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生态观

2024-06-18

现代设计生态观(精选十篇)

现代设计生态观 篇1

1 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概念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几千年时间里, 形成了一套与人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的思想意识与观念, 这种观念来自于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也是对于人类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起到宏观指导价值的观念。我国生态文明观最早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起提出来的,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指导理念作为宏观依托,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该观念得到确认与实施, 并在随后的几年内逐步深入人心。

从理论上来说, 可以从五个层面对生态文明观进行阐述。1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在从事生产与生活的时候, 为了保证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就必须要对资源与能源进行优化配置, 包括提高生产工艺水平,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等, 落实生态文明观念;2在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导下, 人类需要尽可能的避免自身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多的影响, 控制好污染物的排放量, 做好污染物的处理, 避免因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破坏水资源、土壤与大气;3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落实生态文明观, 那么企业必然能够通过一系列技术的革新, 完善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污染的缓解, 降低生产过程中污染物对于环境的影响;4社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国家政府需要起到宏观监管作用, 从制度上对相关企业、机构的生产过程进行约束,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会遭受人为活动的破坏与影响, 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活环境;5生态文明观是一种契合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观念, 需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进行推广与普及, 让全体人类都能够树立生态文明观, 才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2 生态文明观下的环境艺术设计

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来源于人类对于社会生产活动实践中产生的理解, 而且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深化, 生产活动实践也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室内设计, 一个是室外设计, 其中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2.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基于生态文明观下,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往往会更多的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模式, 这样能够更好的利用室内空间的同时, 让室内与室外环境更好的沟通。室内环境设计也能够体现空间环境系统, 生态建筑模式是紧随世界科技发展的脚步推进。为了更好的契合生态建筑的基本模式, 满足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需求, 需要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更多的考量建筑生态、环保以及健康, 这属于一种全新的建筑模式, 也就是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实现生态建筑模式的时候, 可以将建筑周边环境、区域性气候特点、自然环境特点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然后再室内环境设计的时候, 基于生态学角度与可持续发展视角, 将环境、自然与人类活动紧密结合, 在满足社会公众群体对于建筑功能需求的同时, 更多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降低不必要的材料投入, 设计简洁明快的室内风格, 达到节省材料投入的目的, 以更好的契合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例如, 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的时候, 采用简约主义风格, 不仅能够更好的体现室内空间布局, 降低复杂的室内环境给予用户的冗杂、沉重感觉, 还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 还可以更多的利用绿色植物或是室内与室外空气的连通, 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态室内空间, 让用户在住宅中便能够与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

2.2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室外空间设计相较于室内而言更为复杂, 因为室外空间布局相对较为空旷, 生态文明观念的应用需要体现的方面较多, 尤其是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必须要与土地生态的合理利用、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气候条件的完美契合等联系在一起。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更倾向于环境绿化空间功能的实现, 这无疑对土地合理利用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需要保证在设计中能够体现生态与环保的观念, 也需要体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此外, 在室外空间环境艺术的时候, 需要将自然景观、生态链作为首要考量的问题, 避免过多的人为干涉影响其发展, 同时在设计中需要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 做好绿色植物的规划与种植, 尊重生物多样性与本土环境的保护, 避免大量的资源耗费。室外环境设计的关键在于体现生态文明观, 而且所有的设计都必须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宏观指导下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与内涵得以充分的体现。

3 结束语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文明观密不可分, 设计师必须给予生态文明观角度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才能够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 2013, (13) :228-229.

[2]戴珊珊.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 (6) :287-289.

[3]汤少哲.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 2016, (7) :130.

[4]王子玮.关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12) :3-4.

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现代意义 篇2

一第一,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环节,只有人的实践,才能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是通过对比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体现出来的。人与动物的活动虽然对自然界都会发生一定的影响,但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即劳动使人并不像动物那样仅仅是消极的适应自然界,而是有目的变革、利用自然。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他们的意志印记。正是劳动使人实现了第一次提升,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劳动,人类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并使自然界的面貌和人类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恩格斯相当重视主体的能动性,可见,恩格斯的生态观是积极的。

第二,恩格斯指出,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的前提。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即人有受动性的一面。所以,人类不能过于自负,盲目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而滥用人的实践能力。恩格斯针对当时已经出现的一些生态失衡现象,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所以,人类必须考虑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这就需要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界进行变革。对自然界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顾后果的肆意开发,那样做只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而只有在充分认识并掌握自然规律后,主客体之间达到一种统一,人类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按自己的目的去变革自然,人与自然也才能真正相互协调、共同进化发展。

第三,恩格斯论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是自然之子,人永远不能割断与自然界的联系,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类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目的以自己的劳动改造着自然界,使自然不断地适应人类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也必须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这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因为人类的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同时,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即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反馈给人类。这种反馈不仅仅是给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同时也以一种异己力量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必须形成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共同发展。

第四,恩格斯把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认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对社会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进行变革。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类并不是孤立地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而是以社会为中介与自然界发生着联系,对自然界进行着改造。人不仅是自然存在,也是社会存在。人类要想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恩格斯看到了资本主义及以前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存在着局限性,即“都只在于取得劳动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统治利益就成为生产的推动因素”。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考虑自己行为的长期后果。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大目标是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当高额利润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相矛盾时,只能牺牲后者。所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与合理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一个真正完善的社会制度,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不仅要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而且要形成人与人的新型关系,人类才能自觉地创造历史。

由以上四方面可以看出,恩格斯的生态观是积极的、谦逊的、理智的。他在强调主体的实践意义的同时,警告人类不要滥用这种实践能力。不仅要在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上改造自然,而且还要改造社会、改造人性,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从生态学的度加以阐发的,他在一百多年前表现的对生态问题关注,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

现代设计生态观 篇3

摘 要:杜甫生活于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大背景下,其作品风格也受到了显著影响,由少年优游时的“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到西南漂泊时期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而无论其诗风如何变化,杜甫诗作中对自然、生态的描写和关注没有改变。

关键词:杜甫;生态观念;社会建设;启发

“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21世纪,重温诗人杜甫的生态观,或许能够对现代生态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启发。通过初步的统计发现,杜甫现存的1400余首诗作中,有近1000首描写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生物,诗人在为我们展现生灵真实姿态的同时,也从侧面衬托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社会的重要性。

一、中国传统生态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观,本质上是古代社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态度和理想思考,对于丰富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其关注内容的不同,可以将中国传统生态观大致分为三类。

(一)重生的生态观

所谓重生,就是以生命为重,不仅注重人生,也珍惜自然界的生命。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人类只是其中的基础组成成分,是成千上万消费者中的一类,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发展,必须要实现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的和谐共存。生态观中的重生思想,就是要求人们要实现个体生命和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共存,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二)贵和的生态观

贵和,就是以和为贵,不仅注重人类和谐,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早期,受生产技术、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类开始从被动适应自然向利用自然转变,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例如庄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对当时生态环境和社会现状的客观反映,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的许多流派都主张这种贵和的生态观,除了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学派外,还有儒家孔子在《礼记》中提出的“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庶人无故不食珍”,墨家学派墨子提出的“节用、非命”等观点。因此,生态观中“以和为贵”的观念,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主动顺应自然生态环境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1]。

(三)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古朴的哲学思想,更是一种自然生态状态。不可否认的是,封建时期人们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生态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但是如果仅从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构建方面来说,要想达到“天人合一”,就必须要规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行为,尊重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共存。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它通过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来规范和指导人类的自然活动行为。

