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作业系统

2024-06-29

物流作业系统(精选五篇)

物流作业系统 篇1

本文力求应用所学物流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 对国内外物流运输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明确铁路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行包物流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找到制约公司发展的根本原因, 有针对性提出提高铁路快运行包物流作业管理水平的创新思路和创新策略, 以利于更好实现物流作业减少破损, 准时运达, 及时配送, 高效装搬, 优质包装, 全程追踪等目标, 提升铁路快运物流作业管理水平, 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为公司在中国物流市场赢得优势地位, 促进中国铁路运输事业, 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包装管理采取的措施

包装耗材管理坚持“统一标准、集中采购, 确保生产、节支增收”的工作方针, 落实“账物分管”的工作制度, 遵循科学管理和效益管理相结合、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并结合公司管理实际制定了《铁路快运包装耗材管理和考核暂行办法》。

公司运输部负责包装耗材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工作, 负责统一管理和指导, 检查分公司的包装耗材管理工作, 负责质量监控和新产品的包装研发工作。公司生产调度部负责审核各分公司提交的订单需求计划、运输调拨跟踪和日常使用管理考核工作。公司财务部负责包装耗材的结算工作。分公司运输部负责贯彻执行公司包装耗材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负责制定分公司包装耗材订购、建立台帐、发放、使用、出入库日常管理和考核等制度, 并指导所管辖营业部包装耗材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营业部 (含网点, 下同) 执行公司, 分公司包装耗材管理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按规定进行使用、保管、请领等运作, 确保库存保有量合理, 并及时反馈使用信息。公司、分公司、营业部指定专人负责包装耗材管理工作。

装卸作业采取的措施

为进一步规范直管站营业部站台装卸作业标准, 强化现场组织, 维护站台秩序, 从而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和行包装卸作业的安全, 公司2009年在各直管站营业部范围内开展“站台装卸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整治步骤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宣传动员阶段。第二阶段, 查摆问题阶段。第三阶段, 集中整改阶段。第四阶段, 总结验收阶段。

通过开展装卸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各单位把深化站台装卸作业专项整治作为强化基础和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 坚持镜头不换、力度不减,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在专项整治工作中, 各单位采取领导带头查、眼睛向内深入查、主管部门系统查的方法, 分层次、全方位进行认真查摆, 深挖安全生产存在问题, 积极查找安全隐患, 狠抓问题整改, 突出解决了装卸管理人员配备不齐、装卸现场控制力度薄弱、作业违反牵引车“六严禁”、委外分包方管理等问题。同时, 把专项整治与分公司干部联检相结合, 与强化装卸管理干部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 与建立健全各营业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相结合, 及时消除和解决了一批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和问题。

运输组织采取的措施

以考核行李车载重入手, 提高全程利用率;建立健全了《密度表录入系统》和《密度表信息统计系统》两个信息系统, 对行李车各作业站装卸车件数、重量进行准确统计, 生成可用于考核的各次列车行李车利用率统计表。

部分新增列车编挂行李车, 优化配置行李车运能。大力减挂利用率低的行李车, 节约挂运成本支付费用;优化调配既有行李车资源;畅通中转枢纽, 化解客运站场施工影响, 分析各次列车行李车的载重, 合理确定中转站, 增加冷线行李车的中转量, 提高冷线行李车的载重;腾出热线行李车的运能, 吸引货源, 增加收入。中转枢纽站营业部不仅承担着中转任务, 又是货源集中地, 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运力用到增重创收上来。

调整列车停站时刻, 提高行李车使用效益;优化行包专列运行图, 为专列增收打基础。为实现2008年公司运输收入任务目标, 运输部与快运专列部一同对行包专列需补轴增挂和调整编挂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 并参加了铁道部调图会议, 通过与铁路局积极协调, 实现了对部分行包专列运行图的优化。通过调整, 将艮山门-乌鲁木齐X208/5 206/7次、柯桥-成都西X226/7 228/5次、东孚-丰台X258/5/8/5/8 257/6/7/6/7次3对行包专列在阜阳站的站停时间, 由不具备甩挂作业条件, 增加到具备了甩挂作业条件。

