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期待

2024-07-01

心理期待(精选六篇)

心理期待 篇1

2008年全国博物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后, 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因此多了解、多配合观众的心理需求, 是讲解员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契机[1]。那么讲解员发挥好桥梁的作用, 达到观众对讲解员的心理期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现试析如下:

一、职责:对职业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对在某一职位的角色扮演者的职责期待。他们通常期望角色及其扮演者可以自觉履行社会特定规范下的各种行为和责任。博物馆讲解员的职业角色是满足观众观看的基本心理需求, 对文物进行全面、到位的讲解。对于观众来说, 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 要求讲解员能够对文物进行分析、讲解、点评, 从而有序地引导观众去解读文物, 传递文物的内涵, 传播文化科学知识。

有了讲解员的引导, 观众从心里就会期盼讲解能为自己提供一些自己想了解的、不知道的信息。他们希望讲解员能够名副其实地、实事求是地根据文物的历史内涵做好各种讲解工作。反映在具体层面上, 观众的这些基本心理要求主要是对讲解员基本素质的期待和要求。

在专业文物知识储备方面, 扎实的内容是讲解员保证与观众产生心理共鸣的前提条件[2]。在观众眼里, 讲解员对所讲解的文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应有个全面的了解。比如像文物的历史、用途、现阶段的保存状态、在文物史上的历史地位, 何时被发现, 又经历了哪些故事等, 讲解员都应该了如指掌。对于观众而言, 这不仅是讲解员与他们对等交流的起点, 也是他们渴望从讲解员嘴里了解到其它相关信息的要求, 而这无疑需要讲解员平时的博闻强记和长期业务经验的积累。

当然, 优秀的、称职的讲解员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借助的不仅仅是二手资料, 有的讲解员会到文物的发掘现场去亲身感受, 去拜访当年发掘现场的老前辈, 去探访当地的居民, 了解文物的民间故事, 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可靠的信息。这样一种亲身体会获得的知识, 不仅避免了讲解的干巴无味, 而且将幕后的一些情景带给观众, 使文物从展厅走近观众, 也是其区别于其它讲解员的重要砝码[3]。

另外, 观众并不是时时需要, 也不是什么都需要讲解, 这就涉及到讲解时机、技巧的把握问题。讲解员面对不同的国籍、职业、文化程度和年龄的观众要做到“因人施讲”, 必须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选择、性格特征、审美情趣等诸多要素[4]。不同的观众, 欣赏的角度不同, 讲解需求也不一样。如青少年学生团队, 他们把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 为接受某一主题教育而来。有的观众往往是专业工作者, 虽数量不多, 但目的非常明确, 选择性很强。他们是带着特定的问题来博物馆寻找答案的, 专注于某个、某些展品或某部分陈列, 参观时非常认真仔细, 抄写文字资料、描摹展品外观、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现的文物标本、索取相应文献资料, 甚至提出参考更多的藏品, 会见博物馆专家探讨相关的学术问题。

站在观众立场上, 考虑什么样的场面需要什么样的讲解, 是博物馆讲解员赢得观众喜爱的重要条件。只有牢牢把握观众的场面期待心理, 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具体讲解工作中, 保证讲解员的现场讲解效果。作为博物馆讲解员, 他和普通观众一样, 都属于社会的一分子。相对于博物馆文物来说, 两者的社会角色也是相同的, 即他们都同样扮演着观赏者的角色。在这一角色基础上, 讲解员与观众的身份地位是平等的[5]。

二、印象:注意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观众的影响

第一印象是指在人际交往中, 第一次交往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以后要改变这种印象不太容易。在博物馆的讲解中, 观众获得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讲解员仪表的印象。这种印象虽是外表的初步了解, 但在观众心里却起着明显的作用。它可能是促进好的评价行为的积极因素, 也可能是产生不良印象的原因。这种第一印象在交往中产生的作用称为首因效应。

和首因效应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是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的是新近得到的印象比以前得到的印象产生更强的作用。例如, 有的讲解员虽貌不出众, 但言谈举止既得体又富于感染力, 精神饱满。这可使观众产生近因效应而改变原来的第一印象。讲解员的态度所产生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是根本对立的, 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地说首因效应对第一次来馆的观众比较明显, 对经常性观众近因效应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讲解员应注意在讲解中的细节问题, 利用心理学知识给观众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

三、参与:对互动角色的期待

群体规范指出了群体的一项重要功能, 在于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正是这种特定的互动角色要求了社会成员行动的一致性, 与其它社会成员能达成些共同的语义空间和行为倾向。博物馆讲解员作为特定场域中的“观众”, 必须透悉文物前与自己具有同等身份形式的观众心理。通常我们可以看到, 一件文物前的观众并不只有一个, 而是几个, 凑在一起形成一种“小集体参观”[2]。而博物馆讲解员正是他们其中的一位特殊观众。一旦这位观众刚好说出他们的心里话, 或说出了他们想要知道明白的事情, 或是明显站到他们的对立面中去了, 他们立刻会形成小范围舆论, 对此作出评价反应。

