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

2024-06-24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精选十篇)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 篇1

1 健全并完善各项有关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规范, 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法律法规, 建立医院三级管理控制网络 (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监控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 各级人员各履其责, 分工负责, 层层把关, 按照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专科操作流程, 并定期进行培训, 考核, 树立牢固的意识, 按照要求设立专职人员, 每月对空气、物品、手等进行细菌检测, 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把结果报告存档。

2 加强口腔器械管理

2.1 制定牙科手机消毒灭菌程序:设专人用后回收, 记录手机号码、数量, 进行全自动机械清洗消毒、注油护养、封包装、预真空灭菌和质量检测。

2.2 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与专人做好交接登记。口腔器械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 使用频繁, 器械用量大, 种类繁多, 污染十分严重, 口腔器械如消毒不彻底往往导致口腔治疗中的交叉感染。对口腔科进行规范化的有效管理, 才能达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目标,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2.3 口腔特殊器械处理方法对光敏灯体、跟管测量仪等用一次性帽遮盖, 如被飞沫污染时随时更换;对不能高压消毒的物品如吸唾器头、抛光头等, 使用后一次性废弃;对不易消毒器械的某个部位如洁牙机手柄、综合治疗椅拉手、灯把、三用水枪的手柄, 用保鲜膜包缠, 防止交叉感染。

2.4 加强诊室环境清洁消毒保持诊室内空气新鲜,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1) 定期空气消毒:每日治疗结束后, 应用高强度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以减少细菌存留; (2) 常规清洁物表及环境:每日治疗结束后, 应立即擦拭清洁地面, 治疗椅一次性外套一用一更换。

2.5 做好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制定废弃物的管理制度, 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 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袋和容器, 存放点有明确的标记, 严格做好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储存、处置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并制订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的措施。交接废物按规定完整记录。

2.6 做好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对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或者环氧乙烷灭菌的口腔器械做好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按要求定期进行生物学监测;对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定期进行浓度和微生物污染监测。

2.7 增强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意识由于探针、车针、注射器等锐器伤害多发生于器械回收时, 为防止发生锐器伤, 制订了锐器放置、传递、使用、用后收回的规范程序, 规定医护人员以及对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的工作人员, 在操作过程中应认真做好个人防护。2.8加强知识培训、人人了解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是有效的实时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保证。定期举办感染知识培训和专题讲座, 利用多媒体、医院内部计算机网络及下发书面学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全员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3 讨论

医院感染随着医院的发展而加剧, 有患者的地方就会有医院感染的出现, 而医院感染和护理密切相关, 涉及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无处不在, 实际上这些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也就是护理工作的基础, 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如护理前辈林菊英先生所说的:“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接触最频繁也是最密切的, 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2]。”护理人员如能正确认识及掌握各项有关知识技术, 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 对口腔门诊工作中的消毒灭菌和护理管理制度加以完善, 规范技术操作程序及医护行为, 对医院感染知识进行培训, 使其提高认识。结果 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避免或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接触频最繁也是最密切的, 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键词: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武迎宏, 陈志诚.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8) :912.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 篇2

规范口腔门诊消毒隔离操作规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2.范围:

适用于口腔门诊。3.定义:无 4.内容:

4.1 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原则

口腔诊疗器械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根据口腔科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或灭菌方法,遵循如下原则:

4.1.1 进入患者口腔内的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4.1.2 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1.3 接触患者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1.4 凡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4.2 口腔科手机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4.2.1 预处理

4.2.1.1 医生每次治疗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s。

4.2.2 使用者及时卸下污染手机,并用75%酒精棉球擦除表面肉眼可见的污物,置于器械回收箱密封保存.4.2.2.1 清洗由口腔科消毒护士交至CSSD清洗消毒,并做好交接。4.2.2.2 {冲洗: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染物。4.2.2.3 洗涤:冲洗后,置于热清洗消毒机中清洗。

4.2.3 干燥:将手机从清洗机中取出,使用高压气枪吹干管道、风轮轴承表面水分。4.2.4 内部保养:

