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伦理

2024-06-11

基本伦理(精选七篇)

基本伦理 篇1

一、崇高的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全体员工对外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的反映, 是反映企业生存的根本价值和意义的整体化、个性化的群体意识。企业价值观为企业员工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行为指南, 解决了企业该干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做得好坏的评判标准。作为伦理型企业的价值观, 必须是正确而明晰的, 也就是说必须是高尚的。高尚的价值观, 意味着企业应服务社会, 追求进步, 对人类文化做贡献, 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彼德斯和沃特曼在深入研究了美国及全球43家优秀企业之后得出结论:“优秀公司几乎都只以寥寥几条主要的价值观来作为推动力, 并给员工以充分施展的余地, 使他们得以发挥主动性, 为实现那些价值标准而大显身手。”“这些优秀企业的秘诀在于懂得人的价值观和伦理, 懂得如何把它们融合到公司战略中。”

伦理型企业的价值观是商业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体。在伦理型企业中, 道德价值观念和商业价值观念都是重要的因素, 并在很多方面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发挥着作用。商业价值观念是指导经济行为和组织规范的价值观念, 能为企业的利害关系人和顾客带来价值。对道德价值观念和商业价值观念的区分很重要。在企业中一般是明确的, 比如真诚、公正和自由是很好的价值观念, 但它们不能驱动企业内的经济功能。这些价值观实际上是不完全的。事实上, 另有一组价值观念即商业价值观念对它们起着补充作用。珀西科和莫里丝针对传统企业旧商业价值观念中的智慧、管理、激发、排斥和孤立提出了新型企业的商业价值观念, 它们是创新、改进、驱策、信息和纳入。这一组价值观念通常是潜在的、默认的, 而且常常无法辨认。然而, 较之道德价值观念, 商业价值观念一般对企业的决定、政策、程序、结构和战略有更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在伦理型企业中, 核心价值观与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是共同发挥作用的。只有努力进取, 才能迫使公司核心思想以外的东西发生变化, 不断向前发展。进取精神是发自心底的一种冲动———一种渴望探索、创造、发现、获得、改变和改善的冲动。进取精神不是乏味的、理智的承认“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只有进步才是健康的表现”, 或者“健康的公司应该不断变化和改进”, 而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内在的甚至是原始的———动力。核心价值观可以促进进取精神, 因为它能提供一种连续性, 这样, 公司就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 不断试验, 不断变革。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非常清楚, 因此相对稳定, 这样, 公司就更容易寻求和发展非核心的东西。进取精神可以加强和巩固核心价值观, 因为没有持续的变化和发展, 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就会被不断变化的世界抛弃, 逐渐衰落, 甚至不复存在。

二、崇拜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它指导企业的一切活动, 是“企业成员共有的哲学、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假定、期望、态度和道德规范”。伦理型企业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并充分认识到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行为的基础, 认为企业行为能反映出企业的道德文化的好坏。它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都置于伦理的基础之上, 并赋予文化的内涵。它希望通过利用文化的丰厚底蕴把所有员工都“拧”在一起, 通过文化的纽带把利益相关者和社会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利用文化绵延不绝的力量使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

伦理型企业的文化具有崇拜性, 1985年出版的《美国最值得干的100家杰出公司》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 描绘成“一个以教堂方式使其信仰制度化的公司……结果它就成了一家充满狂热信仰者的公司 (如果你没有热情, 那么你可能就会感到不自在) ……有些人把加盟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同参军和加入教会相提并论……如果你了解海军陆战队, 那么你就会理解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为了生存, 你必须心甘情愿地放弃一些自己的个性。”1982年《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指出,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文化“如此渗透到雇员的思想, 以至于一位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干了9年的雇员这么说:‘离开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就好像在移民’”。这种文化围绕企业的核心思想创造像崇拜一样的环境, 大刀阔斧地将那些不能适应这些思想的人筛选掉, 他们还对那些留在公司里的人员灌输一种强烈的忠诚意识, 并影响他们的举止行为, 以使他们同公司的核心思想和谐一致。

对伦理型企业来说, 崇拜性的企业文化是通过持久的灌输刻意塑造出来的, 它们相信:“如果公司多向员工灌输道德思想, 人们会做得更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前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巴克·罗杰斯在他所写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方式》一书中写道:“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甚至在招聘人员之前, 在第一次面试时, 就开始用它的思想向他们灌输。……基本上说, 每个想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工作的人都被告知:‘瞧, 我们就是这样办事的’……如果我们对顾客和服务的态度与你的不协调, 我们只能分道扬镳———越快越好。”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创建了迪斯尼大学, 并要求每位雇员都参加“迪斯尼传统”讲座;惠普公司并不只是口头上宣扬“惠普方式”, 它制定了严格的从内部提拔人才的政策, 并把它的思想转变成评审和选拔雇员的具体制度, 几乎使任何不遵守“惠普方式”的人都不可能成为高级主管人员;摩托罗拉公司不只是鼓吹质量, 它全力以赴, 试图达到“六西格玛”这个几乎高不可攀的质量标准 (每100万个产品中只有3.4个次品) ;普罗克特-甘布尔公司不只是口头上宣扬自我进取, 它精心部署, 使公司各生产线相互展开激烈的竞争, 以制度化的内部竞争为动力推动进步;3M公司不只是口头上鼓励个人进取和革新, 它下放权力, 使研究人员可以把15%的上班时间用来进行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工作。伦理型企业把它的企业文化转化成企业行为的机制, 让员工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能让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 成为员工行为的自觉的准则。

