙漠。

篇9:晚秋,于无声处美文随笔

匍匐在寒冷的泥水地里

默不作声与秋天依依惜别

风雨中那一份执著不懈

秋色中那一叶翠绿风采

曾经梦幻般的五彩斑斓

掩不住蹉跎岁月的砥砺

篇10:玫瑰,人生 观影 随笔

——《玫瑰人生》观影随笔

玫瑰,娇艳的外表下隐藏着带刺的躯干,有时伤到旁人,有时伤到自己。但是玫瑰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她的娇媚她的幽香,让众人为她倾倒,哪怕遍体鳞伤。玫瑰的一生,如此短暂,却又如此芬芳。

艾迪琵雅芙,天使般的歌喉,法国香颂般的气质,但却有着遍体鳞伤的一生。很难界定琵雅芙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她是当之无愧的法国香颂女王,却整日沉迷在酒精、麻醉药品的荒诞生活之中。排除她在音乐上的成就,琵雅芙的的生命是堕落的,正如玫瑰娇艳的外表和带刺的躯干。艾迪琵雅芙本人和和本片的导演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玫瑰人生”来总结这充满争议的短短47年,(《“玫瑰人生”也是琵雅芙最出名的歌曲之一》)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历史的必然。

导演奥利维埃用了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讲述琵雅芙传奇的一生。不同于以往传记题材影片插叙或者是顺序的讲述方式,《玫瑰人生》用了一种片段交叉式的貌似非常杂乱的叙事结构,整部影片由琵雅芙童年、青年、中年和临终时的各种画面穿插而成,这种手法另许多观众脑子转的有点晕。也许导演是参照一个人在晚年临终时的杂乱回忆状态来铺陈叙事,力图另用一种自然地方式展现人物复杂的一生。其实琵雅芙生命何尝不是这样的交织错落,到了晚年,经历了如此的沧海沉浮,她的记忆状态也就是如此的交织错落。导演试图带领观众从琵雅芙的角度去回忆琵雅芙的一生,起到另了一种的效果。

许多看过《玫瑰人生》的中国观众都会拿她和《梅兰芳》相对比。相同的题材,都是讲艺术人物的传记型影片,但总感觉到《梅兰芳》比起《玫瑰人生》少了一分气韵,少了一分历史的真实感。《玫瑰人生》中导演着重使用音乐进行叙事,选取了许多琵雅芙本人的歌曲作为叙事元素穿插其中,带有明显法国印记的香颂歌曲让观众领略了法国文化的魅力。《梅兰芳》本身也注重京剧在其中对于情节叙事的推动作用,但总感觉味道不够,没有把京剧的气势完美展现。《梅兰芳》的人物性格、形象有些正统,没有进入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进行发觉,所以人物的形象显得没有《玫瑰人生》中的琵雅芙真实、丰满。

《玫瑰人生》中的主角性格非常多元化,多重性格所构成的矛盾冲突成为本片的另一大亮点,琵雅芙市井的出身,与父亲母亲另类的关系,年轻时混乱的人际交往似乎注定了她堕落萎靡的生活态度,但与生俱来的歌唱天赋似乎又注定了她对艺术的无限执着。她有着放荡的生活态度,对母亲的态度极度恶劣,晚年又对失去曾经的孩子无限悔恨,体现了她内心对于亲情的渴望。琵雅芙从市井街头到歌舞厅一直到纽约大剧院的成长历程也反映出了法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方方面面,实践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片中有一处长镜头运用的特别出色,就是在琵雅芙的情人马赛飞机失事之后的早上,琵雅芙先是出现幻觉马赛到她身边,兴致勃勃为他准备早点,为她找礼物,后来工作人员不得不告诉她马赛飞机失事,琵雅芙的性格急剧变化,到了疯癫的边缘,最后走到了一个舞台之上,她平息心中的情绪又唱起了法国香颂。导演用有点梦境效果的写意方式来处理这个段落,仅用了一个长镜头就刻画出了人物性格的的三次转变,并转换了四个场景,集中展现了琵雅芙多重性格的对比:对爱情的渴望、对他人的轻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艺术的执着。将这些复杂元素融合在一个单一镜头之中,可以窥见导演的功力。

《玫瑰人生》中女主角的饰演者玛丽昂 歌迪亚将琵雅芙的多重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从20岁到临终的巨大跨度挑战者演员的演技,而歌迪亚将琵雅芙的每个年龄段都表现的几近完美,她充分完成了琵雅芙每一个侧面的演绎,并将琵雅芙的内心从内而外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仿佛置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琵雅芙。

篇11:《水形物语》观影随笔影评

与你在孤独时相遇 期待的心像一颗水滴

坠落到海底 从这一刻起 我已属于你

你的轮廓已变成 我这颗心的模具

《水形物语》——— 一部人鱼恋故事题材的电影。说实话这个素材已经被拍烂了,前年春节档星爷的《美人鱼》就是以这个题材狂揽33.86亿票房,荣登内地电影票房冠军(现在已经被《战狼2》《红海行动》超过,目前是第三。)。

