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待视野

2024-06-20

儿童期待视野(精选七篇)

儿童期待视野 篇1

1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又称“接受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尧斯的《提出挑战的文学史》(1969)和伊泽尔的《本文的号召结构》(1970)是接受美学实践的开山著作。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它打破了传统的把本文当作作者化身、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在于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过程中。作品在其被阐释的过程中也就成为了艺术品。接受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包括“读者角色”、“期待视野”、“视野融合”。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是姚斯在其论文《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使用的一个支撑其理论体系的“方法论顶梁柱”。主要指“由接受主体或主体间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文本及文本创造的预期结构。”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心理图式,就是期待视野。(邱蓓玲,陈桦,2003:10)“期待视野”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既往的审美经验,(对文学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野;二是指以往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历史人生的生活经验,这是一种比第一种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野,这两大视野相互交融,就构成具体的读者阅读的一种视野。尧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的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因此,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考虑所处时代作者的期待视野,考虑作品能否吸引读者,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视野相结合,作品才能被读者接受。

2《夏洛的网》及其两译本介绍

2.1《夏洛的网》介绍

《夏洛的网》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E·B·怀特(1899-1985)所著。故事叙述了小猪威伯与大灰蜘蛛夏洛真挚的友谊。威伯面临屠宰命运,聪明勇敢的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等字样,使得威伯在猪的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最终免于一死。但是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威伯怀着感激之情,保护了夏洛的孩子顺利诞生。这本书出版后,风行世界五十年,发行千万册。在“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评比中傲居榜首。在1953年度美国儿童文学奖评选中名列第二。

2.2《夏洛的网》的译本介绍

《夏洛的网》目前在中国的译本共有4部,分别是康馨版,肖毛的网络版,中国大陆的任溶溶版以及台湾的一个9岁儿童翻译的版本。本文中,作者将选取康馨和任溶溶的版本。康馨是一位外交官的妻子,她的译文非常高雅,讲究韵律,在她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四字成语。任溶溶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很受读者喜爱。他翻译时注意使用儿童的语言,注重给小读者创设极富想象力的氛围。

3 从期待视野角度比较《夏洛的网》两中译本

3.1 词汇层面

1)可接受性

例:

Then the hay would be hoisted,sweet and warm,into the bigloft,until the whole barn seemed like a wonderful bed of timothyand clover.

随后又暖又香的干草都装上阁楼,直到整个仓房变成了长穗草和苜蓿的可爱草田。

——康馨

接下来,这些香喷喷热烘烘的干草给吊到那大阁楼上,直到整个谷仓像是一张用猫尾草和红花草做的大草床。

——任溶溶

“a wonderful bed of timothy and clover.”被两位译者分别译成“长穗草和苜蓿的可爱草田”和“一张用猫尾草和红花草做的大草床”。对于儿童来说,在阅读故事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遇到自己不会的词语和晦涩的表达方式。要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就要选取简单易懂的词语和简短直接的句子。“长穗草”和“苜蓿”对于中国大部分儿童来讲,接触的可能性都比较小,把这两个词这样处理,显然是对儿童阅读的一种障碍,因此,采用任溶溶的翻译方式可能会相对好一些,不仅易懂,而且给儿童一个想象的空间,在儿童脑海中产生美好的联想!

2)音乐化

例:

and ready to be fried for supper.

阿汶常常把鲟鱼装在衣袋里带回家。那鱼又暖又硬,正好煎了作晚饭。

——康馨

艾弗里常常在他那衣袋里带条鲑鱼回家,它硬邦邦的,热热的,马上就好煎来在中饭时吃。

——任溶溶

儿童文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ABB形”的形容词,这样的表达方式正是为了增添儿童文学的韵律美,也完全符合儿童在该年龄层段语言表达的一个特征。此例中,任溶溶采用了“硬邦邦的”,“热热的”的表达方式使儿童更容易理解故事。译者成功的从读者角色出发,将故事精髓传达给了儿童读者。

3)儿童的口吻

例:I n

“”sourly.“I prefer to spend my time eating,gnawing,spying,and hid-ing.”

“只要能避免,这种事我从来不干,”老鼠尖刻地回答说,“我情愿把时间花在吃啊,啃啊,窥探啊,躲藏啊这些上头。

——任溶溶

“要是能够避免,我绝对不作这种傻事,”老鼠没好气地说。“我情愿把时间花在吃、咬、巡逻、躲藏上。

——康馨

“啊”作为语气词,在翻译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美感,而且也显示了目标读者的重要地位。任溶溶在翻译时,加入了“啊”,考虑到了语气词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在大人给儿童讲故事中。康馨的版本没有采用这一语气词,使翻译显得生硬,就像成人之间在传达工作事项一样。正因为她没有把目标读者群考虑在内,使得在其版本中,读者角色没有被很好的体现。

3.2 句法层面

1)简单句的翻译

例:

Wilbur heard the words of praise.He felt the warm milk insidehis stomach.He felt the pleasant rubbing of the stick along his itchyback.

听着赞许的字眼,腹中有了热奶,背上痒处被木棒搔得舒舒服服,威伯感到心平气和、快乐、瞌睡。

——康馨

威尔伯听到了这两句夸它的话。它感觉到了肚子里的热牛奶。它感觉到棍子舒服地在挠它痒痒的背。它感觉到安宁、快乐和睡意。

——任溶溶

本例中,康馨的译文的受众更倾向于成年读者,在她的那个年代,甚至应该是受过多年教育的成年读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她的读者群的期待视野显得较为狭窄。任溶溶的译文读起来就简单上口,符合儿童生活化的语言模式。

2)复杂句的翻译

例:

You’ll get some extra good ham and bacon,Homer,when itcomes time to kill that pig.