4.2.4.1 使用注油机注油或喷雾型清洁润滑油手工注油

4.2.4.2 干燥注油后器械外表应及时擦干,管腔内应用压力气枪吹干,不得自然晾干。4.2.5 检查: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干燥后的手机、器械的洁净度和性能。4.2.6 包装:宜使用纸塑单包装,用医用热封口机封口。4.2.7 灭菌

4.2.7.1 首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

4.2.7.2 装载时不能堆放,应将封装好的手机依次放在托盘内,每只手机之间应保留一定间隙,并且纸面向上,有利于蒸汽穿透及干燥。

4.2.7.3 严格控制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温度>135℃或灭菌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均可损坏手机密封胶圈及轴承等部件。

4.2.8 贮存: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及操

作人签名或代码,放入无菌物品存放柜。

4.2.9 发放:发放时应保证包装完好。如发现油包、包装破损等应视为污染不得发放,需

重新清洗灭菌。} 4.2.10 注意事项

4.2.10.1 不能将手机浸入消毒液内浸泡,以免腐蚀手机内零件。

4.2.10.2 纸塑复合包装纸面应避免被润滑油浸湿,以免影响灭菌过程中蒸汽穿透。4.2.10.3 手机储存在无菌橱内,按先进先出顺序发放,每天进行清点,避免丢失。

4.3 综合治疗椅消毒

4.3.1 综合治疗椅的表面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套,遇血液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控制开关、灯柄、治疗台拉手、三用枪手柄等医生手触摸的地方一人一用一消毒,也可覆盖一次性护套或薄膜,一人一用一更换。

4.3.2 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4.3.3 医务人员每次进行口腔诊疗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手部有污染或戴手套时应避免接触治疗台物品表面。

4.3.4 治疗过程中用过的物品应放在容器内。

4.3.5 每次治疗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4.3.6 每日诊疗结束后应清洗吸唾过滤和沉渣过滤装置。

4.3.7 痰盂随时保持清洁,上、下午诊疗结束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4.4 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在诊疗及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等操作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面罩、隔离衣、耐湿围裙),具体参见《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制度》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操作规程》。4.5 医疗废物处理:

使用后锐器如针头、穿刺针、安瓿、一次性探针、口镜、镊子等放入锐器盒内,其它医疗废物处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4.6 避免X拍片过程中交叉感染:参见《X线室消毒隔离规程》。4.7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参见《CSSD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操作规程》 5.相关文件:

5.1 卫医发[2005]73号《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5.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12年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篇3

关键词:口腔科 消毒隔离 医院感染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59-02

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的诊疗技术、设备、材料广泛用于临床,且口腔设备构造复杂,器械种类繁多,给清洗和消毒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经血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薄弱环节,由于口腔诊疗操作大多数都是在患者口腔内进行,操作中牙科器械与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组织等接触频繁,许多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都可通过此途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切断其经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手的传播途径,做好门诊口腔科的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和规范诊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

1 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因素

1.1 环境污染。口腔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患者咳嗽喷出的飞沫,口腔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修复义齿打磨的粉末等都可造成环境污染,据调查统计,口腔诊室的空气合格率仅为61.4%[1]

1.2 口腔医疗器械污染。口腔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可直接被患者的血液、唾液或分泌物污染,如洁牙手柄、高速涡轮手机、根管治疗器械、牙挺、凿子、牙周洁治器、牙颌模型等,尤其是高速涡轮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被患者的唾液、血液污染,由于手机及其附件存在着复杂的腔隙和难以探入的管道,在钻完牙齿后会产生一种回吸力,将患者的唾液、血液吸进机头,而造成口腔诊疗中的交叉感染。

1.3 医务人员手污染。在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口腔感染的重要载体,为了减少手的病原微生物,降低感染率,最好的手段是洗手,洗手是阻断医务人员经口腔专科导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

