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主体化

2024-06-15

客体主体化(精选十篇)

客体主体化 篇1

关键词: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关系

文章的作者, 在整个写作传播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称之为“主体”。写作主体是指作者自然形态、心理形态同写作的关系。

一、客体内化为作者写作的动力、动机和写作蓝图

写作主体观察、体验写作客体, 完成写作活动, 需要具有认识、理解、把握客体的基础和条件, 从理论上讲, 只有当生活中那些和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发生同构关系, 并为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同化而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 才能成为写作思维产生的对象。创作主体同化客体的关键, 在于主体必须有相应的素质、修养、能力。没有认识和反映生活的写作能力, 创作主体既不能发现可以转化为作品的客体, 也不能使这个客体的对象通过写作完美地表达出来。

写作不仅是对作品的创作, 而且也是对事物的主动认识;客体不仅是被动描述的对象, 同时又是一个被认识的对象。认识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知觉总是在现有的“心理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作者不是作为一般人去感知客体对象, 而是自觉地、积极的, 在从事写作活动主体特有的“心理定势”上去观察客体、感知客体, 认识客体的。当生活的信息流向创作主体的大脑时, 创作主体首先有一个选择、同化的过程, 凡是和写作主体的气质、性格、情绪、情感、思想能够吻合、同构的生活信息, 便被创作主体积极同化, 而成为凝结了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

二、主体对客体加以意化的改造而成为写作的内容

首先, 思维对客体的自然形态的总体把握, 对客体的本质特征的深刻理解, 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因此客体的意化过程, 也就是对客体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的改造过程。按照一定意图的需要, 意化后的客体也就进入了写作的范围。

其次, 情感的外射给客体涂抹上感情色彩, 使客体感情化了, 在感情的作用下, 客体也便涌入写作的范围。

再次, 文化心理结构的积极作用。高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 有一种写作的使命感, 乐于对客体研究, 并把成果诉诸于文字符号。高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 还能够以人类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文化的眼光透视客体, 使客体经过“人类”、“历史”、“文化”的改造而为人们所认识。

写作主体为写作时间活动确定方向和目标。各种各样的写作实践活动, 事先都有一个总体设想, 有一个“蓝图”。这个“蓝图”, 是通过写作主体的构想, 在观念上确定下来的, 在某些情况下, 它表现为文章的内容提纲或结构提纲, 它体现着写作主体的“尺度”与写作客体的“尺度”在观念上的初步统一。在写作过程中, 它虽然可能有所变化, 但从整体上看, 它像建筑师的设计图, 对写作实践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和导引作用。

写作主体赋予写作客体以生命和灵魂。写作客体在进入文章之前, 它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存在。如果把它原原本本的写入文章, 那又有什么意义?清代学者王夫之指出:“烟云泉石, 花鸟苔石, 金铺锦帐, 寓意则灵。”他的意思是说, 像烟云泉石, 花鸟苔石, 金铺锦帐, 这样一些写作客体, 只要让它们体现人的个性因素或某种思想, 他们就会飞扬灵动起来, 获得生命和灵魂。由此可见, 写作主体对于写作客体的价值和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写作主体在写作实践活动中进行控制和调节, 不断解决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写作实践活动是复杂的, 并且带有一定的艰苦性, 写作的方向和目的确定之后, 并不见得都能一帆风顺地按照预定计划进行, 它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 出现种种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 写作主体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一方面, 写作主体要进行自我控制, 克服自我障碍, 坚定写作信心, 顽强地把写作进行下去。鲁迅主张一口气写下去, 然后再做补充和修改, 这正是写作主体进行自我控制的一项主要内容。

三、主体通过写作内容传情达意

心理素质包括产生心理活动的生理机能对客体的感觉和知觉, 对客体的思维和思想以及主体品格的意志和个性, 这些项目的优劣, 决定着传情达意的好坏;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后天受教育的程度, 智力的高低, 文化知识的深浅, 以及文化环境影响的大小, 这一切都制约着情、意的表达方式;审美情趣, 则是感情的愉悦表现, 对客体的感情自觉投入, 也是主体自由境界应达到的;所谓创作才能, 就是指能力培养、能力获得、能力施展等问题。这里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个人禀赋, 优越的禀赋是写作创作才能的基础条件。

在精神生产中创作主体发挥的不是个人的具体体力, 也不是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而是由第一信号系统的情绪、情感, 第二信号系统的思想、理想构成的艺术创造力。情绪、情感, 使得创作对象显现了创作主体的个性感情色彩;思想、理想, 使得创作对象闪烁出绚丽的人生哲理之光。写作主体创作的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就由此而生了。

写作形式的创造、写作视野的扩展、写作手法的变换、写作内容的开掘, 写作观念和方法的更新, 都能够在某个方面驰骋才能。获得创造才能, 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和个人的勤奋。勤奋, 就是实践, 在实践中才会获得并发展创造才能, 使写作进入自由的佳境。

参考文献

[1]何秋颖.试论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对照关系, 中国科技博览, 2009/1

运输合同的主体和客体 篇2

一、运输合同主体及其特征

运输合同主体是运输合同权利义务的承担者,即运输合同的当事人。根据运输合同是双务合同的特性,基本当事人一方是享受收取运费权利并承担运送义务的承运人,另一方是享受运送权利并支付运费的旅客和托运人,双方当事人的数目则视具体合同关系而定。由于运输合同经济关系的特殊性,承运人和旅客及托运人作为合同主体也相应地具有特殊性。

(一)承运人的性质和种类

当代运输生产的高风险、高技术性质要求承运人具备多种条件才能进行运输生产活动。一般来说,承运人首先应拥有适当的运输工具,配备掌握运输技术的运输专业人员并具有较雄厚的经营资本。因此,承运人一般不能是个人,而是较大规模的企业。其次,从现代企业制度角度来说,运输企业必须是企业法人,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其资格首先应符合法人的一般法律规定,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应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其运输经营活动必须符合专门运输法的规定。

运输企业既然是企业,必然同其他企业一样,具有营利目的。所不同的,是运输企业的营利目的,是依靠运用特定运输工具运送旅客和货物,即支出运输劳务和物化劳动并收取运费才得以实现的。但是,运输生产的性质决定,运输经济关系的相对方不是特定的、少数的个人或组织,而是不特定的、全社会的人或组织。运输企业具有公用性质,运输企业的二重性决定,企业效益和为社会服务作用的对立统一。这就导致必须以法律予以控制和调节。此外,特定地区和线路上所容纳的运力与运输需求应当适应,并且应当具有运行的固定性和规律性,进而要求限制承运人数量,并且限制承运人之间进行无节制的自由竞争,结果,是由法律确立承运人的垄断和独占地位。法律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是为了平等保护运输合同关系双方主体的权益,需要对承运人加以严格的资格(或身份)规定,并明文规定其权利范围并课以法律义务。但社会生活中并非一切运输生产活动都具有同等的公用性,因此,西方国家有所谓公用承运人和独立承运人之分,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承运人的相对方仍是社会大众,其公用性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独立承运人不过是契约自由在运输合同领域内的标榜而已。我国有营业性运输和非营业性运输之分,只有营业性运输才属运输企业生产活动。

1、承运人资格与经营特许权

西方某些国家在19世纪初,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曾一度允许一切人或者公司从事某些运输活动,但后来就逐渐被严格的限制和管理所取代。基本原因在于公路、铁路、内河、航空、海上等运输活动固有的公用性和对国家、全社会的.经济、军事作用。各国对具体运输方式的严格管理程度和发生时间并不是相同的,一般取决于各运输方式发展的水平。最早出现国家干预的是铁路运输,其后是公路运输,再后是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