二、杜甫作品的生态观反映

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中包含了大量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描写,从侧面体现出了诗人杜甫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我们在赏析杜甫作品时,可以从中体悟到诗人所处社会的生态特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生态观。

(一)杜甫作品的生态特点

第一,自然生物品种描写广泛。杜甫现存作品中绝大多数都包含对自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描写,其中既有像《为农》中“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这样对自然景物的直接描写,也有像《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样以景映情的侧面烘托。但是总体来说,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风格的作品,其中都包含了对特定自然生物和自然景色的刻画。据粗略统计,杜甫现存的1400余首诗作中,有近千首涉及到对自然生物和生态景色的描写,包含的动植物种类多达300余类。纵观中国古代诗人,恐怕再也找不出哪位诗人像杜甫一样热衷于刻画自然生物,关注生态景象,这也是诗人杜甫高度关注生态环境的有力证明。

第二,诗句呈现生动,体现诗人生态情怀。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诗中对生物、生态的刻画极为细致,我们在欣赏杜甫诗作时,往往能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诗人所见所闻,并从中体会诗人的生态情怀。通过杜诗佳句赏析可以发现,诗人杜甫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并不仅仅是为抒情做铺垫,而是着重突出生态景观的自身特点,使其成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个体。正是这种从细处着手的生物、景色描写,有力地证明了诗人杜甫对生态的关注。

第三,居住环境描写细腻,关切自然生态环境。安史之乱后,杜甫为避战祸,从甘肃陇右迁居到四川成都,并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于浣花溪畔修建茅屋一座,以供居住。杜甫在草堂居住约四年时间,期间创造了大量描绘草堂及周边环境的诗作,充分展现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流离失所环境下的乐观和豁达胸怀。

自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连年征战,烽火连天,杜甫游历四方却并不能找到一块安静闲适的“净土”,因此在定居浣花溪草堂之后,被草堂周边环境所吸引,强烈的环境反差使作者更加珍惜草堂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急切地想通过写诗的形式,来记录眼前这一片生机盎然、闹中取静的生态景象。据相关史料记载,杜甫在草堂居住的四年时间内,栽种松、竹、桃等树种十余种,仅桃树就栽种了一百多棵。

(二)杜甫作品所反映出的生态观

第一,杜甫生态观意识由重生转向忧生。通过研究杜甫生平,我们可以将其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年少优游阶段、为官入仕阶段、战乱流离阶段和西南漂泊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杜甫经历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大转折,其生活环境也从“风平浪静”转为“颠沛流离”,正是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杜甫的生态意识也从重生过渡到忧生,这在其后半生的诗作中表现尤为明显。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杜甫对于重生和忧生的态度,并不仅仅局限在对个人人生的感叹,而是包含了对身边自然生物、景物,乃至整个自然界的关注。例如《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病橘》中“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等,都表明在国家战乱的环境下,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客观景象,以及作者对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向往。可以说,诗人杜甫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进而使其生态观从重生转向忧生,并在诗作中表现出来[3]。

第二,杜甫的桃源情结。桃源环境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极力追求的生活环境之一,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人们更加渴望有一片宁静祥和的土壤,以供人们劳作和休息。自安史之乱后,杜甫为避战乱,辗转流离,生活困苦不堪,因此其诗作中表现出对“世外桃源”的强烈向往。例如《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中的“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就表达出了诗人对山间鸟语花香、万物祥和之景色的向往。杜甫桃园情节的产生,固然与社会大环境有直接关系,但是也与诗人本身受中国传统观念(老庄思想)的影响有一定联系,总体来说,这种桃园情节是诗人对美好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向往,也是借以批判社会残酷现实的有力表现。杜甫的这种桃园情节,事实上是对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具体反映:战乱环境下,无论个人生命还是自然景物,都免不了遭到屠杀和践踏,通过“重生”“贵和”,最终实现“天人合一”,成为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态环境。

三、杜甫生态危机意识

杜甫的生态危机意识是在见证了眼前美好自然景物遭到无情破坏后所产生的一种对生态环境的忧虑。自然生态的危机往往也就是社会生态的危机。诗人杜甫常将天然灾害与人为灾难联系起来评述是很有见地的。他在诗中曾记述黄河泛滥之灾,反复抒写苦雨、苦热的切身感受,表达对天然灾害的忧虑;但他写得更多的是“苦战”,是人为的差役之苦、网罟之祸;天灾多因人祸而行,人祸又猛于天灾。著名的“三吏”“三别”主要描述战争对乡村家庭生态的摧残,诗人深沉地叹息“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正是对生态危机的忧虑,他以此真诚地期望人们有所警醒。

四、生态建设启发

(一)绿色发展理念

杜甫见证了大唐帝国从“盛世”到“乱世”的转变,这也是他亲身感受到自然美好景物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即便是有“锦江春色”这样的美景,也难免遭到“西山寇盗”的侵略和践踏(《登楼》)。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即绿色发展。其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观警醒着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起到有效防止作用,在开发利用上少走弯路,保持经济新常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谋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

(二)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在杜甫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仍眷恋草堂周边自己亲手栽种的植物和新建的药圃,并在《寄题江外草堂》中写道“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表明了自己对草堂树木的关切和怜惜之情,抒发了同病相怜的生态危机感。他以此警示人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重视生态环境承载力,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维持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间一种动态的平衡。

五、结语

杜甫生态观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时至今日,虽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人文观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杜甫生态观念中所强调的“万物平等,和谐相处”的态度,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实用和借鉴价值。通过欣赏杜诗,重新认识人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以此为指导构建新型的生态价值观,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春如,刘明华.自然视域中的天水诗歌——兼论杜甫陇右诗与时下天水诗人创作的关系[J].文艺生活与理论,2016,(07).

[2]李庆亮,王顺发.纵横捭阖立新论历久弥新启深思——读王志清先生的《纵横论王维》[J].唐代文学研究,2014,(23).

[3]张军强,周学文.论《去蜀》诗是杜甫对严武不告而别的告别——漫议杜严关系演变始末(下篇)[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04).

作者单位:

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篇4

1 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生态文明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其主旨是要树立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习主席提出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5大文明社会,可以看出是把生态文明提高到了社会文明的新高度,可见生态文明在今天是多么重要和不可或缺。在笔者看来,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生产发展尽量做到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和尽可能做到循环利用,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资源,做到满足当代人的利用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权益。(2)生态文明观要求社会生产和发展要尽量做到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和选择适合的排放地,减少伤害和破坏人类、生态和环境。(3)现代生态文明观要求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后者是一种传统、不符合现代发展的理念。所以在进行社会建设或者是环境艺术设计时,就应做到预防为主。但是对于已经被污染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企业和社会要通过采取一些生物技术或者其他技术手段进行改善和修复。(4)生态文明观要求政府在审批工程中要注意环境评估,对于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工程一定按照环境标准严格审批;同时要实时监督各企业的污染排放,做到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5)生态文明观要求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推广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社区;积极提倡生态环保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做贡献。

2 生态文明观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导向作用

2.1 生态文明观对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

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整体框架合理布局,合理安排每一寸地方;设计出好看又实用的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每一个角落,这样的设计更能体现空间的利用价值。