1.4 消毒灭菌不规范。口腔科医疗器械构造复杂,种类繁多,消毒难度大,若消毒剂选择不当、消毒液浓度不合适、消毒时间达不到要求,都成为口腔科的医院内感染因素。

1.5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不到位。因口腔科的特殊性,医患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不到位,感染机会增加。

2 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2.1 诊室环境的消毒及防护。每天诊疗前、下班后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综合治疗台面及其配套设施一次,湿式清扫地面,有明显污染的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随时拖净地面,每周诊室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每月对物体表面进行抽样菌检的测。

2.2 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口腔科门诊属高危诊区,进入患者口腔内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要求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每月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效果进行检测,灭菌设备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确保消毒、灭菌的合格,口腔科器械的消毒灭菌应按去污→清洗→干燥→包装→灭菌的程序进行。高速涡轮手机是口腔门诊使用最多、污染最严重的医疗器械,其内部消毒较难,因此在每个患者使用后需将手机继续运转20~30s,以排出水和气,同时也能将进入轴承、气路和水路的污染物自然排除。用于口腔内操作的高速手机部件和低速手機部件,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2.3 认真落实洗手制度。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DC)根据多年的研究实践证实,手卫生是最有效易行的控制流行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多年来CDC对医务人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手卫生条例对控制和预防传染病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起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科室制定了工作人员洗手制度,要求医护人员每次诊疗前后必须严格“六步法”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所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是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关键的一环。

2.4 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及洗手要求。为了保护医患双方,防止交叉感染,口腔科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防护衣服戴防护镜,做到安全诊疗,治疗过程中避免戴污染手套去拿无菌物品,尽量使用脚控开关调节治疗椅。诊治患者前后或直接接触可能被血液、唾液、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手套为保护患者不受手上携带的微生物污染提供了一道安全的屏障,但是,即使带上手套,污染仍有可能发生。如化学液体、含石油的乳液可能导致手套老化或渗漏,另现有的手套仍存在质量差异,约有2.9%的手套存在针尖状微孔,据统计20分钟内一个微孔可通过19000个细菌。因此手套应与洗手相辅使用而不是代替洗手,脱手套后严格洗手十分必要。如果同一患者治疗时间较长,手套最好每小时更换一次。

2.5 规范消毒灭菌各项操作程序。诊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使用中的各类消毒液、无菌容器严格按要求定期更换。

2.6 医疗废物的管理。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一人一用一弃,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如锐利污物放入锐器做好与污物盒,感染性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内,集中无害化处理,并做好污物管理员的交接、登记、签名,防止一次性物品流入社会,造成危害。

3 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3.1 加强人员的培训。定期对科室全体人员医院进行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以国家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为主要内容,并且每季进行一次院内感染知识的考核,只有认真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才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

3.2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不断完善是保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前提,我院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并根据口腔科医院感染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使之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3 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院感办每月对口腔科的消毒、灭菌质量等工作进行相关的监测,如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工作人员手表的细菌培养结果、紫外线消毒等,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科室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做好整改措施,从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在口腔诊疗工作中,被患者的血液、牙体切割组织污染的口腔诊疗器械是造成血源性疾病传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有关资料表明HBV的传播在口腔科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因此,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室有效杜绝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经过几年的整改与规范,门诊口腔科人员对消毒隔离观念发生了质的改变,提高了防护意识,主动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消毒隔离工作走上规范化,护理三级质控检查,各项消毒工作指标均达到要求,院感办对本科医护人员的手、物表、灭菌器械、空气监测合格率达100%,消毒隔离工作。

参考文献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篇4

1 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1.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根据口腔科医院感染特点, 制订消毒隔离制度、清洁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医疗垃圾处理制度等, 做到有章可循。

1.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为主要内容, 制度具体培训计划,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无菌技术操作、自我防护等知识的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3 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工作

每月对诊室的空气、物体表面、灭菌物品、各种使用中的消毒液、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 对高压蒸汽灭菌消毒炉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医院感染科不定期抽查口腔科的消毒灭菌效果及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分析, 提出整改措施。