荷马,杀了这只猪,你会有特别可口的咸肉和火腿。”

——康馨

到杀这猪的时候,你就有特别好的火腿和熏咸肉了,霍默。”

——任溶溶

如果联系上下文,我们会知道这是人类在谈论威尔伯的命运。等到冬天来到的时候,威尔伯将会被杀死,成为桌上美食。此例中,康馨的译文没有把握好时间上的节奏。给人感觉是“此刻,现在”杀了这只猪,就可以得到美食。似乎结局已定,没法让读者再往下产生联想。任溶溶的“到”字的运用,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3 修辞层面

例:

Wilbur took a step toward the pail.

“No-no-no!”said the goose.“It's the old pail trick,Wilbur.Don't fall for it,don't fall for it.”

威伯向桶迈进一步。

“别、别、别去!”母鹅说。“那是食桶鬼把戏!威伯,别上当!别上当!”

——康馨

威尔伯朝桶子上前一步。

“不不不!”母鹅说,“这是桶子老把戏了。威尔伯。别上当,别上当,别上当!”

——任溶溶

此例中,康馨将母鹅的形象刻画地惟妙惟肖,采用结巴的表达方式不仅做到了反复的修辞效果,而且还让儿童读者瞬间在脑海中产生相似影像,惹人发笑。任溶溶的译文就少了点这样的韵味,不太符合儿童文学的特点,从这一点上来说,没有认真的去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进而忽略了在儿童文学的翻译中读者角色的重要地位。另外,任溶溶的译文比康馨的多了一个“别上当”,似乎刻意和“No-no-no”保持数上的一致,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意。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夏洛的网》译作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是儿童,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儿童文学,而且要了解目标读者们的期待视野需求,这样才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以形象具体、生动风趣的语言与读者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深受儿童喜爱的优秀译作。

参考文献

[1]Jauss R.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Minneapolis:Uni 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

[2]White E B.Charlotte's Web[M].New Ed edition.London:Puffin Books,1993.

[3]任溶溶.夏洛特的网[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康欣.夏洛的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期待视野与语文阅读教学 篇2

朱立元在《接受美学》一书中, 把文学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归纳成四个层次和要素:

首先, 世界观和人生观。它们都是渗透到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的, 也渗透到文学的阅读和接受中去。所以, 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期待视界中最普泛的因素。

其次, 一般的文化视野。它指一个人的文化水准、智力水平、知识面、生活经验以及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外来文化对其影响等。因为阅读活动是一种与其他精神文化活动密切联系的精神活动, 所以, 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深入理解认识文学作品是很有帮助的。

再次, 文化素养。朱立元认为艺术文化素养比一般的文化视界更为重要。建立敏锐的艺术眼光和审美感觉对阅读的审美视界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 文学能力。也就是要具备文学方面的知识, 对文学作品接受思想的熏陶, 表现方法的精湛。这些因素, 将引导读者在作品中寻找某些他所期待的东西。

作为阅读教学中的接受者, 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材作为一种文本, 学生阅读的目的, 是为了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扩展自己的期待视野, 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一) 尊重学生的定向期待

定向期待就是指由于读者是带着自己的全部审美经验期待进入阅读活动进而理解作品的, 这就将导致在某种程度上, 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预先决定了他的审美结果, 他所期待经阅读后所理解和接受的是和他全部生活、审美经验吻合的同化了的作品世界。

但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学生没有这种自由, 他们所面对的文本一般都是教材编者为他们编好的或教师为他们选定的文本。有时难免不一定契合学生的期待视野, 甚至出现背离的情况。这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就会大打折扣, 表现在对阅读教学感觉兴味索然, 对文本中人物的喜怒哀乐都持一种漠然的态度。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一般的生活范围狭窄, 社会经历有限, 同时, 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有限, 审美经验欠缺。这种狭窄表现在文学阅读教学中, 主要是无法理解教材文本中复杂、深刻的内涵;对自己的解读成果表现得不够自信, 很容易被正确地或错误地引导, 来完成理解建构;如果较多地被理解挫败感所刺激, 极易弱化理解的兴趣。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期待视野需要受到尊重。

(二) 扩展学生的创新期待

学生的期待视野既需要受到尊重又需要得到扩展, 这就是创新期待。它是期待视野中包含的与定向期待相反的、对立的方面。这种期待要求阅读主体不断地打破原有的习惯方式, 调整自身的期待视界, 接受客体中与自身视界没有的、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内容信息, 从而丰富和发展作品的意义和开拓和扩大读者的视野, 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 创新期待有助于缩小读者与作品阅读的审美距离, 有助于读者更好的接受新东西, 满足读者的好奇感。同时, 还能帮助读者对作品作出新的发现, 这种新发现是他人之所未见, 甚至是作者也未必意识到的。其实阅读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扩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论网络文学读者的期待视野 篇3

一、网络文学读者三问

20世纪80年代无疑是纯文学的“黄金时代”, 然而此后的10余年间, 文学从“失重”到“躲避”, 从“边缘”到“失语”, 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窘迫。在各种纯文学期刊为面向市场而煞费苦心时, 网络文学的喧闹似乎迎来了文学的春天, 但回首反思, 文学的复兴之路还任重道远。