这部电影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影片、奥斯卡金像奖十三项提名最终揽入四项大奖以及等等大小奖项无数。

看完了这部电影,个人觉得是比较合我口味的,获得这么多奖项也应是当之无愧。

电影时间设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苏冷战时期,故事情节主要就是讲了实验室清洁工女主与试验品人鱼男主相遇相爱的故事,两个不完整的人在遇见之后,终于完整了彼此。

电影情节以水串联,画面是幽暗的复古风,拍的特别美。而且,个人感觉这部电影唯美的配乐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有一种让人置身其中的飘渺感,以及一种读懂人物内心百味后的挂泪感。

2

你是我水里的氧气

即使我能 潜入深海 任由你控制我的呼吸

请带我走进 你的眼睛

当你看着我 我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女主是一位耳朵能听见却不会说话,只能用手语沟通的残障人士;男主是一个能在空气中短暂存活的人鱼怪物,被从南美洲抓来即将被解剖研究。

女主最好的朋友是一位同性恋大叔,同时也是上下楼的邻居,最好的同事是在当时仍被压迫的黑人妇女。女主每天蜷缩睡在狭窄的沙发上,孤苦伶仃一个人,什么都没有;男主是南美人供奉的神,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被送进的他实验室却只能任人虐待,毫无还手之力。

3

爱是水做的你 每当我想起

温暖身体 紧紧的相偎依

爱是永恒的你 另一个自己

不用言语说明 就随你去

与你在孤独时相遇,那时我只是觉得你与我是一样渺小,我就是单纯的想为你剥一个水煮鸡蛋,放在池檐上,看看你的反应。两手交叉,教会你鸡蛋的手语,轻轻的敲着透明的玻璃,呼唤藏在水底的你。听到他们要伤害你,我只能不顾一切的把你救出来,毫不畏惧的保护你,甚至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愿与你在水中交融缠绵,感受彼此的温度;愿静静望着你澄澈的眼睛,感受你脑海中翩跹的温情。在雨天的夜晚抚着车窗的雾气,绘出你的样子,看着两滴水珠在风中起舞,像我们一样偶然相遇。

4

我不会再把爱藏起

纵然不曾 开口歌唱

愿你会听见我的声音

沉默的旋律 为时间证明

请牵着我的手 共舞最美的一曲

只能说这部电影的细节处理的很好,从故事刚开始女主脖子上的三道划痕,到后来女主邻居同性恋大叔广告画中果冻的颜色;从反派将军买车时反复强调的色彩问题,到后来女主在日历上留下的时间地点。

感觉整部电影中的人物都充满了一种悲情色彩。

反派实验室头子复接的手指头每每出现都令人恶心(很血腥直接扭头...),想到他做这个实验之后的打算,又看到他最后的结局,却还是不免有些心酸。

女主黑人工友,地位低贱,在家对丈夫唯命是从,从不敢有一句假话,最后被丈夫出卖了最忠心的同事。

实验室博士从事苏联间谍工作,为了保护人鱼怪物,最终被自己的国家抛弃,最终客死他乡也无人记起。

当然也包括男主、女主。

在这部电影里我只发现了两种情感,一种是同情,一种是讽刺。而这每一种情感都通过细腻的情节画面表达的极为深刻。

5

当我再次张开眼睛

蓝色世界如我的梦境

慢慢的靠近

伤痕的印记 已被你抹去

空白的记忆 原来一直在等你

这部电影前后筹备了6年时间,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为了拍这部电影,放弃了拍《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最终这部电影收获了无数的赞誉的奖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人性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险恶,就像同性恋大叔,本不愿帮助女主营救男主,后来想到女主是他这个世上最好的朋友了,最终还是解囊相助。其实看完整部电影,能总结出和《芳华》同样的感想“不被善待的人往往最能识别善良”。

我们都想被人懂得,特别是在一个人一无所有、进退维谷的时候。或是失去了我们自以为的全世界,或是被全世界忘记抛弃,可唯有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引导我们去收获一份弥足珍贵的感情。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如果你用心去看,你会觉得这部电影拍的非常用心,各种细节处理的恰到好处。女主的笑容,反派头子的无情嘴脸。如果你不用心去观赏而是草草的看完,也许会达不到心里的预期,产生一种落差。

如果你想看这部电影,务必用心去感受。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孤独与压抑,兴奋与激情。用心拍的电影需要我们用心去看。

作者:清雬

篇12:《晚秋》的观影随笔

每个人都能找到括号里属于自己的那个字

字不相同 情亦不同

希望此刻你身边陪着的这个人

能成为你的众生 你的全世界

“我守我的王权富贵,你守你的戒律清规。”

