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2024-06-30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精选十篇)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篇1

一、河北省“90 后”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状况

( 一) 对马克思主义学习有强烈的主观愿望, 但是认知不够。调查显示51% 左右的学生想阅读有关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就是不知道看什么, 23. 03% 的学生看过有关马克思主义有关著作且有感悟, 8% 左右的学生看过但没什么感悟, 19. 39% 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

(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信仰趋势加强。“90 后”学生成长环境比较复杂, 各种新事物新观念的挑战, 使得他们信仰构成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 马克思主义所宣扬的集体主义、奉献主义精神逐渐弱化, 西方社会盛行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被少部分学生接受。调查显示有18. 79% 的学生信仰个人主义, 6. 06% 学生信仰享乐主义, 8. 48% 的学生愿意信仰宗教, 有65% 以上的学生仍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 三) 对马克思主义信任程度高, 少部分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过时的理论体系。调查显示72% 左右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 78% 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6. 67% 的学生坚定认为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43.64% 的学生认为共产主可能会实现, 80% 以上的学生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但是6. 2% 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3.6% 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生活毫无关系。

( 四)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学生影响较大。调查显示84.85% 的学生是通过学习开设的课程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80% 左右的学生感觉马克思理论课老师授课不错, 但是仍有20% 左右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枯燥。

二、影响“90 后”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因素分析

( 一)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对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负面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拓宽了青年大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的思想变得积极、主动、创新意识增强, 而且,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主意识, 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赋予青年学生更自由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当然,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滋生着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一些人理想淡漠、思想困惑、信仰迷失,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负面影响。

( 二) 马克思主义自身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包含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是全人类思想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当一部分“90 后”高职学生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概念, 仅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才浅显了解。调查发现大部分“90 后”高职学生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愿望, 就是不知道阅读什么。而若想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阅读经典著作非常有必要, 而经典著作理论性高, 抽象性强, 高职学生普遍基础性稍差些, 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存在困难。

( 三) 高职院校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因素影响了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由于自身理论功底不足,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或者不讲理论, 把课堂搞得花里胡哨, 更难于正确解释现实社会中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 或者不能给学生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弱化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追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存在教学任务繁重, 加上科研论文评职称的压力, 老师们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成为奢侈, 因而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 培养高水准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在眉睫。

三、加强“90 后”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

近几年来, 在我国信仰领域里, 马克思主义信仰虽然仍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渗透, 其主导地位受到了削弱, 加强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一) 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辩证看待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当前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年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天各种复杂的信息层出不穷, 必须引领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科学分析各种不同声音产生的本质、危害,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引领作用。分清各种复杂社会思潮中的进步和落后成分, 对于各种复杂社会思潮中的合理成分我们应大胆借鉴、吸收, 而对于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则必须给予旗帜鲜明的批判和抵制。

( 二)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 要精读通读马列原著。学习马克思主义, 不是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原著, 也不能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教条, 而是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精通马克思主义, 就要下苦功夫研读马列原著。读马列原著, 要做到通读和精读相结合, 一方面, 要系统、全面地通读原著, 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 在通读的基础上精读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经典著作, 要抓住重点, 反复研读。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要求。同时, 通读精通马列原著, 必须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只有下够功夫, 才能逐步融会贯通, 达到精通马克思主义的效果。

( 三) 找准方法,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效果。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才能满足高职青年学生的需求, 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可能, 做到通俗易懂、增强感染力是必然要求。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 社会实践经验缺乏, 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身理论性抽象性较强, 必须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根据不同对象和他们认知水平的实际, 在内容上做好通俗化的工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找准方法, 综合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讨论辩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理论深刻剖析现实热点、难点问题, 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魅力。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电影电视、微博、微信、多媒体等现代手段, 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将理论讲授配合相关的文字、图画、声音和影像等, 将枯燥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趣味性, 逐渐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生必然的信仰选择。

( 四) 构建和谐的人文校园。人文校园对学生信仰的形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职院校由于受到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限制, 普遍存在重职业教育, 轻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学历问题, 人文素质也有重要影响, 所以学校不仅要创造条件开设文、史、哲、艺术方面的选修课, 而且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 这样有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帮助学生对信仰问题的思考, 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摘要:本文针对河北省大约2, 000名“90后”高职学生, 了解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 调查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态度,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运用情况, 还包括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看法等, 对调查进行科学分析, 并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90后”,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5]王秉琦.信仰教育与当代大学生[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3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篇2

毛诗焙 周炳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4)

摘 要:在社会大发展、经济大变革、文化多元化和大学生价值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教育原则、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几方面来做好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90后大学生;教育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战略任务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培养各个领域需要的栋梁之才的园地。在社会大发展、经济大变革、文化多元化和大学生价值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尽管国家和高校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且这些好的做法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错综复杂,以及90后大学生带来的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个性特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甚至有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而不信、知而不行,出现了严重的知行分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内容没有契合90后大学生的需求,使之脱离实际。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教育内容没有契合90后大学生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宣传教育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教条化,让学生感觉内容抽象、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2、思想政治理论课沦为形式,教学效果欠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达到认同和践行的目的,能够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也是教育效果的关键。然而,多数大学生认为思想理论政治课教学效果欠佳,特别是课程沦为形式,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只有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合理构建教育内容,才能提升教育效果。3、90后大学生对现有的教育途径不感兴趣。教育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很多,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课、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理论刊物、校园网络等。然而,一些高校运用的途径形式单一,单纯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方式,而没有采用其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致学生失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注意力。信奉和遵循即为政治信仰[1]。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当其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然而,受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冲击,90后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从而出现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更有部分大学生在理想追求上呈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关系问题上把满足自身需求放于首要位置。

二、加强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需要从教育原则、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几方面作出改进,来进一步做好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以“三贴近”的原则来开展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根本保证。要让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提升,关键在于做到“三贴近”,即以贴近实际为出发点,以贴近生活为切入点,以贴近学生为落脚点[3]。

“贴近实际”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与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90后大学生的实际相贴近,不以“空谈误国”,不以“空谈误人”。“贴近生活”是指教育要立足于社会生活,不游离于社会生活,紧密围绕90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调整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贴近学生”就是要从当前90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分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积极拓展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拓展有限,如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新媒体并未完全运用,社会实践不够贴近学生等,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不断改进、拓展教育途径,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从而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1)加强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受众面广,知识量大。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其他课程的渗透作用。此外,也要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

(2)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校园传媒是高校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其快速的传播方式和成千上万的用户面,成了高校用于传播思想和宣传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如校园网、微博、微信、QQ群、信息化系统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举办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内举办文艺汇演,播放励志电影,开展知识竞赛、辩论、演讲、征文活动,读经典、唱红歌、讲故事、传箴言、听专家讲座、听典型人物报告会,开展参观考察交流等各类活动。在校外可以多举办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拓展实践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见识、受教育、长才干。还要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保障大学生实践活动规范化开展。