其次,要注意装修材料的无毒无害性。现在很多利益熏心的装修者为了节省装修成本又给消费者一个看起来感觉还不错的表象,利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进行室内装修。甲醛具有挥发性,对人体有伤害。所以一定要选择达标产品,尽可能做到选择一些天然材料,如竹、藤等材料,既对人体没有伤害,又给人一种生态环保、绿色天然的享受。

再者,室内装修要尽量做到简单大方,既能节省很多材料,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简单的装修风格正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也不容易出现审美疲劳。

最后,室内装修产生的废弃物要处理得当,该清理干净的必须清理干净,并且把废弃物按照处理标准进行处理,不能让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污染了环境。

2.2 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首先,要根据土地的性质进行合理建设,尽量做到最大程度保护土地。比如现在的很多生态农场的设计,湿地公园的设计就是在遵循土地面貌而进行开发和利用。还有在进行大面积居住地的选址时,要注意选择周围绿化好的地方,居民房旁边有一些可以休闲的公园绿地。对于居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调节精神的场所。同时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选择本土植物,同时也要注意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综上所述,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会很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且其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这就需要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但是也不能盲目地引进不适合的植物种类,不然可能导致的2种后果就是要么不能存活,白费力气;要么太过于疯长,迫害本土植物。

参考文献

[1]庞永红,屈健.当代艺术设计于可持续发展[J].文艺研究,2011(2)

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观;应用

一、生态建筑观概述

1.生态建筑的概念

本文认为生态建筑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建筑学概念,在狭义上,生态建筑指的是具体的建筑,是指把生态学原理融入在设计、应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与人类、自然环境等和谐的发展关系的建筑;广义上来说,生态建筑理论是抽象的,它从建筑学理论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产生的建筑实物层面,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建筑产物应有可持续发展性。构建更加适合于人类居住的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建立统一和谐的关系,实现环境、人、建筑的相互和谐;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人类、社会、环境等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实现建筑生态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2.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上提出的,生态建筑在设计、建设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详细地考虑了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论,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就建筑设计、建设及使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的整体设计,实现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舒适健康;实现建筑的使用中高效、无污染、低耗。它是以自然为基础,加以科学合理的人工创造,创建统一和谐的环境,实现人、建筑、自然的生态平衡。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使生态建筑的地域性很明显。这种地域性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建筑与气候、地理等实体要素的统一,二是生态建筑与人文、历史等抽象要素的统一。生态建筑其本身即实体元素,实现建筑正常功能的基本要求是生态建筑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地域自然要素特征相适应,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部分和参与部分,必然要求与地域历史、人文要素特征要相适应。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要求设计要尊重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建筑生态理论的最好实践,这个过程也赋予了生态建筑的一定地域特性。

二、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

1.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自然环境取

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无废无污染的最终重回于自然是生态建筑理论的核心内涵。生态建筑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有机体,这就要求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要建立起良性循环;自然环境中的诸多种因素也影响制约生态建筑的实现。

1.2 技术环境

建筑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应有良好的技术环境做前提保证,为实现建筑生态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从生态建筑的设计、施工,到生态化选材以及生态化材料加工处理,再到各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资源能源在生态建筑使用中的开发和利用,最后到生活废弃物的废弃处理和再生利用等,解决这些关乎到建筑生态化水平高低的问题,都需要相关科学技术环境作为理论与实际支持。

1.3 经济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也会或多或少地受经济环境水平的影响。在经济水平发达程度较低、相对滞后的地域,即使生态建筑理论的引入,有了完善合理的建筑生态化设计,因缺少与之相应的经济环境,建筑的生态化也无法得以实现。

1.4社会环境

高污染、高耗能是建筑行业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对建筑合理科学设计的重视程度增加,建筑设计中生态理论的应用己成为社会环境下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使建筑成为了涉及生态学、建筑学、美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学科的复杂工程,只有生态学原理都贯彻于建筑所涉及每个领域之内,生态建筑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2、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的运用方略

2.1 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地域自然特征的差异性使得建筑在实现生态化的过程中,不可单一遵循固定的设计模式,要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设计方案要力求实现将自然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在合理有效利用原有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中,实现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把建筑融入环境,建立人与自然良好和谐的关系;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计手段,把自然环境引入建筑群体。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实现建筑生态化。

2.2 优势能源在建筑中的高效利用

作为一个生态建筑的设计师,在强调建筑使用过程中环保节能的同时,更应当在设计中把不同地域的种种优势能源的利用体现出来。比如频临海面的建筑群,这种地域优势极大地使它拥有巨大的风能、太阳能的利用潜在能力,设计人员可在建筑群楼顶增设多作座风车,在前方呈矩阵型排列多组太阳能电池板,与此同时,可配备智能电网,使电能有效合理储存,采用交流配电柜与并网逆变器还可以实现风能和太阳能之间相互发电,使优势能源在建筑群体中得到高效利用。

2.3 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实现建筑的生态化过程可采用生态建材,选用建筑材料改善建筑群体节能节源的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污染;还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广泛使用地方性建筑材,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和地域性的建设。在我国许多传统建筑很好地体现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独到好处居民利用当地的农作物弃料用建造屋体,达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这就是建筑生态化地域性设计的典范。

2.4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生态建筑是指要设计出那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能源的短缺和使用能源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会严重阻碍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尽可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自然能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时候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让人们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要想修建出一个好的生态建筑,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等各个方面就必须能够处处体现出生态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大力使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减少对外来的特殊物质的选用,在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的情况下来满足当地建筑的需要。在进行生态建筑的建设时,只有做到了建筑空间布局与物质能源消耗上的节约,才能使整个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

三、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当前,建筑设计十分重视生态构造,在新型能源技术不断研究开发的基础上,整个建筑行业的建设模式不断向生态设计思路貼近。

1、建筑利用的生态趋势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新技术、新材料,这些对环境的污染更少,适度的采用这些技术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

2、建筑能源的生态趋势

在生态建筑观念中,建筑设计必须要具备较好的低碳节能效果。即在对建筑的格局进行布置时,需要注意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如限制建筑的高度,采用简单的结构设计形式,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实现建筑功能多样性等等。再比如在水资源的节约方面,设计使用节水型的日常卫生用具,大力推行水循环的合理利用。

3、建筑结构的生态趋势

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部分,建筑结构实现对建筑的支撑功能,建筑结构的趋势表现在对拉索结构、薄壳结构、轻钢材料以及轻质墙体的研究开发,减少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全面提升建筑结构的质量,强化建筑物的持续发展。

四、结语

现代设计生态观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探析

现代社会的艺术设计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下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并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和关注, 并逐渐凸显出其在艺术发展设计中所具有的独特性价值。在艺术设计发展中,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了一切与人类活动范围和空间中的环境设计内容, 例如人类生活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师一种与人的活动空间有关系的一种艺术设计, 因此其与人的意识和价值理念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生态文明及其观念意识的含义分析

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从而使得生态文明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并在人们生活与发展中形成一种观念和思想意识,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这种生态文明观的产生式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发展有着息息相关性, 并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来促使人类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环境。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非常繁荣和快速的趋势下, 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 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来协调平衡对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一种社会先进性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生态文明观念意识也是围绕科学发展观所延伸出来的, 并成为国家非常重视且努力通过措施的实施在进行改善的重要内容。而从生态文明观出发, 最根本的是节能环保,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并减少对整个人类居住环境的污染, 并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环境进行主观能动性的改善, 并提高对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观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求

