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集成

2024-06-27

图书馆集成(精选十篇)

图书馆集成 篇1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高度发达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 冲击着各行各业。随着知识总量不断增长, 书刊数量急剧增长, 加上人力、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图书馆要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则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让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这个信息高速交流的时代, 我们更应该加快对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步伐, 改变以往落后的、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 使其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满足读者需求。

1、网络环境下影响图书馆信息化的因素

1.1 积极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 其强大的记忆与存储功能已被人们深刻认识, 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 Internet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以及中国信息网的开通与互联, 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方式, 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源进行信息管理, 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时间长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

1.2 不利因素

管理体制的滞后制约着图书馆信息的优化发展, 图书馆的管理决定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动能力、规模、形式和效益, 一个图书馆的服务人员素质、性质任务、规章制度、馆藏特色、服务手段以及服务方式都会影响其信息优化程度。他们除担负传统的图书馆业务工作以外, 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对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 去伪存真, 有效地抵制信息垃圾, 以健康有序的全方位信息资源满足用户。

除此之外, 网络环境下制约图书馆资源信息化的因素还有网络信息的安全与否、正当的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部分信息霸权主义能否消除、紧缺的图书馆经费能否得以保障等。

2、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几个集成要素

网络环境、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平台、数据库、数据库资源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等是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信息化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量数据库及其应用, 良好的网络管理是图书馆信息化安全和高效运行的根本保障。通过网络技术, 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辐射型开放的服务系统, 使图书馆主动接触社会, 走出固定场所, 摆脱传统文献处理的限制。

2.1 网络环境

现代图书馆本质上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库及其应用, 网络操作系统应为当前的主流操作系统, 如W i n d o w s2000/XP, Unix或Linux等。网络环境以Internet为基础进行设计, 网络功能要强大, 并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 如TCP/IP、ISO10161等。

2.2 硬件设备

信息化图书馆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图书馆专用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和存储设备等。

图书馆服务器的组织与安排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充性。软盘、CDROM、DVDROM、硬盘、硬盘阵列、光盘阵列以及NAS等是数字图书馆常见的存储设备。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数据的灾难备份及恢复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所需的硬件设备选型时, 应参考第三方评测及推介机构在大量横向对比分析基础上的推荐结论和建议。设备选型应遵循适用与节俭原则。一个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投资的重点是在数字资源, 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昂贵的硬件设备是不合时宜的。

2.3 软件系统平台

完整的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平台包括制作系统、发布系统、应用平台等。制作系统实现将原始资料数字化, 发布系统是将制作系统数字化后的数据发布到电子图书馆之中, 供用户和读者使用。应用平台对于用户和读者来说是进入电子图书馆的一个入口, 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了使用界面, 并将网站管理平台、全文检索系统、阅读器等集成在一起, 提供用户和读者使用。网站管理系统应包括数据追加、网站维护、用户管理、流量监控等功能。

全文检索系统是电子图书馆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 电子图书馆的易用性很大程度上通过全文检索系统得以体现。阅读器能给读者提供原出版物的信息, 是读者见识电子图书馆的工具。电子图书馆软件系统平台还必须考虑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兼容问题, 及其易用性问题。

2.4 数据库

在选用或使用数据库时应考虑数据库的易维护性、易升级性、开放性、通用性和可靠性。虽然自行开发数据库价格便宜, 但其维护、升级、通用性都很差, 因而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应优先考虑选用性能/价格比较高的大型商用数据库, 如Oracle、Sybase等。

2.5 数据库资源

数据库资源是信息化图书馆的核心。通俗地讲, 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如何选择性能价格比最高的数据库资源对于信息化图书馆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数据库资源应能处理图书、期刊、特种文献及电子媒体等信息资源。

2.6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是信息化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方案中应考虑两个系统的接口和兼容问题, 从而方便管理和维护, 更方便读者使用。

3、图书馆信息集成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网络管理员的服务意识转变

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由单纯的消耗型、享受型逐步转向以文化、服务为主的知识智力开发型, 从开始单一的物质消费到物质、精神消费并重的变革。消费的层次越高, 文化内涵越大, 消费的外延也越广。所以图书馆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及时关注各种带有趋势性的经济现象, 随时关注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 了解大家的消费心理, 开拓适合社会需求的休闲文化市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更新观念,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立多赢局面, 服务方式的信息化管理不是一个短期项目, 必将成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的信息资源, 通过信息化的服务, 快速进行信息的加工满足社会的需求, 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 扩大服务的效果和服务的能力, 使新时代的图书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传统图书馆基本上都是读者上门, 致使服务人员的服务比较被动, 而信息化的新型图书馆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 工作人员要主动联系用户, 了解信息需求, 编辑专题简报, 提供信息服务, 提高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

(2) 单纯型向多样型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传统图书馆面向的读者比较固定, 读者获得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 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较单纯, 导致服务质量及效率低, 不能很好的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信息化的图书馆要紧密配合社会需求, 提供特色及针对性服务, 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率。

信息化的图书馆应该以用户为中心, 需要给用户提供什么, 摒弃单一、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劳动, 将服务市场化, 开展信息的深加工, 图书馆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者, 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开发者和提供者。

(3) 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传统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文献的加工, 主要是对整体文献的加工和处理。信息化的图书馆应该从文献单元的加工, 深入到以知识单元为主的加工,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将从借还服务, 转移到多层次信息咨询服务, 有更多的工作人员从事信息的组织, 直接参与市场, 成为信息技术的中介, 在信息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增加智力投入, 从简单的手工劳动转向智力型劳动。

3.2 信息化平台的搭建

网络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各管规模结构的不同, 使得网络结构也各不相同。不过在网络建设期间, 不论是网络设备的选择还是拓扑结构的设计都要符合网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又符合图书馆本身的实际情况。

3.3 网络的安全性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中, 最宝贵的不是硬件设备, 而是图书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累计下来的信息数据。要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 首先就要保证图书馆网络的安全, 面对网络病毒的日益泛滥, 必须采用硬件防火墙等防范措施将图书馆局域网与外网分隔开来。其次, 服务器要及时地进行漏洞修复, 网络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尽量设计得复杂并且经常更改。及时地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防止数据丢失。使用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进行监控, 及时发现和排除网络故障。对电子阅览室的微机安装硬盘保护。

3.4 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网络投入使用后, 设备较多, 信息数量大, 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 势必造成管理混乱, 产生不必要的差错, 因此应将管理工作具体分工, 明确责任, 对多人共同管理的设备, 配备相应的备忘录, 养成每次操作完成后做记录的习惯这样也可以方便了解管理员的操作情况。

3.5 数据库的维护

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是馆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而且日显重要, 因此图书馆应该配备专门的服务器, 用来储存大量的信息数据库, 这些资源的访问量非常的大, 对与图书馆来说也很有价值, 因此要有专人进行维护, 并不定期的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对常用数据进行每天的自动备份。

4、法律法规的完善

完备的法制建设是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行动指南, 为了确保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不受侵害, 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需要建立网络化信息保证组织和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法、数据库法, 确保网上信息的安全, 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保证广大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公共信息, 以能够承受的价格及时、平等、公平地分享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益处。

结语

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图书馆的信息集成化管理进行了分析,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图书馆的信息集成化建设是一项长远而且艰巨的任务,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才能使其在网络时代下发挥出其优势, 为社会做出更好更快捷的知识和信息服务。

摘要:在信息化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个体和社会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成为必然趋势。而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决定着服务水平, 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的优势结合图书馆先天的优越条件, 通过信息化集成研究提出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几个建设性意见, 希望能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集成管理,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电子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2

[2]徐云.图书馆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图书馆杂志.1999 (8)

[3]王芳, 张晓林.元搜索引擎:原理与利用.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8 (6)

[4]张利平.基于Push技术的Internet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8 (6)

[5]陈莉.数据挖掘与数字数据库.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8.11, 21 (6)

图书馆集成 篇2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Web集成信息检索;RDF;说明式查询语言

0引言

数字图书馆是海量电子资源的集合,它所提供的功能涵盖并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重要的基于Web的应用框架体系。其基本目的是实现信息的集成共享,给用户提供统一资源查询服务,保障数字资源的最大可用性、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集成性。

