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本体

2024-06-27

电视剧本体(精选五篇)

电视剧本体 篇1

一、电视晚会策划的特点

策划从直观角度上说就是“做市场”。电视晚会策划从直观角度上说, 就是围绕晚会观众的需求做市场, 预期让晚会实现最广泛的社会影响。所谓电视晚会策划, 顾名思义就是围绕观众需求主动对电视晚会实施的创意、设计、与组织构想, 是将电视晚会从无到有、从无形到有形创业构思的精神过程。电视晚会策划具有主动性、统摄性、全程性等特点。

(一) 所谓主动性, 是说电视晚会是由策划者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发动的。

这里的策划者是晚会的缔造者, 占据主导与决策位置。在时间性上, 策划在先、是头脑司令部, 晚会的操作部属则按照策划的指挥跟在其后。这就不同于从前的电视晚会顾问。顾问往往是在晚会开始实施后、当晚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被剧组请来的, 他的任务是“出点子”, 帮助解决某一阶段性的困难。顾问的工作是被动的, 是根据剧组所给出的问题帮助寻找解决的办法。出点子实际上就是扮军师、做参谋帮助导演想办法。主动或被动并不是晚会实施者随意的选择, 而是由特定的媒介生存环境制约的。从前电视晚会所想的办法都是电视顾问所为的“被动之物”。何时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是迫于竞争压力。我们知道, 在电视媒介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中的八十年代, 电视晚会这种节目形态刚刚出现, 所以深受观众的喜爱。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当时观众能够看到的电视频道极其贫乏, 各种节目的制作能力十分有限, 所以, 在节目资源“供不应求”的媒介环境中, 电视晚会节目 (以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 自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只要按部就班的做, 就不愁观众不看。所以, 如果在晚会实施过程中遇到具体的问题, 就临时请来顾问帮助解决一下即可。但是情况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 再延续这一晚会理念恐怕就只能遭遇观众的冷面孔了。我们知道, 由于“四级”办电视 (四级即中央、省、市、县) 、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等在九十年代中期的爆炸式大发展, 电视节目数量越来越“供过于求”, 电视晚会同样面临着来自同行的越来越大的压力。1997年一年全国上下共有两千多台晚会, 仿佛自此吃伤了老百姓的胃, 从此老百姓一看到晚会就会呕吐反胃, 避之不及、频繁调换频道。在这种危情之下, 湖南卫视“主动作为”, 将电视晚会重新思考定位, 提出了《快乐大本营》, 一举成功, 从而引发了中国电视晚会界从传统的综艺形态向游戏娱乐形态的转型, 也就是我们指的九十年代末以来电视晚会界得第一次大地震。这种“主动作为”就是经历一年多精心策划的成果。

(二) 所谓统摄性, 是说电视晚会是由策划者的思维统领的。

从前操作电视晚会如同在长江里航行, 那时只需晚会导演这个船老大, 不需要船长, 只凭眼睛、凭经验航船做事就足矣了, 所以东边一个树桩、西边一棵树, 船到哪里心里非常清楚。后来突然一下子船到长江口, 两眼一看四顾茫茫, 这时候东经多少度, 北纬多少度, 海水潮涨潮落, 这些知识非掌握不可, 因此船老大就必须变成船长, 船长还要有大副、二副、轮机长, 还得有航海图、罗盘, 这些摆在当今晚会制作者前面, 都是必须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 晚会就需要策划。当电视进入策划人的时代, 晚会策划人就好比是三军统帅是举足轻重的, 而从前的晚会顾问对于晚会来说, 则是可有可无的, 顾问始终是晚会大船上的一个助手、处于附属地位。晚会策划的统摄性具体包括两大层面:其一是将晚会“从无到有”的战略性策划, 解决晚会的定位问题;其二是将晚会“从无形到有形”的战术性策划, 设计内部具体细节。晚会战略性策划好比一场战争之前的谋划与总体思路——为达到什么目的而打仗?为达此目的所采取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比如是运动战还是游击战?是一种兵种为主的协同作战还是三军一体化作战?) 等等, 这是首先必须予以定位的。而晚会战术性策划好比一场战争中每一个具体战役的打法, 是在宏观战略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发挥各分管部门主体能动性的精神创造活动, 它直接关系着战争的具体战果, 也最终关系着整场战争的胜负。比如去年大连电视台在“世界杯”的最后一天, 也就是与“世界杯”冠军争霸赛同步进行的《你早, 世界杯》的特别节目;“世界杯竞猜王开奖仪式暨颁奖晚会”的直播, 这台晚会是《你好, 世界杯》这个世界杯举行期间的早间播报节目的落幕晚会, 顺延《你早, 世界杯》的直播时间, 连续进行六个小时的直播, 那边“世界杯冠军争霸赛”刚结束, 趁着球迷看球的兴奋热度, 这边开奖仪式晚会就直播上演。这是对晚会的宏观定位即战略性策划。晚会策划时间紧迫, 大连电视台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高效率地设计、落实具体的节目、制作方案 (比如将所有参与《你好, 世界杯》节目的竞猜球迷都邀请到演播室, 大家共同观看精彩的赛事, 营造激情热烈的氛围, 将现场的热力传递给全市的球迷, 制造节目影响力, 关键事件话语权, 争取更多观众的关注) , 这就是对挽回的战术性策划阶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大连电视台无论是战略性策划还是战术性策划, 都是精神领域的智力活动, 具有高度的目的指向性。策划犹如战场上的指挥官, 全军将士都将在指挥官的作战方针指导下行军打仗。所以, 电视晚会策划是“打腹稿”、是“意在笔先”、是指挥“利剑”的“精神统帅”。

(三) 所谓全程性, 是指电视晚会策划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贯穿于晚会的始终。

晚会策划以假定的目标为起点, 然后订出基调、策略, 以及内部作业的详细计划, 以求目标之大成, 最后还包括成效的评估及回顾, 而返回到起点, 开始了策划的第二次循环。可见, 晚会的策划应当是“一根线”, 把一次循环内各个环节的各种点子串起来, 就制出了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从前对于晚会顾问来说, 参与的是晚会某一阶段的工作, 解决的是某一特定的问题, 如果这些阶段性的问题得以解决, 顾问也就完成了使命离开剧组。而策划则不同, 他不是局部地影响某一问题、某一阶段, 而是要“从始至终”的影响晚会创意、制作、反馈、评估的整个流程。这就好比是一枚洲际导弹、可制导导弹, 所有过程必须预先经过深思熟虑、储存在大脑司令部里, 分几个甚至几十个步骤, 每一个步骤实施完成后可能只看到局部的效果, 但是它是可以控制的, 等到所有的过程完成, 导弹击中观众注意力目标, 最后就获得一种裂变般的效应。这种全程性要求要能够看得很远, 如果只能看到一步, 肯定会被看到五步、六步的人打到。所以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的说, 它从创意策划开始, 经过节目制作、播出策划, 后续产品开发策划等阶段, 完成电视晚会从无到有、从观念到具象、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循环转化。

二、电视晚会策划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角度, 电视晚会策划有多种划分方法。这其中, 最常见并笼统的是“总—分”划分法, 即电视晚会策划包括“总体创意”、“分工策划”两大部分。

总体策划是对“为什么要搞一台晚会或一个晚会栏目”的策划, 所涉及的是晚会的主旨定位问题, 基调问题, 方向性问题。总体创意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以假定的目标为起点的创造性构想;分级策划则是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理念所做的具体细节策划。比如湖南卫视准备上马出台一种“能让中国老百姓在游戏中获得放松与快乐”的晚会节目, 这就是晚会的总体创意;为了实现这一预定的目标, 需要节目制作、包装、播出等部门全部发动起来, 在各自领地出谋划策, 设计出各个具体详细的点子与实施方案, 这就是颇为复杂的分工策划。

