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品课教学

2024-07-02

九年级思品课教学(精选九篇)

九年级思品课教学 篇1

一、寓教于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 这是他们学习阶段的第一个转型期, 这时如果他们能够尽快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提起对所学学科课程的兴趣, 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作为政治课教师, 在授课之初, 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 也就是学习是为了什么。这时学生会有很多答案, 教师此时就要利用思想教育的优势,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通过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 学生会被教师的思想、语言、行动所感染, 进而对教师产生钦佩、信任感。“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 就必须认真阅读好教材。为了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之前, 首先要把所要讲的内容, 设计好教案, 提前下发给学生, 让学生有条理地了解课文内容, 并带着问题去阅读。例如在讲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时, 我在学教案中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 从一块基石到万丈高楼, 你对“起点”这一概念, 有了什么理解?新学校、新同学给了你哪些认识?这个新集体又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从而引导学生, 怎样在新的学期, 建立好新的起点。

三、侧重重点、难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化解问题

每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 这两个方面讲得透彻与否, 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必须根据教学目的, 确定好每一课的重点、难点, 讲课时, 必须突出重点, 讲透难点, 切忌面面俱到, 主次不分;同时必须突破难点, 善于利用生动、直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还以第一课为例, 我把“新学校”以视频形式展现给学生, 而把“新同学”通过幻灯片展示给大家, 把“新集体”的创建开成了经验交流会。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 实现了“树立新起点”的教学目的。

四、练习反馈,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思品课 篇2

广汉市金雁中学 艾述兰

课标依据:

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本案例要求学生知道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人民政协的职能和人民政协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能辨析全国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

教材分析 :

本案例是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十课,主要讲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内容。

学情分析:

使青少年从情感上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关心两会,关心国家的政治生活,培育热爱人民的情感,人民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体会我国的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感情

设计理念:

1.立足生活,给学生一个互动对话的课堂,一个情感体验的课堂,一个合作探究的课堂。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与同学的交流、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性学习。

3.让学生自主复习,自学掌握知识.授课理念:

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学目标

1、梳理第十课知识,构建第十课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归纳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梳理第十课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记忆重要内容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主复习

(二)学生归纳本课内容

第十课 聚焦两会

1.“两会”指的是哪两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代表大会。

2.在我国,人民是如何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等各项权力。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哪些职能?

最高立法权:制定和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宪法。

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等。最高任免权:增选和罢免国家领导人。最高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工作。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表明了什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政协的性质和组成?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团结和民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大主题。组成: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6.我国人民政协有着怎样的职能和使命?

人民政协通过自己的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三大职能。②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作为全国人民大团结、大联合的有力推动者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积极实践者,人民政协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7.我国政协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政协委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民情,广泛集中民智,高度关注民生。作为一条重要的民情民意传达渠道,人民政协广纳诤言,参政议政,传递着宝贵的政治信息,生动地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8、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新时代。)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10、正确区分下列概念:

⑴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⑶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⑷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⑸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⑺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⑻我国的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任期、制度和主要职权是什么?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任期:每届任期五年。会议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当年的大事。主要职权:①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②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③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④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等。

12、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补充:

a我国现阶段的人民包括的范围(即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b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和联系:

人民和公民并非同一个概念。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而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我国,公民包括人民,有包括具有我国国际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三)学生全班交流

(四)老师精讲

(五)构建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

通过对第十课的复习,学生熟悉了教材,记忆了相关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课外作业:

导学思

【教学反思】

九年级思品课教学 篇3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防范危险的基本方法, 会预见一般事情的危险性;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情境体验等活动, 让学生树立在危险发生时的自我救护意识, 掌握危险发生时自我救护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白生命可贵,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 科学的自救与互救能够化险为夷, 从而懂得学会自救与互救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4.教学重难点:重点——危险发生时自我救护的一些基本方法。难点——危险发生时自我救护的一些基本方法的科学性。

5.教学准备: (1) 教科书第12页影像课件。 (2) 师生共同收集自我救护的成功事例。 (3) 教师准备车祸现场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 小调查:

同学们, 上课前老师先做个调查, 你今天是怎样来到学校的?你觉得哪些上学方式最安全?哪些上学方式危险性较大?