但是,如果数字图书馆像现有的Web一样仅仅提供简单的信息浏览功能,则同样会让用户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不能共享经验知识,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知识的需求。因此,需要针对数字图书馆异构信息源的特点,采取一种适用的集成信息检索框架,同时要求系统能够积累交互运行中的知识,建立知识库,从而给用户提供智能的、主动的、动态的知识服务。

1RDF查询语言——RQuery

RDF查询语言RQuery与XML相比,RDF支持语义信息,然后,XML的设计动机是关心文档的结构,目的在于提供多元的文檔表示结构,关注的焦点不是文档中数据所代表的语义信息。通过比较得知,RDF查询语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多元的机制,同时可以定制应用领域内资源、语义信息、知识的表达规则。因此,采用RDF查询语言作为信息表示标准,更方便实现数字图书馆领域异构、半结构化数据源IIR的语义相互操作。

RQuery的作用有两个,实现对RDF数据和RDFS的查询,为了给用户提供超出普通信息查询更多的知识,系统将上述查询方法结合起来。

设计的RQuery解析器是一个简单的语法分析器,针对RQuery的上下文无关文法的特点,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方法。顾名思义,自上而下就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向下推导,推出句子。其主旨是:对任何输入串,试图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从文法开始符号(根节点)出发,为输入串获取确定的最左推导。

提出的RDF查询语言RQuery,是一种融合了谓词逻辑的说明式查询语言,它的设计基于数字图书馆IIR需求,与其它RDF查询语言相比,具有如下特点:支持语义映射、可逻辑解析、模式查询和数据查询相融合。

2数字图书馆集成信息检索框架

基于中介器,包装器的数字图书馆集成信息检索(DLIIR)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RDF作为中间信息表示规范:即系统各组件间交换的数据皆为符合RDF规范和RDFS定义的信息。因此组件之间以计算机可理解的语义信息进行通讯,提高了处理信息的效率和准确度,适合海量数据的查询。

DLIIR系统包含用户接口和中介器2个模块:包装器生成组件(WrapperDispatcher,WD):包装器(Wrapper);知识获取器(KnowledgeAcquireAgent,KAA):知识库搜索器(KBSearchAgent,KBSA)。它们彼此通信,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检索功能。同时,在DLIIR系统中增加了RDF知识库。RDF知识库包含一个知识获取(KAA)组件,将来自中介器的RDF文档转换成RDF知识库中的记录。

3组件间通讯规则

DLIIR系统包含若干个共同协作、彼此独立的单元模块,这样的目的在于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为了进一步实现组件之间的通讯和数据交换,提高系统性能、查询准确率以及工作效率。整个系统的数据流如图2所示。

采用RDF作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完成彼此的数据交换和通信,协同工作,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查询服务。

4用户接口Agent

用户接口Agent的主要功能是协助用户明确、细化查询请求。同时,将MA返回的查询结果以友好、清晰的格式显示给用户。

UIA的功能包括:①协助用户明确、细化查询请求,将查询请求提交给MA;②接收MA返回的查询结果,以普通HTML页面形式将结果显示给用户;③为用户提供查询RDF知识库的导航服务。UIA主要和MA进行通信,完成和用户交互的功能,这就是主体和其它主体协作共同实现系统功能的过程。从主体的运行周期来看,UIA的状态周期如图3所示。

DLIIR系统中,主体之间的通信数据均以RDF表示,MA接收到该消息之后,把该查询请求转换成RQuel查询语句。DLIIR提供给用户基于Web的查询界面,当用户提交查询请求时,激活UIA,开始响应用户的请求。DLIIR给用户提供了两种查询方式:基于关键词的查询和基于语义的查询。基于语义的查询仅仅限于对RDF知识库进行查询,由于知识库中存放的是经过处理的、以RDF格式表示的知识,它们之间存在可处理的语义关联,可以根据语义联系查找用户所需要的信息。

5中介器的实现机制

中介器依靠包装器完成信息集成。在DLIIR系统中,中介器(MediatorAgent,MA)需要和其它五种组件通信,协调各个组件彼此协作,共同完成查询任务。从MA的内部结果来看,MA就是一个查询映射、结果集成的模块。

DLIIR系统中,所有组件之间传递的信息均以RDF格式表示,采用提出的RQuery来实现对这些数据的查询。在MA中,对查询请求的转换,其实质就是将RDF格式描述的查询请求,转换成RQuery语句。

为了更清楚地给用户提供查询结果,往往需要HTML文档具有一定的格式,如不同数据以不同颜色显示,采用表格、链接给用户提供更友好的界面等。此外,考虑到系统的灵活性,便于将来修改结果显示的形式,在设立了一个系统文件——显示模式(DisplaySchema)文档。MA在进行查询结果到转换时,根据提前定义的显示模式,将RDF文档转换成具有一定格式的HTML文档,然后提交给UIA,以供在用户端的Web浏览器上显示。

6包装器自动构造及知识库框架

包装器(Wrapper)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首先该Wrapper将全局查询请求转换成对该数据源进行检索的命令格式,按照接口协议和数据源通信,获得检索结果。然后该包装器将结果遵循全局RDFSchema构造成RDF文档,返回给MA。完成此次查询任务后,Wrapper进入空闲状态,等待下次检索任务。

DLIIR中的RDF知识库以关系数据库形式存储的知识记录,采用两个组件实现对关系数据库的操作:知识获取器和知识库搜索器。图4给出了RDF知識库的框架结构。

以RDF图模型表示的知识按照类和属性的关系,以关系型数据库格式存储在MicrosonSQLServer数据库中。因此,KAA和KBSA组件需要更新、访问关系数据库,实现对知识库的维护和查询。这个过程涉及到RDF的解析与RDF图的恢复。

7性能评估

传统的应用程序往往由程序员手工为每个信息源编制包装器代码,采用包装器自动生成机制避免了程序员手工编写代码。传统方式中手工开发包装器代码耗费的开发代价最大,而DLIIR中建立数据源接口描述文档的开发代价远远小于它。

DLIIR系统在实现对异构数据源检索的基础上,同时从检索结果中获取知识,构造了以RDF进行知识表示的知识库。利用本文提出的RQuery语言对知识库进行检索。因此,衡量DLIIR系统的知识库检索性能(P-RKBIR)也就是衡量RQuery语言的检索性能。采用知识库检索时间作为P_RKBIR的衡量标准。

在数据量很小时(10万条记录以下),数据量的变化对查询时间的影Ⅱ向无法衡量出来,查询时间相等。在数据量在百万级别以上时,才体现出查询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此外,查询时间与记录数是线性关系的。

基于结果,DLIIR系统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了对数字图书馆领域异构数据源集成检索的需要,而系统的RDF知识库通过设计的专用查询语言RQuery进行检索时性能良好。

8结论

图书馆集成 篇3

关键词: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 图书馆管理 软件应用

学院图书馆尝试使用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通过实际应用,各个环节均体现出理想的效果。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将学院图书馆的图书采编、日常流通、随书光盘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效地串联起来,使得学院图书馆管理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为更好地服务学院师生的信息检索、图书借阅、图书浏览等各个环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的核心功能

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有图书和连续出版物的采购、编目、典藏及日常的流通管理工作。除核心功能外,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的辅助功能有随书光盘和其他文献载体的资源管理,便于与其他读者交流的读者咨询系统、基于触摸屏环境以及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应用检索和借阅功能系统等。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的主要功能由其核心模块实现。而其核心模块恰好体现的就是图书馆业务的基本流程。因为图书馆管理业务有其严格的顺序流程,所以在分部安装和调试相关模块时,要对顺序问题更加留意。反之,对辅助功能模块的安装和调试,在顺序上的考虑就无须太多顾及。