随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开始为了更高要求的发展开始形成了与人类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态文明理念, 这种理念是一种动态化的思想意识, 并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潜移默化因为这种生态文明观主观性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力。所以这种生态文明观是一种科学发展观的产物, 其核心是围绕生态价值观而发展和延伸的。那么在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必须重视对我国生态价值观的不断深化和优化做出必要地行动, 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首先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在加剧,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 并更加注重对自然的追求, 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 设计师要加强在设计中融入回归自然的重要理念, 并通过能有效增加原生态的方法来与人们所希望的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生态生命观要求要重视人文内涵的传递, 并注重利用创新理念来加强多元化思想的融入, 并结合当地地域环境的特色进行传统文化元素的相结合, 体现人文性与艺术性, 实现生态文明的统一协调。

三、生态文明观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指导

1. 围绕科学发展观, 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并逐渐转向对生活方式提出了更多的改变和要求, 此时在环境设计过程中则是要求对其有了再舒适度、审美观以及心理感受方面产生了变化和更新的要求。所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 将用户的需求作为主要的设计核心, 并在设计中不断提升更多人性化的特点, 实现人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向需求。例如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可有效将生态环境与建筑物本身之间的结构进行整合, 从而设计营造出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同时也达到了环保而节能的效果, 实现自然、生态与环保的平衡化发展。

2. 尊重并避免破坏设计本身具有的自然环境

在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 要保持所设计区域具有的自然环境, 并尽可能的保存其环境的本身特点。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 并尽可能保持原环境所具有的自然化特点, 从而减少大规模的主观改造。现代景观的设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在现代化设计中亲临自然, 尽可能多的有与自然融洽和谐相处的机会。所以作为现代化环境的设计师, 要争取努力对其设计领域本身原来环境样貌的保存, 并保存好原有环境和样貌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施工改造, 并恰当而合适的融合人工景观进行点缀。同时要善于通过自然的光线、空气以及绿色植物来对室内整体环境进行健康生态化的利用最大化。例如可通过建筑设计的地域的方位朝向来与大面积的玻璃窗进行光线和空气流通的参照设计, 从而保持光线能充分保留的同时, 并保持空气流通;或者是通过有效利用建筑墙体本身和开窗的热传递效来达到室内外温度的差异性, 从而能让人们的居住空间具有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还可以适当的在室内进行绿色植物的点缀, 来增加与自然贴近的空间生态自然的效果。

3. 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 城市资源开始出现紧缺状态, 所以做好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有效将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而科学的利用, 尤其是对于设计中的空余边角的部位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通过所要设计的地域环境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小草坪或者是花园, 增加居民生活中与自然接触的机会, 同时也能将土地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绿化建设的发展。另外, 在进行现代环境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可通过一些喷泉、植物、石头来进行点缀, 给人们营造更加舒适和自然化的生活环境。这样就能有效对建筑多余留的景观空间进行更加充分而有效的利用, 并保证景观空间有充足的绿地系统, 凸显现代景观设计应有的生态性和自然性特点, 以满足城市中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渴望。

综上所述,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 生态文明观有效的引导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向和目标, 并不断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带来了实践性的发展意义, 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导向力。

参考文献

[1]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 2013 (13) .

[2]刘玉娟.生态文明与艺术设计[J].读书文摘, 2015 (02) .

[3]李梅红.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6) .

浅议现代雕塑的生态观 篇7

一、生态雕塑

生态观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状态为参照, 体现人与自然的生命关怀和生命共感的价值观, 它以主体的参与性和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为前提, 以及把主体与环境客体的有机整体概念纳入了生态系统观念中, 认为主体客体的生命存在是和谐共生、相互交融的。生态雕塑包括多方面的含义, 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 它的创作从根本上是一种社会行为, 其出发点和归宿点, 都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 不断满足都市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文化的需要。

在人口过多, 土地资源宝贵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背景下, 注重生态环境意识的雕塑文化有利于城市健康的生活、有利于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传统中, 中国自古就把自然融入了我们日程的审美中。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 城市化虽然带动了闻名的发展, 但是也破坏了环境。雕塑艺术是走向自然生态的表现, 也是人类逐渐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表现。同时也是雕塑成为人们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的一种手段。因此, 要给城市雕塑更多的人文和生态价值的关注。

同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类的惊声神态用自然也一样面临着危机。现代人缺乏心灵的栖息地。因此, 要解决这些现代人精神上的生态危机, 发挥城市公共雕塑的艺术功能。调节人们的审美和心理调节功能, 达到人们与自然的精神生态化。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应与城市的整个环境、历史、文脉对话, 给市民提供一个彰显公共意志、维系都市情感、融汇多元文化、营造和谐民主的精神空间。如今许多城市雕塑风格上的趋一性和盲目模仿追赶潮流, 是一种文化上的生态破坏现象。都市生态文明的生态观会很大程度地潜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创作和审美, 引导雕塑家的创作思维和设计原则。作为城市雕塑的审美主体的人, 既是物质主体又是精神主体。城市雕塑的生态观, 应该贯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基本方面。

二、现代雕塑中体现的物质、环境生态观

生态雕塑应该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角度为出发点, 从根本上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 杜绝和减少废气物、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雕塑家应该从体量、色彩、空间登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入手, 考虑材料的废弃、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 考虑制作使用时如何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对人体、环境的侵害。对资源材料紧凑合理运用的态度, 保持它的宜人性, 在创造空间中, 使人们在其中找到舒适感, 让城市公共雕塑与环境, 构成异质共和之美, 在融合中共生, 在人与环境双方对流中步入融汇与共的审美境界。

另一方面, 城市雕塑要和周围一切——地理、建筑等因素发生实际关系, 受到各种环境的制约, 因为你既不能改变自然景观, 也不能改变周围的空间和建筑的样式, 因此雕塑必须既服从环境的制约, 又要与环境“和谐相处”, 使雕塑与环境互动并有机融合。城市雕塑作为一种环境艺术, 涉及到建筑、园林、道路、广场等各方面因素。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城市规模及密度不断加大, 改善生活环境, 扩大公共活动空间, 提高大众文化素养、生活品位, 成了人们迫切的精神需求。城市环境和城市雕塑作为都市文化的重要内容, 引起当今人们的关心和重视。城市雕塑需要城市环境, 而环境也同样需要城市雕塑, 环境与雕塑是一对不可分隔的艺术, 一个平常的环境因为有了雕塑而产生无限的艺术魅力。然而, 如果一件与环境不相适合的雕塑, 便会糟蹋环境。我们强调城市文化的生态性就是要强调城市生态的自然性、唯一性和主体性, 城市雕塑的设计创作更应放置在这一理念下来思考。一座城市的生命力不是单看有多少建筑、多少雕塑, 而是要看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 看城市的完整文脉与历史积淀, 看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在城市空间中存在方式和作用意义。因此, 现代城市雕塑的设计与建造也应象我们古民居的营造者一样, 在设计理念上兼顾城市雕塑与景观、建筑及环境空间的和谐。

三、现代雕塑中体现的精神、心理生态观

由现代文明造成的人为环境文化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抗, 也以冷漠的理性和狂热的占有欲把人情味排挤到最偏僻的角落, 激烈的社会竞争简化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物欲文化严重侵扰了人的健康心态, 使人迷失了精神家园, 处于一种精神生态失衡状态。美的事物具有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 给人以亲和力, 艺术品给人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语言, 发挥着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作用。城市雕塑艺术作为人的一种生命本真的艺术活动, 不仅能满足都市人的审美需要, 提高人的精神素质, 关注心理健康, 它更能深入公众生活, 调节公众心态, 协调公众关系, 引导公众文化。