3、正确选择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适合90后大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般而言,主要的教育方法有:

(1)加强理论教育。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运用理论教育法的 2 各种形式,不能丢弃不用。在以课堂讲解为主的同时应该创新教育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其次,充分利用校园传媒,特别是新媒体传播思想和文化。再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党校、团校等理论学习。最后,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研讨和沙龙。

(2)推广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与理论教育相联系的实践活动,从中接受锻炼和教育,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实践教育法,一方面,学校要组织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学校要把握好实践教育活动的量和度,注意考核学生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学生要从思想上和认识上重视实践活动,克服随意和散漫,避免“打酱油”、“走过场”等不良现象。

(3)辅助情感熏陶。情感熏陶就是要将理论融入情感,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运用情感熏陶要注重情感的沟通交流,90后的学生比较敏感和自我,教育者要以朋友、知心人的身份接近学生,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消除学生的反感、陌生、对抗等心理状态。另外,教育者要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同时,还要科学选择教材,注重将正面熏陶与反面案例结合使用,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养成正确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结合榜样示范。榜样示范就是把抽象的理论与相关的先进人物或事例相结合,通过现实例子形成示范教育,从而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并促使其去学习。运用榜样示范法,就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典型,实事求是地宣传典型,同时,作为教育者也要起到榜样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去发现榜样,正确对待典型,向先进人物学习,向先进事迹学习。此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包括冲突缓解法、活动渗透法、思维引导法、疏导教育法、激励教育法和心理咨询法等多种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者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育,可以提高教育实效。

4、合力营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

做好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发挥好环境的育人作用,要加大力度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

(1)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一是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适当的人文景观和绿化景物,要突出校园历史、名人名事的景物建设。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已经建造了“校史馆”和“名人堂”等建筑,也有为高校名人建立雕像和雕刻名言警句等,增强学校文化历史底蕴,激发全校师生的自豪感;二是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包括行为方式、价值观、集体舆论、校风传统等。可以凝练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校训;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等来建设校园精神文化,从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2)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基本保障,其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可在高校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弘扬时代主旋律,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师生舆论。同时,高校可通过如广播、校(院)电视台、网络、报纸等各方面舆论力量,对校园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3)形成家校教育合力。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提高实效,也要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教育合力即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4]。首先,学校要建立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利用邮件、电话和信件等通讯工具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在家的基本情况和性格特点。学校可以为家长开通网络教育平台的账号,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次,加强社会教育。社会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正面消息,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和社会风气,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 3 舆论报道中来,教育并感染在校学生。再次,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最终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联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6.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7.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篇3

关键词:功利主义;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07-03

一、功利主义的内涵

功利主义理论产生于近代英国,最早见于培根和霍布斯的伦理学说中,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它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义务论道德哲学相比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在道德、经济和政治领域得以全面张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美国家的主要意识形态。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边沁和密尔最终将其建成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功利主义理论从苦乐感出发,以功利为核心概念,其主要观点是基于行为后果评价基础上的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基本原则是最大幸福原则,它强调行为后果的价值,追求的是快乐与幸福。从个人幸福的角度来看,功利主义主张追求每个可选行为的最大快乐,避免最大痛苦;从社会幸福的角度看,就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功利主义表现为讲究实惠、追求金钱、世俗化潮流,人们往往强调价值、有用性,用功利的眼光和态度去为人处世。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功利主义思想。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价值尺度已经受到很大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人们对物质利益和名利地位的过度追求等庸俗化、商业化的行为,可以说都是社会日趋功利化的结果。但是,这些并不是功利主义的全部内容。功利主义的积极之处在于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尊重个体的个性发展,它趋向于通过他人的欲望满足来实现自己欲望的满足。然而,功利主义还是充满了庸俗的实用主义和市侩因素,缺乏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

二、功利主义在90后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具体表现

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曾经联合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矛盾与思想状况”的问卷调查。该调查采访了大学生、家长、教育管理人士和专家共520人,同时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人民论坛网等进行了网络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018份。在调查中,人们发现当前90后大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一切都以“对我有用”为基准。在问及“您认为当代大学生与90年前的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时,72.8%的人选择了“更现实功利”,该答案排在所有选项首位。问及“功利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时,63.2%的人选择了“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仅有15.6%的人选择“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有的学生甚至直言当前流行的思想就是“实用主义”,这也没什么不对,实用主义可以让他们更注重现实生活。

1.经济利益主导职业选择

据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59.2%的人把“经济收入”放在了考虑因素的首位,仅有14.7%的人把“有利于贡献社会”放在首位。这表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以现实主义倾向代替了理想主义倾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在问及“你会接受一份个人收入较少,但对社会贡献较大的岗位吗”这个问题时,58.5%的人选择了“不会”,22.2%的人选择“可以考虑”,19.3%的人选择“会”。西南财经大学一位受访者坦言,如果说上大学之前,学生最关注的是考上一所好大学,那么上了大学后,他们最关注的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90后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重待遇、怕吃苦”等情况,他们不愿意去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或小城镇就业,这些都与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密不可分。在问到“若工作中经济收入未达到预定要求时怎么办”,15.5%的人选择努力适应,60.3%的人选择争取继续深造,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当工作不如意时,他们不是想着去努力适应,而是想通过继续深造来改变现状。

2.为了前途而入党,政治取向趋于冷淡

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大学生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评价、价值衡量时,他们往往以利益作为标尺。在问及“为什么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时,55.6%的人选择了“入党有利于找一份更好的工作”,29.3%的人选择“把它当成是一种荣誉的标志”,仅有15.1%的人选择“信仰共产主义”。这表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的政治取向有偏差,他们在观察问题、处理事务时,更多地考虑到利益方面,容易使他们陷入极端,误入歧途。

3.在择业过程中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不谈理想

市场经济引入了竞争机制后,人们积极追求财富、“一切向钱看”,集体主义意识弱化,利益最大化成为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再加上注重知识和技能、忽略价值观的培养的教育模式,导致当代大学生忽视精神价值、追求实利,绝口不谈理想。在回答“您认为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什么”这个问题时,48.2%的人选择了“实现个人的目标”,22.7%的人选择了“健康快乐地生活”,仅有28.9%的人选择了“对社会的贡献”。这表明部分90后大学生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自我期望值过高。当面对残酷的现实时,他们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将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失望感和严重的挫败感,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三、抵制功利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择业观

1.选择有尊严的职业

1835年秋天,马克思在中学毕业前夕,写了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把人們的职业与其在社会上的关系联系起来,对当前大学生择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指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90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应力求做到尊严、正确、完美的有机统一。“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贵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2.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之前必须要清楚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以及身体素质。