2. 交流小结:

天有不测风云, 也许危险有一天突然降临到我们身上。当危险发生时候, 我们的生命面临考验。这时我们该怎样化险为夷, 呵护自己的生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当危险发生时)

二、创设情境, 明辨事理

1. 情景再现。

一场火灾突然降临到了张佳身边, 你们看张佳现在的处境多么危险啦!

(课件出示课本12页情境图, 请一个学生做讲解员, 讲解火灾现场情况)

2. 现场支招。

请你紧急给张佳出主意, 告诉她该怎么办, 比一比谁的主意出得最好。

3. 评议小结:

同学们为张佳出了这么多的好主意, 看来你们对火灾现场脱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们还不够专业, 今天我们特地请来了消防员李叔叔, 下面我们请他来给我们做具体指导。

(课件出示消防员语, 出示文中消防员叔叔提醒的内容)

4. 小讨论:

你认为张佳成功脱险靠的是什么?你从这个故事受到什么启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想出最好的办法呢?

5. 自述活动:

平安三兄弟“镇定、方法、机智”自述。

(1) 把学生按书上的关键词分为三个小组, 就危险发生时, “镇定”、“方法”、“机智”谁最关键展开辩论。

(2) 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自述。

(3) 评议小结:听了平安三兄弟的自述, 你认为谁最重要?

三、指导实践, 探讨体验

过渡语: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危险会随时发生 (课件出示地震、泥石流、车祸、踩踏等画面) 。当危险发生时, 应尽量保持镇定, 思考对策, 立即行动起来, 自护自救。

1. 补充事例:

汶川地震桑枣中学全体师生安全逃生。

2. 指导实践。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上面两个自护自救事例, 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发生碰撞后自护自救及食物中毒后自护自救的科学方法, 并模拟车祸现场逃生。

3. 演习探讨。

演习活动一:我与爸妈走散了

演习活动二:叔叔给我解衣裤 (应对性侵犯者)

四、联系实际, 经验交流

1. 你还知道哪些自护自救的好方法, 请把你的高招在小组内介绍给你的同学听。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

2. 小组推荐最佳自护自救方法在全班交流。

五、活动结束, 提出希望

1. 小结语:

今天, 我们知道了一些自护自救的办法, 这还不够, 今后要多看一些自护自救的媒体报道, 多参与一些有组织的机智与意志锻炼的活动, 学会正确呵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2. 老师为你们送上一首孙悦的《祝你平安》, 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

(课件播放歌曲, 全班同学跟唱, 在歌声中结束全文)

六、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 把本节课学到的自护自救知识介绍给家人或朋友。

2. 组织一次安全知识竞赛。

板书设计:

当危险发生时

镇定 不惊慌

方法 要科学 化险为夷

机智 能脱险

【课后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取向”。依据课标理念,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笔者设计并执教了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1.以学生生活为主线, 在实践中感悟。课程源于生活, 生活是第一性的。教学中笔者始终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首先以谈话的形式调查询问学生是以何种方式来校上学的导入新课, 结合学生实际,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 方圆十公里的学生在我校就读, 不少远处学生乘坐麻木上学, 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学生对“当危险发生时”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让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学习的冲动;其次, 在经验交流这一环节中, 让学生相互介绍从生活中了解到的自护自救方法, 并从中选取十种方法并装订成册, 非常实用。模拟演习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演习中解决生活问题, 也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 体现了品德课回归生活的理念。

2.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在探究中明理。这节课中的张佳家失火事件是虚拟的, 笔者灵活地创设了让学生帮助张佳脱险这一教学情境, 学生热情高涨, 表现欲很强。“镇静、方法、机智”三兄弟的自述、编制《应对危险十法》、模拟演习、齐唱《祝你平安》等活动的安排, 既有师生的互动, 又有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也真正的发挥了指导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与探究, 从中明白了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 一旦危险发生, 要学会自护自救,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 以学生成长为动机, 在播种后收获。整个教学流程始终遵循开放性、活动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教学中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中学习, 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自护自救知识, 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最后, 笔者送学生平安歌, 并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介绍给亲人或朋友, 教会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笔者觉得这节课学的知识不仅使学生终身受益, 而且家长和社会也会从中受益。

