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下廉政文化

2024-06-23

文化软实力下廉政文化(精选十篇)

文化软实力下廉政文化 篇1

关键词:国家文化软实力,武术,社会价值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我国古代,文化软实力就得到各诸侯的高度重视。《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提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详实的文化资源作保障,它是文化软实力赖以产生的前提,借助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内容能够折射出文化软实力的张力如何。武术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伴随着华夏5000年的文明,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扎根,曾在历史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荟萃着中华先民的生存之道,汲取养分而使得文化体系变得绚丽多彩,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素材。它因“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气息,闪烁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对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号召力等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3]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经济与文化转型步调不一致,经济先于文化,并且随着物质文化的高度发展,文化的滞后性显得越来越凸显。本文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背景下武术文化的社会价值研究, 旨在挖掘武术文化的社会价值,使武术文化能够快速成功地转型。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提高国家话语权的重要表现。

1 武术的健身价值与全民健身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时至今日,全民健身工程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风雨历程。它规划了全民健身工程的蓝图,制定不同时期的实施战略步骤,在全国体育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但是,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思想渗透与冲击下,“更高、更远、更快”的奥运理念不断地挖掘人的潜能,造成人身心健康的损害。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追寻,使得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被融入到全民健身工程当中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的武术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体育形式。武术文化的健身价值是由其本质特点所决定的。它作为重要的健身手段与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健身理论与思想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医学的影响,形成了天人合一、身心并重、养练结合的健身思想,构建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健身体系。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注重整体全面的健身思想。其充分体现了武术活动从形式内容到方法手段等方面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全息的思维模式。(2)注重直觉体悟健身。武术在身体锻炼中采取直觉与体悟的方法,这种健身的方法,突出了“身”“心”的整体性,从而有效地发挥“形神”活动的统一性。(3)注重养练结合的健身思想。它强调在身体锻炼过程中,既要突出身体参与的运动性,又要重视健身活动中的养生保健作用,使身体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4)注重时间特征的健身思想。中国古代十分注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变化的自然规律,而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要顺应四时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此追求人体与周围环境以及人的精神与形体功能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4]全民健身的推广是为全面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而推行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典型代表,在全面健身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2 武术文化中的“武德”与高校人文素质培养

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认为:“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我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人格。”[5]他在这里所说的教育指的是“通识教育”,与我国的“素质教育”概念,并无实质区别。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冲击,大学教育偏重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这一重要层面,这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大学教育领域中的大问题。高校人文素质的教育呼之而出。武术文化承载着华夏5000年之硕果,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形成了集体的价值观念。尤其是传统武德所表现出的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爱国主义、匡扶正义、注重礼仪、恭德处世等内容,是现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武术本身所具有的武德精神,是世界上任何一种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时至今日,武术所承载的武德精神依然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表现于学校体育之中。随着祖国的日益强盛,国家对文化软实力重视的不断提升, 文化吸收与文化传播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主题。而在对外来文化的摄取中,有一些糟粕的思想会趁虚而入。而这些糟粕的思想会给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制造精神上的阻力,尤其在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更能给正处在思想启蒙期的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社会未来的栋梁,让学生在学校期间端正思想,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是势在必行的条件。武德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指导,集佛家、道家优秀文化为一体的思想。它所表现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等传统文化思想,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摈弃浮躁不安的情绪, 让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武术文化与民族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即是民族精神,它集中体现着创造力、生命力和凝聚力,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协调、维系、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其内涵是“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6]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孕育和滋养下不仅通过身体行云流水的姿态变化, 演绎和体验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内心的自我反省、感悟和践行自强不息的道德追求。如“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若要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早”的古训,其折射出习武者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武术受阴阳、五行学说以及《中庸》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天人合一”、“尚中贵和”的精神特质,把武术与四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武术套路中讲究“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体现了东方“顺其自然”、“中正安舒”的文化心态;推手注重“舍己从人”,体现了东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宽容;“尚中贵和”的中国武术,不仅反映了中国人的平和生活态度和不争的处世原则,也折射出中国在对外文化交往中所坚持的“和平发展”;太极拳中的这种精神鼓励人们要发奋图强、仗义行侠、报效国家、立功立德等。

4 结语

文化软实力下廉政文化 篇2

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自此各地方、企业抓住机遇建设品牌文化,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实现结构优化,促进发展。

软实力的概念, 源起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研究,是国家和企业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 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综合竞争力。20 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学家率先提出企业“软性”竞争的思想, 他们把战略、组织和系统作为企业“硬件”部分,把以共享价值观、管理风格、技能、人员统称为企业的“软件”, 也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研究证明, 成功的企业应该软硬兼备、刚柔相济。在企业里, 与设备、厂房、资本、人员、盈利等硬实力相对应的管理架构、研发创新、文化理念、品牌形象等称为企业的软实力。软实力要求企业按照一定的文化理念把相关资源要素(包括硬实力)整合起来, 形成核心能力, 因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力的强弱和生命力的持续。具体而言, 企业的软实力就是企业文化彰显出的实力和竞争力。

企业最希望突出的文化分别是: 人才文化、创新文化、品牌文化、绩效文化、安全文化。以点带面, 从具体的业务文化着手, 塑造特色性企业文化, 将是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的突破口。

煤矿企业面临的挑战是有目共睹的,是挑战也是提升企业自身品牌的机遇,在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大背景下,抓住机遇,顺应发展,完善

企业文化软实力。

人才文化,人才是永远的效益,员工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改革创新的推动者,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员工基本理论,巩固政治思想,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在煤炭资源兼并重组后,我省出台了煤炭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方案,“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积极扩大各类煤炭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培养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煤炭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煤炭操作技能人才,变招工为招生,从源头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自2008年以来,我矿相继吸纳各专业大专毕业生9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人才50余人,积极响应上级重大人才战略部署,完善人才结构,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人才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实现以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

创新文化,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的创新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有利于企业的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企业活力激活的过程,企业活力提升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灵敏而准确的反应能力、有力而正确的决策能力、果断而及时的行动能力。譬如霍州煤电丰峪煤业在事故案

例学习中,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方式,用三维动漫的方式表现实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来警示规范职工日常行为,并积极加以推广。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力量与载体,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要认识到品牌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创设优秀的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同时煤炭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还需要建设企业的文化制度,制度是人定的,反过来又能规范人的行为,使人认同其所在的文化。

绩效文化,绩效文化是企业基于长远发展方向和愿景,通过对公司战略、人力资源、财务、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有效的整合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让员工逐步确立起企业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逐步形成以追求高绩效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

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地位是煤矿的首要撑天柱。安全文化是列为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之前的第一要素。不仅政府明确提出安全文化建设,而且煤炭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安全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实践,充分证明了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的贡献,显示了安全文化的至尊地位。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安全文化首先是解决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问题,我矿的安全培训理念为:全员培训,持续培训,终身培训,这一安全理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只有培养合格

人,把农合工由农民培育成合格工人,才能打造本质型安全人。其次要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真正关心下井人,从制度和亲情两个方面入手,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的氛围。由于职工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健康的珍惜,安全文化一定会如春风化雨般受到欢迎,如春雨润物般产生效果。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以文化境,以文化行。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有时环境对人的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是以脏乱差著称,脏乱差的环境难免造就脏乱差的人。因此,煤矿要大力改善环境,建设一个温馨的家园,使职工爱矿如家。要以文化行,就是用文化来改变从业人员的行为。要通过班前宣誓,齐唱安全歌、准军事化训练等方式,对职工进行训练。通过训练改变职工自由散漫的行为,形成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环境和行为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两个重点,缺一不可。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是一手抓本质一手抓载体。企业愿景、精神、使命、作风是安全文化的本质体系。企业形象、环境、行为规范、安全规范是载体。本质体系是目标,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桥和船。我们既不能只抓安全文化的本质而忽视载体,也不能只抓载体而忽视本质。只有一手抓本质一手抓载体,两手都要硬,才能达到安全文化的本质。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企业的软环境,不仅事关企业形象,而且事关人心向背;不仅事关当前,而且事关长远。在如今煤炭企业持续低糜的危机时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同时存在,为抢抓这一重要机遇,企业尤其应当重