1. 谁在读——读者的主体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4年1月) , 中国网民共有7950万, 其中男性60.4%, 女性39.6%;未婚的占到56.8%;35岁以下的网民所占的比例是82.2%:18岁以下为18.8%, 18-24岁为34.1%, 25-30岁为17.2%, 31-35岁为12.1%。其中, 网民受教育的程度如下:高中以下13.5%, 高中 (中专) 19.3%, 大专27.4%, 本科27.1%, 硕士2.2%, 博士0.5%。网民的职业上, 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前两位, 分别是29.2%和13.7%。收入上, 2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77.6%。网民群体以青年为主, 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18-24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 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2]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8年1月) 显示:中国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 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18-24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 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2007年才开始上网的新增网民人群中, 18岁以下的网民增长较快, 拉动因素之一是中小学学校的互联网接入比例在增加, 此外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也较快, 互联网呈现向各年龄阶层扩散的趋势;互联网逐步向学历低的人群渗透, 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受互联网。与人口总体相比较, 网民属于其中学历较高的人群。但不同学历人群的互联网使用正逐步向较低学历人群扩散。1999年以来, 大专及以上网民比例已经从86%降至目前的36.2%。[3]

由此看来, 当前的网络文学读者构成有两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1) 以青年为主, 特别是学生 (大学生、中学生) 所占比例较高, 但呈现向各年龄阶层扩散的趋势; (2) 属于学历较高的人群, 但正逐步向较低学历人群扩散, 网络文学的读者的差异性在不断地增大。可以说, 网络文学正从“精英阅读”走向“平民阅读”。这和互联网网民的发展是同步的。

2. 读什么——阅读内容

青年网络读者的知识程度、年龄特点、审美趣味决定了网络文学的题材和样式。情节冗长、意义艰深的作品很难被认可, 娱乐性、消费性较强的作品成为当然的主流。年轻一代由于学业、工作的压抑更是显得抑郁、浮躁、情绪化, 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 年轻人的情感通常处于焦虑的状态, 因此青年网络读者希望借助网络文学体验一种情感的沟通或者是情绪的宣泄, 从中获得愉悦和休息。同时, 占网民多数的年轻人富有激情, 追逐梦想, 他们最热衷的话题是爱情、武侠等。“一种以消遣为主流特征的‘后文学阅读方式’, 也正在取代以欣赏为主流特征的‘经典文学阅读方式’。”[4]网络上新奇、激情或搞笑的作品更有读者缘, 而含蓄、需要反复咀嚼去寻味其精神内涵的作品则不太受欢迎。

阅读的时尚性, 是网络文学较之于传统文学比较突出的特点。在社会心理学上, 流行是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 由于追求某种行为方式并使之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 从而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了连锁性感染, 流行亦可称社会风尚。其具有新颖性、短时性、普及性、周期性的特点。在网络上, 文学的创作与阅读也有着明显的潮流性。如有一段时间里, “大话”式的解构文本大量涌现, 读者争相阅读, 但热潮很快就过去了。网络文学的跟风热也比比皆是:《诛仙》掀起玄幻热, 《明朝那些事儿》引领读史热, 《鬼吹灯》刮起盗墓风, 《寻秦记》带来穿越热, 各种类型的小说是各领风骚几个月。

当一些网络文学类型出现新颖并能引人眼球时, 往往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大量类似的作品, 但网络文学的潮流比传统文学的潮流要广泛和短暂得多。追风阅读、追风写作现象明显。

3. 为什么读——阅读动机

动机在心理学上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 并将这一行为导向某一既定目标的愿望或意念。阅读动机就是读者进行阅读活动的目的、缘由, 它对整个文学生产过程施予重要的影响。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是为满足社会的一定需要而存在的, 在这种社会需要中, 即包含着文学的种种功能。对于文学的功能, 有多种观点, 而趋于一致的是文学的审美作用、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娱乐作用。文学有许多功能, 其中不一定有主次之分。文学的诸多功能决定了文学的多元, 文学的多元决定了文学的多义。对应于文学的功能, 读者的阅读动机大体也可分为审美动机、教育动机、认识动机和娱乐动机等。

传统的文学阅读, 在强调意识形态的阅读背景里, 占主导地位的是教育动机和认识动机, 在当代文学边缘化的阅读背景里, 占主导地位的则是审美动机和娱乐动机。当代文学中的严肃文学 (纯文学) 和通俗文学之争,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 是审美动机和娱乐动机的不同驱使, 而通俗文学的流行与严肃文学的萎缩, 正反映了读者娱乐动机的强大。

二、网络文学读者辨思

1. 被引导与独立选择的困惑

随着网络文学爆发性的发展, 传统出版业的介入, 写作者功利化倾向愈加明显, 大量的网络写手从最开始的博点击量以求得个人的满足, 转向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传统出版行业的收益便成为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而对于出版行业来说, 也改变了原来守株待兔的方式, 积极地去寻找、开发有潜力的稿子以及类型文学, 尤其是出版业利用自己在宣传方面的经验, 为扩大网络类型文学的影响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2. 审美与消费的分野

文学的意义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文学阅读是通过对文学语符的解码获得具有主体情感性的形象, 达到对文学文本当代意义的把握。阅读者的主体性地位是由对文本个性化、当代性意义的阐释而获得的。文本与读者的交流是一种情感的沟通, 心灵的契合, 实质是读者独特的审美本质力量与文学文本潜在价值的相遇。读者的阅读是对自身日常生活状态的超越, 是一种审美感悟和体验, 阅读是一个审美鉴赏的过程。

实际上, 网络读者也是需要引导、规劝与训练的。因为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下里巴人, 也需要阳春白雪。如果一味地迎合他们阅读习惯中只重快感的那一方面, 那么就会导致网络读者养成阅读上的一种惰性, 使之成为不再思考的受众, 而这无疑是文学传播的另一种失败。因此, 文学应借助媒体的力量传播, 让其以更加便捷、更加广泛的方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而不是让文学放弃它的诗性守护而成为一种简单文化快餐。

摘要:网络读者期待视野的存在, 引导着网络文学作品的生产。同时, 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 也影响着网络读者的期待视野。谁在读?读什么?为什么读?这是审视网络文学读者期待视野的基础。在网络文学读者的期待视野中, 存在被引导与独立选择的困惑, 审美与消费的分野。

关键词:网络文学,读者,期待视野

注释

1[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55.