配送作业加强与改进

建立配送服务质量通报制度。主要内容包括配送服务指标, 交付及时率, 送货率, 投诉率, 大客户运作质量, 经验交流, 分包方管理以及典型案例剖析等。同时, 在月度电话会议上进行通报、讲评。

设立到达配送内部投诉专用信箱。通过这个平台, 各营业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到达配送出现的问题进行投诉, 公司运输部每天查看信箱, 并进行有效处理。

建立到达配送服务质量每日调查制度。由运输部每天随机抽取各分公司票 (每天至少一票) 交由公司客服中心进行客户调查。重点调查送货乱收费、诱导自提、信息上弄虚作假等问题。经客户调查后, 将有关情况汇总整理每日报运输部进行及时处理。

切实抓好到达配送培训工作。配送质量要提高, 培训必须先行。一是编写《配送服务规范手册》。二是制作配送服务标准化作业教学片。三是建立日常培训制度。

强化到达配送分包管理。一是严格分包方准入制度。二是出台相关办法, 对分包方作业标准等进行规范, 并加大考核力度。三是各分公司要建立分包方定期会议制度, 每半年或每年召开一次分包方专题会议, 商讨和解决作业出现的问题。

建立到达配送服务质量激励机制。通过立标塑型, 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 建立分公司、营业部、送货员三级评比制度。从公司中评选2~3个配送服务优秀分公司, 10个左右配送服务信得过营业部, 100个左右配送服务标兵, 对获奖单位和个人予以精神和物质双奖励。同时, 对该荣誉实行揭挂牌式动态管理, 获得荣誉的单位和个人如发生配送服务质量问题, 随时公开取缔其荣誉。研究解决到达配送送货范围问题。

使用短信服务系统和车载G P S等高科技服务手段。一是利用短信服务免费对客户做好接货准备和货物交付签收完毕通知功能。二是通过在配送车加装车载GPS系统, 强化车辆管理, 合理规划车辆行驶路线, 提高车辆利用率和配送效率。

建立到达配送添乘检查制度。主要目的一是体现分公司对到达配送工作的重视, 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到达配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到达配送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建议实行到达配送量与分公司工资额清算挂钩。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 有助于改变当前分公司普遍存在的“重发送、轻到达”的思想。从而加强对到达配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管理力度, 提升到达配送服务质量。

乘务管理整改措施

物流作业系统 篇2

关键词 物流 作业成本 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1 中小物流企业实施简化+融合模式的总体思路

由于中小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信息系统及实施成本等的制约,使得物流作业成本法在中小物流企业难以得到应用。如何消除实施障碍?思路之一就是从物流作业成本法本身想办法,让物流作业成本法尽量适合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为此本文提出了简化+融合模式。简化+融合模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有一定会计电算化基础的中小物流企业。

简化就是在不影响物流作业成本法核心理念的情况下,对作业成本的核算过程进行必要的简化处理,以适应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现实需求。实施正统的作业成本法需要放弃现有的成本核算系统,重新设计一套完整的作业成本核算体系。

融合是指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标准成本系统有机结合,作业成本法虽然可以比传统成本法能更准确地分配间接营运费用,是成本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比较复杂,还有传统标准成本法生存的空间。而且这两种制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我们可以找出两种成本制度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之处,创新出一种新的成本制度,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服务于成本核算。

简化+融合模式就是在简化的物流作业成本法中应用标准成本法,物流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结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对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的计算和控制方法;其次,对于营运间接费用,可以为各物流作业制定作业标准化成本,同时计算各物流作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量标准,在分配时,使用计划分配率时可很好地把物流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制度相结合。因为在传统的标准成本制度下,通常以责任单位为部门,按间接费用编制费用预算,以费用预算所确定的间接费用发生额分别除以预算产量(多数企业以直接生产工人工时或机器小时表示),就可以求得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但间接费用没有按作业划分,不够细。而在物流作业成本法下,只有实际的分配率,所以物流作业成本法虽然分配率划分比较细,却是实际分配率,起不到简化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作用。可以先按标准成本制度预计营运间接费用,再按物流作业成本法把较大的营运间接费用按作业详细划分,计算计划分配率=预计作业成本/预计的作业数量。最后根据各作业实际成本和实际利用生产能力和服务量进行成本差异和生产能力或服务量差异的分析、控制和考核。