国家对运输业的管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某些情况下,政府可以直接投资、经营运输业务,即政府直接作为承运人与相对方发生运输合同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政府采取投资控股的方式控制运输企业的活动。政府的直接经营活动,导致取消一切竞争,导致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历史上证明效果并不理想,本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运输业内发生的所谓“放松管理”的运动是一例证。因此,最普遍的国家管理方式是制定专门运输法,一方面限制进入运输领域,规定承运人从业资格和经营特许权,不具备法定从业条件、未取得运输特许权的个人和组织,一律不得从事运输活动。另一方面,专门运输法和行政法规对运输经营业务主要是合同的基本内容、运价、合同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行政管理,承运人不得违反

散文,在主体与客体之间 篇3

在我的印象中,乔忠延是一个不大谈论创作理论的人。但近二年来,他突然“一反常态”,提出一个“客体散文”的概念,认为自己数十年来坚持的正是这样一条写作路子,并精选自己的散文作品,要出版一本客体散文集。他说:“我提出客体散文,就是要冲击当下写作的囹圄,来个破茧而出,脱颖新生,翱翔于浩瀚天宇,与时代同呼吸,共悲喜,写出大视野,大胸怀,大气度主导下的大作品。”儒雅的乔忠延不仅要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而且要匡正当下的散文创作风向。这让我吃惊,感奋!

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是当代文学中的一道瑰丽风景。作家作品无数,类型和写法多样,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窃以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那种真正具有思想卓见和艺术风格的作昂,同样是有高原而缺高峰。但其背后的症结是什么,往往莫衷一是。乔忠延认为,症结就在作家没有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遮蔽和淹没了客体,导致了散文严重的浅薄化、重复化现象,因此他倡导一种客体散文。

正如傅书华所说:“客体散文这一概念虽然是第一次提出,但其包含的写作真理却仍然是对前人写作经验的继承。”确实,客体散文的概念是一个新生的概念,它积淀着作家本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对当下创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但其蕴含的道理是许多作家、理论家所探讨、论述过的,并进入了理论教科书。譬如杜书瀛《文学原理——创作论》中,就有“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的性质和功能”一章,深入论述了二者的关系,指出:“一个小说家,他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和事,而且所写的人和事都应各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同时他还能把自己的尺度运用到所写的对象上去,表现出作家的‘我’来,表现出独特的主体来。”譬如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里,设有“文学意境”专章,详细阐释了“意境的形成”、“意境的艺术特征”、“意境的分类”等问题,认为“文学意境是抒情性文学追求的艺术至境形态。它基本是中国古代文学创立的最高审美范畴。”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创造有三个层次,一是“物境”,二是“情境”,三是“意境”;作为最高层次的“意境”,正是主体与客体的水乳交融,既要呈现出客体的形态和个性,又要表现出作家的感情和思想。

乔忠延所以竖起客体散文这面旗子,有他自己的思考和用心。当下的散文创作,有两种常见的现象。一种是热衷描写表现对象的外在形态和具体过程,而缺乏作家主体意识的自然主义写作;它虽然貌似客体散文,但却是乔忠延不认同的。另一种是作家主体意识太强大、太武断,在书写表现对象时高高在上、任意驱使,导致创作主观化、重复化的自我主义写作;它同样是乔忠延所反对的。他倡导的客体散文,首先是作家要尊重自己的表现对象,与对象构成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然后深入进去,达到“境”与“意”的高度契合。正如他说的:“我这里的客体散文其实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指作家要拥抱生活,贴近、吃透描摹对象,并随着客体质地的不同,不时转换写作手法、写作风格,达到主客观的高度合一,这就是客体散文。”这样的客体散文写作,每一次都是新的发现和创造,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但却是散文写作的正道。这同那种自然主义式、自我主义式的写作绝非同道,或者说是对后两种写作的一种校正、纠偏。

客体散文的创作理念,是乔忠延数十年创作的经验结晶,它表现出作家对艺术境界的不懈追求,折射出作家对中庸、和谐的传统美学的继承。

乔忠延的创作实践表明,一个作家只有走进表现对象的深处,才有可能把握住客体的内在规律,发现其深藏的思想内涵以及哲理意蕴。读乔忠延的散文,你总觉得他是在默默地观察和探寻,走着走着,总会有所发现和收获,及至抵达终点,于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他最感人的是那些描述亲人的篇章。譬如《父亲是棵刺》中的父亲,作者一开始是把他作为有缺点、非正面的形象去刻画的,是乡间的“一棵刺”。他追溯了父亲许多好管闲事、莽撞行动的事例,但终于有一件事情改变了父亲的形象,丰富了父亲的性格。一位骑车的学生撞倒了父亲,甚至碰掉了牙齿。但父亲一听说学生是去参加高考的,立刻劝住众人,让学生快去考试,事后还念念不忘学生考得如何。作者进而想到:“冷厉和温情恰是利刺的两面,迎恶而刺,遇善而温,岂不正是刺的品格?”于是刺的形象、父亲的性格,放射出了灿烂而温暖的光辉。再如《祖母》里的祖母,作者是把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去描述的。她在经历了下嫁乔家、婚姻不遂、丈夫去台等一系列曲折之后,肩负重担、养老育后、捍卫家庭,支撑着一个家庭的兴盛和发展,作者最后终于领悟到:“就是像她这样的女人延续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就是这一个一个的家庭延续了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这些祖母不伟大,也不高尚;不尽善,更不尽美,她们身上甚至明显有很多缺点,却本真地写照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由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升华到普遍的伟大母性;由一个乡村家庭的延续,扩展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承传。乔忠延在对历史和人物的沉潜中,发现了对象的丰富蕴含,进入一种阔大的艺术境界。乔忠延写过多篇诗化散文,也可称为散文诗。在这些精粹的篇章中,他写的是一些抽象对象。他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慧心萌动,常常爆出一些哲理火花。如《诗人》中揭示了诗人独特的生存方式,进而得出结论:“诗人什么都可以干,就是不能让他掌权。”如《文人》里书写了文人的性格特点,于是推论出他们的命运往往是“曲曲折折,起起落落”。如《伟人》中用对比的方法,写了伟人与凡人的行为,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答案:“伟人把别人的力量变成了自己的力量,把别人的智慧变成了自己的智慧;凡人则把自己的力量变成了伟人的力量,把自己的智慧变成了伟人的智慧。”这些篇章,小巧、灵动、丰盈,是作者散文中的诗。

乔忠延的创作实践表明,一个作家只有深入到表现对象的全部世界中,才有可能领略到客体的丰富特征,进而写出独具个性的作品来。他的创作题材是开阔而多样的,但他绝不先入为主,写成一二种模式,而是深入到表现对象中,寻找事物的特征,并把这种特征转化成具体的创作风格。譬如写童年生活的《上天的路》《弯弯的桃树》,作品的格调是单纯、温暖、浪漫的,但又隐含着对荒诞社会现象的困惑。譬如写民情风俗和地域文化的《台子》《威风锣鼓》,作品的风格是热烈、抒情、激越的,饱含着作家对乡土风情和文化的真爱。譬如写历史人物的《记忆李自成》《东临碣石观沧桑》,作品则折射出一种幽远、沉郁、苍凉的情调。乔忠延的散文不仅风格多样,而且写法多变。有些散文汲取了诗意手法,如《春》《圣人》等;有些散文借鉴了小说的写入技巧,如《父亲是棵刺》《祖母》等;有些散文则运用了史家笔法,如《记忆李自成》等。风格的多样,手法的灵活,使乔忠延的散文姿态纷呈,富有魅力。