2[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高[OL].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4/02/03/2114.htm

3[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doc/2008/1/17/104126.doc

简论《闯关东》的观众情感期待视野 篇4

鲜儿·传文·那文

谭鲜儿, 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该剧中, 如果说编剧在朱开山身上赋予的是“闯”性在男子汉身上的彰显, 那么鲜儿无疑是女性角色的承载者;如果说朱开山所引导的人物线索叙述构成的是叙述主线, 那么鲜儿勾勒出的将是一条形影不离的情感线条。她与传文、传武、那文、秀儿之间命运的多维交织, 为观众期待视野的天空架设起一道道色彩绚烂的彩虹, 编制成独特的、深刻的、感人肺腑的人生大情网, 其地位无疑是情感主角。

剧目开篇, 一担小米映衬下的喜庆, 在这灾年最终因其弥足珍贵而招来被抢的命运, 而真正掠走的是鲜儿与传文的姻缘, 它拉开了鲜儿悲苦人生的序幕, 也同时预设着观众对鲜儿传文再度喜结良缘的“公共期待视域”, 而且, 剧作随后的系列悬念叙述无疑增加了观众期待的强度。之后, 鲜儿自家里逃出, 跟传文闯关东, 中途为搭救患病的传文, 被迫做了人家的童养媳, 等从这家逃出来, 为寻找传文方便, 进了一个戏班, 她为了保全戏班却遭到恶霸陈五爷的糟蹋, 辛亥革命之际, 又颠沛流离到了关东, 那文处于对鲜儿的同情及对其歌声的赞赏, 将鲜儿收作丫鬟, 当那文要带鲜儿一同去三江元宝镇舅舅家寻找婆家时, 观众算是舒了一口气, 以为鲜儿必将会与传文相遇, 一对有情人将终成眷属, 但, 剧情的走势最终还是让观众期待视野再次受挫, 即鲜儿最后与传文的相遇则被排挤在传文与那文的婚礼上。鲜儿很痛苦, 对传文说“咱俩的缘分早就断了”, 要他好好的珍惜那文。虽然, 传文曾向爹请示要将那文休了, 自己还想娶鲜儿, 而仁义的朱开山不愿越过这个理。

固然, 传文与那文随后的感情融洽, 婚姻幸福, 其背后渗透的是难以言说的人生悲凉, 他们的美满引得观众更加揪心, 他们的美满让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其中的真谛, 让观众的判断一次次遭遇期待的失望, 失望之后又不得不去承认其生活原本的层面。在这里, 新的视野变化, 挫败了观众的既往电视剧审美经验, 却使观众得到了生活经验认知上的“视界交融”。或许, 在另一个时空, 我们可以遇到另一个他 (她) , 甚至可以过得幸福, 只是幸福而外, 要割舍的是原本内心深处的那份归属。

鲜儿·传武·秀儿

人的情感框架, 有时加上一道人为规则里的栅栏, 能使秩序变得更加混乱和尴尬。传文为鲜儿买双袜子, 可以使弟弟传武愤然而去。传武与外秀内美的秀儿成婚, 洞房花烛夜的前部分叙述, 制造给观众的是传武当与秀儿终此一生的假象, 而在洞房花烛夜的后部分叙述里, 发生的是传武与鲜儿的私奔。在“仁”与“情”之间, 做父亲的朱开山虽然选择了“仁”, 儿女们却坚守一个“情”字, 无疑包涵了人本性中某些原始成分的因素, 这里, 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之间的价值取向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且, 秀儿对传武的痴, 传武对鲜儿的痴, 使他们的情感交流深受单向矢志不渝的煎熬, 这种视觉上的情感冲击, 似乎又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痴情的反驳, 如果是, 不正是对观众内心潜在的对爱情的“期待意蕴”的满足吗?

“差半步就是叔嫂关系”, 这是朱开山在鲜儿与传武的婚事上说的。历经重重磨难, 当鲜儿最终冲破世俗, 接受传文的弟弟传武时, 传武却不幸中枪落水, 鲜儿也为此投河, 她被救之后, 巧遇土匪头子镇三江, 就在山上做了土匪, 随后, 遇到中枪未死从军并要上山剿匪的传武, 鲜儿与传武终于团聚, 然而, 好景不长, 在抵抗日军进攻哈尔滨的战斗中, 传武英勇战死, 鲜儿, 再次遭受失夫之痛, 观众也没能期待到最终的大团圆结局。

这时, 观众会容易将鲜儿的人生坎坷归之于“命”, 或者是“命”字在婚姻中的具体化——缘。在传文与那文结婚时, 鲜儿说:“我就是认命, 我就没有和传文作夫妻的命!”;在传武与秀儿结婚当日, 鲜儿也向师傅哭诉人生境遇后说:“师傅, 我早就认命了”。在这一问题上, 究竟如何认知?社会的, 文化的, 时代的, 还是其他, 剧作提供的思维空间较大, 每一个观众都有话要说, 可又难以言说得很地道。