描下大好河山提升全民文化软实力 篇3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办公室主任丁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办公室主任刘健,中国美协理事、中国长城书画院执行副院长邹立颖组成的终评评委会,对入围终评的150幅作品根据其作品立意、专业技法表现等综合考量标准进行了严格谨慎的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入围奖40名,共计100幅获奖作品。

《经济》记者对大赛评选全程跟踪报道,并采访5位终评专家评委为读者呈现全方位的大赛盛况。

因“修我古长城”而起

“中国梦之旅——长城魂”全国长城主题绘画大赛的缘起要从30年前的保护长城工作说起。1984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为长城题下“爱我中华修我长城”8个大字。同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也为长城题词,从而在中国乃至全球华人中掀起了保护长城、宣传长城文化的热潮。而后,习仲勋同志倡导发起创办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中国长城学会,并担任第一任名誉会长。

201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长城学会会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名誉院长许嘉璐同志用16个字概括长城精神:祈求和平,维护统一,促进交融,聪慧勤劳。在长城保护工作开展3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经济》杂志社与长城学会共同主办以“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绘画大赛,其意义旨在通过以长城为主题的绘画艺术来凝聚全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此次活动主创人员之一的邹立颖提出,“我们现在的长城早已不是传统意义的长城了,不是单纯作为一个抵御外来侵略的屏障,而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血脉,长城的每一块砖都镌刻着我们英雄的名字。而伴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不断重视,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绘画比赛来响应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文化强国’梦,同时纪念邓小平、习仲勋同志为长城题词30周年。”

也正是因为“长城”这一主题,参赛的画者有了更加具体的创作目标,他们去到长城实地写生,画出自己对长城、对爱国的理解。徐里在看过入围终评的150幅作品之后表示,长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在每一个国人的心里都有着特殊的意义,选送的作品都展现了画者对长城的感情,他们用自己饱满的情怀来讴歌和表现伟大的长城和长城精神,以及自己对长城和传统文化的感情。

画长城就是在画祖国、在歌颂祖国。胡伟提出,“长城横跨大半个中国,除保存完整的北方外,还有一直延伸到云贵的南长城,走过了中国的大山大水,画长城就是在画我们国家的大河大山。画家在画的过程中就有认识、体会,从而影响观赏者,使他们也能更进一步提升爱国热情。”

徐里在现场点评了一幅将长城的浑厚、博大描绘细致的作品,“首先,从构图来看,这幅作品通过崇山峻岭的交错表现出一种厚重的气势;其次,在色彩方面,山峰的青灰色隐含了中华民族的重重磨难和忍辱负重,远处长城旁的一抹红色,就是在说长城的精彩是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此外,整幅作品从下往上,一层一层托举起整个长城,则更多地体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这幅作品也因此在此次绘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此外,绘画作品对观赏者潜移默化的感染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以长城这样一个民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来举办比赛,能够将艺术作品更好地输送到各个层面的群众中去,画者想要表现的感情也能更自然而然而地传达给每一个观众,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丁杰说。

用“严谨的艺术态度”评选

在终评评选现场,《经济》记者感受到的是评审严谨、认真的态度,虽然终评时间有限,但是每位评委都坚持自己的艺术态度,力争选出最有说服力的获奖作品。这种严谨的态度通过一个细节可以略窥一二:在评选即将结束时,邹立颖拿出一张描写长城脚下普通农家小院生活场景的入围奖画作,反复与其他评委讨论,他认为这幅作品在写实方面比较出色,可以获得更好的名次。在评选现场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对于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几位专家纷纷拿出自己认为好的作品一一对比,才得出最后的获奖阵容。

绘画比赛作品能够获奖的首要因素,是作品需要紧扣主题,技艺精湛,并且积极向上。

胡伟表示:“选出的5幅(一等奖)作品涵盖了传统中国画‘人山花’3个方面。其中人物两幅,这两幅作品中的人物是建筑工人在长城脚下修长城,人物表情明朗流畅。山水的两幅作品,也是在长城脚下的山水、村庄、瓜果,郁郁葱葱苍苍茫茫,表现长城的雄浑,这正是千百年来长城所表现的、给人的印象。另外一幅花鸟,虽然看起来与长城的主题没有直接关联,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在长城周围村落的家居生活感悟,而且荷花历来是艺术家的钟爱,表现纯洁、积极、出淤泥而不染。重要的是画者的思想和意境能够通过其精湛的技艺表现出来,技艺和情感缺一不可。”

除了注重作品本身,评委在评审时也将“引导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新、多元化发展”作为评审要素。

“每一幅作品的完成都花费了画者很多心血,如果我们马虎,这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美术事业的不负责,所以我们认真仔细、反复、公平公正地去评选,必须要让选出来的得奖作品能经得起观众的考验,必须有说服力,能够在全国起到好的导向作用。”丁杰说。

以“提升全民文化软实力”落幕

此次大赛从今年7月起正式面向全国征稿,至9月中旬初评时收到来自社会各界踊跃投稿千余幅作品,经专家评委会通过参赛者传送作品电子版举办初评,选出150幅作品入围终评。

终选评委会中的邹立颖和刘健参加了初选,在看到入围的150幅作品的实物后,他们表示,作品水平远比电子版看起来好。

刘健表示:“初评我也参加了,因为初评是选照片,绘画作品放在照片上很难体现作品的真实水平,但是这次终评看到实物最大的感受就是画作整体水平很不错。”

而邹立颖对此次绘画大赛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投稿,并且投稿质量颇高感到意外。他表示,“可以说是出乎预料,参与的作品水平都很不错,另外今年赶上中国美术界有几项其他展览比赛项目,因此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们活动的举办。并且此次比赛从筹备到举办时间仓促,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多的作品参与,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城学会和《经济》杂志社的影响力。”

其次,此次绘画比赛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反之,在国家和社会都大力倡导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今天,“中国梦之旅——长城魂”主题绘画大赛也将成为提高全民爱国热情和提高民众文化欣赏实力的重要推力。

在评审活动结束后,评委对记者谈到此次绘画活动的意义。

在推动全民文化软实力提升方面,刘健指出,“在我国经济繁荣之后,各界对美术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专业圈的事,政府、企业家、社会各界都投入了很多的关注。以山东青州为例,可以说是全民投入。而在未来,绘画艺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吸引民众,民众参与的方式将以关注和收藏为主,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文化涵养和文艺欣赏水平。”

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中国梦之旅——长城魂”主题绘画大赛也将留下重要一笔。“对画界来说,长城魂的活动将一届一届举办下去,发展成为一个品牌,并会更大地提高中国画家的水平。另外,此次比赛还将激发画家作画的灵感,今后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表现长城和表现爱国主题的画作。”徐里提出。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武术的传播研究 篇4

1和谐社会发展中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和谐社会是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措施。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3]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1武术与全民健身

和谐社会既需要物质文明为基础,又需要精神文明为保障。推行全民健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它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面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健身理论与思想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医学的影响,形成了天人合一、身心并重、养练结合的健身思想,构建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健身体系。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武术项目,有着其特殊的养生价值。人们通过习练武术, 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磨炼自身的思想品德、性格行为, 提高自身的修养。

1 . 2武德与学校教学

在现今的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只重视武术的技能传习,而忽视了对武术的文化传承,特别是武德的传承。中华传统武术的武德, 是武术高于体育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武术本身所具有的武德精神,是世界上任何一种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武德本身就是从古至今,习武之人对于自己行为准则与思想道德的一种规范。时至今日,武术所承载的武德精神依然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尤为表现于学校体育之中。武德所表现出的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爱国主义、匡扶正义、注重礼仪、恭德处世等内容,是现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4]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承担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武德让学生在学校期间端正思想,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武德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指导,集佛家、道家优秀文化为一体的思想。