当然, 观众喜欢的文物各有不同, 讲解员不可能也没必要迎合所有观众的偏向。而应该在相对客观的角度上去讲解文物中的故事。为了避免引起观众对讲解的强烈不满, 作为“观众角色”的讲解员, 必须善于抓住他们的共同心理, 同时在部分细节上注意避免与观众意志的直接性冲突。

四、个体:讲解员自我的期待

讲解员同时也是自我的个体, 每个讲解员都扮演着自身的个体角色。这种角色特征是由个体在长期社会化和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个体意志, 反映在讲解员个人气质、性格、仪表、体态等, 是个人综合特征的一种表现[5]。

不同的博物馆讲解员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这不仅是他们区别于其他讲解员的标志, 也是其吸引观众的重要魅力来源。有的讲解员善于对节奏快慢的把握以及充满热情的讲解著称;有的在讲解中娓娓道来、声音柔和, 又善于抓住观众心理, 让观众在观摩文物的同时获取想要的信息, 也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喝彩。

当然, 满足观众的个性化讲解员的心理期待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是毫无节制地放任自流。由于知识背景、性格特征、外表长相、人文修养等多元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各个讲解员的个性特征。这种气质特征决定了他们是否与观众具有相近的审美心理趣味, 从而最终影响到讲解员的解说效果。一个真正个性化的讲解员, 他必须从自身素质前提出发, 针对观众普遍接受的个性心理来有理有度地提高和培养。

摘要:讲解员作为文物和观众之间的桥梁, 观众会对其形成一些心理期待, 不同的观众群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反应, 讲解员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职责、印象、参与、个体角色的完善, 并通过互动强化, 达到观众的期待。

关键词:观众,博物馆,讲解,心理期待

参考文献

[1]吴镝:《浅谈在讲解中如何缩短观众和文物之间的心理距离》,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07, 第四辑。

[2]黄晓宏:《博物馆观众心理学浅析》, 《甘肃省博物馆馆刊》。

[3]张丽敏:《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如何加强观众接待工作》, 《博物馆研究》, 2009年第一期。

[4]佟亦冰:《浅谈观众心理与现场直播》, 《广电视听》。

心理期待 篇2

——期待效应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我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进入成果展示阶段,每个大组中的小组谁先上台谁拥有率先展示权。第四大组有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同时跑上讲台,但女生拿粉笔时晚了一点。“一会儿你来完善吧!”我拍了一下她的胳膊说。

目标是补写挽联,上联是: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男生写的下联是:军衣反派,摧残爱国民众。

那女生又跑上台了,拿着笔正在找写的地方。我问她:“你是后来居上还是居下?”

“我要后来居上。”显然她明白我的暗藏激励的问话。

但是,男生个儿高,写得已经够高了,她踮起脚在男生写的答案上边划了一笔就一个踉跄。

“来吧,写这儿。你仍然是写在上边的!”我给她划了一条导向线指向下面空白处。

她写的答案是:长歌当哭,控诉无耻之人。写毕,全班折服了。

效应的起源

期待效应,指人们在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待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这个效应缘于一个希望神话,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刻家,他倾注了全部心血雕刻一个美女石像,刻得栩栩如生。自己居然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日思夜想。最后天神的领袖宙斯被感动了,把石像变成了真正的美女。

这一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A.L.Jacobson)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一现象被称为“期待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性的组成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弗里·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有个经典句子: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余光中先生将其翻译为“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余光中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个人心中猛虎与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的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的蔷薇尤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

余先生用形象的比喻,指出人性是阴与阳,刚与柔的结合体。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当然,人也不另外。人也是善与恶,美与丑,积极与消极的统一体。只是看是否外现,外现多少而已。

一位印度老人对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愤怒、嫉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代表温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哪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自己经常喂养的那一只”。

关注哪一只狼,哪一只狼就厉害。心在哪儿,这是意念,行在哪儿,这是行为,久在哪儿,这是习惯。它决定着性格的形成,人生的涵养和生活的轨迹。

聚焦积极面

荣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点,让我们看到一个“全部的人”:一个凶狠邪恶之人也会有自己的柔情万丈,一个善良宽厚的人有可能对一些人残忍至极。人性本来是复杂又完美的结合。人没有绝对的善恶,每个人心中都有恶魔和天使,关键看周围的环境如何激发出内在沉睡的一面。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荣格人格动力说认为,心灵的能量来自外界或身体,但一旦外界能量转化为心灵的能量,就由心灵来决定其使用。作为教师,需要做的是给孩子的心灵注入正能量。

一位哲学家用几年的功夫培养了一班学生,他把弟子们带到旷野之中上最后一堂课。哲学家问道:“这旷野上长满了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十分惊讶,一直在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最后一课的考题竟是这么简单。一个弟子说:“老师,只要用铲子就够了。”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这里相聚。”一年后,弟子们走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哲学家没有来,留下了一张纸,写着:“欲除草,必须种上庄稼。”

欲除草,必须种上庄稼。前面几个弟子除草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只把目光盯在草上。除的过程当中,也会反复生长。今年除了,明年也还会长。在上面种上庄稼,这片旷野就被庄稼所占领,庄稼的丰盈就抑制了野草的生机。这就像买菜的篮子,被肉蛋装满了,废纸也就塞不下了。