二、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的使用特点

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特点:在图书采购系统中,能够实现非手工的查重并套录预订,实现订单的自动导入。同时,可以直接接收图书供应商提供的机读目录格式等各种格式的图书目录数据。在订单录入界面,可以实现填空式或marc工作单式的订单录入,能够灵活地自定义采购中所需的各个字段,并根据需要配置字段模板。在采购中,复杂的资金统计也可以在图书采购系统中自动生成。在采购完成时,可以自动生成登录号或者条形码,而登录号或条形码的格式可以自行灵活设置。在图书编目系统中,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采用智能的marc编辑器,支持多种marc处理的实用工具。极大地方便了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使得采编工作更加趋于智能化,便捷化。图书编目系统提供了填空著录与标准机读目录著录两种格式。在其统计功能中,全面地实现了分析著录和分析资料的检索。在权限上,允许各登录用户自定义检索点,允许其对机读目录任意数据点、编码点进行相关检索。图书编目系统对于数据库和规范文档之间提供了智能挂靠,也就是说,规范文档检索时可直接访问数据库,而无需人为参与。图书编目系统对书标打印时,可以自行设置书标打印规格。在应用过程中,如果直接使用相关字段作为书标则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配有大量的已经核准校对的字典数据。在图书流通系统中,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采用了集成方式,即将读者状态信息如借书、还书、续借及借阅、历史查询集成在一个用户界面下利用系统界面的集成,可以用快捷键转换,调用查询。在网络化应用方面,支持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图书预约形式,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借阅需求。在随书光盘系统中,妙思随书光盘管理系统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在知识产权保护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支持各种多媒体数据格式。读者在自己便捷的环境和时间里,自由地浏览和下载所需的随书光盘内容。随书光盘系统提供预约申请。对于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随书光盘,可以对读者提供预约申请,因为读者将要借阅的是随书光盘的母盘,因此,这条申请记录会随借阅记录留存在服务器数据库中,以此来防止随书光盘的破坏和丢失。随书光盘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所谓分布式就是随书光盘数据在物理上可以存在于多个服务器中。众所周知,随书光盘数据的镜像将需要越来越大的存储空间。分布式存储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存储空间的扩展问题。随书光盘系统的统计功能与其他图书管理系统相同的是,妙思随书光盘管理系统也提供了多种统计功能,可以方便地统计到各随书光盘的发布情况、使用率、流通率等相关信息。

图书馆集成 篇4

一、对计算机集成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一) 对于权限的管理

本着对于图书馆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的原则, 避免人为的对相关的工作系统进行破坏, 在计算机的集成系统中一般都有很多级别系统权限。对于计算机的集成系统而言管理员是拥有最高级别的权限的, 在这种权限下有关的操作人员可以对所有的参数进行修改, 也可以对所有的下行权限进行修改。所以这也就要求在进行系统管理权限的管整理中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 尤其是一些拥有修改或者删除权限的用户更加强管理[1]。

(二) 对于口令的管理

在系统刚投入使用时就会为相关的工作人员设置相关的用户账户, 在相关的工作日志中记录了工作人员的所有操作记录。由于在不同的管理层面来讲是拥有不同的管理权限的, 所以也可以说每一个用户是只能拥有唯一的口令的, 所以对口令的管理也构成了图书馆集成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特别的强调这一部分主要是因为很多的图书管理人员是不重视这一块的, 在现在的图书管理工作中, 更多的是一个部门共同使用一个账户, 这样在出现管理问题时也就极其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确的现象发生, 还有一部分的管理人员对于有关的口令是不甚在意的, 他们设置的口令也是一些比较简单的,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口令的丢失, 也就极其容易导致一些其他的管理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 那些已经联网的图书馆应该尤其注意这一点, 如果发生口令的盗用就很有可能导致文件的损坏、丢失或者说是上网费用的大量增加。所以在进行相关的口令设计时应该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说不要用一些诸如生日以及容易联想的数字作为口令, 要对有关的缺省口令进行删除, 对于已经调离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将其有关的工作账户进行删除[2]。

(三) 对于有关的数据进行备份处理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向人们展示着一个越来越丰富的世界, 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 这也就导致有关的不法分子将犯罪的空间深入计算机领域, 还有就是计算机本身的问题也是导致有关的数据丢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在对计算机进行相关的操作时还应该及时的对有关的数据进行备份, 制定相关的数据备份计划。

在展开备份工作时应该注意的是以下的几个问题:对备份工作的开展应该由具体的责任人展开工作;备份的介质是可以在光盘、磁盘或者说是其他合适的备份数据上;对于有些比较重要的数据应该进行多次备份, 这样就可以保证有关的数据的安全性;在图书馆的工作特点是每天都会对读者开放, 所以数据库是在随时的变动中的, 这种情况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进行实时的备份操作, 设置相关的备份服务器来进行工作。

(四) 注意对于计算机病毒的查杀

就像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会生病一样, 计算机工作中也是会受到病毒攻击的。实际上在计算机快速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病毒也是在快速的发展, 并且呈现出蔓延的态势。以往的单机状态下DOS操作计算机的传播主要通过移动硬盘来展开传播, 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也是变得越来越多。计算机病毒的位置也从以往的只是感染相关的程序文件变得可以感染数据文件, 从对文件的损坏到对硬件设备产生危害, 所以说进行在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的管理中应该注意对于病毒的防范。

二、对于计算机集成系统相关设备的管理维护

1) 如果经费允许的话, 对于每一台设备都应该配置有关的UPS设备, 这样在系统发生突然停电的情况时是可以对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存盘处理以及执行安全关机的操作。

2) 对于计算机的相关硬件设备应该注意加强防潮、防尘以及防静电措施。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硬件设备, 比如说配电架和服务器应该安装在一些条件好的环境中, 对于电源的处理应该是进行接地处理, 并且在一些恶劣条件下应该进行关机处理, 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恶劣条件对计算机的损坏, 在系统的管理中还是应该注意设置高效、合理的消防设施等[3]。

3) 在系统中, 除去服务器、配电架的其他设备比如说磁盘、光盘等应该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对这一类的物品管理也应该保持严格的原则, 将它们放置在固定的地方, 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并且对于有关的操作是应该做好相关的记录的。

三、结语

对于图书馆计算机的集成系统来讲, 做好相关的管理以及维护工作是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 还需要有关的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奉献精神。并且, 计算机在当今的时代是在快速发展中的, 这不仅增加了进行相关工作的难度还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精神以及态度。所以可以说计算机发展没有止境, 那么相关的计算机集成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也是没有止境的。

参考文献

[1]龙浩健.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管理及维护策略[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0, S2:42-43.

[2]李冠盛.广西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的数据统计及数据库维护[J].图书馆界, 2003, 02:30-33+37.

图书馆集成 篇5

关键词:院系图书档案:集成动态管理:信息组织传播

笔者以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阐述该学院构建的图书一档案集成化动态管理新模式及其组织传播特色,并对院系教学科研带来的积极影响。

1高校基层图书档案管理的现状

院系资料室和档案室管理不同于校级层面的图书馆和档案馆管理,其最大区别在于学校的图书、档案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专业性,有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模式和稳定的专业队伍;院系的图书一档案资料一般专业性较强,档案一般以教学中产生的、未经过整理的无档号文件资料为主体。这些档案保存期短,具有动态性和真实性的特征,也是监控管理教学质量的原始记录。然而院系图书档案往往由于无专职人员保管,又缺乏规范的管理模式,成堆的文献资料无人开发,查找利用非常不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二级管理的模式逐渐被强化,资料室和档案室的管理在以教学、科研为核心的二级学院,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鉴于分院人员紧缺。而图书档案这些教学资料对分院的教学科研、教师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构建图书档案一体化集成管理动态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科研质量。促进个人与院系发展。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对此进行了一番改革尝试,全面建立起图书一档案管理体系,创设了制度、文献、网络“三维一体”的集成管理动态模式。

2院系图书档案集成管理模式的框架实现

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浙江省档案局和本校的两个课题研究为依托,开展了院系图书档案一体化集成管理模式的改革实践。

2.1创设院系资料室、档案室规范管理新制度。结合教学、科研、党团、行政、声像、仪器、实物以及教师个人业务资料等内容,作为院系档案管理的子体系,和资料室管理制度并驾齐驱,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管理规范:并制订了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系列文件,达到层层完善、具体落实的管理目标。

2.2全面开发图书一档案的编研工作。将编研工作纳入管理之中,运用编纂学原理,以“双轨制”为原则,一方面探索了档案纸质、数字网络以及橱窗展板等载体的编研方法:同时。创建了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档案纸质编研模式:另一方面,根据教师需求开辟了“学术信息服务窗”,按学科研究方向编辑了《新书摘要》、《外语教学新视野》、《光盘磁带索引》、《报刊检索目录》、《学术交流汇编》等;同时,建立学科图书资料子体系模块,即:文学类、翻译类、语言与传播类、跨文化类、光盘类、教学类、综合类、外文资料类等,方便了教师的检索与利用。动态性的“学术信息服务窗”激活了资料室的传播功能,对教师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3实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作为该院集成管理模式的重要一部分,创建了富有特色的外国语学院“资料一档案在线”网站,该网站将建立的电子图书一档案库,按照资料室、档案室模块进行网页设计。运用美学、传播学、多媒体等原理,集成了Dreamweaver8和asp的脚本语言,以及photoshopcs3和数据库Access等软件的有机结合,达到视听与检索功能的完美统一。与纸质图书、档案产生互动,利用者可根据网上检索的条目,直接来资料室档案室查阅。编研网络化,将纸质编研成果通过网络传播。