1 . 3武德精神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和谐社会的形成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保障,提高国人的思想觉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题条件。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武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最具传统武术文化特色,是武术高于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也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时代人们面临着多种思想的冲击,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与品质道德观念,就必须弘扬一种武德精神。而这种武德精神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与形式。将武德思想渗透武术教育之中,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人,使更多的人接受传统优秀思想的教化更直观、更形象,从而使精神文明建设更行之有效、效果更为明显。

2武术传播的方式

2 . 1影视媒介传播

以前,武术一直是被外人认为是一种神秘的中国文化。随着电影、电视等媒体行业快速发展,武术也不断被搬上舞台。李小龙拍摄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一系列动作影片,以及美国制作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影片,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功夫的浪潮。影片中所使用的中国功夫朴实、简单、实用,深受外国武术爱好者的喜爱。在中国功夫影片的影响下来学习中国武术,而又在学习中国武术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这就是武术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对文化的传播价值。《少林寺》不仅造就了中国未来的功夫之星李连杰,也在内地刮起了习练中国武术之风,使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武术的习练之中。影片《少林寺》对外宣传了少林武术文化,也演绎着该武术培植的文化土壤——根据相关的调查,自从影片《少林寺》公开播出后,到少林寺学习武艺的外国友人络绎不绝,最多时每年达万人左右。少林武术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佛家禅宗文化。所以《少林寺》影片不仅仅是对少林武术的一种传播,更是对中国佛教禅宗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剧在人们生活中已不可或缺,而以武侠为题材的电视剧也成为当时人们的最爱。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通过电视让人们了解、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于潜移默化之中渗透到人们的骨子里。

2 . 2文字的传播

武术文化的发展催化着武侠小说作品的发展,先后涌现了如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一批武侠作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武侠文学作品。武侠小说是将中国传统的武侠故事进行艺术加工而成, 它所写出的各种武术招式与门派都有中国传统文化依据,如金庸《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里降龙十八掌的招式都是根据中国古代的易经文化而进行艺术加工的。在这些作品中,通过作者的笔涌现出许多如郭靖、乔峰等大侠的形象,其小说情节也是扣人心弦, 跌宕起伏,给读者很大的思想震撼。尤其是青少年,把自己融入小说,想象自己也像小说中所描述的大侠一样,行侠仗义、铲奸除恶。这种对武侠的崇拜,也吸引了许多青年投入武术练习之中。这种对武侠的崇拜也是许多人常年坚持习武的一种精神原动力,也是许多武术工作者、爱好者们能对武术如此执着的一种精神信仰。武侠小说利用文学的形式把中国武术文化与武侠精神很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武术的发展与传播中,武侠小说功不可没。它让世人了解中国武术,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中华武术这种特有的武侠文化也是通过武侠文学传播的,而在这些武侠小说之中,大多是以优秀的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与兵家思想等传统的文化思想撰写而成的。武侠小说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在国家全面提升软实力的今天,武术文学是一种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通过文学形式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2 . 3教育的传播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流入了当时还处于思想矛盾的中国时,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也慢慢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涌入到了国外,这就是文化流动的双向性。随着社会制度的开放一大批习练武术的能人志士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武术的执着,走出国门,来到了大洋彼岸进行武术的传播。因为武术本身涵盖了技击、健身、养生等特征。随着在国外教授中华武术的教练不断的增加,在欧美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的掀起了习练中国功夫的热潮,特别是集养生、技击为一体的太极拳,更是受到了国外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喜爱。现在不仅仅是在业余的武术学校,社区团体,以及国外的高校之中,都开展了武术课程。武术是在中华民族文化这块沃土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这些教授中国武术的传播者们,他们不仅仅是对武术表面技艺的传授,更多的是传授武术所体现出传统文化。武术技击格斗与套路演练中攻防的招式,都是中国人对格斗的一种特殊理解,是中国人格斗智慧的体现。而武术当中的武德思想, 与武术的内家功法,又是武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武术的走出国门而进行着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母体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世界的认可。武术在国外的广泛传播,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播了中国武术技艺,更是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3结语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衡量标准,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当前我国的现状是急需提升文化软实力,武术作为一种最典型的传统文化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文化部门、体育部门都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进一步加强、利用武术传播的影响力、感召力上以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摘要:人类创造着文化,文化塑造着人类。采用了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的传播进行剖析,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基于文化软实力视域,武术借助于影视、文字、教育等传播手段向世人展现出华夏五千年之精华,它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是世人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硬实力 篇5

聂震宁

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构成的硬实力所具有的制约作用,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有了越来越明显的表现。我国已经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来。

怎样才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强化国家文化硬实力。“要让软实力变硬,硬实力不能太软。软实力需要通过必要的经济运作、必要的产业发展、必要的市场经济、必要的国际竞争,来形成自己的效应,这就是吸引力和影响力。”

所谓文化硬实力,即指一个国家生产经营传播文化产品和信息产品的产业能力。在全球市场里,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主要是文化产品和信息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经营、传播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赖于文化硬实力加强。以出版产业为例。多出好书确实是出版业的终极目标。但是,如果把出版社的任务只归结为“多出好书”,则失之于简单。出版社必须把多出好书的追求落实到两个效益的实现上。人们习惯于把出版产业“内容产业”的性质重点放在“内容”上,这也是失之于偏颇的。“产业”与“文化”都是出版产业的主要属性,二者缺一不可。出版产业必须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事实上,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在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健康的市场环境里,经济效益越突出,越有利于实现出版物的社会效益。我们说,出版产业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就是一种文化硬实力。詹姆斯·彼得拉斯在《二十世纪末的文化帝国主义》中开篇就说:“美国的文化产业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经济的,一个是政治的。经济上是要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场,政治上则是要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霸权。”显然,美国的文化软实力外现为意识形态的隐性扩张,其基础则是文化产业的雄厚经济实力与高超管理水平,后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硬实力。文化硬实力通过占领文化市场,在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扩大文化影响力,达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国家文化硬实力主要由市场主体、创新主体、资源主体、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等要素构建而成。市场主体应当是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应当是创新型人才队伍和创新性技术的统一。资源主体是指用于文化生产的民族、地域、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题材和素材。产业体系是指构成国家文化产业的大中小企业及其在国内外的合理布局。市场体系则指建立了合理的交易标准并得到严格管理的市场环境。政策体系应当是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科学、规范、有效的政策架构。管理体系指的就是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现代型政府的依法管理。所谓现代型政府,就是以服务社会、服务市场为主要任务,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该管的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到位,不该管的,一定不要管,退也要退到位”。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国家文化硬实力才可能得到不断增强。

强化国家文化硬实力,既需要文化产业的经营与扩张,也需要政府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近一个时期来,业内已经比较深入地讨论了文化产业的经营与扩张

问题,今天我希望讨论一下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这一问题。这是强化文化硬实力的重要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些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做法。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不失时机地全力向外进行文化产品大倾销。十几年的光景,随着国际间文化产业壁垒的逐步瓦解,美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稳稳登上全球霸主地位。在很多国家坚持片面强调电影的意识形态意义和主体文化价值的时候,美国影业已经以其好莱坞经营模式和叙事模式占据了市场的85%份额,给美国每年带去近180亿美元的收益。所谓好莱坞叙事模式,简单说来是观众接受至上的叙事态度,是娱乐为主、寓教于乐的主题追求,也就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艺术风格。至于好莱坞经营模式,却值得很好地研究。好莱坞是著名的美国品牌,但其品种其实并不纯粹,它是许多独立制片公司的集合体,是众多制片人的趣味比较一致的追求,其中最具实力的哥伦比亚三星的老板是日本的索尼公司,大名鼎鼎的福克斯被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控股。好莱坞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不仅包容了各种机构各种艺术家的创作,也容下了这些外国资本。然而好莱坞依然是美国的好莱坞,为什么呢?似乎大家都说不清楚,我也觉得奇特。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美国的文化产业战略思维和价值观的顽强表现在发挥核心作用,我以为,也许更多的是文化市场经济规律在发挥根本作用。有一种对好莱坞经营模式的通俗解释是:不管你是谁,你到了我这儿,一切都会变成我的;不管你是谁,我到了你那儿,一切依然还是我的。事实确实如此,原因尚需研究。我国近十年来,通过影视业的制播分离改革,大量民营资本进入影视生产,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大片其资本结构十分多元,取得了比较良好的票房效益,而这些走的正是市场运作之道。