心灵的空间是一定的,杂草犹阴霾,庄稼犹阳光,阳光多了,阴霾自然就少了。在对高尚价值的追求中,才会不断清除心灵的杂草,永远保持精神的纯粹。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这两股力量就像太极中的阴阳两极,此消彼长。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力量。

有一个小孩在家中学国画,还未开始画,就把墨汁滴到了洁白的宣纸上,慢慢洇开来,变成了一个丑陋的墨渍。

小孩很懊恼,准备换一张宣纸。

可是,他的妈妈说:“这点墨渍不是很好吗?”孩子的妈妈取过笔,用那点墨渍画了一只小花猫,竟然栩栩如生。

孩子高兴地拍手喊:“原来墨渍可以变成小花猫。”

墨渍当然不能变成小花猫,而是因为心里首先没有了那点墨渍。它可是一只小花猫,也可以是一头象,或是一片树林,就看你如何改变它。当我们聚焦于消极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和失望;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放大闪光点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更不是打出来的。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待。积极的期待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待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认为,由他们提供的“假信息”最后出了“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代表性的预测”引发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较高期待,就是这些教师的较高期待在8个月中发挥了神奇的暗示作用。这些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定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了神奇的“期待效应”。

期待全面发展,不等于同时发展,同等发展,允许擅长的方面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并放大闪光点,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有了成就感,就扬起了自信的风帆。期待效应能产生情感共鸣,达成发展共振。

石延年写了一首咏红梅诗,找苏轼看:“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苏轼笑道:“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批评石延年前辈只看梅花的一面,没看到梅花的另一面。高洁的品性,傲雪的风姿,才是梅更美的地方。聚焦点不同,感受就不同,产生的效应也就不同了。

充分相信孩子

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我去家里吃晚餐,我很开心。吃的是饺子。等到饺子端到桌上,我眼泪都掉下来了,因为老师说的话更让我感动。他说,“我教书50年,我用我的生命和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哇,从来没有人这么看重我啊,包括我的父亲母亲。我更感动了,眼泪掉在饺子上了。

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杭州天长小学的一次亲子课堂上演讲的一段话,这件事也写进了他的散文里。老师期待孩子,就要相信孩子。

这是个观念的问题。其实,孩子才是最活的教学资源。老师需要做的是点燃他们才情的火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某些好的素质,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素质。他说:“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点燃它,就要火星。教育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引导入门,教给方法,组织活动,学会放手,会发现,孩子是一座巨大的矿藏。

他们的你一言我一语,恰恰呈现出不同的角度,全面解析了问题。他们的不知“天高地厚”,带着创新的因子,思想的碰撞产生出奇妙的火花。尤其在这个电子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见多识广,他们是开放的一代,时刻都是“新生”,不再封闭狭隘,不再墨守成规。相信他们,在某个程度上说,也才能发展我们教师自己。

这是个能力的问题。弘一法师说:“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想要掩饰伪装什么,所谓欲盖弥彰者是也。不敢放手,是因为怕出“乱子”,无法掌控。真正成熟的老师,能做到收放自如。

这是个方法的问题。老师要对学生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学生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交待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学生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有的是办法„„这样,学生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一个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经过激励后,才能就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这是接力连缀式古文自主翻译。

课前,给学生明确目标,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上按照“朗读——剖析——解释——翻译——分析”五个环节,每个学生一句,依次进行。也可分组完成,每个组承包一段,组员分工,“朗读、剖析、解释、翻译、分析”由五个组员分别完成,第六个组员进行补充,学生各展所长。

这样,老师只需点拨深化和组织评价。

枯燥乏味的古文翻译,经过老师的巧妙安排,就变成了学生互教互学的自主活动。这种期待,建立在充分相信的基础上。

期待,即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希望和等待。既要充满希望,又要能够等待。它像无形的力量给予信念,让心无比坚定,让梦无比清晰。正如园丁,一边付出,一边等待,一边欣赏,奏响职业的三部曲。

走出目标期待的心理误区 篇3

误区一:“我非要考好不可。”

【案例】小萍平时考试,总分一般在450分左右,可她却希望高考能考540分。所以每一次调考之后,面对不如意的成绩,小萍总是不断地自责,时间一长,她的精神总是萎靡不振,复习成效越来越差。

【分析】小萍目前的状况是一种过高期待的心理特征。所谓过高期待,是一种超越自身实际水平的目标达成期待,这种期待下产生的目标往往与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然而,虽明知差距的存在,个体在心理上仍会逼迫自己必须达到某种目标,当在向目标迈进的途中遭遇挫折时,往往会产生痛苦与焦躁的心理,继而引发情绪低落与不安。