(1)性格。性格是个人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是气质和其它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外向和内向两种。内向性格的人,有耐心,谨慎,适合做研究工作;而外向性格的人则爱好交际,善于活跃气氛,适合做与人交往的工作。同样,一个人身上也往往兼有内向与外向两种性格,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后天的培养。但是,一种不好的性格在工作中也许是致命的弱点。

(2)气质。心理学研究表明,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一般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4种。胆汁质的人适合做开拓性的工作,他们热情、直率、精力旺盛、勇敢积极,但情绪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力,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但是一旦精力消耗殆尽,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表情外露、善于交际、适应性强,但做事缺乏持久性,注意力容易转移,适合从事多变的工作;粘液质的人神经过程均衡,但反应缓慢、不够灵活,表现为安静稳重、善于忍耐,他们能够较好地克制自己的冲动和勃发,严格遵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粘液质的人适合从事一些固定性强、但需细心谨慎的工作;抑郁质的人细心谨慎、感情细腻,但较孤僻、疑虑重重、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情势时易紧张、恐惧。抑郁质的人成为艺术家的比率比较大,一些需要细心观察和感受的工作也很适合抑郁质的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几种气质的混合,只是在这几种气质中更倾向于其中的一种。因此,在择业时,要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职业。

(3)兴趣。兴趣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可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因为,刚开始选择职业时,毕业生们可能考虑的是经济收入,可是他们慢慢会发现,当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会倍感厌倦,甚至成了一个赚钱的机器,虽然有高薪,但并不快乐。很多人忽视了一个事实:工作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生活品质的好坏,它对于人的意义可绝不仅仅限于提供吃穿等物质享受,实际上更是实现个人理想的途径,是使人们生活得快乐幸福的隐形伴侣。“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

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应该是满足人们内心需要的起点,是自由的生命体现,是生活的乐趣。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所选的职业是真的受到了鼓舞后的选择,其实这是虚荣心使之产生的错误的幻想和短暂的热情。“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

(4)能力。心理学把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一般能力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等等,也就是通常说的智力。而计算机程序设计、音乐、绘画等创造性的工作,则需要一些特殊的能力。在个人能力因素中,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不同的职业对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对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客观的评估十分重要。因为,对有些职业而言,如果求职者不具备这个职业所要求达到的能力,就是再努力、勤勉也会收效甚微。那些较多地研究抽象真理而不大深入生活本身的职业,对青年来说是危险的,因为这会使他们脱离现实,一事无成。只有那些能深入生活,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紧密结合起来的职业,才是一个有为的青年所向往的。只有这样的职业,才有可能发挥个体的才能,对人类做出有益的贡献。“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

(5)身体素质。身体是工作的本钱,职业是一种生命的活动。马克思坚持青年不应该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存在。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不幸的斗争。”

3.要了解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现实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以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为目标,选择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职业。同时,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在择业时,还要认识到它的社会关系制约性,职业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是生活和工作的目标,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两种利益不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一个人如果仅仅从利己主义的原则出发,只考虑如何满足个人的欲望,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他的事业将是渺小的,他的幸福也是自私的。“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一个人只有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为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才是高尚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才有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四、结语

有学者指出,每个年代的大学生的价值观都是各不相同的,“50后”、“60后”的价值观是“无我”和“忘我”;“70后”的价值观是吃苦、奋斗、敬业;“80后”敢于追求和创新,同时又时有自甘堕落;而“90后”的功利思想往往太过强烈,他们过分追求自我和个性。90后大学生人生思考的主旋律是“人怎样才能活得更好”,他们缺乏理想和信仰,既没有形成崭新的、正确的现代价值观,也没有继承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因此他们处于精神匮乏的状态。据此,90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既应考虑到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也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处理好公利与私利、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并将其提升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谋福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唤起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建设伟大祖国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功利主义侵蚀“五四”遗产——纪念“五四”90周年特别调查[J].人民论坛,2009,(9).

[3]功利与功利主义思潮[EB/OL].人民论坛网,http://www.sina.com.cn,2011-1-12.

[4]功利主义思潮主要思想、演变及趋势[EB/OL].人民论坛网,2009-5-5.

[5]不加约束的功利主义的负功能暴露无疑[EB/OL].人民论坛网,2011-1-6.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篇4

关键词:“90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引领,目标诉求,策略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真内涵与根本特征, 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觉追求”, 并贯彻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及其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向度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凝聚的“精神旗帜”, 引领、塑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现实的发展进程与愿景的实现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当前社会多元价值的整合, 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 决定着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共同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

(一)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灵魂”,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当代中国, 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 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科学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讲,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二)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 把国家、民族和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既实在具体, 又鼓舞人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 必须始终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用共同理想来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使之成为我们党和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 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使我们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使命和根基之中, 维系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使我们投身于全球现代化竞争的潮头, 激发着中华民族不竭的创造活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培育和弘扬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四) 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或辱, 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在人们行为取向方面的具体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涵盖了社会风尚、人生态度的方方面面,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社会主义新时代道德要求的有机结合, 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 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是多元价值社会中道德判断的基本准则。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就是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二、“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征考量

(一) 社会责任感强, 政治态度乐观积极

随着市场经济和多元信息的快速发展, “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悄然发生着变化, 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对当今社会的认知更加趋于理性, 能在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思潮中自我认识、辨别是非。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较强, 在面临学业竞争和就业“突围”的双重压力时, 仍然能够积极乐观向上。他们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热爱祖国, 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 敢于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从反对“藏独”分裂到保卫钓鱼岛, 从汶川抗震救灾到世博志愿服务, 在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抉择面前, 他们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华民族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

(二) 独立意识强, 注重个人价值实现

在当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 “90后”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微观方面感受现实社会的变化, 喜欢对未知的领域自我探索, 思想行为更加自信独立, 个体意识、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很独立的”占56.7%, “在遇到问题需要做出选择时”, 46.7%的学生表示“通常是自己说了算, 教师、父母的意见只是参考”[1]。关于“未来的定位”, 他们大都表示不会轻易接受父母的安排, 会按照自己的想法, 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个人发展。他们有着自己看问题的视角, 喜欢独立的观察和思考;他们不喜欢填鸭式和教条式的教育模式, 敢于怀疑并展示自己的思想观点, 通常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得出某个结论;他们不喜欢口号, 讨厌形式主义, 更加注重实际和应用, 更加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2]。