美国没有类似文化部这样的国家机构,有人因此以为美国政府对待文化产业是“放任自流”、“无为而治”。其实,从美国政府部门动辄为本国文化产品输出权利打国际官司,就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全力以赴保护和发展自己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美国政府一是给政策(如税收、奖励等);二是给钱。美国成立了“国家艺术拨款委员会”和“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委员会”等,直接由联邦政府划拨补助性经费。同时,联邦政府运用一切可行手段,鞭策地方政府出资扶持文化产业;还鼓励民间各类基金会向文化产业投资。目前,文化产业资金注入的大致构成是:联邦政府15%、地方政府35%,其余50%左右是民间资本。有多大的投入,才可能有多大的产出,美国文化产业占到GDP的25%,与其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有着最重要的关系。

再来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

1995年,日本政府确定了“文化立国”战略,后来又颁布实施《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和《有关振兴文化艺术的基本方针》,推出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强调文化产业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满足国民文化生活,并肩负着让其他国家了解日本文化之重任,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每个国民均有义务积极参与、给予扶持。日本政府直接组建和参与、支持设立各种文化产业基金组织,疏通并且拓宽资金流入文化产业渠道。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日本是做了一番精心规划的。美国迪斯尼上世纪80年代在东京安营,90年代在香港扎寨,日本文化产业趁势而上,强力启动动漫产业。先是用自己创造的“口袋妖怪”、“皮卡丘”、“Kitty猫”等围攻“米老鼠”,然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日本大举进攻美国市场,仅2003年销往美国的动画片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就达到44亿美元,是日本出口美国钢铁收入的4倍。与此同时,日本动漫开始席卷世界。动漫出口利润一举超过其汽车和钢铁工业,其经济效益占据了GDP的18%,成为日本经济的支撑产业之一。

1997年,在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下,为了摆脱困境、重振经济,韩国政府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将其作为“21世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加以扶持。围绕这一基本战略,韩国政府按照“明确重点、集中培育、系统实施”的原则,采取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扶持政策。首先是加强管理组织建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就在文化观光部内首次设立了“文化产业局”,2000年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委员会由文化观光部长官担任委员长,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基金运营计划,并负责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文化观光、信息通信等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建立各自下属各种中心,分别负责政策规划、产业园区建设与管理,以及产业技术开发。在卡通画形象文化方面也分别成立了负责创作和市场开发的专业领导协会。2000年至2001年,又先后组建了“工艺文化振兴院”、“文化产业振兴院”等机构。2002年7月,文化观光部将下属文化产业振兴院、广播影像振兴院、电影振兴委员会、游戏产业开发院等5个部门进行整合,组建“文化产业支援机构协议会”,实行信息共享,加强协作。

同时,韩国政府加强了文化产业的法规建设。1999年2月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界定了文化产业的范畴,对政府扶持文化产业做出具体规定。依据该法,韩国政府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和实施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展望》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适时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促进的对策。

资金供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血脉”。韩国政府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贯彻“选择与集中”的原则,对选定的重点扶持对象,从创业到研发、创作、制作和营销、流通的每个阶段,都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在国家财政全面吃紧的情况下,文化事业预算反而逐年增加:1998年占国家财政预算0.62%,2000年首次突破1%,2001年大幅提高为9.1%。文化事业预算金额2003年猛增为1.17万亿韩元,比1999年增长140%多。同期,文化产业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比重由3.5%增长为17.9%,文化产业预算额由168亿韩元增至1878亿韩元,为文化产业振兴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支撑。同时,还根据《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设立文化产业、文艺、电影、出版、广播及信息通信化等系列专项基金,集中扶持相关产业。1999年基金设立当年总额仅为549亿韩元,到2002年增至2329亿韩元。此外,韩国还动员民间资本,建立官民共同投融资体制,解决文化产业资金的需求。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在2000年至2001年的两年里,先后组建17个“投资组合”,融资总额达2073亿韩元,其中政府350亿韩元,民资1723亿韩元。在此基础上,资金运作日臻成熟,成功率大幅提高,年融资达1000亿韩元以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落到了实处。

文化产业对人才的依赖性最大。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意,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重中之重。自2000年至2005年韩国政府投资2000多亿韩元,集中培养急需的文化产业“复合型”高级人才。在院校培养方面,在强化已有院校相关科系人才培养的同时,新建了首尔游戏学院、全州和清州文化产业大学、大邱文化开发中心及网络信息学院、传统文化学院等一批新的院校。大学开设的文化产

业相关专业达80余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除院校正规培养外,文化产业开发中心还接受委托,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方式,培养特殊专业的高级人才。在机构、政策、法规、资金、人才等“硬”条件基本具备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起,韩国文化产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以动漫业为例。韩国动漫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0%。2002年动画片出口额达8387万美元,是当年电影出口的56倍。2003年,动画产业产值增至4050亿韩元,同期动画片销售额由上一年的2149亿韩元增至2699亿韩元。韩国现已成为继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动画片制作和出口国,世界动画片80%的背景画出自韩国。在中国,动漫业、影视界“韩”流汹涌,韩国文化给人们许多真切的感受,这就是通过强化文化硬实力,达到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典型案例。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强化国家文化硬实力;而要强化文化硬实力,就必须发展文化产业。这就是我国包括出版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新型市场主体,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实力的主要理由。同时,需要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既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国家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有必要的全面规划和调控,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发展文化的意志。只有国家意志、人民需求与文化价值、市场规律协调统一起来,国家的文化硬实力才可能得以强化。在上述几个国家的经验里,我们都能指认出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设立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颁布政策、制定法规、擘画战略、筹措资金、管理市场等,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掌管、操作。我国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以来,许多成功的经验也都在表明政府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必要性。例如在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上,2004年以来,我国出版业参展机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版权贸易的逆差明显缩小,一系列出彩的表现令国际出版界广大同行感到吃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产业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是两条根本性原因。这两条根本性原因,也就是构成文化硬实力的重要内容。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才明确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显然,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我国文化产业只是一个后发产业,身处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没有国家相对特殊的政策和手段几乎是不可能的。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文化目的性。倘若把文化产业和经济领域的一般产业同样对待,政策上没有优惠,资金上没有支持,法规上没有保护,人才上没有爱护,评价上没有引导,任其自生自灭,那么,也就真的可能自生自灭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政府宏观调控,完全交给市场利益调控,企业就完全可能什么赚钱就去经营什么,而文化产业的经营很可能会唱“空城计”。这是需要特别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的。

文化软实力下廉政文化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软实力教学改革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关系

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决策,因为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仅仅是要增强文化的感召力与吸引力,还需要我们对国家的优良文化传统进行传播,传播文化的媒介主要是:网络、电子、书籍、杂志、影像、电视等。无论何种形式的媒介传播都离不开国际化语言——英语。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70多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3.8人以英语为母语)。另外,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传播使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英语成了网络交流的连线,因此,英语在传播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过去,我国各大大高校在英语教学中过多的为强调为分数,单纯的学习目的而学习英语,而忽略了英语在实际表达中的应用,更有甚者,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文化毫无概念,缺乏文化的自觉意识。从社会发展来看,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中国文化事物的英语表达方式,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二、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解析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各院校的英语教育忽视文化的传播,过分重视英语教育而忽略母语教学等等。就我们大学所使用的英语课本来说,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文化内容屈指可数,有的甚至为零,其内容多是西方文化、习俗、传统、人文地貌、礼节等等。这些显然是不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说,大学英语教学教学偏重英语语言知识的教授,学习,例如,四六级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听力,阅读,写作,翻译,而忽略英语教学中国化。2013年英语四六级改革,把中国传统文化加入到翻译题之列。

2、大学英语老师是知识与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他们的英语水平、中国文化素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假如,英语老师对中国的文化所知甚少,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他就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利用英语表达出中国文化。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师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尽管这只是随意调查的现象,但可以以此来评估所有英语老师在这方面的问题。