综上所述,简化+融合模式在两个层面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相融合:整体层面,直接成本采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而间接成本采用的是简化的作业成本法;间接成本核算层面,将传统成本计算中的计划分配率融合进了简化的作业成本法。总之,融合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简化+融合模式始终,与简化作业成本法融为一体。

2 中小物流企业实施简化+融合模式的步骤

2.1 简化+融合模式的设计阶段

首先,了解中小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并确立成本计算制度的目标和要求实施简化+融合模式,将整个运作流程分解为一系列的作业。其次,收集数据信息、归集费用。对中小物流企业来说,重要的是收集那些通过非正式渠道无法收集到,但对企业的管理决策非常重要的资料。然后将收集到的费用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于将其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再次,确定作业及作业中心。根据对企业整体运作流程的了解,进行作业的划分。一方面对企业运作流程进行描述,确定各流程主要任务,然后将任务归集到作业。第(下转第79页)(上接第77页)四,选择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根据实际的消耗关系建立费用向物流作业的分配和物流作业向产品的分配。各种类别的费用来自企业总分类账户;成本对象通常是各种产品;物流作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最后,计算产品成本。

2.2 简化+融合模式的实施阶段

首先,分析和确定资源,建立资源库。企业各项资源被确认后,要为每类资源设立资源库,并将一定会计期间的资源耗费归集到各相应的资源库中。其次,分析和确认企业物流作业,建立物流作业成本库。先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分析和确定企业的物流作业。然后,在确认作业的基础上对各项物流作业进行筛选和整合,将同质物流作业合并,形成物流作业成本库。

第三,确定资源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作业成本库。资源动因是分配作业所耗资源的依据,分配到作业的每一种资源就成为该作业中心的一项成本要素。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当的资源动因来分配资源,以保证作业中心分配的费用与实际情况相符。第四,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最后,计算物流作业成本。

2.3 简化+融合模式实施后的评价

对简化+融合模式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在事先就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在实施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意料之外的、不可预见的情形,必须时刻关注这些情形,并在必要时对简化+融合模式进行修正。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已实施的简化+融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评价简化+融合模式核算的成本是否有助于企业决策的制定;评价简化+融合模式的实施是否更精确的核算了成本,是否能帮助企业找到真正盈利的产品;评价简化+融合模式的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准确核算的基础上,该方法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否超过实施该方法的耗费。

任何一种新方法的实施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只有通过反复的评价和修正才能真正满足现实需要。本文提出的简化+融合模式也不例外,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评价,以判断其成本效用。

超市物流大作业 篇3

题目: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

日期:2013年3月20日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的不断发展,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且零售业已经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先导性产业。连锁超市作为零售业的重要业态和主要载体,随着零售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近几年来,我国连锁超市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大型超市集团不断涌现,零售百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强。物流被引用到我们国家还不到三十年,因此我国的物流起步晚,发展缓慢,而且物流效率非常低下,物流人才十分匮乏。受到我国巨大市场潜力的吸引,外资零售巨头对我国零售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此外,国内的连锁超市通过业内重组和自主创新,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我国连锁超市应付外资零售企业竞争的能力。在这些内外部条件相互支持和冲击的前提下,使得我国零售市场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我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的类型

1、自营配送模式,就是连锁超市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并且自己独立运营的一种配送模式。连锁超市通过结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在合适的地方自建一个或几个物流中心,并且由超市总部对各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然后按照各个门店的需要完成物流配送业务。连锁超市的这种自营配送模式具有很多其他配送模式不具备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提高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效率。

第二、可以加强连锁超市对于整个供应链的控制,使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运作得更有效率。

第三、可以避免连锁超市自身重要商业信息的外泄,增强连锁超市商业机密的安全性。

2、共同配送模式,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连锁超市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通过共同协作、功能互补所建立起来的这种物流配送模式,就是共同配送模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共同配送模式的优势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共同配送可以实现物流配送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弥补单个企业物流配送的缺陷。

第二、共同配送可以扩大物流配送的整体规模和水平,提高企业间的整体物流配送能力。

第三、共同配送可以降低各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提高合作企业的物流效率。

3、直供配送模式,连锁超市将采购好的商品交给专门的供应商,供应商再把这些商品直接送至连锁超市的各个门店,这种模式就是直供配送模式。直供配送模式具有很多优点,主要有:

第一、直供配送可以改善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紧张关系,加强彼此间的密切合作,并且还可以降低连锁超市自建配送中心的费用。

第二、直供配送可以降低供应商的库存压力,通过与零售商的合作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物流配送效率。

第三、直供配送可以减少物流配送中转环节的活动,缩短了从供应商到零售商的物流配送时间。

4、第三方配送模式,因为交易的双方都没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所以交易双方就会把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这种物流配送模式就是第三方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转嫁风险,它的优点还有:

第一、通过第三方配送连锁超市获得了更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这样连锁超市就

可以把精力集中于自身经营的业务。

第二、第三方配送降低了连锁超市的物流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提高了连锁超市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二、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由于连锁超市和物流配送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还存在非常多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因此我国的物流配送现状比预想中的要差很多,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尚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并没有对我国连锁超市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是十分明显的,这主要是由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的现状所决定的。

(一)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很盲目,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的连锁超市多采用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模式由国外大型零售商传入我国,并且为国内的连锁超市所广泛采用。在缺少现代物流和强大资金的坚强后盾,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和管理经验,盲目模仿外国大型零售商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造成我国连锁超市规模雷同和整体配送效率低下,物流成本相当高。

(二)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服务落后,功能欠缺

物流配送不是一般意义上上的送货,它其实是“配”和“送”两种过程的有机结合一系列工作,而物流配送就是这些流程和工作的有机组合体。我国许多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只是在原有的仓库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而且功能上仅限于储存、保管和运输,很少涉及加工、分拣和包装等职能,且效率和效益极低,从而导致了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职能不健全,所以不能提供全面的物流配送服务。

(三)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效益低下

第三方物流在物流配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的第三方物流非常落后。因为缺少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强大的资金保障,再加上现代化物流在我国发展的十分缓慢,所以造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整体水平较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单一。

(四)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缺少统一规划

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规模,导致我国的物流园区内重复建设现象相当严重,园区整体使用率不高,效率低下,难以发挥我国物流园区的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

(五)专业人员缺乏

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专业人员缺乏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是与现代化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我国配送中心的起步比较晚,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不多,在制定物流方案、实施管理、开拓物流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十分欠缺专业人才,而且,从行业的整体情况看,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还没有上升到物流服务的理念,这是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对策建议

(一)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体系

我国的连锁超市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来选择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能使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能提高服务水平,企业的正常运营离不开合理的配送模式:

1、我国的大型连锁超市由于自身资金充足,同时拥有人才和技术的支持,能够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制定适合自身的物流计划,保证物流的质量。

2、由于我国的中小型连锁超市的能力有限,再加上资金缺乏,人才与技术跟不上,因此我国的中小型连锁超市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是他们可以通过选择供应商、第三方等方式来构建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配送信息系统

我国的连锁超市尚未建立完善的配送信息系统,这是造成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完善的配送信息系统应该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人员和数据库等因素有机组成的,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物流配送问题。

(三)加强政府统一规划和引导,规范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

由于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的统一规划与引导,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规模,导致物流园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整体使用率不高,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并且还存在一些不法的经营行为。因此,我国在建立物流园区的过程,必须要加强对物流园区的统一规划和引导。

(四)加强对配送中心的认识以及提高管理水平

现代化的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的经营理念应该是靠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靠先进的管理、技术获取效益。我们要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地认识到配送中心所提供的服务是一种增值服务。

(五)更新传统物流观念

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各地区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增强全民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意识,提高物流从业者素质。加快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支持和鼓励以多种形式多层次培养与引进物流专业人才。

(六)实现商品配送规模化,提高商品配送效率,充分发挥现有配送工具、人员的作用和物流成本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商品配送的效率,降低成本。

四、具体对策

1、自建配送中心的自营配送模式通过对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国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建设比较适合走共同配送的道路。能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连锁超市的运营成本。