现代城市人面临着严重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多方面的生态失衡。人类创造的远离自然的城市人工环境, 对自己生理、心理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生态雕塑要确实分析现代都市人的心理感受, 重视适度原则, 缓解不良环境给人造成生态失衡。城市雕塑应该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 关照人的生理特点, 体现人性化特征, 使雕塑欣赏符合人的生态特征, 这要求雕塑家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尊重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 适应人的欣赏角度。体现人对生理、心里的关怀、体现雕塑与人的沟通。城市雕塑应该关照人的生理特点, 充分体现人性化特征, 使雕塑欣赏符合人的生态特征, 深入细微地考虑公共环境中人的欣赏活动和欣赏方式, 这要求雕塑家要充分认识、理解和尊重城市公共环境雕塑的空间环境, 关照人的观赏角度和对雕塑的观赏尺度适应。重视生态知觉原理和人的视觉心理, 加强雕塑造型与环境形成的秩序感和韵律感, 符合了人的视觉需求, 有利于安抚调适都市人的心理紧张。

生态观的原则包括多元共生、以人为本、人性化、整体性、节能节材、自然化等原则。城市文明包括都市生态文明, 这是后现代建设性文化观念。都市生态文明的生态观会很大程度地潜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创作和审美, 引导雕塑家的创作思维和设计原则。因此雕塑家有责任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空间环境, 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让人们在环境日益恶化的都市, 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 从日常的琐碎与分裂状态回归到完整和谐的境界, 以艺术美来进行对人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 来达到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生态优化。

四、结语

现代城市雕塑要以促进生态环境循环为出发点, 创作要充分考虑公众意志与理念, 体现人文关怀, 体现民意, 让公众在审美中融合其中, 人、雕塑、景观的距离将会完全消失。同时, 城市公共雕塑通过对社会精神生态的和谐调节, 以艺术语境浸润心灵, 以文化内涵提升品格, 为公众塑造最有亲和力的生态雕塑艺术, 彼此共生。

摘要:激烈的社会竞争简化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物欲文化严重侵扰了人的健康心态, 使人迷失了精神家园, 现代雕塑作为反映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与时俱进的进行可持续发展、树立现代城市雕塑的生态观是我们要深刻探究的。本文从通过论述生态调入的含义入手, 探究城市雕塑创作中对环境生态和精神生态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关键词:现代雕塑,生态雕塑,物质,精神

参考文献

[1]周密.城市公共雕塑的和谐性[J].雕塑, 2006, (5) .

[2]金国胜.现代环境雕塑与环境[J].雕塑, 2004, (6) .

[3]王枫, 雕塑·环境·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现代设计生态观 篇8

4、中西古代城市空间结构之差异

作为几何学的发源地的古希腊, 正因为崇尚和谐的数字比例, 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开始在城镇规划中流行规划建筑师希波丹姆的几何网格式空间布局。其中最为著名的此类城市如米利都规划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网格式城市。

而在罗马的城市规划方面, 正因为拉丁人被灿烂的希腊文明所折服, 无不带有希腊网格式城市规划的烙印。罗马人对希腊高超的艺术和哲学思想十分崇尚, 并由此产生了文化领域的“尚希主义”。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出:共和时代 (公元前5世纪起) 后的很长时间里, “他们学习希腊语, 他们模仿希腊的建筑, 他们雇用希腊的雕刻家。罗马有许多神也被等同为希腊的神……拉丁诗人采用了希腊的韵律, 拉丁的哲学家接受了希腊的理论。”

除了传承了古希腊的几何网格式城市空间结构之外, 罗马人十分强调中心与秩序。不仅大型公共建筑, 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 在规划设计中均采用以内部的几何轴线关系构成具有中心感的整齐有序的空间关系。而且大量的传统住宅街坊也一直采用有规则性轴对称结构的设计手法。这一特点在罗马全盛时代在北非的提姆加德城规划中表现得尤为典型。

无论在建筑单体而是在精心设计的街坊复杂结构中, 中心、轴线、围合性的内部秩序同城市一样无不体现出罗马场所的性质。其单个公共建筑的规模之大, 也是许多后世建筑师所惊叹不已的。这正是因为罗马人布局注重建筑“体量”的扩大, 将更多更复杂的内容组织在一幢或整套建筑之中, 更高、更大成为建筑的追求, 追求巨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体量和格局。如著名的万神庙和卡拉卡拉浴场体量都十分巨大。如后者的中央大厅长、宽、高净空为55.8米×24米×33米, 整个浴场主体建筑一面达228.6米×115.8米。在拥有巨大尺度的同时, 罗马建筑的空间形态一般都呈内部中心点开始的整体性扩张, 完全不像中国建筑那样呈平面展开型。但正如杰佛里等人在《人类的地景》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 罗马人单独的“群体”设计都是出色的, 但这些建筑群的位置却是凌乱、随机的。如同把匆忙抢夺来的财富堆积起来一样, 在罗马城的大扩张中, 看不到单个建筑或广场之间富于匠心的关系。

罗马建筑艺术体现的意义大都集中在其内部世界的领地。从环境整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 特定的文化背景则使罗马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展示了人与现实自然环境的逐步分离;利用拱券结构的建筑艺术造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意识。

中国的古代城市结构与城市的功能密切相关, 在奴隶社会, 城的规划概念重在“为君”。在此概念指导下, 产生了以人体各部位的主从关系 (非西方的数字关系) , 来比喻大小都邑配置关系的“体性论”。这是因为, 奴隶制王国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 联合一系列大小城邦而组成。故当时迳称“城”为“国”, 并创造了一整套影响至今的城市规划理念——“营国制度”。春秋末年楚国大夫范无宇曾追忆道:“且夫制城邑, 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 至于手拇毛脉。大能掉小, 故变而不勤。”这指的是大小城市的组合如同人体的首、股肱与手指一般, 形成主从关系明确的有机组织体系。到了封建社会, 人们视城市若宗器, 提出“城以盛民” (《说文》) 的新观念, 并由此产生“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守民” (《吴越春秋》) 的城郭分工的新规划概念。这样一来, 结构严慎的“王城”与布局自由的“郭”在结构上就有了重大分野, 一直影响至今。

从城市内部结构来看, 最早明确的记载当为西周时期的“营国制度”。据《考工记·匠人·营国》“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

从这些规划制度, 我们可以看出王城规划结构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城为重城环套形制, 规模为方九里。

(2) 据井田规划概念, 将全城划分面积相等之九份, 按方位主次, 分别布置不同性质的分区。

(3) 宫城是全城规划结构的重心, 故位于城中央。以宫城之南北中轴线, 作为全盘规划结构的主轴线。此轴线南起王城之正南门, 经外朝, 穿宫墙, 过市, 直达王城正北门。

(4) 宫城前方为外朝, 后方为市。宗庙、社稷则据主轴线对称设置在外朝之左右两侧。这便是宫、朝、市、祖、社五者的相对规划位置和其组配关系。宫城与由外朝、祖、社所构成之宫前区, 结合而为王城的宫廷区。此区是全城的中心区, 也是全盘规划的主体。