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伦理型企业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分子, 认为“经营事业非私人之事, 乃公众之事。企业是社会的公器”。即使是私人企业, “也不应该仅仅站在私人的立场考虑, 一定要经常想到它是否对人类共同生活的提升有所裨益”, 并认为“对社会没有责任感的公司, 以为只要自己赚钱就好的公司, 都足以危害社会。这样的公司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伦理型企业把自己的宗旨与目标都看作是为社会、为全人类服务, 把自己的所得看作是社会的回报, 因此, 它强调一个企业在保护和改善社会方面所负有的一系列义务, 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惠普公司前总裁戴维·帕卡特说:“今天, 惠普公司在世界上许多不同的社会进行营业。我们对我们的职工强调说, 所有这些社会都应当由于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些。这意味着, 我们的利益应当同当地社会的利益保持一致;这意味着, 我们在同个人和集体打交道时应当忠诚老实;这意味着, 我们应当改善和保护环境, 建立可以使当地社会引以为骄傲的、富有吸引力的工厂和办公楼。这意味着, 我们要在才智、经理、时间和财力上给社区项目以支持。”在伦理型企业看来, 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名誉, 其得到的回报是成为更富有吸引力的雇主, 吸引更多的求职者, 因此承担社会责任能够通过帮助吸引或保留优秀雇员而提供竞争优势”。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还能给公司带来其他一些长期的优势, 企业能够提高他们的形象, 避免不必要的和成本昂贵的管制。强生公司以其伦理道德规范为依据, 妥善处理1982年的“泰诺”危机,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事件至今仍传为佳话。当时, 芝加哥地区因有人在“泰诺”中加入了氰化物, 致使有7人因服用“泰诺退热净”而死亡。虽然只是芝加哥地区发生了中毒死亡事件, 但强生公司立即收回了全美国市场上的“泰诺”胶囊, 结果损失达1亿美元。它还发动2500多人向公众宣传, 防止再次出现中毒事件, 并迅速处理这个问题。《华盛顿邮报》对这场危机进行了报道, 它在报道中说:“强生公司成功地向公众表明, 它愿意做一切正确的事情, 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事实上, 强生公司从1886年创建至今, 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亏损。

伦理型企业把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的理想和信念之中, 并在实际行动之中加以认真的贯彻实施。早在1935年, 乔治·默克就指出:“我们都是产业工人, 推动医学进步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理想是我们的真正动力”。1991年, 默克公司总经理罗伊·瓦格洛斯也阐述了相同的理想:“最重要的是, 我们应该记住, 我们的成就是战胜疾病, 服务于人类。”他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默克公司为治疗一种已经感染了100万人的盘尾丝虫病盲症, 开发了一种名叫“默克替赞” (Mectizan) 的药。那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但是患者买不起这种药。默克公司本以为政府部门或其他有关方面会出钱购买这种药, 然后把他们分发给患者。不幸的是这一线希望破灭了。然而, 默克公司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行动, 它决定免费向患者赠送这种药。默克公司还自己出钱, 建立成本很高的分销渠道, 以确保这种药确实送到病人手中。当被问及默克公司为什么这样做时, 罗伊·瓦格洛斯指出:如果不这样做, 默克公司的科学家们就会感到失望———因为这些科学家是在为一个以“维持和改善人类生活”为理想的公司工作。他还援引了早期的一个事例, 二战后, 默克公司把链霉素运到日本去治疗肺结核。默克公司没赚一点钱, 但给日本无数的肺结核患者解除了痛苦。“但是今天, 默克公司是在日本最大的美国制药公司, 这决非偶然。这种行动的长期效果有时候不太明显, 但是我认为, 它们总会给公司带来好处的。”

四、力行以人为本

从本质上讲, “以人为本”是一种理念, 而不是一种模式。“以人为本”的本质是如何看待股东、职工、顾客和公众的问题。在企业内部, “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职工和企业的关系问题, 及如何看待企业职工的权力和需要的问题;在企业外部, “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企业和自然环境及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及如何达到三者综合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伦理型企业必然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它充分认识到, 在现实环境中企业要取得成功, 唯一的途径就是以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重新创造企业文化和企业行为。伦理型企业把人 (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外部的) 作为企业全部行为的理由和根据, 它对“人”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范围, 在它看来, 人, 不仅是“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以及“复杂人”, 而且还是“目的人”、“文化人”、“道德人”。伦理型企业不仅考虑企业内部的人, 还考虑企业外部的人, 乃至全人类;不仅把人作为手段, 还把人作为目的。

伦理:最基本的会计原则 篇2

伦理,作为管理的一种新趋势,对于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会计职业作为财务信息的生成与鉴证者,其伦理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乃至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从管理科学的发展来看,管理伦理学成为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从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过渡到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再发展到今天,管理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在管理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管理伦理学的阶段。《掌握人性的管理》一书的作者玛丽凯对什么是最高的管理原则作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关注着利润的下限,但我们绝不会为了这点而牺牲爱人的原则。对我而言,P和L的意义并不只是利润(Prfit)

和损失(Loss),它们同时也代表着人(People)和爱(Love)。”她认为“你愿意他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他人”是“管理的黄金原则”,是在管理上最合用的一把钥匙。