文学规律和经验,往往是辩证的,优势里隐含着劣势,长处中伴随着短处。乔忠延的散文已是硕果累累,形成了自己的路子和风格。但辩证、客观地看,又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如在思想观念上,作家继承了儒家文化和传统美学思想,但却未能有意识地汲纳西方的现代思想和文学理念,致使他的一些作品思想内容上呈现出某种陈旧性和保守性,更缺少作品深层的内在矛盾和张力。如在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表现上,大多停留在旧有的理性结论上,开掘欠深、开放不够,不能同现代社会和思想接轨,难以上升到普遍的、世界的层面上去。如在对客体散文的认识上,强调作家拥抱生活、吃透对象没有错。但作家对客体的把握,是建立在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高度上的,忽略了作家的自身修养和提高,同样是写不出出色的客体散文来的。在这一认识链上存在盲点。这些局限和问题,是需要作家注意和克服的。

客体主体化 篇4

一、构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参与体系

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建设主体是复合的, 而非单一的。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 群众文化建设主体涉及广泛, 主要有:群众、政府、市场和社会。它们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且四个主体又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密不可分, 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把握各自核心本质, 处理好个中关系, 构建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参与体系, 从宏观上解决群众文化建设中主体缺失等问题。

(一) 政府是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参与体系的主导者

政府对群众文化建设要有明确的认识和系统的科学规划。政府必须设置一套目标明确, 权责分明, 手段清晰的政策法规进行自上而下的推动, 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制定系统的科学规划, 提高认识, 打破多年形成的“重经济, 轻文化”的发展模式。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府应从统筹城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出发, 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 提供各种充足的基础资源, 为群众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 完善人才保障, 社会保障等各种保障措施为群众文化建设服务。

政府应协调各方利益, 监督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政府可以利用掌握公共资源的优势, 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各种力量进行整合, 引导监督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协调各主体间关系和利益, 使群众文化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 市场是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参与体系的主要部分

运用市场化工具和手段, 鼓励和支持一切合法的文化形式, 流入市场, 活跃市场, 建立文化产业。并使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成果流入市场, 参与市场流通, 从而实现效益双赢。

(三) 社会是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参与体系的协调者

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 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情形存在, 必须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对其进行调节。国家要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捐助群众文化事业,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 以解决困扰群众文化建设的经费问题。其次, 培育文化人才队伍, 解决人才匮乏, 构建一支专业化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

(四) 群众是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参与体系的重点

群众是群众文化建设的真正主体, 是群众文化建设能否常建常新的根本, 也是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参与体系的重点。

调动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群众既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也是群众文化建设成果的最终享有者, 让群众文化由群众建设并服务于群众。在发挥群众文化主体性地位的过程中, 根据主体特点, 有根据地制定措施。

发挥文化精英和“先富”群众的带头作用。把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和特长民间艺人和文化精英联合起来, 组成文艺团体, 扎根群众基层,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 鼓励经济上先富起来的群众, 对群众文化建设做贡献, 从事文化公益性事业, 提供资金等物质支持, 搭建文化载体平台。

发挥进城务工者的创造性传播现代文化的作用。进城务工者, 奔波在城市和乡村之间, 他们的文化需求经过现代城市的渗透, 掺杂着现代城市文化因素, 是现代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结合体。他们又通过空间上的流动, 把这种文化形式以他们理解的方式创造性地传播到乡村, 从而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提升留守群众的文化素质。留守的群众, 一般是一些弱势群体且文化程度、素质不高, 基本无文化特长。而这些群众却真实地留在广袤的家乡, 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却不能充分地利用, 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 他们要抓住政府普及义务教育的机会, 积极参加一些政府组织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抓住政府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机遇, 在参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群众、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要统筹、协调、有序地配合、沟通, 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 通过整合形成合力, 从而共同推进群众文化建设。

二、完善群众文化的载体平台建设

文化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 它是文化得以形成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一切文化都寄寓于一定的文化载体中, 文化载体是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没有载体, 文化就无所依。一般来讲, 载体分为物质性载体和精神性载体。对群众文化而言, 物质载体包含文化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体系等。精神性载体包含民俗、现代性节目和地域文化品牌等等。但二者不可截然分开, 必须是物质和精神的有机融合。

(一) 充实和完善物质性载体

完善基础性设施。对旧有群众文化载体, 如文化馆、文化宫、文化站等等, 政府应加大投入, 采取重建、整修和改建的方法, 充分发挥旧有文化载体的功能。同时, 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和换代,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 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立更广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培养一批高水平文化队伍, 服务基层, 发挥文化骨干的文化带头作用。同时, 从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出发, 鼓励和支持公益性文化的开展, 使文化由群众创造, 由人民共享。

(二) 提升精神性物质载体的内涵

提升传统民俗内涵。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造就了文化的独特性。不同地区, 有着不同的民俗, 且这些民俗大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在建设群众文化的今天, 把握住传统民俗的唯一性, 又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适时对其充实、提升, 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 同时又能使之为群众文化建设服务。

增加现代性节目。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 群众能接受的文化形式也在日益改变。现代性节目, 不仅迎合了最广大的群众的口味和精神需求,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文化的形式。

打造独特的群众文化品牌。在建设群众文化的今天, 应充分发掘、整合、雕琢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 打造属于本地域的文化品牌。在铸造文化品牌过程中, 要继承精华, 不断创新, 迎合群众口味, 并赋予它新的思想和活力, 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大餐。

文化需要创新, 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载体, 更需要不断创新。不论是物质性载体还是精神性载体,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注入不竭的活力。发挥科技优势, 运用科技手段, 创新文化载体, 提升传统的文化形式, 挖掘新的文化形式, 让其不断为群众接受文化、创造文化服务。

载体的平台搭建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投入, 离不开市场的规律调节, 更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赞助。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 载体的丰富和完善, 会极大地调动广大群众进行文化建设的的热情和创造性。

三、尊重群众文化的客体要求

群众既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 又是群众文化的最终受益者。群众创造文化, 又在学习、接受着文化。群众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双重身份, 决定了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群众的需求是群众文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所以, 从根本上要想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离不开群众的创造, 更离不开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一) 客体与群众文化主体间的平等互动。

群众具有较强的自主与独立意识和文化首创精神,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信息化的条件下, 群众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 对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看法。他们一般会用开放、比较的眼光认识群众文化。这时主客体间不再是简单的授受关系, 而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在平等、积极的互动中, 主客体均能获得充分地发挥, 获得共同的提高。

(二) 客体对群众文化目的、内容的价值认同。

群众文化的目的和内容主要表达的是社会的要求和群体的需要, 体现的是一种社会价值。群众在对文化的内容、目的进行充分地理性认识的基础上, 创造各种方式,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文化。

(三) 切实尊重群众的需求。

考虑所在地区群众的职业、民族等特点。把不同职业、民族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纳入群众文化建设的范畴, 进而满足当地人的文化“口味”需求。

注重年龄差异。在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 下番功夫, 迎合不同年龄层群众的不同“口味”, 有层次性开展文化建设。

(四) 尊重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

鼓励和支持来自群众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文化创新活动。在尊重群众个性表达和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能的前提下, 壮大传统文化, 包容网络文化、博客文化等多元性群众文化。

群众作为群众文化的客体, 其文化的首创精神和文化的接受力直接关系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群众作为群众文化的最终受益者, 又对群众文化不断提出要求。尊重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 处理好与文化主体、载体间的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果。

群众文化建设, 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需要过程。而在过程中, 尊重群众文化客体要求, 把握好群众文化各主体的特点, 构建文化建设主体参与体系, 并逐步完善群众文化的载体平台建设, 从主体、载体、客体的角度促进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摘要:群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构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参与体系, 完善群众文化的载体平台建设, 尊重群众文化的客体要求, 从而促进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主体,文化载体,客体

参考文献

[1]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3.

[2]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

客体主体化 篇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背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单向灌输”的“一言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绝对权威、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性等.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从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分化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或转变过程来重新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有利于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认同.