2 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2.1 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口腔器械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如洁牙手柄、高速涡轮手机、牙钳、根管治疗器械等均可直接被病人的血液唾液污染。我科从1998年起推广使用一次性口腔器械盘, 做到一病人一口杯一胸巾一器械盘, 治疗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 (或灭菌) , 使用后的一次性器械均毁形, 统一焚烧。高速涡轮手机是口腔门诊使用最多、污染最严重的医疗器械, 在每位病人使用后均按下列步骤操作:首先继续踩脚闸30 s, 排空进入轴承、气路、水路的污染物;然后清洁手机表面, 放入添加酶洗液的超声清洗机中进行震荡, 清水冲洗, 接着拿气枪吹干管道内残留液体, 注油;装入手机消毒袋内密封;注明灭菌期和有效期, 放入高压蒸汽消毒炉内进行灭菌, 134 ℃保持4 min, 备用。对口腔科常用的其他小器械, 如车针、扩大针、充填器、拔牙钳等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2.2 口腔诊室环境的消毒

口腔门诊是病人集中就医的场所, 病人的唾液、口腔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义齿打磨的粉末等都可造成空气污染。据调查统计, 口腔诊室的空气合格率仅为61.4%[3]。因此, 诊室内必须配备空气消毒设备[4]。我科从2005年安装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经测试灭菌率可达93.8%, 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桌面、工作台面、地面均用含500 mg/L有效氯的消毒液进行擦拭。

2.3 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

口腔科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除必须穿工作服, 戴口罩帽子外, 还要求医生戴一次性手套及防护眼镜, 治疗过程中避免戴污染手套去拿无菌物品, 尽量用脚控开关调节治疗椅。医务人员直接与病人接触, 手极易被病人的唾液、血液、分泌物等污染, 口腔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5]。经抽样调查, 手表面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98%, 增加了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能去除因接触病人而沾染的大部分的微生物, 因此, 必须做到接诊病人前后均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3 小结

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问题涉及微生物、流行病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 只有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和质量监控后, 才能使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得到有效降低[6]。我院口腔科通过严格抓好专科消毒工作, 规范管理, 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病人对口腔科消毒工作非常满意, 也给口腔科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总结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措施, 强调应针对门诊口腔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 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 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关键词: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魏琴, 吕思平, 梁庆红, 等.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3) :220.

[2]徐金秀, 徐青, 许幼珍, 等.口腔器械污染监测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9, 9 (4) :250-251.

[3]王海雪, 周慧霞, 左亚新, 等.浅谈口腔的感染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 16 (2) :38.

[4]郭英霞.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在口腔诊室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7, 21 (10B) :2734.

[5]周冬平, 杨宇萍, 全文斌.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状况的初步研究[J].中华口腔科医学杂志, 2000, 35 (4) :15.

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篇5

一、设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

二、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三、对每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四、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五、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远均应消毒。

六、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如使用化学灭菌剂,每日必须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

七、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和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八、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口腔溃疡医院感染控制的临床研究 篇6

【关键词】口疮;医院感染;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45-02

口腔溃疡在中医学里被称为“口疮”、“口舌生疮”等,是一种由脾胃失调、情志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反复性发作的口腔病,病症主要为口腔黏膜、舌面、舌尖等上出现红色、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然而在医院环境和空气消毒不符合规范,或者用侵入性手段诊疗,口疮患者的感染率大大增加,这也是使得口疮反复病发的原因之一。就目前科学医疗水平而言,西药虽能快速治疗口腔溃疡,愈合患处,但尚未有能治疗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特效药出现。

(一)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

(1)病原体:目前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在不同的基础疾病中种类越来越多,优势菌的不断变迁、病原体耐药性不断增加、真菌感染日趋严重。

(2)年龄:婴幼儿、60岁以上的老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3)消毒、隔离、空气卫生等细节措施做的不够到位

(二)医院感染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临床患者资料中有多名患者使用了抗生素,这些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不利于对口疮患者感染控制,更加容易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进一步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改善医院感染的重要方面。