3院系图书档案动态管理与组织传播的分析

3.1资料室和档案室是在外国语学院该较大组织机构领导下的子系统中的小组织,有其自己的组织框架和传播特性。它作为院系组织中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以其特有形式在高校学科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高校基层教学科研建设的最基本保障。然而,长期以来,它的作用和地位似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识,似乎其作用可大可小,传播模式可多可少,影响范围可宽可窄,组织管理常处于被动状态,

新型的集成动态管理模式却将基层图书档案管理部门推到了高教改革舞台正中央,赋予其上传下达、左右联系、里外呼应等互动功能。它的传播触角更深更广地伸向院系的其他部门,将整个外国语学院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2图书档案集成动态管理在其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严密而系统的传播网络格局和多样的传播方式,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信息传播的组织性,形成了一个有效、和谐、多样而又顺畅的立体组织传播的网络体系。信息组织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组织内传播。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也是组织维持其内部统一、实现整体协调和整体运作的过程。具体的组织内传播可分为下行传播、上行传播和水平传播。这些组织传播方式在外院的图书档案一体化集成管理动态模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调配与应用。资料室成为分院各个系部、研究所发布信息的平台(下行),又与分院的管理行政机构之间形成了一个向上传递的桥梁作用(上行)。同时,它与分院的其他各个研究所同时作为学院的平级部门,互相之间又有沟通协调(水平)。而资料档案部门的位置和功效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但它始终没有偏离自己的目标:即为院系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

4院系图书档案动态管理模式对组织和个人的影响

组织传播学中将组织中个人参与、融入和退出组织的持续行为和认知过程归纳为同化。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资料室和档案室在改革实践中,集中体现了教师参与的同化意识。由于信息组织传播的顺畅、有效,整个外国语学院的发展理念也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化过程影响到了组织中的每一位个体。分院的教师经过原始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提供活动,自觉认识到了高校基层档案资料的重要性,了解查阅图书档案资料的便捷程序。在这种同化过程中,不再是资料管理人员的任务,而是融入学院每位教师的亲身参与。在这种影响下,组织成员开始主动、积极地去适应组织某些方面的变革,使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组织的发展形成一体。因此,这个同化的过程不是平面的,而是螺旋似上升的一个过程。是整体与个体都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的一个过程,

综上所述,新型的图书档案资料集成化动态管理模式不仅为高校院系和教师个人发展提供了更优的信息传播环境,而且有助于院系组织发挥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能动性和有效性,实现其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优质服务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连红,当代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集成管理模式透视[J],档案学研究,2008(2)。

[2]连红,高校教学档案系统开发集成管理模式研究[J],浙江档案,2009(3)。

[3]张国才,组织传播理论与务实[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35。

图书馆集成 篇6

SD_TSMIS (升达学院图书馆管理系统) 包括系统管理、读者管理、编目、图书流通、统计、证卡管理、读者查询、系统设置和数据维护等多个管理模块。我院SD_TSMIS建设较早, 现已稳定可靠运行。C_SD_MIS (校园一卡通系统) 将与现有的SD_TSMIS有机组合, 通过校园一卡通完成读者进出管理、各类收费管理以及图书馆相关业务管理。

实现C_SD_MIS与现有的SD_TSMIS无缝连接, 校园一卡通取代原有的图书卡, 并发挥图书卡在SD_TSMIS的作用。图书馆网络系统与C_SD_MIS要实现网络联结, 并与一卡通数据中心进行实时通讯。更换现有的图书证 (条码) 读卡器, 使之能阅读校园卡, 并与现有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对接。重点解决图书馆通道机系统与C_SD_MIS的挂接、图书馆收费业务管理, SD_TSMIS与C_SD_MIS的无缝连接。实现校园卡代替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消费中所使用的各种个人证件和现金支付手段, 同时完成身份认证、借阅管理、门禁管理、收费管理和统计管理的各种管理功能。

2 一卡通系统与图书馆管理系统集成接口设计

2.1 集成接口数据转换

图书馆的接口功能主要是实现C_SD_MIS的ORACLE数据库数据和SD_TSMIS的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同步。在ORA-CLE数据库数据发生变更时, 系统功能模块自动读取ORACLE数据, 并进行ClientDataSet转储处理, 输出ORA_***.XML文件, 然后通过调用相应的功能模块读取XML文件, 由ClientDataSet读取文件并进行相应数据集控件处理, 输出相应SQL SERVER数据集更新SQL SERVER数据库, 从而使SD_TSMIS数据与C_SD_MIS数据同步;在SD_TSMIS的SQL SERVER数据发生变更时, 系统功能模块自动读取SQL SERVER数据集, 进行ClientDataSet转储处理, 然后输出SQL_***.XML文件, 由ClientDataSet读取文件并通过相应的数据集控件处理, 输出对应OR-ACLE数据集, 更新C_SD_MIS数据库, 从而保持与SD_TSMIS数据同步。

2.2 集成接口模块构成

集成接口功能的系统模块由ORACLE数据读取转储文件、SQL SERVER数据读取转储文件、文件读取转储ORACLE数据、文件读取转储SQL SERVER数据、收费消费数据同步 (SQL SERVER主) 、系统参数同步 (ORACLE主) 等12个模块组成, 系统通过这12块模块来实现ORACLE数据库和SQL SERVER数据库的数据同步。详细的模块清单如表1所示:

2.3 集成接口的结构图及功能描述

在组成接口系统功能的12个模块中ORACLE数据读取转储文件的功能模块、SQL SERVER数据读取转储文件的功能模块、文件读取转储ORACLE数据库数据的功能模块、文件读取转储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的功能模块是实现接口功能的基础模块, 而其它的8个模块的功能实现通过调用这4个基础功能模块中的不同模块而实现的。接口的模块结构图如图1所示:

功能模块1:对读取的ORACLE数据进行转储, 向模块输入ORACLE数据集, 进行ClientDataSet转储处理, 输出ORA_***.XML文件。

功能模块2:对读取的SQL SERVER数据进行转储, 向模块输入SQL SERVER数据集, 进行ClientDataSet转储处理, 输出SQL_***.XML文件。

功能模块3:文件读取转储ORACLE数据, 主要用于网络不通畅时手工导入同步文件, 向模块输入XML文件, ClientDataSet读取文件并通过相应的数据集控件处理, 输出对应ORACLE数据集。

功能模块4:文件读取转储SQL SERVER数据, 向模块输入XML文件, ClientDataSet读取文件并通过相应的数据集控件处理, 输出相应SQL SERVER数据集。

2.4 集成接口的程序流程图

接口的程序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读取同步信息并判断操作标志;

(2) 如果操作是要插入信息, 需要进一步判断插入卡号是否在卡证对应表中存在。①如果存在, 证明该插入操作是补卡, 插入记录将借书证填到对应的位置;②如果不存在, 证明该插入操作是在办理新卡, 需要将卡号和借书证号相对应记录。

如果操作为更新信息, 按照卡编号更新卡证对应表。

通过以上操作保证一卡通数据和图书证的信息实时同步, 如图2所示:

3 系统间的数据转换实现

C_SD_MIS和SD_TSMIS的集成接口就是通过修改共用数据表来实现系统数据库数据同步, C_SD_MIS和SD_TSMIS共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卡信息、卡状态、用户相关信息读者证号等信息。

卡户同步表主要用于C_SD_MIS, 用户和校园一卡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系统中卡户同步表包含有校园卡信息、用户信息、卡状态、以及对卡操作类型。当同步表中信息变动的时候也要在表中增加相应的操作信息。

4 程序实现

4.1 读取同步表中的信息

以功能模块1为例介绍C_SD_MIS和SD_TSMIS接口功能模块程序实现的代码。通过以下程序实现读取ORACLE数据并进行转储处理, 输出ORA_***.XML文件。