九年级思品教学反思 篇4

一学期转眼即逝。.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时时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 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效果。

思品课教学思考与探究 篇5

一、思品课教学中的触景生情

小学生的情感最为丰富,激发学生情感必须有情景气氛的渲染。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以景生情,以景激情,营造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教师要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将课文制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图像再现情境,使抽象的说教变成具体形象,感悟理论的生活化,亲身感知。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介绍交通事故发生是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发的,观看交通事故的图片,从中感知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关乎人的生命。观后可以组织一部分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在同学中采访,共谈遵守交通规则,使教学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更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

教学中运用幻灯、影音、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为形象、生动,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倍增。

二、思品课教学中的尽情激发,以情常趣

思品看似枯燥,其实不然,课文中蕴藏丰富的情趣,教师教学时应抓住课文中的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由情趣发展到对课文的热爱,引发兴趣。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学生情感的心弦是可以拨动的,思品课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激发学生对《思品与社会》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乐意接受,完成教学任务。例如:

1. 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当组织者、引导者,充当导航人,通过热情生动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问质疑,灵活巧妙地调节课堂气氛,构筑平台,营造一种自由民主、活跃有序、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进而调控好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构筑有效载体,提供广阔的自由空间,激励其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在教学中,我提倡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在情感相融的前提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进个性的张扬。

三、创造心理自由教学环境,提高教学实效。

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主要空间,也是他们心灵成长的主要空间,在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因而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对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使思品教学活动化。思品课中,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人物,表演完整的故事情节,使学生身临其境,从中悟到思想内涵,增强社会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和能要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使道德认知不知不觉地化为实际行动。

2. 师生、学生之间进行辨识,进一步明理。

思品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感性的认识,还必须通过各种活动提高认识,深化明理。在课堂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辩论,可以使学生明理。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发道德冲突,营造学生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如《心中的110》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放学的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一个陌生的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从中得到启发,明白道理,明白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情可能暗藏危险,不要忘了拨打110,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

3. 知行结合,注重实践。

思品课教学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外,还必须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参加实践活动,丰富感知,力求知行统一,形成坚强的道德信念,促进素质的提高。

现在许多儿童,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中,只注重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造成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如在《我的劳动感受》一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知道校内外的许多工作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劳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体验工作的艰辛,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对劳动者的尊重之心。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教学实效,实现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创设多彩缤纷的教学情境,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可以在有限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丰富的人生哲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会创造性思考,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时事演讲、小品表演、知识抢答、辩论赛、幽默漫画、音乐、趣闻逸事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时,让学生聆听《精忠报国》、《如今家乡山连山》和《再活五百年》等歌曲,用音乐艺术的旋律、节奏和声乐形象感染学生,启迪学生,从而美化学生的心灵。

思品课“情境体验式教学”感悟 篇6

情境体验教学的过程包括三个要素:情境、合作、讨论。其中情境是基础, 合作、讨论是途径, 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相应地,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包括三个要素:体验、感悟、升华。体验式教学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合作讨论, 体验成功;实践运用, 感悟升华。在一堂课的教学中, 通过反复运用这三个环节, 达到教学目标。

一、在活动性情境中体验

活动性情境是指通过个体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所形成的情境, 是一种亲历性的情境。情境内容贴近生活, 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冲击, 引起学生思考, 我们可以用小品形式加以体验。

【课例】

学习内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活动方式:学生自编自演小品“我来当法官”。

过程:甲出场, 非常沮丧地说:“唉, 花了300元买了一双皮鞋, 穿了不到一个星期, 鞋底就断了, 真倒霉!”乙、丙、丁分别出场, 来给他想办法、出主意。

甲:“这有啥办法, 只能自认倒霉呗;”

乙:“这个店也太黑了, 明天我找几个人给你摆平了!”