伦理观念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完全缘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竞争经济,而竞争的前提是需要社会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经营氛围。保证这种氛围有两种手段:法制和伦理。因此,市场经济又被称作“法制经济”和“伦理经济”。所谓法制经济是指要依靠立法与执法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运用法律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而伦理经济,是依靠信誉、人格、良知来建立相互交往的关系,保证人们的行为不仅合法,而且合情合理。

而会计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承担着提供和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重任,它同样面临着一系列伦理问题。本文就会计伦理有关问题做以下探讨。

一、会计职业的独特之处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其目标被认定为:向国家、企业内部、企业外部提供有助于实行宏观调控、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合理地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所必需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断增加,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依据会计信息作出各种决策,决策者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关系到自身或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从形式上看,会计人员虽仅受聘于企业,但其服务的对象却并不仅局限于该企业,而必须对所有信息使用者及潜在使用者负责。会计人员与社会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责任关系不同于医生与病人、律师与委托者之间一对一的责任关系。因此,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性,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会计环境的千变万化,加深了会计处理对象的复杂性程度。在许多会计处理上,会计制度和准则只能提供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或职业判断标准,而在实际操作中,具体方法的采纳将取决于会计人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所作的主观职业判断。

二、会计职业的.地位

会计职业贯穿于企业内部与外部,通过会计信息的传递,扮演着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的角色。

1.会计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认识会计职业在社会中的位置,是针对注册会计师而言的。注册会计师在社会上主要起到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进行审计,以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为依据,在审计报告中表示专业性意见,而有关决策者将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所以,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涉及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各有关部门等多方利益。其中,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债权人都有可能为提高自身利益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涉,通常会以各种利益作为诱惑。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应对呢?

2.会计职业在企业中的地位。认识会计职业在企业中的地位,是针对企业内部会计而言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但会计是企业组织中的一员,就理应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除公允地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参与企业的各种财务管理决策外,企业负责人也往往会对会计人员下达各种指令。在不违反各会计法规、准则的前提下,会计人员应如何应对呢?

三、培养会计人员的伦理童识

会计常常作出具有伦理内涵的决策,其中包括不违反会计法规、准则,但却有悖伦理的决策,而会计的决策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的社会影响效应是不容忽视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伦理”一词的解释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显然,法律法规是无法穷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细节的,也无法对人性作出种种硬性的规定,所以,人们的许多行为是受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约束的。“伦理”体现了一种文化,可以树立信誉。在科技进步、经济发达的今天,信誉的作用举足轻重。

1.会计人员自发的伦理意识。会计人员自发的伦理意识是指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其伦理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水平又参差不齐,导致我国许多企业会计信息被严重扭曲。事实上,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上存在着数量上供大于求,但素质和结构上供不应求的畸形现象。这种矛盾的出现与我国会计教育只注重会计技术的培训,忽略基本素质的培养有关。因此,有相当大部分的会计人员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会计法规、准则,即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也无法作出合法的或合理的职业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法》及有关会计法规、准则的真正实施。而另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则恰恰相反,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熟悉会计法规、准则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但是,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缺乏伦理意识,他们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就更大了。据报道,,我国上市公司中有90%以上的公司的会计信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真。显然,会计人员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2.会计人员被动形成的伦理意识。会计人员被动形成的伦理意识是指外在环境迫使会计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会计伦理。在《会计法》实施以后,通过法制教育和会计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将有助于会计人员伦理意识的形成。

(1)增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会计法》针对会计实务中的一些普遍性的违法行为,具体地规定了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刑事处罚,目的在于增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提高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逐步树立会计人员的伦理意识。

(2)加强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包括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这里所讨论的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

企业内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可以通过严格的职务分工以及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来实现,即处理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应严格分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同时,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各相关人员会计法律、法规意识。这样一来,在企业内部的互相监督机制有利于减少会计人员有意或无意地歪曲会计信息的机会,也造就了一个有助于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会计伦理意识的环境。

企业外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可以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中,国家监督根据监督对象的不同又可划分为:国家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和国家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而社会监督则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会计监督体系是否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人员伦理道德的培养,因此,我国应该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美国学者考尔伯格曾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放纵,即仅关心眼前利益,力求获得外部奖赏而不受惩罚;②顺从,即承认并遵从社会或有影响的团体所界定的品行标准;③开悟,即自觉按照高水准的道德规范选择自己的行为。不管我国会计人员的现有伦理意识来源于自发,还是被动因素,用考尔伯格的“三段论”为尺度来衡量,我们离第二阶段的伦理成熟度尚有一定的距离。

档案职业的基本伦理原则(5则) 篇3

第一,保真求实原则。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要按照档案形成的本来而且来管理它们,无论采用伺种简便有效的管理方法,都不能以伤害档案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因而,对于整个档案职业来说,保真求实就成为其首要的伦理原则。这也是社会或组织对档案职业的从业者提出的最基本、最首要的要求。

第二,主动服务原则。档案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档案管理活动面向不同的对象而呈现出很强的服务性。档案管理者始终承担着服务者的角色,其根本任务就是在保管好档案的基础上向组织内部或外部社会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服务。由此,档案职业的从业者都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以服务作为最基本的职业目标,坚持主动服务原则。

第三,尊重权益原则。档案是一定社会组织或个人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又要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对象。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活动,必然会使不同社会主体之间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涉及如所有权、著作权、隐私权、信息权等诸多的法律权益问题。档案工作者始终存在于这三者关系之中:一方面,在与文件形成者的关系中,他们负有维护文件本质特征和保护文件形成者及文件涉及的其他人员的秘密和隐私的责任:另一方面,在与文件利用者的关系中,不仅要保管文件和维护其真实性,还要提供利用,发挥文件维护权益的凭证作用。档案职业从业者必须坚持尊重权益原则,时时注意自身行为可能涉及的各种社会主体的权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既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档案的潜在价值,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档案所有者与利用者的合法权益。