3、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严重偏向英语学习,而忽视母语的提升,导致在英语课程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缺失,很多学生知道外国的情人节,圣诞节、平安夜,却不知道中国的端午节、重阳节、国庆节;很多学生知道外国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的英语表达方式却不知道中国的汤圆,水饺、包子的表达方式;很多学生喜欢听英语歌曲、看美国好莱坞大片却忽视传播中国文化的电影……

总的来看,大学英语课堂缺乏母语的穿插,中国文化借助于英语传播的力度不够,如果不赶紧正视这些问题,早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世界相比将会出于不利地位。

三、将“中国文化”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英语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英语教育必须把中国文化纳入教学中,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化实力。怎样将中国文化导入英语教学之中呢?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从2008年起,我国教育部就开始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更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这一规定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与作用。人们习惯于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在大学中特别重要,中国知识了解与不理解都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所以学生只要掌握英语读写知识技能、了解外国文化就具备了知识能力,这种观点是严重错误的。

现代大学英语教育特别注意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敏感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交给他们以对比学习,揭示中外文化的联系与差距,此外,大学生要有文化交流的概念,如果对母语文化了解贫乏,很多中国名胜古迹不知该该怎么用英语表达,与外国之间的文化沟通与交流就不能正常进行。我们大学生在英语热下,一定要增强对中国母语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充分利用英语这种媒介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二)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使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尤其是要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技能。在课堂教学时要补充必要的知识点,例如,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英语教师在刻下的时候,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充电,补充自己所缺乏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文化教学不仅仅是英语教师一个人的责任,需要学校给英语老师提供这方面的支持与鼓励。

四、关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将中国文化的内容引进大学教材:我国的英语教材的编写者应该适当引进中国文化题材,可以将中国的文化、历史古迹、民俗风情、风光美景纳入到阅读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视中国文化的魅力:现在的大学生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追崇劲头不下于学习英语热,其实,中国文化本身就具有特别强的吸引力,帮助学生意思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助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三)改革大学英语考试:将中国文化知识纳入到英语考试中,以引起学生的重视。2013年实行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不论聽力还是翻译、写作都有对中国文化的设计,学生都特别重视大学中的四六级考试,所以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解中国文化。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大学英语中中国文化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而且可以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2013(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05).

文化软实力下廉政文化 篇7

一、引言

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教育, 一种跨文化素质教育。“教语言亦教文化”已是当今外语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作为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渠道, 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也日益凸显。而在各种文化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碰撞中西方文化无疑是影响我国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不少青少年热衷于看好莱坞影片、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却对自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或了解不深, 民族自信心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二、文化认同理论及相关研究

文化认同是近年来文学、翻译、跨文化交际和应用语言学等学科密切关注的一个课题。“认同”是个多维度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即回答和解决“我是谁”这一问题。在现代社会, 文化与认同常结合起来形成特定的文化认同作为个人或群体界定自我、区分他者、加强彼此同一感、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标志。本文中的文化认同主要指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同, 尤指他们在认知和情感上对我们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可与接纳。

语言活动具有社会行为的属性, 它是文化认同因素之一。外语教育是语言的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认同建构活动。当一种文化遇到另一种文化时, 首先遇到的就是“认同”问题, 而且“认同”需要一个建构的过程。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 (2002) 认为文化认同对于整个国家及民族的认同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对文化认同的研究较晚, 北京大学高一虹教授是较早开始关注文化认同和外语教学关系的。高一虹、周燕 (2008) 通过对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的跟踪调查, 发现英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呈现明显的削减型双语变化 (即对外语掌握的同时接受和融入了外语文化, 由此导致了母语文化的陌生化) 。陈新仁 (2008) 认为“我们需要从全球化的角度关注汉语语言、文学、文化对塑造中国身份或中国形象中的作用。需要从全球化的高度审视当前中国外语教育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带来的影响。需要从宏观方面考量全球化经济、文化的影响的同时, 也要从微观方面体会全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变化。”可见, 在文化全球的背景下, 要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世界, 必须要强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素养和表达能力, 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

三、软实力与高校外语教育的人文教育

“软实力” (soft power) 这个概念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来的。“软实力”是指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认同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 是一种影响他国自愿地按你的意图做事的力量。当前, 软实力越来越被视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核心成分。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教学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对软实力的研究也日渐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软实力建设战略的提出, 无疑为人文学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前景。众所周知, 语言作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其在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Phillipson (2000) 从语言传播的角度指出英语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不仅便利了交流, 还有文化渗透的作用。他将此称为“语言帝国主义”, 并警示大家要充分注意英语教育对于母语文化的侵略。由此, 我们必须充分重视高校的文化功能。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阵地, 理应担负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职责。而高校的外语教育,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在全球化和高校国际化的背景下, 如何坚定其文化立场, 使之从容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 是当前外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外语教育中提升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对策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 塑造和传播中国文化, 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增强文化竞争力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来说, 在外语教育中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

(一) 外语教材内容适度本土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言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其实质是双方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因此如果只是一味地吸收外来文化, 无法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 这种交流的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就大学英语教学为例, 目前使用广泛的《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等教材中极少涉及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相反, 教材语料过于集中于体现英美国家文化和价值观, 出现了单一价值观过分强势的局面。教师授课中只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单向输入, 而忽视了本族语文化输入的教学势必造成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今后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不深, 难以得体地输出中国文化, 从而导致交际失败或低效。因此, 从事外语教育的中国工作者应肩负起文化双向交流和文化双向建构的使命。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应增加本土化的反映中国文化精华的优秀英语文章, 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 将中国特有的文化内容置于英语教学中, 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

(二) 注重文化比较教学

比较法是跨文化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外语学习不应是单纯的语言形式的学习, 在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音知识外, 还应熟悉和理解其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 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 注重两种文化的讲解, 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差异, 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和辨别力、减少文化失误和文化冲突, 促进有效的国际交流;同时使其理解本民族的文化模式, 加深对自己的本土文化的反思, 保持跨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地位。

(三) 加强翻译教学

外语教育还注重其发展、促进、弘扬中国文化, 并最终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的文化使命。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前司长李宇明就曾明确提出, “中国的外文杂志少而又少, 中华文献的外语翻译更是薄弱, 数量少, 语种少, 质量也参差不齐。这与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十分不相称”。瑞典汉学家马悦然也说, 中国的好作家好作品多的是, 但好的翻译太少了。为此, 外语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文化使命感。一方面, 要不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 要积极参与到宣传介绍中国文化的重大课题中去, 通过理论研究, 科学有效地指导文化教学实践, 在外语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意识, 强化翻译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兼顾西方文化输入和中国文化输出的英语表达, 使学生将来肩负起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 成为引领中国主流文化的先行者。

(四) 拓展课外文化实践活动

受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为了在英语学习中更有效地输入中国文化, 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去鼓励学生获取信息。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可广泛开展一些人文科学的专题讲座, 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背景, 风俗习惯和中国文化的课程教育、还可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分享这方面的优秀精品课;通过校园广播以及其他校园媒体传播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也可通过增设中国文化选修课和举行中国文化英语演讲竞赛等活动来增强学生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另外, 教师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英文电影等。总之, 通过以上各种活动充分营造有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环境, 有意识地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在高等教育已然走进大众的今天, 中国的高等学校要如何加强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性培养, 突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认同建构在英语教育领域的日益重要地位是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为此, 外语教学肩负着神圣的文化使命, 我们应站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以紧迫的时代感、树立学生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意识, 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积极的努力。在大学里要形成一种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历史文化的传统和风气, 只有具有这种文化自觉, 我国的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对外文化传播工作者。

参考文献

塞缪尔·P.亨廷顿.2002.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

高一虹, 周燕.2008.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变化——五所高校基础阶段跟踪研究[J].外语教学, (6) .

陈新仁.2008.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Raymond Williams.1989.Culture is Ordinary[C]//Resources of Hope.London:Verso.