丙:“如果他不赔偿你的损失, 我们就去法院告他;”

丁:“我们拨打12315, 找消费者协会处理吧, 消费者协会总该给我们一个说法。”教师引导:“如果你是法官, 你觉得他们这些人中谁的做法对呢?”学生结合书本内容说出正确答案。

反思:由于有了参与意识, 再加上学生生动形象的表演, 使得这个简单的事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踊跃发言, 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更重要的是, 同学们不仅从中感悟了知识, 而且能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二、在问题性情境中体验【课例】

学习内容:面对违法犯罪, 是见义勇为还是明哲保身?方式:开展辩论赛。材料准备:当闹市区有歹徒实施抢劫时, 许多人会伸出援助之手而追捕歹徒, 有的人不但见死不救, 反而顺手牵羊拎走了别人的包。有人建议刑法中应增设“不施帮助罪”和“不道德罪”, 用于制裁见死不救者和拎包者。

过程: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 让同学们课后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上课时, 先让正方、反方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发表言论, 让他们各推出四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上台辩论。辩论时, 老师可以充当主持人, 也可以请课代表做主持人, 辩论后要进行总结。

甲组:认为设“不施帮助罪”和“不道德罪”很好, 会使那些缺乏“道德”“爱心”“良心”的人不再见死不救。

乙组:认为不能这么做, 因为“我如果去追捕歹徒, 不但追不上歹徒, 即便追上了也逮不住, 弄不好反而会使自己遭到伤害”。

丙组:认为这样做有利也有弊。

教师:在同学充分讨论基础上, 进一步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遇到类似情况, 你是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行动?学生展开讨论。

反思:同学们通过问题情境不仅掌握了知识, 拓展了知识面, 还增长了见识, 锻炼了能力, 下课时, 同学们总是意犹未尽, 脸上洋溢着自信, 这就使思品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在艺术性情境中体验【课例】

学习内容:自立自强。方式:观看视频《邓亚萍的成长故事》。

过程:让学生了解邓亚萍的一路摸爬滚打, 她用一身的汗水和伤疤, 书写自己的人生轨迹。人们眼中的她, 一贯是健康、快乐、坚毅的阳光形象, 她所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运动员的形象, 更承载着一个中国人面向世界舞台的责任、态度与榜样。

反思:这一真实的例子无疑让学生对自强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在本堂课中还采用了音乐《男儿当自强》《阳光总在风雨后》两首歌, 使音乐教学融入学生课堂情感体验之中。

四、在反思性情境中体验

反思性情境主要有两类:一是诱发、唤起以前的人生经历而形成的情境;另一类是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所形成的情境。

【课例】

学习内容:师生情谊。方式:“老师的爱有多少”的采访活动。

过程:让学生采访课任教师, 了解他们一天的工作情况和作息时间, 具体算一下教师除了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外, 还要额外工作多长时间。

反思:从中体验教师为学生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 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 从而激发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五、在故事情境中体验【课例】

学习内容:孝敬父母。方式:讲真实故事。一位年轻的妈妈买菜回来, 在马路对面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正趴在阳台上冲自己笑!她下意识地挥挥手, 想告诉儿子往回爬。可是儿子太小了, 竟以为妈妈要抱他, 做了一个向前扑的动作。就在人们惊愕间, 一个黑影从人们眼前一闪而过。紧接着, 人们突然发现孩子正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妈妈却晕倒在地。原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妈妈以神奇的速度向前冲过去, 接住了从三楼跌下来的儿子!后来, 有家电视台听说了这件事, 他们想把这一过程重新记录下来。他们做了一个孩子模型从三楼上抛下来, 让那位年轻的妈妈站在原来的位置, 跑过来接住这个模型。可是, 她跑得大汗淋漓, 却怎么也接不住这模型。