(5) 全城道路网及其他各区均环绕宫廷区, 沿主轴线对称罗列, 以突出宫廷区的核心地位和主轴线之主导作用。

(6) 宫城是按前朝后寝之制规划的。路门外为朝, 内为寝。九卿九室在应门内路门外, 九嫔九室在路门内, 可见宫城内尚有内外宫治事处所。

分析上列特征, 显见王城是继承传统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制而营建的聚集封闭型城邑。由于周人重视礼治秩序, 因而城的布局颇为严谨, 主次分明, 井井有序。各级城邑既是以王城为基准, 遵循礼制营建制度而规划的, 那么, 王城规划结构实已成为这一时代都邑规划的基本模式。

此制最关键的问题还在控制各级城邑的大小规模。例如采邑城的规模, 西周就有严格的规定。“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叁国之一, 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 (《左传》隐《元年传》) 。诸候都也是按受封者爵位尊卑来厘订其大小规模。王城、诸候城、采邑城, 各级等第分明, 不许僭越。这种循名核实的礼制营建制度, 不仅充分体现了上述营国规划理论, 同时也是实施都邑建设体制的重要手段。

但“中规中矩”的“营国制度”也难以约束“市”的力量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据贺业钜先生的研究,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市制改革”。第一次发生在封建社会前期, 主要是改革奴隶社会那种依附于宫的“后市”之制, 使“市”由专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宫市”, 转变为城市各阶层市民服务的集中式商业区。这次变革既改变了市的性质, 也提高了“市”在古代城市中的地位, 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 使从属于“城”的“郭”与功能都得到提升, 从而使城市开始有了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双重功能。第二次改革发端于中期封建社会后阶段。自中唐以来, 因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全国各主要城市纷纷开始改变传统的市坊区分规划体制, 使市肆入坊, 形成市坊有机结合的空间结构。当时的扬州就是一例。据史料记载此时的扬州不仅是“十里长街井连”, 不再为旧制所约束, 而且更开“夜市”之禁, 出现了“夜市千灯照碧空”的繁华灯景。从而为市坊有结合的规划体制, 取代旧的市坊分离的空间模式;以遍布全城的商业店肆 (专业街) 替代旧时的集中式市场;按街巷的聚居模式替代旧的封闭坊制, 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上行政与商业贸易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的两大主要功能, “市”就是有市场, 但是自工业文明发展以来, 经常出现一些无“市”的资源型城市, 市民生活因而枯燥乏味。中国古代文明在城市的内部肌理方面讲究和谐。古代城镇生活之丰富多彩多姿从《清明上河图》上可见一斑。城市的空间结构常常由地形、乡村土地分割系统、君主的意志和社会需求 (尤其是军事防御) 等因素有关。

除此之外, 中国城市街坊结构还注重建筑“数量”的增加, 将各种不同的功能分配在不同的建筑之中, 并由小组变成大组, 形成同构但又丰富多样的街坊邻里关系。比如故宫里最大的建筑太和殿与科隆大教堂相比也会显得很小。中国的建筑单体结构来看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体量也不宏大, 但组合在一起变化多样。一旦进入建筑环境无论是街坊还是院落, 人们所能感受得到的都是围合的空间, 大院落套小院落, 长夹道、照壁与建筑的墙面、门窗等虚实交替出现, 呈现秩序中的协同关系。而且建筑布局与天地山河相融合, 建筑讲究文脉的传承与延伸, 体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见图15)

中国的单体建筑注重与自然及邻里的关系, 与院落“阴阳”互补相配, 每个院落天井发挥日照、通风、透光、活动纳凉、围合、雨水利用等多功能。建筑形式与布局与当地气候相适应, 形成丰富多彩的地域土生建筑群, 如陕西窑洞、山西半窑洞、徽派建筑、元阳“水顶民居”等等, 这些民居能极好地适应当地气候, 室内环境冬暖夏凉, 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是人向自然索取最小的一些建筑方式。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较之西方建筑更多体现气候自适应的绿色建筑内涵, 更加符合现代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理念, 非常值得现代建筑师们借鉴。 (见图16、17)

对生态城的设计师来说, 传承3千年的“营国制度”并没有多少营养能被汲取, 但古代城市商业力量和“土著”规划师们所建造用以“盛民”的城郭, 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空间设计遗产。无论从街坊住宅与商肆店铺的合理混杂, 还是建筑与天井的阴阳组合……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都给现代的生态城留下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知识。众多地域性的节能环保技巧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古代城市和建筑设计理念, 应当尽可能地被当代规划师们挖掘利用并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将其发扬光大, 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5、中西园林文化之差异

城市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对隔离, 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 (水泥丛林的密度和高度越高) , 或城市建成区规模越大, 人与自然就越疏远。由此可见, 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它们虽然不能提供人类聚居所需要的物质供应链,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在希腊历史上, 最初的植物园林场所是神话所描述的神居住的地方。荷马史诗中有许多关于神的场所园林园林化景观的描写, 如“她的洞府在满是赤杨、白杨和松柏的绿荫中, ……葡萄藤盘缠在岩石上, 浓密荫绿的枝叶下面悬挂着累累成熟的葡萄。有四条源头相近的泉水流过长满紫荆、香芹和毒草的草地。”在现实中, 古希腊人在建造神庙的圣地周边常有保留天然林或人工栽植的圣林, 其中设置祭坛、雕像等, 同神庙坚硕的轮廓交相辉映。到公元前4世纪之后, 作为哲学家生活与授徒场所的学园中修建起了供人类自身休息娱乐的园林景观, 历史上记载有柏拉图和伊壁鸠鲁的学园, 经亚历山大希腊化时代到罗马帝国逐步成为日常生活性建筑环境艺术的重要一支。

在古城庞贝的遗迹中仍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中庭式住宅, 一般有两个层次, 第二进矩形廊院中植有花木, 大型府邸后面还常建有一个私家园林, 考古发掘的结果证实, 园林内建有几何化的花木坪, 以及水池、喷泉等庭院绿化、雕塑和小品。这些庭院与郊外更大的私人园林结构几乎是一致的, 院落内的植被和小品的布置是完全几何对称的, 具有轴线与围合的特征, 没有自然“山水”的意境。这种理想化、秩序化的“人工自然”式园林风格影响逐步形成了西方的造园风格。

由此可见, 西方园林是扩大了的居住机器的组成部分, 因为西方文明认为自然本身就是残缺的, 需要改造;建筑与园林往往是分立或对立的, 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构筑物。西方美学讲究严格的几何对称原理, 将人体尺寸美、理性美运用于园林, 强调几何对称构图, 对树木花草的修剪成型与严谨整齐的排列布置, 以整体的几何性来消除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 追求形式美和理性美。西方建筑往往处于园林的中心或制高点俯视整个园林, 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控制与统治。总之西方园林布局直接展示秩序感, 体现人类权威或对完美自然的追求, 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野心。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 城市膨胀, 环境污染, 城市中心区败坏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以至于F.L.奥姆斯台德 (1822-1903) 、E.霍华德 (1850-1928) 等人分别提出自然保护区、现代城市公园和田园城市的设想并付诸于实践。园林对于生态和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与净化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并涌现出了众多的新的园林设计学科和工程知识体系。