读取卡表中的信息的程序代码如下:|

4.2 作为备份的xml同步

在网络畅通时, 数据同步记录直接可以通过模块4 (文件读取转储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 和触发器实现;网络状况不好时, 需要工作人员通过该模块进行手工数据同步操作。程序实现代码如下:

4.3 触发器

ORACLE数据库数据和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变更时, 修改同步表的工作是通过触发器来实现的。

C_SD_MIS的ORACLE触发器, 主要用于判断在C_SD_MIS修改用户信息后, 是否有必要将变更信息同步到SD_TSMIS数据库, 如果需要与SD_TSMIS同步信息, 将通过触发器修改同步表中数据, 然后通过接口实现数据同步。比如说, 有学生的卡挂失了, 那么该信息需要同步到图书馆, 这样别人就无法用他的卡到图书馆借书。该触发器实现的程序代码[6]如下:

图书馆中的SQL触发器, 由于SD_TSMIS修改用户信息后, 系统通过SQL触发器实现共用表中数据的同步更新, 该操作主要是实现SD_TSMIS内数据的同步, 一般是由同步程序定时同步到SQL门禁数据库中去。当学生在图书馆违反图书馆的管理规定, 那么图书馆可以将该生的信息列入到图书馆的黑名单中去, 并将数据同步到门禁系统, 使该生无法通过图书馆门禁系统的身份认证。该触发器的实现代码如下:

摘要:采用组件封装和提供SOAP客户端的方法将遗产系统迁移至SOAP的具体实现技术, 设计了相关的模块结构、同步表、信息流程、数据库, 并进行了软件的实现和接口组件的开发。成功实现了校园一卡通系统与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

关键词:一卡通,集成接口,数据同步

参考文献

[1]李丽宾.图书馆一卡通系统[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2 (4) .

[2]Michael.Fitzgerald.Learning XSLT[M].O'Reilly, 2003 (11) .

[3][美]Khun Yee Fung.XSLT摘要:从XML到HTML[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4]胡海静, 王育平.XML技术精粹[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5]Didier Martin.XML高级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图书馆集成 篇7

在Oracle中对数据做异常更改行为可以在数据库层被追踪到, 因为用户对Oracle数据库所有的更改都被记录到日志文件中, LogMiner是分析这些日志的工具。本文以GDLIS为例, 演示如何使用LogMiner实现对图书馆数据更改行为的追踪以及对更改数据的恢复。

1 LogMiner简介

1.1 LogMiner的功能

LogMiner用于将日志中对象ID号和数据类型转变为对象名和外部格式, 如果不使用该工具, Oracle日志无法被读懂[4]。通过LogMiner分析数据库日志主要可以完成以下功能: (1) 精细逻辑恢复操作。通过执行得到的UNDO语句进行相应的事务级精确恢复。 (2) 优化和扩容计划。可通过分析日志文件中的数据得出数据的增长模式, 以此为依据进行优化扩容。 (3) 执行后续审计。通过LogMiner可以跟踪所有的DML、DDL及DCL操作, 能够得到这些操作的时间顺序和执行这些操作的用户信息等, 本文中的实例就是这个功能的一个应用。

1.2 LogMiner基本组成对象

(1) 源数据库 (Source Database) :被分析日志的所属数据库, 本文中的GDLIS数据库。

(2) 分析数据库 (Mining Database) :执行LogMiner操作要使用的数据库, 要求与源库处于相同的硬件平台, 版本不低于源数据库且具有相同字符集, 分析数据库和源数据库可以是同一数据库。

(3) LogMiner字典:将内部对象ID号和数据类型转换为可读的对象名和外部数据格式。

2 GDLIS数据库逻辑结构

为了解决本文前面所举例子中的问题需要理解数据库表结构, 在GDLIS中, 图书借阅信息分别由“流通库”和“流通日志库”表的数据来记录, 其部分字段如下。

[流通库]登录号, 读者条码, 图书条码, 外借时间, 应归还时间, 主键码, 续借次数……

[流通日志库]操作类型, 登录号, 读者条码, 图书条码, 处理时间, 操作员, 罚款金额…

在“流通库”中记录了读者条码与图书的登录号, 这两个字段把读者与其所借图书关联在一起, 还书时GDLIS系统会使用delete语句将相应的记录删除。在表“流通日志库”中同样包含了登录号与读者条码, 当读者借还书时GDLIS都是使用insert语句添加一条借书记录。由此可知, 若想在数据库级将“读者X借了图书Y”这样的事实除去, 需要同时用delete语句删除这两个表中

3使用LogMiner分析Linux平台下GDLIS后台数据库日志文件

在本文所举例中, 假设该读者还书与此书上次还回时间间隔为5日, 而本馆已保存了期间的归档日志。数据库使用Oracle10g且补充日志处于激活状态, 使用源数据库数据字典的方式进行日志分析。

3.1确定要分析的归档日志文件

首先要确定出要分析的归档日志。在SQLPlus中, 通过限定日期查询动态视图v$archived_logs, 取得要分析归档日志的位置及名称编号[5]:

S Q L>s e l e c tn a m ef r o m v$archived_logs

2 where next_time>to_date ('2009030915:39:00', 'yyyymmdd hh24:mi:ss')

3 and first_time

3.2建立日志分析列表

日志分析列表用于制定要分析的重做日志或归档日志。

SQL>execute dbms_logmnr.add_logfile (logfilename=>-

>'/oracle/arc/10_1_527600919.arc', options=>dbms_logmnr.new)

使用上面的语句逐一将需要分析的归档日志加入分析列表, 需要注意的是除第一个日志外, 添加其他的归档日志要使用dbms_logmnr.new选项。

3.3启动LogMiner

将日志文件增加到日志分析列表后, 启动LogMiner分析日志, 执行如下语句:

S Q L>e x e c u t ed b m s_l o g m n r.start_logmnr (-

>o p t i o n s=>d b m s_l o g m n r.dict_from_online_catalog) ;

dict_from_online_catalog选项表示使用源数据库数据字典方式分析日志。

3.4查看日志分析结果

假设本文举例中的那位读者还书的登录号为503265, 图书证号为11120080910。通过查询动态性能视图v$logmnr_contents取得日志分析结果, 先查询日志中记录的对“流通库”的操作, 使用如下语句:

SQL>select timestamp, session_info, sql_redo from v$logmnr_contents

2 where seg_name='流通库'and operation='DELETE'and

3dbms_logmnr.mine_value (undo_value, 'GDLIS.流通库.登录号') ='503265'

得到如下查询结果: (图1)

从SQL_REDO可以看出, 在给定的日志中, 找到一次对“登录号”为503265的图书借阅记录进行的删除操作。由S E S S I-ON_INFO可知此操作发生在图书馆的机器名为TSG/L05的终端机上。读者条码与假设不相符, 可以判断出这是该图书上一次正常归还的事务。

我们还需要查询“流通日志库”的分析结果, 在GDLIS中借还图书都是添加记录以保证能够显示一本图书的借阅历史, 所以若日志中出现了对该表的删除操作就很可能是异常更改行为。查询语句如下:

S Q L>s e l e c ts q l_r e d of r o m v$logmnr_contents where

2 seg_name='流通日志库'and operation='DELETE'and

3d b m s_l o g m n r.m i n e_v a l u e (undo_value, 'GDLIS.流通库.登录号') ='503265'

该语句在数据字典中查找对“流通日志库”所做的delete操作, 并且被删除记录的登录号限定为503265, 执行后SQLPLUS提示“未选定行”, 意思是没有符合条件的日志记录。

从以上两个查询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没有人在数据库级删除图书证号为11120080910的读者的借书记录, 读者借书的那本书确实被漏扫了条码。

4结语

LogMiner作为Oracle日志分析工具, 其功能十分强大, 在本文的例中利用它对本馆“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归档日志做了一次审计, 使对于读者还书时系统显示未借该书的现象能够做出准确的解释, 排除了在数据库级直接删除数据的可能性。同时应该看出, 图书馆DBA应该定期对数据库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核实, 这样有利于保证资源的安全性, 并可以了解一些图书馆管理系统运行中的细节。

摘要:许多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 图书资源、借阅记录及上机费用等信息被存储其中。软件故障或数据库级非正常更改, 可能会造成数据异常或丢失从而为图书馆带来损失。LogMiner是Oracle日志分析工具, 以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为例, 提出一种通过LogMiner分析日志文件的方式, 来审计图书馆数据资源是否被异常更改的方法。

关键词:LogMiner,图书馆,Oracle,日志

参考文献

[1]郑振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数据故障恢复与系统部署模式分析[J].现代情报, 2005 (6) :78~79.