兴趣教学让思品课“精彩”起来 篇7

一、新课导入情境化,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一首动情的歌曲、一个快乐的游戏、一次激烈的竞赛、一个生动的案例、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幅夸张的漫画都是导入新课的载体。 运用得好会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一课时,用大屏幕播放玖月奇迹的《中国美》MV。 同学们一边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边沉浸在优美的歌词里:古也美,今也美,从古至今传承着中国美,三皇五帝平天下,四书五经和为贵;字也美,画也美字里行间中国心最美,真草隶篆凤在舞,笔墨纸砚龙在飞…… 一首好听的歌曲导入课程,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一下子深入心坎里,不自觉中产生共鸣。 浓浓的课堂氛围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知识助我成长》前,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某记者来到陕北一农村,看到一个放羊的娃娃。 问:“为啥放羊?答:“攒钱。”“攒钱干啥?”“娶媳妇。”“娶了媳妇干啥?”“生娃。 “娃长大干啥? ”“放羊。 ”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笑了。 我问:“笑什么? ”学生回答:“太无知了。 ”“无知的根源是什么? ”“没文化。 ”通过一个小故事和师生间的一问一答,顺利引入这节课的主题———知识助我成长。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通过新颖多样、富有哲理及情趣性的素材呈现设计,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达到点燃学生学习欲望的目的,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我通过富有哲理的素材、寓蕴深刻的漫画素材、鲜活的时政素材、幽默的故事素材、经典的名言素材等多种方式呈现出一个个关键词:“文化习俗、多样性、丰富性、文化差异、全球化、文化的单一、多元和谐、求同存异”,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在素材引导中联系教材逐一解释给身边同学,互听互讲、相互促进。 在听故事、说故事、聊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归纳整理;学会相互借鉴、口头表达。 学生的“心气”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探索事物的原因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课程实质内容。

再如《维护消费者的权利》一课,我从一个案例入手,采用角色扮演方式, 设计了四个问题:“该商店侵害了你的哪些合法权益?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可能采取哪些方式维权? 哪种方式是正确的? ”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表集体看法。 角色扮演能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的同时, 充分满足初中学生较强的表演欲望,使呆板的材料鲜活起来。 而小组合作思考问题可以群策群力,智者见智,多角度思考。 学生在感受亲切感和新鲜感的同 时 ,降低难度 ,杜绝部分 学生畏难 情绪滋生 ,让所有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情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实现情理交融的教育效果。

三、课堂语言丰富化,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作家特鲁·赫伯曾经阐述:“真正的幽默是在严肃与趣味之间达到相宜的平衡……进而使我们的身心和周围一切均衡地成长,实现更高级文明。 ”幽默运用于严肃的课堂教学, 能增强教学趣味性和生动性。

例如,我在讲授《维护消费者的权利》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打折促销的录音,同学们立刻哈哈大笑,“老师,这不是大街上每天喊的吗,你从哪里弄来的? ”我故作神秘地说:“听着啊,老师也说几句‘本店商品一律19元、29元、39元、49元, 卖完为止,一件不留,走过路过,不容错过……’”还没等我说完 ,有的同学 就说 :“老师 ,大街上的 录音是你 录的吧 ,太像了。 ”我说:“是我教他们的。 ”课堂宽松、活跃、和谐的气氛立即呈现。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要充满激情,在讲授《财产留给谁》一课时,我模仿《法律讲堂》里的一段话:一次意外车祸夺去了他的生命, 留下了年轻的妻子、 没满月的孩子和年老多病的母亲,还留下了百万资产,财产留给谁? 请听今天的法律讲堂。 话语一出,学生立刻来了兴趣。

创设情境,优化思品课教学 篇8

一、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思品课教学的现代化能够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经验告诉我: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只作引导, 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 去概括出原理或法则, 他们就会因体验到愉快和满足成就欲而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 所得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 并广泛应用于实际, 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因此, 要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创设一些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好的信心。有人说:“如果把我放在国外三年, 我肯定能说一口流利的外文。”确实,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导”的作用,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下面我就教学中的片段谈谈体会。

例如:在讲授《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时, 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制作了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的课件, 设置了学生感兴趣的环节, 比如: (1) 互联网是怎么发明的?和哪种昆虫有关? (2) 互联网的出现, 你认为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3) 在上网聊天时, 应该注意些什么? (4) 设计了一个短剧:经常上网聊天的“朝阳”和网友“乐乐”简直是无话不谈, 有一天, 网友约他见面……假如你是剧中的主人公, 你该如何做?在教学过程中, 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找寻答案, 而不是以警告的口吻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 不应该怎么做, 上网对未成年人有哪些危害……一节课下来, 无需我过多的说教, 通过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 上网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自见分晓。由此, 在上网过程中, 该遵守哪些网络公约, 遵守哪些道德准则, 该如何保护自己等一系列的网络交往的道德规范, 等等, 学生就非常轻松地掌握了。这样,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 又提高了能力, 既避免了思品课上过多的单调枯燥的理论说教, 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我通过课堂实践感悟到:生动直观、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