(2)在医院医护人员观察患者口腔过程中,常常用手、医疗用具等方法。未接受过感染控制培训的医疗人员、未彻底消毒的医疗用具都有可能造成口疮患者的医院感染。

(3)环境污染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问题,有调查表明[13]4人间、2人间的病房和走廊的空气含菌量排名靠前,医疗人员的右手掌平均带菌量 ,听诊器平均带菌量 。

(三)医院感染的管控

(1)完善口腔器械:提倡个人专用的观点,对患者做到一人一套一次性的诊疗工具。接触过病人伤口、血液、体液的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关于灭菌的方法及要求,也要对相关的医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实施普遍预防的策略:实施普遍预防的策略,充分利用各种屏障的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并应用一定的防护手段进行自我防护,其主要措施包括戴手套、口罩、面罩、眼罩,穿白大衣及污 染器械的正确处理。

(3)做好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疗废弃物对人体健康环境的危害,是确保医疗医疗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我们首先抓好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源头,严格管控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储存、处置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四)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讨论

医院对感染的管理控制,使口腔溃疡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大大降低。

口腔是人体中细菌病毒及多种微生物寄居数量最多的部位,口腔科是传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科室。据有关资料表明,HBV的传播在口腔科明显高于其它科室,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到2003年全国调查显示存在HIV/AIDS人数84万,而隐藏数字可能远大于此,因此增强消毒防范意识,杜绝交叉感染迫在眉睫。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护士的感染控制意识强于临床医生,临床医生的感染控制意识强于医技人员。因此应提高各级领导对院感工作的重视,加强对院感知识的培训,将院感知识教育列入各级医务人员的考核之中。

(五)结论

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我院对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使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得到增强,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得到了全面的落实,从而使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口腔医院的院内感染率严格控制在国家的标准范围内,达到医疗安全的目的,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礼会效益。但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值得进一步关注。

综上所述,口腔溃疡的发生与脏腑密不可分。而人体每一个脏腑彼此之间都是密切联系,且各具功能,因而人体在发病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本方对于由脾肾阳虚、心脾火盛型、血虚阴亏、外感时毒、脾胃虚弱、心肾阴虚等病因诱发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及创伤性口腔溃疡皆有良好的疗效。 而由于口疮导致的医院感染的控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复发性的关键点在于感染。我们在对待医疗器械的消毒、医疗人员的感染知识培训和污染源的管控都不能忽视。只有内调脾胃,外防感染才能彻底的治愈口腔溃疡,不至于复发,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秉琦.主编.口腔粘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7-53.

[2]陈发明,贾保军,孙海花.复发性口腔溃疡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口腔及胃黏膜中的幽门螺杆菌[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14(6):403-404.

[3].张慧,陈柯.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道疾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3):245-246

[4]过伟峰;复发性口疮病机述要[J];中医药研究;2000年03期

[5]阳仁达;复发性口疮从瘀论治[J];国医论坛;1995年02期

基层医院口腔科感染管理措施 篇7

关键词:基层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

1 规范工作职责

1.1 诊室空气与环境

(1) 诊室护士要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 每天早晨要提前30min到岗, 负责诊室开窗通风。通风换气可以使各种微生物不能生长繁殖, 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洁[1]。

(2) 配合护士应同时使用强弱吸引器, 协助吸引唾液和保护患者口腔的软组织, 减少治疗中诊室空气的细菌含量。

(3) 对于相对封闭的诊室, 可使用空气消毒净化机, 定时消毒空气, 保持诊室内空气质量, 是口腔诊室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空气消毒净化机这种环保新产品, 可以循环杀灭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细菌, 高效降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开机2h, 消毒效果达到国家标准。空气净化机工作时, 不妨碍治疗和护理工作, 患者不需回避, 减少了医院消毒液的使用, 并对人体无害[2]。

(4) 反复出入患者口腔的义齿, 试戴打磨时产生的污染粉尘可对呼吸道、眼睛、神经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对于粉尘的处理使用了吸尘设备, 有效的防止了污染粉尘的被吸入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2 口腔科设备与器材的消毒管理