晚会的分工策划可以根据工种继续划分, 包括节目内容策划、拍摄策划、舞美灯光策划、主持人选用策划、后期编辑策划、公关外联策划、推广包装策划、播出时间策划、晚会经营策划等等, 节目内容策划是其中重头戏;还可以根据运作的程序进行划分, 包括第一阶段的总创意策划、第二阶段的具体设计策划、以及渗透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中的晚会组织策划。

除了“总—分”策划, 还可以根据晚会的类型, 将晚会策划分为栏目型晚会与节目型晚会策划。

栏目型晚会策划是对一个晚会栏目从创意出台到常规运作的一系列策划, 包括总创意策划与分期节目策划。总创意策划即关于晚会栏目的整体基调、定位、形式结构的策划;分期节目策划则是对每一期节目选题等具体内容的策划, 是对栏目总体基调、定位、与形式结构的冲实化。栏目型晚会策划还可以包括节目制作阶段的策划 (包括制作前与制作中) 、节目播出反馈后的策划,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一轮分期节目策划。节目型晚会策划类似于栏目型晚会出台时的策划, 但由于没有后续节目需要它来预留管线, 所以没有很强的“模式”观念;同时, 节目型晚会往往总是结合一定的时事热点、节庆纪念生活策划出台, 所以需要捕捉相应的社会生活热点、或心理情结。

三、电视晚会策划的关键

策划是在头脑中思索着尚未付诸实现的东西, 因此它是一种思维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思维活动, 而是一种高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电视晚会策划的核心与关键。它的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 敏锐的洞察力, 创造性的想象, 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活跃的美感。电视晚会策划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 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千人一面的工业品, 而是在做一件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工艺品。

俗话说, “思路定成败”。过去的电视台领导会说, “去做一个节目来”, 而现在的领导会说“去做一个策划来”。美国托马斯D·布洛斯教授为此指出“抉择的能力与创造的才识是体现导演艺术水平高低的两个关键”。电视晚会策划的实质, 就是在所能想象的无数种可能性、无数种选择中做出抉择。作出的抉择既是分析、判断的结果, 更是理性抽象之上的创造性想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其思维方式必然是辩证的思考, 是善于为晚会问题把脉的卓越分析能力, 是超越常规的想象力。这种思维要求晚会主创者能够“跳出晚会做晚会。既是说, 要把晚会放置于微观、中观、宏观三种角度中来把握。所谓微观, 就是把策划的特定晚会 (栏目或节目) 放置于国内晚会整体的生态环境中去思考, 这也是电视晚会制作者惯常的思考角度;所谓中观, 就是把策划的特定晚会放置于中国电视的整体媒介环境中去思考, 此种角度比围观更胜一筹;而所谓宏观, 则是把晚会视作一种大众文化现象, 将其放置于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个大氛围中去思考, 此种乃超越微观与中观, 是具有战略性的晚会策划。我们主张的跳出晚会策划晚会, 其实就是对晚会所处的文化背景的把握。纵观历史来取得成功的电视晚会无不是对民众文化一心理的适时把握, 绝不只是局限于晚会行业内部或者电视行业内部作出的判断。著名策划家王志纲曾指出, “策划到了最后完全是一种哲学, 一种哲学的把握。”这样看来, 电视晚会策划靠定量分析是不可靠的, 定量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而晚会业界包括所有电视栏目的问题是, 过于迷信定量分析。《实话实说》栏目曾经就节目类型是讨论性话题还是个案性话题、录制地点是北京录制还是京外录制做了一番收视率调查, 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个案性节目不受欢迎, 而录制地点则无所谓是否在北京, 由此加大了讨论性话题节目量。这种调查虽有助益, 但其实是一种“就节目策划节目”的微观思维, 这种思维对于其后栏目日渐下滑的窘境也就束手无策、有心无力。所以如果不超出《实话实说》做《实话实说》的话, 栏目就一直无法走出低谷。这是值得电视晚会策划借鉴的。电视晚会进入策划人时代以后, 必须在观念上去主动地调整、转型, 否则就会被无情的淘汰。

为了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 每一个具体的晚会栏目或节目, 都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晚会从主题定位到具体细节进行一番富有个性的创意思考, 并将这种创新、求异思维渗透进晚会的整个流程中, 即晚会制作理念的创新求异——选题、定位、结构策划;晚会制作过程的创新求异——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片头片花制作策划;以及传播方式的创新求异——包装、广告、播出时机策划等等。无论是那种形式、哪种层面的策划, 都是以创造性的思维为出发点的。只有以创造性思维为先导, 做出的晚会才有可能符合“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 在电视节目的汪洋大海中才有可能凸显出自身, 赢得观众的真心喝彩。

从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 真正意义的电视晚会策划, 并非简单地在电视晚会诸元素中塞进一个策划的元素, 而是以策划为龙头, 由此带来晚会与整体思维与运作模式的转型、转轨。

参考文献

[1].朱宝贺.电视文艺编导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2].王志纲.策划旋风[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8

电视剧作品中影视本体元素的回归 篇2

关键词:电视剧 影视本体 回归

综观现有的诸多电视剧作品,存在着许多视听元素的丢失。作为影视艺术门类中的一种,影视本体意义上的研究和回归,对于电视剧作品来说,是一项意义重大且不可回避的趋势,且任重而道远。

一.电视剧作品中视听元素的失落。

从一直以来的电视剧批评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有关电视剧情节、主题、思想以及文化层面的讨论,关于电视剧镜头的运用、造型布光等影视本体方向的研究反而少之又少。电视剧批评逐渐等同于文学批评和社会学研究,长此以往,电视剧作为影视艺术的身份将被淡化,而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

在实践创作中,由于各种原因,视听元素在电视剧作品中的缺失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电视剧作品正在被引向简单化和程式化,主要表现在画面质量的粗制滥造、镜头运用的呆板单调、用光调度的莫名其妙等。部分电视剧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开始忽视摄像机的存在和作用,除了对日夜景和室内外景的标注外,几乎全是旁白的堆砌。而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方便,摄像机经常程式化地套用全景+近景,且多正反拍,镜头随说话人变化的固定镜头运动。后期剪辑更是草草了事,视听语言已经失声,除了成为人物及剧情发展的载体以外,已经逐渐失去它自身的意义。

“无论是微型剧还是长篇剧,基本上都是按照电影的时空结构、表达方式来进行创作。”电视剧的拍摄创作及表达方式,是在电影拍摄技巧已经日臻成熟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电视剧能够也应当运用镜头语言来表达作品。摄影无疑是电视剧视听语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运动摄影,使得电视剧能将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态以最接近真实的形式还原出来。这一点曾是电影技术的特长,但随着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画面的清晰度正在迅速地逼近电影的水平。另外,电视摄影的快捷与轻便程度又使得它在捕捉生活细节等方面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在拍摄技巧和条件上,电视剧与电影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二.以长镜头为例,剖析视听元素回归的重要性。

电视剧视听元素的回归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文则将以长镜头为例,以小见大,对视听元素回归的重要性进行剖析。