传文·传武·传杰

在传统的“三兄弟”故事模式中, 老大通常是老实、浑厚、听话的, 老三要比老二来得灵性些, 这三个人中一般会有一个人参加革命, 外出不在家, 也有一个可能会变节, 等等。在《闯关东》中, 三兄弟的性格塑造同样部分的延续了这种模式, 老大朱传文, 憨厚, 老实, 老二朱传武, 勇猛、果敢, 三儿朱传杰最显灵性, 聪颖过人。在爱情上, 如果说传文和传武走的是一文一武之道, 构成性格的两极, 那么传杰的性格设置便是这两个极端的调和。

三人的情感格局, 如前所述, 也使观众期待受损。传文传武的性格以及在很大程度上由此招致的婚姻轨迹是完全两相对调, 互为映衬的。传武性格中包含一种更为直接的东西, 敢恨敢爱, 恨就恨之入骨, 爱则爱的死去活来。对鲜儿的执着, 对秀儿的不理, 与传文那文两情相悦的甜甜美美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将鲜儿的归属是由于传文的文弱, 才最终产生跟定传武, 那么秀儿的归属则是由于传武的英武, 最后只得与一郎结缘。朱传杰从商道的诚信到计谋, 从仁义到诡道, 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杰”的身影。与玉书的爱情及婚姻生活, 他们从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到洞房花烛, 如胶似漆的夫妻生活, 是编剧有意无意给予了折中定义, 甚至是对生活乃至理想化的认同。

这样就构成了三类完全不同的情感叙述风格, 这三类风格, 折射出生活原有的某些原定因素, 同时, 几乎囊括了生活中感情婚姻生活不可或缺的成分, 即蕴藏着丰富的供“视野融合”的生活素材。

总之, 《闯关东》铮铮铁骨下的爱情波澜, 让观众获得的是一种新的情感视野, 而且总与之形成不同期待刺激。姚斯认为, 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 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 这种方法明显地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因此, 《闯关东》的剧作走向在当前电视剧叙述的模式中寻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点, 使得观众的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 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 拉得非常有火候。

参考文献

[1]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从期待视野看耽美文化现象 篇5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创始人———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H.R.姚斯, 在其论文《论文史作为文科科学的挑战》中使用的名词。接受美学直接将批评的焦点转移到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读者身上, 认为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是注定为接受者也就是读者创造的。姚斯对文学的研究就是从“期待视野”进行研究的。所谓“期待视野”, 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等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在具体阅读中, 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的不同, 使不同读者对阅读对象的需求不同。加上时间的流逝、体验的加深、时代的变迁, 读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异, 他所领会、所赋予作品的意义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2]

一、现代化的传播方式, 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求

读者与文本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活动。读者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相反文学作品是注重读者而创作的。在文学活动中, 作者更快速地了解读者的期待, 读者更清晰地反馈对文学作品的意见。网络这一传播媒介为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耽美文化作品通过网络这一载体作为传播方式,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读者。

当今中国信息化程度增强, 网络飞速发展, 大量的耽美为主题的网站形成。很多网站设有以耽美为主题的专栏和板块。耽美爱好者以网络为平台创作耽美作品, 大量的耽美信息、耽美文化作品吸引读者阅读欣赏。在百度、Cooglo搜索网站输入关键词“耽美”就会出现约400万余条的相关信息。[3]很多耽美爱好者利用网络发表自己喜欢的作品或创作作品, 中国大陆最大的女性原创小说网———晋江原创网, 在耽美板块就有9.4万部的原创耽美小说, 每部小说有很多读者写作品的读后感。这是作者与读者通过网络对作品进行的文学交流, 读者的需求、期待为作品的创作赋予不可想象的空间。耽美文学作品随着网络传播, 为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了解、欣赏并成为耽美爱好者。这些以“同人女”自称的耽美爱好者建立耽美论坛, 建立耽美QQ群。

二、符合审美心理的诉求, 完成读者的期待视野

作品的意义只有在接受过程中才能产生, 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接受过程中, 读者使得作品的内容现实化。而从作品来看, 它总是要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 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 也唤醒一种期待。作品与读者之间, 读者在欣赏与创作活动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耽美文学的百家争鸣, 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喜欢耽美文学。耽美文学作品充分契合读者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包括一个和作者有关、一个和读者有关的两个系统, 两种视野互相作用才构成审美经验的完全意义的接受。“同人女”群体不断壮大, 她们通过耽美类男性同性恋爱情文学表达自身的审美心理, 我们可以把她们的创作和欣赏活动看作是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活动。耽美小说中以其冲破世俗的爱情暗合女性对爱情的痴迷狂热心理, 吸引读者的阅读。

1. 纯爱的追求

“同人女”们奉为经典的理念是耽美漫画中《绝爱》中南条晃司的爱情宣言:“如果是我的话, 不管他是男是女, 是猫是狗也好, 是植物也好是机器也好, 我一定要把他找出来, 然后, 绝对会……爱上他!”爱情就是要这么纯粹, 不管性别, 不管种族, 不管信仰, 不管地位, 甚至不管类别, 不受一切的限制。它是单纯的, 美好的, 纯粹的。耽美小说突破了一般少女言情小说男女相恋的爱情模式。[4]他们的爱情更为纯粹, 因为他们突破了道德的枷锁, 同性相恋的爱情模式突破了男女间相恋相爱结婚生子的传统爱情模式。耽美小说中同性爱情显得更纯粹, 比少女言情表现的更为彻底, 女性读者在耽美小说中“希望找到一种更加纯粹的爱, 这种爱要冲破一切障碍, 致于死地而后生的决绝, 淫浸著背德的幻惑, 迷离而摇摆, 激荡著人类最原始, 最真实的欲望, 只有纯粹的爱情, 没有交换, 没有索取, 没有男女间那种所谓的矜持和礼数, 爱就是一切”。“同人女”的这种对纯爱的追求正是因为她们对现实中爱情的失望。现实中男性和女性的结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附加物太多以至淹没了爱情本身, 为“同人女”所不齿, 所以追求纯爱成为女性最真实的向往。