作 者:丁斌 DING Bin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福州,350025 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10(4) 分类号:G64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客体   关系   新探  

客体主体化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本;主体 ;客体

一、区域人力资本运营的主体

从资本运营的微观角度看,通过资本的投入和运作,寻求其价值增值的最大化是资本运营的共同特点,从这点看人力资本运营的微观主体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一般而言,由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决定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也表现为多元化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以市场利益机制为引导,以追求微观个体的利益最大为出发点来对自己拥有的人力资本进行运营。而区域人力资本运营所追求的不是某个微观个体的利益,而是整个区域在人力资本运营中获得的收益,从这点看,企业和个人虽然可以作为微观人力资本运营的主体,但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不可能成为区域人力资本运营的主体,所以作为投资主体,只有政府才能成为区域人力资本运营的主体。

1.从运营的目的看,政府对区域所进行的区域人力资本运营活动,虽然也受利益驱动因素的影响,但是政府是公共利益代表的本质决定其运营人力资本的目的与企业和个人不同,即不是以追究个体利益最大化为宗旨,是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通过对区域内的人力资本的运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为其他人力资本运营主体提供人力资本运营的良好的空间环境和条件。

2.从人力资本运营的过程来看,能够从区域宏观角度有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运营的也只有各级区域政府。人力资本运营的全过程包括人力资本的生产、流通、配置和维护四个环节。人力资本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投资预期收益最大,整个运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独立地称为人力资本运营。

二、区域人力资本运营的客体

政府作为区域人力资本运营的主体,其运营的对象主要是两类人力资本,一类是相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稀缺的人力资本,一类是相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过剩或剩余的人力资本。所谓稀缺或过剩可以表现为总量的稀缺或过剩,但是对一个具体的区域来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结构性的稀缺或过剩,即某一类型或层次的人力资本的稀缺或过剩。这种结构性的稀缺或过剩主要表现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区域的产业结构,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方向不相适应,使人力资本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甚至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所以区域人力资本运营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运营调整区域人力资本的结构,输出或消化区域过剩的人力资本,引进或生产区域稀缺的人力资本,使区域人力资本的总量、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般来说,相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稀缺的人力资本,都属于异质型人力资本,特点是人力资本含量高、市场需求大、供给少,边际收益呈现递增性的特点,所以足可以给运营主体带来丰厚的回报,所以必然成为以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微观运营主体运营的重点。而相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过剩或剩余的人力资本,则多属同质型的人力资本,低质同构是其主要特点,市场需求小,供给量大,边际收益递增性差,甚至递减,所以微观个体不愿意或没能力参与这种人力资本运营,所以,这部分人力资本成为政府区域人力资本运营的主要对象。

对于区域稀缺型人力资本,政府的运营主要是一种间接运营,因为是稀缺人力资本,其边际产值大,是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重点,所以政府主要职能是为微观主体运营人力资本构筑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其运营主要以市场利益机制、竞争机制为引导,由市场最终完成人力资本的运营过程。对于区域过剩的人力资本,政府一般直接参与到运营的过程中去,通过对这些过剩人力资本的投资改造,使其人力资本具有市场增值空间,再借助于政府的信息资源的优势,借助于相关经济政策,使其流动,达到配置的目的。

区域人力资本运营的对象,除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稀缺和过剩的人力资本之外,还可以把人力资本衍生品包括其中。人力资本衍生品是人的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包括诸如发明专利、商标、版权等等,是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力资本载体的人力资本的结晶或延伸,是人力资本运营的重要客体。实际上人力资本运营的客体绝不是人,而是通过对人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一些人力资本以人为载体,一些人力资本可以脱离人的载体而独立存在。所以人力资本运营的客体也可以表述为以人为载体的人力资本和不以人为载体的人力资本。但是这种脱离只是针对不以人为载体而言的,而就这些衍生品的所有权來看,它属于某个载体或由若干个载体构成的集体,且无论就法律还是实践上都有实效性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对人力资本衍生品的运营是一个种短期行为,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力资本缺乏的状态。对人力资本衍生品的运营要以激发人力资本运营为目的,即通过衍生品的运营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流动和配置,总之对衍生品的运营不能脱离衍生品的本体---人力资本来运营。

参考文献:

[1]李志勇:人力资本及其市场运营[J].北方经贸,2004(6):16-17.

论美是主体客体的有机统一体 篇7

首先, 美离不开主体。美只存在于人的审美关系中, 那么, 美就离不开对现实进行审美的人, 即审美主体。比如大地吧, 但就泥土本身来讲, 其色彩并不鲜艳, 其形状也谈不上优美, 其质地也不算光滑柔软, 从外观上实在没有多少美可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土地是古今中外诗人作家讴歌的对象。当代著名散文作家秦牧还专门写了一篇散文《土地》来赞美它, 在秦牧的笔下, 土地之美究竟如何呢?当你坐在飞机上, 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 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 在农村里, 看到一位老农捧起一把泥土, 仔细端详, 想鉴定他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 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 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趾缝的时候, 你是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遐想, 想起它的过去, 它的未来, 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 怎样斗争和流血, 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 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 他们的痛苦、忿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这里, 虽然没有直接言美, 美却已经蕴含其中了。固然大地绿色地毯似的鲜丽色彩, 无边无际的辽阔空间, 都是构成大地美的因素, 但如果没有”你”所涌现的“许许多多的遐想”, 其美也就大为逊色了。这个面对土地产生无穷遐想的“你”就是审美主体。你从遐想中体验到的别人的或自己的“痛苦、忿恨、期待的心情”就是美的享受的必备的内容。

土地之所以能使人感到美, 归根到底是因土地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 或者说是“人化了的自然”, 即与人发生了关系的自然。土地上长出的庄稼, 奔跑的禽兽是人们不尽的衣食的源泉;遍野绿叶对空气的净化, 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证。如果没有土地, 人类何以立足?正因如此,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人们对土地有不同的审美感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来说, 中国的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 代表了财富和权力”然而只有“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 才真正对它怀着强烈的感情, 把它当做命根子, 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为了得到土地, 多少劳动者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悲壮斗争, 为了保卫土地, 多少英雄义士英勇地献出生命;今天, 人民为了让土地穿上新装, 又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秦牧这样写道:

有一次, 我从飞机的舷窗俯瞰珠江三角洲, 在明净的天穹下, 纵观秀丽的景色, 啊, 真美哪!水网和湖泊熠熠发光, 大地竟像是一幅碧绿的天鹅绒, 公路好似刀切一样的笔直, 一丘丘田又好似棋盘般整齐。嘿!千百年前的人们, 以为天上有什么神仙奇迹, 其实真正的奇迹却在今天的大地上。劳动者的力量把大地改变得多美!一个巧手姑娘所绣的只是一小幅画巾, 广大劳动者却以大地为巾, 使本来荒凉单调的地面变得像苏绣广绣般美丽了。一声“真美哪!”的赞叹中有多少主体的感受和情思呵!可以想象, 假如大地在人们眼中只有客观的形状、色彩和空间面积, 而激不起主体的遐想和感情;假如土地和人不发生任何关系, 也没有经过人的改造和装扮, 其美的价值将从何谈起呢?可以说, 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 主体的本质力量发挥得越充分, 就越能看到对象的美。

有些人认为美根源于客观事物。风花雪月, 惊雷闪电, 高山大海, 小溪平原, 艳阳彩霞, 阴雨连绵, 都先于人类而存在, 并没有因为没有主题的观赏而逊色。因此, 许多美学家都只从客观方面寻找美的根源, 美的本质。他们否定了美与主体的关系, 把美看成与人无关的纯自然现象, 因而是片面的。在我们看来, 离开人类这个审美主体, 大自然就无所谓美。

其次, 美离不开客体。冰心在《樱花赞》中谈到她曾问日本朋友:“从日本人看来, 到底樱花美在哪里?”得到的回答是:

世界上没有不美的花朵……至于对某一种花的喜爱, 却是由于各人心中的感触。日本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 感到人生的短暂, 武士们就联想到捐躯的壮烈。至于一般人民, 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 首先给人民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既然各人心中的感触不同, 美也不一样, 那么是否樱花的美就在各人的心里呢?过去有不少美学家就是这么看的。中国儒学经典之一的《礼记》就认为:“美恶皆在其心。”明代唯心主义思想家王守仁进一步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 这天下之物中当然包括天下事物, 有一次他与朋友出外游览, 看到岩洞鲜花怒放, 朋友向他质问:“天下无心外之物, 如此花树, 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与我心亦何相关?”王守仁答辩说:“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 意思是说, 你没有看到此花时, 心中便没有这花, 这花便与你心是一样寂灭的, 不存在的。换句话说就是, 你看花花就存在, 你不看花花就寂灭。美也是如此, 你认为它美它就美, 你认为它不美它就不美。十八世纪英国美学家休谟也认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 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论趣味的标准》,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五册, 这些说法不同, 但实质一致, 都认为美在各人心里。

我不赞同这种纯粹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事实是, 美并非纯主观的东西, 它并不完全随某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它各有其客观性, 这种客观性的根源之一即事物客体的特征。主体产生的不同感受也是在客体不同特征的刺激下产生的。试想:如果樱花没有早开早落的特点, 文人们何以会有人生短暂的感慨?如果它不是开放在“积雪还没有消融, 冬服还没有去身, 幽暗的房间里还是春寒料峭”的季节, 怎能给人带来春天的消息?如果樱花没有多姿多彩的属性, 何以能给人以兴奋喜乐的感受?不正是那莲灰色的山樱, 丰满红润如海棠一般的八重樱, 浅黄色的郁金樱, 花枝低垂的枝垂樱, 花片多到三百余片的菊樱, 一堆堆, 一层层, 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 溢彩流光”, 才激发了人们振奋蓬勃的精神么?樱花如此, 其他花也一样。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说梅花“俏也不争春, 只把香来报”。如果它没有红艳艳的色泽, 怎么能让人有“俏”的感受?如果它不是开放在“已是悬崖百丈冰”的冬天, 怎么会不争春呢?如果不是如雪莱说的“冬天到了, 春天还会远么?”梅花怎么能把春来报?花如此, 其他事物也一样。

从以上可知, 客观事物本身的物质属性, 同样是美不可缺少的条件。无论是美的内容还是美的形式, 都离不开这个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 单一的灰黄色土地固然也有其美在, 如果再加上绿茵铺地, 繁花似锦, 枝干挺拔, 果实累累, 岂不更美?沃野千里是美的, 但如配以巍峨的山, 奇异的石, 波浪滔天的海, 汹涌澎湃的河, 其美的魅力将更令人神往, 令人倾倒。而这些都不是纯主观的感情所能左右的, 只有从客体对象的变化中才能找到它的根源。

当然这并不是说主观因素不起任何作用。中国古代的荀子曾说:“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 耳听钟鼓不知其声, 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 轻暖平蕈而体不知其安。”就是说心情忧愁恐惧时候, 什么好吃的美味, 好听的音乐, 好看的纹饰, 舒适的衣服都是感觉不出来的, 当此之时。对美的感受当然也会受到影响。然而心情好坏却不能改变事物本身。因心情不好尝不出嫩肉的美味, 不等于它没有美味, 听不出钟鼓的美声, 不等于它没有美声, 看不出纹饰的形状, 不等于它没有美形, 感受不到衣服的轻暖也不等于就不轻暖, 只是因为心理意象不在此, 不能全神观照, 因而不能认真感受罢了。

总之, 美既具有主观性, 又有其客观性, 是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体。

参考文献

[1]本局.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下册) [C].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蔡元培美学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3]本社.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8.

[4]布丁.文人情趣的智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5]王国维文集[C].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

客体主体化 篇8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 为什么有的教师总感到课时不够用?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头脑中没有教学活动遵循的尺度——《标准》中行为动词的概念。有的教师没有认认真真地学习《标准》, 将一些认知层次低的内容越位学习。教师的越位不仅占用大量课时, 而且增加了学习环境的紧张气氛。

例如, 《生物课程标准》对《基因重组及意义》的表述是“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出”属于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中“了解水平”层次, 要求达到的层次不高。显然“说出”不等于“得出”, “得出”是“应用水平”层次, 是需要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思维, 然后进行总结, 建立合理联系的, “说出”不同于“说明”, 这里只要让学生说出例子即可。因此, 采用不到位或越位的教学行为, 将导致低效教学。所以确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2.善用聪慧的教学方法施教

有效的教学必然是善用适当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因为采用灵巧的教学方法往往在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中所含的灵巧度越高, 必然带来越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并根据生物课程标准, 正确采取切合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案,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处。

例如,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为例, 理解假说演绎科学思维的教学。假说演绎是高中阶段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因此, 教师设计的策略是将科学研究置于山穷水尽的窘境, 然后引入柳暗花明的佳境。首先设置问题让学生置于窘境, F1全是高茎, 矮茎又在F2出现了, 且比例是3︰1, 与融合遗传产生矛盾。再引入佳境, 通过视频介绍孟德尔的从小热爱自然科学的唯物思想, 特别是学过数学的背景, 来引导学生理解孟德尔为什么会提出四个假说的内容, 再次引入困境, 如果孟德尔要直接验证他的假说, 只能用高科技直接观察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和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 而对于孟德尔只能用肉眼观察, 这显然是做不到的。再次引入佳境, 于是孟德尔采用演绎的方法和巧妙的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这样来打开学生的眼界, 使其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很快就会领悟假说—演绎法。

3.巧用学生身边的生物学事实,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原理要让学生接受并理解, 它必须真实可信。而学生亲身体验的生物学事实, 是学生最愿意相信的事实, 是颇富吸引力的。

例如, 学习“神经调节”时, 讲到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间传导时间长短时, 这一点很多学生难以体会, 如一位学生很详细地描述了他不小心被针刺到的时候, 是先把手缩回来, 后感觉到疼痛的过程。因这样的事实是学生亲身经历的, 真实性高, 感同身受,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4.用通俗的语言文字表达

例如, 在观察了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 学生均能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 而处于细胞分裂期细胞数目很少, 但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笔者以“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长, 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来解释。通过这样的解释, 只能让一小部分的同学理解, 而大部分同学还是搞不懂, 就是没办法实现从抽象到形象之间的过渡。笔者通过变换语言的表达方式,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果然效果非凡。

笔者是这样来打比方的:假如本班的同学在操场上自由跳绳, 时间久了, 由于同学们累了, 跳起来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停留在地面的休息时间越来越长了。若此时有人带着照相机到操场, 把此时的场景拍了一张照片。此时笔者再向同学提问, 在这张照片中是停在空中的人数多, 还是停在操场地面上的人数多。大家茅塞顿开:大多数停留在地面休息的同学好比间期的细胞, 少数在空中跳起的同学好比分裂期的细胞。对于每个人来讲只要你停留在地面的时间长, 停留在空中的时间短, 在拍照的一刹那, 被摄入停在地面场景的机会就多于停在空中的。照相的一刹那, 就如同根尖的分生组织细胞被固定的一刹那。生活中的场景与细胞分裂的场景如此相似, 真可谓实例不同, 其理相通。

摘要:在教学中如何实施高效教学, 使学生的受益达到最大化, 是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怎样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是一个永恒主题。很多教师均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了很多的观点, 笔者从主体 (教师) 的客体化角度, 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些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平则.生物课多媒体教学尝试[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8 (03) .