1.2.1 手机、车针、扩大针、洁治器、拔牙钳等的消毒管理

严格进行入口器械的消毒灭菌, 从源头上切断交叉感染源。消毒灭菌程序为:浸泡初消毒、清洗、消毒灭菌、备用;初消毒后放入多酶洗液, 在超声震荡清洗器中清洗, 此方法有利于器械关节及细小器械难于清洗部位的污渍、血渍的清洗, 使微生物载量大幅减少, 延长了器械使用寿命, 更有利于器械消毒灭菌。在清洗后, 灭菌处理前将手机、车针、扩大针、洁治器、缝针、牙齿抛光杯、机用扩大针、拔牙钳等实施塑封小包装后消毒灭菌。

1.2.2 小手术器械、种植手术器械的消毒

根据手术需要把器械打包, 标明日期后高温、高压灭菌,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1.2.3 一次性物品的分类处理

将锐利器械如针头、刀片、探针、镊子、缝合针等放入利器盒内, 一次性治疗盘及口镜放入黄色垃圾袋内, 专人管理, 专人回收, 规范化销毁, 防止污染物经过非法渠道传播, 造成二次污染。

1.2.4 综合治疗椅的消毒

要求护士使用防污膜避免表面被污染;在两例患者诊疗之间对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台、把手等较光滑、坚硬区域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而灯的手柄、有电开关的, 使用一次性塑料防污膜。

1.2.5 每次手机使用后, 冲洗水路30s, 减少手机回吸污染。

1.2.6 不能用高温高压灭菌的特殊或贵重损毁物品, 如光

固化机的光导棒、口腔内镜等, 采用一次性可透光防护套, 杜绝交叉感染。

2 规范消毒隔离

2.1 一次性器械的严格管理

临床经常使用的各类一次性器械, 要求严格遵守使用规程, 不能过早暴露在空气当中、延期使用或摆放在易污染区域。一次性检查器械规范放置, 用多少打开多少, 不能过早撕开外包装。

2.2 加强消毒液的管理

对于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严格按照消毒液的使用时间、有效浓度使用, 做到配制后, 使用前和使用中均使用化学指示卡监测有效浓度, 确保消毒效果。

2.3 规范供应室无菌物品发放

消毒好的器械及物品正确存放在无菌间内。由无菌间护士负责发放, 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无菌间拿取物品。严格遵照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规范供应室的管理。

2.4 供应室护士下收下送

每天有2名供应室护士在固定时间到诊室, 1人负责发放已消毒合格的循环周转使用的各类物品, 另1人回收污染器具。这样做既可以使诊室护士集中精力协助医师操作, 又可以避免多人聚集在供应室引起混乱和造成交叉感染。

3 加强全体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3.1 提高预防交叉感染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加强医德教育, 健全规章制度, 做到变化管理, 对医护人员进行医德教育和预防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 重点培训质控医生、质控护士及从事口腔科工作的医护人员, 举办专题讲座和学习班,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知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 宣传口腔科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全科医护人员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患者至上的思想, 促进科室人员自觉参加到感染管理工作中来。

3.2 各项规章制度是科室管理的基础, 是医务人员的行动规范与标准

相继制定了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口腔科感染管理监测制度、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 特别是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多次, 对保障医疗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 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已是目前医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只有通过规范系统的管理措施, 才能提高医护人员对交叉感染的认识, 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 全面保证口腔医疗质量和医、技、患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孙俊, 徐燕, 谈智, 等.医院室内空气持续消毒方法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 (6) :1172~1174.