文化软实力下廉政文化 篇8

一、文化软实力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

“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此人曾担任过克林顿政府的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约瑟夫·奈痛感美国政府动辄以导弹、炮舰“硬实力”相威胁、恫吓的做法会引起世界的不满, 提出要“以软实力主导世界”, 做“卑谦的强权”。1990年, 约瑟夫·奈在《政治学季刊》、《外交政策》等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基础上, 出版了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 , 突出强调了“软实力”。约瑟夫·奈认为,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等方面的“软实力”。他对软实力的定义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目的的能力”。而且, 他明确指出,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的加强, 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文化, 是软实力的核心。文化的实质是“人化”,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社会活动, 是人的本质性力量的显现。因此, 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加速器”。当一个社会能够实现“文化自觉”, 把社会发展置于社会所创造的文化的基础上, 这个社会就会出现加速的和快节奏的态势。所以, 从根本上看, 增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需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增强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体现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因此, 文化软实力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本质上是与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强盛和自信相伴随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或单位的发展, 既需要硬实力, 也需要软实力。具体到一个高等院校来说, 其综合实力也应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 即高校的硬件建设, 也是必需的, 因为它是一所高校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 有了一些漂亮宏伟的教学楼, 有了先进的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 有了漂亮的校园自然环境, 有了与众不同的名称、标识等, 并不意味着这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就很强, 更不能说明这所高校就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并可持续发展下去。当今, 高校间的竞争, 说到底在于学校软实力的竞争和较量。因此, 一所高校要发展, 既要注重硬实力, 更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

高校软实力是一所高校的办学精神、治学理念、传统特色、规章制度、校风学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高校软实力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呈现出来, 要想提升高校软实力, 增强院校的竞争力, 就要下力气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 是一所高校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 以社会文化为背景, 以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 既包含和反映着历届师生对大学本身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 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国家的实力基于国民的性格, 国民的性格基于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的大国, 才能成为综合实力高的强国。同理, 只有文化的高校, 才能成为影响力感召力强的强校。冯骥才先生曾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但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 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其实, 抽出文化这根神经, 一所学校也将成为“植物人”, 由此可见,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当前本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偏失

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体现。在高校校园里, 校园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仔细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尤其是审视本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时, 不难发现, 在当今, 本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 偏失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 本三院校为数不少, 这类学校由于办学层次、规模等的影响, 学校办学的特色不突出、文化氛围不浓郁、学术研究水平低等。学校管理者普遍重视外延发展, 很少提及或看到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性, 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更是难以落实。还有一部分学校基于办学时间短, 很多方面仍处于摸索之中, 或者干脆照搬照抄, 难以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其实, 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 其功能、使命、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存在显著差异, 因而, 对文化的需求与建设也应不尽相同。尤其是本三院校, 要想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取得优势, 谋得可持续发展, 更应该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并在突出自身特色上下功夫。而且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 并最终形成的有本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更不能急功近利、照搬照抄。因此, 本三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普遍存在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精力投入少、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二) 偏失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物质文化建设, 轻视精神文化建设。当前,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物质文化建设, 轻视精神文化建设, 也可以说是部分本三院校一个共同的弊病。表现为:一是校园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物质建设层面, 忽视其精神内涵, 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在许多高校, 我们能看见一座座相继拔地而起的艺术馆、实验楼以及宽阔豪华的校园大道, 却不见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全体师生素质的提升。二是校园文化并非是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简单堆砌。从根本上而言,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坐标, 应渗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才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才能彰显本三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校园文化需要校园文化活动这一载体, 但更需要对活动本身进行文化层面的阐释和挖掘, 如此, 所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才能收到实效。校园文化需要物化的载体, 但同时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个性, 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境界和效果。

(三) 偏失三: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环境相脱节。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形成与成熟都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可以说, 脱离社会环境而形成的文化, 是一种“虚拟”的文化, 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亦是如此。当前, 本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相脱节主要表现为:一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校园文化活动只是对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一种被动消极的反应、盲从和迎合, 缺乏积极主动和自我反思并成长的能力。因而, 作为知识、思想生长并创新的场所的大学, 其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中的文化辐射力、影响力以及带动力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和体现出来。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力度不足。很多情况下, 大学校园内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只是大学校园内的“自娱自乐”, 是一场场的“独角戏”, 得不到社会的关注、理解与支持。

三、加强本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本三院校文化软实力

(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 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整个文化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中居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因此, 就需要在本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能弘扬先进文化, 摒弃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一所院校的文化引领和支撑。落后的校园文化则是各种错误和腐朽社会思想在校园中的反映。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本三院校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 要坚决抵制和摒弃落后、腐朽文化的浸透和侵袭, 反对个人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的泛滥, 消除市场化趋势下文化的功利性色彩, 同时也要注意文化心理的浮躁化和审美情趣的粗俗化倾向。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要注意“软硬”结合。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本三院校文化软实力时, 还要在思想上扭转只重视硬实力、忽视软实力的观念, 尤其是对软实力的建设更要高度重视, 因其是一所高校能够永葆生命力的核心和关键。首先, 硬实力代表学校的躯干,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条件, 它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反映, 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影响是自然而然并持续不断地进行的。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以及当今一些著名的大学大多依山傍水, 建于环境优雅之处, 原因就在于以优美的自然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和品格。所以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 应重视校容校貌的建设、重视对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其次, 软实力则是学校的大脑和灵魂。主要体现为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 是一所学校的内在品质, 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同时,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虽然一所学校软实力的作用不是一时就能觉察得到, 它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但每所学校在自身建设和长足发展中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软、硬实力协调发展, 相得益彰, 一所高校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得到提升。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要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本三院校文化软实力时, 还要打造和自身实际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 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导向, 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的, 并且在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充分挖掘院校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结合院校的发展战略, 弘扬主旋律, 突出高品位, 努力构建高品位、多层次、受益面广、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体系, 把德育、智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充分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去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 学校还应利用“请进来, 走出去”等各种形式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镇文化等进行沟通、合作与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提升。

四、结语

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 丰富的文化生活, 和谐的人际关系, 文明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校园环境, 共同的价值取向, 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方面。可以说,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而又艰巨的工程, 我们应把它纳入一所院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并给予高度的重视, 使其能够健康繁荣的发展下去。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一个国家、地区的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整个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释软实力、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深刻分析了当今本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偏失,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软实力,校园文化,偏失,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第1卷) :3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第42卷) :121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约瑟夫.奈 (美) ;吴哓辉, 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5].高占祥.论校园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0

文化软实力下廉政文化 篇9

1.1 新闻媒体受到新媒介的冲击

新媒介就是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及新的传播方法在新的平台上传播新闻信息,并且还包括全新的应用手段,这种媒体的形态就是新媒介。新媒介的优势在于能够弥补传统媒体功能上的不足之处,从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新的媒体也存在着较多问题,例如,报道不真实,或者报道的内容过于夸张,使用者的媒介素养过低等。同时由于我国在新闻媒体相关的法律制度等都不是十分健全,导致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为了赚取自身的利益不惜传播暴力以及色情等不良的信息,导致这些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不仅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同时对正确舆论以及社会道德都造成不利影响。

1.2 我国新闻媒体国际影响力较小

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新闻媒体的数量以及实力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增长,但是并没有改变西方较强这一格局。我国的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和西方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我国对外舆论的引导能力较差,造成国外大部分群众对我国的认识不足,有些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另外,由于国外对我国信息报道不够真实,甚至是虚假报道,不仅误导了国际舆论,同时还使群众对我国产生一定的误解,使我国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有些西方媒体借助其强势媒体大力宣传西方文化以及观念,使我国一部分群众对西方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盲目崇拜的情绪,这使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无法顺利构建,并且对我国美化软实力中和谐环境的提升造成了破坏。

1.3 新闻媒体缺乏职业道德

一部分新闻媒体由于禁不住利益的诱惑,为了利益不顾职业道德,导致群众的知情权受到了严重侵害,同时引导错误的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不良思想,并且加快了其传播的速度,这样不仅违背了道德的规范,并且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有十分严重的影响,从而对文化软实力基础思想建设也有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一定的损害。