[2]张敦仲.金盘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点术方案[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1, 24 (5) :384~386.

[3]聂建国, 钱兴彦.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应用中的问题探析[J].曲靖示范学院报, 2006, 25 (6) :115~118.

[4]蔡飞, 袁晓月.利用LogMiner分析Oracle日志文件[J].江西科学, 2005, 23 (3) :284~288.

图书馆集成 篇8

数字图书馆是虚拟的图书馆, 其目的是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 提供超大规模的, 分布式异构数字化信息的智能检索和服务的知识中心[1]。

由于单一的数字图书馆提供的资源有限, 不能满足每个用户的访问需求, 所以理想的方式是为用户提供可以一次请求访问多个数字图书馆资源的途径。于是人们提出了联盟数字图书馆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简称DLF) 的概念[2]。

在一个数据集成的系统中, 一个查询在中介模式上提交后, 查询会产生若干带有概率的重写形式。这样结果中的每个元组都会具有不同的概率, 我们可以采用top-k算法来获得最近似的k个结果。在一个DLF中, 最终用户会希望获得结果中最符合其偏好且概率最高的结果。这样, 在传统的top-k算法中, 需要同时考虑依据偏好形成的得分函数与概率直接的关系。

1 数字图书馆联盟 DLF 的概率的信息集成模型

Lenzerini等[3]提出了一种数据集成的理论模型, 基于该模型, 本文定义了概率性的数据集成模型, 其形式化描述如下:

一个数据集成系统Δ是一个四元组 ,

其中G是全局模式, 用使用了一组相关字母表Ag的逻辑理论来表达

S是源数据的模式, 用使用了一组相关字母表As的逻辑理论来表达

Dp是一个二元组, 其中D={Ii|Ii为满足S的一个数据库实例, i∈[1, N]}, Pd={ (Ii, Pr (Ii) ) | i∈[1, N], Ii∈D, Pr (Ii) ∈ (0, 1]且∑i=1N Pr (Ii) =1) }

Mp是一个二元组 (M, Pm) , M={mi| S与G间存在的模式映射}, Pm={ (mi, Pr (mi) ) | i∈[1, l], mi∈M, Pr (mi) ∈ (0, 1]且∑i=1l Pr ( mi) = 1) }

对于映射mi∈M来说, 我们可以定义为属性的对应关系, 一个属性对应可表达为Cij= (Si, Ti) , 其中Si是模式S中一个源属性, Ti是模式T中一个目标属性。

在图书馆联盟中, 由于每个DL的自治性, 适于利用LAV表达映射关系, 其形式化描述为:

x (s (x) →qg (x) ) 当 qgs时

x (s ( x) ≡qg ( x) ) 当g ≡qs

x (qg (x) →s (x) ) 当 s qg 时

其中s是S的一个元素, q g是在G上一个查询。

2 模式映射的概率

2.1 映射的概率

在进行模式的自动映射时, 可能会产生几种候选的模式对应关系, 每一种都有其出现的概率, 其元组的概率分布情况分为两类:

(1) 在所有的数据上会采用一种相同的映射关系, 称为by-table映射, 这是本文所关注的。

(2) 在源数据的关系中, 会出现多个元组的子集采用不同的映射关系称为by-tuple映射。

2.2 查询

当从G上提交查询时, 会按照各种映射形式形成多个查询的重写形式, 对于每个返回的结果, 其概率是不同的。

对于在G上的一个查询Q, 按照其与某个局部模式S可能会有的映射形式, 可重写成Q'1…. Q'k , 对于Q'i ( i∈[1, k] ) 中的元组t∈ans ( Q' i ) , t有如下形 式t={t1 , ….tj} , t 1∈R1 p, …t j∈R jp, Rλp ( λ∈[1, j]) 为与t相关的具有概率的关系模式, 我们定义与t相关的布尔表达式:

即Q的查询结果中每个元组的概率为包含该元组的查询重写的概率之和。

根据计算, 我们得出如下的图示:

3 Top-k 查询回答

3.1 U-kRanks 查询的定义

以下是对U-kRanks的定义:

D为一个具有可能的实例集I = {I1, I2, ….In}的概率数据库, 且∑i=1 nPr ( Ii) = 1。对于i=1….k, 让{ ti1 , …tim }为一个元组集, 其中每个元组ti1 会在一个非空的实例I ( ti1 ) 中根据得分函数F出现在位置i。一个在F上的U-kRanks查询, 会返回结果{ t*;i=1….k}, 其中

3.2 状态的概率的定义

假定以得分函数F访问一个数据库D, 在访问了m个元组后, 这些元组会形成若干个状态, 设sm, l为其某个状态, 其中l (l<=m) 个元组出现在该状态中, 表示为sl, 未出现的 (m-l) 个元组表示为Im, 则状态sm, l的概率为ρ (sm, l) =Pr (sl∩s﹁l ) , 例如假若已经检索出的元组为{t1, t2, t3, t4}, 对于其中某个状态s (4, 3) =, 可计算其概率为ρ (s4, 3) =P (r{t1, t2, t3, t4}∩﹁{t3}) = Pr (t1∧t2∧﹁t3∧t4) = Pr (t1) *Pr (t2) *Pr (﹁t3) *Pr (t4) .

3.3 利用状态树对 opt_U-kRanks 算法的讨论

首先本文采用树结构来阐述opt_U-kRanks查询。假设得分排序的元组向量为 (t1, t2....tn) (见图1) , 每个节点代表一种具有一定概率的状态, 其值代表了该状态的长度, 即位次。节点i和j组成的边表明通过添加一个新的元组状态 (出现或不出现) , 状态i可以变成另一个状态j。形如t1t2....ti的从根节点到一个非根节点i的路径正好表达了状态i。

如图1表示了位置 (rank) 为3, 当前元组集为{t1, t2, t3, t4}时的状态图, 根到虚线矩形内的元素形成的路径为符合要求的状态集即{t1, t2, ﹁t3, t4}{t1, ﹁t2, t3, t4}{﹁t1, t2, t3, t4}, 新加入的元组可在剩余的路径中形成符合要求的状态集 (即根到虚线椭圆内元素形成的路径)

当新元组t5后, 位置 (rank) 为3时符合要求的状态都是从根到虚线椭圆内元素形成的路径集合中选择子集加入新元素 (元组t5) 后形成的

正如图2描述, 虚线矩形内的节点表示了排序元素个数为3的状态, 椭圆内节点表示了加入元组t4后排序元素个数小于3 (包括0, 1, 2) 的节点。从图中可以看出, 只有在长度为i-1的状态上添加元组t才能保证其出现在排序i上。这时我们可以计算t4按照排序函数出现在位置3的概率为:

根据图1, 我们可以推到一个可使计算快速收敛的不等式。

令Smj 为检索至m个元组时长度为j的状态集, 即∑ρ (sm, j) , Pm, j 为第m个元组在rank j上的概率。

我们还可进一步简化的条件

对于位置k, 由于任何一个事件的概率都不会大于1, 所以在图1中有

不失一般性, 对于任意元组tm, 不等式都是成立的。如果我们要求tm为在排序位k时的概率, 我们应该保证Pm, k是所有的里面最大者。从前面的讨论, 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即使用如所提出的Pm, k > Sk-1m 代替Pm, k > m1, kP+的方案, 也不能保证m, kP比Pm+2, k'or.... or Pn, k (n>i) 大。下面, 我们来简化该不等式。

如图1所描述的, 我们有:

当k>=2时, 我们有:

当k=1时, 我们有:

综上,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的条件, 即Pr (tm) >= 1/2, 该条件可快速评估tm是否是在位置上的适合的解。

参考文献

[1]E.A.Fox.Source Book on Digital Libraries.Technical Report TR-93-35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1993.

[2]S.P.Harter.What is a Digital Library?Definitions, Content, and Issues.In KOLISS, 1996.