加强基层社区口腔诊所医院感染管理 篇8

1 加强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以及《口腔诊疗技术规范》等制定完善口腔诊所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并落实到位,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2 加强口腔诊疗环境的消毒与隔离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规范诊疗区域的分设,做到布局合理,诊室内空气新鲜,开窗通风换气。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空气消毒,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紫外线空气循环消毒机消毒,物体表面可用0.05%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操作区内的光源手柄、观片灯开关、综合治疗台的拉手等可使用一次性隔离单,隔离单必须具有不渗透水的特性,如保鲜膜等,做到一人一用一换。

3 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求进入患者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其中凡是接触伤口、血液、破损黏膜等人体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如牙科手机、车针,拔牙、手术治疗、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接触患者完整黏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如口镜、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及印模盘等辅助器材。

4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货制度,所有供货厂家必须三证齐全,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检验和保管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反复使用,诊所的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处置,污染的锐器如针头等必须按规定放入坚固的锐器盒内,防止发生针刺伤等意外伤害。医疗废物放于黄色专用医疗废物垃圾袋内,扎口,交专门的医疗废物回收处理中心统一处置,严禁流失。

5 加强学习与培训工作

现有诊所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消毒灭菌原则与医疗器械处理流程掌握不到位,对消毒剂使用原则模糊不清,不能掌握手卫生的知识等。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知识,提高其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

6 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

门诊感染管理对提高医院质量的效果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12月的门诊患者1 000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各50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350例, 女150例, 年龄13~78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390例, 女110例, 年龄7~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感染管理, 护士长应掌握一定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能正确指导、监督、管理全科人员进行感染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加强感染控制的培训

定期对门诊护理人员召开感染知识讲座, 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控和预防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制订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 对院内各种传播因素和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 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仪表、仪容端庄大方, 言行举止优雅得体, 上班期间一律穿工作服, 按医院要求统一着装。对工作服的要求必须干净、整洁, 体现岗位特征;医务人员要谈吐清晰, 语言要文明、亲切。

1.2.2 环境布局合理

门诊患者具有人员密度高、流动性大的特点, 许多病原菌附着于尘埃或气沫中, 随着空气的流动而传播, 使流行病季节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加大。因此, 要保持各诊室的空气流通, 每日开窗通风2~3次, 每次30 min。

1.2.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 并有明显标记, 进入治疗室的人员必须衣帽整齐, 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治疗室应湿式清扫, 清扫物品要专用, 要每日通风、紫外线照射消毒, 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 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 cfu/m3。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时, 应明显标记, 无菌物品有效期为24 h。取用无菌物品时, 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子, 镊子与消毒容器应配套使用, 一容器一器械, 并浸泡在1/2~2/3处, 有定期更换、消毒制度, 并注明日期。

1.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正常微生物失衡, 造成医院感染的增加。护士在使用抗生素前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提醒医生停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对门诊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将患者的感染情况和患者满意度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进行整理和统计, 总满意度= (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后, 观察组患者感染1例, 感染率为0.2%, 总满意度为99.8%。对照组感染32例, 感染率为6.4%, 总满意度为93.6%,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医院门诊是医院的重要场所, 因人员密度高、流动性大而成为院内交叉感染的主要环节,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做好控制感染工作是保障患者健康, 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首要工作[3]。在门诊感染管理工作中, 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 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医院感染知识的系统培训, 规范日常护理行为, 使其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增强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等, 通过对环境、医疗行为、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医用物品、医疗废弃物处理等规范化的精细管理, 提高了门诊感染的管理质量, 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 既可预防患者被感染, 又能防止护理人员自身受到感染。护士长在感染管理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规范化的感染管理更体现了一个医院的整体形象。

总之, 感染管理工作对控制门诊感染效果明显, 应继续推行和坚持, 并不断提升和完善管理制度, 将院内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感染管理对提高医院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12月的门诊患者1 00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感染管理, 对两组患者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0.2%, 患者满意度为99.8%;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6.4%, 患者满意度为93.6%,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加强感染控制的培训, 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认识, 降低感染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确保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门诊感染管理,医院质量

参考文献

[1]苏颖姬.加强管理对控制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3) :68-69.