长镜头作为视听语言的一种形式,与“纪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电影语言的经典。其实,在电视剧创作中,相较于电影,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来看,长镜头应该更为广用。长镜头的介入,尤其是对纪实性电视剧来说,对其呈现方式以及审美品格都带来了有益的影响。长镜头对电视剧的影响,正如纪录片与真实电影对故事片产生的影响一样,是虚构中的真实,模糊了虚实的界限。于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为了追求纪实效果,大量借鉴了纪录片的做法,摄影师们纷纷在镜头运用上尽量避免分切、组接,有意识地利用长镜头创造真实和原生态的感觉,这在一些警匪题材和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尤为明显。

巴赞在提出长镜头理论时,强调的是长镜头真实记录的客观性功能,直到后来,人们在运用中,渐渐从美学功能上对长镜头有了新的诠释。本文在对电视剧中的长镜头分类时,即按照长镜头的两大功能来区分:记录式镜头和叙事性长镜头。叙事性长镜头中,笔者又将其分为凝视长镜头与叙述长镜头两类。

首先,长镜头可以分为记录式长镜头与叙事性长镜头两大类:

1、记录式长镜头。记录式长镜头是长镜头最早出现的形态,也是最长使用的一种形式。记录式长镜头具有客观性和置身事外的观察记录者的视点。它强调了时间和事件的同步和连续性,再现时空的完整性,尊重生活本身的多义性和随机性,使得镜头没有了主题和情绪基调的局限性,所以镜头中包含的信息外延相对扩大,与观众的感知和观影结构相契合,形成了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记录式长镜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摆脱了电视剧叙事的虚假性,让观众从镜头中体味着影片与现实生活的“等同”,有利于更好地传达感情和引起共鸣。这种类型的长镜头在警匪题材以及纪实性题材的电视剧中运用得比较多。

2、叙事性长镜头。叙事性长镜头不同于记录式长镜头,它的叙事目的更为明显,镜头运动和人物场景调度都带有明显的意图。而在叙事性长镜头中,又可以分为叙述长镜头和凝视长镜头。

叙述长镜头,顾名思义,它贯穿有“叙述”的过程,通俗点来说,就像一副卷轴画缓缓展现一般,导演掌握着镜头的运动和场面的调度,通过镜头语言的变化,娓娓叙述着所要呈现的故事和情感。由镜头运动及场面调度带来的同一个镜头内的情节变化,比使用蒙太奇剪辑手法更能带来幽默感和戏剧性。其重要特征在于,在镜头运动与场面调度的过程中,会有新的信息融入到镜头里,实现场景的某些戏剧效果。如《一地鸡毛》中的那个长镜头运用,老张倒水,镜头跟随老张,此时镜头内出现放有水瓶的桌子,画面定格到桌子上。此时桌子本身、桌上的水瓶及黑板的出现,都是新进信息,是后面故事发展不可缺少的信息,为故事带来了新的戏剧性。另外,镜头在交代人物活动的过程中,将人物活动背景填充其中,这不仅是对画面背景和故事发生环境的交代,也是导演在为故事的讲述设定合理而特定的情境。有了这样的情境设定,故事的讲述便会轻松很多。因为特定的情境里,总有与它相适应的特定法则存在,类似的经历会让观影者观其境便能领其情,不用太多的叙述,导演想要通过镜头表达的情绪和思想便会自然地涌现。

凝视长镜头,使得电视作品犹如一幅幅淡定自若的静物画,最大限度地赋予画面稳重的造型气氛。由于它具有固定摄像机拍摄的特点,所以能够产生出一种质朴自然的感觉,就像是摄影机或演员在与观众交流一样。它有纪实的美学倾向,同时又隐含着剧作者微妙的表达,是非常个人化和作者性的电视表现手法。镜头固定地拍摄一个生活场景,没有太多戏剧性的故事,镜头就像是时间的见证者,表达了作者凝视中淡淡的情感态度。镜头不去主动捕捉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彼与此的关系。镜头客观而不夸大的叙事观点,使得观众可以主动想象镜头内外的空间和镜头中流动的时间。以电视剧《西安事变》中张学良计划兵谏前与赵四告别的一幕为例。张学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决定兵谏蒋介石联共抗日,行事前晚在饭桌上打算与赵四告别。当张终于向赵四交代完自己的安排后,赵四悲伤离去,此时导演选择运用了一个凝视长镜头来渲染情绪。镜头固定在张的前侧位置,中景构图,既能包含赵四离去的背影,也能清晰呈现出张的表情和动作。镜头长约一分钟,张看着赵四离开的背影,欲起身追过去,但最终迟疑地坐回位置,拿起放下的碗筷,失神地吃着饭,双眉紧锁,坐立不安的样子,若有所思……淡定的画面,就像摄像机或者是观众对人物内心的凝视,镜头只是静静地注视着人物的动作和神情,像一双眼睛。人物在画面中出现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或欢喜或悲伤,都在时间的见证中表露无遗。张学良坚定兵谏的决心、对妻子的愧疚和不舍以及忠孝大义与个人情感不能两全的纠结等等,一段长镜头的展现,个中滋味自有观众自己评说。

三.长镜头在电视剧作品中的新功能。

相对于电影,大多数电视剧作品在长镜头的运用中,并不多见集中在纪实功能上,反而是聚焦在长镜头后期形成的表意和抒情功能上。

首先,在电视镜头的画面构成中,长镜头可以参与构图,并突出环境的特点。纪录片式的长镜头,强调客观纪实为其价值所在。而电视剧作为一种创作艺术,它的目的不在于呈现真实客观性,更像一双眼睛,要比观众更具有观察力,能捕捉到特定场景中的精彩部分,让观众看到镜头画面以外的意义。电视剧《一地鸡毛》的第一集中,小林办公室中各人物出场时,导演运用的那个长镜头从老张等人走进办公室门口开始,随着老张移动。老张挂起公事包,将茶杯中昨天剩下的茶叶倒进花盆里,然后放进新的茶叶,端着茶杯走到放有暖水瓶和电话的桌子前倒上开水,老张离开。此时镜头不再跟随老张,而是固定静止在桌子前。这段过程中,从老张端起水杯开始,画面的中心定格在老张手中的水杯以及桌上的开水瓶和电话上,老张只出现颈部到胸口的位置。画面以此来强调老张倒水的过程。紧接着,老乔走进画面,放下茶杯,倒水。镜头固定不变,老乔倒完水转身,镜头跟随,直到老孙出现在画面中,镜头停止运动,定格在老孙的位置(脸部特写)。镜头拉出,能看见老孙放茶叶的动作,镜头停止运动。老孙放完茶叶,起身走回放有暖水瓶的桌子前。镜头随着老孙移动,老孙停住,拿起暖水瓶,镜头停止运动,固定拍摄。此时背景中,露出整个黑板(与后面统计迟到人数的情节相呼应)。老孙倒完水,晃动水瓶,发现没有开水了,然后走出画面,镜头固定不动,没有跟随。接着,老李走进画面倒水,晃动水瓶发现没有水了。老李拿起桌上的粉笔,开始勾画上班人数时发现,小林和小彭没有到班,于是故事开始了。对比一般的电视剧作品,环境似乎总是作为一种主题之外的背景而存在,使得观众在收视过程易忽略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其实背景的传情达意,正是我们在追求“零观点介入”、“真实电影”等纪实手法时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次,电视剧中的长镜头的运用可以用来体现人物情绪。长镜头的纪实功能论述中,强调最多的是其对生活自然流程的呈现和对真实时空完整性的保持上。在纪录片中,长镜头的作用可以更多的理解为再现和记录,但作为电视剧艺术中的长镜头,已经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为了记录而进行的记录。它是一种表现性的再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可以用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情绪。镜头并不只是记录显在的自然物,同时也在记录人的情绪和情感。这种情绪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大家熟知的元素来表达,而这也正是镜头所要记录的,是一种心理纪实。除了展现这些元素以外,镜头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元素。如在电视剧《牵手》中,最后一集,夏小雪答应与沈五一结婚,回家取离婚证的这段场景中,导演运用了一段长达3分41秒的长镜头来表现。夏小雪开门回到家,发现屋里一片狼藉,镜头由此开始,跟随她记录了她收拾孩子的房间、取证、洗衣服的所有动作。这段镜头看似单纯地记录了夏小雪的一系列动作,但导演正是充分利用了这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人物内心的一种情绪和观点。从对这段动作的记录和背景音乐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夏小雪矛盾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主人公伤感、怀旧的情绪,不用对话,不用旁白,更不用字幕解说,只是简单地通过“客观”的镜头描述,观众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演员想要表达的情绪。这场戏使用长镜头所营造的效果,与人们的心理活动节奏是合拍的,引起共振的,所以不间断地,有如行云流水一样的镜头运动,就像人在特定状态下的心情,如果用了不恰当的分切,反而会打断和破坏这样的共振和情感累积。