在目前条件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档案职业伦理建设:一是完善伦理体系,确立职业道德依据;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培养职业伦理意识;三是重视伦理宣传,倡导社会共同监督。

现代档案整理技术及其应用

纪新、桑毓域在《兰台世界》2007年第7期上撰文指出:档案整理技术经过不断的变革和实践,形成了以档案实体整理技术为主、虚拟整理技术正在孕育期的格局。两者始终影响着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所谓档案实体整理技术,是指利用档案的实体排序,使档案有序化、条理化,并且以档案的实体秩序记录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所谓档案虚拟整理技术,是指与档案实体排序无关的、仅以一套符号及其符号语法逻辑来记录和揭示档案历史联系的技术。

档案实体整理技术关注的是档案历史联系和档案实体排序两个要素,它主要应用于传统的纸质档案整理中。档案的虚拟整理技术则既可以应用于纸质文件的信息处理和检索,也可以应用于电子文件和不同载体档案的整理与检索。具体地讲,在纸质文件的虚拟整理中,要在计算机中全面著录纸质文件的实体特征,采用不同的整理原则对纸质文件的多维特征进行多维排序,形成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多维记录结果,全面记录纸质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在电子文件的虚拟整理中,要单独记录电子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让所有的电子文件共享一个逻辑,包括“来源”事由、全宗等方面和层次上的联系。在不同载体档案的虚拟整理中,要将不同载体档案的实体特征分别输入计算机,然后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中对这些特征进行排序,揭示隐藏在不同载体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

档案历史联系的整理是现代档案整理技术的核心。无论是实体整理技术还是虚拟整理技术,都不能偏离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这是档案的本质所决定的。

我国信息保密法制建设评估

《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4期徐绍敏的文章指出,我国党和政府向来重视信息保密工作,立法较早,形成了以保密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对我国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但是,我国的信息保密立法也存在诸多问题:1、保密过头,公开不足。过分强调保密、提倡安全,使信息保密安全法规内容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密级逐级提升,其后果是增加保密成本,阻碍信息流通,缩小了公开内容,不利于信息利用,也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和信息保管成本的提高。2、信息安全保密法规本身和其他法规之间存在矛盾和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信息安全保密法制建设仍然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表现为两点:(1)已有的规章制度出自多个部门,缺乏统筹规划,规章的协调性和相通性不够;(2)有些法规制度的制定实施,没有来得及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够强。从保密执法情况来看,近年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信息安全案件在整个泄密案件中的比例明显增多、查处信息安全犯罪案件难以深入和结案、执法主体不明确等,说明我国信息安全保密立法还不完善。

作者对我国信息保密立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首先,搞好立法规划、调整体系结构;其次,制定全新的信息保密法律,对现有的保密法及其有关规章作重大的修改和增删,主要有、扩大保密信息的种类、缩小保密范围、降低保密密级、增加对隐私权的立法。

归档鉴定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2007年第11期《兰台世界》李莉的文章指出,归档鉴定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1、由于缺少操作性强的文书立卷归档标准,致使档案人员仅凭直觉进行鉴定,鉴定的随意性大。2、鉴定的主要依据都是宏观指导性文件,造成对具体单位文书归档立卷鉴定工作不好把握。3、缺之相关鉴定人员,比如文件形成部门人员的配合。4、归档范围比较片面,不少单位除综合部门形成的红头文件外,其他部门文件很少归档。5、在鉴定时只看到眼前利益。6、看不到文件之间的联系。

剖析生活卫生六陋习

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在56%以下。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将变质食物煮沸后食用

一些家庭主妇将变质的食物高温高压煮过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而医学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非常耐高温,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加压来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用白纸或报纸包食物

很多食品店习惯用白纸来包食品。一张白纸,以为是干干净净的,而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的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与水果

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消毒并不好,即使消毒较好,也在摆放过程中被污染。用这样的卫生纸来擦拭碗筷或水果,并不能将物品擦拭干净,反而在用卫生纸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细菌。

用抹布擦桌子

实验显示,在家庭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水煮沸消毒一下。当然,如果使用一次性桌布,则可避免抹布所带来的危害。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

基本伦理 篇4

一、会计师目前面临的重要伦理问题

(一) 企业利益冲突

由于市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常常会出现多种利益冲突。诸如为了满足个人私利:贿赂、礼物、免费旅游、纪念品、特别优惠 (给予非常折扣) 、特别优待 (社会关系) 、与关键性人物亲友拉关系。或者欺诈获取资金或财产:在费用账目上欺骗,伪造凭证,盗窃现金、资产或资源,窜改结果以获取奖金、奖赏。或者误解:误解对委托人的责任,混淆的信号和激励程序,“光滑斜坡问题”———即个人可能被引诱陷入某种关系中不能自拔。目前“光滑斜坡”是最常见威胁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症,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它的最开始是对他人的小恩小惠以举手之劳的帮助,接着是更大的恩惠和更多的回报,这样逐渐愈陷愈深,直到对方提出一个看起来无法满足的要求,如不予满足就将控告他违法,过去的秘密将被揭穿。这个斜坡开始时平坦,不容易引起注意,但当意识时,斜坡就变得越来越陡,越来越光滑。