早在3000年前, 我国就已出现古代园林“囿”和“圃”。千百年来, 经历代园林设计者的千锤百炼, 我国的园林艺术已经形成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素观园林为代表的三大较为完善的体系, 并展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一是专情山水、“师法自然”。中国人历来都用“山水”作为自然风景的代称。相应地, 在古典园林建造过程中“筑山”、“叠山”或“掇山”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技艺。前者即为堆筑假山, 后二者使用天然石块中的不同造型、纹理、色泽堆叠起不同的石山、石洞和石景。都能以小尺度而创造峰、峦、岭、岫、洞、谷、悬崖、峭壁等山体自然特征。呈现“阴柔文静之美”的水体景观历来是我国造园艺术中最活跃的因素, “山嵌水抱”不仅是最佳的成景组合, 而且也反映了阴阳相生的辩证哲理。“师法自然”的原则也在“理水”的造园艺术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园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师法于大自然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等。哪怕再小的水面也追求曲折有致, 并利用山石缀岸、矶, 或刻意修造出港汊、泉源、船埠等以展示源流脉脉、疏水若若为无尽。稍大些的水面, 则堆筑岛、堤、架设桥梁。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尽量呈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天然水景观。山水之间的花草灌木之栽培, 也以翳然林木为主调。在布局上也往往以拟自然的丛生、虬枝古干而予人以蓊郁之感, 以少量乔木尽显天然植被的万千气象。

二是园林与建筑的共生。中国三种经典园林体系无不将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与建筑融合在一起而浑为一体, 使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交织, 从而体现天人和谐的文化境界。而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 内墙与外墙可有可无, 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 也为这四元素在视觉上的相互融合共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使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通透、流动性, 把建筑的小空间与园林的大空间沟通组合起来。而且中国丰富的园林建筑, 无论是亭、楼、舫、廊等都一反宫殿、坛庙、衙署、邸宅的严整、对称、庄重的格局, 完全做到了大小相宜、高低错落、依山傍水, 再加上玲珑通透的结构, 就极易达到《园治》所述:“轩楹高爽, 窗户虚邻, 纳千倾之汪洋, 收四时之烂漫”的境界。

三是充满诗情画意。与西方园林改造自然的宏大气魄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园林与绘画诗词有关浓厚的渊源关系, 甚至不少园林作品直接以某位画家的笔意、某种流派的画风引为造园的粉本, 或将诗词中的某些意境、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至于借用景名、匾额、楹联、刻石等文学手段对园景进行补充提升, 更是不可或缺的雅艺。这种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景观之中的经典造园技艺使得中国园林从总体布局到细微的雕刻、花草、叠石都充满了西方造园师难以领悟的“诗情画意”。以至于明末清初的著名剧作家兼园艺家李渔情不自禁地发出:“山水者, 才情也;才情者, 心中之山水也”的感慨。正因为古代的文人墨客的精心创作, 众多的中国古典园林确实能够给人以“置身画境, 如游画中”的诗意感受。如果按照宋人郭熙所著的《林泉文致》一书中的说法:“世之笃论, 谓山水有可行者, 有可望者, 有可游者, 有可居者。画凡至此, 皆入妙品。但可望可行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那么, 中国古典园林的确浸瀛着文人墨客的“伊甸园”式梦想和诗意栖息的才情。

四是讲究“借景和比德”。在众多中国造园艺术之中, “巧于因借”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粹。对于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明代造园艺术家计成所著的《园治》一书中可以“略见一斑”:“极目所至, 俗则屏之, 嘉则收之, 不分町瞳, 尽为烟景, 所谓巧而得体也。”这种借, 可以是内借、邻借、高借、低借、互相借。而且在“借景”造园过程中, 将房屋选址、地形塑造、山石堆叠、筑塘理水、移花植树等都通过“风水理论”, 将诸多生态因素的布局恰到好处, 不仅使园林与住宅美不胜收, 更重要的是营造了有利于主人生活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此外, 中国园林的形态美来源于自由式布局、和谐的山水组合、山川奇秀、木以益古、花以妩媚、竹以挺拔、水以清冽, 构成多重矛盾和谐;通过“比德”自然来陶冶情操, 如山为“横岭侧峰, 经度参差”, 水为“泓婷湾洄, 风生文漪”, 石为“秀润奇峭, 禅味妙生”, 树为“柯叶相幡, 与风飘扬”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私家园林, 对于那些具有闲情逸志的失意官员、商人来说, 为了满足隐居、宴客、读书、游嬉等功能, 工于设计, 在“螺丝壳中造道场”, 力求小中见大, 将拳石斗水喻为山川大河, 将寺观塔影和山峰飞瀑权作借景, 在极度不称的空间结构中求得平衡, 创造出许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园林景观。

与西方园林不同, 中国园林是缩小了的自然界或自然的模仿物, 所谓“园莫大于天地, 画莫好于造物”。也正如明末清初艺术家李渔所言:“幽斋磊石, 原非得已, 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 故以一拳代山、一勾代水, 所谓无聊之极思也。”中国古代文明还将建筑比拟为“儒”, 讲究礼制序列、协调和谐, 园林为“道”, 追求“师法自然, 虽为人工, 宛如天成”;“法天地, 赞育化, 参天地”, 天、地、人“三才和谐”为园林规划的主旨。这显然是现代人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要加以传承和弘扬的东方规划生态理念。

小结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观 篇9

关键词:生态建筑,传统民居,生态设计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尔(Paolo·Soleri)主张城镇建设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持城市与建筑的自身特征,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为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因此,生态建筑设计即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将建筑这一人工物置于自然环境中时,组成建筑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充分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并使能源在建筑和环境中高效有序地循环转换。

生态建筑及其设计方法的研究近40年来得到重视,逐渐成为建筑创作的一个潮流。其实,生态建筑的理念可以说从最原始的建筑开始就有所体现,无论是原始的简单庇护所,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都与自然有所交流,同样,中国传统民居也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朴素的生态设计观。

1 人—自然的整体性设计

不能将生态建筑看作一个简单的建筑单体去做设计,而应当在满足业主要求、建筑本身的目的性的前提下,将其所在的区域纳入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各个方面,尊重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点,自觉促进技术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将各种因素统一考虑,权衡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解答,建立不破坏区域环境、技术运用适当、人性化的居住社区和城市环境。这就要求对建筑场地进行充分考虑,包括建筑物的朝向、定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对植被的考虑等。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受到风水观念的驱使,对建筑的选址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总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以城址、住宅为例,最佳选址要求“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金带环抱”等,对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方面综合考虑。这种选址方法经过分析是符合生态建筑要求的。村舍前面有场地,宜用于农事;村舍后有树林、竹园,环境得以调节。有水的地方,建筑临水而建,水能供人饮用、洗涤以及水巷交通;有山的地方,建筑建在山坡上,结合地势,建筑多南面,达到最佳的环境条件。建筑采用构成组合的形式:建筑以“间”为单位,一间、三间、五间一幢,间的前面有院,如此可以说是一个单元,以此进行拼接组合,成一“进”。有的住宅,有四进、五进,形成一条中轴线。一进有相对的独立性,院内可以植树种花,乃至挖池叠山,起到净化室外空气、调节温度的作用。

2 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现代生态建筑讲求高效无污染原则,首要含义是指降低建筑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利用阳光、风能、雨水、地热等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合理进行建筑设计,实现自然的采光、通风、降湿等,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和浪费。