2. 解放自我, 冲破束缚

很多的“同人女”追求刺激、新鲜, 释放自我。网友Z1说:“完美的男人有一个白痴的女友, 作者把女主写得多么平凡, 众多优秀男人追求她, 暗恋她, 这根本就是满足作者自己的幻想, 让人气愤, 给男主另一个完美的男人, 让那花痴女主靠边站才是正道。”网友Q2喊道:“完美的男人不被我得到, 就不要让任何的女人得到, 让他和某个路边女人在一起, 我宁愿他是一个同性恋。”从这些言论可知“同人女”都喜欢两个完美的男性在一起。“同人女”总是把耽美作品中男性爱情故事中女主角作为假想敌, 喜欢男主角拒绝一切追求他的女性, 始终对另一位男主专一。女性把男人放置对面的视角, 建构新的恋爱模式, 表达自身诉求, 释放自主的意识,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女性对现实的控诉, 对“男权”社会的厌恶, 也是内心中自卑心理。她们认为男性总是充满优越感, 在选择伴侣时总是女性处于被动。具有深层“男权”性质的现代社会, 男性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不管多么提倡男女平等, 在生活中男性还是拥有更多的自由、权利。女性在其压制下自卑, 想要冲破束缚, 解放自我。耽美文学给了她们一种方式, 给予她们说话的权利, 耽美满足了女性对现代社会“男权”的无声反抗。

三、打破超越, 引导读者的期待视野

当一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 他的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能力等综合地交织成一张网, 网住符合经验的意象、意境等, 而将不符合者排斥在外, 它是心理上的一种预期, 对阅读和接受起着选择、求同和定向的作用。因而, 可以说, 在某种程度上, 一个读者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已预先决定了他的阅读结果。[5]

耽美文学的读者“同人女”正处于确定人生观、价值观、恋爱婚姻观确立的关键年龄时期。应该选择怎样的耽美作品?“同人女”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寻求刺激, 这导致很多耽美作品良莠不齐。这种片面追求感官享受、寻求刺激, 无视道德伦理的行为, 造成人们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耽美就是性文学, 这是错误的。甚至很多“同人女”认为自己喜欢耽美文学是变态。随着耽美文学的逐步发展, “同人女”的队伍正在日益扩大。那么引导读者的正确“期待视野”, 是耽美文学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姚斯认为, 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对作品作出选择, 随着水平的提高, 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或拓展, 从而达成新的“期待视野”, 实现超越。这种提高或扩展了的“期待视野”又对文学提出新的要求。[5]“同人女”们应打破原有的“期待视野”, 拓展“期待视野”, 引导耽美文学的生产和接受进行相互作用, 摒弃糟粕, 存留精华, 通过读者的正确“期待视野”, 为耽美文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郑丹丹, 吴迪.耽美现象背后的女性诉求———对耽美文学作品及同人女的考察[J].浙江学刊, 2009, (6) .

[2]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3]葛志远, 庞明杰, 蔡为, 梁青.我国“耽美文化”的网络传播浅析[J].经济视角, 2009, (18) .

[4]王萍, 刘电芝.“同人女”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研究, 2008, (10) .

儿童期待视野 篇6

姚斯认为文学史是读者的接受史。那么, 传统文艺学所认为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社会功能完全取决于作者、作品的看法就被推翻掉了。读者的阅读活动才是实现文学作品意义、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唯一途径, 即一部文学作品总是常读常新的。

姚斯认为, “在作者─作品─读者的三角关系中, 读者决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 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 相反, 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姚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两个大问题。

一、既然“读者决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 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 那么, 阅读接受中, 读者就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

对于教师来说, 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笔者曾有一次非常成功的体验。

笔者所带的2009级学生在高二时, 部分学生喜欢郭敬明, 书包里总装着《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等。为了了解这些学生喜欢郭敬明的原因, 我也浏览了这些书, 发现这些书 (尤其是《幻城》) 是符合现在这些大少年心态的:书中虚构的情节奇异而充满梦幻色彩;主人公从外形到灵魂都具有“唯美”的特质, 与中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是一致的;孤独而忧伤的情怀弥漫全文, 这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轻的忧郁投合。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 我将自己的理解告诉了学生, 学生对郭敬明作品的理解一下子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班里出现了“郭敬明热”。约两三周后, 我又以同为少年作家为由, 向学生推荐韩寒的《三重门》, 并告诉学生们, 《三重门》的阅读会沉重一些, 但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从浮华走向沉重的过程。于是, 班里又出现了小小的“韩寒热”。再两三周后, 又以韩寒在行文上摹仿钱钟书为由, 把学生的视野由少年作家引向文化大家, 又因为《围城》阅读的难度大, 我建议学生先看陈道明主演的《围城》电视连续剧, 次读原著。学生兴趣高涨。

这次体验告诉我: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档次, 必须主动了解学生的阅读趣味, 与学生充分沟通之后, 一步一个脚印地将他们引上阅读的正轨。