(二) 工作场所道德

近二十年来,我国由于市场化逐渐深入,社会已有共识,即认为员工个人的权利应受到与雇主权利相关的更多的尊重。例如,雇主的权利已发生改变,老板拿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获取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在事实被歪曲时保持沉默的行为已不被社会接受。一些员工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自我保护,还有些人利用工会或公众舆论对公司产生影响。而公司实务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关注的压力已相当敏感。

1. 隐私与尊严。

隐私和个人尊严的界限,个人信息和财产与公众权利的界限。尤其颇有争议的性骚扰问题。

2. 公平对待。

歧视如果涉及年龄、种族、性别、雇佣、薪金,那么它就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合法的。

3. 健康和安全的环境。

员工希望他们的健康和安全环境不受到破坏,只有达到这个条件才被认为是道德的。在通过规章制度强制员工改善其行为之前,负责任的公司要表现出对员工偏好的尊重。吸烟区的设立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又如为改善工作场所的气氛,使工作场所像家一样友好,设立为员工子女提供全天托管服务以及灵活的工作时间等。此外,一些公司为了员工健康和娱乐建立的休闲娱乐设施。另外,员工必须预先知道道德风险是什么。例如有些国家的司法机关已制定了关于知情权的法律,已保证员工可以立即获得关于有害物质、有害生产过程以及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的信息。

4. 发挥良知的作用。

内部检举制有助于形成一个更道德的公司,有利于公司长远利益,所以在组织内部履行伦理道德的行为是明智的,即公司创建内部检举者的保护计划。在此计划中,由可信赖的人员处理质询或建议,进行深入而公平的调查,并且不批露质询者姓名。

(三) 国际化经营

当前企业日益全球化,在国际市场运作时,企业必须提供员工相关指导性原则,如日常的经营实务对当地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如何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习惯,诸如送礼或贿赂是否应被认可或禁止?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跨国公司必须谨慎,不至于在劳动力市场、原材料和其他要素供给市场、政治和法律程序、宗教和社会习俗领域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要特别关注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

(四) 社会责任

公司意识到过去只需对股东或雇主承担责任,现在却需要对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即向股东负责转向利益相关者负责。因此,为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公司既要关注其财务状况,还要运用管理技巧,如合同招标的披露应向董事会报告的内容,可能还需要向社会公众进行披露。因此,经理及会计师将不得不作为设计者、筹划者和保证人而参与其中,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社会责任体系改善对公司伦理道德文化及其实施的管理。

(五) 其他

危机管理也是会计师需要面对的重要伦理道德之一。恰当的危机管理应该包括消除大量风险和不确定性,以达到对企业命运更多的控制。所以事先要制定广泛的计划,而且这是基于对危机管理方法以及伦理道德行为重要性的透彻理解。会计师需要牢牢记住的是,如果没有正确的伦理价值观,技术的光环对于会计人员、公司、同行以至整个社会都将是危险的。

二、会计师的基本伦理对策

面对着目前各种伦理道德的挑战,笔者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会计师,中心要素就是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发展,必须以正直完善为其基本原则。作为一种品质,正直完善包含了所有天然美德,即公正、审慎、自制、坚韧。正直完善是一个理想,它是合格会计师该去追求的,因为会计工作关系到许许多多人的生活。

(一) 具备专业的正直完善观

会计学专业将正直完善看作是一个讲究规则的方法,它侧重于:一是鉴别舞弊财务报告;二是审计一些不确定的情况是否合理,如账目预算和企业公司未来的发展;三是采用内部控制结构风险的检查和分析步骤;四是在与审计的本质、范围及结论等问题上负责任地进行交流。除了技术性知识外,伦理道德知识也是必要的。

(二) 正直完善观的实现

1. 正直完善与谦虚。

正直完善要求人们深思熟虑并愿意在有事实证明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做法。谦虚是一种旨在寻求真理的品性。它要求客观性和公正性,这是达到其目标的基本特征,也被认为是实际工作中会计师应具有的基本性格特征。谦虚的目的就是追究事实。对于会计师来说,就意味着接纳各种利益集团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那些掌握着经济权力的团体的需要。这不仅是揭露舞弊,而是完整地查明对社会而言它的真实成本和收益。要实现这一点,会计师必须从道德角度出发真正地关心他人。

2. 通过讨论培养正直完善。

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常常注重效益、效率、效果。从道德角度看,达到这些经济目标应该和对人的完全尊重和谐一致。即达到这些目标不应以牺牲个人的尊严为代价。这就要求倾听他人关心的问题并公正地行事。会计师负有这样的社会义务,那就是对所有受审计核算者的汇报都应当倾听并作出回应。

3. 个人道德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必须以个人道德责任 (IMR) 的方式来表达,因为真正作出商业决策的是每个个体。个体道德责任是正直完善这一思想的关键。IMR要求会计师富有理性,行事目的明确,长于理解,善于抉择。IMR还需要知识和自由度。正直完善包含着对个人道德责任随着会计师所具有的知识和自主性的增长而增长的观点的承认。

4. 正直完善地核算。

查明和报告事实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会计学中事实是个难以捉摸的概念。因为许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有关资产分期偿还的任意假设和资产评估成本的分配。虽然报告中的许多数字可能是客观的,却有一些信息没有报告。报告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注重财务工作本身,而不是提供便于目前和将来应用的相关信息。