2 促进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有效手段

2.1 引导正确的舆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中新闻媒体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不仅有传播我国核心主义价值观念的作用,同时引导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把握正确的引导方向,引导正确的舆论,这也是我国新闻媒体应该具备的根本条件。而新闻媒体从业者也应该时刻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及职业道德,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坚决抵制错误的观点,禁止传播虚假信息。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将广大群众以及青少年的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准,对于新闻媒体要加大其监督管理的力度,避免所传播的内容危害到广大群众和社会。进一步提升新闻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在保证报道内容真实的同时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2 加大投入促进发展

我国新闻媒体的管理方式以及传播手段和技术设备等相对落后。因此,必须加快我国新闻媒体硬件以及软件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新闻媒体也应该对于民间以及社会资本进行收集的同时拓展获取资金的途径,从而使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得以实现。对于现有的资源要进行充分利用,进而使管理方式以及传播手段和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改善。

新闻媒体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因此,必须要加强政策服务,使各大新闻媒体之间进行强强联合,从而优势互补,对新闻媒体跨越式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媒体还应该积极与国外媒体合作。可以建立国际合作的平台,从而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媒体技术,从而使我国媒体的宣传力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提升我国媒体国际影响力,重新塑造我国的良好形象,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提供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使新媒介的优势充分的发挥

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由网络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新媒介应运而生,新媒体提供的新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介在传播速度以及力量方面的巨大优势,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保证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从而促进民族的凝聚力,并且传承优秀的文化。对于新媒体作用政府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建立相关的法律规定,加大对新媒体引导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使新媒体能够快速且规范地发展,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重视新媒体技术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媒体具有更高的传播力。对于相关的科学技术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有效地利用,使优秀文化能够广泛传播。同时还要培养新闻媒体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信息的传播提供有力的支持。

摘要:新闻媒体是目前社会中一种极为有效的传播工具,同时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载体之一,如今,我国新闻媒体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在国际上的发言权以及职业道德与新媒介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简要分析了新闻媒体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新闻媒体发展以及改革的必要性,并且针对新闻媒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文化软实力下廉政文化 篇10

1.1 辛亥首义文化内涵及其旅游资源现状

(1) 辛亥首义文化内涵。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人文资源。辛亥首义文化, 是对辛亥革命运动在武昌地区发生与发展的综合概括, 主要包括在武昌地区反映辛亥革命运动、革命事件、革命人物的各种文史资料;革命遗址、文物和后世为纪念革命而建造的各种纪念物以及研究辛亥革命的所有成果和历史形成的各种纪念活动。辛亥首义文化以反映中国民主革命、民族进步的辛亥革命运动历史为主线, 以表现高度爱国主义思想为精髓, 以纪念景观为载体, 以武昌辛亥革命临时军政府旧址红楼为中心, 集中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竞声华”的实干精神、“振兴乡邦”的爱国精神、“不计生死”的牺牲精神, 是都会文化、荆楚文化、黄鹤文化等历史文化的沉淀, 是东西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首义文化是我省更是武汉市独有的、最靓丽的、最引以为骄傲的名片, 武汉是首义精神的城市载体。辛亥首义文化发展对武汉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2)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辛亥革命距今已一个多世纪, 一百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辛亥革命的后裔、亲属、海外侨胞、台胞为继承辛亥革命先辈遗愿, 开发利用辛亥首义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武汉市区内有为数众多的首义革命遗址和遗迹, 同时得益于辛亥首义100周年大典的举办, 几乎所有有关首义的旅游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整建与扩建。现存的与辛亥首义相关的革命历史遗址有30多处, 遍布三镇但集中分布于武昌境内。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研究也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并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加快和武汉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一方面, 以辛亥革命为主线, 以现存首义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 以武昌古城为平台, 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类旅游资源, 打造出若干条凸显“首义文化”的精品旅游线路, 具有极大的便利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 由于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和不断面临城市化的威胁, 除红楼等部分遗址为市民所熟知外, 现存的许多遗址和遗迹保存状态不甚理想。有的被迫迁址;有的被遗忘于城市的某个角落而鲜为人知;还有的已经不复存在。坐落于市中心的多数辛亥首义旅游资源都正面临着高层建筑、噪声、垃圾、水体或大气污染的威胁;有些旅游资源被道路、市政工程或其他建筑人为镶嵌、分割;一些核心旅游资源周边交通状况不容乐观, 一旦游客众多就会造成拥堵。上述因素的存在, 给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使辛亥首义旅游资源健康持续的发展, 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给予通盘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武汉城市软实力现状

(1) 武汉城市软实力发展基础良好。

武汉市具有河湖交错、山水相间的优美自然环境, 而且也形成了以首义文化为主体的丰厚的人文环境。她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多彩的民俗记忆, 丰富的人才储备, 和谐的社会环境等显著特色独秀于我国名城之林。除了拥有上述软实力资源之外, 目前武汉经济实力雄厚, 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城市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总体来看, 武汉城市软实力发展具有较强的“硬实力”基础。

(2) 武汉城市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 全球文化的同质化正在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武汉城市建设的过程, 特别是对城市遗存的破旧街区进行改造、重建的过程, 本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 但同时也使历史遗迹或老街区消失, 打破了原有的社会脉络, 使得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空间逐渐狭窄甚至消失。目前武汉市在文化资源的整合、培育、利用上还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提高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质量上, 在打造城市创新与传媒沟通能力上, 在改善城市社会环境、人才培养与吸引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3 大众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越来越关系到大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休闲度假也已成为旅游业最具活力的新业态。武汉市目前正处于一个全民大众化出游、爆发式增长阶段。旅游的发展关系到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生, 也关系到武汉城市的对外关系。以综合法、人本法、促进法为特点的《旅游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年初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 》, 明确指出要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在大众休闲旅游时代来临的新形势下, 大力发展辛亥首义文化旅游, 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最好纪念, 而且可以更好的满足广大市民与游客对休闲旅游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是教育炎黄子孙继承发扬革命传统, 振奋爱国主义精神, 将精神引力, 文化引力, 经济引力融合在一起, 全方位提升武汉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2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与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

2.1 城市软实力

(1) 城市软实力的内涵。

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约瑟夫·奈 (Joseph S.Nye) 最早提出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概念。在奈教授看来, 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不仅需要有有形的“硬实力”的增长, 还需要有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的“软实力”的增长。随着软实力理论的日益成熟, 软实力的概念也被很快应用于区域、城市、企业、组织等不同主体的研究之中, 城市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城市软实力的概念, 学者们持不同的观点。通过文献梳理, 笔者发现学界对城市软实力的界定大多是简单移植国家软实力的概念, 忽视了城市软实力的目标受众和城市沟通能力这两大要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笔者将城市软实力概括为:以城市硬实力为基础, 以城市文化力等非物质资源为构成要素, 以城市内外所有组织、民众为目标受众, 通过非强迫方式达到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融入全球城市网络的一种能力, 它是城市凝聚力、说服力、导向力、吸引力和同化力的总和。这种“软”的力量, 最终通过内部公众 (市民) 对城市的认可和城市对外部公众的吸引产生作用。

(2) 城市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城市软实力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 (要素) 组成的有机整体。笔者认为其主要包括:城市文化力、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力、城市创新力、传媒沟通力、环境舒适力、人力素质力6个方面。

(3) 城市软实力的生成机理。

首先, 与城市硬实力一样, 城市软实力以城市软实力资源作为其生成的基础, 但是软实力资源并不等同于也不会自动转换成城市软实力。其次, 城市软实力根源于城市内部, 形成于与外部社会的良性互动。最后, 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具有共生兼容、非均衡对称和动态互馈的关系。

(4) 城市软实力建设的终极目标。

发展城市软实力, 就是要大力提高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 满足人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愿望, 实现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是城市软实力建设的终极目标。旅游可以对城市内部产生凝聚效应、吸引效应与活力效应, 实现广大市民的安居乐业;对外部产生认可、认同和同化效应, 实现外部公众对整个城市的理解、赞赏、效仿与支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增强人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更是提升武汉城市软实力的思路创新。