(三) 自信意识强, 耐挫折能力较差

“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 是富有竞争的时代。他们经历过中考的“对对碰”和高考的“独木桥”, 竞争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他们富于变化, 喜欢尝试, 敢于冒险, 勇于竞争, 敢想敢说敢做, 自我定位较高, 对成才成功有强烈渴求。他们大都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小皇帝”、“小公主”, 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 “困难”体悟少, 社会经验乏, 生活阅历浅, 当面对各种嬗变和冲击时很容易遭受挫折、丧失信心。武汉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抽查的800名新生中, 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 有5.1%的人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 只有9.4%的人表示愿意“总结经验, 从头再来”[3]。可见, 大多“90后”大学生耐挫能力较差, 心理素质亟待提高。

(四) 网络依赖强, 易冲动固执叛逆

信息时代, 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习惯通过网络、手机等传媒手段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生活信息。调查表明:73.1%的学生获取社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网络”, “搜索信息、查阅资料”、“了解新闻”和“聊天或交友”在他们“通过网络主要进行的活动”中占据前三位。微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59.9%的大学生使用微博, 较2011年上升了13.1个百分点[4]。网络是他们表达思想的主渠道, 但在现实中却表现得比较沉默, 不愿与同学交流, 缺少知心朋友。有些生理上早熟, 由于自控力低, 很容易冲动并做出伤害双方身体和心灵的事情;有些思想上早熟, 但认知能力和处理方式还不成熟, 加上独立性强, 通常是自己说了算, 这就使得他们更加固执、叛逆, 从而脱离现实, 造成心理失衡。

三、高校推进“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探寻

(一) 加强教师干部队伍建设, 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人才保证

高校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 关键在于要有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高校应下大力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培养激励机制和准入淘汰机制, 使所有专任教师都“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5];使所有思政干部都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 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以崇高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 真正成为具有超前思想意识、丰富实践经验的德育专家。

(二) 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夯实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高校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 必须要抓住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这个“灵魂”。为此, 高校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出发,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教学内容, 深入浅出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的教育, 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 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批判错误思想的能力。同时, 要充分利用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教育, 特别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以世界眼光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理论成果, 要突出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伟大实践的教育, 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 建设和谐先进校园文化, 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有效载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导的先进校园文化, 能赋予校园一种“文化意识”和“精神自觉”, 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凝聚、促进和约束作用, 能引导他们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 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 和谐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其重要的载体。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 要立足校园和师生需求,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 通过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营造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校园人文中得到熏陶、感染;通过广泛宣传“感动中国”、“感动校园”先进人物事迹, 推动形成崇德尚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 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沐浴、洗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 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出先进文化的“细雨春风”、“价值导引”。

(四) 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涵, 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搭建传播平台

实践是人们认识、改造外在客观世界的具体手段。高校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 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践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都离不开生动的实践活动。高校应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组织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团队生活、拓展训练、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 使大学生在知行统一中体验荣辱、陶冶情操, 在奉献他人和社会中感受道德的美好, 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信念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要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涵, 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主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不断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免疫能力。实践证明, 大学生只有经历实践的“体验”与“锤炼”, 通过不断的自省、自警、自励, 主动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才能真正担负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责任。

(五) 加大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建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的“价值意识”, 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 必须从社会存在入手, 注重其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6]。科学健全的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人心的有力保障。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要特别注重通过科学的制度监督、保证、规范和引导大学生行为, 以制度来服务人、教育人、塑造人、成就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面前, 高校应认真研究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融合, 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与引领作用, 其关键就在于要立足中国实践, 加大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提升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和监控机制, 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进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彪晓红, 曹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引导策略——以西安高校为例[J].理论导刊, 2011, (12) .

[2]袁江名.“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教育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8) .

[3]郭宇燕.“90后”大学生群体教育管理探微[J].宿州学院学报, 2011, (1) .

[4]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良好态势[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6/137018.html, 2012-06-04.

[5]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7-09-11.

90后大学生认识) 篇5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特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9682(2010)02-0080-02

2008年秋季,以“ 90后”为主体的大一新生进入了全国各大高校,开始了他们的求学生涯。这一群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拥有无比优越的物质条件;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是信息时代成果的一群优先体验者。“90后”身上明显有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特点。他们既渴望独立,又希望被照顾;既漠视亲情,又渴望亲情;既推崇个性,又眷恋集体;既成熟,又冲动..总之,是一个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90后”走进大学校园,对高等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结合“90后”的大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讲究个人隐私,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被父母、老师干涉。互联网的普及使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海量信息,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视角,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独立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同时大多数的 “90后”都是独生子女,有的还生活在“四二一”的家庭环境中,集祖辈的溺爱与父辈的宠爱于一身,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小太阳”。父母们一直灌输给孩子的都是只需要把学习学好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需要管,因此大部分“ 90后”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非常大。

2.自信与脆弱的矛盾结合“90后”是自信张扬的一代,他们充满激情,勇于尝试,敢爱敢恨,敢说敢做,表现自我毫不掩饰,“谁的青春有我狂”、“舍我其谁”、“唯我独尊”成了他们的座右铭。“90后”又是脆弱的一代,他们拥有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一出生他们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极大竞争的压力。家长、老师的高要求时常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他们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网上频频报道的自杀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3.自我意识强烈与渴望集体生活的矛盾结合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习惯于把自己当成群体的中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满足自己。另一方面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90后”注定成为孤独的一代,他们又眷恋和渴望集体生活,希望能从集体中得到温暖和快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虽然渴望,他们又不愿意“屈尊就驾”,不愿主动和同龄人做深入的交流,把自己处在一个既渴望又排斥的尴尬境地。就像冬天里的两只小刺猬,虽然感觉到寒冷,但是却不能相互拥抱取暖。

4.“成熟”和“冲动”的矛盾结合近年来,报纸、网络上,90后“××门”事件层出不穷。其中 95%涉及到两性问题。这一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学校对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以为只要普及或者是加大教育力度就可以解决。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根源上分析这些现象,找出原因。

青年们的生理条件趋于成熟,对两性开始有着正常的需求。但是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由于教育周期比较长(4~5年)、缺乏物质条件等一系列客观原因,使其无法组织起家庭,因此校园成为两性问题多发的“热点”地带。

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再仅凭着所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等等标语性口号来要求 “90后”青年们理性处理两性问题,违背人性是很难达到很好的教育结果。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不管或者放纵他们的两性行为。虽然青年们的身体已经成熟,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却远未达到成年人标准,冲动之下的选择往往使双方的身体和心灵都受到极大的伤害。以至于在许多“××门”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无不追悔莫及,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给朋友、家庭、学校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因此如何处理“成熟”和“冲动”这一矛盾,是值得当今高校教育者深思的重要课题。

5.想要学习和不知如何学习的矛盾结合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学生,在高中时代一般都是班级中深受老师喜爱的学习尖子。但是进入大学校园后,周围的同学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精英和精英扎堆在一起学习生活,彼此之间不分高下,很容易使这些骄傲的青年学生们产生挫败感。