最后,电视剧中长镜头的运用,走出了电视剧中近景艺术的误区。关于电视剧镜头语言的论述中,中近景艺术被认为是典型。电视剧镜头语言已经走入一种误区,认为在景与人的关系上,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由于电视机屏幕大小是固定、有限的,所以按比例来说,屏幕上的人物接近生活中的人,所以电视剧镜头要求有“面对面交流”、“促膝长谈”的亲切感,所以多出现中、近景别及特写镜头。一些理论家们还认为,电视机屏幕比较狭小,解像的清晰度较低,因为表现人物时只有使用中近景才可以看清晰。这样环境就失去了它的表现余地,因此被看作是电视剧中无足轻重的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说法道出了目前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些现实。但正是这样偏颇的说法,错误地引导了一些制作者,生产出大量粗制滥造的对话/对切式、完全失去艺术性的电视剧作品。从技术角度来看,电视机的大小与解像的清晰度问题并不是电视机的本质属性,它是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迅速改善的。继高清电视出现之后,数字式电视也已经开始推广,互联网的出现也为此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旧有的理论已经过时。一些富有创新意识的电视剧导演已经开始尝试使用长镜头、景深镜头、运动镜头、散点叙事等多种手法来丰富电视剧的镜头语言。如在《新四世同堂》中,日本人打进北京城,四爷敲钟告示大家要屯粮以备后患。这时有一段长镜头,从石钟特写,镜头顺着四爷的手、头、上身摇下,然后拉出,四爷走下石凳,向院子四周呼喊各家各户注意屯粮,镜头随着四爷移动,跟拍6秒,然后镜头吊起,直到画面中,另一人物二顺子出现,并与四爷完成对话,镜头停止运动,固定画面。这段长镜头的拍摄很有电影大场面调度的感觉,除了画面的色彩和色质很接近电影外,整个镜头的运动和调度都与电影制作相似。与以往简单的人物对切以及全景与近景的交错剪辑相比,这样的长镜头运用,其意义不仅停留在纪实性的效果上,它同时增加了故事情节以及画面接转的连贯性。另外,从这段长镜头中,导演仅用一个镜头便流畅地交代完场景中的整个环境和人物关系。这样的处理,突出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的作用,它突破了中近景式的拍摄习惯,也没有生硬地采用人物对话互切来简单表述这个场景,是电视剧镜头语言的新探索。

长镜头除了传统意义上定义的外,还有一层含义,即在一个时间相对长的镜头中,包含比较丰富并富于变化的内容(至少要包含两个以上变化的信息,包括情节信息和情感信息)。这种长镜头,我们不妨称之为有意味的长镜头,以上笔者所列举的长镜头多为此定义下的长镜头。长镜头只是电视剧镜头语言中的一个音符,长镜头在电视剧作品中不同功能的展现,更强化了电视剧作品对视听元素回归的需求。纵观电视剧中视听元素的缺失,极其重要的一层因素不得不归因于,电视剧很少被以一种艺术创作的态度而对待。在电视剧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经常考虑到的是制作周期、资金运转等因素,电视剧更多的被当作一种工业化生产来对待,电视剧创作与影视艺术渐行渐远。如何才能使影视本体特征在电视剧作品中得到回归和强化,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电视剧策划、制作到播出,还是从围绕作品而形成的电视批评体系,都必须首先以一种艺术创作的态度来对待电视作品,而非简单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并且需要将更多的焦点分给电视作品本体意义上的特征和研究。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系

体育赛事电视现场报道的本体研究 篇3

关键词:赛事现场报道,内涵,特征,传播效果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涉及的核心概念是赛事现场报道。在电视业务实践中, 赛事现场报道与赛事转播常常被作为同一概念替换使用, 实际上这是两个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所不同的电视报道方式, 因此, 在展开本研究之前, 有必要对这两者进行辨析。

所谓赛事转播就是指在体育赛事发生现场, 利用多种电子制作设备, 伴随赛事发展过程, 完成对体育比赛全过程的记录、加工编辑, 并通过卫星、微波或光纤等传输手段实现同步播出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则是将体育比赛作为新闻事件, 现场全程直播并有效整合与赛事相关的其他信息资源, 使之形成以赛事直播为主体, 融合多种节目形式与内容的一种综合性报道形式。

从以上两个概念的表述可以看到, 赛事转播强调的是对体育赛事全过程的现场同步忠实记录, 而赛事现场报道则强调全程记录基础上的相关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因此可以说, 赛事转播是赛事现场报道的基础, 赛事现场报道是对赛事转播节目的整体包装和升华。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内涵分析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特殊形态———运用电视技术手段同步记录、同时播放特定的事件。因此, 时间的同一性、记录的同步性和传播的同时性构成了电视现场报道的特有属性。它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赛事转播是赛事现场报道的主体。体育赛事现场报道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报道, 但其报道的主要内容毫无疑问是体育赛事。依托体育赛事这一主干, 才有了其他信息资源存在的理由和附着的基础, 它不仅可以使身处不同空间的电视观众在同一时间同步体验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还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新闻信息, 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就其具体内容而言一般可以细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赛前事件性报道, 二是比赛实况转播, 三是赛后人物性报道, 但是在这三部分内容中, 比赛实况转播无论在时间长度还是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 其所占比重都是最大的。离开体育比赛转播, 其他相关信息资源就失去了依附主体, 就无法进行有效整合;同时, 比赛转播质量的高低优劣, 也将直接影响赛事现场报道的整体效果。

赛事现场报道是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体育赛事现场报道与赛事转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赛事转播只关注赛事本身, 强调对比赛过程的忠实记录;而赛事现场报道则将赛事信息链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延伸, 将与赛事相关的信息纳入该信息链中, 通过合理的包装策划, 使之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和外在时空秩序的、能够相互呼应、层层递进深入的统一整体。

赛事现场报道是一种综合性报道。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综合性主要反映在报道形态的综合性、报道内容的综合性、报道手段的综合性上。首先, 赛事现场报道在报道类型上涵盖了体育新闻、赛事转播、体育专题、记者现场报道、演播室访谈等多种报道类型;其次, 赛事现场报道在报道内容上包括赛前、赛中、赛后三大板块;再次, 赛事现场报道在报道手段上又包括插播、电话联线、卫星连线等多种技术手段, 如此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 充分体现出赛事现场报道的综合性。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特征分析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作为一种综合性报道类型, 有其自身特有的一些表象特征, 无论其形式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些特征仍能得以清晰体现, 只有充分了解赛事现场报道的特征, 才能更好地完成现场报道任务。