【方法】一个人所期待的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目标高不可攀易使个体产生挫败心理,目标过低则易使个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适度的目标期待才会帮助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1.多采用能愿期待,即“我能够考好”。这是一种可以增强自信心的心理愿望,它建立在肯定自我、保持良好的期望心理的基础上。同时,这种期待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它没有具体而死板的目标,即使个体没有达成最初的目标,也不会有失望的感觉;如果成绩提高的效果明显,个体则会产生极强的成就感。那种“我非要考好不可”的期待是一种没有退路的期待,同时又是一种命令式的期待,它容易诱发紧张情绪。当目标没有达成时,个体自然会产生极强的挫败感。

2.多采用过程期待,而弱化结果期待。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许多考生往往太在意每一次调考的结果,崇尚“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终极评价,因而呈现的多是结果式期待心理。这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也许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些心理比较敏感的同学来说,则应该淡化结果期待。因为当某位同学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往往就是其遭受打击的时候,受打击的次数多了,人的心理往往会陷入崩溃的境地。因此,我们要多采用过程期待,告诉自己:我只要认真复习了,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老师了;我只要努力复习了,成绩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过程期待关注的是过程,弱化的是结果。故结果的不理想,不太容易干扰我们的心智。过程期待易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去落实备考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久而久之,复习的结果自然好起来了,这就叫功到自然成。许多情况下,无心插柳也是可以柳成荫的。

3.客观期待,降低期待水平。将目标定位在自己的实际状况上,就可以避免过度期待心理的产生。事实上,每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学习基础、行为方式都是有差异的,因而我们每一个人的目标期待都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实际基础上。同学们的目标定位,实际上有许多参考依据:入学的总分、单科分数、每一次考试的成绩、每一科的作业情况、每一个考点的检测、老师的评价等等。只要我们降低目标期待水平,建立起适度的目标期待水平,那么我们的复习备考生活就一定会充满阳光。

误区二:“我现在为何还不如他?”

【案例】胡轩的数学是弱项,他总想在短期内扭转这个局面,不说把数学变成强项吧,至少也不应拖后腿。可是,集中复习数学一段时间后,考试成绩还是不如同桌。胡轩常常自责:我这样努力都没有成效,可见再怎么复习都是没有用的了。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在随后的数学复习过程中,就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分析】这是一种期待过速的心理。个体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达到某种目标,当实际情况不如意时,就否定自己,形成紧张心理。期待过速心理现象,源于两个因素:一是急迫,目标意识太强,急功近利,总想一口吃成胖子;二是对学习对象的特点认识不准,低估了复习的难度,错误地缩短了学习的时间期限,从而对复习的效果预期不准。

【方法】调节期待过速心理,关键是要确定阶段目标,实施阶梯式目标期待,即分步提高,最终达成。具体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改变认知。即准确认识数学学科的特点,正确估计其学习难度。数学复习非短期之内可见成效,它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相对薄弱,则很难求得数学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数学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知晓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有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就不会因为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产生过于沮丧的心理。

2.减缓期待。一般来说,人的期待心理是有缓急之分的,相对于较难的学科,我们的期待之心不能过于急迫,过速期待只能制造心理危机,容易造成对心理的伤害。故应延缓期待、限速期待,将期待目标达成的时间与客观复习效果尽量做到同步,这样就能够让自己的心理处于积极的状态。减缓期待心理的最佳方法是:将自己的期待目标分解,分成阶段目标。这样,就能够步步落实,最终达成整体目标。

3.正确归因。也就是正确分析学习结果不好的原因,我们应该多从非智力因素角度去分析失败的原因:数学没有考好,绝不是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行,或许是基础不扎实、方法不得当、课堂听课效率不高等因素影响的结果。正确分析数学学习失利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可以帮助自己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4.自我比较,肯定进步。对于心理比较脆弱的同学来说,当自己的某一学科成绩不太好的时候,尽量不要轻易同别的同学比较,特别是不要同比自己强很多的同学比较,否则容易受到打击。应该多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只要有进步,就是可喜的,哪怕现在还不如其他同学。并且,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尽量小步跟进、自我肯定,以增强成就感。

nlc202309011158

误区三:“要是高考只考这些就好了。”

【案例】面对高考,小旺也是有目标期待的,他的目标期待就是:考试过程中能发生奇迹,让自己得高分。可他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就是无法认真,也不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导致许多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好。不过,他在每次考试之前,都会在心里默默地祷告:这次考试一定要考我已经复习好了的地方。而当考试结束之后,他定会痛苦不堪,诅咒试题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诅咒出题的老师为什么不考自己掌握好了的知识点。心里面很长时间不痛快。

【分析】小旺的目标期待心理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空有目标,却没有扎扎实实的行动,从本质上讲,这不是一种真实的心理期待,而是一种虚幻的期待心理。这种心理建立在托付愿望的基础上,即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他人或者外物身上,这实质上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表征,即幻想天上掉馅饼。明知不可能却偏要这么想,必然会产生焦虑心理。小旺没有付出应有的劳动,却指望考试只考自己复习过的知识,其侥幸心理与自欺欺人心理并存,其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方法】如果说高考是一场战争,那么战士只能是自己,只有亲自冲锋陷阵才能赢得高考的最终胜利。外物只是你手中的工具,一切的收获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因为你无法控制别人,无法左右试卷,你可以掌控的唯有自己的行为。