5. 正直完善要求寻求事实。

会计数字本身就是与正直完善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性学科,与自然科学相反,缺乏完全客观所要求的精确。公认的会计学原则和公认的审计标准只不过是些社会性的指导准则。很多会计工作上的选择留待“专业判断”。因此会计师的正直完善就尤其重要。

总而言之,正直完善要求财务报告真实。应该拓展财务报告的范围使之包含更多的质量性信息,这样就能更精确地估算该组织对社会目标所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rmstrong, M.B.Ethics and professionalism for CPAs.Cincinnati, OH:South Western Publishing, 1993

[2]Leonard J.Brocks.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Accountants, 2nd ed., by South 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2000

[3]Baumhart, R.An honest profit:What businessmen sayabout ethics in business.New York:Holt, Rinehart&Winston, 1968

[4]王建辉.加强我国伦理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J].企业经济, 2006. (9) .

[5]叶敬德主编.市场经济与商业伦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6]Mintz, S.Cases in accounting ethics and professionalism. (2nd) New York:McGraw-Hill, 1992

[7]May, W. (Ed) .Ethics in the accounting curriculum:Casesand readings, Sarasota, FL: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92

[8]Raths, L., Harmin, M., &Simon, S..Values and teaching (2nd ed., pp.27-28) .Columbia, OH:Merrill, 1978

商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建设 篇5

商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建设

商业伦理建设是商业行业合理有序发展和壮大的保障和基础.加强商业伦理的探讨与建设,将会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商业伦理的.建设中,确立合理的伦理原则及其实现机制是其核心问题.

作 者:倪愫襄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年,卷(期):19(3)分类号:B822.9关键词:商业伦理 市场经济 道德建设

基本伦理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人口政策;伦理维度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素质及其变化规律。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没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就没有人类的历史。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但也离不开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其次,人口因素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状况是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就会对该国该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人口适量会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人口过量或不足则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唯物史观重视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主张对人口增长及人口素质积极调控的理论基础是两种生产理论。人类在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1]这表明,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互为前提:人口生产为物质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人是物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过程的主体;而物质生产又为人的生产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提供了人口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资料。这必然要求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应该协调一致,人类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对自身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实施自觉的调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是将人口置于生产、消费,乃至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加以关注的。而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是: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且又面临步入人口老龄化的不利态势;虽然经济总量有了很大增长、资源总量可观,但人均水平却处于世界较低行列,且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空间相对紧张,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已近于饱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正面临来自人口的巨大压力。因此,我国的国情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制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的人口政策。但以怎样的价值诉求(伦理维度)构建我国的人口政策,使之能够有效地实施,从而有利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将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在着手探析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回顾一下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沿革。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政策

(一)人口政策的内涵简析

人口政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口政策是国家政权机构赖以指导和制约一切人口结构的变动方向的综合性政策精神,即国家对社会人口再生产的数量、速度、质量,以及人口社会问题所规定的行动准则。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生态协调相适应。[2]狭义人口政策是根据广义人口政策精神制定的具体人口政策,是影响和干预人口自身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人口政策,其作用结果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人口自然变动过程的数量和质量。生育政策是狭义人口政策的主导或核心政策。我国现阶段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狭义的人口政策。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生政策的演变

1978年 3 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 53 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从此,计划生育列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

1978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1979年 6 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奖励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普遍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按当时规划计算到2000 年,全国人口控制在 12 亿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为 1.7。80年代初,各地城乡生育政策只安排到 1.1 左右。但在很多农村地区计划外生育量很大,生育总量表明,妇女总和生育率实际在 2.5 以上(81-84 年的总和生育率依次为:2.63,2.87,2.42,2.53)。[3]这一现象表明普遍施行的一孩生育政策与家庭个人生育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实践要求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80 年代中期以后:生育政策经历了调整,稳定与完善阶段。从1984年初至1991年5月,在抓紧计生工作的同时对具体的生育政策作了局部的调整完善。经过调整后的生育政策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有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对农村控制生二胎的条件有所放宽,由原先的十几种情况加上独女户,农村政策生育率约为 1.7,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育政策与生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2000年初,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明确提出人口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后,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山东调研并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生工作机制,并经试点陆续展开。2004年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21 号文件),正式启动了中国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工作。新的计生工作机制和奖励扶助试点工作的启动将人口和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运用到人口计生工作,把“以事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把“行政强制”转变为“人文关怀”。从而在制度层面上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的大多数,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4]在这样的计生实践背景下,探析人口政策的伦理维度,确立人口政策的价值取向对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国的人口政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 人口政策的伦理内涵与评价

制度伦理所针对、约束的对象是基本制度及各种制度安排,通过对制度的诘问来制约不合理的制度,优化制度的选择和安排,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而,制度伦理的功能和作用是使制度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5]人口政策一方面直接关涉人的基本权利(生育权、生存权与相关义务的分配),另一方面又直接关涉当前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化解。质言之,人口政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涉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而本文认为考量人口政策的伦理维度,应内在地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人口政策自身价值诉求的合法性。

现代社会中,一项政策的合法性是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李普赛特认为“所谓合法性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组织机构自认为以及被认为是正确和正当的程度”。[6]显然,制度只有被认为是正当的、合理的,而不是赤裸裸的强制权力,才能取得遵从者的承认和认同。人们对一项政策的认同和遵从是以其合理性为基础的。就人口政策而言,其根本的价值诉求应当是以“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主旨,调节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从而实现人类自身发展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相一致。这是我国当前人口态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因为,若无视人口的无限增殖,人类的生存尚面临威胁,何谈“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二,人口政策实施手段与程序的合理性。