预知新闻要素的可策划性。任何体育比赛都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比赛时间、比赛地点 (单点) 、比赛赛程来进行的, 因此具有极强的程序性特征, 这就为赛事现场报道的前期案头准备提供了充分条件,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垫片制作、宣传片制作、现场报道形式内容的整体策划包装等。例如, 第十届全运会开幕式前, 央视体育频道已经就开幕式电视转播制订了详尽的转播计划, 其中包括提前在体育场内搭建摄像专用平台, 架设102倍和70倍长焦镜头, 以便清楚地反映主席台上的各位贵宾;主体育场最上一层放置的摇臂摄像机, 展示体育场拱顶的动感全景画面;在体育场顶部架设高空马道, 俯拍文艺表演时大型队列变化的艺术效果;在奥体中心对面的紫金中华广场楼顶架设远景机位, 把奥体中心的恢弘外景纳入人们的视线。因为开幕式进行时不能航拍, 央视还提前把空中鸟瞰南京的情景收入素材库。

报道过程的前后可延展性。体育赛事现场报道一般包括赛前报道、赛中报道、赛后报道三大主要板块, 其中赛前报道一般都是在比赛开始前半个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即开始进行, 主要侧重于介绍该场比赛的相关背景资料。例如比赛双方的交锋历史, 各自对比赛的赛前看法, 比赛双方的技战术特点, 运动员伤病情况, 比赛地天气情况, 比赛场地情况, 对参赛者的赛前现场采访等, 就时间顺序上来看基本属于过去时态;赛中报道既是赛事的实况转播, 它与赛事的进程保持零时差同步, 因此毫无疑问属于进行时态;赛后报道一般可延续至比赛结束后的任意时刻, 主要侧重于对事件当事人 (运动员、教练员) 的赛后现场采访, 对本场比赛的综合评论, 颁奖仪式的转播, 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比赛的预测性分析等, 我们可以笼统地将其划分为将来时态。这三大板块可根据节目的整体需要随时调整时间长度和报道容量。

报道行为的非任意性。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和职业赛事的现场报道, 其报道行为必须得到赛事主办方某种形式的许可, 才具有相应的合法性。这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购买赛事报道权的问题, 其中包括购买赛事转播信号、购买赛事现场解说席位、购买现场记者注入点报道权、购买卫星转播时段等。2002年法国世界杯、2006年德国世界杯电视转播权售价均为2498万美元;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转播权的中标电视机构, 投入8亿多美元取得北美地区的转播权;迪士尼旗下的ABC、ESPN及ESPN2获得2002年~2008年6年的NBA转播合同, 根据合同, 这些公司每年可播放100场以上的NBA比赛, 包括由ABC转播的联盟决赛、由ESPN转播的分区决赛, 为此ABC、ESPN及ESPN2将付出高达30亿美元的转播报道费用;在国内, 上海文广集团投入1.5亿元方才拿下2004年~2006年3年中超转播权。

多系统、多工种配合的复杂性。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就其播出形式来看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现场报道, 即节目全过程的现场直播。如果我们把赛事现场报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分析, 它就需要现场节目制作系统、信号传输系统、信号接收系统等子系统紧密配合, 而现场节目制作系统又包含赛事转播系统、现场记者报道系统、前方或后方演播室系统等多个次子系统, 以上所有子系统、次子系统必须严谨有序地统一在现场报道这一总系统之下, 才能完成一次有效的赛事现场报道。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通过分析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内涵与特征可以看到, 赛事现场报道无论是作为一种报道形式还是一种节目形式, 都具有其他报道类型所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体育赛事现场报道不仅将电视传播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近年来它更成为专业电视体育频道赖以支撑的最主要节目类型。具体来说, 赛事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效性强, 覆盖面广。电视较之报纸广播具有时效性优势, 而电视现场报道更是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如前文所述, 赛事现场报道是以赛事直播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性报道, 所谓赛事直播就是指在体育赛事发生现场, 利用多种电子制作设备, 伴随赛事发展过程, 完成对体育比赛全过程的记录、加工编辑, 并通过卫星、微波或光纤等传输手段实现同步播出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采用直播方式进行现场报道, 无疑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信息传播时间,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第一时间对信息的需求。另外, 电视信号覆盖面广, 尤其是卫星信号, 只要具备接收条件, 全球观众都能同步异地观看同一场赛事转播, 这使得电视观众人数大大增加。

真实性和现场感强。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同步记录播出比赛现场的全过程, 电视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可同步体验该过程, 这种时空同步和过程体验, 使其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同时, 赛事现场报道又不完全等同于现场观看的视觉效果。其一, 电视转播是多角度画面切换, 一场比赛少则两三个机位, 多则十几甚至几十个机位, 一个机位就是一个视角, 十几个机位就是十几个视角, 转播导演可以随时选择最清晰、最精彩、最能表现现场情况的机位画面提供给电视观众。其二, 电视转播可以提供近景甚至特写镜头, 电视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到运动员细微的表情动作, 也可以近距离观看到现场其他景物的细节。其三, 电视转播可以提供慢镜头回放, 电视观众可以通过慢镜头再次欣赏精彩的比赛瞬间, 有机会看清楚之前没有看到或者没有看清楚的动作。因此, 赛事现场报道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较之于其他报道方式甚至现场观看都更为强烈。

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提供。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将报道信息链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有效延伸, 将赛前赛后相关信息、背景资料、其他媒介报道等信息有机整合, 形成一种立体化的报道体系。与此同时, 现场驻点记者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还能有效传递除语言符号之外的大量非语言符号信息, 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现场报道的有效信息含量。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关于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开幕式的现场直播报道为例, 开幕式为当晚8点开始, 但从当晚6点央视5套即开始进入开幕式前的前期直播报道部分, 在这部分报道中设置了演播室嘉宾访谈、现场记者从不同场地发回的现场情况介绍、南京当晚天气预报、历届全运会概况回顾、历届全运会开幕式回顾、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彩排情况专题片、本届全运会举办地南京城市介绍等内容和板块, 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前受众感兴趣和想了解的信息。另外, 在主体育场现场记者冬日娜的现场报道口播图像中, 观众可以在记者身后的背景画面中看到高高矗立的火炬台、体育场上空悬挂的钢索、记者被大风吹起的长发等细节, 通过这些细节同样可以传达较为丰富的非语言符号信息。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到, 赛事现场报道与单纯的赛事转播相比, 其信息含量远远大于后者。

可视性、参与感强。由于赛事现场报道具有预知新闻要素的可策划性特征, 因此其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可以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电视手段进行包装策划。例如在栏目设置上, 除强调赛前赛中赛后三大板块之外, 还可以合理运用消息、专题、评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等多种报道类型, 可以穿插事件性报道、人物性报道、现场驻点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等多种报道内容, 可以考虑以何种方式去串联整个节目, 以上所有这些任务在现场直播报道前即可进行充分的酝酿和策划, 并且可以提前着手进行资料收集以及各种消息、专题片、宣传片、片花的采集制作, 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

此外, 由于赛事现场报道均采用现场直播方式进行播出, 因此可以在节目进行过程中设置观众互动环节, 如接听观众热线电话, 公布网上观众留言, 观众参与网上有奖投票活动等, 电视观众的参与感得以增强。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陈国强:《国外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带给我们的理念》,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 (9) 。