1.矫正认识。没有复习好,就别指望考好,考不好是正常现象。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复习的成效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既然耕耘不到位,收获肯定不会多。不劳而获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这样来想,心态就会平和下来。

2.抛弃幻想。期待他人的表现是一种虚幻的心理,既不切实际,又自欺欺人。老师怎样命题、试卷呈现哪些题目,这些均不是我们考生所能左右的。指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命题、指望试卷符合自己的心意,这些只能是空想,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高考没有救世主,一切都靠我们自己的奋斗,高考拼的就是实力。

3.反躬自省:复习备考,我的责任。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扎扎实实地搞好复习,才是解决痛苦的良药。我们应该把思想定在自己的行动上:认真复习,掌握好每一个考点。这样,就能将期待他人转移到期待自己身上,也就能将目标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牢牢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真实的目标期待。须知,真实而非虚幻的期待,是每一个考生应有的心理,也是高考成功的必要条件。

总之,保持积极而科学的目标期待心理,避免陷入目标期待的心理误区,是我们高考复习取得胜利的保障。

责任编辑 赵玉渊

期待的优美散文:期待遇见美好 篇4

我们每天都会遇见不同的人,受到不同的待遇,有心酸,也有感动的,但今天还有“惊吓”。在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调研课题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大妈,因为只有我一个人会说当地方言,所以在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成为了她眼中的“肥羊”。在填问卷期间,大妈问我认不认识大四的师姐,一开始我还以为她有亲戚也在我们学校读书呢,谁知道是想让我帮她儿子牵红线、找对象。当时吓得我啊,想逃跑的心都有了,这大妈也太逗了吧。

因为这件事我还被大家笑话了一整天呢,为此我还写了一篇自黑式的心得,本来是想让调研组的队员们笑笑就好,谁料却被截屏发朋友圈了,还被大量转发了。从此“红娘”的称呼就被冠在了我的头上。不过这并不重要,人生无非就是偶尔笑笑别人,偶尔被别人笑笑。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我们小组的感情更好了,关系更加融洽了,彼此之间也更加了解了,这是我怎么也意想不到的收获。

虽然嘴巴上说着不高兴,但是我心里是很开心的。调研之路还很漫长,也许会更加辛苦,但我不会再抱怨,或许很累,但更多的是欢笑不是吗?今天我很开心,感谢有你们,调研组的队友们,感谢今天所遇到的一切。也感谢你,那个可爱的大妈,祝你早日找到一个好儿媳妇!

我期待接下来的几天能够遇到更可爱的人,更有趣的事,作为“翻译官”,我一定会一字不漏地解释给你们听,让大家也一起笑笑!

【期待,成长】

天空破碎在又一个短暂的瞬间,失去了花季中清新翠绿般所谓的爱。上帝爱每一个孤独的孩子,慷慨的将黑夜赐予每一份静寂,也给了我。大概是只剩下夜的包容还留在这世上,给我真实的内心以放纵的牧场。在夜里,宁静的角落中,轻轻的侧过身,悄悄在窒息的空气里发泄委屈的晶体。 清晨,穿上多彩的暗灰体恤,装备好自己,走在阳光里。看着一张张丑陋的面孔,空气中一个个虚伪的问候凝入血液。微笑,再微笑。曾经那个天真.自信的我在哪里,日夜依稀中刻意寻找。可是,找不到一丝踪迹。

你的出现,是生命中美丽的意外。在浮云般琉璃的岁月中,弥补着我内心的空缺。你灵魂深处不经意间溢发的光彩,浸染着我的每一支神经。那瞬间的暖和,化做一种力量,那是让我真正微笑的动力。

【窗外的.那一抹期待】

窗外的那一抹期待,在时光流逝中,不曾移动过脚步,它坚守在那里,只为了看着我一切安好。

-----题记

小时候爸妈在西安做生意很少回家,一年到头我见到爸妈的次数屈指可数,当时村里也有很多孩子爸妈不在身边。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村里的爷爷奶奶坐在我家门前夏凉,开玩笑的教我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只是将歌词改成了“世上只有奶奶好”,我不记得当时的我们是用怎样的状态将这首“世上只有奶奶好”学会的,也不记得当时早熟的我是怎样的一种内心角逐,但自那以后我会经常到村口张望,想着也许就能等到那个想要看到的身影,也许就看到了呢!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从崔黄小学转到创新学校就读,创新学校是一个私利寄宿学校,有时我在想,为什么它的名字叫“创新学校”,学校的设备或者建筑并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后来猜测,大概是学校创办人希望学子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具有创新意识的一种憧憬吧。

在那个异常寒冷的晚上,我照常去教室上晚自习,晚自习期间还是和往常一样的写作业,看课外书,和同学做原本就会经常做的小动作,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走到我的桌子旁,敲了敲我的桌子并且给我指了指窗外,窗外站着被风吹乱了头发的爸妈,他们围着围巾,但脸还是被冻得通红,眼中带着期许的光芒看着坐在座位上的我。我足足用了将近一分钟的时间才确认了这是事实而不是我幻想的场景,随后,快步跑出了教室。