同时,大学不像高中,大学教师在上完课后便匆匆离去,从事自己的科研研究。大学更强调的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初高中式的“监督性”学习。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特别是男同学们的困扰,一方面从自身骄傲、不愿落于人后的角度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优异的学习成绩;但另一方面,不像从前,有老师、父母在一旁指导、监督,加上青年人爱玩、懒惰等习惯,使之无法适应大学里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新环境。这种精神满足感的失衡,久而久之,就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罢学的心理,把书本丢在一边,把精力放在网络或者其他更容易找到满足感的事情中。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大一新生中挂科率往往比较高。

二、“90后”大学生的教育对策

首先,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应该本着一种包容、关爱的态度看待这些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青年学生。虽然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些缺点,但是,每一代青年人都有着自己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一面。要给予 “90后”大学生更多宽容与认同,相信他们会在历练中不断成熟、成长。就像原本被舆论称为“垮掉一代”的“ 80后”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90后”不是脑残的一代,崩溃的一代,就像 “80后”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一样。

其次,尊重青年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教育者应该扮演的角色是适时的为学生们提一些指导性建议。两性问题上,不能粗暴制止,而是有效疏导,告诉男同学,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合时宜的;同时教会女同学学会自我保护,知道应在何时说“不”。

再次,把集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挫折教育等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来使学生们参与其中。

集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不应该仅局限在平时办个联欢会或者节假日去一趟敬老院孤儿院之类,也可以考虑组织一些时尚的集体活动,比如素质拓展训练或者带领学生们去一些宠物收养所做义工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增进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和培养对待弱小者的爱心、同情心。

挫折教育就是要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斗争中经受磨练,受到教育,从而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的一种教育方式。

最后,但却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有爱存在,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对待学生,会比任何教育手段创新都更加有效

三、特征及表现

(一)了解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但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缺失理想、信仰和真正的偶像。

90后”生活在一个主张多元化、追求多样化的社会。中国当前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社会阶层和社会诸要素的急剧分化和重新组合。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则是“四个多样化”,即: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分配方式多样化。这些“多样化”必将对身处其中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重大影响,尤其导致作为“90后”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冲突和紊乱而造成内心的空虚和失衡,缺失了理想和信仰。

(二)信息和知识丰富,对每样事物有自己的见解,态度理性,却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90后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网络、报纸无不随时冲击着他们的世界,特别是网络信息的透明、快捷,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让90后的思考多了理性的态度,法制精神、公平诉求、竞争意识得到90后的广泛认同,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大为提高, 多元价值观问题、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问题、腐败问题等也引发了他们深层的思考,他们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但在他们更早地懂得世界,在强迫自己以成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理性分析问题的同时,却又极力表现自身的与众不同,极力表现自我。

(三)智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脆弱而敏感

90后成长的特殊时代和“优生优育”的政策造就了了他们自认为自己必然是智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一代。但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使得90后的情感世界很孤独单一。市场经济的深化父母给与他们更多的是金钱是的关爱,而不是情感的感化。90后的一些家庭经历过拆散重组,这样无疑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而自私,脆弱而敏感,缺乏应有的温暖感和亲切感。

(四)追求时尚,享受生活,名利化,缺乏吃苦精神

伴着中国经济的腾飞,90后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时代的娇宠,这让他们逐渐习惯于从家庭和社会索取。手机、电脑、MP4„„,NBA、宽带、报刊电视、美国大片、名牌服饰„„他们拥有前所未有的品牌意识和对时尚的敏感度。提早过度享受名利世界,缺乏自我创造意识,不愿意吃苦,承受挫折能力较弱,即使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映,采取过激的行为。

(五)对网络十分依赖

90后:新消费主义一代 篇6

时尚、全球化的消费主义一代

在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中国市场与媒体(CMMS)研究数据发现,90后群体比80后更加喜欢流行、时髦和新奇东西。因此,风格独特和个性前卫的商品更能够打动90后群体,90后的时尚比80后的时尚更加自我和前卫,对于这些90后而言,产品无论是在颜色、外观等方面都要有特色,甚至包括终端卖场也应该融入90后喜欢新奇的特点,要带给他们更酷的体验。

90后也是全球化的一代,调查发现,90后与80后一样对于国外的品牌有很强的倾向性,在全球化背景下长大的90后,消费国际化符号的品牌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更加触手可及,未来的品牌要影响90后,国际化的风格和元素也是必须具备的,因为他们的心中,地球就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村。

90后奉行“消费主义”,与80后一样,“会花钱比多挣钱更重要”,“我想节约花费但是很难”在他们心中得到高度认同,当然由于90后大多还处在中学大学校园,因此其在消费上的能量还没有像80后一样完全释放,但是其消费主义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

以上特征表明,90后注定比80后更加是没有背负很重的包袱,基本成长于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在中国走向发达的社会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国在全球舞台的崛起,因此90后将会是中国新的消费主义世代。

数字化的一代

“90后”是伴着高科技成长的一代,他们对于互联网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网络几乎是他们生存与交流的最佳平台,网络是“90后”重要的生活元素,在网上与朋友建立联系、聊天交友、听音乐、看电视、看视频都是90后的典型网络行为,而“网络游戏”则是90后区别于70后和80后最为显著的网络行为,“不会玩网游,肯定是落伍”是90后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对于企业而言,一定要善于借助互联网的互动性来和90后进行沟通,建立属于90后的品牌社区,利用BBS、网络游戏、博客、QQ群以及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向90后传播营销信息,培养“90后”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的口碑宣传和 “病毒性营销”效应和信息的相互影响,包括在游戏中植入品牌,都是影响90后必不可少的方式。

90后追逐时尚,生活在网络中,也难以抵挡数码产品的诱惑,生活在一个数码科技飞速更新换代的时代,他们喜欢也不得不跟上时代的脚步,90后们已经显示出他们的消费潜力,手机、电脑、数码相机、MP3成为90后不可少的消费,并且90后更关注品牌和产品档次,更注重格调、品位和审美,注重产品和品牌中蕴含的能营造他们感官体验的思维认同,因此,苹果、索尼等品牌成为90后的最爱,iPod、索尼的PSP掌上游戏机等时尚娱乐产品在这个群体中几乎成为标志性的产品。对于企业而言,引领潮流的个性设计和创新理念是激发90后消费欲望的根本。