论管理的本体与本体价值 篇4

关键词:管理本体,本体价值,工具价值

一、本体、管理本体与本体价值

1. 管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了更好的协调而进行的活动

何谓管理?现代管理学的创始人泰勒认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孔茨认为,管理是在正式组织中,通过或与人完成任务的艺术,它是在组织中创造环境的艺术,是在组织中能够以个人和合作的方式完成组织目标的艺术,是在完成这些工作中消除障碍的艺术,是在有效达到目标时获取最高效率的艺术;德鲁克认为,管理既不是一门艺术,也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其成就是以管理结果来衡量的;罗宾斯认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在经济学家看来,管理是生产劳动的一个条件,没有管理就没有生产,管理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在社会学家看来,管理是一种职权系统,透过管理,社会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分工。在政治学家看来,管理可能是一个阶级、地位或权力,它同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联系。

众所周知,管理与人类存在方式是同一的,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管理史。或者说,管理本身就渗透了人类对于自身如何存在的理念。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其本质就是一种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中“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这种协调活动的本质就是管理。因此,我们可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协调而进行的活动。

2.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

如果深入到哲学层面,可以认为,管理是人类存在的方式。荀子认为,人能“群”是人们“最为天下贵”的基本原因,并举例解释到,人的力量不如牛,行走不如牛,但牛马能为人们所用的原因就是“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所指的“群”就指的是存在着一定结构的人类社会组织,它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群聚,而管理乃是形成人类社会组织的关键性活动,去掉这种管理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规则、制度,人类的“群”将与动物的群聚没有差别,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存在物总是在存在关系中体现存在差异,展示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存在规定。因此,首先,存在即意味着存在关系和存在状态,否定这一点,就会将存在变成没有具体规定的抽象的物质或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存在就是作为生产关系的人类社会的存在,而维系这种生产关系的就是管理活动。其次,存在是在关系中生成和变化的,它不是一个静止物。不同的社会结构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反过来讲,正是不同的管理理念塑造了不同的社会结构,人类社会正是在管理活动和管理结构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现代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绝不会采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管理理念;反之,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也绝不会产生民主治理、现代企业等管理结构。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本性是在管理中实现的,管理及其理念代表了人类作为社会性存在的本质,正是管理构建了人类世界。人类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本质上是一种为了更好地协调社会活动而形成的管理结构,抽离其中的管理实质,人类社会将变成一盘散沙,因此,管理构建了人类社会。将管理与人类的存在方式来联系起来意味着,如何理解人类的存在就会如何理解管理,而反过来,有怎样的人类理想,就有怎样的管理理念。

3. 管理不仅作为人类意志的工具而存在,管理就是人类意志本身

康德认为,“意志乃是有生命的存在者在其有理性的范围内的因果作用。”自然界事物的一切运动都遵循着现象界的规律,只具有必然性,不具有主动性,而只有理性的人才具有主动性,人类的意志正体现了这种主动性,意志是“实践的理性”。

既然意志是实践的理性,它必然本质上包含着目的和方法两个不可分割的要素。首先,意志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黑格尔讲,“理念的工作仅在于认识世界是如此;反之,意志的努力则在于使得这世界应如此。”世界自在地运动,不会自动满足人们的需要,人决心要以自己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始终要受到意识到了的目的推动,于是目的就转化为意志的一个基本要素,变为要实现自身的努力。其次,意志体现着对于自己行为的有意识的调节。黑格尔认为,意志作为要实现自身的目的,还必须“通过使主观的东西转化为客观性的活动中介”,只有这样,“它才是现实的意志”。因此,意志必须具有如何使目的现实化,这就是方法或工具。人类的实践活动始终受到其合目的性的方法的指导,可见,方法或工具是人类意志的另一个要素。

目的和工具在人类意志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意志集中体现了实践的目的,体现了人的内部意向欲求向外部客观现实的转化;另一方面,意志又体现着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有意识的自我调节。由此看来,管理作为一种人类意志,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存在,也不可能仅仅作为工具和手段而存在。

仅仅将管理理解为必要的工具与手段,那么管理的存在就是中性的,而事实上,管理恰恰不是一种中性的存在。管理包含着管理目的的确立,而管理目的的确立依赖于主体现有的观念以及主体对未来的理想结果所作的预见和推测,而这种理想结果在管理活动实施之前还没有实现。因此,管理的目的是人性理想与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国、各民族的不同管理方式正体现了其不同的人性理想与文化本质。

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如果将建筑仅仅视为一种工具,则我们就永远无法理解建筑的实质。与此类似,如果仅仅将管理理解为意志的工具,则我们也将永远无法把握管理的实质。

4. 管理是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

工具价值是指客体符合或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效应或属性。毫无疑问,管理具有工具性价值。斯蒂格利茨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以外,另一种资本是社会和组织资本,变革的速度和模式取决于这种资本的形成,国力的增长也取决于这种社会和组织资本。显然,管理属于斯蒂格利茨所指的这种社会和组织资本,管理和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一样,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性价值。

国内一些学者循此思路,比较了管理与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区别,进一步认为,管理是一种较高级的生产要素。如齐守印认为,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客观上是有差别的,而且每个要素的地位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自始至终起作用的基础要素,而分工、协作、科技、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相继产生的添加要素。齐守印进而将管理的这种“高级”工具性价值描述为如下几个方面:(1)管理是生产力三个基础要素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如果缺少管理这个要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只有作为潜在的生产要素而闲置;(2)管理是经济实体内分工、劳动协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而分工与协作使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3)管理是决定科技被并入现实生产过程多少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制约着科技作为巨大生产力的发挥程度;(4)管理对生产力的所有要素起着综合运筹作用,其正确与否、水平高低,决定着一个经济实体的兴衰成败乃至生存死亡;(5)现代经济中宏观管理对微观生产力的反作用力,时常远远超过微观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管理完全具备以上价值,以上表述基本上反映了学术界对管理价值的最高认识。然而,学术界忽略了管理的本体价值:管理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必定寄寓了人们实现生存的最终目的或最高理想:即一种合适于人性理想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协调方式。管理的本体价值是自足的,它与效用无关,而关乎人类的信仰与文化本质。这种本体价值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为人们所信奉并给他们以族类认同和情感慰藉,如中国古代的儒家管理思想以及儒家价值观下人与人的协调关系。

管理这种本体价值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中被逐渐淡忘,人们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管理的工具价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管理的本体价值不复存在,事实上,效率至上的工具性思想本身便蕴含着人类关于自身如何存在的一种认识。在这种本体价值的支配下,人们不能成为“优秀分子”、“有效率者”或“强者”,就要成为“劣等分子”、“效率低下者”或“弱者”;在这样的本体价值指引下,以效率为依归的西方当代主流管理可能使人们陷入被抛、孤独和认同危机之中,人们越发感到情感上的贫乏、精神上的虚无并渴望得到安慰和救助。由此可见,管理绝不只是一种工具价值,它本身承担了一种人类应如何存在的理想,管理是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

二、现代主流管理学对本体价值的忽视

1. 现代主流管理学对管理本体价值的忽视

作为现代主流管理奠基性著作的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持典型的管理工具论立场,法约尔在将管理从企业其他职能中抽离出来时,也将管理的工具从其本体中抽离出来。法约尔将管理理论定义为:通过一般经验尝试和检验过的原则、规律、方法和程序。其中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14项原则是:分工、权力、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和团结精神。按照法约尔的观点,所有管理人员都需要具有以下这些品质和能力:(1)身体条件:健康、精力充沛、谈吐清楚;(2)智力条件:具有理解和学习的能力、判断能力、精神饱满和有适应能力;(3)精神条件:有干劲、坚定不移、愿承担责任、主动、忠诚、刚毅、有尊严;(4)全面教育:一般熟悉不完全属于所执行的任何职能的问题;(5)特别的知识:任何职能所特有的知识,技术的职能、商业的职能、财政的职能、管理的职能等;(6)经验:从本职工作中获得知识。可见,法约尔体系的核心是完全不顾本体价值的。孔茨将这种工具论作为教材奠定下来,迄今为止的所有管理学主流教科书都采用了这种法约尔体系。