2、中型连锁超市适用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这部分连锁超市可以根据自身的进货数量情况,采取委托或受托的形式,共同利用这些分散的配送中心。这些中型的连锁超市联合起来,共同使用所有的设施,不仅可以使自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以提高配送效率。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这种配送模式中,连锁企业的物流活动完全由第三方的专业物流公司来承担。社会化物流的优势在于专业物流公司能提供更多的作业和管理上的专业知识,可以使连锁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4、中小型连锁超市,通过组建横向物流联盟重建他们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连锁企业与专业物流服务提供方的长期合作会形成一种战略性的纵向物流联盟关系,而解决目前连锁超市的配送问题,除了纵向联盟,另一个关键就是要组建连锁超市企业间横向物流联盟,可以使连锁超市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实现物流合理化。

五、小结

物流配送对于连锁超市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物流配送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连锁超市的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经营成本。我国的连锁超市和物流业起步时间都比较晚,发展缓慢,市场竞争力不高。所以,我国的连锁超市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认清自身存在的经营问题和不足,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构建自己独特的物流配送体系。同时,我国的连锁超市还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运用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物流配送效率,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物流配送对于我国连锁超市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提高配置效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信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商业模式,在我国必然会得到蓬勃发展。作为其核心技术的物流配送,在连锁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会日益被人们重视,随着人们对物流配送理论研究的深入,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系统必然会改变现在相对落后的局面,成为不断提高连锁企业效率与效益的巨大推动力量。

物流作业系统 篇4

[关键词] 作业成本 物流作业成本 物流系统 作业成本库

物流管理引入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必由之路,因为用于管理决策的的两种主要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均缺乏相关性,难以适应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而作业成本法在这方面正好符合需要。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内涵

作业成本系统大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作业成本法,二是作业管理。作业成本法能够克服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许多缺点,它的运用能为企业提供许多战略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作业管理是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作业成本法源于一种新的企业观,就是把企业看作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的最终产出,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作业成本法就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作业成本法下,许多组织资源的使用并非用于构成产品的实物形态,而是用于为各种辅助作业活动提供一个宽泛合理的安排,以便能够为各类顾客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作业成法的目的不是将共同成本分配到产品,而是对用于各种作业的资源进行计量和评价,这些作业业务主要是指辅助生产、交货及顾客服务。作业成本法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作业成本库,再分别以各成本计算对象所耗费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别汇总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作业总成本。作业成本法首先将企业所消耗的资源通过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的成本通过作业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形成成本对象的成本。这样,作业成本法改进了传统成本分配方法采用单一成本分配基础的弱点,力图找到资源消耗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产品成本。

二、作业成本管理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项作业。

作业是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资源耗费活动,是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的单元,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或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由若干项作业构成的。物流作业是一个组织活动对物质资料实体的物理性移动,包括场所位置的转移和时间的占有的世纪操作过程。物流作业包括运输作业、储存作业、包装作业、装卸搬运作业、流通加工作业、信息处理等。这些作业构成物流整体作业,从而实现物流功能。

2.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分配资源耗费至作业成本库

资源指支持作业的成本、费用来源。它是一定期间内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项目,或者是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代价。一般来说,资源可以分为货币资源、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动力资源、厂房设备资源等。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必涉及相关的资源,与作业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核算中剔除。企业各项资源被确认后,要为每类资源设立资源库,并将一定会计期间的资源耗费归集到各相应的资源库中。作业确认后,要为每一项作业设立一个作业成本库,然后以资源动因为标准将各项资源耗费分配至各作业成本库。所谓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项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3.明确成本动因,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被各种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由于物流服务过程中所需作业的数量很多,因此,从经济上看,为每一项作业确定一个成本动因是不可行的,反之,将许多作业综合起来,并用一个成本动因又会造成成本计算的误差。所以,物流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动因的确定即确定成本动因的数目和选择哪些成本动因需要特别注意。成本动因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四个原则:选定的成本动因与实际作业消耗之间的相关性;计量成本动因的成本;成本动因采用所诱致的行为;上述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对于成本动因数量的确定。由于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物流成本系统所需要的最少的成本动因数目取决于其要达到的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程度及物流的复杂性。所以要达到的成本结果的准确程度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物流成本动因数量越多,所能达到的准确度越高。