由于晚上他们还要赶回西安,爸妈在我们学校只停留了半个多小时。在那半个多小时里,我肯定是感觉相当幸福的,虽然现在细节在我的记忆力并不是很清晰。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后,我将爸妈送至校门口,没有停留,快步的跑回了教室,趴在能够看到校外的窗户上,一动不动的看着窗外,生怕遗漏了哪个能够看到他们的瞬间。

看着他们在寒风中急行的脚步,望着他们在风的迫使下弯起的身形,遥看着那越来越小的背影我在窗前久久的驻足,直至晚自习下课,我都不愿离开那小小的窗子。仿佛从那个窗户往外看,就能再次看到那抹想要亲近,不愿让他离去的身影。

当他们越走越远的时候,当那抹清晰的背影逐渐变得模糊的时候,当充满泪水的眼睛在茫茫黑夜中寻不到他们的时候,那时的自己仿佛一个失去了珍贵物件的老者,望着窗外久久不曾有一丝动作。

逐渐长大了,生活中偶尔的玩笑话爸爸会说:“在你小时候,我回老家看你,你都不怎么理我。每一次我走的时候,也不挽留一下,你直接扭头就走了。”每每到这个时候,我也就是笑笑,说我那时不懂事,您别介意。但从小情感丰富的我,怎么会不懂这些?但每一次我都不想在他们能够看到的地方看着他们离开,这次也不例外,我没有在校门口看着他们走,而是快步的跑回了教室,在窗户上看着他们。我不愿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不愿让他们一回头,看到我那充满不舍与期待的目光;不愿让夜晚还要赶赴西安辛苦工作的他们,内心煎熬在不能够给予我太多爱的守护的自责中离开;不愿承认在他们来看我和离开后自己内心的落差……

自那次在窗外看到爸妈以后,每每在学校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事,亦或者自己遇到什么烦恼 的事情,只要我望着教室的窗外看那么一会儿,就会变回那个充满能量的小强。那晚窗外爸妈的身影和那充满期许的目光,给了我在那个学校整整两年的寄托,直到我来到西安上学。四年级教室的窗子给予了我期盼的光芒,在那里,我寻求到了心灵的慰寄和火热的光源,即便是寒冬腊月,我也会在凛冽的寒风中体会出拿份浅薄的温暖。

儿时窗外爸妈给予的温暖,这种无言的鼓励和在意,给十一二岁的我增添了一种无形的动力,在这份动力的提携下,每一件我经历的事情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只有这样我感觉才能给予爸妈一个相对来说感到欣慰的回应。

心理期待 篇5

留守少年突然失明

1998年,朱小波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市的一个小乡村。父亲朱永泉和母亲陈霞都是普通的农民。由于奶奶赵青风患有多年的风湿性关节炎,虽然不致命,但不得不靠药物来调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朱小波两岁时,朱永泉夫妇便来到宁波奉化市打工。

小小年纪就与父母分别,朱小波却表现得十分坚强。几个月后,当朱永泉和妻子在电话另一端听到儿子牙牙学语时,除了兴奋地叮嘱父母好好照顾孩子,还下定决心努力打工挣钱,将来让儿子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因此,他们连回家看望儿子的路费都节约了,只有每年春节才匆忙回家呆上几天。

然而,随着朱小波一天天长大,他开始体会到自己与众不同,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常常被小伙伴嘲笑,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转眼朱小波到了上学的年龄,奶奶赵青凤把他送到了附近的幼儿园。朱小波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总是独来独往,这样也自然少了很多是非,爷爷奶奶倒也乐得轻松,他们并未意识到孩子的性格变化。

2005年,朱小波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性格孤僻的他成绩非常优秀,在班上名列前茅。朱永泉和妻子都高兴不已,经常给朱小波寄来学习用品和零花钱。

朱永泉夫妇哪里知道,朱小波每天过得并不开心。由于爷爷奶奶年岁已高,远离父母的他每天书包里都要放着一把伞,因为自从他开始上学,从没享受过像其他同学那样下雨天有父母接送的待遇。每次听到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讲起和父母去什么地方玩或者看到别人的全家福,朱小波总会感到难过。想到自己从没有和父母逛过街,甚至连见一面也只能等到每年春节,朱小波感到十分辛酸。夜里,朱小波常常因思念父母而泪眼婆娑,年幼的心里感到非常压抑。

让朱永泉和妻子意外的是,随着朱小波渐渐长大,学习成绩却在逐渐下滑。他们虽然对一些学习用品、复习资料有求必应,但朱小波的成绩却越来越差。

2008年11月7日,朱小波半期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朱永泉知道此事后怨儿子不争气,苦口婆心地把他教育了一番。

“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受到委屈的朱小波给妈妈打去了电话,在他心里妈妈总是对自己有百般耐心的。哪知这次陈霞也大发雷霆,对他的成绩十分不满,最后埋怨长途电话费太贵,便匆匆挂掉了电话。