管理思想史家雷恩指出,管理具有如下几个要素:一是必须要有一个目标,一个宗旨,一个目的,或者要实现的某件事。二为了加入组织,人们必须关心目标或者共同的意志。他们必须认识到争取实现集体的目标是符合他们的最大利益的。三组织的成员需要拥有工作或战斗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实现目的的资源或手段,其中包括人、武器、耕作工具或者其他任何东西。第四,需要对参加组织的人的各种活动作出安排,其目的是为了在实现共同目标时,能够使他们的行动相互作用和协调一致。如果人的活动不能和努力不能协调起来,结果必然造成混乱。最后,这个集体发现,如果有一个人来专门承担保证使整个组织不断实现其目标的任务,那么就可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为了实现目标,必须有一个人负责解决问题分歧、决定战略和时机,以及使各种活动和关系符合集体的目标。

显然,作为管理基础的目标和共同的意志,在现代主流管理中都被忽略了,主流管理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管理的资源和手段上,形成了基于工具价值的管理学。现代主流管理学对管理本体价值的忽视并不是偶然的。雷恩指出,我们对人、管理和组织的思想,是根据整个历史中各种不同的文化道德准则和制度的变化而向前发展的,有关如何进行管理的知识体系的发展也是根据各种文化中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而演变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工业化是较近时期出现的一种现象,在这之前,人类已经存在了几十万年。在早期管理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反对商业、重视终极价值、轻视手段的思想,工业化革命使得人类早期管理思想发生了颠覆性变革。自由伦理极大地解除了传统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的限制;宗教改革和新教伦理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道德与伦理基础;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迫使人们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切使管理活动的重心日益从本体价值转移到工具价值—面对不断扩张的生产规模、日趋复杂的技术工艺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管理者与管理研究者不得不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管理的工具价值上—然而这不意味着管理活动的本体价值的离场,事实上,现代管理的工具价值正是在新教伦理、市民社会以及市场经济这一系列本体价值的前提下实现的。

2. 管理学研究的本体论转向—对管理本体价值的再认识

诚然,基于工具价值的主流管理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主流管理学中隐含的本体价值决定了结论的适用性,它可能只适用于西方现代社会,为此需要将隐含的本体价值显化,并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由此才有可能分析更加广阔的管理现象。作为以上观点的一个直接推论就是,如果不重视各国、各民族对管理本体价值的不同理解,必然会导致现代主流管理学应用于本土现代现象的“水土不服”问题。

事实上,中国管理学术界早就注意到了现代主流管理(或者西方主流管理理论)在中国本土的“水土不服”问题,也不乏对中国本土全盘接受西方管理理论的严肃批判。例如,认为国内管理学主流学术刊物动辄以是否有高深的数理模型作为研究水平高低的判断依据,其中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不是介绍或模仿西方管理理论和工具,就是在做艰深的“真空”数学推理—最后得到的要么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要么是难以应用的空洞概念。针对目前西化的管理学教育,国内管理教育界也大多承认,目前国内各名牌高校的MBA和EMBA教育,与其讲是硕士课堂,不如讲是老总经理们的关系联谊会;与其讲是高校知名管理学教授给老总经理们上课,不如讲是经理老总给教授出难题—他们提出的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问题,往往是那些深谙西化模型、擅长数理推导的教授们从未接触也难以解答的。

为什么西方管理学会遭遇本土问题?毫无疑问,这是由于中国人文理想、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引起的,直接将现代主流管理学应用于中国本土,必然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西方现代主流管理的局限就在于它的预设前提—它是按照现代西方社会的本体价值作为前提,由于它的预设前提,导致它在解释现代西方以外的管理现象时,存在很大的问题。

现代主流管理学的不适用主要表现在结论的不适用—因为它是在预设前提下的结论,因此需要拓展或突破,而这种拓展或突破首先是前提的突破—即将不同的本体价值纳入到管理研究的前提中去,实现管理学研究的本体论转向。

参考文献

[1]亨利·法约尔/迟力耕.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丹尼尔·A.雷恩/李柱流.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齐守印.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论管理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J].管理世界,2000(3):205-206

基于元本体的本体协商方法的研究 篇5

关键词:本体,本体异构,元本体,本体协商

0 引言

本体的定义首先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它被定义成关于存在的科学。在计算机领域的本体研究首先来源于人工智能研究(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知识表示系统研究(Knowledge-Based System,KBS),其中本体研究的智能化、良好的知识描述能力等特点是吸引研究者从事上述领域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本体理论已经提出很多年,但多本体系统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多本体系统中的本体论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1]。多本体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本体引入的根本原因就是多本体系统中的每个本体需要能对某个共享知识形成一个统一认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着重于本体建造、本体表示、本体进化以及本体内部的一致性维护等方面;二、随着多本体理论的不断发展,本体之间的协作不仅仅需要在多本体系统内部进行,还需要在多本体系统之间达成,这就需要有必要的技术保障,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就是关于各种不同的解决本体异构的方法。文章的第2节将详细介绍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做一定的分析比较。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无论是CORBA、COM/DCOM还是J2EE,为了让数据能够“自由”地流动,各个计算实体也都应该对共享的知识具有统一认识。另外,在语义Web或者是智能Web中,为了让机器能够直接从Web中抽取知识并理解其语义,也需要为其共享的知识建立标准的框架,也就是本体。此外在机器翻译、知识工程以及数据挖掘等领域的研究也需要本体的支持,但是这些领域对本体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本体论本身而对于多个本体之间的集成却研究不多。

1 多本体概念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本体的出现己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本体的非形式化定义尚未达成完全一致。关于本体的非形式化定义很多,不同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背景提出了相应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1991年,Neches[2]:一个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用于组合术语和关系以定义词汇外延的规则。(2)1993年,Gruber:本体是概念化的一个显式的规格说明。(3)1997年,Borst[3]:本体可定义为共享的概念化的一个形式规格说明。其中,被引用最多的是Gruber的研究结果。根据这些定义,本体必须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4]。

领域共享:本体是针对特定领域而言的,并且在整个领域内达成一致。领域共享是具有一定相对性的。领域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世界可以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成不同的应用领域,因此,本体也就只能基于这些不同的领域建立。正因为如此,多本体共存以及本体之间的异构是不可避免的。

形式化:本体提出的目标是为了让机器能够理解某些信息。机器所能理解的东西必须都是经过形式化的表示。但是形式化的程度却也有所不同,简单的词汇表是形式化级别最低的本体,而基于逻辑的知识系统则是形式化级别最高的本体。

概念化:本体实际上是对领域的一个刻画,它主要描述了领域中出现的所有(或一些)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另外还需要描述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2 解决本体异构的方法

本体能够为某一领域的用户提供一个共享的数据模型,是解决领域内语义异构,实现领域内系统之间语义互操作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服务发现的查准率查全率的高效工具。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应用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以及建立本体人员的不同,建造本体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造成本体之间协作困难,如何解决这种不一致,可以从两个方向着手:一是对于语言表达方面的异构,由于知识的表示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示方法,多本体系统的本体之间可能存在异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KIF[5]。二是对于本体上的异构,这种异构包括不同领域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以及用不同的概念表示的同一事物,但由于建立了不同本体,以为是两样东西。这个层次上的本体异构比较复杂,也比较难于处理。针对这一层次上的异构,已经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