创造的一代,

也是容易被影响的一代

如果说70后敢想,80后敢说,那么90后的特征则是“敢做”,或者说90后是最喜欢自我创造的一代人,90后的创造力基本可以和80后媲美,例如,“火星文”就是90后擅长并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语言,它包括各种生僻文字、符号,常人(成年人)一般很难理解其含义,就连80后也不一定完全理解。从成长的社会经济背景而言,90后成长于丰富的物质年代,接受了更为全面的教育,他们的视线并不狭窄、封闭,因此,喜欢用细小的心灵勇敢地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90后必然是具备充沛创造力的一代,更需要自我创造的空间,他们更渴望被关注和被认同。对于品牌而言,如何激发90后的创造热情,让90后卷入到营销活动中,将可以极大的提升品牌在90后群体中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体验价值。

尽管“90后”人群消费欲望强烈,消费观念超前,但是由于90后还未完全踏入社会,因此,在面对一些新的潮流和消费的时候,消费也容易冲动,易受环境中其他消费群体,比如朋友、网友、同学的影响。而这其中,70后和80后必然成为对于90后而言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群体。企业针对90后的消费方式,要注重培养“90后”的意见领袖,激发他们自己去制造流行和时尚。

一百多年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90后群体,正在成为强大中国的未来希望,也是企业值得关注和培育的最具潜力的消费对象。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篇7

1、“90后大学生”及其思想特点

“90后”指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青少年,泛指1990年到1999年出生的所有中国青少年。“90后大学生”是指从2008年起进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代大学生他们绝大部分出生于1990年以后,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迎来“90后”大学生时代。90后大学生思想总体上积极向上,但也有其特殊性。一是时代感强,但责任意识弱;二是认同感强,实践能力较弱;三是参与意识强,但辨别能力较弱;四是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较弱;五是个性特征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2、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是客观存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物质与价值同在。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表明了价值来源于主体需要,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实践基础上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认识。价值观就是指一种价值认识,是对价值关系的反应,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的价值意识。具体来讲,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和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赖以支撑和追求的核心价值和基本价值。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的价值理念,是一个社会总体价值观念、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专有的居于核心与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它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的本质、构成以及标准等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是彰显社会主义目的的价值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以简洁凝练的词语概括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目标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要求;作为公民权利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要求;作为道德规范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

二、“90后”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以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来实施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过程。对于当代90后大学生而言,通过高校循序渐进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其必要性。

1、大学生应对国内外多元价值文化挑战的需要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使得各种价值观的碰撞愈加频繁。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发达国家在科技文化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文化产品、价值观念的输出,对我国青年一代、尤其90后大学生的价值认识产生影响和挑战。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实力,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企图使之成为符合他们意愿的普世价值。90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冲击和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像美国快餐薯片、电脑手机芯片、好莱坞大片这样“三片”的诱惑,势必会淡漠当前社会主义中国发展进步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

多元价值文化使得大学生产生道德信仰危机,道德情感淡漠、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在对社会缺乏关爱之心,持冷漠、怀疑态度,遇危难事袖手旁观、见危不敢扶等等。这些客观形势构成了当代90后大学生价值观面临的时代背景。因此,培养具有价值选择能力、富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务。

2、创新和谐校园文化的深层次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校园文化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角度看,90后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网络等新媒体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内外各种思想文化传播和渗透的途径多样化,大学校园存在消极的文化氛围,有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美剧韩剧,有些则在攀比、奢靡消费中度过,在低俗文化影响下,理想信念、责任感淡化,甚至感到迷茫空虚等现象。如何使校园文化成为推动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力量,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之中,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思想感化和行为习惯,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思想和心理发展,并逐步形成共同向上的价值观念。

3、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最高目标。当代90后大学生全面发展,既是他们个性、能力、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其社会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否正确、社会主义信仰是否坚定,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使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的价值选择时不会迷失方向,从而在思想觉悟、政治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升自我,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合格人才。

三、培育“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90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是关键。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内外结合、知行统一的方式来培育引导。

1、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90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离不开社会生活实践的历练。大学生应坚持对党的理论学习、对经济、文化理论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将各种主题活动外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一是学校要精心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使他们深入社区、乡村、工厂等开展身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调研活动,了解校情、乡情、民情、国情,在不同角色体验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二是形成社会实践激励和评价机制。对在社会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要得到学校、社会的认可,进行宣传表彰,设置相应的奖励、鼓励机制。

2、创新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文体活动,以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是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对榜样和典型进行宣传,通过榜样的力量,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重大节日,围绕理想信念这一核心开展参观体验、表彰、演讲、知识竞赛、缅怀先烈等主题教育,创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校园艺术节,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知名校友等开展讲座、交流活动,通过他们的学习经历、体会和感受,用动人的事迹感召90后大学生,使其自觉培养积极拼搏进取的价值信念。三是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保障良好的学风教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3、加强基层大学生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趋于多样化,因此,基层大学生党组织建设也要适应新特点。不但要培养大学生党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在非党员大学生中树立榜样。高校通过党建带团建的方式,创新大学生党员发展流程中的环节,也能够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笔者所在学院实施“推优入党”对象答辩制度,即由基层团支部推荐优秀团员参加党课培训成为积极分子,经过公开答辩的环节成为预备党员的过程。其中,答辩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理论作为必考题目,让参与者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此形式主题鲜明、结合实际,让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学生群众更广泛的参与,增强了党员发展的透明度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4、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篇8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次上的价值准则。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的重托、历史的责任。“90后”大学生目前已成为了大学生的主体、民族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一方面富有激情,富有理想,富有个性;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自身思想、行为上还不够成熟,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正确培育和引导“90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普遍性,支撑和影响着所有的价值判断。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反映了国家、社会和个人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在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价值观对人的动机有导向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西方意识形态的不断渗入,各种形式的非主流价值观相互激荡,使得“90后”大学生难以树立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价值观的现状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一)价值评价标准西方化

现在,“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重要群体,多元化的成长环境使“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他们的思维极度活跃,想法新潮,视野开阔,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同时面对着市场经济的挑战、西方文化的冲击、网络环境、互联网+的发展等新形势,“90后”大学生存在着价值取向选择上的困惑。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各种观念相互交融,西方文化产品也逐渐渗入中国。“90后”作为走在时代尖端的一代,手机要用高端产品,衣服要穿名牌,发型要最流行,在思想上逐步养成了攀比心理、嫉妒心理、高官高位心理。“这些文化产品中充斥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已经不同程度地对我国“90后”青年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2]这些盲目跟风,盲目崇拜的价值标准严重影响了自身的价值体系。更有少数“90后”甚至摒弃了中国人自身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出现了政治信仰的动摇。因此,高校要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90后”大学生积极自主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二)依赖他人大于独立自主,缺乏独立意识

1. 生活依赖:

“90后”大学生常被称为“独生子女”、“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的富足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求,而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社会条件也使他们的成长道路较为顺利。“90后”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优越,包办一切生活日常,一贯的的生活依赖使得自己缺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而这种现象却是比比皆是。