朱小波忽然觉得自己的世界一片黑暗,因考试失利不但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连千里之外的父母也没有一句温暖的话,想着想着,眼泪就不知不觉流了出来。那晚,朱小波躺在被窝里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朱小波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起床了,和奶奶一起做早饭。然而,当他吃完早饭背起书包去上学时,总感觉看什么都是模糊不清的,他揉了揉红肿的眼睛,但没有丝毫改变。

“难道是昨晚哭得太伤心了,眼睛还没缓过来?”朱小波一边在心底安慰自己,一边来到了学校,以为时间一长眼睛就会恢复。然而,到上第二节课时,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只剩下一个晃动的影子了,更别说看清楚黑板上的文字。感到不妙的朱小波觉得眼睛真瞎了,便一下子哭了起来。老师得知原委后,觉得事关重大,立即叫朱小波家附近的同学回去通知其奶奶,把他领回家。

将朱小波领回家后,爷爷和奶奶四处找来土方给孩子治疗,可依然不见好转。这可担当不起啊!奶奶赵青凤赶紧给远在宁波的朱永泉夫妇打去电话。得知儿子眼睛突然失明,朱永泉和妻子先是怀疑眼睛近视了,后来又觉得事态严重,必须回家亲自看一眼孩子才放心。

11月10日,朱永泉和陈霞分别向工厂请假,回到了江苏省的老家,夫妻俩立即把朱小波带到了兴化市人民医院。经眼科医生检查,认为朱小波只是轻度近视,戴上眼镜就能恢复视力。

朱永泉夫妇随后为儿子配了一副眼镜,让他们欣慰的是,朱小波戴上眼镜后,果真能看清东西了。朱永泉和妻子感到事无大碍,便又返回了宁波打工。

11月18日,朱小波在课堂上再次失明,周围的世界又变得模糊起来。奶奶抽泣着把他领回了家,再次给已经回宁波打工的朱永泉夫妇打去电话。

“孩子又看不见了,戴起眼镜也不管用。”电话里,朱小波的奶奶和父亲哭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好决定先筹一笔钱,让其爷爷奶奶带他到周边的大医院检查。

失明原因很蹊跷

朱小波在爷爷和奶奶的带领下,先后辗转兴化市周边的大医院检查,可就是查不出具体病因,吃了不少药,可视力一直保持在0.2,一家人只好祈祷孩子只是高度近视,千万别成了盲人。

2009年7月,朱小波的视力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趋下降:一家人商量后,朱永泉夫妇再次回到了老家,把朱小波带到南京、宁波等地的大医院检查。这一查更让一家人陷入了绝境,有医院诊断朱小波为先天性视神经萎缩,将永远失明。

残酷的结果给这个家庭致命一击,母亲陈霞更是因受不了打击,一时病倒在床。“孩子该怎么办?他还这么小啊!”

朱小波在黑暗中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他从父母的交谈中听到了无奈,也意识到自己将永远失明,未来一片黑暗。他握住父母颤抖的手,一种恨天怨地的心绪油然而生。

朱小波体会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世界,知道自己也许再也看不见灿烂的阳光,青青的绿地,甚至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走进校园。渐渐地,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吃药时把母亲递过来的杯子砸掉,不再和父母交流。

“对不起!爸爸妈妈以前忙于工作对你关心不够,但那也是为你好啊。”朱永泉夫妇看着儿子因病魔而变得绝望,他们心如刀绞。几年来,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而儿子以后再也看不见父母的面容了,他的心该有多痛苦啊!

经过朱永泉夫妇苦口婆心的劝说,朱小波的情绪总算开始平复下来,朱永泉和陈霞也在自责中接受了儿子失明的现实。可孩子还小,将来的路还长啊!经商量,夫妻俩决定给朱小波另谋出路。

2009年8月,朱永泉夫妇联系到了一所盲人学校,决定把朱小波送入盲人学校学习一门技术将来谋生。虽然很无奈,但这也是唯一让他好好活下去的办法。

朱小波被送进盲人学校后,虽然同学们都看不见对方,他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心。朱永泉夫妇为了陪孩子走出心理阴霾,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照顾朱小波的生活起居。在这个新环境中,朱小波反而感受到了幸福。

朱小波在亲人和同学的关心下,开始鼓足勇气去面对生活。他在盲人学校学会了按摩,每天回家都会积极完成“家庭作业”——为父母按摩,亲情裂口得以

很好愈合。因为眼睛失明,他的听觉更加灵敏,他甚至开始善于言谈起来。

看着孩子的性格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朱永泉和妻子感到无比欣慰。但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一个意外消息——“盲人”儿子还有恢复视力的可能!