图书馆集成 篇9

光盘柜是专门用于存光盘的柜子, 形状与文件柜相似。但是内部结构有所不同, 光盘柜里有独立搁板, 用来存放光盘, 以方便检索。配上独立光盘隔, 使每张光盘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同时防止光盘倾倒、散乱错位;

智能光盘柜是在光盘柜的基础上加装了单片机控制器、LED灯, 通过电脑控制LED灯发光来定位的光盘的设备。通过专用的软件来管理与电脑连接使用的光盘柜。这种光盘柜是现今光盘柜的发展趋势, 很多图书馆、档案馆都采用这种智能光盘柜。

智能光盘柜由硬件 (柜体, LED灯控制器) 及软件 (光盘智能管理软件) 组成, 用电脑控制。智能光盘管理柜定位光盘时, 在光盘盒下方有1个LED灯发亮, 即使在上万张光盘里准确找到所要的光盘也只需1秒钟。

我馆从2006年开发引入8个智能光盘柜, 可以管理10000张光盘。这些智能光盘柜主要是用于管理我馆的随书光盘。随书光盘管是向来是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一大难题。因为随光光盘的数量大, 但使用利用率却不高。我馆主要是利用方式是:一本书有4本复本即带有4份随书光盘, 其中3份光盘附在书上外借。1份存储在光盘室, 不外借。如果附在书上的光盘的丢失或损坏了。读者可以光盘室向工作人员索取, 并现场拷贝一份在自己的U盘上。

我馆购买的智能光盘柜虽然附带专门的光盘管理软件, 但这个软件却是独立的, 并没有与图书馆管理系统集成。所以存在光盘加工不方便的问题。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每一张随书光盘的信息手打录入到光盘管理软件中。而每录入一张光盘必须包括ISBN号, 光盘所属的书目等信息。每处理一张随书光盘要1-2分钟, 而且光盘随书数量很多, 工作量也巨大。

基于这个问题, 笔者开发出《光盘数据套录软件》, 使智能光盘柜附带专门的光盘管理软件与汇文图书馆数据库集成在一起。大大提高光盘的输入速度。现在, 工作人员只需输入随书光盘所属图书的ISBN号, 《光盘数据套录软件》就能在汇文图书馆数据库中提取相关的书目信息, 并注入光盘管理软件中。处理一张光盘仅10秒左右。

2 系统的设计思想

汇文数据库里面的表结构并没有对外公布, 系统的重点是花时间研究汇文的相关表结构。通过对比数据等方式, 能推测出以上相关的表。这些表主要是用于存储馆藏的书目信息。我们主要关注表中的ISBN字段与书目题名。因为对汇文数据库只采取读操作, 提取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是很安全的。

而智能光盘柜附带的光盘管理软件, 表结构相对简单。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因为要对光盘管理软件中的数据表要进行写操作。所以要对数据表进行充分的备份和充分的写入测试。所幸的是表结构比较简单, 充分测试后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2.1 系统基本功能

本软件的基本功能是能快速地套录随书光盘数据, 并支持多人同时套录加工光盘的的功能。本软件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工作人员取一张待加工的随书光盘, 在本软件中输入随书光盘所属的图书的索书号。回车后, 本软件自动会在汇文数据库搜索出这本书的书目信息;同时本软件也在搜索智能光盘柜自带光盘管理软件的数据库, 查询这张光盘是否在光盘数据库中存在。如果不存在则提示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再敲一下回车则这张光盘就录入到光盘数据库中。

2.2 系统基本构架

本软件使用VB.net进行开发。其中图书馆系统 (汇文) 的数据库是采用Oracle 9i;智能光盘柜光盘管理系统是采用Access所为数据库的。

2.3 系统核心代码

3 主要实现

3.1 汇文系统数据库所需的表结构

表MARC:是记录汇文的书目信息, 表中主要字段如下:

3.2 汇文系统主要的数据库操作代码实现

首先根据光盘所属的图书的索书号, 在汇文系统数据提取书目数据。所用代码如下:

如果查到, 则书目信息会存入数据集DataSetMarc1中。DataSetMarc1关联DataGrid, 将结果显示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在DataGrid选中某一个书目信息, 并回车。软件会触发按键事件, 在按键事件中, 向智能光盘柜光盘管理系统中查重, 见如下代码:

函数如果返回True, 则说明光盘库中已有这个光盘信息, 软件放弃导入.如果返回Flase, 则说时无这个光盘信息。软件开始导入到光盘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导入代码如下:

4 结语

本软件2006开始投入使用以来, 一直能稳定、准确、快速地录入光盘数据。一共为我馆处理了8000张光盘信息。让智能光盘柜很好地为读者服务;同时也缩短了工作人员查找光盘的时间。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李默, 杨彬.Squid技术在图书馆电子资源远程访问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31) ;11-12.

图书馆集成 篇10

:2013年2月, 东南大学图书馆完成了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请问现在的这种部门和岗位设置方式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顾建新:如今, 外部信息环境的变化给高校图书馆带了巨大挑战, 一方面进馆读者人数减少, 图书借还量下降;另一方面读者深化服务的要求却在不断增加和提高。与此同时,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很快, 如何给他们发展空间?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 也促使图书馆必需要变革和转型。

如何变?怎么转?2010年我们提出了“一体两翼, 集成创新”的总体发展思路, 目标是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便捷的服务, 成为文献信息中心、知识共享中心、文化活动中心, 建设与东南大学地位相适应的, 富集人文, 促进学习, 支撑科研和学科发展的大学图书馆, 即成为一所有特色的现代化研究型图书馆。

“一体”就是以图书馆的所有资源, 包括信息、人力、技术等真诚为读者服务。“两翼”一方面是指面向人才培养, 服务嵌入教学 (甚至课程) , 提高信息素养和提升文化品味;另一方面是指面向科学研究, 服务嵌入学科建设, 助力科学研究。“集成创新”是指学习、借鉴国内外领先大学图书馆的发展经验, 引进先进技术, 整合信息资源, 创新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和组织文化, 提升服务水平和文化品位, 形成东南大学特色。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和愿景,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 对于图书馆来说, 资源建设和先进技术固然十分重要, 但这些都离不开人来实现, 图书馆的变革和转型, 队伍建设是根本。“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运行两年来, 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深化服务, 让这个思路得以继续实施和发展, 我们着手从组织机构和岗位进行改革, 从“人”和“制度”方面予以保证。

:具体方案是什么?

顾建新:这要从学校格局及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说起。东南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 其前身是始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藏书楼。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时期, 独立建馆, 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 该建筑被称为中国20世纪初期图书馆建筑的优秀作品之一。一百多年来, 东大图书馆随着学校的变化和发展而几经变迁和发展。目前, 九龙湖校区李文正馆是主馆, 四牌楼校区和丁家桥校区分别设工学分馆和医学分馆, 体现按学科建立分馆的发展方向, 为以后建设更多的学科分馆探索经验。

在改革方案中, 主馆变动较大, 根据图书馆的目标和定位, 把流通阅览部和信息咨询部整合成流通服务部、信息服务部。面向全校的服务, 如借阅等基础服务、阅读推广服务、馆际互借等由流通服务部完成。面向院系的服务, 由信息服务部来做, 岗位是有层次的, 做学科服务的兼做阅览室管理, 根据各位学科服务的工作量, 其他有20%~50%的工作量用于阅览室管理。在面向院系师生培训时, 流通服务部配合;在开展阅读推广时, 信息服务部配合。这样在部门和岗位设置上点面结合, 保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充分体现当前大学图书馆对于学校教学和科研两个角度的支撑作用。

聘任工作的重心也在服务部门, 通过梳理图书馆需要完成的各项服务, 分别确定了学科服务、阅览服务、流通服务等相应属性的岗位, 对各个岗位及这些岗位的不同级别的工作内容也做出明确规定。这样聘任到特定岗位的馆员不仅仅关心其所属部门 (学科服务岗位和阅览服务岗位) , 还需要横向比较, 关注其他部门 (学科分馆) 的同样岗位 (相同岗位属性和级别) 。这样的岗位设置一方面便于后期的考核, 另一方面也便于馆员之间的协作和共同激励。当然此前要加强图书馆发展目标的研讨, 宣传岗位调整的目的和好处。这次聘任下来, 图书馆馆员欣然接受变化, 感觉到了正能量。

“发现系统”是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前端

:数字资源大量增加后, 发现服务成为热门应用, 提供相应服务的厂商也多了, 东南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是如何选择构建的?