2. 情感依赖:

情感依赖症是指由于过度喜欢或者寄托过多个人感情于某个人或某件物品上,一旦失去就难以适应等表现。由于独生子女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使得本应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大学生们却不轻易表露出自己的情感,不愿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在学校逐渐形成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模式,最后他们只好封闭自己的内心,将情感寄托于手机、游戏、电视剧当中,以致对多媒体产生了很强的情感依赖。

3. 学习依赖:

现在很多“90后”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独立性,缺少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往往认为大学的日常学习并不重要,因为大学不像高中有月考、周考的学习压力,所以他们认为平时没必要积极主动学习。临近考试的时临阵磨枪,敷衍了事,等真正课程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诚信考试等一系列问题。长期这样,他们就形成了在课堂上依赖老师机械性灌输,考试依赖手机、同学的思维方式,丧失了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享乐主义大于艰苦奋斗,缺乏吃苦精神

20世纪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享乐主义在西方社会蔚然成风,享乐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相通。当这种西方价值观影响到中国时,“90后”作为最年轻,最活力的一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这种享乐主义的影响。他们在父母的过度关爱下过着优越的生活,认为家长给予他们的一切都是应当给予的。正是由于这种思想,所以部分“90后”大学生在学校的消费都是超前消费,别人没有的东西他们要有,别人有的东西他们要更好的,生活费花完了继续向父母索取,父母不给了他们就借,更有甚者通过高利贷贷款消费,久而久之滋生出爱慕虚荣、攀比、炫耀等不良心理。他们更多地注重个人欲望的满足,对学习、课外活动敷衍了事,不思进取;对身边、朋友、家人漠不关心;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小说当中,完全丧失了青年人应又得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逐渐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社会风气,在奢靡消费的同时他们又害怕艰苦奋斗,不想也不愿意在社会实践当中锻炼自己,以至于将贪图享乐作为人生至上的最高最求和终极目标,有少数“90后”甚至对中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产生了质疑,导致信念模糊、信仰迷茫、责任感缺失等现象,这些现象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

二、“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引导的途径。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培育“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不断满足自我需要的一个不断调整、不断思考、提炼的过程。”[3]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去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他们对价值问题的辨识能力和价值意识,关系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健康发展。高校培育和践行什么样的价值观,说到底解决的是一个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校园,首先要建设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这是高校师生一起实践的目标;其次要充分的发挥高校教师知识传播者的作用,毕竟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心智还不成熟,那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点拨者和思想的促进者的高校教育者必须要把培育和引导“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做责无旁贷的一件大事去完成。利用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教育、科技创新等形式,广泛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以大学章程的制定、核准和实施为契机,拓宽渠道让学生到大学的管理当中来。倾力打造实践教学、主题教育、社会实践、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机制,慢慢地树立“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从高校党组织入手,全面提高“90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希望,一方面,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的当代“90后”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主力军;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当代“90后”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尽可能的发挥自身的潜能,选择多样化的成长道路,所以他们的全面成长一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对“90后”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载体,应该在“90后”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首先,应该从“90后”学生个性特征入手,一切以学生为本,理解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其次,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积极构建党的教育新阵地。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育,以网络、手机、QQ微信、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尤其是对“90后”学生群体。可以从组织各个班级构建的QQ党支部、党支部微博、团组织生活、贴吧讨论、微信、微视频等全方位入手打造出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新阵地,全面提高“90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从学生日常生活抓起,培养“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律性

有的“90后”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过分依赖他人,学习不能主动,生活上也不能自理,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缺乏自律。要想将“90后”大学生培养成各个方面十分优秀的青年形象,首先就要从日常生活中入手。一是将学生的上课考勤与学分挂钩。现在的“90后”他们个性张扬,出行课堂自由随意,更多的是以各种理由逃课,上课没有自律、自觉性,像思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程、毛泽东概论课程甚至大学英语这些偏文科性的课程更是缺勤率最高的几门课程,如果将课堂考勤制度与学分分配制度相结合,一方面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尊重课堂。二是将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与学生成绩挂钩。有很多“90后”大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每次寝室卫生检查他们的寝室都是不理想的分数。一个人即使再优秀,如果没有集体合作意识与生活自理能力,难以在社会生存。所以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律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不仅拓展了宏大深远的中国梦,同时也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法与目标。“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的社会主义青年,让学生真正信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号召力。作为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只要我们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国情,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建设紧密相连,在实践当中继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信中国梦将会在我们这一代中完美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赵仁青.探析“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篇9

一个世纪以来,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认同,正是因为它以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形式寓意着人类的追求和奋斗。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爱国主义情感主宰着人们的情绪,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对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作用。尽管,奥林匹克运动不能仅限于爱国主义,但正因为奥林匹克运动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存在,才让奥林匹克运动变得魅力无穷。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正如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曾说过,“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功能是教育,恢复奥运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来教育广大青年人。”当前,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的在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热情,但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还是存在容易激进,缺乏理性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它是具体和务实的,是和中华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对“90后”大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引导其理性爱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爱国主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化和升华

1、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举办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的窗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体育盛会,同时,又是一场吸引数十亿人的文化盛会。奥运会的举办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体育范畴,申办奥运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竞争,是一场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竞争,能够得到奥运会的举办权充分证明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实力;在现代奥运发展史上,巴塞罗那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借举办奥运会之机,巴塞罗那成功地实现了由工业城市向旅游休闲中心的转型。韩国人也是凭借汉城奥运会的举办,通过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成就的展示,树立了崭新的形象,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和转变,从而一举跃入亚洲四小龙的行列,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2008北京奥运会提出的“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意义已经远远超出简单办一届奥运会,而是抓住机遇,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最好的窗口。对于中国人民来讲,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致力于促进世界和谐,奥运会是我们加强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表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绝好机会。

2、爱国主义教育要以生动、具体的内容为载体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既要务虚更要务实,使其转化为可感、可知、可学、可行的具体内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是山川、是历史、是同胞、是文化,是舌尖上的感觉。爱国主义情感,是真情流露,是执著追求,更是共同努力。无论在哪一个领域,为国争光,都会鼓舞人心。奥运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脉相通的,其实质都是反映对祖国的情怀和理想追求。在体育比赛中,各国观众都会不遗余力地为本国运动员加油呐喊,为本国体育健儿取得的战绩而自豪,这种呐喊和自豪,正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表达方式之一。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首次参赛,但只留下刘长春孤独的身影。在当时国人备受欺侮的年代,体育救国是唤起国人救亡图存的一个缩影。当年的刘长春虽然没有收获任何奖牌,但从他身上所展示的爱国主义情操,鼓舞了所有的国人。时至今日,他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怀还在不断的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体育人。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5000米决赛现场,“东方神鹿”王军霞披着国旗绕场一周的镜头感动了无数人,在许多青年大学生的眼里,摘金夺银的体育明星就是英雄。这些体育人的良好形象,都是极为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赛场上,当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地升起,当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奏响。这一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都会得到升华。