4.计算物流作业成本

即将作业成本库归集的作业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到个成本计算对象上。从上述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相较传统的成本法而言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更具优势。第一,作业成本法对物流间接成本的分配更为合理。作业成本法采用了多元分配基准,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尤其强调非财务变量。因此,物流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具有相關性而且准确。第二,使作业成为物流成本计算的基本成本对象。由于是以作业而非物品实体或物流过程和功能为成本计算对象,所以能够提供各项作业耗费的成本信息,便于管理人员进行作业管理。第三,物流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在作业成本法下,以往可能作为“一次性扣除”的营销、仓储、回收等领域发生的成本,只要与特定产品相关,都可以通过有关作业分配至有关的产品或其他的成本计算对象中,这样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决策。

参考文献:

[1]杨海荣:《现代物流系统与管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傅桂林:《物流成本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1月

物流作业系统 篇5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商品混凝土企业

一、 引言

物流成本核算是科学管理物流成本的基础,传统的核算方法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将物流成本分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三大项,并通过现有财务报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但由于传统的成本核算存在准确性不高、信息决策相关性较差等不足,Pohlen教授等人首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中应用的可行性(1994);Partial等人证明利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可以使物流系统获得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在物流战略制定、活动控制、服务水平等相关领域的管理决策(1995)。随后,作业成本法被应用于实际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如田军等人提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并以石油勘探企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其物流成本核算(2009);王亚丽利用作业成本法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供应物流进行了成本核算(2010)。

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大型水泥集团和建筑企业集团进入混凝土行业,商品混凝土企业快速发展,但由于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多分散于各个环节,不易核算和统计,其系统深入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将在分析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商品混凝土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从而为混凝土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提供有效指导。

二、 供应链管理下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1. 商品混凝土生产流程及物流特点。商品混凝土是将一定比例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原料与水在搅拌站进行拌制、质量检验等工序后,利用混凝土运输车等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运送到建筑工地的混凝土拌合物。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流程主要包括订单处理、搅拌生产、质量检验和运输服务四个环节,其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相比较于传统的现场搅拌工艺,商品混凝土不仅能减少了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而且能使混凝土质量更加稳定。此外,由于商品混凝土生产主要采取契约式生产,生产经营与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进度密切相关,具有生产周期不稳定、波动大、不均衡和销售本地化等特点,一个混凝土搅拌站的安全销售半径是20公里左右,成品混凝土出厂一个小时后就开始凝固,加上卸货时间,必须在一个小时内送到工地,因而通常不需考虑混凝土成品库存问题。

2. 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1)供应物流成本分析。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供应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原材料库存成本。其中,采购成本是混凝土企业的直接成本,与生产量直接相关;而库存成本是为安全生产而存储部分原材料所产生的费用。一般说来,混凝土企业多采用订单式生产,因而多是需求订单驱动采购订单,进而采购订单驱动供应商供应,原材料及成品库存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多仅考虑采购成本。

(2)生产物流成本分析。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物流成本主要包括流通加工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和库存成本。其中,流通加工成本是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搅拌加工过程所产生的费用;装卸搬运成本主要是原材料的铲车倒运及皮带上料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无效的成本增加;库存成本主要是备品备件的库存成本,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自动、准确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减少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

(3)销售物流成本分析。商品混凝土企业的销售物流成本主要是运输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其中,运输成本是混凝土企业将其运送到需求工地所产生的成本,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在物流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客户服务成本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合格混凝土而进行的质量检验等作业产生的成本。

在本论文中,对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表的项目,将直接计算企业的直接物流成本,而对于不易直接计入核算表中的间接物流成本,将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三、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1. 作业成本法在商品混凝土企业应用必要性及可行性。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是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对作业进行动态追踪,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目前,作业成本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并取得良好效果。但至今尚有研究将其应用于核算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物流成本,本文将利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物流成本。

(1)商品混凝土企业规模大,自动化生产程度高。随着商品混凝土企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小型的私营企业已逐步被大型商品混凝土集团所替代,企业的直接成本通过实施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大幅降低,而其大量间接成本的降低也亟需利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商品混凝土种类繁多,客户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商品混凝土是替代现场搅拌混凝土而发展起来的,产品种类繁多,产品细分程度高,产品生产不连续,客户需要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因此企业间接成本对产品的分摊困难重重,亟需引进作业成本法加强间接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管理。