顾建新:纸本资源是通过集成管理系统提供服务, 数字资源是利用各种平台服务的, 检索方法都不统一, 增加了查全文献的难度。而现在的用户所在的信息环境和信息获取习惯都发生了变化, 用户获取信息首先使用搜索引擎的比使用图书馆网站的要多得多。为了迎合用户的这种趋势, 图书馆逐步在部署发现系统。

为解决跨平台检索, 我馆于2010年开始调研国内外各公司的产品, 以馆内项目方式完成“学术数字资源整合检索系统比较研究”, 结合产品的先进性和本馆的情况, 2011年3月选择购置了“360 search+360link”, 2012年11月升级为资源发现系统Summon, 开始安装实施, 完成基本配置和测试, 2013年4月正式推出, 并命名为“成贤搜索”——取自于东南大学创办时并仍然使用的校园所在地、著名的“成贤街”, 寓意是用户为或将成为“贤达之人”。

:您如何看待发现系统的作用呢?

顾建新:我个人认为, 现在用户是分层次的, 发现系统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具吸引力, 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相对一般, 利用发现系统, 可以“一网打尽”相关的文献信息;而教授们的任务很重, 他们不求查全或者读完所有的相关文献, 事实上, 除了利用图书馆的门户来查找文献外, 他们还有会议、同行交流等多种渠道获取文献。

我们的观点是“发现系统”会成为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前端。纸质资源时代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ILS, 其前端是OPAC;随着数字资源逐渐成为主体, ILS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于是业界在讨论和研制“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 (LSP) , 发现系统大致也相当于数字资源成为主体的“OPAC”。

移动图书馆的定位是图书馆移动门户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 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构建移动图书馆, 以满足读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东南大学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如何?

顾建新:我们较早关注移动图书馆, 但并没有直接购买国内公司的移动图书馆产品, 而是采取自行进行需求分析, 委托公司开发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认为当前的移动图书馆产品过多地关注了学术资源 (如学术期刊论文等) 的移动访问, 而从我们的调查分析看, 这些大概不是现阶段读者移动服务需求的主流, 或者说从读者群体看, 更多数量的本科生读者的关注点不在于此。我们对移动图书馆的定位是图书馆移动门户, 是要保证读者之前在图书馆门户上获得的服务在移动终端也能够获得。

当然我们也没有抛弃学术数字资源的移动访问, 读者可以利用东南大学移动图书馆查阅大多数数字资源, 下载或推送到其定制的电子邮箱 (保证读者也可以在PC上打开和阅读) 。

移动阅读是移动图书馆的重要部分, 我们通过租用i Pad和其他平板电脑的服务, 以及各种推广活动, 推进移动阅读。需要说明的是, 移动阅读并不是取代纸本阅读或PC阅读, 而是为了让阅读无所不在的一种补充。

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整合现有移动服务项目, 并将这些移动服务与现有的其他服务进行整合, 以及关注移动技术的发展, 开发新功能。

通过办学提升工作能力、服务水平和学术素养

: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依托东南大学图书馆, 探索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模式, 您能具体谈谈图书馆是如何参与图书馆学硕士教育的吗?

顾建新:情报所和图书馆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我们2003年取得图书馆学硕士点。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 图书馆设硕士点就更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们办硕士点, 硕士人才培养是目标之一, 更重要的是作为研究型图书馆, 我们的馆员应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教学相长, 通过办学, 提升我们的学术能力和服务水平。馆里虽然有图书情报教研室主要承担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但总体上还是全馆一盘棋, 大家共同参与的。如5位硕士生导师中, 其他部门的占了3位。办学还有一个成果是本馆馆员在该点通过学习, 获得了硕士学位, 并有3位馆员担任了主任和副主任, 避免少数优秀馆员因为学历问题而流失的现象。

在课程设置方面, 我们紧密结合图书馆的实践, 配合阅读推广活动, 开设了与文学、教育学密切相关的阅读文化研究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特例, 我们还开设了图书馆建筑研究的课程, 一方面学校建筑、土木专业很强, 使学生对学校有个了解;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知道其他学科在做什么, 将来做学科服务或参与建设新馆也许能用到。

发展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 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2011年获得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几年我们获得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基金、3项教育部教材比较研究项目等数十项经费的支撑。

拓展服务改善环境增强育人功能

:有人说现在学生到图书馆主要是为了上自习, 图书馆的传统借阅功能已经被其他媒介或方式所边缘化, 您认为现在图书馆该如何发挥阅读指导功能?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顾建新:说得对, 图书馆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其他媒介的介入、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以及教室、宿舍安装了空调等原因, 进馆的读者在减少, 图书的外借量逐年降低, 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是这一趋势。

图书馆做了很多工作, 引进大量数字资源, 改进了技术, 读者不进图书馆也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图书馆成了“隐形的翅膀”。但这还不够, 我们还需要拓展我们的服务, 改进我们的工作。图书馆界普遍的做法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以及进行空间改造, 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

首先, 我们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的大学, 以前文科书比较少, 这10年图书馆不断增加进书的品种, 扩大人文社科方面图书的比例, 现在已达到50%, 当然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这是我们吸引读者的基础。

其次, 开展阅读推广和书香校园活动。每年开展“爱书人的春天”读书月、朗读比赛、推荐新书和阅读书目、举办讲座等一系列活动。现在我们逐渐把这些活动常态化, 如创办“书乐园”电子期刊, 组织“善渊”读书会和“东南风”文学社等学生社团。

再次, 加强图书馆的环境建设, 改善育人氛围, 使图书馆更温馨, 更人性化, 结合开展各项活动, 使图书馆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活动场所。

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育人, 我们需要配合学校教务处、团委等做好工作。以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有限, 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就是在流通服务部, 我们也有若干个硕士, 这样图书馆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就有了保障。

倡导“泛学科化”, 不赞成神秘化的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是近几年高校图书馆谈论较多的话题, 但有人说学科服务看上去很美, 其实是一种“摆设”, 真正做到做好很难, 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顾建新: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展了学科服务, 但由于人员等各方面的因素停了下来。近年来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 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条件得到改善, 使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具备了条件。学科服务并不是“摆设”, 而是新形势下图书馆深化服务的一个方向。

学科服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界的实践也就10多年的时间, 很多图书馆都在探索之中,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了个好头。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对传统服务改革创新, 以学科服务为主线开展服务, 走进院系, 融入科研,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校内外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宣传鼓动, 为很多图书馆所接受, 现在高校图书馆界掀起了“学科服务”的浪潮。

:请问东南大学图书馆是如何构建学科服务体系的?

顾建新:学科服务是个性化服务, 尚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情况和特色, 做法也可能因馆而异。“真正做到做好很难”, 是的, 什么事都是这样, 就是传统的服务也是这样。我觉得对学科服务要正确定位, 不要将学科服务“神秘化”“高端化”, 图书馆做自己能做的事, 是帮助科研人员, 而不是代替他们。学科服务馆员应该发挥自己获取文献信息比科研人员强 (不是绝对的) 的优势, 帮助他们收集文献, 甚至分析整理, 提供服务。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做, 关注细节, 摆脱不切实际的目标, 做到位和做得深入, 就是做好。

至于我们是如何构建学科服务体系的, 前面说过我们提出“一体两翼”, 为人才培养服务, 为科学研究服务。根据学校的院系和学科设置, 为相关学院设立对应的学科服务馆员作为联系人, 学科服务馆员为对应院系的教师提供学科信息咨询、收集、分析等服务, 为该院系的师生做好图书馆资源的宣传、培训, 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包括人文素养。我们实行的是学科服务馆员在前端, 全馆各支持部门为后端的体系。如院系一切联系只认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将院系的需求进行转换, 交由采编、系统等部门完成。

我比较赞成“泛学科化”的服务理念, 为教师提供学科信息是学科服务, 为学生提高专业信息素养的服务也是学科服务, 为管理层提供战略决策方面的咨询及分析也是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主动服务, 在了解师生需求的基础上, 利用专业知识 (不仅仅是图情知识) 为其服务, 体现一定的互动性。

馆长简介

顾建新, 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博士。社会兼职有江苏省J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副主任。

1983年开始进入东南大学图书馆工作, 2002年任副馆长 (主持工作) , 2004年起至今任馆长。其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和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江苏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项目10项;发表结构工程和图书情报专业论文20余篇。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建筑。

上一篇:压力控制精度下一篇:电视剧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