二、情境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思品这一科的学习, 更需要教师创造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 这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多媒体与思政教学的结合是教学手段的一次飞跃, 从传统的教学媒介物:黑板、粉笔演变到多媒体教学, 向学生提供高清晰度的富于动画效果的彩色图像, 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 加快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反馈, 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单纯从听觉获得的信息, 一般只能记住15%左右, 如果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 获得的知识一般为65%。多媒体采用文字、声音、色彩、动画、图形等方式传递信息, 将视、听、触觉等都调动起来, 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新教材《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 我制作了课件:首先展示一段《敕勒歌》录像:碧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青山绿水……学生随着画面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 沐浴着大自然和煦的阳光, 领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观后让学生谈谈感想和体会。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观点。在谈感受的过程中, 非常自然地总结出了结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 感受到世界充满生命力和无穷希望, 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既然世界上的生命如此可爱, 人类应该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呢?接下来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最好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 从而引出第二个题目: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画面:环境幽雅的草丛、树林, 大地荒芜, 洪水泛滥, 黄沙漫天、SARS, 以及《哭笑的地球》的录像, 通过画面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原来地球是相当美丽的, 是由于人类随意毁坏, 不顾后果地滥用, 才变成今天的样子。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地球变得百孔千疮, 原来是人类糟蹋的原因。然后我进一步启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破坏环境的事例吗?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所见的或查阅资料得来的例子。有的同学联系实际, 总结出在自己的家、所在的村、所在学校班级等生活环境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 我又进一步提出: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哪一个人或某一类人造成的吗?同学们陷入沉思。通过讨论, 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才能加深对“珍爱生命, 人人有责”的理解。在课堂上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感想。有一位同学说道:“地球母亲, 您放心吧!我们再也不会乱扔垃圾, 去毁坏您美丽的‘容颜’了;我们再也不乱开水龙头, 浪费您甘甜的‘乳汁’了……”另一位同学说:“我们会栽下一棵棵树苗;我们会爱护每一种小动物, 让您永远生机勃勃……”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原来在卫生方面有不良习惯的同学受到了教育, 并向全班同学表示以后也要争做“环保小卫士”。一节课下来, 我感触颇深。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 而且受到了教育, 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最后很自然地得出结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一个人类与其他生物共有的地球。如果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每一个人就要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论思品课情境教学的创设 篇9

一、创设情境的理论依据

思品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比较抽象,缺少理性的概括,尽管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能认真学、主动学,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使学生“需之切”,教师就得做到“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具体地讲,就是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环环扣紧学生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的策略

1.主题讨论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是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辩式讨论;还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社会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调研式交流讨论。通过这类方法不仅可让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知识点的内涵,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2.问题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 点燃学生好奇之火。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 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双方的交流,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发展了认知能力,特别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课外阅读法。我认为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尤其是思品课,更加不能忽视课外情境的创设。 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现阶段确实有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以考试为重的现在,闭卷考试, 分值50分,一些学生对时事政治或社会漠不关心,甚至对 “Apec”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不得不是思品教师的悲哀。从最终来看,这也是不适应高考要求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必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为学生搜集时政材料(注意材料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对每个热点问题给出一两个提示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在课堂上讲给学生,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学生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

4.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运用这种手段创设情境是思品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思品课教学改革的趋势, 可促使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有突破性的变化。

三、创设情境的要求

创设情境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除一般课堂教学的要求以外,我觉得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好的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高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2)教学上要有民主精神。(3)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4)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机智之光的闪耀,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素质。

2.在利用情境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学生思维变通性的训练。当我们创设一种情境时,教师要能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概念和原理,并把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只有当学生明确一个概念或原理后,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这一概念或原理,才可以说他们是真正掌握了。

3.用于创设情境的材料要精,而不能滥。首先要克服那种认为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境的误区,事实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有合适的教学内容。其次,要注意经常变换创设情境的方式,否则,学生会认为这太“滥”了,“没味道”,而情境激趣的功能则荡然无存。再次,运用的情境材料不能是学生已经了解得差不多的热点,而应当是学生不太了解的或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综上所述,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旨在追求知识与情感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创造出更多的情境教学的新经验。

摘要: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教学情感氛围,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创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使学生感知、想象、思考。

上一篇: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下一篇:网络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