(3)传统成本核算模式不适合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经营管理核算。商品混凝土企业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特点不同,除原材料成本外,存在着大量的隐性间接成本,而传统成本核算方式对间接成本的核算不能准确反映,现行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受到怀疑。同时,统成本核算方式也存在物流成本计算内容不全面、物流费用分配标准不合理、物流成本管理目的不明确等不足,因而需要引入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科学计算物流成本。

(4)大型商品混凝土企业人员素质较高。大型商品混凝土企业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素质的财务人员,这为作业成本法在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应用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为作业成本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条件。

(5)商品混凝土企业普遍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目前商品混凝土企业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ERP系统,RFID技术,电子看板和计算机网络得到了普遍使用,已实现了企业ERP系统与搅拌楼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汽车称重系统等的无缝集成,能够自动采集和处理信息,为作业成本法核算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

2.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作业成本法是对我国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改进,是比较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资源、作业、作业中心、成本对象、资源动因、作业动因、作业成本池和成本要素等,其作业成本模型如图2所示。

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作业成本法的步骤可以分为四步:①分析和确定商品混凝土企业资源,建立资源库。物流资源是企业物流作业得以进行的基础,活动消耗的资源可包括工资、能源、设施设备等。在混凝土企业中,具体说来可以是直接人工、油耗,折旧、办公费用、维修费用等。②分析和确认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作业是作业成本法中的核心要素,混凝土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包括订单处理、搅拌生产、质量检验、物流运输等基本活动。③确定资源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作业成本库。资源动因是分配作业所耗资源的依据,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并将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作业。④确定成本动因,分配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至商品混凝土中。

四、 实例分析

JD水泥企业是我国北方一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同时也经营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销售等业务。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大,精细化管理与全面成本管理工作越显重要,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无法满足JD商品混凝土生产经营的特点,亟需完善成本核算方法,降低物流成本。

由于JD水泥公司自身生产原材料,因此在核算过程中没有供应物流的成本。下面将利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其物流成本,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和确定商品混凝土企业资源费用项目,归集资源费用。

根据企业某月份的财务支出报表数据(所用数据经过比例处理),可以看出公司的物流作业所消耗的资源主要包括采购费用、销售业务费、直接人工和其它间接成本等。其中,人工费可以通过参与的职工人数和相应岗位工资水平相乘得到;动力费主要包括电费和燃油费两块,可分别通过用电量和用油量计算得到;折旧费主要是厂房、机器设备等实物的折现;办公费则是物流管理所消耗的费用;维修费用是设备维护维修所产生的费用。各类物流资源的价值如表1所示。

第二步:分析和确认商品混凝土企业主要物流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

混凝土企业的主要物流作业包括订单处理、搅拌生产、质量检验和运输作业,对每项作业分别设立作业成本库,即订单处理成本库、搅拌生产成本库、质量检验成本库和运输作业成本库,以用于归集各类作业实际消耗的资源。

第三步:确定各项资源动因,将资源价值分配至各作业成本库。其中,工资费用的分配可根据职工人数和工资标准进行分配,如表2所示。

同理,动力费、折旧费、办公用费和维修费分配如表3所示。

第三步:确定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并计算各作业的成本分配率,如表4所示。

第四步:计算混凝土产品实际耗费的资源价值,结果如表5所示。

第五步:计算混凝土物流作业总成本,即商品混凝土物流总成本为522.4+29.636 2=552.036 2万元。

总之,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能有效地控制了间接成本的核算和考核,减少了企业不可控费用,为企业减少大量间接成本,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 李小竹.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基于作业成本法.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268-269

2. 延兵.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燕山大学,2009

3. Pohlen T L, LaLonde B J. implementing act- ivity-based costing (ABC) in logistics.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4,15(2):1-24

4. Pirttila T, Hautaniemi P.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distribu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5,41(1):327-333

5. 田军,刘忠传,赵正平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管理学报,2009,6(4): 447-452

6. 王亚丽.基于作业成本发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供应物流成本核算.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1): 44-45

7. 罗宇洁.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研究.物流技术,2007,26(1):30-40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号:NKZXB1110)。

作者简介:肖建华,博士,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讲师;秦凡,博士,南开大学物流管理系讲师;董润东,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硕士生。

上一篇:玩具质量下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