一项政策的手段善意味着其实施方式内蕴着合理的价值诉求及其实施程序符合规范的技术性要求,对人口政策而言其实施的手段、方法不应背离对人的权利、价值、尊严的关注。即应该在实现理想人口目标的进程中公正、合理地关注人的权利,尊崇人的价值和尊严。具体而言,人口控制政策所赖以实行的并非以强制的手段为主导,而是把人的生育权利置于人口、资源、环境的现存状态之下,置于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将主体的生育权利与其生存、发展权利综合考量,从而分配与生育权利这一基本权利相关的基本义务。引导生育主体确立合理的生育观(如少生优生)。所以人口政策的建构应着眼于关注人的需要和发展,投资于人的健康、教育和平等,在提升社会公平的同时,使每个人都享有健康、权利和权力赋予,保证所有人都有机会和能力实现作为人的潜能,从而促进每个人的完善、发展和自我实现。诚如是,便会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然转变即人口生育率的自然下降。

而对于政策实施中程序正义的意义,罗尔斯给予了这样的说明,他认为“存在一种正确的或公平的程序,这种程序若被人们恰当地遵守,其结果也全是正确的或公平的,无论他们可能会是一些什么样的结果。”[7]这正如只有完善的司法程序才能最终保证法律条文内蕴的公平、正义得以实现一样,好的政策同样需要科学的实施程序才能保证其顺利有效地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实施程序的科学性及公正性同样是人口政策手段善的基本内涵之一。

其三,人口政策应合乎自身的价值评价标准。

政策的伦理评价是关于政策合理与否的评价,也可以说是政策的价值评价。对政策合理与否的价值判断标准,首先是公正标准。“公正标准的合理性根据也是评价制度合理与否的最终依据。它植根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社会之中,概要起来,就是社会进步,它包括:公正标准的客观依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标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方向”。[8]显然,以调控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为目标而制定的人口政策其伦理评价标准关涉社会公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多个维度。因而人口政策的建构不仅仅要考量生育主体的权利、义务分配,还应考虑到其对社会人口的影响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其在最终意义上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人口政策伦理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是:在论证、阐释我国人口政策合法性的基础上,探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如何公正、合理地对待生育主体的权利、义务、价值、尊严与需求。从而使政策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以实现近期人口调制目标和未来人口的自然转变,在此基础上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2]董银兰等,人口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7.

[3]参阅:杨魁孚等;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G].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81-84.

[4]参阅:刘骧东:制度创新行天下善[J].人口与计划生育,北京:2005,5:10-11.

[5]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9.

[6]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5.

[7]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5.

基本伦理 篇7

户籍制度是指与户口或户籍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其中包括通过户籍来实现证明个人身份、执行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等作用的一些法律、法规。[1]我国户籍与公民的权利有着密切的联系,户籍实质上与社会权利、社会保障挂钩。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废止了旧的户籍制度,于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开始了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从1956年到1957年间,国家连续颁发4个限制和控制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文件。1958年1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1954年的宪法废弃了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此后一直没有恢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能迁徙的人一般只是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同时由于户口具有“终身性”和“世袭性”,人们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竖起了一道人为的壁垒。

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此阶段也是户口迁移半开放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愈来愈不能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民主意识的觉醒相适应,社会矛盾的激化迫使政府作出改革的尝试,全国各省市都在结合本地特点,积极推行户籍制度改革。以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为标志,国务院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连续颁布户籍相关制度的规定,允许部分农民符合相关规定就可以在城镇落户。直至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将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我国户口迁移限制虽然逐渐放开,但是,以户口来确定社会保障权益的户籍制度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二、从制度伦理的基本诉求看我国户籍制度

如何看待一个制度是否是善的制度,根据罗尔斯的看法,在现代社会,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善的(或好的)制度是公民基于基本自由平等的合作体系。[2]一个善的制度不仅要体现出其形式上的有效,而且在内容上要体现出公正、平等、自由、民主的基本诉求。所谓形式上的有效就是指某制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一个有效力的制度可以使该制度的客体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凝聚各方面力量维护社会日常秩序,调节社会日常生活。所谓内容上的善就是制度内容本身是否体现公正、自由、民主等诉求。

1、我国户籍制度与制度伦理的实效诉求相符

一个善的制度不仅是有效力的制度,而且是有实效的制度。一个制度具有合法性根据,并以合法明示的方式明确规定有约束力的行为规则要求,这就是制度的效力。[3]制度的实效性是善的制度的基本诉求之一,这个实效性体现在两点,第一在形式上以法律法规确定下来,在形式上保证了其精神不因人而异;其次,实效性也体现在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只有结构的合理性才能保证其制度精神的上传下达,有效实施。

从1955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条与户籍相关的法律开始,户籍制度是依从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省市地区颁布的法规不断丰富完善。人们的户籍登记、户籍迁移等工作都是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从这方面看,我国的户籍制度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具有法律的效力。从限制人们的自由迁徙方面,在1954年的宪法废除人们的自由迁徙的规定就为户籍制度提供了宪法的保障;随后几十年间的户籍改革中限制人口的自由迁徙出现了让步,而这个“让步”也是有法可依的。例如,2015年,应国务院发改委要求,25省相继出台户籍改革方案,其中特大城市积分入户方案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出台,而且具有操作性强的规定和流程,人们也自觉地接受和遵守相关的规定。我国的户籍制度一直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能够前后一致实施的制度对人们进行户籍的管理,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如果一个制度缺乏实效性,制度的内容和精神也无法上下通达,所以,我国的户籍从实效性看符合制度伦理的基本诉求。