原来,2009年10月9日,宁波市第六医院副院长、该院眼科教授袁建树在盲校进行“早期预防和康复对儿童视残的重要性”的课题研究,发现朱小波并非天生性失明,而且还有极弱的视力。于是,袁建树和朱永泉夫妇取得了联系,并希望他们能把朱小波带到宁波市第六医院眼科做检查。

知道儿子还有恢复视力的可能;朱永泉和妻子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带着朱小波来到了宁波市第六医院。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检查,发觉朱小波两只眼睛的视力均为0.12,视网膜、瞳孔、晶体等均正常,排除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可能性。得知让儿子永远失明的诊断结果是错误的,朱永泉和妻子原本绝望的心再次复苏,高兴得合不拢嘴,忍不住搂起朱小波说:“儿子,你总算有救了!”朱小波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更让一家人高兴的是,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朱小波的视力很快就恢复到了1.0,戴上近视眼镜便能清楚地看见东西了。

然而,就在袁建树诊断朱小波为轻度近视,准备出院的那天晚上,害怕回去后父母见自己病情康复就要再次外出打工,而自己又要回到孤独世界的朱小波闹起了情绪。不久,袁建树再次给朱小波做全面检查时,发觉朱小波的视力又从1.0降到0.6了。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浇灭了一家人刚刚点燃的希望。没想到正是这个残酷的反常现象,让袁建树发现了朱小波失明的真正病因,从而打开了他的心理暗室(指人内心深处最隐秘,自己也不易察觉的地方)。

在医学上有一种叫“癔症性失明”的疾病,是因心理缺陷所导致的,但由于他们没有其他心理疾病的行为反常等特征,所以容易被眼科医生忽视。而朱小波的视力随着情绪波动而改变,很可能就是患上了“癔症性失明”。

心理暗示重回光明世界

找到了失明病因后,袁建树决定采用心理暗示疗法为朱小波治疗。首先不能给朱小波任何压力,而是用温暖的方法,试着打开他的心扉,从而打开他的视觉窗户。

听了袁建树的建议后,母亲陈霞开始为儿子“减压”,她抱着朱小波说:“儿子,你看外面天气多好啊,等你的眼睛好了我们就去游乐园玩,我们去坐云霄飞车,以后爸爸和妈妈再也不离开你了。”朱小波抚摸着妈妈的脸,模糊地看到妈妈强装出来的笑颜,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凝结在心中。

与此同时,袁建树也告诉朱小波,称他的眼睛并无大碍,只要用国际上新发明的注射液,便能一针见效。见朱小波心情轻松了许多,便给朱小波注射了普通的维生素B,然后拿出几片维生素C,称是奇效药,服下后不久就能重见光明了。

2009年10月18日上午,在暗示疗法的治疗下,朱小波的视力恢复到了1.2,他又能清楚地看清周围的—切了。

看见儿子的眼睛复明了,朱永泉和妻子笑逐颜开。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并没有闲着,带着朱小波在医院附近闲逛,给他买喜欢的玩具。

“爸爸妈妈是爱你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你不是一个人,我们一家人将会一直在一起。等你眼睛好了,我们去最好玩的游乐园玩,把失去的时间都补回来。”听着父母的话,朱小波甜甜地笑了。

10月20日,袁建树为朱小波做复查,发现朱小波的视力依然保持在1.2,这表明他的双眼将永久性复明,可以出院了。临走前,袁建树叮嘱朱永泉夫妇俩:“真正的特效药我们医院也拿不出来,而是在你们手里,那就是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朱永泉夫妇牵着朱小波走出医院后,压在心头近一年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不过他们没有急着赶回兴化市的老家,而是带着儿子在宁波的梁祝文化公园等游戏景点玩了三天才坐上回家的列车。

回到兴化市的老家后,为了方便照顾朱小波,朱永泉在附近找了份零工,而妻子陈霞也辞去了宁波的工作,在家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孩子。

11月27日,朱小波在同学的欢呼声中走进了以前的小学校园,继续接受正常人的教育。阳光中,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没有了往日的忧郁,脸上开始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面对变了个人似的朱小波,老师们也感叹不已,不过在他天真活泼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因为爱,他失明了;同样因为爱,他走出了心理牢笼,重获明媚阳光。

(本文拒绝上网或转载)

期待别人不如期待自己 篇6

当男子愤怒地对天怒骂时,有个人浑身湿透地躲进屋檐,但是男子似乎没有发现,仍然一连串地骂个不停。忽然,这个人出声了:“喂,你全身湿透地站在雨中,那么用力地骂着老天爷,我想,过两天老天爷一定会被你气死,然后再也不下雨了。”男子听见从后院传来的反对声音,这会儿脾气更大了,他火气十足地回应:“哼,他才不会生气呢!因为老天爷根本就听不见我在骂他。”这个神秘人听男子如此说着,忍不住笑了声:“呵!都知道没有作用了,那你为什么还在这里做蠢事呢?”被驳斥的男子,气得说不出话来。

后院的那个人在转身离去前,又送给男子一段话:“孩子,与其在这里骂天,不如为自己撑起一把雨伞,接着去将屋顶修好,再去向邻居借点柴火,然后把你的衣服和粮食烘干,好好地饱餐一顿,最后,安安稳稳地上床睡一觉吧!”在现实生活中,像故事中男子一样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很少要求自己,总是期待别人改变,或是等待别人的善意。这些人经常忘了自己应负的责任,也经常遗忘人生的目的。

与其抱怨现状,不如自己改变这一切。我们真正有能力去做的,不是等待别人能为我们付出什么,而是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毫无遗漏地掌握一些事情。

上一篇:学科馆员建设下一篇:三网融合发展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