客体主体化 篇9

财务学作为我国一门新兴学科, 从对西方财务学简单介绍开始, 到借鉴西方财务学的基础上融入我国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学理论体系, 不过三十多年的历史。对于三十多年我国财务学的发展变化, 国内学者已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侧面对其进行回顾和总结。如, 王化成等从期刊论文角度, 系统梳理了我国财务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和最新进展, 从财务学研究范式、研究创新方面, 回顾了我国企业财务学理论的情况;王跃武、曹越从产权视角, 总结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也有学者对我国行为财务、非盈利组织财务等不同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任何认识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任何理论都是系统化的认识。财务学是人类在长期财务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通过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财务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是财务主体与财务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对此, 笔者从财务学的客体与主体视角, 对我国财务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 以期对我国财务学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为我国财务学研究提供借鉴。

二、基于客体角度的我国财务学研究发展

财务学的客体即财务学的研究对象, 影响着财务内涵、目标和功能。财务学的客体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 其经历了最初货币和资金, 到后来本金和资本, 以及现在价值、财富和资源之说。

我国早期财务借鉴苏联模式, 是依附于国家财政体系的一个基础性环节, 因而财务也就是对其“货币”这个客体进行收支管理。在对苏式财务客体继承基础上进行批判和创新, 邢宗江等 (1964) 提出了财务学以“资金”为对象, 而王庆成 (1988) 又发展了“资金”观点, 并认为财务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这一时期资金作为财务客体观点占据主导地位, 筹集资金、垫支资金也成为当时财务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 财务面临新的环境与地位, 郭复初 (1993) 提出了“本金”之说, 并定义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从财务学历史演进来看, 相对货币与资金论而言, 本金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受西方财务学的影响, 尽管由于传统上寓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批判的, 而讳言“资本”, 但资本仍然进入我国财务学的范畴, 又被称作财务资本或金融资本,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金”主体来源不清的缺憾。有学者便认为财务学是人们在不确定的市场经济中, 对财务资本的筹集、投放、支出、收回及其跨时间配置从而创造价值的学问, 其功能是发现价值、保障经营过程有效运行和创造价值 (2008, 孙建强) 。价值是知识经济时代财务学的研究对象 (罗福凯, 2001) 。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背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财务学是研究如何创造价值、发现价值和整合价值的一门学问。李心合 (2001) 在《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一文中, 也提出了由硬资源和软资源组成的财务资源概念, 在传统硬财务资源基础上加强财务软资源的研究, 拓展了财务学研究对象的范围。此时的财务视为通过合理的财务制度安排、财务战略设计和财务策略的运作, 有效培育和配置财务硬资源和软资源, 以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和协调化, 维持理财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从广义财务学角度, 苏万贵 (2010) 把财富作为财务客体, 认为财富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及二者结合物, 财务的功能便是取得财富、使用财富和积累财富。不难发现, 财富与泛财务资源作为财务客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重非物质 (软资源) 的对象研究。

随着财务客体的不断变迁, 我国财务学目标经历了从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以及目前公认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三、基于主体角度的我国财务学研究发展

相对财务客体而言, 财务主体的研究相对复杂得多, 理论界争议也颇多。财务主体曾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性等观点, 对此王跃武 (2009) 详细分析了几种观点, 认为不同观点的产生是由于对财务行为主体和财务产权主体混淆不清所导致。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形成, 财务主体是由财务行为主体和财务产权主体构成 (如图1) , 财务行为主体是独立进行财务活动, 展开配置其拥有或控制财务资源使之增值的主体 (一般指企业或组织) , 财务产权主体是财务资源的所有者, 是对财务行为主体活动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主体。从财务主体看, 我国财务学业务理论得到快速的发展。

从财务行为主体看我国财务学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财务行为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财务学也由主流公司财务向国家、广义财务等纵向发展;二是公司财务学继承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上向多领域综合交叉发展。

在我国财务学发展的三十多年历程中, 改变了以公司为唯一财务行为主体的局面, 涌现出很多非公司财务学领域。 (1) 国家财务学。国家财务学理论是由我国著名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 (1986) 提出的, 认为国有资本的运行是否健康, 是关系到国有经济运行的决定性因素, 因而对于国有资本的管理、营运及其监督进行研究,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具有重要意义。随后郭复初教授对国家财务的逻辑起点、内涵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国家财务学的提出, 改变了国家只有财政的传统观念, 厘清了财政与财务的区别, 彰显了财务学的“宏观性”一面。 (2) 发展财务学。依据经济学按国家经济学发展程度不同可分为传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郭复初教授 (2006) 将财务学分为传统财务学和发展财务学, 并构建了发展财务学的理论结构。 (3) 非营利组织财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 非营利组织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部分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开始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进行研究。 (4) 广义财务学论。苏万贵 (2004) 提出了广义财务学, 认为财务存在于所有组织和个人当中, 通过各种财务现象, 找出财务的共性, 进一步认识财务的普遍规律。不管是国家财务学、广义财务学, 还是发展财务学理论, 都为我国财务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我国公司财务学发展至今, 既在传统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也因受经济、制度、环境影响而向其他分支学科发展。我国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发展体现在:筹资理论方面主要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对资本结构、融资顺序、资本成本、融资方式的选择、控制权收益、融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投资理论方面既有对传统投资理念进行革新的观点探讨, 也有紧贴企业投资实际的实证性分析;分配理论探讨较多的是股利分配和管理者激励;财务管理其研究方法由规范研究为主向实证研究为主转变, 这与财务学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因而其理论、方法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需要开展实证研究的内在要求保持一致。我国公司财务学多元化交叉方面的发展, 伴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 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财务 (冯巧根, 2003) 、公司软财务 (茅宁, 2007) ;金融危机的爆发, 针对现有公司财务基于阳态经济条件下, 提出了公司阴态财务学 (李心合, 2009) ;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恶化, 使公司可持续发展财务 (施平、2010) 、公司自然灾害财务学 (郭复初、干道盛等) 应运而生。目前, 我国学术界在公司行为财务、公司集团财务、跨国公司财务等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由于财务学不像会计学那样, 受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影响较大, 因此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司相机财务。