2.2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对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的功能研究

优秀的城市文化元素只有与适合的载体融合在一起, 才能够打造出更具地方特色与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 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大众休闲旅游时代,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的发展, 对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武汉城市软实力起到硬化、聚化、创新、引领和美化的功能。

(1)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对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的“硬化”功能。

以旅游为抓手, 大力开发辛亥首义文化经济, 将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广泛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 促进武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的全面发展。将辛亥首义文化经济开发与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相结合, 是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现代经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辛亥首义文化开发与利用的进程, 是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的进程;是武汉城市经济实力提升的进程。与此同时, 也正是硬化武汉城市软实力赖以存在的基础———硬实力的过程。

(2)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对广大民众的“聚化”功能。

辛亥首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是凝聚江城人民的重要力量。这种凝聚力是实现文化功能, 提高武汉城市软实力特别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驱动力。大力发展辛亥首义文化旅游, 以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 为广大民众提供深度认识辛亥首义文化的空间, 使广大市民在旅游的体验中加深对辛亥首义文化的了解。革命与创新精神的内化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将会激励、引导市民热爱自己的城市, 关心武汉城市的发展, 为武汉的进步贡献智慧和汗水。独特的城市文化可以吸引外部人才、资源、资金等的流入, 城市内外环境的优化可以使城市的组织效能、资源整合能力越来越强, 城市的软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对武汉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功能。

城市精神离不开所处的时代, 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这要求城市精神能够反映并体现先进文化和时代前进的方向。以旅游为载体, 大力开发辛亥首义文化资源本身就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对革命文化内容的丰富, 也是对其展现形式的拓展与创新。内容生动健康, 形式新颖多样, 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旅游产品让广大民众在不自觉中实现了对“创新”与“进取”精神的内化, 秉承“创新”与“进取”精神的广大城市主体将为城市的兴旺发达提供不竭动力, 最终实现城市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

(4)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对武汉构建和谐城市的“引领”功能。

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核心是人, 落脚点也是人。城市和谐是指城市各阶层、各组成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城市的和谐包括政治和谐、经济和谐、社会秩序和谐等诸多方面。在生态旅游、全民旅游、旅游惠民等理念的指导下,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的开发, 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活动目的的回归体现, 可以改善武汉城市环境,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内涵积极的旅游产品可以培养广大市民“与人为善”的宽阔胸襟和“和谐共存”的积极心态, 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5)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对武汉城市形象发挥着“升华”功能。

城市形象是城市内部、外部公众对城市形态和特征进行高度概括与提炼后所形成的总体看法和评价。依靠大众传媒构建的“媒介”形象和依靠人际传播构建的“口碑”形象, 是城市形象传播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在全球不同文化加深融合的今天, 城市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就必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潮流中去。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具有“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功能, 这种功能对内产生凝聚力、感召力;对外产生吸引力和同化力。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本身是对辛亥首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可以提高武汉城市的文化品位, 增强广大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改善武汉城市的整体面貌, 起到美化武汉城市形象的功能。另外, 旅游作为一种民间活动, 既是大众传媒的“资源”与“媒介”, 又是人际传播的“载体”与“工具”,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共同发展, 可以增强辛亥首义文化与武汉城市的关注度, 提高其知名度与美誉度, 从而起到进一步升华武汉城市形象的作用。

3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

3.1 深入挖掘和提炼辛亥首义文化内涵

辛亥首义在武汉爆发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地域背景, 将首义文化列为武汉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品牌也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与文化因素。因此, 对首义文化植根其间的楚文化, 对与首义文化相关的革命历史传统以及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背景, 都要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寻根求源, 进一步提高对首义文化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更好地对其开发与利用作出明确的定位。

3.2 着力完善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相关规划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武汉城市内涵正在趋同, 特色正在消失;武汉城市规模的扩张, 带来了诸如环境恶化, 人口拥挤, 交通堵塞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今的武汉已经是一座不太宜居的城市。因此, 武汉市各级政府与辛亥首义文化相关管理部门都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 》与《旅游法》的指导下, 进一步革新武汉传统的城市规划, 加强武汉城市休闲公园、休闲街区、环城市游憩带的建设, 营造居民休闲空间。

3.3 进一步加强辛亥首义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整合

首先, 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 应着眼于实际可操作性和游客的便利性, 着重将武昌区内辛亥首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 形成主题各异的辛亥首义特色旅游线路, 并和旅游区内户部巷美食街、胭脂风情街、昙华林民俗街等资源结合起来。其次, 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创新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的形式。目前辛亥首义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多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为主, 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要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 利用更多有效且多样化的形式来加强游客在旅游中的参与性, 提高旅游本身的趣味性, 从而进一步促进辛亥首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再次, 继续举办好以辛亥首义为主题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像米兰时装周、奥斯卡电影节等具有自主品牌与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辛亥首义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 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而且对首义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对“爱我中华”民族情感的培养, 对武汉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最后, 加大景区与旅行社、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与旅行社合作的同时,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大与其他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教育部门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武汉丰富的教育资源, 积极倡导包括大、中、小学生在内的所有在校学生参加辛亥首义文化旅游。

3.4 努力营造武汉和谐的社会环境

管理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资源, 城市资源只有在良好管理的调控下, 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借助于辛亥首义旅游的契机,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都应树立“以人为本”全新的管理理念, 以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抓手营造和谐的宜居环境, 加强城市管理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以高质量、高品质的公共产品来满足广大市民与游客的公共需求, 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

3.5 充分发挥媒体与旅游在武汉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作用

城市软实力资源是城市软实力产生的基础, 然而城市的软实力资源只有通过媒体向外界有效的输出才能生成软实力。城市软实力建设, 应该以受众需求为导向, 整合各种传播资源和传播手段, 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和方式, 特别是运用影响力度比大众传播更大的人际传播和口碑传播, 形成耦合效应, 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传媒的双重作用。有学者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传媒与城市软实力的关系, 其结果表明, 传媒既是软式力资源, 又是其他软实力资源向效果转化的中介。从“资源”角度看传媒, 模型拟合显示, “文化资源”三项指标中, “大众传媒指数”的因子载荷为0.81, 居文化资源诸要素之首, 可见传媒对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其次, 充分发挥旅游在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 非政府行为 (民间行为) 也是影响城市软实力消长的重要因素。旅游作为非政府行为之一, 具有自上而下, 民间推动的特点, 其立体化、生活化的民间软接触方式使得城市软实力更具渗透性、广泛性、感染力与持久性。辛亥首义文化旅游活动对武汉城市形象的美化与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可以通过大力开发辛亥首义文化旅游产品和适时举办好各种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节事活动来提高武汉城市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4 结语

旅游, 大众休闲旅游, 可以体现城市的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人文精神, 生态精神与开放精神。整合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 加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不仅对彰显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魅力, 武汉和谐宜居城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振奋民族精神, 提高武汉在世界的知名度、美誉度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辛亥首义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进一步开发以及武汉城市未来的发展, 还有待社会各界献计献策, 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探索。

摘要:在参考和借鉴国家“软实力”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了“城市软实力”的概念及其内涵, 阐述了辛亥首义文化旅游与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进而从旅游协同促进的视角, 拟就辛亥首义文化建设与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首义文化,旅游,城市软实力,提升

参考文献

[1]严昌洪.20世纪90年代辛亥革命研究综述[J].理论月刊, 2001, (10) .

[2]杨书林.武汉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 2011, (11) .

[3]龚娜, 罗芳洲.“城市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2) .

[4]汤艳, 丁德军.“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城市软实力的创新构建[J].延边党校学报, 2012, (4) .

[5]陶建杰.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基于中国大陆50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州学刊, 2010, (3) .

[6]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研究课题组.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报告[J].瞭望东方周刊, 2009, (7) .

[7]Joseph S.Nye Jr.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J].ANNALS, AAPSS, 2008, (3) .

[8]陈志, 杨拉克.城市软实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

[9]赵力平.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10]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名牌城市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上一篇:世界音乐发展下一篇: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