二、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分析

1、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表达方式

近些年来,“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90后”备受诟病,爱国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匮乏、自私、任性、张扬、贪图享受……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然而,针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009年南开大学曾做过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政治热情、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关心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热心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活动。2008年在奥运圣火传递、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这些大事件中海内外“90后”的表现,证明他们是有责任感、敢于承担的一代。尽管如此,2012年,针对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行为,国内许多城市发生了爱国青年游行和不理智事件,这种不理智的保钓行为令人深思,也为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应该说,与上几代人相比,90后大学生自身在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上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此,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两面性为高校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2、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开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同样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是现阶段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关注历史而忽视现实,关注成就而忽视问题,重视传道而忽视解惑,重视国内而忽视国际的现象;二是教育载体简单枯燥,针对性不足,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分依赖课堂,灌输式教育严重。爱国教育中我们将一些道德内容当作知识来讲授,用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其道德水准,学生们也是把道德内容当作知识来死记硬背,这样的教育方式之下,爱国主义情感不仅没有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反而变成他们的课业负担。外因主要是网络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挑战,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分,许多网站为获得点击率,甚者传播无益社会发展的信息。与此同时,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所使用的语言和信息绝大多数属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在网络上,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强势经济及科技,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这都严重挑战着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三、以奥林匹克精神为载体开展对“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1、奥林匹克精神是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

现代奥林匹克开幕式表演可以千变万化,但是以国旗或地区奥委会会旗为引导的运动员入场式则从不改变;将升国旗和奏国歌列为奥运会颁奖仪式的固定内容从不改变。升国旗和奏国歌本身就是体现了体育活动蕴含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中国体育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开始接触现代奥林匹克后,就把“爱国”与对奥林匹克的追求联系在一起,逐渐成为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梦想。

在奥林匹克运动赛场上,各国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奋力拼博,通过不屈不挠的努力取得优异成绩时,他们所代表国家的国旗在运动场内升起、国歌奏响,国家的民族精神油然而生,唤起的是整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振奋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那种祖国的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的爱国情怀会深深地印刻在每个人的心中。这种爱国情怀能提高国家全民族的凝聚力,能促进一个国家和谐健康的发展。作为祖国社会栋梁的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了解和学习,更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克服和抑制自己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和狭隘的小团体利益,把个人理想追求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2、奥运明星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是爱国主义的生动诠释

奥运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与爱国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是什么动力驱使他们长年累月地坚持艰辛地训练,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勇往直前?是什么动力驱使他们不怕失败?这是因为每个运动员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能在奥运会的竞技场上升起五星红旗是他们不畏艰辛的强大驱动力。从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单刀赴会”到现在的体育强国,是中国几代优秀运动员用汗水努力奋斗的结果,是他们用一个个动人的瞬间振奋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让爱国主义的情怀在中国人胸中激荡。中国体育健儿体育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最具活力的载体,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3、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践行理性爱国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篇10

首先, 教育内容不够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想要吸引人, 就要关心学生所关心, 而不是老师所掌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一致, 做到主观教育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才能真正被学生所加纳。然而,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 有些教师一味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教学, 没有关注的到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对学生所关心的难点问题不做解释, 降低了学生有些教师不顾社会的发展与教学对象的需求, 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学, 对学生真正关心的热点、难点置之不理, 加剧了学生的困惑与不解, 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 这样的教育不会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

其次, 教育内容否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内在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具有社会价值, 还具有个体价值,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我们通常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意义, 忽视了它的个体价值, 否定了两者之间的内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味的强调社会奉献精神, 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出的提高个人素质、建立健全人格、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次意义,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被高高架起, 脱离了人的发展。

再次, 教育创新重形式轻内容。很长一段时间来, 高校往往把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归结于教育形式的单一, 教育载体的单调, 然后从本质上未能认清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刻意义, 仅仅把改革放在形式上、载体上是完全不够的, 这就造成了重形式轻内容的教学模式屡屡发生, 很多教学活动也只在在意表面的形式, 忽略了教育的实效性。当然, 我们强调内容重于形式, 并不是说教学形式的改革是不必须的。例如, 名师讲座、实时分析、文化礼仪培训、社会实践等这些新形式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最后, 教育方法单一。

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课。传统的教育方法单一主要指的工作思路和教育的形式墨守成规、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室课堂“填鸭式”教育, 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今高校传统的教育方式, 缺乏对媒体网络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运用, 尤其在快速进步的新世纪, 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 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 也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不断需求的知识, 降低了学生的创新性。

大学生都是新世纪的青年, 他们热爱学习却讨厌灌输, 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快, 具有好奇心, 可是面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却同意产生厌烦情绪, 所以在过去几年里, 灌输式的课堂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不佳, 困难重重。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首先, 教育理念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树立引导意识。“引导意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为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教学的严谨性打动学生, 充分实现教育的实效性。同时, 也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 以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 以学生最喜爱的形式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魅力。教师教学要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知识, 在生活中影响学生的行为准则, 在未来发展中为学生指明方向。

其次, 重视教育主体双重性。教育主体的双重性指的就是以学生本, 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 真正关心学生所关心的, 传授学生所想学的,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打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重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 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 心贴心的交流, 这就向全体高校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不仅要考虑自己能教什么, 想教什么, 更要考虑学生想学生, 爱学生么, 不仅要思考自己能举办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也要清楚学生喜欢、接纳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最后, 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创新。以实效性为评价基础, 以学生为评价主体, 以社会效应为评价目标。在教学形式上多引进新的教学手段, 通过网络、社会实践进行教育教学,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 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了, 避免了“填鸭式”教育, 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的评价按照学生的评价来评判, 通过学生意愿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 保证教育的与时俱进。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培养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校园里, 更要辐射到社会, 通过很长一段时间来鉴定教育效果的深远影响。

社会需要什么的问题, 教学以学生为本, 准确把握学生心理,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具体案例引发理性的思考, 以新的形式、载体吸引学生, 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高校一直发挥着培养人才、创新技术、传承文化、传播思想的作用。对于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我们来说, 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也是十分喜人的, 教师、学生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升。然而, 不断变更的社会文化也体现在了校园文化之中, 享乐主义、资本主义、过度强调个人主义的思想开始盛行, 造成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 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着校园的主流思想, 打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成为了新时代的任务。

上一篇:玉石蕴含的文化价值下一篇:钻孔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