从财务产权主体看, 我国学者运用产权理论对现代财务理论进行了研究, 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理论成果——财权理论和财务治理理论。 (1) 财权理论。汤谷良 (1994) 开创性地从产权角度来思考现代企业的财务问题, 并提出了财权是由原始产权派生而又独立于原始产权的一种财产权的概念;随后, 基于财务“价值”层面和“权力”层面, 伍中信教授提出了“财权”=“财力 (价值) ”+“ (相应的) 权力”的全新理念。“财权”这一科学论断提出后, 实现了价值与权力、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高度融合, 弥补了传统财务学重财务关系而轻财务活动的缺陷。在财权理论基础上, 引出了财务分层理论的研究。谢志华 (1997) 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角度将财务分为终极出资者财务和中间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干盛道 (1998) 从现代企业制度角度提出了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 (2) 财务治理理论。以财权理论为基础, 不断挖掘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而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 主要是通过剩余财权的“流动”与“分割”, 旨在释放财务治理效率, 从而提高公司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 超越了以静态范畴研究为主的财务治理 (曹越、伍中信, 2011) 。财权理论、财务治理理论, 突破了西方财务学单一的价值主线, 对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和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 解决公司财务监管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我国财务学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从客体上看, 财务学客体的研究顺应了我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就目前而言, 财务学客体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 必然形成不同的财务内涵、功能和目标, 进而导致人们对财务没有逻辑上一贯性的认识, 这对我国财务学发展产生了不利条件。财务学是创造价值的财务, 由于资本的增值性, 在大多数财务活动研究中仍以资本特别是财务资本或金融资本作为客体对象, 但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泛财务资源的财务客体, 这就导致现代财务学发展的“科学困境”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在于研究配置时忽视财务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李心合, 2009) 。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废气过度排放以及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等许多环境问题, 导致大量社会成本产生, 这是源于财务客体范围研究的局限, 从而导致财务行为的不适。随着社会的发展, 自然资源存在价值得到共识, 而且其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这些变化只有在财务学领域及时体现, 才能使财务学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面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 必须拓展财务学客体的范畴。因此, 笔者认为现代财务学应以资源为研究客体。资源理念其实早已进入财务学者研究的视线。著名财务学家罗伯特·莫顿教授 (1997) 认为, 财务是人们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间配置的学问。我国伍中信教授 (1998) 也提出资源配置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职能。财务学客体“资源”是一个广义资源概念, 即包括传统财务资源 (资本) 、实物资源、知识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综合。财务客体研究中既要考虑不同资源创造经济价值, 还要考虑创造生态价值, 同时还要考虑不同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的财务关系。因此, 将资源作为财务的客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务学发展中的困境。以资源为客体的财务是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 对资源的筹集、投放、支出、收回及其跨时间配置的学问, 其功能是培育和利用资源, 其目标是资源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和协调化, 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客体与主体整体关系看, 对财务主体的研究要远远多于对客体的研究。我国财务学改变了以公司为唯一财务行为主体的局面, 涌现出很多非公司财务学领域, 公司财务学也向多领域综合交叉发展。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财务学的产权主体研究, 将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 价值流和权力流高度的融合, 增强财务学的社会性。正如著名的行为财务学家卡托纳 (George Katona) 等人认为, 现代财务与传统财务的最大区别在财务活动的立足点上发生了根本变化, “物的财务”为“人的财务”所代替。从唯物哲学范畴看, 主体和客体是在实践基础上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 是在实践中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法的统一。但遗憾的是, 学术界至今都没有用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的思路来思考与审视财务学研究, 以至于对财务客体漠视, 远离生态问题, 又成为了现代财务学发展的困境。因此, 从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的关系视角研究我国财务学问题, 有利于财务学发展走出当前的迷局, 促进财务客体与主体协调发展, 有助于形成人与物共同财务的理念, 维持财务学的可持续发展。

五、基于客体与主体关系的我国财务理论框架构建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 都需要一种概念框架作为统一推理的依据。我国财务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财务客体方面和财务主体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就。但迄今为止, 我国财务学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和规范的概念框架或理论结构, 这严重阻碍我国财务学的发展。对于我国财务理论框架研究, 李心合教授 (2001) 提出了财务概念框架由财务环境理论、财务基础理论、财务战略理论、财务运作理论四个层次构成;王化成教授 (2006) 建立了以财务环境为逻辑起点, 以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的效率市场假说和新兴的行为财务理论为分析前提, 以公司价值为落脚点的财务理论框架;也有其他学者认为财务学理论框架由起点论、基础理论、目标理论和运行理论构成 (陈兴述、冯琳, 2005) 。本文继承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 以财务客体和主体的关系构建我国财务理论框架 (如图2) , 对我国财务学研究做有益的尝试。

从我国财务学发展历程看, 财务环境对财务客体和财务主体都有着全面的和直接的影响, 因而仍将财务环境论作为基于客体与主体关系构建我国财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财务就是物质的客观性和意识的主观性统一,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财务客体和主体的具体范畴会发生变化, 因而形成相应财务客体论和财务主体论, 构成了财务学整体框架两条逻辑主线。

世界是物质的, 财务的客体属于物质范畴, 决定着财务的本质, 因而在客体理论指导下形成财务基础理论, 有助于财务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几方面达成统一的本质认识。随着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运用到财务学领域, 财务学不仅关注财务活动 (价值流) 的研究, 还要注重财务关系 (财权流) 的研究, 因此对体现财务关系的产权主体和体现财务活动的行为主体研究作为理论框架的一部分是未来财务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社会分工程度的提高和分工结构的优化, 决定着财务行为主体具有多样性。对于私人家庭、社会组织、公司和国家来说, 公司是经营财产效率最高的经济组织, 因而公司财务是财务学的核心行为主体, 但由于其他非盈利组织对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从财务行为主体方面需要构建公司财务学理论和非公司财务理论。公司财务是主流财务学, 随着资本网络化的发展, 要形成广义筹资、投资、分配通用业务理论, 而在通用理论的基础上, 公司财务又向集团财务、跨国财务、环境财务等多分支发展, 以后还会有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同样, 在公司通用财务理论的影响下, 非公司财务学也向多元化发展, 未来还将会有其他组织财务呈现。

从财务客体与主体关系构建我国财务学理论框架, 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财务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协调发展, 更好地指导财务实践活动, 形成对财务学的统一认识;另一方面, 将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价值和权力融合, 更是价值表现 (客体) 、价值创造 (行为主体) 和价值权力 (产权主体) 三者的整合, 有利于形成人与物共同的财务, 维持财务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 《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1]王化成:《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 《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2]王化成:《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2]王化成:《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

[3]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3]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4]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 《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4]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 《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5]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 《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5]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 《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

[6]王跃武:《财权、财权主体与财务治理: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6]王跃武:《财权、财权主体与财务治理: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7]李心合:《关于财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财经研究》2001年第1期。[7]李心合:《关于财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财经研究》2001年第1期。

客体主体化 篇10

一、消费客体作为符号

在对消费社会的分析中,鲍德里亚深受索绪尔符号论的影响。他受索绪尔对语言沟通中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关系的思想,提出了符合价值概念。他认为商品在被消费之前必须先变成符号,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由此,推翻了人们对消费概念的传统认识,人们并非消费商品使用价值而满足人的固有需求,恰恰相反的是,商品使我们产生了需求,商品从其功能性中解放出来(2000:168)。鲍德里亚的这些观点远离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轨迹,消费不再被视为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转化,而是被视为交换价值向符号价值的转变。消费也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的消费,对符号的追求超过了对物的功能性追求。正是基于此,鲍德里亚对消费进行了全新的定义:“消费并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实践,也不是‘丰产’的现象学,它的定义,不在于我们所消化的食物、不在于我们身上所穿的衣服、不在于我们使用的汽车、也不在于影像和信息的口腔或视觉实质,而是在于,把所有以上这些元素组织为有表达意义的东西;它是一个虚拟的全体,其中所有的物品和信息,由这时开始,构成了……一种符号化的系统化操控活动。”(2000:4)至此,在鲍德里亚的视野里,物已经成为象征性的符号,并且只有成为符号才能够被消费,符号消费成为鲍德里亚消费理论的主导逻辑。鲍德里亚把对客体的消费定义为只是对商品意义逻辑功能的消费,和物品的自然性存在完全没有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客体想要被消费,首先在功能上它的使用价值必须加上小括号或被搁置。就如同我们使用电冰箱是为了储存食物于低温中,冰箱本身不是人们消费的物体。

对商品符合价值的消费是为了追求差异性,因为只有具有差异性的暗指,如表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名声和身份等才符合现代消费的要求。这个观点也就是说在消费客体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不是其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只不过是个托辞。仍旧以冰箱为例,其制冷功能总是存在的,但人们追求的是其社会功能所传达的信息,这样的消费品能成为社会地位的符号。再如汽车,其使用价值是一种代步工具,但人们更关注其社会功能的谕旨:体现消费者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社会功能。每一种社会地位在理论上被一系列可以交换的符号所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是冰箱,可以是汽车,也可以是服装。这些客体在符号价值上是可以互换的。但聚在一起,它们构成了一种意义系统,一种差异系统。恰当地说,这些符号或符号物品“并不比语言学中的音素具有更绝对的意义”(鲍德里亚,1981:64)。它们只有在与其它物品的关系中才产生意义,根据一种意义编码,产生差异。