[2]卢桂存, 芦宝珍, 孟瑞芳.实施环节管理提高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 2013, 23 (5) :1122-1123, 1131.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 篇10

关键词:护理管理,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

口腔科门诊由于相关疾病的检查与诊断需要在患者口腔中进行, 因此相关病原菌可以通过空气浮尘、器械物品、唾沫、血压和口腔黏膜组织进行传播, 如果医护人员的手部、器械、空气等无法做到规范彻底消毒, 容易导致医患、护患、患者间、医护间的交叉感染, 因此需要对相关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针对存在的疏漏和危险问题做防控, 从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2015年期间护理管理前后的口腔科门诊情况, 其中护理管理前收集患者案例5219例, 护理管理后收集5018例;护理管理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测评次数各为20次;护理管理前后在研究数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护理管理操作主要从提升领导层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培训和强化消毒灭菌具体工作等方面进行, 具体操作如下:

1.2.1 提升领导层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 要达到一定管理效果, 首先需要从领导层提升足够重视高度, 这样在领导之下的具体执行人员中才能充分提升重视和规范执行的意识和效率。为了降低医院管理, 护理管理中需要必要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支持, 只有相关领导层充分认可相关操作的重要性才能积极的配合工作的开展, 各科室领导之间达成一致的认可度, 充分有效的沟通和提供工作支持, 加强人员的投入和物力的支持, 提供护理管理工作应有的硬件和软件支持[2]。

1.2.2 制定规范合理的护理管理制度:制度的确定是护理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标准与指引, 将所有护理流程、注意事项和细节操作做规范的标准化依据, 让所有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而不是单纯的人管人的非理性管理, 应该是制度管人。在制度的制定上要有效的符合实际医院科室情况和专业的护理工作规范, 切实的解决实际护理操作中的问题。要及时的对现有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监督发现, 而后将所存在的问题做汇总分析, 提出改善措施, 进行制度化的完善。所有的护理工作要做定期的考核检查, 成立专业的监督小组, 实时的为护理工作问题做发现与纠正, 检查内容包括空气培养、人员手部和物体表面细菌数检测等[3]。

1.2.3 优化培训管理:要提升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 专业的培训管理必不可少。培训需要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 针对科室现存的问题做针对性和现实案例的分析指导, 提升护理人员在本科室中的操作能力。要充分强调医院感染的危害性, 提升护理人员自身操作的谨慎意识。同时还需要将理论和实操同时做培训与考核, 提升人员培训内容的重视程度, 考核成绩进行公示, 甚至可以与个人晋升相连。

1.2.4 消毒灭菌操作的强化规范:消毒灭菌管理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医院感染水平。在器械处理中应该做分类管理, 采用对应的消毒灭菌方式。可以承受耐高温的器械可以运用高温蒸汽来达到消毒灭菌;对于无法承受高温处理的可以通过消毒灭菌化学药剂做浸泡处理, 浸泡处理时长应该超过10 h。相关操作台、地面和物体要每天做消毒, 同时口腔器械操作后要快速做污渍清洗, 漂洗与烘干、封装、灭菌消毒处理等。同时日常要做好器械的养护和维修。

1.3 评估观察:评估观察护理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率、护理工作卫生合格率。卫生合格率中包括护理人员手部卫生、器械和空气质量合格率。

1.4统计学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护理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率情况:管理前感染率为8.32%, 管理后感染率为1.92%,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1。

2.2 护理管理前后护理卫生质量情况:在手部卫生合格率上, 管理前为80%, 管理后为95%,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空气质量合格率上, 观察组为75%, 对照组为90%,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在使用器械合格率上, 观察组为75%, 对照组为95%,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2。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防护是双方性的, 一方面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另一方面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操作人员要佩戴专业医用帽、手套和口罩等, 避免患者的血液、体液触及医护人员身体组织, 乳胶手套采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一弃的处理。同时在操作后, 要运用流动水和去菌肥皂对手部做完全性清晰, 同时规范操作6步洗手法进行。定期要为医护人员做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 确保身体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华.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4 (4) :248-250.

[2]尹沛.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19 (5) :56-57.

上一篇:BIND下一篇:苏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