2.1 标准本体

标准本体方法是为某个领域建立一个统一本体,从而实现系统之间的语义互操作。由于领域本身的复杂,用户对同一领域的认识也不同,所以对应用领域的统一建模并不能适用所有的用户。标准本体在某个抽象层次上为所有应用建立统一的本体模型。IEEE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提出了标准本体SUMO(Suggested Upper Merging Ontology)[6],并在基础上扩展得到了中间层本体MILO(Middle Level Ontology)。该方法的缺点是即使是同一个应用领域,由于具体的应用背景不同,对一些概念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要建立标准的本体可能性不大,而且,由于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应用,建立本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而结果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本体集成

本体集成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来解决本体之间的异构,该方法基于已有的本体集合建立起一个全局的本体视图,通过建立全局本体和局部本体之间的关系来实现跨本体的互操作。这类方法和数据集成类似,要么以各局部本体为中心,将全局本体看成是局部本体的视图,要么把局部本体作为全局本体的视图,从而实现本体的集成。

本系统从范畴论的角度出发,利用范畴论的相关概念给出了一个与语言和逻辑无关的本体集成框架,在此框架下建立本体之间的联系完成本体集成与互操作问题。

2.3 本体协商

本体协商是另外一种实现本体之间互操作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系统之间通信内容进行理解和解释后进行协商后,形成对概念的统一理解,从而实现本体之间的互操作。本体协商的具体技术将在后续“基于元本体的本体协商”中予以介绍。

2.4 本体映射

本体映射也是目前本体互操作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体映射的研究比较多,其核心思想将根据不同本体实体之间的语义相似性来生成本体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方法将采用不同的手段,利用实体的不同特性来计算本体实体之间的相似性。

3 基于元本体的本体协商

基于元本体的本体协商试图结合元本体理论和本体协商的思想来解决本体异构,实现本体之间的互操作。该方法在本体协商过程中以元本体为基础,借助本体之间共享的元本体对系统之间的通信内容进行解释和确认,从而提高本体协商的效率。

3.1 元本体理论

元本体理论将本体分为多个抽象层次,各个层次上的本体具有不同的抽象级别。元本体是最抽象的本体知识,适用于任意的应用领域,元本体对于所有的本体库来说应该是一致的,里面包括描述本体自身的基本概念、必要假设、相关约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必要扩充,基于元本体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加以扩充可以获得其他系统的本体,达到不同应用系统的本体在抽象层次上存在一致性。图1是本体的一个结构图[7]。

关于本体本身的元素及假设在元本体中描述。将那些不需要在顶层本体中描述,需要在详细本体部分中共享的一些本体元素放入共享本体库中。在详细本体部分的表示框架中所用到的最小本体集合放入顶层本体中。如果要对顶层本体进行扩展和细化,则在详细本体部分中表示。每个系统的本体知识都包含有从元本体到最具体的详细本体的所有本体知识。并且在不同的抽象本体层次都具有就下一个抽象层次上的解释、请求解释以及确认解释原语。

3.2 本体协商

本体协商方法是以陌生人之间通过交谈对某个事物达成一致看法的过程为基础,通过对某个事物认识理解的交换来达成对该事物的统一理解。完成本体协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发送方将某个消息按自身的本体库进行理解后将结果发送给对方;(2)对方收到信息后,如果发现理解有误,将根据自身理解并加以一定的说明再将消息发给发送方,请求理解,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双方对该消息达到统一理解。(3)根据最后的理解修改原本体库中知识。

3.3 基于元本体的本体协商

针对在本体协商过程当中,系统之间进行协商时效率比较低,用于协商的通信原语不能灵活定义的缺点在本体协商中引入了元本体理论的思想,形成了基于元本体的本体协商方法,该方法在协商过程当中加入了不同抽象层次的本体原语来提高系统之间协商的效率。在该方法中,有两种原语:一种是最具体的抽象层用到说明性的原语,该原语和本体协商中的原语保持一致,它们在上一个抽象层次的共享本体中已经做了说明;另一种是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在不同的本体抽象层次上的解释原语。应用系统之间基于元本体进行本体协商的过程和一般的本体协商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协商过程当中不需要通过请求说明来辅助理解,减少了系统之间通信的次数,同时也减少了通信原语,使得系统开销减少,提高了系统性能,并且这种理解的正确性也比较高。

3.4 实例

本节将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元本体的基本结构以及基于元本体的本体协商过程。现假设某图书馆想根据网上书店的图书销售情况和数字图书馆的借阅情况来采购新书,因此图书馆将试图获取网上书店的查询服务,以了解某书籍的销售量,同时还需获得数字图书馆的借阅查询服务,以了解书籍的借阅情况。由于网上书店和数字图书馆建立本体的出发点不完全一样,要完成上述任务需要本文研究的技术支持。假定所有书店采用本体Sell_Book来表示其语义模型,提供书籍查询、书籍购买等服务,数字图书馆采用本体Lib_Book来表示其语义模型,提供书籍查询、书籍借阅等服务,这两个本体均从SUMO和MILO扩展得来,由于两个本体都是与书籍相关的,通常情况下两本体可以扩展同一本体Book。本体及元本体结构如图2所示。

两者之间协商有如下步骤:(1)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查询服务(QueryService_Lib)向网上书店中的信息查询服务(QueryService_Sell)发送一条协作消息;(2)QueryService_Sell接收到消息以后首先在Sell_Book上理解,由于两个服务分别采用了Sell_Book和Lib_Book两个本体,造成语义上不一致,QueryService_Sell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此时QueryService_Sell将所收到的消息基于Book本体进行协商,如果仍然不能理解,QueryService_Sell将再次抽象到MILO甚至是SUMO,直到QueryService_Sell能够正确理解的层次;(3)QueryService_Sell将自身的理解发送给QueryService_Lib;(4)QueryService_Lib根据QueryService_Sell的理解情况以及自身的本体对其予以确认或者加以更多的解释,如果有添加更多的解释,QueryService_Sell将重复以上的理解过程直到收到QueryService_Sell的确认消息为止;(5)收到/发送确认消息以后,QueryService_Sell和QueryService_Sell将分别地根据最终理解结果以及自身的本体知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完成各自的本体进化过程。

4 结束语

由于环境的开放性以及应用的自主性,不同的企业或者社团将会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不同的本体模型,这些本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异构,如何解决多本体之间的异构是一个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元本体理论以及本体协商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多本体之间沟通协商的效率,减少了协商的原语,同时将协商的扩展原语在本体中加以定义,从而提高了其灵活性。

参考文献

[1]CranefieldS.WillmottS.IntroduetiontotheSpeeialIssueonOn-tolo-gieginAgentsSystems.TheKnowledgeEngineeringReview[J].2002,17(l1):1-5.

[2]Neches R,Fikes R,Finin T,et al.Enabling technology for knowl-edge sha ring[J].AI Magazine,1991 12(3):36-56.

[3]Borst.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Anthologies for Knowledge Sha-ring and Reuse PhD Dissertation[M].University of Twente,1997.

[4]金芝.知识工程中的本体论研究[J].世纪之交的知识工程,2001:447-465.

[5]熊晖,肖人岳.用遗传算法求解粗糙集约简的改进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2,29(9):49-52.

[6]Pease A,Niles I.IEEE Standard Upper Ontology:a Progress Report[J].The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2002.17(1):65-70.

上一篇:图书馆集成下一篇:强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