二、读者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 对这句话的理解,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 就同一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的鉴赏来说, 这句话蕴含着动态的阅读流程:首先, 阅读的前提。

阅读者总是带着一定的“期待视野”来进行阅读接受;而文本对读者总是有要求的。

所谓“期待视野”, 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和体现者, 当他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 他自身的主观条件, 如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性格气质以及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等总是预先框定着阅读的效果, 这是阅读主体对阅读接受的条件或限制。阅读客体———文本也是如此。“一部文学作品, 即便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 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文学作品总是负载一定的文化观念, 它同传统紧密相联, 这样, 文本也就对阅读者提出了要求, 它要求“一种先入之知……在这种先入之知的基础上, 我们遇到的任何新东西, 都完全可以加以体验”。所以你可以要求小学的学生听故事版的西游记, 但是不能让他们读《水浒》原著。

其次, 阅读的过程。阅读的过程是文本增值, 不断改变和重新建构“期待视野”的过程。

伊塞尔认为, 文本只有当它被具体化时才获得了生命。每一次阅读行为都是对文本的具体化。这一过程中, 总有读者的再创造, 即接受者按照自己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在头脑中对文本进行过滤、整合、加工、改变, 这是“期待视野”的重新建构。

最后, 阅读的目的。阅读的目的是扩展和提升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姚斯认为, 在人们的既定视野与新的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审美距离”, 而对该作品的接受, 能够通过对熟知经验的否定, 或通过将新的相关经验提高到意识水平, 最终“改变期待视野”, 这种“改变”其实是扩展到更广的范围和提升到更高一个层次。

对阅读教学的启示是教师要在文本接受之前, 充分了解、调动学生现有的“期待视野”, 并以此为出发点, 关照文学文本, 来构建提升学生, 使其形成新的“期待视野”。

例如, 笔者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中, 就依据此流程, 将教学过程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 教学的准备阶段。分析学生的“期待视野”。初中时学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 了解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有个别学生看过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大部分学生对此知之不多。分析课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了解宝黛前世为顽石、仙草的隐喻意义及两人之间“木石前盟”的姻缘;贾府主要人物之间关系, 主要人物与四大家族之间关系。

做法及目的:有鉴于此, 我采取了课前预习的方法。预习的时间长, 内容为细读《红楼梦》前四回。目的是扩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使大部分学生的“期待视野”趋同, 为大班教学提供完成教学的可能性。

第二步, 课内接受阶段。以黛玉眼中的贾母、王熙凤、宝玉三个人为依托,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 来关照文本。这些经验包括:《红楼梦》前四回内容回顾;对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男尊女卑观念的认识;及男子以“仕途经济为务”, “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常识。目的是了解小说人物的思想意识。

第三步, 教学反思阶段。再次关注学生的“期待视野”, 学生能接受文中所传达出的感性理性经验, 并形成各人不甚相同的理解, 阅读扩展了学生的“期待视野”, 使学生有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期待视野”的能动性, 即班内相当多的女生选择看《红楼梦》的连续剧 (原著的阅读仍欠) 。

(二) 当不同的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 会出现千变万化的“第二文本”。

伊塞尔认为,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制品是“第一文本”, 它与读者没有发生关系, 是一种“自在”的存在, 比如那些藏之名山的艺术品;只有当它们和读者发生关系, 成为读者感悟、阐释和融化后再生的艺术情感与形象时, 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 即“第二文本”。就同一部分作品来说, “第一文本”是相同的, “第二文本”是千变万化的, 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二文本”的存在, 使每个读者的阅读都必将是“个性化”的, 这与“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之一———“注重个性化阅读”暗合。教师要认识到:对于同一文本, 意义的多种生成是存在的, 误读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对于文本的解读, 教师要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 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例如, 在解读王熙凤出场那一段肖像描写时,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语文第四册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服饰方面, 选取头饰、裙饰和服装三个要点, 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 暗示了她的贪婪与俗气……”在讲课时, 我向学生介绍了王熙凤穿着挺俗气的观点, 但学生中立刻就有了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 佩金饰银叫富有, 王熙凤头上饰有的珍珠, 袄子上绣有的“百蝶穿花”, 不都是美好的东西吗?王熙凤的装束不但不“俗气”, 还着实透着不少“雅气”。

学生的观点, 针锋相对, 牵涉到整个社会的审美价值评判问题, 比我的观点进步, 后来, 师生磋商允许两种相反观点并存。

这次教学体验给我的印象很深, 老师和学生的“期待视野”是不同的, 审美体验也绝对不同, 面对教学中产生的众多“第二文本”, 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 要从“作品、作者”中心论, 转移到“读者中心论”即“学生中心论”上来。

参考文献

[1].王岳川、胡纪元《文艺美学方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汉斯.罗伯特.姚斯《授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儿童期待视野 篇7

学生的“期待视野”, 反映着学生的知识层次、个性爱好和阅读能力, 是一种综合性的欣赏水平和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基于“期待视野”如何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提升阅读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实效性,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期待心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小学生求知欲强, 这种需要便更加强烈。老师若能结合课文特点,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 可以激发他们阅读期待。

1.审视课题, 展开猜测

小学课文题目通常简单明了, 但含义丰富。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课文题目的探究、揣摩, 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课题常是全文的“文眼”, 从这一点展开思索, 能让学生发散性地预测文章的内容, 甚至隐约触碰到文章的中心。《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就抓住题目新奇的结构引导学生猜测:“这篇课文题目真特别, 你能根据它来猜猜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吗?”学生兴致高昂, 大胆猜测。“我觉得是讲作者小时候怎么放骆驼的。”“我认为是写作者童年里印象深刻的一两件事情, 可能跟骆驼有关, 还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冬天。”“我觉得课题是把作者在童年印象最深的几种事物放在一起, 这样新颖一些。”带着这些充满童趣的猜测, 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氛围中自然而然走进了作者林海音描绘的童年世界, 也渐渐感知了课文追忆童年天真无邪的主题。