根据鲍德里亚的定义,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消费的对象,只要它能体现出消费者的地位、声望和荣誉等。这种对消费对象的拓宽加强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批评。如对有闲时间的分析就是很好的例子。鲍德里亚认为自由时间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受到限制的时间。在消费社会,有闲被一种区分的编码,一种差异的结构所限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花费特定的时间,只是证明他们有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有闲时间在经济上不具有生产性,但在符合价值方面却具有生产性,具有区分价值、地位价值和名望价值。凡勃伦说:“远离劳动的明显有闲成为人们声望的重要指标。”(2009:43)在消费社会,人们对客体的符合价值消费能体现出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因而传统的社会地位定位被消费的社会功能所取代。那么人们为了保持或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必须进行某种消费,这样与社会地位相关的需求机制被产生。

二、需求的社会生成性

既然符号消费是为了追求差异,而差异又具有社会暗指,消费者为了追求这个社会暗指而投入到消费中,由此需求被生成。借助符号价值,消费就成为一种我们可以试图加以理解的语言。于是我们知道,人们消费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物品的消费、对不同物品消费拥有的特权暗示着种种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使每个人的身份得以重新建构,这种建构后的身份使新的社会等级取代了旧的不同阶级区分。一部手机、一辆汽车、一瓶香水、一包香烟,都可以成为暗示消费者社会地位、文化品位、生活水准的符号,都可以充当建构地位和身份的手段。而对一个人的评价,也总可以从很多符号的推断中得出结论,比如他的服装的质地风格,他对领带和香水的选择,等等。于是,“当我们消费物品时,我们就是在消费符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界定我们自己”(瑞泽尔,2003:110)。因而,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消费符号已经成为身份建构的象征,它维护着消费社会的秩序,成为构成所有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这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描述的一样:“流通、购买、销售、对作了区分的财富及物品∕符号的占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今天的语言、我们的编码,整个社会都依靠它来沟通交谈。” (2000:71)

在符号体系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区分、符号在体系中的位置,都是通过差异来确定的。基于此,鲍德里亚认为,符号消费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分类和区分的过程,“物和符号在这里不仅作为对不同意义的区分,按顺序排列于密码之中,而且作为法定的价值排列于社会等级”(2000:48)。因此,对物的消费是对社会结构进行区分的基础,通过消费差异人们将不同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的人区分开来。这样的逻辑使人们要界定自我、建构身份,就要寻找差异,差异成为消费社会人们追求的目的。但对差异的追求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因为差异总是不断地被缩小,而差异又总是需要无限更新。差异的无法彻底消除,使消费的欲望也永无止境,消费被异化了关于对需求的正确理解,鲍德里亚说:“需求不能再被理解是自然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主题,不是天生的,不是本能力量,不是渴望,也不是人类的潜在性,而是被内在逻辑系统所引诱的功能。更确切地说,不是被富裕社会解放了的消费力量,而这个系统本身起作用所要求的生产系统。其过程是存在和再生产的过程,换句话说,它们之所以成为需求是因为这个系统的需要。”(1981:82)鲍德里亚提出,需求不是在自然领域中产生,而是在文化领域中产生的。需求的起源与消费社会的符号系统相关,而不是人的自然的或主观的愿望。他进而指出需求是社会差异逻辑影响的结果。既然消费者所消费的符号价值能表现出消费者的社会地位,那么对个体而言,通过对符号差异的消费,就能自然地提升社会地位。在差异逻辑的影响下,消费者都想对符号价值的消费建立差异。这样,人们的需求对象就被这种愿望所影响,因而限定了消费种类。人们实质上追求的是通过这种差异建立的社会地位。但差异系统并不是绝对的,这就导致对客体消费说产生的社会意义是相对的和变化的。对差异的追求是永远也实现不了的幻想,因为并不存在绝对差异。个体建立差异的欲望会被永远搁置。正是由于差异的相对性和绝对差异梦想的不可实现性促使个体消费者不断购买,不断消费。需求就这样被激起,被差异逻辑所催生。鲍德里亚继续说,生产是激起需求和控制需求的根本,需求系统是被生产的。在消费社会的谕旨领域,就符号价值而言,任何消费对象都可以相互替换。因此,人们的欲望不可能限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对鲍德里亚而言,需求是消费力的产物,而且科技的发展也影响到人的需求。他总结说,伴随着机器、资本和基于抽象劳动的工资系统,需求是“在个人层面,生产分工的最先进表现形式”(1998:75)。连接消费者和消费对象的需求实际上由消费系统所产生,这样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者不再是自由和权威的个体。

三、消费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丧失

现象学的代表萨特相信人有绝对的自由,很多哲学家也持有这种观点。对他们来说,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能控制自然,人是知识的奠基者和创造者。然而,与此同时,这种对人主观能动性的无限夸大理论遭到了不同理论学者们的严厉批评,如法兰克福学派和结构主义学者。鲍德里亚对主体的自由行持这样的观点:“修辞家们想说的,但却说不出来的恰恰是没有任何人存在———无人。‘人’被认为具有绝对价值,有坚不可摧的特点,有特定的力量,受到整个西方传统的洗练,这些都构成了神秘的主体。”在对大众传媒的分析中,鲍德里亚揭示了大众传媒的真相,认为:“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了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消费社会,2000:132)因而,大众传媒凭借技术手段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编码规则传递给了消费者,这种话语霸权使消费者不自觉地跟读,进而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达成一种认同。同时,生产企业也借助大众传媒,控制着市场行为,引导并培育着社会态度和需求,从而使消费者的自由和主权成为虚有。在谈到作为符号消费共谋的大众传媒时,鲍德里亚认为广告通过丰富产品的幻影,用动人的语言、优美的画面消解了市场的逻辑,使消费者通过对广告中符号系统及其所包含编码的解读,自动依附于广告的编码规则,从而使人们不仅成为消费的奴隶,而且成为媒介的奴隶。大众传媒还成为符号的直接生产者。任何信息借助大众传媒的功能都可以被转换成为符号,可以蜕变为具有激情、意志和特点的人是缺失的,这位想把自己个性化却迷失了自己的人,这位迷失者想要通过某一名牌符号的力量,在差异扩展的领域里,重新创造一个复合的个体(鲍德里亚,1998:88)。这就是说,自由和有意识的主体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假设。在一次访谈中,鲍氏说:“容易制造的个体是现代之外的产品,他不是主体,成为一种克隆。” (1998:48在差异系统的控制之下,人们被迫地进行无穷无尽的消费,而不是具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消费客体的主体。鲍德里亚指出,每个人都无意识地致力于通过消费具有差异性的符合客体来使自己异化与某个社会团体。这种活动被认为是消费者所行使的自由权。看上去消费主体是个能动的个体,如主观能动性哲学和其他主流意识形态认为的那样,他是一个可以塑造自己的个体。鲍德里亚认为这只是事情的表面,在更深的层次,或者在结构的角度,消费者“永远地被一种编码所控制,这种编码的作用和意义,就像语言的一样,基本上是个体掌握不了的”(1998:61)。这种差异编码存在于个体之前,这是社会整体的产物,消费个体为了异化自己所作的每个决定都将自动地使这种编码产生作用。实际上,他设法想要占有的地位总是相对的,相对于同一层面或更高层面的其他地位。这意味着,地位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然而秩序却永远不变。结果是,人们想梦想通过差异而建立的身份有这种编码所决定而永远地保持相对。

摘要: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下, 对消费的理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商品的有用性而满足特定需求。鲍德里亚认为商品在被消费之前必须成为符号, 人们消费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需求的社会生成性在于符号价值, 消费的目的在于建立差异, 而差异又具有社会功能的暗指作用。在这种社会力的驱动下, 消费主体丧失了其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消费文化语境,消费客体,需求,主体

参考文献

[1]Baudrillard, Jean.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ign.[M].St Louis:Telos, 1981.

[2]Baudrillard, Jean.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C].ed.Mark Poste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3]鲍德里亚著.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5]罗钢, 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新型能源下一篇:国有企业班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