2、我国户籍制度与制度伦理的公正诉求相悖

制度公正是指社会阶层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社会分配过程中的合理确认。[4]一个公正的社会,必然是平等的对每个人分配权利与义务的社会,反之,不公正的社会是不平等的对每个人分配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而制度伦理的公正诉求就是要使人们得到平等的权利与义务。这里的平等有两方面涵义,一方面,公正的制度要使社会每个成员都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公正的制度要使每个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交换的。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除了具有“即公民身份证明和为行政管理提供人口资料”的户籍登记功能外,还具有附属功能。附属功能是指附属于户籍制度的门类繁多的社会福利。我国对城乡居民进行严格的划分,将其分别纳入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不同规模的城市也区别的享受着就业、教育、医疗、土地等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如此,现行的户籍制度中户口具有“世袭性”和难迁移性,除了一些考学和用人单位愿意接纳其户口的情况外,其户籍很难改变。也就是说,在中国社会,公民的户口就是社会资源分配的标准,大部分人一出生就被限定了不能平等地享受社会资源。

除此之外,在中国的户籍制度中,有“暂住证”一说。暂住证是发给城就业却无户口的外来移民。与当地有户口的居民相比,“暂住居民”需每年额外缴纳较高金额的暂住费、计生费、治安费等费用,即使他们缴纳了相关费用,也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权益。如上所述,公正的制度是使每个人享受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交换的,暂住居民就算缴纳了暂住费用,也无法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那么暂住证的存在显然是与平等诉求相违背的。

3、我国户籍制度与制度伦理的自由诉求相悖

自由是指,没有外在强制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不自由则是指因有外在强制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活动。[5]可见,一个人自由与否,是取决于他自身外在的条件,而不是取决于自身内在的意志或者内在的障碍。制度伦理的自由诉求,就是要保护人自由的权利。自由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自由是保证人获取其它价值的首要条件,假如人类失去自由,其他一切价值则无法实现。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具有限制功能,限制功能是指我国就户口迁徙实行审批制,即先批准再迁徙,只有行政批准后的迁徙行为才合法。1975年宪法历史性地删掉了有关居民享有居住和迁移自由的规定,从此以后都没有恢复迁移自由的规定。这就给的户籍制度侵犯人的迁徙自由修筑了宪法的保护。户籍制度规定,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将人明确区分为“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确立了城乡人口在户籍上的法定隔离,并且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人们自主地进行迁移无疑是寻找更好的发展条件,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户籍制度限制人们的迁徙自由实质上就是在限制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常态,但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并不一定造成人们的社会差别,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自由迁移途径来改变自己的劣势地位,从而可以平衡和消解部分社会差别。人自由与否,是取决于他自身外在的条件,只有消除了外在的阻碍,人才能称得上是自由的。户籍制度却与制度伦理的自由诉求相悖,限制了人的迁徙自由和追求幸福的自由。

4、我国户籍制度与制度伦理的民主诉求相悖

所谓民主,就其本质来说,固然是全体公民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治;但是,就其实现来说,却势必是多数公民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治。[6]只有实现民主,不管社会多少个成员,该社会的法和道德才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得到每个成员的同意而成为“公共意志”,只有实现了公共意志,才能使社会民主。民主要通过社会成员获得的选举权和决策权来实现的,社会成员享有和实行的选举权和决策权越充分,社会就越民主。唯有体现并且实行了社会成员的选举权和决策权才能实现制度伦理的民主诉求。

现行的户籍制度其实限制着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根据选举法,我国选民在户口所在地实行“一次登记,长期有效”的规定。如今,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情况下,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导致流动人口户口难以变更,加上选举制度改革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流动选民选举权利的实现。流动选民可以参加原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选举活动。就选民登记流程为例,对“流出”的选民,无论是外出、下岗还是搬迁的原因,一般采取在户籍所在地进行选民登记的原则。而对“流入”的选民,就必须持有居住证明和原籍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出具的选民资格证明,才可以在现居住地的选区进行选民登记。但是,无论做何种选择都会面临参与成本过高的问题,对相当多数流动选民而言,其直接参与选举活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对于大量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公民来说,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能是一纸空话,“人户分离”的公民的选举权利与决策权被因流动迁徙被隐形剥夺,其自身的自由平等的权利更是无从谈起。

三、总结

任何一种制度离开了特定的价值内容都只能沦为没有灵魂的纯粹工具。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虽然具有强有力的实效性,只能在形式上达到制度伦理善的基本诉求,但却在内容上使“人户分离”的公民不能平等的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不能自由的迁徙,不能充分行使选举的权利与决策权,所以,它远远能不能称为善的制度。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可以看出越来越放宽其对人们自由迁徙的限制,这越来越体现着制度善的诉求,只有当我国公民的户口不分任何类别和户别,不与任何权利、地位、待遇挂钩时户籍制度才符合伦理制度公正、自由、民主的基本诉求。

参考文献

[1]陆益龙.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2004:22.

[2]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上海:三联书店,2002:66.

[3]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4.

[4]倪愫襄.制度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2.

[5]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09.

上一篇:基于实例学习下一篇:教学质量途径管理