敢问世间情为何物,那情若真,可愿为你重披上袈裟。去为了你放弃美好的幻想,接受梦境的虚假,只是想让你快乐。

我知道你内心有我,却沉浮于内心的波澜之中,难于启齿。在一路西去获取真经拯救苦难众生与让你动心的凡尘女子之间,我知道你宁愿放下使命去拥有我,可我还是选择放你走。

芬芳一生,只因目光对视的一刹那,我便心生新鲜的情愫。爱情,愿为你共入苦海,在干瘪饥肠后期待上岸的奇迹;爱情,愿为你背叛老旧的律令,甚至于整座城;爱情,不过是我照着你抄写经书与你并肩,不过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不过是一句试探语气的我想你了。

半个月前和一个大老爷们去看《南极之恋》,今天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和另一个大老爷们看了《西游记女儿国》,全场皆是情侣,于是我们每段对话都缀着尴尬的气味。

不过惊讶于整部电影的唯美美工与震撼特效,惊讶于电影中怪诞的情节设计创造出千奇百怪的笑点。每一个人在观影后都能颇有感触,大概是对于电影的一种极大的肯定,也算是对尴尬的一种视觉补偿。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有伴的人因为身旁人的相随而幸福,暂时没伴的人因为社交软件中的甜蜜暴击而略显憔悴,不过也能得到自由所特有的某些快乐。侃侃而谈所经历的一些故事,也再不像起初那样揶揄,反倒是看得怪开的,像个哲学家似的说得头头是道。

“这凡间也有一片苦海”,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座座孤岛,人们在其中经历着苦难的折磨与洗礼,最终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岸。

在人落魄失意的时候,孤独是一把最锋利的武器,分割着已经残缺的内心。

倘若你的这艘船上躺着另外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家人,在最难熬的时候,他也会举起手臂让你吃一口能让你活下去的唐僧肉,你却只是轻轻地在他的手上留下浅浅的牙印,然后面面相觑,心照不宣。

世上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也不负卿

反省凡心损梵行 从来如此莫聪明

既生苦难我西行 何生红颜你倾城

如何抹去你身影 如同忘却我姓名

内心足够平静,也捱不过真心的波浪。只是谁都不愿意承认,只是知道了那句你想我了吗的答案是我想你了,只是最后躺在苦海独木舟中的两人彼此抓着对方的衣袖,仰望着天空。

如来问你,你是选择爱众生还是爱一人。起初,你还是选择爱众生。后来在经历了苦难后,最终恍悟到原来爱众生与爱一人其实没有区别,真情可贵,再多再少都是稀物。

历史【番外】:

**仓央年轻时出没于布达拉宫下的小巷,相约与心爱的姑娘于深冬雪后的夜晚共度良宵。留下一串出宫的脚印,一串进宫的足迹,被人发现。于是仓央再也无法见到心爱的姑娘,心爱的姑娘也被人送回了山里的故乡。

仓央并不快乐,他并不想在出生的一刻就成为众人供奉的**,更不想去爱众生。他只是无法改变这样的身份设定,再朝思暮想,挥毫写下情诗万千,也没办法让自己拥有爱一人的权利。

最后只得忘掉凡尘的情欲,静坐与大殿之上,为众生诵读着无数经书,在一个未被考证的地方圆寂。

最后是否是平静的把快乐寄托在众生的清福之上,也没人可以考证了。【止】

纠缠不清的那些隐喻,解释不清的彼时笑声,带来复杂感觉的时光剪影。当那一刻你决绝的说今生只在意她的时候,当你让所有的过往都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卑微的时候,当终于爱成为了愤怒的仇恨。

河神不过是等了二十年,为了你停止流动,为了你守在尘界之外的大门口。最后得到一句句的痛彻心扉,变成惊涛骇浪。倘若时间真的是一剂良药,那么这世上就没有那么多苦难,放不下的情愁,在心头阻塞的纠结了。他不相信,于是想把一切都拉来为自己的挫败陪葬。

情是世间最莫测的存在,时而简单易懂,时而复杂善变。不过是用情过深,赌注太大,让爱与恨的极端在一个眼神的传递间完成了切换。

当一切都沉入水中,仿佛所有的真情假意,佛念禅意都将不复存在。

这时脱下袈裟的人再次诵经,也无作用。

这时为你重披上袈裟,你深情的看着眼前的姑娘,解开袈裟。

又为你系上袈裟的带扣。

知道你放不下众生,也放不下我。可我愿你快乐,愿你能带走众生的疾苦,而我愿意做芸芸众生中既渺小又特殊的那一人。

送走你,还记得那个怀抱,也记得那炽热的目光与你姣好的面容。只是我不能随你,因为我也有我的子民,我也有我的众生。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心恋我百转千回 快带我远走高飞

念什么善恶慈悲 等什么望穿秋水

任来世枯朽成灰 换今生与你相随

我希望世间多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结束的时间里,轻声祈求美好。

这样一部喜剧电影,用不一样的方式升华了真情的含义。诠释了一种由情生恨,一种因爱放手。让我们知道不是所有被人成为信仰的预言都能成真,也不是所有看似荒.唐的承诺都会成为谎言。

最后祝大家情人节快乐,祝福双眷长久,祝愿离人早日遇见缘人。

我们终将幸福。

作者:独鲸

上一篇:二年级下学期末评语下一篇:甜品店办证流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