2.抓住重点, 追问质疑

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精心设计问题, 也能有效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样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在问题的驱动下, 带着阅读的任务迈开阅读探究的步伐。譬如《詹天佑》一文的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是课文的中心句。教学中, 笔者抓住此处进行追问:“哪位同学了解詹天佑呢?”“为什么说他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杰出的才能体现在哪里?他的爱国心体现在哪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文章再次品读, 就不是枯燥被动的阅读, 而是带着对詹天佑这个人物形象产生阅读期待, 迫不及待验证它的一个过程。

二、深挖文本内涵, 扩大期待视野

教学中, 当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 就会呈现一种低迷的阅读状态。此时, 教师需要深入文本, 挖掘超越学生原有的期待视野或与原有的期待视野相冲突的文本内涵, 重新点燃和扩大他们的阅读期待, 从而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阅读学习之中。

教学实践中, 有些课文由于历史年代、社会背景、文化差异等原因, 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差较远, 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此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内外、网络、书籍等渠道中寻找相关的背景知识, 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拓展期待视野, 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自于学生期待视野中与课文相关信息量的增加, 从而推动他们打破旧的期待视野的边框, 进一步深入地阅读、思考。例如, 学习课文《凡卡》时, 一些学生读到小凡卡信中哭诉在城里悲惨遭遇的句子, 纷纷表示痛恨老板的残忍, 认为老板灭绝人性。这样的理解仅看到表面的现象, 不能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因素, 与文本的核心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沙皇时代的俄国,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凡卡的悲惨遭遇, 表面看起来是因为老板一家的残酷剥削, 实际上是整个沙皇俄国时代, 被剥削和劳役的千千万万儿童的写照。学生由此原有的期待视野被打破, 从同情可怜主人公小凡卡, 到深入思考:一个儿童都被剥削压迫得如此悲惨的时代, 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这样一个时代, 有什么特点呢?其他人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带着这种强烈的期待视野, 他们将会积极地走进课文, 走近文本的核心———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 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三、引入拓展阅读, 拓宽期待空间

拓展阅读就是师生围绕一个主题阅读几篇文本或书籍, 整体把握, 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阅读策略将学生单一的课文学习与整个经典文本, 或者与之相关的潜在文本进行链接, 从而不断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学生的期待视野被新的文本、新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地激发, 他们会主动寻找, 搜集相关阅读材料满足新的阅读期待, 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期待视野。反过来, 拓展阅读也将大大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首先, 从课文的节选篇章拓展到整个作品。小学语文课本由于篇幅和内容上的限制, 节选了很多中外名篇名著, 教师可在课后阅读中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比如, 《草船借箭》一课,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原著, 让学生了解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其他例子, 也看看作者刻画周瑜性格悲剧的其他篇章。这样, 学生对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文章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也更加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联想和体验, 从而拓展他们对整部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

其次, 以某个作家为中心, 从课本的作品向其他作品拓展。这种拓展方式主要是实现对某一位作家的思想感情、写作风格有一些整体的了解, 在拓展阅读视野的同时, 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以朱自清先生为例, 《匆匆》一文中, 他朴素清新的语言, 对生活小事细腻的观察力、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让学生印象深刻。课后学生再欣赏他的散文《绿》《春》《背影》《荷塘月色》, 就会对朱自清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自成一体的散文风格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最后, 以课文中提炼的某个主题为中心, 拓展到中外相同主题的书籍。比如, 一些男生学习《鲁滨孙漂流记》后, 对于这类“探险”主题的书籍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格列佛游记》《纳尼亚传奇》等。这些探险故事中, 主人公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 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其中的淘气、胆怯、勇敢等情感, 总有一处打动学生, 跟学生的情感达成共鸣, 让他们的期待视野变得更宽广, 更能体悟阅读中的快乐。

四、丰富文化积累, 提升期待品位

学生的期待视野和语文素养是相辅相成的。高品位的语文素养必定能提高学生的期待品位。因此, 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积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和优美语言。文化积淀越深厚, 语言越优美, 越能在期待视野下吸收文本的乐趣, 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乐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期待视野”, 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特点, 采取多种策略, 或创设情境、设计悬念, 或深挖文本、追问探究, 多角度激发和拓展学生期待视野, 让学生自觉进入阅读教学情境之中, 从而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 让课堂教学因“期待视野”而彰显生命活力。

摘要:学生的“期待视野”, 反映着学生的知识层次、个性爱好和阅读能力, 是一种综合的欣赏水平和语文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运用基于“期待视野”的阅读策略, 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尝试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深挖文本内涵、引入拓展阅读、丰富文化积累这几种教学策略, 从多层面、多角度深化“期待视野”的作用, 力求发挥学生的阅读主体性作用, 实现阅读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期待视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43-45.

[2]叶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产生新的阅读期待[J].学周刊, 2013 (7) :174.

[3]王强善.例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发学生阅读期待[J].语文论坛, 2013 (10) :12.

[4]庞科军.阅读期待视野中的“班级读书会”策略举隅[J].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1 (5) :20-22.

[5]蔡新苗.巧用阅读期待, 点亮语文课堂[J].课程与教学, 2014 (11) :63.

上一篇:学术编辑下一篇:接线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