中国传统民居可以说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太阳能、风能利用。南方湿润多雨,气候温和,日照较长,因此建筑往往高耸,有良好的通风,也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并且南北向比较短,院落空间小,建筑的阴影刚好投射到院落中,形成阴凉的小天井,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很凉爽。北方建筑则刚好相反,北方寒冷干燥、日照较少,无论是庙宇、宫殿还是官邸、民宅大都南北向布置,北面、东面和西面三面围以厚墙以加强保温,南立面则开门窗,南北向偏短,以增强对光和热的吸收。民居一般有较深的檐廊,既是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又是室内外的过渡区域,可以组织良好的通风,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见图1)。

3 对节省能源的考虑

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生态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

北方民居多设火墙、火炕,墙内设回环盘绕的烟道,炊烟的烟道通过火炕,然后通过空心火墙流至排烟口,把饮食余热作为采暖热源二次利用且利用得很充分。这一“绿色”思想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正是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典范。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见图2),用木桩或竹子将建筑与地面脱离,高高架起,用楼梯上下,屋顶挑檐深远,造成的大片阴影使下部空间荫凉,底层架空和带缝的竹、木楼板,使底部较为阴凉的室外空气渗透到室内,空气自然流动带走热量,同时也避免了雨水的淹没和虫蛇的侵扰,适用于南方的多雨、潮湿地区。攀西和滇西北传统民居中采取了一系列适应高日照干旱气候的地域技术,外墙实多虚少,设置水院、绿荫院、复合建筑空间、空气间层的保温隔热构造、遮阳灰空间等。

4 建筑材料的生态选择

当代生态建筑要求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尽可能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境材料,避免选择的建筑材料含有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物质,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并尽量实现建筑材料利用的高效性。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房屋为主,是良好的生态建材。1)木结构对于瞬间冲击和周期性疲劳破坏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即使有地震发生,木构架建筑仍然可以保持结构的稳定和完整;2)在节能方面,木构架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3)旧屋材料如梁枋、椽等拆下来后可重复利用。云南、贵州一带极其适宜林木生长,建筑材料选择上以木材、竹子为主,形成独具特色的干栏建筑。北方窑洞这一传统民居形式(见图3),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在黄土高原上的冲沟、坡地上挖凿而成,利用黄土所特有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既不占用耕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且经久耐用,一口好的窑洞可供几代人居住,是传统节能、节地建筑的典范。窑顶的种植不仅具有保温、隔热、蓄能和调节小气候等功能,还充分利用窑顶增加了种植面积。

参考文献

[1]陈哲.当代生态建筑特性评析[J].新建筑,2002(4):29-30.

[2]宋海林.关于生态建筑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建筑学报,1999(3):60-61.

现代设计生态观 篇10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该政策要求我们应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建造的年代,快速城市化使得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如何有效进行生态建设,城市便已经矗立。有效的生态建设要求融入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兼顾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

建筑作为形成城市肌理和空间的主要形成手段,其建造过程对环境的生态考虑直接决定了建筑和环境的和谐度。因此,建筑设计教学中全面融入环境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

本文的环境是指相对于建筑实体的外部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和由历史、社会、习俗等要素构成的场所环境两方面。它们的形态是可见的实体或不可见的物质,且一定会和所研究的建筑实体及其所在区域存在必然的联系。

建筑设计教学中全面融入环境的观念,需要综合理念传达、设计训练和实践认知等各方面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建筑的学习中养成一种主动关注环境的习惯。

教学主线——设计类课程中的环境训练

建筑设计类教学是建筑学教育的核心,在此类课程教学中进行环境设计训练最容易取得潜移默化的成效,教学中可结合建筑的分阶段教育目标设置环境分阶段训练目标。

1.融合环境的构成训练

一年级的设计基础课程中主要集中在三大构成训练,近些年开始融入建构训练。传统建筑教学中拟定的题目主要针对构成目标的个体,往往未设置环境的背景。这样容易让学生在最开始就忽视对环境的设计思考。融合环境的构成训练主要集中在一年级。给每个构成作业设置具体的环境条件。比如色彩构成中,引入四季的主题或者课程所处的季节特色主题,让学生进行能表达主题环境的色彩设计;比如在空间建构中给出明确的地域环境或者场地条件,让学生在该背景下进行主题建构训练,形成的空间能和环境产生诸如视线或型体等联系。

2.自然要素的设计训练

进入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学生们开始逐渐学会小中型建筑的设计手法,在这个时候也是学生开始对自然界中光线、风体等要素最感兴趣也最不知如何运用的阶段,这个时候的设计训练中要进行纯粹自然环境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训练,即抽掉所有的和人文、习俗、文化符号等场所环境要素,让学生在研究场地的光线、通风,研究这些要素如何运用到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探讨水体、地形等环境要素如何和建筑在型体、功能布局、氛围营造等方面发生联系,从而进行完全和自然环境有关的建筑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既能避免对各种流行建筑风格的抄袭或者单纯追求纯粹符号性的立面或构图,也能让学生比较清晰地进入自然环境的探索。

3.文化景观的设计训练

进入大三下学期以后,在设计类课程中可以逐渐增加环境训练的难度。除了自然要素的设计训练外,该阶段要增加以历史人文等文化景观为主要出发点的设计训练。在设计前期可通过制定便于学生调查的场地,让学生对场地所在的历史、人文、习俗等人文景观进行深度调研,并在设计方案中以文化符号设计的形式进行体现。当然,融合环境的构成训练和自然要素设计训练要继续。

引导副线——理论类课程中的环境教育

理论是设计训练的基础,除了设计类课程中的训练,可增设以环境教育为主的理论课程。

1.基础环境教育

和融合环境的设计训练阶段相呼应,该类课程要开设在一年级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居住环境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特色。以概述讲解为主。

2.自然环境教育

课程以介绍自然光线的特征、风的运用和发生规律、地形的识别和与建筑建造之间的关系等主要自然要素和建筑设计间的理论。

3.人文环境教育

现行的课程中建筑史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人文信息和设计理念。除此类课程外,可增设更加细致的人文环境教育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个文化符号或者场所文脉在建筑中表达的过程和具体方法。

认知副线——实践类课程中的环境示范

1.环境认知

该环节可增加环境认知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知。比如选择某个具体的建筑及环境,让学生选择一天的不同时段和一年中的不同季节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图示笔记,记录光照、风等自然要素在建筑内外空间的变化和对内部舒适度的影响等。记录不同人群对建筑内外利用的感受,分析其内在的人文原因。这样的认知训练能使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并能在设计中自觉养成对环境因素的运用。

2.建筑与环境的实践实习

实践实习环节可选择优秀利用环境的建筑实例,由老师现场详细讲解其对环境的巧妙利用,并邀请学生进行总我调研自我感受自我分析,最后增加集体讨论环节;为了加强正面利用环境印象,也可选取小量忽视环境要素或者未充分发掘环境在建筑设计中有益价值的案例,先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后,再作为作业改造训练题目,激发学生的认知习惯养成。

虽然现在社会在呼吁生态建设,但是快速化的城市更新是我们往往来不及思考,这就导致环境友好的建设真正实现离我们的目标距离较大。环境观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植入,是培养和建立起建筑师环境责任感的有益手段,从源头开始就注入了环境友好的意识,这是一种全局的建筑设计思维培养,不膨胀,低调的奢华着,这样的建筑空间体验将更为持久。

上一篇:药用蕨类植物下一篇:航空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